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抗日战争》导学案

合集下载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4单元第16课抗日战争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4单元第16课抗日战争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通过分析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经过和结果,使学生能够运用史料进行实证分析,形成对抗日战争的客观认识。同时,本节课还将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使学生能够对抗日战争中的重要事件、人物和战争策略等进行合理的解释和评价。此外,本节课还将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素养,使学生能够理解抗日战争在中国历史中的时空背景,并能够将抗日战争放入中国近代史的整体时空中进行认识。最后,本节课还将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使学生能够从历史的角度思考抗日战争对于中国的现实意义,并能够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增强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抗日战争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知道抗日战争是什么吗?它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展示一些关于抗日战争的图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抗日战争的历史氛围。
简短介绍抗日战争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抗日战争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或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应用抗日战争的历史经验解决实际问题。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抗日战争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九、作业评价
1.作业完成情况:对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了解他们是否能够按时完成作业,并能够认真对待每一个问题。
2.作业质量:对学生的作业质量进行评价,了解他们是否能够准确地回答问题,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解释。

教案

教案

第16课《抗日战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把握日本的侵略以及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史实;了解日本侵华所犯下的滔天罪行;掌握抗战胜利的史实,分析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2.过程与方法:充分运用电化教学手段,通过情景的创设,展示有关图片和影像资料,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和感染力;通过阅读相关材料,引导学生分析抗战胜利的原因及其意义。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

介绍抗日战争中为国捐躯的爱国将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振兴中华高尚情操。

激发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此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强国之志。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侵华日军的滔天罪行;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历史地位。

难点: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形成;抗战胜利的历史地位。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方法:导学案、材料分析法、情境教学课型:复习课教学课程:导入新课:本单元围绕三条线索的展开,近代以来的屈辱史、抗争史和探索史。

近代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不断进行着抗争,三元里抗英运动、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等等都以失败而告终。

抗日战争是近代反侵略战争的第一次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今天让我们再次去了解那段辉煌的历史。

教学新课:请同学们首先完成导学案。

多媒体展示课标要求。

第一幕: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问题情境一:20世纪30年代,日本为什么再次侵华?有哪些侵华史实?1. 教师出示四则材料,学生阅读材料,分析日本侵华的背景。

2.教师展示地图,学生根据课本内容梳理日军侵华的史实,结合地图上的位置,了解中国沦陷的大片地图。

问题情境二:全面侵华期间,日军在中国犯下了哪些滔天罪行?是什么使日本侵略者从人性变为反人类的兽性?1.教师展示南京大屠杀、潘家峪惨案以及七三一部队罪行的图片,让学生感受日军的暴行和中国人民遭受的苦难。

2.学生回答:是什么使日本侵略者从人性变为反人类的兽性?3.师生起立唱国歌。

第二幕:万众一心众志成城问题情境三:为了战胜沾满斑斑血迹的日寇,国共两党采取了怎样不同的抗战策略?1.学生结合教材内容,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共同完成对国民党正面战场、中共敌后战场以及国外战场状况的学习。

初中历史下册第十六课教案

初中历史下册第十六课教案

初中历史下册第十六课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抗日战争的背景、过程和结果,掌握抗日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培养学生分析史料、归纳总结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视和平的情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教学重点:1. 抗日战争的背景、过程和结果。

2. 抗日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教学难点:1. 抗日战争中重大战役的特点和意义。

2.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教学准备:1. 教材《初中历史下册》第十六课《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2. 相关的历史文献、图片、视频等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抗日战争的背景,引发学生对课题的兴趣。

2.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抗日战争的相关内容。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主学习教材,了解抗日战争的过程和结果。

2.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抗日战争中重大战役的特点和意义。

三、合作探讨(15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讲解(15分钟)1. 教师详细讲解抗日战争的背景、过程和结果。

2. 教师分析抗日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五、情感教育(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抗日战争中的英勇事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学生复述抗日战争的过程和结果,巩固所学知识。

七、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绘制抗日战争时间轴,梳理抗日战争的重要事件。

2. 撰写一篇关于抗日战争的感悟文章。

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对抗日战争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正确的历史观,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汲取爱国主义精神,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16课《抗日战争》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16课《抗日战争》优秀教学案例
(二)讲授新知
1.抗日战争的经过:详细讲解抗日战争的经过,包括重大战役和重要历史事件,如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等。
2.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分析日本侵华的侵略行为,如侵略中国的目的、手段等,以及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必然选择。
3.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阐述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如民族解放、国家独立、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等。
5.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培养他们运用史料进行推理和判断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生动展示抗日战争的历史场景,引导学生直观感受抗日战争的残酷性。
2.利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分组探讨抗日战争中的重大战役和重要历史事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运用角色扮演的方法,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角色,增强学生的历史代入感。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抗日战争的基本经过,包括重大战役和重要历史事件。
2.使学生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包括日本侵华的侵略行为和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3.引导学生理解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认识到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必然选择。
4.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够从多个角度审视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和经过。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认识到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正义之战,增强他们的历史判断力。
4.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让学生关注抗日战争中的受害者,学会尊重历史、关爱生命。
5.引导学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树立和平发展的理念,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通过多媒体展示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图片、视频等资料,营造真实的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抗日战争的残酷性。

《第16课抗日战争》教案

《第16课抗日战争》教案

第16课《抗日战争》教学设计★课程标准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战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历史地位。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识记:侵华日军的滔天罪行;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史实。

理解: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全面分析抗战胜利的原因及历史地位。

知识的运用:结合时事客观分析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全面分析抗战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概括历史事件的能力;引导学生分析抗战胜利的历史地位,培养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通过教师创设情境及学生角色扮演,锻炼其合作精神,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创造性。

通过自主学习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史实,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

介绍抗日战争中为国捐躯的爱国将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振兴中华高尚情操。

通过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这一伟大历史事件,激发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此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强国之志。

通过模拟法庭,加深学生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精神的理解。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侵华日军的滔天罪行;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历史地位。

难点: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形成;抗战胜利的历史地位。

★学情分析《抗日战争》这节课同学都很熟悉,而且很多同学对这部分知识比较感兴趣,加上抗日战争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

经过一段时间的高中历史学习,学生已经对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方法有了一定程度的掌握,也已经学会在阅读中提取有效信息。

打算采取学生自主探究为主与教师适当引导归纳总结相结合的方法,创设问题情景,把学生的情感调动起来,让学生在互动学习中获得规律性认识,并加强合作精神的培养。

★教学课时 1课时★教学方法主要采用情境讨论式教学法、问题探究式教学法、角色扮演、小组合作探究,由浅入深,层层推进,从高度、广度、深度上拓展学生的思维,师生共同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第16课 抗日战争导学案(教师版)

第16课 抗日战争导学案(教师版)

第16课抗日战争【课程标准】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复习重难点】学习重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学习难点:抗战中两个不同的战场及其关系;客观评价国民党初期的抗战【自主复习】一、日本的全面侵华1.日本制造一系列侵略中国的事件,使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1)年,制造事变,此后侵占东北。

(2)1932年,制造一二八事变,侵略。

(3)1932年,在东北建立。

(4)1935年,制造事变,威胁平津。

(5)年,进攻宛平城和卢沟桥,制造了事变。

2. 日军的滔天罪行(1)1937年12月,日军在屠杀和平居民三十万人。

(2)1941年,日军在河北制造惨案。

(3)日军在东北成立研究细菌战的部队,称为“部队”二、全民族的抗战1.国共两党停止内战,组成统一战线。

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人民战争路线,即路线。

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开辟根据地。

2.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了会战、会战、会战、会战。

3.1940年,指挥八路军在华北进行百团大战。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成为抗日战争的。

4.1942年,中国政府派遣军到缅甸,同日军作战。

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取得抗战胜利。

6.意义:抗战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的完全胜利,它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和;也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正在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的地位得到提高。

[巧记妙思]1.抗战时期两个战场的关系2.抗日战争【我的疑惑】【合作探究】探究一:日本侵华1.材料一:按明治大帝遗策,第一期征服台湾,第二期征服朝鲜等,皆已实现,惟第三期占领满蒙,以便征服中国领土尚未实现。

”——1927年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向天皇密奏材料二:“帝国内部现正痛切体验:生产力之不足,生产设备之不足,原料之不足及蓄积资本之不足。

四川省射洪县射洪中学高一历史《第16课 抗日战争》教案

四川省射洪县射洪中学高一历史《第16课 抗日战争》教案

四川省射洪县射洪中学高一历史《第16课抗日战争》教案一、教材分析《抗日战争》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6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本节内容是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全面分析了抗战胜利的原因,突出体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作用,理解抗战胜利的重要历史意义。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把握日本的侵略以及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史实;了解日军侵华所犯下的滔天罪行;掌握抗战胜利的史实,分析胜利的原因及意义2.能力目标:通过提供资料、创设情境和组织讨论,培养学生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组织课堂讨论等活动,使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是自强不息的民族,培养学生为祖国做贡献的使命感和爱国主义情操。

结合现实,正视历史,树立理性的爱国主义情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未来。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日军侵华期间的滔天罪行。

中国人民的英勇抗战。

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难点:中国抗战的三个战场的作用以及相互关系。

抗战胜利的原因。

四、学情分析本节内容是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全面分析了抗战胜利的原因,突出体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作用,理解抗战胜利的重要历史意义。

在教学中,由于学生对中国近代史认识还可以,尤其抗日战争。

因此采用情景教学法,创设问题情景,为教与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从而是学生能参与其中,而达到能学会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方法1.采用合作课堂教学模式,学案导学(学案见后面)。

2.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抗日战争》教材,完成学案课前预习部分。

初步认识本课基本知识。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及学案课前预习的完成情况。

必修1第16课《抗日战争》教学设计与反思

必修1第16课《抗日战争》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背景分析(一)课改特点高中历史课程改革最大的特点是采取中外合编的专题史体例,每个单元集中探究一个比较宏观的历史问题,便于从一个特定的视角,对历史事件、现象和人物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究和了解,也更有利于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

鼓励学生独立自主地认识、思考和解决问题,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创新精神和学习能力。

同时,比较注重对学生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教育和培养。

(二)时代背景和平与发展是当今的时代主题,而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胜利60周年纪念,也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在这一背景下开展本课的教学,更有利于营造课堂教学气氛,也能更好地开展爱国主义情感的教育。

使学生认识到和平来之不易,勿忘国耻,努力振兴中华,自强自立,才不会受人欺负。

(三)教学主题本节内容是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全面分析了抗战胜利的原因,突出体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作用,理解抗战胜利的重要历史意义。

在教学中,我积极采用情景教学法,创设问题情景,为教与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二、教学实例(一)情景引入教师:今天是星期一,同学们刚刚参加完升旗仪式回来,现在我来考考大家:升国旗唱的国歌原名叫什么?学生:《义勇军进行曲》教师:我们一起来唱一段国歌吧!(文娱委员领唱,学生齐唱国歌)教师:从甲午中日战争到今天的一百多年里,民族危机意识始终笼罩在国民心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便是这种意识的集中反映。

这首歌创作于1935年,由田汉作词,聂耳谱曲。

从这首歌创作的历史背景看,歌词中“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指的是什么?当时中华民族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学生:华北事变或日本侵华;抗日救国或救亡图存。

教师:这一时期,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请大家翻开课文第30页,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场决定中国命运的著名战争──抗日战争。

(二)讲授新课(板书)第2课抗日战争一、全民族抗战1、日本加快侵略中国的进程: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教师: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使东北三省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1937年爆发的卢沟桥事变标志着全国抗日战争的开始。

山西省运城中学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16课 抗日战争

山西省运城中学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16课 抗日战争

第16课抗日战争学案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掌握日本侵华后全民族的抗战、日军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和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等相关的基础知识。

(2)培养学生树立人民创造历史的唯物史观,提高全面分析历史问题和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重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全面抗战路线;正面战场抗战;抗日战争胜利意义。

难点:抗日战争中两个不同的抗日战场及其关系;如何评价国民政府抗战初期的功过。

课前自主学习一、全民族的抗战1.日本侵华加剧(1)1931年,日本侵略军制造事变,不到半年,侵占整个。

(2)1932年1月,日军袭击上海,制造了事变。

(3)1932年3.月,日本扶植清废帝溥仪,在东北建立。

(4)1935年,日本为侵占华北制造事变。

2.全民族抗战(1)标志:1937年7月7日,日本制造了事变,全民族抗战开始。

(2)国共再度合作: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疯狂进攻,国共两党停止内战,组成战线,全国军民奋起抗战。

(3)正面战场:国民政府先后组织了、、和武汉会战等许多重大战役,广大军民英勇抗战。

(4)敌后战场:1937年秋天,中共制定了动员、争取抗战胜利的路线。

此后,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广泛开展独立自主的,建立。

二、日军的滔天罪行1.南京大屠杀:1937年月,日军攻陷南京,对南京的和平居民进行了大屠杀,在以后的个星期内,被屠杀的和平居民超过人。

2.潘家峪惨案:1941年初,日伪军包围潘家峪,进行疯狂屠杀,全村1500多人中,有多人被杀。

3.细菌武器研究:残暴的日军在中国成立专门研究细菌战的部队,称为⑥部队,惨无人道地利用中国活人做试验。

三、抗战的胜利1.敌后战场:1940年下半年,指挥八路军100多个团,在华北发动百团大战,给敌人重大打击,提高了抗日胜和的信心。

2.国外战场:为确保这条国际交通线,1942每初,中国政府派遣远征军到,同日军作战。

3.日本投降:1945年月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4.抗战胜利的意义:(1)是中国人民100多年来第一次取得的完全胜利。

八年历史(上)16课导学案

八年历史(上)16课导学案
(4)这次大会召开有什么历史意义?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为争取全国抗战的最终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准备了条件。
六、小结
1.1937年~1945年,中国人民经过八年的抗战取得胜利。根据抗日战争相关史实回答:
(1)抗战以来,国民党正面战场在哪次战役中取得了重大胜利?这次战役的指挥者是谁?
台儿庄战役,李宗仁
(2)抗战开始后,八路军在华北地区进行的以破坏敌人交通线为主要目标的战役是什么?这次战役的指挥者是谁?
百团大战,彭德怀
A.林彪B.李宗仁C.张学良D.傅作义
3.“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惟我彭大将军。”这首诗歌赠与的对象彭大将军指挥了哪次战役?(B)
A.台儿庄战役B.百团大战C.徐州会战D.淞沪会战
4.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胜利的相同意义是(A)
①沉重的打击了日寇②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信心
③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④是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一次重大胜利
七、训练验收
1.《大刀进行曲》是流传甚广的抗战歌曲,“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全国爱国的同胞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歌曲中的“鬼子们”指的是什么人?(B)
A.英国侵略者B.日本侵略者C.法国侵略者D.泛指一切侵略者
2.《血战台儿庄》这部电影,反映的是中国军队歼敌1万多人,取得抗战开始后重大胜利的一次战役,战役的指挥者是(B)
八年级历史导学案
第16课
血肉筑长城
课型
自学验收
官李宗仁的指挥下,阻敌于徐州东北的台儿庄,双方展开了一场激战。
2.台儿庄战役,中国军队歼敌一万余人,是抗战以来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广大军民的士气。
3.为了打破日军的“囚笼政策”,从1940年8月起,在彭德怀等人的指挥下,八路军100多个团在华北2000多千米的战线上向日军发起大规模攻击,史称“百团大战”。

第16课抗日战争学案(人教必修1)

第16课抗日战争学案(人教必修1)

第16课抗日战争学案(人教必修1)【考纲课标解读】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掌握日军侵华的史实(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思想上);中国军民的团结抗战,主要理解国共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民党的正面战场和共产党敌后战场的配合作用,抗日战争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战争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

注意比较抗日战争与列强侵华的其他战争结果的不同及结果不同的原因。

【重点难点突破】1.比较近代两次中日战争的异同2阅读下列材料在波澜壮阔的全民族抗战中,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各党派、各民族、各阶级、各阶层、各团体同仇敌忾,共赴国难。

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到处燃起抗日的烽火。

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

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面战场,组织了一系列大仗,特别是全国抗战初期的淞沪、太原、徐州、武汉等战役,给日军以沉重打击。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八路军、新四军、华南游击队、东北抗日联军和其他人民抗日武装力量奋勇作战。

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百团大战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敌后战场钳制和歼灭日军大量兵力,歼灭大部分伪军,逐渐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广大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和海外华人,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以各种方式参加和支援祖国人民抗战,不少同胞为国捐躯。

在日本侵占台湾的半个世纪里,台湾同胞不断进行反抗,共有65万人壮烈牺牲。

在空前惨烈的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前仆后继、浴血奋战,除境内作战外,中国军队还开辟国外战场。

1942年初,中国政府派遣远征军到缅甸,同日军作战。

面对敌人的炮火勇往直前,面对死亡的威胁义无反顾,以血肉之躯筑起了捍卫祖国的钢铁长城,用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

第16课 抗日战争 学案

第16课 抗日战争 学案

第16课抗日战争【课程标准】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学习要求】1.列举南京大屠杀、七三一部队对中国军民进行活体试验等侵华日军的罪行。

2.简述中国军队抗击日军的几次重大战役,中国军民坚持敌后抗战等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

3.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历史原因:田中义一内阁在“东方会议”上制定侵华方针,继续推行“大陆方针”现实原因:日本要摆脱世界性 打击国际因素:国际 盛行外部条件:中国 为其提供了方便根本原因:帝国主义的局部侵华:1931年 ,中国东北三省沦为日本殖民地 全面侵华:1937年7月7日 ,北平、天津相继失守 1937年12月 日军攻陷 进行大屠杀,遇害人数超过30万 1941年初 日伪在河北丰润县制造了 ,杀害1200多人 日军在中国东北成立专门研究细菌战的部队,成为“ ”部队1、 国共两党停止内战,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共(中流砥柱)2、中共制定全面抗战路线,开展游击战争,建立3、1937年9月八路军配合友军取得4、 :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指挥,华北 中国军队 日军一次大规模战役 1、 正面战场组织会战:淞沪会战、 、徐州会战、武汉会战 国民党 2、淞沪会战中坚守宝山县城500官兵,营长姚子青率领,全部牺牲3、淞沪会战中副团长 率800官兵坚守四行仓库,奋战四昼夜4、1942年,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1945年击败侵缅日军【巩固与反馈】1、2007年12月12日,“联众”公司在网上发布公告,推出大型红色民族网游《抗战》。

其活动之一名为“全民抗日,反扫荡”,内容如下:日军将于12月13日12点至16点发动全城扫荡,特号召玩家共同击杀鬼子。

你认为网上举行的这一活动历史依据应为A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B 、1937年日本发动七七事变C 、1937年日军制造南京大屠杀D 、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2、中共在某次会议上提出“今天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是在使国民党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抗战。

第16课抗日战争导学案(秋)

第16课抗日战争导学案(秋)

第16课抗日战争编制人:陈素秋审核人:陈素秋高一班第组编号姓名小组评价:导学案:老师评价课堂表现:【课程标准】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学习目标】1.重点:日军侵华期间的滔天罪行。

中国人民的英勇抗战。

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难点:中国抗战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用以及相互关系;抗战胜利的原因。

2.合作探究,学会依据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和分析问题的方法。

国民党政府:★1.近代两次中日战争不同结局的原因比较(1)战争领导:甲午战争时,清政府腐败无能,慈禧置民族和国家的安危于不顾;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分别开辟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共同对敌。

(2)民众动员:甲午战争中,清政府压制民众的抗日热情;抗战时期,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

(3)战略战术:甲午战争中,李鸿章采取避战自保、消极应战的方针,导致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抗日战争中,两大战场互相配合,中共制定了持久抗战的方针,并把游击战争提高到战略地位,最后赢得了胜利。

(4)国际环境:甲午战争时,西方列强绥靖政策,偏袒日本,使日本侵略者有恃无恐;抗日战争时期,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中国抗战得到了苏、美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的有力支持和援助。

★2.如何看待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两个战场的作用(1)国民党的正面战场承担了抗战初期主要任务,较积极地抗战,粉碎了日帝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野心,促使了相持阶段的到来;同时也为敌后战场的建立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时机;但片面抗战路线不利于抗日力量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2)共产党的敌后战场把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有力地配合了正面战场的防御,并有利于发动人民群众共同抗日。

但其力量尚处于积聚时期。

历史的回顾与反思:1、南京大屠杀:一位历史学家曾估算,如果让所有南京大屠杀的死难者,手牵着手,长度可以从南京到达杭州,延展距离约两、百英里长。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6课《抗日战争》教案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6课《抗日战争》教案

《抗日战争》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卢沟桥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抗战、日军侵华的滔天罪行、百团大战、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及抗战的胜利。

(2)比较分析抗战初期两个战场的不同特点及特点成因;(3)全面分析抗战胜利的原因,尤其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伟大作用及其形成的原因、过程;(4)分析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贡献及地位和抗战胜利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作用;(5)结合时事客观分析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思考战争给中日两国带来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1)运用情景教学法,创设问题情景,通过探究学习,启发引导把学生的情感调动起来,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去;(2)开展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学生自己探究的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国家和民族的利益高于一切。

国难当头之时,中华民族的儿女团结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为维护民族独立进行卓绝的斗争。

(2)使学生认识到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了极大的灾难,中国人民的抗战是“民族抗战”。

(3)通过本课学习,增强学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激发民族责任感、历史使命感,树立强国之志、人文意识。

重点和难点:重点:全民族的抗战难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今年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

七十年前,中国人民在亡国灭种的危机下,奋起抵抗,历时八年,用鲜血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的抗日战歌,他们的英勇事迹时时刻刻激励着我们,勿忘国耻,珍爱和平,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让中国以崭新的面貌伫立在世界东方之林。

新课学习一、全民族的抗战:1、日本大举侵华(抗战前期):(1)1931年9月,制造“九·一八事变”,东三省沦亡;(2)1932年1月,制造“一·二八事变”,袭占上海;(3)1932年3月,扶植溥仪在东北建立伪满洲国;(4)1935年,制造“华北事变”,华北地区日趋殖民化;(5)1937年7月,发动“七七”卢沟桥事变,中华民族抗战开始;(6)1937年8月,发动“八·一三事变”,大举进攻上海;(7)1938年10月,攻占广州、武汉,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人教版必修一第16课抗日战争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必修一第16课抗日战争优秀教学案例
5.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培养正确价值观
本案例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教学全过程,通过讲解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重要战役和英雄人物,培养学生的国家观念和民族自豪感。这种教育方式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激发他们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贡献力量的责任感。
2.学生分小组收集资料、讨论,形成小组观点。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补充。
4.教师总结各小组的观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意义。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抗日战争的背景、重要战役、英雄人物和胜利意义。
2.强调抗日战争对我国历史发展的重要影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三)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是本章节教学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针对特定问题进行讨论、研究。小组成员共同收集资料、分析问题、整理观点,形成小组报告。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学会倾听、表达、交流、协作,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四)反思与评价
教学反思与评价旨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升学科素养。教师将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问题探究的深度、团队合作的表现等方面。此外,教师还将引导学生进行课后反思,总结自己在学习抗日战争历史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奠定基础。
1.教师通过展示一组抗日战争时期的图片,引发学生对这段历史的关注,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图片背后的故事吗?这段历史对我们今天有什么启示?”
2.学生分享自己对图片的观察和感受,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
3.教师简要介绍抗日战争的时间、背景,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1.抗日战争背景:教师详细讲解抗日战争的背景,包括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等,让学生了解战争爆发的起因。

学案10:第16课 抗日战争

学案10:第16课 抗日战争

第16课抗日战争【自主学习】一、全民族抗战1、抗日战争爆发原因(1)日本:①根本原因:的影响(资本主义发展陷入困境和摆脱困境的对策)。

②现实原因: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侵略野心膨胀)。

③历史原因:“”(蓄谋已久)。

(2)中国:①中国近、弱、肥;②国共对峙十年(国民政府正在忙于剿共,对日本蓄谋已久的战争未做好准备)。

(3)国际:英法美的政策(也称姑息政策。

一种对侵略不加抵制,姑息纵容,退让屈服,以牺牲别国为代价,同侵略者勾结和妥协的政策)。

2、日本局部侵华---民族危机加深(1)九·一八事变:年9月18日,日军攻占沈阳,侵占(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

(2)一·二八事变:1932.1.28,袭击。

(3)建立伪满洲国:1932.3。

(4)华北事变:年大批日军入关,威逼(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3、全面侵华——卢沟桥事变(1)时间:年月日夜,“卢沟桥事变”成为全国抗日战争的开端。

(2)影响:日本和中国的开始。

4、抗日战场(1)中共建立战场,年8月,制定抗战路线;①内容: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路线。

②实施:八路军、新四军进入敌后,广泛开展独立自主的战争,建立。

(2)国民党建立战场,制定抗战路线。

正面战场场四大会战:①会战:年月—1937年11月(抗战英烈:坚守宝山县城的、坚守四行仓库的 )上海失守。

意义:粉碎日军的狂妄计划。

②太原会战:1937年9月13日—11月8日,日占太原(大捷取得抗战以来首次胜利)。

意义:国共合作之典范。

③徐州会战:1937.12—1938.5,徐州失守(战役,1938.3,抗战以来取得最大胜利)。

④武汉会战:1938.6-10,武汉失守(抗战进入阶段)。

片面抗战路线——(1)内容:只依靠政府和军队抗战,不发动人民群众的抗战路线.(2)原因: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阶级本性决定(3)国共实行不同抗战路线原因:两党所代表的阶级利益决定的二、日军的滔天罪行1.南京大屠杀(年12月,多万人)。

第16课 抗日战争教案

第16课 抗日战争教案

第16课抗日战争教案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段重要而难点的历史时期。

在这段时期里,中国人民经历了无数的魔难和牺牲,但也展现了巨大的勇气和顽强。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抗日战争的教案。

一、抗日战争的背景抗日战争发生在1937年至1945年的日本侵华战争期间。

这场战争的起因可以追溯到日本对中国东北地区的侵略,随后扩大至全国范围。

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行为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强烈不满和反抗,中国人民开始了长期而难点的斗争。

二、抗日战争的意义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为保卫国家独立和民族尊严而进行的正义战争。

这场战争的意义不仅在于中国人民的反抗,也在于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的支持。

中国人民的抗战精神和牺牲精神对于世界反法西斯斗争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抗日战争的战略与战术抗日战争的战略与战术是中国人民智慧和勇气的结晶。

中国人民采取了游击战、阵地战和运动战等多种战术,有效地削弱了日军的力量。

同时,中国人民还利用地形和人民群众的力量,与日军进行顽强的战斗。

四、抗日战争的英雄人物抗日战争中涌现了许多英勇无畏的抗战英雄。

例如,林彪、刘伯承、陈毅等将领在战场上表现出色,为中国人民赢得了珍贵的胜利。

同时,还有许多无名英雄默默奉献,为抗战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五、抗日战争的影响与启示抗日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加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和民族团结,培养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精神。

其次,抗日战争也加速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促进了科技和文化的发展。

最后,抗日战争的胜利为中国人民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尊重和地位。

六、抗日战争的教育意义抗日战争的教育意义在于传承和宏扬抗战精神。

通过学习抗日战争的历史,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勇气和顽强。

同时,抗日战争也是一个反思历史的机会,让学生认识到战争的残酷和破坏,珍惜和平与发展。

总之,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段难点而伟大的历史时期。

通过学习抗日战争的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感。

第十六课抗日战争(导学案)

第十六课抗日战争(导学案)

高一历史导学案第16课抗日战争编写人:温红利一、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

2、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

3、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本课重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原因及过程;抗日战争胜利的重大意义。

【本课难点】抗战初期两个战场的不同特点及成因;抗战胜利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作用。

二、问题导学(一)、全民族抗战1.抗日战争爆发的原因(1)日本:根本原因:经济危机的影响现实原因: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历史原因:“大陆政策” 蓄谋已久(2)中国:中国近、弱、肥;国共对峙十年,未做好战争准备(3)国际:英法美的绥靖政策。

2.日本的局部侵华---民族危机加深(1)九• 一八事变:年9月18日,日军攻占沈阳,侵占;(2)一• 二八事变:1932年1月28日袭击,奋起抵抗;(3)建立伪满洲国:1932年3月,日本扶植清废帝,在中国东北建立;(4)华北事变:1935 年大批日军入关,威逼平津3.卢沟桥事变:时间:“卢沟桥事变”成为全国抗日战争的开端★面对日本的全面侵华,国共两党,组成战线.,中共建立战场,制定抗战路线;国民党建立战场,制定抗战路线.4、正面战场场四大会战:①会战1937.8—1937.11,上海失守。

意义:粉碎日军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②太原会战1937年9月13日——11月8日,日占太原,(大捷取得抗战以来首次胜利)意义:国共合作之典范.③徐州会战1937.12—1938.5 徐州失守(战役1938.3抗战以来取得最大胜利)④武汉会战:1938.6-10 武汉失守(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后,抗战进入)(二)、日军的滔天罪行1、南京大屠杀:1397.12 日军攻陷南京,屠杀手无寸铁的军民超过万.2、潘家峪惨案:1941年初,日伪军在河北丰润县潘家峪村制造惨案,全村多人被杀.3、七三一部队:在东北成立的专门研究的部队,惨无人道的用活人做试验.因试验而惨遭杀害的中国人达3000以上.(三)、抗战的胜利1、百团大战:时间:年下半年,指挥:,军队:八路军,地点:,战果:拔掉敌人据点近3000个,意义:中国军队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打击日军侵略气焰,提高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坚定全国人民抗战胜利信心.2、远征缅甸(1942---1945)(1)原因:1942年初,日军由泰国、缅甸北上,准备进攻.(2)目的:为确保公路这条国际交通线. (3)结果:救出被围英军7000多人,1945年初在英美军队配合下击败侵缅日军.3、抗战胜利标志:年月日,日本帝国主义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4、抗战胜利意义(1)国内:①是中国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斗争的完全胜利;②大大增强了中国人民的和。

抗日战争的胜利导学案.doc

抗日战争的胜利导学案.doc

学习内容八年级上册第16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学习目标 1. 了解中国共产党为巩固抗日根据地采取的措施;2. 记住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地点及会议的主要内容;3. 掌握抗日战争胜利的时间和历史意义;4. 理解中共七大的最重要的成就和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学习重点 中共七大的成就和意义,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学习难点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学法提示图片阅读法、材料分析法、合作探究法导学过程 自主空间 活动一 预习导学:阅读教材自主完成以下学习任务1.由于日寇对抗日根据地 ________ ,加上严重 __________________ 等原因,______________ 年,抗日根据地出现了严重的困难局面。

中国共产党为战胜困难、 巩固抗日根据地,采取了 、、 和 等措施,进行了 斗争。

年,抗日根据地的军民向日寇发动了局部反攻。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抗战胜利前夕,1945年4月,在召开中共七大,大会主要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要问题。

毛泽东在会上作了的政治报告,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大会决定以 ___________________ 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中共七大的意义:中共七大在历史的转折关头制定了党 的正确路线,使全党在 ______ 的旗帜下实现了空前的团结,形成了以 为核心的坚强的中央领导集体,为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和—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月—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标志着抗日战争的最后胜 利。

月—日,在美国军舰 ______________ 上,举行了日本法西斯投降的签字仪式。

至此,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结束。

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祥福中学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6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导学案(无答案) 川教版

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祥福中学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6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导学案(无答案) 川教版

★★第16课抗日战争的胜利【学习目标】1.记住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地点及会议的主要内容。

2. 掌握抗日战争胜利的时间和历史意义,理解中共七大的最重要的成就和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3、了解中国共产党为巩固抗日根据地采取的措施。

【学习重难点】重点:中共七大的成就和意义、抗日战争的胜利。

难点: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学习过程】一、预习反馈二、合作探究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胜仗!胜仗!日本跪下来投降!祝捷的炮像雷声响,满街的爆竹,烟火飞扬。

漫山遍野是人浪!笑口高张,热泪如狂。

向东望,看我们的百万雄师,配合英勇的盟军,浩浩荡荡,扫残敌,如猛虎驱羊踏破那小扶桑。

河山再造,日月重光。

┄┄八年血战,千万忠魂,才打出这建国的康庄。

这真不负我们全民抗战,不负我们血染沙场。

——罗家伦的《凯歌》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报纸应发行于哪一天?2、促使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因素有哪些?请从国际与国内的角度举例说明。

3、根据材料二中的歌词,请你分析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有哪些?4、抗日战争胜利结束的标志是什么?抗日战争的胜利有何意义?三、形成提升1、“往年的南泥湾,到处是荒山,是呀荒山……”改变了革命中南泥湾荒山现象的部队是()A.王震领导的三五九旅B.林彪领导的一三五师C.项英领导的新四军D.贺龙领导的一一五师2、“1945年4月”、“延安”、“《论联合政府》”通过这几组信息,你能联想到中共哪次重要的会议()A.中共一大B.中共五大C.瓦窑堡会议D.中共七大3、中共七大最主要的历史作用是()A.确定了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B.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C.集中全力解决了中共中央主要负责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D.为争取抗战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4、下列的事件中,加速日本法西斯走向灭亡的事件的有()①美国在太平洋对日本发动了猛烈攻势②中国军民的沉重的打击③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④美国向日本投掷了两枚原子弹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5、关于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表述不恰当的是()A.扭转了100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屡败局面B.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C.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D.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四、小结反思抗日战争1、起止时间:1937、7、7(七七事变)——1945、9、2(日本投降签字)2、抗胜利的意义: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一百多年来反抗外国侵略取得的第一次伟大胜利,洗雪了近代以来的耻辱,大大增强了中国人民的自信心,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也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6课《抗日战争》导学案
【学习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
1、使学生了解掌握日本侵华后全民族的抗战、日军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和抗日战争的伟
大胜利等相关的基础知识。

2、培养学生树立人民创造历史的唯物史观,提高全面分析历史问题和评价历史事件的能
力。

(二)过程与方法:
论从史出、情景再现、问题探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抗战初期中国军民英勇抗战的史实,让学生明辨是非,具有鲜明爱憎观和正义感,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对学生进行国家、民族利益高于党派、阶级利益的爱国主义教育。

【重点及难点】
重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全面抗战路线;正面战场抗战;抗日战争胜利意义。

难点:抗日战争中两个不同的抗日战场及其关系;如何评价国民政府抗战初期的功过。

【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基础知识部分,了解掌握日本侵华后全民族的抗战和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等相关的“遵义会议”内容。

合作探究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比较中国近代史上发生的两次中日战争。

【自学归纳,落实基础】
一、全民族的抗战
1、历史背景
(1)从九一八事变开始,________沦陷,_____________日趋殖民化,_____________加深。

(2)1937年7月7日,_______________爆发,日本全面侵华。

2、共赴国难
(1)国共合作:两党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开始全民抗战。

(2)敌后战场
①1937年8月,中共制定__________路线。

②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开展____________,建立_____________。

(3)正面战场
①国民党组织了__________、太原会战、__________、__________等。

②淞沪会战中,__________、__________等爱国官兵英勇抗击日军。

3、结果:虽取得______、_______等战役的胜利,但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大片领土失陷。

二、日军的滔天罪行
1、南京大屠杀:六周之内屠杀中国军民__________人。

2、潘家峪惨案:杀害全村中的__________多人。

3、研究细菌战:成立“______________”,利用中国活人作试验。

三、抗战的胜利
1、百团大战
(1)概况:1940年大半年,__________指挥八路军一百多个团在_______出击日军。

(2)地位:是中国军队__________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

2、入缅作战
(1)背景:1942年初,日军由泰国、_________北上侵入我国云南,为确保______________畅通,中国政府派遣远征军到缅甸,同日军作战。

(2)战况:救出被围在__________的英军七千多人。

1945年初,在____________配合下,击败侵缅日军。

3、抗战胜利的意义
(1)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________________斗争的完全胜利。

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为世界_____________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提高了中国的_______________。

【互动探究,释疑解惑】
1.议一议20世纪30年代,日本制造了哪些侵华事件?说明了什么?什么原因使日本侵略者从人
性变成反人类的兽性?
2.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3.比较中国近代史上发生的两次中日战争。

【学以致用,举一反三】
1、斯诺他惊奇地发现,在贫瘠的中国西北部,竟聚集了中华民族的精华。

作为美国的新闻记者,
他在华采访的主要地点应是()
A.西安
B.吴起镇
C.瑞金
D.延安
2、抗日战争期间,延安“吸引了一个美国军事观察团、一些美国国务院外交官和一个美国总统特
使前来访问,另外还有大批外国记者前来采访”。

其主要原因是()
A.中共领袖人物的个人魅力 B.中共的抗日主张得到了普遍认同
C.中共坚持抗战赢得了国际友人的广泛同情 D.中共领导的抗日力量在抗战中的地位日显重要3、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如果中国屈服,会有多少日本军队脱身出来?那些军队会干什么呢?会占领澳大利亚,占领印度,会像摘桃子一样轻而易举地占领中东……那将是日本和纳粹的大规模钳形攻势,在近东某处会合……”罗斯福设想的那种结局没有出现的原因有①中共敌后战场的抗战②国民党蒋介石坚持抗战最终没向日本投降③中国人民的全民族抗战
A.① B.①② C.①③ D.①②③
4、近代日本发动的两次侵略侵华战争()
A.都是因为中国大规模内战给日本造成可乘之机 B.在国际上都得到英美的支持
C.都实行野蛮的屠杀政策 D.扶植国民党内亲日派
5、抗战初期,国共领导的两个战场的相同之处是()
A.都进行过积极的抵抗 B.抗战路线相同
C.不同的作战方式各自为战 D.都积极组织民众抗战
6.(2010·天津高考)《大公报》载文说: “几千年来,中国人所怀抱的观念是‘天下',是‘家族',近代西方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始终没有打入我们老百姓的骨髓里...... (今天〉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

这是民族自觉史的开端,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

该文发表的历史背景是()
A.甲午战争爆发
B.中华民国建立
C.抗日战争爆发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2010·全国1高考)在遭到中国军队打击之后,侵华日军某部在一份报告中称:“其上级干部多为经验丰富干练之士,其统率才能十分高超,尤其对分散于广阔地区之多数小部队巧妙的指挥运用,必须瞩目。

”上述评论所指的战役应是()
A.太原会战 B.平型关战役 C.百团大战 D.武汉战役
【课堂小结】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的全民族抗战,中国军民经过八年的抗战,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并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抗日战争的胜利使中国人民彻底扭转了一百多年来在反抗外来侵略战争中屡败的局面,第一次取得了完全的胜利。

抗日战争无论是在中国近代史上,还是在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史上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