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大学历史沿革
中山大学校史知识
学校拥有附属第一医院、附属第二医院(孙逸仙纪念医院)、附属第三医院、附属第五医院(珠海医院)、附属第六医院等5所附属综合性医院,以及中山眼科中心(含眼科医院)、肿瘤防治中心(含肿瘤医院)、光华口腔医院等3个专科医院。
陈寅恪故居陈寅恪是我国着名学者,语言学家、历史学家。20世纪50年代后,东南区一号一直是陈教授的住所兼教学课室。《论再生缘》《柳如是别传》等名着就是在这里完成的。
永芳堂由香港南源永芳集团公司董事长姚美良先生于1990年捐资一千万元人民币兴建。从上方俯视,永芳堂由对称的外方内圆的双曲面组成,前庭舒展的两翼象征开放中的国门,直达三楼正厅的室外六十级台阶象征着国家的发展进步。作为永芳堂建筑的组成部分,室外台阶两侧置有近代中国十八先贤铜像雕塑群。十八先贤铜像位于永芳堂广场两侧,左侧依次为:孙中山(广东香山人)、蔡元培(浙江绍兴人)、章炳(浙江余杭人)、梁启超(广东新会人)康有为(广东南海人)、邓世昌(广东番禺人)、黄遵宪(广东嘉应人)、魏源(湖南邵阳人)、林则徐(福建候宜人)、詹天佑(安徽源人)、秋瑾(女,浙江江阴人)、谭嗣同(湖南浏阳人)、严复(福建候官人)、冯子材(广西钦州人)、容闳(广东香山人)、洪秀全(广东花县人)。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简介
校区规模及学科建设
珠海校区以本科教学为主,目前在校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留学生和港澳台各类学生共一万余人,来自中山大学的文、理、医、工等门类17个院系约50多个专业。旅游学院、翻译学院、国际商学院、海洋学院、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5个整建制学院(即:本科四年、研究生、博士阶段的学习除实习外,其他均在珠海校区完成。)相继落户珠海校区。2012年9月增加移动信息工程学院后,珠海校区整建制学院达到6个。 校区在校生总人数预计达到12,000。
中大历史沿革和重点建筑介绍
【中大历史沿革】中山大学是由孙中山先生亲手创立,有着一百多年办学传统。
今日的中山大学,由1952年院系调整后分设的中山大学和中山医科大学两校重新合并组建。
1924年,孙中山先生亲手把清末以来在广州地区建立的各类大学整合一体,创立国立广东大学,并亲笔题写校训:“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
孙中山先生逝世后,学校于1926年改名名为国立中山大学。
孙中山先生创立中山大学的初衷就是要把中山大学打造成一个现代学术机构,为改造中国社会和发展中国现代思想文化而努力。
中山大学历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岭南大学。
岭南大学前身为格致书院,创办于1888年,在旧中国最初由美国基督教会创办,1904年迁至广州市海珠区康乐村,改名岭南学堂。
1927年由第一任校长钟荣光先生收归中国人成为私立岭南大学。
1952年院系大调整,原中山大学与岭南大学并校组成新中山大学,入主康乐园。
从此康乐园成为了中山大学的代称。
中山大学和岭南大学这两校的医学院拆分合并另行组建专门的医科院校,后将广州光华医学院并入,易名中山医科大学。
这两所同根同源的大学,共同继承了由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亲手创办的中山大学和开创中国近代教育体系的岭南大学的办学传统。
2001年,中山大学与中山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成现今的中山大学,成为一所包括工医药、人文与社会、自然与技术、经济和管理科学等在内的综合性大学。
【中大南校区基本介绍】怀士堂又称“小礼堂”,位于中山大学南校区康乐园中轴线上。
1917年,由美国安布雷·史怀士出资修建,原为基督教青年会馆。
1923年,孙中山先生与夫人宋庆龄到岭南大学视察,在怀士堂作长篇演讲,勉励青年学生“立志,是要做大事,不可要做大官”。
怀士堂现为中大小礼堂,作为全校政治文化艺术活动中心。
黑石屋1914年由芝加哥的黑石夫人出资兴建。
原来岭南大学是教会学校,1927年教育主权收回国有,曾担任过岭南学堂教务长的钟荣光博士成为岭南大学首位华人校长,黑石屋曾是钟荣光先生的寓所。
中央大学旧址
历史沿革
中央大学南京旧址主要包括四牌楼旧址、丁家桥旧址等。四牌楼旧址位于现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及南京师范 大学附属小学,现为中央大学历史风貌区。
保存建筑有:原中央大学体育馆、图书馆、江南院、金陵院、中大院、大礼堂、南校门、生物馆、科学馆、 梅庵等。1922-1933年先后建成。
1921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长郭秉文创建国立东南大学,聘威尔逊作校舍规划,现存建筑主要为20~30年代 依据规划所建。建筑群南北向对称布局,属西方折衷主义风格,多用爱奥尼柱装饰门厅,钢筋混凝土和砖木结构。 南大门,现为东南大学正门,杨廷宝设计,1933年建,式样为3开间4组方柱和梁枋。大礼堂,位于校园中央,由 英国公和洋行设计,新金记康号营造厂承建,1930年3月始建,1931年4月底竣工。建筑面积4320平方米,3层, 高34米。
1965年其两翼加建2座3层教学楼,由杨廷宝设计。孟芳图书馆,位于大礼堂西南侧,江苏督军齐燮元捐资, 外国建筑师帕斯卡尔设计,1922年1月奠基,1924年建成。1933年10月经基泰工程司关颂声、朱彬、杨廷宝设计 并扩建,建筑面积达3813平方米,藏书40余万册,现为办公楼。科学馆,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捐资,上海东南建 筑公司设计,三合兴营造厂承建,1924~1927年建成,3层,建筑面积5343平方米,现为健雄院。科学馆占地面 积1748平方米。
中央大学旧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01 历史沿革
03 建筑风格 05 其他旧址
目录
02 主要建筑 04 地理位置
中央大学旧址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四牌楼,现为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中央大学是中华民国时期中国的 最高学府,也是中华民国国立大学中系科设置最齐全、规模最大的大学。
抗战时期国立中央大学与国立西南联大之比较刍议罗玲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抗战时期国立中央大学与国立西南联大之比较刍议罗玲(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重庆400047)摘要: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与国立中央大学是抗战时期国内著名的两所大学,在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史上占据着重要的一页。
抗战促成了联大的诞生,也成就了中大的辉煌。
两校在极其艰难的历史条件下,汇集了大批学术大师和优秀学生,培养出大量杰出人才。
在抗战期间,两校除共同为中华民族的生存而不懈努力外,在迁校过程、发展背景、组织形态、教育理念诸方面异多于同,各有优缺。
关键词:抗战时期;中央大学;西南联大中图分类号:K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429(2013)02-0018-08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以下简称“联大”)与国立中央大学(以下简称“中大”)是抗战时期著名的两所大学,也是内迁大后方高校中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的两所大学,他们在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史上占据着重要的一页。
抗战促成了联大的诞生,也成就了中大的辉煌。
两校在极其艰难困苦的历史条件下,汇集了大批学术大师和优秀学生,培养出大量杰出人才,两校校友在海内外各行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目前国内学术界对抗战期间内迁高校的研究多集中在对西南联大的研究,而对同时期中央大学研究相对较少。
这主要是由于“共产党掌握政权后,建都北京,中央大学不只失去‘首都大学’的光环,更因其与国民党政权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受到严重质疑乃至压抑。
”[1](62-63)本文拟从两校迁校过程即办学环境、学校的管理及行政组织、教育理念诸方面比较两校在抗战期间的发展情况,以期有助于深化对抗战时期我国高等教育的研究。
一、迁校过程:一气呵成与一波三折就迁校而言,中央大学明显比西南联大有计划和效率。
时任中央大学校长罗家伦因为担任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候补委员[2](141),所以对于中国抗日的政策稍有了解[3](442),“我是略略知道国防政策的一个人,知道中枢是如何积极的准备抗日”[4],故罗家伦深知对日本战争必然会发生,故对于中大迁校早有心理和行动上的准备。
国立中央大学校训
国立中央大学校训国立中央大学(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简称中大,是一所坐落于台湾桃园的综合、研究型公立大学,为桃园地区最具声誉之学术、科学研究及学术网际网路之顶尖大学,是台湾"教育部""五年五百亿计划"补助的十二所学校之一、台湾"教育部"选定之七所研究型大学之一。
国立中央大学历史可追溯于公元258年(永安元年)的南京太学,近代前身为1915年在南京成立的国立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62年在台以"复校"名义重建国立中央大学。
国立中央大学校训:诚朴国立中央大学的校训是“诚朴”,在对日本抗战时期,因环境的需要,大陆时期罗家伦校长加了“雄伟”两字,现在对日抗战已获胜利后四十七年(1945--1992),校训回复仅用“诚朴”二字。
“诚”即对学问要有诚意,不以其为升官发财的途径,不以其为取得文凭资格的工具。
要知道从来成大功业,成大学问的人,莫不是备尝艰辛,锲而不舍地做出来的。
对学问若无诚意,结果必至学问自学问,个人自个人。
现在一般研究学术的都很少诚于学问。
看书也好,写文章也好,都缺少对学问负责的态度。
至于人与人间,应当以诚相见,就更用不着说了。
“朴”就是质朴和朴实的意思。
现在有些人,以学问做门面,作装饰、尚纤巧、重浮华;很难看到埋头用功,不计功利而在实际学问上作远大而艰苦的努力者。
要体念“几何学中无王者之路(捷径)”这句话。
须知一切学问之中皆无“王者之路”。
崇实而用笨功,才能树立起朴厚的学术气象。
国立中央大学校歌作词:汪东作曲:程懋筠维襟江而枕海兮,金陵宅其中。
陟升皇以临睨兮,此实为天府之雄。
焕哉郁郁兮文所钟,宏我黉舍兮甲于南东。
干戈永戢,弦诵斯崇。
百年树人,郁郁葱葱。
广博易良兮吴之风,以此为教兮四方来同。
大学百年校庆历史沿革回顾与未来展望
大学百年校庆历史沿革回顾与未来展望百年校庆是一个学校的重要时刻,它不仅是对学校百年办学历程的回顾,更是对未来的憧憬和展望。
今天,我们一起来回顾大学的百年历史,同时展望未来,看看大学在未来的百年中将会面临哪些挑战和机遇。
一、百年校庆历史沿革回顾大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一个世纪前,当时,它只是一个小而精致的学院,提供教育机会给那些敢于探索,观念开放的学生。
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大学经历了从一个小而美丽的学府到一个全球性的教育机构的转变。
让我们一起回顾大学从小到大的历史沿革。
1. 建校之初大学成立于19世纪后期的英格兰,当时它只是一个提供文学、法律和神学课程的学院。
它的校训是“进而求知,求知而进”,这一校训至今仍在传承。
2. 进入20世纪进入20世纪,传统的文学、法律和神学课程逐渐被自然科学、工程学和社会科学等新兴学科所取代。
大学也逐渐成为了一个各领域科学研究的中心,世界各地的学者和科学家都慕名前来。
3. 在世界大战中的角色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大学为战争做出了贡献。
它设立了许多军事和医学研究机构,并提供各种军事和医疗支持。
在世界大战中,大学尤其在军事技术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4. 建立全球合作伙伴关系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大学建立了许多全球性的合作伙伴关系。
大学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国际学校和研究机构紧密合作,为学生提供最好的教育和研究资源。
二、未来展望回顾百年历程后,让我们一起展望大学在未来的百年中将会面临哪些挑战和机遇。
1. 全球化与地方特色未来的大学必须在全球化和地方特色之间寻求平衡。
大学必须清楚自己的独特之处,并利用这些特点为学生提供最好的教育和培训。
2. 连接社区未来的大学将要更加与社区紧密联系。
大学将要更加了解、关注和回应所处地区的需求,通过参与社区活动和项目来为社区做出贡献。
3. 研究创新未来的大学将要更加注重研究创新。
大学将会为科学研究提供更好的资金和设备,鼓励教职员工和学生从事前沿的研究工作。
最齐全的中国名牌大学汇总
想了解中国大学,尽在其中
1
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 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 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 中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辛亥 革命后,于1912年改为现名。 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 运动的策源地、中国最早传播 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思想的 发祥地、中国共产党最早的活 动基地。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大学 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 设的两所大学之一。
北京师范大学是 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 是一所以教师教育、 教育科学和文理基础 学科为主要特色的著 名学府。学校的前身 是1902年创立的京 师大学堂师范馆, 1908年改称京师优 级师范学堂,独立设 校。1912年改名为 北京高等师范学校。 1923年更名为北京 师范大学,成为中国 历史上第一所师范大 学。
8
香港理工大学
香港理工大学,简称“理大”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缩写“PolyU” 香港理工大学是一所既充满活 力又拥有骄人历史的大学。理大毕 业生的实用价值,更被雇主视为同 侪之冠。大学在追求卓越学术水平 的同时,会不断推陈出新,提供富 实用性的专业课程、培训、应用研 究及专业顾问等服务,支持工商企 业的长远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
学校概况 中国人民大学的前身是1937年 在延安建立的陕北公学以及后 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北方大学 和华北大学。 经过近六十年建设和发展,中 国人民大学已成为我国培养社 会科学、人文科学、经济和管 理科学领域高级专门人才和科 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在中国经 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发挥着独 特的作用,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该校已形成包括全日制本科教 育和研究生教育以及成人高等 教育的多学科、多层次的办学 12 格局和体系。
1952年院系调整--还历史本原转载
1952年,国家进行院系调整,许多综合性大学都蒙受损失,而中国也一夜之间冒出许多专科院校。
院系调整一直持续到六十年代,不过,以52年规模最大,时间最为一致,评价也比较容易统一,所以,我们尽量以52年的数据为准。
这样,交通大学和中国科技大学的情况暂时不考虑在内。
1952年的院系调整,各家都有个家的损失,各家都有个家的收益;究竟谁占了便宜?谁吃了亏?我们用事实说话。
为了还历史本源,我们且来看看各家的历史。
如果有不确切的地方,还请各位朋友指正。
一、浙江大学1952年院系调整前,浙江大学拥有七个学院(文、理、工、农、法、医、师范)。
浙江大学院系调整状况如下:1)、理学院数学系、物理系、化学系、生物系并入复旦大学。
理学院药学系并入上海第一医学院。
理学院地理系分别并入华东师范大学和南京大学。
2)、文学院人类学系并入复旦大学。
文学院、师范学院部分并入华东师范大学,部分与之江大学组建浙江师范学院,其余部分调入北京大学、厦门大学、南京大学等。
3)、法学院停办。
4)、医学院并入浙江医学院。
5)、农学院独立为浙江农学院。
农学院畜牧兽医学系并入南京农学院。
农学院森林系和东北农学院森林系合并为东北林学院。
农学院农化系并入南京工学院食品工业系。
6)、工学院航空系与中央大学、交通大学的航空系合并,组建为华东航空学院。
工学院土木系水利组并入华东水利学院。
工学院电机系电信组并入南京工学院。
调整后的浙江大学只保留工学院电机、化工、土木、机械四系,并入之江大学相关工科及厦门大学电机系。
评价: 七大学院只保留工学院,并入的之江大学工科一般,并入院系较少。
二、南京大学1949年,中央大学更名南京大学。
1952年院系调整前,南京大学拥有七个学院(文、理、工、农、法、医、师范)。
南京大学院系调整状况如下:1)、工学院独立为南京工学院(东南大学)。
工学院水利系和兄弟院校组建华东水利学院。
工学院的航空工程系与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的航空系合并,组建为华东航空学院。
民国四大名校
民国四大名校,指的是中华民国时期中国的四所著名高校:国立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国立浙江大学、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联合办学、国立武汉大学。
国立中央大学国立中央大学是中华民国时期中国最高学府,也是中华民国国立大学中系科设置最齐全、规模最大的大学。
国立中央大学1928年5月16日由国立江苏大学改称而来,1937年迁至重庆、成都等地办学,史称“重庆中央大学”,抗战胜利后迁回,1949年8月8日更名为国立南京大学,翌年定名南京大学。
“国立中央大学”是中华民国政府1927年在大陆设立、1949年更名国立南京大学的中央大学。
关于中华民国政府迁台后以“ 在台复校”名义创建的“国立”中央大学,详见“ 中央大学”等词条。
自1902年张之洞、刘坤一等人创办南大前身三江师范学堂起,历经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国立江苏大学几次更名,这所学校于1928年正式定名为国立中央大学。
国立中央大学是民国时期中国最重要的高等学府。
抗战期间,中央大学迁校至重庆沙坪坝、成都华西坝等地办学,据中央大学南京校友会会长、南京大学教授徐家福介绍,此时中大所得的教育经费是西南联大的3倍。
地处民国时期首都、陪都的优势,加上历任校长用心经营,中央大学的发展蒸蒸日上,1946年9月中央大学拥有7个学院、37个系、6个专修科、26个研究所,是当时国立大学系科设置之最。
1948年,在普林斯顿大学的世界大学排名中,中央大学已超过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现东京大学,居亚洲第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南京不再是首都,中央大学更名南京大学,至此中央大学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浙江大学浙江大学ZhejiangUniversity,简称浙大。
学校位于“人间天堂”杭州、美丽的西子湖畔,是一所具有百年历史底蕴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中国首批7所“211工程”、首批9所“985工程”、“珠峰计划”重点建设的名牌大学之一,也是中国大学“常春藤联盟”C9联盟的成员。
抗战时期汪伪“国立中央大学”与民国大学教育联系
抗战时期汪伪“国立中央大学”与民国大学教育联系1937年,国民政府正式签署撤离南京,着手迁都重庆的布置。
1940年,依靠日本帝国主义的汪伪政府成立,其在所占据殖民地区域大肆推行奴化教育,在中央大学的教育政策侧重于削弱学生的民族国家意识,企图通过伪造历史教育的方式来重新树立人们对于汪伪政权的认识。
本文针对抗战时期汪伪政府对中央大学的教育方针和政策进行研究分析,讨论和重庆中央大学教育政策的区别,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对于民国教育所造成的影响和改变。
自1937年国民政府迁离南京,以汪精卫为首的汉奸在1940年通敌叛国之后,于南京建立了汪伪国民政府,自此开始在南京的政权统治。
汪伪国民政府成立不久,其在日本帝国主义的干预下,开始在南京及日占中区域大肆推行日本帝国主义的奴性教育,为了早日的实现其险恶用心,汪伪政府于1940年3月重新恢复建立国立中央大学,从大学院系、课程规划、教资安排等情况进行了较大的颠覆和改变,极尽奴化教育的宣传,对民国时期的国民教育造成了较大的冲击。
1汪伪政权时期的国立中央大学研究分析1.1汪伪政权时期国立中央大学的成立汪伪政权于1940年正式成立,其后对南京以及其他日占中区域建立和恢复了一些院校,以此作为汪伪政权的工作人员的教育基地。
其中,国立中央大学是汪伪政权教育的主要基地。
国立中央大学是在1928年时期被命名为中央大学,此前前前后后被多次更名,曾用名有三江师范、东南大学、江苏大学等。
汪伪政权建立之后,经过将近两个月的时间的研究和讨论,汪伪政府正式在南京恢复建立国立中央大学,并设置了相关的招生部门,开始面向日占中区域全面招生,如南京、上海、苏州等城市。
1.2汪伪政权时期国立中央大学招生、院系、管理机制情况1940年国立中央大学重新恢复招生之后,根据当时的数据调查显示,1940年报考国立中央大学的人数约有三千名,通过考试入学的新生人数为647名。
国立中央大学前后迁址两次,1940年设在南京建邺路,一年之后国立中央大学被迁往原金陵大学校舍,至此为汪伪政权期间国立中央大学的校址所在地。
南京大学入校试题及答案
南京大学入校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南京大学位于中国的哪个省份?A. 江苏省B. 浙江省C. 安徽省D. 上海市答案:A2. 南京大学的校训是什么?A. 厚德载物B. 博学笃志C. 求是创新D. 格物致知答案:C3. 南京大学成立于哪一年?A. 1902年B. 1911年C. 1921年D. 1931年答案:A4. 南京大学的校花是什么?A. 梅花B. 牡丹C. 菊花D. 荷花答案:A5. 南京大学图书馆藏书量超过多少万册?A. 100万册B. 200万册C. 300万册D. 400万册答案:B6. 南京大学共有多少个学院?A. 20个B. 30个C. 40个D. 50个答案:B7. 南京大学的校园占地面积大约是多少?A. 1000亩B. 2000亩C. 3000亩D. 4000亩答案:C8. 南京大学的校歌名称是什么?A. 南京大学校歌B. 金陵之歌C. 南京之歌D. 金陵大学校歌答案:A9. 南京大学在哪个历史时期曾被称为“国立中央大学”?A. 清朝B. 民国时期C. 新中国成立后D. 文化大革命时期答案:B10. 南京大学的校园内有多少个博物馆?A. 1个B. 2个C. 3个D. 4个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南京大学是中国著名的_______大学之一。
答案:985工程2. 南京大学的校园内有一个著名的_______湖。
答案:玄武湖3. 南京大学在_______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
答案:19544. 南京大学的校徽上有_______和_______两种颜色。
答案:紫色;金色5. 南京大学的校史馆位于校园的_______。
答案:北门附近6. 南京大学的_______学院是中国最早的商学院之一。
答案:商学院7. 南京大学的_______学科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答案:天文学8. 南京大学的_______是校园内的一个著名景点。
答案:北大楼9. 南京大学的_______学院是中国最早的法学院之一。
抗战时期汪伪“国立中央大学”与民国大学教育联系
抗战时期汪伪“国立中央大学”与民国大学教育联系作者:黄伟来源:《知识文库》2017年第13期1937年,国民政府正式签署撤离南京,着手迁都重庆的布置。
1940年,依靠日本帝国主义的汪伪政府成立,其在所占据殖民地区域大肆推行奴化教育,在中央大学的教育政策侧重于削弱学生的民族国家意识,企图通过伪造历史教育的方式来重新树立人们对于汪伪政权的认识。
本文针对抗战时期汪伪政府对中央大学的教育方针和政策进行研究分析,讨论和重庆中央大学教育政策的区别,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对于民国教育所造成的影响和改变。
自1937年国民政府迁离南京,以汪精卫为首的汉奸在1940年通敌叛国之后,于南京建立了汪伪国民政府,自此开始在南京的政权统治。
汪伪国民政府成立不久,其在日本帝国主义的干预下,开始在南京及日占中区域大肆推行日本帝国主义的奴性教育,为了早日的实现其险恶用心,汪伪政府于1940年3月重新恢复建立国立中央大学,从大学院系、课程规划、教资安排等情况进行了较大的颠覆和改变,极尽奴化教育的宣传,对民国时期的国民教育造成了较大的冲击。
1汪伪政权时期的国立中央大学研究分析1.1汪伪政权时期国立中央大学的成立汪伪政权于1940年正式成立,其后对南京以及其他日占中区域建立和恢复了一些院校,以此作为汪伪政权的工作人员的教育基地。
其中,国立中央大学是汪伪政权教育的主要基地。
国立中央大学是在1928年时期被命名为中央大学,此前前前后后被多次更名,曾用名有三江师范、东南大学、江苏大学等。
汪伪政权建立之后,经过将近两个月的时间的研究和讨论,汪伪政府正式在南京恢复建立国立中央大学,并设置了相关的招生部门,开始面向日占中区域全面招生,如南京、上海、苏州等城市。
1.2汪伪政权时期国立中央大学招生、院系、管理机制情况1940年国立中央大学重新恢复招生之后,根据当时的数据调查显示,1940年报考国立中央大学的人数约有三千名,通过考试入学的新生人数为647名。
1949年中央大学的“应变”与抉择
作者: 蒋宝麟
作者机构: 南京大学历史学系,上海200235
出版物刊名: 近代史研究
页码: 122-135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5期
主题词: 中央大学;校务维持委员会;南京解放;南京大学
摘要:1948年底到1949年初,国内战局急剧变化,国民党军队在江北溃败,江南局势极不确定。
在此形势下,南京政府一方面中枢易人,开始与中共接触谋和;另一方面仍积极备战,并有计划地或临时将政府机关和文教机构迁往华南和台湾。
中央大学是位于国都南京的一所国立大学。
1949年初短短几个月内,由南京政府推动的中央大学“应变”措置引发了学校内部关于迁校与不迁校的斗争。
该校大部分师生不迁的抉择,既是校内国共政治角力的结果,也与校务维持委员会的决策有关。
这种特殊时期的“教授治校”方式与校内的政治氛围交错互动,造成学校原当局的合法性被消解,随之伴生的是国民党在这所大学原本拥有的政治统合力的丧失。
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地下党组织领导下的中央大学学生自治会研究
2020年11月第22卷第6期㊀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ofSoutheast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㊀Nov.2020Vol 22No 6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地下党组织领导下的中央大学学生自治会研究江莉莉1,顾金亮2(1 东南大学学生处,江苏南京211189;2 金陵科技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江苏南京211169)㊀㊀[摘㊀要]民初以来,学生自治制度在中国兴起,学生自治会成为高校中重要的学生自治组织和机构,在参与学校管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随着社会变革发展成为被多方争取的一支重要政治力量㊂通过对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中央大学的学生自治会进行历史考察,可以看出,以学生自治会为代表的广大青年学生始终关心关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变化,敏锐地感受到了社会面临的重大转折,学生自治会的功能和作用随之发生了显著变化㊂尤其是解放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国立中央大学学生自治会带领广大青年学生开展了一系列轰轰烈烈的爱国运动,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发挥了先锋和桥梁作用㊂[关键词]学生自治会;国立中央大学;中共地下党组织;解放战争时期[中图分类号]K2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11X(2020)06⁃0147⁃05[作者简介]江莉莉(1983 ),女,安徽铜陵人,东南大学道德发展智库助理研究员,东南大学学生处助教,研究方向:教育管理;顾金亮(1968 ),男,江苏建湖人,金陵科技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教授,研究方向:出版学㊂①㊀向华:‘民国前期学生自治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4年,第4页㊂②㊀蒋梦麟:‘学生自治:在北京高等师范演说“,‘新教育“1919年第2期,第118-121页㊂杜威:‘学生自治“,‘新教育“1919年第2期,第163-166页㊂陶行知:‘学生自治问题之研究“,‘新教育“1919年第2期,第193-201页㊂郑晓沧译:‘中小学校学生自治实之计划:美国学生自治研究委员会宣布:附自治简章之一例“,‘新教育“1919年第3期,第229-248页㊂顾樊山(I EdwinGold⁃wasser)演讲,廖世承译:‘关于学生自治的几个问题“,‘新教育“1919年第3期,第256-264页㊂陈鹤琴:‘学生自治之结果“,‘新教育“1919年第3期,第248-256页㊂20世纪20年代,以国立东南大学为代表的中国现代大学尝试将美国的学生自治会制度引入高等教育的实践层面,在国内产生很大的示范效应㊂学生自治会逐渐完善制度,成为大学校园中公开㊁合法㊁最具权威性的学生组织,具有重要的影响力㊂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又面临新的考验和抉择㊂青年学生是国共双方努力争取的力量,大学校园里的政治斗争更趋错综复杂,国共两党通过各种形式争夺学生自治会的领导权,争取青年学生,组织和带领学生开展各类活动㊂国立中央大学(中大)学生自治会在中国共产党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带领中大学生开展了一系列反歧视㊁反甄审㊁反饥饿㊁反内战㊁反迫害等活动,通过学生自治会这一纽带,引导广大学生以国家㊁民族利益为重,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贡献力量㊂一㊁民初以来学生自治制度在中国的兴起学生自治,指在校学生在指定自治区域或范围内建立自治组织机构㊁开展自治活动,学校辅助建立健全自治制度并赋予自治区域或组织成员处理内部事务的决定权和管理权的一种学生管理方式①㊂它起源于欧洲中世纪大学,作为一种传统的民主管理模式被欧美高校广泛采用,在20世纪后期成为发展中国家高校内部管理改革的原则之一㊂民国时期,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开始模仿西方办学模式,盛行于美国的学生自治制度逐渐纳入中国大学的治理结构㊂五四运动之后,一批留美学者大量归国,中国教育理论发生很多变化,在学生管理上倾向于以杜威实用主义理论为指导,实行自动主义,组织学生自治会,倡导训练学生自治能力㊂据统计,仅‘新教育“杂志的1919年第2㊁3期就发表杜威㊁蒋梦麟等人的学生自治类文章6篇②㊂很快,各种类型的学生自治会组织遍布全国初㊁中㊁高等各类学校㊂1922年江苏一中校长陆殿扬对20个省份69所中学的调查显示,其中成立学生. All Rights Reserved.自治会的占89 9%①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㊁北京大学㊁清华学校㊁复旦公学等知名高校的学生自治会也纷纷成立㊂为了规范高校学生自治组织,国民政府官方先后出台了相应规章制度㊂1930年1月,国民政府通过‘学生团体组织原则“, 本三民主义之精神,作成学生在学校以内之自治生活,并促进其智育㊁德育㊁体育㊁群育之发展 , 名称暂定为学生自治会 ②㊂二㊁从南高到中大 国立中央大学学生自治会的历史考察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南高)到国立东南大学(东大)㊁国立中央大学,这所高校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随着国家政局的动荡和高等教育的发展,南高到东大的学生自治会在不同时期均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和作用㊂1 南高时期 着力培养学生的自治精神1919年10月4日,从欧美各国考察归国的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长郭秉文在江苏省教育会演讲会的报告中提到,战后欧美教育的新趋向之一就是 德育知育上特重自动 ③㊂当时的南高教授㊁知名教育家陶行知指出 共和国所需要的公民,是要他们有共同自治的能力 , 自己立法㊁执法㊁司法 , 自己管理自己 ④㊂1919年底,校长郭秉文对学校的组织系统进行改革,正式废除了原有的学监制,成立学生自治会,将学生管理的工作通过学生自治会来进行㊂当时的学生自治会设评议会㊁执行部㊁仲裁院三个机构,各司其职,互相配合,又互相制约⑤㊂ 由于学校对学生工作既指导,又放手,学生自治会的工作生机勃勃,学校里显得很有生气㊂ ⑥参照美国三权分立的模式,学生自治会主要有管理㊁监督和组织活动的职能,培养学生自治意识和自治能力的同时,协助学校管理㊂2 国立东南大学时期 引导学生参与校园事务管理1923年,国立东南大学修订学生自治会大纲,规定学生自治会的权限范围为教育㊁学艺㊁体育㊁卫生㊁经济㊁事务㊁消防,同时规定学生自治会章程规则议案等均宜承报校长得其核准然后执行⑦㊂这一时期,学生自治会在承担校园事务㊁维护学生权益㊁训练学生自治能力㊁辅助学校风纪㊁提升校园文化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㊂首先是重视提倡科学精神,校㊁科㊁系学生自治会中参加人数最多㊁最活跃的项目就是组织各类学术研究会㊁创办各种学术刊物㊂据已知资料,当时由教授指导学生主办的期刊就有‘工学丛刊“‘史地学报“‘数理化杂志“等八种⑧㊂同时,学生自治会在学校事务管理中主动承担了一定职责㊂1923年,东大主楼起火,事发后学生自治会立即召开会议,勉每位学生捐助20银元,多者不限,还组织义演队,赴苏锡沪演出,将收入全部充作学校恢复基金㊂1925年,东大学生自治会因 外侮日亟,国民非谋根本防卫之策,不足以救时艰,而止侵略,军事训练洵为要图 , 恳请大会详加规划,自下学年期,实施军事教育,改普通体育为兵式操 ⑨㊂1925年发生 易长风潮 ,东大学生自治会组织召开全校大会,决议 组织学生维持学校委员会案 ,对风潮中维持学校秩序发挥了积极作用㊂3 国立中央大学时期 自觉开展爱国学生运动1929年,国民政府推行 大学区制 宣告失败,7月,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训练部部长致函中央大学校长张乃燕, 命令禁查校学生会 ㊂11月,正式成立 国立中央大学学生 ,分总务㊁学术㊁社841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2卷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陆殿扬:‘全国中学校状况调查统计“,‘新教育“1922年第5期㊂教育部:‘教育法令汇编第1辑“,北京: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440页㊂方玉芬:‘近代国人出国教育考察与中国教育改革“,安徽: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174页㊂陶行知:‘学生自治问题之研究“,‘新教育杂志“1919年第2期㊂朱斐:‘东南大学史:1902-1949“第1卷,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53页㊂朱斐:‘东南大学史:1902-1949“第1卷,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53页㊂‘国立东南大学学生自治会大纲“,1923年,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缩微胶片㊂朱斐:‘东南大学史:1902-1949“第1卷,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22页㊂‘南大百年实录“编辑组编 ‘南大百年实录中央大学史料选(上卷)“,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80页㊂诸葛微文:‘记二十年代东南大学易长风潮“,朱一雄编:‘东南大学校史研究“,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234页㊂南京大学高教研究所:‘南京大学大事记(1902-1988)“,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46页㊂. All Rights Reserved.会三部;1930年春,教育部令改学生会为学生自治会①㊂这一时期,政府和学校制定了相关制度规范学生自治会的组织原则,对其加以限制,自治会享有 有限自治 ㊂ 九一八 事变后,各地纷纷发生学潮,中大学生也组织了抗日救国会㊂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中央大学西迁,抗战初期,学生自治会带领中大学生组织了各种形式的抗日救亡活动㊂后期随着抗战的推移,中大学生由激进态度趋于理性,逐渐回归应有的大学生活状态,中大全体师生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更加奋发努力求发展㊂这一时期,国民政府开始加强对学生自治会的引导和管控,在校园内设立党㊁团组织,渗透国民党意识形态㊂1941年5月25日,三青团中央大学分团部与重庆沙磁区各校三青团分团部在重庆大学礼堂正式成立②㊂1943年1月,中大学生自治会改选,当选结果是 除一二例外,余均为三青团 ③㊂1943年11月,国民政府颁布了新的‘学生自治会规则“,规定: 学生自治会为学生课外活动之唯一组织,以在学校以内组织为限,不得有校与校间联合组织,并不得以会参加校外各种团体组织或活动 , 学校校长及主管训导人员负学生自治会指挥监督之责㊂学生自治会之各种活动应由学校选聘教职员,分别担任指导 ④㊂抗战后期,学生自治会在中共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逐渐走向进步,开展了一系列抗日爱国和反内战学生运动㊂三、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地下党组织对国立中央大学学生自治会的传导作用抗战后期到解放战争时期,国际㊁国内政治形势错综复杂,校园政治力量此消彼长㊂国立中央大学所在的南京是一个极为特殊的城市,早在1922年就有了党的小组⑤,具有长期革命斗争历史,但同时也是国民党发动反共反人民战争的总指挥部㊂南京的党组织遭受了多次大破坏,直到1942年,江苏省委在南京成立工作小组,正式重新开辟党的工作,发展党的力量㊂皖南事变后,中共在当时的重庆中央大学建立 据点 ,团结进步青年㊂1945年8月,经中共中央南方局批准,中央大学 新民主主义青年社 正式成立,简称 新青社 ㊂新青社是共产党领导下,以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为政治纲领的进步青年学生的党的外围组织,之后中共中央大学地下党主要通过新青社开展活动㊂国立中央大学由渝返宁后,1946年6月,成立中共中大支部,罗炳权任书记;1947年10月,建立党总支,颜次青任总支书记;1948年初,各学院分支部陆续成立⑥㊂根据国统区的斗争形势和群众工作要求,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创新性的 勤学㊁勤业㊁勤交友 工作方法,鼓励学生党员勤奋学习,积极参加学生自治会等重要学生组织, 大概他在每一学校,都免不了有细胞组织,或核心组织㊂这些组织潜伏于学生自治会 ⑦㊂由进步势力掌握的学生自治会逐渐成长为一支反对国民政府的重要力量,通过这种形式有效地团结青年㊁引领青年,既隐蔽党的力量,保全党的组织,又发挥党的作用,进行有力斗争㊂1 领导学生自治会走向进步南京国民政府执政后期,学生自治会是学校最高学生自治机关和活动枢纽,学校对学生自治会的一般性要求和活动予以支持,但也愈加严格地加以限制㊂教育部详细规定了学生自治会的组织程序,相关筹备材料需要由学校转呈主管教育行政机关核准备案⑧,国民党政府试图通过各种手段控制学生自治会㊂中央大学复迁南京前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中大学生自治会均处于国民党㊁三青团的控制之中㊂1945年的‘中央大学据点报告“中就提到 三青团㊁国民党在这里思想上的统治力量也特别大 ⑨㊂然而,社会的强烈动荡㊁国民党政府的倒行逆施使得学生民主自治意识空前高涨,学生和941第6期㊀㊀江莉莉,等㊀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地下党组织领导下的中央大学学生自治会研究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国立中央大学沿革史“,1930年,第51-52页㊂‘沙磁区三青团各分团奉命正式成立“,‘中大周刊“1941年第8期㊂‘沙磁点滴“,‘新华日报“1943年1月4日第3版㊂‘学生自治会规则“,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北京:档案出版社,1997年,第48页㊂刘峰:‘革命 生刘峰回忆录“,南京:南京出版社,2005年,第50页㊂朱斐:‘东南大学史:1902 1949“第1卷,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05页㊂熊梦飞:‘学潮透视“,‘社会评论(长沙)“1946年第25期,第4页㊂‘中央法规:学生自治会规则“,‘浙江教育行政月刊“1944年第10期,第2-3页㊂吴佩纶:‘中央大学据点报告(一九四五年初)“,南方局党史资料编辑小组编:‘南方局党史资料㊃群众工作“,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年,第164页㊂. All Rights Reserved.学校的关系愈加脆弱㊂当时主张民主治校的吴有训校长通过了修改学生自治会组织章程,废除过去由训导长包办的间接选举,支持学生民主选举学生自治会㊂新青社利用这个时机,开始通过选举带领中大学生自治会摆脱国民党㊁三青团的操纵, 新青社在学生中积极开展工作,不久就把三青团把持的学生自治会领导权夺了过来 ①㊂以1947年学生自治会换届冲突事件为例,竞选当天,发生了破坏自治会选举的连续性殴打事件㊂系科代表大会开会时,电灯突然熄灭,暴徒冲入,主席盛志杰和全部文件失踪,开会代表在校内遭遇了长达几个钟头的追捕痛殴㊂该事件引发中大学生罢课抗议, 学生方面发言人称,暴徒为前三民主义青年团分子 ②㊂随后,学校行政会议决定暂停自治会系科代表大会及常委会的活动㊂学生 实行罢课,以抗议选举学生自治会时数人被殴 ③, 一千多名学生手拉着手,围成肉墙保护代表们开会 ④㊂学生自治会通电全国各校,公开反对教育部制定的自治会规则⑤㊂通过一次次的斗争,广大青年学生逐渐走上了国民党政府的对立面,1945年之后的每一年选举,都是进步力量取得胜利,直到1948年,当时的中共地下党员华彬清当选中大学生自治会主席㊂然而新中国成立前夕,政治形势已经十分严峻,国民党政府撕破伪装, 唆使一批暴徒对学生大打出手,砸票箱,撕选票,殴打选举主持人,破坏选举 , 华彬清被国民党特务列入黑名单,后被秘密逮捕入狱 ⑥,系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活动被停止,中大学生自治会也就此结束㊂2 合理维护学生权益日本投降后,国民党政府在收复区之南京等地设立 临时大学补习班 (简称 临大 )⑦,所有公办大学均由 临大 管理,国民党政府一开始不承认收复区大学学生的学分,甚至宣称收复区的学生为 伪学生 ,引起了收复区的教职员和学生的反对与不满㊂中国共产党认为这是 打击国民党势力㊁发展民主运动的好时机㊂便积极进行大量的思想发动和组织工作 ⑧㊂当时的中央大学地下党员钟沛璋㊁史正鉴把同学们组织起来,成立 中央大学学生自治会 ,选举于柏青为主席,通知暑假返乡的同学,立即返校,共同战斗⑨,最终成功开展了以学生自治会为斗争基地,以‘学生周刊“等进步刊物为宣传鼓动,以组织示威游行为集中表达的一系列反甄审运动㊂反甄审运动中党组织成功通过学生自治会介入和领导青年学生,也影响和培养了一大批学生运动骨干,实践了通过学生自治会组织开展学生运动的可行性和操作性,为以后更大的学生运动的到来做好了思想准备㊁组织准备和干部准备㊂3 推动学生运动与国家命运相结合中共地下党组织通过学生自治会这一 合法 学生组织来影响㊁团结和带领全体中大学生,轰轰烈烈地开启了以五二ʻ运动为代表的 第二条战线 的战斗,给予国民党反动派沉重的打击,国立中央大学的民主革命也因此被南京人民誉为 民主堡垒 ㊂党在全国解放区人民的全力支持下,在国民党统治区学生运动㊁工人运动和各阶层人民斗争的有力配合下 推翻了国民党反动政府,建立了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㊂ 国统区的学生运动有力地配合了解放战争的第一条战线,加速了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㊂取得这些成就的根本原因,是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㊂中国共产党用正确的政治路线为学生运动指明了方向,通过有效的组织和领导,带领学生运动走上正确道路,也在其中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党的骨干㊂1946年1月10日,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召开㊂新青社因势利导,发出为抗议英法侵犯我国主权051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2卷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郑洸:‘中国青年运动六十年“,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0年,第307页㊂‘中大学生滋事罢课“,‘中华时报“1947年11月29日第1版㊂‘中大学生罢课“,‘新闻报“1947年11月29日第2版㊂‘学校解散系科会中大再度罢课,十二常委被处罚“,‘燕京新闻“1947年12月29日第2版㊂‘南京中大全体学生号召全国同学争取自治权利抗议蒋府学治会规则“,‘华商报“,1947年第705期㊂中共南京市鼓楼区委宣传部中共南京市鼓楼区委党史工作办公室编:‘虎踞群英“,第55页㊂阮华国:‘教育法规“(第二版),上海:大东书局,1947年,第280页㊂中共天津市委党史研究室:‘解放战争时期天津学运史料“(上),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7页㊂罗炳权㊁王慧君:‘解放战争时期的南京学生运动“,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34页㊂朱斐:‘东南大学史:1902 1949“第1卷,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04页㊂‘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1981年6月27日㊂. All Rights Reserved.与促成政治协商会议成功举行大游行的倡议,并在中大系科代表大会得以通过,最终邀请沙磁区各院校学生自治会成立 沙磁区爱国游行联合会 ,于1月25日组织了声势浩大的游行运动,这是新青社第一次成功地公开发起㊁动员和组织的爱国民主运动,也让党组织感觉到学生自治会在团结和引领青年学生方面的重要作用,谁掌握了学生自治会的领导权,谁就有了合法学运的领导权㊂在中共地下党对学生自治会的领导下,学生自治发生了从 自为 到 自觉 的重要转变,学生运动逐渐走向进步㊂1946年,国立中央大学复迁南京,1947年2月3日,中大系科代表大会和学生自治会竞选中,以民盟中大支部和新青社为主体的进步力量获胜,组成以王世德(民盟盟员)为常务理事,朱成学(新青社成员)㊁王安民(民盟盟员)为副常务理事的学生自治会①㊂正是这一届学生自治会,发动㊁组织的学生运动,最终演变成为著名的五二ʻ运动㊂五二ʻ运动,即1947年5月发生的反饥饿㊁反内战㊁反迫害运动,是我国解放战争时期最主要的学生运动,是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学生运动㊂中共中央上海局根据中央指示的精神,从实际出发,带领当时的中央大学学生自治会,发动㊁组织和领导了五二ʻ运动㊂毛泽东同志评价五二ʻ运动说: 中国境内已有了两条战线㊂蒋介石进犯军和人民解放军的战争,这是第一条战线㊂现在又出现了第二条战线,这就是伟大的正义的学生运动和蒋介石反动政府之间的尖锐斗争 ②㊂可以说,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大学生自治会筹划㊁组织㊁实施的五二ʻ学生运动是中大学生革命运动史上最光辉的一页㊂四、结语国立中央大学历史悠久,是民国时期具有特殊历史地位的著名高校,从解放战争时期国立中央大学学生自治会发展情况及发挥的作用来看,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大学生自治会的功能已经从原有的培养学生自治能力㊁组织学校内部活动㊁参与高校内部管理,转变为争取学生权益㊁表达政治主张㊁领导和组织学生运动,在维护学生利益㊁启发民众民主意识㊁打击国民党腐朽的统治㊁支持新中国的成立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㊂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保证了学生自治会和学生运动的进步性,而中央大学的青年学生也在实践中逐渐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代表了社会前进方向,逐渐自觉团结在党的周围并肩战斗㊂(责任编辑㊀刘㊀英)151第6期㊀㊀江莉莉,等㊀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地下党组织领导下的中央大学学生自治会研究①②江苏省中国现代史学会编:‘中华民国史文集“,江苏省中国现代史学会,1984年,第294页㊂中共南京市委党史办公室编:‘解放战争时期第二条战线学生运动卷中册“,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7年,第28页㊂. All Rights Reserved.。
全球最大同源大学家族:南师东南中大南大
全球最大同源大学家族:南师东南中大南大.历史沿革发信站: 南京大学小百合站(Tue Dec 14 16:08:29 2004)zt同源大学家族:南师东南河海中大南大...历史沿革同源大学家族------------国立南京大学(本项目内容限于关于南京大学及其衍生院校历史变迁)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国立南京大学:1949年8月,国立中央大学改名为国立南京大学;1950年10月后径称南京大学。
历史南京大学前身国立中央大学是中华民国最高学府。
创立于1902年,初名三江优级师范学堂,1906年易名两江优级师范学堂,1914年复建为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1年改建为国立东南大学,1927年6月改组为国立第四中山大学,1928年2月改名为国立江苏大学,1928年5月更名为国立中央大学,1949年8月更名为国立南京大学。
1950年10月去“国立”二字,称南京大学。
1952年院系调整1952年,南京大学参与中国大陆高校院系调整。
南京大学师范学院独立,并入有关院校相关院系组建南京师范学院,1984年改名为南京师范大学。
南京大学农学院独立,并入有关院校相关院系组建南京农学院,1988年改名为南京农业大学。
南京大学农学院林学系独立,并入有关院校相关院系组建南京林学院,1985年改名为南京林业大学)。
南京大学工学院独立,并入有关院校相关院系组建南京工学院,1988年改名为东南大学。
南京大学工学院水利系独立,并入有关院校相关院系组建(南京)华东水利学院,1985年改名为河海大学。
南京大学工学院航空系独立,并入有关院校相关院系组建(南京)华东航空学院,1957年并入组建西北工业大学。
南京大学医学院独立,组建(南京)华东军区医学院,1954年迁至西安合组为第四军医大学。
1952年院系调整中,南京大学有关院系独立组建的部分院校,包括南京师范学院,南京农学院、南京林学院、南京工学院,在南京大学有关院系的基础上,还主要融入了金陵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的有关院系。
东南大学2011年校史知识竞赛演绎题部分
1、郭秉文的办学思想如何?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很高兴今天能在这里和大家谈谈郭秉文的办学思想,众所周知,郭秉文是我们学校历史上有名的一位校长,他认为大学应该以培养人才为目标,而他的办学思想正是植根于这一目标。
后人将这种办学思想概括为民主治校、学术自由、中西并举、三育并重。
作为大学的主角,教师与学生应该是办学的主体。
郭校长认为应该通过改革让教师关心学校大事,并集思广益,发扬民主,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以提高他们的自觉、自重、自助、合作的精神,最终使校园和谐、协调而有生气,形成民主治校。
毛泽东曾经提出过“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以为这也是郭秉文校长学术自由思想的核心,学术自由是繁荣学术的必由之路,而繁荣的学术正是人才培养的沃土。
然而学术又分东方与西方。
同时代的新文化运动主张全盘西化,但是郭秉文校长却以“非振兴科学,不足以理过兴国;不发扬民族精神,无以救亡图存”为由,主张沟通中西,融汇中西,中西并举。
套用课本上的一句话,即对于中西方文化,我们都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拒绝两个全盘。
(这个对于当时传统的中国是很先进的进步思想,对我们学校的帮助)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句话想必大家都体听过,如何统筹学生的学习与健康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面临的问题。
三育并重的方针是一个不错的解决方案。
那么,什么事三育呢?其实就是训育,智育,体育。
训育,取训练与管理兼重之义。
使学生不仅知其所以然,而且行所当然,最终达到知行合一的效果。
智育通过对学生思想与应用能力的培养;最终实现对知识的全面理解与应用。
而体育,就是强健体魄,通过三育并重,最终使学生的才能、体魄、精神、道德、学术都发达。
除了以上的四点外,郭秉文校长就办学的具体方针,还提出了“四个平衡”的思想。
首先是通才与专才的平衡,即综合大学注重通才教育时,不可忘了应用;注重专才教育时,补课忽视基础,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相互调剂,最终使通才不流于空疏,专才不落于狭隘。
四川大学历史地理与巴蜀文献成果展示中心民国大学校史资料汇编
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资料丛刊:《民国大学校史资料汇编》书号:978-7-5506-1308-9册数:61册布面精装开本:16开出版社: 凤凰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年6月定价:45000元中国近代高等教育起步于19世纪晚期,由于创办之初,遵循哪一种管理体制、教育体制,并没有统一的理念,且国立大学与教会大学在管理与教育体制也不相同,其中的制度变化、教育理念成为近代高等教育研究的重要内容。
这一时期高等教育的特点,不仅是中国教育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对于中国近代史也拥有重要价值。
北京大学韩茂莉本编是民国时期大学校史资料的汇编,共收录有关文献一百六十余种,涉及民国时期大学、学院等机关共八十余家。
文献的主要类型为当时编辑的大学一览、概况等,主要记载各个大学的历史,院系课程设置以及说明,教师名录资历以及学生名录等,有些纪念刊也发表论文,评述当时有关学术的研究状况。
除了校史研究的专门学者外,教育史、文化史的学者,以及关心当代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读者,都不难发现本编的价值。
有一点或许需要特别指出,本编收录的大量的“一览”、“概况”,在当时大多为非正式出版物,而在传统的文献整理视野中,这类文献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也早有学者指出这类文献的特征及其价值。
选目国立北洋大学校一览民国十三年223国立北洋工学院机械工程学系概况民国二十四年55天津南开大学一览民国十二年101天津南开大学一览民国十八年152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一览民国三十年24国立中央研究院十七年度总报告465国立中央研究院十九年度总报告467国立中央研究院二十一年度总报告405国立中央研究院二十三年度总报告189国立中央研究院二十四年度总报告189国立北平研究院第七年工作报告107北平研究院(民国二十六年至三十六年)行政院新闻局55国立中央研究院概况民国十七年六月至三十七年六月349国立清华大学一览民国十八年222国立清华大学一览民国十九年249国立清华大学一览民国二十一年322国立清华大学一览民国二十四年331 国立清华大学一览民国三十六年89 国立清华大学二十周年纪念刊民国二十年273 国立清华大学工学院机械工程系概况民国二十五年115 清华大学三十七周年校庆纪念特刊民国三十七年40 私立中国学院概览民国二十三年294 北平私立朝阳学院办理成绩说明及历年所获国家褒奖17 朝阳学院概览民国二十二年136 朝阳大学概览民国十八年105 北京中法大学要览民国十七年34 北京中法大学居礼陆谟克学院要览民国十七至十八年24 北京师范学校一览民国四年130 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十周纪念录民国七年332 国立北平师范大学一览民国十九年83 国立北平师范大学近况师大三十四周年纪念刊民国二十五年135 国立北平大学一览民国二十一年570 国立北平大学一览民国二十三年529 国立北平大学校况简表民国十九年226 国立北平大学法学院一览民国十八年193 国立北京大学二十周年纪念册民国六年580 国立北京大学概略北京大学二十五周年纪念民国十二年85 北京大学三十一周年纪念刊民国十八年190 国立北京大学文学院一览民国二十八年142 国立北京大学农学院一览表民国二十九年88 国立北京大学工学院一览民国三十年118 教育部特设北平临时大学补习班第七分班概览民国三十五年58 北京民国大学一览民国十三年234 国立各大学十六年度概况统计大学院高等教育处编20 北平各大学的状况(增订再版)民国十九年260 北平民国学院一览民国二十二年174 国立中央大学一览农学院概况民国十九年105 国立中央大学沿革史民国十九年72 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民国十九年102 国立中央大学一览第二种文学院概况民国十九年128 国立中央大学一览第三种理学院概况民国十九年240 国立中央大学理学院概况民国二十五年259 国立中央大学一览第四种法学院概况民国十九年92 国立中央大学一览第七种工学院概况民国十九年176 国立中央大学工学院概况二十九周年校庆纪念民国三十三年123 国立中央大学一览第九种医学院概况民国二十年147 国立中央大学一览商学院概况民国二十一年110 国立中央大学商学院概况民国二十一年109 国立中央大学要览民国三十年138 国立中央大学校况简表民国十八年40国立南京大学学期总结民国三十八年36 国立戏剧学校一览民国二十五年100 东南医学院一览民国二十二年166 国立东南大学农科概况民国十五年80 文化学院南京一院上海二院一览民国二十年97 上海法政大学五周纪念刊民国十八年264 上海法学院一览民国二十二年148 上海法学院十周年纪念刊民国二十五年380 交通大学一览民国二十五年288 南洋大学技击部十周纪念册民国十一年175 国立上海医学院一览民国二十二年130 国立上海商学院一览民国二十四年199 国立上海医学院一览民国二十六年129 国立上海大学要览民国三十二年59 大夏大学一览民国十五年168 大夏大学一览民国十八年328 大夏大学一览民国二十年335 国立同济大学一览民国十九年223 国立同济大学概览民国二十三年729 国立复旦大学一览民国三十六年138 东北大学一览民国十五年172 东北大学概览民国十七年274 东北大学一览民国十八年132 东北交通大学一览民国十八年132 国立东北大学二十周年纪念册民国三十二年135 哈尔滨中俄工业大学沿革史王守先著民国十四年55 华北大学概览民国二十五年208 唐山工学院四十二周年纪念特刊民国三十六年30 河北省省立滦县师范学校一览民国二十四年254 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一览民国二十三年523 河北省立工业学院一览民国二十年81 河北省立工业学院民国二十一年148 河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一览民国二十年163 河北省立保定师范学校纪要民国二十三年57 河南省立河南大学现况简览民国二十四年18 河南省立河南大学军事管理训练概况民国二十五年80 私立南通学院概况民国三十六年27 私立无锡国学专修学校十五周年纪念册民国二十五年193 江苏省立徐州女子师范学校概况民国二十三年94 江苏省立教育学院一览民国二十三年149 江苏省立江苏学院概况暨发展计划民国三十六年23 江苏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十周纪念录民国四年131 国立江苏医学院十周年纪念特刊民国三十七年146 国立江苏医学院概览民国三十六年36安徽大学一览民国二十五年273 国立山东大学一览民国二十二年196 国立山东大学概览民国三十七年51 私立青岛大学一览民国十七年86 国立青岛大学一览民国二十年204 国立山西大学一览民国三十六年85 山西省立法学院一览民国二十一年288 私立焦作工学院一览民国二十一年124 私立焦作工学院一览民国二十五年116 私立焦作工学院一览民国二十三年168 二十年来之私立焦作工学院统计图表民国二十四年58 私立焦作工学院简明一览民国三十六年41 福中矿物大学一览民国十四年至十六年73 国立西北大学概况108 国立武汉大学一览民国十九年289 国立武汉大学一览民国二十一年347 国立武汉大学一览民国二十二年332 国立武汉大学一览民国二十三年361 国立武汉大学一览民国二十四年369 国立武汉大学一览民国二十五年429 国立武汉大学一览民国二十六,七年度合刊498 国立武汉大学欢迎新同学特刊民国二十五年117 国立师范学院概况民国三十六年26 湖南大学一览民国十八年202 湖南大学一览民国二十二年391 国立湖南大学概况民国二十六年100 国立贵州大学概况民国三十七年125 国立四川大学一览民国二十五年391 国立四川大学简况民国三十一年52 私立光华大学成都十年记民国三十六年273 四川省立重庆大学一览民国二十四年232 国立成都师范大学概览民国十九年132 国立成都大学一览民国十八年164 国立成都大学五周年纪念会特刊民国十八年219 云南省立云南大学便览民国二十五年151 广西省立医学院一览民国三十六年198 广西大学一览民国二十一年110 广西大学一览民国二十二年355 福建省研究院概况民国三十年32 厦门大学十周年纪念刊民国二十年330 厦门大学一览民国二十年至二十一年181 厦门大学一览民国二十二年至二十三年198 厦门大学一览民国二十四年至二十五年177 私立厦门大学文学院一览民国二十五年97国立浙江大学一览民国二十一年470劳动大学概况二周年纪念刊物民国十八年224广东省立勷勤大学概览民国二十六年383私立广州大学概览民国二十五年202私立广东光华医科学院概况民国二十四年296国立广东法科学院概览民国二十三年163国立中山大学一览民国十九年452国立中山大学二十一年度概览486国立中山大学现状民国二十三年210国立中山大学现状民国二十四年367国立中山大学成立十周年新校落成纪念册民国二十三年170国立中山大学二十二周年校庆特刊民国三十五年24国立暨南大学一览民国十九年度385国立暨南大学招生报告总编民国二十一年121暨大战后一年来概况大学完成六周年纪念日民国二十二年六月十四23 日国立暨南大学创校三十一周年完成大学十周年纪念刊民国二十六139 年国立台湾大学概况民国三十六年136国立海疆学校一览民国三十六年6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留学360韩国部翟青老师介绍,中韩两国都是亚洲国家,地理位置很近,往来非常方便。
韩国又是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国,经济、文化方面的联系非常广泛。
韩国中央大学是韩国一所名牌私立大学。
目前,中央大学整体综合竞争力排名全韩前十名(2015),以表演系、电影系、摄影系和新闻系最负盛名,在全韩国高校同专业学科中均排名第一。
其中,戏剧电影系和尖端影像研究生院是全韩国最高的戏剧表演和影视艺术研究学府之一,培养出了众多顶尖的演艺界和文化界人士。
韩国排名第九的大企业斗山集团2008年起作为中央大学的财团以后,学校做出了重点发展扶持理工科专业的战略性调整,大幅度的财政支持也使得中央大学的综合竞争力得以进一步提升。
中央大学的雏形由任永信女士于1918年4月1日创立,时称“中央幼稚园”,当时是一所保育学校。
1946年7月8日,保育学校扩展,开设其他学科,并改名为“中央女子专门学校”,1947年4月10日再改名为“中央女子大学”。
1948年5月25日,学校改变政策,容许男生报读,并改名为“中央大学校”。
1953年5月28日,中央大学的地位得到韩国政府认可,升格为综合性大学。
1972年6月16日,大学与徐罗伐学院合并,实现跨越式发展。
中央大学现有在校生33600余名,硕、博士研究生6400余名,专任教授1300余名。
学校现有铜雀、钟路和安城三座校区,下辖12个单科大学和17个研究生院。
历史沿革
韩国中央大学(Chung-Ang University)创立于1918年,是韩国著名的私立综合大学之一,其历史、传统、规模等排名在韩国均享有极高地位。
学校现下辖12个单科大学以及17个研究生院,在校生33600余名,硕、博士研究生6400余名,专任教授1300余名。
中央大学根据韩国法律成立了“中央大学法人”基金会,旗下除中央大学以外,还拥有大学附属幼儿园、小学、中学、高中和两所附属医院。
中央大学在韩国共有首尔铜雀、首尔钟路和京畿道安城三座校区。
其中,铜雀和钟路校区合称首尔第一校区,距离首尔一个小时车程的京畿道安城校区为第二校区。
首尔铜雀校区面向汉江,旁有青山围绕,正可谓是依山傍水。
学校正门就是充满着现代建筑气息的R&D研究大楼,侧旁是1938年建造的欧式风格的中央大学创始人纪念馆。
由韩国著名建筑大师金仁哲设计建造的中央图书馆等建筑与优美的自然风景相辅相成。
《我的女友是九尾狐》、《韩版恶作剧之吻》等韩国多部电影、电视剧的拍摄地都选在了中央大学。
中央大学始建于1918年4月,当时的雏形是建立在首尔市钟路区仁寺洞的中央教会幼稚园。
当时创办幼稚园的目的在于通过教育孩子的同时,把民主意识传播到家长中去。
1922年起,又建立了以女性为对象的师范教育专业。
1933年,韩半岛正处于日本帝国主义殖民统治之下,学校在政治和经济上遇到重重困难。
年仅34岁的任永信女士毅然出资接收了中央保育学院并出任校长,并于1938年在黑石洞校址盖了第一栋校舍建筑-“永信馆”。
1948年,学校面向社会所有人群招生,不再局限于性别。
1954年,学校已成为拥有4个单科大学、19个专业和研究生院,师生达2, 850名的初具规模的综合大学。
此后又不断增设专业并建立附属小学、中学、高中等。
1978年又设立大学附属医院-诚信医院,逐渐形成了一所名副其实的综合型大学。
1979年中央大学在安城建立了新校区。
1982年3月正式命名为首尔铜雀和钟路校区为第一校区,安城校区为第二校区。
为了两校区能够均衡发展,校方在安城校区投入大量资金,陆续建了教室、实验室、研究室以及运动场、学生宿舍等大批设施。
1960年,以韩国学生为主导的韩国民众抗争结束了李承晚(韩国第一任总统)的独裁统治。
这次韩国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民主运动由中央大学学生率先开始,抗争中6名大学生流血死亡,成为众多大学中牺牲学生人数最多的大学。
时任中央大学校长的任永信女士为了纪念死去的大学生,在学校建立烈士纪念碑,
并提词“为正义而死,为真理而活(Live in Truth ,Live for Justice)”。
这句话后来也成为中央大学的学校精神,通过追求正义和真理,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成为德才兼备,为社会和国家发展做贡献的优秀人才。
为提高大学之间的竞争力,韩国国家教育资源部和舆论媒体每年对大学实施综合评价和排名。
在综合测评中,中央大学连续六年被评为教育改革最优秀大学。
由《中央日报》2012年对全国204所大学进行的综合测评中,中央大学不仅被评为综合实力前十的大学之一,而且新闻系、戏剧系、电影系和摄影系,在全韩国同专业学科中,均排名第一;药学大学排名第四。
其中,作为综合大学电影教育的代表,中央大学尖端影像大学院是亚洲第一个拿到招收MFA(艺术硕士学位)资格的研究生院,是全国综合大学中影视艺术教育与研究最高也最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教学机构之一。
此外,在韩国统一举办的全国司法考试和CPA考试中,中央大学学生的合格率为全韩大学第五位。
中央大学的重点目标是实现大学教育的国际化和校园建设世界化。
为实现这一目标,学校积极扩大国际交流,与世界名牌大学缔结了友好合作关系。
现与世界40多个国家的230多所大学签署了校际交流合作协议。
学校每年派遣约400名交换学生到国外大学就读,同时,也接纳约200多名外国学生来中央大学就读。
中央大学未来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在2018年,即建校100周年时争取进入世界100强名牌大学的行列。
[1]
创办期(1918-1945)
中央大学的创办始于1918年4月,建在首尔市钟路区仁寺洞的中央教会幼稚园。
该幼儿园最早于1916年由基督教传教士筹办,后政府出资运营,使其隶属于中央教会。
当时创办幼儿园的目的,不仅在于教育孩子,而且通过孩子的教育,把民族意识传播其家长中去。
为此,中央
幼稚园于1922年起,以女性为对象正式设立了师范教育专业。
当时经由中央幼儿园培养的幼儿教师,派往咸兴,会岭,釜山,马山,全州,安阳,天安,沙里院,密阳等全国各地从事教育活动。
此后,中央幼儿园便升格为中央保育学院。
因当时韩半岛正置于日本帝国主义殖民统治之下,中央保育学院不仅在经济上遇到诸多的困难,而且在政治上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很大压力,步沥维艰。
中央保育学院于1933年由任永信女士出资接收,并任该院校长。
此后,她在黑石洞一带购置房地产,中央保育学院搬迁至黑石洞校址。
任永信女士在美国设立的Pffifer财团得到财源资助,于1938年在黑石洞校址盖了第一栋校舍建筑-“永信馆”。
1945年中央保育学院改名中央女子专科大学。
[2]
发展为综合大学的过渡期(1946-1979)
1945年中央女子专科大学的成立为1948年转为男女共学的正规大学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韩国建国初期的任永信,不仅担任中央大学的学长兼财团理事长,而且作为执政民主党议员,韩国曾派遣她常驻联合国韩国代表。
期间她不仅为韩国做了很多工作,而且为学校的发展做了重要的贡献。
中央大学于1950年举行了第一届学士学位授予仪式,而且在战乱的1951年-1953年在釜山临时校区,举行了第2,3,4届学士授予仪式。
1954年学校重返首尔校区。
此时学校已成为拥有4个单科大学,19个专业和研究生院,师生达2,850名的初具规模的综合大学。
此后在前世纪60年代起又不断增设专业,增设附属小学,中学,高中等。
1965年1月增设了商经大学,药科大学,扩大到6个单科大学,而到1968年已拥有文科大学,理工大学,师范大学,法科大学,政经大学,经营大学,农科大学,药科大学等8个单科大学;1971年12月又设立医科大学;1978年设立大学附属医院—诚信医院,逐渐形成了一所名付其实的综合型大学。
[2]
设立第二校区与增设研究生院(1980-1990)
1979年中央大学在安城建立了新校址,1981年在安城校区增设了外国语大学,社科大学及家政大学等。
1982年3月正式命名:首尔校区为第一校区;安城校区为第二校区。
为两校区的均衡发展,在安城校区,于1982年10月把艺术大学的音乐学科升格为音乐大学;1983年9月把农科大学发展为产业大学;1984年10月新设建设大学及研究生院等,安城校区拥有7个单科大学的规模。
后陆续建了教学用教室,实验室,研究室,办公室以及运动场,学生宿舍等大批新的设施。
而且12个研究生院中,其大部分也是在这个时期前后建起来的。
[2]
强化教育理念,稳步提高期(1990-)
在扩大学校规模的基础上,自1990年起学校开始进入了稳步提高教学质量期。
国家主管教育部门为提高办学质量采取了一系列整改措施,引进竞争机制,鼓励大学间公平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
面对严峻形势,学校制定了“中央大学长短期发展规划(1993年-2002年)”:调整机构,提高教学质量,改善行政办事效率,实行业绩工资制,树立学校各项工作为学生,为教学科研服务的思想等,为此各部门开始实行了自我评价制度。
后来根据国家教改有关规定,学校又设立了”推进教改自我测评委员会”,更为有效地进行了规范化的自我评价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