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次贷的14个问题
次贷危机中的金融法治问题研究
次贷危机中的金融法治问题研究引言:2008年,全球金融市场遭遇了一场空前的次贷危机,这场危机牵涉到了全球范围内的金融机构和市场,导致了全球经济的大幅度下滑。
次贷危机的爆发不仅揭示了金融市场中的风险与脆弱性,也引发了人们对金融法治问题的深度思考。
本文将从次贷危机的起因、影响以及金融法治的意义等多个方面进行探讨和研究。
次贷危机的起因:次贷危机起源于美国的房地产市场,随着房价的持续上涨,金融机构纷纷放宽了贷款条件,大量发放高风险、高利率的次级房屋贷款,这些次贷的属性具有不良的流动性和信用质量。
当房地产市场泡沫破裂,大量贷款无法兑付时,金融风险迅速传导并引发了整个金融体系的崩溃,成为了次贷危机爆发的导火索。
次贷危机的影响:次贷危机对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和金融体系造成了巨大冲击。
首先,全球范围内的金融机构纷纷陷入信贷危机,市场流动性急速萎缩,导致许多金融机构破产或倒闭,金融风险社会化。
其次,次贷危机使得全球经济陷入衰退,大规模裁员和失业率上升,消费和投资需求下降,全球经济增长受到严重抑制。
此外,次贷危机还引发了国际间的信任危机,全球范围内的资本流动受到限制,国际贸易和金融活动都遭遇到了困境。
金融法治的意义:次贷危机揭示了金融市场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这使得金融法治显得尤为重要。
金融法治是指在金融交易和金融活动中依法建立和规范金融秩序,保障金融市场的平稳运行和公平公正的参与环境。
在次贷危机中,不完善的金融法规和监管机制成为导致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建立健全的金融法治体系有助于规范金融市场,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降低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金融法治的改进和措施:为了加强金融法治,在次贷危机之后,全球各国都陆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各国纷纷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力度,强调金融市场的透明度和稳定性。
其次,完善金融法规和制度,规范金融市场的各项活动,防范金融风险。
此外,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协调,共同应对金融风险,建立全球性的金融治理体系。
08年次贷危机分析
08年美国次贷危机的分析及启示摘要次贷危机的爆发和蔓延是由于美国的金融系统出了问题。
作为世界金融的领头羊,美国的风险规避和金融创新都是被世界各国争相学习的,而08年却败走麦城,说明在美国繁荣的金融市场背后还隐藏很多问题值得我们去研究,而这些问题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完善和监管具有很大的启示。
关键词:次贷危机;风险防范;金融监管;金融创新目录第1章背景--------------------------------------------------------------------------------- - 5 - 第2章次贷危机的成因分析 ---------------------------------------------------------- - 5 -2.1 次贷危机 ------------------------------------------------------------------------- - 5 -2.2 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 --------------------------------------------------------- - 6 -2.3美国次贷危机的原因 ---------------------------------------------------------- - 7 -2.3.1金融工具创新过度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2信用评级机构利益扭曲--------------------------------------------------------- 42.3.3.货币政策监管放松----------------------------------------------------------4 第3章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43.1 次贷危机对我国出口的影响------------------------ 错误!未定义书签。
美国是如何应对次贷危机的
美国是如何应对次贷危机的第一篇范文2007年,美国爆发了一场严重的次贷危机,这场危机迅速蔓延至全球,引发了一场严重的金融危机。
面对这场危机,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应对,以下是美国应对次贷危机的主要措施。
一、及时救市在次贷危机爆发初期,美国政府并没有及时采取措施,导致危机不断恶化。
直到2008年9月,美国政府才宣布救助三大住房贷款抵押公司——房利美、房地美和联邦家庭贷款银行,并斥资7000亿美元用于购买金融机构的坏账。
这些措施旨在稳定金融市场,恢复投资者信心。
二、救助金融机构美国政府不仅救助了住房贷款抵押公司,还对其他金融机构进行了救助。
例如,2008年9月,美国政府向美国国际集团(AIG)提供了850亿美元的救助资金。
此外,美国政府还采取了措施,限制金融机构的薪酬和福利,以遏制金融机构的高风险行为。
三、刺激经济为了缓解次贷危机对美国经济的影响,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刺激经济的措施。
2008年底,美国政府推出了总额为7870亿美元的财政刺激计划,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支出,以创造就业岗位,刺激消费。
四、住房市场救助美国政府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救助住房市场,包括降低住房贷款利率、提供首次购房者的税收优惠、扩大住房贷款 modification 计划等。
此外,美国政府还推出了“占屋运动”,鼓励金融机构将闲置房屋推向市场,以抑制房价下跌。
五、国际合作面对全球性的次贷危机,美国政府积极寻求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危机。
2008年11月,美国总统布什参加了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峰会,与其他国家领导人共同商讨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
在这次峰会上,各国达成共识,同意采取措施刺激全球经济增长。
第二篇范文在探讨美国应对次贷危机的策略时,我们不妨从3W1H(What,Who,Where,How)和BROKE(Background,Reaction,Outcome,Knowledge,Evaluation)两个模型入手,以此为基础,重新审视这一历史事件。
次贷危机的成因及对中国的启示
次贷危机的成因及对中国的启示次贷危机是指发生在2007年的一场金融危机,该危机的爆发源于美国次贷市场的问题,最终导致了全球金融系统的崩溃,成为了近些年来影响最为深远的金融危机之一。
那么,造成次贷危机的原因是什么?对于中国而言,次贷危机又有哪些启示呢?一、次贷危机的成因1.贪婪的金融机构2000年代初期,美国的一些金融机构开始将高风险的次级房屋贷款打包成资产支持证券(ABS)并出售给全球投资者,用高收益吸引投资者加入。
而消费者的信用评级不高,容易违约。
同时,房价居高不下,个别银行所持次贷债券的价值已经远高于市场价格,这些银行为了能够长时间保持让投资人持续购买资产支持证券而不惜降低贷款的担保比例,所以这些高风险的贷款都被捆绑成AAA级的证券,遮盖了客户的实际信用风险问题。
2.失控的市场风险在次贷危机时,不同的金融机构之间出现了无序的交易,并难以有效地达到监管标准。
金融机构对市场风险掌控不佳,不是完全了解自己的市场风险就是太过依赖简单的量化风险模型。
当金融机构利用借贷倍增效应来盈利时,风险却加倍放大。
3.政府监管的缺失美国政府对次贷市场的监管不足。
一方面,财务行为所需的法律法规并不全面,另一方面,政治因素和考虑保持美国金融体系的全球市场竞争力以及对强劲的房地产市场刺激持续性的追求而导致监管失控。
这些都加剧了危机的发生。
二、对中国的启示1.审慎的资本运营处于市场经济的转型阶段,中国的金融市场如今正处于非常复杂的情况下。
在此背景下,中国的金融机构应该更加审慎地掌控其自有资本。
在银行和信贷公司领域进行监管、维护本金的安全,对于金融市场来说至关重要。
同时,金融监管机构也应该加强监管工作,严格审查和管理各类银行业务,规范金融市场秩序,从而保证金融市场的健康运营和金融秩序的正常开展。
2.加强监管的严谨性中国应该以色列化为模式,加强监管部门对各级市场和企业的监管力度。
为了避免经济的快速增长而导致的过热现象,监管认定积极的市场理念是不可避免的。
浅析我国消费信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我国消费信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消费信贷对一个国家的消费水平影响巨大,进而影响该国经济发展。
目前我国消费信贷的发展不尽如人意,消费贷款在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中所占比重较小,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
如何进一步发展我国消费信贷,充分发挥消费信贷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正是当前备受关注的问题之一。
在分析了我国消费信贷存在的不足后,立足我国基本国情,从我国实际出发,提出了发展我国消费信贷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消费信贷;制约因素;政策建议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和消费能力显著提高,消费习惯和方式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借贷消费、信用卡透支消费等正在改变着传统的消费形式,但整个国内市场消费潜力和对经济拉动的作用还未充分发挥。
我国为了扩大内需,启动消费市场,就必须对消费信贷给予高度的关注,使消费信贷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本文运用消费信贷的理论,结合中国具体的消费信贷实践,分析了消费信贷的经济以及金融功能,从多角度深入地研究中国消费信贷的现状,提出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以供参考。
一、我国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发现目前我国消费信贷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从我国实际情况看,发展消费信贷的制约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消费者、商业银行、政策法规。
(一)消费者存在的问题第一,传统消费观念的制约。
虽然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但是大多数人还都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无债一身轻”还是人们心中最向往的境界。
因此,现实社会中真正愿意接受银行消费信贷的群体狭小。
第二,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
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不断对涉及居民的收入和支出的制度进行了多次深层次的改革,但是制度的变迁并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在一些程度上增加了消费者对未来收入和支出的不确定性,导致人们以消费信贷方式来改变生活质量的愿望受到了制约。
(二)商业银行存在的问题第一,商业银行的发展观念存在问题,消费信贷服务水平不高。
银行金融研究课题题目举例
银行金融研究课题题目举例
1、浅析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启示
2、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对策研究
3、我国中小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方法探讨
4、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分析及实证研究
5、试论述中小企业融资的困境解决
6、关于小额贷款银行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7、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形成的原因分析
8、关于财务公司的金融职能探析
9、我国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问题
10、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评级的作用
11、商业银行综合柜员制操作风险与防范
12、我国商业银行房贷风险与防范
13、浅谈商业银行会计风险防范
14、我国商业银行高端客户理财业务发展状况研究
15、商业银行绩效考核作用
16、股票定价与价值投资研究
17、我国股份制企业董事会成员结构与决议研究
18、浅析影响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因素
19、股指期货交易开市场站的必要条件研究
20、上市公司市盈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21、试探机构投资者对股市价格的影响问题
22、经济长期发展背景下的中国资本市场投资机会分析
23、股权溢价与通货膨胀的关系实证分析
24、对中国股市中的信息与波动率的实证研究。
基于次贷危机下商业银行贷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基于次贷危机下商业银行贷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吴 蒙摘 要:本文是在阐述贷后管理重要性的基础上,分析了商业银行目前贷后管理存在的几个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必须建立贷后管理长效机制,使贷后管理迈向制度化、信息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的规范管理。
关键词:次贷危机;商业银行;贷后管理;风险中图分类号:F123.1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N43-1027/F(2008)11-019-02作 者: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盐城分行;江苏,盐城, 224000美国次级抵押房贷危机,全称是美国房地产市场上的次级按揭贷款的危机。
次级按揭贷款,是相对于资信条件较好的按揭贷款而言的。
次级抵押房贷危机发生的条件,是美国信贷环境改变特别是房价停止上涨。
美国次级抵押房贷危机的出现对美国甚至世界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美国次级抵押房贷危机,深入分析美国次级抵押房贷危机的成因,加强信贷风险管理,避免类似问题的出现。
一、加强商业银行贷后管理的意义截至2007年末,我国主要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则由3季度末的6.63%上升到6.72%。
其中,国有银行不良贷款率为8.05%,较3季度末的数据上升了0.22个百分点。
这个比例已经远远高出世界银行业的平均水平,不仅已超过《巴塞尔协议》的要求,而且与国际先进银行不良贷款比率应保持在5%以下的要求相去甚远。
存在着严重的重贷前防范,轻贷后管理。
做好贷前防范和风险计量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银行贷后风险管理中的重中之重。
但在我国目前市场化程度不高的情况下,在我国商业银行贷后风险计量技术还不完善的情况下,银行对企业的判断与评价难度很大,往往会加大贷后风险,产生大量不良贷款。
在这种情况下忽视对贷后资产的动态管理是非常失误的。
从目前来看,商业银行在实行贷后资产的动态管理上主要执行贷款质量分类办法。
然而其有的做法没有体现对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管理所要达到的“揭示贷款的实际价值和风险程度,真实、全面、动态地反映贷款质量”的目的,使贷款分类工作流于形式。
美国的次贷危机的本质
美国的次贷危机,从本质上而言
,是庞大的金融资产的利润来源出现了问题。
这个问题因为两个世界级别的巨变,而更加致命。
这两个巨变,一个是美国的产业空心化与中国世界工厂的崛起,另外一个则是欧元的壮大与人民币国际化的展开。
前者让世界第一次出现了一个工业化规模超越美国的国家,以及一个政治、经济完全独立的世界级别的财富生产中心,这导致美国金融帝国的利润链条更加依赖外部世界,而后者则让美元对世界财富的寄生与“吸血”路径发生了断裂。
对美国来说,这两个问题不解决,美国700万亿美元左右的金融资产,将可能出现另外一种苏联式的崩塌,随之而来的将是美国超强地位的土崩瓦解。
而不论是解决对世界实体财富生产的控制问题,还是解决美元的寄生路径问题,中国都必是躲不开的对象。
这是一场中国无法逃避的大对决。
(国际观察2012)。
【精品】美国次贷危机及其影响
【关键字】精品美国次贷危机及其影响甄炳禧[内容提要]2007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
这场危机迅速向其它地区蔓延,并演化成为全球信贷紧缩,对世界主要金融机构和全球金融市场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使美国经济增长进一步放缓,并对世界经济产生一定负面影响。
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深入发展,亚洲经济在美国经济增长下滑和全球金融动荡背景下难以独善其身,美国次贷危机正通过金融和贸易等渠道对亚洲经济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
一、美国次贷问题的发生美国次级房屋抵押存款是美国金融机构向信用等级较低的购房者提供的一种抵押存款。
在美国抵押存款市场,主要有三种信用等级不同的存款,一是“优质”抵押存款;二是“另类A 级”抵押存款;三是“次级”抵押存款。
判断优质存款或次贷的标准是根据借款人的信用纪录、偿付额占收入比率(DTI)和抵押存款占房产价值比率(LTV)。
一般来说,DTI低于 55%、LTV 低于85%的借款人的房贷为优质存款,而DTI超过55%、LTV超过85%的存款人的房贷为次贷。
“另类A级”房贷是介于优质和次贷之间的灰色地带,是指借款人符合优质存款标准,但没有提供所有收入证明等法律文件。
由银行或投资公司向信用较差的客户发放的次贷风险较大,一旦发生拖欠、违约或取消抵押品赎回权,都会给存款机构造成损失,并可能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对美国和相关国家的金融部门乃至全球金融市场产生消极影响。
2007年初以来,美国次贷危机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2月,美国次贷市场危机初见端倪。
由于借款方违约增多,美次贷放款机构出现亏损,第二大次贷机构新世纪金融公司的股票被停牌。
4月初,新世纪金融公司申请破产保护。
5月到6月,一些西方对冲基金破产。
5月,瑞士银行下属Dillon Read资本管理基金因投资美国次贷市场出现严重亏损而宣告破产。
6月,美国知名的贝尔斯登资产管理公司因旗下两只对冲基金投资债务抵押债券而陷入困境。
7月,次贷问题导致私人股本运转失灵。
7月25日,用于联合博姿和克莱斯勒并购交易的融资严重受阻。
次贷危机中公允价值计量的弊端及启示
S FAS1 7 准 则 提 出 了 两 个 估 价 前 提 , 即 在 用 和 在 交 换 5 估 价 前 提 。 如 果 市 场 参 与 者 能 够 使 资 产 保 持 与 其 他 资
产 组 合 使 用 的 状 态 , 能 带 来 最 大 价 值 , 么 就 要 运 用 并 那
很 大 .建 议 本 着 先 易 后 难 、 小 后 大 、 点 后 面 的 原 则 , . 先 先
管 理 模 式 是 非 常 必 要 的 。
( ) 换 市 场 评 估 观 念 。 变 为 经 济 价 值 管 理 的 三 转 改
评 估 理 念 。 采 取 财 务 会 计 账 与 实 物 辅 助 账 同 时 并 存 的 双 轨 制 价 值 计 量 管 理 模 式 ,有 利 于 解 决 长 期 以 来 文 物
场 价 格 信 息 估 计 公 允 价 值 的 方 法 , 如 果 在 活 跃 市 场 上 有 可 观 察 的相 同 、 似 或 可 比 的 资 产 或 负 债 的 价 格 , 相 则
优 先 按 此 类 信 息 估 计 其 公 允 价 值 ; 收 益 法 是 未 来 投 资 通 过 折 现 转 化 为 现 值 的 方 法 ; 成 本 法 是 对 一 项 资 产 的 重 置 成 本 或 现 行 成 本 做 必 要 的 调 整 来 估 计 公 允 价 值 的
管 理 机 构 在 计 价 评 估 方 面 的 工 作 困 惑 ,实 现 馆 藏 资 产
的 综 合 管 理 , 高 馆 藏 资 产 管 理 的 有 效 性 、 全 性 和 完 提 安 整 性 。 我 们 设 想 ,在 经 济 价 值 与 会 计 价 值 的 双 轨 管 理
上 . 以 采 取 这 样 的 思 路 : 可
次贷危机与中国通货膨胀问题的研究
赖 。美 国发 生 次贷 危机 后 对 进
口大大 减 少 ,我 国 的 出 口型企
我 国 的金 融 资产 配 置 ,还 能 增
强 我 国 金 融 市 场 的 应 对 世 界 冲 击 的承 受 力 .增 加 效 率 。 所 以,我 国的决策者 要根据本
业局 面临着 资金链 的断裂 ,造成 国内出 口型企 业破产 , 工人失 业 还有长期 的贸易 赤字使我 国的外汇储 备大量
Fnne 金 融 iac I
次 贷 危 机 与 中 国 通 货 膨 胀 问 题 的 研 究
文 /代 飞
而 引发金 融市场 的剧 烈震 荡和 恐惧 危机 。主要是指商业 银行 大 于等 于6 的长期 固定存 款 。该 存款 有个 特征就 年
全 球 经 济联 系 日益 紧密 的 今 天 ,特 别 是金 融 市
过 分 的 依 赖 数 学 模 型 ,需 深 入 市 场 研 究 ,推 出 既 能 不 影
多 2 、银 行贷款 增加 ,3 、境外 热钱 流入 ,市场 资金 供 大于 求 4 、我国 的生产成 本较 国 际水 品 普遍 低 ,而 且政 策 宽 松 . 国际 资本 大量 涌 入 国 内 。 5 、全球 化对 我国经 济的影 响 ,
也越 来越大 。全球 的经 济环境 愈来愈 恶劣 。美国 的次贷
危机对 我 国经 济的冲击是不 容忽视 的,而且影响还远远
款本 身就 自由的制度 缺 陷 。2 、美 国 当时环 境下 的货币
政策 为了应付 资金 的流动性过 于大 ,二实行 的紧缩性货
没 有结束 。在 当前 的 中国,随着物价 的不断攀升 ,通 货
的信用 贷款的违约行 为加剧和信 用问题使 资金链 断裂 ,
美国次贷危机详解(问题式详解).
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关闭抵押贷款子公司;美国四大银行 从美联储贴现窗口借入资金。
2007 年8 月28 日 2007 年8 月31 日
权威金融信息供应商及信用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公司发布报告说,当
年第二季度美国房价指数出现20 年来的最大跌幅,比去年同期下降
3.2%。
美国总统布什在白宫玫瑰园举行了记者招待会,提出政府将向受到
➢ 次优级贷款市场(“Alternative-A” Market)主要包括 信用分数在620到660之间的主流阶层借款人,或者信用记 录良好,但缺少存款、资产和稳定收入的合法证明文件。 ALT-A贷款利率一般比优质贷款产品高出1~2个百分点。
➢ 次级贷款市场(Subprime Market)是面向那些信用分数 低于620分,收入证明缺失,负债较重的人的贷款市场; 次级贷款的利率一般比优质贷款产品高出2~3个百分点。
国家/地区
美国 日本 欧洲 澳大利亚 美国 日本 美国 欧洲 美国 日本 欧洲 欧洲 美国 美国 日本
注资金额 (亿美元)
380 85 836.4 41.9 35 87 240 1300 20 50 650 103 70 170 35
日期
8月16日 8月17日 8月17日 8月18日 8月21日 8月21日 8月21日 8月22日 8月23日 8月23日 8月24日~30日 8月27日~29日 8月28日~29日 8月30日 精品课8月件 31日
国家/地区
加拿大 美国 日本
俄罗斯 美国 日本
澳大利亚 美国 美国 欧洲
澳大利亚 美国 欧洲 美国 日本
注资金额 (亿美元)
37
60
106
0.2
37.5
70
次贷危机分析【范本模板】
南京财经大学选修课课程论文2014——2015 第2 学期课程名称:行为金融学任课教师:仪垂林学生姓名:骆魏班级:金融1303学号:2120130994论文题目:次贷危机分析内容摘要:美国次贷危机又称次级房贷危机,也译为次债危机。
它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金融风暴。
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不足危机。
关键词:过度杆杠化低利率政策房贷次贷危机分析美国过去十多年被称为“黄金十年”,国际资金大量流入美国;房价大幅上涨让许多人有一种错觉,房价会持续上涨;即使房价下跌,也能及时高价卖出房屋偿还贷款还有赚.许多中低收入家庭贷款购房,次级按揭贷款(简称“次贷")增多.投资银行将这些按揭贷款再次组合打包,转化为新的金融产品“次级债券"等。
就在美国人认为在这种繁荣会持续时,殊不知一场酝酿已久的金融危机将要爆发。
2006年下半年,美国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市场问题初现端倪,贷款违约率不断上升,到2007年夏天终于爆发了次贷危机。
这场危机从美国房地产信贷市场向其他金融市场蔓延,房地产信贷危机演变为信用危机,次贷危机演化为金融危机,而这对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全球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挑战,虽然今天危机以时隔数载,但是其对全球的影响仍然存在,为了对这次金融危机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本文将依次对这次危机的产生原因,危机扩散过程,各国针对危机的应对措施以及该危机对于全球的影响后果加以详细阐释,最后并就此提出政策建议,希望我们尤其是国家政府机构和监管当局引以为戒,积极应对金融市场各种潜在的风险,保证金融系统能够有序健康的发展.一、产生原因1。
长期的低利率政策2000年初,美国遭遇了网络经济泡沫,为防止美国经济陷入衰退,新上任的布什政府寄希望通过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来带动美国经济,政策上实施低利率,鼓励美国公民购买房地产。
此举带动了美国房地产市场的升温,而房地产市场的升温又进一步带动了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发展。
次贷危机与温州现象讲义
次贷危机与温州现象讲义次贷危机与温州现象讲义一、次贷危机的发生背景1.1 金融衍生品的兴起和发展在二十世纪末,金融衍生品作为一种金融工具,逐渐崭露头角。
其作用是帮助金融机构进行风险的分散和转移,从而提高经济效率。
1.2 低利率环境下的房地产泡沫在次贷危机爆发之前,美国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低利率政策,这导致了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形成。
大量的贷款和担保债务开始流入房地产市场,推高了房价。
1.3 金融机构的资本利润追求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一些金融机构开始发放高风险的次贷,这些贷款的借款人信用状况较差,或者没有足够的还款能力,进而导致了金融风险的积累。
二、次贷危机的影响与后果2.1 金融机构的破产和倒闭风险次贷危机导致了一些风险资本和金融机构的破产和倒闭,给金融体系造成了重大冲击。
许多金融机构因为贷款不良而面临巨额损失,无法偿还债务,致使经营状况恶化。
2.2 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次贷危机的爆发导致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股市暴跌,各国货币贬值,国际贸易和投资活动受到极大冲击。
这一系列连锁反应进一步加剧了全球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
2.3 全球经济衰退和失业率上升次贷危机对经济的冲击是巨大的,许多国家陷入了经济衰退的状态。
由于金融机构的倒闭和破产,大量的工作岗位被削减,失业率开始上升,这进一步加剧了经济的下行压力。
三、温州现象的形成和原因3.1 地方金融市场的崛起温州作为中国自贸区之一,地处浙江沿海地区,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就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地方金融体系。
由于当时国家的金融体系并不完善,地方政府批准了一些山寨银行和非法集资活动。
3.2 兴旺的民营经济和创业精神温州有着兴旺的民营经济和创业精神,温州人在经济活动中更多的依靠自己的实力和资源,这促使了当地金融市场的发展。
3.3 相互担保的经济模式温州的经济模式以相互担保为核心,即借款人之间互为担保人,贷款双方相互背书,相互信任。
这种模式具有一定的优势,可以方便和迅速地获取资金,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
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美国次贷危机是指2007年至2008年期间,由次贷抵押贷款和改良型抵押贷款的违约问题所引发的金融危机。
这一事件也给全球带来了广泛的影响。
以下是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1.低利率政策:在2001年至2003年期间,美国央行为了应对全球经济放缓和2001年“9·11”事件的影响,在长达几年的时间内维持了非常低的利率水平。
这一政策吸引了大量资本投入房地产市场,使得房价不断上涨。
2.次贷抵押贷款:在上世纪90年代末,由于联邦政府强行推动实施低收入家庭购房政策,一些金融机构开始发行名为次贷抵押贷款的产品,这些产品被发放给那些信用记录不良的借款人,而这些借款人购买的房产价值很难与借款的金额相匹配。
3.说谎者传统:在次贷抵押贷款的市场中,出现了一个说谎者传统(Liar's Loans)。
这种贷款可以不需要借款人提供任何证明文件,银行只需要一个“会说话的”借款人即可。
这种差点像赌博的做法使得不良借款人的数量不断增加,从而损害了整个金融市场的信誉。
4.衍生性金融产品的滥用:银行和投资者为了追求更高的回报率,开始滥用衍生性金融产品(Derivatives)等高风险投资工具,例如用于P2P(人对人)贷款的证券化(Securitization)和抵押贷款债券(Mortgage-backed Securities)。
这些工具扩大了危机的规模,使得许多金融机构的信用受到严重威胁。
5.市场失灵:所有这些原因在市场中混合起来引发了一个危机,当房价开始下跌时,发放抵押贷款的美国大银行和金融机构很快就爆发了违约风波,这也引发了全球金融危机的扩散和影响。
总之,美国次贷危机所产生的根本原因是过度贪婪和不负责任的金融实践,以及对风险和潜在危机的忽视。
这一事件成为了一个深刻的教训,引发了对金融体系改革的呼声。
美国次贷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美国次贷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美国次贷危机是指2024年起源于美国房地产市场的一场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据估计,这场危机导致了全球范围内数万亿美元的财富损失,并催生了全球金融危机。
以下是美国次贷危机对全球经济的主要影响:1.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美国次贷危机使得全球金融市场陷入了一片恐慌和不确定性之中。
由于大量的次贷和衍生产品被证明是有问题的,银行间信任破裂,造成了全球金融市场的流动性紧张和信贷紧缩。
2.全球经济增长的减缓:次贷危机导致了全球范围内的信贷紧缩和投资下降,从而拖累了全球经济增长。
许多国家和地区的GDP增速明显放缓,尤其是那些与美国经济密切相关的国家。
3.全球贸易的下滑:由于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全球需求下降,企业投资减少,导致了全球贸易的下滑。
在危机爆发后的几年里,许多国家的出口和进口数据都出现了下降,尤其是与美国贸易密切的国家。
4.金融体系的调整和重建:次贷危机揭示了金融体系内在的问题和风险,促使全球范围内的金融监管机构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和。
这些旨在增强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透明度,并减少类似危机的再次发生。
5.对发展中国家的冲击:次贷危机对发展中国家的冲击尤为严重。
作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发展中国家受到了金融危机和全球贸易下滑的双重打击。
这导致了很多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放缓,国内就业状况恶化,贫困问题加剧。
6.全球合作力度加强:美国次贷危机和随之而来的全球金融危机使得国际社会认识到金融系统的全球性质和相互依存性。
各国纷纷加强合作,以共同应对这场危机。
一系列国际金融机构和框架得以建立和加强,例如G20、金融稳定理事会等。
综上所述,美国次贷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是深远的。
它引发了全球金融危机,导致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全球经济增长的减缓和全球贸易的下滑。
同时,它对发展中国家的冲击尤为严重,也促使全球范围内的金融监管机构加强了合作和。
这场危机使得国际社会更加认识到金融系统的全球性质,加强了全球的合作力度。
8953 金融危机的成因和应对策略:以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为例
金融危机的成因和应对策略:以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为例概述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互联网科技的快速发展,金融危机已经不再是某一国家或者地区的问题,而是成为影响全球经济和市场的重要因素。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是20世纪以来最严重的金融风波之一,其对全球经济和市场产生的巨大冲击仍在影响着世界。
成因分析宏观因素金融危机的产生,首先需要分析的是宏观因素。
2003年,美国联邦利率一度降至1%以下,低利率政策推动美国房价快速上涨,很多人纷纷购买房产,但相应的,也扩大了次贷市场的规模,大量的次贷贷款供应推动了房地产市场的膨胀。
同时,美国政府采取了助贷政策,鼓励银行大量放款。
这些政策共同形成了一个金融泡沫。
2006年大学城地区的房地产开始出现下跌趋势,一些买家不得不转卖其购买的房产从而退回购房贷款,从而引发次贷危机。
信贷风险其次,信贷风险也是次贷危机的重要成因之一。
2005年后,随着次贷市场的进一步扩大,一些信贷公司用一些高风险的贷款形式,将买房者贷款的抵押品也高估来将那些没有信用可言的购房者纳入此行列。
这种方式最初推高了金融市场的热度和房地产的价值,但同时也增大了金融危机的风险。
金融衍生品另外,手段高超的银行家们还利用金融衍生品,对次贷风险进行“丰富多彩”的包装。
这些金融衍生品将高风险的贷款和其他资产打包卖给各地的投资者,这些投资者意识到机会,便纷纷加入其中。
这使得次贷的风险远远超过市场预期。
应对策略表面上的措施在次贷危机中,美国政府采取了一些表面上的措施来对抗经济下滑。
与所有危机一样,政府的立场主要是保护银行系统不崩溃,同时增加公共支出以拉动消费需求。
美国政府在次贷危机中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提供免息贷款,以缓解银行的流动性问题;•拨款救市,支持那些流动性严重损失的金融机构;•支持一些实体经济的部门;•扩大联邦基金池,增加美国国债投资。
根本的修复策略当然,这些东西都只是临时的,对于次贷危机的本质问题并没有很好的解决,实际上,只有采取根本的修复策略才能解决次贷危机带来的后遗症,防止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
夫妻主贷人和次贷人的区别有哪些
夫妻主贷⼈和次贷⼈的区别有哪些现实⽣活中我们会遇到夫妻主贷⼈和次贷⼈的区别有哪些的问题。
那么很多⼈会想知道这个问题的有关内容,并且其中含有怎样的法律知识。
其实这个问题并不复杂,只要你好好阅读接下来⽂章的有关内容,希望你的问题能够迎刃⽽解。
今天,店铺⼩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你答疑解惑,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夫妻主贷⼈和次贷⼈的区别有哪些主贷⼈和次贷⼈主要是出现在贷款中,如果有两⼈申请贷款时,其中⼀⼈为主要贷款⼈,⽽另⼀⼈为次要贷款⼈,负责共同还款。
还有种情况即⼀⽅还款能⼒不⾜时,需要次贷⼈共同来贷款。
主贷⼈是银⾏审核的主要对象,⼀般将财⼒和征信状况好的作为主贷⼈,这样容易获批贷款,次贷⼈同样会被审核,但是对次贷⼈的要求会略低。
根据我国《民法典》(2021.1.1⽣效)第⼀千零⼋⼗七条【离婚时夫妻共同财产的处理】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和⽆过错⽅权益的原则判决。
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总结,离婚时夫妻共有财产的分割和借款⼈或产权⼈没关系,离婚协商分配或法院依法判决分配。
在贷款办理时,主贷⼈、次贷⼈时需要注意哪些呢⼀、确定主贷款⼈和次贷款⼈夫妻确定主贷款⼈、次贷款⼈时,⼀定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定。
⼀般情况下,在银⾏住房贷款合同中,只把⼀⽅作为“贷款⼈”(常说的主贷款⼈)⽽⽆论房产证上是否写了双⽅的名字,另⼀⽅都可作为“共同贷款⼈”。
在确定主贷款⼈时,应当选择夫妻间收⼊较⾼较稳定者,另外,注意年龄的限制,或将影响到贷款期限。
夫妻共同买房,财产所占份额各是多少,需提前确定,以免⽇后产⽣纠纷。
依据《民法典》(2021.1.1⽣效)第⼀千零六⼗⼆条:“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因此在共同购房过程中,即使产权证上没有出现另⼀⽅的名字,也不影响其对房屋享有所有权。
⼆、注意信贷政策的变化对于⾮本地居民来说,买房时要做好功课。
美国次贷危机解决办法
1、在世纪性金融危机的挑战之前,中国决策层正式确立了“救中国就是救世界”的战略,显示出杰出的政治方向感和独立设置议程的政治能力。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1月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推出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主要致力于改善民生和基础设施建设领域。
初步匡算,实施上述工程建设,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
此次由美国扩散至全球的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舆论围绕中国在此次危机中的角色问题的讨论,一直纠缠于中国要拿出多少外汇储备来“救美”,怎样“救美”,中国似乎已经陷入左支右绌却别无选择的困境,不“救美”而放任美国的金融市场崩溃,中国的外汇储备会有更大损失,如果“救美”外汇储备又会大幅贬值,总而言之,似乎除了“救美”,中国就没有更重要的事情或者没有其他选择。
可是,中国政府推出的4万亿投资国内的方案,显然意味着中国决策层并没有为这些议论的狭隘视野所局限,而是认为投资国内事务是更为紧迫、更为重要也更有效益的事情。
决策层试图化危机为转机,借助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的时机扩大内需,既遏制衰退,又“倒逼”发展方式转型,培育消费型经济发展方式。
而从投资收益来看,相对于投资风险仍然非常大的美国金融市场,目前中国自身的资产无疑更具投资价值。
有学者指出,中国人不能再“捧着金碗要饭吃”,自己有资金不投向本国有潜力的企业以获取更高的收益,却过于迷信美国债券和股票的投资价值;而投资海外的美国企业在国难当头之时,应该卖出更多所持有的外国资产包括在外国的企业所有权和股权,用所换得的资金回美国去购买国债和各种金融资产,担当起拯救自己国家的责任。
也许有人会批评这种看法会导致拒绝开放,其实未必,这一意见有启发的地方在于,我们对于投资的方向,对于“救美”的责任与义务必须有一种全面的观察和常识感。
开放当然极为重要,但这并不意味着就要放弃判断投资价值和讨价还价的基本常识。
推动美资回国救市的看法,和此前已在讨论的创设亚洲债券或者中国“熊猫债券”(中长期)的设想一样,都强调了创造对内投资空间的重要性。
次贷解决方案
次贷解决方案
《次贷解决方案》
次贷问题是近年来金融市场上备受关注的一个焦点。
在次贷危机后,许多国家和金融机构都在寻求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次贷解决方案:
1. 重组贷款:重组贷款是指将原始贷款合并为更长或更灵活的还款方式,以减轻贷款人的负担。
这种方式可以减少违约率,减轻金融机构的损失。
2. 资产转让: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将次级贷款转让给其他机构或投资者来减少自身的风险。
这种方式可以帮助金融机构摆脱次级贷款的负担,同时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投资机会。
3. 政府援助:政府可以通过提供贷款或补贴等方式来帮助金融机构解决次贷问题。
这种方式可以稳定金融市场,避免次贷危机对整个经济造成过大的影响。
4. 监管加强:加强监管是预防次贷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监管机构可以通过规范和监督金融机构的贷款行为,防止次级贷款风险的扩大。
5. 制定相关政策: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来规范次级贷款的发放和管理。
这种方式可以提高金融机构的风险意识,减少次贷危机的发生。
综上所述,解决次贷问题需要金融机构、政府和监管机构共同合作,采取综合性的措施。
只有通过各种途径的努力,才能有效地解决次贷问题,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事实上,美国历史中几乎每一次严重的经济危机都如同在扇那些倡导自由主义的经济学家们的耳光,让他们疼痛且尴尬。因为从19世纪开始,所有的经济危机——大萧条、六七十年代的衰退、以及本轮次贷危机——都是在崇尚市场自主配置资源、人们受“经济学理性”驱使的最鼎盛时期到来;也因为,当危机爆发之后,随之而来的必然是严厉的政府管制。
在1933年,罗斯福上台后,迅速批准了一系列新的银行法案,其中的《格拉斯-斯蒂尔法案》对美国当时的金融业确立了新的监管原则:将投资银行业务和商业银行业务严格地划分开,保证商业银行避免证券业的风险。从此以后的六十多年时间里,美国金融业恪守着银行、证券分业经营的模式。1980年代初里根总统推行改革以来,美国政府对金融业基本都朝着减少干预的方向发展,直到1999年《格拉斯-斯蒂尔法案》被全部废止。
请先阅读下面这段话: “银行业务并非我们的偏好。如果资产是权益的20倍—这个行业的常见比率—那么仅涉及一小部分资产的错误就可能摧毁大部分权益。在许多大银行里,错误不是例外,而是已经成为习惯……在他们的借贷活动中,许多银行家像旅鼠般热情地盲从,现在他们正在遭受旅鼠般的命运。”
感觉是在描述今天所发生的一切?揭开谜底:这是1990年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哈萨维公司的《致股东书》中所写的一段话。可惜的是,18年前巴菲特所说的,在今天仍是现实:金融杠杆很容易让小错误变成大灾难;因为使用的是借来的资金而非自己的钱,金融业者犯下错误几乎是必然。
或许唯一改变的,是20倍的杠杆率在今天已经罕见:它太低了。 只要算算每家金融机构的总资产超越了其所有者权益多少倍,就可以知道每家公司的杠杆使用状况。比如,在2003年底,美林的资产是其所有者权益的17.9倍,但在过去几年信贷市场的好年景里,到了2007年中期,也即次贷风波之前,美林的资产是其所有者权益的27.8倍。而在2007财年结束时,似乎最善于风险管理的高盛,也有着26.2倍的杠杆率。虽然高盛几乎没有因为次贷风波而冲销资产,但其CFO承认,过去几个季度里,它的工作之一就是降低借款在资产负债表上的比例,今年第二季度结束后,其杠杆比率已经被降低到了24.3%。不仅金融机构为其客户提供杠杆服务,它们自己也不遗余力的使用着它。
另一个最大的相似之处是房地产市场的崩溃。在大萧条开始之时,所有住宅中大约一半都被抵押了。在1934年的美国《城市住宅金融调查》中,在被调查的22个城市中,自有房屋抵押贷款的违约比例均查过21%;在超过一半的城市中,这一数据超过了38%,甚至有的地方达到了50-60%,债务人普遍破产。
从去年开始全面爆发的次贷危机则正是由美国房地产价格的大幅下跌而直接引发。从2006年美国房价开始下跌,次级贷款的违约率便不断上升,越来越多的债务人因无力还债被赶出家门。到了今年第一季度,美国的房屋净值贷款的违约出现20年来最严重的拖欠还款情况,而6月份美国购房者因无力还贷而丧失住房赎回权的案例数量较去年同期增长53%。更为糟糕的是,目前质量优于次级贷款的Alt-A贷款和优质贷款的违约率也分别翻了四倍和一倍。 事实上,对于美国金融系统来说,大萧条与次贷危机所带来的最重要问题便是对当时监管体系的挑战。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尽管到目前为止,次级抵押债券崩溃所带来的影响还远远没有出清,但从多个角度看,这场危机同历时数年之久的大萧条颇有相似之处。 首先是金融系统遭受灾害的深度与广度——在两者之间的任何一次危机中都不曾出现过如此多的金融机构陷入麻烦:银行、保险公司、住房贷款抵押机构几乎无一例外的受到波及,金融恐慌将整个市场推入了灾难。
当新千年初的高科技股泡沫破裂之后,为稳定市场,伯南克的前任、美联储历史上最成功的主席格林斯潘启动了一个漫长的降息程序,低利率和充足的资本使得房价一路攀升,同时也将投行和贷款公司的目光集中到越发有利可图的、自1990年代初开始流行的次级抵押贷款业务,和二级市场的证券化产品。自2001年至2006年,次贷新增贷款额度以平均每年38%的速度增长—充分体现了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
次贷危机无疑将市场经济的最大毒瘤:盲目、贪婪以及恐惧的传递和放大又一次暴露在人前。但必须意识到的是:这从来都是市场经济的伴生物,按照经济周期理论,这只不过是又经历了一个周期。
如果完整地梳理整个次级抵押贷款业务从兴起到崩溃,我们会发现市场在绝大多数环节完美地发挥了作用,除了唯一一个它从来无能为力的领域:人性。
从某种程度上来看,正是这十年的宽松环境使得美国金融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资本迅速扩张,金融企业的利润不断上升,创新产品层出不穷。然而这种爆发性增长并没能体现出可持续性,如今,爆发于次级贷款领域的风波已经演变为更广泛的信贷危机。这使得监管部门不得不再次审视现有的监管体系。今年4月,美国财长保尔森公布了一项长达218页的金融系统改革计划。目前,有关问题正在国会进行讨论,在7月份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的一场听证会上,SEC主席和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行长都谈到了如何在不扼杀金融创新性的前提下加强政府监管的问题。 不过由于大选,监管体系的改变与否恐怕要等到新总统上台,而次贷危机所引发的麻烦的确已经超出了现有经济学家们所熟知的领域——即便是比任何健在的经济学家都了解央行的伯南克。
但有些时候,探讨市场是否有效,或许并不是一个聪明的问题。就像巴菲特乐于宣称的:“如果你在我的角度,你并不希望资本市场完美的运转。”当然,巴菲特还说:“无论监管是怎样的,人们都会做些傻事,而且他们永远会做。”
Q 大萧条与次贷危机到底有多少相似之处?
对于宏观经济学者来说,或许没有什么比将自己的成果付诸于实践更令人心满意足了,但是本?伯南克恐怕不会这么想。在过去二十年中,这位现任美联储主席对1929年开始爆发的大萧条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然而如今,他却正疲于应对着世界金融史上的另一次浩劫:次贷危机。
从危机爆发一年之后的现在回望,指责市场机制未能及时消弭风险,这或许有些苛刻了。哪怕最彻底的唯市场论者恐怕也必须承认,这向来不是市场机制的长处:从30年代的大萧条开始,每一次经济灾难无不在证明这一点。同样,也许5到10年之后,从创伤中恢复过来的人们又会将热情投注到另一个似乎全新的领域,比如清洁能源、太空产业、或另外的什么高科技。这个时候美联储主席需要做的,是更加合理的、充分的监管,因为后者的目的向来就是尽可能消弭经济周期的波动幅度,尽管为此要丧失一些效率。
正像历史上一次又一次重演的“淘金热”般,很多人在这种好光景下加入了这个行业。在这段次贷行业黄金时期的完美经历中,任何一个废矿都可能被视为即将迸发出真金白银。这一次,如果你置身于次贷领域,你会看到成批资质明显不合格的借款人;通过修改、隐瞒、欺诈等手段帮助前者获得贷款的经纪商;胃口越来越大、以至于愿意购买任何抵押贷款并将之证券化的大型机构、贪婪敷衍的评级机构和缺失的监管。
华尔街的金融机构不仅没有能够在让“所有人承担责任”上发挥自己的影响力,相反的是,作为最大的逐利者,它也为此而放弃了自己的风险和原则。一大批债券市场的“投资新星”被创造出来,他们使用更大胆和激进的投资策略,轻易的便将收益超过那些老手。如果你认真回顾一下历史,就会发觉,这一幕在6、70年代的大衰退前同样是华尔街的一大特征。于是风险被放到一边,提醒成为了唠叨,最后的结果便是:赚来的钱最终将被吐出来。
当一个系统性崩溃发生的时候,链条的各个环节很容易就产生相互指责的情况,从而没人愿意真正承担改进的责任,这样,下一个风险将会继续“系统性”的爆发。这一次,在美国乃至全世界的资本链条中最具影响力的华尔街银行家们,应该做的不是指责贷款者、投资者、美联储,而是认真想想,自己做错了什么。
Q 杠杆是否被过度使用了?
Q 华尔街这次错在何处?
这场尚未结束的华尔街危机给了执全球资本市场牛耳的美国金融机构重重一击:损失惨重、哀鸿遍野的同时,美林、花旗、雷曼等所代表的现代金融体系和金融创新也开始受到质疑。失控的大型金融机构,显然是这场危机的一连串罪魁祸首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个。
实际上,按揭贷款证券化并非投行和商业银行、对冲基金这些“私人玩家”的发明。早在1970年代,暨成立联邦住房按揭贷款协会(Federal National Mortgage Association,简称房利美)之后,美国政府又成立了半国有性质的国民住房按揭贷款协会(Government National Mortgage Association,简称吉尼美)。前者从私有贷款公司手中收购贷款,以帮助它们实现资金流转;而后者的目的就在于实行抵押贷款的证券化,以将贷款风险分散到每一个投资者。
大型金融机构扮演了这一链条中的决定着的角色,由于美林、摩根士丹利、花旗等巨大而集中的行动能力和影响力,它们的积极参与轻易的创造出了巨大的需求市场,这个市场并不真正关心贷款的风险状况,而只关心证券在流转过程中所带来的巨额利润。而这一需求又反逼上游环节放松风险标准,以供应更多的产品:如果最终所有的贷款都会被下家收购,那么借款人的问题、经纪商的问题都将变得不那么重要。所有人都只有利益,而无需承担风险和责任,于是崩溃便在所难免。
然而利润无法掩盖的是整个链条的漏洞,并且将这些漏洞更加扩大。在这整条资本链条中:贷款者想尽办法伪造信用、经纪商为了佣金帮助造假、贷款公司大方的放出贷款、大型金融机构买进所有贷款用来证券化、评级机构为了费用愿意在评级中放水……在长长的链条中,每一个缺乏监管的环节都会导致市场的崩溃。而使这个链条的问题更加突出的,恰恰是对于证券化产品的旺盛需求,出于对利润的渴望、而非规避风险。
在大萧条中,因恐慌而导致银行倒闭的现象屡见不鲜,在1930-1932年间,对银行倒闭的担忧促使存款人提前支取存款,银行为此不得不抛售资产变现,整个市场的大规模抛售给银行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并最终导致很多小型银行的倒闭。
在本次次贷危机中,恐慌心理依然扮演了重要角色:从最初对贝尔斯登旗下两只基金的抛售到其后股市的大幅下跌,投资者的恐慌情绪变成了美联储最大的敌人。而在数轮暴跌之中,银行股的损失最为惨重——到目前为止,美国、欧洲的大多数银行股价都缩水了一半以上。今年以来,美国已有7家银行破产倒闭,两大房贷融资机构房利美和房地美也已陷入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