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间质瘤综述资料讲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胃间质瘤综述

综述

胃肠道间质瘤研究进展

定远县总医院刘辉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是一组独立起源于胃肠道间质干细胞的肿瘤[1]。出现从Cajal间质细胞(ICC)或普通细胞的前体,两者的表达III型酪氨酸激酶受体。酪氨酸激酶受体c-kit(CD117)或相关的酪氨酸激酶受体的突变可能促进胃肠道间质瘤生长和最终肿瘤形成。胃肠道间质瘤属于频谱的非上皮、间质瘤,其范围从小型惰性肿瘤到恶性肉瘤,是腹部最常见的软组织肉瘤。

在伊马替尼出现之前,完整的手术切除是病人长期生存和疾病治愈的主要途径。然而,复发仍是不可避免的,患有不可切除或转移性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10~20数个月;使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伊马替尼为治疗胃肠道间质瘤提供了新的方向。从此,以胃肠道间质瘤突变活化的酪氨酸激酶作为靶标的多种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不断的被合成,并进行药效检测。这些治疗方案正在持续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本综述的目标是梳理胃肠道间质瘤最新诊断方法,以及针对不同患者的合理治疗方案。

1. 胃肠道间质瘤发病概述

自Mazur 等于1983 年首次提出了胃肠道间质肿瘤这个概念以来,多国对此病发病情况进行了统计。据统计,美国胃肠道间质瘤年发病率为3.2~7/100万[2]。欧洲、韩国和香港的发病率略高,为15~20/100万[3]。因为发病率数据来自于以人群体为基础的肿瘤登记,不能获得良性肿瘤发病率,因此,真正的胃肠道间质瘤的发生率可能更大高。

自1998年以来,胃肠道间质肿瘤发生率呈逐年指数增长趋势。这主要得益于c-kit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α(PDGFRA)的发现,它们均是胃肠道间

质肿瘤可靠的生物标志。胃肠道间质瘤最常见于胃部(50~60%),其次是小肠(30 ~35%)、结肠和直肠(5%)、食道(<1%),罕见于胃肠道以外组织(肠系膜、网膜、腹膜后,<5%)[2]。胃肠道间质肿瘤患者平均诊断年龄为63岁;小于1%的患者在20岁以下。一项连续21年的分析数据(使用SEER统计软件)显示,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12个月和5年生存率均得到改善(12个月:1990 - 1998 =81.5%,1999,2005 = 86.4%,2006,2011 = 89.7%;5年:1990 - 1998 = 48%,1999 - 2005 = 63.1%,2006 - 2011 = 69%),P<0.05。

2. 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

胃肠道间质瘤直径大于5厘米便可激发患者产生临床症状,文献报道肿瘤直径介于10~13厘米。最新研究报道了直径小于1厘米的微小胃肠道间质瘤,同样表现为KIT和PDGFRA基因突变。此类微小胃肠道间质瘤向恶性胃肠道间质瘤转变的分子机制尚未明了。研究表明,在胃肠道间质瘤发病期间,50%的患者伴有转移性疾病,其中肝脏是最常见的转移靶器官。

2.1 影像诊断诊断胃肠道间质瘤最直接的方法是影像检查。此类检查方法种类很多,可用CT、胃肠道造影及B超进行检查。胃肠道间质瘤的CT表现具有以下较为典型的特征:(1)大多数病灶轮廓规整、边界清晰、易于坏死囊变,随着肿瘤的增大和恶性程度的增高,病变轮廓可以呈不规则形或分叶状,病变内容物坏死更明显,但其对周围结构的浸润依然相对轻微;(2)病变以外生型和跨壁生长型为主,即使肿块巨大,消化道梗阻的现象也极少发生;(3)肝、腹膜等处转移比较常见,但罕见淋巴结转移[4-6]。夏淦林等[6]报道认为胃肠道间质瘤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肿块虽形态不一,但多数肿瘤组织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晰、光整;相比较而言,肿瘤对周围组织的浸润较为轻微,仅表现为肿块边缘与邻近结构的分界趋于模糊;肿块多血供丰富,内部出血、坏死、囊变比较明显。螺旋CT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清晰显示病灶部位的具体位置、形态及大小,为临床胃肠道间质瘤的良性及恶性分级提供参考依据。动态增强扫描则可以反应病变的血液供应情况及强化特征,通过特征性的增强图像,可以清晰勾勒病变边界,并为病变的定性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因可以

清楚显示胃肠道管腔、管壁及周围组织的结构,此技术也被应用于检查胃肠道间质瘤[4]。侯毅斌等[5]报道指出,胃肠道间质瘤以腔外型生长为主,并且体积较大,瘤内常现出血、坏死等,无淋巴结转移,通常不引起肠梗阻和腹水。

2.2 胃肠道间质瘤镜下组织学特征王钧[8]研究发现,在组织学上,胃肠道间质瘤主要由上皮样细胞和梭形细胞等组成,其中上皮样细胞约占65.63%,梭形细胞约占18.75%,两者混合型约占15. 63%。部分梭形肿瘤细胞与平滑肌瘤细胞的镜下形态相近,胞质较丰富,轻度或中度嗜伊红染色,细胞核呈胖梭形、短梭形或长杆状,核两端尖或平钝,可见空泡,胞质弱嗜酸性,核仁不明显。两种肿瘤细胞界限不清晰,细胞呈束状、栅栏状或旋涡状排列。细胞间质以浆细胞和淋巴细胞炎性浸润为主,伴有玻璃样变性或黏液样变性,部分可见囊性变、坏死及组织出血。上皮样瘤细胞界限清晰,细胞可呈印戒样细胞或脂肪母细胞表现,圆形、卵圆形、多角形,胞质丰富,轻度嗜伊红染色或透明淡染,细胞核可呈多样表现,核膜偏薄,染色质较细,均匀分布,多数细胞内可见1个紫红色染色核仁,居中或贴于核膜。细胞间质可见透明变性、玻璃样变性、黏液样变、钙化、出血及坏死。混合细胞形态包括有梭形区域和上皮样区域,其中,梭形区域细胞呈椭圆形,胞浆嗜酸性,而上皮样细胞区,染色质较细,胞浆较宽、透亮,可有大而偏心的核[7]。

2.3 免疫组化免疫组化也是诊断胃肠道间质瘤的主要方法,研究表明,胃肠道间质瘤表达PDGFRA,CDKN2A,PI3K和DOG1。CD117、CD34、SMA 和S-100在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中可能具有一定的作用[9-10]。马庆锋等通过免疫组化研究表明胃肠道间质瘤表达CD117,并且多数也表达CD34,而CD34阴性的胃肠道间质瘤CD117几乎均阳性,提示CD117较CD34更敏感。不同的病例以及混合型病例不同形态区域均表达CD117,说明复杂多样的细胞形态、排列结构及生长方式实为同一种肿瘤,因此,GIST表达CD117,不仅扩展了CD117的表达谱,且为认识及研究胃肠道间质瘤提供了有效的指标[11]。

3. 胃肠道间质瘤的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