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易中天现象谈高校德育教育
优化育人环境,爱心德育先行
优化育人环境,爱心德育先行发布时间:2021-05-28T03:36:28.336Z 来源:《学习与科普》2021年3期作者:王凡[导读] 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是教书育人的双重任务,然而在现阶段,有的教师被考试这只指挥棒所左右,在工作中只注重教学,而忽略学生的德育教育,从而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南昌中学辽宁沈阳 110000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是教书育人的双重任务,然而在现阶段,有的教师被考试这只指挥棒所左右,在工作中只注重教学,而忽略学生的德育教育,从而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其实古有“做事先做人”之说。
现今,国家领导人更是不止一次的在各种场合及会议上提到:教育工作,德育为先。
在德育教育工作中,环境之优劣起着重要的作用。
人是不可能脱离社会大环境而独立生存的。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孟母择邻而居。
古语又云: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无不说明环境育人的重要作用。
一、德育工作的主要难题目前,尽管至上而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都非常注重学生的德育工作,但由于受到市场经济和社会上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学生的思想存在极大的差异,给德育工作带来相当多的难题,集中体现为两点:1、05后学生的思想工作难做由于外界因素的影响和自身学习观念不强,有的学生组织纪律观念差;有的学生责任心非常薄弱,容易逃避自己的责任;有的学生眼中总是出现恨意,好像全世界都欠了他们的。
尽管学校规章制度十分严明,老师苦口婆心地做了大量的工作,可是每个学期仍有一小部分学生累禁累犯。
2、我校部分学生家境优越,不服管教教育本身不是万能的,无论哪一所学校哪一个班级,都有违反纪律的学生,尤其面对家境优越,不服管教的学生,他们违反纪律后如何教育和处理是非常头疼的事情。
虽然班主任对这些学生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但有的仍屡教不改。
总而言之,德育工作十分复杂,遇到的难题很多。
但是面对问题,德育工作者只有寻找办法和对策积极应对,巧妙解决这些困难。
二、做好德育工作的基本策略通过多年的班级管理的摸索,我找到如何应对这些困难的一些策略,可以归纳如下的几种基本方法:1、深入了解学生动态,掌握学生反馈信息了解学生是德育工作的前提。
“易中天现象”对中学历史课堂的几点启示
“易中天现象”对中学历史课堂的几点启示2005年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开讲三国,他靠着“妙说”历史,“通俗”说史的方式,有趣地还原了历史的本来面目,使得原本很平常的一段历史,经由他口而变得活灵活现。
由此引发了中国国民读史的热潮,也使易中天从一个知名度不高的学者,成为文化界的热点人物,变成了万人追捧的偶像,以至学术界和社会都流传着:“嫁人就嫁易中天”,由此引发了“易中天现象”。
即使媒体学术界对“易中天现象”,褒贬不一。
但有一点却是大家都认同的:那就是——易老师讲的历史“易懂”、“好玩”、“有趣”、“亲民”。
也许易中天算不上是什么学术精英,但他起码是个出色的历史知识的普及者,履行着和中学历史教师同样的职责。
而其普及历史文化的手段,非常新颖特别,也非常有效。
所以,我认为我们应该从“易中天现象”中吸收一些宝贵的经验,从而使我们的中学历史课堂变得和“百家讲坛”一样受欢迎,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普及历史文化知识的阵地。
以下就是我透过“易中天现象”,得到的几点对中学历史课堂的启示:课堂的人性化,简单来说就是——迎合学生的需求。
有网友在谈到“易中天现象”的红火时,用了这样的表述:“易中天的走红其实折射出了大众对于专业性知识和高品味文化的需求,是对深宅大院里所谓高深学问走向社会的期盼”。
简单来说就是,他认为易中天成功在于他迎合了大众的口味。
而易中天自己也是这样说的:“我是一个学术萝卜。
萝卜有三个特点,第一是草根,第二是健康,第三是怎么吃都行。
我追求的正是这样一个目标,老少皆宜,雅俗共赏,学术品味,大众口味。
”那我们的中学历史课堂有没有迎合学生的需求,是不是人性化的课堂呢?就当前的现状来说,恐怕还没有达到这个境界。
在中国多少年来,我们的学生就被“历史”以这样的方式对待着:“某年某月某日发生了某事,原因是什么,主要人物有谁,有什么意义”。
所以学生们对历史总有点“敬而远之”,甚至逃之夭夭。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就在于,过去我们的课堂教学主要偏重于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受教育者的感受。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作者:刘俊来源:《读写算》2013年第44期近年来国家已经提出了素质教育。
即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科学文化、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等素质。
学生学会做人,为求知、劳动、生活、健体、审美打下扎实基础,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
德育在其中处于首要地位。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过,“学语文不是只学雕虫小技,而是学语文学做人”。
高中语文教学,有意地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对正处于成长和心理高速发育期的高中阶段学生来说,是塑造他们健康的人格,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
”“语文课程评价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指导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促进反思,另一方面要鼓励同伴、家长等参与到评价之中,使评价成为学校、教师、学生、同伴、家长等多个主体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道德感,必须以完整而鲜明的形象去感染学生。
如:《谁是最可爱的人》是一篇文情并茂、感人至深的通讯。
它浓缩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蕴含着仁人志士的高尚情操,积淀着人间真挚的情感,都是高中学生很好的德育材料,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把它渗透到教学中。
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生动讲述三个典型事例,突出志愿军的群体英雄形象,以自己的激情去感染学生,在学生心目中再塑“新一代最可爱的人”的形象,激发学生热爱革命英雄的情感。
学习爱国青年的革命精神。
在高中教材中,名人名篇往往含有一些文情并茂、意味隽永的名言名句。
对于这些闪烁着思想光芒的句子,我们应紧紧抓住,围绕课文提供的语言材料和中心,加以重点分析和讲解。
例如讲解,《回忆鲁迅先生》不仅要让学生领略作者的生平拯救民族的理想,了解记事散文的文体特点,同时也要让他们铭记“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这一名句,理解鲁迅对近乎危亡的民族痴真的热爱之情,理解鲁迅为民族的自由,为人民的疾苦不懈奋斗的精神。
“易中天现象”对我们的启示
“易中天现象”对我们的启示作者:齐美利来源:《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07年第03期研究中国历史、文学的人,不知几千几万,可有谁享受过被千千万万粉丝顶礼膜拜的殊荣?吃大众文化饭的不知几千几万,可又有几个真正被大众所认可、追捧?易氏不愧是当代大众文化的英雄、文化市场上的天才——靠一张嘴品评历史,一次就拿500万版税的人,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易氏是第一人。
“易中天现象”带给我们的启发是深刻的,特别是我们广大教师更应该以易教授为榜样,反思自己的教学。
一、渊博的知识。
“三国”人物众多,事件繁杂,且时间跨度大,而被易中田教授“品”起来,确实条理清晰,脉络分明,起伏有致,收敛自如。
再者,不论是在“百家讲坛”侃侃而谈,还是在书中洋洋洒洒,易中天均以其对耳熟能详的经典绝句的巧妙引用,来频频唤起人们对历史事件的摄像记忆,来勒紧大家对历史人物固有的传统画像思维。
比如他以“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换大王旗”来说明既有英雄气概又有浪漫情怀的“三国乱世”时代景象,以“既生瑜,何生亮”与“周瑜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的“驰名品牌”注册标签,三言两语就说圆了周瑜出镜所有代表性情节。
其在语言上更是旁征博引,妙语连珠,给人以美的享受。
古人云:“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要达到这样的效果,不是偶然的,是易教授严谨治学、长期积累的效果。
反观我们有的教师的课堂,为什么组织混乱,难以驾驭?为什么表达不畅,思想阻滞?为什么毫无生机活力、学生昏昏欲睡?一个主要的原因便是文化积淀不够造成的。
俗话说:厚积而薄发。
课堂上每位教师要想做到沉着自信,游刃有余,左右逢源,深入浅出,驾驭和调控课堂上一切突发事件,就必须采众长,酿百家蜜;求广博,读万卷书;重实践,行万里路,做到知识精湛,学识渊博,苦练真功、内功,成为教育过程中的一位真正的能手、艺术家和诗人。
二、平等性。
平民立场,幽默语言,是易中天大受追捧的主要原因。
他和听众完全处于平起平坐的地位,敢于放下架子,甚至没有架子,即在坚持历史真实的基础上,强调表述方式的栩栩如生,为达到这个境界,他加进去一些无厘头的搞笑语言,如在讲解古代谋士的概念时说,“就像现在的什么策划大师啊,什么点子公司啊”,“我被你雇佣了,忠心耿耿给你策划,如果我的主意你不听,拜拜,我换一个老板”。
浅谈历史教学对学生德育素质的培养
浅谈历史教学对学生德育素质的培养近年来,随着央视《百家讲坛》上易中天品三国、于丹平论语、纪连海讲历史,学术名星效应不断升温,特别是纪连海以中学教师身份登上央视堂堂的学术讲坛,给一度低迷的历史教学注入了活力,使很多对历史学科有误解的人,发现历史课是一门充满生机、活力的学科。
历史教学是中学教育的基础课,特别是针对德育教育来说。
历史课较之于其它学科,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趣性。
本文拟从历史教育对德育素质培养方面谈点浅见。
一、通过悠久的文化遗产的教学,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责任感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卓越的发明创造,光辉灿烂的文化长期居于世界文化的前列,对世界各国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中国历史上产生了许多杰出的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和文学艺术家,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百家争鸣”局面和老子、孔子等诸子百家的学说,在世界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古代中国在天文历法、地学、数学、农学、医学和人文科学的许多领域,都作出过独特的贡献。
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就有日月之食的记载。
从秦代到清末的二千一百多年间,哈蕾彗星出现二十七次,中国都有记录。
汉代张衡发明了测定地震方位的地动仪和演示日月星辰的浑天仪。
先秦的数学家提出了勾股定理。
南北朝的祖冲之算出圆周率为3.1415926。
中国的丝织、制瓷、治金、造船技术很早就达到世界的先进水平。
中国的医药学在世界上独树一帜。
特别是中国的造纸、火药、印刷术、指南针四大发明,曾经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直到十五世纪以前,中国的科学技术在世界上保持了千年的领先地位。
教师讲授这些优秀的遗产,学生会产生无比的骄傲和自豪感,认识到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是世界文化的摇篮。
我们教师要通过古代的优秀文化启发他们发奋努力,不满足于古代的成就,不妄自尊大,深刻认识我们祖国与世界强国的差距,从而努力学习、拼搏,增强历史现实的使用感、责任感,培养学生勤勉上进的品质。
易中天:开学季,聊聊什么是有教无类
易中天:开学季,聊聊什么是有教无类当然,如果爸爸陪你玩,你也可以读爸爸。
爸爸妈妈,都是孩子的老师。
不过,光有爸爸妈妈可不行,还得有学校和专门的老师。
学校可以是公立的,也可以民办。
孔子就是一位民办教师,他的学校也是自己办的,跟官方没有半毛钱关系,那时候各个国家也都没有教育部。
但,孔子是最好的老师。
怎么个好呢?疼爱学生,甚至敬畏学生。
孔子说:后生可畏。
他还说:你怎么知道后来人不如先行者?那些到了四五十岁还没什么感悟、心得和建树的,又有什么值得我们畏惧?年轻人不要怕他们!这句话,记载在《论语·子罕》。
孔子这样说,既是为了鼓励学生,也因为他自己有底气。
他可是顶尖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所以,孔子从来就不怕别人质疑,学生有问题也尽管问。
就算不能说服对方,他也不会强迫别人接受。
结果,孔子成为最早留下思想文化遗产的人。
我们应该去听听他的课。
现在全体起立,叫一声:老师好!谁都能来上学吗孔子门下那可是什么人都有。
发脾气的,闹别扭的,犯糊涂的,认死理的,拿怪问题刁难老师甚至被宣布为应该开除学籍的,一应俱全。
学生们的性格也都很鲜明,比如:这话不知谁说的,意思却很清楚:高柴:笨笨的。
曾参:呆呆的。
子张:老说过头话。
子路:老干鲁莽事。
怎么样,五花八门吧?难怪孔子主张因材施教。
那么,随便什么人都能做他学生吗?好像也是,因为孔子说过两句话:这很有意思,也很有问题。
比方说,什么是束脩?脩读如修,束脩就是十条干肉。
这是通常的讲法。
因此不少人认为,只要肯交十条干肉,就能成为孔子的学生。
身份地位啊,地域种族啊什么的,都没有关系,也不是问题。
他们说,这就叫有教无类。
意思是:人人我都教育,没有区别。
这种理解可疑。
请问,十条干肉真是门槛?如果交不起呢?是不是就不收他做学生了?那又怎么能说人人我都教育,没有区别?要知道在当时,十条干肉的价钱可并不低。
实际上,束脩未必是干肉,也有学者认为是约束和修饰,因为脩就是修。
男孩子举行了成年礼以后,就要扎起头发穿上正装,也是束修。
易中天先生是大放厥词吗?
易中天先生是大放厥词吗?易中天先生在一场给大学生的演讲中,说很多大学老师没什么用,是饭桶,学生要自学,靠自己。
然后有在职的大学老师用“大放厥词”来表达自己的情绪,作为社会观察家,我对这个事情是这样看的。
前些时候,某知名教育平台老板俞某在做直播时说,当下中国的中小学老师几乎不读书、不学习,其所谓教学,都是些考试中如何获得高成绩的方法。
然后在各种平台,一大群中小学老师也是各种愤怒,大骂俞某是“大放厥词”,等等,语言之激烈,简直恨不得要将俞某家十八代祖宗从坟里扒出来鞭尸。
我们总说社会应该多元化,人群、思考是这个多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没有哪个行业不受批评,为何独独教师行业一旦受到批评就会暴跳如雷,以至于会整个群体起来不顾形象恶言恶语的对批评者进行挞伐呢?细细想来原因无非两个方面。
一方面自我崇高化,不能批评,但凡有一丁点违逆,就来一次群体性攻击、鞭尸,所用言论无所不用其极。
比如,某地某学校某班级的家长群,一名家长只是对老师的某个决定有些不同看法,顿时被这个担任群主的老师认为是微末小民批了龙鳞,先是用最刻薄的言辞大加讽刺、攻击,然后发动一众战战兢兢的学生家长们群体批判敢在群里有异议的学生家长,不待被批判者辩驳便一脚将其踢出群外,判了死刑。
有人说,这样的老师、这样的行为是极个别的,我要说的是正因为有了目空一切的情绪土壤,才会导致这样的行为发生。
另一方面在工作上故步于老一辈教师那一套,不能与时俱进,不能自主更新知识,导致观念落后、知识陈旧。
近年来,尤其是今年休了几个月再复学以来,不知道休息时间长了对工作有了恐惧感还是其他别的什么原因,一大群从事教师工作的人在网上各种散布不满情绪,比如不满国家的职称体系,不满校长们不用教学却有高职称,不满学校中层干部教学水平不怎么样还能当干部,不满学生的个体差异,不满家长们在家长群里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笨样儿……凡此种种!然后就是给予广大学生家长们一个印象:自己小时候老师们是个什么状态、无论是教学风格还是言语风格,现在自己孩子的老师就还是原样儿。
易中天现象对教学的启示
“易中天现象”对中学历史课堂的几点启示2005年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开讲三国,他靠着“妙说”历史,“通俗”说史的方式,有趣地还原了历史的本来面目,使得原本很平常的一段历史,经由他口而变得活灵活现。
由此引发了中国国民读史的热潮,也使易中天从一个知名度不高的学者,成为文化界的热点人物,变成了万人追捧的偶像,以至学术界和社会都流传着:“嫁人就嫁易中天”,由此引发了“易中天现象”。
尽管媒体学术界对“易中天现象”,褒贬不一。
但有一点却是大家都认同的:那就是——易老师讲的历史“易懂”、“好玩”、“有趣”、“亲民”。
也许易中天算不上是什么学术精英,但他起码是个出色的历史知识的普及者,履行着和中学历史教师同样的职责。
而其普及历史文化的手段,非常新颖特别,也非常有效。
因此,我认为我们应该从“易中天现象”中吸收一些宝贵的经验,从而使我们的中学历史课堂变得和“百家讲坛”一样受欢迎,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普及历史文化知识的阵地。
以下就是我透过“易中天现象”,得到的几点对中学历史课堂的启示:启示一中学历史课堂应该更人性化课堂的人性化,简单来说就是——迎合学生的需求。
有网友在谈到“易中天现象”的红火时,用了这样的表述:“易中天的走红其实折射出了大众对于专业性知识和高品味文化的需求,是对深宅大院里所谓高深学问走向社会的期盼”。
简单来说就是,他认为易中天成功在于他迎合了大众的口味。
而易中天自己也是这样说的:“我是一个学术萝卜。
萝卜有三个特点,第一是草根,第二是健康,第三是怎么吃都行。
我追求的正是这样一个目标,老少皆宜,雅俗共赏,学术品味,大众口味。
”那我们的中学历史课堂有没有迎合学生的需求,是不是人性化的课堂呢?就目前的现状来说,恐怕还没有达到这个境界。
在中国多少年来,我们的学生就被“历史”以这样的方式对待着:“某年某月某日发生了某事,原因是什么,主要人物有谁,有什么意义”。
所以学生们对历史总有点“敬而远之”,甚至逃之夭夭。
易中天讲述如何治理“道德沙尘暴”
易中天讲述如何治理“道德沙尘暴”易中天先生近日接受《精品阅读》采访,对中国当前的道德现象发表了一些看法,文章刊于今年第一期《精品阅读》。
在这篇采访文章中,易中天先生提出了一个很形象的描述,他将当下中国道德危机频发、缺德事件不断的道德状况称之为“道德沙尘暴”,应该说还是比较准确的。
而且,易中天先生在采访中也表示,他并不欣赏这种状况,而是希望得到治理。
那么,如何才能有效治理“道德沙尘暴”,现出蓝天白云?易中天先生没有给出明确的方式,只是简单提到要“从长计议”。
我想对于易中天先生在该采访文章中体现的前后观点,说点我的看法。
首先,易中天先生并没有指出“道德沙尘暴”频发的原因。
这不能责怪易中天先生,提问者是我的老朋友老愚先生,老愚没有问这个问题,易中天先生自然不便自顾自地阐述一番。
但是,简单理解一下“道德沙尘暴”频发的原因,我认为是有必要的。
中国古代有一个重要的话题,叫做“义利之辨”,当今道德沙尘暴频发,其实就是“利”的原则大大超越了“义”的原则,尤其是个人的“利”被某些人放到了“神圣不可侵犯”的位置上。
理论界、思想界对于道德观念大加鞭挞,不分青红皂白地斥之为“虚伪”,又提供不了新东西来填补道德空缺,这种风气蔓延到社会,自然容易导致“道德沙尘暴”频发。
因此,道德沙尘暴频发的根本原因之一是,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社会精英发生了普遍性的道德沦陷。
其次,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易中天先生首先否决了政府“以德治国”的办法。
否决的理由有点奇怪。
他说,政府提倡以德治国,政府就会成为道德的提倡者和仲裁者。
政府作为道德仲裁者,就会“法外施刑”。
我认为,易中天先生的这个看法是错误的。
政府“以德治国”并不是说成为道德仲裁者,而是引导社会大众走向道德化的生活方式,因此,真正的道德仲裁者是具备了道德素养的社会大众,而非政府。
比方说“苏丹红”事件,当事人如果具有常规的道德感,自己都不愿吃的东西,怎么能卖给其他人,达到自己赚钱的目的?因此,如果民众普遍具有道德品行,政府只要告诉大家“苏丹红”不能用于食品,大家自觉遵守即可,而不需要像防贼一样,严密地检查每一个红颜色的食品。
大学辅导员笔试面试题目之四_0
---------------------------------------------------------------最新资料推荐------------------------------------------------------大学辅导员笔试面试题目之四大学辅导员笔试题目之四面试一般包括自我介绍、命题演讲和考官提问。
前面的两个环节应聘者可以提前准备,而第三部分则取决于个人的临场发挥。
能够拿到面试的门票对求职者来说十分可贵,一旦成功地把握这个机会,他的一生将因此而改变。
但是,看似一场没有波澜起伏的面试,实际上却暗藏着涮掉约 50%80%应聘者的重担。
为最大限度地区分人才的等级,度量人才的综合素质,面试官在这一环节往往出其不意,想出一些令应聘者瞠目结舌的怪问题,进而为本单位选择最佳的人才。
前些天,笔者作为书记员参加了所在学校的学生辅导员面试。
有感于应聘者在面试问答环节中突闪的智慧和凸显的败笔,我在这里节选了部分案例,从正反两方面做一个解读。
曲高和寡:套话说得多,心里话说得少面试官(以下简称J):建设和谐校园,从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开始。
请你谈一谈对这个观点的理解?失败的回答(以下简称F):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国家当前的一个重大主题。
1 / 9校园作为社会的一部分,建设和谐校园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为学生的辅导员,要公平公正地给予每个学生应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如奖学金评比、三好学生评比,参加社区劳动等。
总之,要从各个方面体现出公平公正。
成功的回答(以下简称S):我觉得不管是构建和谐社会,还是构建和谐校园,都要体现出公平公正。
在平时的生活中就应该这样(公平公正),如果是评奖学金,就不能偏心,不能说谁贫困就评谁;选班干部,就要让学生去搞民主选举;不管是谁犯了错,都要批评和处分。
只有大家都觉得公平公正了,就不会有抱怨和过激的行为,学生之间也会相互尊重,学校的氛围才会健康,这样才能建设和谐校园。
《“易中天现象”对中学历史教与学的影响》调查报告
“易中天现象”对中学历史教与学的影响摘要: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之“易中天品三国”栏目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反响,出现褒贬两个极端,引发对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历史、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学历史怎么讲的讨论。
本课题通过查找资料审视易中天现象,深入中学历史课堂,对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访中学历史教师、史学专家,应用Microsoft Excel进行统计;尝试了解中学生对“易中天品三国”关注程度、探索由此带来的对学习历史的影响,进而提出对在当代多媒体传播背景下的历史学习、中学课程改革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易中天说史风格中学生中学历史教学一、课题背景的提出: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之“易中天品三国”栏目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反响,或褒或贬,大众献上鲜花,认为是学术从精英文化的神坛走向草根民间,为公众奉献出了一道学术娱乐快餐,是一种最符合现代社会“懒人原则”的补课方式;学界飞来板砖,认为他评史时的“媚俗、哗众取宠、信口开河、有损权威”,将历史庸俗化,是学术的商品化。
这一现象不可避免波及校园,学生热捧,很多中学生不仅看节目,还进行交流、讨论、争辩,还有人对照去看《三国演义》;老师质疑,能否将课堂当讲坛。
查找最新的资料表明,对“易中天现象”引发的学术平民化、学者偶像化、史学普及等方面的研究与探讨,已经很多,但对“易中天品三国”对中学历史学习带来的影响的探讨鲜有涉及,因此本课题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对中学课程改革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二、研究方法:本课题通过查找资料审视易中天现象,深入中学历史课堂,对中学生(主要是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采访中学历史教师、历史教研员,应用Microsoft Excel;尝试了解中学生对“易中天品三国”关注程度、探索由此带来的对学习历史的影响,进而提出对在当代多媒体传播背景下的历史学习、中学课程改革的一些思考。
1、看易中天的作品、查找资料,了解、思考易中天读史说史方式(1)易中天个人简介易中天,湖南长沙人,198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任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辅导员面试题目与答案
观点类:对题目观点进行解释+对观点进行分析论证(联系实际、现实意义、具体例证) +结合观点阐述工作践行1.谈谈你对助人自助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的认识“助人自助”是心理辅导的最基本原则,通过对来访者的心理辅导和帮助使其增强独立性,以便能够在日后遇到类似的生活挫折和困难时,可以独立自主地加以解决。
此所谓授人以鱼,一日享用,教人以渔,终身受用之理。
现代意义上的心理健康教育强调自我反思、自我体验、自我感悟,强调“助人自助”、自我超越。
2.对“XX升职慢,在单位里熬年头”这一说法有什么看法?1.心态,这种现象是正常的,升值过程是有一定的制度体系的,而且一般而言,所能为公司做出的贡献是与工作年限有一定关系的。
所以这种现象是合情合理的。
2.工作动机,我是为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才报考该职位的,而并不是单纯为了升职,而且我认为,把工作看成一条实现自身权力欲望的途径的看法是非常不正确的,在工作过程中,认可了公司的价值观,其实是应该以能为公司带来效益、为公司奉献了自己为荣的。
3.表态。
我相信只要立足本岗,干好工作,金子总会发光的。
一个人对所从事工作的悟性、工作后的再学习显得尤其重要。
3.有人认为工作环境和待遇是选择工作的主要标准,你对这个问题怎么认识?第一,这话听起来有一定的道理,毕竟宽敞舒适的工作环境和优厚的待遇能让人身心愉悦和提高物质生活水平;第二,对工作环境和待遇的范围要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工作环境不仅限于办公条件,交通、通讯工具,还应包括单位风气,领导作风,和谐程度等;待遇不仅限于工资、奖金、福利,还应包括荣誉奖励、激励晋升等;第三,工作环境和待遇与工作岗位的重要程度不完全成正比,在我们国家经济条件还不发达的情况下,有的工作岗位工作环境很差、待遇却很低;第四,把工作环境和待遇选择工作的主要标准,不仅要看硬环境,还要看软环境,不仅要看物质待遇,还要看精神鼓励;第五,一个人选择工作不完全取决于工作环境和待遇,还要与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所学的专业相匹配,更需要认可公司的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是像 易 中天那样 平 等地共享互动的探究? 考评我们 的 课 堂是拿 着先进 的仪器测量大脑 的容量 ,还是 看易 中 天们 面前有 多少 会 心的微笑? 开坛论道 是统一在赫 赫 巨孽们 制定的模 子 ,还是允许易中天拣彼时彼地彼人 适 时适 地 适 人 地 异 彩 纷 呈? “ 中天现 象 ” 少 给 了我 易 至 们 三点启示 : 1 要转换角色意识, 倡导平等教育 百家讲坛 中易 中天是观众的启蒙老师 ,其讲授 的 形式也摆脱了“ 院学术” 经 的套路 , 他说 : “ 教育的根本 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 自由发展 , 让人更像人 , 而不是像 工具 , 或者是机 器 上 的一个部件 。” 中天老师在接受 易 三联周刊访问时强调 ,百家讲坛” “ 不是“ 学术论坛”它 , 的对象 是全 国各地 电视观众 。他根据听讲者 的实际情 况改变讲授方式 , 适时与听众交流。而长期以来 , 高校 德育课都是教师领导在台上讲 ,学生在台下听,我讲 “ 你 听 、 打你 通 ” 我 的现象十分普 遍 , 甚至有 的高校有 的 教 师还采取行政 命令 的方式 。殊不知 , 近来 , 育工作 德 领域 正在倡导一 种 平等式 的教育— 教育 者在对 被教 育者进行思想诱 导中,坚持民主平等 、互为主客的原 则, 运用柔性的教 育方法 , 达到思想教育的 目的。德育 教 师 要 明确 在 教 育 工 作 中 的角 色意识 。强 烈 的 角色 主 体意识就要求教师不仅仅要明确 自己身份 ,同时要明 确学生在教育工作 中的重要地位 ,只有把学生放在一 个 平 等 重 要 位 置 才 能 体现人性 化 教 育 。教 育过 程 要 民 主, 无论是讲课还 是做思想工作 , 都要体现 民主平等的 精神 ,要让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都 以平等的身份交流思 想 、 问题 。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 , 探讨 平等对待每一个 学生 , 善于倾听学 生的意见, 尊重学生的不同见解 。注 意启发和鼓励学生成长潜能的发挥 , 促进其走向成熟 , 注重 给学生提供一 个充满人性 的教育环境 。要保证学 生的发言权 , 尊重学生的思维和想法。实践证 明: 这种 模式非常适合高校大学生德 育教育的特点 ,深受广大 学 生 的欢迎 。 2.教育的 内容 、 育手段和方法必须紧扣学生的需求 教 喜欢看易 中天 节 目的大学生反映 , 他表情 和平 , 不 苟言笑 。侃侃而谈 历史杰 出人物 。虽然其貌不扬 , 时 却 时引 来阵 阵掌 声 。何 以能够 如此 ? 易 中天 的回答 是 : 做 学问 、 讲课 , 光有立场还不行 , 还得独辟蹊径 。这个蹊 径 ,就是要用大家能听明白的话 ,讲大家想听明白的 事。易中天把《 汉代风云人物》 三国》 和《 人物变成 了我 们 的邻居大哥 、邻 居大叔 ,变成 了有 血有 肉有七 情六 欲、 有喜怒哀乐的普通人。他把高雅的、 高深的 、 居高临 下的 、 一本正 经 的学 术无厘头成 了家长里短街谈巷议 , 还夹杂 了些许 的调侃 和幽默 , 既活跃 了课 堂3月 下 刊 教货
由 “ 中 天 现 象 ”谈 高 校 德 育 教 育 易
章晓炜
(浙江海洋学院, 浙江 舟山 316000 )
摘 要 : 易 中天在 现今 高校 学 生心 目当 中不仅 仅
是一位 学者、 一位教授 , 更像是一位 明星, 易中天的《 品 三 国》 给大学生带来的影响是 巨大的 , 同时给我们 高校 德 育教 育工作提供 了借 鉴和反 思 , 透过“ 易中天现 象” 改进我们的教学模 式和方法, 高德 育教 育者素质 , 提 能 使 高校 德育工作开展 更为行之有效。
时间,全国高校的大学生都把视线集中在这个厦门大
学 教授身上 。有些喜欢他 的观众还专 门在 网上建立 了 “ 易中天吧”帖子数已达数十万篇。 , 一 个 普通 的 大学 教授 在较 短 的时 间 内能 够 拥 有 如 此庞大的“ 粉丝” 群体 , 这在国内外学术界很少见。有专 家认为,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轰动效应 , 因为易中天 是 是一个“ 亲民学者”他总是设法让大家把他 当成 自己 , 的一 个邻 居 、 个 亲 戚 、 个朋 友 、 个 熟 人 。他 常说 : 一 一 一 大学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传道授业 ,那必须要传得过去 啊 。如果上课没有人 听 , 目的就没办法达到。要讲课有 人听非常简单 , 就是把 自己看做是和他们一样的人。不 要 高高在上, 卖弄别人听不懂的东西。 易 中天讲史 的方式是“ 以故事说人物 , 以人物说历 史, 以历史说文化 , 以文化说人性 ” 由一个任务牵头带 , 出事件 , 然后通过事件牵头带出其他的人物。幽默的谈 吐, 独特的讲风 , 让易中天体会到电视和学者的双赢关 系。 有人问他, 教书和上电视, 你更喜欢哪个? 他回答得 既狡猾又老实 , 我不存在更喜欢哪个 , 这之间没有太大 的可比性 , 都是很有意义的事情。 “ 中天现 象 ” 于我 们 搞好 高校 大 学生 德 育教 育 易 对 工 作 有着深刻 的启示 。 堂是 干什么 的 ? 是像 老学 究照 课 本宣科 、 滴水不漏地传授知识 , 还是像易 中天在天马行 空 、 马 由缓 中带 着我 们 品味古人 咀 嚼历史 ? 课 堂上该 信 教什么? 是独来独往 、 壁垒森严 , 各走各的道 、 各唱各的 歌, 还是像易中天不管不顾地揉在一起 、 捏在一块 、 团 成一 团 、 互相渗透? 课本该是什么样子? 是繁得理不清 头绪 , 难得找不到出路 , 偏得旁逸斜出 , 旧得灰尘盎天 , 还是像易 中天立 足现代社会联 系科技发 展 、关 注人生 体验 ? 教学该是什么样 子? 是教师居高临下地传经送 道, 学生庄重地听 、 严肃地诵 、 敬畏地背 、 神圣地练 , 还
关键词 : 易 中天现 象 德育 教育
近来 , 随着中央电视台“ 百家讲坛” 的播放 , 厦门大 学教授易中天 以他独特的讲授风格和演讲技巧 ,打动 了成千上万的电视观众 ,同样在全 国高校中也兴起了
一股 学 习易中天热 。大学 生争相通过各种形式 观看易 中天教授的演讲 , 并为之喝彩。讲坛上那个学识渊博 、 侃侃 而谈 的智者形象 , 深深地 留在 了人们 的脑海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