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13至16课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课文分析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课文分析
本文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个部分组成的结构。
综合地运用了例证、引证、喻证和归纳、演绎等多种方法。
文章开始兼用例证、归纳法,从肯定的三个事实中引出一个似乎不错的结论,即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这就为后文的批驳提供了靶子。
那么敌手这个观点是否对呢?作者从第三自然段起直至第四自然段,逐个分析事实,得出了与敌手完全相反的结论,即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这就用慨叹者自己的手打他自己的嘴,揭露了反动派自欺欺人的本质,从侧面暴露了敌论的谬误。
不仅如此,文章从第六自然段起至第八自然段,陡然推进,正反对比,论述古往今来中国的脊梁的历史地位和伟大功业,从正面批驳荒谬的政论,综合起来,推出正确的结论。
即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文章最后宕开一笔,回应开头。
对如何考察自信力的有无,指出了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
这篇文章条理分明,逻辑推理严密。
因此,它就在文章的段首、段末或衔接之处安排一些具有不同作用的句子。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课文分析】。
(全)九年级上册《孤独之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课文字词+批注
九年级上册《孤独之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课文字词+批注九年级上——16 孤独之旅文|曹文轩[批注]可分析题目,抓住“孤独”与“旅”,引导学生理解“孤独”在旅程环境变化中的变化。
油麻地家底最厚实的一户人家,就是杜小康家,但它竟在一天早上,忽然一落千丈,跌落到了另一番境地里,杜家的独生子杜小康失学了,只好跟着父亲去放鸭。
小木船赶着鸭子,不知行驶了多久,当杜小康回头一看,已经不见油麻地时,他居然对父亲说:“我不去放鸭了,我要上岸回家……”他站在船上,向后眺望,除了朦朦胧胧的树烟,就什么也没有了。
[批注]刚刚出发时:环境描写表现的人物心理——不舍无助。
杜雍和沉着脸,绝不回头去看一眼。
他对杜小康带着哭腔的请求,置之不理,只是不停地撑着船,将鸭子一个劲儿赶向前方。
鸭群在船前形成一个倒置的扇面形,奋力向前推进,同时,造成了一个扇面形水流。
每只鸭子本身,又有着自己用身体分开的小扇面形水流。
它们在大扇面形水流之中,织成了似乎很有规律性的花纹。
无论是小扇面形水流,还是大扇面形水流,都很急促有力。
船首是一片均匀的、永恒的水声。
杜雍和现在只是要求它们向前游去,不停顿地游去,不肯给它们一点儿觅食或嬉闹的可能。
仿佛只要稍微慢下一点儿来,他也会像他的儿子一样突然地对前方感到茫然和恐惧,从而也会打消离开油麻地的主意。
前行是纯粹的。
熟悉的树木、村庄、桥梁……都在不停地后退,成为杜小康眼中的遥远之物。
终于已经不可能再有回头的念头了。
杜雍和这才将船慢慢停下。
已经是陌生的天空和陌生的水面。
偶然行过去一只船,那船上的人已是杜雍和跟杜小康从未见过的面孔了。
鸭们不管,它们只要有水就行,水就是它们永远的故乡。
它们开始觅食。
觅食之后,忽然有了兴致,就朝着这片天空叫上几声。
没有其他声音,天地又如此空旷,因此,这叫声既让人觉得寂寞,又使人感到振奋。
杜小康已不可能再去想他的油麻地了。
现在,占据他心灵的全部是前方:还要走多远?前方是什么样子?前方是未知的。
16《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培养学生自主分析资料,主动探究的水平,养成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培养探究意识。
四、知识链接
1、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我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华盖集》、《南腔北调集》、《坟》、《热风》、《且介亭杂文》等十五部。
集体备课导学案
课题:《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课型:新授课
时间: (三课时)
审核:
班级:九年级
学生学案
教师导案
一、学习目标:
1、积累词语:读准字音,记清字形,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结合背景,体会句子的深层含义;通过朗读,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
3、理清结构,把握驳立结合的缜密的论证。
4、体会辛辣、犀利、讽刺味极强的语言。
六、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展示目标。
二、预习导学。
下列书写完全无误的一组词是()
A祈祷前仆后继一味怀古丧今
B家谱不足为踞光耀地大物博
C既然埋头苦干抹杀舍身求法
D袒护求神拜佛倘若希望邈茫
三、合作研讨:
(一)诵读第1—5段,讨论探究:第5段有一段加点的文字,国民党检察官曾删掉这段文字,这说明什么?
(二)品读讨论探究第6—9段,:
(一):“求神拜佛”恐怕是国民党在山穷水尽时自欺和欺人的最后一招。鲁迅是个现实感很强的人,他一针见血地指出“求神拜佛”的危害和严重后果,这自然触到了国民党的痛处。所以被删去。从加点文字也能够看到鲁迅的境况,但鲁迅却不惮于在枪林弹雨中为民奔走呼号,其无私无畏的精神令人敬佩。
1、略
2、明确:指的是脚踏实地地为民族进步而奋斗的人们,他们是使中国挺立起来的“脊梁”,他们往往来自下层或代表着广大民众的利益。但因为中国长期的专制奴役统治,很多事情自然无权知道真相。另外,近代以来的很多社会变革多缺乏对广大民众的宣传发动。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4单元 16《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 新人教版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内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备课时间总课时数2课时总第1。
2课时备注教学设计与过程教学反思与改进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鲁迅,新文学的开拓者、奠基者,他那优美的散文,精湛的小说,尤其是冷峻辛辣的杂文,一直吸引着我们。
难怪文学评论家赞誉鲁迅先生的杂文“不仅是中国民族文学的奇葩,而且是世界文学中的奇葩”。
作家唐弢在《琐忆》一文的开头就说“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作为一个伟大作家的全部人格的体现。
这一伟大的人格精神也充分体现在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词语。
慨.叹:kǎi,有所感触而叹息。
玄.虚:xuán,用使人迷惑的形式来掩盖真相的欺骗手段。
诓.骗:kuāng,哄骗。
渺茫:本课是因没有把握而难以预期。
为民请命:为人民保全生命或解除困苦。
怀古伤今:追念古代的事情,因现在的事而悲伤。
地大物博:土地广大,特产丰富。
摧残:使身体、精神等蒙受严重损失。
抹杀:一概不计,完全勾销。
诬蔑:捏造事实败坏别人的名誉。
自欺欺人:既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
3.背景链接这篇文章写于1934年9月25日,正是“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后。
当时,日本帝国主义的铁骑践踏了东三省之后,又向关内步步紧逼,亡国灭种的威胁迫在眉睫,悲观失望主宰了一部分人的头脑。
8月27日《大公报》社评《孔子诞辰纪念》哀叹:“民族的自尊心与自信力,既已荡然无存,不待外侮之来,国家固早已濒于精神幻灭之域。
”针对这种论调,鲁迅在他53岁寿辰时,写下了这篇著名的杂文。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文体链接(1)杂文的性质:从广义上来说,杂文就是以议论为主的说理性散文,它的种类很多,例如随感、随想、杂谈、笔记、小品、游记、演说等等,不一而足。
狭义上来说,是指在“杂文”这个大家庭中那种以“激烈的战斗态度批判社会现实的杂文”。
它采取的是幽默、讽刺的手法,主张直接为现实的政治斗争服务,正如鲁迅自己所说,是“感应的神经,攻守的手足”,“是匕首,是投枪,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的东西”,写得“生动、泼辣,有益,而且也能移人情”。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课文精讲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章节划分《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可以划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摆出对方的论点和论据。
开篇以似乎确凿的事实为据,用一句话指出了三个阶段中“中国人”表现出来的三种不同的态度:盲目骄傲,夜郎自大;“一味”崇拜,借助外援;把这三者联贯起来,其态度是:由自夸到崇洋,再到自欺欺人、虚无渺茫。
因此有人“慨叹”:中国人的自信力消失了。
这是论题的论点。
第二部分:驳斥对方的论证。
根据批驳的对象不同,分两层。
“他信力”、“自欺力”,这是作者在本文里特地造的两个新词,用“自”和“他”,“信”和“欺”两对反义词衍义造成的。
第五自然段从正面立论,明确论点“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第六自然段是过渡段,承上启下。
二、文章赏析《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鲁迅先生在民国时期所著的一篇驳论文,最早于1934年刊发,后由作者编入《且介亭杂文》。
这篇驳论文作于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际,反驳了当时社会对抗日前途的悲观论调以及指责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的言论,鼓舞了民族自信心和抗日斗志。
文章开篇用事实反驳了“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的观点,然后针对对方的论证错误进行剖析:对方把中国人的某些精神现象与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联系起来,以偏概全;把一部分人的行为归结为中国人的普遍行为,武断地作出片面的结论;强加因果等。
这些分析有力地阐明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和当代中国的前途与尊严,极大地增强了人们为国家和民族振兴而奋斗的信心和决心。
这篇文章体现了鲁迅先生对民族命运的深刻关怀,以及对国家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念。
它不仅是一篇文学佳作,更是一种激发民族精神的强大力量。
三、中心思想《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鲁迅先生在民国时期所著的一篇驳论文,最早于1934年刊发,后由作者编入《且介亭杂文》。
这篇驳论文作于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际,反驳了当时社会对抗日前途的悲观论调以及指责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的言论,鼓舞了民族自信心和抗日斗志。
文章开篇用事实反驳了“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的观点,然后针对对方的论证错误进行剖析:对方把中国人的某些精神现象与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联系起来,以偏概全;把一部分人的行为归结为中国人的普遍行为等。
部编版教材《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课后题答案
也不是“自信”。这些批驳证明,不久前失掉的是“他信 力”,现在发展着的是“自欺力”,都不是“自信力”; 也就是说,对方的论据并不能证明论点,其论证过程是错 误的,所以说对方的论点是错误的。
仿写:我们从古以来,就有热爱和平的人,有一身正气 的人,有为民图利的人,有舍身为国的人……即使岁月流 逝,也掩不住他们明珠般的光辉,这就是中国的精神。
2.文中提到了四种“中国的脊梁”,你知道历史上哪些人 物具有这样的品行?课外查找资料,搜集相关的人物事迹, 与同学交流。
一种是不求名利,埋头苦干,创造社会财富和灿烂文 化,推动历史前进的广大劳动人民和创造发明家。如毕升、 李时珍等。一种是不怕流血牺牲,奋起反抗反动统治的革 命者和坚持抗战保家卫国的英雄人物,如陈涉、李自成、 洪秀全、岳飞、文天祥等。一种是代表人民利益,不顾个 人安危,为解除或减轻人民疾苦而奔走呼号,为民请命的 人。如杜甫、白居易、关汉卿等。一种是历尽艰辛,奋不 顾身,探求佛教教理的人
2.作者主张的观点是什么?在文中勾画出来。 参考答案:“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二、驳论一般是先反驳错误的观点,然后树立自己的观点。 反驳错误观点时,可以针对错误观点,也可以针对论据和 论证过程。读课文第3—5段,看看本文运用了怎样的批 驳方式,结合具体内容加以分析。
三、仔细研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文章开头连续列举的三个事实,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 (1)交代时代背景,表明自己为何而写。(2)先摆 出对方的论据,并且承认这些论据本身的正确性,为后文 批驳其论证过程的错误做铺垫。
2“他信力”是作者仿照“自信力”新造的词,有怎样的 表达效果?
人教版9年级语文上册第4单元第16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34张ppt)
第一步:就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一 对一讨论解决。 第二步:一对一讨论还不能解决的问
题,在组长的组织下,小组讨论解决。
展示准备
1.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什么?(1)组 2.为了论证谬论,敌方提出了什么论据? (2-3 )组 3.作者为什么认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这论 点是错误的? (4-5)组 4.作者既然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还 要一再承认对方说的都是“事实”? (6-7)组 5.第5段有一段加点的文字,国民党检察官曾删 掉这段文字,这说明什么? (8-9)组 6.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么?(10)组 7.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是什么?(11)组 8.理清文章结构层次。(12-14)组
三周年之后。“九· 一八”以后,东北沦陷,国民党的官僚 政客和社会“名人”却在北京等地多次举行“法会”,祈 祷“解救国难”。当时颇有影响的资产阶级报纸《大公报》 也散布“中国人失去了自信力”的失败主义论调。资产阶
级的走狗文人,也一口一声狂吠“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究竟是什么样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呢?为了批驳对抗日 前途的这种悲观论调,鼓舞民族的自信心,鲁迅先生写了 这篇文章。
1
2
驳论与立论
议论文从论证的方式看,一般可分为立论和驳 论两种。胤 ※立论: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提出并阐明自 己的见解或主张 ※驳论: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发表议论,批驳 片面的、错误的、甚至反动的见解或主张。一般说 来,批驳对方的论点主要有三种方式: 一、直接批驳对方的论点 二、批驳对方论据 三、批驳对方论证
3
5
鲁迅是一位毕生追求中华民族的民 主自由的战士。1936年他去世时,上海 民众在他的遗体上覆盖了写有“民族魂” 三个大字的白布,以表达对鲁迅伟大人 格的深深敬仰。鲁迅先生博大精深的思 想至今仍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第四单元 第16课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鲁迅)
识记文体常识,拓展知识,为学习驳论文作铺垫。
掌握基础知识,为后面学习作铺垫。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讲授新课
一、理解论证思路
同学们,这篇杂文批驳了什么观点?论证思路是什么呢?请同学们首先倾听课文录音,然后思考下面的问题。
……
③同时,网络文化高度繁荣的今天,寒门青年逆袭的方式也更加多元。之前,网名为“搬砖小伟”的湖北青年石神伟,凭借一系列自制的高难度健身视频,在短视频分享平台上吸引了超过百万粉丝。这位寒门青年从留守儿童、网瘾少年一路走来,用健身不断磨练和改变自己,传递着积极进取、拼搏向上的正能量,感动了无数网友。今天,许多像“搬砖小伟”这样寒门出身的“网红”,借助网络实现了自身的价值,也为社会进步传递着正能量。有人感慨,小伟的坚韧、低调和朴素,是这个时代的奢侈品,他是真正属于今天的“寒门贵子”。可以说,传播结构扁平化的互联网,为不少寒门青年打开了一扇改变人生的窗户,也创造了另外一种生命的可能。
点拨:“中国人”的含义是指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
6.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理解,“状元宰相”“地底下”指的是什么?
点拨:“状元宰相”指当时国民党反动政客及其御用文人。
“地底下”指当时还处于地下斗争状态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革命力量。
总结:鲁迅先生在对比中热情赞颂中国共产党人才是中国的“筋骨和脊梁”,“有确信,不自欺”,“前仆后继的战斗”。
点拨:第一部分(第1、2段):提出对方的论点和论据。
第二部分(第3~8段):反驳对方的论点。
第一层(第3~5段):直接反驳。
第二层(第6~8段):间接反驳。
第三部分(第9段):得出结论:“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不足为据,要看地底下”。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第二十一页,共28页。
1.“拜脸主义”产生的根源
一些(yīxiē)国人总是热衷于膜拜,并且在 是 膜拜中容易迷失自己和正确的价值判断;
其2.主结要合危文是章第可④能⑤(段kě内né容ng,)想催想生(人xi与ǎn人ɡ 之xi间ǎn的ɡ)新:青的。少不年平应等该 怎样追星?
第十二页,共28页。
一、积累与运用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
汉. 字(xHuàánnzì)。.
jǐ
玄虚. (záo ) 脊梁( 诓 )
( 濒)
脂
. xǐng 省悟 谬
确凿( ) kuāng 骗 荒miù
bīn 临
zhī
第十三页,共28页。
粉
2.联系(liánxì)上下文体会加点词语的意思。 (1)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 玄虚: 用使人迷惑的形式(xíngshì)来掩盖真相的欺骗手 (2)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 残前(3),仆状被后元抹继宰杀:相。前上的面 去文的,形章人容是倒英不下勇足(奋dǎ为斗o 据x,不ià的)怕,后,要牺面牲自的。己人去继看续跟 地底下。 不足为据: 不值得当作凭据。
蔑 miè 污蔑(wūmiè)
篾 miè 竹篾
ngpi 渺 miǎo 渺小
àn) 缈 miǎo (miǎoxiǎ
哐当 o)
第四页,共28页。
4.成语(chéngyǔ) 辨析
前仆后继 前赴后继
求同 两者都有奋勇前进(fèn yǒnɡ qián jìn)的意思。
辨异
“前仆后继”中的“仆”是倒下的意思,偏重在不怕牺牲; 多形容革命者的英勇无畏。例句:这场争夺阵地的战斗打 得很激烈(jīliè),在敌人猛烈的炮火下,我们冲上去的战友不 断有人倒下,但同志们仍前仆后继,勇敢地冒着敌人的炮火 冲锋陷阵。
16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脊梁 诓骗 搽脂粉
jǐ kuānɡ chá
博 地大物bó____ 伤 怀古shānɡ____今 请 为民qǐnɡ____命
前仆后继
pū
玄 故弄xuán____虚
前赴后继 fù
解释下列词语
摧残:使(政治、经济、文化、身体等)蒙受 严重损失。 诬蔑:捏造事实败坏别人的名誉。 省悟:在认识上由模糊而清楚,有错误而正确。 诓骗:说谎话骗人。诓,哄骗。 自欺欺人 :用自己都难以置信的话或手法来欺 骗别人,也欺骗自己。 怀古伤今 :怀古,追念古代的事情。伤今,对 今天的人或事感到悲伤。 前赴后继:形容不怕牺牲,英勇向前。
少年智则国智,
少年强则国强。
为民请愿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民主英雄
民 族 英 雄
民族英雄
二、分析论证过程
论 据
两年前:自夸 “地大物博” 不久,只希望 “国联”
(一)摆 出敌方论点 和论据(第1、 2段)
现在,一味求 神拜佛 论点:中国人失掉 自信力了
(二)直接反驳 (第3至5段)
3、批驳方式
先破后立、边破边立、先立后破
1.积累“玄虚”“诓骗”等词语。
2.列阅读提纲,把握文章的层 次结构和思想内容,培养把握驳论的 能力。 3.反复诵读,品读文中重要语句, 进一步培养揣摩语言文字的能力。
1935年,鲁迅居住在 上海北四川路帝国主义越界 筑路区域,即“半租界”, 收集1934年所作杂文,命 名为《且介亭杂文》。“且 介”即取“租界”二字各一 半而成,意喻中国的主权只 剩下一半。后又有《且介亭 二编》、《且介亭末编》。
失掉的是“他信力” 发展着“自欺力”
(三)亮出自已 论点:有并不失掉 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的中心论点 论据:从古至今满怀 (第6至8段) 自信的“中国的脊梁”
鲁迅《中国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课文原文(最新整理)
鲁迅《中国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课文原文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
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
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
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
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
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
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
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九月二十五日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知识点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省xǐng悟玄xuán虚搽chá 诓kuāng骗 2、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课堂实录与反思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课堂实录与反思【教学实录】导入: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社会逐步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的殖民地,在帝国主义面前,“可怜的民族,奴隶的民族,上上下下都是奴隶”。
在某种意义上,整个旧中国就是一个奴隶王国,在这个铁一般黑暗的国度里,帝国主义的奴役与中国古老的封建传统相结合,使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与民族自信心受到了较大的摧残,在一部分人当中,甚至丧失殆尽。
鲁迅对此痛心疾首,与这种奴隶的“劣根性”进行了坚忍不拔的斗争,但这并不意味着鲁迅认为四万万同胞都已经消极,沉沦甚至堕落,他清醒地看到了问题的另一面,即中国历史和现实中的脊梁,《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就是中华民族脊梁的一曲颂歌。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写于1934年9月25日,时值“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之间,当时,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在践踏东北三省之后,向关内步步逼进,亡国灭种的威胁迫在眉睫,悲观失望的情绪主宰了一部分人的头脑。
当时的主流报刊“大公报”也曾发出哀叹,下面我们看124页课下的注解②。
生:齐读课下注解②“民族的自尊心与自信力,既已荡焉无存,不待外侮之来,国家固早已濒于精神幻灭之域。
”师: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一旦崩溃,那么这个民族离灭亡也就不远了,而中国民众的精神,在主流媒体的误导下,很容易给我们的圣君、贤相、武将之辈给征服的。
面对此情此景,以“疗救国人精神”为已任的鲁迅先生,总不免呐喊几声,让国人在失望甚至绝望中,从勇猛和悲壮的人身上看到希望的曙光。
师:面对有人发出的慨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鲁迅先生作出了怎样坚决的回击?生: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生:第八段“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师:请同学们将目光聚焦在第八段最后一句话。
齐读这句话,并请注意读出愤激之情。
生齐读。
师:鲁迅先生说“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那这一部分人指哪样一部分人,这一部分人有怎样的表现。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第16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
前仆后继
前面的人倒下,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去。形 容英勇奋斗,不怕牺牲。
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认 为它是错误的?
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么?作者提出 观点的依据是什么?
1.反复阅读一、二两段话,其中揭示了对 方什么谬论论点?什么论据?哪些语句最富 于讽刺意味?
2、联系全文,想一想,为什么本文以反驳 对方的论证,即指出其论据不能证明论点为 “突破口”?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幻灯片展示) 请以《由脊梁而引起的思索》为题写一 拜佛 fó 脊梁 jǐ
玄虚 xuán 诓骗 kuāng 诬蔑 wū miè 渺茫 miǎo 省悟 xĭng 搽 chá
怀古伤今:追念古代的事情,因现在的事而悲伤。
为民请命:替老百姓申诉痛苦。
自欺欺人:既欺骗了自己也欺骗别人。
舍身求法:比喻为了追求真理而不惜牺牲个人的生命。
中国人
失掉自信力了吗
鲁迅
2008年8月中国成功举 办第29届夏季奥运会
2008年9月25日,中国“神七”成功发射
鲁迅
简介驳论文的知识
1.议论文的论证方式 立论 驳论
2.什么叫驳论文 驳论是指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发表议论,批
驳错误的反动的见解和主张。侧重于驳论的议论文 是驳论文。 3.批驳的方法 ⑴直接批驳: ①驳论点②驳论据③驳论证 ⑵间接批驳——驳论与立论结合(提出正确见解与主张)
写作背景
这篇驳论文写于1934年9月25日,正是“九·一 八”事变三周年之后。“九·一八”以后,东北沦陷, 国民党的官僚政客和社会“名人”却在北京等地多 次举行“法会”,祈祷“解救国难”。反动文人也 一口一声狂吠“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了。”究竟是 什么样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呢?鲁迅先生写了这 篇文章批驳对抗日前途的这种悲观论调,鼓舞民族 的自信心,揭露反对派对人民群众的精神毒害。
初三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6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第7页
• 探究点二: • 3、请两位同学板书本文叙述思绪。
摆出对方论据 得出对方论点 反驳对方论据 得出自己论点 提出自己论据
第8页
1、琢磨第1段话,三个副词“总”、“只”、“一味” 能否交换位置?为何? 2、琢磨以下加点字词表示效果:
……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那简直就 是诬蔑。 3、作者在反驳对方论点后,提出了自己论点,提到了 一类人,作者对这类人怀着怎样感情,用了一些怎样词 来修饰,形容?跳读文章第6、7、8段。 4、这两种截然不一样态度,表明了作者怎样思想?
不一样:语气和感情表现。 • 4、谈听读体会:再次把握文章内容和思
想情感。 • 5、再次自由朗诵课文,品味感悟。
第4页
• 探究点一: • 1、 对方错误观点是什么?支撑对方观点
论据是什么?
明确: 对方错误观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论据是: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
物博”;很快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 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 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
第5页
• 探究点一:
•
2、作者自己观点又是什么呢?有何依据呢?
明确: 观点是: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中国人在。 论据是: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人,有拼命
硬干人,有舍身求法人;还有那些“有确信,不自欺 ”“在前仆后继战斗”而“总在被摧残,被抹杀”人 。
第6页
• 探究点二:
•
1、对方论据是虚假吗?不假那是怎样驳倒对
方对方论点呢?
明确:对方犯了“以偏概全”错误。
• 2、对方论证思绪和方法还出现了什么错误呢? 请同学们朗诵第3、4、5段,看作者是怎样剖析对 方论据实质。
明确:他们早就失掉了自信力——只是“他信力” ,转到“求神拜佛”——只是“自欺力”,对方论据和 论点之间并没有必定联络,其思绪是混乱,这就是直接 反驳。
2020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16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参考资料 (新版)新人教版(通用)
第十六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整体把握全文内容可列为下表:(四)结论:(第9段)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不足为据,要看地底下。
可以看出,这篇课文分为三个部分,层次清楚,重点突出。
段与段之间、部分与部分之间衔接紧密,过渡自然。
例如,第3段开头“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这一句上承第1、2段对方的论据和论点,然后进行批驳。
又如,在直接反驳部分与间接反驳部分之间,安排第6段作过渡段:“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从而转向正面歌颂,作间接反驳。
从文章结构可以理清作者思路。
文章第1段摆出对方论据,第2段紧接着摆出对方论点。
第3至5段,作者承认所摆出的论据是事实,是“真”的,但推不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的结论,它们不能证明论点。
他们早已失掉自信力,只是曾经有过“他信力”,现在发展着“自欺力”,因此现在叫嚷“中国人失掉自信力”,只是为了掩盖自己悲观失望、丧失信心的心态。
这是直接批驳。
接着,作者在第6至8段,另立一个与对方论点对立的论点: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第6段承上启下,正面立论,第7至8段热情歌颂富于自信力的“中国的脊梁”,从而驳倒对方。
这是间接批驳。
第9段是结论,照应题目,对题目提出的问题作出回答。
二、问题研究1.这篇驳论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主要特点是:用驳论证的方法直接批驳,又用正面立论的方法间接批驳,从而彻底驳倒对方谬论。
对方的论据确是事实,问题在于这些论据不能证明论点,就是说,论证上不合逻辑。
就这样,通过驳论证直接驳斥了对方论点。
从正面提出论点,这个论点与对方论点是针锋相对的。
证明了这个论点的正确性,等于宣告对方论点不能成立。
这是间接驳斥了对方论点。
直接批驳和间接批驳相结合,批驳就全面深刻,十分有力。
2.这篇文章的论述性语言好在哪里?这篇文章的语言尖锐犀利,富于战斗性,带有嘲讽意味。
例如,在文章开头,“总自夸着‘地大物博’”“只希望着国联”“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充满着嘲讽意味。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4单元 第16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新人教版
归谬法
(3)驳论证法 2.批驳方式
先破后立、边破边立、先立后破
杂文:不像一般的议论文那样地说理,而是用文
艺性的笔调,形象化手法来议论说理。兼有政论、 文艺两种因素。
• 特点: • 1、篇幅短小,取材广泛。 • 2、敏锐迅速,泼辣犀利,战斗性强。
• (像匕首、投枪,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血路)
• 3、冷嘲热讽、1.课文作者摆出的敌方论点和论据是什么?
敌论点: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敌论据
两年前总自夸“地大物博” 驳 论
不久不再自夸只希望“国联” 证
现在求神拜佛怀古伤今
2.为彻底驳倒敌论,作者还从正面提出了自己的什么论点? 他用哪些论据证明自己的观点? 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从古以来
“拼命硬 指那些不怕牺牲、不计得失、忠于祖国的人。 干的人” 如岳飞、文天祥、戚继光、林则徐、李自成
“为民请 指同情人民,为人民鸣不平、伸张正义的人。 命的人” 如屈原、关汉卿、海瑞、宋鱼水。
“舍身求 指历尽艰辛、英勇献身、追求真理的人。 法的人” 如商鞅、谭嗣同、玄奘、法显等人
4.文章采用了什么样的反驳方式?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日本。说到日本,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中国以后 面临的最大威胁恐怕就来自日本!回顾中日历史, 与其说是一衣带水,倒不如说是“一衣带血”更为 贴切。3000万同胞的死,永远是我们民族无法磨灭 的伤疤。可如今,在我们对日本以德抱怨,对历史 问题“宽大处理”的同时(1972年,我国政府为了 中日“友好”和邦交正常化而宣布放弃500亿美元 的战争赔款),而中国在日本人眼中,却成了“亚 洲新列强”,“大和民族的祸患”。日本右翼政党 多次叫嚣:“日本掌握的是亚洲霸权,这两个国家 (中日)非打一仗不可。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4单元 16《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新人教版
“拼命硬干的人”
指那些不怕牺牲、不计得失、忠于祖国的人。 如岳飞、文天祥、戚继光、林则徐等人
“为民请命的人” 指同情人民,为人民鸣不平、伸张正义的人。 如屈原、关汉卿、海瑞等人
“舍身求法的人” 指历尽艰辛、英勇献身、追求真理的人。 如商鞅、谭嗣同、玄奘、法显等人
“我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
--选自30年代的御用报纸
“忍辱含愤,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联公理 自判决” --选自蒋介石在“九一八”事件发生 后的演讲
1934年 ,由反动政客戴季陶和军阀段祺瑞发起, 一些国民党官僚在杭州灵隐寺举行法会,请班 禅大师求佛保佑。
“民族之自尊心与自信心,既已荡然无存,不待外 侮之来,国家固早已濒于精神幻灭之域”
①论据
不久:只希望“国联” 现在:一味求神拜佛
②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失掉的是“他信力”
发展着“自欺力”
论点: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埋头苦干的人
自
拼命硬干的人
信 ㈢间接反驳
古
力
论据
为民请命的人 舍身求法的人
脊梁
了
有确信,不自欺
今 前赴后继的战斗
吗 ㈣结论: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不足为据,
一则笑话
• 孩子:“妈妈,为什么不买汽车呢?”
• 妈妈:“买不起呀.”
• 孩子:“那怎样才能买上小汽车呢?”
• 妈妈:“你现在好好学习,长大后就可 以买小汽车了。”
• 孩子:“那你小时候为什么不好好学习 呢?”
这个笑话,孩子的反驳很精彩,妈妈听了以后可 定会瞠目结舌。驳论是一种与理论相对的论证 方式。《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就是一篇 驳论文。
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是什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上四单元学案16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学案“我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选自30年代的御用报纸“忍辱含愤,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联公理自判决” --选自蒋介石在“九一八”事件发生后的演讲1934年,由反动政客戴季陶和军阀段祺瑞发起,一些国民党官僚在杭州灵隐寺举行法会,请班禅大师求佛保佑。
“民族之自尊心与自信心,既已荡然无存,不待外侮之来,国家固早已濒于精神幻灭之域”—选自《大公报》1934年8月24日的第一学习时间自主学习不读不讲学习任务:1、浏览课文,了解大意,划出生字词。
2、自读检测:(1)给加横线的字注音,解释词语或根据词义写出词语。
玄虚诓骗慨叹搽粉疆土辽阔,物产丰富。
()前面的人倒下去,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去形容英勇奋斗,不怕牺牲。
()为民众的利益向上级、政府提出意见和要求。
()怀念往昔,哀叹现在,是一种倒退、悲观的思想情绪。
()(2)完成下列任务:A:朗读<1--5>段思考:对方的论据是什么?得到的错误观点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认为它是错误的?B:朗读<6--9>段思考: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么?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是什么? 得到了一个怎样的结论?又如何反驳了敌方谬论?第二学习时间合作探究不议不讲1、学习任务:品读课文,探究主旨,赏析语言。
2、分组合作,探究交流诵读第1—5段,讨论探究:A:品读语句,辨析下列加注词语的含义1、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
2、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3、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
4、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B:作者既然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一再承认对方说的都是“事实”?你从下段文字中的划线字中读到了怎样的况味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品读第6—9段,讨论探究A:你从下段文字中的划线字中读到了怎样的况味?产生了怎样的联想?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
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文中“中国的脊梁”指什么人? 你是如何理解的?能不能举例说明?作者强调他们在当时和现在有什么实际意义?3、分小组展示探究成果第三学习时间质疑问难不疑不讲学习任务:1、深入课文,质疑问难:学到这里,你还有疑惑吗?2、小组释疑,然后提出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师生共同释疑。
第四学习时间积累运用不练不讲学习任务:运用事实和道理论证驳斥以下论点1、各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2、读书不如经商打麻将益智第一学习时间自主学习不读不讲学习任务:1、浏览课文,了解大意,划出生字词。
2、自读检测:(1)①注意下列字的读音和写法。
根深蒂固孜孜不倦汲取锲而不舍②掌握下列词语的含义根深蒂固孜孜不倦汲取持之以恒推敲不言而喻锲而不舍(2)自读课文,边思考下列问题,边圈画出相关的语句。
1、文章开头设置了一个有趣的问题,作者由此得出什么结论?2、为什么要确立“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思维方式?作者是运用怎样的论证方法来阐明这一事理的?3、创造性思维有哪些必需的要素? 这里又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来论证?文章还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举例简析。
4、区分一个人是否有创造力的主要依据是什么?第二学习时间合作探究不议不讲学习任务:1、品读课文,探究论述方法和文章阐述的主要内容。
2、分组合作,探究交流(1)、有人觉得“创造力仅仅是属于贝多芬、爱因斯坦以及莎士比亚这些名人的”,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2)、你能不能举个例子论证拥有创造力的人,他留意了自己细小的想法而有所创造?3、分小组展示探究成果第三学习时间质疑问难不疑不讲学习任务:1、深入课文,质疑问难:学到这里,你还有疑惑吗?2、小组释疑,然后提出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师生共同释疑。
第四部分积累运用不练不讲学习任务:有人说过:“想像是人的一种重要的创造力”。
同学们,你们的想像力如何呢?让我们来完成一道思维训练题。
(板书:○△)先看图形“○”“△”,再展开联想写一小段话。
学生写作交流板书:放飞想像勇于创新第一学习时间自主学习不读不讲学习任务1、默读全文,用圈点批注的方法,完成课后练习一。
借此题理清本文的思路及作者提出的论点。
2、精读课文,理解作者的观点。
(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2)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端?(3)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有何现实意义?(4)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精神的关键是什么?第二学习时间合作探究不议不讲学习任务:1、品读课文,探究论述方法和文章阐述的主要内容。
2、分组合作,探究交流(1)、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说理方法?请结合课文内容作简单分析。
(2)、你在探索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有什么有趣的经历吗?说出来与同学交流。
举例:雪融化后是水、钟表的工作原理……3、分小组展示探究成果第三学习时间质疑问难不疑不讲学习任务:1、深入课文,质疑问难:学到这里,你还有疑惑吗?2、小组释疑,然后提出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师生共同释疑。
第四部分积累运用不练不讲自拟题目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读后感。
第一学习时间自主学习不读不讲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作家,出生贵族家庭。
剑桥大学毕业,后又学习法律,1618年任大理院院长,封为勋爵。
1621年因受贿为国会弹劾去职,嗣后居家著述。
1626年冬由于在野外试验雪的防腐作用而受寒致死。
《随笔》是其文学方面主要著作,开创英国随笔这特有体裁。
学习任务: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明确:这篇随笔写法不同一般,论述范围很广泛,语言十分简练,几乎一句话就是一个观点。
2、理解文章内容: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谈读书?提示:要理清作者的思路,运用学过的知识归纳、总结。
培根在其作品中往往采用这种手法,显出其文笔老练,说理透彻。
又如:“德行犹如宝石,朴素最美。
”“声名犹如大河,空虚无物者浮,实学有才者沉。
”……这种比喻的运用,使其文章更显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1)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2)阐述读书的方法。
(3)阐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各种缺陷。
分两个小层理解:(1)作者在这一层举了一系列的例子,目的是论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体会其说理方法。
明确:排比说理、归纳说理。
(正面指出)(2)作者进一步指出,人的精神上的缺陷,可以用读书来弥补,就像身体百病,可以用运动驱除一样。
(反面指出)第二学习时间合作探究不议不讲学习任务:1、品读思考,领悟主旨,增加论据。
2、分组合作,探究交流。
本课中出现的名言警句很多,以小组为讨论单位,谈谈对这些内容的看法。
选择其中一句作为观点,增加论据。
3、分小组展示探究成果第三学习时间质疑问难不疑不讲学习任务:1、深入课文,质疑问难:学到这里,你还有疑惑吗?2、小组释疑,然后提出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师生共同释疑。
第四部分积累运用不练不讲学习任务:1、背诵课文中一部分经典名句。
2、摘抄有关“读书”方面的名句扩大写作素材库,积累写作经验。
15、《不求甚解》学案第一学习时间自主学习不读不讲学习任务:1、自读课文,理解题目的出处和文章的中心论点2、理出文章的结构。
3、自读检测:(1)、理解原文出处:“不求甚解”一语出自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好读书,不求甚解。
”原意是指读书只领会要旨,不过于在字句上花工夫,属褒义。
今多谓学习或工作态度的不认真,不求深入理解,浅尝辄止,含贬义。
(2)、《不求甚解》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不求甚解》一文通过对“不求甚解”一词的辩正,提倡读书要多次反复、虚心领会。
(读书要把握住精神实质,不要死抠字句,求其表面。
)文章反弹琵琶,令人耳目一新,在轻松愉快中使读者受到教育,就其根本的思路来说,是对“不求甚解”的否定之否定;就其立意来说,是“不求甚解”的新解。
第二学习时间合作探究不议不讲学习任务:1、品读思考,理解结构安排和论据。
2、分组合作,探究交流。
(1)、理解结构安排:(2)、采用了哪些论据?有什么作用?3、分小组展示探究成果第三学习时间质疑问难不疑不讲学习任务:1、深入课文,质疑问难:学到这里,你还有疑惑吗?2、小组释疑,然后提出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师生共同释疑。
第四部分积累运用不练不讲本文用递进式的论证结构逐层深入地剖析问题,并通过引用、对比、举例等论证方法阐述分析,从而明辨是非,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文章见解独到,文笔简洁生动,说理明白晓畅。
众多的引证,生动的故事,深刻的见解,娓娓道来,既开拓读者眼界,又寓思想教育于知识漫谈之中,可谓别开生面,独具一格。
作业:练习一、二、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