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三年级语文上册 2《声音》寓言二则教案2 北师大版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2《声音》教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2《声音》教案

2、声音你一定会听见的预习提示:1、借助生字表自读课文,读通课文。

2、会读二类生字,给生字组词。

3、自学一类生字,会写生字,给生字组词,选择词语造句。

4、读熟课文1——6自然段,想一想文中都提到哪些事物的声音?你喜欢什么声音?不喜欢什么声音?为什么?教学目标:1、借助生字表自读课文,读通课文。

2、自学本课生字新词。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学习课文1——6自然段,知道声音无处不在。

教学重难点:学习课文1——6自然段,联想、回忆、倾听、感悟各种熟悉的声音,知道声音无处不在。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渲染,导入新课。

1、自然界的声音千奇百怪,说一说你能听到哪些声音?2、学生自由发言。

3、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有关声音的课文《你一定会听见的》(板书课题)。

看看课文中描写了哪些事物的声音。

(二)、初读课文。

1、借助生字表,认读生字。

2、读通课文。

3、默读课文,找一找文中都提到哪些事物的声音?用“_____”画出来。

(三)、检测字词1、出示词语。

梳理掠过拂过呼啸寂静闲暇清脆美妙(1)指名认读(2)同桌互相读(3)齐读词语(打乱顺序)2、听写和生字相关的词语清脆杯子美妙饼干逐渐拨水卷起狂风3、交流自己通过预习理解的重点词语。

(四)、学习课文,知道声音无处不在。

1、小组内互相检查读课文。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3、文中提到的声音是什么样的?模仿一下。

4、小组讨论:(1)你还听到我们身边什么事物的声音?它们是什么样的?(2)你喜欢什么声音?不喜欢什么声音?为什么?5、教师小结:只要你的耳朵能够听,从你出生那一天起,你就在听了。

你学着听各种声音,学着听______,妈妈_______,爸爸_______,学着听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6自然段。

板书设计:你一定会听见的动物的声音风的声音声音无处不在水的声音我们逐渐成长课堂检测:1、填一填,说一说这是什么声音。

小学语文(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二单元声音

小学语文(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二单元声音

第二单元声音本单元以“声音”为主题,编排了一篇散文,一篇故事和两则寓言。

学习这个单元,可以激发学生聆听的兴趣,体会大自然丰富多彩的声音,感受生活的美好,还可以从有趣的寓言故事中学到人生道理。

语文天地中的一系列设计,在加强语文知识的学习的基础上,强调了听、说、读、写各项能力的综合运用,旨在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提高运用语文的能力。

你一定会听见的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懂得用心去听身边的声音,就会发现世界上的声音很丰富,很美妙。

2、轻轻、细细品读,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懂得用心去听身边的声音,就会发现世界上的声音很丰富,很美妙。

教学准备:下载来自不同方面的声音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预习课文1、自渎课文,借助字典,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初步了解内容。

2、标记自己不懂得的地方,以便上课进行讨论。

二、导入新课1、学生闭上眼睛,聆听一段各种声音的录音,说说,你听到了什么?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三、默读课文,小组交流课文中的生字新词以及课文的大意。

四、检查小组学习情况1、认读词语2、重点理解词语:呼啸寂静闲暇美妙逐渐3、选择重点词语造句4、说说你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五、深入理解课文1、指名分段读课文,学生评价朗读情况2、小组提问,全班讨论3、全班交流:课文中提到的这些声音你都听到过吗?为什么呢?这些声音我们太熟悉了。

但却从没听到过,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4、齐读最后一段,谈谈自己的感想。

六、选择课文中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想想怎样才能读好?第二课时一、将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同桌听(互听互评)二、完成“语文天地”中的“读一读”,注意带点的词语1、当清风掠过明月,当微风拂过树梢,当寒风穿过田野,当狂风卷起巨浪,你总听到些什么了吧?2、当田间的清泉奔向溪流,当哗啦啦的大雨砸向屋顶,当小水滴清脆地落到盛水的盆里,你总该听到些什么了吧?三、练习巩固1、听写词语比赛2、朗读自己喜欢的而且自己觉得读得好的句子。

三年级语文上册 2《声音》寓言二则教案2 北师大版

三年级语文上册 2《声音》寓言二则教案2 北师大版

《寓言二则》寓言先说那人知道手碰铃铛会发出声音,别人就能发觉,他便想出了掩耳朵的办法;最后写他掩着自己的耳朵去偷铃铛,立刻被人发现了。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做了坏事,想叫别人不知道是不可能的,自作聪明的结果是自己害自己。

人们常用“掩耳盗铃”来比喻蠢人自己欺骗自己的行为。

《滥竽充数》讲的是战国时候,南郭先生不会吹竽却混在乐队里充数,后来混不下去了,只好偷偷溜走。

这则寓言讽刺了那些没有真才实学,混在行家里充数,蒙混度日的人。

寓言告诉我们:做人要老老实实,要有真才实学才行。

【知识与能力目标】1、学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所蕴涵的道理;2、学习课文生字词。

【过程与方法目标】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并理解寓言中的道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针对这两种现象发表看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能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寓意,在理解寓意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所蕴涵的道理。

【教学难点】针对这两种现象发表看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能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寓意,在理解寓意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多媒体课件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1、(播放引课视频)出示故事的图片。

动画片里的两个人是不是很可笑?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寓言二则》这一课。

3、齐读课题。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板书课题)4、寓言:寓,寄托;言,讲道理。

寓言是独立文学的一种体裁,把一个深刻的道理寄托在精炼、生动的故事里。

特点是:一般用一个假托的故事来隐喻,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

大量采用拟人化手法。

具有强烈的夸张和讽刺的意味。

也就是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告诉人们一个深刻道理的文学作品。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1、自由读课文,用自己掌握的识字方法识字。

2、指导学生同桌互读正字音,小组合作学生字。

(1)检查学习情况,指名读生字词。

寓言掩耳盗铃演奏装腔作势挨着溜走滥竽充数整齐排场编写鼓动继承改变(2)听读课文(教师读,播放背景音乐)(3)观察生字,把认为难写的字提出来,讨论如何记忆理解。

新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声音 寓言二则》公开课教案_7

新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声音  寓言二则》公开课教案_7
“没关系,我的马跑得快。”
“马跑得越快,离楚国不是越远了吗?”
“没关系,我的车夫是个好把式!”
“那你哪一天才能到楚国呀!”
“没关系,不怕时间久,我带的盘缠多。”
(朗读对话,体会那个人的固执己见,感悟故事寓意)
4.你想对那个人说什么?
5.理解成语:南辕北辙
6.师生总结寓意:做任何事,要是目标和行动背道而驰,无论怎样努力,也是达不到目标的。
5.师生总结寓意: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
学习《南辕北辙》
1.看图理解辕、辙。
2.出示学习要求
自由读课文。
找出故事中那个人和他朋友之间的对话。
读一读他们的对话,把你的体会简单的标注在旁边,和小组的伙伴交流。
表演他们。
“楚国在南边,你怎么往北走呀?”
2.学生交流汇报,总结故事寓意、
课堂练笔运用主题
续写寓言故事《南辕北辙》
板书设计
小故事 大道理
亡羊补牢 南辕北辙
丢羊(不听劝) 北
又丢羊(后悔)
修羊圈 马快
再也没丢羊 好把式
盘缠多 永远到不了
楚国(南)
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这两则寓言的寓意。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用自己的话将这两则寓言讲出来
课时安排
1
教具学具
课件
第 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程序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修改建议
导入环节揭示主题
1.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你看这两幅图画的是什么?(《揠苗助长》《守株待兔》),这是我们二年级学习的两则寓言,并相机板书“寓言”,还记得“寓”的意思吗?(寄托,包含)“言”呢?(道理)“寓言”的特点,就是一个小故事包含一个大道理。

三年级语文上册2.3寓言二则教案北师大版20190201117

三年级语文上册2.3寓言二则教案北师大版20190201117

2.3 寓言二则教材分析寓言是由虚构浅显的小故事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常常带有讽刺或劝戒的性质。

课文包括两则寓言,每则寓言的题目都是一个成语,所以也是两个成语故事。

《掩耳盗铃》这则寓言,讲一个人掩着自己的耳朵去偷人家的门铃铛。

寓言先说那人知道手碰铃铛会发出声音,别人就能发觉,他便想出了掩耳朵的办法;最后写他掩着自己的耳朵去偷铃铛,立刻被人发现了。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做了坏事,想叫别人不知道是不可能的,自作聪明的结果是自己害自己。

人们常用“掩耳盗铃”来比喻蠢人自己欺骗自己的行为。

《滥竽充数》讲的是战国时候,南郭先生不会吹竽却混在乐队里充数,后来混不下去了,只好偷偷溜走。

这则寓言讽刺了那些没有真才实学,混在行家里充数,蒙混度日的人。

寓言告诉我们:做人要老老实实,要有真才实学才行。

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所蕴涵的道理。

2、引导学生针对这两种现象发表看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3、学习课文生字词。

4、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1、学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所蕴涵的道理。

2、引导学生针对这两种现象发表看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课时划分建议本课教学2课时。

相关资料掩耳盗铃:把耳朵捂住去偷铃铛。

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了的事情偏要设法去掩盖。

滥竽充数:比喻没有真正的才干,而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或拿不好的东西混在好的里面充数。

教具准备:投影仪;《滥竽充数》的动画片;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出示插图,引导看图。

师:图上画的有哪些人?他们在哪儿干什么?生:图上画了两个人。

生:他们在一个大门口。

生:有一个人左手捂着自己的耳朵,右手伸手摸一个铃铛。

生:不对,老师,不是伸手去摸,他是想偷去。

师:对,那个人正捂着自己的耳朵去偷别人的铃铛,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今天来学习寓言《掩耳盗铃》。

二、板题读题,释题。

掩耳盗铃:捂着自己的耳朵去偷别人的铃铛。

寓言:含有一定道理的小故事。

北师大版语文三年级《寓言二则》教学设计之二

北师大版语文三年级《寓言二则》教学设计之二

《寓言二则》教学设计之二教学目标:1、理解寓言的内容,了解寓言所比喻的意思2、以自学为主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朗读课文,练习默读课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寓言的内容,初步了解寓言所比喻的意思。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默读并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质疑的能力。

教具准备:乐器竽;有关竽的音乐;铃铛;课件。

教学过程:一、师生共同学习寓言《滥竽充数》:1、老师出示乐器:竽。

师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乐器吗?(学生可能知道也可能不知道,如果学生不知道老师可以提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寓言二则中其中一篇就和这个乐器有关,你们猜猜这个乐器是什么?)在学生的发言声中老师板书:寓言二则和《滥竽充数》点评:出示乐器:竽有助于突破难点,解决学生容易将“竽”写成“鱼”的问题。

2、(课件放有关竽的音乐)师说:我们首先来学习寓言二则中的《滥竽充数》。

打开书:15页,自己读寓言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生字、生词,可以借助字典、词典,也可以两个人共同学习。

点评:三年级学生应该掌握了一定的学习字词的方法,老师把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学习字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学生自己学习,老师巡视指导。

4、小结刚才的学习情况,问:有没有需要大家共同解决的生字?(不能学生自学后就置之不理,在这里还要体现教师的作用,在学生有困难的时候要予以帮助。

)5、两个人互相读课文:检查是否音准句通。

(对自学环节的反馈)6、默读课文:(1)你读懂了什么?(2)你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学生默读学习。

)点评:课标中指出:在中年级段学生要初步学会默读,能对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同时在默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是自主的学习。

7、学生汇报:(1)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可以指导学生进一步的读。

比如:学生说:我从第一句“战国时候,齐宣王喜欢听吹竽,又喜欢讲排场,他手下吹竽的乐队就有三百人。

”知道了齐王是个喜欢吹竽的人。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单元《声音》寓言二则教案北师大版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单元《声音》寓言二则教案北师大版

寓言二则1掩 耳 盗 铃2 前有一个人,看见人家大门上挂着一个铃铛,想把它偷走。

[①这句话交代了哪些内容?]段导读:有个人想偷别人大门上的铃铛。

知道,那个铃铛只要用手一碰,就会丁零丁零地响起来,被人发觉。

[②作者用“只要……就……”这个句式是想告诉人们什么?]他想:“响声要用耳朵才能听见,3如果把耳朵掩起来,不是就听不见了吗?”[③从他的想法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怎样的人?]于是,他掩住了自己的耳朵,伸手去偷那个铃铛。

[④“掩”“伸”等动作说明什么?]谁知手刚碰到铃铛,他就被人发觉了。

[⑤你由这个结局想到了什么?]段导读:偷铃人掩住自己的耳朵偷铃,被人发觉了。

滥 竽 充 数4 国时候,齐宣王喜欢..听吹竽❶,又喜欢..讲排场,他手下吹竽的乐队就有三百人。

[⑥加点词语有什么作用?]他常常叫这三百人一齐吹竽给他听。

[⑦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个南郭❷先生到齐宣王那里,请求参加吹竽队。

齐宣王给他很高的待遇,5把他编在吹1 ☜2 ①交代了人物和事情的起因。

②“只要……就……”说出了偷铃铛必然会被发现,而“知道”又说明偷铃人对事情的发展十分清楚,明知不能做,却还要做,可见他十分愚蠢。

3 ③掩住自己的耳朵,别人照样听得到,这样做只能是自己骗自己。

可见这个偷铃人真是愚蠢。

④说明了这个人的滑稽可笑。

⑤做了坏事,想叫别人不知道是不可能的,自作聪明的结果只能是自己害自己。

4 ❶竽(yú):古代的一种吹奏乐器。

⑥两个“喜欢”说明了齐宣王喜欢讲排场的性格特点,正好为南郭先生提供了“充数”的机会。

5⑦为下文南郭先生混在乐队中吹竽作了铺垫。

❷南郭:本义是南城,郭就是外城。

我国古代有以居住地为姓的,所以“南郭”也是一个姓。

⑧“其实”一词点明了真相,与“高待遇”对照,使文章更有讽刺意义。

⑨“鼓”“捂”等动作描写,生动地描写了南郭先生“装腔作势”的丑态。

竽队里。

其实..,南郭先生不会吹竽。

[⑧加点的词语有何表达作用?]演奏的时候,他就鼓着腮帮捂着竽眼儿,装腔作势,混在队里充数。

三年级语文上册2声音寓言二则第2课时课件北师大版

三年级语文上册2声音寓言二则第2课时课件北师大版
第五单元
《寓言两则》
导课
老师要考一考你们:谁能说一说我们 学过的寓言故事?(亡羊补牢、坐井观天、 鹬蚌相争……)这些寓言都通过一个小故事 反映一个大道理。今天再来学习一个寓言 故事,看看他又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导课
新授
读书要求: 1.读正确,做到不读错字、不丢字、
不添字、不读破句。
新授
每逢吹竽, 他也鼓着腮帮捂 着竽眼儿,装腔 作势,混在队里 充数。
新授
1。南郭先生是怎样混在乐队里吹竽 充数, 而又不被发现的? 2、后来,南郭先生为什么偷偷地逃走了?
新授
新授
新授
说说“滥竽充数”这个成语的意思。 这个成语比喻没有真正的才干,却混 在行家里面充数,或拿不好的东西混在 好的里面充数。
新授
生活中有没 有见过像“南郭 先生”这样的人, 读了这个故事你 知道了什么?
编后语
老师上课都有一定的思路,抓住老师的思路就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在上一小节中已经提及听课中要跟随老师的思路,这里再进一步论述听课时如何 抓住老师的思路。
① 根据课堂提问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往往会提出一些问题,有的要求回答,有的则是自问自答。一般来说,老师在课堂上提出的 问题都是学习中的关键,若能抓住老师提出的问题深入思考,就可以抓住老师的思路。
⑥ 利用笔记抓住老师的思路。记笔记不仅有利于理解和记忆,而且有利于抓住老师的思路。
2019/8/27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17
谢谢欣赏!
2019/8/27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Fra bibliotek18练习
1.“滥竽充数”的近义词、反义词: 近义词:鱼目混珠 名不副实 掩人耳目 反义词:货真价实 名副其实

三年级语文上册 2《声音》寓言二则教案1 北师大版

三年级语文上册 2《声音》寓言二则教案1 北师大版

《寓言二则》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自作聪明是愚蠢的,做人要有真才实学才行。

2、了解寓言这种文体,知道它是通过一个浅显的小故事来说明生活中的一个道理。

许多寓言已演变成为成语,在生活中可以运用这些词语,使自己的语言更生动,更准确。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自作聪明是愚蠢的,做人要有真才实学才行。

教学难点:了解寓言这种文体,知道它是通过一个浅显的小故事来说明生活中的一个道理。

教学准备:从网上下载课文图片和竽的图片,准备生字卡。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启发导入,整体阅读提问:1、在预习的基础上说说“掩耳盗铃”四个字各是什么意思?2、将四个字的解释连起来说说“掩耳盗铃”的意思。

3、那个人为什么要捂住自己的耳朵去偷那个铃铛呢?结果怎样?4、读课文时,看全文有几个自然段,标出序号。

第l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二、学习重点,深入体会1、默读第2自然段,读后标出这段有几句话?自读感悟2、再次默读第2自然段,思考每句话告诉我们什么?议读交流3、读第一句,说说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4、出示幻灯a 他明明知道,用手一碰,那个铃铛就会丁零丁零地响起来,就会被人发觉。

b 他知道,用手一碰,那个铃铛就会丁零丁零地响起来,就会被人发觉。

讨论:1、看两句话有什么不同?2、“明明知道”什么意思?3、他明明知道什么?4、铃铛为什么会丁零丁零响起来?用手碰铃铛会发生什么现象?5、“碰”和“响’’之间什么关系?6、为什么会被发觉?体会“响”与“碰”之间的关系。

过渡:这个人明明知道用手一碰→响→发觉可是他太想得到那个铃铛了。

他想出了怎样的办法?指名读第2句出投影片:a 如果把耳朵掩住,不就听不见响声了吗?b 如果把耳朵掩住就听不见响声。

7、他是怎样做的?默读第3句画出表示动作的词。

8、从刚才有想法到现在他真的这样去做了,结果怎样呢?点评归纳9、大声读第2自然段,体会前后的感情变化。

10、出示投影“如果把耳朵掩住,不就听不见响声了吗?”①他的这个想法是聪明的,还是愚蠢的,为什么?②他把耳朵掩住,为什么还被人发觉呢?③他偷铃铛之前,知道不知道有这样的结果从哪儿看出?④明知道有这样的后果,还要这样做,欺骗的是谁?三、总结延伸1、读全文,体会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寓言二则》
寓言先说那人知
道手碰铃铛会发出声音,别人就能发觉,他便想出了掩耳朵的办法;最后写他掩着自己的耳朵去偷铃铛,立刻被人发现了。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
做了坏事,想叫别人不知道是不可能的,自作聪明的结果是自己害自己。

人们常用“掩耳盗铃”来比喻蠢人自己欺骗自己的行为。

《滥竽充数》讲的是战国时候,南郭先生不会吹竽却混在乐队里充数,后来混不下去了,只好偷偷溜走。

这则寓言讽刺了那些没有真才实学,混在
行家里充数,蒙混度日的人。

寓言告诉我们:做人要老老实实,要有真才实学才行。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学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所蕴涵的道理;
2、学习课文生字词。

【过程与方法目标】
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并理解寓言中的道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针对这两种现象发表看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能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寓意,在理解寓意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所蕴涵的道理。

【教学难点】
针对这两种现象发表看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能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寓意,在理解寓意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多媒体课件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1、(播放引课视频)出示故事的图片。

动画片里的两个人是不是很可笑?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寓言二则》这一课。

3、齐读课题。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板书课题)
4、寓言:寓,寄托;言,讲道理。

寓言是独立文学的一种体裁,把一个深刻的道理寄托在精炼、生动的故事里。

特点是:一般用一个假托的故事来隐喻,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

大量采用拟人化手法。

具有强烈的夸张和讽刺的意味。

也就是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告诉人们一个深刻道理的文学作品。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自由读课文,用自己掌握的识字方法识字。

2、指导学生同桌互读正字音,小组合作学生字。

(1)检查学习情况,指名读生字词。

寓言掩耳盗铃演奏装腔作势挨着溜走
滥竽充数整齐排场编写鼓动继承改变
(2)听读课文(教师读,播放背景音乐)
(3)观察生字,把认为难写的字提出来,讨论如何记忆理解。

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学习《掩耳盗铃》
1、全班齐课文。

请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出示插图,图上画的有哪些人?他们在哪儿干什么?
(图上画了一个人,他在一个大门口,用右手捂着自己的耳朵,左手伸手偷一个铃铛。

)那个人正捂着自己的耳朵去偷别人的铃铛,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今天来学习寓言《掩耳盗铃》。

板书课题,(掩耳盗铃)
3、(“掩”、“盗”是什么意思?“掩耳盗铃”是什么意思?谁能说说?
4、(播放朗读视频)我们一起来欣赏故事《掩耳盗铃》,认真欣赏说说这则寓言故
事讲了一件什么事?读课文,理解内容
5、默读课文,理解内容
第一部分(很想把铃铛偷走)
第二部分(想办法)
第三部分(结果被发现)
6、偷铃人明明知道什么?后来想出了一个办法,想了什么办法呢?
(那个人明明知道用手碰铃铛的后果,他不但没有就此打消偷铃的念头,反而用右手捂着自己的耳朵,左手伸手偷一个铃铛。


7、面对他这种想法,你想告诉他什么?
(做了坏事想叫别人不知道是不可能的、自作聪明的结果是自己害自己。


8、指导朗读,读出自以为是的语气。

9、小结:他自作聪明,自以为是的结果被人发觉了。

这则寓言故事讽刺了自以为是、自作聪明的人。

后来人们常用“掩耳盗铃”来比喻蠢人自己期骗自己的行为。

(二)学习《滥竽充数》
1、全班齐课文。

请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出示插图,图上画的有哪些人?他们在哪儿干什么?
(齐宣王在听很多人吹竽)
3、今天我们要学的寓言故事是《滥竽充数》。

齐读课题。

(板书课题,学生书空)
4、看课后附录,你知道这寓言的出处吗?
(韩非子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他的名字叫韩非,子是对他的尊称。

就像我们听到过的孔子、孟子一样。

《韩非子》这本书是后来人收集他的言语、论著编写而成的)
5、品读故事感悟寓意。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自己从中知道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不懂,作上记号。

(2)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指名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滥竽充数是什么意思?
(“滥竽充数”指的就是像南郭先生那样不会的充会的,不懂的装懂的,以次的充好的。

)(3)南郭处士为什么齐宣王在为时能混在里面充数而后来却只能逃走了呢?
(因为他没有真才实学。


(4)全班齐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思考:没有真才实学,他为什么能混到乐队中呢?混进去后,他心里可能会想什么?
(5)思考:南郭先生是怎样“滥竽充数”的?勾出相关语句。

指名回答。

什么是“装腔
作势”?哪些语句看出他在装腔作势?
(6)(出示视频)这则寓言对你有哪些启发?
这则寓言讽刺了那些没有真才实学,混在行家里充数,蒙混度日的人。

告诉我们,做人要老老实实,要有真才实学。

四、精读(选读)课文,深入感悟:
(一)(播放背景音乐)再读课,说说这两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二)首先我们来看《掩耳盗铃》,
1、通过学习谁来告诉我,掩耳盗铃是什么意思呢?他告诉我们该怎么做呢?
掩耳盗铃: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
不能自欺欺人,要踏踏实实做人
2、联系生活:生活中有没有这样自欺欺人的事呢?
(有的同学做练习册上的题目,照抄后面的答案,这不是()、自欺欺人吗?)
(犯罪分子明知自己在犯法,却铤而走险;社会上一些人为了经济利益,置法律、整改于不顾,最后出事了。


3、拓展延伸:把这个故事演给别人看;告诉大家我们要踏踏实实做人,不能自作聪明,自欺欺人。

(给学生几分钟练习时间)
找学生表演。

(三)接下来我们来看《滥竽充数》
1、拓展思维:如果你在路上碰到了落荒而逃的南郭处事,你会怎么劝他呢?从此,他会怎样做呢?
(做人要踏踏实实,要有真才实学。

这就是滥竽充数告诉我们的道理。

南郭处士没有真才实学,总有一天会别人们发现的。

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没有真才实学,假冒过日子,是长久不了的。


2、请同学们看看,课后的附录,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大家一起讨论解决。

3、这则寓言流传了两千多年,这个成语也被人们广为运用。

运用至今,意思也比当时有所发展。

我们来看看现在是怎样用的。

(1)说一说:在生活中,我们也不难发现以次充好、不会装会的现象,你能说一说吗?(2)读句,你读懂句子中“滥竽充数”的意思了吗?
课件出示:
同学们说《佳作精选》中的文章都很好,我读后却发现《红苹果》这篇文章是滥竽充
数。

学校举行合唱比赛,冬冬还没学会这首歌,但他却滥竽充数地排在了队伍里。

林老师的球踢得很好,他却谦虚地说自己水平不高,不过是滥竽充数。

(表示自谦)小结:我们读懂、会用这个成语,就可以算是在词语库中真正拥有这个成语了。

老师还
希望我们同学中不要有南郭先生,生活中少一些南郭先生。

《滥竽充数》这则成语故事使我们受到了启发教育南郭先生这个人物形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老师希望我们同学中不要有南郭先生,生活中少一些南郭先生。

千百年来,这个故事,一直被人们广为传颂。

南郭处事的行为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

同学们一定要勤学苦练,使自己具有真才实学。

(三)课堂练习:
请同学们小组讨论续写故事《南郭先生下岗后》。

五、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寓言二则》,其中《掩耳盗铃》中的小偷自作聪明,自以为是的结果被人发觉了。

这则寓言故事讽刺了自以为是、自作聪明的人。

后来人们常用“掩耳盗铃”来比喻蠢人自己期骗自己的行为。

而《滥竽充数》则讽刺了那些没有真才实学,混在行家里充数,蒙混度日的人。

告诉我们,做人要老老实实,要有真才实学。

希望同不们一定老老实实,有真才实学,不自欺欺人。

六、布置作业:
续写《掩耳盗铃》。

写作提示:
1、偷铃铛的人被发觉后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呢?
2、偷铃铛的人会知道错吗?
3、我们要怎样做人呢?
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