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变更管理规范
变更管理制度、变更申请表、变更验收表模板
变更管理制度变更申请表模板健康安全环境专注健康安全环境知识分享变更管理制度1.目的为进一步增强企业持续壮大的活力,不断创新、完善各项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或缺陷,积极推进各项工作中的变更管理,使各项管理绩效得以进一步提升,以顺应现代化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部门在技术革新和各项管理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缺陷或不能满足于现状的安全要求所给予的及时必要的更新管理。
3.内容3.1本制度由公司安全环保部给予综合JDGL实施。
3.2各部门在本职范围内对各自存在的不足项进行汇总,然后提出申请给予适时修订完善。
3.3相关规定(1)“三同时”过程中的变更管理1)设计变更应立足于确保结构安全、改善使用功能、合理控制造价和方便施工、保证施工质量和工期。
应本着节约原则,实事求是,严禁弄虚作假,严禁迎合承包商利益而变更。
所有的设计变更(或变更通知)应先填写设计变更申请报告,经公司批准后通知设计单位,设计单位依此作出设计变更(或变更通知)。
2)设计变更申请报告应包括:①设计变更申请人②记时计变更原因③记时计变更方案可能增加或降低工程造价的估算,包括返工重做的经济损失和工期的影响(延误或提前)④公司批复意见3)设计变更申请报告一式三份,申请人、公司主管单位和设计单位各一份。
4)设计变更的程序。
①设计单位出于对施工图自我完善和补充,在不改变原使用功能和不提高造价的前提下,由设计单位自行出变更图(或变更通知),经公司主管部门确认后下发。
②设计单位虽出于对施工图的自我完善和补充,且不改变原使用功能,但提高了工程造价,应事先书面征求公司的意见并填写设计变更申请报告,经公司批准后方可出设计变更图(或变更通知),经公司确认后下发。
③公司提出的设计变更要求,由公司主管部门填写设计变更申请报告并通知设计单位,由设计单位作出设计变更图(或变更通知),经公司确认后下发。
④承包商或监理人员要求对施工图作出变更,应先填写设计变更申请报告报公司审批,公司审批后通知设计单位作出变更。
变更管理制度模板范本
变更管理制度模板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与依据为规范变更管理工作,保障项目的顺利进行,提高项目管理的效率,并依据相关法规和公司规章制度,制定本变更管理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变更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内部项目的变更管理工作。
第三条定义1. 变更: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项目计划、进度、成本、范围等要素进行调整或修改的行为。
2. 变更管理:是指对项目变更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的一系列过程和方法。
3. 变更管理委员会:是指由项目相关人员组成的专门负责变更管理工作的机构。
4. 变更请求:是指项目相关人员对项目变更提出的书面或口头请求。
5. 变更评估:是指对变更请求进行分析和评估,判断变更对项目的影响程度和可能带来的风险。
6. 变更审核:是指对变更请求进行审核和决策,判断是否应予以批准。
7. 变更实施:是指变更请求经过审批后,按照变更计划进行具体实施。
8. 变更记录:是指对变更请求、变更评估、变更审核和变更实施等过程进行记录和归档的文档。
第二章变更管理流程第四条变更请求的提出1. 项目相关人员对项目变更需求进行调研和分析,编写变更请求。
2. 变更请求需明确说明变更的原因、变更的内容及变更的影响等信息,并提供相应的附件和支持材料。
第五条变更评估1. 变更管理委员会对变更请求进行评估,进行初步分析和预估变更对项目的影响程度和带来的风险。
2. 变更评估结果应详细记录,并反馈给变更请求者。
第六条变更审核1. 变更管理委员会根据变更评估结果,对变更请求进行审核。
2. 变更审核结果应明确指出变更是否批准,并告知变更请求者。
第七条变更实施1. 变更请求获得批准后,由变更管理委员会指定相关人员负责变更实施。
2. 变更实施人员应根据变更计划进行具体实施,并及时记录和汇报变更实施情况。
第八条变更记录1. 变更记录应包括变更请求、变更评估、变更审核和变更实施等所有相关文档。
2. 变更记录应按照规定的归档流程进行存档。
第三章变更管理责任第九条变更管理委员会职责1. 负责制定和完善变更管理制度和相关规范。
工程变更管理办法及流程
工程变更管理办法及流程一、工程变更管理的意义1.保证工程质量:工程变更管理可以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并对工程方案进行调整,从而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2.提高工程效率:及时调整工程方案能够避免不必要的工程重复和浪费,提高工程实施的效率。
3.降低工程成本:通过工程变更管理,可以及时调整工程方案,避免不必要的成本支出,从而降低工程的总成本。
4.优化施工进度:及时调整工程方案可以解决施工过程中的延误和问题,有助于优化施工进度,确保工期的完成。
二、工程变更管理的流程1.变更的发起:变更的发起可以由项目经理、技术人员、业主代表等相关人员提出。
变更的发起应包括提出变更的原因、影响分析、变更内容、变更后工期和成本等信息。
2.审核评估:审核评估环节由相关技术人员对变更的可行性和影响进行评估。
评估主要包括对变更后工期、成本、质量等的影响分析和评估。
3.变更的批准:审议评估结果后,由项目经理或相关领导对变更进行批准。
批准应包括批准变更的内容、变更工期和变更成本等信息。
4.变更的实施:变更的实施由项目团队进行具体操作。
实施过程中,应对变更进行详细的记录,并严格按照变更方案进行操作。
5.变更的记录:变更的记录包括变更的原因、过程、结果等信息。
变更记录应被保存,并随时提供给相关人员进行查阅。
三、工程变更管理的相关办法为了规范工程变更管理,常见的一些相关办法如下:1.建立工程变更管理制度:制定统一的工程变更管理制度,明确各个环节的职责和流程,确保变更管理的规范和高效。
2.成立变更评估委员会:为了提高变更评估的可靠性和公正性,可成立变更评估委员会,由相关专家和技术人员组成,对变更进行评估并提出建议。
3.加强变更管理与项目管理的衔接:变更管理与项目管理密切相关,应加强两者之间的协调与衔接,确保变更管理能够与项目进度和成本管理相匹配。
4.健全变更管理的文件和记录:建立健全的工程变更管理文件和记录,包括变更申请书、变更方案、变更审批文件等,以备核查和审计。
3工程变更管理制度
3工程变更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一、为了规范工程变更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过程中变更的合理性、及时性和稳定性,提高工程建设效率,保障工程质量,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适用于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变更管理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工程设计、施工、监理等各个阶段的工程变更。
三、本制度的执行主体为工程项目相关部门和人员,各相关部门和人员应遵守本制度的规定,认真执行变更管理工作,保证工程正常进行。
第二章变更管理的定义和原则一、变更是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客观条件或主观因素导致原有设计、施工方案需要进行调整或修改的情况。
二、变更管理的原则包括:1. 变更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工程标准规范,保证工程质量不受影响;2. 变更应经过合理的论证和审批程序,保证变更的合理性和必要性;3. 变更应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保证变更信息的准确性和透明度;4. 变更应记录完整,保留变更过程的证据,以备后续查证和追溯。
第三章变更管理流程一、变更申请阶段:1. 工程项目相关部门接受变更申请,对变更需求进行评估和初步论证;2. 工程项目相关部门组织召开变更评审会议,对变更申请进行深入分析和论证;3. 工程项目相关部门对变更申请进行审批,并形成变更通知书;4. 工程项目相关部门将变更通知书传达给相关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并进行变更协调。
二、变更实施阶段:1. 工程项目相关部门组织变更实施会议,详细说明变更内容和要求;2. 施工单位按照变更要求进行实施,并确保变更工作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3. 监理单位对变更实施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保证变更工作的质量和安全性。
三、变更验收阶段:1. 工程项目相关部门组织变更验收会议,对变更工作进行终验;2. 施工单位提交变更工作的竣工资料和验收报告;3. 监理单位对变更工作进行验收,出具变更工作的结论和评价。
四、变更结算阶段:1. 工程项目相关部门组织变更结算会议,对变更工作进行结算;2. 施工单位提交变更工作的结算单据和费用清单;3. 监理单位对变更工作进行费用核算和结算,出具变更工作的结算报告。
制度变更管理制度
制度变更管理制度制度变更管理制度1变更管理制度为了加强变更规范管理,清除或减少由于变更而引起的潜在事故隐患,提高工作质量,促进变更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特制订本制度。
1、人员的调动,必须由用人单位写出需用人计划、申请,报劳资处审核,主管经理审核,方可人员调动。
2、管理的改变,任何人无权做出管理改变,确需管理改变,由单位写出申请报主管经理审核,总经理批准,方可进行管理的改变。
3、工艺操作指标的变更3.1使用单位不准随意变更工艺控制指标,尤其是各种化学反应的压力温度、原辅材料及产品质量等重要控制指标。
3.2各单位技术负责人要组织本单位技术人员及操作人员进行技术定额的查定,监督工艺指标执行,优化操作技术及工艺技术,消化吸收外来经验和技术。
从实践中找出影响安全,成本和生产过程控制的不合理的工艺指标,及时提出变更意见。
3.3各级技术管理人员要深入现场,督促检查工艺指标的执行情况,了解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变更意见。
3.4工艺指标变更程序一般指标变更由生产车间技术负责人向公司主管部门提交工艺控制指标变更申请表。
由生产技术负责人协调设备、安全、调度、供应及其他相关职能部门,对工艺指标变更申请进行论证。
由技术部门编制工艺指标变更通知单,经公司技术负责人批准,下发生产单位,调度室,并报总工办备案。
重要或较大的工艺控制指标变更,需报总工程师批准签发。
3.5.工艺配方变更、原材料替代、设备技术变更3.5.1生产单位不准私自变更工艺配方(优化试验配方除外),降低原辅材料质量标准,变更品种。
3.5.2对于优化配方的试验和新型原辅材料的采用、替代,由生产单位和生产处提出可行性分析报告及试验方案,编制试验计划,上报总工程师批准,总经理签发后,由生产处和相关单位组织实施。
3.5.3关键设备及装置的更新、大修要由生产处、总工办、设备处和有关技术人员广泛搜集新设备、新技术信息,研究在用设备、装置存在的问题,提出改造方案,经公司负责人审核,报总工程师同意,经经理办公会批准后,适时安全实施。
变更管理制度
变更管理制度目录1目的 (1)2范围 (1)3变更申请及审批 (1)4变更方案的编制 (2)5变更的实施 (2)6变更的验证及归档 (2)7变更失败的处理 (3)8变更流程 (3)附录:重大变更申请表 (4)1.目的为加强网络系统相关管理,规范系统重大变更事宜,形成正式有效的操作规程,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管理制度。
2.范围本制度应用于系统重要变更,包括但不限于系统改建、业务系统变动、数据恢复等。
网络系统日常维护工作(如防病毒升级、口令更新等)中发生的变更,由相关维护人员负责执行,不在本制度管理范围内。
3.变更申请及审批1、申请人相关系统负责人2、审批人技术总监领导(涉及系统改建时)3、流程1)由变更申请人填写、提交系统变更申请表;2)由技术总监对变更申请进行审批;3)对涉及系统改建的变更,技术总监审批后应呈报管理层审批;4)必要时可组织相关部门及专家进行评估,以辅助决策。
4.变更方案的编制1)变更执行前,由技术部组织相关人员,制定变更方案以指导系统执行变更;2)变更方案应对变更进行细致评估,详细阐述变更类型、变更原因、变更过程、实施计划、变更失败恢复措施等内容;3)变更方案须通过组织的评审后,方可用于指导变更实施。
5.变更的实施1)变更实施前由技术部相关人员依据变更方案进行实施测试,测试通过后方可正式实施;2)变更实施前,应通知所有将受变更影响的用户;3)变更实施应按照变更方案所确定的方法、流程进行,并对变更操作情况进行记录;4)变更完成后,由技术部以邮件或通知的方式,将发生的变更情况通告所有相关人员。
6.变更的验证及归档D变更操作执行完成后,应由相关的系统管理员对变更结果进行验证、测试;2)变更完成后,由技术部负责依据变更具体情况,组织人员在一定时间周期内,进行后期跟踪及反馈;3)相关变更文档由系统管理员负责收集归档;4)变更结束后,由技术部依据变更情况,对相关文件进行更新维护,并报信息安全工作办公室审定。
施工项目变更管理制度
施工项目变更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施工项目变更管理,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提高工程建设效率,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施工项目的变更管理,包括设计变更、施工方案变更、材料设备变更等。
三、变更管理流程1. 变更申请变更申请由项目负责人提出,需附上变更理由、影响分析、变更后方案等资料。
并经过项目相关人员讨论,确认变更内容,形成变更申请表,上报项目管理部门。
2. 变更评审项目管理部门接收变更申请后,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进行评审,对变更内容进行合理性、合规性、安全性等方面进行评估。
评审通过的变更需要经过相关领导审批,确认后方可实施。
3. 变更实施变更内容经过评审通过,并经相关领导审批后,项目负责人组织实施变更,并对变更工作进行计划、组织、指导和检查。
全程保证变更过程中的施工质量和安全。
4. 变更记录项目负责人应对变更内容进行记录,包括变更申请表、评审意见、领导审批意见、实施过程记录等,形成完整的变更记录档案。
四、变更管理责任1. 项目负责人应对变更工作进行全面负责,包括变更申请、评审、实施、记录等全过程管理。
2. 项目管理部门应对变更申请进行评审,并做出合理的评估和审批意见。
3. 技术人员应对变更内容进行专业的评估和审查,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4. 相关部门和人员应在变更实施过程中协助项目负责人做好变更工作。
五、变更管理原则1. 合理性原则:变更申请必须具有合理的理由和充分的论证材料。
2. 安全性原则:变更实施必须保障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
3. 物资合理利用原则:变更内容需考虑物资的合理利用和节省成本。
4. 协同合作原则:变更管理过程需各相关部门和人员密切协作,确保变更工作的顺利实施。
六、变更管理监督检查1. 项目管理部门按照预定计划对变更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并对变更记录进行核查。
2. 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强化责任追究,保证变更工作的规范实施。
七、变更管理制度的宣传和培训1. 变更管理制度应当加强宣传力度,确保全员了解制度内容和要求。
变更管理制度
变更管理制度尊敬的读者:下面是关于变更管理制度的文章,请您阅读。
变更管理制度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常常会面临各种需求变动、项目变更等情况。
为了保证企业运营的高效性和灵活性,建立一套合理的变更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变更管理制度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方法。
一、制度概述变更管理制度是指企业为了应对内外部需求变化而建立的一套规范流程和组织机制。
该制度的目标是确保变更的准确性、合规性以及对业务和项目运营的最小影响。
企业内部变更管理制度常常涉及到产品、流程、团队、设备等方面的变更。
二、制度内容1. 变更申请变更申请是变更管理的起点。
任何想要对现有流程或项目进行变更的人员,都必须通过书面申请来表达变更需求。
申请应包括变更内容、原因、影响评估、实施计划等必要信息,并由相应部门或项目负责人审批。
2. 变更评估变更评估是对变更申请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的过程。
这一步骤应该由专业团队进行,以确保变更方案的可行性、风险评估以及对现有业务的影响程度。
评估结果将直接影响到是否批准变更请求。
3. 变更批准变更批准环节是对变更请求的最终审批过程。
根据变更评估的结果,变更委员会或相关负责人将决定是否批准变更。
如果变更申请得到批准,将进入下一步的实施阶段。
4. 变更实施变更实施是指根据批准的变更请求,对相关流程或项目进行实际的变更操作。
这一阶段需要确保变更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同时要对变更过程进行有效的监控和记录。
5. 变更审核变更审核是对变更实施结果进行评估和验证的过程。
通过对变更实施过程和结果的审查,可以判断变更的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并及时发现问题和调整措施。
6. 变更记录变更记录是对所有变更操作和结果的详细记录。
这些记录可以为企业提供参考和借鉴,对变更管理制度的改进和优化提供依据。
三、制度实施变更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需要以下几个关键要素:1. 专门团队变更管理涉及到多个部门和跨职能团队的协作。
建立一支专门的变更管理团队,负责统筹协调各方利益和需求,可以提高变更管理效率和准确性。
变更管理制度可以分
变更管理制度可以分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变更管理流程,提高变更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部门、项目组织和合作单位的变更管理活动。
第三条变更管理是指对已明确定义的项目或工作范围、进度、成本、质量等方面的任何改变。
第四条变更管理应遵循变更管理的基本原则,即变更有序、合理、及时、有效、稳定和可控。
第二章变更管理的流程第五条变更提出:当项目参与者或相关方认为需要对项目范围、进度、成本或质量等方面进行调整时,应书面提出变更申请,并说明变更理由、影响及必要性。
第六条变更评估:变更管理委员会接收变更申请后,应对变更进行评估,包括对变更的合理性、可行性、影响分析等进行全面评估,并给出初步意见。
第七条变更审批:变更管理委员会将初步意见提交给项目负责人或相关决策者进行审批,审批通过后方可实施变更。
第八条变更实施:项目团队根据变更审批结果,制定变更实施计划,明确变更的具体内容、实施方法、时间节点等。
第九条变更控制:变更实施过程中需加强变更的监督和控制,及时发现和解决变更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确保变更的质量和进度。
第十条变更确认:变更完成后应及时进行确认,包括对变更是否达到预期目标进行评估,并记录变更后的项目状态。
第十一条变更总结:项目结束后,应对变更管理的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的项目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第三章变更管理的责任第十二条项目负责人是变更管理的主要责任人,负责组织和协调变更管理工作,确保变更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第十三条变更管理委员会由项目负责人、技术专家、财务专家、客户代表等组成,负责变更的评估、审批和监督。
第十四条项目参与者应积极参与变更管理工作,并按照制度规定的程序和要求提出变更申请。
第十五条公司领导应对变更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确保变更管理的顺利进行。
第四章变更管理的制度保障第十六条公司应建立健全变更管理的信息系统,确保变更流程的全程跟踪和管理。
第十七条公司应加强对变更管理相关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变更管理的专业水平与意识。
变更管理与变更管理制度
变更管理与变更管理制度协议书甲方:(公司名称)地址:(公司地址)联系人:(联系人姓名)电话:(联系人电话)乙方:(合作方公司名称)地址:(合作方公司地址)联系人:(联系人姓名)电话:(联系人电话)鉴于甲、乙双方就变更管理与变更管理制度达成以下协议,为明确双方权益、规范管理流程,特订立本合同,共同遵守并执行。
一、背景1. 甲方为一家经营(业务范围)的公司,拥有一套有效的变更管理制度,以确保项目的持续发展和管理的高效性。
2. 乙方为甲方寻求变更管理与变更管理制度方面的专业咨询服务的合作伙伴。
3. 双方希望通过本协议的签署,建立起相互合作的关系,以提高甲方的变更管理和变更管理制度的水平。
二、目标1. 甲方的目标是通过与乙方合作,优化变更管理流程,减少变更风险,提高项目的成功率。
2. 乙方的目标是为甲方提供专业的变更管理咨询服务,贡献自己的经验和技术,协助甲方建立完善的变更管理制度。
三、合作内容1. 双方将针对甲方的现有变更管理制度进行评估,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2. 乙方将根据评估结果向甲方提出改进建议,并协助甲方制定新的变更管理制度。
3. 乙方将为甲方员工提供相应的变更管理培训课程,以提高他们的变更管理技能。
4. 甲方将配合乙方进行相关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为变更管理的决策提供准确和可靠的信息支持。
5. 双方将定期召开项目例会,确保项目进展和合作顺利进行。
四、合作期限本协议自双方签署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两年。
如需继续合作,将在有效期届满前双方协商决定是否续签合同。
五、保密条款双方在合作过程中所涉及的商业机密、技术秘密和其他保密信息,双方应予以保密,未经对方书面同意,不得向第三方披露或使用。
六、解除合同1. 如因不可抗力等不可预见的情况导致双方无法继续履行本合同,双方应立即通知对方,并在协商一致的情况下解除合同。
2. 在其他情况下,任何一方如有违反合同约定或不履行合同义务的行为,对方有权提前解除本合同,并保留追究违约责任的权利。
变更管理规定
变更管理规定1. 引言为了促进企业的运营和发展,在确保安全和稳定的前提下,对于企业的各项变更,特别是涉及到系统、流程、策略等关键领域的变更,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变更管理制度。
本规定将规范和指导变更的各个环节,确保变更的有效性和可控性,减少因变更而引发的风险和不必要的损失。
2. 变更管理范围和目标变更管理适用于企业内所有相关部门和项目,包括但不限于: - 信息系统变更 - 流程和政策的调整变更 - 产品和服务相关的变更 - 组织结构及管理体系的变更变更管理的目标是确保变更的合理性、正确性和可行性,实现变更的顺利实施,最大程度地减小变更对业务的影响,提高变更质量和效率。
3. 变更管理流程3.1 变更提交与评估•变更提交:任何部门或个人需要变更时,需按照规定的模板,将变更请求提交给职能部门。
变更请求应包含变更的详细描述、目标、原因、范围、影响评估等信息;•变更评估:职能部门负责对变更请求进行评估,确定变更的紧急程度、优先级以及变更可能带来的风险和影响。
评估结果将根据预先设立的标准予以分级,包括紧急变更、重大变更和一般变更。
3.2 变更计划制定•变更计划:根据变更评估结果,职能部门制定变更计划,明确变更的目标、时间安排、资源需求和所涉及的相关部门和人员。
变更计划应充分考虑风险管理和应急预案等因素,确保变更的可控性和顺利实施;•变更评审:变更计划需经过相关部门的评审,并获得相关负责人的批准。
3.3 变更实施与控制•变更实施:根据变更计划,相关部门按时按要求执行变更任务,并确保变更过程的可追溯性和记录;•变更控制:职能部门对变更过程进行监控和控制,及时发现和解决变更中的问题和风险,确保变更过程的合规性和质量。
3.4 变更验证和发布•变更验证:变更实施完成后,相关部门进行变更验证,确保变更达到预期的效果,验证结果应进行记录;•变更发布:职能部门负责变更的正式发布,并及时通知和培训相关部门和人员,确保变更的顺利过渡和运行。
变更管理制度
变更管理制度随着企业发展和市场环境变化,各种变更难以避免。
然而,变更如果不加管理,可能会导致诸如生产事故、计划延误等问题的发生,甚至会严重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信誉度。
因此,为确保变更的有效控制,建立变更管理制度成为了企业必须要做的工作之一。
一、变更管理制度的必要性在企业运营中,随着环境变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业务需求和项目计划离不开变更。
如何正确处理变更,确保项目的质量和进度,保证企业的稳定发展,变更管理制度成为了必要的重要手段。
变更管理制度的实施可以带来如下好处:1. 更好地管理项目风险。
变更管理制度可以对变更过程进行规范管理,从而降低项目失败风险。
2. 更好地控制项目进度。
变更管理制度可以保障变更计划完成时间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从而使企业更好地掌控项目计划进度。
3. 更好地管理项目预算。
变更管理制度可以保证变更控制过程中的透明度,从而保证项目变更预算合理化。
4. 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
变更管理制度可以在变更的过程中保证对于需求的变更是规范和合理的,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5. 保持公司的信誉度和稳定性。
变更管理制度可以规范变更的过程,防止因变更造成的短期和长期影响对公司的声誉和稳定性产生严重影响。
二、变更管理制度的内容变更管理制度的主要任务是为变更管理提供规则和程序。
它包括了变更的定义、标准、责任、程序、审核和跟踪等方面内容。
1. 变更的定义变更是在项目运营过程中,对项目范围、进度、资源、成本等方面的影响,且不被项目计划原有结构所包括的需求和修正。
2. 变更的标准变更可以分为主动变更和被动变更。
其中,主动变更是指因为客户需求、内部调整、系统升级等原因造成的变更,而被动变更是指因为外部因素、环境因素等不可控原因引起的变更。
3. 变更的责任变更管理制度应当对变更操作人员以及变更审核人员进行规范,明确他们的工作职责和需要承担的责任。
同时,管理制度应从管理的角度,完整阐述各角色的职责。
4. 变更的审核变更管理制度要求对所有提出的变更进行审核和审批。
工程变更管理制度
工程变更管理制度工程变更是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施工条件、技术要求、材料供应等因素的变动,使得原始设计或计划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和修改的情况。
为了有效管理和控制这些变更,确保工程实施的顺利进行,制定一套工程变更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一、引言工程变更管理制度是为了规范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变更管理,以确保项目进展和质量的控制。
本制度旨在明确变更管理的原则、流程、角色职责,以及变更评估、批准和执行等具体细节,为项目管理人员提供明确的工作指导和依据。
二、变更管理的原则1. 变更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原则:任何变更需经过合理性和必要性评估,确保变更是合理的、必须的,并符合项目目标和要求。
2. 变更的优先级原则:变更按照其对项目进展和质量的影响程度进行优先级排序,对关键路径和关键资源的变更需特别重视。
3. 变更的风险控制原则:在进行变更时,需充分考虑变更对工期、成本和安全的影响,做好风险识别、评估和控制措施。
三、变更管理的流程1. 变更提出阶段:项目管理人员、项目参与方或其他相关方提出变更需求,并填写变更申请表。
变更申请表应包括变更内容、原因和影响分析等。
2. 变更评估阶段:项目管理人员组织评估小组对变更申请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技术可行性、成本影响、资源需求、工期变更等方面。
评估结果需经专业审定并形成评估报告。
3. 变更批准阶段:评估报告由项目决策委员会或相关管理层审批,决定是否批准变更。
如果变更被批准,需明确变更的实施计划和措施,并形成变更授权书。
4. 变更执行阶段:项目团队按照变更授权书的要求和安排,对变更进行具体操作和实施,并做好记录和备案工作。
5. 变更验收阶段:变更实施完成后,进行变更验收,确保变更符合批准的要求和预期效果。
四、变更管理的角色职责1. 项目管理人员:负责制定和落实变更管理流程和制度,协调各方变更需求,确保变更管理的效果和质量。
2. 评估小组:由专业技术人员组成,负责对变更申请进行评估,制定评估报告,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变更管理制度
变更管理制度
文件编号:BGGL-2018
编制:运维部门
审核:
批准:
版本:A1.0
发布日期:2018年12月10日
1.目的
为了IT部门或运维部门建设和日常工作的变更管理,消除和减少由于变更而引起的潜在事故隐患。
结合IT部门或运维部门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适用于IT部门或运维部门系统的所有形式的变更管理工作。
3.职责
由IT部门或运维部门负责此规定的执行。
4.管理规定
4.1.提交变更申请
当IT部门或运维部门识别到任何方面的变更需求时,都应填写《变更申请表》,并将其呈交领导。
4.2.变更审核
IT部门或运维部门组织对《变更申请表》进行审核,并将《变更申请表》报送领导审批。
4.3.批准变更
IT部门或运维部门领导对变更文件进行审批,IT部门或运维部门根据审批结果终止变更或继续实施。
4.4.实施变更
IT部门或运维部门负责组织变更的全面实施,记录变更实施过程,并妥善
保存所有文档和记录。
变更实施内容包括:
(1)确定变更进度
(2)制订变更失败恢复计划,明确过程控制方法和人员职责(3)实施前对变更进行测试,必要时对恢复过程进行演练(4)实施变更
(5)对实施变更的成功度进行审核
(6)实施后将变更情况向相关人员通告。
工程变更的管理制度
工程变更的管理制度一、目的和范围本制度旨在规范工程变更的管理流程,确保工程变更的合理性、有效性和可控性,防止因变更导致的工程质量、进度和成本的不利影响。
适用于本公司承担的所有建设工程项目的变更管理。
二、变更原则1. 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确保变更后的工程安全、适用。
2. 变更应基于充分论证,确保变更的必要性和经济性。
3. 变更应最小化对工程进度和质量的影响。
4. 变更应经过相关方的共同协商一致。
三、变更分类1. 设计变更:由于设计图纸或设计文件的修改而引起的变更。
2. 施工变更:由于施工条件、工艺或材料变化等原因引起的变更。
3. 用户需求变更:由于用户要求的功能、性能或其他需求变化引起的变更。
四、变更程序1. 提出变更申请:由变更发起方填写变更申请表,说明变更的原因、内容和预期效果。
2. 变更评审:项目管理团队对变更申请进行评审,评估变更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影响。
3. 变更批准:根据评审结果,由项目负责人或授权管理人员批准变更。
4. 变更实施:按照批准的变更方案,调整设计、施工计划或用户需求。
5. 变更记录:详细记录变更过程和结果,包括变更的内容、实施时间、涉及人员等。
6. 变更监督:对变更实施过程进行监督,确保变更按照批准的方案执行。
五、责任分配1. 项目管理团队负责变更的评审、批准和监督。
2. 设计单位负责设计变更的实施和修改。
3. 施工单位负责施工变更的实施和调整。
4. 用户代表负责确认用户需求变更的内容和效果。
六、文档管理所有与工程变更相关的文档,包括但不限于变更申请表、评审记录、批准文件、实施记录等,都应当妥善保存,以便于追溯和管理。
七、违规处理对于未经批准擅自进行变更的行为,公司将视情节轻重,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警告、罚款或其他纪律处分。
八、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公司项目管理部负责解释。
对于特殊情况下的变更管理,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但需经过公司高层批准。
总结:。
变更管理制度
变更管理制度1. 背景与目的变更管理制度是为了确保在项目开展过程中所做的任何变更都经过充分的评估、审批和控制,以确保项目达到预期的目标并最大化项目价值。
变更管理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变更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同时降低项目风险及对项目成本和进度的影响。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项目管理人员、项目组成员以及与项目相关的外部合作方。
3. 变更管理流程(1)变更提出项目组成员或外部合作方可以根据项目需求进行变更提出,提出的变更需包含变更内容、原因及影响分析等内容,并提交变更提议书。
(2)变更评估经过变更提出后,项目管理人员将对变更内容进行评估,包括对变更的必要性、影响分析和成本评估等。
评估结果需以正式文件形式提交给变更管理委员会。
(3)变更审批变更管理委员会将对变更提出进行审批,审批结果应以正式文件形式通知项目组成员。
审批结果分为批准、拒绝和推迟三种情况,审批文件需详细说明审批结果和理由。
(4)变更执行经过变更审批后,项目组成员将根据变更批准书执行变更工作,确保变更的有效实施,同时密切关注变更后的影响,及时调整项目进度和成本。
(5)变更跟踪项目管理人员需对变更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和监控,及时发现变更执行中的问题并进行调整,确保变更的有效实施和项目进度不受影响。
4. 变更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变更管理制度对于项目管理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在项目开展过程中,变更是不可避免的,但不合理的变更将给项目带来风险和不确定性。
通过实施变更管理制度,可以确保变更的合理性和有效性,降低项目风险,保证项目进度和成本的控制。
5. 变更管理制度的建立与落实为了确保变更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项目管理人员需认真贯彻执行,确保项目组成员和外部合作方都严格遵守变更管理流程,严格执行变更管理制度的各项规定。
同时,项目管理人员还需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持续改进变更管理制度,确保其适应项目需求的变化。
6. 结语通过落实变更管理制度,可以有效降低项目风险,保障项目进度和成本的控制,确保项目顺利完成。
工程变更管理制度范本
工程变更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绪论1.1 研究背景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工程项目在规模和复杂程度上不断提高。
而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变更需求,这可能是由于技术要求的更改、设计缺陷的修正或者是业主的需求改变等原因造成的。
如果没有有效的变更管理制度,将会对工程项目的进展和质量带来不可预测的风险。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制定一套科学、系统、规范的工程变更管理制度,以提高工程项目的管理效率和质量,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
第二章变更管理原则2.1 主动性原则工程项目变更管理应主动采取主动性原则,即通过前期规划和设计,尽量避免变更的发生,从根本上降低项目变更的频率和程度。
2.2 一致性原则变更管理的决策应与工程项目目标和战略一致,确保变更的合理性和可行性,避免对项目整体进展产生不利影响。
2.3 公正性原则变更管理的决策应公正、客观、公平,充分考虑各方利益,维护项目各方的权益。
2.4 可追溯性原则变更管理过程中的决策和执行应有明确的依据和记录,方便追溯和查找,以确保变更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5 可控性原则变更管理应具有明确的阶段和程序,便于管理者和相关人员实施,以及对变更过程进行监控和控制。
第三章变更管理流程3.1 变更申请阶段变更申请是指相关人员提出变更需求的阶段,包括变更需求的提出、需求分析和评估等环节。
本阶段的主要工作是确保变更需求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以及避免无效变更的发生。
3.2 变更评审阶段变更评审是指对变更申请进行评估和决策的阶段,包括变更方案的制定、风险评估和效益分析等环节。
本阶段的主要工作是确保变更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以及避免对项目整体进展产生不利影响。
3.3 变更执行阶段变更执行是指对变更方案进行实施和跟踪的阶段,包括变更过程的监控、实施计划的制定和执行等环节。
本阶段的主要工作是确保变更实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及避免对项目的正常进展和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3.4 变更评估阶段变更评估是指对变更实施结果进行评估和总结的阶段,包括变更效果的评估、问题的发现和修正等环节。
施工中的变更管理
施工中的变更管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建筑施工项目的复杂性和风险性也日益增加。
在施工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不可预见的情况,需要对原有的设计和计划进行变更。
然而,变更的引入可能会带来额外的成本、时间和资源的消耗,因此,一个有效的变更管理机制对于项目的成功实施至关重要。
一、变更管理流程在施工中引入变更前,建筑项目团队应该建立起一个完善的变更管理流程。
首先,需要明确变更的定义和分类,将变更行为区分为小型、中型和大型变更,并对每种变更的处理办法进行规范。
其次,在遇到需要变更的情况时,项目团队应该及时召开会议,对变更进行评估和讨论,并制定详细的变更计划。
最后,变更管理流程中还应包括对项目各方责任的明确、变更决策的追踪和记录以及变更实施后的评估和总结。
二、变更管理的挑战在实践中,变更管理常常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变更往往来源于施工中的意外情况,涉及到多个利益相关方的利益,因此,对于施工团队来说,需要平衡各方的利益,保证变更的合理性和合法性。
其次,变更管理需要对项目进度和资源进行重新调配,可能会影响原有计划的执行,因此,项目团队需要及时调整资源和进度,以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另外,变更决策往往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出,因此,项目团队需要快速作出准确的决策,并明确变更的实施方式。
三、变更管理的好处尽管变更管理带来了一些挑战,但它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好处。
首先,通过变更管理,项目团队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中的问题,减少施工风险,从而提高项目的成功率。
其次,变更管理可以提高项目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使项目能够适应环境和市场的变化,增强项目的竞争力。
另外,变更管理还可以促进各方之间的合作和沟通,加强项目团队的协作能力,提高项目的整体效率。
四、变更管理的关键要素为了实现一个有效的变更管理,项目团队需要关注以下几个关键要素。
首先,需要建立一个高效的变更管理团队,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和权限,并确保团队成员之间的有效沟通。
其次,需要制定一套详细的变更管理程序和标准,确保每一次变更都能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
变更管理规范文件
变更管理规范文件引言变更管理是一项关键的工作,它确保了项目的各种变更在有效和有序的控制下进行。
为了保证变更管理的顺利进行,需要制定一份变更管理规范文件。
本文档旨在为组织制定一份适用的变更管理规范文件,以确保项目的变更管理工作得到有效的支持和执行。
背景变更是项目管理中的常见现象,它可以是由于需求的变化、技术的更新、错误修复等原因引起的。
良好的变更管理实践可以帮助项目团队追踪和管理项目的变更,从而提高项目的交付质量和工作效率。
目标本文档的目标是确立一套组织的变更管理规范,以确保变更管理工作的有效执行。
具体目标包括:•提供变更管理的定义和工作范围•确定变更管理的流程和角色职责•制定与变更管理相关的规范和标准•确保变更的可追踪性和可审计性•为项目团队提供变更管理的指导和支持变更管理定义在本文档中,变更定义为对项目的范围、需求、进度、资源或其他方面的任何修改。
变更可以是计划内的或计划外的,可以是小范围的或大范围的。
变更管理流程变更请求变更请求是启动变更管理流程的第一步。
任何项目参与者或相关方都可以提出变更请求,但必须满足以下条件:1.变更请求必须以书面形式提交2.变更请求必须清晰地描述变更的目的和内容3.变更请求必须附上相关的支持材料(如需求文档、设计文档等)变更评估一旦变更请求被接收,项目团队将对变更进行评估。
评估的目的是确定变更对项目的影响,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范围变更:变更是否会增加或减少项目的范围?2.时间变更:变更是否会影响项目的进度和交付时间?3.成本变更:变更是否会增加或减少项目的成本?变更审批基于变更评估的结果,项目管理团队将对变更进行审批决策。
审批决策的标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变更的必要性和紧急程度2.变更的影响程度和范围3.变更的可行性和可控性变更实施一旦变更获得审批,变更管理团队将负责实施变更。
变更实施的过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步骤:1.制定变更实施计划2.分配相关资源3.实施变更4.检查变更的有效性和质量5.更新相关文档和信息变更控制和关闭在变更实施完成后,变更管理团队将对变更进行控制和关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YD-2E-001
文件名称:变更管理规范
文件编号:YD-2E-001
文件版本: B/0
受控状态:
变更管理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公司生产及服务过程中所有变更的管理要求,确保每个变更在实施以前都得以恰当的评估和审批,从而保证产品质量,满足客户的需求。
本规范适用于公司变更控制管理。
2 定义
2.1 变更:
指人、机、料、法、环、测任一要素的变化或多个要素变化的组合,包括原材料、生产环境、夹具设备、检测仪器、作业及检测方法、关键作业人员、包装标准、产品要求等,即5M1E的变更。
按变更主体不同划分为:外部变更(供方变更、客户变更、第三方要求)和内部变更(设计变更、工程变更等)。
2.2 供方变更
指合格供应商发生内部的影响我司产品质量的4M1E的变更,包括关键岗位人员、主要生产/检测设备、原材料、经营环境、工艺方法及检测方法等的变更。
2.3 客户变更:
客户提出的涉及产品外观、包装、性能、材料、标识等的变更。
2.4 设计变更:
在产品型号、图号不变(即技术方案不变)的前提下,产品因电参数规格、局部结构、个别材料以\产品性能提升(含产品优化、质量改善等)及文件纠错等引起的技术状态长期性发生变更。
2.5 工程变更:
指为提高生产效率、质量,降低成本,优化软件测试界面或提高测试效率等实施的工程改善活动所产生的5M1E变更,包括产品的工艺方案(工艺流程、工艺参数、工装设备、仪器仪表、人员配置、产量定额、软件脚本等)、作业环境条件、过程材料的变更。
2.6 正常工艺调整:
指在工艺文件中规定的正常工艺、设备参数范围内的调整,此类变更由工程技术人员现场指导班组进行。
2.7 一般工艺变更:
指超出正常工艺标准范围的非关键工艺参数/方案的变更。
2.8 关键工艺变更:
指涉及到关键工艺方案的变更,包括:工艺布局的重大调整、生产模式的重大调整、关键工艺配方/标准变更,关键过程工装设备、仪器仪表的变更(增加、减少、替代)等。
2.9 重大工艺变更:指对产品可靠性和公司资源造成重大影响的工艺方案变更和新工艺方法的切换应用,包括:技术改造、全新工艺切换等。
3 管理职责
各部门责任人负责严格履行变更管理中所界定的职责和权限。
3.1 总经理
参与顾客级、公司级的变更评审,审批变更后文件。
3.2 市场营销
3.2.1 负责与客户就变更的申请和变更后的质量验证进行沟通,必要时提供变更样品。
3.2.2 负责将客户书面认可的变更申请传递质量。
3.2.3 负责将客户变更资料传递工程技术和质量。
3.3 工程技术部
3.3.1 负责与客户设计、工程就产品变更要求进行沟通,并填写“变更申请/评审单”。
3.3.2 负责制定具体的工程变更方案和工程变更质量验证方案,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评审。
3.3.3 负责工程变更中涉及到的工装治具的更新、补充及模具改善与维修。
3.3.4 负责制定变更实施和验证过程中所需的技术文件和作业指导书,以及变更批准后所涉及到的文件更新与存档。
3.3.5负责变更实施和验证过程中对现场的指导和问题的处理。
3.4 品质部
3.4.1负责供方变更的受理,负责组织供方变更的评审、进货检验和质量验证。
3.4.2会签工程变更方案、质量验证方案,并按工程变更质量验证方案开展相关质量验证。
3.4.3 负责给出工程变更质量验证结论。
3.4.4 负责归档管理工程变更方案和工程变更质量验证结论。
3.4.5 负责新工艺方案试产过程中的质量监控。
3.4.6 负责内部变更的履历管理与归档处理,并监督工程变更后的标准化工作。
3.5 生产部
3.5.1 负责根据不同类型产品新增生产辅料的需求申请。
3.5.2 负责涉及变更物料的冻结和清理。
3.5.3 负责引进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开展工艺改进活动。
3.5.4 负责新工艺方案的可行性分析及新工艺质量验证方案的确定。
3.5.5负责下达新工艺方案验证所需的试生产计划。
3.5.6负责齐套新工艺方案验证所需生产物料。
;
3.6 采购
3.6.1 负责通知供方涉及变更物料的冻结和清理。
3.6.2 负责变更后采购系统的维护和变更后物料的采购。
3.3.3 负责供方变更信息的收集并传递给质量、工程与生产。
3.7生产班组
3.7.1 负责按计划、按方案组织新工艺方案的试生产。
3.7.2 及时、真实反馈试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3.7.3 负责试生产过程中试制品的标识,避免与正常生产产品相互混淆。
4 管理内容
4.1 变更的分类
4.1.1 按变更要素分为:人、机、料、法、环、测(5M1E)
4.1.2 按变更主体分为:外部变更(供应商变更、客户变更)、内部变更(设计变更、工程变更),其中客户变更接受后,供应商变更确认批准后,进入内部变更流程管理。
4.2 变更管理的分类原则
按变更批准权限的部门/人员级别分为:公司级及客户级,具体项目见《变更分类表》(如下)。
“客户级”是指需要报备客户或得到客户同意的变更(对外申报前,按公司级进行内部管理)。
变更分类表
4.3
工
程
变
更
管
理
4.3
.1
工
程
变
更
流
程
图
YD-2E-001
4.3.2工程变更管理基准表
变更管理基准表备注:“○”-必选“△”-可选“※”-可书面也可口头、邮件形式
4.3.3 人员变更的管理
4.3.3.1所有岗位人员的任用必须按员工培训管理办法进行上岗和换岗前的培训和资格评价管理,做到合格上岗;
4.3.3.2 关键工序(CTQ)人员变更必须经主管工艺确认、同意后才能实施,关键工序(CTQ)人员变更或工厂产线大量采用新人作业(40%)以上时,应对该工序生产产品进行加严检验,必要时实施抽样试验验证;
4.3.3.3品质检验人员必须取得检验员资格证书并经质量主管确认同意后,方能实施变更,并对其上岗初期的工作质量必须进行跟踪、评价,合格留用;
4.3.3.4重要岗位人员的变更必须书面或邮件通报客户,包括
a)与客户直接对口的营销和客服人员;
b)质量负责人。
4.3.3.5 公司/部门机构、职责、权限发生变化时,应发布调整通知,修订相应制度、流程。
4.3.4 工程变更的管理
对变更申请、评审、验证、客户通报、批准、实施、标准化、标识、追溯等方面的具体要求进行描述,工厂按照《变更申请评审表》及《变更通知单》规定要素进行控制和记录。
4.3.4.1 申请
明确申请流程、方式,包括:适用产品类、适用型号(图号)、适用工程、变更紧急状态、变更等级、变更时效、变更理由、支撑依据、变更原因简述、申请部门、申请人。
4.3.4.2 评审
包括变更前/后状态、风险评估、是否验证、变更验证方案、是否通报客户、是否需要供应商变更,对评审结果涉及的成品及原物料作出相应处理意见。
4.3.4.3 验证
应建立相应工程变更质量验证规则表,质量部门负责审核变更的质量验证计划, 并按质量验证计划进行产品的检验和试验,出具质量验证报告。
4.3.4.4 客户通报
按照制定的“工程变更管理基准表”,实施变更通报,对评审不通报的变更,应进行风险评估并保留记录。
4.3.4.5 批准
明确各级变更的批准权限并严格执行。
4.3.4.6 实施、标识、追溯、标准化、记录、培训
a) 在下达生产订单时应同步明确最近一次的变更编号;
b) 工程变更如影响到物料的使用时,应充分考虑并通报采购的切换周期,待库存物资消化完毕后方能实施变更,并标准化相关资料;
c) 变更实施后,根据需要,前三批变更初物需增加变更标识,标识应统一、醒目,需规定标识张贴位置,并采用加严方式进行出货检验;
d) 通知库房明确变更标识,并要求在变更前的产品全部出货或已处理完毕后才能配送变更品,以免变更前后状态混淆;
4.3.4.7对变更资料进行标准化并在库管理,建立《变更台帐及履历》记录保留追溯记录,所有变更记录的保存时间为5年;
4.3.4 客户变更
客户变更接受后,进入工程变更流程管理。
工厂应策划客户信息的传递渠道,确保客户信息被及时、准确传递到部门、班组。
5 相关/支撑性文件
6记录/附录
变更申请/评审表
本记录保存期限:5年
变更通知单
YD-2E-001 绵阳宜得新光电子有限公司
修/改模申请单
□工程修改
□客诉
□制程异常
试模申请/送样报告
ER008A0
YD-2E-001
变更台帐及履历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