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品管手法运用与误区分析

合集下载

质量误区的分析及纠正

质量误区的分析及纠正

质量误区的分析及纠正一、误区之一:说明: ① 对于技术开发部提供的图纸、工艺等技术文件中的差错,主要责任是设计人员,也就是说,只有设计员的工作质量才能正确保产品的设计质量!(当然技术性较强的或尚需要研究的难题是不用设计买单的,这也是国内外各企业为鼓励创新而确定的原则)。

② 对于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差错(问题),主要责任是操作者。

每位操作者的工作质量直接决定了产品的质量,产品的图纸和标准都是产品的最低质量要求,每位操作者不仅要熟知这些要求,更重要的是能熟练地制造出高出这些要求的产品,并且能够经得起品管员的检验确认,才算是完成了某项生产任务。

③ 许多产品是直接采购回来的,如何能确保采购的产品质量的完全合格,是每个从事采购人员的直接责任,如灯泡、拉链头、布等,对于我们公司来说,既不专业,又无法分析,只能验证产品特性,所以,通过对供应商(外协厂)的沟通,使采购产品完全合格才算是完成了采购。

④品质也是督办出来!当发现不合格品后,对不合格品的处理和进度督办及责任考核的主导部门就是品管员了,主要是如何寻找发现不合格品、确定质量是设计出来的! 质量是制造出来的! 质量是采购出来的! 产品质量问题的责任主体 出现质量问题后处理和督办的责任主体品质管理部产品开发部 各生产部门 采购供应部责任人、提出改善或处理建议,并通过采用合理的控制作方式来防止不合格转序或入库。

二、误区之二:首件检验的主要负责人?当然不全是,应当是首件检验的主要责任人第一位是操作者(占80%),第二位是组长复检(占10%),再报于第三位的品管员(占10%)确认,也就是说操作者必须生产出首件合格品(重点掌握了做出合格品),而品管员确认是更关注操作者是否有错误(重点是验证确认)。

例如:①拉管工序,操作者必须选择合理的机台、工装、工艺路线及操作技能进行生产,当拉出的管径无法达到合格时是不需要报检的,当拉出合格品首件时,才报于品管员确认;②布料裁剪色差控制,裁剪人员在搬运布料和裁剪过程中必须注意自检,确保裁剪出的同批产品的颜色相同,色差在技术要求范围内,当发现有问题时,及时报于品管员确认处理,如果不报告,在过程中被品管员发现,还会追纠裁剪人员的过错责任等。

品质管理中的失误与反思

品质管理中的失误与反思

品质管理中的失误与反思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品质管理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即使在注重品质的企业中,仍然存在着一些失误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品质管理中的一些常见失误,并提出一些反思和改进的建议。

一、忽视员工参与品质管理不仅仅是管理层的责任,而是全员参与的过程。

然而,许多企业在品质管理中忽视了员工的参与。

他们往往只关注于制定规定和流程,而忽略了员工的意见和建议。

这种忽视导致了员工的不满和抵触情绪,进而影响了品质管理的有效性。

反思与改进:企业应该鼓励员工参与品质管理的过程。

通过定期的培训和沟通,让员工了解品质管理的重要性,并提供他们参与决策和改进的机会。

此外,建立一个开放的沟通渠道,让员工能够提出问题和建议,以促进持续的改进和学习。

二、过度依赖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许多企业在品质管理中过度依赖技术。

他们相信技术可以解决一切问题,而忽视了人的因素。

然而,技术只是一个工具,它需要人来正确运用和管理。

如果企业过度依赖技术,就容易忽视人的角色和能力,从而导致品质管理的失败。

反思与改进:企业应该认识到技术只是品质管理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他们应该重视员工的培训和发展,提高他们的技能和能力。

此外,企业还应该关注组织文化的建设,营造一个鼓励创新和质量意识的环境。

三、缺乏持续改进品质管理的目标是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然而,许多企业在品质管理中缺乏持续改进的意识和行动。

他们往往满足于现状,没有积极主动地寻求改进的机会。

这种缺乏持续改进的态度会导致企业在竞争中逐渐失去优势。

反思与改进:企业应该建立一个持续改进的文化。

他们应该设定明确的目标和指标,并定期进行评估和反馈。

此外,企业还应该鼓励员工提出改进的建议,并给予他们相应的奖励和认可。

通过持续改进,企业可以不断提高品质,保持竞争优势。

四、忽视顾客反馈品质管理的最终目标是满足顾客的需求和期望。

然而,许多企业在品质管理中忽视了顾客的反馈。

他们往往只关注内部的指标和流程,而忽略了顾客的声音。

品质管理的误区

品质管理的误区

品质管理的几个误区(原创)以下是在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在休息的时候会对表面的现象,作深入规律的分析,分析的结果仅代表个人的看法,不足之处还请各位多多指教。

1、脱离客户要求,闭门造车客户对产品或服务的品质要求究竟是如何的?作为品质管理人员,你是真的了解吗,是抓到了客户要求的重点了吗,还是根本就是在发生抱怨的时候才搞明白:原来客户的要求是这样的!?相对于主要品质特性,即功能性的要求,因为业务人员,开发工程人员,制造人员认识到他的重要性,以及各项检验标准是可量化,及可操作性的,一般不会给品质管理造成困扰。

如果这样的重要特性都会造成困扰,反之品质部门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真正的“杀手”是容易被人忽略的部分:辅助功能,外观,包装方式,运输交付过程等后段项目。

这些是品质管控的难点所在,但确实直接影响客户对交货公司的品质保证概念的。

产品的外部品质管控要较内部制程管控复杂的多,因为不可控制的因素增加,可利用资源少。

客户对产品品质要求的范围不只限于入库到上线使用的品质保证,直至最终客户的满意才是对品质的要求达成,否则,所有突发的品质异常都是供应商的责任。

只有这样的理解与认识,才能真正地保证客户的品质要求,对于非数值量化,文字表达的品质要求部分是最容易发生品质争议的,不同的人对同一句话会有不一样的理解,且如何准确的判定也是难题,更重要的对这样的要求是否已超出行业的标准,或已超出企业本身的品质水准,如果是,那么不良的概率又是多少。

要怎样才能提升品质,降低成本,保证客户的要求能满足。

这些都是品质管理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这也是“品质工程”存在的真正意义!为客户设计品质,而非简单的统计分析。

那么如何确保客户要求呢?首先要明确定义客户品质要求的项目(产品前期的开发与设计阶段),其次将这些要求转成内部可执行的制造要求及判定依据(试产阶段),然后是确认达成状况,并持续改善(量产阶段)。

客户品质要求如何取得?(针对生产型企业)标准明确统一,才能避免争议。

质量管理中的误区与解决方案

质量管理中的误区与解决方案

质量管理中的误区与解决方案现代社会中,质量管理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然而,在进行质量管理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误区,影响到企业的运作和发展。

本文将就质量管理中的误区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一、追求完美在质量管理中,有些企业追求完美,极力要求产品符合绝对标准,忽略了产品与市场的匹配度。

这种情况下,企业不仅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还可能失去市场竞争优势。

因此,企业在质量管理时,要根据产品的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来设定标准,合理控制质量水平。

二、单纯依赖技术手段有些企业认为只要投入足够的技术和设备,就能够保证产品的质量。

然而,技术手段只是保证产品质量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管理和流程的控制。

企业需要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制定明确的流程,确保每一个环节都能够贯彻执行,才能真正做到全面提高产品质量。

三、忽视人员培训在质量管理中,人员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有些企业虽然在技术上有所投入,却忽视了对员工的培训与教育,导致员工对质量管理的认识不足,在实际操作中容易出现问题。

因此,企业需要注重人力资源的开发,不仅要提升员工的技术水平,还要加强员工的质量意识,使他们能够在工作中时刻保持高度的质量要求。

四、缺乏有效的反馈机制在质量管理中,及时反馈是非常重要的。

有些企业虽然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却没有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导致问题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

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质量检测系统,采用科学的统计方法来分析质量数据,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保证产品质量。

五、质量管理与生产过程脱节有些企业在质量管理中,只是停留在表面,没有将质量管理融入到生产过程之中。

这种做法容易导致生产与质量管理脱节,无法真正实现质量管理目标。

企业应该将质量管理作为全员参与的工作,将其融入到生产的每一个环节中去,做到源头管理,确保产品的每一个环节都符合质量要求。

六、短期利益至上一些企业为了追求短期利益,常常采取降低成本的方式来达到质量管理的目的。

然而,质量和成本是有着天然矛盾的关系,只有投入更多的成本,才能够获得更高的质量。

质量控制中的常见误区及解决方法

质量控制中的常见误区及解决方法

质量控制中的常见误区及解决方法质量控制在生产和管理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常常存在一些误区影响了质量控制的效果。

本文将介绍质量控制中常见的误区及解决方法。

一、质量控制概念误区在质量控制的实践中,很多人对质量控制的概念存在误解,认为质量控制就是检测和排除次品。

实际上,质量控制是一套系统性的管理方法,目的是预防问题的发生而不是简单地排除次品。

只有在源头控制和过程控制上下功夫,才能有效提高产品质量。

二、重视检测过程很多企业在质量控制中只重视产品检测的结果,而忽视了检测的过程。

实际上,检测的过程同样重要,检测方法和标准的确定会直接影响到结果的准确性。

因此,在质量控制中,应该重视检测过程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三、忽视员工培训员工是质量控制的执行者,他们的素质和技能直接影响到产品质量。

然而,很多企业在质量控制中忽视了员工的培训,导致员工对操作流程和标准不够熟悉,影响了质量控制的效果。

因此,企业应该加强员工培训,提升员工的专业水平。

四、忽视数据分析数据是质量控制的重要依据,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然而,很多企业在质量控制中忽视了数据分析,只关注结果而不关注数据背后的原因。

建议企业加强数据分析能力,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五、使用不合适的工具质量控制需要依靠一系列工具和方法,然而很多企业在选择工具时存在误区,盲目跟风或选择不适合自身情况的工具。

在质量控制中应该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工具和方法,确保质量控制的有效性。

六、缺乏持续改进意识质量控制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不能只停留在表面的检测和治标的阶段。

很多企业在质量控制中缺乏持续改进的意识,导致问题反复出现。

建议企业在质量控制中注重持续改进,不断优化流程和提升效率。

七、质量控制与成本之间的平衡很多企业在质量控制中存在一个误区,即质量控制会增加成本。

实际上,质量控制和成本之间是可以平衡的,通过有效的质量控制可以减少不合格品率,提高生产效率,从而降低成本。

质量管理中的误区与解决方法

质量管理中的误区与解决方法

质量管理中的误区与解决方法在当今各行各业中,质量管理一直是企业追求的重要目标。

然而,在质量管理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误区,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力。

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探讨质量管理中的误区,并提出解决方法,帮助企业更好地进行质量管理。

第一,有些企业认为质量管理只是生产部门的事情,其实质量是全员参与的事情,每个员工都应该对产品质量负责。

企业应该加强员工的培训,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让每个员工都明白自己在质量管理中的重要性,从而形成全员质量管理的氛围。

其次,一些企业追求的唯一目标是“高效率”,忽略了“高质量”。

他们会将加工过程中的检验环节缩减,忽视了产品质量的重要性。

其实,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如果产品质量出了问题,再高的效率也无法弥补。

因此,企业应该在高效率的基础上,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监控,确保产品合格率。

再者,有些企业迷信工具,而忽视了质量管理的本质。

比如,一些企业盲目引进了各种管理工具,如Six Sigma、PDCA等,却没有理解这些工具背后的质量管理理念。

企业应该注重培训员工的质量管理知识,让他们深刻理解质量管理的原理,而不是只是简单地使用工具。

另外,有些企业缺乏对供应商的管理,导致原材料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质量问题往往从原材料环节产生,如果企业无法控制原材料的质量,就无法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

因此,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供应商管理体系,对供应商进行监督和评估,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标准。

此外,一些企业对客户的需求没有充分了解,导致产品与市场需求脱节。

企业应该加强市场调研,了解客户的需求和反馈,根据客户的需求调整产品设计和生产流程,确保产品能够满足市场需求。

另一方面,有些企业对质量管理中的数据分析和反馀利用不足,导致无法及时发现质量问题。

企业应该加强对生产数据的分析,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建立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数据的实时监控和分析,及时发现并解决质量问题。

此外,质量管理中对于人为因素的忽视也是一个误区。

质量管理中的误区与正确做法

质量管理中的误区与正确做法

质量管理中的误区与正确做法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质量管理这个词汇,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都会涉及到质量管理的问题。

但是,很多人对于质量管理存在着一些误区,导致了一些问题的出现。

正确的质量管理做法对于保证产品的质量和提高工作效率至关重要。

接下来,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质量管理中的误区与正确做法。

一、质量管理的概念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质量管理的概念。

质量管理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全面提高产品的质量水平。

质量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它要求企业在整个生产过程中,从原材料的采购到产品的销售,都要保证质量稳定、可靠。

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误区一:只注重产品的外观许多企业在进行质量管理时存在着一个误区,那就是只注重产品的外观。

他们认为只要产品看起来漂亮,就能够吸引消费者,却忽略了产品质量是否符合标准。

这种做法是非常危险的,因为产品的外观可以欺骗消费者的眼睛,但不能欺骗产品的实质。

三、正确做法一:注重产品质量正确的做法是要注重产品质量。

只有产品的质量符合标准,才能够赢得消费者的信任。

企业应该加强对产品的质量管控,确保产品符合相关的质量标准和要求。

只有这样,产品才能够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四、误区二:片面追求量大在一些企业中,存在着片面追求量大的误区。

他们认为只要产量足够大,就能够赚取更多的利润。

因此,他们不断地提高生产速度,甚至忽略了产品的质量。

这种做法往往容易导致产品质量下降,从而影响企业的声誉和市场地位。

五、正确做法二:注重质量与数量的平衡正确的做法是要注重质量与数量的平衡。

企业应该在追求产量的同时,也要注重产品的质量。

只有保证产品的质量,才能够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从而在市场上取得更大的竞争优势。

六、误区三:只强调流程标准化有些企业在进行质量管理时,只强调流程标准化,忽视了员工的素质和技能培训。

他们认为只要流程标准化了,产品质量就可以得到保障。

但是,流程标准化只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员工的素质和技能也是影响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质量管理体系的误区与正见

质量管理体系的误区与正见

质量管理体系的误区与正见在质量管理领域,存在许多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误解和偏见。

这些误区可能会导致组织在实施质量管理时遇到困难,甚至失败。

本文将探讨一些常见的质量管理体系误区,并提供相应的正见,以帮助组织更有效地实施质量管理。

误区一:质量管理体系是复杂的和繁琐的许多人认为质量管理体系是复杂的、繁琐的,需要大量的时间和资源来维护。

这种看法使得许多组织对质量管理望而却步。

正见:质量管理体系实际上可以简化和清晰化。

通过将质量管理过程分解为可管理和可控制的部分,组织可以更轻松地实施和维护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体系可以带来许多好处,如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客户满意度等,从而为组织带来更多的商业价值。

误区二:质量管理体系是静态的许多人认为质量管理体系是一成不变的,一旦建立起来就需要保持不变。

正见:质量管理体系应该是动态的,能够适应组织的变化和外部环境的变化。

组织应该定期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审查和改进,以确保其持续适应组织的需要和客户的要求。

误区三:质量管理体系是孤立的许多人认为质量管理体系是孤立的,与组织的其他部分无关。

正见:质量管理体系实际上是组织整体战略的一部分。

质量管理体系应该与组织的其他管理体系,如财务管理体系、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等相互协调,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

误区四:质量管理体系是质量部门的 responsibility许多人认为质量管理体系是质量部门的单独责任,与其他部门无关。

正见:质量管理体系是整个组织的责任。

每个员工都应该参与到质量管理中来,从高层领导到基层员工,每个人都应该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和维护负责。

误区五:质量管理体系只需要遵守标准许多人认为,只要遵守相关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就可以保证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正见:遵守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是必要的,但仅仅遵守标准是不够的。

组织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制定和实施适合自己的质量管理体系。

组织还应该定期进行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以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持续改进。

质量管理中的误区与解决方案

质量管理中的误区与解决方案

质量管理中的误区与解决方案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质量管理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而在质量管理中,常常会出现一些误区,导致质量无法得到有效控制。

本文将从质量管理中的误区入手,探讨其中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以期为企业质量管理提供启示。

误区一:只注重结果,忽略过程在质量管理中,很多企业只注重最终的结果,却忽略了过程。

这种做法容易导致问题发生时才发现,增加解决问题的成本和时间。

解决这一误区的方法是注重质量控制的整个过程,强调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确保每一步的质量都得到有效控制。

误区二:过分依赖技术手段,忽视人的作用有些企业在质量管理中过分依赖技术手段,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技术只是手段,人是决定因素。

解决这一误区的方法是注重培养员工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感,使其在质量管理中发挥积极作用。

误区三:片面强调数字,忽视实质很多企业在质量管理中片面强调数字指标,而忽视了实质内容。

数字只是表面,实质才是关键。

解决这一误区的方法是注重质量管理的本质,抓住关键环节,确保实质内容符合要求。

误区四:流于形式,缺乏深度一些企业在质量管理中流于形式,只做表面功夫,缺乏深度。

质量管理需要深入挖掘问题根源,才能找到解决之道。

解决这一误区的方法是注重深度分析,找出问题根源,从根本上解决质量问题。

误区五:忽视变革,固步自封有些企业在质量管理中忽视变革,固步自封。

质量管理需要不断改进和创新,才能跟上时代潮流。

解决这一误区的方法是注重创新意识,积极推动变革,适应市场需求。

误区六:重视表面问题,忽略根本矛盾很多企业在质量管理中只重视表面问题,却忽略了根本矛盾。

解决质量问题需要找到根本矛盾所在,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解决这一误区的方法是注重深度分析,找出问题根源,切实解决质量问题。

误区七:孤立管理,缺乏整体观念一些企业在质量管理中孤立管理,缺乏整体观念。

质量管理需要整体协同,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解决这一误区的方法是注重团队合作,强调整体观念,实现各部门协作。

误区八:盲目追求效率,牺牲质量有些企业在质量管理中盲目追求效率,牺牲了质量。

质量控制中常见的误区及对策

质量控制中常见的误区及对策

质量控制中常见的误区及对策在生产过程中,保证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然而在质量控制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误区,如何及时发现并解决这些误区成了企业需要思考的问题。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探讨质量控制中常见的误区及对策。

一、质量控制中常见的误区在进行质量控制时,有时候企业会陷入一些误区中难以自拔。

首先,有些企业追求速度而忽视质量,导致产品质量下降。

另外,有些企业过于依赖设备和技术,忽视了人员素质和管理的重要性。

此外,有些企业过分强调检验而忽视了预防控制,导致问题反复出现。

再者,有些企业只关注产品外观而忽视了内在质量,这样虽然能够增加产品的销售量,但是长远来看会损害企业的声誉。

二、对策一:注重管理和培训对于追求速度而忽视质量的企业,可以通过加强管理和培训来解决。

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责任心,确保每一个环节都受到有效监督和管理。

三、对策二:平衡技术与人员素质对于过于依赖设备和技术的企业,应该求得技术与人员素质的平衡。

企业可以通过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同时加大对员工的培训力度,使员工能够熟练运用设备和技术,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

四、对策三:强化预防控制对于过分强调检验而忽视预防控制的企业,应该改变质量控制的思路,注重提前预防。

企业可以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从源头上控制质量变异,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五、对策四:内外兼修,注重内在质量对于只关注外观而忽视内在质量的企业,应该内外兼修,注重产品的内在质量。

企业在提升产品外观的同时,也应该注重产品的功能和质量,确保产品的品质符合市场需求,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六、结合以上对策,企业可以全面提升质量控制水平,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靠,提高客户满意度,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七、质量控制也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企业应该密切关注行业的发展动向,引进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技术,不断完善自身的质量管理体系,适应市场的需求变化,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质量管理实践中的误区及防范措施

质量管理实践中的误区及防范措施

质量管理实践中的误区及防范措施在质量管理实践中,经常会遇到一些误区,这些误区可能会导致产品或服务的质量下降,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因此,我们需要认真分析这些误区,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防范。

下面将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质量管理实践中的误区及防范措施。

首先,有些企业可能存在对质量管理的理解不足的问题。

他们认为质量管理只是在产品出现问题时进行检查,而忽视了质量管理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性。

因此,企业需要加强对质量管理理念的培训,提高员工对质量管理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其次,一些企业可能存在对质量标准的片面理解。

他们认为只要产品符合国家标准就可以了,而忽视了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反馈。

因此,企业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反馈及时更新质量标准,确保产品质量能够满足客户需求。

其三,一些企业可能存在对质量检验的盲目自信。

他们认为通过严格的质量检验就可以确保产品质量,而忽视了预防性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因此,企业需要加强对质量的预防控制,提高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水平,减少质量问题的发生。

第四,有些企业可能存在对质量问题的逃避态度。

他们认为质量问题不存在或者不太重要,只顾追求短期利润和市场份额。

然而,质量问题的积累可能导致产品质量的下降和消费者信任的丧失。

因此,企业需要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明确质量责任和管理流程,及时处理质量问题,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第五,一些企业可能存在对质量成本的忽视。

他们认为提高产品质量需要增加投入,而忽视了质量问题可能带来的后果和成本。

因此,企业需要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合理规划质量投入和控制成本,确保产品质量和利润的平衡。

第六,有些企业可能存在对质量改进的困难。

他们认为一旦形成了质量问题就难以解决,而忽视了持续改进的重要性。

因此,企业需要建立质量改进机制,鼓励员工提出改进建议,加强对生产过程的监控和调整,持续改进产品质量。

第七,一些企业可能存在对质量数据的管理不力。

他们没有建立完善的质量数据统计和分析方法,无法及时掌握产品质量状况和相关数据。

产品管理的五大误区

产品管理的五大误区

产品管理的五大误区产品管理是企业运营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直接影响着公司的盈利和长远发展。

然而,在产品管理中存在着一些常见或普遍的误区,导致企业无法达到预期目标或者错失商机。

在本文中,笔者将会探讨产品管理中的五大误区,并提供一些解决方法供读者参考。

误区一:忽略顾客需求产品经理往往是企业中最了解顾客需求的人,在产品设计阶段,他们必须与顾客沟通,确定需求点,并将其转化为功能。

然而,很多企业在产品开发的过程中,将顾客需求的重要性忽略,而将产品设计过程与内部目标合二为一,导致最终产品与顾客期望差距较大,影响销售和用户体验。

解决方法:产品经理需要从消费者的角度思考问题,并将其转化为产品概念。

这意味着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与消费者进行有效的沟通,确保产品特性和设计能够满足其需求,同时,产品经理还需要了解消费者的喜好和品牌情感,这有助于构建长期稳定的关系。

误区二:过度追求创新首先,追求创新充满不确定性,风险高,需要专业领域的一定精通。

其次,每个人对于“创新”的理解都不一样,这可能导致产品设置过于复杂、过高的价格、过大的市场占有率等问题。

产品的创新需要有质量的保障,而不是纯粹的追求创新。

解决方法:产品经理需要审慎考虑市场所需和公司内部资源之间的平衡,寻找合适的平衡点。

在产品的开发中应该注重市场定位,了解市场的需求以及顾客的期望,有目的地提出改进意见或者产品优化方案,减少投资风险,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损失。

误区三:销售单一化很多企业在产品管理中出现的一个重要问题是销售方案过于单一化,企业们过于关注产品的增长,而不关注长期效益。

这会导致产品市场占有率的优先级高于利润,将错失更好的产品机会。

解决方法:产品经理需要关注短期收益和长期价值,并为销售和市场策略、产品定价等做好规划和预测。

同时,能够择时出售,降低自身的风险,并在销售方案上进行多样性的布局。

误区四:信息不透明企业中往往有很多来源的信息,包括销售部门和客户信息。

护理品管圈误区及关键培训课件

护理品管圈误区及关键培训课件

护理品管圈误区及关键培训课件护理品管圈在医疗护理领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负责确保医疗过程中的安全和质量。

然而,由于各种误区的存在,有时候护理品管圈的工作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结果。

本文将介绍几个常见的护理品管圈误区,并提供关键的培训课件,帮助护理品管圈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些误区。

误区一: 操作规范固守有些护理品管圈人员误以为只要操作按照规范来执行,就能确保质量和安全。

然而,实际上,操作规范只是一种指导,不能完全覆盖所有情况。

在某些情况下,临床护理人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做出灵活的判断。

因此,仅仅固守操作规范可能会忽视一些特定情况。

护理品管圈人员需要了解并引导临床护理人员在规范和实际操作之间取得平衡。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培训课件应包含以下内容:•强调操作规范的重要性,但同时指出规范并不是唯一的准则。

•提供实际案例,让护理品管圈人员能够了解规范在不同情况下的应用。

•鼓励护理品管圈人员与临床护理人员开展良好的沟通,以了解实际操作中的问题,并共同寻找解决方案。

误区二: 忽视数据的重要性护理品管圈人员通常需要处理大量的数据,包括治疗结果、药物使用和病人满意度等。

然而,一些护理品管圈人员可能忽视了数据的重要性,仅仅以经验和直觉来判断质量和安全。

这可能导致对于问题的忽视和错误的决策。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培训课件应包含以下内容:•强调数据在品管过程中的重要性和作用,以及如何正确收集和分析数据。

•提供数据分析工具的使用方法,例如Excel和其他统计软件,以帮助护理品管圈人员更好地理解数据。

•提供实际案例,让护理品管圈人员了解数据如何帮助他们做出正确的决策。

误区三: 缺乏团队合作护理品管圈需要与其他临床和非临床部门密切合作,以确保医疗服务的整体质量。

然而,一些护理品管圈人员可能忽视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较少与其他部门开展有效的合作。

这可能导致信息共享不足、决策缺乏全面性,从而影响整体质量。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培训课件应包含以下内容:•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并提供示例,解释团队合作对于护理品管圈工作的价值。

精品:品管手法运用与误区分析

精品:品管手法运用与误区分析
6、有追必有报:对管理追踪的结果要在下次会 议上展示
2021/4/9
18
• 圈会: • 建议两周左右开一次,有需要时可以随时召开临时会议。 • 人人参与,不能光听不发言。 • 圈会一定要有记录。
2021/4/9
19
step.1 主题选定
目的:明确研究主题和具体目标,确定研究对象范围, 即干预/受益人群是谁、包含那些人或物、排除那些人或 物
■ 名称 ■ 圈名寓意 ■ 圈标志 ■ 标志寓意
圈会议制度
■ 会议周期 ■ 会议记录 ■ 圈活动日历
2021/4/9
12
• 圈活动日历:
• 准备一本日历本,将品管活动计划时间分布标注于日历 上,有圈会、重要事件等在日历上用醒目标志圈出。
• 圈活动日历的意义:一方面对圈员起到提醒作用,一方 面方便上级部门检查。
22
主题选定—操作流程
准备主题
挑选主题
完善主题
头脑风暴法:
又称智力激荡法、脑力激荡法、自由思考法
是一种激发思维的方法
联想是基本过程
原则:1、禁止批评——不任意地批评见解的好坏 2、自由奔放——围绕主题多方位提出见解 3、追求提案量——由量生质每人至少提出一个见

4、充分活用别人的意见——一个构想可以激发其 他的灵感
2021/4/9
23
• 挑选主题标准步骤: • 1、设定评价项目(条件) • 2、设定评价基准(分值) • 3、依主题逐项打分 • 4、分数累计最高的主题入选
2021/4/9
24
• 常用5、3、1打分法:
马上需要解决的问题反而不适合QCC

分数 5 3
1
评价项目
重要性
迫切性

某电子厂品管七大手法与问题分析解决

某电子厂品管七大手法与问题分析解决
表象 10%
一次原因
.... .
三.解决问题的可能举动 : 1.回避﹕等待他人提出解决对策。
2.妥协﹕提出大家可接受的解决对策。 3.化解﹕变更目标.标准或修正期望以消除问题。 4.面对﹕提出最好的解决办法。
.... .
四.企业问题(阻碍):
1. 那些特定工作给你带来最多困扰? 2. 由于延迟与瓶颈造成那些工作延误? 3. 那些工作需要大量奔波? 4. 那些工作需要重做? 5. 有那些工作.设备可以减少? 6. 那些工作令人不满? 7. 那些工作常犯错? 8. 那些重要信息无法产生.错误.延迟? 9. 那些是材料不恰当使用? 10.那些是不必要的动作? 11.什么工作需要大量检查? 12.那些设备引起问题? 13.什么工作引起伤害?
.... .
4.消除环境乱象: • 工作场所脏乱,代表效率低落、品质不稳定及种种的浪费。 • 消除脏乱的良方就是推行“5S活动”。 • 脏乱虽然不是影响品质的绝对因素,但从实际的例子中,不得
相信它影响品质有关系。 5.收集现场数据: • 每天对生产线上产生的不良品进行统计,是收集品质信息的
作之一,作是否处于受控的重要手段。 6.稳定的原材料供应商: • 再好的技术及机器设备,假如缺乏良好稳定的材料,还是难以
平均值与变异性来考虑=>直方图&管制图 4. 所有的数据不可仅止于平均,须跟据数据之来龙去脉.考虑适
的分层=>层别法 5. 并非对所有的原因采取处置,需跟据先从影响较大的2~3项采
措施.即所谓的重点管理=>柏拉图
.... .
柏拉图
散布图
直方图
步骤 一
问题点
步骤 二
掌握现状
原因与结果之关系
步骤 三

品质管理有哪些误区-品质管理的十大误区

品质管理有哪些误区-品质管理的十大误区

品质管理有哪些误区-品质管理的十大误区品质管理有哪些误区-品质管理的十大误区想要让品质管理的好,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千万不要走进误区!下面,店铺为大家讲讲品质管理的十大误区,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对不良品质现象只治标不治本对不良品质现象只治标不治本,就好比治理环境污染,只清理污染物,而不去堵塞污染的源头,结果是永远忙于"污染-清理-再污染"的无尽循环。

缺乏以数据说话片面依靠经验和直觉管理是一个较普遍的品质管理弊端,典型的情况有:对于品质情况,仅有一些主观概念和总体性笼统的评价,而没有准确、详尽基础数据说得清楚、说得准。

片面依赖于事后把关片面依赖于事后把关的现象普遍存在,质量部门只负责检验,而不管品质管理体系的其它过程,同时又没有其它部门承担品质管理体系保持的职责,对产品质量全部依赖于检验。

忽视科学的措施和方法品质管理忽视科学的措施和方法最主要的表现为:完全依靠个人经验和喜好行事,以人为因素为主导,管理行为存在较大的主观随意性,而抛开文件化的质量管理体系,不讲究品质管理措施和方法的科学性、合理性。

不注重品质管理体系系统的建设和完善片面强调员工个人改进而不注重品质管理体系系统的建设和完善,忽视了系统环境对个人意识和能力的影响,没有认识到两者的相辅相成的.关系。

品质部门角色定位错误现代品质管理的精髓和核心是预防。

将质量部门当成"消防员"、"抢险员",成为纯粹的品质检验部门,而放弃日常的防"火"和消灭隐患,放弃其它关键的品质管理体系过程,是明显有违预防原则的。

宁愿为"火警"、"险情"付出高昂代价,而不愿意为日常的防"火"和消灭隐患相对较少的资源,是明显不符合经济效益原则的,是本末倒置和不明智做法。

正确的观点正如克劳士比所说,品质系统的作用是预防,而不是检验。

最高管理者缺位品质管理最高管理者缺位的情况主要有:没有参与质量方针、目标的制定、评价和修订。

品质管理十个误区

品质管理十个误区

品质管理十个误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只有靠品质才能赢得市场,要有效的达到品质管理的目标,必须由企业的管理层开始做起,那么品质管理的误区有哪些?误区之一:片面依赖于事后把关质量部门,就是单纯的质量检验部门,只有质量检验功能,而没有或弱化了质量管理体系保持功能、质量改进和完善功能。

宁愿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精力投入到质量检验和不合格品处理,而不愿意将丝毫的资源投入到质量管理体系保持、改进和完善。

事前策划不落实,事中控制不到位,事后再追究不合格责任也不会有很好的效果。

忽视质量管理体系全面、系统控制,结果就是质量问题频发、合格率水平得不到提高、不良成本居高不下,向质量要效益也就是一句空话。

误区之二:忽视科学的措施和方法最主要的表现为:更多的依靠个人经验和喜好行事,以人为因素为主导,管理行为存在较大的主观随意性,而抛开文件化的质量管理体系,不讲究质量管理措施和方法的科学性、合理性。

与现代质量管理的科学原则相比,忽视科学的措施和方法,类似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和漫无目标地将资源、精力分散到各种不知是否正确的事情上。

因此,忽视科学的措施和方法的质量管理,不得要领,自然不会有明显成效,事倍功半甚至徒劳。

误区之三:不注重质量管理体系系统的建设和完善片面强调员工个人改进而不注重质量管理体系系统的建设和完善,忽视了系统环境对个人意识和能力的影响,没有认识到两者的相辅相成的关系。

凡出现质量问题,只向员工个人追究责任,而不寻找质量管理体系的系统漏洞和缺陷。

片面要求员工提高改进个人意识和技能,而忽视创造员工提高改进意识和技能的条件,不提供培训资源、管理制度保障和激励等改进的环境。

陷于处理具体的质量问题、不合格品泥潭,只知道埋头“发现问题-处理问题-再发现问题”的无穷恶性循环,并将问题的原因归咎于员工个人素质的不足,只知追究员工的不合格责任,而忽视导致这些质量问题的管理体系系统漏洞和缺陷。

误区之四:对不良品质现象只治标不治本对不良品质现象只治标不治本,就好比治理环境污染,只清理污染物,而不去堵塞污染的源头,结果是永远忙于“污染-清理-再污染”的无尽循环。

护理品管圈误区及关键

护理品管圈误区及关键

护理品管圈误区及关键引言在护理品管圈中,有许多误区存在,这些误区往往会导致一些重要的关键被忽视或错误处理。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护理品管误区,并重点强调一些关键问题,帮助护理品管人员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护理品管圈常见误区1. 忽视过程和流程的重要性在护理品管过程中,很多人往往只关注结果,而忽视了过程和流程的重要性。

过程和流程是确保护理品质的关键,它们决定了产品的质量和用户体验。

因此,忽视过程和流程的重要性将导致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从而影响护理品质的提升。

2. 管理人员对品质的误判在护理品管圈中,管理人员往往对品质的评判存在误区。

他们可能过于注重表面的指标,如外观和尺寸等,而忽视了更重要的性能和功能。

因此,他们的决策和行动往往不能真正提升产品的品质,反而可能误导了团队成员的努力方向。

3. 缺乏数据驱动决策的意识数据是决策的重要依据,然而在护理品管圈中,很多人缺乏数据驱动决策的意识。

他们往往凭借经验和直觉做出决策,而忽视了数据分析的重要性。

这种做法容易导致决策片面和不准确,从而影响了品质的提升。

4. 忽视员工参与的重要性护理品管圈中,很多人忽视了员工参与的重要性。

他们可能认为品质控制是一项专业的工作,只有专业人士才能参与。

然而,员工作为生产过程的参与者,具有独特的视角和经验,他们能够提供宝贵的改善意见和建议。

忽视员工参与将导致品质的优化受限和难以持续改进。

护理品管圈关键问题1. 过程和流程管理过程和流程管理是保证护理品质的关键。

在护理品管圈中,需要重视过程和流程的设计和优化,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够达到标准要求。

同时,还需要设立合适的监控措施,及时发现和纠正可能存在的问题。

只有通过对过程和流程的严格管理,才能保证护理品质的稳定和持续提升。

2. 品质评判的准确性护理品管圈的管理人员需要具备准确评判品质的能力。

他们应该了解产品的核心功能和性能要求,并基于这些要求制定评判标准。

同时,他们还应该注重用户反馈和需求,确保评判标准与用户需求保持一致。

品管圈应用“四大误区”(全文)

品管圈应用“四大误区”(全文)

品管圈应用“四大误区”要说品管圈在医疗圈的应用有多火?上《ZG学术XX络出版总库》(CNKI),在“医药卫生科技”领域搜一搜就能知道答案。

在以“品管圈”为推动这一治理工具使用的人物,正是20XX 年发表了唯一品管圈文章的刘庭芳,他现于清华大学医院治理研究院任教,同时是ZG医院品管圈联盟主席。

品管圈的使用如火如荼,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是否存在“走样”现象?面对成绩的同时,刘庭芳并没有止步,带领团队开始了长达两年多的学术研究。

近日,在“全国医院品管圈活动与追踪评价工具应用成果汇报暨学术报告会”上,刘庭芳首次对外公布了“医院品管圈应用存在问题”的研究成果。

他指出,在品管圈操作的十大步骤中主要存在四大问题――主题选定的问题、真因验证的问题、对策拟定的问题以及标准化相关问题。

幸免“上级政策”困扰“不要小看主题选定,这可是整个品管圈实施的第一步,决定着以后品管圈开展的质量和顺利程度。

”刘庭芳如是说。

在研究过程中,刘庭芳及其团队发现,主题选定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评价维度定义欠准确、评价关键维度缺失、评价维度缺乏权重、主题选定具有圈内局限性。

对于其中“评价维度定义欠准确”,他给予了详细解释。

品管圈活动的每一期主题主要通过“评价法”来确认,所有圈员依据评价维度对每一个备选主题进行打分,将所有备选主题的分数求和或取平均值,分数最高者当选。

刘庭芳表示,在应用评价法进行实际操作时往往由于评价维度指标缺乏详细说明,进而导致不同圈组、圈员对同一个评价维度的理解产生分歧或者误判。

在调查中,刘庭芳发现绝大多数圈组选用了来源于台湾的“上级政策”作为评价维度,对此,他并不赞同。

“上级政策是指GJ的宏观政策,地方区域政策还是医院自身进展政策?这里并没有明确推断。

况且,与政策相符并不一定代表领导层对特定主题的重视。

”刘庭芳表示,品管圈选定的多数主题是在科室内即可以解决的问题,不宜提上级政策,他建议修定为“上级重视程度”维度。

半数以上缺乏真因验证“大家可以想象吗,在我们分析的品管圈案例中,没有真因验证的占到了52.8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用范围广,从二元或三元配置 中可解决问题的构想
甘特图的扩大使用,有效管理进 度的方法
PDPC法
矩阵数据解析法 关联图法 系统突发
1、寻找最佳决策案 2、目标管理的测定 3、系统的预测及对策的测定
1、复杂工程解析 价 2、复杂多变数据的品质评 3、资料的解析分析
是过程决策的计划图,可使其过 程达到结果的方法
圈会议制度
• • • •
圈会: 建议两周左右开一次,有需要时可以随时召开临时会议。 人人参与,不能光听不发言。 圈会一定要有记录。
step.1 主题选定
目的:明确研究主题和具体目标,确定研究对象范围, 即干预/受益人群是谁、包含那些人或物、排除那些人或 物
主题选定—操作流程
准备主题
挑选主题
完善主题
• • • • •
挑选主题标准步骤: 1、设定评价项目(条件) 2、设定评价基准(分值) 3、依主题逐项打分 4、分数累计最高的主题入选
• 常用5、3、1打分法:
马上需要解决的问题反而不适合QCC

分数 5 3 1
评价项目
重要性 有政策要求 偶尔要求 迫切性 超过6个月 圈能力 科室内解决 护理部解决 上级反复要求 3-6个月
资料收集
数据整理
数据分析
• 流程图的制作规范:
• 常用的流程图符号
• 流程出口及入口: • 收发、执行、处理等工作:
• 选择流向路径(问题点):
• 工作进行方向:
流程图: 由左到右 、由上而下
2、查检表的设计: 查检表定义: 查检表是在收集数据过程中设计的一种表格,是用来记 录事实和分析事实的统计表,它将有关的项目和预定收集 的数据有系统地加以汇总,以便于现状的掌握与了解。
QC七大手法
手法
特性要因图 (鱼骨图)
柏拉图 查检表 层别法 (分类法) 散布图 管制图 直方图
用途
1、管理、教育用 3、源流管理用
1、决定改善目标 3、改善管理用 1、目标管理用 3、改善管理用
备注
可应用反特法,由找要因变换 为找对策方法
抓重点用,能找到改善的要点 协助完成在最短时间内获得必 要的资料收集 借用其他图像,本身无固定图 形 应用范围较小
动词(正向或负向)+ 名词(改善主题)+衡 量指标 例:降低气管插管患者 非计划性拔管率(√)
如:提高母乳喂养成功 率 提高小儿头皮留置 针穿刺成功率
降低呼叫铃声呼叫率 (?) 患者手术中感觉不舒适 (X) 提高手术室物品放置规 范率
注:物品管理一般采用5S管理手法,并不 适合使用品管圈解决
主题选定—操作流程
组圈—步骤和原则
确定圈成员
圈名圈徽
圈会议制度
部门名称:门诊药房圈、急诊科护士圈 部门属性:药剂科中草药圈 凝聚力:同心圈、协力圈、自强圈 美好的寓意:光明圈、爱心圈、阳光圈 文字巧合:胰线生机圈、肾利 圈 最好每个圈员都思考一个圈名,然后投票得出本 圈名称 设计出本圈专属的圈徽
• 请注意: • 先有圈名圈徽在进行主题选定,一般情况下,圈名圈徽与 本期主题不会完全相通,不要预设立场。
2、改善及解析用 4、现场操作标准用
2、明了改善的效果 2、收集数据用
启用层别区分法,找出资料差异的因素,从而对 症下药 1、了解二中因素之间的关系 2、发现原因与结果的关系 1、掌握质程现况的品质 2、发现异状及时采取行动 1、了解分布 3、与规格相比 2、了解制程能力 4、品质情况
了解一批品质的好坏
如何寻找主题: 寻找主题即找质量问题,常见方向有: 1、偏离常态:如静脉输液有标准操作流程,但临床上 由于种种原因无法按标准要求执行。 2、偏离目标:如院内感染有规定比例,但某些科室因 为种种原因却超标了;静脉输液成功率在一定范围内浮 动,但在某一段时间却达不到。 3、与自身科室情况息息相关
• 主题的正确提法:
准备主题
挑选主题
完善主题
头脑风暴法: 又称智力激荡法、脑力激荡法、自由思考法 是一种激发思维的方法 联想是基本过程 原则:1、禁止批评——不任意地批评见解的好坏 2、自由奔放——围绕主题多方位提出见解 3、追求提案量——由量生质每人至少提出一个 见解 4、充分活用别人的意见——一个构想可以激发 其他的灵感
• • • •
圈员选择上的考虑: 1、圈员学历、年资。 2、情绪(负面情绪较重者慎重)。 3、怀孕、哺乳期、家有1岁以下小儿的护士不建议加入。
• 圈秘: • 也可称为副圈长,协助圈长整理品管圈每个阶段内容,组 织、协调会议等。 培养人才,促进品 • 第一轮:圈长:护士长、圈秘:护士A 管圈活动持续发展。 • 第二轮:圈长:护士A、圈秘:护士B • 第三轮:圈长:护士B、圈秘:护士C
新QC七大手法
手法
亲和图法 (KJ法) 矩阵图法 箭头图法
用途
1、繁杂的文字语言,结合成易懂的方案 2、用以认清事实与突破现状
备注
语言的收集,再以相互间的关系 以一览表的构架组合
1、应用系统展开 2、工程不良原因追查 3、多元性思考,可明确找出问题的方法
1、找工程中要径路线法 2、用于如期完工或赶工作业,可降低成本
自主性 民主性 科学性
品管圈十大步骤
• ·
1、主题选定
计划(plan)
2、拟定活动计划 书 3.、现状把握
4、目标设定 5、解析 6、对策拟定
实施(Do)
确认(check)
7、对策实施与检讨 8、效果确认 9、标准化
无效果
处置(Action)
10、检讨与改进
品管圈的步骤及目的
步骤 组圈 主题选定 目的 建立品管圈执行团队 确定改善方向、明确改善主题
现状把握—流程
统计设计
资料收集
数据整理
数据分析
通过客观数据的收集,了解问题现状,找出重点 1、统计设计 2、流程图 3、查检表设 计 4、预实验 1、三现原则 2、文字记录 法 3、影像记录 法 4、问卷调查 法 1、归纳数据 2、降序排列 3、计算比例 4、比例累加 1、柏拉图 2、划分80/20 3、确定重点
查检表的要点: 1、标题明确 2、时间、周期、频率明确 3、地点 4、理由:4—6项为宜 5、方法:正、√、△、○ 6、预留空格(查检项目随时检讨,必要的加进去,不 必要的删除)
手术室接骨科病人延迟因素查检表
10月1日 10月2日 10月3日 10月4日 10月5日 10月6日 合计 相关文书不 完善 切口未标识
组圈—步骤和原则
确定圈成员
开会准则 1、有会必有题:开会必须有讨论的主题 2、有题必有议:团队要根据主题讨论 3、有议必有果:主题讨论后要有结论或决定 4、有果必有责:结论或决策要确定负责人 5、有责必有追:负责人要对负责项目进行追踪 管理 6、有追必有报:对管理追踪的结果要在下次会 议上展示
圈名圈徽
如:减少留置针意 外拔管率 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如:提高静脉输液 操作的规范性 提高护士洗手的依 从性
注:新旧QC七大手法无优劣之分,适应对象不同而已。
各类图表使用的时机
• • • • • • 比较数据的数量 数量与时间的变化 数据内层次分类 选择观察重点 安排工作进度 分析原因或寻求对策 柱状图 推移图 饼状图 柏拉图 甘特图 鱼骨图,系统图
现状把握—流程
统计设计 1、流程图的制作:
为什么要制定流程 图: 将工作过程绘制成 流程图,能比较清 晰地查找原因和制 定对策。 使用流程图的优点: 1、对现有的工作流程一目 了然; 2、能正确理解较难把握的 问题的全貌; 3、容易表现工作的各个步 骤; 4、在计划阶段使用,可正 确掌握工作的步骤;
3、写出题目对医院、同仁、患者的好处 注:对同仁、对患者的好处必须落到实处,切忌假、大、 空,对医院而言这一点上可以美化一下。 如: 主题:降低住院患者失禁性皮炎的发生率 对护士:减轻护士工作量,预防压疮形成,提高护理质量 对患者:减轻患者痛苦,经济负担 对医院:提高患者满意度,使医院科室获得患者口碑 4、写出文献查询结果、出处
品管圈操作
组建品管圈
搭建品管圈活动团队,确定圈名,圈活动的运作形式、 圈管理规范等相关内容。
形成圈活动规则、核心管理表格。
组圈—步骤和原则
确定圈成员
圈名圈徽
圈会议制度
■ 人员类型 ■ 圈长 ■ 圈秘书 ■技能评价
■ 名称 ■ 圈名寓意 ■ 圈标志 ■ 标志寓意
■ 会议周期 ■ 会议记录 ■ 圈活动日历
品管手法运用与误区分析
护理部:
品管圈基本情况介绍
群众性
品管圈的基本概念
目的性
• 品管圈(QCC)是由同一个工作场所的人(5—12人)为 了解决现场工作问题,提高工作绩效,自动自发地组成一 个团队(圈),然后团队成员分工合作,应用品质管理的 手法工具,进行各种分析,解决工作场所的问题以达到改 善业绩的目标。
5
5
5
20
1

4.降低高危导管可留 置时间的意外拔管率
3
3
3
35
14
3
5.降低呼吸机相关性 肺炎发生率
5
3
3
5
16
2
注:打分是指每个圈员都对项目进行打分,然后将分数汇总填入打分表内,所以不 可能只有几分
主题选定—操作流程
准备主题
挑选主题
完善主题
目的:奠定现状把握的基础 做法: 1、审核主题描述 2、说明衡量的指标及计算公式 如: 主题:降低住院患者失禁性皮炎的发生率 衡量指标:失禁性皮炎的发生率 失禁性皮炎定义:皮肤长期暴露在尿液与粪便中,导致会 阴部、肛门周围皮肤受损。 发生失禁性皮炎的人数 失禁性皮炎发生率= 大小便失禁的人数 X100%
起止 P 时间
D
C
A
制作人: 备注:
QCC操作详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