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当仁不让于师》

合集下载

论语当仁不让

论语当仁不让

当仁,不让于师》原文及译文【原文】叔孙武叔毁仲尼。

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

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

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1)见其不知量也。

”【注释】(1)多:用作副词,只是的意思。

【译文】叔孙武叔诽谤仲尼。

子贡说:“(这样做)是没有用的!仲尼是毁谤不了的。

别人的贤德好比丘陵,还可超越过去,仲尼的贤德好比太阳和月亮,是无法超越的。

虽然有人要自绝于日月,对日月又有什么损害呢?只是表明他不自量力而已。

”【原文】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

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

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馁之斯来,动之斯和。

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译文】陈子禽对子贡说:“你是谦恭了,仲尼怎么能比你更贤良呢?”子贡说:“君子的一句话就可以表现他的智识,一句话也可以表现他的不智,所以说话不可以不慎重。

夫子的高不可及,正像天是不能够顺着梯子爬上去一样。

夫子如果得国而为诸侯或得到采邑而为卿大夫,那就会像人们说的那样,教百姓立于礼,百姓就会立于礼,要引导百姓,百姓就会跟着走;安抚百姓,百姓就会归顺;动员百姓,百姓就会齐心协力。

(夫子)活着是十分荣耀的,(夫子)死了是极其可惜的。

我怎么能赶得上他呢?”【原文】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

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注释】卓尔:高大的样子。

末:没有。

由:途径。

【译文】颜渊感叹地说:“老师的学问越仰望越觉得高耸,越钻研越觉得深厚;看着就在前面,忽然却在后面。

老师步步引导,用知识丰富我,用礼法约束我,想不学都不成。

我竭尽全力,仍然象有座高山矗立眼前。

我想攀上去,但觉得无路可走。

”【原文】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之不倦。

当仁不让于师

当仁不让于师
【评析】 孔子对弟子们充满了关爱,冉耕身患 恶疾,孔子担着被传染的危险去看望他。 这段表达了孔子对学生的关爱之情以及 师生情谊的深重。
[原文]
12·颜渊死。子曰:“噫!天丧 予!天丧予!”
[评析]
颜渊因贫病三四十岁就早死了。孔 子很伤心,反复念叨着:“唉!老天要了 我的命!”体现了孔子对弟子爱的深沉!
毛泽东尊师 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时,曾因不满校方对学生 的压制,领导了驱逐校长张干的“驱张运动”,险些被张 干开除。建国后,张干的日子很不好过。毛泽东了解张干 的情况后,致函湖南省政府主席王首道,要他代为慰问, 送些救济粮款,后来还请他到北京观礼。 周恩来不忘师恩 周恩来少年时在沈阳东关模范学校读书期间,受到进步 教师高盘之的较大影响。他常用的笔名“翔宇”就是高先 生为他取的字。周恩来参加革命后不忘师恩,曾在延安答 外国记者问时说:“少年时代我在沈阳读书,得山东高盘 之先生教诲与鼓励,对我是个很大的促进。”
思考:为什么孔子在伯牛与颜渊死时表 现的不太一样?
• 第12则,表现的是颜回之死对孔子的沉重打 击。这种悲痛要远远深于伯牛之死所带来的 痛感。伯牛之死,孔子主要是痛惜;而颜回 之死,孔子是绝望,是痛彻心肺。原因在于 孔子在颜回身上,寄托着很大很多的理想。 对颜回,孔子视之为自己道德、思想和学问 的传人,颜回早逝,无人承传薪火,所以是 “天丧予”——上天亡我,亡我文化。
【评析】 孔子是说自己行为坦然,对学生是没有保留 的。表现了孔子诚实、正直的品格,也表明孔子 心胸坦荡,光明磊落。以及孔子对学生人格的尊 重。
【原文】
7·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 曰:‚割鸡焉用牛刀?‛ 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 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

“当仁不让于师”原文及解释

“当仁不让于师”原文及解释

“当仁不让于师”原文及解释名句:当仁不让于师。

摘自:《论语·卫灵公篇》解释:担当实现仁道的重任,即使和老师相比,也不逊色。

赏析:“仁”是儒家思想体系中最高的人生追求,“当仁不让”体现了孔子倡导的自我精神追求,主张通过这种追求实现自己价值。

卫灵公篇原文: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

”明日遂行。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

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子曰:“由,知德者鲜矣。

”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

”子张书诸绅。

子曰:“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

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

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

郑声淫,佞人殆。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子曰:“臧文仲其窃位者与!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立也。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君子哉!”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2019_2020年高中语文第1单元第2课当仁不让于师课件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2019_2020年高中语文第1单元第2课当仁不让于师课件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课前预习
(一)知人论世,开阔视野
1.《论语》评说 《论语》记载孔子(前551~前479)及其弟子的言行,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 纂录而成。《论语》编辑成书在战国初年。《论语》每篇标题取自首章首句中 的两个字,各篇之间没有时间的先后顺序,每篇内各章之间也没有共同的主 题。作为说理文,《论语》还很幼稚。不过,先秦说理文的一些文体特征,在 《论语》中已有萌芽。语录体是《论语》文体的基本特征,它或是记录孔子的 只言片语,或是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的对话,都比较短小简约,还没有构成 单篇的、形式完整的篇章。
(3)如②①如如..五或六知十尔
连词,如果。 连词,或者。

③如.会同 连词,或者。
①②以毋.吾吾一以.日也长 通乎“尔已 ”介词,停,因止。为。
(4)以③④则加何之以以..哉师旅 动 词介词,行,把,做。。
2.当子贡反驳子禽的话时说道:“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请 辨析子贡这句话所说的对象是指谁。
答:子贡的这句话说的是陈子禽。因为子禽的劝说是说孔子不如子贡贤 明,子贡的话是对子禽一种不客气地反驳,甚至可以说有点恼怒的成分。他认 为子禽这样说是不明智的,是一种愚蠢的行为,因而紧接着就有一句:“言不 可不慎也!”可以说是对子禽的警告之语。接下来的话语,子贡用极其夸张的 言辞对孔子的高尚德操和巨大影响进行了渲染和介绍,这样,子禽的话就不攻 自破,难以立足了。
本课所录选文分别从弟子对孔子的态度和评价、孔子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 及孔子对弟子的态度和评价三个方面来刻画孔子的形象,既展现了孔子与其弟 子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平等的师生关系,又表现了孔子对仁德的高度重视和执 着追求。
1.下列词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C )
A.以吾一日长.(zhǎnɡ)乎尔

《当仁,不让于师》教材解读

《当仁,不让于师》教材解读

《当仁,不让于师》教材解读《当仁,不让于师》是选修教材《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论语》选读的第二课。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著作,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第一篇《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体现孔子在艰难的处境中,坚守人生的目标,胸怀天下苍生,执着于追求理想,勇于担当社会责任,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其百折不挠的悲壮,还有崇高的人格魅力,千百年来都让人肃然起敬。

第二篇《当仁,不让于师》,则主要表现孔子“万世师表”的形象,透过学生对他的评价,以及孔子与学生的相处、交往的生活片段,让我们切身的感受孔子的师者风采,让我们全面客观的认识了个性鲜明的孔子形象。

第三篇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表现了孔子的生存智慧。

第四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表现孔子“仁”的学说的片段,让学生了解“仁”的内涵和要义,以及践行“仁”的方法。

第五篇是《不义而富贵,于我如浮云》,表现了孔子的“义利观”。

第六篇是《有教无类》,摘取表现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方法的相关片段,充分展现了孔子的教育智慧。

第七篇《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选取有关学习真意的相关片段,让大家了解孔子的学习观。

这七篇文章都是颇有代表性的语段,从各个不同的侧面展现了孔子的思想和智慧。

教材选文是典型的非连续性文本,和爱国兴学传统教育、和新高考测试要求是一致的。

要培养学生文本研读能力,要体悟孔子的人格精髓,把上课的重点放在哪儿,这是我思考的重点。

文言?人物形象与精神?文化?作为专题性的选修教材,其目的主要是引领学生走近先贤,领略其不朽风采,学习其思想内容,所以其重点应该放在开阔学生视野,传承民族文化精华,充实精神、丰富情感、提升人格方面,当然文言字词还要兼顾,因为忽视了基础,一切全是空谈。

基于此,我把文本解读的重点放在了人物思想、形象特点、人格魅力的挖掘上。

《当仁,不让于师》总共选取了13个语段,它们从多个角度展现了孔子作为老师的风采,让我们更切身、客观、全面地认识“万世师表”孔子的形象,感受到他的伟大亲切与可爱,而不是偶像化、脸谱化。

1.2 当仁,不让于师 学案(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1.2 当仁,不让于师 学案(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二、当仁,不让于师“当仁,不让于师”是《论语·卫灵公》中的一句话,意思是说,面对仁德之事,对老师也不必谦让。

从这句话里,我们能感受得到孔子对弟子人格的尊重,对仁义的重视,我们也能体会到孔子与弟子之间平等和谐的关系。

尽管绝大多数弟子都比孔子年轻很多,但他从不阻止弟子表达自己的意愿,而是鼓励他们畅所欲言。

孔子的这种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很值得我们深思,尽管他生活在2 500年前的人类文明发祥时期。

1.重点掌握文言实词“绝”“弥”“疾”和虚词“也”的意义、用法。

2.分析理解文中所体现的作者的观点态度,理解孔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抱负和思想志趣。

3.领会孔子跟弟子平等相处的精神,以及孔子对弟子的关爱之情。

1.字音字形①绥.(suí)②喟.然(kuì)③莞.尔(wǎn)④偃.(yǎn)⑤箪.(dān) ⑥皙.(xī) ⑦饥馑.(jǐn) ⑧哂.(shěn)⑨俟.(sì) ⑩铿.(kēnɡ) ⑪舞雩.(yú) ⑫牗.(yǒu)⑬恸.(tònɡ)2.通假举要①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知”通“智”,聪明、智慧②道.之斯行:“道”通“导”,引导③子见南子,子路不说.:“说”通“悦”,高兴④夫子矢.之曰:“矢”通“誓”,发誓⑤毋吾以.也:“以”通“已”,停止⑥莫.春者,春服既成:“莫”同“暮”,晚⑦鼓瑟希.:“希”通“稀”,稀疏3.实词类举(1)常见实词①其何伤.于日月乎:损害 ②绥.之斯来:安抚 ③动之斯和.:团结协力 ④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坚固,引申为深厚 ⑤虽欲从之,末由.也已:途径,方法 ⑥当.仁,不让于师:面对 ⑦予所否.者,天厌之:不对,不是,指做事不符合礼 ⑧异乎三子者之撰.:陈述 ⑨何伤.乎:妨碍 ⑩为国以.礼:用 (2)一词多义①绝⎩⎪⎪⎨⎪⎪⎧人虽欲自绝.:断绝不如早与之绝.:绝交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停止抢呼欲绝.:绝命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横渡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陡峭的 ②弥⎩⎪⎨⎪⎧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越发,更加弥.天大罪:满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满,整敢拜子之弥.缝敝邑,寡君有望矣:弥补③莫⎩⎪⎨⎪⎧ 莫.春者:同“暮”,晚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没有(谁)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表否定,不莫.须有:表测度,或许 ④疾⎩⎪⎨⎪⎧ 伯牛有疾.:一般的病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忧,患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痛心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强,猛烈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锐利 ⑤也⎩⎪⎨⎪⎧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句中表示停顿的语气词吾与点也.:句末语气词,表肯定陈胜者,阳城人也.:句末语气词,表判断安求其能千里也.:句末语气词,表疑问 (3)词类活用①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名词作状语,沿着台阶 ②所谓立.之斯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立 ③动.之斯和: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动,发动 ④博.我以文,约我以礼: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广博,丰富 ⑤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用尽 ⑥噫!天丧.予: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丧 (4)古今异义①君子学道则爱人..古义:关爱别人。

《当仁,不让于师》第一课时,讲学稿(学生版) 导学案(人教版高二选修)

《当仁,不让于师》第一课时,讲学稿(学生版) 导学案(人教版高二选修)

《当仁,不让于师》第一课时,讲学稿(学生版)导学案(人教版高二选修)课题:《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论语选读二、《当仁,不让于师》年级:高二()班学生姓名:学号:组名:教学目标:1、掌握本节重要字词和其他相关文言知识,进一步提升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了解孔子作为万事师表的风范、人格魅力。

3、了解孔门弟子对老师的态度、孔子在弟子心中的地位。

教学重点: 1、积累重要字词,丰富自身语库。

2、孔子与弟子间的相互态度、深厚感情。

教学难点:对孔子在道德、学问诸境界的概括、评价。

教学设想: 1、可以把教材中13章内容作一个简单分类。

大体来说,内容有三:一是孔门弟子对孔子的评价、推崇;二是孔子对学生的评价、感情;三是孔子对学生的教导及孔子在生活中体现出的个性魅力。

归类后,学生可能会更容易把握课文内容。

2、在教学中,可以采取先疏通13章语录文字障碍、积累文言知识,再讨论、挖掘思想和文化内涵的方法;也可以通读之后归类,对每一类语录同时解决上述两个问题。

3、第10节《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之前学过,在此可以略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整体感知:通读全文13章,把这些内容作一简单分类。

A:课文第1、2、3节:。

B:课文第9、10、11、12、13节:。

C:课文第4、5、6、7、8节主要内容:。

一:品析第一类:课文第1、2、3节。

选文1 :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

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

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

”[注释]:毁:逾:伤:无以:多:见:【译文】叔孙武叔诽谤孔子。

子贡说:“不要这样吧,孔子是诽谤不了的,其他人的贤良,象丘陵一样,还可以超越;孔子却象日月,别人没法超过。

虽然有人要自绝于日月,但对日月又有什么损伤?只能表明他而已。

”【评析】写子贡面对叔孙武叔的诋毁,运用、的手法,理直气壮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表现孔子的以及的感情。

诋毁其实是的表现。

当仁不让于师

当仁不让于师

当仁不让于师
摘自《论语》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解释:孔子说:“只要是行仁义的亊,就是在老师面前也不必谦让。


从“当仁,不让于师”来看,凡事让于老师是遵从师道尊严,当然是不错。

但是,只要是行仁义之事,也不要完全拘泥了。

这里面有两层意思:一方面的意思是说,当自己的意见和老师的意见发生分歧时,老师错了,自己是对的,这时就不必谦让,而应该坚持自己的正确看法和主张。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有句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当仁,不让于师”的另一个意思是说,只要是行仁义之事,就要自觉积极主动上前,而不要谦让于其它人。

理当不受任何外来事物的阻碍,阻碍仁行的任何外物,或者是从反面来成全仁行,仰或从正面来戕害仁行,两者必选其一。

《当仁不让于师》教案

《当仁不让于师》教案

《当仁不让于师》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当仁不让于师》这篇文章。

(2)掌握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式。

(3)理解文章所传达的思想和价值观。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运用批判性思维,对文章中的观点进行讨论和评价。

(3)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尊重师长、孝敬父母的美德。

(2)培养学生勇于担当、负责任的态度。

(3)培养学生热爱学习、追求卓越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教学文本:选自《论语·颜渊》。

2. 教学重点:(1)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式。

(2)文章所传达的思想和价值观。

3. 教学难点:(1)文章中的一些古汉语词汇和句式的理解。

(2)对文章所传达的价值观的深入理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论语》的学习,对孔子的思想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提问:你们认为什么是一个人应有的品德?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文章,理解文章的大意。

(2)让学生找出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式,并加以解释。

3. 合作学习:(1)分组讨论:让学生对文章中的观点进行讨论,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2)小组分享:让学生向全班分享自己的讨论成果。

4. 探究学习:(1)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文章所传达的价值观对自己的启示。

(2)让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交流和讨论。

5. 总结:(1)教师对学生的讨论和分享进行点评,总结文章的重点和难点。

(2)强调文章所传达的价值观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作业布置1. 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文章的内容和所学到的价值观。

2. 让学生写一篇短文,谈谈自己对文章所传达的价值观的理解和体会。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文章的内容和价值观,以及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形容意志坚定不可动摇的成语出自论语

形容意志坚定不可动摇的成语出自论语

形容意志坚定不可动摇的成语出自论语1、当仁不让【解释】: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

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

【出自】:《论语·卫灵公》:“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2、成仁取义【解释】:成仁:杀身以成仁德;取义:舍弃生命以取得正义。

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出自】:《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

”3、发愤忘食【解释】: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

形容十分勤奋。

【出自】:《论语·述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4、刚毅木讷【解释】:刚:坚强;毅:果决;木:质朴;讷:说话迟钝,此处指言语谨慎。

孔子称颂人的四种品质。

【出自】:《论语·子路》:“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5、见义勇为【解释】:看到正义的事,就勇敢地去做。

【出自】:《论语·为政》:“见义不为,无勇也。

”6、见贤思齐【解释】:贤:德才兼备的人;齐:相等。

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赶上他。

【出自】:《论语·里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敏而好学【解释】:敏:聪明;好:喜好。

天资聪明而又好学。

【出自】:《论语·公冶长》:“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8、匹夫不可夺志【解释】:比喻即使对一个普通的人,也不能随意改变他的志向,也指意志坚定,不可动摇。

【出自】:《论语》: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9、任重道远、死而后已【解释】:任:负担;道:路途。

已:停止。

担子很重,路很远,责任重大,经历长期的奋斗,死了以后才肯罢手。

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身。

【出自】:《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10、杀身成仁【解释】:成:成全;仁:仁爱,儒家道德的最高标准。

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后泛指为了维护正义事业而舍弃自己的生命。

当仁,不让于师原文翻译

当仁,不让于师原文翻译

当仁,不让于师原文翻译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关键词:论语,卫灵公第十五孔子说:“面对着仁德,就是老师,也不同他谦让。

”这个话我们也听得很多,也有一个成语叫「当仁不让」,这话就是出自于这章。

根据《论语集解》引的孔安国的批注说,孔子的意思是说,遇到行仁之事的时候,这个不可以让于师,这是讲行仁很紧急的原因。

譬如说你看到一个落水儿童,你跟你的老师在一起,你就不需要再请示老师,赶快就下水救儿童,这叫『当仁,不让于师』。

紧急关头不需要客气,这时候也不需要礼让了,自己就一马当先,当仁不让。

刚才提到的竹添光鸿《论语会笺》里面的意思,说这个「不让」就是不后,不在人后。

这是描述他勇于行仁的那种状态,连他的老师我们也不能在其后。

老师这是讲圣贤的老师,他们行仁,我们跟着老师后面我们不能落后,要勇猛的、精进的力行仁道。

这个意思也讲得很好。

我曾经在二00三年,这是说话七年前,有一次跟我们老恩师出访日本,参加一个联合国的教科文组织的会议。

茶余饭后跟师长在闲聊的时候,我就谈出自己的一个看法。

因为我自己觉得跟着恩师在一起,很多老恩师的决定,我并不能够看得出来他老人家是什么意思,有时候就跟不上,这是智慧不够。

因此我就说,「师父,现在我们没有智慧,所以最好不要自己去想问题,不要自己去决定事情,决定肯定会有错误。

就什么样?反正师父叫我们做什么我们就做什么。

这样对不对?」因为我想着反正听话,老实听话,一切就是师父叫我们做我们就做,师父没让做的咱们就不做。

我想很多人都认同我这个观点。

可是老恩师听到我这个话,笑了一下,说不对。

我这一听就有点心里起了疑情,为什么老恩师说不对?可是他也没跟我再说下去,给我这么一个悬念,让我自己去参。

所以他对我的教学法也比较特别,很多人跟他在一起,他可能就解释给他听,但是他对我很少解释。

所以虽然我跟他在一起时间很多,可是真正讲话的时间倒并不多。

多半是我问问题的时候,他的答复又是非常的简短,就像刚刚这样的,就说两个字「不对」,剩下你自己回去参。

论语 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当仁不让于师
1.成功需要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成功要有坚实的基础。
3.为明天做好准备
4.厚积薄发
5.精益求精 6.认真的态度(用心创作)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紫罗兰和牵牛花,没有挺拔的躯干,却凭 借枯树和篱笆,以昂然之姿向世人展示了自 己的美丽;篱笆和枯树,本无美景可言,却 凭借牵牛花和紫罗兰,成就了一道道风景。 对此,人类社会又何尝不是如此?
【原文】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译文】 孔子说:‚当遇到行‘仁’的事,可以不必 对老师讲谦让。‛
评析: 表现孔子对“仁”的重视,对弟子人格的尊 重和对平等师生关系的追求。
【原文】 子曰:“二三子(1)以我为隐乎?吾无隐 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注释】 1、二三子:这里指孔子的学生们。 2、隐:隐瞒。 3、吾无隐乎尔:状语后置,相当于“吾乎尔无隐”。 4、 是丘也:是,这。也,表判断。
【注释2】 知:通“智”,聪明,智慧。 阶:名作动,踩着台阶。 斯:就。 道 :通“导”,引导。 绥(随):安抚。 和:团结协力。 如之何其可及:宾语前置句-可及其
【译文2】 陈子禽对谓子贡说:“你是 谦虚吧,孔子哪里比你强?” 子贡说:“君子说一句话就可 以表现出是否明智,所以说话不 可以不谨慎。孔子的高不可及, 如同天不能踩着阶梯爬上去一样 。他如果有机会治理国家,就能 做到传说的那样,叫百姓立于礼 百姓就会立于礼,引导百姓百姓 就会跟着走,安抚百姓百姓就会 归附,发动百姓百姓就会齐心协 力。他生也光荣,死也可哀,怎 么谈得上赶上他呢?”
评析:
表明孔子心胸坦 荡,光明磊落,以及 孔子对学生人格的尊 重。
【原文】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 用牛刀?” 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 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注释:

先秦诸子选读之《论语》当仁不让于师课件

先秦诸子选读之《论语》当仁不让于师课件

a morally upright individual.
3
Educational Opportunities
Confucius emphasized the importance of education and believed that everyone should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learn.
1 Ruler - Subjec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uler and subject is based on loyalty, trust, and good governance.
2 Father - Son
Confucius emphasized the mutual obligations and reverence between fathers and sons.
Ancestor Worship
Confucius believed in honoring and remembering ancestors as part of filial piety.
Analects 5.3: The Five Relationships in Confucianism
Confucius urged people to avoid extremes and extremes of behavior, promoting moderation instead.
Harmony & Equilibrium
By seeking harmony and equilibrium, individuals can achieve moral excellence and a stable society.

《论语之当仁不让》

《论语之当仁不让》

【原文3】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 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 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 也已。”
【注释】 卓尔:高大的样子。末:没有。由:途 径。
【译文】 颜渊感叹地说:“老师的学问越仰 望越觉得高耸,越钻研越觉得深厚;看着 就在前面,忽然却在后面。老师步步引导, 用知识丰富我,用礼法约束我,想不学都 不成。我竭尽全力,仍然象有座高山矗立 眼前。我想攀上去,但觉得无路可走。”
(曾点)弹瑟的声音渐渐稀疏下来,铿的一声,放下瑟直 起身来,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人的才能不一样呀!”
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 向!”
(曾点)说:“暮春时节(天气和暖),春天的衣服已
经穿着了。(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到沂河里 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唱着歌走回家。”
把 全文可以根据内容划分三个段落:
握 第一段(从开头到“则何以哉”):

写孔子问志。
意 第二段(从“子路率尔对曰”到“吾与点
划 也”):

写弟子述志。
层 第三段(从“三子者出”到结束):

写孔子评志。
如果分两层,将一、二合为一部分也可以。
1、 用原文说说四个弟子的“志”,即政治理想有何不 同?
子路 ——治理“千乘之国”,“可使有勇,且知方 也”。
孔子长叹一声说:“我是赞成曾点的想法呀!” 子路、冉有、公西华都出去了,曾晳最后走。曾晳问 (孔子):“他们三个人的话怎么样?” 孔子说:“也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曾晳)说:“你为什么笑仲由呢?” (孔子)说:“治理国家要讲理让,可他的话却一点不
谦让,所以笑他。难道冉求所讲的就不是国家吗?怎见得纵 横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地方就不是国家呢?难道公西赤所 讲的不是国家吗?宗庙祭祀和诸侯会同之事,不是诸侯的大 事又是什么呢?如果公西华只能给诸侯做一个小的赞礼人, 那谁能来做大的赞礼呢?”

当仁不让

当仁不让

《论语·卫灵公》:“当仁,不让于师。

”与西哲“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义理相通。

“当仁不让,吾何辞哉”,敢承担,不推辞。

这道理讲起来好听,但做起来往往荒腔走板,变作了文人空自许。

民国学者黄侃一生颇多自许,好臧否人物而少许可者。

黄侃在南京中央大学任教期间,学校规定师生均须佩戴识别证,否则不得入校。

某日,他到校上课,新来的校警不认识他,拒绝他入校。

黄说:“我是黄季刚(黄侃字季刚)教授,来上课的。

”校警指着自己的识别证说:“你又不戴识别证,我怎么知道你是教授呢?”黄大怒,把皮包和讲义塞给校警,说道:“你有识别证,那你去上课吧!”校警当然不敢在黄侃面前“当仁不让”,但有人敢。

中央大学校长为款待黄侃,特置一小沙发在教授休息室。

其他教授多有耳闻,皆视而不见。

某日,词曲家吴梅课毕来休息室,见此沙发空着,便坐下。

黄侃也刚好课毕走进来,一见吴梅坐上了小沙发,大怒:“你凭什么坐在这里?”吴款款答曰:“我凭词曲坐在这里。

” 诗人孙大雨曾以韵文翻译莎士比亚的《李尔王》,颇瞧不起其他新诗人。

在武汉大学外文系任教时,兴之所至,先在黑板上抄一段闻一多的诗,连呼“狗屁”;再抄一段徐志摩的诗,连呼“狗屁”;最后抄一段自己的诗,击节称赞良久,才开始心满意足地讲课。

孔子曾跟他的学生子夏说:“女(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论语·雍也》)就是说,你要努力提高修养,立志学大道办大事,不要在一粥一饭之间谋生活。

后世儒者,也都以君子儒自勉。

现代大儒熊十力一生践行君子儒,但熊氏也深知自己性情峻切,口无遮拦,缺少一份儒者的典雅,说自己“求人也殷,责人也切,而原人、容人、因势顺诱之荃,确无所有”。

但“检讨”归“检讨”,他决计不去改正。

牟宗三回忆初见其师熊十力的情形:“……看见一位胡须飘飘,面带病容,头戴瓜皮帽,好像一位走方郎中,在寒气瑟缩中,刚解完小手走进来,那便是熊先生。

……忽然听见他老先生把桌子一拍,很严肃地叫了起来:‘当今之世,讲晚周诸子,只有我熊某能讲,其余都是混扯。

2022年最新《当仁,不让于师》课件

2022年最新《当仁,不让于师》课件

【原文】 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
乎?” 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
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不可阶而升 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 绥之斯来,动之斯和。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 何其可及也?”
【注释】
知,通“智”,聪明,智慧。
阶:名作动,踩着台阶。 斯:就。
•《论语·公冶长》:“子贡问日:‘赐也何如?’子日 :‘女器也’。日:‘何器也?’日:‘瑚琏也。’”
【原文】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
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
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
已。” 喟然:深深感叹的样子。 循循:有次序。
“亡之,命矣夫!斯人也有斯疾也!斯人也有 斯疾也!” [注释] 疾:重病。 牖:窗户。 斯:这样。 也:句中语气词,表舒缓语气。
[译文]死亡,这是命啊!这么好的人却得了这么恶的病啊!
孔子认为,像冉耕这样德行优秀的人应该长命百岁, 享受健康的生活。谁知冉耕却得了将亡的疾病,即使被探 望,也只能“自牖执其手”,这是命运的不公平。
[译文]
颜渊死了。孔子说:“唉!上天要了我的命! 上天要了我的命!”
颜渊死。子哭之恸(tòng)。从者曰:“子 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译文]
颜渊死了。孔子哭得很悲痛。跟着他的人说: “您太悲痛了!”孔子说:“真的很悲痛吗?不 为这样的人极度悲痛又为谁极度悲痛呢?”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 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割鸡焉用牛刀?”
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
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论语选读之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选读之当仁不让于师
第16页/共37页
仍不满足,经常红杏出墙,甚至借故回宋国和公子朝幽 会。卫灵公非常怜香惜玉而且大公无私,毫不利己,专门 利人,特为南子另建宫殿,大开方便之门,甚至经常邀请 公子朝来作国事访问。不久,南子生产一个儿子,名叫蒯 瞆【kuǎiguì 】 。至于蒯瞆是不是卫灵公的儿子,恐怕 只有南子知道。不过,蒯瞆成年后就被立为世子。据《左 传·定公十四年》记载:“卫侯为夫人南子召宋朝,会于 洮。大(太)子蒯聩献盂于齐,过宋野。野人歌之曰: ‘既定尔娄猪,盍归吾艾豭【jiā】 。’歌词大意是:已 经满足了你们的母猪,为什么还不归还我们漂亮的种猪? 蒯瞆痛恨此事,就派家臣戏阳速趁着朝见的机会刺杀母亲 南子,企图平消丑闻。南子觉察了这事,就告诉了卫灵公。 卫灵公竟把蒯瞆驱逐出境。
第15页/共37页
《走私的后妃·南子的绯闻》(作者:周游):
南子何许人也?孔子为什么要见南子?“子见南 子”是为谈礼论道吗?南子来自宋国宗室的美人,是卫 灵公夫人。待字闺中,南子就已和公子朝私通。公子朝 是一个非常俊美的男子。两美相爱,胜过夫妻。可惜, 弱小的宋国迫于卫国强大的的压力,竟把南子嫁给老态 龙钟的卫灵公。尽管卫灵公对南子无精打采,但对一个 名叫弥子瑕美男子竟然兴高采烈。有一次吃桃子,弥子 瑕竟然把剩下的一半送进卫灵公的嘴里,卫灵公居然笑 而纳之,而且赞不绝口:“子瑕爱我爱得太厉害了!一 个甜美的桃子都舍不得一个人吃,还分一半给我。”文 武大臣无不掩嘴偷笑。由此,“食桃”一词成为男子同 性恋的代名词。据《盐铁论·论儒》记载:“子瑕,佞 臣也,夫子因之,非正也。” 何谓“因”也?孙辈和 祖辈妻妾性交为因。仗着卫灵公和南子的宠爱,弥子瑕 胡作非为。尽管已有卫灵公和弥子瑕祖孙两代来嬲 (niǎo戏弄意思 ),南子

文 意

一生中必须要做的事情用文言文

一生中必须要做的事情用文言文

一生中必须要做的事情用文言文
1、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

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
2、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
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
(译:想看到更远更广阔的景物,你就要再上一层楼。

想学到更多更深的知识,你就要比原来更努力。

)
4、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
(译:君子之间的交往,像水一样的平淡、纯净,这样的友谊才会持久;往小人之间的交像甜酒一样的又浓又稠,但不会长久。

)
5、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中庸》
(译:勤奋好学就接近智,做任何事情只要努力就接近仁,懂得了是非善恶就是勇的一种表现。

)
6、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明代谚语
(译:一句良善有益的话,能让听者即使在三冬严寒中也倍感温暖;相反,尖酸刻薄的恶毒语言,伤害别人的感情和自尊心,即使在六月大暑天,也会让人觉得寒冷。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这正是弟子学不
来的。”
• ③第四则表现了孔子怎样的人格魅力?还表现 了什么?
• (1)谦虚与执着 • (2)表现了公西华对老师的崇敬
【评点】“学而不厌,诲 人不倦”与 “为之不厌, 诲人不倦”是一致的。 这表现了孔子谦虚和执著 的品格。但伟大寓于平凡, “为之不厌,诲人不倦” 是孔门弟子公西华难以做 到的,也更是一般人难以 踵从的。
2.陈子禽谓子贡曰“子 知:通“智”,聪明,智慧
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 乎?”
阶:名作动,踩着台阶
子贡曰:“君子一 而:表修饰
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 斯:就
知,言不可不慎也。夫 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不 可阶而升也。夫子之得
道:通“导”,引导 绥(随): 安抚
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 和:团结协力
道之斯行,绥之斯来,
3·颜渊喟然叹曰:
喟然: 深深感叹的样子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坚:坚实深奥
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循循:有次序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 诱:引导
我以文,约我以礼,欲 罢不能。既竭吾才,如 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 末由也已。”
博:使……广博 卓尔: 高大的样子
末: 没有
由: 途径、办法
颜渊感叹说:“老师之道,往上看越发觉得高远,钻研它 越发觉得坚实。往前看它时在前面,忽然间却发现在后面。 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引导别人,他用各种文献典籍使我的知 识、视野广博,用礼这种规范来约束我,使我想停止都不 能。我已经用尽了我的才能,可老师的学识道德依然像一 座卓然矗立的东西。即便想追随他,也没有办法了。”
遇到行“仁”的事情的时候, 对老师也不必谦让。
• 孔子,名 _丘,字仲_尼_,儒_家_学派创始人,我 国古代伟大的 思_想_家_、教_育_家_ 和 学_者_。
• 思想核心是_礼_。理想人格的核心是仁_。仁 的基本面是“_克_己_复_礼_”。
• 《论语》是一部 _语_录_体 的散文著作。主要 是 _孔_子_弟_子_及_其再_传__弟子_ 编纂的记录__
提问:课文节选了孔子与弟子的对话, 速读课文,可分为几大类?
1、学生对孔子的评价和推崇类
1、2、3则 2、孔子对弟子的教导及相处模式类
4、5、6、7、8则 3、孔子对弟子的评价和感情类
9、10、11、12、13则
1·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 毁:诽谤
“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 逾:超越
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
颜渊是怎样评价孔子的? (1)孔子的道高远无边 (2)孔子的善诱让人欲罢无能 (3)孔子的道犹如高耸的东西
才德无与论 比,崇拜之 情淋漓尽致
这则内容有三: 高度评价老师,也是用比喻的手法; 老师是怎样教导自己的; 叹息自己与老师的差距。
评析:运用夸张式的比喻和对比,由衷的赞 美表现孔子无以伦比的才德,及弟子们对孔 子的极端崇拜之情。难能可贵的是他“克己 复礼”(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视、听、言、动 都符合礼的规定),从不凌驾于弟子之上。
孔_子及_其_弟_子_言_行_的著作。
四书:《大学》《中庸》《孟子》《论语》 五经:《周易》《尚书》《礼记》《春秋》《诗经》 六艺:1、指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 2、即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 3、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亚里士多德打17岁起就跟随其师柏拉 图学习,时间长达20年之久。对亚里士多 德来说,柏拉图既是他非常崇敬的恩师还 是他的挚友,正所谓:“良师益友”。他 曾作诗这样赞美过柏拉图:“在众人之中, 他也是唯一的,也是最初的。……这样的 人啊,如今已无处寻觅!” 然而,在探究 真理的道路上,亚里士多德表现出极大的 勇气:他不畏权威、不畏传统.他毫不掩 饰他在哲学思想的内容和方法上与老师所 存在严重的分歧,毫不留情地批评自己的 恩师的错误。这很自然引来一些人的指责: 亚氏是背叛自己恩师的忘恩负义之徒.亚 里士多德对此回敬了响彻历史长河的一句 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孔子对学生的教导及孔子在生活中 体现出的个性魅力
【译文】
4·子曰:“若圣与 孔子说:“如果说到圣
仁,则吾岂敢?抑 和仁,那我哪里敢当呢?
为之不厌,诲人不 不过我朝着圣和仁的方
倦,则可谓云尔已 向努力而从不满足,乐
矣。”
于教诲人而不知疲倦,
公西华曰:“正 就可以这样说罢了。”
唯弟子不能学也。” 公西赤(字子华)
动之斯和。其生也荣,
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
及也?”
译文:
陈子禽对子贡说:“你是谦恭呵,孔子难道比 你有才德吗?”
子贡说:“高贵的人一句话可以表现出他的智 慧,一句话也可以表现出他的不智慧。言语是不 可以不慎重的!人们不可能赶得上夫子,就像他 们不可能踩着梯子爬到天上去一样。如果夫子被 封为诸侯,或者得到封邑而成为卿大夫,那他就 像我们所说的:叫百姓立于礼百姓就会立于礼, 引导百姓走百姓就会跟着走,安抚百姓百姓就会 归附,发动百姓百姓就会团结协力。他活着的时 候人人敬爱他,很荣耀;他死了,人人感到悲哀。 怎么可能赶得上他呢?”
探究:弟子眼中的孔子是怎样的?
子贡眼中的孔子: 1、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 2、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 3、其生也荣,其死也哀。 颜渊眼中的孔子:
4、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 后。夫子循循善诱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我以文,约我以礼, 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 之,末由也已!
思考讨论:子贡是怎样面对叔孙武孙、陈子禽的 诽谤和挑拨的?表现了对孔子之言的态度?
面对诋毁和挑拨,子贡运用对比、比喻、排比的 手法,理直气壮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表现孔子 的出类拔萃的才德以及对孔子无限敬仰的感情。
他人---如丘陵-----可逾
贤(才德) 仲尼 ---如日月---不可逾
敬仰
---如拾级上天---不可及
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 伤:损伤
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 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 也。”
多:只,仅仅 见:表明
译文:鲁国大夫叔孙武毁谤仲尼。子贡说:“这 样做没有用啊!仲尼是不可毁谤的。别人的才德 是丘陵,还可以超越;仲尼的才德是太阳月亮, 没有办法超越。人纵使要自行断绝跟太阳月亮的 关系,那对太阳月亮又有什么损害呢?只显示出 他不自量罢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