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转型与分层结构的变迁(综述)

合集下载

企业的管理制度进化

企业的管理制度进化

企业的管理制度进化一、传统管理制度的缺陷与问题1. 刚性决策体系在传统的管理制度下,决策往往是由高层管理者独断独行,下属员工很少参与决策过程,导致决策的质量和效率受到限制。

这种刚性的决策体系往往无法反应市场变化和需求变化,影响企业的快速反应能力。

2. 纵向分权结构传统的管理制度往往以纵向分权结构为主,即权力从上至下的层层传递,导致信息传递不畅、决策滞后等问题。

这种结构下,底层员工往往缺乏反馈和参与机会,导致企业内部沟通不畅和员工积极性不高。

3. 缺乏创新机制在传统的管理制度下,往往缺乏激励和奖励机制,员工的创新意识和积极性无法被有效激发,导致企业创新能力不足。

这种制度下,企业很难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二、企业管理制度的进化1. 扁平化管理结构随着管理科学的发展和人才需求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倡导扁平化管理结构。

扁平化管理结构将企业内部层级压缩至最小,促使信息传递更迅速、决策更灵活。

员工也更容易参与决策过程,从而提高了员工的归属感和团队意识。

2. 横向协作机制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强调横向协作和跨部门协同工作,以打破部门壁垒、促进信息共享和团队合作。

这种机制让企业内部的资源得以最大化利用,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创新能力。

3. 弹性决策机制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更加注重弹性决策机制,即让员工参与决策、激发员工创造力并鼓励员工承担责任。

这种机制增强了企业对市场的适应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也提高了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忠诚度。

4. 激励机制的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强调激励机制的建立,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新意识。

激励机制不仅包括薪酬激励,还包括晋升机会、培训机会、员工福利等,让员工感受到企业对其价值的认可和尊重。

三、企业管理制度的进化原因1. 市场竞争的激烈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必须不断调整管理制度以适应市场变化。

扁平化管理结构、横向协作机制等新型管理制度的出现,是企业为了提高竞争力和市场敏捷性的必然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变迁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变迁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变迁分析内容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度、政策和产业结构的变动引起社会分层结构的变化。

本文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分层结构变化的分析,宏观上把握其特点与变化趋势,以期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理论支持,以更好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关键词:改革开放社会分层结构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在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方面进行了大幅度改革,社会由此开始了深刻的制度变迁。

这一制度变迁,使社会结构出现一系列变迁,我国原有的“两个阶级一个阶层”的社会格局被打破,社会分层发生重大变化。

本文拟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变化进行梳理,以求宏观地把握变化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变化社会分层就是按照不同的标准将社会成员分成不同的阶级阶层。

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之下,社会分层结构既体现了经济因素的决定性作用,也凸显出文化因素的重要影响力。

(一)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分层结构改革初期,社会分层结构从政治分层转变为经济分层。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体制开始从计划向市场的转轨,为原有社会阶层的分化和新的社会阶层的产生都提供了动力。

在这一时期,原先所坚持的政治标准和劳动分工的划分原则开始转变,原有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也开始分化,各社会群体之间的流动性较为频繁,没有很明确的界限。

社会分层结构还没有形成稳定的体系,总体上呈现出一种过渡的特点。

所有制的变化造成社会分层的基础重构。

改革开放后,各种经济成分平等竞争,多种所有制形式发展,社会分层发生重大变化。

工人开始从“体制内”单位即全民和集体等公有制经济单位向“体制外”单位即个体、私营、外资等非公有制经济单位流动。

在沿江沿海较为发达的地区出现了个体经济、私营企业等经济形式,同时造就了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主等社会群体。

1982年颁布的宪法第十一条规定: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城乡劳动者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

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

社会学学科教育部第一至第六届优秀人文社科成果奖

社会学学科教育部第一至第六届优秀人文社科成果奖

社会学一等奖(共9项第一届1995一等奖(5项)《行行重行行----乡镇发展论述》《中国人口发展态势及对策探讨》《社会运行导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基本理论的一种探索》《农村劳动力的剩余及其出路》《对控制我国人口增长的五点建议》二等奖(11项)《中国人口丛书》《中国人口地理》《企业社会学新论》《人口结构学》《人口承载力与人口迁移》《社会改革控制论》《贫困与发展道路选择》《独生子女:他们的家庭、教育和未来》《当代西方人口学说》《当代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结构及其变革》《马克思社会研究方法论》第二届1998一等奖(2项)《中国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分析》著作《西藏的人口与社会》著作二等奖(4项)《人地关系论——中国人口与土地关系问著作《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和中国社会的转型-著作《当代中国社会分层与流动》著作《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论文三等奖(9项)《三峡工程移民与库区发展研究》著作《科学价值系统论》著作《马库色:批判与重建》著作《走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人口.环境与发著作《“中国经济奇迹”的未来与政策选择—著作《开发扶贫与环境移民》著作《历史原脉与现实走向--历史社会学研著作《转变中的中国人口与发展总报告》著作《21世纪辽宁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如研究咨询报告第三届(2003)一等奖(1项)《社会分层与贫富差别》著作二等奖(4项)《中国城市贫困问题研究》著作《去进度效应总和生育率研究》系列论文《转型社会中的私营企业主:社会来源及著作三等奖(9项)《从济贫到社会保险:英国现代社会保障著作论文《独生子女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及其结果《社会学的语言学转向》论文《社会支持结构的转变:从一元到多元》论文《中国人口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一项著作《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著作著作《传统与变迁:江浙农民的社会心理及其第四届(2006)一等奖(1项)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著作二等奖(1项)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计划目标人群研究咨询报告三等奖(10项)心灵的集体化—陕北骥村农业合作化的女论文新乡土中国著作再生产的延续:制度转型于城市社会分层著作差序格局的理论诠释及现代内涵论文企业职工的权威意识及其对管理行为的影论文转型时期中国社会救助著作不灌而治--山西四社五村水利文献与民俗著作中国城市居民生活时间分配分析论文后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著作中国大陆村委会选举的制度实施著作第五届(2009)一等奖(0项)缺二等奖(5项) A New Perspective in Guiding Ethnic Relations in the 21st Century:中国社会学的发端与扩展 著作类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年6月 刘市场转型过程中的国家与市场--一项基于劳动力退休年龄的考察 论文类小镇喧嚣--一个乡镇政治运作的演绎与阐释 著作类 生活•读书•新知三新二元社会与中国社会转型研究 论文类 《中国社会科学》 2007年第1期人口学学科体系研究 著作类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年11月 邬三等奖(11项)“农民工”永久迁移意愿研究 论文类 《社会学研究》 2007年第6期 蔡中国第一村华西村转型经济中的后集体主义 著作类 牛津大学出版社 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分析报告 研究报告类 中国残疾人联合社会资本与社会和谐 著作类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年2月 卜长伪满时期中国东北地区移民研究 著作类 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农民上访与政治信任的流失 论文类 《社会学研究》 2007年第3期 胡 社会研究中的因果分析 论文类 《社会学研究》 2006年第4期 王天夫三峡外迁移民社会融合与稳定调查研究 研究报告类 国务院三峡办,四选择:国企变革与工人生存行动 著作类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年福利三角中的社会排斥:对中国城市新贫穷社群的一个实证研究 著作类 迁移与发展--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证 著作类 科学出版社 2005年第六届(2012)共9项)费孝通宁夏出版社曾毅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杜克大学中华人口与社郑杭生、李强 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宋林飞《中国社会科学》刘铮、邬沧萍、林富德新华社《内部参考》1979中国人民大学孙敬之 主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胡焕庸、张善余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刘祖云 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中国人口出版社刘长茂主编 张纯元 副主张志良主编甘肃科技出版社童星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何承金、赵学董 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风笑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李竞能、吴国存 主编山西人民出版社李路路浙江人民出版社瞿铁鹏上海人民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查瑞传 曾毅 郭志刚 主马 戎 著同心出版社朱国宏 著复旦大学出版社郑杭生 等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李强 著中国经济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孙立平 王汉生 王思斌 朱 农 主编 王冰 副主武汉大学出版社张 彦 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刘少杰 著唐山出版社(台湾)林富德 翟振武 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宋林飞 著南京大学出版社张志良 主编 原华荣 张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吴忠民 著河南大学出版社邬沧萍 主编 郝虹生 副高等教育出版社尹文耀辽宁省计划委员会采用李强 著鹭江出版社2000年9月关信平 著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1月郭志刚《人口研究》2000年1期李路路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3月丁建定 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12月风笑天《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6期刘少杰《社会学研究》1999年4期丘海雄 陈建民 任焰《社会学研究》1998年4期王桂新 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11月张静 著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4月周晓虹 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12月李强著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12月郭志刚等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采纳,中国人口出版社2004年3月郭于华《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贺雪峰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李路路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卜长莉《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1期蔡禾《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洪大用著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年12月董晓萍、[法]蓝克利著中华书局2003年10月王琪延《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2001年第4期刘少杰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4月胡荣著中华发展基金管理委员会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4年4月ns in the 21st Century:“De-politicization”of Ethnicity in China 论文类 Asian Ethnicity Vol.8,No.3(Oct 2大学出版社 2007年6月 刘少杰力退休年龄的考察 论文类 《中国社会科学》 2007年第5期 梁玉成著作类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7年10月 吴 毅国社会科学》 2007年第1期 刘 平出版社 2006年11月 邬沧萍主编学研究》 2007年第6期 蔡 禾、 王 进作类 牛津大学出版社 2006年6月 周 怡报告类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2007年11月 郑晓瑛、 陈 功、 宋新明、 张 蕾、 刘 岚出版社 2005年2月 卜长莉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年10月 王胜今研究》 2007年第3期 胡 荣》 2006年第4期 王天夫告类 国务院三峡办,四川省人民政府移民办 2007年1月 宋子然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年4月 刘爱玉的一个实证研究 著作类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年1月 彭华民类 科学出版社 2005年11月 王桂新等20202020202020克大学中华人口与社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l.8,No.3(Oct 2007) 马 戎。

市场转型与社会分层_美国社会学者关于市场转型与社会分层问题研究文献综述

市场转型与社会分层_美国社会学者关于市场转型与社会分层问题研究文献综述

市场转型与社会分层——美国社会学者关于市场转型与社会分层问题研究文献综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来的两个阶级一个阶层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分化,一些新的社会阶层逐渐形成。

国内社会分层的研究已经成为了一个热点,并且已经产生了很多有价值的理论成果。

一批美国社会学家早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初期也把中国的市场转型与社会分层的研究纳入自己的视野,他们对此问题的研究对于国内学者研究市场转型的分层机制具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文拟就美国的社会学家关于市场转型的争论加以综述,探究其对社会分层机制研究的理论脉络。

一、市场转型论的提出倪志伟在1989年10月号的《美国社会学评论》上发表的《市场转型论:国家社会主义从再分配向市场的过渡》一文引发了以后的有关市场转型论的争辩。

在此文中,倪志伟提出了一种关于社会不平等的新理论,并将之应用于研究从国家社会主义再分配向市场资本主义转型过程中的问题。

倪志伟的假定是市场经济与再分配经济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经济形态,与之相联系的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社会分层机制。

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将根本改变再分配经济中以权力作为分层机制的状况。

权力在市场经济中将不能像再分配经济那样发挥作用了。

从再分配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将伴随着权力的转移,那些国家社会主义中最具有特权的阶层或阶级,即再分配者,失去了他们的一些特权,而获益的是那些处在国家社会主义等级制度底层的人,即直接的生产者。

结果是,由收入和获得稀缺物品来衡量的不平等被缩小了。

再分配制度中市场制造平等的机制是:如果工资不由行政命令来决定,而由交换关系来确定,那么生产者便可能具有更多的权力;如果市场发挥作用,那么人力资本有可能得到更多的回报,对权力资本的经济回报下降;如果再分配经济中存在市场,那么企业家就会成为社会流动的另一条途径。

1977年到1985年间,中国总体上的收入不平等程度降低了,城市居民与农民的收入差距缩小了,农村中农民与干部的收入差距也缩小了。

制度探索 制度转型 制度体系化 制度集成创新-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制度探索 制度转型 制度体系化 制度集成创新-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制度探索制度转型制度体系化制度集成创新-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写成以下样式:概述制度是一个国家或组织内部规则和程序的总称,它对于一个国家或组织的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

在现代社会,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和发展,制度也需要不断探索与转型,以适应新的需求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制度的相关议题,包括制度探索、制度转型、制度体系化和制度集成创新,以期为读者提供一种新的思考方式和视角。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将对本文的主题进行概括和解释,并说明文章的结构。

正文部分将详细探讨制度探索、制度转型、制度体系化和制度集成创新的要点和意义。

结论部分将对全文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目的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制度探索、制度转型、制度体系化和制度集成创新的分析和讨论,深入探讨制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以及如何通过创新和变革来不断完善和优化制度,进一步推动社会进步和稳定。

同时,本文也旨在激发读者对制度问题的思考,并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从业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内容为:文章结构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对整篇文章进行概述,简单介绍制度探索、制度转型、制度体系化和制度集成创新的背景和意义。

其中包括概述部分,对整篇文章的主题进行简要概括;文章结构部分,对整篇文章的章节结构进行说明;目的部分,阐述撰写此篇文章的目的。

正文部分是文章的主体,分为制度探索、制度转型、制度体系化和制度集成创新四个部分,分别对每个主题进行深入阐述。

其中,每个主题下还可以分别列出要点1、要点2等具体内容,用以详细叙述相应的内容。

结论部分对整篇文章进行总结和展望。

总结部分概括了文章中各个主题的要点和内容,对文章的核心观点进行总结;展望部分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和拓展做出展望,为读者提供未来的思考方向。

通过以上的文章结构,可以清晰地呈现出整篇文章的逻辑和内容安排,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获取文章的主要内容。

社会转型与社会结构变迁

社会转型与社会结构变迁

社会转型与社会结构变迁人类社会的历史充满了变革和转型,而社会转型往往伴随着社会结构的变迁。

社会转型是指当一个社会正在经历从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的转变时。

这种转变可能是由于不同的因素所引发的,如科技的进步、经济发展、文化冲突等。

社会结构则是指一个社会的组织形式和层次分布关系。

本文将探讨社会转型如何影响社会结构变迁,并分析这种变迁对人们的生活和社会关系产生的影响。

首先,社会转型对社会结构产生重要的影响。

一个社会的结构决定了人们在其中的地位和角色。

当一个社会发生转型时,旧有的社会结构往往会被打破,新的结构不断形成。

以工业革命为例,这次重大的社会转型引发了城市化的浪潮。

农村地区的农业劳动力大量涌向城市,从而使城市人口迅速增长。

这种社会转型引发了社会结构的变迁,城市变得更加复杂,涌现出各种不同的社会角色和阶级。

因此,社会转型对社会结构的塑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次,社会结构变迁对人们的生活有深远影响。

一个社会结构的变迁可能改变人们的工作方式、生活环境和社会机制。

随着技术的进步,社会结构的变迁越发迅速和显著。

以互联网的普及为例,这种技术驱动的社会结构变迁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现在,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远程工作、在线学习和线上购物。

这种变迁使得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和灵活,同时也有可能造成社会交往的减少,增加社会孤立感。

此外,社会结构变迁对社会关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社会结构的变迁可能加剧社会内部的不平等和冲突。

以社会阶级的变迁为例,当一个社会内的阶级结构发生变化时,新的社会结构往往给予某些群体更多的权力和资源,而使其他群体处于劣势。

这种不平等可能导致社会冲突的爆发,进而威胁到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因此,社会结构的变迁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努力,以减少不平等和分化。

总之,社会转型和社会结构变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

社会转型影响社会结构的塑造,而社会结构变迁则对人们的生活和社会关系产生深远影响。

未来社会转型和结构的变迁将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我们需要不断理解和适应这些变化,以促进社会的繁荣和发展。

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演变

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演变

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演变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演变是一个历史长河中的复杂过程。

从古代封建社会到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中国社会的分层结构经历了多次变革和调整。

本文将从历史的角度出发,探讨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演变。

古代封建社会是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起点。

在这个社会中,社会分层主要是以官僚、士农工商为基础。

官僚阶层是最高的社会阶层,他们掌握着政治和经济的大权。

士阶层是官僚阶层的补充,他们是文化和教育的代表。

农民和工人是社会的基础,他们负责生产和劳动。

商人阶层则是最低的社会阶层,他们被视为不道德和不正义的人。

随着现代化的进程,中国社会的分层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20世纪初,中国开始了资本主义的改革和开放。

这个时期,中国社会的分层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资本家和企业家成为了新的社会阶层,他们掌握着经济的大权。

知识分子也成为了新的社会阶层,他们是文化和教育的代表。

工人阶层和农民阶层则逐渐失去了原有的地位。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社会的分层结构再次发生了变化。

在这个时期,中国实行了社会主义制度,社会分层主要是以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为基础。

工人阶层成为了最高的社会阶层,他们掌握着政治和经济的大权。

农民阶层则是社会的基础,他们负责生产和劳动。

知识分子则是文化和教育的代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分层结构再次发生了变化。

在这个时期,中国开始了市场经济的改革和开放。

资本家和企业家再次成为了新的社会阶层,他们掌握着经济的大权。

知识分子也成为了新的社会阶层,他们是文化和教育的代表。

工人阶层和农民阶层则逐渐失去了原有的地位。

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演变是一个历史长河中的复杂过程。

从古代封建社会到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中国社会的分层结构经历了多次变革和调整。

每一次变革都反映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也为中国社会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变迁

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变迁

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变迁
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变迁中国社会分层结构一直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演进和变化的一部分,从古代的爵位制度到现代的社会结构,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形式和内容。

在古代,中国的社会分层结构以爵位制度为主,有着明显的王朝等级制度,由皇室、大臣、士绅等构成,而且等级之间有着严格的划分,并拥有不同的权利和责任。

随着历史的变化,社会分层结构也在发生着变化。

自清朝以来,中国社会分层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最明显的是农民阶层的出现,这一阶层可以说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基础。

20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分层结构发生了更大的变化,主
要是由于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深刻变化,社会分层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首先,社会经济的发展,使中国社会出现了新的阶层,如资本家、知识分子、中产阶级、白领阶层等。

其次,政治体制的变化,使中国社会出现了更多的权力结构,如官僚体制、垄断体制、党派体制,以及其他形式的社会结构。

此外,中国社会的民主化和社会主义改革,也对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变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变迁,体现了中国历史上不同时期社会发展的特点,为中国社会的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今天,中国社会分层结构仍然存在,但它的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更加多元化,体现出了中国社会的多元发展特征。

社会分层结
构的变化,不仅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也改变了中国传统社会结构,为中国社会的未来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制度同构理论研究评述:制度变迁或组织变迁的视角

制度同构理论研究评述:制度变迁或组织变迁的视角

一、研究对象及其涉及学科、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制度变迁(特别是组织变迁),是研究难度较高的一个命题,但在学者们不畏艰辛的共同努力下,现已取得了显著成果。

在制度变迁过程中,制度或者组织到底是趋同还是趋异呢?制度趋同(Institutional Isomorphism)也叫制度同构、制度同质、制度同形。

制度趋异也叫制度多样化(Institutional Divergence)。

学者们更多地关注制度趋同,因为制度趋异易于理解,且容易得到理论上的论证。

而制度趋同却难以理解,且无法从理论上找到根据。

最早明确研究制度同构理论的学者是马克斯·韦制度同构理论研究评述:制度变迁或组织变迁的视角○田湘波(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长沙410082)[摘要]由马克斯·韦伯最早提出的制度同构理论认为,在科层制背景下,不同的组织制度变得越来越相似,越来越像一个同形的巨大铁笼,即科层制同构。

制度同构理论经历了科层制同构—竞争同构—制度压力同构的发展历程,同时,制度同构的目的也经历了合法性—效率—合法性的演变过程。

制度同构包括强制同构、模仿同构、规范同构三种机制,而不仅仅只存在模仿同构一种作用力。

作为一种有影响力的组织理论或制度变迁理论,它已从经济学领域延伸到了社会学、管理学、政治学、教育学、体育学、法学及信息学等领域,既可分析工商企业组织的变迁,也可分析非营利组织和公共部门组织的变迁。

20多年来,学者们从实证或掌握的面板数据出发,从经验的角度来验证这一理论的应用情况,取得了可观的学术成果。

展望未来,一是要继续对制度同构目的进行深入研究,二是持续重视制度同构三种机制的研究,三是重视将制度同构理论、竞争同构理论和路径依赖理论相结合的研究,四是重点关注制度同构在公共部门组织变迁和公共政策变迁中的作用研究。

[关键词]制度变迁;组织制度化;组织合法性;强制同构;模仿同构;规范同构[中图分类号]D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8129(2023)07-0047-15[收稿日期]2023-03-15[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教育系统巡视巡察制度变迁及其效果研究”(编号:XJK20A-JG003)、202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党的巡察制度运行机制及效用评价研究”(编号:20YJA710034)阶段性成果。

制度转型与分层结构的变迁——阶层相对关系模式的“双重再生产”(李路路,2002-06)

制度转型与分层结构的变迁——阶层相对关系模式的“双重再生产”(李路路,2002-06)
·105 ·
© 1995-2005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社会科学 2002 年第 6 期
型过程中社会分层模式的变化规律进行探讨 。 (一) 问题与理论背景 在由中央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型的过程中 , 关于精英群体的形成乃至整个社会的分层结
制度转型与分层结构的变迁 Ξ
———阶层相对中讨论了制度转型与分层结构变化的关系问题 , 认为在向市场转型的过程中 , 市场机 制的发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资源分配的过程 , 但是 , 由国家主导的改良式变迁以及一系列制 度性因素 , 决定了阶层间相对关系的模式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重组 , 原有以阶层再生产为主要特 征的相对关系模式在制度转型过程中仍然被持续地再生产出来 。作者认为 , 社会分层模式的构成 及变化 , 并非仅仅取决于经济机制或经济 —技术理性的功能需求 , 而是同时在社会和政治的过程 中被形塑 , 因而是特定制度环境和转型过程的结果 。“市场”不仅由经济行为和经济关系所构成 , 还包含了社会 、政治 、文化的逻辑和权力的实施 。经济 —技术理性和经济机制都存在于特定的制 度结构之中 。
② “阶层间相对关系模式”是指不同阶层成员在阶层结构中流动的相对机会分布 。“相对流动”主要是比 较两个社会集团的后代竞争不同社会位置时的相对优势 。它是在考虑到产业结构和职业结构变化的影 响下 , 通过不同阶层成员相对流动机会的分析 , 更深刻地揭示阶层间的关系实质 。可 参 见 D. L. Featherman , F. L. Jones and R. M. Hauser , Assumptions of Social Mobility Research in the United States : The Case of Occupational Status.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 1975 , vol. 4 , pp . 329 —360 ; 今田高俊《社会阶层与政 治》 (经济日报出版社 , 1991 年) ; 彭玉生《定类或定序依变项回归分析》, 载李沛良《社会研究的统计 应用》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2001 年) 第 306 —331 页 。

历史进程中的制度转型

历史进程中的制度转型

历史进程中的制度转型在人类社会的漫长发展历程中,制度转型是一个至关重要的主题。

它不仅影响着社会的运行方式,还深刻地塑造了人们的生活和命运。

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制度的不断变革和转型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

在远古时期,人类以部落的形式生存,遵循着简单的习俗和规则。

这种原始的社会组织形式虽然简单,但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族群的生存和繁衍。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农业的出现,人们开始定居下来,形成了更为复杂的社会结构。

此时,私有制逐渐产生,阶级分化开始出现,国家的雏形也随之孕育。

古代社会的制度转型,以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变为例。

在奴隶社会,奴隶被视为奴隶主的财产,没有任何权利和自由。

而封建社会则以封建领主和农民的关系为基础,农民虽然受到封建领主的剥削,但相对奴隶有了一定的人身自由和生产资料的支配权。

这一转变的背后,是生产力的提高和生产关系的调整。

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使得农业生产效率大幅提高,从而为封建社会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

在欧洲,中世纪的封建制度具有鲜明的特点。

封建领主在自己的领地内拥有绝对的权力,而国王的权威则相对有限。

农民需要向领主缴纳租税、提供劳役,以换取土地的耕种权和一定程度的保护。

这种制度在一定时期内维持了社会的稳定,但也存在着严重的不平等和封闭性。

中国的封建社会则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从秦朝的大一统到清朝的衰落,封建制度不断演变和完善。

中央集权制度在加强国家统一和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地方的发展和创新。

近代以来,工业革命的爆发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变革,资本主义制度逐渐在全球范围内确立。

资本主义制度强调私有制和市场经济,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的创造力和积极性,推动了生产力的飞速发展。

工厂取代了手工工场,商品经济迅速繁荣。

然而,资本主义制度也带来了严重的贫富差距和社会矛盾。

工人阶级受到残酷的剥削,生活状况恶劣,这引发了一系列的工人运动和社会改革。

同时,社会主义制度的出现也是历史进程中的一次重大制度转型。

论社会转型中的阶层分化与人大制度变革

论社会转型中的阶层分化与人大制度变革

□徐振光人大制度研究论社会转型中的阶层分化与人大制度变革在社会转型期,中国的社会结构发生着深刻变化。

一个社会阶层的具体状况及其相互关系,决定着社会政治体系的性质和运行模式。

这是政治社会学的一个基本原理,也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

社会转型期社会阶层的分化正在影响着人大制度的变革与发展,人大制度也必然应对社会阶层的分化带来的挑战,不断变革。

一、阶层分化的现状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社会阶层发生了重大的变迁和分化。

这一分化具有如下特征:1.社会阶层构成趋于多元化改革开放前,我国的社会结构是以身份制为标志的“两个阶级一个阶层”(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的阶层结构。

这个阶层结构从上世纪50年代中期一直到1978年改革开放前,保持着比较稳定的状态。

改革开放后,原来的“两个阶级一个阶层”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分化,以职业为基础的新的社会阶层分化机制逐渐取代过去的以政治身份、户口身份和行政身份为依据的分化机制,一些新的社会阶层逐渐形成,各阶层之间的社会、经济、生活方式和利益认同的差异日益明晰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研究”课题组通过大量翔实的调查资料,按职业分类为基础,以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占有状况为标准,勾画了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基本形态。

它由十个社会阶层和五种社会经济地位等级组成。

这十个社会阶层是: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员工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和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

它们可以分为五大社会经济等级:社会上层(包括高层领导干部、大企业经理人员、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及大私营企业主)、中上层(包括中低层领导干部、大企业中层管理人员、中小企业经理人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及中等企业主)、中中层(初级专业技术人员、小企业主、办事人员、个体工商户、中高级技工、农业经营大户)、中下层(个体劳动者、一般商业服务人员、工人、农民)、底层(包括生活处于贫困状态并缺乏就业保障的工人、农民和无业、失业、半失业者)[1]。

中国的制度变迁阶级结构转型和收入不平等1978―2005-文档资料

中国的制度变迁阶级结构转型和收入不平等1978―2005-文档资料

中国的制度变迁阶级结构转型和收入不平等1978―2005一、导论:把阶级带回来在有关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变迁研究中,对于社会经济不平等的经验研究和理论概括一直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伴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是收入分配的持续恶化,特别是在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之后。

从1990年到2005年的15年间,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从人民币1 642元增加到14 040元;而收入的基尼系数也从0.356快速上升到0.449(World Income Inequality Database,2006;陈志柔,1999;国家XX局,2006)。

近年来中国社会不平等的恶化已经成为学术界与媒体共同关注的话题。

关于中国社会分层机制变迁的研究,以倪志伟的市场转型理论及其后续的相关争论在20世纪90年代的英语世界最为盛行(边燕杰,2002;Nee,1989、1991)。

受博兰尼(Polanyi,1957)和泽林尼等(Konrad &Szelenyi,1979)的启发,倪志伟将决定社会经济资源分配的模式区分为再分配制度与市场交换制度两种类型,宣称在中国从计划经济再分配制度转向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的过程中,掌握再分配权力者,例如干部或党员的收益将会减弱,而私营企业主与人力资本的拥有者将会获得市场青睐(Nee,1989;Nee & Cao,1999)。

此理论提出后,在政治资本、人力资本、个体户的收益和总体社会不平等的趋势等方面,均受到经验证据上的重大挑战,这就是所谓的“市场转型之争”(the markettransition debate)(Szel6nyi & Kostello,1996)。

一些研究发现,在市场转型过程中,所谓政治资本的拥有者,其收益未必会减少(Bian&Logan,1996;Walder el al ,2000;Zhou,2000),学者们由此提出了关于政治权威延续的命题。

再如,有关私营企业主的研究表明,新兴的企业家未必都能得到市场的眷顾,在农村地区,相对于一般个体或家庭企业的收益随着劳动力市场的扩张而下降,具有干部身份的企业主却仍维持其经济优势(Walder,2002、2003;Wu,2006)。

制度转型与社会变迁

制度转型与社会变迁

制度转型与社会变迁近年来,随着经济和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国家都经历了制度转型和社会变迁的过程。

这种转型和变迁是国家和社会面临的一项关键挑战,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本文将探讨制度转型与社会变迁之间的关系,以及其对个人和整个社会的影响。

首先,制度转型是社会变迁的重要推动力之一。

制度是指一套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规则和程序,它在社会中起到组织和调整的作用。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旧有的制度可能无法适应新的需求和挑战,这就需要进行制度转型。

制度转型可以是由内部推动的,如政府改革和法律变革,也可以是由外部因素引发的,如全球化和技术革命。

无论是哪种方式,都必然会带来社会的变迁。

新的制度往往会改变社会的组织结构、资源分配和人际关系等方面,从而引发社会的动态变化。

其次,制度转型对个体和整个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个体层面上,制度转型可以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例如,在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过程中,人们的职业选择、生活习惯和家庭结构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而在政治领域,制度转型可以改变个人的参与机会和权力分配。

例如,民主制度的引入可能会增加公民的政治参与和言论自由,从而促进社会的民主化进程。

在整个社会层面上,制度转型也会带来社会结构的调整和社会关系的重构。

例如,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中,社会的阶级结构和经济利益分配体系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然而,制度转型和社会变迁并非一帆风顺。

转型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种种困难和挑战。

例如,旧有的利益格局和社会规则可能会阻碍制度转型的进行,一些阶层或利益集团可能会保护既得利益而抵制改革。

此外,转型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资源分配不公和社会不平等加剧的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对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造成威胁,也会对个人的生活和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应对制度转型和社会变迁带来的挑战,社会各方需要共同努力。

政府应该加强制度改革和创新,确保制度转型的顺利进行。

同时,政府也需要关注社会的脆弱群体,加强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的供给。

管理制度的变革与转型

管理制度的变革与转型

管理制度的变革与转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企业环境的快速变化,管理制度也面临着必要的变革与转型。

本文将从企业管理制度的背景和现状、变革的必要性、变革的原则和方法以及变革后的效果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背景和现状企业的管理制度是指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建立和完善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流程。

传统的管理制度通常以层级严明、权威主义和决策集中为特点,这种制度在过去的时代曾是有效的,但在今天面临许多挑战和问题。

二、变革的必要性管理制度的变革是必要的,因为传统制度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的企业环境和发展趋势。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管理需要更加灵活、高效和创新。

变革管理制度可以提高企业竞争力,适应市场变化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变革的原则和方法1. 增强员工参与:变革不应仅由高层决策,而应广泛征求员工的意见和建议。

员工是企业的重要资产,他们了解业务细节和实际问题,参与决策可以提高制度的可行性和执行力。

2. 引入科技手段: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管理效率和信息共享。

例如,通过引入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可以实现各部门和业务之间的无缝协作与信息共享。

3. 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可以借鉴其他企业或行业的先进经验和成功案例。

通过学习和吸收其他企业的管理制度创新,可以为自身的变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4. 持续改进和创新:管理制度的变革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一个持续改进和创新的过程。

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不断优化和调整,与时俱进。

四、变革后的效果经过管理制度的变革,企业可以带来许多积极的效果:1. 增强组织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能更好地应对市场的变化和挑战。

2. 提高员工满意度和参与度,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3. 优化流程和资源配置,提高管理的效率和成本控制能力。

4. 加强企业的创新能力,推动产品和服务的不断升级与更新。

5. 建立健康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形成有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积极氛围。

综上所述,管理制度的变革与转型是企业发展的必然需求,只有不断适应时代变化和挑战,才能保持竞争力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管理制度的变革与转型

管理制度的变革与转型

管理制度的变革与转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企业的不断壮大,管理制度也在不断地变革和转型,使得企业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的变化和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探讨管理制度的变革与转型。

一、形成原因在管理制度变革和转型的背景下,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主要原因。

市场需求的变化、竞争压力的增大,以及公司自身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都需要企业进行管理制度的变革与转型。

其次,政府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变化也是管理制度变革和转型的重要原因。

政策法规的变化往往会对企业的管理制度产生影响,需要不断跟进和调整,使企业的管理制度更加合乎规定。

最后,企业自身的需要也是管理制度变革和转型的重要原因。

企业不断壮大,管理制度也需要不断更新和改进,以适应企业不断壮大的需求。

二、变化趋势管理制度的变革与转型,需要从传统的管理制度向现代化方向转型。

首先是目标导向,从量化考核向结果导向转变,强调完善目标考核机制,以目标为导向,推动企业不断提高经营效益。

其次是流程创新,从流程管控向流程创新转变,强调创新思维与技术手段的应用,不断提高流程效率,降低成本成本支出,增加企业竞争力。

最后是人性化管理,以员工为中心,从僵化的人员管理向人性化管理转变,强调员工的自主性和创新性,积极地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实现策略管理制度的变革与转型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首先是加强组织文化建设,塑造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企业文化和企业形象,以此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其次是强化管理理念,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和规范的工作流程,通过不断发掘管理模式和业务创新,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益。

最后是注重人才建设,实施人才战略,提高员工的素质和能力,在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同时,推动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管理制度的变革与转型是企业不断发展和成长的必经之路。

在全球化和市场化的当今社会中,企业需要不断地变革和创新,才能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

因此,企业应积极地探索适合自己的管理制度变革和转型策略,不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转型理论述评

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转型理论述评

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转型理论述评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转型理论述评制度转型理论是新制度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一理论看来,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从实质上说就是一个制度转型的过程,即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制度安排取代适应计划经济的制度安排的过程。

系统地分析和透视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转型理论,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制度转型问题。

一、什么是制度转型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转型理论首先探讨了制度转型的内涵。

在新制度经济学看来,社会主义“是一种主要由国家机构持有生产资料产权的经济制度系统。

如何使用和分配这些产权(包括劳力)要由中央、省或地方的政府机构来决定。

为了便于实施自上而下的控制,不得不用外在设计的、主要是指令性的制度来取代市民社会中的许多内在制度,从而中央计划代替市场的自发调节”。

[1](P505)在这样的社会经济制度下,由于“竞争性市场的信息机制、缔约自由和私人产权的激励机制”被废除,从而导致社会主义经济“遭受巨大的动态效率损失”,“资本存量下降,经济绩效恶化”。

[1](P512)面对日益严重的经济问题,社会主义国家先后开始了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的进展表明,大多数的社会主义国家开始了向资本主义国家的制度转型。

因此,所谓制度转型,即意味着“从一种国家或政体被转变或转变为另一种国家和政体”。

但是,更为严格地说,从经济制度的角度看,制度转型“是指这样一种制度变革,即从以生产资源集体所有制和党政机关控制生产资源的运用为主转变为以私人所有制以及按个人和私人团体的分散决策运用生产资源为主”。

[1](P505)二、制度转型的本质要点新制度经济学指出,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经济制度转型是一项复杂的任务。

“在这一过程中,有许多互动性变革必须以任何一个大脑都难以完全理解的方式发生。

”[1](P523)但是,从制度经济学的立场看,制度转型的目标是要构筑市场制度的基础性条件,因此,实现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制度转型,其本质要点至少应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个人必须掌握其在民事、经济和政治上的自由权,这包括自由出售自己劳力和技能的权利,拥有财产的权利,结社的权利,寻找信息的权利,发表言论的权利和迁徙的权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度转型与分层结构的变迁(综述)在天则所的第248次双周学术讨论会上,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主任李路路做了一场题为“制度转型与分层结构的变迁”的学术讨论会。

下面就是李教授讲座的主要内容。

李教授首先给出了理论背景,即首先讲了在转型过程中谁输谁赢的问题。

关于这个问题从80年代起在社会学界,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以康奈尔大学教授维克托利为代表的,认为原来的社会分层结构是建立在再分配体制之上的。

当市场机制取代了再分配机制之后,社会分层结构会发生重组。

用另外一个话说就是会发生循环的现象。

在社会结构的上端会发生大规模的人员更替。

原来社会的下层会依靠市场提供的上升渠道取代原来的上层阶级。

这个被称为市场转型理论。

很多研究东欧和中国的社会学家就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他们认为虽然这些社会都在向着市场机制转变,但是这些社会的结构不会发生大规模的重组。

所以后来一个社会学家就把它归结为一个命题,从精英的角度说,制度转型和精英的变化究竟是循环还是再生产的?说精英是循环的就是市场理论讲的,说精英是再生产的是说在这样的制度变革当中,社会精英还会延续下来。

李教授做的研究就是利用中国的材料,中国社会的变化来对制度变迁、社会变迁,社会分层结构的变化来做一个讨论。

具体的研究对象就是谁输谁赢的问题。

接着,李教授讲了基本观点与假设。

首先,如果是国家主导的、自上而下的渐进的过程,那么阶级阶层的变化就会是再生产为主的。

第二个看法是说市场机制的出现和兴起,改变的是阶级地位获得的方式和机制。

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机制而不是他们的相对地位。

如果说以前更多的是以政治权利为基础的话,现在更多的会以市场权利、家庭背景、教育等作为一个地位获得的机制。

过去那种一个政策改变千百万人阶级地位的政策作用会随着市场机制的发展越来越弱。

所以阶级的再生产会由间接的随着市场发展会变得越来越直接。

所以归结起来第一个可以把它叫做双重再生产的。

就是说这个阶级结构本身是再生产的,在这个制度转型中他依然被延续了下来。

在一个再分配的社会里边,再生产的机制是以间接为主的话,那么在一个越来越市场化的社会中,就会是直接的再生产与间接的并重的。

然后,李教授介绍了再生产的问题,就是说这个阶级之间的关系,是更封闭,还是以再生产为主,以流动为主。

他认为阶级之间的关系是以再生产为主的,无论是在改革前还是改革后,从代际流动的情况来看,阶级的相对位置和他们之间的相对关系是没有发生根本改变的。

在对市场机制的看法方面,李教授认为即使市场逐渐成为资源分配主导的机制,一些普遍的机制比如教育仍然会成为地位获得的主要机制。

他认为市场本身就不是一个平等化的机制,或者用马克思的话说,市场本身就是财富和贫穷在两端的积累,市场就是一个分化的机制。

权力上是平等的但结果是分化的。

所以韦伯就曾经讲过,这个世界上有两种权力,一种是行政命令权力,一种是交易型的权力。

其次他强调了是结果出发。

制度上是相对独立的,经济是一种制度,政治也是制度,文化也是制度,社会分层的结构也是制度化的,社会文化也是制度化的。

之所以会出现这个社会从再分配向市场的转变是再生产的,人们可以从以前的位置转到现在的位置上来就是因为各种各样的机制是相对独立的,不一定是谁决定谁的。

也不一定说市场机制出现了原来的再分配者就垮掉了。

换个角度说,这个社会的结构,阶级结构的变化不仅仅取决于经济机制,而且还取决于其他机制,取决于政治机制,取决于变迁机制,取决于利益的机制。

在阶级结构当中,阶级结构的存在、发展和变化不仅仅受到经济逻辑的影响,而且受到其他逻辑的影响。

因为社会的分层结构的存在不仅仅是建立在经济机制的基础上,而且是建立在国家的传统,文化和利益等机制的基础之上的。

最后,李教授认为社会分层的结构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的,其中应该说国家或者说政治在社会分层结构的变化当中是起非常重要的作用的,甚至包括市场本身。

用布罗代尔的话说,就是资本主义本身也是国家所造的,也不是脱离政治的。

所以现在政治学强调制度主义的视角,强调经济关系是嵌入到社会关系里边的,强调资源分配的体制是嵌入到整个环境里边的。

所以在基于社会制度转型的问题上,有人提出来社会主义的转型到底是过渡还是转型,是说我们从一种理想的再分配体制转变为一个理想的市场体制,还是说我们就会弄出一个四不象的社会来。

他认为制度的变革不是一种制度取代另一种制度,而是一些制度的重新组合。

制度转型与分层结构的变迁天则经济研究所248次双周学术讨论会本文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唐寿宁(主持人):今天很高兴请到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主任李路路教授来做演讲。

李教授早年毕业于人大哲学系,现在是国际协会会员,北京市社会学协会副秘书长,长期从事社会分层与制度结构的研究。

今天的演讲题目是“制度转型与分层结构的变迁”。

他给我的提纲理论色彩浓厚,表明这是一个偏向纯理论的研究。

下面我们欢迎李路路教授开始演讲。

李路路:首先谢谢天则所给我这个机会,让我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在这里讲讲。

本来我有一个稿子,不过忘带了。

但是基本内容是记得的,待会演讲也可能有一些不太准确的地方。

我这次主要是想讲述一下自己的一些观点,可能有点偏向理论化,但不是想要做什么理论上的创新,而是这个问题本身就需要回答一些理论上的问题。

下面我就开始演讲。

大概这么几个方面。

首先我想讲一下研究的问题和理论背景是什么?社会分层的问题在社会学里面是一个长期的主题,有很多的研究。

我这个题目涉及到的是针对苏东和中国出现再分配经济转型以后,在这种制度变型后社会分工是怎么变化的?在这方面有两个题目在90年代是集中讨论的。

一个是说在这样一个制度转型的过程中,社会的不平等性是如何变化的?第二个问题是说在这样一个转型过程中哪一个阶级会成为最终的胜利者,简单的说就是谁输谁赢的问题。

这两个问题都是涉及到制度转型以后给社会分层结构带来的变化问题,涉及到社会结构的变迁是一个什么样的规律、状态的问题,所以有人说,在社会主义国家社会出现转型以后,使得社会研究又出现活力。

上一次社会变迁研究的高潮出现在50年代,二战以后。

今天我做的研究不涉及到社会不平等如何变化的问题。

我涉及到的问题主要是第二个,在转型过程中谁输谁赢的问题。

关于这个问题从80年代起在社会学界,特别是美国社会学界有一场比较大的讨论。

主要是两种观点,一种是以康奈尔大学教授维克托利为代表的,认为原来的社会分层结构是建立在再分配体制之上的。

当市场机制取代了再分配机制之后,社会分层结构会发生重组。

用另外一个话说就是会发生循环的现象。

在社会结构的上端会发生大规模的人员更替。

原来社会的下层会依靠市场提供的上升渠道取代原来的上层阶级。

这个被称为市场转型理论,89年第一次发表引发了社会学界很大的反响。

很多研究东欧和中国的社会学家就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他们认为虽然这些社会都在向着市场机制转变,但是这些社会的结构不会发生大规模的重组。

所以后来一个社会学家就把它归结为一个命题,从精英的角度说,制度转型和精英的变化究竟是循环还是再生产的?说精英是循环的就是市场理论讲的,说精英是再生产的是说在这样的制度变革当中,社会精英还会延续下来。

这是社会背景。

这样的一个讨论在社会学里面不是随着市场的出现才出现的,二战以后,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社会分层结构会如何变化就一直是讨论的重点。

现在的这两种观点实际上和50年代的研究是联系在一起的。

当时有一些社会学家认为,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教育在社会地位的获得方面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社会流动性会越来越高,社会结构会越来越开放。

这被认为一种强调经济理性、强调功能主义的观点。

另外一些人则认为,虽然工业技术在发展,虽然教育有着重要的地位,虽然有着理性化的发展,但是这个社会分层结构并不仅仅取决于工业化,分配机制,或者是技术进步,而是取决于文化、传统、现有的阶级结构、阶级利益。

这被称之为制度主义的观点。

认为阶级结构和工业化的发展不是一个功能主义的关系,而是一个更复杂的关系。

所以关于谁输谁赢,社会分层的结构是如何变化的,如果非说有什么理论性的话,其实是有这么一个理论背景在后面。

我做的研究就是利用中国的材料,中国社会的变化来对制度变迁、社会变迁,社会分层结构的变化来做一个讨论。

具体的研究对象就是谁输谁赢的问题。

第二个问题我讲一下我做这个问题的基本假设或者说基本观点。

关于阶级结构究竟是循环的还是再生产的?制度改变以后社会结构究竟会有什么样的变化?我觉得不能抽象地讨论。

如果把它看作一个社会变迁过程中的阶级结构的改变的话,我们必须对社会变迁的过程和制度转型的过程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然后我们才可能推导出一些理论上的假设或者说基本的看法来。

如果这样考虑问题的话,中国的改革有一些什么特点,从这些特点中能够推导出一些什么假设来?关于中国改革的研究已经很多了,其中一些跟我的研究有关的特点我想是会影响到社会分层结构的变化的。

我想强调这么几个特点:第一,中国的改革是国家主导的、自上而下的。

你可以说农村改革是从小岗村开始的,但是改革的推动,特别是短短两三年就把它变成了一个社会的变迁。

这是跟国家的推动、国家力量的干预分布开的。

第二,改革的进程是渐进的。

这样会使社会长期处于一个混合经济、混合体制的阶段。

因为改革是从边缘开始,从某一个领域开始,从某一个部门开始,从某一个层次开始。

所以在改革过程中会长期存在一个多种体制并存、多种机制并存的状况,所以说渐进不是一个缓慢的问题,而是一个混合的问题。

第三,中国的改革确实是一个市场机制取代再分配机制的过程。

它有一个表现说过去对于社会生活包括阶级结构的政治干预会随着改革的深入逐渐的减弱。

只是减弱的过程和方式有各种各样的争论,但是无可置疑的是当市场的力量得到强化的时候政治干预会在很多方面开始弱化。

第四,任何社会的改革,他都有一个很强的路径依赖的特征,只不过我们做研究的往往只重视理论研究而忽略了路径依赖的特征。

特别是在国家主导、自上而下的改革过程中,路径依赖的特点会更明显。

如果中国改革的这四个特点存在的话,就会对中国的社会分层结构或者说阶级、阶层结构产生重大的影响。

从这四个特点出发,我有两个基本的假设或者说判断:第一,如果是国家主导的、自上而下的渐进的过程,那么阶级阶层的变化就会是再生产为主的。

因为所谓国家主导用社会分层的理论来说就是在这个社会中占有优势的阶级他们来主导的改革。

而且那些在传统社会主义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阶层在现在的制度转型过程中依然是占主导地位的。

他们依然是胜利者。

第二个看法是说市场机制的出现和兴起,改变的是阶级地位获得的方式和机制。

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机制而不是他们的相对地位。

如果说以前更多的是以政治权利为基础的话,现在更多的会以市场权利、家庭背景、教育等作为一个地位获得的机制。

如果说在一个政治社会里边由于政治干预的影响,阶级结构经常处在变化之中的话,那么市场的兴起就会令阶级结构越来越稳定,越来越少受到政治的干扰,如果是再生产的话那么这个再生产会随着市场的兴起稳定下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