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优秀传统文化微型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优秀传统文化微型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作者:谢芳利
来源:《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5年第04期
【摘要】七年级优秀传统文化微型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紧密联系语文学科教学,教学内容以“孝亲当执”、“欲觅知音”等十二个独立主题为模块编排,每一模块对学生提出了“读懂一篇古文,讲述三个国学典故,写一则与国学相关的文字,背诵四则古文”的要求,通过故事、游戏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师生互动,讨论质疑”中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培养思维习惯,其颇具新意的作业方式也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可谓一次探索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学校教育融合之路的积极尝试。
课程的不足体现在两个方面:对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要求略高、难度相对较大;对教师授课能力要求较高、较短时间内难以充分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七年级;微型课程
【作者简介】谢芳利,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
【项目基金】本文系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初中语文课堂国学教育的模式探析”(项目编号:K2014013)的研究成果。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优秀传统文化以其对民族文化复兴、个体文化素养提升的巨大意义,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断被引入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当中。
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不止强调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明确提出了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具体到初中阶段,《纲要》则指出,应“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力为重点,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度,引导学生认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文化传统和基本国情”。
结合语文教学实践来看,“诵读古代诗词,初步了解古诗词格律,阅读浅易文言文,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欣赏品位”——这样具体的要求则进一步明确了初中语文教学当中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措施与方向。
优秀传统文化校本课程的设计与开发是在中小学实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一种有益的尝试。
一些公立学校的老师,尤其是语文老师,踊跃做出尝试,积极开发和实施优秀传统文化校本课程,如,山东荆聪聪老师进行了以《论语》、《道德经》、唐诗宋词选读作为学习内容的初中语文国学经典类校本课程的开发;吉林姜微微老师以学校为基地进行了《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探索;辽宁鞍山铁东区东长甸小学采取分科课程和学科渗透相结合组织了本校的国学课程:重庆市江北区采取区域推进小学国学课程的策略,在课程定位、教材编写、师资与课时保障、考核评价等方面做了积极探索。
笔者发现:目前已有优秀传统文化校本课程,内容直接采用或节选《弟子规》《三字经》《论语》《道德经》等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直接作为一个新的内容模块放入学校教育当中,二者貌合神离、不能有机融合;教学方法重诵读、轻讲解,以培养语感为名,要求学生努力成诵即可、对内涵不求甚解,学生对经典没有深刻的理解和体验。
微型课程,也被称为短期课程,指基于学校资源、教师能力、学生兴趣,以主题模块形式组织,形成相对独立、完整可行的小规模课程。
本研究结合笔者课内课外的教学实践,旨在总结和反思开发与实施优秀传统文化微型课程的过程,在丰富优秀传统文化特色课程、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融合方面做出努力。
二、优秀传统文化微型课程的开发
(一)课程的三维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围绕初中语文教学实践,加强文言文、古诗词的积累,提高古文阅读能力、增强阅读兴趣;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基础知识;通过对历史现象和问题的分析、总结等,培养学生的历史观念和历史思维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预习、复习、个性化作业等,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通过课堂讨论促成学生探究学习;通过分段朗诵、随堂表演,促成学生的合作学习。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理解和尊重,形成认同感,以理解、包容的心态看待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局限性。
(二)课程设计成果
1. 课程内容安排。
整个课程以“孝”、“悌”等内容为脉络,围绕相对独立的主题,如交友、学习、对联、谜语等,依主题不同分为十二个模块,各模块具体名称为国学激趣,孝亲当执,欲觅知音,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对联会友,言而有信,仁者无敌,义之与比,各言尔志,化典入文,分曹射覆。
每一模块均依据学生特点,选择简单易懂的文言文篇目、古诗词名篇编排课程内容。
本课程教授对象为七年级学生,小学阶段的学习采用北师大版语文教材,目前采用的语文课本是苏教版语文教材,因此在选择篇目时或避开已学过的语文课本所选篇目,或借助学生已有印象的篇目加深对文言文阅读基础知识和方法的介绍;尽可能精要、简单,适合初一学生的心理认知水平和古文阅读基础,强调能引起他们的阅读兴趣;诗词名篇和重点诗人的代表作品优先;兼顾不同题材、形式;同一题材诗歌和古文的拓展,同一诗人不同作品的对比阅读;兼顾不同诗词流派,让学生有初步的“流派”概念。
如“孝亲当执”模块,选择篇目有皋鱼三泣、唐代孟郊《游子吟》、当代季羡林《人间第一爱》、选自《论语·里仁第四》论语两则;又如“欲觅知音”模块,选择篇目有管鲍之交、伯牙绝弦、管宁割席、论语两则、李白诗两首《宣州谢朓楼
饯别校书叔云》、《赠孟浩然》;再如“分曹射覆”模块,选择篇目有唐代李商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自编灯谜史话与谜语基础知识。
课程内容以文言文阅读、古诗词鉴赏为主,还融入了同主题的现代文阅读、写作的讲练,紧密联系语文教学,更有效促进学生的理解、能力提升。
2. 作业组织形式。
将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融入生活、其他学科的学习当中,与优秀传统文化一生一世相伴,有优秀传统文化一生一世受益。
每个模块都根据课授内容提出1314的要求:1即读懂一篇古文;3即能讲述三个国学典故,且要求务必与人分享;1即写一则与国学相关的文字,可仿写可用典,但要求务必与自身联系;4即背诵四则古文,可长可短,但要求务必学而时习之。
比如“欲觅知音”一课的1314,分别是:读懂一篇古文“管鲍之交”;能讲述三个国学典故“管鲍之交”“伯牙绝弦”“管宁割席”;写一篇关于“朋友”的文字;背诵四则古文,即论语两则“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李白诗两首《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赠孟浩然》。
三、优秀传统文化微型课程的实施
(一)课程实施原则
1. 紧密联系语文学科教学。
注重讲授内容与语文学科教学的联系,如字词音、形、义的讲练;文言文阅读知识的总结,包括古今异义、通假字、特殊句式、重点实词虚词、文言翻译等;作文方法的训练与精讲等等。
另外,对学生的学习资料做了改进:重点难点篇目增添注释、译文,增添师生的集体鉴赏、场景联想;设置文言文知识积累表。
2. 以生为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执教对象虽为七年级学生,但已有一定国学基础,在小学阶段即参加过国学训练营等,基础比一般学生更好。
但即使如此,学生们仍不能坚持阅读字数超过200字的文言文、用典多或生僻字较多的古诗词,有时虽然文章的阅读理解题目较简单,学生也会放弃作答。
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开始采用讲历史故事、介绍背景知识的方法。
爱听故事是学生的天性。
巧用故事,让学生眼中枯燥的文言文学习趣味化,也使学生积累了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提升了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为进一步阅读优秀传统文化经典类作品奠定基础。
如,“仁者无敌”一文,先给学生介绍了赵魏韩三家分晋、梁惠王迁都大梁、桂陵之战、马陵之战等历史知识,再让学生来完成文言文阅读的习题,学生的求知欲被激发出来,能集中精力阅读,理解文言文词句更顺利。
又如,《赠孟浩然》一诗的讲解,详述三国曹魏时徐邈“中圣人”的故事,很好地帮助学生对整首诗理解和记忆。
再如,李商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一诗,典故颇多,演示和再现分曹、藏钩、射覆等古代游戏的玩法,让学生能想象游戏场景,趣味横生。
3. 注重学生学习能力、思维习惯的培养。
由于此前接受的国学教育“重诵读、轻讲解”,学生对古诗文的学习处于“大量诵读”的水平,能流利背诵,却对其含义不求甚解,对古代文学、
历史知识常一知半解、张冠李戴。
如,提问“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中的“落红”是什么意思,学生们出现面面相觑、顿时失语的状态。
比如,讲解后蜀后主孟昶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一联时,学生会突然发问“这个是三国的蜀吗”,倾听二者的区别之后,学生当时会表现出“知道了”神情,但并不会特别注意相似知识点之间的比较,因而常在遇到同类易混淆知识的时候出现朝代错置、人物混淆。
针对这种情况,“师生互动,讨论质疑”的方式能帮助学生理解,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思维习惯。
如,对“落红”的讲解,不直接告诉学生“落红即指落花”,引导学生自己通过下句“化作春泥更护花”去发现“落红”的意思,进一步提问学生“为什么古人会用…落红‟去指代…落
花‟”,引出其他借代的用法,让学生理解可以用事物的特征指代具体的事物。
又如,针对学生混淆汉末三国之“蜀”与唐宋之间五代十国之“蜀”,通过《三字经》中相关词句“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梁唐晋,及汉周,称五代,皆有由。
炎宋兴,受周禅,十八传,南北混”,对三国、五代十国两个历史时期进行了简要讲解,学生因此学会区分相似知识点。
再如,《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诗中“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一句,后人对此句至少有两种解释,诗词阐释、解读的不确定性无法回避,笔者以此为契机提倡开放、民主、自由的互动学习方式,在讲解时把两种解释都完整告诉学生们,鼓励学生展开讨论质疑,对经典做个性化的解读。
4. 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训练。
如果学生不能通过使用、练习加深对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理解和领悟,或不能与其他科目的学习结合起来,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会成为学生的负担,将难以持续。
因此,课程实施特别强调对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理解和使用,并以此为媒介加强写作、朗读、复述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训练。
如,在学习柳永的《蝶恋花》之后,在课堂讲述中引用“为伊消得人憔悴”来形容人辛勤工作、忘我奋斗、坚持努力、执着追求。
又如,对《游子吟》的全诗进行深入剖析之后,学生们进行了不同主题的仿写,收获颇丰;一个学生初稿写了下面的诗“君王手中剑,匠师十年功。
出鞘滴滴血,对锋刀刀斩。
除非烈火烧,方可断此剑。
”课堂讨论之后,该生进一步修改了此诗,新诗定稿为“君王手中剑,匠师十年功。
出鞘黯黯寒,入匣频频观。
若问平生愿,但求永雪藏。
”诗的境界、对剑的特点的把握都更进了一步;另一学生以“风筝”为题,最终成诗如下“稚子手中线,碧空飞纸鸢。
仰面定定看,但恐踉跄落。
试问凌空法,只凭风力健。
”通过这种颇有新意的作业方式,学生不止对原文语义加深理解,还深入把握了诗的结构特点,更在尝试自主创作、描摹对象的过程中收获了学习的信心与成就感,增强学习兴趣。
(二)教学方法
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讲授法、练习法、讨论法、演示法、读书指导法等。
每个模块的各篇目分重点讲解、故事大略两种。
前者采用讲授法、练习法,学生先完成一些与初中语文教学相联系的习题,然后教师讲授,让学生理解文言知识点,并形成相关历史故事的清晰表象和概念。
后者按照讨论法进行,学生借助注释自主阅读之后,轮流讲解、集体讨论,解决篇目中的疑难问题。
同时,采用演示法,帮助学生形成直观、感性认识。
如,讲解“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时,结合学生喜读漫画的特点,呈现一幅以此为内容的漫画,学生迅速且印象深刻地理解了輗、軏部件的特点,阐述这则古文大意时也变得信手拈来。
四、反思与小结
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较好地满足了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兴趣和需求,并兼顾学生语文学科学习的现状,在课程内容编排上相对于其他同类课程有较大创新,作为课程的开发和实施的主体,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和能力获得了很大提高,但课程的不足也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课程实施前,没有科学测评学生接受相关知识的已有水平,对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要求略高,单位课时安排的学习任务较重,在课堂上不能组织有效的复习,学生初期学习热情很高,学习任务积累增多之后,总体学习效果欠佳。
其次,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没有足够的水平和时间去训练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优秀传统文化微型课程的开发和语文教学不是剥离或者完全独立的,教师应巧妙融合语文教学的元素,更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学过的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学以致用,唯有如此课程开发才更有实践意义。
目前,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表面火热、实则缺乏实施条件和动力。
本微型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为探索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现代学校教育的融合之路做出了积极可贵的尝试。
但课程在课程目标设置合理性、课程实施有效性等多个方面仍有不足。
教师仍需不断学习,力求指导与合作,进一步开发、调整和再实验。
参考文献:
[1] 郑洁.微型化校本课程与教师课程能力提升[J].中国教育学刊,2013,(1):35-37.
[2] 田秋华.微型课程及其开发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09,29(5):3-8.
[3] 王本陆.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4] 胡宏丽.探寻国学教育与现代教育契合点[J].中国教育学刊,2011,(11):12-15.
[5] 田立君.小学国学校本课程组织与实施[J].教育科学,2012,28(3):28-32.
[6] 何成银.小学国学教育区域化推进研究——以重庆市江北区为例[J].教育研究,2010,(1):104-108.
[7] 荆聪聪.初中语文国学经典类校本课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
[8] 姜微微.中学历史学科校本课程开发研究——以《中国传统文化》校本课程为例[D].东北师范大学,2012.
[9] 刘丹.国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探索——以北安小学为个案[D].东北师范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