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干部任用德为先

合集下载

培养选拔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年轻干部

培养选拔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年轻干部

培养选拔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年轻干部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选人用人的根本原则,也是公司培养选拔干部的重要标准。

德,是指干部的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才,是指干部的能力和水平。

选拔任用干部,既要重视干部的才,更要重视干部的德,把德作为先决条件,突出德的优先地位和主导作用。

要把对年轻干部的思想教育摆在首位,大力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广大年轻干部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润才、德才兼备,不断提升自身的政治能力和德行修养。

抓好理想信念教育。

理想信念是政治觉悟、思想境界、道德情操的集中体现。

年轻干部是企业的希望和未来,理想信念是否坚定,直接关系企业的发展方向和事业的兴衰成败。

要把增强理想信念的坚定性作为第一要求,强化年轻干部的政治觉悟,切实补足精神之“钙”。

一要强化理论武装。

充分利用干部培训等方式,引导年轻干部始终做到忠诚,落实到推进公司改革发展各项实践中。

二要加强思想引导。

针对年轻干部的思想状况,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事业观、业绩观、进步观,明辨理论是非、澄清模糊认识,避免在纷繁复杂现象面前陷入迷茫,在错误思想观点面前当了俘虏。

三要创新教育方法。

适应发展变化,把握好年轻干部的特点,探索务实管用的方式方法,既要坚持理论灌输,又要循循善诱、润物无声,真正在持续、深入、生动上下功夫,解决好理想信念内化、深化、强化的问题。

抓好道德法治教育。

良好的道德素养和法治精神是干部文明素养的重要标志。

对于年轻干部来说,为人做事的路很长,必须从一开始就校准人生的标尺,迈好前进的步子。

各级组织要为他们把好关、掌好舵。

一方面,要加强道德修养锻炼,引导年轻干部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以严格的标准加强自律、接受他律、远离庸俗、抵制诱惑,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良好的个人品德、健康的生活情趣。

另一方面,要加强法治教育,把法律制度和法学理论教育相结合,始终自觉把企业经营和自身行为置于法律框架内,不断增强法治思维和依法合规经营意识。

以德为先 德才兼备

以德为先 德才兼备

领导干部必须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浅议建立健全“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干部考察机制按照什么样的标准来培养、考核、选拔和任用人才,是我们党一贯重视的重大问题。

早在上世纪30年代,毛泽东同志就提出了德才兼备的用人观。

毛泽东同志指出:“中国共产党是在一个几万万人的大民族中领导伟大革命斗争的党,没有多数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是不能完成其历史任务的。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领导干部是关键。

”1940年陈云同志起草的《关于干部工作的若干问题》则进一步将这种用人观明确化:“用干部的标准,概括起来有二:政治,能力。

”并提出选拔干部的原则“德才并重,以德为主。

”这种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是我们党吸纳英才、成就伟业的重要保障,也是我们党提高执政能力、更好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重要基础。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2008年全国组织部部长会议上讲到,在选拔干部时,“要掌握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什么样的人该用,什么样的人重用,都要把德放在首位,在这个前提下注重选拔那些确有才干,成绩突出的干部”。

“干”,字典上的意思是“事物的主体或重要部分”,“干部”则大家周知“是党和国家机关、军队,团体中担负一定要职的人”,与群众相对应的是担任一定领导职务的人员。

即然这样,说明“领导干部”就不是一般的最普通的老百姓。

这样就决定了我们是党和机关,企事业团体中的中坚力量和中心枢纽。

“官德正,则民风淳;官德毁,则民风降”,领导干部的思想品德不仅是个人行为,在党内和社会上往往具有重要的示范性、影响力和辐射力。

领导干部只有思想品德过硬,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真心信服与支持,才能团结和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同心同德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指出:“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德是才的统帅,决定着才的作用的方向;才是德的支撑,影响着德的作用的范围。

有一则寓言,说一个官死了,阎王审理后要治他的罪,官的魂魄大喊冤枉,说“我没有罪,我做官非常廉洁”。

如何理解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选拔干部

如何理解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选拔干部

如何理解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选拔干部党章第三十三条规定:“党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选拔干部”。

这是我们党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是新时期选人用人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

深刻理解和始终坚持这一根本原则和标准,对于建设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具有重要意义。

党的政治路线要靠组织路线来保证,以什么样的原则和标准选人用人是组织路线的核心内容。

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我们党始终强调选人用人要坚持德才兼备,把德放在首要位置。

早在1938年10月,毛泽东同志就提出了才德兼备的干部培养选拔标准。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同志提出干部队伍“四化”方针,把革命化放在首位。

20世纪90年代,针对干部队伍整体新老交替的严峻形势,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选人用人必须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

在新世纪新阶段,胡锦涛同志针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鲜明提出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强调要把干部的德摆在首要位置。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的时代内涵。

总的来说,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培养造就了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的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保证了党的事业顺利发展。

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所要解决的是“选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德,是指干部的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才,是指干部的能力和水平。

在德与才的关系上,应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德与才都不可或缺,但德与才比较,德是第一位的,是才的统帅,决定着才的作用和方向;才是德的支撑,影响着德的作用范围;有德无才,难以担当重任,有才无德,终究要败坏党的事业。

政治品质、道德品行不行的人,才干越强干坏事的能量就越大。

因此,我们党选人用人,一贯既看干部的才,把才作为选拔任用的重要条件,更重干部的德,以德为先决条件,突出德的优先地位和主导作用。

浅谈“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浅谈“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浅谈“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浅谈“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的这番话对我们今天正确理解“德”与“才”的关系有启示意义。

“德”,是“才”的灵魂方向,是“才”发展的内部动力;“才”,是人获得成功的基本条件和基础。

二者之间,“德”是首要的、第一位的,选拔领导干部人才必须“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党面临的任务十分艰巨,在这种复杂的背景和艰巨的任务下,有的干部在理想信念上出现了迷茫、困惑甚至动摇,特别是少数党员干部身上暴露出的道德败坏、腐化堕落等问题,严重损害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

一个领导干部如果只有“德”而没有“才”,难以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重任;反之,“德”高“才”浅,也不能当好一个为民服务的领导干部。

领导干部如果有“才”而缺“德”,那幺他的才越高,干坏事的能力就越强,对人民的危害就越大。

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选拔干部,必须把德放在首位。

德与才相比,德是前提,是第一位的,我们更注重于德。

强调以德为先,对我们科学认识和正确理解“德”的内涵和“德”“才”关系以及建立健全科学民主的选人用人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这个问题,提出了领导干部的德的方面的标准,政治品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标准、社会公德等四大方面。

大致上描画了四个标准,既有合理的逻辑性,又充分地考量到了现实的内在关联。

衡量一个干部是否德才兼备,主要看他在执行党的基本路线中的表现和他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实绩。

按照这个标准选拔干部,才能真正把德才兼备的优秀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以适应党的事业不断发展的需要。

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这一原则,是对我们党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对原有的德才兼备原则的丰富和发展,是新形势下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必须坚持的重要指导方针。

深刻理解和全面贯彻这一重要原则,正确把握和解决好选人用人问题,对于新形势下更好地贯彻执行党的干部路线和干部政策,为推进科学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组织保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浅析“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

浅析“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

浅析“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人无信不立,国无德不强。

要做到“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就要加强对干部“德”的考察和了解,全面、客观、准确地考察干部的政治品质、思想作风和道德修养,以德评绩,以绩看德,实现德能并重,相互制衡,树立良好导向,确保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

一是注重途径、把握方法,以优化的方法“察德”。

要正确把握考察德的途径和方法。

一是从“履行岗位职责”中考察干部的德。

判断干部的德,不仅要看他说得怎样,更重要的是看他做得如何。

要通过看干部在履行岗位职责中的工作动机、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工作成效以及工作中表现出的团结协作精神等,全面了解干部的德。

二是从“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中考察干部的德。

完成急难险重任务的情况是干部德才在一定时间内最集中、最直接的反映。

要重点看干部的胆识、意志品质和对群众的感情,特别是在重大灾害和突发事件面前,要看干部能否冲在一线、沉着应对、坚韧不拔,始终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按照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做好工作。

三是从“关键时刻表现”中考察干部的德。

干部的理想信念、政治立场等往往在面对重大问题、重大政治事件时表现得最为充分。

在大是大非问题面前,是立场坚定、态度鲜明,还是见风使舵、盲目跟从;是坚持原则、勇于斗争,还是是非不分、退缩逃避;是服从组织、顾全大局,还是敷衍塞责、讨价还价,是对一个干部政治品德的深刻检验。

四是从“对待个人名利”的态度中考察干部的德。

要看干部对待个人升迁的态度,是以辛勤的工作、良好的品格、平和的心态接受组织挑选,以大局为重服从组织安排,还是采取不正当的手段,跑官要官、求情拉票。

要看干部在利益诱惑面前,能不能保持清醒头脑、不为所动。

还要看干部在荣誉面前,能否正确对待、真诚谦让、见贤思齐。

二是认真学习、加强教育,以先进的文化“育德”。

要不断加强干部的道德教育,教育干部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努力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品德。

干部选拔任用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干部选拔任用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干部选拔任用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新桥镇近日,中央颁布了修订后的《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对选拔任用干部作出了更加具体的要求,体现了更加透明的选人用人机制。

通读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在2002年《干部条例》的基础上,新《条例》将对官员品德操守的考察提升到首要位置。

除了坚持任人唯贤、德才兼备的总体原则外,还特别提出以德为先的干部选拔任用原则德行,即人的道德品行,是人的思想道德观念在日常生活中的综合表现,是一个人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

修订后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原则,强调干部的道德品行,防止单纯以经济增长评实绩。

通过考察干部的德行,可以帮助我们判断一个人在大是大非面前能否坚持原则,能否守住道德底线。

这是因为,重德行是做人之道、为官之基。

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都关乎党和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形象。

在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要特别重视把好考察关,尤其是考察干部德行方面的表现。

德才兼备,是我党培养干部的目标,也是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标准。

一方面,组织部门要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慧眼辨英才,方能觅得千里马。

另一方面,要敢为事业用人才,确保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真正为民办实事,为地方谋长久发展。

以德为先,把品德的考评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首要依据,重点看是否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是否确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是否真抓实干、敢于负责、锐意进取,是否作风正派、清正廉洁。

以德为先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内在要求。

只有始终坚持以德为先,引导党员干部加强道德修养,坚守道德底线,不断强化政治意识、使命意识、责任意识、奉献意识,才能使党员干部经受住各种诱惑和考验。

选拔干部要以德为先

选拔干部要以德为先

选拔干部要以德为先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涌现出了一大批为民服务、道德高尚的好公仆,焦裕禄、任长霞、张建国、牛玉儒……一个个普通而响亮的名字在神州大地上传颂着,也在大江南北掀起一阵阵感动的热潮。

同时,也必须清醒的看到,一些党员干部以权谋私、唯利是图,道德缺失。

必须加强党员干部的道德建设,以德修身、以德服才,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干部。

必须以群众为本,群众我们党的根基、命脉、血液。

然而一些地方干部选拔过程存在的弊病,干部考核的只追求GDP增长,成为了干部作风漂浮的根源之所在,长此下去势必将会形成一道无形的墙,把我们党与人民群众隔离开来。

必须约束官员之“德”,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做到:(1)设立公务员科学、规范化的晋升机制。

严厉打击以权谋私,暗箱操作,规范好相关的法律,有效运用法律的手段加以制裁。

干部升迁要遵循政治立场坚定、有真才实学、实绩突出、群众认可的原则,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2)注重公务员实绩的考核。

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评判工作好坏的标准。

让工作成绩好的优秀干部在竞争性选拔中干得好,上的来;工作成绩不好的必须改进;工作达不到标准的予以解聘。

(3)切实关注百姓的利益。

不单纯把考核干部的内容定位只关注GDP 的增长,而是更多的关注关乎百姓的民生福祉、社会保障、环境保护、收入分配等问题。

坚决抵制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沽名钓誉的“政绩工程,不搞大拆大建,快上抢上,虚报工作业绩,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4)制定相关制度,教育、引导、规范官员作风。

要做官,先做人;要立业,先立德。

约束官员的权利,把权力关在制度的笼子里,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制定规范《公务员法》、《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等一些列制度法规,作为公务员的行为典范,约束公务员的道德行为。

要清醒的认识到官员手中的权利来自于人民,就必须做到“权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

”做好官德建设这项社会工程,就是要做到言行一致,科学利用手中的权利,为人民百姓谋福祉。

浅谈“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

浅谈“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

浅谈“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

这是党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对党的组织路线和干部政策的丰富发展,是新时期党的干部工作的重要指导方针,对于建设善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既是中央的要求和各级党委、组织人事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当前社会各界热议并拭目以待的关注点。

正确认识实质内涵德是才的统帅,才是德的支撑,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古来智者在用人上都主张“才德兼备,方可任用”。

有人将才比喻为刀,认为刀本身无所谓好坏,恶人用以行凶杀人,医生用以做手术救人,关键在于执刀人的德行如何,正所谓德有善恶,才无好坏,“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

宋代司马光曾根据德才情况将人分成四类,德才兼备的叫做“圣人”,德才全无的叫做“愚人”,德胜过才的叫做“君子”,才胜过德的叫做“小人”,他认为选人用人须重用圣人、君子,倘若无圣人、君子,宁可用“愚人”也不用“小人”。

明代洪应明也主张“应以德御才,勿恃才败德”。

历史经验证明,一个人如果有德有才,才由德御,就会充分为善,造福社会,成就事业。

德和才在理论上是两个范畴的概念,但在实际中又是辩证统一的,既要重德也要重才,要以“德”为前提、“德”为先决,但也决不能忽视才。

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我党一贯的用人路线。

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挑选领导干部,不管老中青,都要看他是不是肯干,是不是能带头吃大苦耐大劳。

这是第一条。

当然还要有头脑”。

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同志多次强调,我们党的干部标准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当前,我们应对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应对世所罕见的困难和风险,紧紧抓住并用好我国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必须拥有一支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坚定不移信仰马克思主义,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执政骨干队伍。

论坚持“以德为先”选用干部

论坚持“以德为先”选用干部

基金项 目: 国家 社 会 科 学 基 金 重 大 项 目 (7 L D 5) 0 Z 0 5 8 作 者 简 介 : 书 林 (9 4 ) 男 , 东 冠 县 人 , 张 1 7一 , 山 中共 山东 省 委 党 校 党 建 部 副 教 授 。
党 的 十七届 四 中 全会 明确 指 出 : 拔 任用 干 部 选 要“ 持德 才兼备 、 坚 以德 为 先用人 标准 ” 。坚 持“ 以德 为先 ” 选用 干部 , 就意 味着 必须将 党员 干部 的政 治品 质 和道德 品行作 为第 一位 的 问题 来研 究 , “ 将 以德治 党” 的政党 伦理 切实 贯 穿 到 党 员干 部选 拔 任用 的各 个环 节 中 , 全面提 高党 员干 部 队伍 的德性水 平 。
为先” 的历 史 的 、 论 的 发展 演 变 过 程 。从 宏观 上 和 战 略上 看 , 理 坚持 “ 以德 为 先” 用 干 部 , 理 论 层 面 和 现 实 需 求 层 选 在 面 上 都 具 有 重 大 的 价值 意 义 。要 使 “ 德 为 先 ” 人 标 准 不 致 于 流 于 形 式 , 必 须 健 全 完 善 与 时 俱 进 的 党 员 干 部 以 用 就
出了干部 之“ 。 德” “ 又红又 专” 毛泽 东 1 5 年 1 是 97 O月在 党的八届
5O ・
三 中全会 上 第一 次 提 出来 的 。毛泽 东 在这 次会 议 上
题 ” 并且 从 干部 要保 证 能够 过好 “ 关 ” , 五 以及 必须 大 力 反对 干 部工 作作 风 中的二 十种 官僚 主 义 的视角 指 出 了党员 干部 如何 加 强 “ ” 建设 , 何 才 能 让 组 德 之 如 织 上认 可 党员 干部 “ 治上 可 以信 任 ” 政 。 周恩 来 强 调 : 挑 选 干部 的标 准 , 治 标 准 与工 “ 政 作 能力 , 者是 缺 一不 可 的 , 二 而政 治上 可 以信任 是先

选拔干部应以德为先

选拔干部应以德为先

选拔干部应以德为先干部的选拔至始至终应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

选拔干部用“德”作为衡量的标准,事关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事关国家的长治久安、人民群众的福祉。

只有坚持以德为先,才能真正选拔出政治上靠得住、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好干部。

继续发扬优秀的传统美德。

古人有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为人处世的基本道德观念,是人类进行物质生产活动和自身生存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人们共同生活的起码的行为准则。

古人有崇尚“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杀身以成仁”的民族气节。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这种传统美德更不能缺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应该继续将其发扬光大,以此严格要求自己。

充分体现良好的社会公德。

一是要遵守公共秩序。

秩序是社会正常运转的一种需要,在一个没有秩序的社会中,我们大家都无法正常生活。

二是要行为文明,礼貌待人。

文明礼貌表现了一个人的基本情感和态度,也表示一个人对他人的尊重。

我们常说,要别人尊重自己,首先要学会尊重别人。

我们尊重别人,对别人文明礼貌,才能赢得别人对你的尊重。

三是要诚实守信,正直友善。

诚实守信是人和人之间信任的基础,如果一个社会掉进人与人互不信任的泥潭里,整个社会就会付出沉重的代价。

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言行一致,遵守诺言,有正义感受,与人为善,平等待人,这样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与尊重,与社会融洽相处。

四是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保护环境,造福后代,不要一味的向大自然索取,以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社会发展是极不明智的做法,结果必将受到严惩。

突出展现高尚的职业道德。

一是爱岗敬业。

要有献身事业的思想意识,要有干一行爱一行的精神。

二是办事公道。

秉公执法,不徇私情,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三是服务群众。

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热爱本职工作,甘当人民的勤务员;对待群众和蔼热情,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帮群众之所需;廉洁奉公、不徇私情;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有错必纠。

学习材料:选拔干部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doc

学习材料:选拔干部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doc

选拔干部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在不久前召开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胡锦涛同志明确提出选人用人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这是在新形势下我们党关于选人用人原则的新要求,是全面提升干部素质的新任务。

德才兼备,是我们党培养干部的目标,也是选拔任用干部的根本标准。

当前,党中央郑重提出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人用人原则,这既是我们党的一贯要求,也是新的时代条件下的特殊要求。

干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骨干,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者,是领导人民群众创造幸福生活的带头人。

“官德正,则民风淳;官德毁,则民风降。

”领导干部的思想品德不仅是个人行为,在党内和社会上往往具有重要的示范性、影响力和辐射力。

领导干部只有思想品德过硬,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真心信服与支持,才能团结和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同心同德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

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全面贯彻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

但同时也要看到,在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化的条件下,少数干部品德缺失现象屡禁不止。

有的对党对国家缺乏忠诚,丧失信念,言行不一;有的把市场规则引入党内政治生活,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有的放松品德修养,放弃个人操守,情趣低下。

少数干部的这种无德之行,败坏了社会风**,损害了人民利益,也直接影响了党的形象。

当前强调干部的“德”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重要。

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要辩证地认识和处理德与才的关系,始终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既重德也重才。

以德为先,就是在选拔任用干部时要以“德”为前提、“德”为先决,失去“德”,就失去了提拔重用的基本资格。

当前,看干部的“德”,主要是看其是否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真学、真信、真用,带头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否牢记党的宗旨,密切联系群众,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清正廉洁,干干净净为人民干事;是否对党和国家的事业高度负责,敢坚持原则,不回避矛盾,不贪功诿过;是否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自觉守法遵规,保持高尚情操、健康情趣;是否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作风正派,维护大局,团结同志。

党员干部要以德为先

党员干部要以德为先

党员干部要以德为先为政之要,以德为先。

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坚持以德修身、以德从政,做到大德必明,公德必守,私德必严。

强化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念,做到“大德必明”。

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是党员干部首先要修好的“大德”。

政治上的坚定、党性上的坚定都离不开理论上的坚定。

一个干部如果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他就会把党的事业看得重于一切,就会把个人的名利得失看得轻于鸿毛,就会把人民群众过上更美好的生活作为自觉的奋斗目标。

党员干部必须深入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不断加强思想武装,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和对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上,从根本上坚定共产主义理想,让理想信念成为心中的灯塔。

强化宗旨意识,践行初心使命,做到“公德必守”。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是广大党员干部初心使命的集中体现。

为人民服务,融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纲领的方方面面,体现在各级党组织、每一个党员的所有活动中。

党员干部要恪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自觉践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承诺。

要牢固树立和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勤勉敬业、求真务实,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

要坚定不移地走群众路线,与群众打成一片,自觉接受群众监督,虚心向群众请教,真心拜群众为师,提升为民服务本领。

修炼道德品行,提升精神境界,做到“私德必严”。

要牢记“堤溃蚁孔,气泄针芒”的古训,要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

讲道德、有品行,是做人之本,更是对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

党员干部要时刻注意自己言行,严格约束自己的操守和行为,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守社会公德、恪守职业道德、弘扬家庭美德、提升个人品德。

要时刻以先进典型为标杆,知崇高、找差距,以反面典型为镜鉴,明底线、找问题,择其善者而从之,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品格操守。

为官当以德为先

为官当以德为先

为官当以德为先在某市举行的一次辩论赛上,正方的辩题是“廉政建设以制度约束为主”,反方的辩题为“廉政建设以道德约束为主”。

由此思考后,我们极为支持反方。

我们知道,人才的最重要一个评价指标就是“德才兼备”。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德是排在才之前的。

而在事实的证明之下,我们更加明白:领导干部只有具备良好的道德、官德,才可能更好的廉洁、高效、务实的服务于民,才可以保障权力的阳光运行。

否则,无德有才,或者无德无才之官,极可能成为贪官污吏,给我们党和国家、给我们的人民群众造成极大的损失。

据相关报道,重庆市明确规定,德的考评在90分以下的干部一律不予提拔或重用,实行“一票否决”。

这样严格的考核,在创新领导干部考核方式上走在了最前列。

该市的做法,让我们看到当地党委、政府对官员之德建设的重视,而严格的考核制度的实施,也更会让我们期待更多有德之官得到提拔、重用。

有德之官,是确保权力阳光的关键,是确保廉洁从政的关键,更是民众所期待的清官、好官。

无德之官,我们可以列举两个最为典型的例子;因质问记者“替党说话,还是替老百姓说话”而引起舆论一致谴责的郑州市规划局副局长逯军、酒后失控喊出了“你知道我是谁吗?我是北京交通部派下来的,级别和你们市长一样高,敢跟我斗!”的深圳海事局原党组书记林嘉祥——这些,已经严重的警告了我们:无德之官对党与国家、对政府形象的恶劣损害是发人深省的,这些领导干部是与廉政新风无关,是与服务人民无关的。

有德之官,才可能坚持做到真到的廉洁奉公。

因此,我们认为,加强官员之德的建设,探讨以更为科学的手段把官员之德纳入考核之中,促使官员重视道德、官德修养,这既是提高党与政府的形象需要,更加打造一支真正的高效廉洁、真心为民的领导干部队伍的需要。

实现以德为先选拔干部途径的逻辑推论

实现以德为先选拔干部途径的逻辑推论

实现以德为先选拔干部途径的逻辑推论修订后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坚持以德为先、任人唯贤、人事相宜,坚持公正用人、拓宽视野、激励干部,进一步提高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

条例要求干部选拔要以德为先,体现了干部“德”的首要地位。

“德”在“才”之上。

干部有才更要有德,品行端正比才行高低更重要。

人生观、价值观是指导言行的根本,贤德之人真正将百姓记于心中,真正践行“为人民服务”的根本,想民之所想,解民之所忧,急民之所急,心中始终装着人民疾苦,这样才能真正为民办实事。

有才无德的干部只将自己的利益放在首位,即使才干再高,也难以将百姓的事情放在心头,即使学识再好,水平再高,也不能成为一个好干部。

有“德”才有“廉”。

干部很容易受到利益的诱惑,在大是大非面前能够保持清醒的标尺就是心中的道德观,没有德的干部面对眼前的利益很容易放下底线,迷失自己,在一点一滴中触碰了红线,暗地里贪污腐败、做损害人民利益的事情,对国家造成重大损失。

干部不把百姓的安危放在心上,一心只想利益为上,对各个关口把关不严,很容易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因此,必须以“德”来把好干部的言行。

有“德”才有“担当”。

担当作为是干部干事创业的重要部分,在急难险重的任务面前,很多干部畏首畏尾,怕担当、怕干不好,不能迎难而上、勇于向前;有德的干部则将干事融于内心,在复杂的情况面前、难以克服的冲突面前能够冲在前面,到一线、基层、百姓中去俯下身子、脚踏实地地干实事、做好事。

德是一切的前提要素,这才是需要提拔的真正的好干部。

以德为先,把品德的考评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首要依据,重点看是否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是否拥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是否真抓实干、敢于负责、锐意进取,是否作风正派、清正廉洁。

以德为先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内在要求。

只有始终坚持以德为先,引导党员干部加强道德修养,坚守道德底线,不断强化政治意识、使命意识、责任意识、奉献意识,才能使党员干部经受住各种诱惑和考验。

组工干部应率先做到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组工干部应率先做到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组工干部应率先做到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近日,中央连续出台举措加强对官员道德的考核,并将职业道德纳入公务员培训,彰显官方回应公众对以制度约束官员品行的急切期待。

而组工干部作为管干部的干部、管理人才的人才、管党员的党员应率先做到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对于组工干部来讲,“德”的内涵包括政治素质、事业心和责任感、务实作风和必备心理素质。

以德为先就是要求要以德为准则,以德为前提,以德为先决条件。

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就要强化党性修养,践行党的宗旨。

凡事要与党同心、一心为民,无论身处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永远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忠诚于祖国、忠诚于伟大的社会主义事业,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和坚定政治意识,自觉维护各级党组织的权威和大政方针的严肃性、统一性。

要有牢固树立的大局意识和为人民服务宗旨,善于把组织工作放在党的工作全局中去思考、去谋划,做到贯彻落实上级方针政策和文件精神“不走样”。

并要自觉挤出时间,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做到心中知党恩、意识紧随党、行动不离党、言语维护党。

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就要公道正派、专心谋事。

作为组工干部,要加强作风养成,恪守职业道德,不投机钻营,不争名夺利,公道正派,专心谋事让群众满意、让组织满意,让领导放心。

要紧紧围绕大局谋划、推动和深化组织工作,做到主动献良策、抓党建、促发展,为领导决策当好参谋;当人梯、选贤才、激活力,让干部队伍奋发有为;建制度、重关怀、提素质,让共产党员永葆先进;优环境、造舆论、搭平台,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办实事、解难题、促和谐,让广大群众得到实惠。

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就要做老实人,办老实事。

组工干部因为部门的特殊性,言谈举止行都会引起干部群众的关注和评价,如有稍不注意,就会影响整个组织部门和组工干部队伍的社会形象。

因此,组工干部要做老实人,办老实事,为人正直,公道正派,敢做敢当,敢于坚持原则,敢于扶正祛邪,不欺上瞒下,不耍小聪明,不搞小动作;就是严格要求自己,人前人后一个样,有人监督和没人监督一个样,不弄虚作假,不搞特殊化,要心里装着群众,实实在在干事,尽心尽力工作,以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以实在的业绩坐位子,服众人。

党员干部学习心得:以德为先创先争优

党员干部学习心得:以德为先创先争优

党员干部学习心得:以德为先创先争优“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这是我们党在新时期选拔任用干部的标准原则,也是新时期从事干部工作的重要指导方针。

以德为先,同时还是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指导方针及根本原则和目的要求。

一、以德为先,是创先争优活动的指导方针。

德,有着特定的价值内涵。

德,即指品德和修养,涵盖了诚信、仁义等一切美好品行的道德范畴。

包括为人正直、善良、诚恳,又具有强烈的责任心、进取心和事业心。

古人十分重视“德”这一价值属性。

《周易?系辞》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意指道德高尚者能承担重大任务。

这充分说明了“德”的重要性。

“德”的价值原则,被孔子发展为“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的王道原则;被孟子发展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原则;被《礼记?大学》发展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道德纲领。

“德”成为中国伦理的核心概念,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概念。

以德为先是古人选拔人才的定理。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指出:“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德”,是“才”的方向和灵魂,是“才”发展的内部动力;“才”,是人得以发展的成功的基本条件和基础。

二者之间,“德”是首要的、第一位的,选拔人才必须“以德为先”。

以德为先是各行各业行事的标准。

古人在立身治国上都十分讲究以德为先。

如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德治国”,招贤纳才“德才兼备”,均是以德为先!今天,我们也把德放在各行各业之首。

如从小学到大学,都要求学生做到“德、智、体、美、劳”共同发展,也是以“德”为先!从公务员条例到公务员法,都强调对公务员进行“德、能、勤、绩、廉”的考察,还是以“德”为先。

以德为先为创先争优提供了一种价值取向。

“创先争优”活动要求在全党内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做优秀共产党员。

这一活旨在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旨在续激发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生机活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

“先”、“优”两字充分体现了这一活动的价值属性和政治属性,也鲜明地体现了“德”的价值属性。

干部以德为先经验交流

干部以德为先经验交流

干部以德为先经验交流干部以德为先,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一项重要要求。

实践证明,只有将德行放在首位,才能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一名优秀的干部。

下面,本文将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干部以德为先的体会和经验,进行详细阐述。

一、树立正确的党性观如何成为一名好干部?重要的是树立正确的党性观。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政治性的党,党的性质决定了党员必须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忠诚的政治品质。

只有把党性作为自己的价值观,才能真正做到“德为先”。

对于新干部的学习培养,要在把握党性观上下不少功夫。

这也是新时代党员教育管理的一个核心方向。

二、注重工作实绩党性观是根,而工作实绩则是干部评价的标准。

在现实工作中,我们要注重工作实绩,把心思和精力放在实现工作目标的过程中,尤其是在新的一年中。

干部的工作能力通常取决于其经验和知识,所以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学习技能、持续提高个人素质意识,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增强自身的信心和实力,提高自己的实绩。

三、规范个人品行人格魅力是干部领导的一个重要方面,干部员自身的形象,也是集体形象的组成部分。

因此,干部要努力培养高尚的品格,做到行为规范。

形象的建立也需要“日积月累”,常怀敬畏之心,严格要求自己,在言行举止中呈现出高素质的道德观、人格魅力。

干部不仅要规范自己的行为,还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力求言行一致。

这样,才能充分表现出“以德为先”的精神内涵。

四、坚决打击不正之风不正之风是干部工作中的一大难题。

要想让“干部以德为先”得以真正落实,必须坚决扫除不正之风,切实维护廉洁坚守、勤政为民,督促干部深入基层头脑抓魂,确保权力没有被腐败侵蚀。

吸取教训,收拾问题,才能从内到外整顿干部队伍。

五、坦诚交流、增强团队凝聚力团队凝聚力越高,团队成员之间的关系也更趋于和谐与融洽。

干部应该增强团队凝聚力,使所有成员都在共同的完成工作目标中奋斗,并时刻关注团队的需要。

互相交流、理解、支持,不断探索团队更有效的工作方法。

这样,团队能够更加紧密、积极地发展,成为更优秀的单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干部任用德为先
铜梁县新复小学罗明清国以人兴,政以才治。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对于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古人云“做事先做人”。

纵然,才能是一名领导干部的基本素质要求,干事创业的重要保障。

而道德素养则是领导干部安身立命、实现宗旨的根本条件。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有才有德的人能时时处处以百姓利益为先,懂得做事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广大人民群众。

有才无德的领导干部则时刻为了自己私利,把个人利益置于人民利益之上。

无德的干部身上体现的是官僚主义的作风,干的是只利于自己不利于人民的事。

这样的干部经不起历史的检验、社会的评判、人民的重托,终究会被历史所唾弃。

一、干部任用的现壮
目前我国的干部任用制度已基本成型。

如委任制、聘任制、考任制等方式。

干部的选拔任用民主化程度得到了明显提高,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已成为干部任用的重要方式。

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了重要条件,促进了党政机关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

但其更看重的的是人的才能,而忽视了作为一个人根本的道德素养。

所以容易出现一些任人唯亲、跑官买官、拉票贿选等不正之风。

对干部任用后的监管缺乏科学性,未能较好地体现能上能下的原则。

社会上道德缺失的领导干部承出不穷。

一些领导干部淡
忘了党的宗旨,对人民利益漠不关心,高高在上,脱离群众;有的把人民交给的权力当成谋取私利的工具;有的不顾大局,为了一己私利或小团体的利益不惜牺牲党和人民的利益。

我们必须深入剖析问题的根源,切实加强领导干部的道德建设。

二、干部任用应多重德
古语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修德配天”、“止欲从善”,领导干部要做到身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必须要加强德之修养。

因此,干部的任用必须将其道德素养放在首要地位。

(1)、干部的道德修养,不仅关系个人品行,而且关系党的整体形象。

做人要讲道德,做官更要讲官德。

《干部任用条例》中明确指出干部要具有履行职责所需要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水平,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依法办事,清正廉洁,勤政为民,以身作则,艰苦朴素,密切联系群众,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自觉接受党和群众的批评和监督,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反对官僚主义,反对任何滥用职权、谋求私利的不正之风。

(2)、作为领导干部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自觉加强自身道德的建设,讲党性,坚守道德底线。

牢固树立理想信念,做到讲政治、讲原则、守纪律;讲操守、重品行,不断加强个人道德修养,要始终保持一颗淡泊之心、平常之心、为民之心,倍加珍惜组织的信任、立足现有岗位,把更多的心思用在谋划发展
上,把更多的精力用在为民造福上。

打牢为官从政的根基,抵御各种诱惑,经受住各种考验;洁身端行,克欲自重。

(3)、领导干部要树立德之导向。

激励和引导各级干部加强道德品行修养,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要树立正确的政绩导向,党政一把手带头做起,切实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要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突出“德”在干部选拔任用标准中的优先地位和主导作用,树立起以德修身、以德服众、德才兼备的正确导向;要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营造重德、崇德、养德的浓厚氛围。

道德是一个人的灵魂。

直接决定着人的行为方式。

对于具有一定职务和权力的人来说,其道德品质决定着他的权力使用导向。

一个才干出众的人,如果道德缺失,他的才能再大,也不可能充分发挥到为人民服务的工作中云去,如果他是为了满足个人的欲望,其“才能”越大,对国家和人民损失也就越大。

因此,在干部的考察任用时,必须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严防干部道德缺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