新历史主义视角下的《温故一九四二》

合集下载

刘震云乡土小说的民间立场的体现与内涵

刘震云乡土小说的民间立场的体现与内涵

刘震云乡土小说的民间立场的体现与内涵作者:董颖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2016年第07期内容摘要:上世纪80年代后期,在中国文学史上崭露头角的新写实主义作家群,以原生态的写实为依托,用几乎零度的情感温度记录着赤裸裸的生存现实。

刘震云作为新写实主义创作的代表作家,在中国当代文坛上一直言说着历史、民间、乡土、文化,将创作与乡村世界紧密相连,立足于民间,关注着人性,思考着社会,营造出一个具有鲜明特色的中国乡土世界。

本文就刘震云乡土小说中的民间文化书写进行论述,试图挖掘他的写作立场和民间内涵。

关键词:刘震云乡土小说民间立场陈思和在《中国新文学整体观》中提出“民间文化形态”的概念,他将“民间”视作是知识分子远离“庙堂”和“广场”的重要栖息地。

对于中国大多数知识分子来说,“民间”永远是言说不尽的话题,特别是那些来自于底层世界的知识分子,他们的生命孕育与成长滋养都源于“民间”。

作家在农村中成长,感悟着中国乡土世界的辛酸和苦痛,渗透到肌理的生命体验直接刺痛写作的神经,他们甚至难以改变与生俱来的民间意识,形成以乡村生活经历为本的写作立场。

刘震云在他的乡土小说创作中,大都以河南、新乡、延津等地为写作背景,以历史性的眼光观照中国农村社会现实,审慎、冷静、客观的书写方式下,集中于小人物琐碎悲惨的故事,直指人性的深刻。

一、刘震云乡土小说中民间立场的呈现刘震云出身河南农村,儿时经历了灾荒与苦难,故乡在他生命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关于故乡的一切记忆都几乎是挥之不去的疼痛,但同时故乡也是他创作的不竭动力和永无止境的源泉。

故乡是刘震云认识整个国家,认识人生,认识世界的源头。

上世纪80年代初,他将故乡的生存图景展现在笔端,写下了《大庙上的风铃》、《瓜地一夜》、《罪人》、《栽花的小楼》、《乡村变奏》、《被水送卷去的酒帘》等令人感动和震撼的力作。

小说立足于民间,记录中国乡村大地的民间悲喜剧,在给人心灵震颤的同时也促使人思考着悲剧的根源问题。

“王道”与“人道”

“王道”与“人道”

“王道”与“人道”摘要:在《温故一九四二》中,刘震云将焦点聚焦于一九四二年的河南大饥荒。

通过对这段已被大众遗忘的历史的再书写,作者极力批判了“王道”、“正史”对民众的压迫和遗忘。

在作品中,这种批判主要是通过两种方式实现的:对灾难的再现和对政府消极救灾的披露。

在灾难的再现上,作者通过对宏大叙事的解构,指出三百万人的死亡,并非“天灾”,更是“人祸”。

关键词:刘震云《温故一九四二》新历史主义王道上世纪80年代,随着思想领域的逐渐解冻,拓宽了国人的眼界,丰富了新时期的小说创作。

在这样的背景下,刘震云开始了他的小说创作。

从最初的《塔铺》、《一地鸡毛》,到《温故一九四二》、“故乡三部曲”,再到近几年的《我叫刘跃进》《一句顶一万句》,刘震云的小说创作不可避免的染上西方现代、后现代的味道。

但是,作为刘震云“最看重的作品”之一,《温故一九四二》却鲜少有人问津。

本文拟从刘震云对西方新历史主义的借鉴论述《温故一九四二》对旧中国极权主义的批判。

一、苦难的书写在《温故一九四二》中,“苦难”是充斥全篇的主题词。

一九四二年,三百万人死于饥荒。

然而,作者却惊讶地发现,这场苦难已经被历史遗忘了。

那么,如何追溯历史,再现当年的情景?西方新历史主义为刘震云提供了一个准确的历史切入点。

新历史主义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首先崛起于美国的文艺理论流派。

根据留学哈佛的赵一凡的介绍,新历史主义的“思想渊源与生发背景,专家举出三组因素:西马理论,后结构思潮,及针对这两股当代超级理论势力所必须有所反应的英美经验主义实用传统”。

新历史主义“重提历史化、意识形态化以制衡文学化偏差”,大力借鉴福柯的“知识考古学及其相关的话语分析、文化档案、知识场、权力知识复合观”以及西方马克思主义等理论,直面“权力、控制、社会压迫与种族歧视问题,促使人们更主动地从历史残酷血腥的对抗中把握文化”――“这正是它首要的基本特色,即一反自由派的中庸和形式派的政治冷漠,主动透析文本中的意识形态话语矛盾,着重揭示‘正史’掩盖下的另一性质。

课题研究论文:品读电影《1942》的叙事与人物

课题研究论文:品读电影《1942》的叙事与人物

电视电影论文品读电影《1942》的叙事与人物20xx年11月底上映的《1942》由冯小刚执导,根据刘震云小说《温故1942》改编。

影片以真实的笔触再现了1942年河南千百万灾民逃荒的历史,展示了那个特殊年代灾民的悲惨命运。

影片唤醒了一段尘封的历史,使衣食无忧的现代人得以目睹饥寒交迫的先辈的绝望和无助,从而反思我们的现实生活。

德国著名的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说过,作品存在包含着一个世界的建立。

[1]影片在宏大而沉重的主题下,把历史、人物、环境交织在一起,在历史的环境下审视个人,同时通过个人的记忆重塑历史。

本文仅从影片的叙事艺术与人物的塑造两方面来浅析影片。

一电影叙事是通过以某种内在联系为依据,将一系列影像排列成序,而成为一种独特的银幕表述。

电影的艺术潜能和表现手法,都需要在叙事过程中不断发掘和不断完善。

[2]《1942》的叙事由两条主要线索和两条辅助线索交织而成。

其中主要线索为灾民的逃荒和政府的作为;辅助线索为抗日战争战局的发展和宗教信仰的坚守。

两条主要线索齐头并进相互对照,并通过抗日战争这条线索相连,使影片叙事清晰流畅。

首先是灾民逃荒这条主线。

影片开头就通过画外音给观众介绍了背景,“1942年冬至1944年春,因为一场旱灾,我的故乡河南发生了吃的问题”。

由此,河南一个自然村落中,还有些粮食的富户范老东家出场。

老范很担心仓库的粮食,但担心是没用的,遍地饥民他是无法躲过去的。

果然,孙刺猬带领众多饥民包围了村子来“吃大户”。

吃了还不算,因为发现范老东家派人去县城搬兵,孙刺猬干脆大打出手,带众人疯抢粮食。

激战中范老东家的儿子少东家被杀,粮食被抢,家也被烧,成为一片瓦砾。

村里没有粮食,村民都收拾东西开始逃荒,而范老东家也带着家眷收拾妥当一起上路了,他的本意是“出去躲灾,长则一个月,短则半个月”,但这一去却是家破人亡等待着他们。

在灾民逃荒这条主线中,重点围绕范老东家一家和瞎鹿、花枝一家,以这两个点来表现了逃荒过程中灾民的众生相。

负重前行 扎实筑梦

负重前行 扎实筑梦

负重前行扎实筑梦悠悠五千年,真的很漫长,也只有我们中华民族敢于挑起五千年的沧桑巨变和沉重,之所以沉重是因为从传说中的开天辟地开始,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始终都有灾难的烙印。

而在过去的五千年中,我们伟大的前辈通过自己的勤劳和智慧一次次的战胜了各种灾难,这样的过去,这样的历史,我们不应该忘却,这种百折不挠、自强不息、不低头不服输的精神不应该被我们忘却,这精神更是我们中华民族开创历史新篇章——“中国梦”必须传承的。

梦想是一点一点实现的,仅有热血和豪情是不够的,更需要坚强的坚持,追梦的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没有挫折与灾难,但是唯有战胜挫折和灾难才能实现梦想。

作为一个九零后小生,提到灾难感觉似乎距离很远、很远,除了战争和地震我最容易想到的是1942年的饥荒,不是因为其他,是因为冯小刚导演的《一九四二》,更多的是因为刘震云的《温故一九四二》。

看过《温故一九四二》后,心情是很沉重的,甚至突然觉的与周围的繁荣格格不入,这样也就更愿意坐下来静静的“温故”一下,看着窗外的霓虹灯,心中不觉的发寒,幸好没有生在那个年代。

然而仔细想想,发现1942年那场大饥荒背后还有更多的内容需要我们铭记。

1942到1943年的河南三千万人离乡背井,三百万人死于非命,大旱是天灾,但死了这么多人却是人祸。

为什么是人祸?因为当时的民国政府从上至下、从地方到军队,到处弥漫着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难以想象当时的河南一面是强征暴敛、花天酒地,一面是饿殍千里、骨肉相食。

《温故一九四二》太过真实、太过残酷、太过沉重,不过这就是历史,我们应该正视而不是淡忘的历史。

历史充满着相似性,时常回过头看看历史,能够让我们更加平静的面对今日取得的成绩,看清楚未来的路,沉下一颗日益浮躁的心,唤回作为一个社会人的本真和良知。

回顾1942年这段沉重的历史,不是为了悲恸、不是为了感叹、不是为了可怜故去的人,我们应该透过饿殍千里、哀鸿遍野看到造成这一切的根本原因,一个积贫积弱的中国,一个被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侵蚀的民国政府,才是根本原因。

浅析电影《一九四二》的叙事

浅析电影《一九四二》的叙事

i 、叙 述 行 为 :巢 人讲 述 黎 零 行 为
影 片在浓 密的以男性角 色为主的香火传承氛 围中,女性 角色 的设 置显得很是有 味道 ,这部分是对 于人物 角色的分析。 ( 一) 母性 的延续—— 以花枝角色形 象为例 以黑 白为主色调 的电影 《 1 9 4 2 》中 ,花枝 的形象就像她 穿着 的外套颜 色一样 引人 注 目。在黑 白画面中 ,灰色是一种低调 色也 是一 种协调色 。影片 开端花枝 以灰 色的形 象出现在银幕上 ,作 为 封建传 统礼节制度压抑 下的女性 ,她 身上 肩负着 “ 夫道 ”如 丈夫 瞎鹿 角色的设置和 “ 妇 道”如婆婆瞎鹿娘 、儿子 留保 、女儿铃铛 角色 的设 置 , 在 以家 为基本 单位的 民族史 中“ 她” 起着平衡 的作用 。 在黑 白影 像艺 术里 ,灰色 同时也是 一种 灵魂 色 ,当婆婆在 日本 人 的轰炸 中死 掉 、饥 饿 的瞎鹿 被饥饿 的 国民党 溃军 吃掉之 后 ,花枝 的外套颜色迅速变 成红色 。红色代 表着 一种冲破 ,没有 传统礼 节的束缚 ,作为 嫁妆 的红色外 套被 重新穿上 ,意味着花枝 这个 角色的一种重生 ,她 开始作为一个完 整的人对 自己有着决定 权 。同时红色也是激情 的颜 色 ,代表着性 的开放 ,影片 中性 的问 题 同吃的问题一样是一 种亘古不变 的生理 需求 ,性把花枝 同栓柱 两个角色联 系在一起 。某种 意义上说 ,性带 有着责任 ,他们两个 在相互成全 ,花枝使栓柱 由一个奴 的形象变 成为人 ,拥有妻子 与 儿女 ;栓柱在成 全花枝卖掉 自己养活儿女 的同时也交接着母性 的 延续。 ( 二 ) 人 的尊严 是从肚皮开始 的—— 以星星角色形 象为例
面对吃的 问题 ,尊严就如 同地主小姐 星星一样一层一层 的被

电影《一九四二》的历史叙事分析

电影《一九四二》的历史叙事分析

电影《一九四二》的历史叙事分析[摘要]由小说《温故一九四二》改编而成的电影《一九四二》,继承了原著的新历史主义叙事向度,以独特的讲述方式和镜头语言,试图还原历史的真实,并适度杂糅进虚构进行创作。

通过真实与虚构的相互交织,展现创作者高超的叙事艺术,为我们提供了关于历史真实的另一种想象。

这部电影的冲击力显示了对历史真相的还原和人性道德的探究所给人的触动绝非偶然,对历史的反思一向与人文关怀相生相济,是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的必然,其意义和价值值得我们深思。

[关键词]历史观;叙事;真实;虚构《一九四二》是由冯小刚执导,根据刘震云小说改编的电影,于2012年11月29贺岁档上映。

该片从1993年冯小刚看中剧本,到如今付诸拍摄,历时18年,也是冯小刚使用胶片拍摄的最后一部电影。

从《集结号》到《唐山大地震》,再到《一九四二》以及冯小刚近乎全部的电影作品,都有一个一以贯之的叙事向度,即从普通人物民间视角出发,展现其对历史的主体、载体和承受者——民众本身的关注和关怀。

《一九四二》正是在这种新历史主义历史观和人文主义的关照下从容展开的,它试图在“超越”20世纪的中国历史之后,对于这一段历史进行再度回溯,这既是对于中国人灾难深重的20世纪的凭吊,也是通过电影获得对于20世纪中国新的表述方式的可能性的又一次尝试。

《一九四二》所展现的“新历史主义”历史观导演冯小刚在接受采访时曾说:“还有我觉得这个电影非常独特,中国电影序列里头没有这类型的电影,也没有这么一部。

”那么,《一九四二》是一部什么样类型的电影?笔者认为《一九四二》可称为新时期以来我国第一部获得成功的“新历史电影”,它通过新历史主义叙事向度来竭力还原历史真实,表现天灾国难面前人的存在状态,通过展现处于不同历史角色的人物行为进而深入到民族性探讨的主题之中。

新历史主义是一种不同于旧历史主义和“新”的文学批评方法,是对形式主义、结构主义等强调文学本体论的批评思潮的一种反拨,一种对历史文本加以释义的、政治解读的“文化诗学”。

1942观后感600字范例

1942观后感600字范例

1942观后感600字范例1942观后感600字范例篇1看完冯小刚导演的《一九四二》,不得不说内心有一种被震撼的感觉,不得不说《一九四二》是我看过的所有爱国题材的电影中最让人感动的一部。

相信《一九四二》在中国电影史上也有其独特的标志意义,让我认识到:只有我们整个民族强大了,才能更加从容自信的面对自己的灾难。

《一九四二》讲述了在1942年在中国以及世界各地发生的一些事。

这其中有斯大林格勒战役、甘地绝食、宋美龄访美和丘吉尔感冒等事。

一九四二年,中原大地上发生了一次旱灾。

老东家叫范殿元,大灾之年,战争逼近,为了躲灾,他赶着马车,马车上拉着粮食,粮食上坐着他一家人,也加入往陕西逃荒的人流。

在躲灾过程中,突出了他从开始的充满希望,慢慢失望到最后绝望的心理。

三个月后,到了陕西潼关,车没了,马没了,粮食没了,人也没了,这时的老东家,心里万分纠结,他带一家人出来是为了让人活,为什么到了陕西,人全没了?于是他决定不逃荒了,开始逆着逃荒的人流往回走。

人流中有人喊:“大哥,你怎么往回走啊?往回走就是个死呀!”老东家说:“没想活着,就想死得离家近些。

”转过山坡,碰到一个同样失去亲人的小姑娘,正趴在死去的娘身上哭。

老东家上去劝小姑娘:“妮儿,别哭了,身子都哭凉了。

”小姑娘说:“她并不是哭她娘死,而是她认识的人都死了,剩下的人她都不认识了。

”一句话让老东家百感交集。

老东家:“妮儿,叫我一声爷,咱爷俩就算认识了。

”小姑娘仰起脸,喊了一声“爷”。

老东家拉起小姑娘的手,往山坡下走去。

漫山遍野,开满了桃花。

看到这里,我不禁深思,在那个灾荒连连的日子里,家是一个多么滑稽的词语呀。

现在我们离家是多么近,却又那么远呀。

《一九四二》里温暖又人性的展现了我们民族的脊梁,其中既有杜甫式对民生的悲天悯人,也有屈原式的“哀民生之多艰”的情怀。

虽然看到中途时,感觉这部电影中,展示了中华民族中一些不良的东西,但看到后来,也展示了民族的坚定性,对困难的承受度,以及内在的力度,这些都是民族发展的希望,都是民族不断发展的动力呀。

1942电影观后感感受

1942电影观后感感受

1942电影观后感感受1942电影观后感感受(精选篇1)很久没有干过看完电影写观后感的事情了。

这事比较二只是原因之一,让这事变得很二主要还是好片太少,烂片当道。

今天要不是上个月买的团购券到期,要不是这部影片今天刚好上映,要不是还是不甘心去看20XX圈钱版,也许我就错过这部片了。

一切都是缘分。

这部片看之前讲什么我完全不知道。

1942,看片名就不想看。

管它讲什么,首先近代史一点兴趣都没。

看年份搞不好是讲战争的,也是点兴趣都没。

不过,海报上印了陈道明,对这位大叔印象不错就鬼使神差的进去看了。

结果被震撼了。

影片开始,讲述者说,1942到底发生过什么,宋美龄访美,斯大林格勒战役,甘地绝食,丘吉尔感冒。

出最后一条,其他的进入过教科书,作为文科生,有点印象。

可是影片讲的是另一件,河南大饥荒。

这个,说实话,即使是文科生,即使标榜自己是文艺女青年,实话说我真不知道。

哪怕网上看到过,也是一晃而过,没有关注过。

如果这部影片立意是让大家知道这段尘封的历史,那么冯小刚做的很成功。

相信走进电影院看过这片的人都忘不掉。

而对于无知者而言,震撼的不仅是逃荒者凄惨遭遇,还有拨开历史尘埃看到部分真相时的悲哀。

当时的蒋氏政府的不作为,信息封锁,导致了河南死亡300万人。

而很多人是死在了逃荒的路上,死在日本人轰炸中,死在中国军人的qiāng口,死在扒火车手脚冻僵掉下来被火车轧死,更有甚者,死在别人锅里……当抽象的数字具化成实在的人物和场景出现在电影中时,一幕幕血腥震撼的场景让我忍不住捂耳朵,实在受不了的时候拿手机出来干点别的。

讲述的这事已经有点让我接受无能了。

在此背景下,讲述了老东家和佃户一路逃荒的故事。

可想而知,个人在这样的故事背景下,卑微的如同蝼蚁。

而面对生死攸关的绝境发生着多少折射人性或者说折射中国人的人性的事情。

少东家先是利用家中粮食欺负花枝,而后立马又被抢粮的灾民杀了,死前还被花枝老公瞎鹿暴打。

瞎鹿前一分钟还是伙同老东家偷洋人记者白修德的驴,后一分钟就被几个痞子兵杀死在锅里了,也许根本无需捞出来,直接被吃了。

电影《1942》观后感

电影《1942》观后感

电影《1942》观后感今天我观看了电影《1942》,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在1942年的河南省发生了一次旱灾,加上又发生了一起蝗虫灾害,导致当年河南省粮食农业种植几乎颗粒无收,就酿成了一次大饥荒。

加上当时正处于抗日战争的纷杂形势下,国民党政府没有采取及时有效的抗灾救济措施,导致河南全省因为这次饥荒300多万人饿死,发生了很多悲催的故事。

电影《1942》正是试图为当今的人们还原那段悲凉的历史,向我们传达许许多多的历史道理。

看完这部电影以后,给我的启发很大,归纳起来有这么几项:一,民以食为天。

可以说全中国***亿人,不论官民,往本质来说大家都是老百姓,普通人。

是个人,吃饭就是最基本的需要。

正所谓“衣食住行”,满足口腹之欲是最根本的需要,如果一个人连吃饱饭的需求都没有饱足,那这样一个人的生存水平就非常低下,生活也会过得非常悲催了。

这不禁让我想起当今社会生活当中存在的诸多陋习,一些有钱人觉得自己富裕了就开始大肆挥霍,买名车、戴名表、住豪放,甚至还出现铺张浪费的情况,这就相当的让人痛心与难受啊。

此外,上到国家下到黎民,大家都应该要定期反思自身,不要忘记人之根本,不要忘记自身纯粹的东西。

吃饭问题,关系到人生存的根本,我们必须要长期关注粮食问题,时刻不容松懈与懈怠。

二,居安思危,不能忘却历史。

多少朝代的更迭变迁其中都有一段血泪史,一个朝代从兴起、兴盛,再到之后的衰败。

其中不知道要死多少人,流多少血。

可是古代朝代频繁更迭,那些古代统治者恰恰都是没有长远考虑,没有足够耐力去治理国家的。

很大程度上,朝代变更也不单纯是统治者的责任,更有广大民众的责任。

正如一些名人所讲的“人们大众才是推动历史进程的根本动力”,那么古代历史变迁也主要就是人们在推动了,而朝代的衰败难道不是人们大众主体出现的衰败引发的吗?这样的衰败原因自然很多,其中就有忘却历史这个原因。

上到一个国家,下到普通庶民,都是那么一个道理“凡是谦虚谨慎就会进步发展,凡是骄狂造次、忘根忘义就必然衰败腐朽”。

电影ppt

电影ppt

• • •
一九四二年,河南省发生大旱灾。灾民们纷纷离家逃荒。因为日本的入侵,救济的缺 失,这一场灾南三百万人的生命。
难,夺走了河 “与此同时,世界上还发生着这些大事:斯大林格勒战役、甘地绝 食、宋美龄访美和丘吉尔感冒。”这是电影中的独白,现在读来觉得颇为讽刺。在那 个时代,与那些“国际时事”相比,死三百万人算什么?更何况,这三百万人不是打 仗的士兵,只是普通的平民百姓而已。腐败的政府官员都尽可能远离灾区,将兵力撤 出河南,蒋介石忙于战争的前线,决定甩开河南这个“包袱”,而日本侵略者,只因 灾民中混有军队士兵,便驾驶轰炸机进行大规模的轰炸。黑烟滚滚,沙石四溅。在这 个战火四起的年代,灾民们无处可逃。他们只能在心里怀着一点渺茫的希望,在那不 知通往生还是死的无尽道路上不断前行。每天都会有无数人倒在逃荒的道路上,然而 又有谁去关心呢?当活着已经成了一种奢望,当食物已经变成衡量生命价值的唯一计 量单位,在日军轰炸机的阴影下,所有人都自身难保。人尸为狼狗所食的惨烈可怖的 情景,见证了那个时代人命的卑微和人性的泯灭。
然而,我们庆幸,在那个时代,总还有那么几个闪光的片段能深深地感动我们。 花枝,一个普通平凡的逃荒者,一个母亲,她坚强、现实,把孩子看得比任何人任何 事都重要。在逃荒的路途中,她凭借自己护犊的本能,一路为自己和孩子的生存而不 惜一切代价地坚持。白修德,一个美国的记者,作为“局外人”,他大可不必卷入这 场灾难之中,然而他有作为人的本性的善良和作为记者的责任感。他随着灾民们历经 了种种苦难,突破重重阻碍,将河南大旱的现实和真像告诉全世界,让河南的灾情得 到了重视,获得了救济。在大灾大难之中,终究还是有那些温暖我们的存在。
老马(范伟饰):厨子老马是逃荒路上一个很特别的角色,命运转折很大。这个与炉灶为伍
的伙夫,经历了从伙夫到法庭庭长,再到与人贩勾结,再到日军俘虏的人生起落。 徐帆饰花枝(瞎鹿(冯远征饰):范殿元的佃户。他木讷迟钝却又在生计上处处算计, 为的是养活上有病娘、下有儿女的一大家人。自幼喜爱木工活的他,拉得一手好胡琴,也正因为 这音乐上的共同爱好,与传教士安西满结为了生死之交。

论刘震云新世纪小说的修辞策略

论刘震云新世纪小说的修辞策略

林 宁论刘震云新世纪小说的修辞策略刘震云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经过预热入籍文坛以来,30余年不断呈现旺盛的小说生机与创造活力。

80年代开手中篇,恰逢“新写实”之盛,《塔铺》一炮鸣响,继之以《新兵连》《头人》《单位》《官场》,至《一地鸡毛》隆重收官。

90年代注力长篇、间或中篇,《故乡天下黄花》《故乡相处流传》《故乡面和花朵》《温故一九四二》等返回故土乡村,或被归于“新历史主义”。

进入21世纪,继续以长篇为主,《一腔废话》《手机》《我叫刘跃进》《一句顶一万句》《我不是潘金莲》等接踵而至,更加引起读者、学界和社会的关注。

据分类统计,这种关注主要集中于刘震云小说题材内容的新变,对作品的表征意义进行破译式的阐释,以证实作者关于作品立意的自白,而对于其如何书写所显示的异样的质态,即从创作思维的层面,尤其是小说结撰方法技艺的修辞维度,对刘震云小说异样的质态作出本体化的反应则相对迟滞与稀疏。

就现象而言,并非刘震云小说技不待言,恰恰相反,无论是80年代被列入新写实主义,还是90年代被隶属新历史主义,相较同类均别具匠心、特色鲜明,特别是新世纪问世的5部长篇,绚烂之后趋于醇厚,繁富之后归于精粹,彰显了作家重新感悟文学与生活关系、读者关系,进而调整文学观念、创新小说构造方式,使作品发生21世纪不同于20世纪的变化。

出现刘震云小说研究多为主题破解、少见技艺探赜的原因,一是文学研究、文学批评受文化社会学宏篇大论的影响,不细读文本即挥毫泼墨自说自话,洋洋洒洒尽情发挥。

六经注我比我注六经省心快捷,又张扬了言说者的雄才大略和批评家的主体意识,轻收事半功倍之效。

的确,新世纪以来刘震云小说创作多为长篇,每部二三十万字不等。

《一腔废话》22.9万字,《手机》17万字,《我叫刘跃进》22万字,《一句顶一万句》36.5万字,《我不是潘金莲》17.9万字,尽管相比90年代的《故乡面和花朵》四卷199万字已经瘦身许多,但要逐一精细入微的研读,尤其是按照瑞恰慈所定义的“文本细读”,即通过细致的语义分析来理解作品的意义,在把握语境和小说整体结构的前提下,从词语及其相互关系中阐释文本,从而防止误读的产生,那更非一时半刻所能完成,实乃事倍而功半,这在快餐流行、一切速成的年头自然难能可贵。

现实的“逆子”与“解构”的困境——文学史转型期的刘震云小说创作

现实的“逆子”与“解构”的困境——文学史转型期的刘震云小说创作

刘震云的小说创作,扬名于20世纪80年代。

80年代中期,“新写实主义”文学潮流中,刘震云以对“日常生活”的真实揭示获得了文学界的喝彩。

90年代,刘震云又以《故乡天下黄花》《温故一九四二》等小说引领了“新历史主义”思潮。

对于90年代刘震云创作的“故乡”系列作品,学术界往往从新历史主义或后现代文化的角度予以解读,以“反宏大叙事”的个人化叙述为之命名。

然而,时过境迁,在重写当代文学史语境下,重读刘震云的作品,特别是思考他在80—90年代的创作转型,就能清晰洞见中国当代文学中先锋冲动与写实主义的深刻纠缠,从而对90年代以来中国文坛宏大叙事逻辑有更清晰地把握。

刘震云的创作,既有强烈写实冲动,也有解构主义极端先锋的表演。

但是,这种掺杂启蒙批判、乡土怀旧、后现代狂欢与市民意识的写作,也成了90年代中国小说宏大叙事鲜明的症候之一,即颠覆性的“反宏大叙事”思维并未带来文体和思想的解放,却怪异地以“精神分裂”的形态出现,这也非常典型地反映了中国处于世界文学之中的焦虑和错位。

一1979年,刘震云的处女作《瓜地一夜》发表于北京大学的《未名湖》。

这之后,他发表了《河中的星星》《村长和万元户》等小说,但都比较稚嫩,也未能产生很大影响。

刘震云早期的成名作《塔铺》,发表于1987年第7期的《人民文学》。

在这篇小说之中,刘震云独特的文学气质开始形成。

刘震云的目光,一开始关注的是“苦难”问题。

不同于李锐、阎连科、莫言这样写乡土和苦难的作家,刘震云的小说文本,有一种拒绝“升华”、拒绝“抒情”,甚至是拒绝“形而上思考”的现实气质。

他总是关注现实造成的人性伤害。

他的叙事精神是在对环境的抗争中展示人性某种无法拯救的悲剧性。

《塔铺》之中,刘震云更多表现物质贫瘠对人的伤害,五分钱的白菜汤、恶劣的住宿条件、“磨桌”偷偷在操场找蚕蛹吃。

饥饿与疾病折磨这些年轻的学生。

又比如,因经济所迫,李爱莲被逼嫁人;为借《世界地理》课本,父现实的“逆子”与“解构”的困境——文学史转型期的刘震云小说创作房 伟亲几乎跑断腿;王全为照顾家庭,不得不放弃高考。

写实·讽刺·荒诞——刘震云小说改编电影的审美之维

写实·讽刺·荒诞——刘震云小说改编电影的审美之维

FILM LITERATURE电影文学文学作品与影视剧制作的联姻,是一次“投桃报李”的双赢,优秀的文学作品为影视剧制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同时影视剧也拯救了传统文学日渐边缘化的生存状态。

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刘震云在坚持自己创作风格的前提下,开始有意识地选择“为银屏而作”,他的作品不但具有强烈的现实关怀精神,而且语言风格的洗尽铅华和戏剧性的故事情节,都暗合于影视作品的创作规律。

一、视觉写实:图像式演绎无诗生活作家以语言为工具,把社会中积累的大量感性材料熔铸成经典的艺术形象,并通过故事情节的大胆虚构、修辞手法的精准契合等方式,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立体。

但是刘震云的创作风格完全迥异于传统写作模式,他的作品最大程度地进行语言的精简化,不故作高深地追求象征和意象,开篇便直议人情琐事,并通过大量口语化的对白塑造人物形象。

刘震云一直认为“艺术源于生活”是真理,“高于生活”的描摹在某种程度上是对读者的欺骗,所以他的作品对流水账生活直白且不加修饰地呈现,才是让读者心有戚戚之感的关键。

比如《一地鸡毛》以“小林家一斤豆腐变馊了”这样真实的生活细节开篇,记录了知识分子小林曾经的诗情和信念,都烟消云散于“偷自来水”“女儿入托”“调动工作”这样的犬儒生活。

纵观刘震云的所有作品,最特别的一部便是纪实文学《温故一九四二》。

作品根据《时代周刊》记者白修德的考察实录和大量的走访调查,还原了一段被民族忘却的“怆然而涕下”的真实事件。

1942年抗日战争进入最艰难的阶段,河南省在人祸之上遭遇天灾,全省三月不雨、赤地千里,大旱之后复遭水淹,本就地瘠民贫的河南省数月间变成了人间炼狱,三千万人流离失所,三百万人死于这场惨绝人寰的中原大饥荒。

电影《一九四二》根据小说《温故一九四二》改编,由刘震云亲自操刀担任编剧,对于影片的拍摄意义,刘震云曾在纪录片《一九四二:吾国吾民》中总结道:在1942年,那被遗忘的三百万人并没有像人一样死去,而今将这三百万人一个个“打捞”出来时,应该让他们像人一样矗立在银幕上。

电影《一九四二》的新闻伦理和现代艺术价值

电影《一九四二》的新闻伦理和现代艺术价值

电影《一九四二》的新闻伦理和现代艺术价值作者:鞠荣丽来源:《电影评介》2015年第14期电影《一九四二》是由华谊兄弟和重庆电影集团联合出品的一部大型灾难剧情片。

电影改编自刘震云的小说《温故一九四二》,由张国立、陈道明、张涵予、李雪健等联合出演。

这部影片主要讲述了一九四二年真实发生在河南的一次大旱灾。

当时成千上万的灾民背井离乡,外出逃荒。

在这部电影当中,通过两条线索展开整部故事情节:一个是以逃荒路上的灾民发生的悲惨故事为主线。

另外一条就是以蒋介石领导的国民政府作为主线,他们的腐败和对人民的蔑视更加深了这场灾难给国民带来的伤害。

一、电影《一九四二》剧情梗概1942年,河南地区因为旱灾,发生了一场大逃荒,电影中张国立扮演的老东家范殿元也因为这大灾荒以及战争逼近加入了当时的逃荒“大军”,开始的时候,他还赶着马车,车上载着粮食以及他的一家人。

但3个月后,除了他自己,什么都没了,粮食被抢了,家人都去世了。

这个老东家就特别的纠结,他选择逃荒就是想让他的一家子人全都活下来。

但是现在他的亲人全部都死了。

于是,他就下定决心不准备再继续逃荒了。

他开始逆着人们逃荒的方向往回走。

这个时候,他已经不再想着怎么活下去,而是想着可以死得离家近点。

在回去的路上,他碰到一个同样失去亲人的小女孩。

这个小女孩正趴在他刚死去的亲人身上哭泣。

他就劝这个小女孩别哭了,小女孩说自己并不是因为她娘死了才哭,而是因为她认识的人全部都死了。

她现在一个人都不认识,这么一句话让老东家百感交集,东家让小女孩叫自己一声“爷”,小女孩抬起头,叫了他一声“爷”。

于是,这一老一少就牵着手朝山坡下走去,接下来就是人物的独白。

故事到此也就结束了。

[1]二、行为抉择和新闻伦理在这部影片中,有一个外国记者叫白修德,他是《时代周刊》的一名记者,在当时也正因为有了这名记者对当时灾区的报道,才为当时的历史留下了证据。

那个时候,国民政府的领导人蒋介石正因为战事忙得不可开交,对河南的灾害一点都不关心,想对这件事情置之不理,但由于这位记者对河南灾区的报道以及在当时的《时代周刊》上刊登出来了,才迫使蒋介石下令去河南的灾区救灾。

刘震云《温故一九四二》的文体实验

刘震云《温故一九四二》的文体实验

刘震云《温故一九四二》的文体实验刘震云作为当代文坛的重要作家,对生活有独到的感知。

他通过独特的话语讲述方式,试图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

本文拟运用文本细读的方法,结合文体学、语言学等相关的知识,通过分析《温故一九四二》的纪实、虚构特征及其别具匠心的叙事表达,从而领略作品对历史的反思和国民性的批判。

纵观刘震云的创作生涯,《温》可以说是一部特殊的作品。

�文本写于1993年,2012年被改编成剧本搬上电影荧屏,引起巨大的轰动。

谈及写作的缘由,刘震云曾说是受朋友之托,调查曾发生在家乡河南的一场灾难,然而在深入调查的过程中作者发现,灾民的后代对那段黑暗的历史却并不知晓,甚至亲历者也将这段记忆遗忘。

1942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300万人的死亡没有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反思?正是带着这样的疑问,刘震云开始寻找历史的真相,试图揭开其神秘的面纱,并最终创作了这部作品。

可以说,这是刘震云在文体创造上的一次勇敢尝试。

一、纪实与虚构的双重变奏传统的小说注重中心人物形象的塑造,往往借助环境描写和完整的故事情节来反映现实生活。

然而,与之相比对,《温》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也没有特征鲜明的人物形象,它更像是一段历史事件的采访、整理与反思的调查报告。

刘震云借用大量的真实史料,包括报纸、回忆录、书信等增加了文本的客观性;另一方面,作品又以回忆型的倒叙手法讲述历史,然而,所谓的历史事件在本质上是不在场的,不可能再被直接感知。

人们所能够看到的历史,都是作为文本的历史,带有小说的虚构性质。

作为文本阐述的《温》也无法完全还原历史,避免虚构,因此,这就使《温》的文本具有了纪实与虚构的双重性质。

在一次访谈中,刘震云曾说:“严格意义讲,《温故一九四二》不叫小说,因为小说有一个最大的特质,它应该是虚构。

而《温故一九四二》是一个非虚构的作品,换句话说就是一部纪实作品。

”《温》带有了纪实风格,然而最终被确定为小说,而非报告文学,关键是作者能够十分巧妙地在文本中将真实和虚构融为一体,史料和事件浑然一体。

扶冯小刚一程的那些人王朔,刘震云以及梁左他们

扶冯小刚一程的那些人王朔,刘震云以及梁左他们

当然是有的,电影学院教授郝建在前几年看完《不见不散》时就形容这部影片是“话语英雄的聚会”,他说:“一些专家认为冯式电影是小品集锦,但《不见不散》是一部有文化的影片。《不见不散》是一部生产革命文化的影片。只要进步就是革命的。”
冯小刚的在意还体现在获奖上,从《甲方乙方》得到了观众投票的百花奖后,他的电影总是只得百花,不得金鸡。他钟爱的《一声叹息》金鸡失利后,他曾经放言“永不参加金鸡奖”,但当衰退的金鸡向《大腕》发出召唤后,他又兴高采烈地出席,还当上了导演协会的副会长,当选时他曾说:“我个人是以天赋与勤奋取得成功的,张艺谋也是如此。但一些著名导演出身于电影世家,依靠门路就可以进入电影学院,打个招呼便能顺利地拍片。我最烦那些出道时介绍自己是某某人儿子的人。”
冯小刚有一段时间痛恨喜剧,一方面他觉得喜剧难编,另一方面又觉得自己不是仅能搞喜剧的料。穿插在贺岁片中的《一声叹息》,几乎是他的个人情感经历,票房却远逊于他的喜剧。孙健君说:他一直渴望得到圈内人的认可。这个认可包括获奖和学院派对他的评价。记者采访冯小刚时提出,要找一些电影学院的教授采访。他疑惑地说:“电影学院会有人研究我的电影吗?”
被调教好的周星驰
郝建有一个概括:冯小刚是被调教过的周星驰。冯的电影在形态上和周星驰非常接近,这也是他俩为什么惺惺相惜的原因。举个例子,记者采访冯小刚时,说起去年票房最高的电影《天下无贼》和《十面埋伏》,冯小刚会立刻补充说:“还有《功夫》。”在二人还不熟络时,冯小刚策划、导演了一个茶饮料广告,与周星驰合演。《功夫》里,他又不遗余力地客串个开场即死的老大。在《天下无贼》宣传时,他也不忘替竞争对手《功夫》做广告,这都是因为对周星驰电影的认同感。
郝建把导演分成了两派:老电影学院和新电影学院,虽然冯小刚没进过科班,他属于院外那派,也被笼统归进了新派。这个既不是文艺世家又不是高干世家,文宣队出身的导演从来就没有归属过第几代。

中原大灾荒,1942历史背景

中原大灾荒,1942历史背景

中原大饥荒:《温故1942》的历史背景2011年11月6日电冯小刚新片《温故1942》已经开拍,预计明年暑期上映。

这部影片改编自刘震云的小说《温故1942》。

小说《温故1942》,描绘的是一场河南的大饥荒。

这场大饥荒并不完全是作家的文学想象,而是在历史上真实发生过。

“中原大饥荒”“中原大饥荒”其实从1941年就开始了。

当时,地处中原的河南开始出现旱情,庄稼大幅度减产,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绝收”现象。

农民开始吃草根、树皮,到1942年,持续一年的旱情更加严重,这时草根几乎被挖完,树皮几乎被剥光,灾民开始大量死亡,在许多地方出现了“人相食”的惨状,一开始还是只吃死尸,后来杀食活人也屡见不鲜。

刘震云曾在一次电视节目中说过当年的一个段子。

灾民甲已经饿得奄奄一息了,灾民乙就去割他的肉,要吃他。

甲被割疼了,抗议说:“兄弟,我还没死呢,先别吃。

”乙说:“你已经不行了。

”甲说:“真的吗?我怎么觉得我还没死呢?”乙答:“你真的不行了。

”甲说:“那好吧,反正我已经比村里的老张多活十天了。

”说完,甲真的就咽气了。

两个灾民的这种对话可能有后人演绎的成分,但它至少说明当年大灾荒的惨烈之状。

灾难在一点点地加剧,可国民党政府非但不积极组织救灾,还照旧征税。

当地政府隐瞒灾情,粉饰太平。

灾情是通过“小道消息”的形式一点点传播的,因此,到了1942年,大饥荒已经相当严重了,可包括蒋介石在内的国民党高层还被“蒙在鼓里”。

后来,得到“新闻线索”的《大公报》决定派记者张高峰去河南实地采访。

张高峰到了河南之后,被惨烈的灾情所震撼,经过采访,他发回了《豫灾实录》的通讯,首次披露了河南饿死数百万人的事实(这些都是估算,后来美国记者白修德通过调查后估算,大饥荒饿死了300万到500万人)。

收到前线记者发回的采访稿,《大公报》同仁亦深感震惊,1943年2月初,重庆版《大公报》刊发了张高峰的报道,著名报人王芸生还撰写了《看重庆,念中原》的社论,社论说:“谁知道那三千万同胞,大都已深陷在饥馑死亡的地狱……吃杂草的毒发而死,吃干树皮的忍不住刺喉绞肠之苦。

荆棘上的生命审视与反思——论《温故一九四二》中的灾荒书写和反讽叙事

荆棘上的生命审视与反思——论《温故一九四二》中的灾荒书写和反讽叙事
毕 道 慧
( 郑 州 大学 文 学院 , 河南 郑 州 4 5 0 0 0 0 )
摘 要: 小说《 温故一九 四二 》 追忆 了 7 0多年前 抗战 背景下 中原 3 0 0万灾 民在饥 饿 中挣 扎 的悲惨故事 。刘震 云 用
反讽叙事反映 了灾荒史实, 引 发 了人 们 对 灾难 和 人 性 的 反 思 。《 温故 一 九 四 二 》 以 黑 色 幽 默 手 法 书写 历 史 , 以 此 重 新 审 视 灾难 , 感 知 历 史 深 处 的 民族 之 痛 。
意忽视 的做 法更 加 重 了人 民遭 受 的苦 难 。灾 荒发 生
据史料记载 , 发生在 1 9 4 2年 夏 秋至 1 9 4 3年 春夏
的河南大旱灾 , 涉 及 国统 区河 南省 的 6 O余 县 , 受 灾 民
众 以数百万计 。由于河南 地处 中 日对峙 的前 线 , 交通
后, 国民政 府在 1 9 4 2年 1 O月也 曾派遣 大员 前往 河南 查 勘灾情 , 但此后不仅迟迟不见救灾 的行 动 , 就连有关 灾荒的消息也被封锁[ 2 ] 1 。到 了 1 9 4 4年 , 无数 生命得 到了挽救 , 不过灾 荒并没有 因之结束 , 河南有 更多 的县
中止 向郑州 的进犯 , 决定开 扒花 园 口黄河 大堤 。这个
随着媒体不再报道 河南 的灾荒 , 它 也就在 人们 的视野
中消失了 。接下来 , 抗 战 的胜 利又使 得举 国上下 进入
了一种狂欢的状 态中 , 河南 大灾作 为一段 “ 不光彩 的历 史” , 也就永远地成了过去 。这场大灾 荒所 缺乏 的不仅 仅是实物纪念 , 在各种版本的中国近现 代史书籍 中, 人
众来说 , 犹如祸从 天降 , 只能任浊 流漫卷 , 洪涛肆 虐 , 黄 水 自溃 口穿 出后 即以万马奔腾之势 , 向东南直泻 而下 , 6月 1 3日横贯 中牟 , 1 4 E l 至尉氏, 1 6日入 西华 , 2 0日 至淮 阳、 周 口, 豫东 1 5 县共 2 5 9 0 9 平方 里的土地 , 顿 时

1942观后感作文1000字5篇

1942观后感作文1000字5篇

1942观后感作文1000字5篇《1942》这部片子表达了很多,人在极端状况下的抉择。

在思考活下去的好处,为了什么活?天灾是所有人的灾难,不管财主还是穷人,都得遭罪。

这种时候,人性的弱点便毫无遮拦,一览无遗。

性命到底是有多可贵、是有多卑贱。

下面是店铺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1942观后感作文1942年到底发生过什么?如果您不明白,不用急,电影《1942》就能告诉你1942年发生过的最悲催的一幕。

1942年,河南大旱,蚂蚱成灾,庄稼颗粒无收,每一天都会有人饿死。

老东家范老爷,因为保护自家粮食和邻村村民发生冲突,家被烧了,家里的粮食都被抢光了。

他只好带着全家人和长工栓柱,还有同村的瞎鹿一家,加入了逃荒的队伍,离开了自我的老家延津,奔向陕西。

用范老爷的话来说,他只是去躲灾,灾荒一过去,他还是会回来当地的东家的。

原因很简单——他有做东家的智慧。

逃荒路上,由于日本飞机的轰炸,他带着的许多行李都丢了,一下子从躲灾变成了逃荒。

在去往陕西的路上,范老爷身边的许多人了都饿死了,瞎鹿、星星、花枝、留宝、铃铛、栓柱,还有他的孙子留成,一个接一个地离开了人世。

最后到了陕西,只剩下了范老爷一个人了。

范老爷承受不了失去亲人们的打击,和一个同样失去亲人的小姑娘结伴走回了老家延津······《1942》这部电影,真实的反映除了抗日时期执政当局的麻木和丑陋。

为首的当然是日本鬼子,是他们,残忍地杀害了栓柱,是他们,两次轰炸那些流离失所的灾民。

最可恨的是,他们竟然在灾民逃荒的线路上发放粮食,迫使许多灾民都去为日本打仗。

还有那些无耻的中国军阀,他们在抢了瞎鹿的驴后,非但没有给瞎鹿一口肉吃,还残害了他的生命。

国民党军官蒋鼎文,在河南省主席李培基的请求下,答应减免三千万担军粮,但却提出了两个荒诞的要求:一、让日本兵不在进攻河南。

二、让自我的部队退出河南战场。

这种条件,李培基当然没有完成。

被翻拍成电影的小说有哪些

被翻拍成电影的小说有哪些

被翻拍成电影的小说有哪些把小说电影化似乎成为了一种趋势,很多好看的小说都被翻拍成了电影,你知道有哪些小说吗?下面是由店铺给大家带来关于被翻拍成电影的小说有哪些,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被翻拍成电影的小说有哪些被翻拍成电影的小说:《面纱》毛姆/著爱慕虚荣的女子凯蒂,为了避免自己变成一位老姑娘,接受了生性孤僻的医生费恩的求婚。

离开了伦敦浮华而空虚的社交圈,随瓦尔特远赴香港。

对婚姻感到不满和无趣,凯蒂开始悄悄与香港助理布政司唐生偷情。

面对不忠的妻子,瓦尔特决定举家前往霍乱横行的中国内地行医。

在遥远美丽的异乡,他们每天与死亡和绝望擦身而过,经历了从未体验过的情感波澜……在爱情、背叛与死亡的漩涡中挣扎的凯蒂,亲历了幻想破灭与生死离别之后,终将生活的面纱从她的眼前渐渐揭去,从此踏上了不悔的精神成长之路。

被翻拍成电影的小说:《温故一九四二》刘震云/著《温故一九四二》讲述了一个关于饥饿的故事。

一九四二年,中国抗日战争处于战略相持阶段,河南大旱,三千万民众离乡背井去陕西逃荒。

刘震云以地主老范、长工栓柱、佃户瞎鹿与媳妇花枝一家等灾民的逃荒之路为主线,以美国《时代》周刊记者白修德等人的四处斡旋、蒋介石国民政府的不堪境况为副线,比小说更立体生动地再现了河南天灾时我们这个民族的生存态度。

被翻拍成电影的小说:《陆犯焉识》严歌苓/著严歌苓将知识分子的命运置放在20世纪中国历史和政治变迁这个大背景上,写出了一曲政治与历史夹缝中的人生悲歌。

对知识分子而言,其人生悲剧表面上是源于对自身所处时代、政治的误读,但本质上是源于个体精神的独立及对自由的坚定追求。

陆焉识悲剧的人生,演绎了个人在历史洪流中的渺小与无奈,以及知识分子在政治和苦难的困囚驯化中的精神抗争、蜕变、坚持。

被翻拍成电影的小说:《活着》余华/著贫如洗,穷困之中的富贵因为母亲生病前去求医,没想到被国民党部队抓了壮丁,后被解放军所俘虏,回到家乡他才知道母亲已经去世……然而,真正的悲剧从此才开始渐次上演,每读一页,都让我们止不住泪湿双眼,因为生命里难得的温情将被一次次死亡撕扯得粉碎,只剩得老了的富贵伴随着一头老牛在阳光下回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史 之 乱这 一 历 史 事 件 的 。《温故 一 九 四二 》也 是 其 大 环 境 ,国
内形 势 是 日美 英 、东南 亚 战 场 、国 内 正 面 战 场 、陕 甘 宁 边 区 ,
政 治 环 境 错综 复杂 。而 国外 形 势 是 宋 美 龄 访 美 、甘 地 绝 食 、
斯 大 林 格 勒 大 血 战等 等 。河 南 大灾 荒 正 是 以 此 为背 景 ,作 品
增进 否定 意 识 和 批 判 性文 化 实 践 。
一 、 文 本 的 历 史性
新 历 史 主义 大 多 试 图 以“历 史 性 ”和 “文 本 性 ”及 其 之 间
相互 关 系作 为 界 定 其 批 评 实 践 的 主 要 参 照 点 。蒙 特 罗 斯 为
新 历 史 主义 下 了一 个 绕 口令 般 的 定 义 :“文 本 的历 史 性 和 历
2014年第 3期 (总 第 1 4 5期 )
牡 丹 江教 育 学 院 学报
JOURNAL OF MUDANJIANG COLLEGE OF EDUCATION
N O.3。2014 Serial No.145
新 历 史 主 义 视ຫໍສະໝຸດ 角 下 的 温 故 一 九 四二
张 盼 盼
(兰州大学 文学 院 ,甘 肃 兰 州 730000)
[关键 词 ] 文本 性 ;历 史性 ;小写 化 ;主 体化 ;意识 形 态化
[中图 分类 号 ] I207.4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 1009—2323(2014)03—0008—02
2O世 纪 8o年 代 新 历 史 主 义 作 为 形 式 主 义 和 解 构 主 义
澡 的少 数 人 ,这 里 不 涉 及野 菜 与 干 柴 ,谈 论 的 是 中餐 或 西餐 。
其 次 ,“文 学 的历 史 性 ”指 任 何 一 种 对 文 本 的解 读 活 动 ,都 不
是 纯 客观 的 ,不 可 避 免 地 带 有其 社 会 历 史 性 。文 本 拥 有 时 间
意 义 和时 间 内容 ,它 随 时 间 推 移 而 变 化 ,从 而 使 自身 成 为 一
义在 对 文 本 中 心 主 义 和 历 史 决 定 论 的 清 算 中 ,使 “历 史 的 文
本性 ”与“文 本 的历 史 性 ”得 到 关 注 ,强调 艺 术 与 人 生 、文 本 与
历 史 、文 学 与 权 力 话语 的关 系 _1]。使得 人 在 文 本 与历 史 的 透
镜 中 ,把 握 后 现 代 社 会 中物 化 隐 秘 和 意 识 形 态 控 制 的 真 相 ,
史 的 文本 性 。”文 本 的 历史 性 可 以从下 面 几 点 来 理 解 。首 先 ,
一 切 文本 都 具 有 社 会 历 史 性 ,是 特 定 的 历 史 、文 化 、社 会 、政
治 、体 制 、阶级 立 场 的 产 物 [2]。任 何 一 个 文 本 都 是 处 在 或 者
关 乎 某个 历史 情 境 的 。例 如 杜 甫 诗 歌 “三 吏 三 别 ”是 关 乎 安
将 涉 及 这 次 灾 荒 的政 治 因素 、社 会 因 素一 一 连 带 进 来 。不 单
纯 是 对 历 史 的记 录 ,更 多 的是 关 乎历 史 的人 和 事 。灾难 中 的
河 南 ,赤 野 千 里 、遍 地 饿 殍 。 而重 庆 黄 山 官 邸 ,生 机 盎 然 、空
气 清 新 ,富丽 堂 皇 的 地 方 住 着 衣 着 干 净 、可 以 喝 咖 啡 洗 热 水
新 的挑 战 者 走 向 了历 史 台 前 ,以格 林 布 拉 特 、路 易斯 ·蒙 特
罗 斯 、海 登 ·怀 特 等 人 为 代 表 。在 “主 体 ”与 “结 构 ”二 元 上 ,
形式 主义 批 评选 择 了结 构 和语 言 ,历史 主义 批 评 选择 了 历 史
的客 观 决 定 论 ,而 新 历 史 主义 选 择 了 主 体 与历 史 。新 历史 主
个 动 态开 放 、未 完 成 的 存 在 。新 历 史 主 义 者 认 同 克 罗 齐 的


切 真 理 是 都 是 当 下 史 ”的 观 点 ,认 为历 史 与 现 实 息 息 相
关 ,历 史 是 过 去 的 现实 ,现 实 也 是 过 去 的历 史 。《温 故 一 九 四 二 》写 的是 8O年 前 的 大灾 难 ,写 作 的 时 间 是 今 天 的 8O年 代 。 重 新 记 录 这段 历 史 并 不 仅 仅在 于为 了忘 却 的 纪念 ,更 重要 的 是唤 起 我 们 对 生存 、道 德 、信 仰 以 及 对 时 下 政 治 意 识 形 态 的 认 识 与质 疑 。逃难 路 上 人 吃 人 的 现象 、是 生 命 重 要 还 是 维 护 国 家意 识 重 要 、生 命 面 前 道 德 底 线 的 思 考 、百 姓 受 苦 受 难 与 掌握 人 民命 运 的少 数 人 之 间 的 救 与不 救 的冲 突 与 质 疑 等 等 , 都是 我 们 当下 对这 部 作 品 不 完 全 充 分 但 多 角 度 的及 价 值 评 判 。而 这 个 批 判 的 过程 会 一 直 是 动 态 的 、未 完 成 的 。再 次 , “文 本 的 历 史性 ”还 指 任 何 一 个 文 本 都 不 仅 仅 是 一 种 对 历 史 的 “反 映 ”或 “表 达 ”,文 本 本 身 就 是 一 种 文 化 历 史 “事 件 ”,它 是 塑 造历 史 的能 动 力量 ,文 本本 身 就 成 为 历 史 的重 要 组 成 部 分 。小说 作 为 文 学 活 动 的 一 种 形 式 ,即 是 一 种 虚 构 的 历 史 , 与 历 史 书本 的书 写 形 式 唯 一 的差 别 是 后 者 是 一 种 记 录 纪 实 的历 史 。所 以文 学 活 动 从 某 种 角 度 来 说 即是 一 种 特 定 的历 史 活 动 。因此 《温故 一 九 四 二 》不 单 单 是 对 几 十 年 前 历 史 事 实 的书 写 记 录 ,而且 也 作 为 整 个 大 历 史 过 程 、整 个 文 学 史 书 写 的一 部 分 而存 在 。
[摘 要] 新 历 史 主 义是 不 同于传 统 历 史主 义 和 形 式 主义 批 评 的“新 ”的 文 学批 评 方 法 ,一 种 对 历 史 文本 加 以
释 义的 、政 治 解 读 的“文化 诗 学”。 国 内新 时期 的新 历 史 主 义 文 艺 思潮 与 国 外 新 历 史 主 义 批 判 理 论 之 间彼 此 互 动 , 是 新 时 期 中国 文坛 引人 瞩 目的文 艺现 象。本 文 以《温故 一 九 四二 》为例 ,从 新 历 史主 义 文 论 批 评 视 角如 文 本 的历 史 性 、历 史的 文 本 性 、大 写 历 史 小写 化 、客 观 历 史 的主 体 化 以及 戏剧 张力 等 方 面进 行 分析 阐释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