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版)高中生物第4章种群和群落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合集下载

2020年高中生物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2020年高中生物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学习目标][核心素养]1•构建种群数量变1•生命观念一一通过分析影响种群数量变化化的型曲线和的因素,建立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型曲线模型2•科学思维—通过型增长和型增长2•说出影响种群数的数学模型的分析与比较,培养归纳、比量变化的环境因3•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较及运用模型分析问题的能力3•科学探究—通过实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掌握实验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评价能自主预习读教材、抓双基基础知识一I填一填一、构建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1.数学模型: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

2-构建步骤:观察研究对象,提出园问题〜提出合理的囘假设-用适当的国数学形式进行表达-检验或修正。

3.表达形式⑴数学方程式:科学、准确,但不够同直观。

(2)曲线图:直观,但不够岡精确。

二、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凤食物和囿空间条件充裕1. 模型假设,气候网适宜、没有画敌害等2. 数学模型:回。

间 寸HMX:种群的叵起始数量t:时间3-各参数的含义M:(年后该种群的回数量Array/: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亟僵数三、种群增长的型曲线1.形成原因自然资源和空间有限固种内斗争加剧种群密度增大固出生率降低9EI死亡率升高捕食者的数量圈增加种群的增长停止2. 环境容纳量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四 种群最大数量,又称面K 值。

3.应用大熊猫的种群数量而设立的卧龙自然保护区。

建立自然保护区,从而提高叵一环境容纳量,四、种群数量的波动和下降1.影响因素[自然因素:国气候、食物、因天敌、传染病等(人为因素:可人类活动的影响2.数量变化:大多数种群的数量总是在匡波动中;在不利的条件下,种群数量还会急剧远下降其至国消亡。

五、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酵母菌计数的方法酵母菌的计数方法是测样检测法:过程是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将培养液四振荡摇匀后,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而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

高中生物第4章种群和群落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第4章种群和群落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易错易混 λ的大小与种群数量变化、年龄组成的关系 0<λ<1:种群数量减少,年龄组成为衰退型。 λ=1:种群数量维持稳定,年龄组成为稳定型。 λ>1:种群数量增加,年龄组成为增长型。
3 | 种群数量的“S”型增长 1.概念: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⑧ 趋于稳定 的增长曲线,称为“S”型 曲线。 2.模型假设:食物等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自然条件)。
解析 引入天敌可增加环境阻力,达到降低蝗虫的环境容纳量的目的,A正确;治 理鼠害时,应一次性捕杀大量家鼠使其数量降至K/2以下,防止其数量的快速恢复, 但该措施不能降低环境容纳量,B错误;用较大网眼的网捕鱼,即主要捕捞鱼群中 的成鱼,可使鱼群的年龄组成变为增长型,捕捞后的种群数量应尽量保持在K/2左 右,有利于鱼群数量的迅速恢复,C正确;建立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的目的是减小环 境阻力,提高大熊猫的环境容纳量,D正确。
思路点拨 明确λ与1的大小关系反映的种群数量变化趋势,学会将关于λ的曲线图转换为种 群数量变化图。 答案 B
解析 图1中前10年(不含第10年)λ>1,种群数量增加,年龄组成为增长型,后10年 (不含第20年)λ<1,种群数量减少,年龄组成为衰退型,A正确。图1中前10年种群数 量增加,后10年种群数量减少,则第10年该种群数量最大,随后10年λ<1,种群数量 不断减小,即第15年种群数量不是最小值,B错误。在实验室条件下,利用培养液 培养酵母菌,初始阶段酵母菌种群呈现“J”型增长,C正确。“J”型增长(曲线X) 中,种群数量每年以固定倍数增加,即λ不变且大于1,可对应图1前5年;“S”型增 长(曲线Y)中,种群增长率不断减小,λ也不断减小,但始终大于1,可对应图1中第5~ 10年,D正确。
计算公式(以计数酵母菌为例)

高中生物 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 4.2 种群的数量变化课件 高二必修3生物课件

高中生物 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 4.2 种群的数量变化课件 高二必修3生物课件

所能维持的种群 12/10/2021
(zhǒnɡ
qún)最大数量成为环境容纳量,又
称K值。
第十一页,共十五页。
对种群增长(zēngzhǎng)的“S”型曲线的分析
K值:环境容纳量 种群饱 长和 速数期 率, 为量增 零由0→K/2值时,
种群增长速率增大
减速期,增长缓慢
种群数量在 K/2值时,
转折期,增长
稳定在一定的水平。
12/10/2021
第十页,共十五页。
三、种群(zhǒnɡ qún)增长的“S”型曲线
1.概念:在资源和空间有限时,种群经过一
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趋于稳定的增长曲线
(qūxiàn)
称为“S”型曲线。
K=375
如:大草履虫种 群的增长曲线
2.K值: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
解:n= 60min x72h/20min=216
= =2 Nn 1×2 12/10/2021
n
216
第三页,共十五页。
一、建构种群(zhǒnɡ qún)增长模型的方法
4、以时间(shíjiān)为横坐标,细菌数量为纵坐标,画出细菌的数量增长 曲线。
细菌数量
曲线图与数学(shùxué)方程式比较,有 哪些优缺点?
No (建立数学模型)。4、通过进一步实验或观察等,对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观察、统计细菌的数量,对自己所
建立的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种群数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数增长,第二年是第一年的λ倍。③量的计算:t年后种群 的数量为五页,共十五页。
第4章 种群 和群 (zhǒnɡ qún)
落 第2节 化
种群 的数量变 (zhǒnɡ qún)
12/10/2021

高中生物 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 4.2 种群数量的变化课件2 高二必修3生物课件

高中生物 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 4.2 种群数量的变化课件2 高二必修3生物课件

分裂次数
细菌数量 (个)
2021/12/11
1234 5 2 4 8 16 源自2第二页,共二十八页。6 7 89 64 128 256 512
2.n代细菌数量Nn的计算公式是:
Nn =2n
思考(sīkǎo):
2代表什么?
种群数量是分裂(fēnliè)前种群数数量的倍数
3.72小时后,由一个细菌分裂(fēnliè)产生的细菌数 量是多少?
解:n= 60min x72h/20min=216 Nn=2n =2216
思考:
2中的公式和数学的哪一部分知识有关联?
2021/12/11
第三页,共二十八页。
4.以时间(shíjiān)为横坐标,细菌数量为纵坐标,画出 细菌的数量增长曲线。
细菌的数量/个
2021/12/11
第四页,共二十八页。
一、建构种群增长(zēngzhǎng)数学模型的方法
1.观察研究(yánjiū)对象, 提出问题
细菌每20分钟分裂一次, 问题(wèntí):细菌数量怎样变化的?
2.提出合理的假设
在资源和空间无限多的环境 中,细菌种群的增长不受种 群密度增加的影响
3.建立数学模型
4.检验和修正
2021/12/11
列出表格,根据表格画曲线,推 导公式。
进一步实验、观察、统计 细菌的数量
探究性实验(shíyàn)
• 探究实验设计时要遵循(zūn xún)的原则:科学性原 则、可行性原则、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和 平行重复原则。
2021/12/11
第二十二页,共二十八页。
在计数前,还应有哪些(nǎxiē)步骤?需注意些什么?
• 培养液配制
(pèizhì)

高中生物《第四章第二节种群数量的变化》1新人教版必修3PPT课件

高中生物《第四章第二节种群数量的变化》1新人教版必修3PPT课件
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知识目标 理解并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把握数学模型(抽象) 与种群数量的变化(具体)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 能力目标 尝试建立“数学模型”,通过原形示范(细菌的数量增长) 和具体指导,学生能完成建立数学模型的任务。 情感态度 建立揭示生物学规律的数学模型,学习用数学方法解决生 物问题。
4.以时间为横坐标,细菌数量为纵坐标, 画出细菌的数量增长曲线。
细菌数量/个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时间/分钟
数学模型 为了直观、简便地研究种群的数量变动的规律,
数学模型建构是常用的方法之一。
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
数学方程式 曲线式
Nn=2n
❖ 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
❖ 如何利用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为生产实际 所用?
一、建构种群增长模型
在营养和生存空间没 有限制的情况下,某 种细菌每20min就通 过分裂增殖一次。
在营养和生存空间没有限制的 情况下,某种细菌每20分钟就通过 分裂繁殖一代。
1.填写下表:计算一个细菌在不同时间(单位为 min)产生后代的数量。
建立模型:t年后种群数量为:
Nt = N0λt 模型中各参数的意义:N0为某种动物种群的起始数量, t为时间,Nt表示t年后该种群的数量,λ表示该种群数量
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
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
①产生条件:
理想状态——食物充足,空间充裕,环境适宜,没有敌害等。
②增长特点:种群数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数增长,第
酵母数
N
9.6 29.0 71.1 174.6 3350.7 513.0 594.8 641.0 655.9 661.8 666655.0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III种群数量的变化(36张)课件PPT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III种群数量的变化(36张)课件PPT

2.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 (1)含义:在理想条件下的种群,以时间为横坐标,以_种__群___数__量__ 为纵坐标画出的曲线图,曲线大致呈“J”型。
(2)“J”型增长的条件:__食__物__和__空__间__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 敌害等。 (3)模型假设:种群的数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数增长,第二年的数量 是第一年的__λ_倍___。 (4)建立模型:t 年后种群数量为:__N_t=__N__0λ_t________。
[连一连]
3.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 (1)条件:自然界中的__资__源__和__空__间__总是有限的。 (2)K 值(环境容纳量) ①含义: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 _种__群__最__大__数__量___。
②形成原因
③应用:建立自然保护区,从而提高_环__境__容__纳__量___,如提高大熊 猫的种群数量。
知识点二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阅读教材P68~P69
1.实验原理 (1)酵母菌属于__兼__性__厌__氧__型微生物,有氧呼吸时产生二氧化碳和 水,无氧呼吸时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 (2) 用 液 体 培 养 基 培 养 酵 母 菌 , 种 群 的 增 长 受 培 养 液 的 成 分 、 _空__间___、pH、_温__度___等因素的影响。 (3)在理想的无限环境中,酵母菌种群的增长呈“J”型曲线;在有 限的环境下,酵母菌种群的增长呈“__S__”型曲线。
第4章 种群和群落
第 2 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第4章 种群和群落
1.学会构建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 2.会分析“J”型曲线和“S” 型曲线的成因和变化过程。(重点) 3.掌握探究培养液中酵母 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难点)

高中生物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食物 和 空间条件充裕 1.模型假设气候 适宜 没有敌害 等
2.数学模型: Nt=N0λ
t

N0:种群的 起始数量 t:时间 3.各参数的含义Nt:t年后该种群的 数量 λ: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 倍数
三、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
1.形成原因
种内斗争
出生率 死亡率
(4)每天取样计数酵母菌数量,采用 抽样检测 的方法。 (5)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将所得数值用 曲线表示出来,分析实验结果,得出酵母菌种群数 量变化规律。
[思考辨析] (1)“J”型曲线是发生在自然界中最为普遍的种群增长模式( × ) (2)培养液中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在培养早期呈“J”型增长( √ ) (3)对于“S”型曲线,同一种群的 K 值是固定不变的,与环境因素无关 ( × ) (4)种群数量达到 K 值后不再发生变化( × ) (5)研究种群数量的变化有利于对有害动物的防治以及对野生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 (6)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过程中需要无氧环境( × ) )
解析:BC 段种群增长速率逐渐减小,但出生率仍大于死亡率;改善空间和资源等条件可 提高环境容纳量(K 值);C 点时种群增长速率为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比较曲线 Y 与曲 线 X 表明自然状态下种群无法超出理想状态下的最大增长速率。
要点一 1.两种种群增长曲线的比较 项目 前提条件 “J”型曲线
种群的数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化分析
“S”型曲线
理想状态:①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② ①食物、空间有限;②不断变化的 气候适宜;③没有敌害;④无迁入、迁 自然条件;③有种内斗争和种间竞 出 争
增长模型
种群增长(速) 率 K 值有无 无K值 有K值

高中生物第4章种群和群落2种群数量的变化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第4章种群和群落2种群数量的变化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3)太湖蓝藻事件使太湖美的形象大打折扣。若曲线Ⅱ表示 太湖中蓝藻增长曲线,当种群数量达到________点后,增长速 率为 0。
(4)依据自然界中种群增长的特点,人们在狩猎或海洋捕捞 作业时,应在________点后进行,原因是________。
[模板构建·思路导引] 识标 横坐标表示种群在此地存在时间的长短,纵坐标表
知识点二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重难探究] 1.实验原理 (1)用液体培养基培养酵母菌,种群的增长受培养液的成分、 空间、pH、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2)在理想的无限环境中,酵母菌种群的增长呈“J”型曲线; 在有限的环境下,酵母菌种群的增长呈“S”型曲线。
2.实验流程
3.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1)在从试管中吸取培养液前,需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目 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减小误差。 (2)每天取样的时间要尽量保持相同,并做到随机取样。 (3)若取出的液体中酵母菌密度过大,可以增加稀释倍数。 (4)计数时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将培养液滴于盖玻片 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 (5)用显微镜计数时,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 只计数相邻两边及其顶角的酵母菌(类似于“样方法”)。
B.4 个试管内的种群同时达到 K 值
C.试管Ⅲ内种群的 K 值与试管Ⅱ不同
D.试管Ⅳ内的种群数量先于试管Ⅱ开始下降
解析:A 项中,4 个试管中最初环境适宜,所以都经历了“J” 型增长;B 项中,最初的条件不同,达到 K 值不会同时;C 项中, 培养液体积Ⅱ和Ⅲ不同,试管Ⅲ内种群的 K 值应大于试管Ⅱ;D 项中,Ⅳ中起始酵母菌数大于Ⅱ,所以先于试管Ⅱ开始下降。
解析:酵母菌在培养时一般用葡萄糖作为培养液,在计数取 液时一定要摇匀后才能吸取;应该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到计数室, 而不是滴在计数板的中央。

高中生物第4章种群和群落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第4章种群和群落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试管号
ⅠⅡⅢⅣ
培养液体积/mL
10 5 10 5
起始酵母菌数(×103个) 10 5 5 10
A.4 支试管内的种群初始阶段都经历了“J”型增长 B.4 支试管内的种群同时达到 K 值 C.试管Ⅲ内种群的 K 值与试管Ⅱ不同 D.试管Ⅳ内的种群数量先于试管Ⅱ开始下降 解析:由于起始培养时,培养液过量,所以种群都会
3.若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采取的 措施是什么?
归纳提升
实验应注意的事项 (1)每天取样计数的时间要固定。 (2)计数时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将培养液滴于 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多余培养液用滤纸(吸 水纸)吸去。
(3)血球计数板必须保持干燥,否则培养液将不能渗 入计数室。
(4)清洗血球计数板的正确方法是浸泡和冲洗,不能 用试管刷或抹布擦洗。冲洗干净后不能用纱布或吸水纸 擦干,应自然晾干或烘干或用吹风机吹干。
“J”型曲线的增长速率
“S”型曲线的增长速率
2.K 值与 K/2 在实践中的应用
项目
K值(环境 容纳量)
K/2(最大 增长速率)
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有害生物的防治
保护环境,减小环 境 养 否殖阻 则量力 会不, 破能增坏超大环过境K值K,值;,增降大低环K值境阻力, 导致K值下降
捕捞(捕获)后的种群 数量要维持在K/2, 及时控制种群数 种群数量会迅速回 量,严防达到K/2 升
2.建构模型的步骤: 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提出_合__理_的__假_设_____→根据 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__学_形__式_____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 通过进一步实验或观察等,对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 3.某细菌每 20 min 分裂一次,细菌分裂增殖公式为 Nn=2n,N 代表_细__菌_数__量_____,n 表示_第__几_代____。

高中生物 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 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1)

高中生物 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 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1)

【解析】 “J”型曲线和“S”型曲线都直观地反映种群数量的增长趋势,但 不能精确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J”型曲线中种群密度一直在增加;“S”型曲线 有环境容纳量,达到环境容纳量时,种群增长率为0,但此时仍有出生和死 亡,只是二者达到相对平衡。
【答案】 B
3.如图为某地东亚飞蝗种群数量变化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2)该类曲线的数学表达式是什么?请尝试绘出λ>1时种群数量Nt随t的变化 曲线图?
提示:Nt=N0λt。
(3)上述曲线有无K值?种群增长率会改变吗? 提示:无K值,增长率不变。
探讨2:某种群数量的“S”型增长曲线如下图所示,据图分析以下问题:
(1)图中的B点、C点时,种群的出生率均大于死亡率吗? 提示:B点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C点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 (2)“S”型增长曲线的增长率如何变化? 提示:呈逐渐减小趋势。
及其顶角上的菌体,5小时前每个小格内约有5个菌体,而5小时后每个小格内 约有10个菌体,但这是稀释100倍后的值,所以5小时内种群密度增加200倍, 此时酵母菌种群数量是否达到K值无法判断。
【答案】 D
5.将酵母菌分为a、b、c、d四组,在相同容积的培养瓶中用不同的方式培 养,其种群增长曲线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导学号:67330024】
酵母菌种群增长的曲线
(1)该实验实际上是研究________________对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影响。 请分析a组能否沿此趋势无限延伸?________。简述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随着更换培养液的时间间隔的延长,酵母菌种群的增长速率趋于降低, 其可能的限制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受食物、空间、天敌和气候条件等的限制而任其发展的话,生物种群
会在短期内达到惊人的数量。但是大多数情况下,种群的生存和发展受
到资源、空间、天敌等因素的限制,所以其种群的数量增长不可能出现
上述现象。那么,种群的数量变化有什么规律呢?
内容索引
一 二
种群数量的增长、变化曲线及应用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C.防治蝗灾应在害虫数量达到F点时进行
D.渔业捕捞后剩余量应该在E点左右
2.如图为某地东亚飞蝗种群数量变化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为有效防治蝗灾,应在a点之前及时控制种群密度 答案
B.a~b段,该种群的增长率与种群密度之间成正相关
解析
C.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虫改变性别比例可防止c点出现
D.在d~e段,该种群的增长率不变
④K值时,出生率=死亡率,种群数量达到最大。
3.结合下图分析,同种生物的K值是固定不变的吗?哪些因素会影响动 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答案
同一种生物的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会受到环境的影响。生物自身的遗传 特性和食物、栖所、天敌及其他生存条件均会影响动物的环境容纳量。
4.在调查某林场松鼠的种群数量时,计算当年种群数量与一年前种群数 量的比值 (λ),并得到如图所示的曲线,则该种群在第几年时个体数量 最少? 答案
5.种群数量的波动和下降
气候 食物 自然因素 (1)影响因素 天敌 传染病 人为因素:人类活动的影响
(2)数量变化:大多数种群的数量总是在 波动 中;在不利的条件下,种 群数量还会急剧 下降 甚至消亡。
问题探究 1. 在 20 世纪 30 年代,人们将环颈雉引入美
第4章 种群和群落
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目标导读 1.阅读分析教材P65细菌数量增长的实例,学会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2.通过教材P68~69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尝试建构种群增 长的数学模型。 3.结合教材P66图4-5,理解种群“J”型增长的数学模型。 4.结合教材P67图4-6,理解种群“S”型增长的数学模型。 重难点击 根据实例建构种群增长的 “J”型、“S”型数学模型,并据此解释种群 数量的变化和指导实践。
第10年时种群数量最少。因为从第4年到第10年,λ一直小于1,说明种群 数量一直在下降。
活学活用
1.如图表示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和有环境阻力条件下的增长曲线,下列有 关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答案
解析
A.图甲为“J”型增长,每年增加的个体数量始终不变
B.图乙为“S”型增长,G点时增长速率达到最大值
课堂导入
方式一
2015年内蒙古3 000万亩草原遭遇蝗
灾,部分街道蝗虫成群。灭蝗 70% 以上采用
生物措施。截至7月15日,全区采用绿僵菌、
苦参碱、烟碱· 苦参碱、牧鸡、牧鸭等完成防
治面积507.5万亩。有效遏制蝗虫灾害需要研
究蝗虫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种群数量的变化。
方式二
地球上的每种生物都具有很大的生殖潜力,如果这种生殖潜力
3.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 (1)含义: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趋于稳定 的增长曲线。
(2)成因
种内)K值:又称 环境容纳量 ,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 中所能维持的 种群最大数量 。 (4)应用:建立自然保护区,提高环境容纳量是保护大熊猫的根本措施。
2.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 (1)含义:在理想条件下的种群,以时间为横坐标,以种群数量为纵坐标 画出的曲线图,曲线大致呈“J”型。 (2)“J”型增长的条件:食物和空间 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 (3)模型假设:种群的数量每年以 一定的倍数 增长,第二年的数量是第 一年的λ倍。
t N = N λ 0 (4)建立模型:t年后种群数量为: t 。
知识拓展 应用 野生资 源保护 有害生 措施 保护野生生物的生存环境, 减小环境阻力 增大环境阻力 在种群数量达到K/2以前采 取相应措施 捕捞或收获后的种群数量 应维持在K/2 目的 增大K值 降低K值
当堂检测
一 种群数量的增长、变化曲线及应用
知识梳理
1.建构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的方法 (1)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 数学 形式。 (2)构建数学模型的方法步骤:提出问题 →提出合理的 假设 →用适当的
数学形式 表达→检验或修正。
(3)数学模型的表达形式及优点 ①数学方程式:优点是科学、精确 。 ②曲线图:优点是 直观 。
4.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比较 项目 前提条件 种群增长率 “J”型曲线 环境资源_____ 无限 保持稳定 “S”型曲线 环境资源_____ 有限 随种群密度上升而下降
图像
模型
种群 增长 速率 K值 联系 无K值 种群数量在 K值 上下波动
环境阻力 “J”型增长曲线― ― ― ― ― ― ― ― →“S”型增长曲线
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t年后种群数量为:
t N λ 0 Nt= 。
①当λ>1时,种群 呈“J”型增长 ;
②当λ=1时,种群 保持稳定 ;
③当λ<1时,种群数量下降 ;
④当λ=0时,种群无繁殖,下一代将灭亡。
某岛屿环颈雉种群数量的增长
2.生态学家高斯 (G.W.Gause) 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 0.5 mL培养液 中放入5个大草履虫,然后每隔24 h统计一次大草履虫的数量。经过反 复实验,得出了如图所示的结果。从图中可以看出,大草履虫的数量 在第二天和第三天增长较快,第五天以后基本维持在375个左右。
国的一个岛屿。在 1937~1942 年期间,这
个种群数量的增长如图所示。
由资料分析可知:
(1)如果以时间为横坐标,种群数量为纵坐
标画出曲线来表示,曲线则大致呈
“ J”型 。 ________
某岛屿环颈雉种群数量的增长
(2)若N0为该种群的起始数量,t为时间,Nt表
示t 年后该种群的数量, λ 表示该种群数量是
大草履虫种群的增长曲线
由资料分析可知:
(1)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
数量趋于稳定的增长曲线,称
为 “S”型 曲线。
(2)该曲线中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关系
①0~K/2时,出生率 > 死亡率,种群数量增加。
②K/2时,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差值 最大 ,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③K/2~K时,出生率仍 > 死亡率,但差值在减小,种群数量增长缓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