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时本章复习
第17课时单元电厂热力设备及运行第09章汽轮机工作原理
4662 )
6.82kj /
kg
第四节 蒸汽在动叶栅中的能量转换
蒸汽在动叶栅中的速度 蒸汽在动叶栅中的进口速度三角形 蒸汽在动叶栅中的出口速度三角形 蒸汽在动叶栅中的能量转换 作用于动叶栅上的力与轮周功率
一、蒸汽在动叶栅中的速度
绝对速度c:蒸汽相对于喷嘴的速度。
相对速度w:蒸汽相对于动叶栅的速度。
渐缩喷嘴叶栅也可以获得超音速汽流。
图9-11 斜切喷嘴
(a)渐缩型斜切喷嘴;(b)缩放型斜切喷嘴
五、例题
已知:喷嘴进口蒸汽压力P0=8.4MPa,温度 t0=490℃,速度c0=50m/s,喷嘴后的蒸汽压力P1 =5.8MPa,喷嘴速度系数Ф为0.97。
求: (1)喷嘴出口的理想速度和实际速度; (2)喷嘴损失。
Hbt Hbt
H nt Hbt H nt Hbt
(9 33)
0* P0*
∆h0
P0
0
Hst h
Hnt
P1
1
Hbt
P2
Hbt’ 2
2t
2t’
s
图9-16 级中的热力过程
二、纯冲动级
热力特点:反动度ρ=0,汽流在动叶通道中不膨胀。 动叶受力特点:受冲动力,无膨胀加速的反动力。 结构特点:动叶叶型几乎为对称弯曲,即动叶内各流
通截面近似相同,即近似为等截面通道。 流动特点:动叶进出口处压力P1=P2和汽流的相对速
度w1=w2相等。 性能特点:做功能力大,但效率较低,损失大,故现
已不在采用。
纯冲动级蒸汽压力和速度变化示意图
图9-17 纯冲动级蒸汽压力和速度变化示意图
1-喷嘴;2-动叶;3-隔板;4-叶轮
三、冲动级
热力特点:膨胀主要发生于喷嘴中,为提高流动效率动 叶中也有少量膨胀,一般反动度ρ=0.05~0.30。
中考语文复习课件(2)现代文阅读【第17课时】体味主旨,畅谈感受(22页)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第17课时┃体味主旨,畅谈感受
但是母亲的滋味里有一种仪式,她会特别慎重料理,那滋味 却只是米麦五谷的平淡。 每一年过年,母亲要蒸一百个馒头,发面的面头要特别挑选 过,蒸锅里的水,大火煮沸,蒸汽白烟缭绕,馒头要蒸得白胖圆 满,用来在年夜祭拜祖先,也象征预兆一年的平安祥和。母亲在 揭开蒸笼的盖子时,慎重庄严肃穆的表情,使我难忘,她没有任 何宗教信仰,但是她有生活的虔诚。 馒头饱满丰圆,透着淡淡五谷的香。我负责的工作是在每一 个馒头正中心用筷子点一个红点。红染料用天然胭脂调成液体, 用筷子头蘸着,刚好一个圆圆的红点。母亲在一旁叮咛:要点在 正中心哦!那时候还没入学,大概四五岁,我也开始学会了慎重 庄严的举止。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第17课时┃体味主旨,畅谈感受
[解析] 这道题考查学生捕捉信息的能力。文中对甜、酸、 苦等滋味代表的人生阶段以及甜味、 酸味和辣味包含的感觉都有 明确的内容,只要带着问题,仔细阅读文章即可找到相关答案。 当然,阅读要仔细,提炼的文字要简洁,是答题时应注意的。 [答案] 甜:童年;酸:青少年;苦:成年。在甜味里记忆 幸福满足,在酸味里学习失落的怅惘,在辣味里体会热烈放肆逾 越规矩的快感。 3.本文行文有两条线索,请指出。(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第17课时┃体味主旨,畅谈感受
[解析] 这道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含义的能力。第六段指出 “惨绿少年”就是十二三岁左右的青少年, 含有青涩, 初尝失落、 怅惘的伤感。因此,一定要结合语言环境理解词语。 [答案] 本意指风度翩翩的青年男子,文中指青涩、强说愁 的青少年。 2.在作者的生命历程中,甜、酸、苦等滋味,各代表了什 么样的人生阶段?甜味、酸味和辣味各自包含怎样的感觉? (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一历史书第17课知识点
高一历史书第17课知识点中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家孙武在《孙子兵法》中说过:“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这句话也反映了在历史中,了解自己和了解对手的重要性。
高一历史书第17课主要讲述了古代各个朝代的国际关系和外交政策,这是了解历史发展和国家命运的重要一环。
第一部分:春秋战国时期的乱世演变在古代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被认为是一个乱世时期,各个诸侯国为争夺霸权而展开了大规模的战争。
孙子的军事理论体现了这一时期的实际情况。
在这个时期,诸侯国之间的外交关系极为复杂,一方面互相结盟,一方面又敌对相向。
这种情况下,了解对手成为了胜利的关键。
第二部分:汉唐时期的和平繁荣与春秋战国时期相比,汉唐时期的外交政策更加强调统一和稳定。
在这个时期,中国与西域的各国和中亚的一些大国进行了密切的交流。
通过西域和丝绸之路,中国传入了许多文化和商品。
同时,中国还与朝鲜、越南等周边国家保持着友好关系,积极参与国际贸易和文化交流。
第三部分:明清时期的关闭与开放明清时期,中国先后实行了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
尤其是后期的清朝,将最大限度地封锁和限制外国贸易。
这一政策导致了中国与欧洲列强之间的巨大差距,使得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国家。
在这个时期,了解外国的政治、军事和经济状况对中国至关重要,但很多中国统治者对外界的了解有限,导致了中国的巨大失败。
第四部分:现代中国的外交政策中国在20世纪初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和挑战,包括辛亥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等。
建国后,中国采取了独立自主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外交政策,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
中国与世界各国建立了广泛的外交关系,包括与美国、苏联等大国的互动。
了解各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对中国的外交决策至关重要。
结语:了解自己和了解对手,是中国历史中外交政策的重要原则。
从春秋战国到现代中国,中国的外交政策发生了巨大的演变。
这个过程中,了解对手和世界各国的状况,对于国家的发展和命运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1章有理数第17课时 乘方(2)
3
.
2
4
27 2
-40
返回
谢谢观看
返回
数学
4.【例2】计算: (1)(-1)4×3+(-3)3÷9; 0
(2)(-5)3+[-42-(1-22)×4].
-129
小结:按照“括号—乘方—乘除—加减”这样的顺序思考并计算.
返回
数学
8.计算: (1)-23÷4+(-4)×3;
7
-26 (2)2×(-3)3-32×(1-3). -36
返回
1.计算:
(1)(-1)4-8÷(-4)×(-6+4);
-3
(2)-72+2×
-3
2-
-6
÷
-1
2
.
3
23
返回
数学
知识点二:有理数混合运算的常用技巧
(1)巧转化:将小数与分数、乘法与除法相互转化;
(2)巧分解:将一个数分解成几个数的和(或差)或分解为它的 因数的积;
(3)巧逆用:逆用分配律.
返回
数学
2.计算:-32÷21 - 4 ÷ -0.5
3
.
49
-4
9
返回
数学
精典范例
3.【例1】(人教7上P42、北师7上P60)化简:(n为正整数) (1)(-1)2n= 1 ; (2)(-1)2n+1= -1 . 小结:-1的奇次幂是它本身,而-1的偶次幂是它的相反数.
返回
数学
变式练习
7.(人教7上P43、北师7上P60)化简:(n为正整数) (1)(-10)2n= 102n ; (2)(-10)2n+1= -102n+1 .
数学
5.【例3】(创新题)按照如图所示的操作步骤,若输入x的值为 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输出的值为 11 .
六年级下册数学课件-总复习课件第17课时 图形的运动通用版
A. 等腰三角形
B. 等腰直角三角形
C. 等边三角形
4. 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中,一定是轴对 称图形的有( B )种。
A. 4
B. 3
C. 2
D. 1
5. (202X·嘉兴)如图,由图形甲到图形乙,所进行的运动是( D )。
A. 先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再向右平移7格
B. 先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再向右平移10格
C. 先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再向右平移7格
D. 先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再向右平移10格
6. (202X·盐城)下面四幅图中,图形( A )是下图按比例缩小的。
A
B
C
D
7. (202X·厦门)给下图中的1个白色小方格涂上颜色,使涂色部分成为一 个轴对称图形,有( B )种涂法。
A. 3
B. 4
二、选择题。 1. (202X ·衢州)下面各图案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B )。
A
B
C
D
2. (202X·重庆)下面的现象:① 升国旗;② 拧开水龙头;③ 飞机螺旋
桨的运动;④ 拨算珠;⑤ 拉抽屉;⑥ 电梯从1楼升到10楼。其中,
有( D )种是平移现象。
A. 1
B. 2
C. 3
D. 4
3. 有3条对称轴的三角形是( C )。
[小试身手] 1. 按要求在方格中画图。 (1) 把三角形绕点A顺时针旋转90°,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2) 画出图形B的另一半,使它成为一个以虚线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
2.下面的图案中,能通过基础图案平移得到的是( C )。
A
B
C
考点二 轴对称的应用与设计 例2 (202X·泉州)王大爷从点A处出发到小河边挑水,然后到点B处的菜地浇水, 请画出他走的最短路线。
高一数学第一章(第17课时)四种命题(二)
课题:1.7 四种命题(2)教学目的:1.理解四种命题的关系,并能利用这个关系判断命题的真假2.理解反证法的基本原理;掌握运用反证法的一般步骤;并能用反证法证明一些命题;3.培养勇于探索的精神,勇于创新精神,同时体会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辩证思想教学重点:理解四种命题的关系教学难点:逆否命题的等价性授课类型:新授课课时安排:1课时教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内容分析:学生在初中数学中,学习过简单的命题(包括原命题与逆命题)知识,掌握了简单的推理方法(包括对反证法的了解).由此,这一大节首先讲述四种命题及其相互关系,并且在初中的基础上,结合四种命题的知识,进一步讲解反证法.然后,通过若干实例,讲述了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的有关知识.这一大节的重点是充要条件.学习简易逻辑知识,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进行简单推理的技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这方面,逻辑联结词“或”、“且”、“非”与充要条件的有关内容是十分必要的.(初中数学中有关反证法的内容,要求比较低,并且基本没有涉及代数命题到高中数学学习的需要,结合四种命题及其关系进行讲授学习反证法,一是要注意加强对有关代数命题的训练,二是教学要求要适当,对反证法的掌握,还有待于随着学习的深入,逐步提高教科书中反证法涉及代数命题的例、习题,是属于初中范围的,比较简单.因此,这些题目都可以用直接的方法进行证明,不一定用反证法,选取这些题,主要是为了让学生熟悉反证法)反证法在初中教科书中指出:从命题结论的反面出发,引出矛盾,从而证明命题成立,这样的证明方法叫做反证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四种命题及其形式原命题若p 则q 否命题若┐p 则┐q 逆命题若q 则p 逆否命题若┐q 则┐p 互为逆否互逆否互为逆否互互逆否互原命题:若p 则q ; 逆命题:若q 则p ;否命题:若−p 则−q ; 逆否命题:若−q 则−p.二、讲解新课:1.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互逆命题、互否命题与互为逆否命题都是说两个命题的关系,若把其中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时,另一个命题就叫做原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因此,四种命题之间的相互关系,可用右下图表示:2.四种命题的真假关系一个命题的真假与其他三个命题的真假有如下三条关系: ①、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不一定为真 ②、原命题为真,它的否命题不一定为真 ③、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否命题一定为真 3.反证法:要证明某一结论A 是正确的,但不直接证明,而是先去证明A 的反面(非A )是错误的,从而断定A 是正确的即反证法就是通过否定命题的结论而导出矛盾来达到肯定命题的结论,完成命题的论证的一种数学证明方法4.反证法的步骤:(1)假设命题的结论不成立,即假设结论的反面成立(2)从这个假设出发,通过推理论证,得出矛盾(3)由矛盾判定假设不正确,从而肯定命题的结论正确注意:可能出现矛盾四种情况: ①与题设矛盾;②与反设矛盾;③与公理、定理矛盾④在证明过程中,推出自相矛盾的结论三、范例例1.判断以下四种命题的真假原命题:若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则对角线互相平分 真逆命题:若四边形ABCD 对角线互相平分,则它为平行四边形; 真 否命题:若四边形ABCD 不是为平行四边形,则对角线不平分; 真 逆否命题:若四边形ABCD 对角线不平分,则它不是平行四边形; 真 归纳小结:(学生回答,教师整理补充)(1)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不一定为真;(2)原命题为真,它的否命题不一定为真;(3)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否命题一定为真结论:两个互为逆否的命题同真或同假(如原命题和它的逆否命题,逆命题和否命题),其余情况则不一定同真或同假(如原命题和逆命题,否命题和逆否命题等),这时称互为逆否的两个命题等价,即原命题⇔逆否命题例2.(课本第32页例2)设原命题是“当c>0时,若a>b,则ac>bc”,写出它的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并分别判断它们的真假.分析:“当c>0时”是大前提,写其他命题时应该保留,原命题的条件是a>b,结论是ac>bc.解:逆命题:当c>0时,若ac>bc,则a>b.它是真命题;否命题:当c>0时,若a≤b,则ac≤bc.它是真命题;逆否命题:当c>0时,若ac≤bc,则a≤b.它是真命题.练习:课本第32页练习:1,2.答案:1.(1)正确;(2)正确.2.(1)逆命题:两个全等三角形的三边对应相等.逆命题为真;否命题:三边不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全等.否命题为真;逆否命题:两个不全等的三角形的三边不对应相等.逆否命题为真.(2) 逆命题:若a+c>b+c,则a>b.逆命题为真.否命题:若a≤b,则a+c≤b+c.否命题为真.逆否命题:若a+c≤b+c,则a≤b.逆否命题为真.a>.例3.(课本第32页例3)用反证法证明:如果a>b>0,那么b证明:假设a不大于b,则或者a<b,或者a=b.∵a>0,b>0,∴a<b⇒a a<b a,a b<b b⇒aba<,bab<⇒a<b;a>.a=b⇒a=b.这些都同已知条件a>b>0矛盾,∴b证法二(直接证法)()()b a b a b a -+=-, ∵a>b>0,∴a - b>0即()()0>-+b a b a ,∴0>-b a ∴b a >例4(课本第33页例4)用反证法证明:圆的两条不是直径的相交弦不能互相平分.已知:如图,在⊙O 中,弦AB 、CD 交于P ,且AB 、CD 不是直径.求证:弦AB 、CD 不被P 平分.分析:假设弦AB 、CD 被P 平分,连结OP 后,可推出AB 、CD 都与OP 垂直,则出现矛盾.证明:假设弦AB 、CD 被P 平分,由于P 点一定不是圆心O ,连结OP ,根据垂径定理的推论,有OP ⊥AB ,OP ⊥CD ,即过点P 有两条直线与OP 都垂直,这与垂线性质矛盾.∴弦AB 、CD 不被P 平分.四、小结:四种命题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真假关系反证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四个步骤五、练习:课本第33页 练习:1,2.提示:1.设b2-4ac ≤0,则方程没有实数根,或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得出矛盾.2.设∠B ≥900,则∠C+∠B ≥1800,得出矛盾.补充题:1.命题“若 x = y 则 |x| = |y|”写出它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并判断它的真假解:逆命题:若 |x| = |y| 则 x = y (假,如 x = 1, y = -1)否命题:若 x ≠ y 则 |x| ≠|y| (假,如 x = 1, y = -1)逆否命题:若 |x| ≠|y| 则 x ≠ y (真)2.写出命题:“若 xy = 6则 x = 3且 y = 2”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解:逆命题:若x = 3 且y = 2 则x + y = 5 (真)否命题:若x + y ≠ 5 则x ≠ 3且y≠2 (真)逆否命题:若x ≠ 3 或y≠2 则x + y ≠5 (假)六、作业:课本第33-34页习题1.7中3,4 ,5.补充题:1.若a2能被2整除,a是整数,求证:a也能被2整除.证:假设a不能被2整除,则a必为奇数,故可令a=2m+1(m为整数),由此得a2=(2m+1)2=4m2+4m+1=4m(m+1)+1,此结果表明a2是奇数,这与题中的已知条件(a2能被2整除)相矛盾,∴a能被2整除.七、板书设计(略)八、课后记:小故事:三个古希腊哲学家,由于争论和天气炎热感到疲倦了,于是在花园里的一棵大树下躺下来休息一会,结果都睡着了.这时一个爱开玩笑的人用炭涂黑了他们的前额.三个人醒来以后,彼此看了看,都笑了起来.但这并没引起他们之中任何一个人的担心,因为每个人都以为是其他两人在互相取笑.这时其中有一个突然不笑了,因为他发觉自己的前额也给涂黑了.那么他是怎样觉察到的呢?你能想出来吗?答案:为了方便,用甲、乙、丙分别代表三个科学家,并不妨设甲已发觉自己的脸给涂黑了.那么甲这样想:“我们三个人都可以认为自己的脸没被涂黑,如果我的脸没被涂黑,那么乙能看到(当然对于丙也是一样),乙既然看到了我的脸没给涂黑,同时他又认为他的脸也没给涂黑,那么乙就应该对丙的发笑而感到奇怪.因为在这种情况下(甲、乙的脸都是干净的),丙是没有可笑的理由了.然而现在的事实是乙对丙的发笑并不感到奇怪,可见乙是在认为丙在笑我.由此可知,我的脸也给涂黑了.这里应着重指出的是,甲并没有直接看到自己的脸是否给涂黑了,他是根据乙、丙两人的表情进行分析、思考,而说明了自己的脸给涂黑了.简单地说,甲是通过说明脸被涂黑了的反面—没被涂黑是错误的,从而觉察了自己的脸被涂黑了.因此这是一种间接的证明方法.显然这种证明方法也是不可缺少的.像这样,为了说明某一个结论是正确的,但不从正面直接说明,而是通过说明它的反面是错误的,从而断定它本身是正确的方法,就叫做“反证法“.。
第17课时 复习课(3)
三、解答题(每小题 12 分,共 60 分) 11. 如图, 已知菱形 ABCD 的边长为 1.5cm ,B,C 两点在扇形 AEF 的 的面积. A E B C F D 上, 求 的长度及扇形 ABC
12.图中的粗线 CD 表示某条公路的一段,其中 AmB 是一段圆弧,AC.BD 是线段,且 AC.BD 分别与圆 弧 AmB 相切于点 A.B,线段 AB=180m,∠ABD=150° . (1)画出圆弧 AmB 的圆心 O; (2)求 A 到 B 这段弧形公路的长.
中山市精品课程建设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第 24 章《圆》
第 17 课时
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
复习课 (3)
课外作业设计 1.如图已知扇形 AOB 的半径为 6cm,圆心角的度数为 120° ,若将此扇形围成一个圆锥,则围成的圆锥 的侧面积为( A. 4πcm 2 C. 9πcm 2 ) B. 6πcm 2 D. 12πcm2
B D E
O
A
C
15. (1)如图 1,圆内接 △ ABC 中, AB BC CA,OD . OE 为 ⊙O 的半径, OD ⊥ BC 于点 F ,
1 OE ⊥ AC 于点 G ,求证:阴影部分四边形 OFCG 的面积是 △ ABC 的面积的 . 3 (2) 如图 2, 若 DOE 保持 120° 角度不变, 求证: 当 DOE 绕着 O 点旋转时, 由两条半径和 △ ABC 1 的两条边围成的图形(图中阴影部分)面积始终是 △ ABC 的面积的 . 3
第 9 题图 第 10 题图
1 2 1 x 的图象,C2 是函数 y=- x2 的图象,则阴影部分⊙O 于 A , B 两点,若 ∠APB 60 ,⊙O 的半径为 3 ,则阴影部分的面积 为 .
第1章 第17课时 有理数的乘方
(3)(-2×3)2;
解:36
(4)-2×32.
解:-18
计算:
(1)(-31)2-(-6)2-3×(-1)2;
解:-3889
(2)(-112)3×(23)2÷(-4)2.
解:332
★四、思维拓展练 规律探究:
►答案见:D5
下面一组按规律排列的数:1,2,4,8,16,…, 第 7 个数
应是 26 .第 2019 个数是 2220128018 ,第 n 个数应是 22nn--11 .
A.0
B.1
C.0 , 1
D.1 ,-1
一个数的立方等于它本身,这个数是( D )
A.0
B.1
C.-1
D.-1 ,0, -1
(-2)2 与-22( A )
A.互为相反数 C.互为倒数
B.相等 D.它们的和为-10
三级 计算: (1)(-3)2×(-2)3;
解:-72
(2)-32×23;
解:-72
计算:
(1)(-1)10= 11 ;
(3)(-4)2= 1166 ; 4
(5)(-32)2= 9 ; 9
(7)(-112)2= 4 ;
(2)103= 1000 ;
(4)-42= --1166 ; (6)-322= --43 ;
1 (8)(-21)2= 4 .
一个数的平方等于它本身,这个数是( C )
(2)(-3)2 中,底数是 -3 ,指数是 22 ,表示 2 个 -3 相乘,幂是 99 ;
(3)(-35)2 中,底数是 --35 ,指数是 22 ,表示 2 个 9
-35相乘,幂是 25 .
计算:
(1)32= 99 ;
(3)42= 1166 ;
三上语文十七课笔记
三上语文十七课笔记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十七课是一篇名为《找骆驼》的课文。
以下是对这篇课文的笔记:
一、生字
本课需要掌握的生字包括:骆、驼、踪、迹、驮、稳、准、确。
二、词语
需要掌握的词语包括:骆驼、商人、走失、大概、牙齿、脚印、年纪、商人、老人、一阵风。
三、句子
1. 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心里很着急,他向老者说了情况。
2. 老者很自信地告诉商人,他可以根据骆驼的脚印找到它。
3. 商人按照老者的指示,找到了骆驼的脚印,发现了一个规律:骆驼的左脚印比右脚印深,而右脚印比左脚印浅。
4. 商人根据这个规律,找到了骆驼的方向,顺利地找到了失物。
5. 老者很高兴,商人也很感激老者的帮助。
四、文章中心
本文通过讲述一个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在老者的帮助下找到了骆驼的故事,告诉我们要善于观察和思考,才能找到问题的答案。
同时,也要学会尊重老人,虚心听取他们的建议。
五、问题思考
1. 商人为什么一开始没有找到骆驼?
2. 老者是如何帮助商人找到骆驼的?
3. 你认为这个故事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六、知识点解析
1. 描写人物的方法:通过对话和行动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和情感。
2. 观察和思考的重要性:通过观察和思考,我们可以发现事物的规律和特点,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
3. 尊重老人的重要性:老人有丰富的经验和智慧,我们应该尊重他们,虚心听取他们的建议。
七、拓展阅读
可以阅读一些类似的寓言故事,如《狐狸与葡萄》、《乌鸦与水罐》等,加深对寓言故事的理解和认识。
七年级上册历史17课笔记
七年级上册历史17课笔记以下是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7课的笔记,包括了重要知识点和关键内容。
第17课:秦始皇统一六国重点知识梳理1. 秦始皇的统治政策•创立皇帝制度:确立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总揽全国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
•统一文字:推行“小篆”,方便政令统一和文书传递。
•统一货币和度量衡:统一全国货币和度量衡,促进经济交流和发展。
•修建驰道和长城:修建全国的交通网络,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修建长城,防御北方游牧民族。
2. 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影响•结束了分裂割据的局面:实现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统一。
•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统一货币、度量衡,修建驰道等措施促进了经济交流和发展。
•加强了中央集权:秦始皇的统治政策强化了皇帝的权力,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3. 秦始皇的暴政与秦朝的灭亡•焚书坑儒:强制推行儒家思想,焚烧非儒家学派的书籍,坑杀儒生。
•繁重的徭役和赋税:修建长城、宫殿等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增加了人民负担。
•秦始皇的暴政引发了人民的不满和反抗:陈胜、吴广起义等反抗运动最终导致了秦朝的灭亡。
4. 历史意义•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秦始皇的统一结束了分裂割据的局面,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历史进程的基础。
难点解析1. 如何理解秦始皇的统治政策及其影响?•秦始皇的统治政策是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政治事件。
其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措施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加强了中央集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历史进程的基础。
但同时,秦始皇的暴政也引发了人民的不满和反抗,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2. 如何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地位?•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人物,他通过一系列政治、经济和文化措施实现了中国的统一,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历史进程的基础。
但同时,他的暴政也是不可忽视的,对于历史进程产生了消极影响。
因此,评价秦始皇需要全面考虑其贡献和过失。
九年级下册语文第十七课笔记
九年级下册语文第十七课笔记九年级下册语文第十七课是《公输》,下面是这篇课文的笔记:
1. 文章开头就交代了事情的起因,直接点明公输盘“攻械”的特殊,并指出其“攻械”之巧妙。
2. 接着,文章写墨子劝阻楚攻宋的缘起。
墨子见公输盘,并没有直接劝阻,而是先设下圈套,诱使公输盘说出“吾义固不杀人”一类的话。
接着,墨子就故意曲解公输盘的意思,列出九个绝对“义不杀少而杀众”的道理,使公输盘陷于自相矛盾之中。
3. 墨子取得主动后,就毅然宣告将以自己的“义”战胜对方的“不义”,并以解带为“有志于国”的具体行动来逼迫公输盘,这表明墨子对问题的观察是何等深刻,对矛盾的揭示是何等尖锐。
4. 公输盘面对墨子的逼问,理屈词穷,不得不承认自己“知所以距子矣,不如子之守也”,并说出企图倚仗楚国的实力,“食宋土之民”的阴谋。
5. 文章最后一段写墨子为宋国人民免遭进攻而取得的胜利,充满斗争的乐观主义精神。
希望这些笔记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篇课文。
七年级(上)第二章 有理数 第17课时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附答案)
第17课时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预学目标1.复习、巩固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运算.2.回忆以前所学的混合运算的顺序,对比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知识梳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先________,再_______,最后_______.注意:(1)如果有括号,先进行________运算.(2)有多重括号时,先________,再_______,最后_______.例题精讲例 计算:(1)4×(-3)2+6; (2)-32×(-3)2-(-3)3÷3;(3) 16÷(-2)3-(-吉)×(-4); (4)()124142237⎛⎫-+⨯- ⎪⎝⎭; (5)(-2)2+[18-(-3)×2]÷4.提示:本题涉及多种运算,一要注意运算顺序,二要注意运算律的运用,三要特别注意符号的变化.点评:(1)如果只是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那么一般把正数和负数分别结合,互为相反数的数相结合,同分母分数相结合等方法简化计算.(2)如果有多种不同级别的运算,那么一般以加、减为分界,分段进行运算.(3)含有括号的有理数混合运算,一般先算括号里的.有多重括号时,一般从里往外逐步把括号去掉.(4)整个运算过程必须小心谨慎,防止符号差错.热身练习1.计算-0.32÷0.5×2÷(-2)2的结果是 ( )A .9100B .-9100C .9400D .-9400 2.23--÷(-3)2=_______.3.现有四个有理数3、4、-6、10,将这四个数进行加、减、乘、除四则混合运算,使其结果为24.请写出两个不同的算式:(1)__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__.4.计算:(1)()310021110.251282⎛⎫⎛⎫-÷-+-⨯- ⎪ ⎪⎝⎭⎝⎭;(2)1114112345660⎛⎫⎛⎫++-+÷- ⎪ ⎪⎝⎭⎝⎭;(3)()()2491131311232493834⎛⎫⎛⎫⎛⎫-÷-⨯--+-⨯- ⎪ ⎪ ⎪⎝⎭⎝⎭⎝⎭;(4)()236221110.5230.5338⎛⎫⎡⎤---÷⨯----- ⎪⎣⎦⎝⎭ .参考答案1.B 2.-1 3.(1) 10-(-6)×3-4 (2)3×(10-4)-(-6)4.(1)18(2)-27 (3) -2 (4)-7724。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茶馆》课文复习
17.茶馆一、课文导读(一)学习目标1.了解《茶馆》所反映的时代及矛盾冲突。
2.理解本文思想内容,赏析个性化语言。
3.体会人物对话的潜台词所包含的丰富的思想内容。
4.了解剧本独特的结构:卷轴画式的平面结构。
5.了解课文幽默的语言特色。
6.了解主要人物形象。
(二)作家作品与时代背景作家作品: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出生于北京一个满族家庭,中国现代著名作家。
父亲是清朝保卫皇城的一名护军,在抵抗八国联军入侵的巷战中阵亡,全家只靠母亲做杂工维持生活。
1918年,毕业于免费供给膳宿的北京师范学校。
1924年,赴伦敦东方学院任华语讲师,教书之余阅读了大量西方文学作品,并开始文学创作。
1929年回国在大学执教,同时继续写作。
著名的《骆驼祥子》、《离婚》、《我这一辈子》、《月牙儿》、《断魂枪》都写于这个时期,受到文艺界的广泛赞誉。
抗战爆发后,他毅然离家,辗转于湖北、四川等地,主持文艺界抗敌协会的工作,他的戏剧创作就开始于这个时期。
抗战八年中,他先后写下了《残雾》、《张自忠》、《大地龙蛇》等九个话剧剧本,弘扬爱国精神,歌颂爱国将领,同时抨击国民党的官僚统治,鞭挞发国难财的无耻之徒和汉奸的卖国行径。
这些剧作对抗战文艺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他以后进一步从事话剧创作奠定了基础。
解放后,他以极大的热情歌颂新的生活,话剧成为他主要运用的写作形式,创作了《龙须沟》、《茶馆》、《方珍珠》、《女店员》、《全家福》等十几部话剧。
由于创作了《龙须沟》,他获得了“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
时代背景:《茶馆》是解放后老舍创作的一部风采独具的三幕话剧。
它依次截取清代末年、民国初年和抗战胜利后三个时期的横断面,采用以人物带故事的写法,通过裕泰茶馆由盛而衰的变迁,以及在茶馆中活动的各种各样的人物的生活和变迁,反映了前后近半个世纪的社会面貌,展示了人民与旧时代之间的矛盾冲突。
第一幕写的是戊戌变法失败后,这时裕泰茶馆生意兴隆,三教九流人物都把这里当作一个相互交流的场所。
初一历史17课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一历史17课知识点总结归纳历史是一门重要的学科,通过学习历史,我们可以了解过去的事件和人物,从而更好地理解当今世界。
初一历史17课是我们对古代历史的初步了解和认识。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根据这些课程的内容,对其中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些知识。
1. 人类的起源与迁徙在人类的起源与迁徙这个单元中,我们学习了人类起源于非洲,并逐渐迁移到其他大陆的过程。
人类之所以能够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各种自然条件和社会因素的推动。
通过学习人类的起源和迁徙,我们可以认识到人类是一种具有智慧和创造力的生物。
2. 中国古代的聚落与城市这个单元介绍了中国古代的聚落与城市的特点和发展。
我们学习了远古时代的原始聚落、商代的城池和封建社会的政治中心,以及战国时期的大城市等。
通过了解古代聚落和城市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了解古代社会和人们的居住环境。
3. 古代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在这个单元中,我们学习了古代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奴隶社会是指奴隶制度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形态,而封建社会则是以土地所有权为基础的社会形态。
通过学习这两种社会形态,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人们的社会地位和生活方式。
4. 秦朝与秦始皇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大一统王朝。
在这个单元中,我们学习了秦始皇的统一战争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以及兵马俑的发现等。
通过学习秦朝和秦始皇,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和文化遗产。
5. 南北朝时期的社会变革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分水岭,这个单元介绍了南北朝时期的社会变革。
我们学习了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动荡、宗教信仰和文化交流等。
通过学习南北朝时期的社会变革,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中国社会的多样性和变革的力量。
6. 隋唐时期的中国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繁荣时期,这个单元介绍了隋唐时期的中国。
我们学习了隋文帝杨坚的改革,唐太宗的开放政策和贞观之治,以及唐朝的科举制度等。
通过学习隋唐时期的中国,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中国的经济繁荣和文化发展。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7课笔记
第17课:唐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一、唐代的政治1. 高宗时期的政治改革在高宗时期,唐朝出现了以岳州韩愈、颍上柳宗元等人为代表的新学派,他们反对佛教,主张孔孟之道,鼓吹废黜佛教,恢复儒家的地位。
高宗下令释放知识分子,宽大限制儒、道学说执政政策。
最终废黜佛教政策顺利通过。
2. 藩镇割据的问题藩镇割据的问题是唐代政治上一个重要的问题,唐文宗时推动的免役法使地主加剧藩镇割据,导致唐王朝逐渐衰落。
二、唐代的经济1. 农业的发展在唐代,农业生产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农民耕作工具和种植技术有较大的进步,农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
在唐代的经济社会生活中,农民是社会生产的中心,农业生产的兴旺直接带动了唐代经济的繁荣。
2. 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唐代的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唐代的手工业发展到了一个高峰,铁器、陶瓷、丝织品等产品的制作水平都十分高超,唐代的商品经济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
三、唐代的文化1. 文学的繁荣唐代是我国古代文化史上的一个辉煌时期,其文学艺术的成就也是非常显著的。
唐代的诗人有着极高的艺术成就,李白和杜甫是唐代诗坛上的两大巨匠。
2. 科技的进步在唐代,我国的科学技术也有了极大的发展。
在唐代,我国的建筑学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唐代的蝉联石雕造型也有了很大的发展,这些都体现出唐代科技的进步。
总结:唐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无论是政治改革还是经济的繁荣、文化的繁荣都是其他方面的发展成果。
唐代的政治改革和经济的繁荣都为唐代文化的繁荣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而唐代的文化的繁荣则反过来又促进了政治和经济的发展。
各种发展都相互影响,共同推动了唐代社会的进步。
在唐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繁荣发展,为我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章。
唐代政治上的改革尤为重要,高宗时期的政治改革是唐代政治发展的重要转折点。
岳州韩愈、颍上柳宗元等新学派的出现,反映了社会上对佛教影响的抵制,主张恢复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这一举措在一定程度上振兴了传统文化,并影响了唐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七年级上册第17课笔记
七年级上册第17课笔记
以下是七年级上册17课《猫》的笔记:
《猫》是郑振铎写作的一篇散文,文章讲述了作者三次养猫的经历,表达了作者对第三只猫的愧疚之情,进而揭示了一定的人生哲理。
文章脉络梳理:
- 第一只猫:从隔壁要来的,花白的毛,活泼,常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
- 第二只猫:舅舅家抱来的,浑身黄色,更有趣,更活泼。
- 第三只猫:张妈在门口捡来的,毛色花白,但并不好看,又很瘦,后来病死。
主题思想:文章通过对三只猫不同境遇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第三只猫的愧疚之情,揭示了无论做什么事,不能主观臆断,否则就会出现差错,甚至造成无法补救的严重过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7课时 本章复习
1.设⎥⎦
⎤⎢⎣⎡=1411A ,矩阵A 的一个特征值λ和对应的特征向量α为( ) (A )3=λ,⎥⎦
⎤⎢⎣⎡=21α (B )1-=λ,⎥⎦⎤⎢⎣⎡-=21α (C )3=λ,⎥⎦⎤⎢⎣⎡-=21α (D )1-=λ,⎥⎦
⎤
⎢⎣⎡=21α 2.设N 是横坐标伸长到2倍、纵坐标伸长到3倍的伸压变换,则N 的特征值和对应的特征向量分别为 .
3.给定矩阵⎥⎥⎥⎦
⎤⎢⎢⎢⎣⎡--=32313132M ,⎥⎦⎤⎢⎣⎡=2112N 及向量⎥⎦⎤⎢⎣⎡=111σ,⎥⎦⎤⎢⎣⎡-=112σ (1)证明矩阵M 和矩阵互为
(2)证明1σ和2σ同时是M 和N 的特征向量;
(3)求出M 与N 的特征值.
4.如图,设M 是以直线l 为轴的反射变换,u 是终点在直线l 上的任意向量,那么u 经过以直线l 为轴的反射变换所得的向量u u M =)(,请问M 的
属于特征值1的特征向量为( )
(A )终点在直线l 上的所有向量;
(B )起点在直线l 上的所有非零向量;
(C )终点在直线l 上的所有非零实数;
(D )终点在直线l 上的所有非零向量。
5.求矩阵⎥⎥⎥⎦
⎤⎢⎢⎢⎣⎡--123211
的逆矩阵的特征值和对应的特征向量 6.已知矩阵A 有特征值81=λ及对应特征向量⎥⎦
⎤
⎢⎣⎡=111α,并有特征值22=λ及对应的特征向量⎥⎦
⎤⎢⎣⎡-=212α,试确定矩阵A 和矩阵n A 。
7.在研究扩散理论时考虑这样问题:假定某一物质以液态和气态存在,并在一定的时间内,总有 2.5%的液态蒸发、1%的气体凝结,假设该物质总量为6.0,0=t N ,4.00=c 分别为物质现在气态与液态所占的比例,经过一个时间段后,气态和液态所占比例分别为1t 和1c ,那么
⎩⎨⎧+=+=N
c N t N c N c N t N t 001001975.001.0025.099.0 用矩阵表示为⎥⎦⎤⎢⎣⎡⎥⎦⎤⎢⎣
⎡=⎥⎦⎤⎢⎣⎡N c N t N c N t 0011 975.001.0025.099.0,记⎥⎦⎤⎢⎣⎡=975.001.0025.099.0A (1)求矩阵A 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2)说明特征向量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