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五单元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单元A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
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为新疆雪线高程等值线分布。据此完成1~2题。
1.新疆雪线高程的分布特点是()
A.全境雪线基本与纬线平行
B.天山地区雪线呈弯曲分布
C.雪线高程大致随纬度的增高而下降
D.阿尔泰山雪线与山脉走向平行
2.与天山东段相比,天山西段雪线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A.地处西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
B.地处伊犁河谷地,空气湿度大
C.临近大西洋,水汽来源充足
D.海拔高,对空气的抬升作用强
【解析】第1题,从图中看天山西段伊犁河谷地雪线并没有与纬线平行;天山东段雪线与纬线平行;雪线高程大致随纬度的增高而下降,C正确;阿尔泰山西北东南走向,雪线大体东西走向,没有与山脉走向平行。第2题,西段雪线较低的原因是西段伊犁河谷地,地形西宽东窄,向西敞开,有利于来自大西洋的湿润气流的深入,受地形抬升作用,形成地形雨,降水丰富,A正确。
【答案】1.C 2.A
贵州省多高原山地,其所辖瓮安县磷矿采区的始杯海绵(属海生无脊椎动物,生活在距今约6亿年前)化石打破了科学界对“最早”动物的一般共识。据此完成3~4题。
3.一般认为海生无脊椎动物大量出现于()
A.太古代 B.元古代 C.古生代 D.中生代
4.云贵高原由海洋演变成陆地主要是由于()
A.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互张裂
B.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相互张裂
C.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互碰撞
D.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相互碰撞
【解析】第3题,海生无脊椎动物生活在距今约6亿年前,属于古生代。故答案选C项。第4题,云贵高原西南部属于印度洋板块,东北部属于亚欧板块,由海洋演变成陆地主要是由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互碰撞而形成的,选择C。
【答案】3.C 4.C
人类活动会导致某些自然要素的变化,进而带动其他要素的变化。其中水、森林是比较容易受人类干扰的自然要素。根据以下材料,完成5~6题。
5.判断下图方框Ⅰ、Ⅱ、Ⅲ、Ⅳ相应内容的排序,正确的是()
①土壤水增多②库区蒸发量增大③蒸腾加强④植被覆盖率增大
A.①③②④ B.②④①③
C.①④②③ D.①④③②
6.大面积砍伐森林有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①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②造成臭氧层空洞
③水土流失严重,环境恶化④许多物种灭绝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第5题,修建水库直接造成两个结果,一是使库区蒸发量增大,二是使土壤水增加,进而使植被覆盖率增加,蒸腾加强。第6题,森林砍伐使森林吸收CO2的能力减弱,导致大气中CO2增加,同时使地表裸露,水土流失严重,使生物多样性减少,但不会造成臭氧层空洞。
【答案】5.C 6.D
“无尽夏”是绣球花的一个变种,因花期长而得名,花友发现,碱性土壤以粉红花为主,酸性土壤以蓝色花为主,中性土壤同一植株里既有粉红花有蓝色花。据此完成7~8题。7.“无尽夏”花色随土壤酸碱性的变化而变化,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A.区域性 B.整体性 C.差异性 D.变化性
8.我国南方和北方“无尽夏”的花色()
A.南方和北方均以粉红花为主 B.南方以蓝色花为主,北方以粉红花为主
C.南方和北方均以蓝色花为主 D.南方以粉红花为主,北方以蓝色花为主
【解析】第7题,地理环境的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其中一个要素发生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的变化,这是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之一。由材料可知,土壤性质的变化导致植被特点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故答案选B项。第8题,“无尽夏”的花色与土壤的酸碱度有关,我国北方地区的土壤以黄土为主,土壤偏碱性,应该以粉红花为主;南方土壤以红壤为主,土壤偏酸性,花开以蓝色花为主。故答案选B 项。
【答案】7.B 8.B
区域内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的改变。读图,完成9~10题。
9.图中M代表()
A.气候变暖 B.臭氧层破坏 C.植被破坏 D.修建水库
10.M要素的变化还可能会引起()
A.地下水水量增多 B.气温年较差变大
C.生物多样性增加 D.下游河床向“V”型发展
【解析】第9题,据图可知,由于M,大致土壤肥力下降,水土流失加重,导致河流径流节变化加大,土地荒漠化,水旱灾害加重,据此可判断M为植被破坏。故选C。第10题,据上题分析可知,M为植被破坏,会导致下渗量减少,地下水量减少,A错误;气温年较差变大,B正确;生物多样性减少,C错误;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泥沙沉积严重,下游河床不会向“V”型发展,D错误。故选B。
【答案】9.C 10.B
互花米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往往生长于海边长期受潮水淹没的滩地;潮沟是水运动过程中塑造的地貌形态。下图为江苏某沿海1992-2012年的互花米草和潮沟变化意图。据此完成11~12题。
11.互花米草的生理特征是()
A.根系浅 B.耐盐碱 C.植株匍匐 D.耐干旱
12.潮沟的变化反映出()
A.地壳抬升 B.海水位抬高 C.盐碱化加剧 D.海水沉积加强
【解析】第11题,根据材料,互花米草生长于海边长期受潮水淹没的滩地,可以判断其生理特征是耐盐碱,B对。不怕潮水冲击,说明根系较深,A错。可以在海水中生存,植株叶子纤长,C错。在海水中生存,不能体现耐干旱特点,D错。第12题,潮沟的变化是随着互花米草的发展,潮沟数量越来越少,反映出海水沉积加强,一些潮沟被泥沙淤积消失,D对。不能体现出地壳抬升现象,A错。海水位抬高,滩地会被淹没,B错。位于海边滩地,盐碱化不会加剧,C错。
【答案】11.B 12.D
下图为某湖泊演变为陆地的过程示意图。据此回答13~14题。
13.湖泊演变为陆地的过程是()
A.③④①② B.①②③④ C.②④①③ D.③①④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