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与复习三单元第11课时

合集下载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论语〉十二章》知识点整理及练习(word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论语〉十二章》知识点整理及练习(word含答案)

人教版七上《〈论语〉十二章》知识点整理及练习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学号____【原文及译文】(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时温习,不也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并不因此恼怒,不也是君子吗?”(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三)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时,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时有所成就,说话办事都有把握;四十岁,心里不再感到迷惑;五十岁知道天命(上天的意旨)是什么;六十岁能吸取各种见解而加以容纳;七十岁我就可以随心所欲,但也不会越过法度。

”(四)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做老师了。

(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孔子说:“只是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读书,就会疑惑。

”(六)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译文:孔子说:“颜回的品质多么高尚啊!一竹筐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巷子里,别人不能忍受那种困苦,颜回却不改变他自有(好学)的快乐。

多么高尚啊,颜回!”(七)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孔子说:“懂得某种学问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把研究这种学问作为快乐的人。

”(八)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其中了。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整理与复习-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整理与复习-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整理与复习北师大版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整理与复习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整理与复习。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1. 复习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运算规则和方法。

2. 练习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二、教学目标1. 掌握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运算规则和方法。

2. 能够运用所学的运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正确运用运算规则和方法。

2. 教学重点:掌握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运算规则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PPT、练习本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复习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运算规则和方法。

例子:小明有3个苹果,小红给了小明2个苹果,请问小明现在有多少个苹果?2. 讲解:通过PPT,对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运算规则和方法进行讲解和示例。

例子:(1)加法:1 + 2 = 3(2)减法:5 2 = 3(3)乘法:3 × 4 = 12(4)除法:12 ÷ 4 = 33. 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本上的练习题,教师进行指导和讲解。

练习题:(1)2 + 3 =(2)7 4 =(3)5 × 6 =(4)24 ÷ 4 =4.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实际问题,运用所学的运算规则和方法进行解决,并展示解题过程和答案。

例子:每组选择一个实际问题,如:小华买了2个苹果,又买了3个香蕉,请问小华一共买了多少个水果?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加法:1 + 2 = 3减法:5 2 = 3乘法:3 × 4 = 12除法:12 ÷ 4 = 3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完成练习本上的练习题。

2. 选择一个实际问题,运用所学的运算规则和方法进行解决,并写解题过程和答案。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第11课时整理和复习教案新人教版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第11课时整理和复习教案新人教版

第11课时整理和复习教材第30页的内容。

1.进一步复习亿以内数的数位顺序表。

2.进一步复习巩固大数的读法和写法,比较大小,数的改写,省略亿、万后面的尾数。

3.结合练习素材使学生感受亿以内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

重点:进一步复习巩固大数的读法和写法,省略亿、万后面的尾数。

难点:用计算器计算并探索规律。

课件。

师:在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生:计数单位、数位、读写数。

师:那我们今天就从前往后把所学的知识点整理一下吧。

1.复习数位顺序表。

让学生回忆一下亿以内数的数位,并指名同学背诵。

在黑板上板书数位顺序表。

师:你们还记得如何分级吗?生:从个位到千位为个级,万位到千万位为万级。

师:个级表示有几个什么?万级表示有几个什么?亿级表示有几个什么?生:个级表示有几个一,万级表示有几个万,亿级表示有几个亿。

师:我们还知道每两个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生:每相邻数位之间进率是10。

讲评有关这方面的练习。

2.复习亿以内数的读法。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亿以内数的读法,那么在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问题?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呢?生:第一步要分级,用逗号或虚线隔开,从高位往低位读。

师:亿级、万级和个级的读法有什么不同?如:4005 2136(四千零五万二千一百三十六)1084 3005 2019(一千零八十四亿三千零五万两千零一十九)师:亿级多了一个亿字,万级多了一个万字。

师:中间或末尾有零的数应该怎么读?每一级的末尾有零的情况。

如:789 0000 读作:七百八十九万45 0000 0000 读作:四十五亿生:每一级末尾的零都不读。

中间或末尾有零的情况。

如:3060 9270 读作:三千零六十万九千二百七十1435 0871 0532 读作:一千四百三十五亿零八百七十一万零五百三十二师:零放在什么位置要读?生:每一级前面和中间的零都要读。

师:中间两个零或多个零要怎样读呢?生:都只读一个零。

请同学把读法的法则再总结一遍,然后全班读一遍加深印象。

第11课时 整理和复习

第11课时 整理和复习

459÷3=153(本) 第 2 个书柜 153 本 第 1 个书柜:153+8=161(本) 第 3 个书柜:153-8=145(本)
口算题卡
0÷5=0 48÷4=12 36÷2=18 720÷8=90 906÷3=302
66÷3=22 56÷4=14 505÷5=101 480÷4=120 75÷5=15
2.笔算除法
第 11 课时 整理和复习
基础练习
1.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740÷6=123……2
☆728÷8=91
624÷6=104 648÷3=216
2.某林场运来 432 棵树苗,每行栽 6 棵,一共可以栽多少行? 432÷6=72(行) 3.实验小学三年级同学分 6 批去参观博物馆,其中男生有 322 人,女生有 302 人。平均每批应去多少人? (322+302)÷6=104(人)
4.去年平均每个葡萄园大约产葡萄多少吨? 718÷9≈80(吨)
5.某校新购进 425 本书,要分给三7=378(本) 425>378,够分
培优训练
6.图书馆 3 个书柜共有 459 本书,如果从第 1 个书柜拿 8 本 给第 3 个书柜,3 个书柜就一样多了。原来每个书柜多少本书?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整理和复习》主要是对前两个单元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包括分数的加减法、乘除法,以及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旨在让学生通过复习和整理,加深对分数运算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运算,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仍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针对性地进行辅导,提高学生运用分数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加减法和乘除法的运算规律,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率。

2.学会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2.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分数运算的规律。

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分数运算和实际问题的课件,用于引导学生复习和巩固知识。

2.练习题:准备一些分数运算和实际问题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分数知识解决。

通过问题驱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分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运算,以及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引导学生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进行分数运算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的错误。

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分数运算的规律,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率。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分数知识解决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提供解题思路,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拓展练习,提高学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整理和复习》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整理和复习》人教版
学校(五)年级(数学)学科教案
检查时间:验印执教时间:
教学单元
第三单元、小数除法
总(11)课时
课题
整理和复习
第(11)课时
教材分析
系统整理小数乘除法的计算内容,利用小数乘除法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回顾本单元的知识内容,形成知识体系。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及难点
回顾本单元的知识内容,形成知识体系。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资源
主题图、小黑板
教学基本环节
一、课前准备
1.口算:7.2+2.8= 2.22÷0.3= 4 .8-2.2= 1.2×0.7=
1.26÷0.3= 2.8÷0.07= 1.6÷0.4= 6÷5=
2.用竖式计算
6.888÷0.56 2.75÷0.25 55.25÷1.3
二、回顾整理
1.回顾本单位学习了哪些知识?形成知识脉络图。
2.根据小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完成教材42页的第2题。
三、复习指导
1.用竖式计算
1.89÷0.54 7.1÷2.5 0.51÷0.22
2.用计算器计算,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1.3÷0.03 6.509÷0.27 0.68÷0.95
3.解决问题,完成教材42页的第4题。
四、巩固提升
计算下面各题
1.08×0.8÷0.27 2.05÷0.82+33.6
44.28÷0.9÷4.1 9.07-22.78÷3.4
作业设计
1.掌握本单元的知识内容;
2.练习册;
板书设计
整理和复习
知识脉络图
教反思

第11课时 整理和复习 (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第11课时 整理和复习 (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教案标题:第11课时整理和复习(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整理和复习,巩固和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内容:1. 对比和分类2. 观察和思考3. 解决问题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时的内容,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

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给予肯定和指导。

二、整理和复习(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整理,形成知识体系。

2. 学生自主整理,教师给予指导。

三、对比和分类(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对比和分类学过的知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2. 学生进行对比和分类,教师给予指导。

四、观察和思考(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数学问题,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教师给予指导。

五、解决问题(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学生解决问题,教师给予指导。

六、总结和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对本次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反思,巩固所学知识。

2. 学生进行总结和反思,教师给予指导。

教学评价:1. 教师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2. 学生评价: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教学延伸:1. 教师可以布置一些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一些拓展阅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注意事项:1.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的指导。

2.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关注的细节:整理和复习的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整理和复习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和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在整理和复习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引导学生自主整理在整理和复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自主整理学过的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时《做个加法表》示范课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时《做个加法表》示范课教案

第三单元加与减(一)第11课时做个加法表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完10以内数的认识和10以内数的加减法基础上的整理与复习。

目的不仅仅是复习10以内数的加法计算,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体验、经历一个独立思考、有序整理的过程,初步发展学生通过归纳和概括来发现规律的意识和能力。

这是学生入学以来第一次系统地整理数学知识,所以教科书非常关注学生是否主动参与整理的全过程,以及学生对整理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因此,设计的主情境中,呈现了一组数量不多的散乱的算式卡片作为整理的线索,将分散学习的10以内数的加法知识综合起来,并通过淘气和笑笑的对话,为学生点明了思考的方向,控制了活动的难度,从而使学生感受整理加法表这一学习任务的必要性。

教学目标:1/ 61. 经历整理加法表的过程,初步了解算式之间的联系,提高10以内数的加法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

2. 在观察、交流等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意识。

教学重点:初步了解算式之间的联系,提高10以内数的加法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算式之间的联系,提高10以内数的加法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

教学过程:填一填,10的组成。

一、探究10以内数的加法算式的排列规律。

师:观察图片,你发现了什么?2/ 6师:找出得数是3的加法算式并排一排。

小结:第1个加数按照从大到小或者从小到大的顺序。

师:你能找出得数是10的加法算式吗?排一排。

师:有没有更好的总结整理加法算式的方法?我们一起俩看看。

师:下面是淘气做的加法表,你能帮他填完整吗?上面一行是两个加数的和,下面是加法算式。

师:横着看,竖着看,斜着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生3:都是10以内数的减法算式。

生1:3+0=,2+1=,1+2=,0+3=。

生2:0+3=,1+2=,2+1=,3+0=。

生1:10+0=,9+1=,8+2=,2+8=,1+9=,0+10=。

生2:0+10=,1+9=,2+8=,8+2=, 9+1=, 10+0=。

生:生1:横着看:从左到右,加号前面的数依次减1,加号后面的数不变,得数依次减1。

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第3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第3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第3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案一. 教材分析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第3单元《整理和复习》主要是对本册书前两个单元的知识点进行回顾和整理,包括整数、分数、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以及简单的几何知识。

通过复习,使学生对已学知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对整数、分数、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和简单的几何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在运算过程中容易出现错误,对几何图形的认识和运用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三. 教学目标1.使学生对已学的整数、分数、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和简单的几何知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2.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减少运算错误。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对已学的知识点进行回顾和整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2.教学难点:学生在运算过程中容易出现错误,对几何图形的认识和运用还不够熟练。

五.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和案例分析法。

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从而达到复习巩固知识的目的。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练掌握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学生准备:回顾和整理前两个单元的知识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和整理前两个单元的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明确本节课的主要任务。

3.操练(15分钟)(1)教师设置一些有关整数、分数、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和简单几何图形的案例,让学生独立完成。

(2)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教师对学生的解答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并进行讲解。

4.巩固(10分钟)(1)教师设置一些有关整数、分数、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和简单几何图形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同步备课】第11课时 整理和复习(教案)五年级数学上册 最新人教版

【同步备课】第11课时 整理和复习(教案)五年级数学上册 最新人教版

整理和复习教学内容完成教科书P83内容及P84~85“练习十八”的内容。

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和作用,会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沟通,学会归纳整理所学的方程学问。

3.在经受整理学问的过程中,培育总结、归纳的力量,提高对本单元所学学问的把握程度,增加数学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总结、归纳整理所学关于简易方程的学问点。

教学难点梳理学问点,形成学问体系。

教学预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对本单元所学习的学问进行整理和复习。

(出示课题)二、回顾梳理,构建网络师:请同学们认真回顾,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学问?这些学问之间有什么联系?小组合作归纳这部分内容后,汇报。

依据同学的汇报,老师挂念同学形成学问网络,板书:三、复习巩固,提升生疏学问点1: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1. 填一填,说一说。

(12.5+x)+8=12.5+( + )4.5×a+6.5×a=a×( )25-x-y=25 -( + )s=v×( )S平行四边形=a×( )用字母可以表示我们学过的运算定律、运算性质、计算公式以及常用的数量关系。

学问点2:用字母表示数2. 填一填。

(1)公共汽车上原来有x人,在青少年宫站有5人上车,又有6人下车,现在车上有乘客( )人。

(2)一本故事书98页,平均每天看x页,看了6天,还剩( )页。

一本《数学竞赛》a元,买5本要( )元。

(3)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字是a,个位上的数字是b,那么这个两位数用( )表示。

用字母不仅可以表示一个数,还可以表示几个数量之间的关系。

学问点3:求含有字母式子的值3. 小华家12月底用电抄表读数是2231千瓦时,11月底用电抄表读数是m 千瓦时。

小华家12月份应缴电费a元,(1)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当地电费单价;(2)当m=2130,a=56.56时,电费每千瓦时是多少元?把数值代入含有字母式子进行计算,结果留意不要忘了单位。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第11课《整理和复习》课件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第11课《整理和复习》课件
少立方分米?(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4÷12=2(dm) 3.14×(2÷2)2×2×13≈2.1(dm3) 答:削成的圆锥的体积约是 2.1 dm3。
6.乐乐先用橡皮泥做了一个圆柱,再在圆柱中凿了四 个相同的圆柱形孔,剩余部分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 米?(大圆柱的底面直径为24 cm,小圆柱的底面直径 为 38.1c4m×,(2高4÷都2是)2×151c5m-)3.14×(8÷2)2×15×4=3768(cm3) 答:剩余部分的体积是3768 cm3。
(1)这个进料漏斗大约能装多少千克稻谷? (稻谷不超出漏斗上沿,得数保留整数。)
先求这个进料漏斗的体积 × 每立方分米稻谷质量
圆锥的体积 圆柱的体积
3.14×(4÷2)2×4.2×
1 3
+
3.14×(4÷2)2×2
一种水稻磨米机的进料漏斗由圆柱和圆锥两部分组成。 圆柱和圆锥的底面直径都是4dm,圆柱高2dm,圆锥高 4.2dm。每立方分米稻谷大约重0.65kg。
×2
S表= 2πrh+2πr2
V=πr2h
图形 圆柱
底面半径 底面直径
5dm
10dm
1m
2m
20cm
40cm
高 4dm 0.7m 5cm
表面积 282.6dm2 10.676m2
3140cm2
体积 314dm3 2.198m3 6280cm3
想一想: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怎样计算?圆柱、圆锥 的体积公式是怎样导出的?再填写下表。
7.一管鞋油的出口直径为5 mm,爸爸每天挤出 20 mm长的鞋油擦鞋,这管鞋油可用36天。这 管鞋油有多少立方毫米? 3.14×(5÷2)2×20×36=14130(mm3) 答:这管鞋油有14130 mm3。

【同步备课】第11课时整理和复习(教案)五年级数学上册最新人教版

【同步备课】第11课时整理和复习(教案)五年级数学上册最新人教版

【同步备课】第11课时整理和复习(教案)五年级数学上册最新人教版今天,我为大家带来的是五年级数学上册的最新人教版教案,主题是整理和复习。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复习教材第五单元《倍数与因数》以及第六单元《分数与小数》的相关知识。

具体包括:倍数和因数的定义,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求法,以及分数和小数的互换、比较大小等。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倍数和因数的相关知识,理解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求法,以及能够灵活运用分数和小数进行互换和比较大小。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倍数和因数的定义,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求法,以及分数和小数的互换和比较大小。

难点在于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求法,以及分数和小数的互换和比较大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准备了一些图片、卡片和练习题,以便进行直观演示和练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图片,让学生找出其中的倍数和因数,从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导入:复习倍数和因数的定义,然后讲解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求法。

通过例题和练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3. 课堂练习:让学生进行一些有关倍数、因数、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练习,以巩固所学知识。

4. 分数与小数的复习:复习分数和小数的互换和比较大小。

通过例题和练习,让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分数和小数的互换,并能够比较它们的大小。

5. 课堂练习:让学生进行一些有关分数和小数的练习,以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倍数与因数倍数: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倍数,即可以被另一个数整除。

因数: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因数,即可以整除另一个数。

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最大公因数: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能够同时整除这两个数的最大的数。

最小公倍数: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能够同时被这两个数整除的最小的数。

分数与小数分数与小数的互换:分数可以转化为小数,小数也可以转化为分数。

分数与小数的比较大小:比较分数和小数的大小,可以先将它们转化为相同的形式,然后进行比较。

人教版六年级上数学第三单元《整理与复习》优质课堂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上数学第三单元《整理与复习》优质课堂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上数学第三单元《整理与复习》优质课堂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六年级上数学第三单元《整理与复习》主要是对前两个单元的知识进行梳理和巩固。

本单元的内容包括分数的加减法、乘除法,以及应用题的解决方法。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分数四则运算的基本规则,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对于分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是,部分学生在应用题的解决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对于一些复杂应用题的解决方法还不够熟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分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分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运算规则,以及应用题的解决方法。

2.难点:对于一些复杂应用题的解决,以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小组合作、讨论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结合实例讲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教辅资料。

2.课件和教学道具。

3.练习题和测试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复习分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

例如:小明有2/3的苹果,小红有1/4的苹果,他们一起吃掉了这些苹果的1/2,请问他们还剩下多少苹果?2.呈现(15分钟)通过PPT或者黑板,呈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分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运算规则,以及应用题的解决方法。

同时,给出一些实例,让学生观察和分析。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

每组选择一道实例,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解答完毕后,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和讨论,互相学习和提高。

4.巩固(10分钟)针对学生解答实例的情况,进行总结和巩固。

四年级上册《整理和复习第十一课时》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上册《整理和复习第十一课时》人教新课标

6 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95 60 5 7 3
54
9 60 5 7 3
540
33
33
30
改正:
3
(× )
6 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22 28 6 2 5
56
22 28 6 2 5
56
65
65
56
改正:
56119源自(×)6 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14 33 4 7 2
7
上面是同一种盒装卫生纸的价钱。一家宾馆要买35盒这种卫生纸, 怎样买最省钱?买37盒又该怎样买?
买35盒卫生纸最省钱的买法是买1箱20盒的,再买15盒“3盒10 元”的,总计35盒。 买37盒卫生纸最省钱的买法是买1箱20盒的,再买15盒“3盒10 元”的,最后买2盒“1盒4元”的,总计37盒。
1(03÷+31=)变3(×3元=的)12…(性…棵1)(质元),能够正确的笔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答:176元最多能买14棵下面这样的树苗。 根据商的变化规律,直接由54÷6=9,写出下面算式的商。 人教版 数学 四年级 上册

口算除法及

估算



数 笔算除法


法 商的变化规

整十数除整十数或几百几十 数的口算方法 两位数除两位数除法的估算
买37盒卫生纸最省钱的买法是买1箱20盒的,再买15盒“3盒10元”的,最后买2盒“1盒4元”的,总计37盒。
反思的习惯。 12箱蜜蜂一年可以酿900千克蜂蜜。
在除法算式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先判断下面各题的商是几位数,再计算。

【同步备课】第三单元第10课时第三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案)五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同步备课】第三单元第10课时第三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案)五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整理和复习教学内容教科书P42第1题,完成教科书P43“练习十”第2、4、6、7题。

教学目标1.整理本单元的知识点,巩固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提高计算能力,进一步体会转化法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应用。

2.在分类、比较、辨析中,进一步厘清本单元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完善课前自制的思维导图,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实际生活情境的分析比较,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正确熟练地进行小数除法计算及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能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商的近似数,能利用小数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师:本单元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知识?(小数除法)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对本单元的知识做一个系统的整理和复习。

二、整理知识,建构网络1.快速浏览,构建结构。

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教科书P24~42的内容,同时思考本单元包括哪几大块内容?小组内互相交流,指名学生汇报。

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总结:2.逐层复习,强化细节。

(1)复习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师:(课件出示)观察、思考这两个算式分别属于哪种类型的小数除法?并在小组内讨论它们的计算方法。

5.07÷6= 15.26÷0.28=各组派代表一一汇报。

5.07÷6属于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1)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

(2)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3)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

(4)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

15.26÷0.28属于一个数除以小数。

除数是小数的计算方法:(1)用商不变规律,同扩大,被除数位数不够,用0补足。

(2)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

(3)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4)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

(5)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

(6)验算:用商乘原来的除数。

商的变化规律 :被除数( ),除数( )1,商( )被除数。

西师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表格式教案《第三单元整理与复习》

西师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表格式教案《第三单元整理与复习》
3.记忆乘法口诀
1.学生独立完成。
2.独立观察
小组交流
总结发现
3.自主横着背、竖着背、拐弯背。
审美育人:在整理乘法口诀表中,感受乘法口诀排列的规律美。
实践育人:学生通过横着背、竖着背、拐弯被,知道知识的多面性,发展学生思维举一反三。
课堂练习
1.独立完成练习十一1、2、3、5题
2.总结反馈
第1题,巩固乘法的意义。
整理与复习(一)
学习内容
教科书练习十一1、2、3、4、5题。
育人目标
1.经历1~9的乘法口诀的整理过程,建立1~9的乘法口诀的整体认识,促进认知结构形成。
2.能熟记1~9的乘法口诀,并熟练地解决相应的乘法计算问题。
3.探索乘法九九表的排列规律,促进对1~9的乘法口诀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探索发现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五育融合育人点提示
课题导入
完成书上42页,练习十一第6题。
1.指导学生填写第6题。
2.引导学生观察规律。
1.独立填写
集体反馈。
2.认真观察
说规律。
通过孩子动口、动手,更好的掌握乘法口诀。
综合练习
1.整理与复习第1题
(1)尝试解决问题
有的孩子要问了,乘法口诀背熟了有什么用呢?
第5题,口算练习。做完后让孩子说说,做这样的口算题目,需要注意些什么?一是要看清楚运算符号;二是在计算乘加乘减时,可把第一步的答案写在下面。
3.转盘游戏
出示41页第4题的转盘。先说明规则,再用开火车的形式依次说出答案。
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1、2、3、5题,并交流反馈。
3.学生看懂题意后,开火车说得数。

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十一课时整理和复习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十一课时整理和复习人教版
不同的是需要根据已知、未知的变化确定该用什么方法解答最好。
分4、数小除明以和整爷数爷应一该起怎去样操计场算散?步一。个数 (只1含)乘如除果时两,个按同从时左同到地右出顺发序,计相算背而行,多少分钟后相遇? (不1同)的如是果需两要个根同据时已同知地、出未发知,的相变背化而确行定,该多用少什分么钟方后法相解遇答?最好。 (4、1)小如明果和两爷个爷同一时起同去地 操出场发散,步相。背而行,多少分钟后相遇? 4(、1)小明如和果爷两爷个一同起时去同操 地场出散发步,。相背而行,多少分钟后相遇?
3、推理训练
解:设宽为x m.
( x 1 x x) 2 320 2
x 64(m)
3 x 96(m) 2 64 96 6144(m2 )
答: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6144m2。
三、强化练习
1、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答:猎豹奔跑时的最高时速是110千米/时。
(1)如果两个同时同地出发,相背而行,多少分钟后相遇?
只含乘除时,按从左到右顺序计算
4、小明和爷爷一起去操场散步。
不同的是需要根据已知、未知的变化确定该用什么方法解答最好。
分数除法的统一计算法则:除以一个
(1)如果两个同时同地出发,相背而行,多少分钟后相遇? 只含乘除时,按从左到右顺序计算 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只含乘除时,按从左到右顺序计算
4、小明和爷爷一起去操场散步。
(1)如果两个同时同地出发,相背而行,多少分钟后相遇?
不同的是需要根据已知、未知的变化确定该用什么方法解答最好。
× (1)两个分数相除,商一定大于被除数。( ) 4、小明和爷爷一起去操场散步。
分数除以整数应该怎样计算?一个数
不同的是需要根据已知、未知的变化确定该用什么方法解答最好。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学期二单元整理与复习教案+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学期二单元整理与复习教案+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学期第二单元我们身边的数教案+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可编辑、打印)(页眉、页脚处可双击删除)(文字可随意改变)第二单元 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二)第11课时整理与复习【教学内容】教材第46~49页内容。

【教学目标】1.梳理单元知识点,沟通知识内在联系,形成整体知识结构。

查漏补缺,深入理解知识,进一步提高技能。

2.复习10以内数的认识,巩固数、认、读、写,数序及数的大小,“几”和“第几”的区别。

3.整理10以内数的加法、减法表,发现表格规律,提高计算能力。

4.经历回忆整理的过程,体验整理的方法,感受整理的好处,学会有序地思考。

5.互助互学,勇于面对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挑战自我,乐于帮助别人。

【重点难点】重点:经历回忆整理的过程,体验整理方法,梳理单元知识点,沟通知识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结构。

难点:整理10以内数的加法、减法表,发现表格规律,学会有序地思考。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这学期学过哪些知识,请大家回忆一下。

学生回忆并回答。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二、梳理旧知,创建知识结构图1.提问思考:刚才我们回忆了许多知识点,该怎么整理呢?按什么整理?学生思考。

2.师生共同整理,形成知识结构图。

(一)整理加法表。

1.我们学过这么多加法,你能不能按一定的顺序整理一下?怎样整理?学生自由回答。

2.教材第46页第3题加法表,填一填,完成书上的整理表。

学生自主完成加法表。

3.小组讨论加法表。

(1)横排的算式是怎样排列的?有什么特点?(2)竖排的算式是怎样排列的?有什么特点?教师指导小组讨论。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

4.集体交流。

(1)横排算式:每排的得数都一样,对子算式成对称排列。

第一个加数从小变大,第二个加数从大变小。

(2)竖排算式:按几加1,几加2……进行排列。

第一个加数从小变大,第二个加数不变,得数也从小变大。

5.学生自由读一读,感受顺序。

学生自由读。

6.教师随便指一道算式。

学生很快说出得数。

(二)整理减法表1.减法算式又怎么整理呢?填一填,完成书上的整理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 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作 分子,分母不变。
3 5 1 × = 5 9 3
3 8 2 × = 4 9 3
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 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 乘的积作分母。
7 7 1 ÷2= × 9 9 2 2 ÷4= 2 × 1 3 4 3
7 = 18 1 = 6
2= × 3 = 4÷ 4 2 6 3 2 3 2 × 5 10 ÷ = = 9 3 5 3 3
整理与复习
导学:
本单元所学的内容有哪些?
出示自学提示:
1.什么叫做倒数?怎样求一个数的 倒数?(可以分为几种类型分别举 例来说明。) 2.分数的加、减、乘、除法的计算 方法分别是什么?(举例说明)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1.求一个分数的倒数的方法是:直接交 换分子和分母的位置。
2.求一个整数的倒数的方法是:先把整 数看作分母是1的假分数,再交换分子 和分母的位置。
3.求一个小数的倒数的方法是:先把小 数化成分数,再交换分子和分母的位置。
求出下列各数的倒数。
1 3
1 5
4 7
8 1
9 10
0
3 7
3 15 0.2
0.5
0.25
0.125
议一议,下面的说法对吗? 1.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商一定 小于被除数。 ( × ) 2.因为0.25×4=1,所以0.25和4互为 倒数。 ( √ ) 3.1除以一个整数(0除外),商就是 这个整数的倒数。 ( √ ) 1 1 4.如果a不等于0,那么 ÷a= 3a
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0除 外)等于这个数乘另一个 数的倒数。Fra bibliotek课堂作业:
65页第1题和66页第2题。
( √ )
3
3 7
2 1 + = 7 7 1 1 10 3 13 + + = = 3 10 30 30 30 3 7
2 5 = 7 7
1.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变,分 子相加减,注意结果要约分。 2.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再 按照同分母加减法进行计算。
7 14 ×2= 9 9
2 ×10= 4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