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管理理论
社会系统理论与系统管理理论
原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克杰在中央电 视台1994年夏拍摄的《东方之子—成克杰》 中,成克杰面对镜头一副忧国忧民的样子, 声泪俱下地说:“看到灾区人民受苦受难, 我真不好受呀!”又慷慨激昂地说:“我要 书写一些老百姓永远不会忘怀,认为我没偷 懒,正在努力为他们做贡献的历史,当然我 绝不会书写相反的历史。”
D、组织目标必须随环境变化而变化。
河南省前后四任交通厅长“前腐后继”上演 的一出“脱口秀”、“言辞秀”。报载,
第一任厅长曾锦城事发前经常在大小会议上 举出自己拒贿的“光荣”不凡经历,说什么: “一个副市长给我送一万元钱,我非常生气, 骂他说,我就值一万元?”就连其被纪检部门 审查期间,还不惜用血书表达自己的“清白”, 发誓“决没收过别人一分钱”。事后查明,仅 从1995年10月至次年5月,半年左右的时间, 其前后8次收受不法商人贿赂八万余元;
•2、系统管理学派。他们把一般系统理论应
用于工商企业管理,系统地阐述了系统观点、 系统分析、系统管理三者的关系,侧重以系统 理论的术语、方法分析和考察企业的组织结构 模式及各项管理职能,其理论要点主要有:
第一,企业是由人、物资、机器和其它资源在 一定的目标下组织的一体化系统,它的成长和 发展同时受到这些组织要素的影响,在这些要 素的相互关系中,人是主体,其它因素则是被 动的。 第二,企业是社会这个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 它受到周围环境(包括顾客、竞争者、工会、 供货商、政府等)的影响,也同时影响环境。 它只有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才能达到平衡。 第三,企业系统又是由许多子系统构成的。 第四,运用系统观点来考察管理的基本职能, 可以提高管理的整体效率,有助于管理者树立 整体观、发展观和系统观。
谢尔登管理的社会责任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 :46 F0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62 8 520 }1 0 3 —0 17 —7 3 (0 80 — 0 8 5
2 纪 以来 , 正 以 自觉 的哲 学 意 识 对 企 业 0世 真 管理 活动进 行 审视 的思 想家 并不 多见 , 谢尔 登是 其 中最 重要 的一 位 。谢 尔 登 管 理 哲 学 思想 的一 个 基 本方 面 , 就是对 企业 管 理为 什么 必须 承担社 会 责任
业 管理 应该 如何 承担对 社会 的合理 责 任 , 有重 要 具
的现实 意 义 。
一
工业 管理 所 承担 的 人性 与社 会双
提出了深刻的富有说服力的洞见 。深入挖掘他 的 社会 责任理 论 的 视 野方 法 、 想 实质 。 于 当今 企 思 对
重性质
当谢尔登在 2 世纪 2 0 0年代对管理活动进行
究会理事。19 年 4月一 19 年 2 98 99
月由“ 中欧高等 教 育合 作项 目” 资 助, 英 国做 访 问学 者 , 究 欧盟 赴 研 的决策 体制 。先后 主持 北京 市 高
深入 的探 讨 , 成 了许 多富有 启 示 的深 刻思 形
想。 与此 同时可 以看到 , 一 问题 的合理 界 这
审 视 的根 本原 因 。
背离 。当工业 E益变 为科 学时 , t 人们 忽 视 了 自己人 性 的努力 成果 , 逐渐 把 人 的 因素 从 属 于 物 的 因素 , 在追 求物 的过 程 中忽 视 了人 , 有 使 对 人 的领 导 、 没 理解 、 以及合 作 的艺术 保持 同步前 进 。正是 在这 种 意 义上 , 管理作 为决 策 和实 施 决 策 的 活 动 , 为 组 作 织设 计 和实 施 设 计 的 活 动 , 本 质 上 是 一 种艺 术 在 ( 术在 这里 的 实际 意思 是人 文 )而不 仅仅 是一 种 艺 , 科学 。无 疑 , 在 着 管理 的科 学 , 它极 其 不 同于 存 但 应用 这 种科学 的艺 术 。对 于 管理 的艺 术来说 , 学 科
社会管理研究的三种理论视角
21 0 2年 第 3期
社会 管理研究的三种理论视 角
邓智平
岳 经纶
[ 提 要 ]பைடு நூலகம்革开放以来中国深刻的社会变迁使得传统的社会管理模式越来越不适应新形势的需求,
加 强和创新 社会 管理 刻不容缓 。学术界和政策界对这一 问题进 行 了广泛的探 索和研 究,主要 集 中在 国
家中心主义、公 民社会 、社会政策 学等三个不 同的理论视 角。
[ 关键 词 ]社会管理 理论视角 [ 中图分类 号 ]C1 [ 献标识 码 ]A [ 96 文 文章编 号 ]10 一 1X (02 3 01 —6 00 l4 21)0 —26 0
近年来 ,全 国上 下都非 常重 视社会 建设 和 社会 管 理 问题 。特 别 是 2 1 年 2月份 , 中央举 办 01
综 合 治理 、加 强 国家安 全工 作和 国防建 设 等 方 面 。2 0 0 7年党 的十 七 大报 告 把 社会 管 理 纳 入 社会
建设 的总 体框 架 中 ,表 述依 然是 “ 善社会 管 理 ,维护 社会 安 定 团结 ”,主 要 内容包 括 完善 信访 完 制度 、维 护群 众权 益 、加强 流动 人 口服务 和管 理 、强化 安全 生产 监管 、完 善突 发事件 应 急管理 体
入增加到 8 1 .3 万亿元 ,超过 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此同时 ,社会 问题和社会矛盾却并
没有 减少 ,反 而呈 现不 断增 加态 势 。如贫 富差 距不 断 扩大 ,贪 污腐败 屡禁 不止 ,农 民工 等弱 势群 体生 活 困难 ,区域 发展 不平 衡 ,城 乡二元 体制 没有 根本 改变 ,群 体性 事件 不断 增多 等等 。这些 社 会 问题处 理不 好 ,很容 易演 变为 政 治问题 ,直接威 胁社 会稳 定 与党 和政府 统治 的合 法性 。为 了应 对 和处理 社会 领域 的 问题 ,党 和政府 主动 出击 ,加 强 和创新 社会 管理 就是 其 中一 项 重要 举 措 。因 此 ,当前 社会 管理 创新 的首 要 目标就 是维 护社 会秩 序 和稳定 ,增 强政 治合 法性 ,巩 固党 的执政 地 位 。这一 点首 先从 近几 年党 和 国家 的政策 文件 可 以明 显地 看 出。如 20 06年 十 六届 六 中全会 通 过 的 《 中共 中央关 于加强 构建 社会 主义 和谐 社会 若干 重 大问题 的决 定》 明确 提 出 “ 善 社会 管理 , 完 保持 社会 安定 有序 ” ,措 施 主要包 括 妥善处 理 社会 矛 盾 、完 善应 急 管理 体 制机 制 、加 强社 会 治 安
社会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社会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一、社会管理的概念研究社会管理创新,首要问题是搞清楚什么是社会管理。
目前,理论界对社会管理的概念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清晰的认识,也没有对社会管理作出科学的界定。
在查阅大量资料和比较专家学者们关于社会管理论述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一个初步的概念,说法不一定准确,供大家在研究中参考。
所谓社会管理,就是国家通过制定社会政策和法规,管理和规范社会组织和社会事务,培育合理的现代社会结构,调整社会利益关系,回应社会诉求,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正、有序和稳定,孕育理性、宽容、和谐、文明的社会氛围,建设经济、社会和自然协调发展的社会环境。
社会管理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政府对有关社会事务进行规范和制约,即政府社会管理。
政府社会管理是政府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动员社会力量,为增进公共利益,依法对社会事务实施的组织化活动;另一方面是社会(即自治组织、非营利组织和公民)依据一定的规章制度和道德约束,规范和制约自身的行为,即社会自我管理和社会自治管理。
现代社会管理是在政府主导与协调下,以非营利组织为中介、以社区自治为基础的公众广泛参与的互动过程。
二、社会管理概念发展过程早在春秋时期,中国就已经有了一些关于社会管理的思想,如老子就提出了“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在他稍后的荀子又提出了“群分和一,明分使群”的思想,但这个时期的社会管理只是早期零散的思想认识,和现代社会管理思想有很大差异,比如没有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之分,出发点是维护统治者统治而没有保护个人权利的概念等。
在我国,社会管理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概念以及知识体系,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
在改革开放以前,由于确立了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社会管理被纳入了政治控制、经济管理范畴,通过计划手段管理纷繁复杂与千变万化的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一枝独秀,而社会却过度依赖政府,缺乏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能力。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末,我国学者关于社会管理的研究零散而稀少,与经济管理、行政管理研究的繁荣相比,明显单薄,远未达到系统深入的程度,主要参考国外尤其是苏联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管理理论。
我国社会管理创新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7。再造管理流程 城市管理网格化,是近年来导入国内城市管理领 域中的一个新概念,是根据属地管理、现状和方 便管理等原则,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将城市管理 主要对象详细分类、编码、定位,标注在统一的 数字地图上,将城区划分为若干网格状单元,通 过社区“ 过社区“块”的协调和部门“条”的管理相结合, 的协调和部门“ 对辖区实施分层、分级全区域管理。它最早于 2004年由上海市提出,继而在北京市东城区“ 2004年由上海市提出,继而在北京市东城区“万 米单元网格管理法” 米单元网格管理法”的探索中取得显著成效,得 以推广。
四、社会管理创新的实践
1。更新政府行政观念 信访工作既是政府权力与社会权利的直接接触点, 又是行政观念与政府形象的外在体现,因而这一 转变突出地体现在中国特色的信访工作上。2005 转变突出地体现在中国特色的信访工作上。2005 年初,河南省义马市着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变信访工作为群众工作,在整合原来信访局的基 础上专门成立了河南省首个群众工作局,重点解 决信访问题但又不局限于信访工作。群众工作局 设立了法律服务室、交流谈心室、群众活动室、 社情民意室、帮扶济困室5 社情民意室、帮扶济困室5个窗口形成了信访新平 台。
政策背景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就提出要“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就提出要“加强社会 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 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 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 局”,“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更是提出要 十二五” “加强社会管理能力建设”“创新社会管 加强社会管理能力建设”“创新社会管 理机制” 理机制”。
6。理顺行政体制 多次召开全国性地方治理改革与行政服务 中心建设会议的河南省焦作市,历时两年 半,截至2003年10月为止,在全市114个 半,截至2003年10月为止,在全市114个 乡镇(办事处) 乡镇(办事处)全部建立了便民服务中心,形 成市、县、乡三级行政(便民) 成市、县、乡三级行政(便民)服务网络体系。 焦作市、县( 焦作市、县(区)两级行政服务中心也同时按 照ISO9000国际质量认证标准规范中心管 ISO9000国际质量认证标准规范中心管 理工作和窗口审批服务工作。
11 第十一节 梅奥的社会人管理理论(二)
二、分析与评价
2.霍桑试验的贡献[简]: 1)它以扎实的调查和分析指明了人的“社会人”特征,这在 对人的假设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2)社会系统观点的提出开拓了对组织研究的视野。 3)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领导能力,这种能力表现在通过提高职 工的满足度、激励职工的“士气”,从而达到提高劳动生产 率的目的。
西方行政学说史
第二章 新古典时期的行政学说
讲解老师:余老师
第十一节 梅奥的社会人管理理论(二)
社会人管理理论(二) 分析与评价
一、社会人管理理论(二)
1.实证研究: 1)梅奥认为,现代社会的解体在某种程度上因传统经济理论 而加剧。这一传统经济理论基于一种“经济人”的假设。[单2] 2)他还认为经济人假设是虚妄和谬误的,但要提出新的假设 来取代“经济人”的抽象,就必须对实际生活中的人际关系 的复杂性进行研究。[单] 3)梅奥第一次实证研究是费城纺织厂调查,第二次是大名鼎 鼎的霍桑试验,第三次是南加州飞机制造业调查。[单]
Thank you
谢谢观看
下节预告 第十二节 巴纳德的社会系统组织理论(一)
典型例题
3.(2015.4)梅奥的实证研究中大名鼎鼎的是( )
A.医疗试验
B.辐射试验
C.戏剧试验
D.霍桑试验
4.(2014.10)霍桑实验的人性假设是( )
A.“经济人”假设
B.“理性人”假设
C.“复杂人”假设
D.“社会人”假设
5.(2014.10)霍桑研究共分为( )
A.二个阶段
B.三个阶段
C.四个阶段
D.五个阶段
典型例题
名词解释: 1、(2013.10)霍桑试验。 答:霍桑是西方电器公司在芝加哥附近的一家工厂的名字, 这一试验从1927年至1932年,历时五载。
社会组织管理理论与发展
社会组织管理理论与发展:探讨新时代的挑战与机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全球化的推进,社会组织在公共事务管理、社会服务、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围绕社会组织管理理论与发展这一主题,探讨新时代背景下社会组织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社会组织概述社会组织是指由公民自愿组成,自主管理,非营利性,致力于实现公益目标的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基金会等民间组织。
这些组织在社区发展、环境保护、教育、医疗等领域发挥着积极作用,为社会提供了大量公共服务。
二、社会组织管理理论1.协同治理理论:协同治理是指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利益相关方通过平等对话和合作,共同解决公共问题。
协同治理强调多元主体的互动和协作,有利于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
2.社会资本理论:社会资本是指社会网络、信任、规范等社会性资源,对于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组织通过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网络,提高组织内部的信任和合作,促进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3.公民参与理论:公民参与是指公民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对公共事务的决策和管理进行监督、评价和反馈。
公民参与有利于增强公民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提高公共服务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三、社会组织的发展机遇与挑战1.政策支持: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的发展。
政府加大对社会组织的财政投入,提供税收优惠和孵化基地等支持措施,为社会组织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2.技术进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为社会组织提供了更多的信息获取和传播渠道,提高了组织管理的效率和透明度。
3.社会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结构的变化,人们对公共服务的需求日益多样化。
社会组织能够提供更加精准、个性化的服务,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4.挑战:然而,社会组织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资金问题是制约社会组织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其次,人才短缺也是社会组织面临的一大难题。
由于薪酬待遇等方面的原因,社会组织难以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
社会管理相关理论
❖ 关于冲突的起因,达伦道夫认为冲突源于对 权力和权威等稀缺资源的争夺,科塞则归因 于社会成员之间物质利益和非物质利益关系 的失调,马克斯·韦伯从社会多方面的不平 等说明冲突的起源。
❖ 就冲突的解决途径而言,各个学派都主张以 理性沟通而不是暴力的方式解决冲突。
4.3 社会团结理论
❖ 社会团结理论,最先是由法国著名社会学家迪尔凯 姆提出的。他针对19世纪欧洲步入工业社会后由于 剧烈的社会变迁所引发的激烈社会冲突,提出了以 职业群体为核心重塑“社会团结”的构想。
❖ 孔子主张“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 。墨子提出“兼相爱,交相利”。 孟子描绘 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的社会状态
4.4 社会公正理论
❖ “社会公正”思想在西方历史脉络里源远流 长。在古希腊,柏拉图在《理想国》里,亚里 士多德在《政治学》和《尼各马可伦理学》 里就分别探讨过城邦里的公正问题。霍布斯 、洛克、卢梭、康德等人,从一种假定的原初 “自然状态”出发,从理论上探讨了社会如 何可能的问题。
第三讲:社会管理 相关理论
一、与广义社会建设相关的理论
1、社会有机体论 2、社会团结论 3、社会整合论 4、社会冲突论 5、发展理论 6、“现代人”理论 7、社会公正论 8、风险社会论 9、社会主义社会本质论
二、与狭义社会建设相关的理论
1、社会福利论 2、公民社会论 3、人口理论 4、教育理论 5、消费理论
4.5 社会福利理论
❖ 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历史上都有关于扶贫济 困、帮老助残的社会风尚和伦理道德的论述 。
❖ 《礼记·礼运》篇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 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 ,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 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 养”。
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理论及落实到基层的见解
是劳动创造世界 , 劳动人 民是推动社会前进的根本动力。众所周知 , 猴子变成人就在于劳动, 物 质资料 的生产是社会最根本的生产。人是生产力发展最活跃、 最根本的要素 ,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因此 , 劳动和劳动人 民是社会和国家的主体。尊重劳动和创造、 尊重劳动人民、 尊重知识、 尊重人才 , 这
21 02年第 2 期
中图分类号: F 9 D 4
北京 政法 职业 学 院学报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6 2)2 0 4
总第 7 8期
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理论及落实到基层的见解
刘隆亨n
【 摘 要 】 在社会建设 中, 当前和今后 比较迫切的任务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 理 。本 文 着力对从 加 强和创 新 社会 管理 的概 念、 体和 基本 内容 与 目标 , 主 尊重社 会 发展 的基 本规律 和正确 处理 几个关 系, 别是切 实加 强基层 组 织建设和制 度建设 等 特
灭剥削 、 消灭 两极分化 , 最终达到共 同富裕 。可见社会 的根本 问题 归根到底是 民生 问题 。
三是准确把握社会 、 国家、 政党或其他社会组织之间的原则和关系。一般说来 , 社会是以共同的物 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的总和。在社会共同体中的最高、 最广泛的政治组织便是国家, 是 先有社 会后 有 国家 , 在原始 社会 没有 私有制 、 没有 阶级 , 因而也就 没有 国家 。社 会不 能没有 国家 和政 府, 但国家和政府不能代替社会 。因此讲社会管理首先要强化社会观念。政党是社会 、 国家成员中最 活跃 的政 治组 织 , 也是 社 会和 国家 的一 部分 。一般 说来 , 往往 处 于政 治领 导地 位 。中 国共 产党 是工 人 阶级 的先进 部 队 , 中国革命 和 建设 的领 导者 。其 他社 会 组织 , 以依 法参 与 社会 管 理 , 不 能替 代 是 可 但 国家和政府 。这都是带有规律性的认识和原则。“ 国家以人为本”( 董必武 ) 。新中国是工人阶级领导 的, 以工农联 盟 为基础 的人 民民主专 政 的社 会 主义 国家 。以往 国家 的职 能主要 有两个 : 一是专 政 和压
管理社会学
管理社会学管理社会学:社会学分支学科。
是继20世纪初工业社会学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学科。
研究管理的社会基础、社会体系和社会作用以及管理者与被管理者间关系机制,着重探求管理的客观规律和最大限度地发挥管理者、被管理者的创造劳动潜力的有效途径及手段。
管理社会学研究的对象及范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指企业管理;广义指社会管理。
管理:指社会组织中为实现预期目标进行的以人为中心的协调活动。
管理的目的是实现预期目标。
管理的本质是协调,使个人的努力与集体的预期目标相一致。
协调必定产生在社会组织之中。
个人与集体之间以及各成员之间意见和行动的不一致,使协调成为社会组织必不可少的活动。
协调的中心是人。
社会文化背景、历史传统、社会制度、人的价值观、人的物质利益、人的精神状态、人的素质、人的信仰,都对协调活动产生重大影响。
协调的方法是多样的,需要定性的理论和经验,也需要定量的专门技术。
计算机的应用与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将促进协调活动发生质的飞跃。
传统管理亦称经验管理。
根据管理者个人经验所归纳出的一些管理原则进行企业管理的一种方法。
盛行于18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
传统管理没有完全摆脱小生产经营方式的影响,没有科学的管理制度和统一的操作规程,全凭个人的经验进行管理和工作。
科学管理:通过分析研究,明确职责分工,制定工作标准,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一种管理理论与方法。
20世纪初期,由美国泰勒(Frederick Winslow Taylor,1856—1915)首先提出。
吉尔布雷思夫妇(Frank B.Gilbreth,1868—1924及Lillian M.Gilbreth,1878—1972)、甘特(Henry L.Gantt,1861—1919)等也作出了贡献。
内容主要有:进行动作研究和时间研究,改善工作方法,规定工作标准,作为进行工作的依据和奖惩的尺度;合理布置厂房设备,做好设备保养维修,合理组织物资供应、储存和运输,做好工作衔接,避免浪费;编制预算,控制成本,分析财务报表等;此外,也涉及市场研究,办公室管理,人群关系和公共关系等问题。
社会风险管理风险社会理论
二、社会风险管理技术落后
我国社会风险的分析与评估方面的经验与数据严 重匮乏,相关风险预测模型和处理技术的应用还比较 落后,难以应对复杂而多变的社会风险。
三、市场化风险管理手段缺失
政府在社会风险管理和灾害救助中的责任过重,市 场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风险损失不能有效分摊。
3、具体操作上,有的放矢的推出责任险和信用险。目前鉴 于我国法律制度不健全、信用建设还比较落户,推行政策 性强制责任险,特别是雇主责任保险。如此,可以切实解 决某一类社会高风险作业人群的人身保障问题,如矿工、 农民工或某一类特种工作类别职业者。
*
PPT模板下载:www.1p pt.co m/ moban / 节日PPT模板:www.1p pt.co m/ jieri/ PPT背景图片:www.1p pt.co m/ beijing / 优秀PPT下载:www.1p pt.co m/ xiazai/ Word教程: /word/ 资料下载:www. 1ppt.co m/zilia o/ 范文下载:www. 1ppt.co m/fan wen/ 教案下载:www. 1ppt.co m/jiao an/
一、政府要为保险职能的发挥提供政策 支持
进一步明确商业保险公司在实践社会风险管理职能的 意义,重视对商业保险的指导,把保险业纳入重大危机应 对机制建设的范畴,并颁布可行的政策、条例,必要时给 予政策倾斜支持(如税收优惠政策),为促进其加快发展 创造条件,促进商业保险在风险管理市场中的发展。此外, 政府还可以通过扶持的方式,鼓励保险公司承保重大基础 设施建设的商业保险,转移或分担政府责任。
二、商业保险公司要正确认识并发挥其 功能
1、思想上,坚持“做大做强”的指导方针。保险公司必须 把“做大做强”保险业的指导思想贯穿保险经营活动的全 过程,为更好地实践保险的社会管理功能奠定物质基础。
社会管理理论与实践PPT课件
古典社会管理理论
总结词
关注公共利益
详细描述
古典社会管理理论还强调公共利益的重要性,认为政府应该以全体公民的利益为出发点,通过有效的社会管理实 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政府应该采取措施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公正,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社会福祉。
当代社会管理理论
总结词
关注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
详细描述
当代社会管理理论还更加关注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 认为经济发展应该与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相协调。政府 应该采取措施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对自然资源 的保护和管理。政府应该制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和规划 ,鼓励绿色生产和环保产业的发展,推动经济结构的转 型升级。同时,政府还应该加强对环境问题的监管和管 理,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对社会的危害。
促进社会参与,形成多元共治的社 会管理格局。
THANKS
强化法治思维
01
树立法治理念,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依法开展 社会管理工作,保障公民合法权益。
推进信息化智能化
03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社会管理的智能 化水平,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引入多元主体参与
02
鼓励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社区居民等多元 主体参与社会管理,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
治理格局。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注重人文关怀
强调参与和协作
详细描述
现代社会管理理论还强调参与和协作的重要 性,认为政府应该鼓励公民参与社会管理和 公共事务,加强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合作与互 动。通过公民参与和协作,可以提高社会管 理的透明度和效率,增强公民对政府的信任 和支持。政府应该建立有效的参与渠道和协
自学考试-梅奥的社会人管理理论
梅奥的社会人管理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梅奥最著名的著作是( )A.《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 B.《工业文明的政治问题》C.《工业文明的经济问题》 D.《工业文明的管理问题》2、梅奥认为,经济学家李嘉图对社会解释的基础是( )A.“社会人假设” B.“经济人假设”C.“理性人假设” D.“群氓假设”3、梅奥认为,在技术指向型社会,管理者的一个错误在于,他们认为工业问题的答案在于( ) A.人际关系 B.技术效率C.社会需求 D.群体行为4、梅奥认为,在脑力疲劳出现之后,工作依旧进行,这一问题表现的最明显的是( )A.技术工人 B.领导者C.专家 D.未受教育的工人5、梅奥认为,巴纳德提出任何组织必须是( )A.有效力的 B.有层级的C.有规模的 D.有沟通的6、梅奥认为,国家的首要责任是( )A.维持社会中人们的正常秩序B.维持社区内自由的增长C.保证人民的民主权利D.抵抗外来侵略7、梅奥认为,解决社会和个人的解体问题在于( )A.减少工作时间 B.提高人民生活水平C.回到控制“边缘”组织 D.大力发展生产力8、梅奥认为,教育的首要关注应是( )A.提高全民素质 B.培养专业人才C.提倡辩证思维 D.控制幻想性思考9、梅奥认为,适应性社会建立的基础是( )A.自愿合作 B.国家愿望C.幻想 D.理性思维10、霍桑实验的人性假设是( )A.经济人 B.社会人C.理性人 D.复杂人11、整个霍桑研究分为( )A.二个阶段 B.三个阶段C.四个阶段 D.五个阶段12、梅奥进行直接观察的最后历程是研究( )A.效率 B.积极性C.缺勤和流动率 D.满意度13、梅奥认为,团队的形成主要取决于( )A.工作小组成员的素质B.工作小组内正式的和非正式的监督和领导的质量C.工作小组的工作性质D.工作小组的规模14、梅奥认为管理有三个持久的问题:科学技术技能的运用、团队工作的组织或可持续的合作以及( )A.运用的有效安排 B.目标的完成C.团队的建设 D.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15、梅奥主义者认为影响生产率提高的一个主要因素是( )A.物质工作环境 B.物质刺激C.制度建设 D.社会环境16、梅奥认为,造成广泛的无力感和随之而生的社会解体的是( )A.社会反常 B.社会劳动C.社会差距 D.个人解体17、梅奥认为,在现代社会,社会已屈从于( )A.逻辑 B.传统C.非理性 D.社会准则18、梅奥认为,在现代社会中,压迫的强有力的代理人是( )A.资方 B.机器车间C.管理者 D.工头19、梅奥认为,文明衰亡的原因在于( )A.道德问题 B.管理问题C.经济问题 D.环境问题20、梅奥认为,确立一支信息灵通的管理精英队伍的关键性舞台在( )A.学校 B.社会C.工业界 D.政府二、填空题21、梅奥认为,政治作为一种解决社会解体问题的替代,已经成了问题的一部分,这一问题在______国家表现得最明显。
社会行政管理理论
社会行政管理理论社会行政管理理论是指通过管理和运作来提高和改善社会组织的效率和效力的理论。
在现代社会中,社会行政管理理论发展迅速,并且在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
社会行政管理理论的发展对于社会组织和公共事务的运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围绕社会行政管理理论展开阐述,探讨其发展历程、主要内容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首先,社会行政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
当时,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政府管理和公共事务的规模和复杂性不断增加,需要相应的管理理论来指导。
在此背景下,早期的社会行政管理理论主要关注政府组织的结构和职能,倡导科学管理和组织理论。
典型代表人物包括弗雷德里克·泰勒和马克斯·韦伯。
他们提出了多种管理原理和方法,为社会行政管理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社会组织的不断发展和变革,社会行政管理理论逐渐拓展到公共管理领域。
20世纪中叶,由于政府和非营利组织在社会事务中的作用不断加强,社会行政管理理论开始关注公共政策、组织行为和绩效评估等方面的问题。
此时,行政管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理论体系逐渐完善。
绩效管理、决策理论、公共政策分析等成为了社会行政管理理论的研究热点。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社会行政管理理论也不断更新和演进。
当今,社会行政管理理论已经不再局限于政府和公共部门,而是涉及多种组织形式和多个管理层面。
新公共管理、治理理论、网络管理等新兴理论不断涌现,为社会行政管理理论的丰富和多样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社会行政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管理原则、管理模式、决策方法、绩效评估等方面。
管理原则是社会行政管理理论的基础,其包括科学管理、效能管理、公正管理等。
管理模式是社会行政管理理论的核心内容,包括集权管理、分权管理、网络管理等。
决策方法是社会行政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规范决策、博弈决策、风险决策等。
绩效评估是社会行政管理理论的关键环节,包括效率评估、效果评估、效益评估等。
社会工作行政管理理论
社会工作行政管理理论社会工作行政管理理论是社会工作领域的重要理论之一,它对社会工作实践和管理机构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社会工作行政管理理论主要是分析社会工作组织的结构、管理方式以及社会工作人员的角色和职责等方面的理论。
本文将围绕社会工作行政管理理论展开深入探讨,旨在对社会工作行政管理理论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和阐述。
首先,社会工作行政管理理论是社会工作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工作理论是指对社会工作实践所涉及的社会问题、社会政策、社会福利体系以及社会工作实践方法和技能等方面进行科学分析和理论总结的一种理论体系。
社会工作行政管理理论是社会工作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关注社会工作机构的管理和领导、组织和运作、资源配置和利用等方面的理论研究。
在当今社会,社会工作行政管理理论愈发显得重要,其内容和意义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可。
其次,社会工作行政管理理论的研究内容丰富多样。
社会工作行政管理理论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社会工作机构的组织结构与运作机制、社会工作人员的角色与职责、社会工作管理者的领导与决策等方面。
其中,社会工作机构的组织结构与运作机制是社会工作行政管理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
社会工作机构的组织结构包括机构的设置、部门的划分、职能的分工、人员编制和职务分工等方面;而社会工作机构的运作机制包括机构的运作流程、信息传递和决策协调等方面。
此外,社会工作人员的角色与职责也是社会工作行政管理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
社会工作人员的角色包括服务者、协调者、倡导者、领导者等多维度角色;而社会工作人员的职责包括对服务对象的服务和援助、对社会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对社会政策的制定和推动等方面。
此外,社会工作行政管理理论还涉及到社会工作管理者的领导与决策。
社会工作管理者的领导包括管理策略、管理风格、管理方法等方面;而社会工作管理者的决策包括管理决策、资源配置决策、风险决策等方面。
再次,社会工作行政管理理论的研究意义重大。
研究社会工作行政管理理论对于促进社会工作实践的发展和完善具有重要的意义。
社会行政管理理论
社会行政管理理论一、社会行政管理概念与特点社会行政管理是指政府和相关机构依法依规,运用权力和手段,规范公民行为,维护社会秩序,实现公共利益的过程。
它是政府与社会相互关系的核心部分,也是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行政管理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政府主导性。
社会行政管理主要由政府和相关机构来实施,政府是社会行政管理的主体,负责决策、执行和监督管理事务。
2. 公共利益性。
社会行政管理的目的是实现公共利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它不以盈利为目的,而是追求社会效益。
3. 法治性。
社会行政管理是在法律框架下进行的,依法治理是其基本原则。
管理者必须要依法行政,做到合法、公正、透明。
4. 公众参与性。
社会行政管理需要与公众建立有效的互动机制,促进政府与市民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形成共治的局面。
5. 综合性。
社会行政管理涉及面广,内容丰富,需要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协调各部门的工作,实现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公共事务的协调发展。
综上所述,社会行政管理是一项复杂而具有特殊性的管理活动,它对管理者的素质、管理流程、管理方式等方面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二、管理者的素质管理者是社会行政管理的主体和执手者,其素质对管理工作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管理者的素质主要包括:1. 政治素质。
政治素质是管理者具备的最基本素质,政治素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管理者是否能够正确地处理政治关系,把握政策方向,做好决策工作。
2. 业务素质。
业务素质是管理者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它是指管理者对本职工作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理论水平。
管理者需要掌握管理知识和管理技巧,具备处理问题的能力。
3. 道德素质。
管理者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要做到廉洁奉公,勤政廉政,为人民服务,以身作则,塑造良好的政治形象。
4. 沟通能力。
管理者要具备较好的沟通能力,能够与不同的部门、不同的个体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管理工作的开展。
5. 学习能力。
社会行政管理的环境不断发生变化,管理者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以适应管理工作的需要。
企业社会责任和管理理论
企业社会责任和管理理论摘要: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对外部加诸其道德期望的内部认知与自觉。
企业的社会责任伦理主要包括经济责任伦理、法律责任伦理和环境责任伦理三个方面。
要认真研究强化企业社会责任伦理的相关措施。
关键字:社会责任,企业管理,环境保护,政府在21世纪这个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时代,经济教育科学技术都得到了全面发展。
众多新兴企业的出现对传统企业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产品,更多的是在于管理方法的创新,良好的企业文化,正确的管理伦理。
如何人性化的建设企业文化创建和谐稳步的企业关系成为了重点。
众所周知,企业管理伦理的建设中,重视企业社会责任的培养,有利于企业处理好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也有助于我们从企业的本质核心方面深入探讨社会环境人文精神。
由此可见,正视我国的企业伦理问题,增强企业的责任意识,并强化相关措施,对企业管理伦理观念改革势在必行。
一、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的概述责任是现代社会道德感受的一个至关重要概念,“它似乎非常适合于通过实践和理论观念都包括在内的途径来表述人类行为的道德方面”。
责任主要涉及到三个组成部分:主体,即谁承担着不能完全由规则和法律所决定的责任,主体应负什么样的责任,以及主体对其与责任的主要利益有关者是什么。
企业作为一个组织单位,在经营决策的过程中,虽然有众多的因素影响,经历复杂的过程,但是作为责任的主体是无法回避的现实,也就是说企业是自己的行为者。
既然作为行为者且具有选择行为的自由,就要承担一定的责任,身处在社会的这个大环境中就要尽到自己相应的义务。
二、社会责任是企业管理伦理的核心内容一般来说,管理伦理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个方面是指组织管理者的伦理道德,另一个方面是指管理组织的伦理道德。
管理者的伦理道德与管理组织的伦理道德,两者之间有一定的区别,但是两者之间也有内在的联系。
应该说,管理者的伦理道德是管理组织的伦理道德的核心和基础,前者对后者起着重要的主导影响作用。
社会工作行政管理理论
社会工作行政管理理论社会工作行政管理是指通过对社会工作机构和项目的组织、规划、领导、协调、监督、评估和改进等活动,以达到提高社会工作效率和效果的目的。
社会工作行政管理理论是指在社会工作实践中,运用行政管理的理论和技术,指导和支持社会工作者进行社会工作的组织和管理。
在实际工作中,社会工作行政管理理论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它是社会工作行政管理的理论基础和工作指南,为社会工作者提供了系统方法和技术。
一、社会工作行政管理的定义和特点社会工作行政管理是指社会工作机构和项目的管理活动。
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服务对象广泛:社会工作行政管理的服务对象包括了社会工作机构的管理者、社会工作人员、服务对象等众多人员。
2.管理内容复杂:社会工作行政管理的内容非常复杂,因为社会工作是一个多元化、复杂化的服务工作,管理对象众多、关系错综复杂,所以社会工作行政管理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
3.管理要求高:社会工作行政管理对管理者的要求非常高,需要管理者具备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敏锐的管理人员。
同时,社会工作行政管理也是一个不断变化和发展的领域,需要管理者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和能力。
二、社会工作行政管理的原则和模式1.原则(1)科学管理原则:社会工作行政管理应当遵循科学的管理原则,包括目标管理、计划管理、组织管理、领导管理、控制管理等多种管理原则。
(2)民主管理原则:社会工作行政管理应当遵循民主管理原则,尊重每一位管理对象的自主权,尊重各种权益,积极听取不同意见,使得管理过程更加民主、公正。
(3)服务导向原则:社会工作行政管理应当遵循服务导向原则,将提供好的服务放在首位,以服务对象的需求为出发点,为提高服务的有效性和效率提供基础。
2.模式(1)目标管理模式:社会工作行政管理应当采取目标管理模式,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制定明确的目标,实施目标的管理,确保实现管理目标。
(2)团队管理模式:社会工作行政管理应当采取团队管理模式,建立起效率高、团结稳定的工作团队,共同合作,共同承担责任,推动工作的开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管理理论社会管理主要是政府和社会组织为促进社会系统协调运转,对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以及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进行组织、协调、监督和控制的过程。
社会管理在广义上,是由社会成员组成专门机构对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事务进行的统筹管理;在狭义上仅指在特定条件下,由权力部门授权对不能划归已有经济、政治和文化部门管理的公共事务进行的专门管理。
基本任务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包括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
理论研究当前完善我国社会管理体制需要解决的三个问题(一) 加强社会管理基本理论研究和探索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已经初步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经济政策和宏观调控机制也基本建立,并在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逐步完善。
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要求的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基本制度框架还不完善,亟待健全。
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高,我国已经具备推进全面社会建设的基本条件。
同时,我国社会正处在转型时期,正从以计划经济为基础的单一社会结构向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多元社会结构过渡。
推动这种社会转型的因素是自1978 年以来启动的发展、改革和开放。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模式转换、体制深层次改革和全方位对外开放正在加速这种社会转型。
在这样一个剧烈变革的时期,不仅历史上长期积累起来的深层次社会问题会凸显出来,而且还会出现一些新的社会问题和不确定因素,其与原有的社会问题相互交织在一起,使得社会系统性的风险加大,或者说使得社会的脆弱性加剧,隐含潜在的发展风险。
从社会方面来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标志着我国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正、加强社会管理、完善社会体制是新的历史阶段社会建设的主要内容。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社会管理提出的要求是:探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管理的基本规律;制定社会管理的基本方针、法律法规和政策;明确社会管理的主体;合理配置社会发展资源,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以及社会质量的全面提高。
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社会管理对于推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但是,我们需要在理论上进一步研究和探讨与社会管理有关的各类问题。
“二战”以后,国际发展合作成为世界的一股重要力量。
它在某些方面深深地影响和改变着发展中国家的社会政策和社会管理。
国际发展合作是指发达国家、国际组织、国际非政府组织向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的非政府组织提供各种技术和经济援助,包括民间贷款、其他赠款。
一般说来,国际发展合作方往往以社会福利、社会安全网的提供者身份出现。
20 世纪70 年代以来,国际发展合作越来越集中在扶贫、权利保护、基本教育、卫生和人道主义援助等方面。
传统的发展援助侧重于单个项目援助,新的国际发展合作思路是通过增强能力、简化程序来影响部门,例如改革思路、要求公民和社会组织参与等。
如何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制定出一套适应国际环境,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的社会管理政策成为我国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
国际发展合作要本着对等平等、互惠互利的原则,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国际发展合作项目的事前审查和事后评估。
(二) 建立综合决策机制综合决策是一种通过政府和公众参与决策实现全面发展目标的政策手段。
政府和公众参与社会管理决策的目的是为了协调经济发展目标、社会发展目标与环境保护目标之间的关系。
经济政策的目标是利用市场手段最大限度地推动经济发展,政府的社会管理的核心是纠正市场的失灵。
经济管理和社会管理相互协调的核心是:不能因为社会政策纠正市场失灵,而影响市场效率;也不能因为经济行为任意随市场波动,放任自流,导致社会公平与公正的破坏以及环境的破坏。
社会管理者必须考虑社会目标、经济目标和环境保护目标的统一。
所以,社会管理的综合决策需要各个利益群体的参与。
从决策目标来看,就是如何在社会目标、经济目标和环境保护目标之间找到一种平衡和协调;从决策行为来看,就是如何在各个利益群体之间达成某种程度的妥协。
(三) 社会组织和社区参与社会管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公众的广泛参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各类社会组织将更加广泛地参与到社会事业发展和社会公共服务提供等活动中来。
因此,必须针对我国社会组织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实行社会组织分类管理。
对于不同类别的社会组织,国家制定不同的法律和法规,实行不同的管理方式。
总的思路是:“放开一大片,限制一小部分”。
“放开一大片”,即放开服务类社会组织,让它们在法律框架内最大限度地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配合政府提供更多的社会服务,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社会服务需求;“限制一小部分”,即限制有政治企图或可能造成不良政治影响的社会组织的发展,保持社会稳定。
同时,要进一步转变、规范和完善政府对社会组织的行政管理职能,从公益服务的唯一提供者转变为保证者,从直接拥有和管理转变为制定规则和监督评估。
社区建设是人类在严峻挑战中找到的修复社会机体,解决社会问题的重要途径。
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主要是针对特定的社会问题、社会群体而采用各种手段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或群体,例如,从美国早期的社区公共服务、街区建设,到现在加拿大的利用社区社会服务解决失业人员的再就业问题等。
但是,我们一定要知道,社区不是万能的,社区服务和社区建设的特点就在于它利用社区组织,针对社区中存在的问题,动员社区居民广泛参与问题的解决过程,并在此过程中,实现居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合作、认同,实现社区的共同归属。
在这个过程中,社区组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只有社区组织的参与,政府的公共服务才能及时地送到有需求的居民手中。
当然,居民的需求不一定非得由社区组织传递给政府,政府设置的各种热线也是传递居民需求的渠道,但是社区的公共需求的传递离开社区组织可能就不太容易实现了。
同时,鼓励居民自我组织起来,根据自己的不同需要、喜好,结成一定的群体,对于社区的健康发展也是不可缺少的。
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管理体制的政策选择(一) 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管理系统和机制首先,深入研究社会管理的对象、手段、目标、监测指标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法律、法规、社会政策,开发适应社会管理和调控需要的社会指标,建立和完善数据采集系统。
其次,要确定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内涵。
当关于建立和完善社会管理体制的若干思考前我国社会管理体制改革要认真梳理复杂的利益关系,着力解决一些影响社会发展的体制难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如何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制问题;收入分配体制改革中效率和公平的协调问题;混合所有制社会格局下政府的有效社会管理和调控问题;社会事业(文教、卫生、文化、体育等) 、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统一劳动力市场等领域的体制性障碍问题。
这些问题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会制约着我国社会发展和社会运行效率的提高,这些关键领域的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必须从体制上实现新的突破。
最后,还要处理好管理社会发展的有关政府部门之间的利益协调问题。
从中央政府确定的改革目标和方向来说,这些社会发展管理部门需要本着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基本目标,以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为己任来制定政策和配置公共资源,而不是各自为政,为实现部门利益最大化来配置公共资源。
目前有关社会发展管理部门管理的社会资源实际上是第二次分配后的公共财政收入。
众所周知,公共财政的目的在于实施国家的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促进社会公平。
公共财政出现的前提是市场失灵,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政府政权组织的角色,依据政权力量,以市场失效为范围,执行国家的社会管理者职能,为市场提供公共服务。
公共财政具有公共性和非营利性两个基本特征,其收支活动主要通过公共预算来实现,包括经费预算和公共投资预算。
社会发展管理部门必须本着公共性和非营利性这两个基本原则来使用公共财政资源。
不从根本上认识这个问题,就不能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这个问题不解决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就不能取得根本突破。
(二) 做好社会管理的基础性工作目前各省都在开展社会指标的研究和设计以及采样工作,如果各省都是各自为战,缺乏协调和统一,将来全国的比较和总结将会存在很大的困难,因此,国家应组织专家和各省一道开展研究,建立一套全国和各地都能使用的社会管理指标体系,为建立全国社会宏观调控机制提供技术支持。
政府要实现社会管理的目标,必须把其目标具体化,通过技术设计编制成可以测度的社会指标,就像经济发展中的国内生产总值、消费价格指数、国际收支、就业率、居民收入等一样。
历史上,我国曾经建立并在实践中使用了若干社会发展的指标,有关部门和地区也根据工作需要和形势的发展设计了若干社会指标。
但是,到目前为止,能够像经济发展那样用几个指标来预测社会发展的社会指标则很鲜见,对于社会宏观管理,这无疑是一个世界性难题。
(三) 实现社会资源合理有效配置根据我国现阶段的特点和部门分工,可以把社会管理部门原则上分为两大类,第一类负责社会公平,主要手段是提供社会公共服务和公共物品,包括教育、文化、卫生、民政、体育、劳动社保等;第二类负责社会安全和社会稳定,主要手段是行政和司法,包括公安、司法、安全、社团管理、安全生产等。
当然,二者的分工不是绝对的,有些部门兼顾两种职能,比如,民政部门的社区建设和民间组织,一方面承担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另一方面又承担社会安全与稳定任务。
社会公平与社会稳定也不是截然分开的,二者互为因果,如果社会公平问题处理不好,社会差距拉大到一定程度,就可能引发社会动乱。
而社会稳定又可以为社会公平创造发展的空间和环境。
例如,在以福利为核心的社会管理部门,非营利组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任何一个国家对于非营利组织参与政治活动都是非常关注和提防的,包括美国。
因此,必须妥善处理好两类部门的关系,推进机制和体制创新,保证社会公共服务资源的合理配置。
同时,也要处理好两类系统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保证社会目标的有效实现。
评判一个国家对社会发展重视还是不重视,不是看它说了什么,而是看它做了什么,特别是看它把多少资源用于社会发展。
从国际经验来看,大凡重视社会发展的国家,都会在公共财政中把社会发展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
例如,OECD 国家政府在公共卫生领域的投入占其卫生总投入的70 %以上。
再如,美国社会管理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经由早期的社会组织自我管理模式转向由政府、社会组织和企业共同治理的模式,政府的主要职能是社会管理。
联邦政府所有福利项目(包括社会保障、卫生、各种福利项目) 几乎占去了其政府财政开支的60 %。
即便如此,还是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需要帮助的美国人不得不转向其他福利资源———私人、慈善和志愿组织。
为了帮助贫困家庭和个人,美国各级政府也直接或间接支持这些慈善和志愿组织提供各类社会服务,主要方式包括:建立和完善法律和法规体系;通过免税或减税鼓励私人和公民向慈善和志愿组织捐赠;通过政府资金直接支持慈善和志愿组织;通过对使用慈善和志愿组织提供服务的个人给予补贴、税收返还等对慈善和志愿组织提供间接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