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变法( 教学)

合集下载

王安石变法(教学设计)

王安石变法(教学设计)

《王安石变法》教学设计课标要求:1、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原则、策略。

2、熟悉其变法举措并分析其积极意义。

3、认识变法的积极影响及失败原因。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⑴知道王安石变法是中国封建社会一次重要的改革,王安石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

⑵通过对王安石具体变法策略的认识和理解,培养综合、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

⑶通过对王安石变法失败原因的认识,进一步锻炼分析总结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⑴对变法内容予以具体细致的分析,加深对变法意义的理解。

⑵对照教材以及熟悉的其他中国古代变法实例,比较其时代背景、内容和结果,从而进一步加深对王安石变法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王安石变法的过程和成果的了解,体会改革的曲折和艰辛,充分认识革新图强是一国强盛的根本,逐渐形成创新意识和勇于为国家奉献的精神。

重点与难点:1、重点:⑴了解王安石变法的指导思想及内容。

⑵认识变法各项举措对社会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

2、难点:分析变法失败的原因,体会改革的曲折性和复杂性。

教学过程:一、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复习旧课引入新课,通过三个探究让学生全面掌握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探究一回忆本专题第一课的内容和本课第一自然段的内容,从必然性和可能性两方面分析归纳王安石变法的背景,认识王安石变法是必然的而不是偶然的。

探究二从背景中总结王安石变法的目的。

探究三阅读下列材料,归纳变法的指导思想。

(王)安石曰:“……且国用不足,非当世急务,所以不足者,以未得善理财故也。

”光曰:“善理财者,不过头会箕敛尔。

”安石曰:“不然,善理财者,不加赋而国用足。

”光曰:“天下安有此理?天地所生财货百物,不在民,则在官,彼设法夺民,其害乃甚于加赋!”——《宋史·司马光传》思考:王安石与司马光的论战各自阐述了什么主要观点?并从论战中反映出变法的什么特点?二、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1、自主学习,完成学案,初步掌握王安石变法的的主要内容及积极意义。

2、通过角色体验,进一步加深对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掌握,加深对变法意义的理解。

王安石变法的教案

王安石变法的教案

王安石变法的教案教案标题:探究王安石变法教学目标:1. 了解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和目的。

2. 分析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3. 探讨王安石变法对中国历史和社会的意义。

教学重点:1.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和措施。

2. 王安石变法对中国历史和社会的影响。

教学难点:1. 理解王安石变法的复杂性和争议性。

2. 分析王安石变法对中国历史和社会的深远影响。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演示文稿。

2. 王安石变法相关的历史文献和资料。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介绍王安石变法的背景,激发学生对该话题的兴趣。

2. 提问:你们对王安石变法有了解吗?你们认为这个话题的重要性是什么?知识讲解(15分钟):1. 通过PPT演示文稿,介绍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和目的。

2. 解释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和措施,包括推行新法、农田水利、改革考试制度等。

3. 分析王安石变法的争议性,包括反对派的观点和批评。

小组讨论(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角度来讨论王安石变法的影响。

2. 鼓励学生就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展开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论据。

展示和总结(15分钟):1. 每个小组派代表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

2. 整理学生的观点和意见,总结王安石变法对中国历史和社会的意义。

3. 引导学生思考:王安石变法对中国现代化进程有何启示?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阅读相关文献和资料,深入了解王安石变法的细节和影响。

2.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王安石变法的文章,包括背景、内容、影响和个人观点。

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2. 学生对王安石变法的理解是否准确和深入?3. 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评价王安石变法的意义?4. 是否需要调整教学方法和资源,以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

《王安石变法》教案

《王安石变法》教案

《王安石变法》教案【理一理】教学思路:本课的基本线索:变法背景——变法内容——价变法结局及评【想一想】导入新课:同学们!大家都知道王安石是宋代著名的诗人,在诗坛上有重要的地位,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我们对他的诗词也是耳熟能详的,例如《元日》《梅花》等,同时他还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政治改革家,列宁曾这样评价他:"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北宋的建立和中央集权的加强,今天我们将要学习北宋中期由王安石主持的一场变法运动,在学习王安石变法之前,我们学习王安石的一首诗,之后,请同学们思考:节选的这首诗,用白描的手法刻画了北宋时期农民的苦难,展现了北宋中期社会中存在什么样的弊病?——“积贫积弱”:"河北民,生近二边长辛苦。

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

今年大旱千里赤,州县仍催给河役。

老小相携来就南,南人丰年自无食。

悲愁白日天地昏,路旁过者无颜色。

……"【正课讲述】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北宋的建立及北宋中央集权的巩固,“陈桥兵变”这戏剧性的一幕,使得宋太祖赵匡胤顺利登基,建立北宋政权,并且通过“杯酒释兵权”等一系列中央集权的措施巩固了新建立的北宋王朝,然而这些集权措施给北宋带来经济繁荣的同时,它也存在很大的弊端《王安石变法》教案【理一理】教学思路:本课的基本线索:变法背景——变法内容——变法结局及评价【想一想】导入新课:同学们!大家都知道王安石是宋代著名的诗人,在诗坛上有重要的地位,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我们对他的诗词也是耳熟能详的,例如《元日》《梅花》等,同时他还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政治改革家,列宁曾这样评价他:"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北宋的建立和中央集权的加强,今天我们将要学习北宋中期由王安石主持的一场变法运动,在学习王安石变法之前,我们学习王安石的一首诗,之后,请同学们思考:(一)节选的这首诗,用白描的手法刻画了北宋时期农民的苦难,展现了北宋中期社会中存在什么样的弊病?——“积贫积弱”:"河北民,生近二边长辛苦。

教学设计2:第3课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教学设计2:第3课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第3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一、教材分析【课程标准】归纳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分析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识记:守旧势力阻挠变法的做法;王安石“三不足”精神;宋神宗对变法态度的变化;司马光废除新法;国家财政收入的增加,国库充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青苗法、免役法、市易法、均输法各项法令的具体成效;青苗法、免役法实行过程中的一些局限;保甲法的作用和表现;军器监的设立、保马法的实施、将兵法的推行、军队精简等方面的具体成效西部边境的巩固开发;(2)理解王安石的“三不足”精神;王安石变法的命运和作用;(3)探究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2、过程与方法:(1)探究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和教训,以及王安石变法的历史地位;(2)引导学生分析王安石变法的性质和根本目的,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王安石变法虽然最终失败了,但留给后人许多宝贵的财富,如坚持改革的信念和“三不足”精神;锐意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等;(2)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改革充满了阻力,过程是艰难的,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态度,改革才能成功。

【教学重难点】重点: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难点:对王安石变法的命运和历史地位的全面认识。

【教学建议】本课教材主要介绍了王安石变法的命运和历史作用。

建议教师分两部分对教材进行处理:一是“变法的命运”,主要介绍了王安石变法的曲折过程和最后的结局。

二是“积贫局面的改变”和“积弱局面的改善”,主要内容是介绍王安石变法的成效和历史作用。

二、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复习回顾前面两节的内容:北宋中期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危机,为了挽救岌岌可危的封建统治,范仲淹首先进行了变法,史称庆历新政。

但是,范仲淹的变法仅仅推行了一年多就夭折了。

面对更加尖锐的社会矛盾,王安石随后在宋神宗的支持下进行了新的变法。

教师提出问题:范仲淹的改革最终以失败告终,王安石变法又会面临什么样的命运呢?由此进入新课的学习。

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一教案:4.1《王安石变法》教学设计(2课时)

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一教案:4.1《王安石变法》教学设计(2课时)
4.其他变法措施:如市易法、均输法等,教师逐一讲解,分析各自的作用和影响。
5.影响与评价: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评价王安石变法,如积极推动经济发展、改善民生,但也存在一定问题,如改革过程中的利益冲突等。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教师将组织学生进行以下活动: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针对王安石变法中的一项措施进行分析,探讨其在当时社会的作用和影响。
2.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王安石变法的积极意义和存在的问题。
3.讨论:如果你是王安石,你会如何推进改革?请给出你的理由。
4.针对练习题,教师进行讲解和答疑,确保学生掌握课堂知识。
(五)总结归纳(500字)
在总结归纳环节,教师将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1.王安石变法的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2.王安石变法的评价,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历史事件。
3.本节课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如史料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
4.教师强调王安石变法在我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提醒学生关注改革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特布置以下作业:
1.结合课堂所学,撰写一篇关于王安石变法的短文,要求包括变法的背景、主要内容、影响及其评价。(字数500字左右,下节课分享)
1.结合学生的知识储备,引导他们从宏观角度认识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再深入探讨具体变法措施,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客观、全面地评价王安石变法,避免片面理解。
3.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兴趣差异,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史料解读、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思维品质、合作态度、创新能力等,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王安石变法教学课件

王安石变法教学课件

新法的变质
中户以下大抵乏食 ……而州县之吏督迫青 苗、助役钱不敢少缓, 鞭笞缧绁惟恐不迨。 ——司马光
司马光
1085年,宋神宗去世, 哲宗继位,太皇太后高氏临 朝听政,起用司马光,结果 新法逐渐被废除,变法派相 继被排挤出朝廷,史称 “ 元 佑更化”。
新法的变质
1093年,宋哲宗赵煦亲政。
逐步恢复部分新法。但新旧两 派的纷争愈演愈烈,党争纷起。 派的纷争愈演愈烈,党争纷起。
二、变法的内容—— 变法的内容
2、强兵措施 整顿军队 、强兵措施:整顿军队
省兵:精减军队, ①省兵:精减军队,减少军队数量和军费开支 强兵:保甲法 保马法、 保甲法、 ②强兵 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
A.保甲法:政府把农民编为保甲。 A.保甲法:政府把农民编为保甲。农户十家一保闲时练兵战时入军 保甲法 作用(目的): 作用(目的): 政治:加强对人民控制, 政治:加强对人民控制,防范农民的反抗和民心涣散 军事:寓兵于民,节省军费,确保兵源和提高战斗力. 军事:寓兵于民,节省军费,确保兵源和提高战斗力. 作用: B.保马法: B.保马法:官马由农户保养 作用:减少政府支出 保马法 C.将兵法: C.将兵法:设“将”为军队编制的基本单位,由固定将官带军队 将兵法 为军队编制的基本单位, 作用: 作用:提高军队战斗力
“变革天下之弊法” 变革天下之弊法” ——王安石 言事书》 王安石《 ——王安石《言事书》
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为人刚正, “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为人刚正,意志坚强 祖宗之法不足守。 祖宗之法不足守。” 三不足” “三不足”的大无畏 ——王安石 变法精神” 王安石“ ——王安石“变法精神”
精神推行变法运动的。 精神推行变法运动的。
“三冗”的形成 三冗”

教学设计8:第2课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教学设计8:第2课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第2课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课标要求】:归纳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评价其历史作用。

【教学过程】【导入】前面我们已经了解到北宋在中期已陷入积贫积弱的境地,为此,宋仁宗任用了范仲淹、富弼等人进行改革,史称庆历新政,但新政是昙花一现,很快就夭折了。

庆历新政失败后,社会矛盾更加尖锐,改革的呼声又起。

一、起用王安石1.原因:(1)庆历新政失败后,社会矛盾更加尖锐,改革呼声又起;庆历新政失败后,宋朝严重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并未缓和,积贫积弱的局面仍在向前发展,统治集团感到危机四伏,因而要求改革的呼声在一度沉寂之后,很快又高涨起来。

(2)王安石提出变法主张和设想;富有革新精神的王安石给宋仁宗呈送了长达万言的《言事书》,提出了变法主张,但没被采纳。

(3)宋神宗的支持。

1068年,宋神宗即位。

宋神宗希望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消除弊病,克服统治危机,决定起用王安石。

王安石向他谈了变法的设想。

宋神宗很赞赏他的主张,坚定了变法的决心。

2.标志: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主持变法。

二、王安石变法的内容及作用1、富国之法——改变积贫的局面,调整封建国家、地主和农民关系,发展生产。

阅读教材52页、56-57页,结合材料,回答问题:(1)青苗法材料一:(王安石)人之困乏,常在新陈不接之际,兼并之家乘其急以邀倍息,而货者常苦于不得。

……昔之贫者举息于豪民,今之贫者举息于官,官薄其息而反救其乏,则青苗行矣。

材料二:熙宁三年二月一日,大名府的韩琦上书说:“今乃乡村第一等而下,皆立借钱贯陌,三军以上更许增数,坊郭户有物业抵挡者,依青苗例支借。

且乡村上三等并坊郭有物业户,乃从来兼并之家也,今皆多得借钱,每借一千令纳一千三百,则是官放息钱。

”材料三:司马光曰:“今言青苗之春之害者,不过谓使者骚动州县,为今日之患耳。

而臣之所忧,乃在十年之外,非今日也。

……今出钱贷民而敛其息,富者不愿取,使者以散为功,一切抑配(即强迫借贷交易)。

王安石变法教学设计

王安石变法教学设计

王安石变法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和主要内容。

2. 分析王安石变法的意义和影响。

3. 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评价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重点: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2. 难点: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

三、教学方法
1. 讲授法:讲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和主要内容。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王安石变法的意义和影响。

3. 史料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相关史料,加深对王安石变法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5 分钟)
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北宋中期面临的社会问题,从而引出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2. 讲授新课(30 分钟)
(1)介绍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包括青苗法、免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等。

(2)分析王安石变法的意义和影响,如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限制了地主阶级的特权等。

(3)组织学生讨论王安石变法的成功之处和存在的问题。

3. 课堂小结(5 分钟)
总结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影响,强调其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4. 布置作业(5 分钟)
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王安石变法的小论文,阐述自己对王安石变法的看法。

五、教学评价
通过课堂提问、讨论和作业等方式,评价学生对王安石变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一6 教学设计 《北宋王安石变法》

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一6 教学设计 《北宋王安石变法》

《北宋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变法以发展生产,富国强兵,挽救宋朝政治危机为目的,以“理财”、“整军”为中心,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各个方面,是中国古代史上继商鞅变法之后又一次规模巨大的社会变革运动。

变法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充实了政府财政,提高了国防力量,对封建地主阶级和大商人非法渔利也进行了打击和限制。

但是,变法在推行过程中由于部分举措的不合时宜和实际执行中的不良运作,也造成了百姓利益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如保马法和青苗法),加之新法触动了大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所以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元丰八年(1085年),因宋神宗去世而告终。

【知识与能力目标】⑴探究王安石变法失败原因和教训⑵积贫局面改善的表现⑶积弱局面改善的表现⑷探究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教材内容,概括并记住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和主要措施;2、通过阅读王安石的诗,能找出变法的结果,并能结合史料自己组织语言分析原因;3、通过阅读史料及课本相关内容,分析新法的作用与局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结合王安石变法的具体内容,逐条分析王安石变法的作用;探究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和教训;认识到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改革充满了阻力,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态度,改革才能成功。

【教学重点】王安石变法的具体措施;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教学难点】对王安石变法的具体措施的理解和对变法的总体评价。

1、本节课运用图片、幻灯、课件、录像、计算机、白板等多媒体教学设备;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多媒体的演示和示范。

一、导入新课通过一张图片引出今天的主题“北宋王安石变法”梅花-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二、进入新课(一)、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1、北宋中期社会危机日益严重(1)财政危机:“三冗””两积”引起了严重的社会危机。

王安石变法教案教学设计

王安石变法教案教学设计

王安石变法教案教学设计教案标题:王安石变法教学设计第一部分:引言王安石变法是北宋时期一场重要的政治改革运动,对于中国古代社会的进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内容和影响,本教学设计将以互动性和探究性为主线,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第二部分:教学目标1. 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和目的;2. 掌握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实施措施;3. 分析王安石变法的影响和意义。

第三部分: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在黑板上展示一幅与北宋时期相关的图片,引发学生对于历史的思考。

二、知识讲解(20分钟)1. 通过PPT呈现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和目的,包括北宋时期的政治和经济状况,以及王安石上台后面临的问题。

2. 介绍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实施措施,如青苗法、免役法等。

三、小组合作探究(3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项王安石变法的具体措施进行深入研究,并进行展示。

可以提供书籍、资料等资源供学生参考。

2. 引导学生分析该措施的出发点、目的、实施过程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和争议。

四、整合总结(20分钟)1. 学生小组依次展示他们对于措施的研究结果,其他学生进行评论和提问。

2. 老师对于各个措施进行点评和总结,引导学生理解王安石变法的整体思路和影响。

五、拓展延伸(15分钟)1.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可以提供一些扩展阅读材料,如相关学术论文或历史著作。

2. 针对有一定历史基础的学生,提供更具挑战性的问题或研究任务。

第四部分:教学评估1. 记录学生小组展示的内容和思考问题,进行评估;2. 布置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王安石变法的影响和意义的文章,提供评分标准并进行评估。

第五部分: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可以在互动性和探究性的教学环境中,加深对于王安石变法的理解,培养了历史思维、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本教学设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他们对于历史的感受和领悟。

《王安石变法》教案

《王安石变法》教案

《王安石变法》教案一、教材分析【课程标准】【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识记:北宋中期社会矛盾表现的几个方面;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庆历新政的主要内容;(2)理解三个原因:北宋中期社会矛盾日益激化的原因;北宋中期形成积贫积弱局面的原因;实施庆历新政的原因;(3)探究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影响;探究庆历新政失败的原因及和王安石变法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2)引导学生分析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的性质和根本目的,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3)通过小组讨论,比较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4)学生课外查找资料,实事求是地评价王安石变法,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全面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当今中央重视三农问题,费改税对稳定政局的重要作用;(2)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澶渊之盟的历史评价;(3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推动力,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

【教学重难点】重点: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

难点:对北宋中期社会危机的准确理解,庆历新政失败的原因。

【教学建议】二、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利用教材的引言导入: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一文中有一句脍炙人口的名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yé)?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从这句引言内容中你能够获得哪些历史信息?生1:表明作者其人生志向、政治抱负(以“古仁人”为楷模,忧国忧民),表露其博大襟怀、坚强意志。

生2:强调为人要有宽阔的胸襟和崇高的人格,以天下为己任,吃苦在前,享乐在后,激励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忧国忧民,无私奉献。

师:说得很对,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中的“忧”,到底他“忧”什么呢?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本课新课的学习。

★讲授新课王安石变法的背景(一)北宋中期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北宋中期”的概念:一般认为宋真宗、仁宗、英宗、神宗四朝是北宋的中期。

王安石变法内容教案_

王安石变法内容教案_

王安石变法内容教案_一、教学目标1.了解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和目的。

2.掌握王安石变法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措施。

3.分析王安石变法的影响和评价。

二、教学重点1.王安石变法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措施。

2.王安石变法的影响和评价。

三、教学难点1.王安石变法的实施措施的理解和分析。

2.王安石变法的影响和评价的总结和归纳。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图片或者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北宋时期的经济和政治状况,为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做铺垫。

2.知识讲解(15分钟)讲解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和目的,包括北宋时期的经济困境和政治腐败,以及王安石变法的目标是通过改革经济制度和政治体制来振兴国家。

3.内容讲解(20分钟)详细讲解王安石变法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措施,包括推行青苗法、方田均税法、保甲法等经济和政治改革措施。

4.案例分析(15分钟)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理解王安石变法的实施过程和效果,如青苗法的实施对农民生活的影响,方田均税法对地主阶级的影响等。

5.影响评价(15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王安石变法的影响和评价,然后进行汇报和总结,包括对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影响,以及对历史评价的不同观点。

6.拓展延伸(5分钟)引导学生思量王安石变法对中国历史的启示和对现代社会的借鉴意义。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王安石变法的背景、目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措施,以及对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影响和评价。

六、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写一篇文章,总结王安石变法的内容、影响和评价,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七、板书设计王安石变法背景:北宋经济困境、政治腐败目的:振兴国家内容:青苗法、方田均税法、保甲法等影响:经济、政治、社会评价:正面评价、负面评价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了王安石变法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措施,培养了学生的分析和评价能力。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预度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可以增加一些小组讨论和互动环节,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案】第六课 《北宋王安石变法》教学设计

【教案】第六课   《北宋王安石变法》教学设计

第六课《北宋王安石变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由浅入深、由微观到宏观地了解王安石其人、其事、其时、其功、其过。

即从改革者,改革的时代背景以及改革的功过三个方面去学习《王安石变法》二、过程与方法通过了解与分析王安石变法的过程和评价其到底是成功的还是失败,从而培养评价改革的基本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王安石其人,学习改革者勇于改革、敢于斗争的精神,培养居安思危的历史责任感和勇于为国家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变法的内容(2)难点:对王安石变法具体措施的理解和对变法的总体评价【教学方法】情景设置、设疑引思、探究互研、体验感受【设计思想】在设计《王安石变法》这课时我主要利用现代多媒体手段,结合丰富多样的史料,通过情景设问,激发学生主动思考,以发挥学生主体性为主进行教学设计的。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剪辑视频《王安石变法片段》,渲染气氛,激发兴趣,进入正课。

新课学习(幻灯片展示图片《王安石》,并摘录后人对王安石的评价,建立起学生对王安石相对良好的第一印象)中国封建社会惟一不愿让人抬、不坐轿的宰相,拒奢华、拒纳妾的宰相,也是惟一死后无任何遗产的宰相,一个应该大写的儒者【设计思路】通过图片展示,建立学生对王安石的初步认识,并在此基础上设问:这样的王安石在北宋进行了一场怎样的改革呢,这场改革失败了还是成功了呢?学生带着这样的疑问进入到新课的学习中,可以激发学生了解王安石和其改革的兴趣。

一、王安石其时(变法背景)王安石(1021—1086)生活在北宋中期,此时的北宋社会问题日益严重,危机重重。

主要表现北宋中期面临着三冗两积即冗官、冗兵、冗费并形成了积弱、积贫的局面。

那么北宋是如何使自己陷入这样的危机局面之中的呢?1、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三冗与两积(通过幻灯片展示一组图片,要求学生回顾必修一宋初采取的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并结合图片概括造成北宋中期积弱、积贫危机局面的原因)原因:增设官僚机构——冗官(一官多职:科举考试;恩荫赏赐)扩充军队——冗兵(养兵之策等)积贫养兵养官战争赔款——冗费(官;兵;岁币;其他费用等)分散军权——军队战斗力弱,战辽西夏多败积弱(过渡:朝陷入了内外交困的境地,为了摆脱危机,缓和社会矛盾,稳定封建统治,革新除弊成为朝野的共识。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教学课件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教学课件

1.保甲法、连坐法
目的: 治安、御外、节支
内容:
作用:把人民固定在土地上,既加强了
对人民的控制,又增强了抵御辽 和西夏进攻的能力,也减少了军 费开支
2.保马法
原因:
目的: 改变宋朝步兵作战的不利地位,
发展骑兵,提高官府饲养战马的 质量和数量
内容:
作用: 节省了政府开支,马匹的质量和
数量都得到了提高
归纳总结:
王安石变法针对士、农、兵、商的改革 措施各有哪些?
士:改革科举制度 农: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
方田均税法 兵:将兵法、保甲法、保马法
商:市易法、均输法
创设情境:
假如你是个有大量土地并从事经商的大地主…… 王安石变法的哪些内容与你的利益有直接关系? 为什么?
青苗法、农田水利法、 免役法、市易法、方田 均税法、均输法等
逃避赋税
内容:
作用: 增加了国家的田赋收入
6.均输法
原因:
内容:
作用:使物资需求和供应得到了很好的
配合,减轻了纳税户的负担,政 府的财政收入有所增加,还限制 了富商大贾对市场的操纵和对民 众的盘剥
三. 强兵之法
目的:改变积弱的局面、巩固封建统治秩
序和整顿、加强军队
措施: 保甲法、连坐法
保马法 将兵法 设军器监
第四单元 王安石变法
第2课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王安石(1021—1086), 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 人。北宋杰出政治家、思想 家、文学家。在任地方官时 了解民间疾苦,体现他一定 的才干。仁宗时他入朝主张 变法,但未被接受。直到年 轻的宋神宗即位后,才起用 王安石为宰相,主持变法革 “拗相公”王安石 新。
巩固基础,突破难点

王安石变法教学设计1

王安石变法教学设计1

《王安石变法》教学设计【课标解读】1■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2■归纳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评价其历史作用。

【知识整合】一、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1■北宋中期面临严重的社会危机2■庆历新政二、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1■富国之法(1)青苗法:(2)农田水利法:(3)免役法,(4)市易法:(5)方田均税法:⑹均输法2■强兵之法(1)保甲法:(2)保马法:(3)将兵法:在(4)设军器监。

3.取士之法(1)改革科举制度:(2)整顿太学,三、王安石变法的结局王安石变法触犯了许多人的既得利益,一开始就遭到了守旧派的激烈反对。

他们采用各种办法阻止改革。

1085年,宋神宗去世,年幼的宋哲宗继位,由太皇太后高氏临朝听政。

她执政后,立即起用司马光等反对新法者。

在高氏的支持下,司马光等逐步废除了王安石的全部新法。

四、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1.积贫局面改善:王安石变法虽然没有完全成功,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北宋积贫局面。

变法以后,可是,有些变法的措施也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2.积弱局面的改善:王安石变法也使北宋的国力得到增强,积弱局面有所改观。

【核心突破】1.北宋中期,国家“积贫积弱”的主要原因和表现(1)原因:①北宋不抑兼并,土地兼并现象非常严重。

地主隐瞒土地,少纳赋税,影响了国家赋税收入。

②北宋重文轻武。

通过科举考试,起用大批官僚,形成庞大的官僚机构,官俸开支与日俱增,使国家财政负担沉重。

③为稳定封建秩序,北宋统治者每逢荒年大量增兵募兵,致使军费开支浩大。

④北宋统治者从军队中挑选精壮士兵充实京师,地方军队多为老弱。

禁军派驻外地,三年一轮换,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军队战斗力低。

⑤统治者腐败无能,对辽、西夏和金一味妥协退让,屈辱求和;统治者对农民肆意盘剥,农民起义不断,这种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交织在一起,进一步导致国家积弱。

积弱积贫相互影响,致使北宋国力日衰。

(2)表现:①积贫表现:一是官俸和军费开支过大,政府财政入不敷出;二是为解决财政困难而扩大赋税所造成的劳动人民贫困。

高二下册历史王安石变法教案及教学反思

高二下册历史王安石变法教案及教学反思

高二下册历史王安石变法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通过学习王安石的变法,了解宋代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学习历史人物的丰功伟绩,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历史意识。

二、教学内容1.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和意义2.王安石变法的内容和措施3.王安石变法的作用和局限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向学生展示宋代物产丰富,经济发达的画面,引起学生对宋代的兴趣,并提出:“这样一个经济繁荣的时代,为什么历史上会有王安石的变法?”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王安石变法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 讲解环节由教师详细地讲解王安石的变法背景、内容和措施,并引导学生思考变法的作用和局限,可以使用例子和事实进行举证,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王安石变法的本质和影响。

3. 探究环节让学生分组或个人进行资料查阅、分析和交流,就以下几个问题进行探究:王安石变法对于宋代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王安石变法的核心思想及其在现代实践中应用的意义是什么?4. 发挥环节通过小组讨论、个人陈述等形式,让学生对教学中学到的王安石变法的知识进行输出,并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思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王安石变法的相关知识,并进一步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历史意识。

5. 课堂练习设计简答题、论述题、分析题、综合填空等多种形式的题目,考察学生对王安石变法的掌握程度和理解深度。

四、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探究了王安石变法的内容、意义和作用,在教师讲解的过程中进行了资料分享、思考探究和发挥输出的环节,使学生不仅能够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和其本质,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多重视角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注意的是要避免过于枯燥的讲解,或者只停留在表层的讲解上。

要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在准备教案时要充分考虑教学内容的多元表达和探究,以及学生的多元需求和理解层次。

对于学生进行发挥环节时,教师可以开放性地引导学生,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知识和见解,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
1.(2010.山东卷文综33) 材料一 以诗赋记诵求天下之士,而无学校养成 之法;以科名资历叙朝廷之位,而无官司课试 之方。 ——王安石《本朝百年无事札子》 (1)据材料一,概括说明当时北宋在人才选用 上存在哪些弊端。(4分) 弊端:人才选拔重诗赋记诵; 官吏任用重科名资历。
材料二 苟不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则不教也; 苟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者,则无不在于学。 ——王安石《上仁宗皇帝官言事书》 (2)材料二体现了王安石怎样的教育思想?在 这一思想指导下,王安石是如何改革科举考试 的?(6分) 教育思想:注重实用。 措施:改革科举考试内容,注重经义策论。
辽、西夏的威胁
边防危机 (民族矛盾) 政治危机 (阶级矛盾)
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起义频繁
(二)改革尝试庆历新政
以整顿吏治为核心 1、措施: 2、结果:改革失败,社会矛盾更加尖锐
3、影响:王安石变法的前奏
王安石(1021—1086), 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 22“ 岁中进士后长期在地方任职, 三不足”精神— 对百姓疾苦、社会弊病有较多 — 了解,学问、道德、政绩俱获 “天变不足畏, 称颂。王安石个人强烈的社会 责任感,为人刚正,意志坚强。 人言不足恤, 至神宗即位,安石已是“独负 祖宗之法不足守” 天下大名三十余年”,大家都 认为“介甫不起则已,起则太 平可立致,生民必被其泽” 。
专题四 王安石变法
课标要求 1.了解王安石变法的 历史背景 2.归纳王安石变法的 的主要内容,评价 其历史作用。
北宋官员人数增长示意图
1.7万
1万
2.4万
宋真宗
宋仁宗
宋英宗
北宋士兵人数增长示意图
126万 116万
91万
宋真宗
宋仁宗
宋英宗
北宋财政支出增长示意图
赤字1500万余贯 所出无余 剩2408万余贯
莆田 木兰陂
百钱可得酒斗许, 虽非社日长闻鼓。
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的措施: 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和农田水利法。 有利于巩固农村封建统治秩序的措施: 保甲法
神入历史: 假如你正在部队服役……
王安石变法给你的军旅生涯带来的变化主要有?
为什么?
将兵法、保甲法、保马法、置军器监等。
神入历史 : •
假设你生活在宋神宗熙宁三 年若参加科举考试,怎样才能被“高校”录 取? 为什么?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
整顿太学
发展了教育, 使有真才实 学的新进之 士取代了反 对改革的旧 官。
惟才用人
措施


富 国
缓解财政危机, 改变积贫局面。
特点:以富国强兵为核心
强 兵
缓解内忧外患, 保甲法 改变积弱局面, 保马法 将兵法 巩固封建统治秩序 军器监 为变法育人才,造 舆论 科举改革 整顿太学
内 容 青苗法 农田水利法 免役法 市易法 方田均税法 均输法


减轻人民负担 抑制豪强兼并 促进生产发展 增加财政收入
节省政府开支 提高军队战斗力 增加武器装备 培养了革新人才 宣传了革新思想
育 才
神入历史: 假如你是个大地主或富商
王安石变法的哪些内容与你有直接利益关系?
为什么?
青苗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免役法等。
神入历史: 假如你是个农民……
王安石变法给你的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变化有哪些?
联系实际,学习经义策论
史学界关于王安石变法的几种观点:
变法派所制定的一些政策法令及其实践,虽还远远谈 不到解放生产力,但对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总还是有一 些帮助的,因而是发生了积极作用的.王安石既有军 政韬略,又有施政才能,是一个卓越的政治家. ——邓广铭《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
梁启超把青苗法和市易法看作近代“文明国家”的银行, 把免役法视作“与今世各文明国收所得税之法正同”, 还认为保甲法 “与今世所谓警察者正相类” , “实国史上,世界史上最有名誉之社会变革”。 ——梁启超《王荆公》 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著名的改革家。 ——列宁
3、王安石变法中,既有利于稳定物价和商品 交流,又使国家收入增加的措施是 A.青苗法 B.农田水利法 C.募役法 D.市易法
4. 商鞅变法与王安石变法的相同点是: (D) A.都重农抑商、奖励军功 B.都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 C.都促进社会制度的改变 D.都以富国强兵为目的
5、(2004年江苏卷) 王安石认为“公私常以困穷为患者,殆以 理财未得其道”,下列变法措施中,与 解决这一问题有关的是 ①青苗法 ②募役法 ③将兵法 ④市易法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1.王安石变法措施中,兼有打击官僚贵族 特权,增加政府收入和保障农民生产时间 的是( B ) A.青苗法 B.募役法 C.市易法 D.方田均税法
4.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最有利于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 2. (2001年上海卷)王安石变法 的是( A ) 中,引起藏匿土地、逃避赋税之 A.农田水利法 B.方田均税法 C.募役法 D.青苗法 C 人最激烈反对的是( )) 5.王安石变法所触及的主要矛盾是( B A.均输法 B.市易法 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C.方田均税法 D.青苗法 B.封建国家和大地主阶级的矛盾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D.官僚地主和中小地主的矛盾 6.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在目 的和作用上的相同之处有( D ) ①加强对人民的控制 ②限制了官僚地主的利益 ③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④减轻地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 D.②③
组织农户习武,轮差巡查, 维护地方治安。 百姓自愿申请替官府养马, 养马户可减免部分赋税。 监督制造兵器,严格管理, 提高武器质量。
节省了军费 开支,提高 了宋军的战 斗力,避免 了地方的不 安定因素, 减少官府负 担。
育才






改革科举
改革考试内容和形式, 要求考生联系实际。
重编教科书,太学生中 的优异者可免试做官, 开设新学科 择优录用,打破按资升 迁成规,克服 “恩荫” 弊病
宋真宗
宋仁宗
宋英宗
北宋时期农民负担的加重
项目
宋真宗景德年间 (1004—1007) 450万贯
428万贯 355万贯 1233万贯
宋仁宗庆历年间 (1041—1044) 1975万贯
1710万贯 715万贯 4400万贯
商税
酒税 盐税 总计
(一)北宋中期积贫积弱
“冗官、冗兵、冗费”现象
财政危机(积贫) 军队战斗 力低下 (积弱)
失败原因
变法失败原因
实施时过于急进
用人不当,出现危害百姓的现象
指导思想有误,违背经济发展规律
触犯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
宋神宗动摇变法的决心
3、王安石变法的教训
1)改革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产物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改革是革除社会弊政、促进社会发 展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手段 3)改革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 力,推行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
1)、官僚破坏
在执行过程中,各 地保守派纷纷变着法儿 抵制新法。
新法一出台就遭到 司马光等大官僚贵族和 守旧势力的激烈反对。
2)、危害百姓
偏偏又碰上连年大旱, 保守派趁机大做文章。
3)、皇室反对
虽遭到各方 的指责,但神宗 依然坚持变法。
两位太后也 跑来起哄
神宗后迫于压 力罢免了王安 石,但他仍推 行新政直至去 世
均输法
市易法
设市易务(购滞短出) 稳定了物价
政府低息贷款 限制了高利贷,增加收入
青苗法
募役法
以钱代役
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
农田水利法 兴修水利(地方出资) 木兰陂 方田均税法 核地取赋
打击了土地兼并,增加了财政收入
强兵
强兵之法
措 施 内 容 作 用
将 兵 法
保 甲 法 保 马 法 设军器监
选派有经验的军官专门负责 各地区军队的军事训练。
1、评价王安石变法 性质: 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封建社会内部矛盾的调整) 积极: ①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的现象 ②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客观上有利于社会进步 局限: 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没有改变封建土 地制度和封建剥削制度
2、变法失败原因
朱熹尝论安石“以文章节行高一世,而尤以道德经济 为己任。被遇神宗,致位宰相,世方仰其有为,庶几复见 二帝三王之盛。而安石乃汲汲以财利兵革为先务,引用凶 指导思想有误;用人不当 邪,排摈忠直,躁迫强戾,使天下之人,嚣然丧其乐生之 心。卒之群奸嗣虐,流毒四海,至于崇宁、宣和之际,而 祸乱极矣”。此天下之公言也。 ——《宋史 卷三百二十七 列传第八十六》 安石敢为异议而不顾,其才力气勇,必有大过人者, 特急于见功,知有己而不知有人,知有利而不知有害,故 急 于 求 成 其为法也,即无不善,以刚狠暴戾之心行之,宁有不为害 者乎,况乎其未能尽善也。 ——(清)张彦士《读史矕疑》,转自李华瑞《王安 石变法研究史》,人民出版社2004年)
直接目的:富国强兵,摆脱 积贫积弱的局面 根本目的:维护封建统治 王安石变法的目的: 实质:调节封建国家与大地 主、大官僚之间的利 益再分配,发展生产
措施
富国
强兵
育才
富国
“理财为方今先急”、“理财 以农事为先”
措施 内容
设发运使,“徙贵就贱,用近易远”
既保证了朝廷在物资方面的需要,又节省了购物 钱钞和运费,还减轻了人民的负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