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学血细胞化学染色ppt课件

合集下载

血液学检验PPT课件

血液学检验PPT课件
21
第十三章 慢性白血病与检验
三、CLL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1989年CLL国际工作会议(IWCLL)提出的标准: 1.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值>5×109/L至少持续4周以上 (NCLL)或>10×109/L持续4周以上(IWCLL)。 2.以成熟的小淋巴细胞为主,形态分型:①典型CLL:不典 型淋巴细胞≤10%;②CLL/PLL:外周血幼稚淋巴细胞占 11%~54%;③不典型CLL:外周血有不同比例的不典型淋巴 细胞,但幼淋细胞<10%。
第十三章 慢性白血病与检验
学习目标
1.掌握慢粒的实验室特点、核型改变和融合基因的意义。 2.熟悉慢淋、慢粒-单和慢中性粒白血病的实验室特点。 3.了解各种慢性白血病的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
2
第十三章 慢性白血病与检验
第一节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与检验
3
第十三章 慢性白血病与检验
一、概述 • 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患者有Ph染色体及bcr/abl融合基因。 • 自然病程包括慢性期、加速期和急变期。 • CML可向各类型的白血病转变。 • 可发生白细胞“淤滞症”。
或原单十幼单≥20% (2)外周血中原始粒细胞+早幼粒细胞≥30% (3)骨髓中原始粒细胞+早幼粒细胞≥50% (4)有髓外原始细胞浸润
此期临床症状、体征比加速期更恶化,CFU-GM培养呈小 簇生长或不生长
14
第十三章 慢性白血病与检验
四、鉴别诊断 本病主要与类白血病反应、骨髓纤维化、引起脾大的其
11
第十三章 慢性白血病与检验
三、分期及诊断标准 2.加速期 具下列之二者,可考虑为本期: (1)不明原因发热、贫血、出血加重和/或骨骼疼痛 (2)脾脏进行性肿大和白细胞增多,治疗无效 (3)与治疗无关的血小板进行性降低或增高 (4)外周血及/或骨髓原始细胞(I型十Ⅱ型)10%~19% (5)外周血嗜碱粒细胞≥20%

细胞化学染色

细胞化学染色

颗粒 什么关系
POX
如果原粒出现颗粒POX一定阳性吗?NO 如果幼淋出现颗粒POX一定阴性吗?YES
若POX阳性,肯定是髓系的。 有颗粒+POX阴性 做酯酶双染及免疫分型 (存在一部分是POX阴性的白血病,MDS转白,CML急变,HAL ) 无颗粒+POX阴性 +临床及形态 淋系 (1%做免疫分型,M0)
4.异常细胞MPO的变化 ①分化差的原始粒细胞及原始单核细胞MPO可为
阴性,如M2,并不是所有原始细胞均阳性。M5a, 原始单核细胞常阴性。 ②MDS:原始细胞POX常阴性,发育异常的下阶 段粒细胞POX可为阴性。 ③MDS转白,CML转白,HAL,原始粒细胞POX 可为阴性,但不能诊断为M0,因为原始粒细胞不 像幼稚淋巴细胞,且可能为发育异常,并不是分化 差。 ④反之,如果典型原始粒细胞POX阴性,应考虑到 是否为MDS转化而来。
急性白血病类型鉴别: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阳性率常≥3%,呈现弥散 状,颗粒状或块状阳性;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呈弱阳性(弥散状)或 阴性;
急性淋巴细胞、巨核细胞性白血病:阴性。
急性白血病MPO反应强弱顺序: M3>M2>M6(粒),M4,M1>M5>HAL
2.嗜天青颗粒(紫红色,非特异性颗粒,阿氏颗粒):
干 4、复染:E液20min
积分计算
据兰色颗粒所占胞浆面积、颗粒大小、多少及染色强度来判断。 阴性为胞浆内无兰色颗粒。 正常值:正常人积分一般为40-100分
级别
+ ++ +++ ++++
兰色颗粒占 颗粒大小 胞浆面积 (%)

血液细胞化学染色

血液细胞化学染色
其他:幼红、淋巴(-)少(+)不被NaF抑制
浆(-)
1.急单:原单可(+)幼单、单(+)被NaF抑制
急粒:原粒(-)个别(+)不被
急淋:原淋(-)可(+)不被
急粒-单:部分(+)不被
2.红血,白血病:异幼红(+)
3.巨幼红贪血(+)
醋酸AS-D萘酚酯酶
单核(+)被NaF抑制
其他(+)不被NaF抑缺点
4.其他:红白血病↓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淋↑
活性变化如中性粒变化
氯乙酸AS-D萘酚酯酶
粒系:原粒(±)早-熟(+)不随
嗜碱(+)嗜(-)(弱+)
其他:单核多(-)个别(+)
急粒原粒(+)
急单(+)急淋(-)
急粒-单部分(+)
α-NAE
单核:原单(±),幼单、单(+)被NaF抑制
粒系:(-)少(+)不被抑
巨核,PLT(+)
同上
α-NAE
粒系:(-)
单核:原单分化好(+)差(-)其他(+)
淋巴:T淋,非T非B(+)
B淋(-)
其他:巨核,幼红,浆(-)弱(+)组织细胞(+)不被NaF抑制
特异性高
ACP
(+)
戈谢(+)尼-匹(-)
T(+)B(-)
多毛细胞白血病:(+)耐L-酒石酸
其他相关(+)被L酒石酸抑制
铁染色
细胞外铁(+~++)
铁粒幼细胞:19%-44%
1.缺铁外铁↓铁粒↓环铁粒

临床血液学和血液学检验医学PPT课件

临床血液学和血液学检验医学PPT课件

5
实验诊断学(laboratory diagnostics)的任务是 将检验的结果,结合病史/家族史、症状/体征 以及影象检查/病理检查等,对病人作出正确的 诊断、鉴别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 检验 病史/家族史,症状/体征 诊断/鉴别诊断
影象诊断/病理诊断
6
绪论
二、发展简史 1673年,Leeuwenhook发明显微镜,此后使血液 形态学有了革命性发展。 1855年,血细胞计数测定 1878~1895年,血红蛋白测定 1877~1912年,细胞分类技术 1953年,Coulter血细胞自动计数仪 上世纪80年代后,自动化仪器发展迅速
24
实验的系统评价(举例DIC)
诊断DIC的效能 Sen% Spe% Acc% Ppv% Npv% 95%CI
PLT 82.7 PT 75.6 APTT 68.5 Fg 38.0 3P 37.2 D-D 80.0 43.9 58.3 65.8 77.0 85.7 70.6 59.5 65.0 66.9 60.19 65.9 75.1 49.7 53.4 58.4 55.6 64.3 69.7 79.1 79.1 74.9 62.1 66.4 81.8 2.36,8.18 4.66,13.38 1.95,11.16 0.75,6.96 1.53,14.56 7.11,34.07
内源性凝血途径缺陷 无出血症状
共同凝血途径缺陷症
共同凝血途径缺陷症 因子XII、激肽释放酶原、高 分子量激肽原缺乏 (遗传性、获得性)
因子X、V、II、I 缺陷症
26
(遗传性、获得性)

近年,上海瑞金医院用这2项筛选试验的优化组合;再 结合凝血因子促凝活性和抗原含量测定作表型诊断;然 后用RFLP/AS-PCR验证突变作基因诊断;再用真核细 胞培养,检测相关因子的抗原和活性、Western印迹、 免疫荧光染色、生物代谢标记及PCR等方法判断突变基 因异常蛋白的合成和功能。用这一优化组合的技术平台 对11种遗传性出血病,143个家系,155例患者和543名 家族成员作检验诊断,准确率达100%,无漏诊和误诊 现象。

细胞化学染色

细胞化学染色

细胞化学染色细胞化学染色2011年03月02日老三届极品居认真做事,低调做人。

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

一、概述细胞化学是组织学的一个分支,是在细胞形态学的基础上研究细胞的生物化学成分,及其定位、定量及代谢功能状态的学科。

在细胞形态学的基础上,运用化学反应的原理对血细胞内的各种生化组成及其代谢产物(酶类、脂类、糖类、铁、蛋白质、核酸等)作定性、定位、半定量分析的方法。

细胞化学染色临床上主要用于:①辅助判断白血病的细胞类型。

白血病的诊断以形态学为基础,但有时仅采用瑞式染色是难以判断白血病细胞的类型的。

不同的细胞系列,其所含的化学物质成分、含量及分布各不相同,随着细胞的分化阶段及病理生理状态变化,这些物质的含量也会发生相应改变。

因此根据细胞化学染色结果的不同,可推断细胞的所属系列。

因此临床上细胞化学染色成为辅助诊断白血病必要的、有力的手段。

②其他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在病理情况下,血细胞的化学物质的成分及含量会发生改变,据此可以辅助疾病的鉴别诊断。

如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铁染色等。

③观察疾病的疗效和预后。

当病理状况纠正后,血细胞的化学物质的成分及含量会发生改变。

④发病机制的研究。

细胞化学染色的基本步骤为固定、显示及复染。

1、固定为了保持细胞结构及化学成分的不变,需要对细胞进行固定。

根据染色的成分不同,选择合适的固定液,使细胞内的蛋白质、酶类、糖等变成不溶性物质。

固定的方法有物理法和化学法,临床常用化学法固定。

物理法包括干燥和火焰固定,化学法包括甲醛、乙醇、甲醇、丙酮等固定。

采用蒸气或液体固定。

(1)蒸气固定:甲醛是常用的固定剂,极易挥发、氧化,常用40%甲醛蒸气固定。

方法为在封闭的玻璃器皿中加入40%甲醛,将涂片血膜朝下,固定5~10分钟。

(2)液体固定:将涂片浸在甲醛、乙醇、甲醇、丙酮等固定液中,也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固定液混合,如10%甲醛甲醇液,甲醛丙酮液等。

血细胞染色原理及过程

血细胞染色原理及过程

血细胞染色原理及过程
血细胞染色是通过染色剂的特殊作用将血液中的细胞染色,以便进行形态学和功能学
研究。

常用的染色方法有:吉姆萨染色、瑞曼染色、偏碱性嗜酸性染色等。

1、吉姆萨染色原理
吉姆萨染色法通常是先用苏木精染色,再用伊红染色的方法,又称为改良双染色法。

苏木精能染色核酸,伊红能染色蛋白质。

因此,吉姆萨染色主要用于染色形态较大的细胞,如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

红细胞染色后呈现粉色,核显微镜下不可见;白细胞核染
色呈现紫色,细胞浆和红血球呈现粉色。

2、瑞曼染色原理
瑞曼染色法是将染色剂直接使用于干涂片上进行染色。

这种方法使用的染料是甲基绿
与其他染料的混合物,它们的化学性质与吉姆萨染料不同,具有更强的染色能力。

瑞曼染
色适用于对白细胞进行形态学细胞学的鉴定。

淋巴细胞染色后呈现深蓝色或淡蓝色,核呈
圆形或卵形;单核细胞呈现深蓝色,核呈圆形或椭圆形;多形核白细胞呈现深蓝色,核呈
多个不规则分叶状。

3、偏碱性嗜酸性染色原理
偏碱性嗜酸性染色是一种特殊的染色方法,它是根据细胞内容物的某些化学特性进行
染色的。

嗜酸性染色剂能够染色嗜酸性细胞颗粒,如嗜酸性粒细胞的嗜酸性细胞颗粒;偏
碱性染色剂能染色嗜碱性细胞颗粒,如嗜碱性粒细胞的嗜碱性细胞颗粒。

总之,血细胞染色是现代医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手段,它通过染色剂的特殊作用
为医学研究提供了非常珍贵的研究材料和数据,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参
考价值。

血液检查PPT课件

血液检查PPT课件
b. 血液中 E 量在昼夜有明显变化,清晨较低,夜间高,上午波 动较大,下午恒定。
c. 情绪激动、劳动、饥饿等,可引起交叉神经兴奋,通过腺垂 体产生促肾上腺皮(ACTH),使肾上腺分泌皮质激素,因而引 起 E 减少。
d. 生活情况及精神刺激亦能使 E 下降。因此最好能在一定时间 和情况下检测嗜酸性粒细胞。
e. 某些恶性肿瘤
肺癌
f. 某些传染病 猩红热
g . 其他 风湿性疾病等
(2) 病理性减少
a. 较严重疾病的进行期,如:伤寒,急性心肌梗塞等。
b. 当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或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时, 嗜酸粒细胞减少。
c. 严重烧伤或大手术后,嗜酸粒细胞减少,大手术后, 一旦嗜酸粒细胞恢复正常,表示手术反应消失,病情 好转。
3、中性粒细胞核像变化
四、其他血液检查
(一)红细胞比容(HCT)测定
临床意义 增多:见于各种原因所致血液浓缩 ,常作为脱水病人补液的依
据,也是判断血粘度的指标。 减少:见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贫血和血液稀释。
(二)网织红细胞(Ret)计数 :
成人:0.5~1.5% 新生儿:2.0~6.0% 绝对值:(24~84)×109/L
三、血液一般检查
(一)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
❖ 标本采集:毛细血管采血
❖ 参考值 :

细胞


120~160g/l
红 血红蛋白
成男
(4.0~5.5)×1012/L
临床意义:
1、生理性变化:受年龄、性别、妊娠、气压的影响
2、病理性变化:
(1)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增多 a. 原发性红细胞增多症:骨髓异常增多性疾病 b. 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机体缺氧 c. 相对性红细胞增多症:体内水分丢失

生化课件第十六章血液生化

生化课件第十六章血液生化
约占1/2
2020/10/20
第一节 血 浆 蛋 白 Plasma Protein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血浆蛋白是维持体内代谢的重要物质
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院 杨成君
5
2020/10/20
一、血浆蛋白的分类与性质
血浆蛋白指血浆含有的蛋白质,是血浆中的主要的固体成分
血浆蛋白总浓度:70~75g/L
血浆蛋白的种类多,含量也不相同 通常按来源、分离方法和生理功能将血浆蛋白质
分类。 分离蛋白质的常用方法包括
电泳(electrophoresis):血浆蛋白质 超速离心(ultra centrifuge):血浆脂蛋白
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院 杨成君
6
2020/10/20
(一)血浆蛋白的分类
电泳(electrophoresis)
是最常用的分离蛋白质的方法,常据此分类
清蛋白(albumin) 1球蛋白(1 –globulin) 2球蛋白( 2 –globulin )
多种疾病导致血浆蛋白异常
风湿病
急性炎症反应和抗原刺激引起免疫系统增强,特征:
免疫球蛋白升高:特别是IgA,可有IgG和IgM升高 炎症期可有α1-AG、Hp、C3升高
肝脏疾病
急性炎症反应和抗原刺激引起免疫系统增强,特征
免疫球蛋白升高:特别是IgA,可有IgG和IgM升高? 炎症期可有α1-AG、Hp、C3升高?
外分泌酶:外分泌腺分泌的酶
消化系统的蛋白酶、淀粉酶、酯酶 脏器受损时血浆含量增加,有助于临床诊断
细胞酶:存在于组织细胞内参与代谢的酶类
正常情况血浆含量甚微,小部分有器官特异性,用于诊断。
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院 杨成君
18
2020/10/20

血液学

血液学

一、名词解释造血微环境:造血微环境是由骨髓基质细胞、微血管、神经、细胞外基质和基质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构成,是造血干细胞赖以生存的环境。

幼红细胞造血岛:中心为一个巨噬细胞,周围环绕不同发育程度的红细胞。

干抽:非技术操作或穿刺不当而抽不出骨髓液或只抽出少量血液粒红比值:各阶段粒细胞百分率总和与各阶段有核红细胞百分率总和之比。

细胞化学染色:是细胞学与化学相结合而形成的一门科学,是以细胞形态为基础,结合化学反应的原理对血细胞内各种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半定量分析的方法。

铁粒幼红细胞:胞质中出现蓝色铁颗粒的幼红细胞环形铁粒幼红细胞:是指幼红细胞胞质内含贴颗粒6个以上,并环绕细胞核排列超过核周径2/3以上。

铁粒红细胞:成熟红细胞中出现铁颗粒贫血: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外周血红细胞、血红蛋白或血细胞比容低于本地区、相同年龄和性别人群参考范围下限的一种病理状态或综合征。

无效造血:红细胞在造血组织骨髓内成熟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使其在成熟过程中或进入外周血循环之前就被破坏死亡。

白血病:白血病属于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是一类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

克隆中的白血病失去进一步分化成熟的能力,而停滞在细胞发育的不同阶段。

骨髓病性贫血:骨髓被异常组织浸润,使造血组织受排挤和干扰所发生的贫血。

主要指骨髓转移瘤和骨髓纤维化。

非红细胞计数(NEC):仅单核和粒细胞的分类,除去幼红细胞、浆细胞、淋巴细胞、网状细胞等非白血性白血病:类白血病的一种,是指外周血没发现白血病细胞且白细胞计数减小的一类白血病二、第一章1胚胎期造血分为三期:中胚层造血(卵黄囊造血)、肝脏造血、骨髓造血。

三期产生各类血细胞顺序为红粒巨淋单。

红细胞最早生成2出生后,人体主要造血器官包括:骨髓、胸腺、脾和淋巴结等。

骨髓是人体唯一产生红系、粒系和巨核系细胞的场所。

分为三期骨髓造血、淋巴器官造血、髓外造血。

3造血干细胞具有高度自我复制能力、多向分化能力、多态性。

是所有血细胞最原始的起源细胞。

实验:细胞化学染色POX(共69张PPT)

实验:细胞化学染色POX(共69张PPT)
率相结合它既反映了细胞阳性率的高低,又反映 了细胞受色的强弱。
▪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细胞化学染色方法
▪ 这些方法学在白血病的鉴别诊断上具 有重要意义。
一、过氧化物酶染色(POX)
(一)四甲基联苯胺法(TMB) ▪ 【原理】 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胞浆内的髓过
氧化物酶(POX orMPO)分解过氧化氢, 释放新生态氧,使无色联苯胺氧化成蓝色联 苯胺,后者进一步变成棕色化合物沉着于细胞 质内。
型反应最强,MI和M5型反应较弱, ▪ 故有助于区别M3和M5型。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呈POX阴性反应,故为
急性髓细胞和淋巴细胞白血病鉴别的重要指标

注意事项
1. 涂片应新鲜制作、厚薄适宜。 2. TMB 配制在85%~88%的乙醇溶液中染色效果较好,勿用90%~
95%乙醇,否则细胞表面蛋白质很快凝固,妨碍试剂向胞内渗入而
▪ 细胞化学染色,是一种以形态为基础,结合运 用化学或生物化学技术对血细胞内各种化学 成分作定位、定性及半定量分析的方法。
▪ 用于研究血细胞生理、病理和化学结构; ▪ 临床上为某些血液病的诊断、鉴别诊断、疗
效观察、预后监测和发病机制的探讨,提供 重要依据。
▪ 血细胞化学染色的基本要求是在原位显 示细胞成分和结构,反应产物应是有色 沉淀物,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色,胞核不清晰。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
偶氮偶联法
NAP积分法
计数100个成熟中性粒细胞,按其反应强度分级,各级百分率
与其级数乘积的总和,即为积分。
例如: NAP反应结果(%) (-) (+) (++) (+++)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形铁粒幼红细胞(ringed sideroblast) 幼红细胞胞质内铁颗粒>6个,围绕 核周2/3以上者。
精选ppt
绿色箭头示:环形铁粒幼红细胞;精选蓝ppt色箭头示:铁粒红细胞
三、参考范围
1. 细胞外铁: ( + ) ~( ++ ) 2. 细胞内铁:铁粒幼红细胞阳性率大约
12~44%, I~II型( I型为主),选ppt
二、过氧化物酶染色 (peroxidase,POX)
精选ppt
一、原 理
粒细胞和部分单核细胞的溶酶体颗粒中含 有过氧化物酶(POX),它可分解H2O2释放出新生 态的氧,后者氧化二氨基联苯胺,形成金黄色不 溶性沉淀,定位于胞质内酶所在的活性部位。
二甲基联苯胺法(DAB)原理
精选ppt
【原理】
幼红细胞内的Fe(精选细ppt胞内铁)
二、结果判断
1. 细胞外铁(骨髓小粒-含铁血黄素) 铁颗粒、铁小珠、铁团块
精选ppt
细胞外铁(低倍镜观察)
(-):无颗粒 (+):有少量铁颗粒或偶见铁小珠 (++):有较多的铁颗粒或铁小珠 (+++):有很多的铁颗粒、铁小珠
和少数铁小块 (++++):有极多铁颗粒、小珠和
精选ppt
二氨基联苯胺法
精选ppt
二盐酸联苯胺法
精选ppt
二盐酸联苯胺法
精选ppt
【结果判断】
-、 ± 、+、++、+++、++++
精选ppt
细胞内铁(油镜观察幼红细胞)
Ⅰ型:1~2个小铁颗粒; Ⅱ型: 3~5个小铁颗粒; Ⅲ型: 6~10个小铁颗粒或1~4个大颗粒; Ⅳ型: 10个以上小铁颗粒或5个以上大颗粒。
精选ppt
铁粒幼红细胞(sideroblast): 胞质中出现蓝色铁颗粒的幼红细胞。
铁粒红细胞(siderocyte): 胞质中出现蓝色铁颗粒的成熟红细胞。
精选ppt
四、临床意义
铁染色是评估铁缺乏最实用的方法,是 反映储存铁的金标准,是临床应用最广 泛的细胞化学染色之一。
精选ppt
1. 缺铁性贫血: 外铁(-),内铁<10%; 治疗有效后,内外铁 。 2. 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外铁;内铁阳性率,环形铁粒幼 红细胞增多,可见粗颗粒的Ⅲ、Ⅳ型 铁粒幼红细胞。
很多铁小块,密集成堆。
精选ppt
2. 细胞内铁(中晚幼红细胞,油镜观察)
(1)分级(按铁颗粒数量的多少及大小)
细小颗粒:细沙样铁小粒,不易看清。
粗大颗粒:很容易看清的颗粒。
(2)阳性率
观察100个中晚幼红细胞,计算出铁
粒幼红细胞的百分比。
精选ppt
【结果判断】
幼红细胞核染色为鲜红色,铁粒呈蓝 绿色。
四甲基联苯胺 (无色)
过氧化氢 POX 新生态氧
(基质中) 粒、单核 细胞胞浆
[O]↑
亚硝基铁氰化钠 联苯胺蓝(蓝色)
蓝色颗粒
(浆内酶部位)
精选ppt
二、ICSH推荐的三种方法
二氨基联苯胺法(DBA) 二盐酸联苯胺法 过氧化物酶氨基-甲基卡巴唑染色法
精选ppt
三、结果判断
在细胞质内出现金黄色颗粒为阳 性反应。(二氨基联苯胺法)
精选ppt
白血病的诊断:MICM分型
M:morphology I:immunology C:cytogenitics M:molecular biology 形态学分型:进行初步的诊断 免疫学分型:明确细胞种类 细胞遗传学分型:与疾病预后有关 分子生物学分型:提高到分子水平
精选ppt
四、基本步骤
第三章
细胞化学染色技术
精选ppt
学习目标
1.掌握:细胞化学染色的基本步骤;铁染 色、过氧化物酶染色、酯酶染色、过碘 酸-希夫染色、碱性磷酸酶染色、酸性磷 酸酶染色的正常血细胞染色反应和临床 意义。
2.熟悉:细胞化学染色的概念和临床应用。 3.了解:细胞化学染色的原理和影响因素。
精选ppt
第一节
精选ppt
3. MDS-RAS:内外铁增多,环形铁粒 幼红细胞>15%。
4. 非缺铁性贫血:溶贫、巨幼贫、再障、 白血病等,内外铁正常或增多。
5. 感染、肝硬化、慢性肾炎、血色病等: 外铁增多。
精选ppt
五、应用评价
铁染色是临床常用的一种细胞化学 染色,虽不如血浆铁蛋白敏感,但是反 映机体储存铁的金标准。 外铁:反映骨髓中铁的储存量; 内铁:反映骨髓中可利用的铁量。
血细胞化学染色可显示糖原、脂类、酶 、蛋白质等。
精选ppt
二、必要性
从形态学观察,存在较多的主观性; 有些原始细胞形态较相似,难以鉴别; 结合细胞化学染色,提高疾病的诊断率。
精选ppt
三、临床应用
1. 辅助判断急性白血病的细胞类型 2. 辅助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
诊断 3. 观察疾病的疗效和预后 4. 疾病发病机制的探讨
1. 固定 (1)物理法:干燥、火焰 (2)化学法:
A、蒸气固定:甲醛 B、液体固定:甲醛、乙醇、甲醇、丙酮。
精选ppt
2. 显示:有色沉淀反应
(1)偶氮偶联法:酯酶染色 (2)联苯胺法:POX (3)普鲁士蓝反应:Fe (4)希夫反应:PAS (5)金属沉淀法:NAP (6)物理显色法:SBB
➢ 铁染色 ➢ 过氧化物酶染色 ➢ 苏丹黑B染色 ➢ 酯酶染色 ➢ 过碘酸-希夫反应 ➢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 ➢ 酸性磷酸酶染色
精选ppt
一、 铁 染 色 (ferric stain)
精选ppt
原理
酸性环境
铁 +亚铁氰化钾
亚铁氰化铁
普鲁士蓝 反应
(蓝色沉淀在含Fe部位)
骨髓小粒中的含Fe血黄素(细胞外铁) 骨髓中贮存铁
精选ppt
3. 复染:使各种细胞能显示出来
铁染色----中性红、伊红 PAS-------甲基绿 核:中性红、甲基绿、沙黄等。 浆:伊红、刚果红、光绿等。
精选ppt
五、研究对象
外周血和骨髓新鲜涂片单个细胞中的
化学物质:
酶类、脂类、糖类、铁、蛋白质、核酸等
精选ppt
第二节 常用细胞化学染色技术
概述
一、概念 细胞化学染色是细胞学和化学相结合
而形成的一门科学。它以细胞形态学为 基础,结合运用化学反应的原理对血细 胞内的各种化学成分(酶类/脂类/糖类/铁 /蛋白质/核酸等)作定性、定位、半定量 分析的方法。
精选ppt
要求:
血细胞化学染色的基本要求是在原位显 示细胞成分和结构,反应产物应是有色 沉淀物,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