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理课程复习

合集下载

土地整理考试内容

土地整理考试内容

第一章绪论1、土地整理法的内涵: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结合土地利用现状,采取行政、经济、工程、技术、法律等手段,通过对土地利用结构进行调整,对土地资源进行重新配置,以达到协调人地关系,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2.、第一部《土地整理法》在1953年由联邦德国制定颁布。

3、土地整理的不同叫法:德国、法国、俄国、加拿大、前苏联等国,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土地关系,实现土地利用规划目标的实施过程,称为土地整理;日本称为土地整治或整备;韩国称为土地调整;台湾地区称为土地重划。

4、我国现代土地整理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内容(发展历史)(1)建国初期,斗倒地主分田给贫下中农,以实现耕者有其田为主要目的;(2)50年代后期人民公社化,土地收归集体,为体现“一大二公”的思想,土地整理则通过“一平二调”,以变更权属关系为主要内容;(3)60 年代受自然灾害和“文革”影响,土地整理处于停滞状态;(4)70年代重视农业,全国农业学大寨,土地整理转向以大搞农田基本建设为主,以平整土地、合并田块、兴建新村、整理沟渠和道路来组织土地利用;(5)80年代,土地整理以推行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及兴办乡镇企业为主线;(6)90年代,国民经济迅猛发展,耕地锐减,土地整理开始转到以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来大力挖掘土地利用潜力,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的主方向,同时通过土地整理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环境。

5、农地整理的概念: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对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以提高耕地质量,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与生态环境的活动。

6、土地整理的特点:技术性、动态性、系统性、综合性、地域性、广义性7、土地整理的原则:(1)因地制宜的原则(2)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相结合的原则(3)系统原则(4)整体性原则8、土地整理的必要性:(1)实现耕地不减少,确保粮食安全的需要(2)促进土地集约节约的需要(3)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需要(4)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需要(5)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建设的需要第二章土地整理的宏观背景论述:我国为什么要开展土地整理?(现状、有利条件、不利条件、意义)1、问题的提出(现状)(1)人口数量在持续的增加(2)耕地数量在逐年的减少①人均耕地少,分布不均衡②耕地质量差,产出水平低③现有耕地相对不足④耕地质量退化严重(3)粮食的需求在不断的增长(4)粮食安全造成粮食减产的主要因素不是自然灾害,而是耕地和粮食播种面积的大幅度减少,其中即有农业结构调整、生态退耕等因素,又有建设占用耕地过多的因素。

土地整治复习要点

土地整治复习要点

绪论●土地整治的实质:合理组织土地利用,提高土地供给能力●土地整治工作程序:项目规划设计,项目工程建设,工程监理和竣工验收,整理后的产权调整,评价等环节●土地整治最终目标:协调人地关系,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专项土地整治: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村镇规划建设;城镇旧城区改造;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工程压废地复垦●土地整治类型:所有权整治和使用权整治;城市土地整治和农村土地整治;农地整治建设用地整治土地开发土地复垦;资源性和资产性土地整治●建设用地整治包括:村镇用地整治;城镇用地整治;独立工矿用地整治;基础设施用地整治●土地复垦按废弃原因分类:生产建设中挖损、压站、塌陷造成破坏的土地;因道路改线、建筑物废止、村庄搬迁以及垃圾压占造成废弃的土地;各类工业污染造成的废弃地;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的废弃地;废弃坑、塘、洼的复垦●农村土地整治:以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为平台,对田、水、路、林、村、房进行综合整治—主要做法:开展农田整治;推进村落整治;发展非弄产业;促进城乡互补●农村土地整治意义:扩大农村内需、促进经济发展;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结构经济社会发展结构性矛盾;●农村土地整治特点:统筹规划、整村推进、集聚集约、整合资金;尊重农民意愿、导入社会参与、确保农民受益、保持农村特色●土地整治工作四个基本目标:提高耕地质量;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改善生态环境●农地整治分为:耕地;林地;园地;牧草地和养殖水面等●农地整治主要内容:调整农地结构、归并零散土地;平整土地、改良土壤、复垦废弃地、治理中低产田;对道路、沟渠、和水利设施的修补和重建;重划地界确定权属;改善环境条件维护生态平衡●土地整治发展趋势:目标综合化;对象一体化;标准生态化;目的公共化●土地整治学科基础:土地利用学、土地系统工程学、土地信息工程学●土地可持续利用包括:生态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社会可持续性●土地整理理论基础:土地整治学科基础;可持续利用理论;人地协调理论;生态经济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中国开展土地整治的宏观背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保护耕地资源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用地集约节约利用区域土地整理规划●目的意义:完善土地利用规划体系;强化土地利用规划管理职能;土地开发整理实施的“龙头●编制程序:准备工作;分析评价;专题研究;拟定规划供选方案;协调论证;确定规划方案●区域土地整理潜力的基本特征:针对性;地域性;多样性;复杂性;相对性;时限性●区域土地整治潜力的构成:技术;生产;生态;景观优化●区域土地整治评价方法:单一指标评价法;多指标综合评价法●区域规划目标确定的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土地的需求状况;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通过整理复垦开发要补充的各类土地面积;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用地需求;县内土地整治复垦开发为耕地、园地、林地等的潜力●土地整治重点项目选定的依据:一般基于土地开发整治重点区域与重点工程;以完成规划确定的目标和任务为目的;对重点工程的实施有重要支撑作用;重点项目一般能在规划期的近期内落实●土地整治重点项目选定方法:根据区域土地开发整治潜力分析、划区结果和规划目标初步提出项目类型、范围与规模;进行实地考察邀请当地干部群众座谈分析项目实施可行性;与有关部门协商进行综合平衡;确定项目的界限测算面积●区域土地整治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因子的选取:自然生态评价因子(气候、水、土、地形地貌、植被)社会经济评价因子(社会环境、经济资源与环境、技术资源与环境)●区域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法:针对一定区域的土地生态问题选取评价因子;确定因子的权重;借助地理信息系统将属性与空间数据结合起来进行评价●区域土地整治效益评价指标:直接指标;代理指标●经济效益评价指标:直接经济效应;间接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评价指标:耕地有效灌溉面积增加率;人均绿地面积增加率;基本农田面积增加率;土地盐碱化治理率;土地污染治理率●社会效益评价指标: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土地生产率提高率;农户户投比提高率;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率;人均耕地面积提高率;耕地面积比率提高率;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率●●●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土地整治项目区的具体要求:项目合法;以土地整治和复垦为主;基础设施条件具备;资源和环境条件具备;无权属问题;投资方向合理;申报单位符合规定;基本控制指标符合规定●土地开发整治微地貌类型:平原;丘陵;滩涂●项目类型的界定:重点项目;示范项目;补助项目●土地整治项目可行性分析的主要内容:自然条件分析;水资源供需分析;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新增耕地潜力分析;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利用的限制因素分析;公众参与分析●规划方案比选的内容:土地利用布局;土地调整;取水;灌水;排水;田间道路布局;土壤改良方案;其他工程●土地整治项目的分项布局:耕作田块;农田水利工程;田间道路;其他工程●农田防护林布置考虑以下几点:防护林应与林业生产相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防护林体系;主林带应与主害风向垂直或偏角不大于30度副林带与主林带垂直;林带的宽度应本着因害设防的原则来确定●投资估算费用基本构成:工程施工费;设备费;其他费用;不可预见费用●土地整治项目估算的方法:估算的基本方法;设备购置费;安装工程费;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不可预见费●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项目概况;报告编制依据;项目区概况;项目分析;项目规划方案及建设内容;投资估算;项目区土地权属调整工作方案;项目区组织实施管理;效益评价;风险分析;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附图附表附件土地整治项目规划●项目规划的目的: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提高农业基础设施配套水平、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环境、提高机械化耕作水平、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项目规划程序:准备阶段;分析与评价;提出规划方案;评价与确定规划方案;编制项目工程规划;审批与实施项目规划●从景观生态学角度分析,现行土地整治规划存在以下缺陷:强调地块单元内的生态关系忽视了水平生态过程;缺乏对空间关键地段的识别与控制;忽略了乡村农地景观的多重价值基于景观安全格局的土地整治项目规划方法技术路线:土地利用过程分析;水体安全分析;土地利用分区;构建生态基础设施;●土地平整的基本方法:地形纵向变化(平面法、斜面法、修改局部地形法);平整精度(大平、粗平、细平)平整方式(结合耕作平整、大平大整、放淤平整、机械平整)●管道系统的布置形式:树枝状布置;环状布置;鱼骨状布置●机井工程规划的内容:井数的确定;井的平面布置;井距;井位的确定●渠系建筑物按用途分为:控制建筑物;交叉建筑物;泄水建筑物;衔接建筑物;输水建筑物●常见的交叉建筑物:渡槽;倒吸虹;涵洞;桥梁●田间道路工程规划的主要内容:干道支道;田间道生产路●选线的基本步骤:依据交通量和货运方向确定线路的起点终点中间控制点的具体位置;拟定干道支道上桥的位置及桥型确定它与其他交通线和管道的交通方法;确定线路如何连接沿线的居民点工矿区农田林带等●有渠系地区,结合渠系布置常用方案:田路沟林渠;田沟路林渠;沟林渠路田●农田防护林规划主要内容:林带结构;林带方向;林带宽度的确定;树种的选择与搭配●林带结构三种类型:紧密型;疏透型;透风型(0.35;0.6)●治坡工程规划:坡地梯田工程;坡地蓄水工程●治沟工程规划:沟头防护工程;谷坊工程;淤地坝工程●电力工程规划主要内容:合理布设变电站;确定主变容量和电压等级;确定馈线分布、负荷分配以及保护方式●权属界定:国有土地所有权;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未利用地整治的土地权属确定;●权属调整形式:合并与分割;土地产权置换;土地用途置换;●产权分配方法:面积分配法;价值分配法;●权属调整基本程序:土地权属现状调查核实;制定土地权属调整方案;公告权属调整方案;签订土地利用权属现状协议书和土地整治权属调整分配合同书;冻结土地权属变更登记停止变更土地利用现状;实施土地权属调整方案;依法办理集体土地农业农地使用权登记发证手续●进一步完善建议:地籍管理部门要积极参与;规范权属调整行为;推进土地确权发证;加强权属调整的全程监督;出台权属管理规定●土地整治效益评价: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五地整理项目工程设计●土地整治项目设计的内容:土地平整工程设计;灌排工程设计;道路工程设计;其他工程设计●土地整治项目工程设计程序:资料收集;设计单体工程;成果汇总和提交●土地整理项目工程设计的标准:土地开发整治项目设计内容不具体;引用标准不全面部分标准已过时过期;对土地开发整治工程建设标准规定不清楚●土地平整工程量计算方法:方格网法:划分方格网;计算各庄点设计高程;计算零点位置;计算土方工程量横断面法:划分横断面;绘制横断面图形;计算横断面面积散点法:打桩;计算田面平均高程;填挖方计算;计算挖填土方量●土方平衡调配方法与土方调配图的编制:划分调配区;计算各调配区的土方量并标明在图上;计算各挖、填方调配区之间平均运距;所有挖填方调配区之间的平均运距都需要一一计算并将计算后的结果列于土方平衡与运距表内;确定土方最优调配方案;绘出土方调配图●灌溉渠道分为:固定;临时●明渠灌溉系统一般的设计程序:灌溉方式以及灌溉制度的确定;需水量计算;各级渠道设计流量的计算;确定渠道横断面尺寸;渠道纵断面设计;绘制渠道纵断面图;渠首设计和其他建筑物设计,计算工程量●渠道的三种特征流量:设计流量;最小流量;加大流量●灌溉渠道水量损失:经验公式法;经验系数法●渠道配水方式:续灌;轮灌(集中编组、插花编组两种形式)●梯形渠道断面设计主要考虑的几个因素:渠底比降;渠底糙率系数;渠道的边坡系数;渠道断面的宽深比;渠道的不冲不淤流速;渠道的水力计算;安全超高和堤顶宽度●U型渠道断面设计步骤:确定圆弧以上的水深;求圆弧的半径;求渠道水深;校核渠道流速;●渠道纵断面图包括:沿渠地面高程线;渠道设计水位线;渠道最低水位线;渠底高程线;堤顶高程线;分水口位置;渠道建筑物位置●渠道纵断面绘制步骤:选择比例尺;绘制地面高程线;绘渠道设计水位线;绘渠底高程线渠道最小水位线堤顶高程线;标注建筑物位置形式及有关断面要素●管道系统的组成:首部枢纽;输配水管网;田间灌水系统;●管道设计流量的确定:计算灌水定额和灌水周期;设计灌水周期;确定管道设计流量●管道系统水力计算:管径选择;沿程水头损失计算;局部水头损失计算;水泵设计杨程的计算●灌溉喷头选择:喷头型号;喷嘴直径;喷头工作压力●影响喷灌灌水的主要技术参数:喷头水量分布图形;喷头沿支管的间距;支管间距;喷头组合形式;支管方向●确定喷头组合形式的方法:几何组合法;修正几何组合法●农田排水工程设计的一般程序:确定排涝标准;计算各级沟道的排涝流量及排渍流量;确定沟道横断面尺寸;计算确定末级排水沟道深度和间距;沟道纵断面设计;绘制渠道纵断面图;其他建筑物设计;计算工程量●暗管排水的组成:吸水管;集水管;集水井;出水口暗管式黯洞式●涵洞:进口;洞身;出口三部分组成圆形拱形和矩形(盖板式箱型式装配式)●渠道桥梁可分为:公路桥;简易公路桥;便桥●跌水的形式:单级跌水;多级跌水●跌水构造:进口;跌水墙;消力池●倒吸虹构造:进口段;出口段;管身;管道的支承结构●渡槽的构造:进口段;槽身;出口段;槽身支承结构●水闸组成:上游段;闸室段;下游段。

土地整理理论与实践复习资料.doc

土地整理理论与实践复习资料.doc

《土地整理理论与实践》1.土地供给:是指地球能够提供给人类社会利用的各类生产与生活用地的数量。

包括在一定技术经济与环境条件下对人类有用的土地资源数量和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预知可供利用的土地数量。

通常,分为自然供给和经济供给。

• 土地的自然供给:土地以其固有的自然特性供给人类使用的数量。

•土地的经济供给:在土地的自然供给基础上,一定时间与区域范围内,投入劳动进行开发整理后,可供人类直接用于生产、生活等各种用途的土地数量。

•土地自然供给是土地经济供给的基础,土地经济供给只能在自然供给的范围内变动2.土地整理成本:包括土地整理的直接成本、"社会成本、〜时间成本、~替代成奎。

~直接成本:为了达到一定的土地整理H的而投入使用的土地整理资金、劳力、技术、设备等生产要素的总称。

~社会成本:是相对于私人成本而言,它是从社会整体来看待的成本,也是一种机会成本即把社会资源用于某种用途就放弃的其他有利可图的机会。

~时间成本:由于资金被束缚在土地整理项目上随时间的流逝而带来的成本可看作时间成本。

~替代成本:由于改变土地利用类型或进行土地再开发时注销当前己投入在土地上的资产效用,所产生的成本叫做替代成本。

往往是由于预期能够获得更高的土地收入而改变当前土地利用类型、方式造成的。

3 .土地整理效益:包括土地整理的经济效益、土地整理的社会效益、土地整理的生态效益。

~经济效益:土地整理过程中对土地的投入与整理后所取得的有效产品(或服务)之间的比较。

~社会效益:土地整理的社会后果,土地整理对社会需求的满足程度及其相应产生的政治与社会影响。

~生态效益:土地整理的活动过程与结果应符合生态平衡规律,也就是说,人类通过土地整理建立起来的新的土地生态系统应做到不仅没有损害原来的生态系统,反而增强了整个生态系统的功能,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提供更好的生态环境和更多的生物产品。

4 .土地产权:存在于土地之中排他性的完全权利。

一般来讲,土地产权的基本构成包括土地所有权、使用权、租赁权、抵押权、继承权、地役权.•土地所有权:是土地所有制的法律表现,是土地所有人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占冇、使用、收益和处分土地的权利,土地所冇权的性质和内容是由土地所有制决定的。

土地管理复习资料

土地管理复习资料

1、土地的概念(名词解释)土地,是由气候、地貌、岩石、土壤、植被、水文、基础地质以及人类活动的种种结果组成的自然经济综合体。

2、我国土地基本国情的具体特点(1)土地总数量大,但人均占有量少;(2)土地类型多,但山地多于平地;(3)土地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平衡;(4)难以利用的土地面积大,土地后备资源潜力不足;(5)水土资源不平衡。

3、土地的两重性(1)土地既是劳动对象,又是劳动资料;(2)土地既反映生产力,又体现生产关系;(3)土地既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经济属性。

4、土地的特性(1)土地是自然的产物;(2)土地面积的有限性;(3)土地的永久性;(4)土地位置的固定性;(5)土地用途的多样性。

第二章1、管理的概念通常将某一社会组织、团体为达到一定目的,对社会活动的各种因素或过程所进行的决策、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监督等行为称之为管理。

2、土地管理的主体是国家3、土地管理的特性(1)土地管理的自然性;(2)土地管理的经济性;(3)土地管理的社会性。

4、土地管理的原则(1)坚持依法管理土地的原则;(2)实行土地统一管理的原则;(3)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保护耕地的原则;(4)统筹兼顾,效率与公平兼顾的原则;(5)坚持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统一的原则。

5、土地管理的任务(1)贯彻执行土地法律,维护土地所有制;(2)加强法制建设,做好土地管理的基础性工作;(3)保障土地使用者的合法权益;(4)保护土地资源,促进土地资源合理配置与利用;(5)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提高土地管理水平1、管理学主要理论(选填)(1)X-Y理论必须充分肯定作为组织或单位主体的人,员工和积极性是处于主导地位的,他们乐于工作、勇于承担责任,并且多数人都具有解决问题的想象力、独创性和创造力,关键在于管理方面如何将职工的这种潜能和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

(2)彼得原理在各种组织中,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

彼得原理有时也被称为向上爬的原理。

土地管理学知识点复习

土地管理学知识点复习

土地管理学知识点复习(总9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土地管理学名词解释1、土地:是一种具有深度高度的岩石、土壤、水文、地质、地形、地貌、气候、植被等要素组成的自然、历史、综合体。

它包括了人类过去和现在的活动结果。

2、土地的特征:土地是自然的产物;面积的有限性;位置的固定性;质量差异的普遍性;土地利用的永续性;土地利用多样性;土地效益的多层次性3、土地的功能:负载的功能;养育的功能;仓储的功能;提供景观的功能;储蓄和增值5、地籍:指记载土地的位置、界址、数量、质量、权属和用途(地类)等基本状况的簿册。

6、宗地:是指被权属界址线所封闭的独立权属地段,是地籍调查的基本单位。

7、界址点:是指宗地权属界线的转折点,即拐点,它是标定宗地权属界线的重要标志。

8、地籍管理:国家为获得地籍信息,科学管理土地而采取的以土地调查(含测量)、土地分等定级、估价、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地籍档案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措施。

9、破宗:一宗地分散在几幅图上的成为破宗。

10、地籍调查:是国家采用科学的方法,依照有关法律程序,通过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查清每一宗地的位置、权属、界线、面积和用途等基本情况,以图、簿示之,在此基础上进行土地登记。

11、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是指以一定行政区域或自然区域(或流域)为单位,查清区内各种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分布和利用状况,并自下而上、逐级汇总为省级、全国的土地总面积及土地利用分类面积而进行的调查。

12、土地条件调查:对土地的自然与经济属性的影响要素进行的调查,包括土壤、植被、地貌、地形、气象、水文和水文地质,以及对土地的投入、产出、交通、区位等土地的自然和社会经济状况进行的调查。

目的是摸清土地分布的地学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土地的质量分布等,以满足土地评价、估价及土地利用规划等土地管理业务对土地质量指标的要求。

也称土地要素调查13、土地分等定级:在特定的目的下,对土地的自然和经济属性进行综合鉴定,并使鉴定结果等级化的过程14、土地制度:作为一种制度安排,是一定社会制度下土地关系的综合,是关于土地之一基本生产资料的所有、使用的制度。

土地整理复习大纲

土地整理复习大纲

土地整理复习大纲土地整理与复垦复习大纲考题类型:选择题10小题共20分;名词解释4题12分;简答题5题25分;论述题1题16分。

计算和应用题2题,分别为15分和12分,总分27分;需结合课本与ppt复习,祝君好运~ GO!1.田块(斑块)设计;水田、旱地和望天田的区分;(1)斑块规划设计:斑块大小、斑块数目、斑块形状、斑块位置、斑块朝向、斑块基质。

a.斑块大小:农田长度:平原一般为500-800m;农田宽度:平原一般为200-400m。

适宜的田块长度,应有利于:①有助于机械作业;②有利于组织田间生产过程;③有利于灌水工作;④有利于平整土地。

适宜的田块宽度,应有利于:①机械作业要求;②灌溉排水要求;③防风要求b.斑块数目:平原区斑块密度一般3-10个,山区、丘陵地区数量有所增加。

c.斑块形状(长方形、方形最佳)要求外形规整,长边与短边交角以直角或接近直角为好,形状选择依次为长方形、正方形、梯形、其他形状,长宽比以不小于4:1为宜。

d.斑块位置(物种种群迁移,斑块和其他用地)e.斑块朝向:有利于采光,机械作业,水土保持,防风,一般南北向为宜。

f.斑块基质:斑块基质条件包括土壤、土地平整度、耕作方式等。

(2)区分:有灌溉设施而且种水生作物的叫水田(包括灌溉的水旱轮作田);没有灌溉设施且种旱生作物的叫旱地;没有灌溉设施的但是种水生作物的叫望天田。

2.农渠农沟的一般布置形式。

(?)(1)平原地区末级固定渠道(农渠、农沟)布置a.灌排相邻布置:即灌水农渠与排水农沟相邻布置。

b.灌排相间布置c.灌排合渠3.渠系建筑物中的交叉建筑物;(1)渡槽(明槽代替渠道穿越障碍的交叉建筑物)渠道与道路相交,当渠底高于路面,而且高差大于行驶车辆要求的安全净空;渠道与河沟相交,渠底高于河沟最高洪水位时;渠道与洼地相交,为避免高填方,或洼地中有大片良田时。

√渡槽布置的要求:●渠道与道路、河流、山谷等障碍物交叉且高差大于等于5m(与河流最高洪水位),地质条件较好,可采用渡槽直接输水。

西南大学《土地整理工程》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西南大学《土地整理工程》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0786)《土地整理工程》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1、田间道路工程2、水资源3、混凝土4.典型田块5、生物防护措施6、农田防护林7、集雨面积8、引水工程9.土地规划设计10、水资源供需分析11、生产路12、田间路13、坡度二、选择1、生产路的田坎埂其路面宽度不宜小于( )A. 0.4mB. 0.5mC. 0.6mD. 0.8m2、田间道和生产路最大纵坡宜取( ),最小纵坡一般取( )A. 6%~7%,0.3%~0.4%B. 6%~8%,0.2%~0.4%C.6%~8%,0.3%~0.4%D. 6%~8%,0.2%~0.3%3、6~7纵坡坡度所对应的坡长限制( )mA.500B.400C. 800D.2004、最优断面的关键是()A.确定适当的田面宽度和埂坎坡度B.适应机耕和灌溉要求C.保证安全与稳定D.最大限度地省工5、在陡坡地(25度)修梯田时,其田面宽度不应小于()A.5mB.6mC.7mD.8m6、根据地形纵向变化隋况,田块平整方法中大大减少土方量的是()A.平面法B.斜面法C.修改局部地形面法D.横断面法7、治滩造田的类型不包括()A.束河造田B.填湖造田C.裁弯造田D.堵叉造田8、一个项目区的需水量计算不包括:()A.生活需水量计算B.公共需水量计C.农业需水量估算D.工矿企业生产需水量统计9、一般林带防护指标的确定主要是根据防护生产目的来确定,具体防护指标不包括()A.林带有效防护距离B.有效防护范围C.防沙效应D.主害风大小10、由于地形较陡而需要修建的渠系建筑物是()A、渡槽 B跌水 C. 涵洞 D.倒虹吸11、水利工程上常用的砂浆强度有( )种。

A.4B.5C.6D.712、一般林带防护指标的确定主要是根据防护生产目的来确定,具体防护指标不包括()B.林带有效防护距离 B.有效防护范围C.防沙效应D.主害风大小13、坡度在()以下的坡地均可修截流沟。

A.30%B.40%C.50%D.60%14、以下哪项不属于乔木树种( )A.银白杨B.紫穗槐C.泡桐D.杉木15、一般说来,水泥愈细,凝结和硬化愈快,强度愈高,水泥细度的标准要求是,用0.080mm方孔筛进行筛分,其筛余量不得超过()A.12%B.15%C.18%D.20%16、按照大牲畜和小牲畜日用水定额法计算,每头大牲畜()A.25-35L/日B.35-40L/日C.25-30L/日D.35-40L/日17、根据石料用途不同,可依其开采加工程度分为:()A乱毛石 B块石 C粗料石 D细料石(样石)18、田坎砌坎采用砂浆强度等级宜采用( )A M5B M7.5C M9.5D M1019、水泥标号根据混凝土标号来选择,一般应为混凝土标号的()A 1-2倍B 3-4倍C 2-3倍D 4-5倍20、道路工程布局原则()A因地制宜,讲求实效 B有利生产,节约成本 C综合兼顾 D 远近结合21、纵坡坡度为〉7°-8°,其坡长限制为()A 800mB 700mC 500mD 400m三、填空1、乡村道路,按主要功能和使用特点可以分为、、、。

《土地整理》考试重点[复习版]-图文

《土地整理》考试重点[复习版]-图文

《土地整理》考试重点[复习版]-图文第一章绪论土地整理: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或城市规划确定的目标和用途为依据,采取工程、生物等措施等措施,对土地利用现状进行调整改造对土地利用现状进行调整改造,及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土地合理利用,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活动。

(广义,土地开发整理)特点:具有技术性、动态性、系统性和综合性特点类型:A利用状况:土地整理(狭义耕地为主的整理),土地复垦,是采用工程、生物等措施,对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造成破坏、废弃的土地和自然灾害造成破坏、废弃的土地进行整治,恢复利用的活动土地开发,是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前提下,采用工程、生物等措施,将未利用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活动。

B整理对象:农地整理非农地整理(村镇用地整理),是对村镇拆迁、拆并和就地扩建的土地资源进行整理C投资主体:中央投资地方投资其他投资土地整理土地整理工程是指为实现土地整理目的而采取的各项物理性工程措施的集合。

为便于项目的实施和管理为便于项目的实施和管理,一般的工程内容可以逐级分解为:单项——单位——分部——分项工程。

道路——桥、涵洞——土方、石方等——土方人工土方,机械土方。

类型:土地平整、道路、农田水利、拆迁、农田防护,其他工程特点:基础设施属性、工程等级低(蓄水小于10万方,道路,田间道以下)、权属主体多重性(镇村组户)土地整理工程设计是指以批复的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为依据,按照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规程,对土地整理区土地平整、农田水利、田间道路、拆迁、农田防护等工程的实施进行调查研究和技术经济综合分析,阐明在既定地点、时间和投资标准内工程技术的可靠性和经济合理性,提出作为施工依据的设计文件及图纸的全过程。

土地整理工程设计是对土地整理工程进行全面布局和系统设计,具体描述实施意图的过程,是组织工程实施的依据,是控制工程造价的依据;是工程招投标与施工监理工作的基础和依据,是项目检查、监督和竣工验收的依据。

土地整理复习资料(四川农业大学)

土地整理复习资料(四川农业大学)

土地整理复习资料(四川农业大学)一、阐述我国开展土地整理的目标 1 保护耕地资源,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2 建设用地集约节约利用,协调土地供需矛盾 3 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二、两次全国土地整理规划的差异? 2001-2021:规划目标是补充耕地面积 2021-2021:增地、提等、增效和改善环境规划内容差异是第二次全国土地整理规划内容比较第一次新增建设用地整理和生态环境整治三、什么是土地整理?土地整理的主要类型及含义?土地整理(土地整治):是指对低效利用、不合理利用、未利用以及生产建设破坏、自然灾害损毁的土地进行整治,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活动。

农用地整理: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

建设用地整理:包括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和城镇工矿建设用地整治土地复垦:对生产建设活动和自然灾害损毁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达到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

宜农未利用地开发:以增加耕地面积、改善生态环境为主要目的的活动区域性综合整治:统筹城乡土地利用,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四、什么是土地增减挂钩项目?与土地整理项目有什么关系?五、土地整理规划的层次、体系和主要内容战略层次:国家宏观战略层: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耕地保护和建设用地需求平衡省级区域调控层:特定时期区域发展政策与土地利用优化的耦合关系地区工程操作层:土地生态安全、耕地整理与粮食安全、土地科学创新等区县项目落实层:因地制宜落实整理项目体系:全国规划(纲领)、省级规划(承接)、市级规划(实施)、县级规划(实施)四级,也可根据需要编制村土地整治规划。

主要内容:1.总则:规划目的、依据、等2.规划背景:土地利用现状、上一轮土地整理情况、土地整理的机遇和挑战3.土地整理潜力评价4.土地整理战略和目标5.土地整理布局和时序安排 6.绿色空间构建与镇村体系7.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8.土地整理重点工程9.资金安排与效益分析10.规划实施保障措施六、简述土地整理潜力的概念和主要类型土地整理潜力:是指在一定时期,一定生产力水平下,针对某种土地用途,通过在行政、经济、法律和技术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使待整理土地资源增加可利用空间,提高生产能力、降低生产成本、改善生态环境、调整产权关系的潜在能力。

土地整理课后题终级版

土地整理课后题终级版

第一章 一、什么是农地整治?农地整治的基本特点? 1、农地整治:就是以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为平台,对田、水、路、林、村、房进行综合整治。

2、基本特点:(1)统筹规划、整村推进、集聚集约、整合资金;(2)尊重农民意愿、引入社会参与、确保农民受益、保持农村特色。

二、请谈谈如何借助土地整理推进我国的新农村建设?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统筹城乡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针,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的新阶段。

实现这一目标的重点是加强农村设施建设,提高农村的综合生产能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我国农地整理主要是田、水、路、林、村的综合整治,土地开发整理与新农村的建设密切相关。

多年的实践已经证明,通过农田特别是基本农田整理,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有效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田生产能力,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可以有效改善传统的农用地利用格局,扩大经营规模,促进农业增收和农民增收;通过改造旧村庄,归并农村居民点,可以有效改变农村面貌,提高农民居住水平和生活质量。

土地开发整理是适应新时期建设高效农业、现代化农业的重要手段,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将为促进农村生产发展和村容整洁发挥长期而重要的支持作用。

第二章 一、区域土地整理潜力:在一定时期、一定生产力水平及某既定用途下,在行政、经济、法律和技术方面等采取一系列措施,使土地资源在提高利用率与产出率的基础上,增加可利用土地面积、改善生态环境的能力。

区域土地整理的潜力评价:根据调查分析,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评价和预算土地开发整理潜力的类型,级别,数量和分布。

区域土地整理潜力构成:技术潜力、生产潜力、生态潜力、景观优化潜力。

区域土地整理的潜力评价包括(一)耕地整理潜力评价方法1,单一指标评价法(1)整理后可增加的有效耕地面积代表整理潜力(2)整理后耕地生产能力提高程度代表潜力(3)耕地理论单产与实际单产的差距表示潜力。

土地整理学习资料

土地整理学习资料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学习资料一、基本概念1、土地分类(第一种分法)农用地、城镇建设用地及工矿用地、未利用地;(第二种分法)一般农田、基本农田、建设用地。

2、土地整理通过对田、水、路、林、村等进行综合整治权属调整的措施,以提高土地利用率、生产率、劳动率和改善环境。

当前的土地综合整治包括农用地整理和建设用地的整理。

3、拆院并院与挂钩项目拆院并院和挂钩项目在定义上相差不大,都可泛指城镇建设用地增加和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

两者之间主要有三大区别:一、审批权限不同。

挂钩项目由省厅审批,拆院并院(小拆)由成都市国土资源局审批;二、指标使用范围不同。

挂钩项目所得的指标可以在不同区市县范围内使用,拆院并院所得的指标只能在本乡镇使用;三、土地性质不同:通过挂钩项目所得的土地可以依法征收为国有建设用地,拆院并院所的的土地只能保有集体建设用地的性质,不能报征。

4、台账划分各类用地面积;包括农用地面积、建设用地面积、未利用地面积。

5、集体建设用地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村个人投资或集体,进行各项非农业建设使用的土地。

主要包括:乡村公益事业用地和公共设施用地,以及农村居民住宅用地6、三农“三农”是农村、农民、农业的总称。

“灾后重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项目的实施解决了三农问题、三个集中、提高生产力、改变生产关系,加快民主进程。

7、生产力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叫做生产力,就是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以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是人们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它表示的是生产中人对自然界的关系。

8、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社会经济关系,它是人们最基本、最主要的社会关系,决定了其它社会关系。

生产关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直接的生产过程中、即物质资料生产四个环节中的“生产”环节中所建立起来的关系;广义的生产关系是指它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的全过程中、即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全部四个环节中所发生和结成的各种经济关系。

土地整治复习要点

土地整治复习要点

土地整治复习要点《土地整治》复习要点一、名词解释1、土地整理:一般指农地整理,是在一定区域内,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采取行政、经济、法律和技术的手段,对田、水、路、林、村的综合整治,通过工程和生物措施,改变地块零散、插花状况,改良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率,改善生态环境的综合措施;2、土地整治:是对低效利用不合理利用和未利用的土地进行整治,对生产建设破坏和自然灾害损毁的土地进行恢复利用以提高土地利用率的活动;3、农用地整治:是将农田通过面积调整、位置变动、性质转换以及低效农用地的改造以及地块重划以后,配置水、电、路等小型基础设施以实现农用地的高效利用,包括农地改造、地块规整、基础设施配套、农村宅基地归并;4、宜农未利用土地开发:;5、建设用地整理:是以提高土地集约利用为主要目的,采取一定的技术手段,对利用率不高的建设用地进行综合整治的过程,主要包括村镇用地整理、城镇用地整、独立工矿用地整理以及基础设施用地整理;6、土地复垦:是将生产建设过程中因挖损、坍塌、压点、污染破坏的土地和自然灾害损毁的土地恢复到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7、项目可行性研究:是;8、区域土地整理潜力:是在一定时期、一定生产力水平及某种既定用途下,在行政、经济、法律和技术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使土地资源在提高利用率与产出率的基础上,增加可利用土地面积、改善生态环境的能力;9、土地平整:是;10、定额:是一定条件下国家或部门在施工、养护经营活动过程中对人力、资源、机械、物资等利用和消耗方面,经过科学的测定、分析、计算,用数据加以合理的规定,作为施工及其他方面所应遵循或达到的标准;11、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是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若干拟复垦为耕地的农村建设用地地块(即拆旧地块)和拟用于城镇建设的地块(即建新地块)共同组成建新拆旧项目区,通过建新拆旧和土地复垦,最终实现项目区内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用地布局更合理的土地整治;12、项目管理:二、简答题或填空题1、区域土地整治规划编制所遵循的原则(一)以土地利用规划资料为基础,集约与节约利用土地资源(二)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一致,并与相关规划相协调(三)提高土地利用产出率,并强化土地利用三个效益的统一(四)因地制宜,提高土地利用率,优化土地整理方案(五)上下结合,政府决策与公众参与相结合2、区域土地整治潜力评价的主要内容3、耕地整理潜力单一指标评价法有哪几种?(一)整理后可增加呃有效耕地面积代表整理潜力(二)整理后耕地生产能力提高程度代表潜力(三)耕地理论单产与世纪单产的差距代表潜力4、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单一指标评价法有哪几种?(一)人均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标准测算整理潜力(二)户均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标准测算整理潜力(三)农村居民点内部土地闲置率测算整理潜力5、区域土地整理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原则?(一)生态性原则(二)提高土地利用率于改善土地质量原则(三)区域差异性和等级性原则(四)综合性原则6、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的程序(一)准备阶段(二)基础资料的收集1.区域基础资料2.项目区基础资料3.实地调查4.分析研究5.编制可行性研究申报材料7、土地整理项目选择原则(一)项目完整性原则(二)先易后难原则(三)效益最大化原则8、土地整理项目选择具体要求(一)项目合法(二)以土地整理和复垦为主(三)基础设施条件具备(四)资源和环境条件具备(五)无权属问题(六)投资方向合理(七)申报单位符合规定(八)基本控制指标符合规定9、土地整理项目区土地利用限制因素分析的主要内容(一)旱灾(二)涝灾(三)风害(四)水土流失(五)土壤潜育化(六)土壤盐泽化10、土地整理项目规划方案比选的内容(一)土地利用布局方案的比选(二)土地平整方案的比选(三)取水方案的比选(四)灌水方案的比选(五)排水方案的比选(六)田间道路布局的比选(七)土壤改良方案的比选(八)其他工程方案的比选11、土地整理项目总体布局要解决哪几方面的问题12、土地整理项目规划的原则(一)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与产出率(二)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三)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相统一(四)因地制宜,切实可行(五)与相关部门规划相协调(六)政府决策与公众参与相结合13、土地整理项目规划的程序(一)准备阶段(二)分析与评价(三)提出规划方案(四)评价与确定规划方案(五)编制项目工程规划(六)审批与实施项目规划14、土地整理项目规划的主要内容(一)确定项目建设目标,包括项目建设规模、新增耕地面积、建设标准等;根据土地适宜性评价、水土资源分析与土地整理潜力分析结果,确定土地利用方向、结构和布局(二)根据土地利用方向与布局、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确定与土地利用方向相匹配的各类工程布局方案(三)根据土地利用结构、土地权属现状和规划后的土地利用结构,提出土地权属调整初步方案(四)根据当地有关工程定额,初步估算项目投资总额和项目效益(五)根据项目建设规模、工程内容及复杂程度,确定建设期限(六)进行项目规划方案评价与效益分析(七)提出项目实施计划与措施15、土地平整工程规划的主要内容(一)田块长度规划(二)田块宽度规划(三)田块形状规划(四)田块方向规划(五)田块高程规划16、灌溉工程规划的主要内容(一)骨干渠沟的规划(二)田间渠沟规划(三)喷灌工程规划(四)低压管道输水工程规划(五)机井工程规划17、项目工程设计的主要内容有哪些?(一)土地平整工程设计(二)灌溉工程设计(三)道路工程设计(四)其他工程设计18、土地平整工程量计算方法有哪几种?(一)方格网法(二)横断面法(三)散点法19、田间道路的路面结构由哪几个部分组成?(一)面层(二)基层(三)垫层20、土地复垦的特点与原则?特点(一)综合性(二)技术性(三)系统性(四)地域性(五)多样性原则(一)谁破坏、谁复垦和谁复垦、谁受益的原则(二)因地制宜、优先复垦为农用地的原则(三)复垦与生产建设统一规划的原则(四)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相结合的原则21、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内涵和原则是什么?原则(一)谁整理、谁受益的原则(二)整理的质量与建设用地指标挂钩的原则(三)尊重农民意愿、保障农民权益的原则(四)统筹规划、优化配置的原则(五)促进土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22、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分哪几部分?——详细至三级。

【免费下载】土地整理复习大纲

【免费下载】土地整理复习大纲

土地整理与复垦复习大纲考题类型:选择题10小题共20分;名词解释4题12分;简答题5题25分;论述题1题16分。

计算和应用题2题,分别为15分和12分,总分27分;需结合课本与ppt复习,祝君好运~ GO!1.田块(斑块)设计;水田、旱地和望天田的区分;(1)斑块规划设计:斑块大小、斑块数目、斑块形状、斑块位置、斑块朝向、斑块基质。

a.斑块大小:农田长度:平原一般为500-800m;农田宽度:平原一般为200-400m。

适宜的田块长度,应有利于:①有助于机械作业;②有利于组织田间生产过程;③有利于灌水工作;④有利于平整土地。

适宜的田块宽度,应有利于:①机械作业要求;②灌溉排水要求;③防风要求b.斑块数目:平原区斑块密度一般3-10个,山区、丘陵地区数量有所增加。

c.斑块形状(长方形、方形最佳)要求外形规整,长边与短边交角以直角或接近直角为好,形状选择依次为长方形、正方形、梯形、其他形状,长宽比以不小于4:1为宜。

d.斑块位置(物种种群迁移,斑块和其他用地)e.斑块朝向:有利于采光,机械作业,水土保持,防风,一般南北向为宜。

f.斑块基质:斑块基质条件包括土壤、土地平整度、耕作方式等。

(2)区分:有灌溉设施而且种水生作物的叫水田(包括灌溉的水旱轮作田);没有灌溉设施且种旱生作物的叫旱地;没有灌溉设施的但是种水生作物的叫望天田。

2.农渠农沟的一般布置形式。

(?)(1)平原地区末级固定渠道(农渠、农沟)布置a.灌排相邻布置:即灌水农渠与排水农沟相邻布置。

b.灌排相间布置c.灌排合渠3.渠系建筑物中的交叉建筑物;(1)渡槽(明槽代替渠道穿越障碍的交叉建筑物)渠道与道路相交,当渠底高于路面,而且高差大于行驶车辆要求的安全净空;渠道与河沟相交,渠底高于河沟最高洪水位时;渠道与洼地相交,为避免高填方,或洼地中有大片良田时。

√渡槽布置的要求:●渠道与道路、河流、山谷等障碍物交叉且高差大于等于5m(与河流最高洪水位),地质条件较好,可采用渡槽直接输水。

土地整理考点总结

土地整理考点总结

1、土地:陆地及内陆水域。

(国土:是指一个国家主权管辖的地域空间:领土、领空、领海,是一个国家主权范围内的所有地域空间的总称。

土地资源:是指目前或可预见的未来能够产生价值的土地,是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可以被除数人类利用的土地,它是土地的一部分。

土地资产即土地财产,作为财产的土地。

)国土包括土地,土地包括土地资源,土地资源包括土地资产2、土地特性(特征):自然属性:土地位置的固定性;土地数量的有限性;土地的不可替代性;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

经济属性:土地供给的稀缺性;土地用途的可转化性;土地的可改良性;土地或土地产权的商品性;土地利用的相互依赖性与外部性。

3、土地的功能:承载、生产、资源、景观、储蓄和增值的功能。

(养育,承载,仓储,景观)4、土地管理:国家在一定条件环境下,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技术方法,为提高土地利用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维护社会中统治地位的土地所有制,调整土地关系,监督土地利用,而进行计划、组织、控制等综合性活动。

5、为什么要土地管理:对土地利用水平和用途转变设置一定的约束条件,将土地资源在不同用途间的分配(转换)控制在可持续发展的幅度之内,保证土地资源安全。

目标(为什么?):为了追求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优化组合,从而取得最佳的整体效益。

内容:地籍管理(基础)、土地权属管理(手段)、土地利用管理(核心)、土地市场管理(手段)6、土地管理内容和原理:地籍管理、土地权属管理、土地利用管理、土地市场管理原理:人本管理原理;系统管理原理;动态管理原理;管理效益原理。

7、土地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1)管理职能划分原则;(2)分类指导原则;(3)资源化与资产化管理并重原则;(4)整体协调原则8、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1)数量特征2)质量特征3)区域分布特征4)后备土地资源特9、我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主要问题:(1)土地资源退化(2)非农建设用地扩大,农地数量不断减少(3)土地资源利用数量效率不高,粗放利用状况普遍(4)土地资源的数量状况不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地整理课程复习
※灌排建筑物概念,灌排建筑物包含类型
(土地整理工程设计土地整理变更设计)(为什么?概念归纳名词解释或者解答)土地整理
名词解释:土地整理概念土地整理工程引水工程田间道生产路典型田块灌排建筑物(水闸倒虹吸跌水渡槽截流沟)土地复垦土地开发土地平整工程农田水利工程
选择题:(单选和多选)
1、土方量计算方法有(方格法)(横断面)等等平原地区采用()坡地采用()。

(哪种类型适用哪些方法)
2、地区灌溉水源主要来源于()北方主要来源于()
3、道路的路面结构()多选或者单选基层。

底层。

面层。

等等
4.低山丘陵地区土地整理工程主要有( ) ( ) ( )(注意:修梯田等放到土地平整工程范围里)
5、坡改梯坡度要求
6、引水工程涉及到的单项工程有哪些()()()
7、梯涉及到的工程有()()()()
8、整理地区平原和丘陵地区农田防护的措施主要有()()北方林带生物防护为主;南方工程防护为主农田防护的类型
9、生产路路面高度一般不少于()
10、排水沟道布置的依据()()()
11梯田最优断面确定的依据
12单体工程设计图图幅大小比例尺之类的
13断面的形式,梯田分为哪些类型
14土地整理工程常用的主要材料(归纳)钢材木材没有
15水闸选择注意那几个方面(三个方面)
16排水沟、蓄水池等涉及的单项工程。

17土地平整方法根据地形变化分为哪几种
18整理工程设计标准有几大类(新增耕地啊)
19梯田断面主要要素有哪些(田坎高度田面宽度田面的坡度田坎的坡度)田坎的占地宽度田面的毛宽等
20蓄水工程有哪些()()()()大型水库不属于土地整理工程小型水库属于土地整理工程
21建筑物的工程包括()()
22分为干渠支渠按照什么方式来设计的(续灌)斗渠农渠(轮灌)(注意:哪些是续灌哪些是轮灌)
23断面涉及的主要参数(渠底比降)(造粒系数)(宽深比)
24整理工程图件主要包括现状图、布局图、单体图
1、土整方法分类
2、乡村道路根据公路特点分为
3,、田间道路横断面有哪些
4、土地整理方法根据精度分为根据地形的纵向变化
5整理工程所需要的石料有哪些(条石块石卵石片石碎石)
6土地整理工程设计的底图基础是(带有地形标志的土地利用现状图)
7山丘区干渠支渠的布局形式
8田块布局的基本要素田块长度宽度规模方向形状高程
9广义的土地整理根据利用状况可以分为:土地复垦土地开发。

狭义广义的土地整理根据利用状况可以分为:
10北方农田防护林主要作用()
11土地的整理以耕地为主少量开发。

零星的面积比较小的。

11根据地形排水沟设计标准
简答题:
1、土地整理设计变更,为什么要进行土地整理工程设计的变更
2、土地整理意义、任务、内容
3、骨干排水沟道布局的原则
4、工程设计应做好哪些前期工作,设计时应该做哪些基础资料的分析

1.进行土地整理野外踏勘,应该注意的问题?为什么踏勘为布局和设计投资作准备
2.谈谈自己对南北方土地整理设计工程的看法,以及在各地进行土地整理应该注意的问题?(言之有理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