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研究生课程计划

合集下载

081303城市规划与设计(含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学科

081303城市规划与设计(含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学科

081303 城市规划与设计(含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自然环境及城市人居环境研究、规划设计和建设管理的实际需要,有志于城市与风景园林规划建设,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城市规划与设计(含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高层次专门人才。

较好地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具有艰苦奋斗的作风和求实创新、团结协作的精神;献身于城市规划与风景园林事业,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全面而扎实地掌握本学科领域的基本理论、规划与设计的手法及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绘图、制作模型的技能,并在某一方面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研究。

比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

能及时了解国内外学科发展的动态及趋向,把握学科发展的前沿,具有与各类规划设计人员合作进行城市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风景名胜区规划、城市园林及城市景观设计与单项设计等多方面的能力,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的能力。

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研究方向1.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2.园林设计与理论3.城市规划与理论4.园林建筑设计与理论5.园林工程三、学习年限和时间安排学习年限一般为2.5~3年,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可延长1年。

按课程学习与论文工作并重原则,课程学习累计1~1.5学年,论文工作量不少于1学年。

同时,要求研究生有一定教学实践或专业的生产实践。

根据实际情况,经本人申请、导师同意、学校批准,可适当缩短或延长学习年限。

四、课程设置、学分要求与课程说明(一)课程设置和学分要求课程设置分为学位课和选修课,总学分不少于32学分(其中:实践环节为2学分,学术活动2学分)。

1. 学位课(18-21学分)(1)自然辩证法概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3学分(2)第—外国语(含基础部分和专业部分)6学分(3)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专题3学分(4)园林建筑专题3学分(5)高级园林树木学3学分(6)城市设计3学分2. 选修课(10学分)(1)民族园林2学分(2)建筑构造设计2学分(3)园林植物培植与造景2学分(4)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2学分(5)计算机辅助园林设计2学分(6)中外建筑史2学分(7)城市生态专题2学分(8)中西方建筑美学2学分(9)环境雕塑与壁画2学分(10)艺术设计简史2学分(11)景观环境设计2学分(12)风景名胜区规划2学分(13)景观生态学2学分(14)园林工程施工图设计(含竖向设计)2学分(15)古典园林专题2学分(16)园林手绘图表现技法(非园林专业需再跟读本科课程)2学分(17)城市地理学2学分(18)现代花卉发展动态专题2学分(19)地理信息系统2学分(20)现代传播学2学分(21)地形地貌学2学分(22)区域规划2学分(23)设计艺术心理学2学分(25)文献综述1学分研究生可以跨学科、专业选修课程,也可以选修有关大学本科课程。

城市规划专业课程计划表

城市规划专业课程计划表

城市规划专业课程计划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对城市规划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为了培养更多具备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的城市规划专业人才,各大高校纷纷开设相关专业课程。

下面是一份城市规划专业课程计划表,旨在为即将学习或已经学习城市规划专业的同学们提供参考。

一、必修课程1. 城市规划概论本课程介绍城市规划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理论框架和规划实践等内容,为学生奠定城市规划的基础知识和理论体系。

2. 城市设计原理本课程主要介绍城市设计的各个阶段、流程和方法,包括城市分析、规划设计、方案表达、施工管理等,帮助学生掌握城市设计的核心原理和实践技能。

3. 土地利用规划本课程主要研究土地利用的概念、类型、规划原则和程序,帮助学生了解土地利用的基本要素和规划管理方式,并能够参与土地利用规划的实际操作。

4. 城市交通规划本课程主要介绍城市交通系统的组成、功能和特征,以及交通规划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城市交通规划的重要性和实践意义。

5. 环境规划本课程主要研究城市环境的概念、组成、变化和规划对策,帮助学生了解城市环境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环境规划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6. 城市经济与财务规划本课程主要介绍城市经济与财务规划的原理、方法和实践,帮助学生掌握城市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城市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

二、选修课程1. 城市形态分析本课程主要介绍城市形态的构成、特征和评价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城市形态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

2. 城市建筑设计本课程主要介绍城市建筑设计的原则、方法和技术,包括建筑规划、工程设计、施工管理和运营维护等环节,帮助学生了解城市建筑设计的全过程。

3. 城市社会学本课程主要研究城市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发展历程和研究方法,帮助学生了解城市社会的组成、变化和规律,以及城市社会问题的解决途径。

4. 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本课程主要介绍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原理、政策和实践,帮助学生了解城市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方式,以及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表

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表
城市发展战略与政策1812Fra bibliotek建筑学院
选修
050042
城市经济学
18
1
2
建筑学院
选修
050049
旧城更新理论与实践
18
1
2
建筑学院
选修
050030
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动力探析
18
1
3
建筑学院
选修
050031
城市生态学
18
1
3
建筑学院
选修
050032
教育建筑与校园环境设计
24
1.5
3
建筑学院
选修
050040
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表
课程类型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开课单位
必/选修
备注
学位课程
001401
研究生英语精读
136
4
1-2
外国语学院
必修
公共课9学分
001403
研究生英语口语
36
1
1
外国语学院
必修
001301
自然辩证法
48
2
1
法政学院
必修
001302
科学社会主义
36
1
2
法政学院
教学或科研实践
1
建筑学院
必修
导师考核
000003
学术报告
1
建筑学院
必修
导师考核
000004
学术论文
1
建筑学院
必修
导师考核
000005
学位论文
0
建筑学院
必修

城市规划研学活动方案

城市规划研学活动方案

城市规划研学活动方案一、活动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划成为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为了增强学生对城市规划的了解,拓宽视野,提高实践能力,我校计划组织一场城市规划研学活动。

二、活动内容1.目的地选择:选择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进行研学,如北京、上海、广州等。

2.行程安排:为期3天的活动,包括走访当地政府部门了解城市规划政策、参观城市规划展览馆、实地考察城市规划项目等。

3.专家指导:邀请城市规划专家作为活动导师,为学生解答疑惑,指导实地调研。

4.学术交流:安排学生与当地大学城市规划专业的学生进行交流,共同探讨城市规划理念和实践。

5.成果展示:学生结合活动经历,撰写一份研究报告并进行展示,分享所得心得和体会。

三、活动意义1.拓展知识面:通过亲身参与城市规划实践,拓宽学生对城市规划的认识。

2.培养实践能力:通过实地调研、专家指导,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促进学术交流:与当地大学学生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城市规划领域的学术交流。

4.激发创新思维:在观摩城市规划项目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

四、活动预算1.交通费用:XXX元/人2.餐饮费用:XXX元/人3.住宿费用:XXX元/人4.专家指导费用:XXX元5.其他费用:XXX元总预算:XXX元五、活动安全活动期间,学校将配备专门的老师负责学生的安全问题,保证学生在活动中的安全。

六、活动总结城市规划研学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城市规划的机会,激发了学生对城市规划领域的兴趣和热情。

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够培养更多对城市规划感兴趣的学子,为城市规划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以上为城市规划研学活动方案,希望得到校领导的支持和指导,谢谢!。

城市规划硕士(代码:0853)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模板】

城市规划硕士(代码:0853)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模板】
20
40
20
20
20
2.0
2.0
1.0
2.0
2.0
2.0
1.0
1.0
1.0
2.0
1.0
1.0
1.0
1
2
2
1
1
2
1
1
1
2
2
2
3
笔试、论文、设计
6.0
以下为应用型研究生专修课程(>=2学分
********
********
设计与实践
规划管理实践
60
60
3
3
3
2
笔试、论文、设计
学术报告:参加学术活动6次以上,其中本人作学术报告1次
学制:2.5~3年
课程设置:突出城乡规划实践导向,充分反映城乡规划实践领域对专门人才的知识与素质要求;教学内容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教学过程重视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注重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在整个培养过程中,要求有为期至少半年的实践环节。
8.0
以下为应用型研究生专修课程(>=2学分)
********
********
********
规划设计(Ⅱ)
景观规划设计
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
60
40
40
3.0
2.0
2.0
2
1
1
笔试、论文、设计
C





********
********
********
********
********
********

城市规划专业培养计划

城市规划专业培养计划

城市规划专业培养计划1. 介绍城市规划专业是培养城市规划师的学科门类之一,主要研究城市发展与建设规划,并提供相关的技术、政策和法律支持。

城市规划专业的培养计划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广泛的专业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城市规划人才,能够在城市规划和城市发展领域进行研究、规划和管理工作。

2. 培养目标城市规划专业培养计划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具备以下能力和素质的高级专业人才:•掌握城市规划理论、方法和技术,具备进行城市规划研究、规划设计和规划管理的能力;•具备城市规划法律、政策和经济知识,能够理解和应用相关法规和政策,进行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的制定和评估;•具备城市设计和空间分析的能力,能够进行城市空间布局和景观设计规划;•具备城市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意识,能够进行可持续城市规划和生态环境规划;•具备团队合作和沟通协调能力,能够与相关部门和专业人士进行有效的合作;•具备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应对城市规划和发展中的各种挑战和问题。

3. 培养课程城市规划专业培养计划的课程设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3.1 基础课程•城市规划学原理•城市设计基础•城市经济学•城市社会学•城市建筑学•土地利用规划与管理3.2 专业核心课程•城市规划理论与方法•城市空间分析与模拟•城市设计与景观规划•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与管理•可持续城市规划与生态环境规划•城市交通规划与交通设计•城市经济与区域发展•城市政策与法规3.3 专业选修课程•城市管理与运营•城市可持续发展实践•城市社区规划与社会参与•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城市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城市文化与历史保护•城市风貌与建筑保护4. 实践教学为了提供实践能力的培养,城市规划专业培养计划还包括实践教学环节。

学生将在实践教学中进行实地考察、规划设计和项目管理等活动,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

具体的实践教学内容包括:•城市规划实习:在城市规划部门或设计咨询机构进行实习,参与实际项目的规划与设计工作;•实地考察与调研:对城市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城市的实际情况和问题,并进行调研和分析;•规划设计项目:参与真实的规划设计项目,包括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等;•实践技能培训:学习城市规划和设计的技术和工具,如地理信息系统、统计分析软件等;•学术研究与论文写作:进行城市规划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发表学术论文,提高学术研究能力。

城市规划专业学习计划

城市规划专业学习计划

城市规划专业学习计划城市规划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旨在通过科学性、可持续性和创新性的方法来改善和塑造城市的发展。

从宏观上来说,城市规划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方面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城市规划专业的学生,下面是我在学习期间的计划。

I. 基础知识学习对于任何一个专业学科来说,打下坚实的基础知识是至关重要的。

在城市规划专业学习的初期,我将着重学习与城市规划相关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原则。

这包括但不限于城市地理、城市社会学、城市经济学和环境科学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系统学习和理解这些基础知识,我将为之后的专业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II.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城市规划是一门结合理论与实践的学科。

仅仅停留在书本知识上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通过实践来加深对于理论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为此,我计划参与相关实践项目,比如实地调研、规划案例研究和规划竞赛等。

通过亲身参与实践,我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

III. 技术与工具的运用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城市规划领域也涌现出各种新的技术和工具。

对于一个优秀的城市规划师来说,熟练掌握这些技术和工具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我计划在学习中掌握相关的软件和技术,如CAD、GIS、虚拟现实技术等,以提升我的专业能力。

IV. 跨学科合作城市规划是一个跨学科的领域,需要与其他相关专业进行合作和交流。

为了拓宽自己的视野,我计划积极参与相关的学术研讨会、交流活动和合作项目。

通过与其他专业的学生和专家的互动,我将更好地了解城市规划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点,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V. 实践机会的争取在城市规划专业学习的过程中,我将积极争取参与实习和实践机会。

通过实践,我可以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项目中,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经验。

同时,实践也是培养自己团队合作精神、解决问题能力和应变能力的重要途径。

VI. 持续学习与自我提升城市规划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变化的领域,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我将建立起持续学习的意识,积极参与行业研究和讨论。

城市规划硕士(代码0853)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城市规划硕士(代码0853)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01501101
01501102
自然辩证法概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研究生英语(基础英语)
研究生英语(应用英语)
18
32
48
60
1.0
2.0
2.0
2.0
1
1
1
1
讲授
7.0
B





01001012
01001050
01001004
01001051
01001052
01001045
01001053
培养计划:全日制学习方式,采用课程学习、专业实习和学位论文并重的培养方式。采用导师组集体培养和导师负责相结合的指导方式,导师组中会吸收城市规划实务部门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参加。
1、专业课程学习(1~1.5年),课程重视和加强与城乡规划实践的关联性,培养学生城市规划设计和城市规划管理的实务能力。
4、来自大学本科非城市规划专业或尚未通过城市规划专业教育评估院校的硕士研究生,还应在第1至第3学期内,补修城市规划专业本科阶段的若干门核心课程。
5、专业学位研究生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必须修满规定的学分,必须在国内外专业期刊上以第一作者身份公开发表1篇以上的学术论文(待刊不算);如果在SCI、EI、SSCI、CSSCI检索期刊或中文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1篇以上的学术论文(待刊不算),研究生可以是第二作者。
20
40
20
20
20
2.0
2.0
1.0
2.0
2.0
2.0
1.0
1.0
1.0
2.0
1.0
1.0
1.0
1
2

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表

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表
必修
050018
研究生专业英语
3213建筑学院必修050006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
36
2
1
建筑学院
必修
基础理论课与专业课11学分
050010
社区规划理论
24
1.5
1
建筑学院
必修
050001
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与开发
24
1.5
2
建筑学院
必修
050002
区域规划理论与实践
36
2
2
建筑学院
必修
050003
城市规划研究与设计1
050022
建筑环境气候设计
20
1
1
建筑学院
选修
050048
城市景观学
32
2
1
建筑学院
选修
050050
城市地理学
18
1
1
建筑学院
选修
050035
现代居住建筑理论与实践
24
1.5
2
建筑学院
选修
050038
建筑环境与行为学
18
1
2
建筑学院
选修
050039
高层建筑与外部环境设计
24
1.5
2
建筑学院
选修
050041
人居环境科学
18
1
3
建筑学院
选修
050043
城市系统工程学
18
1
3
建筑学院
选修
001501
体育
64
0
1-2
体育教学部
选修
体育与二外选修课不计学分
001404

城市规划与设计(081303)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培养方案

城市规划与设计(081303)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培养方案

城市规划与设计(081303)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一)学科简介城市规划与设计(含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学科的前身是成立于1951年的造园专业,是我国第一个有关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的学科。

1981年设立硕士点,1993年设立博士点,是我国唯一具有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

本学科是“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现已建立了风景园林历史与理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与理论、城市规划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风景资源与遗产研究、园林建筑与工程、园林植物应用研究等多个研究方向。

学科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教授 12人,副教授15人,博士生导师7人,青年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和在读博士占教师总数的 80 %,45岁以下教师占教师总数 82 %,国家林业局跨世纪学科带头人2人,有10人担任国际和国内相关学术团体的理事长、副理事长、副秘书长等领导职务,30%的教师有国外留学和进修学习的经历。

教师治学严谨、学术造诣高,是目前国内同类学科中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师资群体。

(二)培养目标在自然与生态、自然与文化资源管理、风景园林历史与理论、城市规划、园林建筑、植物应用、工程技术与管理等方面得到全面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具有较为全面和综合的知识结构。

能及时了解国内外风景园林学科发展的动态与趋向,把握学科发展的前沿,掌握风景园林的基本理论、具有较好的理论研究能力。

具有较为扎实的规划设计基础,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与各类规划设计人员合作进行城市规划与设计、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风景名胜区规划、城市绿地及城市景观设计与单项设计等多方面的能力。

比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健康的体魄。

(三)研究方向1.风景园林历史与理论2.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与理论3.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与理论4.城市规划设计与理论5.城市绿地系统研究6.风景园林工程与技术(四)学制与学习年限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为3年。

建筑学(城市规划方向)学习计划

建筑学(城市规划方向)学习计划

建筑学(城市规划方向)学习计划Introduction:作为一个建筑学(城市规划方向)专业的学生,学习计划对于个人的学习和发展至关重要。

在这篇文章中,将详细介绍建筑学(城市规划方向)学习计划的内容和目标,以及如何有效地实施这个计划。

1. 目标:首先,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是很重要的。

作为一个城市规划学习者,我希望通过学习建筑学的原理和技术,能够掌握城市规划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同时,我也希望能够关注可持续城市发展和环境保护,为未来的城市规划做出贡献。

2. 学习课程:在建筑学(城市规划方向)的学习计划中,课程选择至关重要。

我计划学习建筑设计原理、城市规划原理、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与可持续性、交通规划等相关课程。

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我将能够获得关于城市规划的系统知识,为未来的实践工作做好准备。

3. 实践机会:除了课堂学习,实践机会也是我学习计划的一部分。

通过参与城市规划项目的实践,我将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况,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我计划积极参与学校和社区提供的实践机会,如规划实习、城市设计竞赛等,以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4. 学术研究:作为一名建筑学(城市规划方向)学生,学术研究也是我学习计划的一部分。

我计划积极参与相关研究项目,并与教师和同学们进行学术交流。

同时,我也将积极关注学术期刊和会议,了解最新的研究进展,并尝试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

5. 学习资源:为了提高学习效果,我计划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

首先,我将充分利用图书馆和数字资源,阅读相关的学术书籍和期刊文章。

其次,我还计划参加相关的学术讲座和研讨会,扩展自己的学术视野。

此外,我也会积极参与在线学习平台上的相关课程,以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6. 自我评估:在学习计划的整个过程中,我将时刻对自己进行评估。

我计划定期回顾和检查自己的学习进展,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制定相应的改进计划。

同时,我也会与指导教师和同学们进行交流,共同提高学习质量。

Conclusion:建筑学(城市规划方向)学习计划的制定对于个人的学习和发展非常重要。

城市规划学习计划

城市规划学习计划

城市规划学习计划一、学习目标1. 了解城市规划的基本理论和原则,掌握城市规划的基本概念和方法;2. 理解城市规划的历史演变和发展趋势,掌握国内外城市规划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3. 掌握城市规划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了解城市规划的实施和管理;4. 熟悉城市规划的实际案例分析,了解城市规划的实际操作和应用;5. 掌握城市规划领域的前沿技术和研究动态,了解城市规划的研究方向和未来趋势。

二、学习内容1. 城市规划基本理论和原则学习城市规划的定义、范围、内容和目标,了解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和规划理念。

2. 城市规划的历史演变和发展趋势了解城市规划的历史发展过程,分析城市规划的发展趋势和未来方向。

3. 城市规划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掌握城市规划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了解城市规划的实施和管理。

4. 城市规划的方法和技术学习城市规划的常用方法和技术,包括城市设计、GIS技术、遥感技术、城市模型、规划软件等。

5. 城市规划的实际应用和案例分析研究城市规划的实际案例,分析城市规划的实际运用和效果。

6. 城市规划的前沿技术和研究动态了解城市规划领域的前沿技术和研究动态,掌握城市规划的研究方向和未来发展趋势。

三、学习方法1. 注重理论学习,深入了解城市规划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城市规划的核心理论和方法。

2. 关注实践案例,学习分析城市规划的实际案例和应用效果,了解城市规划的实际操作和运用情况。

3. 多角度比较,关注国内外城市规划的发展现状和差异,掌握国际城市规划的前沿技术和发展趋势。

4. 尝试专业技术,学习城市规划的相关技术和工具,掌握城市规划的常用技术和软件。

5. 参与实地考察,了解城市规划的实际环境和人文特点,深入了解城市规划的实际情况。

6. 多方面交流,参与城市规划相关的学术讨论和交流活动,了解城市规划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动态。

四、学习内容详细安排1. 学习城市规划基本理论和原则通过查阅相关书籍、文献资料和网络资源,学习城市规划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城市规划的基本理论和原则。

城规专业学习计划

城规专业学习计划

城规专业学习计划第一部分: 学习背景城规专业是研究城市规划与管理的学科,旨在培养学生具备城市规划设计、城市管理、土地利用与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城市规划与管理领域从事工作的能力。

城市规划与管理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其内涵较为丰富、复杂,解决方案需要综合考虑城市规划的技术性、可行性、经济性、生态性、社会性等方面的要求。

因此,城规专业的学习计划需要全面深入地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

第二部分: 学习目标1. 掌握城市规划设计的理论与实践。

2. 理解城市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学习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的相关知识。

4. 培养扎实的调查研究和数据处理能力。

5. 提升创新思维和解决城市发展问题的能力。

第三部分: 学习内容1. 城市规划设计理论与实践- 城市规划的基本理论- 城市规划的历史与现状- 城市设计原理- 城市设计案例分析2. 城市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城市管理概论- 城市管理制度与机制- 城市管理案例分析3. 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 土地利用规划原理- 土地资源管理- 土地利用改革与规划实践4. 调查研究和数据处理能力- 调查研究方法与技术- 数据处理与分析技能- 调查研究与数据处理案例分析5. 创新思维和解决城市发展问题的能力- 创新思维训练- 解决城市发展问题的方法与技巧- 城市规划实践与创新案例研究第四部分: 学习方法1. 课堂学习: 认真听课,做好笔记,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及时解决学习中的疑问。

2. 实地调研: 利用实习机会或课程安排的实地调研,多参与实际项目的调研和规划设计。

3. 专业书籍: 多阅读相关专业书籍,及时跟进国内外城市规划与管理的最新发展。

4. 学术论文: 编写学术论文,加深对城市规划与管理的理论和实践认识。

5. 组织参与: 参与与城市规划与管理相关的研讨会、学术讲座和专题讲习班,拓展学术交流与实践经验。

第五部分: 学习安排1. 第一年:- 学习城市规划基础理论与实务知识。

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081303)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081303)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081303)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专业特色具有理科特色的工学硕士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1)具有工程技术设计素质与技能,胜任城市规划设计工作;(2)具有地理科学理论基础和区域科学、城市科学学术素养,能从事城市发展研究;(3)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多学科优势,培养能应用人文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具有广泛知识基础的复合型城市规划设计人才。

二、培养目标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和知识经济时代的特点,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较宽的基础和较强的适应能力、富于创新能力的城市规划与设计高级人才。

要求研究生做到:(1)努力学习邓小平理论,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热爱人民,遵守法纪,品行端正,求实严谨,具有较强的事业心,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服务;(2)掌握城市规划与设计的坚实理论基础知识和有关科学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和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较熟练地阅读专业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初步掌握第二外语;(3)坚持体育锻炼,具有健康的体魄。

三、教学要求(1)掌握当代城市规划与设计及城市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安排《规划的理论与实践》、《城市设计研究》、《典型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城市与区域系统分析》四门课程。

学位论文阶段对研究生在城市规划设计理论和城市研论和方法等方面进行进一步深入培养。

(2)掌握《城市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等法规,了解《土地管理法》、《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安排课程《城市规划管理与政策法规》、《人居环境科学》、《资源法》和通过课程设计、规划实践掌握和了解有关法律法规。

(3)了解现代建设设计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安排课程《现代建筑理论与实践》、《人居环境科学学》和课堂设计实现培养要求。

(4)掌握区域规划与城市地理学理论与方法,了解城市生态、城市环境保护理论与实践。

安排课程《区域研究与区域规划》、《城市地理学研究进展》、《典型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等课程和区域规划实践体现这一要求。

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081303〕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国家和处所经济社会开展与城市建设办理需要的、同时具有学术研究能力和社会应用性的复合型高层次城市规划专门人才。

具体目标要求是:1.具有爱国主义思想和公民意识,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强烈的事业心,能立志为祖国的建设和开展效劳。

2.掌握系统的城市规划根底理论和专门常识;具有从事本专业科学研究的创新意识和独立工作能力的专门技术程度;能够熟练运用城市规划理论和技术解决国民经济建设实际问题。

具有使用第一外国语进行国际交流的能力,熟练地阅读本学科外文文献,并具有初步撰写外文科研论文的能力。

3.大局部学生毕业后能进入相关专业领域工作,成为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局部学生能在专业领域读博深造,成为学术型人才。

二、研究标的目的1.规划理论与方法2.区域规划3.城市总体规划4.城市详细规划三、修业年限本专业修业年限为2-3年,此中,全日制硕士生底子修业年限为2年,非全日制硕士生底子修业年限为3年。

非全日制硕士生允许提前毕业,但最低修业年限不得少于2.5年,并且在学期间应当有至少一篇公开颁发的学术论文。

四、毕业学分和授予的学位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少于30学分,此中课程总分不少于27学分,毕业论文3学分〔含开题陈述、进展陈述、论文评阅和辩说等环节〕。

研究生修满规定学分,其他方面符合国家和学校有关规定,授予工学硕士学位。

五、培养方式1.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以课程学习、论文写作和参加实践课题研究工作为主,兼顾学术交流、讨论、实习等过程培养。

2.采纳导师负责与专业组集体指导相结合的培养模式。

导师是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同时成立本专业硕士研究生指导小组〔按目前本专业师资情况,指导小组成员由副传授及以上职称教师构成〕,配合导师,阐扬集体培养优势。

3.有方案地聘请国表里专家前来授课,或尽可能地派出硕士研究生到其他名牌高校或科研院所以多种方式学习或见习科研,拓宽学生专业视野,增强独立学习和科研能力。

研究生城市规划设计教案

研究生城市规划设计教案

研究生城市规划设计教案引言在我们现代城市化进程加速的时代,城市规划设计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

城市规划设计是指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来提高城市的品质和功能,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

研究生城市规划设计教育旨在培养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城市规划设计专家,以应对城市发展和变化带来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研究生城市规划设计教案的重要性、教学目标和内容等方面。

研究生城市规划设计教案的重要性1.提高城市规划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提升城市规划设计专业人才的素质和能力。

•研究生教育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适应城市发展的需求•城市规划设计教育需要与时俱进,紧密结合当前城市化进程和发展趋势,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专业人才支持。

•高等教育机构应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育质量和专业水平。

研究生城市规划设计教案的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城市规划设计学科包括城市规划原理、城市设计方法与技术、城市可持续发展等内容,研究生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基础知识。

•学生需要掌握城市规划与设计的相关理论和方法,了解城市规划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城市规划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研究生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生需要通过实地考察、实际项目中的实践,了解城市规划与设计的实际操作和应用。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城市规划设计需要具备创新思维和创造力,研究生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生需要通过课程和项目设计,培养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和方法。

研究生城市规划设计教案的教学内容1.基础理论课程•城市规划原理:介绍城市规划的基本原理和概念,包括城市发展规律、城市空间结构等内容。

•城市设计方法与技术:介绍城市设计的方法和技术,包括城市设计原则、城市设计软件等内容。

•城市可持续发展:介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实践,包括城市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内容。

研究生的城市设计教案

研究生的城市设计教案

研究生的城市设计教案一、引言如今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对城市设计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因此,研究生城市设计教育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本教案旨在为研究生培养提供指导,通过系统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城市设计能力和创新思维,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城市发展挑战。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城市设计理论与实践能力。

2. 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城市规划和设计素养,注重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的综合考虑。

三、教学内容1. 城市设计理论基础- 城市设计概念与原则- 城市规划与设计方法- 城市发展趋势与国内外案例分析2. 城市设计实践案例分析- 现代城市设计典型案例分析- 区域性城市规划与设计实践案例- 城市更新与再生设计案例研究3. 城市设计工具与技术- 数字城市设计软件应用- 城市数据分析与可视化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设计中的应用4. 创新设计方法与实践- 设计思维与创新方法- 创新设计工作坊实践- 设计竞赛与项目实践经验分享5. 城市设计专题研究- 社会与文化因素在城市设计中的应用 - 城市可持续发展与生态设计- 城市交通与交通规划设计四、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结合案例分析- 运用经典城市设计理论指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加深理论应用的理解。

-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对案例进行深入剖析。

2. 课程设计与小组项目- 定期布置小组项目,让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完成实际设计任务。

- 引导学生从规划到设计的全过程,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3. 实地考察与实习- 安排实地考察,使学生深入了解城市实际情况,并与当地规划部门进行交流。

- 组织学生参与城市设计实习,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4. 学术报告与讨论- 定期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学术报告,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

- 组织学生进行学术讨论,提升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考核与评价1. 课堂参与与表现:包括学生对理论课的问题提问与讨论、案例分析报告等。

城市规划专业课程计划表

城市规划专业课程计划表
11
共11学分。其中人文艺术与社会科学类不少于4学分,含高雅音乐欣赏1-2学分。
合计(学分)
15
表2学科基础课程计划表
类别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学分数
考核方式
各教学环节时数分配
学期
考试
考查
总学时
课内学时数
课外学时数
实验
课程设计或大作业(周)
1
2
3
4
5
6
7
8
9
10
每周学时数
学科基础必修课
高等数学
5.5
1
100
1
2
3
4
5
6
7
8
9
10
每周学时数
专业必修课
业必修课fnog
城市规划原理
3.5
5
60
60
5
城市规划设计(一)
5.5
5
100
40
60
6
城市规划设计(二)
5.5
6
100
40
60
6
城市规划设计(三)
5.0
7
90
36
54
6
城镇总体规划
5.5
8
100
50
50
6
城市道路与交通
3.5
5
60
45
15
5
城市绿地规划设计
美术三(速写)
2.5
3
48
24
24
3
美术四(建筑画)
2.5
4
48
24
24
3
建筑构成
4.0
3
54
3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洋地质专业(070704)研究生培养方案海洋地质学是研究海洋环境的演化历史、海洋资源的形成过程以及海洋在地球系统演化中作用的科学,是地球系统科学和资源环境基础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地球系统科学研究能力、坚定的爱国主义思想、高尚的道德品质、朴实的作风与较深的文化素质修养的研究与教育专家。

1.硕士学位:掌握海洋科学的系统理论知识和野外工作及实验技术,了解海洋地质学领域的研究动态,能独立开展与本学科有关的研究和教学工作。

2.博士学位:系统地掌握海洋地质学及有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具有宽广和坚实的基础、野外工作能力和实验室分析操作技术,熟悉本学科的发展历史、现状和最新动态,能独立承担与本学科有关的研究课题及教学工作。

二、研究方向
根据当代科学发展的趋势、本校的优势、师资队伍与技术设备条件,南京大学海洋地质学主要研究方向和博士培养方向包括三个方面。

海洋沉积动力过程研究:海洋环境中的沉积物侵蚀、输运、堆积过程及其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海洋沉积动力学的方法(如悬沙数值模型方法、经验公式法、示踪沉积物法、沉积学和地貌学信息法、现场观测方法等)、海底界面物质交换过程、陆架沉积和地下水的地质环境演化信息、海岸带长时间尺度地表过程及数值模拟。

海洋地球化学和生物地球化学研究:海洋中物质的来源、运移、沉淀和演化,海洋中微量元素的分布和地球化学行为,海水与洋壳玄武岩的相互作用、海洋铁锰沉积物地球化学、放射性同位素测年及海洋环境污染历史、堆积速率的监测技术、河口海岸物质的来源与循环、以及海洋沉积记录中的古气候古海面古环境变化(过去全球变化)。

海岸带环境演化与管理研究:第四纪以来的海岸沉积环境演化机制、人类活动(工程建设等)的影响、海岸地区可持续发展发展模式与评价体系、海岸带管理技术,结合各类海岸工程建设,直接为海岸带开发和国民经济建设服务。

三、招生对象
地球科学及相邻学科的大学毕业生及硕士毕业生,如地理学、地质学、大气
科学、土壤学、水文与水利科学、海洋科学、生物科学、环境科学以及相关的工程学科,亦可选自政府及企业部门具有相关领域从事规划、工程与管理的人员,拟深造的在职人员,年龄限度可放宽至40岁。

四、学习年限
硕士:两年半
博士:三年(在职人员最长不超过七年)
硕博连续:最短为四年,最长不超过六年。

五、课程设置
(一)硕士阶段
A类:
1.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秋 2学分
2.自然辩证法春 2学分
3.硕士英语秋 4学分B类:
1.现代自然地理秋 3学分
2.规划理论与实践春 3学分 3.地理信息系统春 3学分C类:
1.海洋沉积动力学(逢单年份)春 3学分
2.海洋地质学进展春 3学分
3.海洋生物地球化学(逢双年份)秋 3学分
4.海洋野外调查方法秋3学分D类:
1.河口及浅海动力学(逢双年份)春 2学分
2.环境地质学(逢单年份)春 2学分
3.海岸工程学(逢单年份)秋 2学分
4.海洋沉积学导论秋 2学分
5.可持续发展概论(逢单年份)秋 2学分
6.海洋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制图(逢双年份)春2学分
7.年代学(逢双年
份)秋 2学分
8.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逢单年份)春2学分
9.微体古生物秋 2学分
(A类课须全选,B类课不少于6个学分,C类课不少于6个学分,总学分不少于32,同等学力者和跨专业考生需加选三门本专业本科段专业主干课) (二)博士阶段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
博士英语
海洋地质、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进展
海岸海洋环境
自然地理学进展
六、教学与考核方式
教学方式:着重启发式教学,培养研究生独立钻研与分析能力,注重在科学研究课题的实践中培养研究生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的能力。

考核方式:
1.学位课程结束后有严格的综合考试,综合考试合格者,方可进行学位论文工作;
2.在理论学习与实践工作研究基础上,撰写学术论文或工作报告,作为平时的考核成绩;
3.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并完成相关的野外研究、室内实验及教学工作。

七、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通过科学研究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是培养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1.学位论文选题:应体现学科领域的前沿性与先进性并与国民经济建设相结合,在国家重大建设工作中发挥作用。

学位论文的选题应与导师的科研方面结合、为导师科研的组成部分,需选择该领域国际前沿课题,难度较大,其成果对科学发展与国民经济建设事业有较重要的推动作用;
2.学位论文的答辩:本专业将按南京大学对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的总体要求,严格论文的评阅和答辩程序。

博士学位论文,必须反映本学科发展前沿,反映博士生已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与系统的专门科学技术,应是研究生本人的原始研究成果,要求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较高的创新性;硕士学位论文应报道研究生本人的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八、质量监测
1.检验本专业毕业博士生、硕士生在科学研究、高等教育,国家企业中实际工作能力,是否达到预期的培养目标,检验专业研究方向设置在国内、国际科技界的需求及所培养博士生、硕士生的市场价值;
2.对在校博士生、硕士生各培养环节及时监测,按时达到对博士生、硕士生必需达到的量化指标(完成必需的学位前论文等)及时调整,使在校期间严格按培养目标进行;
3.对毕业的博士生、硕士生进行追踪调查,导师将在一定时期内对博士生、硕士生作继续帮助、指导,使毕业生在学术上作出重要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