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官员如何教育“官二代”
曹操是这样教肓“官二代”的
曹操是这样教肓“官二代”的作者:张小平来源:《中华家教》2011年第11期张小平曹操这个人,历史上争议较大,褒贬不一,“功首罪魁非两人,遗臭流芳本一身”,但总的来说,褒大于贬。
《三国志》中称颂他“非常之人,超世之杰”,《后汉书》中评价他“乱世之英雄”,力主变法的政治家王安石更是他的粉丝,盛赞他“功名盖世知谁是,气力回天到此休”,鲁迅先生也肯定他“至少是一个英雄”。
曹操的几个儿子也很是了得,可谓虎父无犬子。
其子曹丕“博闻强识,才艺兼备”,曹植才高八斗,曹彰武艺超群,早夭的曹冲据说五六岁的时候就达到成人的智力……由于文学上成绩斐然,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三人在文学史上并称“三曹”。
这些都跟曹操重视家庭教育分不开。
曹操教育孩子目标明确,他要培养的是治国平天下的万乘之才。
在他的心目中,孙权是孩子们的榜样,是赶超的目标,史有“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一说。
因为孙权属于“官二代”中的佼佼者,雄才大略,独霸一方,不臣曹魏,他老人家还一点办法也没有,惺惺相惜,是个让他又恨又敬的豪杰。
而刘景升的儿子刘琮这个“官二代”就差远了。
想当年,他曹某人挥戈南下,还没打到荆州呢,那小子就率众投降,把老子辛辛苦苦创下的家业拱手相送。
这样不忠不孝没骨气的人,在他曹某人的眼中与猪狗无异。
为实现既定的教育目标,曹操当然也玩特权,整合最优的教育资源,为儿子选择最好的老师,良师才能出高徒嘛。
选择什么样的老师呢?曹操的标准是德行堂堂、“深明法度,就像邢顒他们那样”的人。
邢顒,先被曹操点名去辅佐他相当看好的曹植,但是曹植才高气傲,“任性而行”,“饮酒不节”,不爱听邢顒唠叨,两人比较疏远。
曹丕做了太子后,邢顒又被曹操选派当了曹丕的老师。
除了邢顒,曹操还派了“秉德纯懿,志行忠方”、“国之重宝”的邴原和他本人很敬重的张范去辅佐曹丕,曹操很客气地对他们说,我的儿子不成材,怕他难走正路,想请你们去匡正劝勉他。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曹操深谙其道。
唐朝为何走向全盛:对官二代和平民子弟一视同仁
年间中华大地执牛耳之阶层。 而唐代, 出身平
民者 日渐成 为社 会的 中坚 力量 , 上如 此 , 政坛 文化艺 术界也 是如此 。 对此现 象 , 很多史学 家 们 有所 关注 , 有~ 个大致 相似 的看 法 , 他们 那 就 是唐 代开启 了社 会流动 的大 门,让 平 民能
◇ 史论史话
唐 朝为何走 向全 盛 : 对 官 二 代 和 平 民子 弟 一视 同仁
◎文/ 耐冬 张 核 心提 示 :
实际上 , 唐代历 史上还有一些出身于官员子弟而在政 治上大有作 为的人才 , 只不过显得 没有张玄素 和张九龄这般传奇, 以才容易被人所忽视。 所 应该说 , 唐代对官员子弟、 平民这种一视同仁 的公平态度, 以 及不以出身作为评判标准的原则, 才是张玄素和张九龄们能够脱颖而出的根本原因。
在一定范 围内,尤其是要限制在公平正义
的 竞 争范 围 内 。
纷争 , 平复生命激荡 , 强者内省收敛 , 让 让 弱者得以舒 筋活络 ,缓释物质与精 神的多 当今世界 贫富悬殊 巨大 ,强者与弱者 体, 都在进一步加大着这种 分界 。 强者欲 望 的无 限扩大化 ,必然挤兑更多人的生存空 间, 导致人际之 间、 族群 之间、 国家与 国家 泰 ”改变穷奢极欲 、 , 炫耀攀比、 拼命享乐的 骄奢淫逸 生活 , 而转向怜悯 、 继 同情 、 提携
写信给广州刺史王方庆,王方庆十分欣赏他
的文学 才华 , 为他 必将一 鸣惊 人。果 然 , 认 他
参加进士科的考试 , 然后入仕做官, 被任命为 校书郎。 校书郎虽然没什么实际权力, 但文采 出众者往往都是在这个职位上得到进一步升
迁的。 张九龄 就是 如此 , 当时的太子 李隆基选 拔 那些 文学 之士 , 他们 的政 治能 力 , 考察 张九
唐朝严控“官二代”入仕考试
唐朝严控“官二代”入仕考试作者:李东胜来源:《领导之友·综合版》2016年第09期对于科举考试,从唐武德五年开始,历代的皇帝都非常重视。
唐朝的科举考试相对公平,官员子弟、平民子弟一视同仁,不以出身作为评判标准。
“官二代”要想进入仕途,必须严格遵守科举考试的规定。
如果在科举考试中有以权谋私和徇私舞弊等暗箱操作的行为,一旦被发现,处罚是极为严厉的。
唐玄宗天宝二年(743年),举行了一次科举考试。
这次科举考试是由吏部侍郎宋遥、苗晋卿作为主考官主持进行的。
但是,宋遥和苗晋卿身为主考官,肩负着为国家选拔人才的重任,不是公正地主持这次科举考试,而是徇私枉法,接受了一些官员的贿赂和请托,暗自对考生进行取舍,使许多不学无术的“官二代”考入进士。
当时的御史中丞张倚的儿子胸无点墨,大字不识几个,是个名副其实的不学无术之徒。
然而,收了张倚贿赂的宋遥和苗晋卿却大笔一挥,张倚这个不学无术的儿子立刻就特升甲科,榜上有名,成了新科进士。
不料,宋遥和苗晋卿自以为天衣无缝的丑事,却走漏了风声,一时间,京城里议论纷纷。
很快,就有人出面揭发二人收受贿赂、暗自对考生进行取舍、为不学无术的“官二代”暗开方便之门的丑行,立刻引起了唐玄宗的重视。
于是,唐玄宗亲自处理此事,他亲临现场,对新考中的进士进行复试。
结果,据《新唐书》所言,这次科举考试中靠真才实学考中进士的“十无一二”。
张倚的儿子更是露出了纨绔子弟的本来面目,“手持试卷,竟书不下一字”,最后,只能交了白卷。
此情此景让唐玄宗大怒,立即对宋遥、苗晋卿以及那些行贿和请托的大臣进行了严厉惩处。
当然,那些依靠行贿和请托考入进士的“官二代”,也被取消了进士资格,永不录用。
从此以后,唐玄宗及以后的历任皇帝,在科举考试以后都会对新科进士中的“官二代”加以复试。
唐朝对于“官二代”在科举考试中弄虚作假行为的严厉惩处,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官二代”靠行贿和请托混进官员队伍的不正之风,在选拔人才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中国古代如何处理官二代问题
中国古代如何处理官二代问题吴钩在《新周刊》撰文指出,今人所说的“官二代”,宋朝人称为“衙内”。
衙内作为无恶不作的人物形象,是从元杂剧开始才频频亮相的,这显然是元朝文人借古讽今,以宋朝衙内影射当时的权贵。
如果我们看宋代的正史、宋人的笔记,便可以发现,宋人在约束“官二代”胡作非为方面的做法,即使不能说“最可称道”,至少也是可圈可点的。
1宋代的士大夫家庭很重视培养子孙的品行。
宋代士大夫家训不仅数量多,从内容看,也值得称道,很注重对家人的品德教化,包括告诫官宦子弟不可骄横。
宋代士大夫重家训,并非无因。
一个深刻的历史背景是,汉唐时代的门阀世族到了宋代已经烟消云散,政治不再被世族垄断,而是以科举的方式向全民开放,“取士不问世家”。
虽说宋朝还保留着“恩荫”之制,但科考已是取士的主流,据统计,两宋141位宰相中,可考为“官二代”2的有62人,其中53人是科考出身,占85%。
绝大多数的官宦子弟必须跟平民子弟竞争,如果科举及第,还得复试一次。
要求比平民更严格。
宋朝的士大夫家庭有更深切的危机感,如果子孙不肖,便会在竞争中被淘汰。
另一个历史背景则是,宋朝“以儒立国,而儒道之振独优于前代”,家训的兴起与儒家的复兴是同步的,儒家相信“教化行而风俗美”,重视对社会风气的培养。
宋代士大夫家训表现出来的“修身—齐家”思想,与整个社会的主3流价值观相互响应,进而促成了一种敦厚的风俗。
一个人(包括“官二代”)处于这样的风俗中,会感受到无形的压力,不致于做出太出格、太丢人的事情。
吴钩在《新周刊》撰文指出,今人所说的“官二代”,宋朝人称为“衙内”。
衙内作为无恶不作的人物形象,是从元杂剧开始才频频亮相的,这显然是元朝文人借古讽今,以宋朝衙内影射当时的权贵。
4如果我们看宋代的正史、宋人的笔记,便可以发现,宋人在约束“官二代”胡作非为方面的做法,即使不能说“最可称道”,至少也是可圈可点的。
宋代的士大夫家庭很重视培养子孙的品行。
宋代士大夫家训不仅数量多,从内容看,也值得称道,很注重对家人的品德教化,包括告诫官宦子弟不可骄横。
古人家书中的为官之道
古人家书中的为官之道作者:石志刚来源:《当代党员》2017年第17期中国有着悠久灿烂的文明。
在历史长河中,文明塑造着中国人独特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中国古代漫长的历史中,作为社会精英的官员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文字功底较为扎实的官员会以家书的形式,教诲家人如何做好事、当好官。
细品古代官员丰富的家书内容,可以从中看到国人的民族和文化因子。
不忘初衷。
作为官员,做官初衷显得尤为重要。
清初的魏禧在《给子世侃书》中告诫后辈:“汝资性略聪明,能晓事。
夫聪明当用于正,亲师取友,迸归一路,则为圣贤,为豪杰,事半而功倍。
若用于不正,则适足以长傲、饰非、助恶,归于杀身而败名。
”魏禧的意思,旨在强调作为官员尤其是有能力资质的官员,首先应该请教有所长的老师,同时交往志同道合的朋友,运用集聚的智慧去做事、去当官,一定会有“事半而功倍”的显著成效,这是在说明做官初衷的重要性。
坚毅品格。
《尚书》中有“九德”之称:“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
”“九德”是靠“坚毅”来作支撑的。
作为官员,从政要讲政治规矩,要划政治底线,要遵守政治道德,这样才不会在关键时刻出问题。
明朝进士支大纶在《示儿书》中说:“丈夫遇权门须脚硬;在谏垣须口硬;入史局须手硬;值肤受之诉须心硬;侵润之谮须耳硬。
”这里提到的诸多之“硬”,就是坚毅的代名词。
作为官员,在不同单位不同职业,需要立足各自岗位,用坚毅来坚守职业底线和岗位底线。
慎言慎行。
古代官员在长期的从政生涯中,一言一行不仅受到同行的关注,也受到百姓的关注。
为什么会受到关注呢?官员的言行代表公务形象,如果不谨慎对待,信口开河、乱说乱议,不仅会扰乱朝纲,而且还会造成一定范围内的思想混乱。
明朝李际阳母在《遗子弟书》中说:“大都世态炎凉,而宦途人多疑忌,议论间,常要小心打点,未可如居乡率心与宦途人应对也。
”李际阳母总结古代伟人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就,原因就在于“皆是小心中做出事业”。
中国古代皇室如何教育后代
中国古代皇室如何教育后代作者:李晓巧来源:《月读》2018年第09期我国古代社会很早就意识到教育后代的重要意义。
古代社会最尊贵者莫过于帝王之家,古代皇室如何教育后代、教育得好坏,不仅关系到帝王个人和家族的利益,更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
一、对皇室子弟教育的顶层设计大约2200多年前,中国古代的统治者就从制度层面考虑到后代的教育问题,在统治架构中设置了“师氏”这一官职。
师氏除了给帝王提供政策顾问之外,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教育培养王室子弟。
如何对王室子弟进行教育?首先,师氏用当时的经典理论来教导他们,“以三德教国子”。
师氏用中庸之德、仁义之德和孝德来教育王室以及诸侯子弟,并以此涵养他们孝顺、信义、恭敬的品性,对王室子弟在王位传承、治国理政和为人处事上进行理论辅导。
其次,师氏“掌国中失之事,以教国子弟”。
师氏将当时王国国政中符合礼和不符合礼的实例、掌故,讲解给王室子弟以及诸侯子弟听,让他们学会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执政办事能力。
第三,当时最高统治者规定“凡国之贵游子弟学焉”。
凡是王的太子、诸侯王子以及诸侯、卿大夫中未出仕的子弟都要跟师氏学习。
可见,我国古代统治者深知教育后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且有一套较完善的体系。
据《资治通鉴》卷一九八记载,贞观二十二年(648),唐太宗精心写了本《帝范》—专论如何当好皇帝的书籍—赐给皇太子,书的内容包括君体、建亲、求贤、审官、纳谏、去谗、戒盈、崇俭、赏罚、务农、阅武、崇文等12篇文章。
可以说这是唐太宗治理国家的经验总结。
在去世的前一年,太宗郑重地将这本“宝典”交给了皇太子李治,并嘱咐他:“修身治国,备在其中。
一旦不讳,更无所言矣。
”此外,他还对自己作了一番剖析:“吾居位已来,不善多矣,锦绣珠玉不绝于前,宫室台榭屡有兴作,犬马鹰隼无远不致,行游四方,供顿烦劳,此皆吾之深过,勿以为是而法之。
”作为历史上颇有建树的帝王,如此深刻坦诚地作自我批评,是希望他的接班人要以他为“镜子”,学习他好的方面,也能看到他身上的缺点,从而完善自我,为李唐皇室守住江山社稷,造福天下百姓。
古代官员如何约束“身边人”
古代官员如何约束“身边人”作者:李晓巧来源:《领导之友》2015年第08期身在官场,如何管束“身边人”,这是个系统工程,古代有很多值得借鉴的范例。
以身作则成为身边人的表率历史上很多懂得“成由勤俭败由奢”道理的高官都以身作则,告诫子孙不能奢侈浪费,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卢承庆在唐高宗年间曾任宰相,博学有才干,临终时教育儿子:“我死后穿平常衣服就可以了,不要用牲畜祭奠,坟墓的高度只要能辨认就可以了,不要搞那么高大宽广的。
只用棺材,不要再弄个棺外椁,一定要简单;碑文只记载官号和生卒年月,不要写许多漂亮话在上头。
”这不仅对亲属们是很好的表率,在号称盛世、生活富足的贞观年间,这样的高级官员俭朴平实,不尚浮华,对于世风也是一种积极倡导。
后唐名将李存审,凭着战功,官至宣武节度使,深受皇帝信任,他常对自己儿子们说:“我的家境贫寒,年轻时带剑从军,四十年来出生入死,历经艰难困苦才有今天的位置,你们看我全身上下被利箭射中的100多处伤口就知道了。
”他边说还拿出箭头给儿子们看,以此来教育后代不要奢侈浪费,要积极进取,勇于吃苦。
后来,他的儿子们都成为当时颇有作为的大臣。
后周的大臣李昉在朝代更迭后,深得宋太祖、宋太宗的器重,原因是其人品好、为人忠厚朴实。
他持家教育后代“家法尤严”,在经济上实行平均配给制,要求在京城当官的子孙,所得薪俸不许私自动用,连同老家庄田的收入一起存放入家族的库房里,再向家族各房平均分配生活津贴。
在李昉的管束下,家族团结和睦,深得时人称颂。
严抓对“身边人”的教育古代有见识的官员平时就很注重对身边亲属的教育。
李晟是唐德宗时期的大将,被称为“万人敌”,虽然行伍出身,却从未忽视对子女的教育。
一次,李晟做寿,其女从婆家赶来为父亲庆贺。
酒宴中,有人来通报说她的婆婆生病了,她自己不回去只是敷衍地派了个人回家照料。
李晟知道了,很生气,教育女儿要像对待自己父母一样孝敬公婆。
女儿听从父亲的训教,连忙收拾行装赶回去照料婆婆去了。
古代的“官二代”
古代的“官二代”作者:赖晨来源:《杂文选刊·上半月》2013年第04期如今,不少“官二代”、“富二代”、“星二代”在社会中扮演了“恶少”的角色。
而在古代中国,那些骄奢淫逸,横行霸道的“恶少”,主要是被称为“衙内”的“官二代”。
“衙内”也叫“牙内”,起源于唐末、五代时期。
那时候天下大乱,藩镇割据,军阀蜂起。
军阀的警卫或嫡系部队的军官叫做“牙内都指挥使”、“牙内都虞侯”。
这类军官必须由军阀最信任、最亲近的人担任,其亲莫如父子。
军阀们总是让故旧的儿子、侄子、养子担任这类至关重要的职务,比如后唐明宗李嗣源就让养子李从珂担任“牙内都指挥使”。
后来人们便将“牙内”改称“衙内”,用以通称官宦人家的子弟。
到了宋朝,人们习惯把“官二代”称为“衙内”。
作为封建社会的副产品,衙内们常常戕害苍生、祸国殃民。
一般而言,他们可分两种:一种是豪横奢纵、民愤大的恶少衙内;一种是不学无术,享受特权的寄生虫衙内。
历朝历代的恶少衙内,如毒蛇猛兽般生生不息。
如《水浒》里就有两个臭名昭著的“衙内”:太尉高俅的干儿子高衙内、高俅胞弟高廉的内弟殷天锡。
这两个花花太岁狐假虎威,横行霸道,荒淫无耻,无恶不作,或胡吃海喝,或伤天害理,或淫人妻女,或巧霸别人家财。
高衙内相思上了林冲娘子张氏,喧嚣闹鬼,威逼利诱,千方百计地陷害体制内的下级军官林冲,最终把遵纪守法的林“良官”逼上梁山。
殷天锡凭借姐夫高廉是高唐州的知府,他看上了柴进叔父柴皇城的地产,竟然叫狗腿子活活把过气的柴老贵族打死了,最终把体制内的柴进也逼上了梁山。
东晋时,爆发了大动乱,那些士族子弟,连挖野菜充饥的本领都没有,只好披着精美的衣服,抱着价值连城的金银珠宝,坐以待毙。
南北朝时期南梁的士族子弟,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只知道享受特权。
看见马以为是老虎。
马一叫一跳,便把他们吓得要死。
有人统计过,明朝朱元璋的二十五个儿子,到了明末,繁衍出的皇室宗族子孙,仅见载于玉牒的就有二十多万,这些人躺在祖先荣誉、血统关系的账本上,过着寄生虫的生活,大多成了营营扰扰的庸碌之辈。
曾家子孙皆成材看曾国藩教育子女有何秘诀
[键入文字]曾家子孙皆成材看曾国藩教育子女有何秘诀曾国藩是清朝历史上最有权势者之一,他位列三公,拜相封侯,可谓显赫一时,然而他教育子女的方法却远比我们现在的溺爱式、呵护式的家长要高明得多。
注重家教勤俭持家。
在曾国藩看来,要教育孩子立足社会,并让这个家庭能够一代一代地延续下去,关键就是两个字:勤与俭。
他要求孩子们一生铭记十六个字——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曾国藩对于勤和俭的理解是非常深刻的。
一个家能够保持兴盛发达,一个最简单的道理要学会勤俭过日子,富的时候不骄傲,贫的时候不气馁,由俭来打理自己的生活。
勤既可以健壮自己的身体,同时又使劳作变成日常生活中很平常的一件事情。
永葆勤和俭,一个家族才会永续地发展下去。
曾国藩的小女儿晚年留下一个年谱,其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情:曾国藩小女儿只有十几岁时,跟随母亲来到曾国藩任两江总督的总督府。
小女儿入总督府总要穿得体面一些,光鲜一点,所以上面穿了一件蓝色的小夹袄,下边穿了一条缀青边的黄绸裤,就这条黄绸裤其实也不是她的,而是她的长嫂,也就是曾国藩的长子曾纪泽过世的妻子留给她的。
但就是这条裤子的一个青色花边让曾国藩觉得太繁复、太华贵了,就指责小女儿不应该穿这样的裤子,让她赶快换掉。
小女儿赶紧回到房间换了一条没花边的绿裤子。
由此可见,曾国藩是见不得繁复,见不得孩子身上带有太富贵的东西的。
曾国藩在信中多次苦口婆心地陈述自己这种勤俭的缘由:“天下官宦之家,多只一代享用便尽,其子孙始而骄佚,继而流荡,终而沟壑,能庆延一二代者鲜矣。
”曾国藩认为,子女在骄奢淫逸的环境之下是不可能立大志的,开始是骄逸继而就是流荡然后就是败家。
一个官宦之家能够延续一两代,真的是很少很少的。
所以曾国藩觉得应该由勤俭入手教育孩子懂得如何生活,这才是最好的教子之道。
以身作则平民生活。
曾国1。
古代如何防控家族式腐败 科举上抑制官二代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古代如何防控家族式腐败科举上抑制官二代导语:打开二十四史,家族腐败史不绝书。
民间流传了几千年的古语“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可以视为家族式腐败的一个最为通俗的注解。
然而,家族式打开二十四史,家族腐败史不绝书。
民间流传了几千年的古语“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可以视为家族式腐败的一个最为通俗的注解。
然而,家族式贪官只不过是家族式腐败的冰山一角。
家族式腐败有两种情形,一是身居要职的官员,家族的全部或大部分成员依仗权势侵吞国家、社会财富,形成贪官家族;一是有些腐败家族不只贪财,还企图控制政权甚至取而代之。
为了做好有效防控,保卫帝王这一小家,针对不同类型的家族势力,出现了不同的做法和制度。
外戚之家,以“祖宗成规”制之外戚者,皇后、皇太后一姓之亲戚也。
“祖宗成规”成为制约外戚的重要法宝。
东汉时,“后宫之家,不得封侯与政”。
宋代为皇帝选皇后,特意“选于衰旧之门,庶免他日或挠圣政”。
所以,宋代“女子之防尤严”,不允许后妃预政。
个别得宠后妃,恃宠干政,皇帝一旦发现,也予以严裁。
这些“故事”,被固化为“祖宗遗训”,深入人心,转化为朝野人士的共识和自觉,是对后妃势力的最有力的制裁。
宋代重文轻武,外戚“不得任文资”,就不可能占据要职,自然也形成不了太大的政治势力。
但也有先为高官而后联姻而成外戚者,则可任文官,但一不许任侍从官,二不许任二府要职。
宋代凡带殿阁待制以上职名,皆为侍从官。
因此,宋代外戚受到很好的抑制,没有形成势力集团。
把持朝廷、弄权舞弊的只有外戚韩侂胄和贾似道,且都出现在南宋后期朝纲混乱之际。
但是,这些制度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落实,外戚就会成为心腹之患,生活常识分享。
范仲淹提倡的教育方法
范仲淹提倡的教育方法范仲淹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教育家,他深刻理解儒家正统的教育思想,并将之发展为一种强调兴学教育的方略,认为这是培养人才、救济民众的根本手段。
以下是他提倡的一些教育方法:1.重视名器和教育:范仲淹在《上执政书》中提出了“重名器”的理念,强调了选拔和培养人才的重要性。
他指出,科举应该不仅仅是为了考试选拔官员,更应该是为了培养人才,恢复制举并使之与教育相衔接,从而实现“劝学育才”的目标。
这一观念强调了教育的长期性和全面性,而不仅仅是应试的功利性。
2.促进学校建设:在庆历年间主政时,范仲淹积极推动了学校的建设。
他改革了科举考试制度,完善了教育系统,并督促各地兴办学堂。
这些地方学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当时的社会教育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3.师资培养和选拔:范仲淹强调明师执教、经实并重的原则。
他注重对教师的培养和选拔,将“师道”确立为教育的重心。
他推荐了名师如胡瑗、李觏等,这些教育家对后来的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4.宗经教育和综合技能培养:范仲淹主张“宗经”教育,强调培养能够通达儒家经典的人才,使他们具备治国理政的能力。
同时,他也重视兼授诸算学、医药、军事等基本技能,培养具有专门知识和实用技能的人才,以满足社会的多样化需求。
5.义学和免费教育:范仲淹身体力行,不论身处庙堂还是江湖,都积极兴办学堂,广泛传授知识。
他晚年设立义田、建立义学,对族中子弟实行免费教育,鼓励大家参与“读书之美”。
这一举措在教育族众、稳定社会和优化风尚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开启了中国古代基础教育阶段免费教育的新风尚。
总的来说,范仲淹提倡的教育方法重视教育的长期性和全面性、学校建设、师资培养和选拔、宗经教育和综合技能培养以及义学和免费教育。
这些理念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朱元璋教育儿子方法论
朱元璋教育儿子方法论朱元璋,明太祖,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战略家,也是一位德高望重的父亲。
在教育儿子方面,朱元璋秉持着让他成为一位优秀君主的信念,采取了一系列独特的方法和原则。
本文将探讨朱元璋教育儿子的方法论。
一、树立榜样朱元璋深知榜样的重要性,因此,他时常以身作则,成为儿子学习的楷模。
他严格要求自己,勤政爱民,追求公正与善良,力求以身作则来影响儿子。
他经常与儿子一起参观农田、商贸市场等,让他亲身体验百姓的生活,了解社会的复杂性,以培养他理解民众需要的能力。
二、德育为先朱元璋非常关注儿子的德行培养。
他注重教育儿子的道德品质,鼓励他尊敬师长,尊重他人。
朱元璋还对儿子进行严格的自律要求,要求他诚实守信,追求高尚的品质。
他经常与儿子进行深入的道德讨论,引导他思考人生的真谛。
三、培养才能朱元璋认为,培养儿子的智慧和才能是塑造其成为一名杰出君主的关键。
因此,他注重培养儿子的多样化才能,提供各种学习机会。
除了传统文化课程外,朱元璋还鼓励儿子学习军事、经济和外交等方面的知识。
他还亲自给予指导,传授他自己的才智和政治经验。
四、注重实践朱元璋非常重视实践教育。
他鼓励儿子亲自实践,并为其提供机会去了解不同领域的实际情况。
他让儿子参与政务,观察决策过程,了解国家治理的方方面面。
通过实践,儿子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与学习,并从中获得宝贵的经验。
五、注重团队合作朱元璋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并教育儿子如何在团队中发挥作用。
他鼓励儿子与不同背景和能力的人合作,并学会尊重和倾听他人的意见。
他还教导儿子如何平衡个人利益与团队目标,培养儿子的领导力和战略眼光。
综上所述,朱元璋的教育儿子方法论注重塑造他独特的人格和领导才能。
通过树立榜样,德育为先,培养才能,注重实践和团队合作,朱元璋为儿子打下了坚实的教育基础,也为他日后成为一位伟大君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一方法论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成为后世教育儿子的重要参考和借鉴。
曹操是这样教育“官二代”的
曹操是这样教育“官二代”的
张小平
【期刊名称】《中华家教(上半月)》
【年(卷),期】2011(000)011
【摘要】曹操这个人,历史上争议较大,褒贬不一,“功首罪魁非两人,遗臭流芳本一身”,但总的来说,褒大于贬。
《三国志》中称颂他“非常之人,超世之杰”,《后汉书》中评价他“乱世之英雄”,力主变法的政治家王安石更是他的粉丝,盛赞他“功名盖世知谁是,气力回天到此休”,鲁迅先生也肯定他“至少是一个英雄”。
【总页数】1页(P22-22)
【作者】张小平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52.1
【相关文献】
1.浅析问题“富二代”、“官二代”出现的原因--以教育环境的影响为视角 [J], 闫焕文
2.浅谈“官二代”、“富二代”家庭教育的问题及策略 [J], 李蕙
3.古代官员如何教育“官二代” [J],
4.古代官员如何教育“官二代” [J], 李晓巧
5.曹操、包拯如何告诫“官二代”?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科举中的_官二代_不敢_拼爹_
舟边絮语78“科举取士”是古代中国的特色之一。
在1300多年的科举历史中,作为一种相对公平的人才选拔制度,它较好地畅通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渠道,使贫寒子弟“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成为可能。
但科举的公平是相对的,对高官和皇族常有优待,不但其子弟可上较好的学校,而且有门荫制度,“官二代”可通过门荫直接进入仕途。
就是参加科举考试,也容易得到考官关照。
明万历八年,内阁首辅张居正的第三子考中状元,大儿子考中进士。
消息传出,舆论哗然,众议嚣嚣。
因为早在3年前,张的二儿子中了榜眼。
有人为此作诗讽刺:“状元榜眼姓俱张,未必文星照楚邦。
若是相公坚不去,六郎还作探花郎。
”鉴于“科举制”对“官二代”的特殊关照,许多朝代对官宦子弟参考进行限制和监督,对作弊者严厉处罚。
一些正直的考官有意识地将抑制官员子弟应试作为奖掖寒士、体现公平的手段。
唐朝王起主持考试时,明确提出“科弟之选,宜与寒士,凡为子弟,议不可进”;宋代专门创立了“牒试”制度,规定官员子弟、亲戚、门客专送别处考试;明嘉靖二十三年,内阁首辅翟銮的两个儿子同登进士,时人讥之“一鸾当道,双凤齐鸣”。
嘉靖皇帝震怒之下,将翟銮父子罢黜为民;清康熙时要求大臣子弟参加考试单独编字号,规定取中名额,以实现“大臣子弟既得选中,又不致妨孤寒之路”。
这些限制“官二代”的措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许多贫寒子弟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成为国家栋梁。
相反,一些“官二代”因为出身官宦之家而失去竞争优势。
宋太宗时有个叫李宗谔的考生参加殿试,当时的殿试有个规矩,每个考生要当着皇帝与考官、众考生的面,自报家门、履历。
快轮到李时,他非常紧张,因为父亲是宰相。
一报家门,所有人都知道他是宰相儿子,如有人质疑,必定舆论哗然。
想到此,他推说身体不舒服,放弃了可能到手的“进士及第”。
(2011年12月9日《中国文化报》)宰相的儿子不但没沾上老爸的光,反而害怕“有人质疑”,在竞争进士时成了“弱势群体”,这种“反常”发人深思。
高中历史热门阅读古代帝王将相是如何教育子女的?素材
古代帝王将相是如何教育子女的?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他们的言传身教对其子女的成长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中国古代,人们的理想人生模式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其中,修身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而齐家那么是家庭教育所要到达的理想目标。
帝王将相们的一言一行,对国家、对社会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正因为如此,他们的教子之道便会成为人们教育子女的重要参考模式。
下面是古人教育子女的一些典型案例,希望给那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们有所启示启发。
曹操:堪称对官二代教育的历史典范史载,曹操一生至少共有子女32个,其中儿子25个,女儿7个。
25个儿子中有9个早薨〔包括神童曹冲也就13岁即英年早逝〕,长大成人的有16个儿子。
曹操的几个儿子也很了得,嫡出〔武宣卞皇后所生,下同〕的曹丕"博闻强识,才艺兼备";嫡出的曹植才高八斗,嫡出的曹彰武艺超群;早夭的曹冲〔庶出,环夫人所生〕据说五六岁的时候就到达成人的智力……这些都跟曹操重视家庭教育分不开。
曹操教育孩子目标明确。
他要培养的是治国平天下的万乘之才。
在他的心目中,孙权是孩子们的典范,史有"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假设豚犬耳"一说。
孙权属于"官二代"中的佼佼者,雄才大概,独霸一方,不臣曹魏,这是个让他又恨又敬的豪杰。
而刘景升〔即刘表〕的儿子刘琮这个"官二代"就差远了,不忠不孝没骨气,想当年曹操挥戈南下,还没打到荆州,这小子就把他爹辛辛苦苦创下的家业拱手相送了。
为了鼓励孩子发愤学习,他曾公布?诸儿令?:"儿虽小时见爱,而长大能善,必用之,吾非有二言也。
不但不私臣吏,儿子亦不欲有所私。
"意思是说,儿子们小的时候,我都喜欢,但是长大了,我会量才而用,说到做到。
对部下,我不偏心,对你们,我也公正,唯才是举,最有才能的人,才配当我的接班人。
为实现既定的教育目标,曹操充分利用手中特权,整合优化教育资源,为儿子们选择配备了最好的老师。
唐朝官学教育管理制度概述
唐朝官学教育管理制度概述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代,它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而在教育领域,唐朝也建立起了一套完善的官学教育管理制度,这一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旨在概述唐朝官学教育管理制度,并分享我对这一制度的观点和理解。
首先,我们来看看唐朝官学教育管理制度的背景。
唐朝的官学是国家设立的官方学府,主要培养政府官员和士人。
这一制度的建立旨在选拔和培养人才,推动国家的发展。
官学的教育内容主要包括经义、史书、诗词、礼仪等方面的学习。
而其管理制度包括招生选拔、教学安排、考试评价等方面的规定。
其次,唐朝官学教育管理制度注重深度和广度的结合。
在广度方面,官学教育涵盖了多个学科领域,使学生能够获得全面的知识和素养。
这种涉及面广的教育有助于培养丰富的思维和广阔的视野。
而在深度方面,官学教育要求学生对每个学科进行深入学习和理解。
这种深度的教育有助于学生形成扎实的基础和专业的能力。
唐朝官学教育管理制度还注重由浅入深地探讨主题。
官学的教学安排从浅显易懂的内容开始,逐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学习。
例如,在经义教育中,学生开始学习基本的经典文献,然后逐步深入研究其中的内涵和细节。
这种由浅入深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逐步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总结回顾性的内容是唐朝官学教育管理制度的一个重要特点。
官学的教学不仅注重学生的知识掌握,更注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回顾和总结。
通过总结回顾,学生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提高学习效果。
同时,总结回顾也有助于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
对于这一制度,我认为它在培养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唐朝官学教育管理制度的深度和广度标准确保了学生获得全面的知识和素养,从而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
此外,由浅入深、总结回顾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和掌握知识,形成扎实的基础和专业能力。
这种培养人才的方式对于促进国家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名人父母的开学第一课故事介绍阅读
关于名人父母的开学第一课故事介绍阅读关于名人父母的开学第一课故事介绍阅读曾国藩:不肯儿子为将领、当大官曾国藩为了避免家中子孙沾染不良品性,反复教育小孩戒除骄奢,提倡节约。
他已严防儿子们沾染今日盛行的“我是某某的儿子”、“我是某某的女婿”……以家世捞官、捞钱、捞文凭的恶习了。
他曾再三吩咐子孙:我不肯儿孙为将领,也不肯儿孙为大官,只希望成为饱读诗书、明白道理的君子。
能做到勤劳俭仆,自我约束,吃苦耐劳,能屈能伸的,确实是有德有才的人。
因此,自曾国藩兄弟以后,曾家再没出领兵打仗的将领。
他们绝大数留学英、美等国的名牌大学,学贯中西,成绩卓著,成为教育界、科技界、艺术界的名家大师,饮誉五洲四海,为国家的进步作出了突出奉献。
曾国藩在京城的时候见到很多高官子弟奢侈腐化,浪费无度,目不识丁,且目中无人。
因此,他不让自己的小孩住在北京、长沙等繁华城市,要他们住在老家,并警告他们:饭菜不能过度丰盛,衣服不能过度富丽,门外不准挂“相府”,“侯府”的匾,出门要轻车简从,考试前后不能造访考官等。
在给次子曾纪鸿的信中,曾国藩提到:“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庶能够成大器;假设沾染富贵习气,那么难望有成。
”曾国藩受封侯爵时,纪鸿正赴长沙考试,他特意写信警告儿子:“尔在外以谦谨二字为主,世家子弟,家世过盛,万目所属……场前不可与州县往来,不可送条子,进身自始,务知自重。
”鲁迅:放他们到宽敞光明的地址去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鲁迅酷爱小孩,以为小孩是人类的以后和希望,“以后是子孙的时期”。
早在1919年10月,他就在《咱们此刻如何做父亲》一文中指出:“论到解放子女,本是极平常的事,固然没必要有什么讨论。
但中国的老人,中了旧适应旧思想的毒太深了,决定悟只是来……没有法,便只能先从觉醒的人着手,各自解放了自己的小孩。
自己背着因袭的重任,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敞光明的地址去;尔后幸福的度日,合理地做人。
”关于名人父母的开学第一课故事介绍阅读曾国藩:不肯儿子为将领、当大官曾国藩为了避免家中子孙沾染不良品性,反复教育小孩戒除骄奢,提倡节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官员如何教育“官二代”
如何教育“官二代”,自古以来就备受关注。
古代有见识的官员,都相当重视家庭教育,都有严格的家训。
力戒儿孙勿奢靡
宋代孔平仲的《续世说》记载,北魏贵为司空的长孙道生,一生清廉节俭,骑马时用于遮挡尘土的一条熊皮做的障泥,总是洗了再用,破了再缝,多少年都不换新的。
儿辈们见父亲这样,也都自觉地勤俭节约。
唐朝的宰相卢承庆,临终时交代儿子:“我死后就穿平常的衣服入殓,坟墓不要过于高大宽广;只用棺材,不需要棺外椁,那样太浪费了。
”这无疑是对儿孙的一种言传身教,在旖旎繁华的唐初,高官能俭朴平实、不尚浮华,绝对也是有益世风的正能量。
必须读书知明理
中国古代的官员,自古就有立“家训”的传统。
明代王洪洲就在其《家训》中谆谆教导曰:“子孙才分有限,无如之何;然不可不使读书。
贫则训蒙以给衣食,但书种不绝可矣。
”在古代士大夫看来,读书比奢华的衣食更重要。
晚清名臣曾国藩对后代的教育也相当重视。
他曾写信给9岁的儿子曾纪鸿说:“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
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
此君子也。
”教育儿子要成为“读书明理之君子”,这样的期许较之一般的俭朴教育显得境界更高。
遵纪守法做善事
明神宗时的礼部尚书沈鲤在京为官,常写信给老家的儿辈,对他们作出要求:出行上,不许儿辈“出入公门,招惹是非”;衣着上,“衣服勿太华美,器用宁可欠缺”。
他还时常提醒他们“秋夏粮及早上纳,多加与些火耗,各庄上人,常约束他,莫要生事”。
显然这是要家人遵纪守法。
沈鲤还要求儿辈多做善事:每年冬天做一百件棉袄施舍给穷人,对于亲戚中的穷苦者、孤寡者,也要经常接济。
他在家书中教育儿辈:“大抵盛极则衰,月满则亏,日中则昃,一定之理。
唯有自处退步,不张气焰,不过享用,不作威福,虽处盛时,可以保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