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第四章 种群 第一节 种群的特征学案3(无答案)浙科版必修3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高中生物 第四章 种群复习学案(无答案)浙教版必修3
第四章种群复习考点一种群的特征(Ⅰ)1. 概念:是指占有_ ___的______ ___的集合体。
2. 种群的特征(1)种群密度: 是指某个种群在单位________或_______内的____________。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很多,对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常采用法。
思考并完成以下表格:(2)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与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3)种群的空间特征:指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包括三种方式,即随机分布、均匀分布、集群分布(4)思考:种群有哪些存活曲线类型?(5)小结:在种群特征中,________ 是最基本的特征,________ 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数量的重要因素,________ 可以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________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
【典例1】在一片约33公顷(hm2)的林地内,调查者第一次捕获了25只大山雀,各用一个较重的铁环套在了大山雀的腿上作为标志,然后全部放掉。
第二次捕获了33只大山雀,其中有5只是有标记的。
据此推算,该林地中大山雀的种群密度(只/hm2) 约为()A.略大于165 B.略小于165 C.略大于5 D.略小于5【典例2】(海南卷)17.甲、乙、丙是同一物种的三个种群,其年龄组成见表。
三个种群年龄结构的类型为()A.甲是增长型,乙是稳定型,丙是衰退型B.甲是稳定型,乙是增长型,丙是衰退型C.甲是增长型,乙是增长型,丙是衰退型 D.甲、乙、丙三个种群都是稳定型【典例3】(2015新课标卷Ⅰ,31,10分)现有一未受人类干扰的自然湖泊,某研究小组考察了该湖泊中牌食物链最高营养级的某鱼种群的年龄组成,结果如下表。
注:表中“1+”表示鱼的年龄大于等于1、小于2,其他以类类推。
回答下列问题:(1)通常,种群的年龄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分别。
研究表明:该鱼在3+时达到性成熟(进入成年),9+时丧失繁殖能力(进入老年)。
必修三第四章第一节 种群的特征 导学案
在单位时间内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分别称作迁入率或迁出率。迁入率或迁出率在研究城市人口变化中具有重要意义。
四、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1.含义:种群中所占比例。一般分为幼年、成年和老年三个阶段。
分析图中A、B、C三种年龄组成的种群,并思考种群的年龄组成与种群的数量变化的关系。
种群
年龄组成情况
①年龄组成②性别比例③出生率和死亡率④迁入和迁出的个体数量
A.②③B.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
7.预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数量未来动态的信息主要来自于()
A.现有人口数量和密度B.不同年龄组成的比例
C.男女之间的性别比例D.出生率、死亡率和迁移率
11.海洋渔业生产中,合理使用网眼尺寸较大的网具进行捕捞,有利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下列不正确的解释是( )
_和_。
(2)调查不同的植物类型时样方面积应该不同,如调查乔木种群密度时样方面积要比调查草本植物种群密度时的样方面积_。
(3)在样方中统计植物数目时,若有正好长在边界线上的,只计算__个体。
(4)若某长条形地块长、宽为100m×50m,如果要等距抽取10个样方,则抽样时相邻样方的中心距离为_。若调查中小样方为1m×1m,对某种植物种群调查的结果为:12、18、16、16、15、13、15、11、13、13,则所调查种群的密度为_。
15."标志(记)重捕法"是动物种群密度调查中的一种常用取样调查法: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中,捕获一部分个体(M)全部进行标记后释放,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记个体数(m)占总捕获数(r1)的比例,估计该种群的数量(N)。某研究机构对我国北方草原一种主要害鼠--布氏田鼠进行了调查。调查样方总面积为2hm。(1hm2=10000m2),随机布设100个鼠笼,放置l夜后,统计所捕获的鼠数量、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3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下表。
高中生物第四章种群4.3种群的数量波动及调节导学案1(无答案)浙科版必修3
4.3种群的数量波动及调节基本要求发展要求1 •简述种群数量的非周期波动和周期波动。
2 •说出调节种群数量的因素,讨论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说明“种群数量的外源性调节因素”和“种群数量的内源性调节因素”不作拓展。
二、 知识网络 三、 导学过程一、种群数量的波动和下降种群数量的波动和下降1. 思考: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有哪些?提示:直接因素:出生率、死亡率、迁入、迁出 间接因素:食物、气候、传染病、天敌重要因素:人类的活动2. 种群数量变化的类型有哪些?提示:增长、波动、稳定和下降等例1、下图反映了种群密度变化与环境因素的关系,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A. 若环境条件稳定,持续时间长,则足以使一种生物被竞争排除或发生生态位变化B. 若环境条件频繁变化,则常常不出现因竞争而被排除现象C. 海洋和湖泊中浮游植物种类繁多,这是因为这些水体的环境因素较为稳定D. 自然群落中的竞争排除现象是有限的,这是因为自然环境总是不断变化的答案:C例2、下图显示了蝌蚪的生长速率随种群密度增加的变化情况(在同样的空间里,个数由5增加到160),图中曲线可以说明( )A. 食物短缺降低了蝌蚪的存活率N,柱稳定的坏境屮时间O 12 3456789 10时间/周变态所需的绘小质量平均体重(g)B.蝌蚪变态所需的时间与种群密度成负相关C.一定范围内,蝌蚪生长速率与种群密度成正相关D.高种群密度下,能够变态为青蛙的可能性减小四、依据考点,归纳总结种群数量变化四种情况一一增长、稳定、波动、下降例、在南海岛上迁入某种动物,那里土地肥沃,气候宜人,生存环境优越。
若干年后,岛上该动物种群数量增长如下图曲线所示,请回答:来越大,n是该岛环境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2)当该动物数量强行增长到0点时,就会很快下降至P点,原因是该动物剧增后,岛上生活资源发生短缺,各种因素使____________________ 遭到破环,加上该动物为了争夺生活资源而发生___________ 。
4.1种群的特征学案浙科版必修三
种群的特征一、目标要求1.列举种群的特征。
2.尝试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1.学习重点种群的特征。
2.学习难点样方的选择和确定。
三、知识点掌握(一)种群的概念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叫种群。
(二)种群的特征1.种群密度(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种群密度是指单位空间内某个种群个体总数或生物量。
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样方法、标志重捕法。
2、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的重要因素。
出生率:单位时间里新产生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比例死亡率:指在单位时间里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比例3、迁入率和迁出率: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的,占该种群个体种数的比率,分别称为迁入率或迁出率。
4、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年龄组成分为三种类型: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性别比例:指一个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
性引诱剂(信息素)诱杀某害虫雄性个体破坏性别比例害虫的种群密度下降5、种群的空间特征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空间布局叫做种群的空间特征或分布型。
种群的空间分布一般可概括为三种基本类型:均匀分布、随机分布和集群分布。
类型:随机分布、均匀分布和集群分布。
6、种群特征之间的关系:四、例题解析例题:在对某种鼠的种群密度的调查中,第一次捕获并标志39只鼠,第二次捕获34只鼠,其中有标志鼠15只。
则该种群数量应为。
解析:这是种群密度的一种调查方法,叫标志重捕法。
实际上就是一种常用的取样调查法。
可以设该种群数量为N,则N︰39=34︰15,N=39×34÷15=88。
最近几年的高考对种群密度的计算都有涉及,因此同学们一定要把标志重捕法的公式牢记住,并能够加以运用。
计算公式:N:[a]=[b]:[c] [a]其中表示第一次捕获并标记的个体数,[b]表示第二次捕获的个体数,[c]表示第二次捕获的个体中标记的个体数。
答案:88只。
必修三第四章第1节《种群的特征》导学案
第四章第1节种群的特征课前预习学案、预习目标预习“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求、材料用具和方法步骤。
二、预习内容 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实验计数,并计算出其种群密度。
2•目的要求(1)掌握初步辨别单子哪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方法。
(2)3. 材料用具4. 实验步骤: (1)通过小组讨论,确定要探究的问题:⑵制定计划:在老师的指导下确定调查地点和范围; 确定的调查时间: 需要携带哪些材料用具 你在小组内的分工是 三、提出疑惑课内探究学案、学习目标(1 )说出种群的基本特征有哪些;画出各特征间的相互联系并说出其原因 (2)说出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有哪些。
(3 )能够表达出教材探究实验的方法原理及注意事项。
1.实验原理:用取样法或取样法,对草地 (自确定)双子叶植物进行实验,初步把握实验原理、目的要二、学习过程(一)种群的基本特征探究一:种群的基本特征有哪些呢1回忆初中知识,种群的概念是什么 能否举例说明:2、种群的基本特征: 其中最基本的特征是: 探究二:种群的各特征之间是怎样相互影响,又怎样相互联系的,请完成相关的概念图预测变化方向决定大小和密度思考完成:画出它的类型并加以标注:(二):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1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有其中样方法适于调查哪些生物 标记重捕法适合调查生物的特点是2、假定在调查区域中, 捕获M 个个体进行标记,然后放回原来的自然环境, 经过一段时间 后进行重捕,重捕的个体数为n 其中已标记的个体数为 m,可得调查区域种群数量 _______________,你能简单说明原因吗?能够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方向的种群特征是,它又上怎样预测种群密度的,请(三):探究草地某双子叶植 物的种群密度1、简单说出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不同点:2、 想一想本实验要用到哪些工具和用具 ______________ 用样方法进行本实验的基本原则是 ________________ 根据实际情况你要调查的双子叶植物是 ____________ 样方的面积是 ____________ ,你在小组内的工作分工是 请你设计出调查对象的计数表格:3、4、5、6、 在调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哪些: ,用怎样的取样方式7、 对本实验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三、反思总结 完成概念图并说明原因四、当堂检测1、下列生物中属于种群的是A.—个校园里生长着的各种各样高大的树B.生活在一片森林中的全部雄鸟和雌鸟C.一块菜地上生长着的大白菜、大蒜、大葱D.生活在青海湖鸟岛保护区内不同年龄的棕头鸥2、用标志重捕法来估计某个种群的个体数量,例如在对某种鼠群的种群密度的调查中,第一次捕获并标志39只,第二次捕获哪一项( )A.该种群数量可用N表示C.该种群数量大约为100只3、下列各项中可以称为种群密度的是A.—平方公里内的人口数量B.—个池塘中各种鱼的总数C.一片森林里的全部生物D.稳定型生物种群的个体数量4、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为“提倡一个夫妇只生一个孩子”A.种群密度B.年龄组成5、下图为种群的年龄结构图,请据图回答:34只,是其中有标志鼠15只,则对该种群的数量估计,正确•该种群数量大约为88只.N= 39 X 34 - 15,这种措施直接调节C.性别比例D.出生率,型,C表示型。
高中生物 第4章 种群(学案)浙科版必修3
第4章种群一、课标内容1.列举种群的特征。
2.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
二、教学要求三、教学建议2.教法建议(1)第一节《种群的特征》的教学重点是种群的特征。
难点是种群的存活曲线。
①通过种群的视频或图片,引出种群的概念,并让学生列举具体的事例说明种群的概念。
②通过具体生物现象与事例的列举,进行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结构、性比率、种群分布型和种群的存活曲线等特征的教学。
③通过用黑白子或者大小相同的黄豆红豆模拟标志重捕法,分析如何准确地估算种群密度。
④通过分析与讨论,理解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直接影响种群密度,年龄结构和性比率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来影响种群密度的。
(2)第二节《种群的增长方式》的教学重点是种群的增长方式和环境容纳量。
难点是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并据此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①以细菌的繁殖为例预测细菌后代数量变化,引入数学方法来构建细菌增长的公式模型和曲线模型。
②通过分析问题→探究数学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建构数学模型(公式、曲线)→模型检验修正,思考数学公式、曲线的生物学意义。
③结合野鸭、教师教学用书中的蚜虫或者P125思考与练习材料进行分析得出种群指数增长曲线和指数增长数学模型。
④从资源、空间分析并结合绵羊、黄猩猩果蝇培养实验得出逻辑斯谛增长曲线,理解环境容纳量。
(3)第三节《种群的数量波动及调节》的教学重点是种群的数量波动;外源性调节因素;内源性调节因素。
①通过相关数据和坐标曲线图辨别种群数量波动的类型,简述产生的原因,并能够说出种群的平衡密度。
②通过实例对外源性调节因素和内源性调节因素加以理解。
四、实验与活动建议“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活动,除按照教材探究活动指导的要求动手操作外,可以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采用草履虫、绿眼虫、衣藻代替酵母菌进行探究,可以降低实验难度。
这个探究活动可以扩展为研究性学习活动的一个项目。
高中生物浙科版必修3 4.1 教学设计 《种群的特征》(浙科)
《种群的特征》庄浪县第二中学 王永生本节内容是浙科版必修3第四章第一节《种群的特征》,是学生学习生态知识的第一节,是进一步学习种群、群落的基础。
本节旨让学生了解种群的特征及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知识与能力目标】1、举例说出种群的概念。
2、列举种群的特征,简述出生率、年龄结构、种群分布型等特征。
3、学会调查种群密度的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
4、识别种群的分布型。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自学、交流能力和分析、比较、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生态意识,明白生态调查研究的方法。
【教学重点】1、种群的特征,简述出生率、年龄结构、种群分布型等特征;2、种群密度的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
【教学难点】种群密度的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
1、教师准备:教学课件课件及、模型及挂图2、学生准备:教材。
【导入新课】教师:用一则笑话引出种群。
请同学们思考物种生存繁衍的单位是个体吗?时,我们的机体怎么办呢?又该如何应对呢?学生:讨论思考。
【讲授新课】一、种群教师:什么是种群?学生:讨论思考如何下定义。
教师:修正学生的表达,给出,一定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强调定义时的要点:同一时期、同一地域,同种和全部。
二、种群的数量特征教师:你知道种群有哪些主要特征吗?教师:种群的主要特征有数量特征、空间特征和遗传特征(该物种的种群区别于其他物种的独有特征)。
其中本节重点研究的是种群的数量特征,种群密度、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
1、种群密度教师: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如何知道一个种群的种群密度呢?学生:讨论并试回答。
教师:师生互动让学生明白研究生态的方法常用调查法获得第一手数据。
下面我们学习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估计种群密度的方法。
教师:用课件展示样方法的应用,引导学生思考利用样方法调查某种植物的种群密度时,。
必修3 第四章第1节 种群的特征导学案设计无答案
必修3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第1节种群的特征课题种群的特征教师注解学习目标1列举种群的特征,说出种群数量特征之间的内在关系2尝试调查种群的密度的方法,通过分析影响种群密度变化的因素,提高获取信息、处理数据、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形成能用种群特征描述身边种群的科学思维,关注人口问题,认同计划生育国策,关注濒危动物种群数量的变化及保护措施学习重点种群的特征学习难点样方法的选择和确定学时安排 2 学时导学达标教学内容学习小结自主学习:(1)种群密度的概念:种群在单位_____或单位______的______。
(2)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______和_______。
(3)出生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_______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_______的比率。
死亡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_______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_______的比率。
(4)迁出率和迁入率:对一个种群来说,单位时间内____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5)年龄组成:指一个种群中_______个体数目的比例。
有______、_______、_______种类型。
(5)种群空间特征的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探究:探究一、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_______和_______1、样方法:(1)概念:(2)适用范围:适用于分布_____,个体____,难以_____的生物类型估算种群密度。
方法步骤: a确定对象 b选取样方注意: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取样,不能掺入主观因素,常见的取样方法有:取样法取样法c.计数:计数每个样方内所调查植物的数量,做好记录计数原则:方框内+相邻两边上+夹角顶点(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d.计算种群密度:取各样方的值。
种群密度=(N1+N2+N3+N4+…+Nn)/n2、标志重捕法(1)概念:(2)适用范围:用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的的种群密度的调查。
(3)注意事项:a.标志方法必须不会影响动物正常的生长和活动.b.标志不能过分醒目.c.标志物持续时间不得短于研究时间.d.被标志动物必须在种群中完全混匀.探究二、种群其它的数量特征1、分析出生率和死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若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___ __;若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_____ __;若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____ __。
【优化方案】高中生物 第四章第一节种群的特征课件 浙科必修3
二、出生率和死亡率 1.出生率:一般用单位时间出生个体数占 _种__群__总__个__体__数___的百分数或千分数表示。 2.死亡率:一般用单位时间死亡个体数占 _种__群__总__个__体__数___的百分数或千分数表示。 3.自然增长率=_出__生__率__-__死__亡__率__。
三、年龄结构 1.概念:指各个年龄组_个__体__数__量__在种群中所占
实验探究创新
种群密度调查法
1.逐一计数法:一般用于数量较小且易于计数的 种群。 2.估算法——取样调查法 (1)样方法,一般用于植物或移动较慢的动物。 (2)标志重捕法 ①方法步骤
确定调查对象:注意不同生长期的个体的性状表 现
捕获并标记部分个体:在该种群生存环境中,均 匀设置捕获点,捕获一部分个体,并对 其进行标记后 ,再在原地将其放回, 并记录个体数(M)
六、种群分布型
1.概念:指种群中个体的__空__间__配__置__格__局__。 2.类型:(1)集群分布;(2) _均__匀__分__布__;(3)随机分 布。
七、种群的存活曲线
1.概念:表示种群中全部个体死亡过程和 _死__亡__情__况__的曲线。横坐标是年龄,自左至右年龄 增加,纵坐标是_存__活__个__体__数__的对数值,自上而下 逐渐减少。 2.类型:(1) _凸__形__;(2)对角线形;(3)凹形。 3.研究意义:反映了各物种的死亡年龄分布状况, 有助于了解__种__群__的__特__性_及其与环境的适应关系。
要点二 种群各特征之间的联系
1.图中种群的四个基本特征中,种群密度是最基 本的特征。种群密度越高,一定范围内种群个体 数量越多,即种群密度与种群数量相关。 2.出生率和死亡率以及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种 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出生率高,迁入 率多时,种群密度大;相反,种群密度小。 【规律总结】 预测种群密度(种群数量)的变化趋 势:首先依据的是年龄结构情况,其次是性比率 ,由此推导预测出种群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关系, 从而确定种群的变化趋势。
高中生物第四章第一节种群的特征教学案浙科必修3
高中生物第四章第一节种群的特征教学案浙科必修31.种群是指占有一定空间和时间的同一物种个体的集合体。
它由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的个体组成。
通常一个物种包含很多种群,种群和种群之间存在地理隔离,只有同一种群内的个体才能互配繁殖。
种群长期隔离会导致亚种和新种的形成。
可见,种群是物种的具体存在单位、繁殖单位和进化单位。
2.种群的特征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结构和性比率、种群分布型、存活曲线等,其中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出生率、死亡率、年龄结构和性比率等是种群内个体特征的统计值,而密度和分布型则是种群所特有的。
3.出生率、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兴衰的晴雨表,出生率减去死亡率就是种群的自然增长率。
4.年龄结构有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三种类型,根据年龄结构可以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5.种群分布型包括集群分布、均匀分布和随机分布。
存活曲线包括凸形、对角线形和凹形。
对应学生用书P41种群的数量特征1.出生率、死亡率(1)概念:出生率一般用单位时间出生个体数占种群总个体数的百分数或千分数表示。
死亡率一般用单位时间死亡个体数占种群总个体数的百分数或千分数表示。
(2)决定出生率的因素:不同种类的动物,出生率相差很大,主要是由动物性成熟早晚、每次产仔数和每年生殖次数决定的。
(3)自然增长率:出生率减去死亡率就是种群的自然增长率。
(4)作用:是决定种群兴衰的晴雨表。
2.年龄结构(1)概念: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指各个年龄组个体数量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关系,并常用年龄金字塔图形来表示。
(2)年龄结构的类型[连线]:(3)作用:可带给我们关于种群未来数量动态的信息。
3.性比率(1)概念:指种群内两性个体数量的相对比例。
(2)作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群密度。
4.种群密度(1)概念:种群密度是指某个种群在单位空间或面积内的个体数量。
(2)作用:是决定生物的益或害、狩猎或禁猎、防治或不防治的依据,也是检查保护效果和防治效果、进行害虫预测预报及研究种群动态的基础。
必修三生物:第四章第1节《种群的特征》导学案
【必修三】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第1节种群的特征知识点一种群的特征【自读教材·夯基础】1.种群的数量特征[填空或连线](1)种群密度:种群在中的个体数,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2)出生率和死亡率:(3)迁入率和迁出率:(4)年龄组成:出生率种群密度死亡率增大减小内新生(死亡)的个体数目占的比率。
概念出生率种群密度死亡率增大减小概念内迁入或迁出的个体占的比率。
类型图示(5)性别比例:①概念:种群中个体数目的比例。
②应用:性引诱剂(信息素)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降低害虫。
2.种群的空间分布[判断正误](1)水稻的空间分布为随机分布【】(2)杂草的空间分布为均匀分布【】(3)瓢虫的空间分布为集群分布【】知识点二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自读教材·夯基础】1.样方法[填空](1)调查对象:宜选用草本植物,因单子叶植物多为丛生和蔓生,难以计数。
(2)样方选取:草本植物样方一般以的正方形为宜。
(3)取样的方法:常用和。
2.标志重捕法[判断正误](1)标记重捕法适用于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的种群密度。
【】(2)蚜虫和跳蝻的种群密度调查也应用标志重捕法。
【】(3)捕到的个体中标记个体数占总数的比例即为种群密度。
【】标记重捕法的使用条件(1)适用于活动能力较强的动物(2)标记个体在整个调查种群中均匀分布,标记个体和未标记个体有同样被捕捉的机会(3)调查期间,没有个体的迁入、迁出,没有新个体的出生或死亡。
同种生物个体无论大小都要计数,若要正好在边界上的,应遵循“数上线不数下线,数左线不数右线”的原则,计数样方内部和相邻两边及顶角的个体数,如图中黑点为计数个体。
【训练1】要研究一个种群的密度通常需要根据该种群生物的不同特点,选择不同的方法。
下列调查种群密度时所用的方法正确的是【】A.调查草地上的瓢虫种群→标志重捕法B.调查草原中的斑马种群→样方法C.调查某片森林灰松鼠种群→标志重捕法D.调查池塘中的鲢鱼种群→样方法【训练2】在对某种兔的种群密度的调查中,第一次捕获并标记46只,第二次捕获25只,其中有标记兔12只了,则该种群的数量为【】A.46 B.25 C.12 D.96归纳拓展样方计数原则【跟随名师·解疑难】1.样方法与标记重捕法比较2.调查时应注意的事项(1)利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的注意事项:①样方法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不能掺入主观因素。
高中生物 第四章 种群 4.1 种群的特征导学案1(无答案)浙科版必修3
4.1种群的特征一、目标导航二、知识网络三、导学过程一、种群的基本特征有哪些呢?1、回忆初中知识,种群的概念是什么?能否举例说明。
2、种群的基本特征:其中最基本的特征是:,你能简单说明原因吗?【提示】1、凡是占据某一地区的某个种的个体总和,叫种群。
某山地的杉木种群,某水田的浮萍种群2、种群密度、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出生率与死亡率、迁入率与迁出率种群密度二、种群的各特征之间是怎样相互影响,又怎样相互联系的,请完成相关的概念图:思考完成:能够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方向的种群特征是,它又上怎样预测种群密度的,请画出它的类型并加以标注:【提示】当种群中青年的个体较多,年老的个体较少是,种群呈增长型,种群密度将会越来越大、当种群中年老的个体较多,而中青年个很较少是,呈衰退型,种群密度将会越来越小,当种群的个年龄段个体数相当时,呈稳定型,种群密度将会在一定时间内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预测变化方向影响数量变动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三、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1、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有哪些?各方法适用于什么样的生物?提示:样方法、标志重捕法。
样方法适用于植物、某种昆虫卵的密度、作物上蚜虫的密度,跳蝻的密度等。
标志冲不发适用于个体比较大、活动范围比较大的动物。
2、假定在调查区域中,捕获M个个体进行标记,然后放回原来的自然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重捕的个体数为n,其中已标记的个体数为m,请用数学方法算出调查区域种群数量。
提示:N=M×n/m。
3、请你设计出调查对象的计数表格:提示:四、依据考点,归纳总结种群的特征1.种群各数量特征及其之间的关系2.分析种群的数量特征观察下图中种群各特征的关系,回答相关问题。
(1)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2)出生率和死亡率及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
(3)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不直接决定种群密度,但能够预测和影响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
(4)除以上条件外,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都影响种群密度的变化。
高中生物第四章种群第一节种群的特征学案1(无答案)浙科版必修3(new)
第四章种群第一节种群的特征【旧识回顾】什么叫物种?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什么?【新知导学】1、种群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因为种群是同种个体通过特定的关系构成的群体,所以种群与个体相比具有数量特征。
种群的种群数量特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而________________是种群所特有.2、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___________法和___________法3、各特征间的因果关系种群数量↑直接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种群密度←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反馈检测】1.假如要调查一块农田中某种鼠和蚯蚓的种群密度,你将分别采用什么方法( )A.样方法样方法 B. 标志重捕法标志重捕法C.样方法标志重捕法 D. 标志重捕法样方法2.在种群的下列特征中,对种群数量的变动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A.种群密度 B.出生率和死亡率C.性别比例 D.年龄组成3.在下面的四个种群年龄分布类型中,哪一类型种群灭绝的可能性最()4.我国人口1949年5.4亿,到1990年11.6亿,所以在这个阶段我国人口年龄组成应该为()A.稳定型 B.衰退型 C.增长型 D.新生型尊敬的读者: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档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
文中部分文字受到网友的关怀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在往后的日子希望与大家共同进步,成长。
This article is collected and compiled by my colleagues and I in our busy schedule. We proofread the content carefully before the release of this article, but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re will be some unsatisfactory points. If there are omissions, please correct them. I hope this article can solve your doubts and arouse your thinking. Part of the text by the user's care and support, thank you here! I hope to make progress and grow with you in the future.。
必修三第四章第1节《种群的特征》教案
第四章第1节种群的特征一、教材分析: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2)说出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有哪些。
2、能力目标:(1)通过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的探究实验学会本实验操作的根本步骤及本卷须知。
(2)通过小组间的合作讨论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组织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小组间的探究合作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培养学生对科学的严谨态度及勇于实践的能力和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1、2、难点: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四、学情分析我们的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还是很刻苦很努力的,但由于教学条件和老师观念影响,对实验探究的实践上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本课课时可以根据本地条件让学生亲自动手组织及完成教材要求完成的探究实验――<调查草地某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并通过本实验的探究来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及进行科学实践的精神。
五、教学方法:1、学案导学法、小组讨论、尝试诱思。
2、实验法:通过小组合作完成教材要求的探究实验。
六、课前准备:1、学生准备:(1)完成预习及相关导学案,总结出疑难问题带问题去上课。
(2)课代表完成合作小组的分划,并指定出合小组的负责人。
2、教师准备:(1)备课及教案学案的准备。
(2)小组的分划及实验场地的选定。
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抽查学生预习学案中的有关设置的问题,及在预习过程中存在的疑惑及不解的问题,为上课做好准备工作。
(二) 情景导入,展示目标:重点强调高考说明要求。
我们在初中学习过种群的概念,那什么是种群呢,你能不能举例来说明呢那前面我们学习过有前人体的稳态,知道人体或一个生物体要有一些根本的特征来维持人体或是生物体的稳态,做为种群或是生态系统是不是也象人体或是一个简单的生物体一样有自己特有的根本特征呢如果有,那它的各特征之间又有着怎样的联系,它的中心特征是什么呢以及我们怎样在实际中调查调查某一物种的这一中心特征呢用什么方法来调查呢这一节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深入的学习 展示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种群第一节种群的特征【重难点突破1】怎样来判断一个集合体是否是一个种群?种群的判断往往与物种、群落相混淆,判断时关键要对种群概念的准确理解,同时对个物种、群落的概念也要清楚,判断时要重点掌握以下两点:1.种群强调的是一定的空间内同种生物个体,这个一定空间是指生活在一起的,所有个体不分开;物种是由许多分布在不同区域的同种生物的种群组成的,种群是物种生存、发展和进化的基本单位。
2.种群强调的是一定的空间内同种生物所有个体,不分大小和老少;群落是指一定的空间内所有生物个体的总和。
【典题演示1】(2010陶铸中学高三月考改编)某学者正在研究某一种鸟类的季节性迁徙行为,他的研究对象属于哪一生命层次()A.个体 B.物种 C.种群 D.生物群落[解析] 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学生对上述几个概念的理解,本题突破口对是一种鸟类的季节性迁徙行为的这句话的理解,这里一种鸟类就包括了同一种生物所有个体,季节性迁徙行为也包含它们都生活在一起,这就符合种群的概念。
[答案] C【变式训练1】(2010沈阳模拟改编)下列属于种群层次的是()A.一个池塘中全部的鱼 B.一个草原上全部的动植物C.一个被杂菌污染的培养皿上的全部生物 D.一片森林中的所有马尾松[解析] 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学生种群概念的理解,本题突破口是要对各个选项中生物种类多少的判断,看是否是有同一种生物构成的。
一个池塘中全部的鱼和一个草原上全部的动植物都包括多种生物,一个被杂菌污染的培养皿上的全部生物也包括多种微生物,都不符合种群概念。
[答案] C【重难点突破2】种群的数量特征是如何来影响种群数量的?种群的数量变化主要是出生和死亡、迁入和迁出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所有能影响种群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迁移的因素,都会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主要要理清以下几种关系。
1.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种群密度越高,一定范围内种群数量越多。
2.出生率、死亡率及迁入率、迁出率是决定种群数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出生率高、迁入数量多,种群数量增加;反之减少。
凡是能影响种群出生率、死亡率及迁入率、迁出率的外界环境因素同样也会种群数量的。
3.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则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而间接影响种群密度和种群数量的,年龄组成是预测种群密度和数量未来变化趋势的重要依据。
【典题演示2】(2010大连模拟改编)下列有关种群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B.年龄组成是预测种群密度和数量未来变化趋势的重要依据C.同一物种的种群密度不会随时间而发生变化D.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数量大小的最直接因素之一[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种群数量特征方面的知识,影响种群密度的因素很多,例如出生率、死亡率、迁移率、食物供给量、气温等,所以说同一物种的种群密度是会发生变化的。
[答案] C【变式训练2】1、(09广东高考卷)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种群空间特征描述的是 ( ) A、斑马在草原上成群活动 B、每毫升河水中有9个大肠杆菌C、稗草在稻田中随机分布D、木棉树在路旁每隔5米种植[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种群数量特征内涵的理解。
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空间布局叫做种群的空间特征或分布型,种群的空间分布一般可概括为三种基本类型:随机分布、均匀分布和集群分布;B项为种群密度,属于数量特征。
[答案] B【变式训练3】2、(2010泰州三市模拟改编)某种群刚迁入一个新的栖息地后,种群开始增长。
随着时间的推移,种群停止增长并维持相对稳定,在停止增长期间()A.增长率大于零 B.老年个体数量最多C.出生率及死亡率均为零 D.种群数量达到最大[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当一个种群数量达到相对稳定时,其出生率和死亡率相等,增长率为零,其年龄组成类型为稳定型,各年龄期个体数量大致相当,再过一个时期就会进入衰退期,种群数量就会下降。
[答案] D【总结提升】教师总结1.种群是指一定区域内同一种生物个体的总和,判断时主要看三点,一是是否在一定区域,二是是否是同一种,三是是否是所有个体。
判断时注意要与物种和群落相区分开来。
2.种群的特征包括数量特征、空间特征和遗传特征,种群的数量特征主要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等。
种群密度是是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测量种群密度时,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动物以及虫卵常用的是样方法,活动能力大的动物常用标志重捕法;出生率、死亡率及迁入率、迁出率是决定种群数量和种群密度的最直接因素;年龄组成是预测种群密度和数量未来变化趋势的重要依据。
二、学生总结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1. 样方法(1)取样调查中的两个概念①样方:样方也叫样本,从研究对象的总体中抽取出来的部分个体的集合,叫做样方。
②随机取样:在抽样时如果总体中每一个个体被抽选的机会均等,且每一个个体被选与其他个体间无任何牵连,那么,这种既满足随机性,又满足独立性的抽样,就叫做随机取样(或叫做“简单随机取样”)。
随机取样不允许掺入任何主观性,否则,就难以避免调查人员想获得调查属性的心理作用,往往使调查结果偏大。
③适用范围:植物种群密度,昆虫卵的密度,蚜虫、跳蝻的密度等。
(2)常用取样方法①点状取样法点状取样法中常用的为五点取样法,如图A,当调查的总体为非长条形时,可用此法取样。
在总体中按梅花形取5个样方,每个样方的长和宽要求一致。
这种方法适用于调查植物个体分布比较均匀的情况。
②等距取样法当调查的总体为长条形时,可用等距取样法,如图B,先将调查总体分成若干等份,由抽样比率决定距离或间隔,然后按这一相等的距离或间隔抽取样方的方法,叫做等距取样法。
例如,总体为100 m长的长条形,如果要等距抽取10样方,那么抽样的比率为1/10,抽样距离为10 m,然后可再按需要在每10 m的前1 m内进行取样,样方大小要求一致。
(3)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①探究原理:(样方法)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
②制订计划:确定调查地点和范围→确定调查时间→讨论需要携带材料用具,列出清单→讨论小组成员分工。
③实施计划准备→确定调查对象→确定样方的多少、大小和取样方法→计数→计算种群密度。
④注意事项a. 植物种群密度调查地点的选择。
调查地段的选择应当大小适中,面积过大费时费力,面积过小则失去调查意义,选取平坦、开阔、被调查种群分布比较均匀的地段。
b. 根据调查对象划定调查地段的大小。
植物种群密度的调查对象可以是乔木、灌木和草本,调查乔木的种群密度时,地段应该划得大一些;调查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时,地段应该划得小一些;调查灌木时,调查地段的大小则应该介于二者之间。
如乔木的样方为100 m2,灌木为16 m2,草本为1 m2。
c. 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对植物种类的选择。
调查乔木和双子叶草本植物比较容易,而调查一些丛生小灌木,丛生或蔓生的草本单子叶植物,从地上部分难以辨别一株还是多株,所以初学者选择双子叶草本植物调查。
d. 调查时间。
取样调查的时间最好选择在植物生长旺盛的季节。
e. 计数原则。
若有正好长在边界线上的,应遵循“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的原则,即只计数样方相邻两条边上的个体。
同种植物无论大小都应计数。
如下图:注意:图甲为方形样方,图乙为圆形样方,实心圈表示统计或测量的个体,虚线表示圆形样方的直径。
⑤调查误差分析。
对调查对象认识不准,统计偏差;样方的数目、大小不统一;调查地段种群分布不均匀;计数时对各生长期的个体统计不全。
⑥调查记录样表及计算公式样方X1 X2 X3 X4 X5 X6 X7 X8种群数量(株/m2 3 4 7 15 2 4 9 8某植物种群密度=所有样方内种群数量合计/样方数=6.5株/m2。
2. 标志重捕法(1)测量方法:在被调查动物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分个体,做上标记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标志个体与未标志个体重新充分混合分布)后,进行重捕,据重捕动物中标记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来估计种群密度。
(2)前提条件:标志个体与未标志个体在重捕时被捕的概率相等。
在调查期内没有新的出生和死亡,没有迁入和迁出。
(3)适用范围:活动能力强和范围大的动物如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和昆虫等动物。
(4)注意事项:①标志不能过分醒目。
②标志物和标志方法必须对动物的身体不会产生对于寿命和行为的伤害。
③标志符号必须能够维持一定的时间,在调查研究期间不能消失。
(5)计算公式种群中的个体数=第一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数 / 标志后重新捕获数。
【典题演示3】某同学在对一块面积为5 000m2的野生草坪进行野外调查时,选取了5个样方,每个样方4m2,发现5个样方中某种草药的株数依次为12,15,14,17,12株。
可估算出这块草坪中这种草药株数为()A. 15000B. 16250C. 17500D. 70000【方法指导】(1)解关于调查种群密度方面的题目时,首先要知道什么生物选用什么样的调查方法,其次要知道怎么调查。
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常用的是样方法,其步骤是确定调查对象→选取样方→计数→计算种群密度;活动能力大的动物常用标志重捕法,其步骤是确定调查对象→捕获并标志个体→重捕并计数→计算种群密度。
(2)计算种群密度时,样方法是计算各个样方内种群数量的平均值,计算时要注意样方的面积大小等,标志重捕法也要根据环境面积,再计算种群密度,而不是一定面积内的个体数。
【变式训练4】(2010·盐中期中)(多选)用“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的过程是( )A. 选取一个该种群分布比较均匀的长方形地块,将该地按照长度划成10等份,在每份的中央划一个大小为1m2的样方B. 选取一个该种群分布比较密集的长方形地块,将该地按照长度划成10等份,在每份的中央划一个大小不同的样方C. 计数每个样方内该种群数量,取其最大值作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D. 计数每个样方内该种群数量,取其平均值作为该种群密度的估计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