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孝道”的演变与迷失
浅谈从辩证的眼光看待传统孝道
浅谈从辩证的眼光看待传统孝道一、传统孝道观的演变和发展在中国早期社会,最初意义上的孝道仅仅局限于宗法和家庭伦理的范畴。
直至后来儒家把孝道从家庭推向了社会,把孝移到“忠”上,将忠孝视为一体,从而使孝的内涵与外延都得到了扩充。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太平”,孝道成了同时维系家族和社会道德的纽带。
到了汉代,孝被政治化,统治者提倡“以孝治天下”,且“举孝廉”,孝道成了封建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
再到宋明时期,孝道更是被统治者及其思想家们加以扭曲,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秩序,愚孝在当时成为道德的楷模。
传统孝道在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
从整个历史的发展过程来看,传统孝道有三个层面的意思:第一,对宗法的无限追求。
如对延续生命、传宗接代、祖先的崇拜等。
第二,善事父母,孝道的最基本的伦理意识和规范。
包括对父母的事生和事死。
事生是指养亲、敬亲、顺之以行、谏之以礼;事死则是指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及继志述事、大孝终身慕父母。
第三,修身、忠君、敬老。
此乃是由孝道衍伸出来的社会道德伦理意识和规范。
二、传统孝道的内涵依据孔子对孝的要求,子女要时刻把父母放在心中,对父母要常怀关爱之情,这是孝敬老人的最低要求。
当我们成家立业之后,父母亲开始衰老,甚至生活上难以自理。
这个时候是最需要儿女的照料。
因此,这个时候子女要保证父母物质生活的需求,做到有吃、有穿、有住,生活不受饥寒,有病能及时得到治疗。
“明礼之人,必有爱心”。
父母作为自己最亲近的人,爱父母是自然的、也是最容易做到的。
如果连父母都不供养,老人吃饭都成问题,哪还能谈得上“孝道”?“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养亲尊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孝道内容,是我国古代的各家各派,都十分重视修养问题。
《礼记》云:“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意思是孝顺的行为可以分成两个等级:最高一等的是言语、行为和内心都能尊敬父母,其次是能给他们养老送终,表明了养亲尊亲是我国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作为人与人交往的原则,也是继承和推崇传统孝道的一般原则和方法。
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历史变迁
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历史变迁中国孝文化源远流长,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孝”作为一种文化体系、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而发展的,而在当代孝文化作为一种最基本的亲亲关系,应该也可以发挥它应有的当代价值,有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中国传统孝文化是在华夏数千年历史中孕育、诞生和发展起来的。
黑格尔曾说过“中国纯粹建筑在这一种道德的结合上,国家的特性便是客观的家庭孝敬。
”中国传统孝文化历经了古时期的萌芽、西周的兴盛、春秋战国的转化、汉代的政治化、魏晋南北朝的深化、宋明时期的极端化直至近代的变革,是在中国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积淀而成的。
孝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文化现象,从不同的视角来审视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
在当代,我们不能对其作简单的二元对立分析,而要从孝文化的历史与内涵中重新审视其当代价值。
孝作为一种社会意志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
先秦:孝道的形成与确立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有“率见昭考,以孝以享”之语,充分说明了孝之原始意义。
人们在生产劳动,与大自然的不断斗争中,为乞求平安而进行的一种尊祖敬宗的祭祀活动。
殷商、西周是传统文化的开端和创造时期,也是孝观念的初步形成和确立时期。
殷人把祖先视为喜怒无常、令人惧怕的鬼神,他们对祖先的祭祀更多的是一种宗教意义上的祈求,并没有更多的伦理内涵。
到了西周,人们依然对祖先进行虔诚而隆重的祭祀,不过与殷人不同的是,周人对祖先的祭祀既是一种宗教行为和政治行为,又包含着浓厚的敬仰、追念等血缘亲情,是一种伦理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西周孝观念除了祭祀祖先这层含义之外,还增添了奉养父母的新意义。
祭祀祖先是贵族的特权,奉养父母作为平民的义务,使孝观念向着“子德”的方向演进,并逐渐取代祖先祭祀,成为后世孝道德主要内容。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文化开创者孔子在其思想理论中丰富和发展了孝文化的内涵,提出了“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的观点,“仁”是众德之总,而“孝弟”则又被视为众德之源、之总的“本”,其地位在整个传统理论中升到了核心,同时确立了“孝”对于所有人的道德要求的普遍性,“孝”也从此成为协调亲子关系的伦理规范,并成为古代社会宗法道德的基础。
古代孝道文化的发展
古代孝道文化的发展
古代孝道文化是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变和完善的,它对中国两千多年的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具体如下:
1. 西周时期:孝道观念开始确立,祭祀祖先的制度促进了孝道文化的发展。
2. 儒家经典:《孝经》等儒家经典的出现,将孝道提升到了哲学和伦理道德的高度,强调“百善孝为先”,孝成为儒家伦理道德思想体系的核心。
3. 政治文化:孝道文化不仅是一种家庭伦理,还与政治文化紧密结合,如忠君爱国被视为孝的延伸,体现了家国一体的思想。
4. 养老文明:传统孝道是中国古代养老文明的核心,它保证了老年人的生活保障和精神慰藉,对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5. 心理情感:孝道文化逐渐内化为中华民族的心理情感,成为一种普遍的伦理道德和人文精神,影响着人们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
6. 当代价值:在现代社会,孝道文化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它不仅是连接家庭成员之间情感的纽带,也是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因素。
同时,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弘扬和适应孝道文化,使之与时俱进,成为现代社会关注的问题。
总的来说,古代孝道文化是一个伴随社会发展而不断进化的文化体系,它在中国历史上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并在当代社会中继续发挥其独特的价值。
最新 传统孝道思想的现代转换及当代价值-精品
传统孝道思想的现代转换及当代价值一、传统孝道思想概述孝道是儒家思想的基础范畴,不同时期的儒学代表,在各个阶段都继承和发展了孝道思想。
孝道思想得到不断升华,孝的涵义也不断扩充。
孝道思想对我国道德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有积极意义。
(一)传统孝道思想的产生在甲骨文中,孝字就像一个长者在庇护一个少年,表现出了长辈与子孙之间的亲密关系。
在周朝,孝既是对父母、长辈的“孝敬”,也是对祖先的“祭祀”与“追思”。
孔子吸收了周朝关于孝的思想,结合当时的社会情况,对孝道思想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并开创了儒家孝道观。
先秦儒学代表曾子、孟子、荀子扩展了孝的涵义,孝道思想由对长辈、手足的关怀,升华到对君王的忠心,孝治国家。
(二)传统孝道思想的主要内涵儒家传统孝道思想是源于血缘亲情关系,它反映了在家庭中,亲子间的孝养关系。
在不同历史时期,儒学家对孝都有进一步的发展,施行孝道既要在“小家”,也要推及至“大家”。
纵观孝道思想的继承和发扬,可以将其内涵概括为:赡养、敬养、立身、慎终追远。
父母含辛茹苦地养育子女,子女成年后,对父母赡养,保障物质上的满足。
对父母生活和物质上的赡养,是儒家孝道最基本的道德内涵。
“敬养”是尊敬、孝敬父母,实现父母在精神和情感上的需要,敬养是敬老、尊亲,是子女对父母真情的流露。
在基本物质赡养满足后,与父母感情精神上的交流,是更深一层次的道德内涵。
立身既是身体的健康,又是道德的修养。
对父母的孝,要求子女严于律己,修身行道,子女的行为直接影响着父母的声誉。
孝的这一要求,有利于人们道德修养的提高,谨言慎行。
客观上,促进着后代的积极向上,这有利于道德建设及社会稳定。
古人很重视丧葬之礼,传统孝道思想认为,对父母的厚葬和追思,能在最大程度上体现孝道。
孔子是以“礼”来祭奠父母,而孟子提倡厚葬,认为厚葬是行孝表现,荀子也强调了丧葬是体现礼、孝的重要方面,提倡大葬。
二、传统孝道思想的现代转换(一)传统孝道思想现代转换的原因先秦儒家孝道思想以孝悌为本,施于仁政,服务于封建统治者,是统治者治国平天下的工具。
讨传统孝道的继承与发展(一)
讨传统孝道的继承与发展(一)摘要]孝观念产生于父系氏族社会,西周时“孝”开始被确立为宗法道德规范的核心。
随着儒家的阐发与倡导,孝道的内涵不断丰富,对其后二千余年的中国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孝道具有某种永恒的价值,也有其消极落后的一面。
除去孝道传统中的糟粕,更好地继承其中的精华进而重塑当代的新孝道,对今天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孝道;两重性;继承与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而无论在其主流思想——儒、释、道的哪一思想体系中,孝都是一个重要范畴。
尤其是儒家,不仅十三经中处处皆有谈及孝的义理,而且它还是儒家伦理的基础和核心。
两千多年来,“孝”不仅影响着中国历朝历代人们的思想,同时也成为支配人们行动的准则和评判人们德行的标准,成为统治阶级的“御用工具”。
对孝道探本溯源,剔除其中的糟粕,可以肃清封建主义残余对现实生活的消极影响;汲取其中的精华,与时俱进的对传统孝道进行创造性的继承与发展,则有助于当前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一、孝道的产生及演变孝的观念源远流长,甲骨文中就出现了“孝”字。
而“孝”的造字经历了从图、符号到文字的过程,是一个会意字。
《说文》的解释是:“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
”该书的作者许慎以“孝”的小篆字形为依据,认为“孝”字是由“老”字省去右下角的形体,和“子”字组合而成的一个会意字。
我国最早解释词义的专着《尔雅释训》,也将“孝”解释为:“善事父母为孝,善兄弟为友。
”因此,“孝”字的注释义应该是子女对父母的善行和美德。
一般认为,中国人的孝观念产生于父系氏族社会。
康学伟博士在《先秦孝道研究》一书中指出:“孝观念的形成当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基于血缘关系而产生的亲亲之情,二是个体婚制的建立。
而这两个条件的成熟,当在原始社会晚期,即父系氏族公社时期。
”而且“这时的孝观念只是一种敬亲爱亲的感情,并未超出自然之性,尚不具有阶级性”。
正如《诗经·小雅·蓼莪》所云:“父兮生我,母兮鞠我。
现代生活中的孝道观念
现代生活中的孝道观念孝道作为中华文化传统中非常重要的价值观念之一,被视为人们的道德准则和生活方式。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孝道观念也在逐渐演变和变革,而如何继承和弘扬传统孝道,以及如何在现代生活中发扬光大,是我们需要深入探讨的话题。
一、传统孝道观念的演变孝道作为中国文化传统中的重要价值观念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远的影响。
在古代社会,孝顺父母是人们尊重传统、弘扬家族文化的一种表现,它不仅是个人品德的体现,也是社会道德规范的表现。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传统孝道观念的理解也在不断演变和变革。
传统孝道注重尊敬和孝顺父母,而现代孝道观念则更加注重关爱和陪伴。
现代人们更加重视家庭情感,注重与父母的沟通交流,以及在父母年迈时给予更多的关怀和照顾。
二、现代生活中的孝道观念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孝道的理解也在不断深化和拓展。
在现代生活中,孝道观念不仅仅体现在照顾和关心父母身体上,还体现在尊重和支持父母的人生选择、关注父母的情感需求等方面。
具体而言,现代生活中的孝道观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关爱和照顾现代人们更加注重关爱和照顾父母的身体健康,经常给父母买保健品、陪伴他们做运动等。
同时,现代人们对于父母的精神需求也更加关注,经常给父母打电话、聊天、陪伴他们看电视等。
2.尊重和支持现代人们更加尊重和支持父母的人生选择,尊重他们的意愿和决定,给予他们更多的自由和空间。
例如,在父母退休后,允许他们追求自己的爱好和兴趣,或者支持他们去旅游、学习等。
3.传承和弘扬现代人们更加注重传承和弘扬传统孝道观念,通过各种方式让孝道观念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
例如,传承家族文化、传统节日等;参加志愿活动、捐助慈善事业等,体现了尊重父母、关爱他人的精神。
4.理解和沟通现代人们更加注重理解和沟通,尤其是在家庭中。
他们更加倾听父母的意见和建议,与父母进行深入的沟通和交流。
同时,现代人们也更加理解和包容父母的一些行为和言语,给予他们更多的宽容和理解。
现代社会中的孝道观念
现代社会中的孝道观念孝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价值观念之一,指子女对父母的孝顺和尊敬。
然而,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社会变革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孝道观念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与变化。
本文将探讨现代社会中孝道观念的现状、问题以及重建。
一、孝道观念在现代社会的现状在现代社会,孝道观念的传承和实践面临着一些变化。
一方面,由于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养老方式也发生转变,许多年轻人选择将父母送入养老院,而不是像传统那样与父母同住。
这种现象导致父母子女之间的疏离感增加,孝道观念薄弱。
另一方面,随着社会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和父母子女关系的变化,孝道观念也出现了一些新的表现形式。
例如,一些年轻人通过经济支持和给予爱的方式来表达对父母的关心和孝顺,取代了传统的行为方式。
这种观念上的变化体现了现代社会个体主义的兴起,个人的情感表达愈发重要。
二、现代社会中孝道观念的问题尽管现代社会中孝道观念有了一些新的表现形式,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社会竞争激烈,现代人忙于工作和生活,对父母的陪伴和关心不够,导致孝道观念的淡化。
其次,一些人对孝道观念的理解和认知存在偏差,倾向于将孝道等同于经济支持,忽视了情感和关心的重要性。
此外,现代家庭结构的变化,如单亲家庭、跨国家庭等,也给孝道观念的传承带来了困难。
三、重建现代社会中的孝道观念为了重建现代社会中的孝道观念,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教育应该起到关键的作用。
学校应该加强孝道教育,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和孝道观念的重要性,引导他们尊敬和关心父母。
同时,家庭教育也不可缺少,家长要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榜样。
其次,社会应该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企业提供灵活的工作时间,以便员工有更多的时间照料父母。
社会组织和志愿者也可以发挥积极作用,参与到帮助老年人的工作中,给予他们温暖和关心。
最后,媒体的力量也是不可忽视的。
通过媒体宣传,可以倡导孝道观念,引导人们关注父母的需求,传播正能量,推动孝道观念在社会中的传承和弘扬。
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历史演变
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历史演变孝作为传统人伦秩序,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演变的过程。
礼崩乐坏后的西汉王朝,将孝文化作为国家体制建构的基础。
随着佛教的传入,孝道思想逐渐深入民间,成为魏晋隋唐时期底层社会的核心理念。
宋元时期,佛教、道教和民间信仰的融合,使孝道思想成为一般民众精神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
明代国家政治体制与儒家理念互为依据与支撑,形成一个整体,孝文化成为国家政治体制的合法性来源,而清朝的国家体制与儒家伦理并不呈现完全合一的状态,儒家孝道伦理也并不是整个国家全民的行为规范,呈现一种多元复合型局面。
“五四”时期,在传统中国向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中,思想界对作为传统国体基础的孝道进行了重新思考。
标签:孝文化;孝道;儒家伦理一、两汉时期的“孝”:孝文化与国家体制建构理念的结合人类是依赖性的理性动物,只有群居共处才能生存和发展,由此也就产生了人伦情感和秩序,世界各大文明都以此为发端。
①传统中国也是如此。
在人伦秩序之中,血缘最近之父子、母子关系无疑最为自然,父母对孩子有生养之恩,后代对祖上有感念之道,个体与他人的共同体关系就如同细胞互联一般建立起来,作为人伦秩序规范的孝道由此产生,并成为社会共同体规范——礼的核心。
据说起源于司徒之官的儒家对这一秩序最为看重,在儒家经典五经中处处可见崇孝的言论,《孝经》的出现与尊崇更是明证。
孔子说:“吾志在《春秋》,行在《孝经》。
”②孝道自然成为儒家认可的行为规范。
不过,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儒家学说只是众多学说的一种,还有道家、墨家、法家等学说,他们有着不同的孝道观。
到秦汉之际,宗法社会崩溃,邦国林立的局面改变,秦朝实现大一统,汉继秦建立以官僚制为基础的国家。
这一国家体制在世界文明史上有着独特的价值,美国政治学者弗朗西斯·福山甚至认为“中国是创造现代国家的第一个世界文明”③,“西汉的中国政府几乎符合现代官僚机构的全部特征”④。
在这一国家体制里,不再像封建制度时期那样以血缘为纽带,世卿世禄不再施行,而是实行官僚治理,那么,失去血缘纽带之后的国家要靠什么来完成建构呢?国家政体的基础是什么?社会需要靠什么来凝聚?就成为统治者需要面对的关键问题。
中国孝文化发展历程概述
中国孝文化发展历程概述中国的孝文化是一种重视尊重长辈、父母亲、以及社会道德的传统文化。
它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简要介绍中国孝文化的发展历程。
1、古代孝文化起步在古代中国,孝文化起步于“慎独之心”和“养老之功”思想。
在《孟子》中,“慎独之心”就被提出,诸如“孝悌之事,先得于慎独之心”就是此意。
至于“养老之功”,就表示子女应当照顾自己的父母,曾一度被认为是“大孝”的最高境界。
2、儒家思想的强化儒家思想也成为孝文化的重要支柱之一。
孔子曾经说过:“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这意味着,子女应该尽自己的全力照顾父母亲。
在接下来的几百年,儒家的思想持续强化,孝文化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3、明清时期在明清时期,孝文化的重要性再次得到了提升。
中国的皇帝们把孝文化的思想与王朝的合法性相结合,强调国家和父母的重要性。
他们认为,照顾父母是照顾国家的责任,而孝顺则是民众顺服其统治的必要的素质。
4、现代转型随着现代化的步伐越来越快,中国教育体系和家庭生活中的孝文化也逐渐发生了变化。
过去的制度里,孝顺父母通常意味着长期照顾父母,即使子女与父母住在不同城市,也要经常回家探望。
如今,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职业选择,使得这种传统越来越难以执行。
总的来说,中国孝文化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紧密相关。
今天,尽管国家和大学仍然有“孝敬父母”的传统,但很多人把孝顺定义为照顾父母的同时倾听他们的想法并尽可能与他们深入交流。
无论如何,孝文化仍然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一部分,是代表着中国传统价值的精神财富。
古代孝道文化的发展
古代孝道文化的发展
古代孝道文化的发展过程如下:
1、在虞、夏、殷、商时代,孝尚未上升到理论层面,更没有成为普遍的社会风气,处于散在的、自发的孝行状态,是中国孝文化的发展初期。
2、进入西周以后,孝不再是可有可无的个人行为,而是人人都必须具备的美德。
推行孝行,是周人施行德政的重要内容,这一时期,进入孝德的发展阶段。
3、到了东周,孝发展到了孝道阶段。
春秋乱世,礼坏乐崩,但在这乱象四起的时代,人们对孝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在反复论述、研讨的基础上将孝提升到理论层面,成为道。
这一时期的关键人物是孔子,孝道形成的标志性成果是《孝经》的出现。
4、汉魏及以后历朝,为孝治阶段。
孝治,即将孝道转化为治国的基本理念,孝治始于汉初,强化于魏晋,成熟于唐宋,贯穿至明清。
儒家孝道的历史命运——两汉至晚清中国传统孝道的演变
篇,每一篇宣读之后,刘邦“未尝不称善”,而且“左右呼万岁”。《新语》反复讲“薄德者位危,去道
者身亡”的道理,认定“弃仁义必败”,“尚酷刑必亡”,将秦亡的原因归结为“用刑太极”和“不并仁 义”。a贾谊的《过秦论》是总结秦亡教训的名篇,认为“违礼义”“弃伦理”“灭四维”是使强秦昙
花一现的主要原因,最后结论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史记·秦始皇本纪》)。“攻守之势
他们给现实病痛开出的药方,是通过大力弘传孝道来“复礼”,使社会恢复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
17
西周盛世。然而,战国诸侯争霸,讲求耕战,儒家学术被视为不合时宜,孝道伦理未得深入普及,只是 儒
孝道理论渐趋完善而已。在巨大的社会经济、政治变革面前,传统孝道所面临的命运,只能是受到冲
家
孝
击和涤荡,乃至一蹶不振。
式而孤立出来成为道德教条。其中儒家学派对中国传统孝道的总结与发挥,使孝的伦理发展为一套
完整的体系,儒家经典《孝经》的成书,即标志着孝道转构在理论上的基本完成,汉代以后盛行的孝
道,其基本内容大都出于儒家。
学者谈到周秦之变,往往都从秦朝焚书坑儒到汉朝独尊儒术的变化谈起。汉初的政治家和思想
家重视总结秦亡的教训。秦朝为何短命?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反传统太过。陆贾常在刘邦面前
称颂儒家经典,刘邦却大骂:“乃公居马上得之,安事《诗》《书》!”陆贾反驳说:“居马上得之,宁
可以马上治之乎?且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昔者吴王夫差、智伯极武而亡,
秦任刑法不变,卒灭赵氏。乡(向)使秦已并天下,行仁义,法先圣,陛下安得而有之?”(《史记·郦
生陆贾列传》)刘邦有悔惭之意,乃命陆贾总结古代及秦朝成败的历史教训。陆贾著成《新语》十二
16
中华民族孝道的历史变迁
唐宋元明清:孝道的持续发展
元代的《二十四孝》更是将孝 道推向了普及化的高潮
唐宋元明清各朝代,孝道持续发 展并深入人心
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 展和社会的变迁,孝道观念也 发生了变化,如《聊斋志异》 中的一些故事就反映了当时的 社会现实和人们对孝道的看法
唐代的《孝经》强调孝道是为人 之本,宋代的程朱理学则将孝道 提升到了天理的高度
史变迁充满了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
2
第1部分
西周时期:孝观念的 萌芽
西周时期:孝观念的萌芽
01 西周时期,孝观念开始萌芽
02
此时的孝道主要强调尊敬长辈,顺 从父母之命,重视家庭和睦
在周朝的礼仪制度中,"孝"是一个
03
重要的概念,它要求子女对父母、
弟弟对兄长要忠诚、尊敬和顺从
第2部分
春秋战国时期:孝道 思想的诞生
第3部分
汉代:孝道观念的确 立
汉代:孝道观念的确立
A
汉代以后, 孝道观念得 到了进一步 的确立和推
广
B
汉代统治者强 调以孝治天下, 将孝道作为维 护社会秩序和 家庭和睦的重
要基石
C
此时的孝道不 仅是对父母的 尊敬和顺从, 还强调了对祖 先的祭祀和对
家族的传承
第4部分
唐宋元明清:孝道的 持续发展
在当今社会,孝道仍然是中华民族 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 是一种道德行为,更是一种家庭情 感和人文关怀。在传承和发扬中华 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今天,我们更 应该重视和实践孝道精神,尊重和 关心长辈,让家庭和社会更加和谐 美好
第6部分
现代社会中的孝道
现代社会中的孝道
1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孝道观念也面临着新的 挑战和变化
中国古代孝道思想的演变与影响
中国古代孝道思想的演变与影响中国古代孝道思想一直被视为文化传统的核心价值观之一。
孝道指的是子女对父母的尊敬、关怀和供养,是古代中国社会伦理中的重要一环。
然而,随着时代的演变,孝道思想也逐渐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和变化。
本文将从历史的角度出发,探讨孝道思想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的演变与影响。
孝道思想在中国历史中可以追溯到古代先秦时期。
在古代中国的社会结构中,家族和家庭是至关重要的。
在这种背景下,孝道作为核心价值观,被广泛灌输给每个家庭成员。
孝道思想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尊崇父母的孝顺行为,更在于维系家族和社会的稳定。
孝道在传统文化中被赋予了极高的地位,被视为行为的准绳和社会助推器。
然而,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历史的进程,孝道思想也发生了一些演变。
在中国历史上,一些重要的学派和哲学家对孝道思想进行了重新解读和发展。
例如,孟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在孝道思想中提出了“亲亲”,强调对父母的真诚和关爱。
孟子强调,子女应该尽心竭力地照料父母,以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他认为,只有通过孝道的实践,社会才能和谐发展。
孟子的思想使孝道思想更加注重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和亲密关系。
在唐宋时期,孝道思想又经历了新的转变。
这个时候,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革,科举制度的推行给社会带来了新的机会和挑战。
孝道思想在这个时期变得更加理性化和实用化。
孝道开始被解读为一种社会身份和道德标准。
孝子之父母越发注重子女的学业成就和社会地位。
孝道逐渐演变成了一种赢得家族声望和社会名望的手段,而非只是对父母的尊敬和孝顺。
这种观念的改变给那些出身低贱的人带来了机会,但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如子女为了取得好的成绩而过分追求名利。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孝道思想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冲击。
家族价值观的衰落、人口结构的变化和家庭结构的转变,都对孝道思想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然而,孝道依然是中国文化中重要的价值观,许多家庭仍然尊重并实践着孝道。
通过现代化的视角,孝道思想被重新诠释,并与时代相结合。
中国传统孝道文化的五千年发展历程
中国传统孝道文化的五千年发展历程“孝”是我国传统美德之一,也是古代立国之本,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后,依然保持着很强的生命力。
西周在西周王朝,统治者主张敬天、孝祖、敬德、保民,重视尊老敬贤的教化。
要求每个社会成员都要恪守君臣、父子、长幼之道:在家孝顺父母,至亲至爱;在社会上尊老敬老,选贤举能;在国家则忠于君王,报效朝廷。
周代规定,“大夫七十而致仕”,大夫一级的封建贵族官员,七十岁就要把执掌的政事交还国君而告老还乡。
贵族官员致仕后,朝廷把他们奉养于各级官学。
《礼记·王制篇》说:“周人养国老于东胶,养庶老于虞庠。
”又说:“凡养老,有虞氏以燕礼,夏后氏以飨礼,殷人以食礼,周人修而兼用之。
五十养于乡,六十养于国,七十养于学,达于诸侯。
”此所谓“国老”,就是卿大夫一级年老致仕的封建贵族;所谓“庶老”,就是庶民百姓中德高望重的长者。
周代的学校就是官学,把“国老”、“庶老”们安排在官学养老,让他们兼任学校的老师,传播知识,推广教化,可见当时不但注意到了养老,而且已注意到了发挥老年人的智力资源。
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老有所养、老有所为。
周代周代不仅倡导尊老敬贤的道德风尚,还要定期举行养老礼仪。
周代的养老礼仪包括朝廷和地方两个层次。
在朝廷,天子一般都要定期视察学校,亲行养老之礼,在太学设宴款待三老、五更及群老,以示恩宠礼遇。
在地方,则每年都要定期举行乡饮酒礼。
乡是周天子及诸侯都城四郊的基层组织单位,以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一乡,相传天子有六乡、诸侯有三乡。
举行乡饮酒礼时,六十岁以上的老人享有特殊的礼遇,他们不仅受到晚辈的伺候,还依年龄而别,年龄越大,享用的美味佳肴也越丰富。
举行乡饮酒礼的目的在于正齿位,序人伦,尊老敬贤,敦睦乡里。
周代朝廷对老年人及其家庭也实行优惠政策。
《礼记·王制篇》规定,老人五十岁以后,不再服劳役;六十岁以后免服兵役。
朝廷还根据户口册核查老年人的家庭及其财产情况,规定“八十者,一子不从政;九十者,其家不从政;废疾非人不养者,一人不从政;父母之丧,三年不从政。
从《二十四孝图》看中国孝文化的发展及其吐槽
从《二十四孝图》看中国孝文化的发展及其吐槽第一篇:从《二十四孝图》看中国孝文化的发展及其吐槽从《二十四孝图》看中国孝文化的发展及其糟粕中国“孝”的起源可以追溯得很远,大约从史前文明就开始了。
元代郭居敬辑录古代24个孝子的故事编成的《二十四孝》之首便讲述了传说中的远古帝王舜“孝感动天”的故事,相传舜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然而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
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
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嫁给他并禅让了帝位。
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从这则故事便可以说明中国子女孝敬父母恪守孝道的历史源远流长。
中国社会是以家庭为组成元素而形成的,国家的和谐稳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伦理关系的和谐稳定,而孝是家庭伦理关系的根本纽带,也自然就成为了所有关系的集结点,因此“孝”逐渐被统治阶级用来愚弄百姓,成为中国统治阶级的工具,失去了其原有的天然色彩。
中国子女尽孝从民间走向社会,从家庭上升到国家,从行为凝结成文化,据可靠文献能证明的,大约产生或大兴于周代,其初始意指尊祖敬宗、报本返初和生儿育女、延续生命,至孔子,使“孝”从其宗教与哲学意义转化为“善事父母”的纯粹伦理意义,从宗族道德转化为家族道德,至《孝经》,“孝”这个反映家庭亲子关系的道德观念被全面政治化了。
到了汉代,封建统治者则从实践上使其政治化,出现了“汉以孝治天下”的情形,“孝”被纳入封建道德体系中,开始成为封建家长制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
父母生养子女,子女赡养父母理应是人自然的天性,然而随着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将“孝”纲常化、政治化,孝道逐渐扭曲,并出现了假孝、愚孝、以孝换官及以孝沽名等丑恶现象,孝文化的内容也掺含了大量的糟粕。
《二十四孝》虽然记载了不少让人感动不已的孝子故事,有利于促进社会孝道传统的宏扬和发展,使子女能够尽心赡养父母,但是其间也不乏孝过其头的不合理行为,这给子女尽孝蒙上了一层愚蠢的色彩,应该划入迷信和封建糟粕的范畴。
传统孝道的历史嬗变与当代审视的开题报告
传统孝道的历史嬗变与当代审视的开题报告一、问题提出孝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部分,一直被视为传统道德价值观的代表之一。
随着时代的变迁,孝道的定义和实践方式也发生了一定的变革。
本文将探讨中国孝道的历史嬗变及其在当代的审视。
二、孝道的传统定义与历史嬗变孝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拥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一直被视为儒家伦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传统定义中,孝道主要体现在对父母的尊敬和孝顺。
孝子应当尽力满足父母的要求、遵守父母的教诲、尽力照顾父母的生活等等。
孝道是一种家庭伦理和社会伦理,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受到广泛推崇。
然而,随着时代的推移,人们对孝道的定义也开始出现了变化。
在现代社会中,孝道不再只是对父母的尊敬和孝顺,也包括对家庭成员、老人和社会弱势群体的关爱和帮助。
此外,孝道的实践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传统孝道主要强调行动上的尊重和服从,但现代社会孝道更加强调情感上的交流和照顾。
三、当代孝道的审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人们对孝道的理解也变得更加复杂和多元化。
在现代社会中,孝道必须面对自身的价值和限制。
一方面,孝道所具有的保障家庭幸福、传承文化传统等社会功能被不断强调和重视;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现代化和多元化,如何在孝道与个性、现代生活方式等方面做出平衡,也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思考。
在当代审视孝道时,我们需要注意几个方面。
首先,孝道不应成为家庭成员之间权力和压制的工具,而应成为一种家庭成员之间尊重、关心和支持的情感交流方式。
其次,孝道必须适应现代社会的多样性和变化,不应过于执着于传统形式,而应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
最后,孝道的价值必须与现代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相结合,不应成为个人发展的负担和限制,而应协同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
四、总结与展望本文从孝道的历史嬗变和当代审视出发,探讨了孝道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和面临的问题。
当代孝道需要继承和发扬传统孝道的优良传统,同时也需要充分适应现代社会的变化和需求,注重个体和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和互动。
中国传统的孝文化形成及反思
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形成和反思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形成历史悠久。
孝,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内涵之一,忠孝节义向来被认为是是中华传统美德,其中孝占有重要位置。
万恶淫为首,百善孝行先,这也是流传甚广的古训。
曾子把孝分了三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能养是个底线,底线以下就是不孝。
不孝有五:“惰其四肢,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纵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戳,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在弄清形成过程之前我们必须知道“孝”的本质。
这是研究问题的基础。
孝的本质是子孙之德。
后辈应对先辈进行衣食上的供养和态度上的尊敬等。
“孝”观念最早起源于殷商时期,而最终形成于周代,其内涵包括“事人之生”与“事人之死”两个方面。
具体而言,殷商时期狭义的“事鬼神”是“孝”观念“事人之死”的起源,殷商时期的“孝的行为”是“孝”观念“事人之生”的起源。
总体而言,“孝”观念起源于殷商时期广义的“事鬼神”,经历了从“事鬼神”到“事人”的转化才最终得以产生。
“孝”产生后有过两次大的演变。
即是西周宗法对它的吸纳和儒家学派对它的改造和发展。
1.西周宗法对它的吸纳“孝”产生之初是与宗法制度毫无关联的,其目的与主旨都是不同的。
宗法制度的主旨是以尊崇共同的祖先维护亲情,依据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确定同尊祖孙的尊卑等级关系,其目的是规范小宗家庭与大宗家庭的关系。
孝主要是子女对长辈特有的道德,主旨是尊事长辈,其目的是调节社会所有的家庭的亲子关系。
但是西周宗法制度形成以后,便建立了联系。
虽其目的与主旨都是不同的,但也有共通之处。
它们都是通过对祖先的祭祀来表达对尊祖孝祖之意。
西周建立起完善的宗法制,就把孝纳入宗法的范围。
由此,“孝”的对象由在世的长辈及去世的父祖追溯到更久远的祖先,孝也由单纯的亲子伦理、家庭伦理扩大到宗族伦理。
2.儒家学派对它的改造和发展春秋时期是历史上社会剧烈变动的时期,社会经济制度的改革引起了传统意识形态的动摇,严重影响了维系人际关系的孝道,出现了儿子杀老子、臣子杀国君的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统“孝道”的演变与迷失
作者:
来源:《晚晴》2010年第09期
传统中国非常讲究“孝道”,号称“百行孝为先”,“百善孝为本”,皇帝标榜“孝治天下”,选官则“举孝廉”,所谓“求忠臣于孝子之门”,儒家经典有《孝经》,通俗读物有《二十四孝图》,“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被设想为“孝道”的最高境界。
近代以来,“新文化运动”兴起了一股“非孝”的思潮,反对做“孝子”,号召打倒“吃人礼教”。
建国以后,“孝”被列入应清除的“封建流毒”。
当代中国,“孝道”完全过时了吗?传统“孝道”中有没有合理内核值得传承?
{“孝道”的传统与演变}
在传统“家天下”的中国,“孝道”文化源远流长。
传统伦理德目中,“忠孝”、“忠孝节义”并称,“孝”赫然名列第二。
作为最重要的礼法的一种,不仅要求“孝子之养老也,乐其心,不专违其志,乐其耳目,安其寝处,以其饮食忠养之孝子之身终”。
而且在法律上把“不孝”列入“十恶不赦之罪”。
理想的“孝道”是充分地体现“仁”的,“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而“仁者爱人”,“爱人”是“仁”的基本内容。
“仁”在家庭的体现就是亲情之爱,其行为展示为孝。
其扩展后的含义则更加广泛,几乎遍及从政治到生活的各个领域。
《孝经》开宗就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孝”被视为道德之本,教化起点。
“孝”在古代被政治化,权力化了,成为一种权力话语与意识形态话语。
历代君主大力提倡“孝治天下”。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被看作一体相通。
“忠孝”并称,甚至完全等同。
“忠者,其孝之本与”,“孝亲”往往成为考验大臣和百姓是否“忠君”的试金石。
统治者往往认为“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而“非孝者无亲”,被视为“大乱之源”。
在汉代的选官制度中,“孝”是一种基本的人才选拔标准。
在“父为子纲”、“家无二尊”的政治性的权力构架下,家庭关系是天然不平等的。
传统“孝道”建立在宗法等级权力,而非父母子女权利一体平等、个性自由的基础上。
因而,必然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
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向推崇的传统“美德”,子女对父母的孝敬,是出于内心的真情实感的。
孝不仅是生活上的瞻养,更是一种敬爱之情、精神沟通和心灵慰藉。
真正的“孝道”,是使父母生前享受人生安乐,死后对之表达哀戚之情。
而传统“孝道”赋予父母的无形权力太大,几乎使子女的一切行为都受到父母的支配,并把这种支配性权力视为天然权利(所谓“天理”),而不“孝”,则“天理”难容。
无怪乎,清代学者戴东原痛斥理学家“以理杀人”。
近代中国兴起了一股强大的“非孝”思潮,称其“流毒诚不减于洪水猛兽矣”,不赞成把“儿子孝顺父母”列为一种“信条”。
其中的《二十四孝图》在“新文化运动”时期受到过严厉的批判。
鲁迅曾说,《二十四孝图》中最让他不解,乃至反感的就是“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
胡适也坚决反对父母企求子女“恩报”的思想。
胡适认为,“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决不致于做打骂爹娘的事,决不致于对父母毫无感情。
”由此可知,“非孝”思潮是在“自由”、“民主”、“平等”、“人权”的旗帜下对传统“孝道”进行重新省思,剥离其中的“天理”外衣,恢复其“人道”本色。
{家庭结构的改变导致“孝道”的迷失}
当代中国逐渐进入一个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社会法治化、人际关系平等化、个人自主化的新时期。
个人角色认同从封闭式“单位人”向开放互动式“社会人”演化。
这一时期被认为既是“黄金发展期”,又是“矛盾突发期”。
“家和万事兴”,家庭问题不是小事。
联合国将一个国家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超过7%定义为“老龄化社会”,依此标准,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中国已经基本进入老龄化社会。
在国家经济实力还不够强、社会保障体制尚未健全的情况下,如何赡养老龄人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
长期以来,“养儿防老”是中国传统的养老模式。
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家庭结构发生了变化,传统孝道观念在青年一代中日渐淡化,家庭伦理关系呈现诸多问题。
个人的生存与发展问题显然成为高悬在每个人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为了个人的生存与发展,目前中国家庭人际关系和相互责任普遍淡化。
冷淡甚至遗弃老人的问题严重。
年迈无生产能力且需要赡养照顾的父母往往被视为必欲去之而痛快的“累赘”,父母的财产则成为觊觎掠夺的对象。
结果,对年老父母的漠视、打骂、禁食、遗弃、驱逐、甚至杀害,就成为社会高发的伦理和法律案例。
久之则可能形成一种不良家风和社会风气,从而影响青少年心灵的健康和社会和谐。
“孝”从其起源看,并不具有所谓的“封建毒性”,完全是发乎情,止乎礼。
“孝者,教也”,可以说,传统“孝道”的伦理教化熏陶功能完全可以传存,其中的内核“仁”(人道)与“爱”(爱心)可以成为“现代新孝道”的内核之一。
“仁”主要体现为对人的个性与尊严的尊重,不能因为老人丧失了生产能力或生活自理能力,就被歧视。
“现代新孝道”的内核也有其现代性,那就是其中内置的人格平等、民主协商、互助互爱、交往理性等。
只要我们秉承“相亲”、“相敬”、“相爱”、“相助”的基本原则,剥离其“天道”外衣,恢复其“人道”本色,由绝对“天理”降为普通“伦理”。
(何爱国复旦大学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博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