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_短歌行_教学设计_教案
《短歌行》教学设计(15篇)
《短歌行》教学设计(15篇)《短歌行》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⑴了解曹操及其在诗歌发展的中的作用。
⑵体会诗人在诗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
2、能力目标:⑴培养学生阅读古诗文的一些技巧。
⑵培养学生借助注解,疏通、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⑶培养学生的综合探究能力。
3、德育目标:⑴培养学生树立崇高理想,珍惜学习时间,⑵使自己锻炼成为一名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
【教学重点】1、品味诗人在诗中表现出来的求贤若渴的思想。
2、学习诗中用典的流畅自然。
3、分析本诗构思上的深入细巧。
【教学难点】诗歌在用典上如何跟主题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教学方法】1、点拨法(对学生通过自读、自解、自悟等方式解读课文时留下的问题进行启发和点拨)2、朗读法(让学生通过听、读,加深对__的理解)3、讨论法(教师对__内容进行激疑,开启学生思维,并由学生充分讨论后明确)4、综合探究法(引导学生探究“古诗中的酒文化”)【教具准备】录音机和课文朗读带。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实施过程】师:中国古代有四部非常有名的小说,也就是我们后来经常说到的四大名著。
那么,这四部小说分别是什么呢?(学生纷纷举手。
)生:我国的四大名著分别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施耐庵的《水浒传》、曹雪芹的《红楼梦》、吴承恩的《西游记》。
师:说得很好。
看来大家的文学常识还是挺扎实的。
那请问在座的同学有多少人看过《三国演义》。
(学生纷纷举手,反应强烈。
)师:好。
《三国演义》是历史小说中的经典之作,特别是它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是相当成功的,如曹操、孙权、刘备、诸葛亮等。
那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曹操这一个人。
下面由哪位同学来介绍这一人物?(学生小声议论,陆续有人举手。
)生1:曹操乳名阿瞒,字孟德。
他曾率军镇压黄巾起义,后起兵讨伐董卓,又相继灭掉了袁绍和袁术,“挟天子以令诸侯”,最终统一了北方,与吴、蜀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生2:曹操,东汉沛国谯郡人,是当时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刘备等人视之为“汉贼”,后人评价为“一代枭雄”。
《短歌行》教学设计(通用3篇)范文精选
《短歌行》教学设计(通用3篇)知识与技能:(1)能用普通话流畅地诵读诗歌;(2)理解曹操“忧”的内涵,感受诗歌的情感变化;2、过程与方法:通过情境创设,反复诵读、质疑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受文本,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方法归纳等学习能力。
3、情感与态度:体会并学习曹操为实现人生价值而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教学重点:体会诗人曲折表达自己渴望招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心情。
教学难点:通过诗歌的语言把握诗歌的意境(内容)教学方法1、读法:反复诵读,教师指导,使学生逐步加深对诗意的理解。
2、提问讨论:师生互动,解决反馈问题。
3、点拨法:以点带面,抓住关键诗句进行点拨。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古人说“诗言志,歌咏怀”,诗歌是文人抒发感情的一种载体。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兼文学家曹操的《短歌行》,感受曹操在这首诗歌当中要言的是何志,抒发何种感情呢?二、读1、品读诗歌,先从朗诵开始。
四言诗节奏:二二节拍,诗歌诵读,要注意语速、语调,要有抑扬顿挫之美感。
学生自由读,请一名试诵读,评。
2、注意个别句子的处理:一般感叹句、陈述句读降调,问句读升调,老师范读。
请学生找出诗文中的问句,加以诵读体会。
3、再请学生读,点评。
三、分析1、同学们再集体诵读一遍,在读的时候思考一个问题:这首诗给你传递出一种怎样的感情?(苦闷,忧愁)从哪里看出来?生1:标题生2:意象词“酒”,还有诗中的“忧”字生3:“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写实,结合背景分析明确诗眼“忧”,找一找。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2、诗人在“忧”什么呢?同学们讨论两分钟,有了结果后展示你的理解。
生1: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忧人生短暂生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功业未成生3: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忧功业未成小结:诗人心中有忧,何以解忧呢?杜康能解吗?要解忧,必须求得贤才。
八年级《短歌行》课文教案五篇
八年级《短歌行》课文教案五篇八年级《短歌行》课文教案五篇教案中对每个课题或每个课时的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板书设计,教具或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各个教学步骤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等等,都要经过周密考虑,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短歌行》课文教案,仅供参考,喜欢可以收藏与分享哟!八年级《短歌行》课文教案篇1在里作者强调他非常发愁,那么愁的是什么呢格调(风骨)如何“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情调悲凉,慨叹人生短促和年华消逝;更重要的是全诗洋溢着高昂的情绪,蕴藏着及时努力的思想。
而与诗人求贤未得、功业未就有密切关系。
在这八句诗中,主要的情感特征就是一个“愁”字,“愁”到需要用酒来消解。
“愁”这种感情本身是无法评价的,能够评价的只是这种情感的客观内容,也就是为什么而“愁”。
由于自私、颓废、甚至反动的缘故而愁,那么这愁就是一种消极的感情;反之,为着某种有进步意义的目的而愁,那就成为一种积极的情感。
放到具体的历史背景中看,曹操在这里所表达的愁绪就是属于后者,应该得到恰当的历史评价。
分解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设疑:这里引用的哪些诗句表达了什么内容运用的是什么手法明确:这八句情味更加缠绵深长了。
“青青”二句原来是《诗经•郑风•子衿》中的话,原诗是写一个姑娘在思念她的爱人(“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你那青青的衣领啊,深深萦回在我的心灵。
虽然我不能去找你,你为什么不主动传给我音信)曹操引用这首诗,而且还说自己一直低低地吟诵它,这实在是太巧妙了。
用典固然是直接比喻了对“贤才”的思念;但更重要的是他所省掉的两句话:“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曹操由于事实上不可能一个一个地去找那些“贤才”,所以他便用这种含蓄的方法来提醒他们:“就算我没有去找你们,你们为什么不主动来投奔我呢”由这一层含而不露的意思可以看出,他那“求才”的用心实在是太周到了,的确具有感人的力量。
《短歌行》教案【优秀5篇】
《短歌行》教案【优秀5篇】篇一:教学目标篇一1、知识目标:鉴赏诗歌,感悟诗人的思想感情,领会全诗的主旨。
2、能力目标:体会本诗的艺术特点,学会鉴赏诗歌的方法。
3、情感目标:培养高尚的品德情操。
篇二:短歌行教案篇二【素质教育目标】:1、知识目标:鉴赏诗歌,感悟诗人的思想感情。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
【教学重难点】:1、重点:鉴赏诗歌。
2、难点:感悟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诵读和鉴赏。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曹操的名作《短歌行》。
请大家先来回忆以前所学的曹操的另两首诗歌《观沧海》和《龟虽寿》。
从这两首诗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胸襟宽广,壮志雄心)。
今天我们来看看《短歌行》中诗人的英雄气慨是否一如既往。
二、诵读。
1、生初读诗歌,师范读正音。
2、扫除文字障碍,生读诗感悟。
然后交流读诗的体会三、鉴赏。
1、把握诗歌中的形象。
从诗中可看出诗人是什么样的形象?背景: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苏轼《赤壁赋》形象:慷慨激昂而又沉郁苍凉。
2、领会诗歌的主旨,关键在于抓住诗眼。
⑴你认为本诗的诗眼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诗眼是忧字。
全诗充满了诗人的忧思、忧愁、忧虑,由此引发读者的思考。
诗人为何而忧?这个问题解决了对诗歌的理解也就很容易了。
(华年已逝,功业未成,人才难求。
)本诗意境忧而不伤,有一种强烈的悲壮之感。
⑵主旨:诗人感叹人生短暂,抒发了他求才若渴希望在有生之年广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
⑶结构:感叹人生短暂忧抒发求才若渴广纳贤才。
忧虑贤才难求建功立业。
呼唤贤才来归。
3、语言:这是一首四言古体诗,语言简洁、凝炼,生动形象,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4、表达技巧:本诗托物起兴,巧用典故和引用古诗来抒发感情,言有尽而意无穷。
四、写作。
从本诗主旨出发,联系自身实际,写下你的感悟。
曹操《短歌行》优秀教案(通用6篇)
曹操《短歌行》优秀教案(通用6篇)曹操《短歌行》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作家曹操基本情况,掌握《短歌行》的思想内容,背诵本诗。
2.过程与方法:在诵读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品味诗歌的艺术特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曲折表达自己渴望招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心情,体会作者的忧患意识。
教学重点:体会诗人曲折表达自己渴望招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心情。
教学难点:1.通过诗歌的语言把握诗歌的意境(内容)。
2.运用典故及引用诗句表达感情的技巧。
教学方法:1.诵读法:反复诵读,逐步加深对诗意的理解。
2.点拨法:以点带面,抓住关键诗句进行点拨。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由“说曹操曹操就到”引入对曹操在文学和历史上的评价,《短歌行》中的曹操的形象意义。
二、检查自主阅读:1、了解创作背景。
曹操(155-220),字孟德,东汉人。
三国魏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是建安(汉献帝年号)文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其诗直接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
他的创作一方面反映了社会的动乱和民生的疾苦,一方面表现了统一天下的理想和壮志,具有“慷慨悲凉”的独特风格。
这种风格被称为“建安风骨”或“魏晋风骨”。
创作背景:建安十三年,曹操在败吕布、平袁术、灭袁绍的基础上,统一了北方。
这年冬天,他亲率八十三万大军,列阵长江,欲一举荡平“孙刘联盟”,统一天下。
结果在赤壁之战中失利,被周瑜杀得大败而归。
当时的曹操已经53岁了,面对战乱连年,统一中国的事业仍未完成的社会现实,因而忧愁幽思,苦闷煎熬。
但他并不灰心,仍以统一天下为己任,决心广泛延揽人才,招纳贤士致力于建功立业。
2、朗诵。
在战场上鼓动群臣的时候,是怎样一种心情?三、合作探究、赏析诗歌:(一)微观入诗,赏析第一节。
1.微观入诗,就是从理解诗意开始;而理解诗意,就是从诵读开始。
此诗格调高远,感情丰富,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哪位同学先自告奋勇朗读一下这首诗呢?请一学生朗读完后首先肯定他的优点:如声音洪亮,有激情。
《短歌行》最新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短歌行》最新教案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短歌行》最新教案教案教学设计1《短歌行》最新教案教案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第一部分:教育目标1. 学生能够熟悉、理解《短歌行》的作者历史背景,学习其文学创作方法和风格,了解短歌行的创作背景和意义。
2. 学生能够分析骆宾王诗歌的象征意义,从不同的角度解读诗歌的意义。
3. 学生能够较全面地掌握骆宾王的诗歌创作风格和特点,为日后的创作积攒经验。
第二部分: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 骆宾王的生平和文学成就。
2. 《短歌行》的诗歌形式和创作背景。
3. 诗歌中的象征意义和文化蕴含。
难点:1. 如何解读骆宾王诗歌中的象征意义和文化蕴含。
2. 学生的神经科学、文化和语言水平不确定性,如何使得文学知识得到实际巩固。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设计第一课时:引导学生翻阅《短歌行》原文,梳理文学史背景(南北朝时期),揭示骆宾王的诗歌创作历程和文学成就,并简要介绍短歌行的讲解方法和注意事项。
第二课时:指导学生通过多渠道分析诗歌的形式、韵律和音乐美感,并分析诗歌中的人物、情节和象征意义,使学生逐渐对骆宾王的诗歌创作风格和特点获得更深入的认识。
第三课时:讲解骆宾王诗歌语言和文化蕴含,并在教学现场和网络环境下,组织学生参与骆宾王诗歌的解读讨论,形成学生的活跃研讨氛围。
第四课时:组织学生阅读《短歌行》的背景材料,对于骆宾王的文学创作思想和创作过程进行深入探究,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短歌行的诗歌形式和韵律处理的独特之处,在实践中提高解读短歌行的能力和视野。
第四部分: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教学方法:1. 互动式学习。
在讲授和分析短歌行的过程中,采用问题探究和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增强集体认识和合作意识。
2. 知识呈现和实践融合。
在知识传递中注重实践,通过学生个案、合作学习或文学作品分析等方式,使学生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结合起来。
评价方式:1. 老师给学生写评语,主要针对学生的表现和成绩作出专业的评价。
《短歌行》优秀教案设计(通用6篇)
《短歌行》优秀教案设计(通用6篇)《短歌行》优秀教案设计(通用6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短歌行》优秀教案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短歌行》优秀教案设计篇1《短歌行》实际上就是一曲“求贤歌”、又正因为运用了诗歌的形式,含有丰富的抒情成分,所以就能起到独特的感染作用。
分享一份《短歌行》教案给大家学习参考!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鉴赏诗歌,感悟诗人的思想感情,领会全诗的主旨。
2、能力目标:体会本诗的艺术特点,学会鉴赏诗歌的方法。
3、情感目标:培养高尚的品德情操。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领会诗人表达自己渴望招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心情。
教学难点:体会本诗的艺术特点,学会鉴赏诗歌的方法。
教学工具:ppt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这个人大家认识吗?大家在《三国演义》电视剧中经常见到他。
《短歌行》大家听过吗?在《三国演义》的赤壁之战中,就有一段曹操“横槊赋诗”的场面,唱的就是这首《短歌行》。
《短歌行》是汉乐府曲调名,“长歌”、“短歌”是指歌词音节的长短而言。
短歌行以汉乐府旧题来写时事。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也许还记得在第四十八回有段关于曹操横槊赋诗的描写。
建安十三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击败吕布、袁术等豪强集团,又在著名的官渡之战一举消灭了强大的袁绍势力,并北征乌桓,统一了北方。
这年冬天,曹操亲自率八十三万大军,兵临赤壁城下,想要一举扫平“孙刘联盟”,统一天下。
在大战前夕,曹操在江上设酒置乐,款待文武众将,饮至半夜,忽闻鸦声望南飞鸣而去。
57岁的曹操有感此景而横槊船头,慷慨而歌,即《短歌行》。
也有人认为该诗作于曹操晚年,大败于赤壁之战之后,当时曹操53岁,年时渐高,面对战乱连年,统一中国的事业仍未完成的社会现实,因而忧愁幽思,苦闷煎熬。
但他并不灰心,仍以统一天下为己任,决心广泛延揽人才,招贤纳士致力于建功立业。
《短歌行》教案(精选15篇)
《短歌行》教案《短歌行》教案(精选15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短歌行》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短歌行》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颠覆曹操作为奸臣逆贼的形象。
2、背诵诗歌的第一小节。
3、分析作者的忧思之情。
过程与方法:1、多朗读,从朗诵中感知诗歌的意思。
2、捉住能表现作者心情的字如“忧”,进行赏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1、感知曹操的远大志向和英雄形象。
2、培养高中的独立评价能力。
教学方法:美读法、讨论法、启发诱导法。
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
教学课时:一课时。
导入:同学们有看过三国演义的吗?在三国演义里曹操是什么样的形象?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这样评价曹操: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
现在同学们看这幅图片,只这是京剧中曹操的形象,同学们曹操的脸有什么特点?白色的。
那位同学知道京剧中白色代表什么类型的人。
代表的是阴险奸诈的人。
展示《观沧海》的幻灯片。
二、学习文本。
带着对曹操诗歌的这种感受,我们一起学习曹操的另一首非常著名的诗歌《短歌行》。
1、朗读,先让学生朗读一遍,从朗读中检查他们的预习情况,对诗歌的把握如何?然后播放录音,让学生感受一下,别人是如何朗读短歌行,注意感情的轻重舒缓。
预设:在让学生听完朗诵之后再读一遍。
小结朗读:同学们读得很流畅,但感情把握不到位,这是因为诗歌离我们的年代比较久远,所以对于它所表达的情感可能把握得不够到位,那我们就深入地了解一下诗歌,请同学们看一下这首诗中,最能体现出作者心情的是什么词?预设回答:忧2、范仲淹登岳阳楼的时候为国为民,发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代丞相的情怀,那同学们看一下曹操他忧的对象是什么?先不着急回答,我们说这首诗总共有两段,但是我们还可以把这两段分为四节,所以我们先来齐读第一节(从开头至唯有杜康)女生读一句,男生读后一句,我们先把这一小节读一下,从中看作者“忧”什么?预设:忧的是人生苦短。
《短歌行》教学设计(最新9篇)
《短歌行》教学设计(最新9篇)短歌行优秀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全诗2、培养学生穿透诗文把握文章内涵的能力3、教育学生自觉珍惜时间,树立远大志向教学重点:1、体会一个政治家身处动乱时代的人生感受及求贤若渴的情怀2、熟背全诗教学难点:引句、比兴等艺术手法的运用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以前,我们学过曹操的两首诗歌──《观沧海》和《龟虽寿》。
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位胸怀天下、壮志凌云的英雄。
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短歌行》,进一步体会诗人的英雄气慨。
二、作者简介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县)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统一中国北方;他知人善察,唯才是举;也是建安文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
曹操诗歌现存20余首,大致分为两类。
①有的反映当时社会动乱,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的灾难。
如《蒿里行》:“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②有的抒发个人的政治理想和抱负。
如《步出夏门行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建安文学: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建安文学以诗歌成就最为显著,此期许多作品反映当时社会的动乱和人民流离失所的痛苦,体现了要求国家安定统一的愿望和理想。
其情调慷慨悲凉,语言刚健有力,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建安诗歌的这种杰出成就和特色,形成后来被称为“建安风骨”的传统。
代表作家:“三曹”:曹操及其子曹丕、曹植。
“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幹、阮瑀、应玚、刘桢;七子中成就最高者是王粲。
女作家蔡琰(字文姬)。
三、朗读全诗,整体感知1、生大声自读全诗读时要尽量以“曹操的身份”来朗读2、指明学生朗读(师生点评)3、老师范读学生思考这首诗的内容4、解题:从文题就可看出本文属歌行体,一般篇幅较长,本诗共三十二句,每四句为一章,每两章为一节,共分八章四节《乐府题解》根据《古诗》“长歌已激烈”,曹丕《燕歌行》“短歌微吟不能长”,认为长歌、短歌是指歌声长短而言一般说,长歌比较热烈奔放,而短歌的节奏比较短促,低吟短唱,适于抒发内心的忧愁和苦闷四、品鉴诗歌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请同学们把诗歌自由诵读一遍,然后结合课下注释,揣摩诗意。
短歌行的教案(精选5篇
短歌行的教案(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章《诗海泛舟》中的《短歌行》。
内容包括诗的朗读、理解、鉴赏以及创作背景介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短歌行》的基本内容,理解诗的意境和主题。
2. 培养学生的诗歌朗读和鉴赏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3. 引导学生了解作者曹操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增强对文学史的了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诗的意境和主题,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2. 教学重点:朗读、理解和鉴赏《短歌行》。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播放《短歌行》的朗诵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诗的韵律美。
2. 课堂讲解:(1)介绍作者曹操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逐句解析《短歌行》的诗意和主题。
3.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中所描绘的景象和情感。
4. 例题讲解:讲解《短歌行》中的难点句子,如“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模仿诗句,创作一首五言绝句。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并背诵《短歌行》。
(2)分析诗中的意境和主题,写一篇300字左右的鉴赏文章。
2. 答案:(1)背诵要求:流利、有感情。
(2)鉴赏文章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语言流畅。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自我反思,找出不足之处,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1)推荐学生阅读曹操的其他诗作,如《观沧海》、《龟虽寿》等。
(2)组织一次诗歌朗诵比赛,提高学生的诗歌朗读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深入了解《短歌行》的艺术魅力,激发学生对古典诗歌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同时,注重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为学生的诗歌学习之路奠定坚实基础。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的设定2. 教学难点的把握3.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4. 例题讲解的深度5.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答案的指导性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一、教学目标的设定1. 知识与技能:学生应掌握《短歌行》的基本内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并理解诗的意境和主题。
曹操《短歌行》优秀教案 (菁选优秀7篇
曹操《短歌行》优秀教案(菁选优秀7篇《短歌行》优秀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设计的说明《短歌行》是新课标高中语文第二模块第二单元第四篇课文。
在这之前,学生按照我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历程,先后学习了《诗经》两首、《离骚》和《孔雀东南飞》,已经从多个角度对中国古典诗歌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理解。
在这基础上,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建安文学的代表作。
二、教学目标的确立依据《新课标》的要求,这节课应达到以下目标:体现在知识和技能方面的是了解魏晋诗歌的基本特征,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掌握相应的表现手法,从而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诗歌的能力。
体现在过程和方法方面的是通过诵读、讨论、赏析、点拨,领悟诗人在作品中表现的思想感情,引发联想,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体现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是体会古典诗歌的意境美和节奏美,教育学生要自觉珍惜时间,要拥有宽广的胸襟,树立远大的志向。
基于上述“三维目标”,我确立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把握诗歌的主旨,揭示诗人的创作目的,从而更好地理解这首诗,体会作者在作品中的思想感情。
难点:针对学生在诗歌鉴赏方面表现手法掌握不好的现状,我们把难点定在探究这首诗的表现手法上。
教学方法:①诵读法:反复诵读,逐步加深学生对诗意的理解②讨论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集体探究,得出答案③点拨法:以点带面,抓住关键诗句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拨三、教学过程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常山赵子龙于曹营几十万大军中救出吴蜀后主刘禅,曹操在景山顶上看到赵云无比威猛,于是感慨道:“真虎将也!吾当生致之。
”正是曹操的这句话我们看到了赵子龙单骑救主的义举。
这是小说中曹操爱惜人才的生动体现。
今天,我们共同走进曹操的诗作,看看其内心深处是如何渴求贤士的,感受一下他作为政治家的抱负和情怀。
2、曹操简介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县)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他横扫黄河两岸,统一中国北方;他知人善任,唯才是举;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对历史的发展有不可泯灭的功勋。
短歌行教案
短歌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短歌行》的作者及背景;2.掌握《短歌行》的基本内容和结构;3.能够朗读《短歌行》中的部分内容,理解其中的意境和感情表达;4.培养学生对于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短歌行》的作者及背景介绍•介绍杜甫及其生平事迹;•介绍《短歌行》的创作背景和时代背景。
2. 《短歌行》的基本内容和结构分析•分析《短歌行》的主要内容,包括人物形象、景物描写、情感表达等;•分析《短歌行》的结构特点,包括歌行形式、抒情描写等。
3. 朗读《短歌行》中的部分内容•分小组进行朗读,注重情感的表达和语音语调的处理;•鼓励学生通过朗读体会《短歌行》中的意境和情绪。
4. 对《短歌行》的欣赏和讨论•引导学生对于《短歌行》进行欣赏和品味;•分组展开讨论,深入探讨《短歌行》中的意蕴和主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在本节课的开始,教师可通过展示杜甫的简要介绍和相关图片,激发学生对于《短歌行》的兴趣。
2. 《短歌行》的作者及背景介绍教师可以通过课件或黑板等方式,向学生介绍杜甫的生平事迹,以及《短歌行》的创作背景和时代背景。
可以从杜甫的地位、社会背景、生活经历等方面入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短歌行》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3. 《短歌行》的基本内容和结构分析教师通过讲解和解读,帮助学生了解《短歌行》的主要内容和结构特点。
可以选择几首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诗篇,进行分析和讲解。
重点介绍《短歌行》的抒情描写和意境营造,以及杜甫对于人物和景物的细腻描绘。
4. 朗读《短歌行》中的部分内容教师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朗读练习。
提醒学生注重情感的表达和语音语调的处理,让他们能够通过朗读体会《短歌行》中的意境和情绪。
可以从诗歌的声调、音韵等方面入手,进行练习和改进。
5. 对《短歌行》的欣赏和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对于《短歌行》进行欣赏和品味。
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启发学生思考诗中的意象、情感和主题。
同时,可以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深入探讨《短歌行》中的意蕴和主题,培养他们对于古代文学作品的解读能力。
《短歌行》教学设计(精选10篇)
《短歌行》教学设计《短歌行》教学设计(精选10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短歌行》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短歌行》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掌握诗歌意象。
2、学习汉魏诗歌典型艺术手法。
二、能力目标培养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三、情感与价值目标学习曹操积极进取、重视人才的精神风貌。
教学重点:1、解读诗歌意象,领会诗歌意境。
2、学习汉魏诗歌典型艺术手法。
教学难点:解读诗歌意象,领会诗歌意境。
教学方法:1.诵读法:反复诵读,逐步加深对诗意的理解。
2.探讨法:把握重点,抓住关键诗句互动探讨。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讨论中国古代帝王不同的“人才观”)商纣王自高自大,—意孤行,最终落得葬身火海;楚怀王闭目塞听,弃屈子的进谏于不顾,无奈客死他乡;齐威王善于纳谏,门庭若市,赢得诸侯朝拜;唐太宗广纳贤才,开创“贞观盛世”。
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它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要重视人才!三国时魏武帝曹操也是非常重视人才的,他广纳贤才,建立魏国,三分天下。
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他的一首诗——《短歌行》,看看他的“人才观”。
二、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曹操(155-220),字孟德,东汉人。
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是建安(汉献帝年号)文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其诗直接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
他的创作一方面反映了社会的动乱和民生的疾苦,一方面表现了统一天下的理想和壮志,具有“慷慨悲凉”的独特风格。
这种风格被称为“建安风骨”或“魏晋风骨”。
写作背景:建安十三年,曹操统一了北方,然而南方“孙刘联盟”虎视眈眈,统一天下的大业久久不能实现,因而忧愁幽思,苦闷煎熬。
这年冬天十一月十五日夜,皎月当空,曹操乘船察看水寨,后置酒宴请诸将,酒至兴处,忽闻乌鸦往南飞鸣而去。
曹操《短歌行》教案(通用10篇)
曹操《短歌行》教案曹操《短歌行》教案(通用10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曹操《短歌行》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曹操《短歌行》教案篇1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全诗2、培养学生穿透诗文把握文章内涵的能力3、教育学生自觉珍惜时间,树立远大志向教学重点:1、体会一个政治家身处动乱时代的人生感受及求贤若渴的情怀2、熟背全诗教学难点:引句、比兴等艺术手法的运用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早在十年前,老师曾听过一首京剧韵味十足的通俗歌曲,歌曲名字叫《说唱脸谱》。
其中有几句唱词,老师到现在还记忆犹新。
这里为大家清唱一下:蓝脸的多尔顿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
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
黑脸的张飞叫喳喳啊……。
为什么在京剧中,曹操为什么一定要是个白脸呢?(曹操这人太奸诈了。
)奸诈是性情体现在言行上也体现在面相上。
为了更直观地表现曹操的这种奸,京剧只能给曹操一个白脸。
唯其脸白,才能把他的一个眼神和任何一个细微的表情都展现出来。
但同学们觉得京剧中这种图谱化表现出来的曹操性格真实吗?(不真实)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曹操的作品《短歌行》,通过他的作品一起来感受一下这个历史人物的真实情怀。
二、走进文本活动一、理解词句,揣摩诗意。
1、首先老师请同学们把诗歌自由诵读一遍,然后结合课下注释,揣摩诗意。
教师走下讲台和学生进行个体交流,了解学生在活动中遇到的问题。
(问题的发现,存在两类:一类是对注释的推究;一类是注释之外的理解)教师应作如下准备:①释题:“短歌行”,是汉乐府的一个曲调名称,属《相和歌·平调曲》,原词已经不可知,现在流传下来最早也最为有名的就是曹操的这首《短歌行》。
初中时我们学过长歌行,后人也有《琵琶行》,《兵车行》等诗歌。
短歌、长歌,因歌词长短而区分。
长歌比较热烈奔放,而短歌节奏比较短促,低吟短唱,适于抒发内心的忧愁和苦闷。
《短歌行》教学方案设计
《短歌行》教学方案设计《<短歌行>教学方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曹操的生平经历和创作背景,理解《短歌行》的思想内涵。
2、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包括用典、比兴等手法的运用。
3、培养学生诵读和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诗歌中表达的求贤若渴的心情和统一天下的壮志。
(2)分析诗歌的艺术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2、教学难点(1)对诗歌中用典含义的理解。
(2)体会曹操复杂的情感。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体会诗人的情感。
2、讲授法:讲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重点字词和诗句含义,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诗歌的主题、艺术特色等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4、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运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中曹操横槊赋诗的片段,引出《短歌行》这首诗。
提问学生:“你们对曹操这个人有什么印象?”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从而进入新课的学习。
(二)作者及创作背景介绍1、介绍曹操的生平经历,包括他的政治成就和文学贡献。
2、讲解《短歌行》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曹操在当时的政治局势下的心境和抱负。
(三)朗读诗歌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语调。
2、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指导。
3、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4、全班齐读,感受诗歌的韵律之美。
(四)诗歌内容讲解1、逐句讲解诗歌的含义,重点解释疑难字词和诗句。
2、引导学生理解诗歌中表达的情感,如求贤若渴、忧思难忘、统一天下的壮志等。
(五)艺术特色分析1、用典手法(1)找出诗歌中用典的句子,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呦呦鹿鸣,食野之苹”等。
(2)讲解这些典故的出处和含义,分析曹操用典的目的和效果。
2、比兴手法(1)分析诗歌开头“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的比兴作用。
短歌行教案(精选多篇)
短歌行教案(精选多篇)第一篇:《短歌行》教案案例《短歌行》教学设计宁晋第二中学张兰花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短歌行》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二)第二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本单元安排的是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诗歌。
这个单元的诗歌可以说是高中学生学习诗歌的第一阶段。
单元内容包括:《<诗经>两首》、《离骚》、《孔雀东南飞》、《汉魏晋诗三首》。
《短歌行》是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曹操的作品。
抒写时光易逝、功业未就的苦闷和作者招贤纳士的诚心和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会为以后学习唐诗宋词打下良好的基础。
2、教学重点:体会诗文塑造的诗人形象,以及身处动乱时代的人生感受及曲折表达自己渴望招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心情。
让学生再诵读中体验古体诗的情感魅力和艺术技巧;让学生在迁移阅读名著《三国演义》中了解个性独特的诗人曹操。
3、教学难点:掌握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特别是典故的用法。
教师指导学生找到资料后要尽量多分析,筛选出自己需要的资料,然后围绕主题进行综合,在上课的时候按照什么思路来展示自己的收获二、教学目标设计通过反复诵读,学会鉴赏诗歌的方法。
根据新《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我认为这节课应达到两个教学目标:一是注重语文应用、审美、探究与迁移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二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发挥语文课的育人功能,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再结合本单元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把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确定为: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诵读、设疑、自主探究等方法使学生透过诗文把握诗歌内涵。
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全诗,体会诗歌审美情感。
体会诗歌的情感基调,把握诗中情调的起伏、断续、变化的特点。
学习运用典故及引用诗句表达感情的技巧。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诗人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积极进取的精神。
引导学生珍惜光阴、树立远大志向,培养高尚的情操。
三、学生情况分析本科授课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进入高中学习的时间只有三个多月,现在已经完成了必修(一)的学习。
《短歌行》教案
《短歌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曹操的生平、思想和诗歌风格。
2.理解《短歌行》的诗歌主题和情感,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
3.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表现手法,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1.理解《短歌行》的诗歌主题和情感,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
2.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人的思想和情感。
2.分析诗歌中的艺术手法和表现方式。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曹操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的诗歌作品以其雄浑豪放、气势磅礴的风格被誉为“建安风骨”的代表。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短歌行》是曹操的代表作之一,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人才的渴望和对建功立业的决心。
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首诗歌的魅力。
二、作者介绍曹操(155-220),字孟德,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他出生于一个官僚家庭,年轻时便展现出聪明才智和卓越的领导能力。
在政治上,他主张改革,提倡法治,曾统一了北方。
在文学上,他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其诗歌作品以雄浑豪放、气势磅礴的风格著称。
三、分析诗歌1.整体感知:首先请大家听一遍诗歌录音,感受诗人的情感和诗歌的氛围。
然后请大家自由朗读一遍,注意把握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文本解读:接下来,我们将逐句分析诗歌的内容和表现手法。
请大家认真听讲,并做好笔记。
3.意象分析:在这首诗中,诗人运用了许多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请大家找出这些意象,并分析它们在诗歌中的作用。
4.表现手法:诗人在这首诗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举例说明。
这些手法对于表达诗人的情感有何作用?5.主题和情感: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它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和思想?请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
6.拓展阅读:为了进一步加深大家对《短歌行》的理解,我们可以对比其他相关作品,例如《长歌行》、《将进酒》等,分析它们的异同点。
四、小结作业1.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深入了解了《短歌行》的主题和情感,分析了诗歌中的意象和表现手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全诗。
2、培养学生穿透诗文把握文章内涵的能力。
3、教育学生自觉珍惜时间,树立远大志向。
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体会一个政治家身处动乱时代的人生感受及求贤若渴的情怀。
2、熟背全诗。
教学难点:
引句、比兴等艺术手法的运用。
3. 教学用具
4. 标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豪杰并起,
最终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说到三国英雄,人们往往首先想到孙权、周瑜、诸葛亮等人苏轼推崇周瑜,“遥想公瑾当年,
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念奴娇&8226;
赤壁怀古》);辛弃疾崇拜孙权,“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永遇
乐&8226;京口北固亭怀古》);唐代大诗人杜甫仰慕诸葛亮,他在《蜀相》中
这样赞美诸葛亮的功绩:“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陆游也以诸葛
亮自况,“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周瑜等人固然称得上英雄,但人们却忽略了一个重要人物--曹操易中天的《精彩品三国》:曹操一生,政治上最得意的一笔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军事上最成功的一仗是官渡之战,后果最为严重的一次疏忽是放走刘备,失败得最
惨的一次是在赤壁,最受肯定的是他的才略,最受指责的是他的人品,最有争
议的是他的历史功过,最没有争议的是他的文学成就那么曹操到底是一个什么
样的人呢?
二、作者简介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县)人,东汉
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统一中国北方;他
知人善察,唯才是举;也是建安文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但历来人们对他毁誉参
半当年,汝南名士许劭称之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陈寿在《三国志》中:”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戏曲舞台上常把曹操塑造成白脸奸臣,
成为一个阴险、残忍、狡诈、狠毒的人物itA'R/
我们应站在历史的高度看待曹操这一历史人物,承认他对历史的推动作用,肯定他的贡献把握他的三个称谓: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今天语文课,咱们
就主要分析作为文学家的一面,他的作品中必然会反映他作为政治家的抱负和情怀
三、朗读全诗,整体感知
1、生大声自读全诗读时要尽量以”曹操的身份“来朗读
2、指明学生朗读(师生点评)
3、老师范读学生思考这首诗的内容
4、解题:从文题就可看出本文属歌行体,一般篇幅较长,本诗共三十二句,每四句为一章,每两章为一节,共分八章四节
《乐府题解》根据《古诗》”长歌已激烈“,曹丕《燕歌行》”短歌微吟不能长“,认为长歌、短歌是指歌声长短而言一般说,长歌比较热烈奔放,而短歌的节奏比较短促,低吟短唱,适于抒发内心的忧愁和苦闷
5、提问:曹操诗歌现存20余首,大致分为两类 RX1inT
①有的反映当时社会动乱,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如《蒿里行》:”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②有的抒发个人的政治理想和抱负如《步出夏门行&8226;龟虽寿》:”老
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N.
(《《《短歌行》属于哪一类内容?(第二类)
那么,曹操的政治理想和抱负是什么?
四、品鉴诗歌的思想内容及情感
1、我们讨论一下,从全诗来看,大家认为哪个字可以用来做全诗的”诗眼“呢?
明确:忧
2、全诗当中反复出现一个”忧“字,那么诗人的心中究竟在”忧“什么?你从哪些诗句当中可以看出这种情绪?
要我们弄清这个问题,一起分析诗人的情感
第一节: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齐读)
作者把人生短暂以”朝露“来比,”朝露“这个意象,在古诗文中有特定的含义,即生命短促易逝,如”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晞“(曹植《赠白马王彪》)”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古诗十九首驱车上东门》)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这几句诗其实体现的是中国古代文人对生命真相的哲学思考这种对生命短暂宇宙永恒的深切体悟在后代诗歌中比比皆是: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唐·杜甫《登高》)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崔颢《黄鹤楼》)
中国诗人自古就与酒有着不解之缘,他们借着酒尽情挥洒着诗兴,写下了无数美丽的诗篇诗仙李白有着”莫使金樽空对月“”与尔同销万古愁“的豪放浪漫;苏轼既有着”把酒问青天“的纯真,也有着”一樽还酹江月“的无奈;古今第一女词人李清照有着”沉醉不知归路“的欢乐与温馨,也有着”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的沉哀凄苦饱经沧桑忧郁的诗圣杜甫也曾唱出过”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的心曲由此可见,中国的诗酒文化源远流长
讨论:忧人生短暂,因而作者借酒浇愁这样一来,全诗的基调是不是消极的、低沉的?
明确:不是作者的这种忧思,源于内心的焦急正因人生短暂,才更渴望招纳贤才、为已所用,建功立业这里讲”人生几何“,不是叫人”及时行乐“,而是要及时地建功立业又从表面上看,曹操是在抒个人之情,实际上却是在巧妙提醒广大贤士:人生就象”朝露“那样易于消失,贤士应该珍惜时间,及时施展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