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随堂练习.doc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3.3.1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同步练习
3.3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第1课时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1.以下不是燃烧需要的条件的是( )A.可燃物 B.氧气 C.压强 D.温度到达着火点2.野炊时,小华发现篝火的火焰很小,于是他将木柴架空一些,这样做的目的是( )A.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 B.升高木柴的温度C.降低木柴的着火点 D.方便添加木柴3. 近几年“纸火锅〞(如图3-3-1)逐渐流行起来。
“纸火锅〞是用纸张代替金属材料做容器盛放汤料,当酒精燃烧时纸张不会燃烧。
对此现象,以下解释合理的是( )图3-3-1A.纸张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B.水蒸发时吸收热量,温度达不到纸张的着火点C.纸张被水浸湿,导致着火点降低D.空气不充足,纸张不会燃烧4.对以下词语用有关化学知识解释不合理的是( )A.火上浇油——隔绝空气B.风助火势——为燃料提供足够的氧气C.釜底抽薪——燃烧需要可燃物D.钻木取火——使温度到达可燃物的着火点5.2022·绥化以下灭火方法中,利用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这一原理的是( )A.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B.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可用水浇灭C.扑灭森林火灾时,将大火蔓延道路前的一片树木砍掉D.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6.2022·鄂州如图3-3-2将一根铜丝绕成螺旋状网罩罩在一支燃着的蜡烛的火焰处,不久蜡烛火焰熄灭,其熄灭的原因是( )图3-3-2A.温度降低至着火点以下 B.去除了可燃物C.降低了着火点 D.隔绝了氧气7.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食物腐败、钢铁生锈,这三种现象变化的共同点是( )①有热量放出②能发出光③有氧气参与反响④反响速率很快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8.2022·徐州以下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A.粮库失火用水浇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B.扑灭森林火灾时开拓隔离带——去除和隔离了可燃物C.用扇子扇煤炉,炉火越扇越旺——提供充足的氧气D.图书档案起火,用二氧化碳扑灭——隔绝氧气9.如图3-3-3所示,将两支燃着的蜡烛罩上茶杯,过了一会儿,高的蜡烛先熄灭,低的蜡烛后熄灭,同时还观察到茶杯内壁变黑。
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3.3“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知识过关练习题
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3.3“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知识过关练习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1 . 一定质量的氧气液化成为液氧,此过程中发生改变的是()A.氧分子之间的间隔B.氧分子的质量C.氧元素的存在形态D.氧气的化学性质2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柴燃烧时将其架空,使木柴充分燃烧B.用煤炉取暖时,室内放一盆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C.图书档案、精密仪器等失火用泡沫灭火器灭火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3 . 人们在生活和生产中为了防止事故发生,常需要采取一些安全措施。
下列做法不符合安全措施的是A.严禁旅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乘车B.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先做灯火实验C.加油站、面粉加工厂附近应严禁烟火D.发现煤气管道泄漏用打火机检查泄漏点4 . 下列各组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研究温度对化学反应的影响B.研究CO2能否溶于水C.比较黄铜和铜的硬度D.研究燃烧是否需要达到着火点5 . 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A.金属材料在常温下都是固体B.人类最早大量使用的金属是铁C.通常情况下铝制品耐腐蚀,是因为铝不易发生化学反应D.生铁和钢都属于铁的合金6 . 下列有关化学学习模型正确的是()A.原子结构模型B.地壳中元素含量模型C.燃烧条件模型D.空气组成模型7 . 将10g碳酸钙固体高温煅烧一段时间,冷却后投入足量稀盐酸中完全反应.有关结论错误的是()A.共生成11.1g氯化钙B.煅烧后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增大C.共生成4.4g二氧化碳D.煅烧越充分则消耗的盐酸量越少8 . “安全重于泰山”。
下列采取的措施安全的是A.到溶洞探险用灯火照明B.家用电器失火用水扑灭C.冬季吃木炭火锅要关紧门窗D.天然气泄漏打开排气扇通风9 .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式,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向某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冒出,则该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根离子B.碱溶液的pH大于7,则pH大于7的溶液都是碱溶液C.单质中含有一种元素,则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都是单质D.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则只需破坏其中一个条件就可以灭火10 . 对下列词语的有关化学原理解释不合理的是()A.火上浇油﹣﹣隔绝空气B.风助火威﹣﹣为燃烧提供足够多的氧气C.釜底抽薪﹣﹣撤除可燃物D.钻木取火﹣﹣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11 . 运送汽油的罐车上,应该张贴的图标是()B.A.D.C.12 . 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A.将大块煤粉碎后再燃烧,其目的是延长煤燃烧的时间B.由图a 可知,火柴头斜向下降低了火柴梗的着火点C.由图b 可知,金属镁引起的火灾不能用CO2灭火D.蜡烛用扇子一扇即灭,是因为扇走了蜡烛周围的空气13 . 生活中的下列现象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A.金属制品生锈B.麦田里堆放的秸秆失火C.动植物的呼吸D.夏天米饭放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变馊14 .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B.贵重图书资料着火,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C.燃气灶火焰出现黄色,锅底出现黑烟时,可增大灶具燃气进气口D.家中燃气泄漏着火,关闭燃气阀门15 . 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检验、制备和用途能达到目的是()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蓝C.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迅速制备大量二氧化碳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火焰立即熄灭,证明二氧化碳已经集满16 .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初中生小昆同学出现生长迟缓,食欲不振的情况,所以妈妈在其午饭中加入芹菜和海产品。
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3.3“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知识过关练习题
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3.3“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知识过关练习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1 . 下列有关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浓硫酸具有腐蚀性C.水是一种常见的液体D.铜有很好的导电性2 . 下列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的一些认识。
其中科学合理的是A.用洗洁精除油污属于乳化作用B.火炉旁放盆石灰水能防止煤气中毒C.“缺铁性贫血”中“铁”指铁单质D.厨房液化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通风3 . 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才能放出热量B.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燃烧C.煤、石油、天然气燃烧都放出大量的热,都是重要的燃料D.所有的燃烧都是化合反应4 . 对下列现象或做法的解释正确的是()A.修建防火墙、开挖隔离带均可以防火,是因为它们均隔离了可燃物B.明矾和二氧化氯均可用于净水剂,是因为它们都有杀菌消毒的作用C.NaOH和CaO溶于水时均能放出热量,是因为它们都能和水发生反应D.浓盐酸、浓硫酸敞口放置后质量分数都会变小,是因为它们都有吸水性5 . 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铜用于制导线,是由于铜有良好的导电性B.铁制品表面涂“银粉”(铝粉),是由于铝的化学性质没有铁稳定C.用墨书写的字画可以保存很长时间,是由于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D.制糖工业中利用活性炭来脱色,是由于活性炭的吸附性强6 . 下列变化中,与缓慢氧化无关的是A.钢铁生锈B.食物腐烂C.冰雪融化D.呼吸作用7 . 下列图示为“中国节能”标志的是()A.B.C.D.8 . 油锅起火,迅速用锅盖盖灭,其主要灭火原理是()A.降低食用油的着火点B.清除可燃物C.隔绝空气D.防止食用油溅出9 . 对比实验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下列对比实验设计不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A.区分硬水和软水B.探究CO2与水反应C.探究空气是燃烧的必要条件D.探究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10 . 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A.钻木取火是因为摩擦生热,温度达到了木材的着火点B.厨房天然气泄漏,应立即打开抽油烟机排气C.用干粉灭火器来扑灭油、气等燃烧引起的失火D.面粉加工厂严禁烟火,主要是为了防止粉尘爆炸11 . 物质的用途和性质密切相关.下列用途主要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活性炭用于防毒面具B.金刚石作装饰品C.石墨制铅笔D.二氧化碳灭火12 . 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模型正确是A.原子结构模型B.物质的构成模型C.燃烧条件模型D.空气组成模型13 . 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认识正确的是A.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就可以燃烧B.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立即用湿抹布盖灭C.燃气泄漏时,点火检查D.用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14 . 推理错误的是选项化学反应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A镁能与二氧化碳反应,铁不能与二氧化碳反应反应物的性质B通常木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反应温度C硫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反应物的浓度D加热氯酸钾反应速率较慢,加入二氧化锰后速度加快催化剂A.A B.B C.C D.D15 . 蒸馒头时,在发酵面团中加入某种物质,既能除去面团中的酸又能使馒头松软,该物质是()A.氢氧化钠B.生石灰C.碳酸氢钠D.氯化钠16 . 下图是一组与燃烧有关的实验,对下列实验现象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实验1红磷未燃烧,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高B.实验2红磷燃烧,产生白烟,是因为氧气的助燃性C.实验2集气瓶中水的体积超过1/5,是因为红磷量不足D.实验1热水中白磷没有燃烧,是因为水中的白磷没有与氧气接触二、选择填充题17 . 运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白磷和红磷的的着火点都低于80℃B.①③现象对比说明物质燃烧必需与氧气接触C.②③现象对比说明物质燃烧的条件是可燃物D.热水可以起到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三、填空题18 . 请回答下列与含碳物质有关的问题。
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同步练习1.doc
3.3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1.为了避免火灾,加油站采取的下列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A .严禁烟火B .禁止使用手机C .架高顶棚加强通风D .降低燃料着火点2.下面对灭火实例的灭火原理解释不正确的是( )3.下图中,利用“降温到着火点以下”的原理熄灭蜡烛的是()4.下列突发事故的处理措施正确的是( )A .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刻浇水灭火B .厨房中的煤气大量泄漏时,立即打开抽油烟机排气C.桌面上酒精灯内酒精洒出,着火燃烧,立即用湿抹布扑灭D.图书档案起火,用大量水浇灭5.学校食堂,为了让煤充分燃烧,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正确合理的措施是()A.增加煤的用量B.粉碎煤块C.提高锅炉的耐热性D.减少空气通入量6.下列灭火方法与隔绝氧气无关的是()A.森林失火时设置一条隔离带B.用CO2灭火器灭火C.用锅盖盖灭着火的油锅D.用灯帽盖灭酒精灯7.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只有在点燃或加热时可燃物才能燃烧B.只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可燃物就能燃烧C.只有含碳元素的物质才能燃烧D.只要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就能灭火能力提升8.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
”此话的意思是说:做人必须脚踏实地,事业才能有成;燃烧木柴需要架空,燃烧才能更旺。
从燃烧的条件看,“火要虚”的实质是()A.增大可燃物的热值B.提高空气中的氧气含量C.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9.下列措施不能使燃烧更剧烈的是()10.某同学在研究物质燃烧的条件时,做了下图所示的实验;把一条粗金属丝绕成线圈罩在一支蜡烛的火焰上,火焰很快就熄灭了。
对这一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金属线圈内的气体温度升高了B.可燃物的温度降到了着火点以下C.金属丝有良好的导热性D.若预先将金属丝加热,蜡烛就不会很快熄灭11.下图是一组用于研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对比实验,对有关实验现象和结论的判断错误的是()A.实验1中红磷未燃烧,说明红磷的着火点高于白磷B.实验2中白磷燃烧,说明实验2中的热水温度高于实验1C.实验2中如果停止通入氧气,燃着的白磷会熄灭D.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或空气),并达到着火点12.打火机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如图是普通电子打火机的实物照片。
【精编】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随堂练习.doc
3.3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一、选择题1.在空气中发生的燃烧,缓慢氧化和自燃的共同点是()A.都需要达到着火点B.都吸收热量C.都要点燃D.都属于氧化反应2.灭火时往可燃物上喷大量水的主要作用是()A.隔绝空气B.降低温度C.使水分解D.使水变成水蒸气以挥发3.不能考虑用于油井灭火的措施是()A.设法阻止石油喷射B.设法使火焰隔绝空气C.设法降低石油的着火点D.设法降低油井温度4.把一小块白磷放在盛有80℃水的烧杯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白磷浮于水面,并且燃烧B.白磷沉于水下,并且燃烧C.白磷不能燃烧,因为没有与氧气接触D.白磷不能燃烧,因为没有达到着火点5.下列对燃烧和爆炸的认识错误的是()A.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B.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越大,燃烧越剧烈C.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即可发生爆炸D.有易燃易爆物的场所,严禁穿化纤类衣服6.夜间发现液化石油气泄漏时,所采取的应急措施()A.开灯,仔细检查泄漏源B.打电话报警,并请维修人员前来维修C.向室内喷水,溶解液化石油气,防止其燃烧D.打开所有门窗通风,严禁一切火星和明火1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解析:A、空气中发生燃烧和自燃必须达到物质的着火点,缓慢氧化不需达到着火点,故A错误;B、燃烧、自燃都会产生热量,缓慢氧化属于放热反应,只是反应慢,放热不明显,故B错误;C、燃烧需要点燃,自燃是通常情况下发生的燃烧现象,不需点燃,缓慢氧化不需点燃,故C错误;D、氧化反应是指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燃烧、缓慢氧化、自燃都是物质与氧气反应,符合氧化反应的定义,都属于氧化反应,故D正确;故选D。
2.B解析:用水灭火,主要是水蒸发,产生大量的水蒸气,吸收大量热量而使得火焰的温度低于着火点而使火焰熄灭。
故选B。
3.C解析:A、设法阻止石油喷射,可以清除可燃物,可以起到达到灭火的目的,故选项措施正确;B、使火焰隔绝空气,利用的是隔绝氧气的原理,可以起到达到灭火的目的,故选项措施错误;C、石油的着火点不能降低,因为着火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一般情况下不能改变,故选项措施正确;D、降低油井的温度,能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可以起到达到灭火的目的,故选项措施错误。
九年级上册科粤版化学第三单元第三节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同步测试卷
九年级上册科粤版化学第三单元第三节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同步测试卷九年级上册科粤版化学第三单元第三节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同步测试卷一、选择题1. 在消防知识中有一个词叫做“物理性爆炸”,是指在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情况下发生的爆炸,下列各项描述中属于物理性爆炸的是()A.煤矿中因遭到明火而发生的瓦斯爆炸B.高压锅因排气孔堵塞而爆炸C.节日的烟花在空中爆炸 D.厨房中因燃气泄漏而爆炸2. 将两支燃着的蜡烛罩上茶杯,过了一会儿高的蜡烛先熄灭,低的蜡烛后熄灭,同时还观察到茶杯内壁变黑。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启发:从着火燃烧的房间逃离时,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A.用湿毛巾捂住鼻子 B.呈站立姿势跑出C.伏低身子逃出 D.淋湿衣服爬出3. 英国科技人员研制出自动灭火陶瓷砖,砖里压入了一定量的氦气和二氧化碳。
这种砖砌成的房屋发生火灾时,在高温烘烧下,砖会裂开并喷出氦气和二氧化碳,从而抑制和扑灭火焰。
自动灭火陶瓷砖的灭火原理是()A.清除可燃物 B.使燃烧物与氧气隔绝C.降低燃烧物的着火点 D.使燃烧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4. “蜂窝煤”比煤球更有利于煤的完全燃烧、提高燃烧效率,这主要是因为()A.降低了煤的着火点 B.升高了煤的着火点C.提高了氧气的浓度D.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5. 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A.甲烷 B.二氧化碳 C.氧气 D.氮气6. 一场大火往往由一个小小的烟头引起。
烟头在火灾发生中所起的作用是()A.提供可燃物 B.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C.提供氧气 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7. 1854年5月30日,英国战舰“欧罗巴”的船舱里装满了供战马吃的草料,航行途中突然草料着火,整个战舰瞬间变为火海。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草料舱没有氧气 B.草料舱通风不好C.草料发生缓慢氧化积累了大量的热D.草料温度达到了草料的着火点1 / 58. 燃放鞭炮容易给人身和环境带来危害,益阳市政府早已在市区发布了禁放令,作为中学生,除了要带头遵守外,还要做好宣传解释工作。
科粤版九年级上册化学3.3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同步练习题
科粤版九年级上册化学3.3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同步练习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只有在点燃或加热时可燃物才能燃烧B.只要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就能燃烧C.只有含碳元素的物质才能燃烧D.只要降温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就能灭火2.下列物质与空气按一定比例混合,如果接触到明火,有发生爆炸危险的是()①氢气②汽油蒸气③面粉④煤尘⑤天然气.A.仅①B.①⑤C.①②⑤D.①②③④⑤3.钒被誉为“合金中的维生素”,钒元素的部分信息如下图。
下列有关钒的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非金属元素B.原子序数为23C.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8 D.相对原子质量为50.94g4.英国科技人员研制出自动灭火陶瓷砖,砖里压入了一定量的氦气和二氧化碳。
这种砖砌成的房屋发生火灾时,在高温烘烧下,砖会裂开并喷出氦气和二氧化碳,从而抑制和扑灭火焰。
自动灭火陶瓷砖的灭火原理是( )A.清除可燃物B.使燃烧物与氧气隔绝C.降低燃烧物的着火点D.使燃烧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5.下列对意外事故的处理中,错误的是()A.家用电器着火时,应立即用水浇灭B.煤气泄漏时,应立即关闭阀门,开窗通风C.洒出的酒精正桌上燃烧时,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D.发生火灾时,应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并采取必要的自救措施6.厨房炒菜,油锅着火,这时最简单的处理方法是A.立即向锅里泼水B.用灭火器灭火C.立即盖上锅盖D.立即把油倒掉7.一辆客车夜晚行驶在公路上,发现油箱泄漏,车厢里充满了汽油的气味,这时应该采取的措施是()A.开灯查找漏油部位B.让车内所有的人集中到车厢后部C.洒水降温溶解汽油蒸气D.打开所有车窗,严禁烟火,疏散乘客8.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实验只能得出燃烧需要氧气这一结论B.该实验使用了相同的可燃物C.该实验现象是铜片上的白磷不燃烧,红磷燃烧D.该实验说明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9.下列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A.动植物的呼吸B.食物的腐烂C.酒和醋的酿造D.木炭的燃烧10.食品腐败是由于细菌或霉菌在潮湿、有氧、适温等条件下大量繁殖的结果。
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3.3“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知识过关练习题
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3.3“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知识过关练习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变化过程中不包含缓慢氧化的是( )A.动植物的呼吸B.蔗糖的溶解C.铁生锈D.米饭变馊2.在加油站应悬挂的警示标志是()A.B. C.D.3.对下面一些现象和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A.用活性炭去除冰箱异味﹣﹣活性炭有吸附性B.蜡烛一吹即灭﹣﹣冷空气降低了蜡烛的着火点C.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干冰升华要吸热D.鱼儿不能在冷开水中存活﹣﹣冷开水中几乎没有氧气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原理是隔绝空气B.木材着火用水浇灭,是降低着火点来灭火C.扑灭森林火灾时,砍掉数目形成隔离带,原理是清除可燃物D.煤块粉碎后燃烧,可以提高燃料的利用率5.下列安全措施不正确的是A.燃放烟花爆竹时,远离人群和可燃物B.正在使用的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C.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先做灯火试验D.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6.下列有关化学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A.工业上可用消石灰处理硫酸厂的废水B.“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黄金的熔点高C.用高压水枪灭火的原理是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D.农业上可用铁桶盛放农药波尔多液(含硫酸铜)7.对下列词语的有关化学原理解释不合理的是()A.钻木取火﹣﹣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B.煽风点火﹣﹣为燃烧提供足够多的氧气C.火上浇油﹣﹣隔绝空气D.釜底抽薪﹣﹣隔绝可燃物8.危险发生时,以下应急措施正确的是()A.煤气泄漏时,打开电灯检查漏气管道B.发生火灾时,打开所有门窗通风C.发现有人触电时,立即用手把触电者拉开D.地震发生时,在底楼的同学快速跑到空旷的地方9.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A.身上的衣物着火,可就地打滚使火熄灭B.只要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就一定燃烧C.图书、档案失火,通常用水基型灭火器扑灭D.“吹灭蜡烛火焰”灭火的原理,是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10.实验室熄灭酒精灯是用灯帽将其盖灭,该灭火的主要原理是()A.隔绝空气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C.清除可燃物D.降低温度11.有关氧气说法正确的是A.用带火星的木条可以检验氧气B.硫能在氧气中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C.鱼、虾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D.金属锈蚀、动物呼吸、锅炉爆炸都是缓慢氧化12.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生活习惯或作法合理的是()A.饮水解渴,水越纯越好B.电器着火,用水来扑灭C.为使馒头松软可口,用小苏打发面蒸馒头D.“锌”----人称智力之花,饮“三精”口服液补锌,喝得越多越好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水灭火,利用了水能降低可燃物着火点的原理B.天然气是一种比煤清洁的化石燃料C.露置在空气中的汽油没有燃烧是因为汽油是液态D.太阳能热水器的主要工作原理是水在阳光的作用下发生了放热的化学反应14.通常情况下,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如图所示的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燃烧与温度有关的是()A.③④B.②③C.②④D.①②15.下列灭火措施中,正确的是A.炒菜时油锅着火--用水烧灭B.电器着火--用水烧灭C.实验时熄灭酒精灯--用嘴吹灭D.森林着火--开辟隔离带16.日常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属于缓慢氧化的是()A.动植物的呼吸B.木炭燃烧C.火药爆炸D.铁丝燃烧二、选择填充题17.运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白磷和红磷的的着火点都低于80℃B.①③现象对比说明物质燃烧必需与氧气接触C.②③现象对比说明物质燃烧的条件是可燃物D.热水可以起到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三、填空题18.回答下列问题(1)氧气可压缩储存于钢瓶中,因为受压时氧气分子间的___________减小;(2)CH4充分燃烧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3)炒菜时锅里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其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
粤教版九年级上学期《3.3 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测试卷解析版
粤教版九年级上学期《3.3 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测试卷解析版一.选择题(共31小题)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焰很快熄灭,是因为它接触不到氧气B.室内着火不能立即打开门窗,是因为会提供充足的氧气C.只要达到着火点,可燃物一定会燃烧D.在生煤炉时,可点燃木材来引燃煤,是因为木材的着火点比煤高【分析】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温度要达到着火点,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焰很快熄灭,火柴仍然与氧气充分接触,燃烧产生的热量向上散逸,使火柴梗得不到充足的热量,温度达不到火柴梗的着火点,故选项说法错误。
B、室内着火不能立即打开门窗,是因为打开门窗,使空气对流,提供了更为充足的氧气,引起火势变大,故选项说法正确。
C、达到着火点,可燃物不一定会燃烧,还要与氧气接触,故选项说法错误。
D、在生煤炉时,可点燃木材引燃煤,是因为木材的着火点比煤低,利用木材燃烧放出的热量,使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上,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燃烧的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温度要达到着火点)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正月里,不少人点燃孔明灯,放飞心中梦想。
孔明灯燃气的火焰温度可达300℃,但纸质灯罩却没被点燃的原因是()A.纸张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B.空气不充足,纸张不会燃烧C.风将热量吹散后灯罩的着火点降低了D.风将热量吹散使灯罩处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分析】根据燃烧的条件(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温度要达到着火点),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A.灯罩的材料是纸,是可燃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B.灯罩能与氧气充分接触,故选项说法错误。
C.着火点是可燃物的属性,不会降低,故选项说法错误。
D.纸质(着火点约170℃)灯罩却没被点燃,是因为风将热量吹散使纸质灯罩处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故选项说法正确。
九年级化学上册7.1燃烧和灭火随堂练习
7.1 燃烧和灭火第一课时燃烧的条件与灭火的原理和方法1.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人类已有几十万年的利用燃烧反应的历史。
燃烧需要具备的条件是( )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温度达到着火点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2.为了避免火灾,加油站采取的下列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A.严禁烟火 B.禁止使用手机C.架高顶棚加强通风 D.降低燃料着火点3.厨房炒青菜时,油锅过热着火,下列灭火措施适宜的是( )A.加少量水 B.倒掉油C.倒入大量菜 D.撒上沙子4.某校五楼寝室,学生熄灯就寝后,一同学违规点蜡烛看书,不小心引燃蚊帐,导致火灾;另一学校一同学躲在寝室吸烟,乱扔烟头,不慎引燃被子而发生火灾。
就此事件回答下列问题:(1)从物质燃烧的条件看,蚊帐是__________,烟头在引发火灾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火灾发生后,该同学慌忙打开房门,致使火势迅速扩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寝室同学惊醒后,一边拨打“119”,一边采取了下列自救措施,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B.跳楼逃生C.藏在桌子底下等待救援(4)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喷水将大火扑灭,水灭火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1.下列常用危险化学品标志与燃烧、爆炸有关的图标中,表示错误的是( )A.剧毒品B.爆炸品C.禁止放易燃物D.禁止吸烟2.交通部门规定,旅客乘坐车船时,严禁随身携带易燃、易爆物品,因为在人员密集的车船上,这些物品一旦着火或爆炸,极易造成巨大危害,以下物品:①蔗糖;②酒精;③烟花鞭炮;④汽油、煤油。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章 3.3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同步测试题 (新版)粤教版
3.3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一、单选题1.调查统计表明,火灾伤亡事故很多是由于缺少自救常识造成的,缺氧窒息是致人死亡的首要原因.相关自救措施不合理的是()A. 在山林中遇火灾时,尽量向逆风方向奔跑,脱离火灾区B. 有烟雾的地方,尽量贴近地面逃离C. 烟雾很大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D. 室内起火,立即打开所有门窗2.某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热水温度远高于白磷着火点)。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图①烧杯中水的温度应与②中相同B. 图②中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C. ①和③对比可以得出燃烧条件之一是“可燃物必须与氧气接触”D. ②和③对比可以得出燃烧条件之一是“可燃物的温度必须达到着火点”3.工业上常把煤块粉碎后使其充分燃烧,其目的是()A. 减少氧气的消耗B. 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减少煤的浪费C. 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D.减少酸雨的形成4.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A. 电器着火,迅速切断电源 B. 厨房煤气管道漏气,迅速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C. 室内起火,立即打开所有门窗通风D. 洒在实验桌上的少量酒精着火,用湿布盖灭5.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食物腐败,铜在空气中生成“铜绿”.三种现象变化的共同点是()①有热量放出②能发出光③有氧气参与反应④反应速率很大.A. ①④B. ①③C. ②④D. ②③6.近几年我国一些地区时有火灾发生.如果室内遭遇火灾时,下列自救措施不正确的是()A. 尽快到达最近的可用出口的楼梯B. 可将毛巾用水浸湿,捂在口鼻上作防毒面具C. 遇房内浓烟弥漫时,可匍匐爬行逃生D. 躲在衣柜内等待救援7.由燃烧的条件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燃烧一定会引起爆炸 B.只要外界条件足够,所有物质都能燃烧C. 用玻璃杯罩住点燃的蜡烛,火焰熄灭是因为隔绝了空气D. 水能灭火主要是因为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8.每年5月12日是我国的“防灾减灾日”,以下有关火灾现场处理方法错误的是()A. 身上着火不可乱跑,要就地打滚使火熄灭B. 用水浇湿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低姿行走到安全通道C. 人员被火势围困在高层建筑时使用楼内电梯撤退D. 逃生路线被火封住,应退回室内,关闭门窗,向门窗浇水,发出求救信号9.在空气中发生的燃烧、缓慢氧化、自燃的相同点是()A. 都发光B. 都属化合反应 C. 都产生热量 D. 都很剧烈10.一场大火往往由一个小小的烟头引起.烟头在火灾发生中所起的作用是()A. 提供可燃物B. 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C. 提供氧气 D.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二、填空题11.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图书失火的原理是________ .A.清除可燃物 B.降低图书的着火点 C.隔绝空气 D.________ .12.某同学根据日常经验推测,可燃物燃烧可能与氧气和温度有关.为此,他设计并完成了下列实验进行验证:2证明可燃物燃烧必须要接触氧气的两个实验是________ (填实验字母代号).13.如图所示,将白磷和红磷分装于Y形试管的2个支管中,管口系牢小气球,将2个支管同时伸入相同深度的热水中.(1)能燃烧的是________ (填“a”、“b”、或“c”)处,该处燃着的磷会很快熄灭,原因可能是________ (填序号).A.温度降低B.氧气耗尽C.管内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2)管口的小气球可以防止________ (填化学式)进入空气,从而使该实验绿色化.14.某同学做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将点燃的红磷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红磷剧烈燃烧,过一会儿,燃烧匙内火焰熄灭.接着立即从集气瓶中取出燃烧匙,熄灭的红磷又复燃了.(1)请你分析红磷复燃的原因:________;(2)消防队员在火灾现场扑灭明火后,还要继续洒水的原因是________ .三、解答题15.通常情况下,燃烧需要哪三个条件?四、实验探究题16.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根据图中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九年级化学上册《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同步练习2 粤教版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1.关于燃烧的叙述正确的是
D.凡燃烧的物质,一定有火焰产生
2.用水灭火,水的主要作用是
3.下列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4.灭火的原理是:
①②
③
答案
1.A
2.B
4.第一,燃烧物与其他可燃物隔离或清除可燃物;
第二,使燃烧物隔离空气(或氧气);
第三,使燃烧物的温度降至着火点以下。
附:课本练习答案p79
1.(1)使可燃物达到着火点.
(2)因为煤炉温度较高,用扇子扇时,加速空气流动,氧气供应量多,所以越扇越旺。
而蜡烛火焰温度较低,用扇子扇时,虽然也能加快空气的流动,提供更多的氧气,但是空气流动带走更多的热量,使温度降到蜡烛着火点以下,所以蜡烛灭了。
类似例题
食用油在锅内过热着火,离开了火炉后,火仍不见熄灭,此时熄灭它的最后方法是,请说明你选择的理由。
A.用水浇
B.用灭火器
C.把油泼掉
答案:D从燃烧条件考虑,应该将燃烧物和空气隔绝,或者将燃烧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结合具体情况,所以采用D方法。
粤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3.3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同步练习
《3.3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同步练习1.生活中处处充满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食用加碘盐可以预防人体贫血B.用细沙灭火降低了可燃物着火点C.洗洁精清除油污利用了乳化作用D.施用大量的化肥农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2.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 向氢氧化钠固体中加入水有热量放出氢氧化钠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B用导管分别对准浸没在热水和冷水中的白磷通氧气热水中的白磷燃烧,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燃烧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着火点C向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氧化铜有大量气泡产生氧化铜起催化作用D将两根打磨光亮的镁条分别伸入硫酸铜溶液和硝酸银溶液中两根镁条上均有固体附着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Mg>Cu>Ag3.(5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请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其性能不同的原因是。
(2)2015年5月31日是第28个“世界无烟日”。
吸烟不仅危害人体健康,而且还有可能引发火灾,烟头引起火灾的原因是。
(3)生活中铁制品最容易锈蚀,请说出自行车链条防锈的常用方法,写出用稀硫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
(4)某工厂的废液中含有FeCl2、MgCl2和CuCl2,向其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
4.复习伊始,小明整理了一些化学知识,请你帮他把空格补充完整。
(1)糖类俗称“碳水化合物”,下列食物中富含“碳水化合物”的是。
A.鸡肉B.米饭C.苹果D.菜油(2)体检时,医生会拿出酒精、生理盐水、食醋等液体让你闻。
从微观角度说明能通过嗅觉感觉到的原因。
(3)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其原理是。
(4)喷漆可以延缓汽车钢铁外壳的锈蚀,铁生锈是铁与共同作用引起。
(5)“立夏”一过,气温升高,蚊虫开始增多,人被蚊虫叮咬后皮肤会红肿痛痒,这是由于蚊虫在被叮咬的皮肤内注入了少量的酸性物质所致。
粤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3.3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 同步练习
粤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3.3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同步练习C. 二氧化碳D. 氮气6.下列变化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 呼吸作用B. 食物腐烂C. 钢铁生锈D. 火药爆炸7.(2019•长沙)遇到火灾时,正确处理火险有利于保护生命财产安全,下列处理方式中错误的是()A. 如果是室内着火,立即打开所有门窗 B. 用湿毛巾梧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迅速离开火灾现场C. 发现火灾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 D. 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8.由燃烧的条件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燃烧一定会引起爆炸B. 只要外界条件足够,所有物质都能燃烧C. 用玻璃杯罩住点燃的蜡烛,火焰熄灭是因为隔绝了空气D. 水能灭火主要是因为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9.下列混合气体,点燃后可能发生爆炸的是()A. 氮气和氧气 B. 一氧化碳和氢气 C. 天然气和空气 D. 二氧化碳和氢气10.每年5月12日是我国的“防灾减灾日”,以下有关火灾现场处理方法错误的是()A. 身上着火不可乱跑,要就地打滚使火熄灭B. 用水浇湿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低姿行走到安全通道C. 人员被火势围困在高层建筑时使用楼内电梯撤退D. 逃生路线被火封住,应退回室内,关闭门窗,向门窗浇水,发出求救信号二、填空题11.下列混合气体遇明火后可能发生爆炸的是________A.氢气和一氧化碳 B.一氧化碳和空气C.氧气和二氧化碳 D.________12.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A.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就可以燃烧 B.用扇子扇风熄灭蜡烛是因为隔绝了氧气C.油锅着火可立即盖上锅盖灭火 D.________13.下列灭火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_;A.电器着火直接用水灭火B.图书馆档案失火用水基型灭火器熄灭C.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D.熄灭酒精灯用________14.下列变化中属于缓慢氧化的是________ A.燃烧 B.酒精挥发C.钢铁生锈D. ________.15.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观察到实验现象如图:A.烧杯中白磷不燃烧;B.铜片上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C.铜片上红磷不燃烧。
燃烧的条件和灭火原理(第1课时)(同步练习)-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精品课堂(科粤版2012)(解析版)
3.3 燃烧的条件和灭火原理(第1课时)(分层练习)一、物质燃烧的条件1. 探究燃烧的条件问题现象与分析推断1.物质是否可燃燃烧首先需要的条件是:物质本身是可燃物2. 物质是否需要与空气(氧气) 接触燃烧还必须具备的条件是:可燃物接触氧气或空气3.物质是否要达到一定的温度;而且各种物质是否有不同的温度要求燃烧需要的另一条件是可燃物达到燃烧必需的最低温度,而且各种物质要求的温度不同2. 物质燃烧需要三个缺一不可的条件:①物质本身是可燃物。
②可燃物接触氧气或空气。
③可燃物达到燃烧必需的最低温度(即着火点)。
二、几个概念燃烧:通常情况下,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叫做燃烧。
着火点:可燃物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着火点与可燃物的种类、状态,以及大气压强等因素有关。
可燃物着火点:白磷:40℃红磷:240℃自燃:由缓慢氧化引起的自动燃烧叫做自燃。
基础知识清单一、单选题1.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②对比说明物质燃烧需要与空气接触B.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C.①③对比说明红磷着火点高于白磷D.①中使温度达到白磷着火点是利用了铜的导热性【答案】B【解析】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①②对比说明物质燃烧需要与空气接触;烧杯中的热水起到提高温度、隔绝氧气的作用;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①③对比说明红磷着火点高于白磷;①中使温度达到白磷着火点,是利用了铜的导热性。
2.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即可燃烧B.燃烧属于化学反应,爆炸也一定属于化学反应C.化学反应常伴随能量变化,燃烧是一种发光放热的化学反应D.在氧气中能燃烧的物质在空气中也一定能燃烧【答案】C【解析】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不一定能燃烧,还需与氧气接触;爆炸不一定属于化学反应,如自行车车胎爆炸;在氧气中能燃烧的物质在空气中不一定能燃烧,如铁在氧气中能燃烧,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粤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3.3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 同步练习
粤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3一、单项选择题1.〔2021•自贡〕目前,许多烧烤店都改用机制炭作燃料,引燃机制炭可以运用固体酒精,盖灭机制炭可以运用炭灰,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 酒精的熄灭是为了降高温度B. 炭灰可以隔绝空气而使机制炭熄灭C. 机制炭做成空心可以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D. 酒精的熄灭会降低机制炭的着火点2.〔2021•怀化〕油锅着火,迅速用锅盖盖灭,其灭火的主要原理是〔〕A. 降低食用油的着火点B. 隔绝空气C. 肃清可燃物D. 防止食用油溅出3.用水灭火,水的主要作用是〔〕A. 降低熄灭物的着火点B. 使大火隔离空气中的氧气C. 水分解出不能助燃的物质D. 降高温度到熄灭物的着火点以下4.为探求物质的熄灭条件,某同窗停止了如下图的实验,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现象①②说明红磷不是可燃物B. 现象②③说明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都高于80℃C. 现象①③说明物质熄灭需求与氧气接触D. 现象③说明物质不能够在水中熄灭5.以下物质与空气充沛混合后遇明火,能够发作爆炸的是〔〕A. 氦气B. 面粉C. 二氧化碳D. 氮气6.以下变化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 呼吸作用B. 食物腐朽C. 钢铁生锈D. 火药爆炸7.〔2021•长沙〕遇到火灾时,正确处置火险有利于维护生命财富平安,以下处置方式中错误的选项是〔〕A. 假设是室内着火,立刻翻开一切门窗B. 用湿毛巾梧住口鼻,蹲下接近空中.迅速分开战灾现场C. 发现火灾立刻拨打119火警D. 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刻盖上锅盖8.由熄灭的条件判别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熄灭一定会惹起爆炸B. 只需外界条件足够,一切物质都能熄灭C. 用玻璃杯罩住扑灭的蜡烛,火焰熄灭是由于隔绝了空气D. 水能灭火主要是由于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9.以下混合气体,扑灭后能够发作爆炸的是〔〕A. 氮气和氧气B. 一氧化碳和氢气C. 自然气和空气D. 二氧化碳和氢气10.每年5月12日是我国的〝防灾减灾日〞,以下有关火灾现场处置方法错误的选项是〔〕A. 身上着火不可乱跑,要就地打滚使火熄灭B. 用水浇湿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低姿行走到平安通道C. 人员被火势围困在高层修建时运用楼内电梯撤离D. 逃活路途被火封住,应退回室内,封锁门窗,向门窗浇水,收回求救信号二、填空题11.以下混合气体遇明火后能够发作爆炸的是________A.氢气和一氧化碳B.一氧化碳和空气C.氧气和二氧化碳D.________12.以下关于〝熄灭和灭火〞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________〕A.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就可以熄灭B.用扇子扇风熄灭蜡烛是由于隔绝了氧气C.油锅着火可立刻盖上锅盖灭火D.________13.以下灭火方法正确的选项是________;A.电器着火直接用水灭火B.图书馆档案失火用水基型灭火器熄灭C.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D.熄灭酒精灯用________14.以下变化中属于缓慢氧化的是________ A.熄灭B.酒精挥发C.钢铁生锈D.________.15.探求熄灭条件的实验装置如下图.观察到实验现象如图:A.烧杯中白磷不熄灭;B.铜片上白磷熄灭,发生少量白烟;C.铜片上红磷不熄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3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
一、选择题
1.在空气中发生的燃烧,缓慢氧化和自燃的共同点是()
A.都需要达到着火点B.都吸收热量
C.都要点燃D.都属于氧化反应
2.灭火时往可燃物上喷大量水的主要作用是()
A.隔绝空气
B.降低温度
C.使水分解
D.使水变成水蒸气以挥发
3.不能考虑用于油井灭火的措施是()
A.设法阻止石油喷射B.设法使火焰隔绝空气C.设法降低石油的着火点D.设法降低油井温度
4.把一小块白磷放在盛有80℃水的烧杯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白磷浮于水面,并且燃烧
B.白磷沉于水下,并且燃烧
C.白磷不能燃烧,因为没有与氧气接触
D.白磷不能燃烧,因为没有达到着火点
5.下列对燃烧和爆炸的认识错误的是()
A.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B.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越大,燃烧越剧烈
C.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即可发生爆炸
D.有易燃易爆物的场所,严禁穿化纤类衣服
6.夜间发现液化石油气泄漏时,所采取的应急措施()
A.开灯,仔细检查泄漏源
B.打电话报警,并请维修人员前来维修
C.向室内喷水,溶解液化石油气,防止其燃烧
D.打开所有门窗通风,严禁一切火星和明火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解析:A、空气中发生燃烧和自燃必须达到物质的着火点,缓慢氧化不需达到着火点,故A错误;
B、燃烧、自燃都会产生热量,缓慢氧化属于放热反应,只是反应慢,放热不明显,故B错误;
C、燃烧需要点燃,自燃是通常情况下发生的燃烧现象,不需点燃,缓慢氧化不需点燃,故C错误;
D、氧化反应是指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燃烧、缓慢氧化、自燃都是物质与氧气反应,符合氧化反应的定义,都属于氧化反应,故D正确;
故选D。
2.B解析:用水灭火,主要是水蒸发,产生大量的水蒸气,吸收大量热量而使得火焰的温度低于着火点而使火焰熄灭。
故选B。
3.C解析:A、设法阻止石油喷射,可以清除可燃物,可以起到达到灭火的目的,故选项措施正确;
B、使火焰隔绝空气,利用的是隔绝氧气的原理,可以起到达到灭火的目的,故选项措施错误;
C、石油的着火点不能降低,因为着火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一般情况下不能改变,故选项措施正确;
D、降低油井的温度,能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可以起到达到灭火的目的,故选项措施错误。
故选C。
4.C解析:白磷置于盛有80℃水的烧杯中,虽然达到了着火点,可没有与氧气接触,不能燃烧。
故选C。
5.C解析:A.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气球充气太多而爆炸;
B.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越大,燃烧越剧烈,故有“火要虚”的说法;
C.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并且可燃物还要与氧气充分接触才会燃烧或者爆炸;
D.有易燃易爆物的场所,严禁穿化纤类衣服,防止化纤摩擦产生静电,产生电火花而引起爆炸。
故选C。
6.D解析:A、可燃性的气体与氧气或空气混合后点燃易发生爆炸,开灯会产生电火花,引燃混合气体,有发生爆炸的危险,故该应急措施错误;
B、可燃性的气体与氧气或空气混合后点燃易发生爆炸,打电话报警会产生电火花,引燃混合气体,有发生爆炸的危险,故该应急措施错误;
C、液化石油气难溶解在水,故向室内喷水,不能溶解液化石油气,故该应急措施错误;
D、立即打开所有门窗通风,会使室内空气对流,可以降低气体的温度减小可燃性气体的浓度,使混合气体达不到着火点和爆炸极限;严禁一切火星和明火,达不到液化气的着火点,防止发生燃烧或爆炸;故该应急措施正确。
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