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提纲牛津上海版
上海牛津版初中科学总复习
3. 蜗牛具有 触觉、嗅觉、味觉、视觉 (触觉 / 嗅觉 / 味觉 / 听觉 / 视觉 / 对光反应的能力)。 (蜗牛具有触觉、视觉、嗅觉、味觉,而没有听觉。)
4. 同种生物之间也有 差异(偏差) ,这种差异是正常的。 无论差异有多大,我们应学会接受。对分布于两端的差异,我们更应予以接受。
5. 科学家主要根据身体特征对动物进行分类。首先根据动物有没有 脊柱 ,把动物分成两大类。然后再把 脊椎动物进一步分成 鱼类 、 两栖类 、 爬行类 、 鸟类 、 哺乳类 。
6. 生物检索表的基本原理是:按生物个体之间存在的相同和不同的特征来划分。 划分原则是:先划分最基本的差异,再划分较细的,依此类推。 因此,同组生物最少拥有一个共同的特征。
7. 为了保护我们周围的环境和自然资源,我国已经颁布了《环境保护法》、《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 法律,违法者将受到制裁。青少年不仅自己要遵守这些法律,还要积极宣传,参加各项有益活动,把我们 周围的环境建设得更加美好。
动物细胞也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但没有细胞壁。 4. 大部分的细胞都可以自行分裂,产生更多的细胞。 5. 动物的雌性性细胞在卵巢产生,称为卵子;
雄性性细胞在睾丸产生,称为精子。 6. 精子和卵子结合的过程称为受精作用。 7. 当人类的精子和卵子结合后,便会发育成胚胎。
胚胎在母体内发育,通过胎盘和脐带等结构从母体吸收所需的养分。 8. 婴儿在出生后都会得到父母的照顾和保护,父母更会教导幼儿各种求生技能,直至幼儿成长,可以独立生
第四单元 物质的粒子模型
内容梳理
指要
牛津上海版科学七年级上册考点大全之欧阳家百创编
牛津上海版科学考点大全——七年级第一学期第八章欧阳家百(2021.03.07)第九章《身边的溶液》 1.溶质在溶剂中溶解,形成溶液。
水是一种常用的溶剂。
2. 判断溶液的酸碱性,最简单的方法是利用酸碱指示剂。
常用的酸碱指示剂有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和pH 试纸。
3. 酸碱指示剂变色情况:紫色石蕊试液——碱蓝酸红中性紫 无色酚酞试液——只有遇碱才变红。
pH 试纸——酸红黄色/ 碱深绿、蓝紫色/ 中性黄绿色。
4. 溶液的酸碱性的强弱可以用pH 值表示pH 的范围是由0至14。
pH 小于7的溶液呈酸性,pH 越小,酸性越强;pH 大于7的溶液呈碱性,pH 越大,碱性越强;当pH 等于7时溶液呈中性。
5. 在碱溶液中加入酸溶液后,溶液的碱性减弱;在酸溶液中加入碱溶液后,溶液的酸性减弱。
当酸碱正好中和时,溶液pH=7(中性)。
6. 正常的雨水呈弱酸性。
当雨水的pH 小于5.6时,称为酸雨。
酸雨中的主要成分是硫酸和硝酸,引起酸雨的物质是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这些物质来源于燃料燃烧和汽车尾气。
7. 酸溶液和碱溶液都有一定的腐蚀性。
浓酸和浓碱溶液的腐蚀性更强。
我们在使用酸溶液或碱溶液时,必须格外小心。
实验后0 1 2 3 4 56 7 8 9 10 11 12 13 14酸性增强碱性增强产生的酸性和碱性废料要进行处理,不能直接排放。
8.可以在水中溶解的物质称为可溶的物质;不可在水中溶解的物质称为不可溶的物质。
p29.溶解在液体中的物质称为溶质,而溶解溶质的液体则称为溶剂。
p2例:盐(溶质)+水(溶剂)→盐水(溶液)10.水是最常用的溶剂,但不是唯一的溶剂。
常用溶剂还有酒精、汽油等。
p411.碘可溶于酒精、丙酮;指甲油可溶于丙酮、乙酸乙酯。
p4,512.pH试纸是浸渍过多种酸碱指示剂的试纸。
p1013.用比色卡对比试纸所呈现的颜色,找出相对应的数字,即溶液的pH。
p1114.酸碱中和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a)胃酸过多——服用碱性药片(胃舒宁);b)植物不适宜酸性环境——撒碱性的石灰,改善土质;c)被黄蜂蛰伤——用食用醋涂抹。
牛津上海版科学七年级上学期知识点
七年级第一学期第八章身边的溶液1、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
水是常用的溶剂,此外酒精、丙酮、煤油等也可以作溶剂。
溶液=________+__________2、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1)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3、溶液分类溶液分类________溶液(pH_____)________溶液(pH_____)________溶液(pH_____)3、可以使用______________辨别溶液的酸碱性。
常用的酸碱指示剂有紫色的_______试液、无色的_________试液、_________试纸。
酸性溶液中性溶液碱性溶液石蕊试液(紫色)酚酞试液(无色)4、溶液的pH值范围是___________;其中,pH值越大,_____性越强;pH值越小,_____性越强;5、酸碱溶液混合后,溶液的酸碱性会发生变化,即原酸性溶液的酸性会减弱,原碱性溶液的碱性也会减弱,混合溶液趋向于_________。
6、酸与部分金属反应释放________;酸与大理石反应释放__________。
7、pH < _______的降水,叫酸雨。
引起酸雨的物质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酸雨中含有的酸性物质是硫酸和硝酸。
◆酸雨的危害:(1)使森林枯死;(2)影响农作物和淡水生物,使之减产和死亡;(3)腐蚀建筑物及历史文物古迹等;(4)危害人体健康。
8、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都有一定的___________。
实验后要对酸性和碱性废料进行处理,不能直接排放入下水道。
第九章电力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组成电路的基本元件。
2、电路元件符号:电源导线灯泡开关电流表电压表3、如下面所示电路,其中甲电路为________状态;乙电路为_________状态;丙电路为_________状态。
牛津上海版科学七年级上册考点大全之欧阳道创编
牛津上海版科学考点大全——七年级第一学期第九章《身边的溶液》 1. 溶质在溶剂中溶解,形成溶液。
水是一种常用的溶剂。
2. 判断溶液的酸碱性,最简单的方法是利用酸碱指示剂。
常用的酸碱指示剂有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和pH 试纸。
3. 酸碱指示剂变色情况:紫色石蕊试液——碱蓝酸红中性紫 无色酚酞试液——只有遇碱才变红。
pH 试纸——酸红黄色/ 碱深绿、蓝紫色/ 中性黄绿色。
4. 溶液的酸碱性的强弱可以用pH 值表示pH 的范围是由0至14。
pH 小于7的溶液呈酸性,pH 越小,酸性越强;pH 大于7的溶液呈碱性,pH 越大,碱性越强;当pH 等于7时溶液呈中性。
5. 在碱溶液中加入酸溶液后,溶液的碱性减弱;在酸溶液中加入碱溶液后,溶液的酸性减弱。
当酸碱正0 1 2 3 4 56 7 8 9 10 11 12 13 14 酸性增强 碱性增强好中和时,溶液pH=7(中性)。
6.正常的雨水呈弱酸性。
当雨水的pH小于5.6时,称为酸雨。
酸雨中的主要成分是硫酸和硝酸,引起酸雨的物质是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这些物质来源于燃料燃烧和汽车尾气。
7.酸溶液和碱溶液都有一定的腐蚀性。
浓酸和浓碱溶液的腐蚀性更强。
我们在使用酸溶液或碱溶液时,必须格外小心。
实验后产生的酸性和碱性废料要进行处理,不能直接排放。
8.可以在水中溶解的物质称为可溶的物质;不可在水中溶解的物质称为不可溶的物质。
p29.溶解在液体中的物质称为溶质,而溶解溶质的液体则称为溶剂。
p2例:盐(溶质)+水(溶剂)→盐水(溶液)10.水是最常用的溶剂,但不是唯一的溶剂。
常用溶剂还有酒精、汽油等。
p411.碘可溶于酒精、丙酮;指甲油可溶于丙酮、乙酸乙酯。
p4,512.pH试纸是浸渍过多种酸碱指示剂的试纸。
p1013.用比色卡对比试纸所呈现的颜色,找出相对应的数字,即溶液的pH。
p1114.酸碱中和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a)胃酸过多——服用碱性药片(胃舒宁);b)植物不适宜酸性环境——撒碱性的石灰,改善土质;c)被黄蜂蛰伤——用食用醋涂抹。
上海牛津版科学七年级第一学期学期总复习汇总课件
重要实验:探究电流随电压的变化
-+
L1
(a)按电路图 连接电路
(b)以一节干电池作为电源,记录__电__流___表_____和 ___电__压__表___的读数. (c)改变干电池的节数,分别记录
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
(d)仔细分析数据,你发现电流表和电压的读数 变化的规律是:
电流表读数增大,电压表读数增大
2、检验食物中的淀粉、脂类、蛋白质 淀粉遇碘液变深蓝色 脂类在滤纸上呈现半透明亮点 蛋白质遇10%氢氧化钠和3%硫酸铜溶液呈紫色 葡萄糖遇班氏试剂(加热)呈红黄色
三、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1、组成: 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消化腺:唾液腺、肝、胰、胃腺、肠腺
2、了解重要组成部分的作用
口腔 食道 肝脏 胰腺
小肠
胃
大肠 肛门
四、营养的吸收与运输——血液循环系统
1、血液的成分:血浆+ 血细胞(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
人体血液分层
显微镜下的人体血液物像 (已染色)
透过毛细血管壁进行气体和物质交换
氧气和养分
二氧化碳 和废物
2、血管;动脉、静脉、毛细血管(气 体和物质交换的场所)
血液流过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_氧_气__与__养__分_进入到__细__胞__中_,而细胞中的 二氧__化__碳__与__废_物__进入_血__液____。所以,流进毛细血管的血液中含有较多
六、电流的磁效应
电流通过导线时,会使导线附近的小磁针发生偏转,叫做电流
的磁效应。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工作的电器有 电磁炉等
。
七、家庭用电安全
列举安全用电的措施:1、不用湿手触摸电器或电线。
2、 家用电器应接地线
牛津上海版科学七年级上总复习
石蕊和酚酞试液的变色 指示剂/指示剂的变色/溶液 紫色石蕊试剂 无色酚酞试剂 黄色咖喱粉试纸
酸性溶液 变红色 不变色 不变色
中性溶液 不变色 不变色 不变色
碱性溶液 变蓝色 变红色 变红褐色
PH(广范)试纸是浸渍过多种酸碱指示剂的试纸,也是常用的酸碱指示剂。我们可以 找出它在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中所发生的颜色变化。
酸碱指示剂遇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会显示不同的颜色。 英国法学家波义耳,从一种名叫“石蕊”的地衣中制取了石蕊试液。石蕊试液遇酸
性溶液变红色;遇中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 酚酞试液遇酸性溶液、中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 在家里也可以用调味用的咖喱粉涂在布条上,自制酸碱指示剂。咖喱中有姜黄素在
溶液的酸碱性强弱常用 pH 值来表示,范围通常在 0-14 之间。当 pH 值<7 时,溶液为酸 性。pH 越小,酸性越大。 当 pH 值=7 时,溶液为中性。当 pH 值>7 时,溶液为碱性。 pH 越大,碱性越大。
2
pH 计是能较准确地测量溶液 pH 的仪器。测量时只要把探头放进溶液中,便可以得到溶 液的 pH。
第 8 章: 第 9 章: 第 10 章: 第 11 章:
身边的溶液 电力和电信 健康的身体 感知与协调
牛津上海版科学 (七年级上总复习)
第 8 章: 身边的溶液: 溶解;影响溶解速度的因素; 水以外的溶剂; 常见的酸碱指示剂;ph 值;酸、碱液混合后的变化;酸、碱液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酸
雨;
酸、碱溶液的腐蚀性; 安全使用溶液;
来处理。
酸雨: 1. 正常的雨水呈弱酸性,当雨水的 pH 小于 5.6 时,才称之为酸雨。 2. 酸雨是大气受污染的一种表现,它是由于空气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
七年级上科学期末复习提纲
七年级上科学期末复习提纲第1章科学入门复习提纲第一节科学就在我们身边主要内容1.科学定义: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相应答案的学问。
2.学科学的基本方法: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积极探究实验。
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是实验。
3.科学的重要性:科学技术促进了人类文明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需要和谐发展科学技术。
第2节实验和观察主要内容1.实验常用仪器的名称和用途:天平测量质量;温度计测量温度;停表测量时间;量筒、量杯测量液体体积;刻度尺测量长度;电流表测量电流;电压表测量电压;酒精灯加热;显微镜观察细小物的结构。
2.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是实验。
仔细的观察其中产生的现象,把这些现象记录下来,并加以分析,得出结论。
3.观察:用感官直接观察;借助工具准确观察第3节长度和体积的测量(测量工具:刻度尺)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1.长度的测量:国际单位:米;常用单位: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1米=10微米=109纳米2.体积的测量:体积是物体占有空间的大小。
主单位是立方(m3或米3),体积的常用单位:分米3、厘米3、升、毫升。
1立方米=1000升;1升=1000毫升;1毫升=1立方厘米。
比如0.5米3=500升3.测量工具及步骤:量筒、量杯;先选用合适的量筒或量杯,加入液体放平稳,读数时,视线要与凹形液面中央最低处相平。
4.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排水法、针压法、重物法、沙埋法;刻度尺测量特殊方法介绍:测量纸的厚度、测量铜丝的直径、用自行车测量路程。
第4节温度的测量(温度指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计测量)1.温度的主单位:摄氏度(0C);常用温度计的种类:体温计、普通温度计、家用气温计;其他温度计的种类:电子温度计、金属温度计、色带温度计、卫星遥感2.实验室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利用水银、酒精等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
(word完整版)上海沪教版七年级上第一学期科学复习
(word完整版)上海沪教版七年级上第一学期科学复习七年级科学第一学期期末复习第八章:身边的溶液1.溶质可以在溶剂中溶解,形成溶液。
溶液=溶质+溶剂(液体)2. 氯化钠溶液中氯化钠是溶质,水是溶剂。
3. 能在水中溶解的物质称为可溶的物质,如食盐、硫酸铜。
不能在水中溶解的物质称为不可溶物质,如沙粒、粉笔屑。
丙酮是可溶解的碘可以溶解在酒精和丙酮中;碘不可以溶解在水和石蜡油中。
指甲油可以溶解在丙酮、乙酸乙酯中;指甲油不能溶解在水、煤油中。
4. 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有:温度高低、搅拌与否、溶质颗粒大小。
温度越高,溶解越快,搅拌的溶液比不搅拌的溶液溶解快,溶质颗粒越小,溶解越快。
设计实验时注意:A要有对照组 B控制变量5. 水是一种良好的溶剂,但它不能溶解所有的物质。
除水以外的溶剂有酒精、汽油。
6. 干洗是利用水以外的溶剂溶解污渍,但是这种溶剂不能溶解衣料。
能使油渍扩散的是酒精、汽油;汽油是清除油渍的最佳溶剂。
7. 紫色石蕊遇酸变红,遇碱变蓝,遇中性溶液不变色。
(酸红碱蓝)8. 无色酚酞遇酸不变色,遇碱变红。
(酸无碱红)指示剂的发现和制取:英国化学家波义耳。
9. pH试纸的范围在1--14之间。
pH〈7,溶液呈酸性(向红色发展)。
pH=7,溶液呈中性(黄绿色)。
pH〉7,溶液呈碱性(向蓝色发展)。
pH越小,酸性越强。
pH越大,碱性越强。
pH试纸可以测定溶液酸碱性的强弱。
酸碱性次序(某些物质):稀盐酸→柠檬、胃液→醋、柚子→橙、柠檬汁、醋酸→汽水、啤酒→食盐水、马铃薯、鲜奶→自来水、唾液、蒸馏水、血→蛋→肥皂水、苏打水→牙膏→氨水→清洁剂→去污液→稀的氢氧化钠溶液10. 往碱性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酸性溶液,pH值变小,酸性变强,碱性变弱。
往酸性溶液中滴入碱性溶液,pH值变大,酸性变弱,碱性变强。
相等强度的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混合后呈中性溶液(中和反应)。
11. 碱性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12. 雨水pH〈5.6时称酸雨,成分以硫酸和硝酸为主。
七年级(上)科学知识点复习提纲.doc
七年级(上)科学知识点复习提纲七年级(上)科学知识点复习提纲第一章科学入门1. 科学就是研究各种______________,并寻找它们______________的学问. 如大家熟悉的牛顿发现了_____________, 瓦特发明了______________等.可以这样说: 科学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_______.2. 学习科学的方法和目标: 多__________, 多__________, 多__________, 运用科学方法和知识, 推动社会的进步, 协调___________的关系, 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3. ___________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 做实验时, 我们一定要遵守实验室的_____________,要注意安全. 要熟悉每种仪器的用途和使用方法.4. 将生鸡蛋放入盛有清水的烧杯里, 鸡蛋便会____________. 在烧杯里放入较多的食盐,搅拌后食盐开始溶解, 生鸡蛋会____________, 最后____________ ________.5. 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比较的过程. 要测量物体的长度, 先要规定__________即长度单位, 然后选用合适的_________进行测量.6. 长度的主单位是_____, 较大的还有____,较小的还有________,_____等。
_ ____是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7. 对形状规则的物体,如正方体,长方体等可用___________测出它的边长,然后计算它的体积。
测量液体的体积,一般用__________.8. 量筒的使用方法: 首先要看清它的__________和最小刻度. 量液体时,视线要与凹形液面的中央____________保持水平.9. 对不溶于水也不吸水的形状不规则的物体, 测量方法可以将它___________在水中,两次读数的___________就是该物体的体积.10. 温度表示物体的__________程度,平时我们讲今天真热或真冷, 就是指今天的温度_____或________.11. 实验室中常用的有_________温度计,________温度计等,它们是根据____ ____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 常用的温度单位是___________, 用_________表示, 它的规定是: 把_______的温度定为0, _____________的温度定为100,在0到100之间分为100等份,每一等份就表示________________.12. 液体温度计的使用: 使用前,要先观察温度计的___________,切勿用来测量超过温度计_______________的温度. 测量时,手要握温度计的上端, 要使温度计的玻璃泡跟被测物体___________,如果测量的是液体温度,则要使________ __完全浸没在_________中, 但不要接触容器壁和底部. 测量时,要等到温度计的水银柱不再_________或_________时,再读数, 读数时温度计___________ __被测物体. 读数时, 视线应与_________相平.纪录读数时, 数字和________ _要写完整。
牛津上海版科学七年级上册考点大全之欧阳治创编
牛津上海版科学考点大全——七年级第一学期第九章《身边的溶液》 1. 溶质在溶剂中溶解,形成溶液。
水是一种常用的溶剂。
2. 判断溶液的酸碱性,最简单的方法是利用酸碱指示剂。
常用的酸碱指示剂有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和pH 试纸。
3. 酸碱指示剂变色情况:紫色石蕊试液——碱蓝酸红中性紫 无色酚酞试液——只有遇碱才变红。
pH 试纸——酸红黄色/ 碱深绿、蓝紫色/ 中性黄绿色。
4. 溶液的酸碱性的强弱可以用pH 值表示pH 的范围是由0至14。
pH 小于7的溶液呈酸性,pH 越小,酸性越强;pH 大于7的溶液呈碱性,pH 越大,碱性越强;当pH 等于7时溶液呈中性。
5. 在碱溶液中加入酸溶液后,溶液的碱性减弱;在0 1 2 3 4 5 6 7 89 10 11 12 13 14酸性增强 碱性增强酸溶液中加入碱溶液后,溶液的酸性减弱。
当酸碱正好中和时,溶液pH=7(中性)。
6.正常的雨水呈弱酸性。
当雨水的pH小于5.6时,称为酸雨。
酸雨中的主要成分是硫酸和硝酸,引起酸雨的物质是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这些物质来源于燃料燃烧和汽车尾气。
7.酸溶液和碱溶液都有一定的腐蚀性。
浓酸和浓碱溶液的腐蚀性更强。
我们在使用酸溶液或碱溶液时,必须格外小心。
实验后产生的酸性和碱性废料要进行处理,不能直接排放。
8.可以在水中溶解的物质称为可溶的物质;不可在水中溶解的物质称为不可溶的物质。
p29.溶解在液体中的物质称为溶质,而溶解溶质的液体则称为溶剂。
p2例:盐(溶质)+水(溶剂)→盐水(溶液)10.水是最常用的溶剂,但不是唯一的溶剂。
常用溶剂还有酒精、汽油等。
p411.碘可溶于酒精、丙酮;指甲油可溶于丙酮、乙酸乙酯。
p4,512.pH试纸是浸渍过多种酸碱指示剂的试纸。
p1013.用比色卡对比试纸所呈现的颜色,找出相对应的数字,即溶液的pH。
p1114.酸碱中和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a)胃酸过多——服用碱性药片(胃舒宁);b)植物不适宜酸性环境——撒碱性的石灰,改善土质;c)被黄蜂蛰伤——用食用醋涂抹。
牛津上海版科学七年级上册考点大全之欧阳体创编
牛津上海版科学考点大全——七年级第一学期第八章第九章《身边的溶液》 1.溶质在溶剂中溶解,形成溶液。
水是一种常用的溶剂。
2. 判断溶液的酸碱性,最简单的方法是利用酸碱指示剂。
常用的酸碱指示剂有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和pH 试纸。
3. 酸碱指示剂变色情况:紫色石蕊试液——碱蓝酸红中性紫 无色酚酞试液——只有遇碱才变红。
pH 试纸——酸红黄色/ 碱深绿、蓝紫色/ 中性黄绿色。
4. 溶液的酸碱性的强弱可以用pH 值表示pH 的范围是由0至14。
pH 小于7的溶液呈酸性,pH 越小,酸性越强;pH 大于7的溶液呈碱性,pH 越大,碱性越强;当pH 等于7时溶液呈中性。
5. 在碱溶液中加入酸溶液后,溶液的碱性减弱;在酸溶液中加入碱溶液后,溶液的酸性减弱。
当酸碱正好中和时,溶液pH=7(中性)。
6. 正常的雨水呈弱酸性。
当雨水的pH 小于5.6时,称为酸雨。
酸雨中的主要成分是硫酸和硝酸,引起酸雨的物质是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这些物质来源于燃料燃烧和汽车尾气。
0 1 2 3 4 5 6 78 9 10 11 12 13 14酸性增强 碱性增强7.酸溶液和碱溶液都有一定的腐蚀性。
浓酸和浓碱溶液的腐蚀性更强。
我们在使用酸溶液或碱溶液时,必须格外小心。
实验后产生的酸性和碱性废料要进行处理,不能直接排放。
8.可以在水中溶解的物质称为可溶的物质;不可在水中溶解的物质称为不可溶的物质。
p29.溶解在液体中的物质称为溶质,而溶解溶质的液体则称为溶剂。
p2例:盐(溶质)+水(溶剂)→盐水(溶液)10.水是最常用的溶剂,但不是唯一的溶剂。
常用溶剂还有酒精、汽油等。
p411.碘可溶于酒精、丙酮;指甲油可溶于丙酮、乙酸乙酯。
p4,512.pH试纸是浸渍过多种酸碱指示剂的试纸。
p1013.用比色卡对比试纸所呈现的颜色,找出相对应的数字,即溶液的pH。
p1114.酸碱中和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a)胃酸过多——服用碱性药片(胃舒宁);b)植物不适宜酸性环境——撒碱性的石灰,改善土质;c)被黄蜂蛰伤——用食用醋涂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期末复习提纲第一章科学入门1. 科学就是研究各种现象,并寻找它们答案的学问. 如大家熟悉的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 ,瓦特发明了蒸气机等.可以这样说: 科学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身边.2. 学习科学的方法和目标: 多观察 , 多思考, 多实验, 运用科学方法和知识, 推动社会的进步, 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3. 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 做实验时, 我们一定要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要注意安全. 要熟悉每种仪器的用途和使用方法.4. 将生鸡蛋放入盛有清水的烧杯里, 鸡蛋便会下沉 . 在烧杯里放入较多的食盐,搅拌后食盐开始溶解, 生鸡蛋会上浮最后漂浮5. 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要测量物体的长度, 先要规定长度的标准即长度单位, 然后选用合适的单位进行测量.6. 长度的主单位是米 , 较大的还有千米,较小的还有分米,厘米等刻度尺是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7. 对形状规则的物体,如正方体,长方体等可用刻度尺测出它的边长,然后计算它的体积测量液体的体积,一般用量筒.8. 量筒的使用方法: 首先要看清它的测量范围量程和最小刻度. 量液体时,视线要与凹形液面的中央最低处保持水平.9. 对不溶于水也不吸水的形状不规则的物体, 测量方法可以将它浸没在水中,两次读数的差就是该物体的体积.10. 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平时我们讲今天真热或真冷, 就是指今天的温度高或低_.11. 实验室中常用的有水银_温度计,酒精温度计等,它们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用℃表示, 它的规定是: 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 在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定为100, 在0到100之间分为100等份,每一等份就表示一摄氏度.12. 液体温度计的使用: 使用前,要先观察温度计的量程 ,切勿用来测量超过温度计量程的温度. 测量时,手要握温度计的上端, 要使温度计的玻璃泡跟被测物体充分接触,如果测量的是液体温度,则要使玻璃泡完全浸没在液体中, 但不要接触容器壁和底部. 测量时,要等到温度计的水银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再读数, 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 读数时,眼睛应平视, 视线应与温度计内液面相平.纪录读数时, 数字和单位要写完整, 并注意是否漏写了单位和估读值.13. 质量是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 物体质量的单位是千克 ,用符号 kg 表示, 较大的单位有吨, 较小的单位有克,毫克等.14. 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质量的大小完全由物体本身决定. 改变物体的形状, 温度,状态,位置和空间都不会改变物体质量的大小.15. 实验室里常用天平来测量物体的质量, 常见的是托盘天平_.16. 托盘天平的使用: (1)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 天平放水平. (2) 调平衡, 用平衡螺母调节.(3) 左盘放物体, 右盘放砝码, 先放大砝码, 再加小砝码, 最后移游码_.(4) 读数, 将盘内砝码的总质量+游码指示的质量值. (5) 称量完毕, 用镊子将砝码逐个放回砝码盒内.17. 在自然界,任何有的运动都可以作为测量时间的标准, 如日晷就是根据的原理发明的,摆钟就是根据摆的原理来工作的.(免做)18. 科学探究的步骤是(1)提出问题 (2)建立假设 (3)设计实验方案 (4)收集事实证据 (5)检验假设 (6)交流和评价.第二章观察生物1. 生物和非生物间最根本的区别是: 是否有生命生命是有生命的物体, 它具有对刺激有反应,摄取营养, 繁殖后代,能生长 ,适应和影响环境,遗传和变异等特征.2. 判断动、植物的主要依据: 一是生物体能否环境 , 二是是否需要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3. 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主要区别是有无脊椎骨 . 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间的根本区别有: 种子外有无果皮包被, 胚珠外有无子房包被.4. 动物界中, 分布最广, 最高等的动物是脊椎动物; 种类和个体数量最多的类群是昆虫,最低等的动物是原生动物.5. 植物界里, 最高等的植物是被子植物, 最低等的植物是藻类植物. 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可用种子繁殖后代.6. 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及代表动物. (表格无法显示,见邮箱)7. 昆虫的主要特征: 身体分头 , 胸 ,腹三部分,头部有触角 ,眼和口器, 胸部一般长有二对翅, 三对足, 身体, 触角,和足都分节.8. 具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的植物是被子植物,也称是绿色开花植物; 有根,茎,叶,种子, 无花,无果实的植物是裸子植物; 只有根,茎,叶的植物是蕨类植物; 只有茎,叶的植物是_苔藓植物; 生物体由单细胞或多细胞直接构成的植物是藻类植物(无根茎叶等器官)。
9. 等级分类的七个等级是: 界门纲目科属种 ,其中种是等级分类的基本单位.10. 放大镜的主要构造是透镜, 使用时应正对被观察物体. 放大镜能成放大,正立的虚像.11. 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1)使用时操作步骤: A. 取放: 一手握镜臂, 一手托镜座,放在体前略偏左.B. 上镜: 从镜盒取出物镜装在转换台上, 取出目镜装在镜筒上.C. 对光: 转动物镜转换器, 使物镜对准通光孔, 转动集光器,选取一个大小适宜的光圈,左眼观察目镜, 用手转动反光镜, 当观察到一个明亮的圆形视野,对光完成.D. 观察: 将装片放在载物台上, 观察物对准通光孔的中央, 用压片夹压住装片. 眼看物镜, 向前转动粗准焦螺旋, 使物镜和装片接近. 眼看目镜, 向后转动粗准焦螺旋, 镜筒上升, 观察到模糊的物像时停止. 双手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物象清晰为止.E. 移像: 反向移动装片.(2)放大倍数: 目镜和物镜倍数的乘积.12. 生物体的结构: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整体13. 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根据构成生物体细胞的多少, 可分为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 单细胞生物的特点是个体微小, 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14. 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根本区别在于细胞内有无细胞核.15. 细胞的主要结构有细胞膜 , 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其中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具保护作用的是细胞膜; 具有遗传物质的是细胞核, 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 16.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间的不同结构有细胞壁 ,液泡和叶绿体等, 其中细胞壁是动,植物细胞间的主要区别.17. 组织: (1) 定义: 形态相似, 功能相同的细胞群叫组织.(2) 动物体内的四大组织是: 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其中分布最广的组织是结缔组织.(1) 植物体内的组织有: 营养组织、输导组织和分生组织等.(2) 生物体生长的原因: 是细胞不断分裂. 生长和分化的结果. 细胞在分裂时最显著的特点是出现染色体, 而产生不同组织的原因是细胞分化的结果.18. 细菌和真菌: 统称微生物 .细菌: 属_单细胞生物, 有球菌 , 杆菌和螺旋菌三种形态.真菌:酵母菌的结构. 食用菌由地下的和地上组成. 食用菌食用部分是地上菌丝形成的 .(免做)第三章地球与宇宙1.地球是一个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球体,地球的赤道半径6378 千米,两极半径比赤道半径短21km左右,仅差0.33%。
2.地球仪是缩小的地球模型,经纬网将地球分为若干个部分,能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地理位置。
赤道将地球分为南北两半球,西经20°和东经160°将地球对分成东西两半球。
地图是用不同的符号、颜色等把缩小了的地理事物在纸上表现出来,地图三要素是图例、方向和比例尺。
3.太阳是能自己发光发热的气体球体,他的直径约为地球的109倍多,表面温度约为6000℃,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
4.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它的半径是地球半径的四分之一。
5.星座是为便于认识恒星,把全天分成若干个区域,这些区域称星座。
较著名的区域有大熊座、小熊座、仙后座,一年四季可见的星座有小熊座。
6.太阳系的中心是太阳,有行星、小行星、卫星、彗星等天体按一定轨道绕太阳公转而构成。
日地的平均距离约1.5亿千米。
7.银河系像太阳这样的恒星有2000多亿多个,所有的星系构成了宇宙。
8. 月相(1)月球和地球一样不能发光,太阳总是把半个月球照亮, 则我们看到的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叫月相.(2) 月相形成的原理: A.是月球不能发光,只是反射太阳光而发光.B. 是由于日,地,月有规律地相对运动造成三者相对位置有规律的变化,使地球上看到月球的形态也有规律地变化.(3) 当月相出现上弦月和下弦月时,太阳,地球,月球三者位置是垂直;当看到新月,满月时,太阳,地球,月球三者位置在在一条直线上.(4) 新月出现在农历每月初一,满月(望)和月食出现在农历每月十五,十六,而初七,初八出现上弦月, 二十二,二十三出现下弦月.(5) 从新月到满月再到新月, 为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这个周期平均为29.53天,称为朔望月.11. 日食和月食(1) 地球上某地有时会看到太阳表面全部或部分被遮掩的现象,种现象称为日食.(2) 日全食: 月球挡住了太阳表面全部时,就发生了日全食. 日偏食是月球挡住了太阳表面一侧时,就发生了日偏食. 日环食是月球挡住了太阳表面中间部分就发生了日环食.(3) 日全食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先后顺序是: 太阳被月球遮掩是从日轮的西缘开始,东缘结束.原因是: 月球自西向东的公转运动.(4) 月球发生月食时并非全黑,而呈暗弱的古铜色,这是由于地球的反射光造成的.当海洋对月球时,月球呈 , 当陆地对月球时,月球呈 .(免做)(5) 月球本身不发光,当日,地,月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月球又位于日,地的一侧,当月球被地球的影子逐渐遮掩,就发生了月食现象.第四章物质的特性1。
各种固体熔化的特点不同,可以将固体分为两类。
一类叫晶体:具有一定的熔点。
像硫代硫酸钠、明矾、金属、石膏、水晶等。
另一类叫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
像松香、玻璃、蜂蜡、橡胶、塑料等。
2。
熔点是晶体熔化时的温度,熔点是晶体的一种特性之一,不同晶体熔点不同,冰熔点是0℃。
硫代硫酸钠的的熔点是48℃。
金属钨的熔点在金属中是最高的。
非晶体没有熔点。
3。
凝固是熔化的逆过程。
一切液体在凝固时都要向外界放热。
4. 液体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 它们都会吸收热. 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的,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 液体的表面积大小,液体的温度高低, 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 蒸发的应用是可以作致冷剂用于降低温度. 沸腾是只在一定温度(沸点)下进行的,并且沸点保持不变. 沸腾的条件是: 温度达到沸点;继续吸收热量.不同液体沸点不同.5. 气体液化是液体汽化的逆过程,也叫凝结. 会放出热. 使气体液化有两种方法: 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实际中我们看到的”白气” 等现象都是水蒸气液化而形成的.6. 升华和凝华是固态与气态之间的状态转变. 升华会吸热.7.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分子又是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的,分子间的空隙和分子的运动是物质发生扩散现象的原因, 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发生扩散的现象, 但在气体中扩散的最快. 分子的扩散快慢还跟温度有关, 温度越高,扩散得越快.8. 一定条件下,物质在液体中的溶解能力是有限的, 不同的物质其溶解能力强弱不同, 物质溶解性的强弱由物质的本身性质决定的, 还会随温度等条件的变化而变化.9. 物质的酸碱性是物质的化学性质之一, 不同的物质酸碱性的_强弱也不同.用紫色石蕊试液以测定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 用PH试纸可以测定物质酸碱性的强弱. PH值的范围是0—14, PH值越低, 物质的酸性越强; PH值越高, 物质的碱性强.测定的方法是: 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被测的溶液,滴在pH试纸上, 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从最接近的颜色来确定被测溶液的pH值.10. 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两种变化的区别在于变化过程中有无别的物质生成, 化学变化中伴随着物理变化的发生. 物质具有的性质分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化学性质只有在化学变化中才表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