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之名著导读《论语》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①里:居。②德:有德之人。③邻:亲近。
(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环境对人的道德修养有重要的影响,要谨慎选择。理想的居处应当是仁养成很有助益。
C.选择与仁德为邻,体现了一个人的智慧,如不这样,别人怎么知道你的仁呢?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论语•述而》)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①,使②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论语•泰伯》)
【注】①才之美:美好的才华。②使:假使。
以传先王之道。
2、兴办私学
合作探究
名著导读要点一:整体把握文本(略读)
《论语》具体涉及了、、、等方面,孔子都有他独到的见解。
《论语》对后人的启发主要有以下方面:
治国理念教育思想为人处世
文化常识:
1、孔子,名,字,家学派创始人,传说有弟子人,身通六艺者人。孔子本人也被历代统治者尊奉为至圣先师。
2、《论语》是一部体散文集,是记载及其的言行录。
2、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对这句话的理解与启发。
注释:
(1)愤:苦思冥想而仍然领会不了的样子。(2)悱:想说又不能明确说出来的样子。(3)隅:音yǔ,角落。(4)复:再次教育。
【译文】
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却还没有明白,就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就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次去教他了
启发:
在这里,他提出了“启发诱导式”教学的思想。从教学方面而言,他反对“填鸭式”、“满堂灌”的作法。要求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学生充分进行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对他们进行启发、开导。
高考真题:
文化经典阅读(6分)(福建高考)
★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
①子曰:“里①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里仁》)②子曰:“德②不孤,必有邻③。”(《里仁》)
D.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立,会有志趣相同的人来亲近他。
(1)C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被誉为“万世师表”、“千古圣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
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
世界十大文化名人
孔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哥白尼、牛顿、达尔文、培根、阿奎拿、伏尔泰、康德。
缔造世界文化的“四圣”
孔子、穆罕默德、耶稣、释迦牟尼
孔子的历史贡献
1、删《诗经》《尚书》,
定《礼记》《乐记》,
赞《易经》,
修《春秋》,
下列各项是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要自己的学生不退缩,也不要过头冒进,要进退适中。
B、对于同一问题,孔子针对子路与冉有的不同情况作出了不同回答。
C、本段对话生动反映了孔子的教育办法的一个特点,即因材施教。
D、孔子认为学生作学问要谦虚谨慎,不能骄傲自满。
答案:D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2个小题。(2018浙江卷)
仁德的人,自己想成功首先使别人也能成功,自己想被人理解,首先要理解别人。
名著导读阅读方法:
1、从句子中理解思想
2、从思想中理解并识记句子
名著导读要点二:文本梳理由面到点(精读)
学考真题:(2015年学业水平测试真题)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
“《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汉书·艺文志》
“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
存下去,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年,
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 —1998年全世界诺贝尔获奖者集会巴黎时的宣言
二、孔子其人: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年鲁国陬邑人,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生于周灵王二十一年(公元前551),生有异质,学无常师。尝问礼于老子,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聚徒讲学,从事政治活动。年五十摄鲁国相事,其后不用,遂周游列国,年六十八返鲁。卒于敬王四十一年(公元前479),年七十三。
课题:名著导读---《论语》(教师版)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学案总编号____
学习目标
1、积累文学常识,培养文言阅读能力。
2、初步掌握名著导读的学习要领。
3、体会《论语》内涵的丰富性。
重点与难点
重点:积累文学常识,培养文言阅读能力。
难点:掌握名著导读的学习要领。
诵读预热
备注
《论语》是一部___体散文集,是孔子的___和______所辑录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宋儒把《论语》和《___》《___》《___》合称为“四书”。
3、儒家治国理念中讲到“仁”,圈点勾画关于“仁”的句子……
(1)“克己复礼为仁”,“克己复礼”即克制自己和有礼让的态度,具体表现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不该看的不看,不该听的不听,不该说的不说,不该动的不动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不把自己不想要的强加给别人。
(3)“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①有不少成语源于《论语》,例如“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请再写一个出自上述语
段的成语。
(明确):举一反三
②请根据孔子与子贡的对话,概括出一条教
学原则,并加以评析。
答:教学原则:学生主体原则(自主学习原则)
注重自身原则
评析:这里借孔子与子贡的对话介绍了孔子在教育方面的体会,他并不觉得老师给学生灌输就能有好的教学效果,关键在于怎样引导学生学会自学。不轻易把答案告诉学生,也不过多替学生思考。
展示导入
宋代罗大经《鹤林玉露》记载,赵普出任宰相时,有人说他只读过《论语》,宋太宗问他是否如此,赵普并不隐瞒,并说“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于是半部《论语》治天下就流传开来。
探究准备
一、《论语》其书
《论语》是一本语录。
两千五百年以前,孔子在教学生的时候片片断断,留下来的课堂笔记,他的学生把这些给编篡起来,后来就成了《论语》。
(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环境对人的道德修养有重要的影响,要谨慎选择。理想的居处应当是仁养成很有助益。
C.选择与仁德为邻,体现了一个人的智慧,如不这样,别人怎么知道你的仁呢?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论语•述而》)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①,使②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论语•泰伯》)
【注】①才之美:美好的才华。②使:假使。
以传先王之道。
2、兴办私学
合作探究
名著导读要点一:整体把握文本(略读)
《论语》具体涉及了、、、等方面,孔子都有他独到的见解。
《论语》对后人的启发主要有以下方面:
治国理念教育思想为人处世
文化常识:
1、孔子,名,字,家学派创始人,传说有弟子人,身通六艺者人。孔子本人也被历代统治者尊奉为至圣先师。
2、《论语》是一部体散文集,是记载及其的言行录。
2、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对这句话的理解与启发。
注释:
(1)愤:苦思冥想而仍然领会不了的样子。(2)悱:想说又不能明确说出来的样子。(3)隅:音yǔ,角落。(4)复:再次教育。
【译文】
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却还没有明白,就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就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次去教他了
启发:
在这里,他提出了“启发诱导式”教学的思想。从教学方面而言,他反对“填鸭式”、“满堂灌”的作法。要求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学生充分进行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对他们进行启发、开导。
高考真题:
文化经典阅读(6分)(福建高考)
★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
①子曰:“里①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里仁》)②子曰:“德②不孤,必有邻③。”(《里仁》)
D.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立,会有志趣相同的人来亲近他。
(1)C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被誉为“万世师表”、“千古圣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
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
世界十大文化名人
孔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哥白尼、牛顿、达尔文、培根、阿奎拿、伏尔泰、康德。
缔造世界文化的“四圣”
孔子、穆罕默德、耶稣、释迦牟尼
孔子的历史贡献
1、删《诗经》《尚书》,
定《礼记》《乐记》,
赞《易经》,
修《春秋》,
下列各项是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要自己的学生不退缩,也不要过头冒进,要进退适中。
B、对于同一问题,孔子针对子路与冉有的不同情况作出了不同回答。
C、本段对话生动反映了孔子的教育办法的一个特点,即因材施教。
D、孔子认为学生作学问要谦虚谨慎,不能骄傲自满。
答案:D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2个小题。(2018浙江卷)
仁德的人,自己想成功首先使别人也能成功,自己想被人理解,首先要理解别人。
名著导读阅读方法:
1、从句子中理解思想
2、从思想中理解并识记句子
名著导读要点二:文本梳理由面到点(精读)
学考真题:(2015年学业水平测试真题)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
“《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汉书·艺文志》
“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
存下去,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年,
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 —1998年全世界诺贝尔获奖者集会巴黎时的宣言
二、孔子其人: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年鲁国陬邑人,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生于周灵王二十一年(公元前551),生有异质,学无常师。尝问礼于老子,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聚徒讲学,从事政治活动。年五十摄鲁国相事,其后不用,遂周游列国,年六十八返鲁。卒于敬王四十一年(公元前479),年七十三。
课题:名著导读---《论语》(教师版)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学案总编号____
学习目标
1、积累文学常识,培养文言阅读能力。
2、初步掌握名著导读的学习要领。
3、体会《论语》内涵的丰富性。
重点与难点
重点:积累文学常识,培养文言阅读能力。
难点:掌握名著导读的学习要领。
诵读预热
备注
《论语》是一部___体散文集,是孔子的___和______所辑录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宋儒把《论语》和《___》《___》《___》合称为“四书”。
3、儒家治国理念中讲到“仁”,圈点勾画关于“仁”的句子……
(1)“克己复礼为仁”,“克己复礼”即克制自己和有礼让的态度,具体表现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不该看的不看,不该听的不听,不该说的不说,不该动的不动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不把自己不想要的强加给别人。
(3)“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①有不少成语源于《论语》,例如“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请再写一个出自上述语
段的成语。
(明确):举一反三
②请根据孔子与子贡的对话,概括出一条教
学原则,并加以评析。
答:教学原则:学生主体原则(自主学习原则)
注重自身原则
评析:这里借孔子与子贡的对话介绍了孔子在教育方面的体会,他并不觉得老师给学生灌输就能有好的教学效果,关键在于怎样引导学生学会自学。不轻易把答案告诉学生,也不过多替学生思考。
展示导入
宋代罗大经《鹤林玉露》记载,赵普出任宰相时,有人说他只读过《论语》,宋太宗问他是否如此,赵普并不隐瞒,并说“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于是半部《论语》治天下就流传开来。
探究准备
一、《论语》其书
《论语》是一本语录。
两千五百年以前,孔子在教学生的时候片片断断,留下来的课堂笔记,他的学生把这些给编篡起来,后来就成了《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