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中庸》课件1 文 新人教版必修5
合集下载
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大学》课件1 文 新人教版必修5
家仁国仁家让国让,人贪戾家未齐则国乱
第五段
齐家以孝悌仁慈,理同事君使民治国。
齐 家 是 治 国 的 前 提
家仁国仁家让国让,人贪戾家未齐则国乱 尧舜齐家治民以仁,桀纣不能齐家治民以暴
第五段
齐家以孝悌仁慈,理同事君使民治国。
齐 家 是 治 国 的 前 提
家仁国仁家让国让,人贪戾家未齐则国乱 尧舜齐家治民以仁,桀纣不能齐家治民以暴
★ 致 知
★ 诚 意
★ 正 心
★ 修 身
★ 齐 家
★ 治 国
★ 平 天 下
止于至善
明明德
亲民
★ 格 物
★ 致 知
★ 诚 意
★ 正 心
★ 修 身
★ 齐 家
★ 治 国
★ 平 天 下
止于至善
内修
明明德
亲民
★ 格 物
★ 致 知
★ 诚 意
★ 正 心
★ 修 身
★ 齐 家
★ 治 国
★ 平 天 下
止于至善
内修
八目
“格物”:就是全面透彻地研究世界上的万 事万物。
“致知”:就是要获得对世界上万事万物的 认识。 “诚意”:指的是在修养自身的过程中,能 够做到诚实、不自欺。
八目
“格物”:就是全面透彻地研究世界上的万 事万物。
“致知”:就是要获得对世界上万事万物的 认识。 “诚意”:指的是在修养自身的过程中,能 够做到诚实、不自欺。
自己
大学之道
止于至善
明明德
亲民
自己
他人
大学之道
止于至善
共 同
明明德
亲民
自己
他人
止
止 定
止 定
静
止 定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庸》节选课件
——《管子·修权》
赏读:这句话告诉我们:如果能精心地培育人才,巧妙如 神地使用人才,那么,从事大业就能得心应手。百年大计,教 育为本。知识经济时代,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的竞争。培养人才 是中华民族腾飞必经的门径。培养人才是长远之计,培养人才 也是不容易的。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论语·泰伯》
主旨归纳
本文介绍了儒学中的中庸之道,主旨在于修养人性,其中 包括学习的方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中庸所追求的修养的最高境界是至诚或称至德。文章教育人们 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 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 德、至圣、合内外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 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至善的道德,并且坚守不渝。要广博地学习,要审慎地询问, 要谨慎地思虑,要明晰地辨析,要笃实地履行。有些东西不学 (也就罢了),(但只要)学了就要掌握,如果还不能学会,那就 不要放弃;要么不询问,询问了而没有听明白就不要停止询问; 要么不思虑,思虑了而未能彻底明白,就不停止思虑;要么不 辨析,辨析了仍不明晰那就不中止辨析;要么不去履行,履行 了但不够笃实,那么就不停止履行。别人一遍就行了,我(即 使)做它一百遍也要做好;别人用十倍的工夫就能成功,我用 一千倍的工夫。果真能够用这样的毅力追求中庸之道,那么即 使是愚蠢的人也一定会变得聪明,即使是柔弱的人也一定会变 得刚强。
件中的当事人或刑事案件中的自诉人、被告人查问 有关案件的事实
四、文言句式 1.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 2.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 3.恐惧乎其所不闻 4.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5.诚者,天之道也
___判__断__句_ 介词结__构__后__置__句 介词结__构__后__置__句
《中庸》精品课件
为什么要“慎独”?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 幽暗之中,细微之事,虽无踪迹显现,但 动机已成,人虽不知,而自己却很清楚。
四知先生
(杨震)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 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 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 何谓无知!”密愧而出。
关键词一 性、道、教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天命之谓性
儒家主张天人合一,“天命者,天所赋之正理也”。 天不仅化育了万物,而且把天的正理赋予了万物,所以 每一个个体生命在出生时就被赋予了天理,天理体现在每个 人身上,就是“性”。
率性之谓道
率是遵循的意思。率性,就是遵循上天 赋予的本性去行事,这就是儒家所说的“道”。
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 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孔子说:“喜欢学习就接近了智,努力实行就接近了仁,知道羞耻就接 近了勇。知道这三点,就知道怎样修养自己,知道怎样修养自己,就知道怎 样管理他人。知道怎样管理他人,就知道怎样治理天下和国家了。”
从知到定到静到安到虑,最后到得,前者都是后者的前提条件, 这样一来,由浅入深,层层推进,环环相扣,从一条思维主线生发 开去,不断进行挖掘、使思维过程不断深化。
把复杂的问题论述清楚,阐发透彻,从而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 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 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后汉书·杨震列传》(节选)
“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
——《弟子规》
拿着空的器皿,要像拿着盛满东西的器皿一样小心; 进入无人的房间,要像进入有人的房间一样约束自己。
中庸》课件
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地 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 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 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 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 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这一主题思想主要体现在《中庸》第一章。
第一章
中和是天下的根本
【原文】天命之谓性(1),率性之谓道 (2),修道之谓教。 (1)天命:天赋。 2)率性:遵循本性,率, 遵循,按照。 【译文】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 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 叫做‚教‛。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 谓之和。‛揭示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 我监督的目标。‚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指出了自我教育 目标的重大意义。‚致中和,天地位焉,万 物育焉。‛是歌颂达到自我教育的理想目标 后的无量功德,也就是具备至仁、至善、至 诚、至道、至德、至圣的品德后的效应。中 和是自我价值的实现,致中和是社会价值的 体现。
所以有‚思孟学派‛的说法。后代因此而 尊称子思为‚述圣‛。不过,现存的《中 庸》,已经经过秦代儒者的修改,大致写定 于秦统一全国后不久。所以名篇方式已下同 于《大学》,不是取正义开头的两个字为题, 而是撮取文章的中心内容为题了。
早在西汉时代就有专门解释《中庸》的 著作,《汉书· 艺文志》载录有《中庸说》二 篇,以后各代都有关于这方面的著作相沿不 绝。但影响最大的还是朱熹的《中庸章句》,
【读解】好学近乎智,力行近乎仁。
这里把智、仁与真诚的修养结合起来了。 因为,真诚从大的方面来说,是事物的根 本规律,是事物的发端和归宿;真诚从细 的方面来说,是自我的内心完善。所以, 要修养真诚就必须做到物我同一,天人合 一。而要做到这一点既要靠学习来理解, 又要靠实践来实现。
语文《中庸》节选课件
第一章
本性,儒家认为人性本善,即人 教化 的自然本性中包含仁义孝悌等伦 遵循 修明 理道德观念。片刻,一会儿
•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上天所赋予人的本质特性叫做本性(天性),遵循 着本性(以做人处事)叫做道德,圣人(遵循本性) 修明道德,这称之为教化。这个正道,是片刻也不 能够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就不是正道了。
4、中庸之道有何作用 大本达道,可使天地 位,万物育 8
内容解析
第二章
•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 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 小人而无忌惮也。”
孔子说:“君子所作所为都合乎中庸的道理,小人 所作所为都违反中庸的道理,君子之所以能合乎中 庸的道理,是因为君子能常常守住中道,无过与不 及;小人之所以违反中道,是因为小人不明此理, 无所顾忌无所不为。”
6
表现出来
符合节度
达到
安于其位 化育
•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 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 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 育焉。
普遍推行的行为准则
喜怒哀乐的情感还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心是平静 的,称之为“中”;如果感情表现都能合乎节度,称 之为“和”。“中”是天下万事万物的根本,“和” 下普遍推行的准则。如果能够达到“中和”的境界, 那么天地都能各安其所,万物得以化育了。
1
什么是中庸?
• 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 中,即折中、中正、调和、不偏不倚、无 过无不及。庸,即平常、普通,循常理而 不变,“庸者,常也。”中庸者,“用中 为常道也。” “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
2
五达道:主要是运用中庸之道调节君臣、父 子、夫妻、兄弟以及朋友交往五种关系。做 《中庸》的主要内容 到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夫义、妇听、 兄良、弟弟、长惠、幼顺、 三达德:就是智、仁、勇。是天下通行的品德, 是用来调节上下、父子、夫妻、兄弟和朋友之间 的关系的。 九经:是中庸之道用来治理天下国家以达到太平 和合的九项具体工作。即修养自身,尊重贤人, 爱护亲族,敬重大臣,体恤众臣,爱护百姓,劝 勉各种工匠,优待远方来的客人,安抚诸侯。
《中庸》解读ppt课件
《中庸》解读
提纲
• 一,《中庸》的作者 • 二,“中庸”释义 • 三,《中庸》的哲学基础 • 四,《中庸》的君子之行 • 五,《中庸》的学习思想 • 六,《四书》对当代教育的重要性
一,《中庸》的作者
• 1,孔子的“六经”:《诗》、《书》、《礼》、 《乐》、《易》、《春秋》
• 2,六经中的《礼》:《仪礼》、《周礼》、《礼 记》
•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 对今天的启发: • 博学:学习的重要性 • 审问:老师、朋友的重要性 • 慎思: • 《论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明辨:是非 • 笃行:知行合一
六,《四书》对当代教育的重要性
1,中国教育为什么丢失了传 统文化?
• 1966年的“破四旧”:曲阜师范学 院“毛泽东思想红卫兵讨孔战士” 的实录:“由红卫兵和贫、下中 农组成的突击队,带着深仇大恨 到了孔林。他们抡起镢头、挥舞 铁锨,狠刨孔老二及其龟子龟孙 们的坟墓。经过两天的紧张战斗, 孔老二的坟墓被铲平,‘大成至 圣先师文宣王’的大碑被砸得粉 碎!孔老二的七十六代孙令贻的 坟墓被掘开了……孔林解放 了……在毛泽东思想的光辉照耀 下,获得新生了!
• 慎终追远
• (右图:四序堂祖 先牌位)
• 3,五达道与三达德
• 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 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 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 下之达德也。
• 孟子的“五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 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 人是人伦关系中的存在
五,《中庸》的学习思想
• 曾子:前505~前436,姓曾, 名参,字子舆,春秋末年鲁国 南武城(今山东嘉祥县)人。嘉祥 县城南20公里的玄武山下有曾 庙
提纲
• 一,《中庸》的作者 • 二,“中庸”释义 • 三,《中庸》的哲学基础 • 四,《中庸》的君子之行 • 五,《中庸》的学习思想 • 六,《四书》对当代教育的重要性
一,《中庸》的作者
• 1,孔子的“六经”:《诗》、《书》、《礼》、 《乐》、《易》、《春秋》
• 2,六经中的《礼》:《仪礼》、《周礼》、《礼 记》
•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 对今天的启发: • 博学:学习的重要性 • 审问:老师、朋友的重要性 • 慎思: • 《论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明辨:是非 • 笃行:知行合一
六,《四书》对当代教育的重要性
1,中国教育为什么丢失了传 统文化?
• 1966年的“破四旧”:曲阜师范学 院“毛泽东思想红卫兵讨孔战士” 的实录:“由红卫兵和贫、下中 农组成的突击队,带着深仇大恨 到了孔林。他们抡起镢头、挥舞 铁锨,狠刨孔老二及其龟子龟孙 们的坟墓。经过两天的紧张战斗, 孔老二的坟墓被铲平,‘大成至 圣先师文宣王’的大碑被砸得粉 碎!孔老二的七十六代孙令贻的 坟墓被掘开了……孔林解放 了……在毛泽东思想的光辉照耀 下,获得新生了!
• 慎终追远
• (右图:四序堂祖 先牌位)
• 3,五达道与三达德
• 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 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 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 下之达德也。
• 孟子的“五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 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 人是人伦关系中的存在
五,《中庸》的学习思想
• 曾子:前505~前436,姓曾, 名参,字子舆,春秋末年鲁国 南武城(今山东嘉祥县)人。嘉祥 县城南20公里的玄武山下有曾 庙
《中庸》节选PPT课件
工匠,善待远方的来客,安抚分封
的诸侯。 2021/2/23
涟源市行知中学 龙堂文
27
⑥修身,则道立;尊贤,则不惑;亲亲,则诸父 昆弟不怨;敬大臣,则不眩;体群臣,则士之报
礼重;
参考译文⑥ 修养自身,就能确立 中庸之道;尊重贤人,做事就不至 于迷惑;能亲爱亲属,叔伯兄弟就 能没有怨恨,和睦相处;敬重辅政 的大臣,遇到事情就不会迷惑;体 恤文武百官,受恩惠的士臣就会尽 力报答;
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
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家
国参矣考。”译文⑤ 孔子说:“好学不倦就 接近于智慧了。努力实行,就接近于 仁义了。懂得耻辱,就接近于勇敢了。 懂得了好学、力行、知耻三件事,那 么就知道修养自身的方法了。知道了 修养自身的方法,就知道治理百姓的 方法。知道了治理百姓的方法,就知 道治理天下的方法了。”
2021/2/23
涟源市行知中学 龙堂文
13
四。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
(1)天道与人道合一 (2)天性与人性合一 (3)理性与情感合一 (4)鬼神与圣人合一 (5)外内合一
2021/2/23
涟源市行知中学 龙堂文
14
五.中庸的主要原则
(1)慎独自修
这一原则要求人们在自我修养的过 程中,坚持自我教育、自我监督、 自我约束。《中庸》第一章就提出 了这一原则。
33
一、“修齐治平”四者的关系如何?要达到身修,需经 过哪些步骤?
“修身” 是《大学》中对个人修 养的最高要求,它是齐家、治国、平 天下的根本。齐家是指善于处理好家 庭或家族内部的关系,它是治国、平 天下的基础。治国和平天下是齐家的 扩大和延伸。
身修需要“格物”“致知”“诚
意”“正心”四个步骤。这四个步骤
高二语文中庸ppt课件
一是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正确的 权力观 和科学 的发展 观,权 力必须 为职工 群众谋 利益, 绝不能 为个人 或少数 人谋取 私利
一,知人论世
• 子思在儒家学派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 位,他上承孔子中庸之学,下开孟子心性
之论,并由此对宋代理学产生了重要的影
响。因此,北宋徽宗年间,子思被追封为 “沂水侯”;元朝文宗至顺元年(1330),又
一是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正确的 权力观 和科学 的发展 观,权 力必须 为职工 群众谋 利益, 绝不能 为个人 或少数 人谋取 私利
二.《中庸》的主题思想
• 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 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 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 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 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 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一是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正确的 权力观 和科学 的发展 观,权 力必须 为职工 群众谋 利益, 绝不能 为个人 或少数 人谋取 私利
一,知人论世
• 子思,名孔伋,字子思,孔子嫡孙。生于东周敬 王三十七年(公元前483年),卒于周威烈王二十四 年(公元前402年),终年八十二岁。 春秋战国时期 著名的思想家。子思受教于孔子的高足曾参,孔 子的思想学说由曾参传子思,子思的门人再传孟 子。后人把子思、孟子并称为思孟学派,因而子 思上承曾参,下启孟子,在孔孟“道统”的传承中有 重要地位。
• (2)三达德 • 调节这些人际关系靠什么?靠人们内心的品德和
智慧,因而就有了三达德。三达德,就是智、仁、 勇。智、仁、勇是天下通行的品德,是用来调节 上下、父子、夫妻、兄弟和朋友之间的关系的。 智、仁、勇靠什么来培植呢?靠诚实、善良的品 德意识来培植加固。
关于中庸的ppt演示
第二,中庸不是和稀泥。
由!诲女(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 知,有两个读音,既读知识的知,也读智慧 的智。孔子说,阿由啊,让我来告诉你,什么叫 做知识?什么叫做智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 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这就是知识。 所以,他是个实事求是的人,他不会主张和稀 泥。
第三,中庸不是没原则。
原 的或 或 中种 子 文 动『 卓 一 性 变 端 中 文 。昙 晴 卓习 。 注 』人 越 种 才 更 的 庸 注 』花 朗 越惯 因 ) (形 才 艺 显 而 平 并 ) (一 的 方: 此 ; 《成 行 术 露 变 均 非 《现 一 面『 〄 我 伦这 为 修 自 更 数 像 伦的 天 的人 卓 们 理些 举 养 身 〄 ; 数 理一 就 一的 越 反 学美 止 〄 。 并 它 学 学瞬 能 种善 并 复 》德 正 我 卓 且 随 的 》间 形 作行 非 而 〄是 确 们 越 只 着 中 〄也 成 用是 一 行 第由 合 并 是 对 环 项 第是 春 ;灵 种 〄 卷于 理 不 靠 成 境 恰 不天 魂行就 人我是训熟中恰 卷能 一 在 动 形 〄采 们 因 练 而 左 是 〄便 样 正实 举 成 第取 才 为 有 有 右 精 第人 〄 如现 止 目 节了 拥 有 素 灵 各 确 节幸 一 一圆 〄 前 。这 有 了 而 活 种 可 。运 朝 只满 而 这 样 这 道 得 性 情 计 得 一 飞生 是 个 的 些 德 来 的 况 的 福 夕 燕命 一 样 原行 的 或 的 理 的 两 ; 2 1 7 …… 4 —— ——
第三层理论:中指好的意思,庸同用,即中用的意思。
指人要拥有一技之长,做一个有用的人才;又指人要坚守自己的岗 位,要在其位谋其职。
中国古代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是这样解释中庸 之道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一句话言简意赅地揭示了中庸之道这一主题思想的核 心是自我教育。“天命之谓性”是指人的天性是善良 的。“率性之谓道”是说人们自我教育之道就是按照 人们的善良的天性办事情。“修道之谓教”是说自我 教育就是按照人道原则去进行修治。
《中庸》节选课件
决策制定
运用《中庸》的智慧,可以制定出更加合理、平衡的 决策。
团队协作
通过理解和运用《中庸》的理念,可以更好地协调团 队内部的关系,提高团队凝聚力。
企业文化建设
将《中庸》的理念融入企业文化,可以塑造更加和谐 、积极向上的企业氛围。
在教育中的应用
德育教育
通过学习《中庸》,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水 平,培养良好的品德习惯。
01
《中庸》节选的实 际应用
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家庭关系
01
通过理解和运用《中庸》的智慧,可以更好地处理家庭关系,
保持家庭和睦。
人际交往
02
在与人交往中,运用《中庸》的理念,可以更好地把握分寸,
避免过犹不及。
自我修养
03
通过学习《中庸》,可以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培养良好的品
德。
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诚者天之道
认为真诚是自然规律,是为人处世的 根本原则。只有内心真诚,才能达到 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和谐。
慎独
强调在独自一人时仍要保持谨慎,严 于律己,追求内在的品德修养。
01
《中庸》节选内容 解析
节选章节的选择理由
体现《中庸》的核心思想
所选章节能够充分体现《中庸》所强调的中庸 之道、诚之道等核心思想。
对个人修身的影响
01
02
03
培养中庸之道
通过理解《中庸》节选, 个人可以培养中庸之道, 即追求平衡、和谐和适中 的生活态度。
提升自我修养
节选内容强调自我反省、 修身养性和道德修养,有 助于提升个人的内在品质 和道德水平。
培养积极心态
节选中的思想可以帮助个 人调整心态,培养乐观、 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更 好地面对挑战和困难。
运用《中庸》的智慧,可以制定出更加合理、平衡的 决策。
团队协作
通过理解和运用《中庸》的理念,可以更好地协调团 队内部的关系,提高团队凝聚力。
企业文化建设
将《中庸》的理念融入企业文化,可以塑造更加和谐 、积极向上的企业氛围。
在教育中的应用
德育教育
通过学习《中庸》,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水 平,培养良好的品德习惯。
01
《中庸》节选的实 际应用
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家庭关系
01
通过理解和运用《中庸》的智慧,可以更好地处理家庭关系,
保持家庭和睦。
人际交往
02
在与人交往中,运用《中庸》的理念,可以更好地把握分寸,
避免过犹不及。
自我修养
03
通过学习《中庸》,可以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培养良好的品
德。
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诚者天之道
认为真诚是自然规律,是为人处世的 根本原则。只有内心真诚,才能达到 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和谐。
慎独
强调在独自一人时仍要保持谨慎,严 于律己,追求内在的品德修养。
01
《中庸》节选内容 解析
节选章节的选择理由
体现《中庸》的核心思想
所选章节能够充分体现《中庸》所强调的中庸 之道、诚之道等核心思想。
对个人修身的影响
01
02
03
培养中庸之道
通过理解《中庸》节选, 个人可以培养中庸之道, 即追求平衡、和谐和适中 的生活态度。
提升自我修养
节选内容强调自我反省、 修身养性和道德修养,有 助于提升个人的内在品质 和道德水平。
培养积极心态
节选中的思想可以帮助个 人调整心态,培养乐观、 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更 好地面对挑战和困难。
《中庸之道》精品PPT课件
问,他在得克萨斯州布什总统图书馆发表演讲
时讲了一句话:君子和而不同,把孔子的话与
时俱进了,大意是:现代社会,你要学会与别
人合作的能力,国家、组织、个人皆然,要以
和为贵,与人为善,这样才能带来共同发展。
“和而不同”,是作为泱泱大国的中国人应持
有的一种心态,是正在富强民主文明开放的中
国所应有的一种心态。世界之所以万紫千红,
是指那些表里不一、言行不一
的伪君子,这些人欺世盗名,
在人格特征上具有欺骗性。孔
子反对“乡愿”,就是主张以
仁、礼为原则,只有仁、礼可
以使人成为真正的君子。
2021
35
(17•13)
为什么“乡原,德之贼也”?
1、乡原之人,看上去忠厚老实, 实则同流合污,阿世媚俗。
2、乡原之人,不讲原则,四面讨好, 自私伪善。
3、乡原之人,违背了仁和礼的原则, 貌似中庸实则违背了中庸之道, 偏离了人道精神和社会公正。
2021
36
(三)礼
2021
37
(1•12)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 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 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 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和:和谐。
道:治世之道。
有所:有……的事情,的时候。
2021
恶1:wù,厌恶。 恶2:è,坏处。
以为:把……当作。
孙:同“逊”,谦2逊021 。
44
(17•24)
儒家讲仁者爱人,那么 孔子和子贡为什么还有那么 多讨厌的人呢?
2021
45
(四)和
2021
47
(13•23)
“和”是中华传统文化 的核心,在中华文化中处处可 见,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文化。
高二语文《中庸》课件
一,知人论世
• 子思在儒家学派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 位,他上承孔子中庸之学,下开孟子心性 之论,并由此对宋代理学产生了重要的影 响。因此,北宋徽宗年间,子思被追封为 “沂水侯”;元朝文宗至顺元年(1330),又 被追封为“述圣公”,后人由此而尊他为 “述圣”。
二.《中庸》的主题思想
• 中庸的中心思想是儒学中的中庸之道,它的主要 内容并非现代人所普遍理解的中立、平庸,其主 旨在于修养人性。其中包括学习的方式:博学之, 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也包括儒家 做人的规范如“五达道”(君臣也,父子也,夫 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和“三达德”(智、 仁、勇)等。中庸所追求的修养的最高境界是至 诚或称至德。
• A.天命之谓性
性:本性
• B.中也者,天下知大本也
中:适合,符合
• C.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 措:放下
• D.子庶民。则百姓劝 劝:受到勉励而勤奋努力
中(读阴声):不偏不 注意这里的”中“与前面”中 倚,不过无不及,一切 节“的中(读去声)的区别。 都按照“礼"的规定行事 中(读去声)才指“符合,适 合”。
以达到太平和合的九项具体工作。这 九项工作是:修养自身,尊重贤人, 爱护亲族,敬重大臣,体恤众臣,爱 护百姓,劝勉各种工匠,优待远方来 的客人,安抚诸侯。
• 修养自身,就能够达到美好的人格;尊重人,就不至于迷惑;爱护亲族,叔 伯兄弟之间就不会有怨恨;敬重大臣,治理政事就不至于糊涂;体恤群臣, 士就会尽力予以报答;爱护老百姓,老百姓就会受到勉励;劝勉各种工匠, 财货就能充足;优待远方来的客人,四方就会归顺,;安抚诸侯,天下就会 敬服。要做好这九项工作,就必须用至诚、至仁、至善的爱心去充分体现中 庸的美好人格。做好这九项工作,事实上也就处理调节好了九种人际关系。 调节这九种人际关系是使天下国家达到太平和合理想的重要保证。“九经” 的提出,是对《尚书.尧典》的“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 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的太平和合理想与“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 民、在止于至善”的太平和合理想的继承和发展。
中庸节选PPT课件 【人教课标版】
广这些道叫做教化。
《中庸》名言
❖ 4、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 5、 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 6、 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 【译文】天下和国家是可以平定治理的,爵位和俸禄是可以推辞的,明
晃晃的快刀是可以踩踏的,但中庸之道却是很难做到的。
❖(2)五达道
❖五达道主要是运用中庸之道调节五 种人际关系。这五种基本人际关系 是君臣、父子、夫妻、兄弟以及朋 友的交往。将君臣关系视为上下关 系,这五种人际关系就是天下通行 的人际关系。
❖(3)九经
❖九经就是中庸之道用来治理天下国 家以达到太平和合的九项具体工作: 修养自身,尊重贤人,爱护亲族, 敬重大臣,体恤众臣,爱护百姓, 劝勉各种工匠,优待远方来的客人, 安抚诸侯。
故君子慎其独也
❖ 柔远人也,怀诸侯也
民鲜能久矣
❖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 不思而得,从容中道
❖ 博学之,审问之
❖ 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
❖ 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
❖ 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梳理文脉
❖ “中庸”释义
❖ “中庸”之于君子、小人
❖ 中庸之道 民鲜能久
❖ 世教不行 中庸衰落 ❖ 中庸之道的具体内容
至诚尽性
六言六弊
❖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 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 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 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论语•阳货篇》
作文
中庸之道对工作、学习、生活至今仍有其积 极意义,但也有其消极的一面。请以“生活中 的中庸之道”为话题,自拟文题,自选角度, 自定立意,写一篇议论文。
“三达德” “五达道”
《中庸》名言
❖ 4、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 5、 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 6、 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 【译文】天下和国家是可以平定治理的,爵位和俸禄是可以推辞的,明
晃晃的快刀是可以踩踏的,但中庸之道却是很难做到的。
❖(2)五达道
❖五达道主要是运用中庸之道调节五 种人际关系。这五种基本人际关系 是君臣、父子、夫妻、兄弟以及朋 友的交往。将君臣关系视为上下关 系,这五种人际关系就是天下通行 的人际关系。
❖(3)九经
❖九经就是中庸之道用来治理天下国 家以达到太平和合的九项具体工作: 修养自身,尊重贤人,爱护亲族, 敬重大臣,体恤众臣,爱护百姓, 劝勉各种工匠,优待远方来的客人, 安抚诸侯。
故君子慎其独也
❖ 柔远人也,怀诸侯也
民鲜能久矣
❖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 不思而得,从容中道
❖ 博学之,审问之
❖ 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
❖ 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
❖ 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梳理文脉
❖ “中庸”释义
❖ “中庸”之于君子、小人
❖ 中庸之道 民鲜能久
❖ 世教不行 中庸衰落 ❖ 中庸之道的具体内容
至诚尽性
六言六弊
❖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 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 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 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论语•阳货篇》
作文
中庸之道对工作、学习、生活至今仍有其积 极意义,但也有其消极的一面。请以“生活中 的中庸之道”为话题,自拟文题,自选角度, 自定立意,写一篇议论文。
“三达德” “五达道”
国学课件《中庸》
dú yě
独也。
译文:
全国高级职业经理资质评价培训班
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 “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 “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 那就不是“道”了。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 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 有所戒惧的。 越是隐蔽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 是显著。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也 是谨慎的。
第九章 正 心(四)
zǐ yuē tiān xià guó jiā kě jūn yě jué lù kě cí yě
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ě néng yě
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全国高级职业经理资质评价培训班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shì gù jūn zǐ jiè shèn hū qí suǒ bù dǔ
kǒng jù hū qí suǒ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
bú wén mò xiàn hū yǐn mò xiǎn hū wēi gù jūn zǐ shèn qí
不闻。莫见现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
君子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
jí qí zhì yě suī shèng rén yì yǒu suǒ bù zhī yān fū fù zhī bú
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
xiào kě yǐ néng xíng yān jí qí zhì yě suī shèng rén yì yǒu suǒ
译文 孔子说:“天下国家 可以治理,官爵俸禄可以 放弃,雪白的刀 刃可以践 踏而过,中庸却不容易做 到。”
第十章 明 道(二)
Zǐ lù wèn qiáng zǐ yuē nán fāng zhī qiáng yú běi fāng zhī
独也。
译文:
全国高级职业经理资质评价培训班
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 “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 “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 那就不是“道”了。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 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 有所戒惧的。 越是隐蔽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 是显著。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也 是谨慎的。
第九章 正 心(四)
zǐ yuē tiān xià guó jiā kě jūn yě jué lù kě cí yě
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ě néng yě
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全国高级职业经理资质评价培训班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shì gù jūn zǐ jiè shèn hū qí suǒ bù dǔ
kǒng jù hū qí suǒ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
bú wén mò xiàn hū yǐn mò xiǎn hū wēi gù jūn zǐ shèn qí
不闻。莫见现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
君子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
jí qí zhì yě suī shèng rén yì yǒu suǒ bù zhī yān fū fù zhī bú
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
xiào kě yǐ néng xíng yān jí qí zhì yě suī shèng rén yì yǒu suǒ
译文 孔子说:“天下国家 可以治理,官爵俸禄可以 放弃,雪白的刀 刃可以践 踏而过,中庸却不容易做 到。”
第十章 明 道(二)
Zǐ lù wèn qiáng zǐ yuē nán fāng zhī qiáng yú běi fāng zhī
中庸 课件
的;体现真诚的道 则是需要人通过 自我引导而自觉去遵循和实行的。
真诚,贯穿于一切事物的始终, 没有真诚,也就没有万事万物。
所以,君子以达到真诚为最可贵。
作业: 推荐阅读国学经典书籍
注释: 诚:真诚。 道1(dào):中庸之道。 道2(dǎo) : 引导。
注释:真诚是通过人的自我完善来达 到的;体现真诚的道 则是需要人通过自 我引导而自觉去遵循和实行的。
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
注释: 真诚,贯穿于一切事物的始终, 没有真诚,也就没有万事万物。
是故君子诚之为贵。
注释:所以,君子以达到真诚为最宝贵。
全省各级法院将通过报纸、电视、互联 网、公共交通、社区等宣传平台,集中曝光 一批“老赖”名单,人民法院还可以对失信 被执行人限制其高消费。不得有以下以其财 产支付费用的行为: (一)乘坐交通工具时, 选择飞机、列车软卧、轮船二等以上舱位; (二)在星级以上宾馆、酒店、夜总会、高 尔夫球场等场所进行高消费;(三)购买不 动产或者新建、扩建、高档装修房屋;(四) 租赁高档写字楼、宾馆、公寓等场所办公; (五)购买非经营必需车辆;(六)旅游、 度假;(七)子女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 (八)支付高额保费购买保险理财产品; (九)其他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高消费行为。
情景:你会怎么做?
2016年春节前夕,肇庆市岩前小花市有一个 特殊的摊位——肇庆市供销社设立的“无人果蔬 售卖店”,旨在培育市民道德新风尚。但是实验 的结果却让人尴尬:开张3天,卖出72份果蔬,收 入316元,同时也不见了70份。作为肇庆市民, 对此你是怎么想的?如果你遇见了市民买菜不付 钱的行为,你会选择沉默还是选择劝阻? 如果选择沉默,请你谈谈你的理由? 如果选择劝阻,你会如何劝阻呢?
看谁说得 最棒?
真诚,贯穿于一切事物的始终, 没有真诚,也就没有万事万物。
所以,君子以达到真诚为最可贵。
作业: 推荐阅读国学经典书籍
注释: 诚:真诚。 道1(dào):中庸之道。 道2(dǎo) : 引导。
注释:真诚是通过人的自我完善来达 到的;体现真诚的道 则是需要人通过自 我引导而自觉去遵循和实行的。
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
注释: 真诚,贯穿于一切事物的始终, 没有真诚,也就没有万事万物。
是故君子诚之为贵。
注释:所以,君子以达到真诚为最宝贵。
全省各级法院将通过报纸、电视、互联 网、公共交通、社区等宣传平台,集中曝光 一批“老赖”名单,人民法院还可以对失信 被执行人限制其高消费。不得有以下以其财 产支付费用的行为: (一)乘坐交通工具时, 选择飞机、列车软卧、轮船二等以上舱位; (二)在星级以上宾馆、酒店、夜总会、高 尔夫球场等场所进行高消费;(三)购买不 动产或者新建、扩建、高档装修房屋;(四) 租赁高档写字楼、宾馆、公寓等场所办公; (五)购买非经营必需车辆;(六)旅游、 度假;(七)子女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 (八)支付高额保费购买保险理财产品; (九)其他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高消费行为。
情景:你会怎么做?
2016年春节前夕,肇庆市岩前小花市有一个 特殊的摊位——肇庆市供销社设立的“无人果蔬 售卖店”,旨在培育市民道德新风尚。但是实验 的结果却让人尴尬:开张3天,卖出72份果蔬,收 入316元,同时也不见了70份。作为肇庆市民, 对此你是怎么想的?如果你遇见了市民买菜不付 钱的行为,你会选择沉默还是选择劝阻? 如果选择沉默,请你谈谈你的理由? 如果选择劝阻,你会如何劝阻呢?
看谁说得 最棒?
语文版语文选修第14课《中庸之道》ppt课件1
第十四专题
孔子
【原文】6·29
• 子曰:“中庸(1)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注释】
• (1)中庸:中,谓之无过无不及。庸,平常。
【译文】
• 孔子说:“中庸作为一种道德,该是最高的了吧!人们 缺少这种道德已经为时很久了。”
【评析】
• 中庸是孔子和儒家的重要思想,尤其作为一种道德观念, 这是孔子和儒家尤为提倡的。《论语》中提及“中庸” 一词,仅此一条。中庸属于道德行为的评价问题,也是 一种德行,而且是最高的德行。
疏,只是按照义去做。” 【评析】 • 这一章里孔子提出对君子要求的基本点之一:“义之与
比。”有高尚人格的君子为人公正、友善,处世严肃灵 活,不会厚此薄彼。本章谈论的仍是个人的道德修养问 题。
【原文】 13·21 • 子曰:“不得中行(1)而与之,必也狂狷(2)乎!狂者进
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注释】 • (1)中行:行为合乎中庸。 • (2)狷:音juàn,拘谨,有所不为。 【译文】 • 孔子说:“我找不到奉行中庸之道的人和他交往,只能
与狂者、狷者相交往了。狂者敢作敢为,狷者对有些事 是不肯干的。” 【评析】 • “狂”与“狷”是两种对立的品质。一是流于冒进,进 取,敢作敢为;一是流于退缩,不敢作为。孔子认为, 中行就是不偏不狂,也不偏于狷。人的气质、作风、德 行都不偏于任何一个方面,对立的双方应互相牵制,互 相补充,这样,才符合于中庸的思想。
【评析】
• 和是儒家所特别倡导的伦理、政治和社会原则。《礼 记·中庸》写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 节谓之和。”杨遇夫《论语疏证》写道:“事之中节者 皆谓之和,不独喜怒哀乐之发一事也。和今言适合,言 恰当,言恰到好处。”孔门认为,礼的推行和应用要以 和谐为贵。但是,凡事都要讲和谐,或者为和谐而和谐, 不受礼文的约束也是行不通的。这是说,既要遵守礼所 规定的等级差别,相互之间又不要出现不和。孔子在本 章提出的这个观点是有意义的。
孔子
【原文】6·29
• 子曰:“中庸(1)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注释】
• (1)中庸:中,谓之无过无不及。庸,平常。
【译文】
• 孔子说:“中庸作为一种道德,该是最高的了吧!人们 缺少这种道德已经为时很久了。”
【评析】
• 中庸是孔子和儒家的重要思想,尤其作为一种道德观念, 这是孔子和儒家尤为提倡的。《论语》中提及“中庸” 一词,仅此一条。中庸属于道德行为的评价问题,也是 一种德行,而且是最高的德行。
疏,只是按照义去做。” 【评析】 • 这一章里孔子提出对君子要求的基本点之一:“义之与
比。”有高尚人格的君子为人公正、友善,处世严肃灵 活,不会厚此薄彼。本章谈论的仍是个人的道德修养问 题。
【原文】 13·21 • 子曰:“不得中行(1)而与之,必也狂狷(2)乎!狂者进
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注释】 • (1)中行:行为合乎中庸。 • (2)狷:音juàn,拘谨,有所不为。 【译文】 • 孔子说:“我找不到奉行中庸之道的人和他交往,只能
与狂者、狷者相交往了。狂者敢作敢为,狷者对有些事 是不肯干的。” 【评析】 • “狂”与“狷”是两种对立的品质。一是流于冒进,进 取,敢作敢为;一是流于退缩,不敢作为。孔子认为, 中行就是不偏不狂,也不偏于狷。人的气质、作风、德 行都不偏于任何一个方面,对立的双方应互相牵制,互 相补充,这样,才符合于中庸的思想。
【评析】
• 和是儒家所特别倡导的伦理、政治和社会原则。《礼 记·中庸》写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 节谓之和。”杨遇夫《论语疏证》写道:“事之中节者 皆谓之和,不独喜怒哀乐之发一事也。和今言适合,言 恰当,言恰到好处。”孔门认为,礼的推行和应用要以 和谐为贵。但是,凡事都要讲和谐,或者为和谐而和谐, 不受礼文的约束也是行不通的。这是说,既要遵守礼所 规定的等级差别,相互之间又不要出现不和。孔子在本 章提出的这个观点是有意义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译文
如果能够用这样的毅力追求中庸之道, 那么即使愚昧的人必能变成聪明的人,即
使柔弱的人必能变成刚强的人。
讨论、探究
文中提出了“五步”学习的方法,
“五步”具体指哪五步?请结合自己的
学习谈谈你的看法。
这五步不仅对学习过程进行了明确的阶 段划分,而且还强调了学习过程中非智力心 理因素的重要性,肯定了勤奋学习,多下工 夫,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学习精神,这种精 神能使人由愚钝变聪明,由懦弱变坚强。
一群无业游民寻衅闹 事,殴打居民。一名受害 者已经奄奄一息,很多人 看着,却没有人制止,甚 至没有人报警。 随后赶来的一名警察 愤怒地说:“你们这些人 就眼睁睁地看着,如果受 害人出事了你们心安吗? 如果受害人是你们的亲人 呢?只顾自己的利益,真 是够‘中庸’的。”
你心目中的“中庸”是什么呢?
中庸
我中华人民虽然常常的自命为爱“中 庸”,行“中庸”的人民,其实是破不免于 过激的。譬如对敌人罢,有时是压服不够, 还有“除恶务尽”杀掉不够,还有“食肉寝 皮”。但有时候,却又谦虚到“侵略者要进 来,让他们进来。也许他们会杀了十万中国 人。不要紧,中国人有的是,我们再有人上 去”。
——《由中国女人的脚,推定中国人之非中庸,又由 此推定孔夫子有胃病(“学匪”派考古学之一)》鲁迅
1. 齐读第五段 2. 结合注释自行翻译,打记难以理解有 疑惑的字词、句子
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 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 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 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参考译文
孔子说:“好学不倦就接近于智慧了。
努力实行,就接近于仁义了。懂得耻辱,就
2. 孔子认为中庸之道不能推行弘扬,原因 是什么? 聪明的人对它认识过了头,愚蠢的人认识 又不到位;贤人做得太过了,无能之辈又做得 不够。
2. 孔子认为中庸之道不能推行弘扬,原因 是什么? 聪明的人对它认识过了头,愚蠢的人认识 又不到位;贤人做得太过了,无能之辈又做得 不够。 说人每天吃饭而不知其味的目的是什么?
是 非 分 明
和 而 不 同
总
结
中庸之道是目前全世界最为重视的合理 主义。它注重人在处世的行为及态度上的 “适度”。要求人们时时检点自己的行为和 心态,不断地反省自己的言行举止,辨察、 修正其中的丑恶,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准。以 求在为人处事上达到最理想的效果!中庸之 道的关键是对人的思想及精神世界的构建, 重在时时刻刻对人的灵魂进行洗礼,让灵魂 保持纯洁、高尚以及正直!
知人论世
子思在儒家学派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 地位,他上承孔子中庸之学,下开孟子心性 之论,并由此对宋代理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因此,北宋徽宗年间,子思被追封为“沂水 侯”;元朝文宗至顺元年(1330),又被追封 为“述圣公”,后人由此而尊他为“述圣”。
文本研读
天命之谓性,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 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 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 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 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 育焉。
中庸具体内容
(1)五达道 五达道主要是运用中庸之道调节五种人 际关系。这五种基本人际关系是君臣、父子、 夫妻、兄弟以及朋友的交往,将君臣关系视
就像爱护自己的孩子,招来各种工匠,善待
远方的来客,安抚分封的诸侯。
参考译文
修养自身,就能确立中庸之道;尊重贤 人,做事就不至于迷惑;能亲爱亲属,叔伯 兄弟就能没有怨恨,和睦相处;敬重辅政的 大臣,遇到事情就不会迷惑;体恤文武百官, 受恩惠的士臣就会尽力报答;像爱护自己的 孩子一样爱护百姓,老百姓就因为受到勉励 而勤奋努力;招来各种工匠,就会财源茂盛 百货充足;善待远方的来客,就能使四面八 方的人都来归顺;安抚分封的诸侯,就能四 海一家,天下畏服。
写法探究
《大学》和《中庸》中采用了很多递进 论述的方法,如《大学》中说:“知止而后 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 虑,虑而后能得。” 请将《中庸》中的类似论证整理出来, 体会其中的逻辑关系,弄明白它们所说的道 理。
解析: 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 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 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 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参考译文
因此君子独处的时候特别谨慎小心。 喜怒哀乐各种感情还没有向外表露的时候, 叫做中;向外表露的时候都符合节度叫做 和。中,是天下人最重要的根本,和,是 天下人普遍遵行的行为准则。达到“中和” 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 繁育了。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
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
接近于勇敢了。懂得了好学、力行、知耻三
件事,那么就知道修养自身的方法了。知道
了修养自身的方法,就知道治理百姓的方法。 知道了治理百姓的方法,就知道治理天下的 方法了。”
1. 齐读第六段 2. 同桌之间互相交流,翻译该段
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 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 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 修身则道立;尊贤则不惑;亲亲,则诸父 昆弟不怨;敬大臣,则不眩;体群臣,则 士之报礼重;子庶民则百姓劝;来百工, 则财用足;柔远人,则四方归之;怀诸侯, 则天下畏之。
解释下列红色字体的意思
从容中道
古义:自然而然;
今义:临事沉着镇静,不改变常态 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古义:坚守不渝;
今义:坚持己见,不肯改变 果能此道矣 如果
翻译下列画横线的句子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 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 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博学之,审问之, 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有弗学,学之弗能, 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 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辩之弗明,弗措 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 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 愚必明,虽柔必强。
解释下列红色字体的意思
亲亲也,敬大臣也 子庶民也, 来百工也, 柔远人也, 怀诸侯也。
解释下列红色字体的意思
亲亲也,敬大臣也 亲爱,形容词作动词 子庶民也, 来百工也, 柔远人也, 怀诸侯也。
解释下列红色字体的意思
亲亲也,敬大臣也 亲爱,形容词作动词 子庶民也, 来百工也, 柔远人也, 怀诸侯也。 以……为子,可引申为爱护
讨
论
学完本课,你的感想或启示是什么呢? 你认为“中庸之道”有怎样的现实意义?
精 神 实 质
“中庸”精 神 实 质 Nhomakorabea“中庸”
适当 平衡 和谐
精 神 实 质
“中庸”
适当 平衡 和谐 过 犹 不 及
精 神 实 质
“中庸”
适当 平衡 和谐 过 犹 不 及
和 而 不 同
精 神 实 质
“中庸”
适当 平衡 和谐 过 犹 不 及
解释下列红色字体的意思
从容中道
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果能此道矣
解释下列红色字体的意思
从容中道
古义:自然而然;
今义:临事沉着镇静,不改变常态 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果能此道矣
解释下列红色字体的意思
从容中道
古义:自然而然;
今义:临事沉着镇静,不改变常态 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古义:坚守不渝;
今义:坚持己见,不肯改变 果能此道矣
2. 孔子认为中庸之道不能推行弘扬,原因 是什么? 聪明的人对它认识过了头,愚蠢的人认识 又不到位;贤人做得太过了,无能之辈又做得 不够。 说人每天吃饭而不知其味的目的是什么? 比喻人们对“道”缺乏自觉性,虽然也在 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事,但由于自觉性不高, 在大多数情况下不是做得过了头就是做得不够, 难以达到“中和”的恰到好处。所以,提高自 觉性是推行中庸之道至关重要的一环。
解释下列红色字体的意思
亲亲也,敬大臣也 亲爱,形容词作动词 子庶民也, 来百工也, 柔远人也, 怀诸侯也。 以……为子,可引申为爱护 使……来,可译为招来 安抚,善待 安抚,关怀
参考译文
凡国君治理天下国家有九条不变的常规。 这就是:修养自身,尊重贤能,亲爱亲属, 敬重辅政的大臣,体恤文武百官,爱护百姓
解释下列红色字体的意思
亲亲也,敬大臣也 亲爱,形容词作动词 子庶民也, 来百工也, 柔远人也, 怀诸侯也。 以……为子,可引申为爱护 使……来,可译为招来
解释下列红色字体的意思
亲亲也,敬大臣也 亲爱,形容词作动词 子庶民也, 来百工也, 柔远人也, 怀诸侯也。 以……为子,可引申为爱护 使……来,可译为招来 安抚,善待
孔子的这段话,强调了好学、力行、知 耻是修身的方法,而知道了修身的方法,就 知道了治人的方法,知道了治人的方法,就 知道了治理天下的方法,从修身到治人到治 天下,前者都是后者的前提,构成的是条件 关系。
深化拓展
中庸之道就是折中主义吗?
深化拓展
中庸之道就是折中主义吗?
[折中主义]把根本对立的立场、观点、
参考译文
上天赋予人的就是本性,遵循本性而 行动就是道,把道德修明,并在众人中推 广就是教。道,是不能片刻离开的;如果 可以离开,就不是道了。因此品德高尚的 人即使在大家看不到的地方也谨慎检点, 不敢疏忽,在大家听不到的地方,也恐慌 惧怕,不敢怠惰。幽暗之中,细微之事, 虽无踪迹出现,但动机已成,人虽不知, 而自己却很清楚,天下的事没有比这个更 明显、更容易显露的了。
理论等无原则地调和在一起。基本特点是或
把矛盾的双方等同起来,不分主次;或把矛
盾的双方调和起来不分是非,不要斗争。
(《新华词典》
《中庸》的主题思想
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地
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
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 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 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 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