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自远方来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译文] 学习过的好东西时常复习,不也令人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出典] 《论语》注:1、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注释:学,是仿效。
凡致知力行,皆仿效圣贤之所为,以明善而复其初也。
习,是温习。
说,是喜悦。
朋,是朋友。
乐,是欢乐。
愠,是含怒的意思。
君子,是成德的人。
3、【译文】1孔子说:学习修养自己和福国利民的学问,又能够适时地实行,岂不是很令人欣喜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岂不是很快乐吗?当自己的道德学问有成就时,即使旁人不知道,心里也没有丝毫怨恨,这不正是一个君子的,风范吗?【译文】2孔子说:“学习而经常实践,不是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相聚,不是很快乐吗?没有人了解自己,并不烦恼怨怒,这不才是君子吗?”【译文】3孔子说:“学习知识,进而按时温习它,不也是令人高兴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而来,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儿吗?我有才学,别人不了解我,可是我自己并不恼怒,不也是品德高尚的人所具有的吗?”4、作为论语首章,并不必具有深意。
但由于首章突出的“悦”、“乐”二字,似可借此简略谈论(《今读》的一个基本看法:即与西方“罪感文化”、日本“耻感文化”(从RuthBene-dict及某些日本学者说)相比较,以儒学为骨干的中国文化的精神是“乐感文化”。
“乐感文化”的关键在于它的“一个世界”(即此世间)的设定,即不谈论、不构想超越此世间的形上世界(哲学)或天堂地狱(宗教)。
它具体呈现为“实用理性”(思维方式或理论习惯)和“情感本体”(以此为生活真谛或人生归宿,或日天地境界,即道德之上的准宗教体验)。
“乐感文化”“实用理性”乃华夏传统的精神核心。
作为儒学根本,首章揭示的“悦”、“乐”,就是此世间的快乐:它不离人世、不离感性而又超出它们。
学习“为人”以及学习知识技能而实践之,当有益于人、于世、于己,于是中心悦之,一种有所收获的成长快乐。
有朋自远方来诗文
“有朋自远方来”出自《论语·学而》中的一句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的意思是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
如果你想要关于“有朋自远方来”的诗文,以下是一些例子:
1. 《有朋自远方来》——宋·文天祥
有朋自远方来,扣我柴扉,许我桃花。
我有美酒,足以醉之。
明日之晨,我们同去赏花。
2. 《有朋自远方来》——唐·王勃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酒同饮,不亦快哉?朋友啊,让我们一起畅饮,一起高歌,一起度过这美好的时光。
3. 《有朋自远方来》——明·杨慎
有朋自远方来,喜不自胜。
我们一起品尝美食,一起谈论人生,一起欣赏这美丽的风景。
4. 《有朋自远方来》——清·曹雪芹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们一起品茶赏花,一起吟诗作对,一起度过这美好的时光。
这些诗文都表达了对朋友来访的喜悦和欢迎之情,展现了友情的珍贵和美好。
论语八则原文及翻译
论语八则原文及翻译篇一:论语八则原文《论语》八则1.子曰:“,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翻译: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时温习它,不也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访,不也快乐吗?旁人部了解自己却不恼恨,不也是君子吗?”段解:这一则主要谈学习的方法和怎样做人。
2.子曰:“,可以为师矣。
”(《为政》)翻译:孔子说:“温习旧知识进而知道新知识,这样的人是可以当老师的。
”段解:这一则主要谈知识的巩固与创新。
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翻译:孔子说:“只知道学习却不知道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只知道思考却不知道学习,就会精神倦怠。
”段解:这一段主要讲学习和思考的关系。
4.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翻译:孔子说:“由呀,(我)教给你的,(你)懂了吗?懂得就是懂得,不懂就是不懂,这才是真懂啊。
段解:这一则主要讲学习的态度:实事求是。
5.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翻译:孔子说:“看到贤人就应该想到向他看齐,看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
”段解:这一段主要讲学习态度:见贤思齐,见不贤内自省。
6.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 ?文'也?”子曰:“,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公冶长》)翻译:子贡向孔子问道:“孔文子为什么称他为‘文'呢?”孔子回答说:“聪明而又好学,不以向比自己学问低的人请教为羞耻,因此称他为‘文'。
”段解:这一则主要谈好学者还需不耻下问。
7.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翻译:孔子说:“默默地记住学过的知识,学知识并且不满足,教导别人并且不疲倦,这三种哪一种我能有呢?”段解:这一则主要谈做一名教师所具备的基本素质。
8.子曰:“,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翻译: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路,一定有做我的老师的人在其中。
孔子语录原文_名言大全
孔子语录原文_名言大全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孔子说:“学了,然后按一定时间去温习它们,不也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而来,不也愉快吗?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二、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三、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四、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五、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孔子说:“不忧虑别人不了解自己,但要忧虑自己不了解别人。
”六、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即:‘思想纯正,没有邪恶的东西。
’”七、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时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时做事符合礼仪;四十岁时(掌握了各种知识,)不受迷惑;五十岁时了解自然的规律;六十念头都不会越出规矩。
”八、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孔子说:“复习旧知识时,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才可以做导师啊。
”九、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孔子说:“君子团结而不互相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团结。
”一十、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孔子说:“读书却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却不读书,就会心生迷惑。
”十一、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学而时习之不易,乐,忽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
释义:
孔子说:学习新知然后能做到时常温习它,这不是一件很令人愉快的事情吗?有朋友从远方来,这不是一件很令人快乐的事情吗?别人不了解我,但我的心里一点也感觉到生气、怨恨,这不正是君子之所为吗?
出自春秋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论语·学而》。
原文(节选):
《论语·学而》(节选)春秋: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简介:
1、是学习方法。
对于知识,“学”只是一个认识过程,“习”是一个巩固的过程,要想获得更多的知识,必须“学”与“习”统一起来。
2、是学习乐趣。
志同道合的人来访可以增进友谊,并且可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3、是为人态度。
“人不知”,后面省略了宾语“之”,可译为“我”或“自己”。
扩展资料:
孔子所说的学,可不是单指书本知识,而是指西周时期贵族子弟所修习的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艺,古时也称六艺。
既然“学”字不单指读书和获取书本上的信息,那么“习”字也不应当理解为复习或温习。
古代的礼是种种特定仪式,乐则需要演奏乐器,射是射箭的本领,御则是驾车的技术。
所以孔子所言的学与习,就不单单是指读书和阅读,还要包括学习与演习技艺。
比如,学习并练习射箭,学习并练习驾车,学习并演奏音乐,学习并演习礼仪。
所以,我们将学而时习之翻译为学习新知后时学复习是不妥的。
所以学而时习之就概括了孔子与其弟子们的学习生活。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
【翻译】: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出处】:《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赏析】学习的过程中,有志同道合的人非常重要,学友之间只有在交往中才能互相激励,相互补益,使自己的思考、观点得到别人的评价、认可。
这句话强调的是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启发人们热爱学习,加强自律。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意思
意思是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愉快吗?
出自《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释义:孔子说:“学习并且时常地复习,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而来,不也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知道)我,我却不怨恨(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用法:这句话常被用以对远道而来的朋友表示欢迎。
字义:
自:从,这里指从远方来
朋:同门;一同学习者;弟子;志同道合的人
乐:快乐。
乎:文言中用为疑问或反问的语气助词,这里相当于“吗”。
用来表示极度、非常、淋漓尽致的意思。
远方:指遥远的未来。
古诗论语六则翻译赏析
古诗论语六则翻译赏析论语六则第一则【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注释】⒈学:学习⒉而:而且,并⒊亦:也,语气词,起强调作用。
⒋时:按时⒌习:坚持,实践⒍之:代词,这里指学到的知识或技能。
【翻译】孔子说:“学了并时常温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同门师兄弟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第二则【原文】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翻译】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便能有新的理解和体会,可以凭(这个)做老师了”。
第三则【原文】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注释】学:学习而:但是,表转折思:思考罔:迷惑殆:在学习上陷入困境【翻译】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不解,只思考但不学习就会陷入困境。
”第四则【原文】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翻译】孔子说:“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比喻学习知识或本领,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接受得快,爱好它的人不如以此为乐的人接受得快。
【赏析】孔子在这里没有具体指懂得什么,看来是泛指,包括学问、技艺等。
有句话说: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大概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第五则【原文】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翻译】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一定有我的老师在其中;选取他们好的东西加以学习、采纳,他们(身上)不好的东西(自己身上如果有,就)加以改正。
”【赏析】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受到后代知识分子的极力赞赏。
他虚心向别人学习的精神十分可贵,但更可贵的是,他不仅要以善者为师,而且以不善者为师,这其中包含有深刻的哲理。
他的这段话,对于指导我们处事待人、修身养性、增长知识,都是有益的。
第六则【原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对有朋自远方来的理解
对有朋自远方来的理解
“有朋自远方来”这句话的意思是: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
这句话出自中国古代经典著作《论语·学而》,是孔子对他的学生说的。
这句话的含义是,当有朋友从远方来时,我们应该感到高兴和欢迎。
这是因为朋友是志同道合的人,他们可以带来新的思想和观点,让我们开阔眼界,增长见识。
此外,朋友还能够在我们困难时期给予支持和帮助,让我们感到温暖和关怀。
在现代社会,这句话依然有着重要的意义。
我们应该尊重和欢迎来自不同地方、不同文化背景的朋友,通过交流和分享,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同时,我们也应该在自己的生活中积极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与他们共同成长和进步。
孔子论语全文及翻译
孔子论语全文及翻译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论语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 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懂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六十岁,一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岁,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都不会越出规矩。
”5、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 孔子说:“复习旧知识时,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就可以凭着做老师了。
”6、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 孔子说:“读书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不读书,就无所的。
”7、子曰:“由,诲女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 孔子说:“仲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种态度是明智的。
”8、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 孔子说:“见到贤人,要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
”9、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译文: 孔子说:“灵敏又好学,向比自己学问差的人请教时,不觉得没面子,所以称为‘文’。
”10、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十则及翻译
论语十则及翻译《论语》薄书一本,一万余字,细读一遍,一生无害。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论语十则及翻译,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论语十则及翻译一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翻译:孔子说:“学习知识并且按时温习它,不也是令人高兴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交流、学习),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吗?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怨恨,不正是品德高尚的人吗?”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反复检查我的行为:为人处事有不真诚的事吗?与朋友交往有不诚实的事吗?老师教授的知识有不复习的吗?”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从而知道新的知识,可以凭借这个成为老师了。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翻译:孔子说:“只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疑惑。
”5、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翻译:孔子说:“仲由,教给你的理解了吗?懂得就是懂得,不懂就是不懂,这也是聪明啊。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翻译:孔子说:“见到贤人就要向他学习,希望能达到他的水平,见到不好的人就要自我反省。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翻译: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学习他的优点,如果自己也有他的缺点就加以改正。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翻译:曾子说:“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或责任),路途又很遥远。
有朋自远方来有关的成语故事
有朋自远方来有关的成语故事
有朋自远方来,该成语源于《论语·子路篇》中的一句话。
故事发生在孔子的弟子子路身上。
据传,在子路年轻时,他怀揣着对学问的渴望,离开了家乡远赴他乡寻求更高深的知识。
他经历了漫长而艰苦的旅程,穿越险峻的山脉、跋涉过无边的沙漠,最终到达了孔子的学堂。
子路见到孔子时,孔子对他的勇气和决心感到赞叹。
他问子路:“你是怎么找到这里的?”子路答道:“是我一直跟着你的学说而来的。
”孔子感叹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这个故事传承着一种美好的价值观。
它告诉我们,朋友之间的距离和身份不应该是彼此交往或结交的障碍,只要真心相待,欢迎朋友的到来是一种喜悦和幸福。
同时,这个成语也象征了远方朋友的珍贵意义。
当一个朋友从远方来到我们身边时,他们带来了新鲜的思想、多样的文化和独特的经历。
这种交流和分享能够丰富我们的生活,拓宽我们的视野,带来更多的乐趣和启示。
因此,无论是在学术上、职业上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应该珍惜与远方朋友的交往。
他们的到来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成长、学习和进步,还能为我们带来更多的快乐和丰富的人生体验。
有朋自远方来,是一个鼓励思想交流、尊重多样性的成语。
它提醒我们保持开放的心态,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一起分享智慧和友谊。
无论身处何地,我们都应该尊重并接纳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并从他们身上学到更多。
这样,我们的世界将会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有朋自远方来是谁的诗句
有朋自远方来是谁的诗句《有朋自远方来》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创作的一首诗,全诗如下:唐代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鬆,潦倒新停浊酒杯。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偏聽。
钟鼓饮罢,不忘归路。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王之涣笔下这首诗无论从词句还是意境都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诗歌中的“有朋自远方来”,出自于宾主相见之时的问候。
这句话简单而真挚,有着对友谊和亲情的无限怀念之情。
当我们远离故土、来到异地,遇到了面熟的朋友,便能感到格外亲切和温暖。
这是一种亲情和友谊的体现。
在这句话中,可以看到王之涣对于师友和朋友之情的赞美,表达了人们对于亲友、知己的无限忆恋和期望。
整首诗画面丰富,自然景观占据了大部分空间,形成了宏伟的画卷。
通过描述自然风光,表现了作者心中有关于人生、自然和社会问题的思考。
在这首诗中,作者不仅表达了自己的悲秋之情,也与人们共鸣,表达了听者的心声。
这种含义丰富、意境深远的诗句,让我们深感大自然的威严和壮美,增强了我们的情感体验。
这篇诗歌让我们发现,友情不分远近,只要心中有爱,纵使相隔万水千山,也能在心灵中相会相聚。
这首诗无论是从语言、修辞、意境上都表现出了作者的深厚情感和丰富内涵,是中国文学历史上的佳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这是孔子《论语》学而篇里面的第二句话,“学而”主要是讲述教育目的、人生立志、人生的目的,而我之所以选择“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从某种程度上也是对这样一种学习境界的向往吧。
如今的社会物欲横流,能静静的静下心来读书的人其实是很少的人,深知自己是渴望能静下心,但是却做不到,害怕高处不胜寒的感觉,学习了“学而”才明白了要学习做学问,是需要忍受心灵的孤独,这样终有一天与你心灵相通的朋友会来到你身边,激励我们去学习。
那么,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它的真正意思吧,“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中,“朋”,《周礼·大司徒》郑玄注为:“同师曰朋,同志曰友。
”朱熹注为:“朋,同类也。
”也就是和你志趣、爱好等等相投的人。
“宋翔凤《朴学斋札记》说,这里的‘朋’字即指‘弟子’。
《史记·孔子世家》的‘故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
而“朋”理解为志同道合的人。
这样,各个时期不同的大家对朋的理解都有自己不同的见解。
再加上老师对其的讲解,让我明白“朋”是指共同志向或志向可能一样的朋友。
很多人认为学习本来是个人的事情,远方来的志向相通的朋友来不来又有什么快乐不快乐的呢?这主要是因为一个人要学习做学问,就必然要忍受心灵的孤独。
而人长久以来都是群居的社会性动物,需要他人的支持。
一个人一辈子的朋友也许会很多,可是真正很够与自己心意相通的朋友,的确可遇而不可求,比如说伯牙子期的《高山流水》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相传春秋时期,俞伯牙弹琴为一绝,但是真正能听懂他曲子的人却很少,因此他赋有弹琴的学问,却没人能懂。
有一天他坐在高山之上弹奏一日,他坐在高山之上弹奏曲子,路过的樵夫钟子期驻足倾听。
俞伯牙原本内心对其有些许不屑,心想着一个樵夫怎么会懂得我的琴声。
结果当伯牙谈了一首《高山》时,子期赞叹道:琴声慷慨激昂,先生志在高山”。
伯牙惊讶地又谈了一首,子期称赞道“琴声清澈婉转,先生志在流水”。
俞伯牙万分激动地说“这个世界上只有你才懂得我的心声你真是我的知音啊,于是与钟子期成为知心好友。
后人也说是“高山流水遇知音”。
据说后来钟子期不幸因病过世,俞伯牙闻听悲痛欲绝,认为世界再无知音,奔到子期墓前为他弹奏了一首充满悲伤的曲子,然后站在子期墓前,将自己珍贵的琴砸碎在子期的墓前,从此以后子期再未谈过琴。
在子期墓前,俞伯牙写下一首短歌来悼念自己的朋友钟子期: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
今日重来访,不知知音人。
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
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
此曲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伯牙子期的故事淋漓尽致的体现了有志向相通的朋友的重要性,也体现有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志向相通的朋友从远方来,难道是不快乐吗?孔子的意思也就是说这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那么,他为什么认为从远方来的朋友才是最大的快乐呢?主要是因为远方并不是现代空间意义上的距离,而是心的距离。
如果是现代意义上的空间距离,
心灵相通的朋友从很远的地方来到你身边。
《论语集注》中就提到“自远方来,则近者可知”的解释,。
君子学而时习之,自然会因所学指导所言所行,而所言所行,自然会感染、引导身边的人,而身边的人欣赏乃至敬佩君子,他们也有朋友和交往,自然会传播君子之德行、言语,于是君子之德、行、言、事自会传播至远方,那么为什么近处心灵相通的朋友不是最大的快乐呢。
除此之外,朋友从远方来到你身边,你可能会因为各种各样的事情在忙,而没有时间招待你的朋友,因此对你的朋友产生愧疚之情,那样朋友从远方来,就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了。
因此可以看出这里的有朋自远方来中的“远方”是指出现了在心灵上的距离与你相近。
著名的哲学家苏格拉底也是这样一个例子。
因为在心灵上得不到其他人的理解,导致他死亡的悲剧。
法国人让•布伦认为苏格拉底是死于民众对精英的恐惧与敌视,民众拒绝在心灵上与苏格拉底相通。
苏格拉底其实代表着一种在平庸的日常生活之外追求真理的卓越思想,然而真正的思想对于普通民众来说是是一种威胁,因为没人在心灵上懂得他追求真理的卓越思想,因此“不仅权力者本身可能把思想当作威胁,而且怯懦的民众,也把思想家当作破坏其安宁生活的罪魁祸首。
因此,苏格拉底的死,同时也是思想学问的悲剧。
在这种情况下,“远方的朋友”也就是有心灵相通的朋友就显得十分的重要,它就表现为对人性的认可。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从另一个方面其实是告诉我们只有经得住孤独的洗礼,才能够做成好的学问。
在这个世界上,其实要遇到一个在思想上心灵相通的人很难,因此需要等待。
然而在做学问的过程中,可以让我们了解知识的魅力。
自古就有名句“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虽然从功利的角度阐明了做学问的意义,也激励了一定的人去学习做学问。
而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提到过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说明做学问的路途是十分艰辛的。
而姚雪垠先生说:“我们有许多研究学术的,搞创作的,吃亏在不能耐得寂寞,总是怕别人忘记了他。
由于耐不得寂寞,就不能深入地做学问,不能勤学苦练。
他不知道耐得寂寞,才能不寂寞。
耐不得寂寞,偏偏寂寞。
”这段话告诉我们,做学问要学会耐得寂寞,才能够在最后获得成功。
思想是一个人灵魂最深处的体现,做学问,其实也是在陶冶我们自己的灵魂,也是与别人的思想进行交流。
因此,我认为“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正是激励我们静下心来好好学习的最佳动力。
现在的社会,不论是说受到西方文明的冲突,还是现代人思想的改变,总的来说就是当今社会太过于浮躁,每个人都想不付出努力,就能快节奏的获得成功,因此连教育也逐渐的市场化。
而孔子则早就告诉我们什么是真正的教育目的: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
这样的人,在每个时代都是需要的,也许在成为这样的人之前我们可能会遭遇各种各样的困难。
在做学问的时候,也许长期是孤独的,但是一个真正励志于学习的人会学会拒绝诱惑。
保持自己的这种孤独状态激励自己更好的研究学问,只要好好坚持下去,谨记孔子老先生的这句话,努力成就自己的学问,终有一天会遇到心灵上与自己相通的朋友,能够开心的与他交谈,做
一个有学问的人。
那个时候,恐怕才是人生最大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