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人才培养理念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四全育人”理念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四全育人”理念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摘要: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逐渐成为了学校教学计划的主要任务,而“四全育人”理念能够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明确的方向指导,也就是借助心理健康教育能够使得大学生成为“四全”的优秀人才。
为此,大学教师需要进一步探究“四全育人”理念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并且能够构建更加合理规范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
关键词:四全育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探讨引言:现如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校指定的重要辅修科目,需要能够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践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为此,大学教师需要深入研究“四全育人“理念的核心内涵,并且能够在此基础上为构建更加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建言献策。
只有大学生能够借助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养成良好的”四全“品德,才能够进一步为他们今后的工作实践奠定道德基础。
一、根据“四全育人“理念构建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要对育人要素展开综合梳理,保证全员可以共同承担育人使命。
依据全员要素构成与含义,由微观环境内对育人主体展开深入挖掘,包括学校、社会、园区、朋辈群体和家庭环境等,在对育心职责实施计划进行设计时因具有科学性。
对于教育主体而言,应充分激发所有教职工作人员加入心理健康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创建以专职教师为主体,兼职教师起到辅助作用的心理健康师资团队,其稳定性较强,综合素质较高。
所以,在挖掘所有人员要素期间,应对大学生具有的主体地位报以尊重态度,使其积极性与主动性更强,令大学生提高自身保护心理健康的能力与观念。
工作机制的科学创建,可以使全员育心达到“大协同”的目的。
关键的教育部门需真正统一规划与领导高等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使以往教育体制间存在的关系被打破,即片面性和单向性,令各个种类、层次与领域的机制展开多向互动和整体联动。
全体高等学校把心理健康归到学校改革与进步的计划内,增加思政工作、督导评估与人才培养的体系,创建预警防控机制,即包括班级、院系、学校和宿舍,对培训、运行、考评与职责体系展开科学设计。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论文1500字左右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论文1500字左右摘要: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本文结合当前大学生心理问题现状,探究影响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以期为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可行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心理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物质生活的改善,人们开始更加关注人的心理世界。
特别是对于处于转型和塑造期的大学生来说,个人角色的转换、所处环境的变迁、心智成熟度的增加等使得大学生群体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凸显出来,也日益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XXX近年在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抽样调查显示,被调查的12.6万大学生中,近五分之一的大学生存在着各种程度的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具体表现在大学生感情脆弱、意志消沉、迷惘困惑、自卑感强、人格丧失、心理承受能力弱、人际交往障碍等方面上。
这也是影响当代大学生成长和成才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栋梁,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身心健康的大学生群体不仅关系到国民精神风貌和精神文明建设,更关系到国家的富强。
因此,本文旨在探究影响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以期为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可行建议。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突出表现一)环境巨变引起心理不适应现在大学生多出身于独生子女群体,自理能力较差,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
一旦脱离原来由家长进行全方位照顾的环境进入到大学,一切生活起居皆要开始自行处理。
此时,如果不能很快学会自理和适应集体生活,就会产生自卑、困惑、茫然无措、无助等心理障碍。
此外,一部分来自农村的同学,远离家乡来到喧嚣和繁华的新环境,往往会由于语言、气候、生活惯等多方面的不适应,产生恐慌、惧怕心理。
二)学业压力过大引起心理问题大学生的学业压力往往是导致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大学中,学生需要面对复杂的学科知识和繁重的学业任务,很多同学会因此产生焦虑、抑郁、失眠等心理问题。
同时,大学生还需要面对就业压力和社会竞争,这些都会给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一定的压力。
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2017年度课题选题指南
附件2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2017年度课题选题指南一、重大招标课题选题指南(一)教育科学规划重大招标课题山东省2030年教育现代化发展指标体系及监测研究山东省学龄人口变动和学校布局调整预测研究(2016—2025年)区域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研究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建构研究山东省中小学教师专业素养整体提升的体制机制创新研究山东省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支持政策与保障机制研究山东省高校本科教学质量提升研究山东省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建设研究山东省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二)体育与艺术教育专项重大招标课题学校体育过程评价体系研究山东省中小学生艺术素质评价体系构建与实施策略研究(三)教育招生考试专项重大招标课题山东省高考改革的考试理论与实践研究山东省教育考试网上评卷质量监控模型与安全认证技术研究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信息安全与可靠性技术的应用研究(四)区域教育教学改革重大招标课题区域推进中小学思维导图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二、专项课题选题指南(一)传统文化教育专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研究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师资队伍培养机制和人才库建设研究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融合机制研究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体系建构研究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学段衔接研究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内容的序列化研究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潜在课程开发研究优秀传统文化与学科课程内容、专业课程内容融合研究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小学语文、思想品德课程内容融合研究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组织形式多样化发展研究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案例研究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研究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互联网+”的融合研究鲁、台学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比较研究教师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素养提升研究社会力量参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的机制研究孔子学院总部体验基地运作机制研究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研究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整合研究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高等学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开发研究优秀传统文化素养评价体系研究(二)创新创业教育专项创新创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机制研究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研究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研究创新创业人才评价体系构建研究创新创业教育教师能力建设研究创业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研究创新创业教育内容创新研究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研究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方法研究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创新创业教材建设研究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体系构建研究创新创业教育学分累积与转化模式研究基于专业门类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研究“校、政、企、资”多维协同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五大发展理念”引领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高校公益(社会)创业教育研究高校创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建设和运营机制研究高校创新创业文化建设研究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监控与评估研究创新创业教育对高等教育变革的影响研究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政策设计与发展研究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典型案例研究创新创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互联网+”视阈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大学生创业项目投融资对接模式与运行管理机制研究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的有效性研究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研究大学生创造力发展与能力测评体系研究大学生创业软实力研究大学生创业风险评估及对策研究大学生创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研究(三)教育扶贫专项革命老区教育针对性发展战略研究区域教育精准扶贫案例研究贫困(欠发达)地区基础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研究贫困(欠发达)地区基础教育结构性浪费治理研究贫困(欠发达)地区学生学习状况测评研究贫困(欠发达)地区贫困家庭学生精准资助体系研究贫困(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研究基于政府服务创新的贫困(欠发达)地区学师资均衡配置研究薄弱学校校长领导力提升研究乡村教师队伍专业素养整体提升的政策与路径创新研究教师参与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研究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研究城乡学校结对帮扶建设研究高校教育扶贫工作机制研究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支持体系研究(四)教育招生考试专项教育招生考试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研究面向未来的招生管理服务模式研究基于教育考试题库建设的机考系统开发研究教育招生考试信息管理系统应用研究考生身份认证技术与试卷安全管理技术研究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在教育招生考试中的应用研究网上评卷管理模式研究基于网络平台的考试改革研究试卷安全管理综合改革研究视频监控技术在考试安全中的应用研究无线信号作弊防控技术研究春季高考制度改革研究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目标定位、内容和评价方式研究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纳入高校招生录取的方式研究体育生高考招考现状调查及改进策略研究艺考生高考招考现状调查及改进策略研究(五)外语教育教学专项中西文化课程建设及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研究外语基础、行业、实训一体化教学设计研究“双师型”和“双师素质型”外语教师的发展策略在线课程对大学英语人才培养机制的应用研究在线课程在英语教学评估中的应用研究大学英语主干课程及后续课程的在线开发与应用研究不同版本高等学校英语数字化教材比较研究基于数字化网络平台的外语教学协同创新研究数字化技术在英语考试中的应用研究ESP课程建设及教学模式研究项目式学习方式(PBL)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体验式教学方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慕课/微课在高等学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研究翻转课堂教学法在外语教学中的实证研究“中国外语微课大赛”对高等学校英语教学影响的实证研究测试(竞赛)对英语学习的反拨作用研究高职高专英语在线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职业英语在线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研究小班化教学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六)体育与艺术教育专项校园足球夏令营组织管理研究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测试的管理机制研究学校运动风险防控体制机制研究学校体育课余训练与竞赛管理体系建构研究中小学体育专项化教学模式及管理研究高等学校体育教学综合改革研究高校体育与文化艺术融合发展研究中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建设研究中小学体育学校、家庭、社会联动机制研究中小学体育中学校、家庭、社会联动机制研究中小学体育场地、器材配备指导意见山东省中小学校美育兼职教师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高校美术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研究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研究审美教育学科渗透研究大中小学贯通的美育课程体系建构研究高等学校在中小学建立美育基地案例研究农村中小学校美育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基于信息技术的美育教学模式创新研究高校艺术教育学科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研究高校艺术社团建设与管理模式创新研究(七)职业教育有效教学专项职业教育教学效能的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职业教育有效教学模式创新研究教师发展与职业教育教学效能提升研究教育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有效教学融合研究数字化学习对职业教育教学效能影响的实证研究职业教育教学中翻转课堂的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职业教育教学中慕课的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职业教育教学中微课制作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职业教育公共基础课教学效能提升研究职业教育专业课教学效能提升研究职业教育教学中“做学教合一”理论与实践研究基于创客理念的职业教育有效教学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职业教育教学研究大数据背景下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研究大数据背景下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研究职业院校创新教学组织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现代学徒制背景下的职业教育有效教学实践研究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的职业教育有效教学研究基于产教融合的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研究职业院校教师实践共同体建构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职业院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职业院校学生学习能力测评理论与实践研究校企合作背景下的职业教育有效教学模式研究职业院校分层教学效能提升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精品课程建设对职业教育教学效能的提升研究模拟实训课程有效教学的实践创新研究现代职教体系学段贯通培养教学质量保障研究职业教育优质教学资源建设研究“互联网+”背景下职业院校教学管理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职业教育课堂管理效能提升研究职业院校班主任专业化成长途径创新研究职业院校专业教师参与企业实践培训的模式案例研究职业院校德育模式创新研究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制课程对接的实效研究职业院校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职业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机制创新研究教学工作室在职业教育有效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职业教育实训教学效能提升研究三、重点研究领域与研究方向选题指南(一)教育发展战略研究山东省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及监测研究政府公共教育服务方式创新研究学校组织变革及内部治理结构优化研究教育质量评价与保障体系研究社会力量参与办学的体制机制研究各级各类教育资源优化配置与整合研究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研究山东省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研究学前教育经费分担机制研究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推进机制研究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研究职业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证研究高等院校分类发展研究地方高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研究随迁子女升学现状及对策研究随迁子女升学体制机制变革研究(二)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研究山东省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重大理论问题研究山东省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状和问题研究山东省教育治理体系的要素、结构、机制的分析研究山东省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政策研究现代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国际比较研究研究学校依法治校的法律法规及制度体系建设研究市县级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改革经验和典型案例研究(三)教育综合改革研究山东省教育综合改革的现状与问题调查研究山东省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建设跟踪研究山东省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内涵与路径研究山东省各级各类学校内部综合改革的典型案例研究省域教育综合改革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发达国家和地区推进教育改革的比较研究(四)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新形势下学校德育面临的挑战和出路研究儒家文化背景下的山东省德育工作特色研究学生德育评价方式和评价机制改进研究不同学段学生价值观存在问题及解决策略研究大中小学学校德育综合改革研究学校德育课程整合研究区域推进学校德育与数学、科学课程融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教师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提升研究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相统一的中小学生德育评价体系研究招生考试改革背景下德育评价改革研究学校、家庭、社会合作的德育网络体系研究基于班级文化建设的学校德育模式创新研究心理健康教育服务能力提升研究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制度与培训课程体系建设研究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发展研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文化氛围建设研究学生和教师心理健康现状监测与心理辅导介入机制研究基于家校合作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创新研究信息化语境下心理辅导室的建设与创新使用研究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案例研究(五)课程与教学研究优质课程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研究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校本化研究区域、学校特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学校优质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研究基于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课程与教材开发研究基于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的教学策略优化研究基于大数据的教学行为和学习行为研究协同教学和教研创新研究“选课走班”教学组织策略优化研究特殊教育个别化教学典型案例研究美育实践活动课程化管理研究艺术教育课程资源校本化开发研究基于通用设计理念的特殊教育融通课程建设研究游戏化、生活化的幼儿园课程建设研究初中语文作文有效教学的策略及模式创新研究普通高中个性化课程建设研究普通高中大学先修课程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职教普教课程融合贯通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一体化分段培养的课程标准与课程内容衔接研究职业教育精品课程资源共享研究职业院校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育研究国外优质职教课程资源的本土化开发应用研究中高职校项目教学、实践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模式研究中高职一体化教学改革研究支撑高校优势学科、特色专业发展的课程建设研究高等院校教学创新的典型案例研究高等院校学分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研究生“双导师”制建设研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提升研究学术学位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提升的路径研究(六)教育评价与监测研究山东省教育综合评价改革研究区域教育质量监测研究区域教育现代化进程监测研究山东省中小学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中小学学校效能评价研究中小学教师、校长绩效评价研究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监测研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业负担监控研究基于数据分析的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在高校招生中的应用研究职业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评价研究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质量跟踪监测研究山东省中职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机制研究山东省高等院校教育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研究山东省高校投入与产出效益研究高校学科、专业建设与评价标准研究发达国家和地区高等教育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研究高校继续教育质量和社区教育质量评价研究基于实践创新能力提升的研究生教育质量监测研究山东省学习型城市建设指标体系研究(七)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研究教师教育多元化招生选拨机制研究高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校协同培养教师新机制建构研究各级各类教师分层、分类专业发展体制机制研究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配置标准及动态调整研究各级各类学校教师绩效考核研究教师合理流动和退出机制研究全科教师培养体制机制研究乡村教师专业发展路径的多元化研究民办学校教师专业发展能力提升研究以学校为本的教师专业发展路径研究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标准研究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基于康教、医教结合的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职前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建构研究学前教育教师资源优化配置研究学前教育教师培养规模、结构和质量提升研究教师继续教育学分制管理优化研究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研究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研究义务教育学区制背景下的教师资源优化研究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效能研究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研究优秀教研组和优秀教学团队建设研究职业院校“双师双能型”教师成长发展规律研究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的实证研究加强职业院校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双向流动机制研究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研究高校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究高等院校职称评聘制度改革研究高等院校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的途径和方法研究(八)教育信息化研究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创新发展研究信息化背景下教育公共服务方式创新研究在线教育服务发展体制机制研究教育管理信息化和教育决策支持系统开发研究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学校组织结构和课程体系变革研究教育大数据在教育管理与决策中的应用研究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库的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研究各级各类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数字化建设研究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研究学生信息素养的现状调查及提升策略研究基于大数据的智慧图书馆建设研究虚拟仿真实训系统和仿真教学软件开发研究微课程、空间教学、3G实景课堂、慕课、微课堂等教学模式应用研究职业院校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实时互动的远程教学研究社区数字化学习中心建设研究(九)继续教育研究继续教育内部质量保障机制建设及外部质量监控评价机制建设研究继续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研究学段和类型衔接融通的继续教育发展研究学习成果认证和学分积累与转换机制研究高校继续教育转型发展研究市、县、乡三级社区教育网络建设研究县(市、区)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研究社区教育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研究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理论、路径、策略、评价监测指标体系研究(九)民办教育研究山东省民办教育发展现状与问题研究山东省民办教育管理体制和政策体系研究民办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研究各级各类民办学校扶持政策研究山东省民办学校发展典型案例研究民办学校教师社会保障机制研究各级各类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建设及使用情况研究(十)教育对外开放研究中外合作办学的监管与评价研究山东省教育国际化案例研究山东省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及其实施效果研究山东省留学生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研究山东省高校完善留学生教育服务体系研究山东省高等教育国际合作综合改革试验区研究高校外籍教师选聘、管理和评价机制研究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借鉴研究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课题研究方案一、课题研究人员基本信息二、课题重新论证报告(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在西方,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和人格学家对现代人的健康标准,从四个角度进行了研究:一是将个人能否适应环境作为划分现代人是否健康的标准;二是以个人行为是否符合社会规范作为划分健康的标准;三是以有无心理症状作为现代人是否健康的标准;四是采用统计常态分配的概念,取得心质的平均值作为区分现代人是否健康的标准。
这些研究若把它概括起来,主要集中在个人能否适应社会进行健康的生存活动上。
60年代以来,随着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崛起,人们在对健康人格的探讨上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人本主义者认为,真正的心理健康者,应该是内心世界极其丰富,精神生活无比充实,潜能得以发挥,人生价值能够完全体现的人。
基于这一基本的心理健康观,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提出了心理健康的各种模式,使得西方学术界在对健康问题上的探讨由适应社会标准向适应和发展标准并重的方向过渡。
在我国,综合整理与分析儒家道家等文化的著述言论发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心理健康标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二是适当约束自己的言行;三是保持情绪的平衡与稳定;四是正确认识周围环境;五是保佑积极的生活态度。
从中可以看出,传统文化关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而在对健康人格的设计中,对人的独立人格、人的个性及创造性又有所忽视。
这种传统文化和社会习惯的延续,直接影响了当前许多学者的研究,现代我国学者在对心理健康标准做界说时,更倾向于社会适应标准(或称生存标准)。
当然,进入新世纪以后,国内许多学者在制订心理健康标准时,已经将发展的标准列入其中。
对于本课题的研究来说,要创设一种适合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首先必须对学生心理健康标准进行界定。
针对国内外众多的模式,根据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及我国现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学生心理健康的内容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正确的自我观。
“双高”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四融”模式探索
“双高”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四融”模式探索摘要:在双高背景下,时代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心理素质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所以本研究主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四融”模式的实施背景、实施现状、实施意义和内容探索四个方面进行阐释。
并将助力于建设高水平的高职学校和高水平的专业群,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引领新时代的职业教育。
关键词:“双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四融”模式一、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四融”模式实施背景2019年4月,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出台《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简称《双高计划》,将集中力量建设高水平高职学校和高水平专业群,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引领新时代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
双高背景下,时代需要综合素质过强和心理素养过硬的人才。
2021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加强心理健康课程建设,要求高校要面向本专科生开设心理健康公共必修课,并面向高校新生开展心理健康测评,同时注重安排生命教育、挫折教育等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
在培养高素质的大学生的过程中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提升学生心理素质的主要途径之一。
党的二十大提出:“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四融”模式实施现状(一)国内研究现状分析通过搜集、阅读和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后发现研究内容大多集中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教学这几个方面。
在中国知网检索篇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显示的参考文献高达7500多条,而通过搜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查询,显示的文献结果仅仅1200余条。
这说明对于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系统性研究还相对较少,从2018开始,每年新增论文数量在80篇以上,可见,建设高质量的心理健康课程备受关注。
关于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改革在持续进行中,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学生心理特点的变化,心理健康教育应赋予新的内涵,故其存在整体性与创新性研究的拓展空间,“融入内容”和“输出方式”有待拓展。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意见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意见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卫生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教社政(2005)1号),**XX、**省卫生厅、共青团**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意见》(教社政[2005)358号)等文件精神,根据《办公厅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的通知》(教思政厅[2011)1号),省高工委、XX《关于开展普通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试点单位创建工作的通知》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就切实加强我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定本工作实施意见。
第一章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工作任务第一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为重点,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是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时代感与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的重要举措。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做好心理咨询工作,提高大学生心理调节能力,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协调发展。
第二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是:(一)坚持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教育相结合。
既要帮助大学生优化心理素质,又要帮助大学生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二)坚持普及教育与个别咨询相结合。
既要开展面向全体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更要根据不同情况,开展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
(三)坚持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
既要通过课堂教育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又要组织学生参加陶冶情操、磨练意志的课外文体活动,不断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探究
2020年第9期Course Education Research 课程教育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探究王心亮(兰州工业学院甘肃兰州730050)【摘要】众所周知,进入大学教育阶段后,学生们的生活环境较以往有了很大的变化,学生们不仅面临着学习方面的挑战,而且还要应对来自校园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在这种环境当中大学生十分需要恰当的心理辅导来帮助他们调整好自身的心理状态,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有效措施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有效提升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促进大学生们的健全人格发展,为他们今后的人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大学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中图分类号】G423.0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9-0241-011.以学生为主体,合理优化教学方案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以引导大学生们树立起健康积极的心态并促进他们的健全人格发展而设立的学科,但以往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常常忽视了这一点,难以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因此,在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必须要密切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并由此来合理优化教学方案。
首先,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各种手段来全面的了解学生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如:向学生们发放心理调查问卷以及进行心理健康测试等方式。
在了解了学生们心理品质、需求以及性格等特征后才能够更有针对性的开展课程教学工作。
其次,在教学内容方面应当积极向学生们普遍乐于接受和关注的方面靠拢,这样才能够有效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同时,在教学方式上应该更为注重学生们的课堂体验和互动效果,要严格摒弃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在向学生们讲解理论知识时可以适当结合相关具体案例或者采用创设教学情境、角色扮演等方式来使得学生们能够更为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此外,还应该积极向学生们传授许多实用的心理调节技巧,强化学生们的自我调节能力和学以致用能力,由此增强这门课程的实际教育效果。
建筑类高校特色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河北建筑工程学院为例
教育研究摘要:创新创业作为国家的一项重大发展战略,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面临的重要课题。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积极探索在学科建设、学生管理服务、学生就业、校园文化、教育教学改革等多个层面提升学生的创业素质,以期为建筑类高校特色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思路和借鉴。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在高校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的本质是将“为民务实清廉”、“忠诚干净担当”的要求落到实处,就是让师生满意,尤其是让学生满足,需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青年学生是高校最大的群体,解决了青年学生的困难,就是解决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困难,解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困难。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坚持“贯彻人本理念,服务学生大局”的宗旨,采取丰富多彩的、积极有效的措施,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完成学业、成功就业并走向社会。
一、学科从特色“点”到优势“群”,圆行业需求梦长期以来,学校按照区域经济与建设行业发展需求,强化优势学科专业建设,使优势更加突出,占领“制高点”;建设新兴产业学科专业方向,使特色更加鲜明,形成“增长点”;发展社会急需的交叉学科专业,使结构更加优化,填补“空白点”。
强化建筑学、土木工程等5个一级学科建设,打造土建类等4个学科群,组建5个跨学科的特色专业群。
结合建设行业对本科人才的需求,学校将建筑学、土木工程、城市规划、建筑环境工程、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机械工程等10个专业列为重点建设专业,通过重点投入、强化建设,使其达到省内一流、国内有较大影响的优势专业。
按照河北省和国家建筑产业发展规划,积极发挥优势专业的龙头带动作用,组建“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等5个面向建设行业的跨学科特色专业群,带动学校专业建设水平的整体提高。
学校将土建学科作为标志性学科,进一步做大做强,争取建设成为国内知名学科。
以土木建筑类学科为依托,逐步形成四个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学科集群:一是由建筑学、土木工程、城乡规划学、艺术学等一级学科组成的土建类学科群;二是由计算机应用技术等学科组成的信息类学科群;三是由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固体力学、工程力学等学科组成的机械材料类学科群;四是由管理科学与工程、等一级学科组成的管理类学科群。
《教育探索》论文题名
学院 53. UNEC 项目:一个中外合作办学新模式的实践 高柯 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 54. 论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创新 刘洋 重庆工商大学 55. 加强师资生培养的基础地位,实现向现代教师教育的转型 -----新升高师本科院校所面
临的挑战与应付 李伟中 李甲秋玉林师范学院 56. 化学全英教学的实践与体会 陈宏基 暨南大学理工学院 57. 我国传统“悟学”教学思想管窥 吴积雷 浙江省丽水职业技术学院 58. 后现代文化视野下的课程选择 孙存昌 等人 苏州大学 59. 高师生时间管理倾向与学习倦怠的相关研究 戴春林 陈秀燕 浙江师范大学 60. 关于高校学生漠视生命现象的思考 杨春理》教学内容的探索 王雄伟 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62. 论学习管理的作用 王雄伟 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63. 优化《管理学》课堂教学的实践王雄伟 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64. 高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估实践的问题及对策 朱永江 华东师范大学
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项 综 合性 的工 程 ,是 关 系 到 社 会 主 义 现 代 化 建 设 的 未 来 与 祖 较 突 出 的 不 正 确倾 向 :首 先 是 片 面 浮 夸 心 理 健 康 教 育 在 高 校 的 国兴 衰 的一 项 艰 巨而 重要 的使 命 ,是 十 分 必 要 的 。 作 用 ,把 高 校学 生 中存 在 的 一 些传 统 观 念 、价 值 取 向 乃 至 政 治
生 的心 理 症 状 确 实 起 到 了不 小 的效 果 ,但 是 高 等 院校 心 理 咨 询 机 构 受 心 理 健 康 教 育 人 员 素 质 、咨 询 时 间 、人 物 、保 密 性 等 很
( )高等 院校 心 理 健 康 教 育 是现 代 化 教 育 的 内 在 标 志 。 二
多 因素 的局 限 .不 可 能 大 范 围 地 帮 助 学 生 。尤 其 在 现 代 化 建 设
二 十 一 世 纪 的 现代 化 高 等 教育 .更 应注 重 大 学 生 全面 素 质 背 景下 ,高 校 学 生 面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的 就 业 竞 争 加 剧 、压 力 越 来 越 大 ,高 校
的提 高 .包 括 思想 道 德 素 养 、平 衡 的心 态 、 文化 知识 水 平 、身 学 生 已成 为 心 理 健 康 问题 的高 发 人 群 。仅 仅 依 靠 心 理 咨 询 这 一
吉林教 育
育 人之道
高 校 学 生 ・ 健 廉 教 育 研 究 理
江 苏 省 南 通 市广 播 电 视 大 学 顾 卫 扬
” 我 国 高 等 院校 近 年 来 经 常 发 生 的学 生 凶杀 、犯 罪 等 暴 力 事 定 胜 于 心 理 不 健 康 的 同事 。 笔 者 通 过 调 查 发 现 ,合 理 高 效 的
创业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2. 乏 耐 心 缺
大 学生 对 创业 前 景 充满 了信 心 ,普 遍 认 为 自己 学历 高 ,具备高 水平 知识 技能 ,有敏 锐的 商业嗅觉 ,
但是 缺 乏对 创 业过 程 中存 在 的诸 多 困难 的估计 ,因 此导 致 作 决策 时全 凭 直觉 ,盲 目的选择 最 终导 致 或 退缩 或 失 败 的结果 也 不 足为 奇 。 可大学 生 一旦 面对 能力 训 练 ,学 生缺 乏创 业 心理 准 备和 创 业精 神 。 因 失败 就 缺乏 耐 心 ,遇 事不 是 克服 解 决 ,而 是容 易 前 此 ,高 校开 展 适应 就业 形 势 的创 业心 理健 康 教 育显 功尽 弃 。 得尤 为重要 和 紧迫 。 3. 乏 经 验 缺 2. 学生创 业教 育 的前提 大 市 场 不 会 同情 弱者 ,优 胜劣 汰 是社 会 竞争 的规 大 学 生创 业 教育 已经成 为 高校 探讨 人 才培 养 模 则 。大 学 生虽 有 创新 精 神但 缺 少经 验 ,对行 业 的运 式 ,对大学生强化 素质教育 的有 效途径。 创业是艰难 作 规律 、要 求 、技 术 、管 理 等都 不太 熟 悉 ,这 也只 的,是对 人的全面素质 尤其是心理 素质 的检验 。作为 能 说 是 一 种 新 生 事 物 在 开 始 出 现 时 与 周 围 环 境 发
将 “ 产业 社会与人 ”作为学生 的必 修创 业课程 ,倡导 增强创 业意识 ,提高 创业素质 ,增加抵御创 业风险的 创业教育 ;开展 “ 在大学 里办企业 ” 教大学生 办企 能 力 ,引导 他们 成功 创业 。 、“ 业 ”等活 动 ;将具有 丰富实践经验 的成 功创业人士 引 参考 文 献 : 入到创业 教育的师资 队伍 中;成立 “ 大学生创业俱 乐 [] 池忠军 . 1 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理论与实践模 式探讨 [] 高 J. 部” “ 、 大学 生创 业指导 中心 ”及 “ 创业社 ”等 社 团 , 等 工 程教 育研 究 , 2 0 , ( ) 00 2 . 开展 以创业为 主题 的活动 ,如创业沙龙 、创业技 能技 [】 季顺 祥 . 毕 业 生 就业 指 导 的思 考 与 实 践 []职 业 指 2 高校 J 巧 大赛 、“ 业论坛 ” 创业 导航 ”等 系列活 动 ,还 创 、“ 导 ,2 0 , (7 . 09 3 ) 可 以通过 举 办大 学 生创 业 培训 班 ,邀 请 成功 创 业人 [] 张玲 玲 . 学生 就 业 指 导 [ ]泰 安 :泰 山 出版社 , 0 8 5 大 M. 20 .
辅导员技能大赛试题题库
一、 单选题:1.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 B 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A冒险精神 B创新精神 C求知精神 D独立精神2.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规定,学生应征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含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校应当保留其学籍 ( B )A一年 B至退役后一年 C两年 D至退役后两年3.马克思认为造就全面发展人的途径和方法( A)A.教育与生产劳动想结合 B.加强现代科学教育 C.开展网络教育 D.高等学校扩招4.被人们看作是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开始的标志(A)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B.洛克的《教育漫谈》C.卢梭的《爱弥儿》 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5.高等学校应当以 D 为中心,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A开展教育 B社会服务 C科学研究 D培养人才6.2012年3月6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2012年要确保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GDP) B 的目标。
A 3%B 4%C 5%D 6%7.入学教育的重点是适应性教育。
以下不属于入学教育主要内容的是 C 。
A爱校教育 B专业思想教育 C基本理论教育 D理想信念教育8.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更因其以学生为主体而在育人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
关于学生社团的主要作用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B 。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1 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② 有利于繁荣校园文化③ 有利于规范学生日常行为 ④ 有利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9.(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和政协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将分别于2014年3月5日和3月3日在北京开幕。
A、第十届B、第十一届C、第十二届D 、第十三届10.关于建立健全一套科学完整、长期有效的学生紧急事件预警防控机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建立组织有力、运转高效、职责分明的组织机构,形成及时、快捷、通畅的信息网络B树立“管了没用也要管”、“说了不听也要说”的观念,但对于防不胜防的突发紧急事件,属于工作之外无法把握的,故不必采取相应措施C构建心理预警机制,制定紧急事件应急处理方案D健全日常工作机制,保证信息采集渠道通畅,辅导员应保持全天候信息通畅。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实施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研究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实施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研究摘要:课程思政的目标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高校教育教学全过程,构建全方位育人格局。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需要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更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本文从心理健康教育课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出发,分析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实施课程思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如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中实施课程思政提出了相应对策,以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课程思政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学生为中心,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教育深度融合,实现全方位育人的教育理念。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研究中,要在遵循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原则的基础上,有效落实教师课程思政的主体责任、挖掘教学内容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效性。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必要性教育部2020年5月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
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必须将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其中,必须抓好课程思政建设,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和行为训练为一体的公共课程,通过课程的教学,帮助大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掌握自我探索技能和心理发展技能,培养正确的自我认知、建立良好的自我体验,能够进行有效的自我调控。
帮助大学生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就不能够仅仅停留在心理知识讲授的阶段,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这一主渠道,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同时塑造价值,帮助大学生打好心理基础,健全人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坚持育育德相结合,实现心理育人的教育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探讨10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探讨10篇第一篇: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互联网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开放性。
网络超越了时空限制,信息畅通无阻,真正的实现了地球村,资源可以共享,人与人可以畅通交流,大学生们可以在网上学习、购物、交友。
第二,快捷性。
网络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快捷性,例如我们在搜索引擎上查询某个信息,只需要输入关键字,几秒就可以找到我们需要的相关信息。
第三,匿名性。
网络相对于现实社会具有虚拟性,我们在网上交流的时候都用自己的网名,不论是QQ、微博、微信、贴吧,大多数的大学生都是匿名发表言论。
第四,平等性。
大学生可以下载很多APP,这些不管游戏、社交、工具类的APP,大家都可以下载,没有划分学生、上班族、还是司机、医生等,具有平等性;大家要在网络上表达意见,无论你是哪个地域的学生,你都可以发表,这些都是网络平等性的体现。
网络对大学生既有积极的影响,又有消极的影响。
其中积极的影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增强了个体的主体意识。
网络时代的虚拟现实激发了个体的自我意识,网络信息化特征强化了个体的平等意识和竞争意识,网络对人才的高标准要求促使个体形成了强烈的自主求知意识。
第二,更新了个体的价值观念。
跨时空性、多级主体性的特点客观上帮助个体逐步树立了开放观念,大学生们更加注重平等、效率。
第三,使个体人格素质现代化。
促使个体自觉的感知现代生活、大学生更加容易形成自主独立、开拓进取、创造创新的现代人格素质。
同时,网络会不可避免的给大学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其一,产生人际交往障碍,沉迷于网络的人际交往,必然会影响现实中的人际交往,一方面是对通过网络进行交往的网友产生一定的依赖,另一方面恐惧和逃避现实中的人际交往,一些大学生出现拒绝参加集体活动,害怕面对矛盾和冲突,长此以往,导致忽视亲情、友情,不关注他人和集体,产生个人孤立化、焦虑、压抑等心理现象。
其二,情绪情感障碍,网络上很多的交流和内容都是和情感有关,如此的隐匿性正好适应了个体渴求情感却又害怕实际交流的心理,很多同学在网上表现很兴奋、善于交流,但是在现实中却又情绪低落、烦躁不安、不善于沟通。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以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 0 1 3 年 第2 0 期职 t
— —
以广 东女子职业技术学 院为例
宋 岩
摘
要 :突出女性特 点, 以课 堂教 学为主 渠道 , 构建 必修课 与选修课相 结合、 课 堂讲授 与 实践训 练相结合 、 覆盖
各 年级的心理健康教 育课程体 系, 以心理健康教 育机 制面向全体学生 , 把 以心理发展 为 目的的群体教 育与以防 治心理缺失为 目的的个别教 育相结合 , 形成 以培养健 全人格 、 和谐 心态、 良好素 能为 内涵 的教 育模 式 , 是女 子 高
作者简 介:宋岩 , 女, 广东女 子职 业技术 学院教授 , 主要研 究方向为教 育学和心理 学。
中图分类号 :G 7 1 0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 6 7 4 — 7 7 4 7 ( 2 0 1 3 ) 2 0 一 O 0 7 1 — 0 2
一
、
心理 健康 教 育的 发展
学最 为突 出 。 该 校创 办 了 同学 互 助训练计 划 。 此计
( 一) 针 对 不 同年 级 的 学 生开设 不 同的 心理 素
划 由大学心理 咨询服务 中心组织 ,包括 1 0次训 质教 育课 程 练 ,最 终要 让 参 与训 练 的学 生能 帮 助 其他 同学 解 其主要措施有 : ( 1 ) 面 向新 生 开 设 “ 大 学 生 心 决 一 些 心理 问题 。 自计 划 实 施 l 0多年 的 效 果 来 理健康教育” 公共必修课。该课程的开设对学生掌 看, 学 校没 有发 生过 重大 的心 理事故 。 日本 大学 的 握保持 身心健康 的必备知识发挥 了基础性作用 ; 心理健康教育深受美国影响 ,日本的学校心理健 ( 2 ) 面 向 二 年 级 学 生 开设 “ 女性心理学 ” 公 共 选 修 康教育模式主要是学校心理学模式 , 是指“ 针对学 课 。以利于学生认识 、 了解 自身的性别优势 、 自觉 生学习 、 心理 、 社会 、 发 展 过 程 中的 问 题 给 予 积 极 地开发潜能 , 树立 心理健康 意识 , 掌握科学 、 有效 的援助支持 , 促进其健康成长 , 是一 门理论和实践 的学 习方法 ,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 自觉培养 结合 的学 问 ” 。 日本 模式 的 实施途 径 主要是 心理 健 坚忍 不拔 的意 志 品质 ,提 高 挫折 承 受 能 力及 社 会 康知识 的启蒙 、 普及 , 学生 咨询员 的培养训练 , 各 适应 能力 , 培养和重树学生 自信心 ; ( 3 ) 面 向三年 种类型的团体体验与训练等 , 采用的方式有授课 、 级 即将 毕业 的学 生举 办 “ 大 学生 就 业 心理 调适 ” 讲 讲座 、 报告和行为训练等 。 座 ,这对 帮 助毕 业 生 获得 面 对 就业 竞 争 的心 理 调 我 国的高校 心理健康 教育模 式在 工作 实践 适方 法 , 渡过心 理难 关起 到 了 良好 作用 。 中, 即借鉴 了西方 的经验 , 也有 自己的特色 。田仁 ( 二) 通过 开展 形式 多样 、 丰 富 多彩 、 寓教 于 乐 波( 2 0 0 8 ) 总结 了我国高校 心理健康 教育模式 , 主 的课 外 活动 要有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 心理学模式 、 医学模式和 丰富心理健康教育 内容 ,促进学生身心协调 爱心模式等。广东省教育厅李小鲁副厅长在省 内 发展 。其具体做法是 : ( 1 ) 利用心理健康纪念 日开 高校试行“ 师生互助” 计划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 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活动 ; ( 2 ) 利用心理 自助协会 式, 于2 0 0 6 年在省 内 6所高校进行试 点 , 都取得 为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宣传 ; ( 3 ) 利用专刊和心 了良好的效果 , 并于 2 0 0 7 年在省 内高校推开 “ 师 理健康教育宣传栏开展心理知识宣传活动。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作者:田泉来源:《课程教育研究》2018年第42期【摘要】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模式,旨在使学生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能力。
本文通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现状进行分析,对其课程教育改革提出了针对性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课程改革【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2-0202-02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现状1.教学单一,学生积极性差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在高校中作为一门公修课本是希望让学生通过学习心理学相关知识,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学校重视程度不高,理论与实践脱离,缺乏针对性等原因,很多学生认为公修课教师不具有专业性,授课教师得不到应有的尊重。
这间接导致了很多相关教师放松了对自身的专业要求,对教学缺乏创新。
2.教学目标不明确人们大都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心理健康咨询,在实际教学中强调课程教学的理论性目标,主张通过课程教学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素养,通过提高他们对各种心理问题的科学认识能力,提升他们的心理素质。
还有一部分强调课程教学的实践技能性目标,主张课程教学应关注大学生应对各种心理问题时实践技能的提高,这种分歧对课程教学的授课方式及质量产生了不利影响。
3.教材缺乏针对性,实用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解决有关控制不良情绪、克服自卑心理、提高心理承受能力、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优化自我人格等方面的问题。
当前,我国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上参差不齐,在教材编排标准不一,大部分教材侧重于学习规律以及心理发展规律方面的理论学习,没有与高校大学生平时学习生活密切相关,跟大学生实际心理需求错位。
教材知识点偏离了高校大学生的现实生活,与实际的大学生心理状况脱节,难以满足大学生实际心理需求。
课程思政视域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路径研究
课程思政视域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路径研究摘要:大学生容易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产生一些心理问题,因此应该强化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课程思政建设内容中重要的一个方面,为了更好地将思政教育融入到心理健康教育中,本文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进行深入了解,从其重要性出发,探索具体的可行性路径,引导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三观,进而实现“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课程思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正处在人生特殊的阶段,是学生进入社会前的适应阶段。
而当下社会变革越来越快,就业压力也愈发激烈,对大学生心理有着比较严苛的考验,要求大学生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对此,在课程思政视域下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路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强有力的落实课堂教学效果能让大学生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时,也可以实现院校心理育人实效和立德树人的目标。
一、在课程思政视域下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高校教育改革也在持续推进,其中课程思政建设概念的提出让高校各科都在融入、统筹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建设,致力于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堂体系,并且教育部也明确指出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课程思政建设内容的一个重要方向。
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必修课程,对于大学生心理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都有着重要作用。
同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也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这对于高校人才培养来说有重要意义。
因此,在大学教学当中要做好到育心育德,在课程思政视域下将相应的价值拓展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当中,不仅要让大学生思想品德、价值观、社会责任感得到提升,还要让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得到全方位强化,能够拥有健康的态度面对竞争激烈的社会。
在课程思政视域下进行大学生健康教育教学改革探索中体现了如下优势:(1)为课程思政提供良好平台。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全体大学生必上的课程,而且授课时间较长,如果在该课程当中融入思政就能够更好地将思政改革价值传授到学生当中。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关系研究2000字一、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精神健康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当前高校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大学生心理健康不仅关系到他们自身的健康和发展,也与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密切相关。
因此,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对实现高质量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关系,并就高校如何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一些建议。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关系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提高心理素质,提高学习和生活能力。
这样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的实际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
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2. 人才培养目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大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包括心理健康、心理稳定和心理适应能力。
这需要大学生具备积极、乐观、自信、自强不息、适应变化等心理素质。
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以此为目标,帮助大学生掌握这些心理素质。
3.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人才培养目标的相互关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人才培养目标是相互关联的,它们相辅相成。
为了实现高质量人才的培养目标,大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心理素质和心理能力,这需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支持和帮助。
而通过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更好地实现高质量人才的培养目标。
三、如何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1.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可以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网络媒体等方式,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疾病防治知识,鼓励大学生及时寻求帮助,加强心理健康意识。
2. 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测评可以通过定期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测评和咨询,了解大学生心理状况和问题,并针对性地实施心理疏导和心理干预。
3. 加强大学生自我管理可以通过举办各种活动和课程,教育大学生如何有效管理自己的情绪和心理健康,培养良好的自我管理习惯和能力。
最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价值研究 精品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价值研究新时代高校辅导员是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力军,高校辅导应通过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现个人专业化,职业化发展之路,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水平。
高校辅导员应紧握时代脉搏,把握教育发展规律,在开展育人实践的过程中深度挖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点,发挥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功能,努力转换为大学生人生导师心灵朋友贴心家长的职业新角色。
一、新时期高校辅导员是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中坚力量高校辅导员日常工作就是与学生打交道,而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成为了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发展的必经之路。
第一,高校辅导员一直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自己的主要工作,部分辅导员通过系统的学习培训和社会实践,考取了国家心理咨询师,为在校大学生提供更加专业的心理咨询,所以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中坚力量;第二,高校辅导员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同时,紧密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互结合,有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变得更具时效性。
第三,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为辅导员一项重要工作后,辅导员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日常管理工作过程中,更具耐心,更加懂得尊重,理解学生心理,进而增强了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感染力和形象力,内而外的促进大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发展。
二、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优化辅导员队伍建设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必然会从人数上和质量上,努力优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有了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发展,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才有了持续发展的保证。
高校通过构建心理健康中心,下设各基层单位的心理健康驿站,保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落实,有效果。
高校的心理健康中心定期对教育成员进行培训,专业学习,保证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健康持续发展。
高校的心理健康中心和学院基础心理健康驿站的专职兼职教师多为高校辅导员老师,这就说明高校辅导员是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力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人创新思维 、创新能力 的发展 与提升 ,需要 大量 的知识储 备 , 是一个外部知识 内化 的过程 ,大学校园里的课 堂发挥 着桥梁 的作用 。在 高校的教育 实践 中,课堂教育无疑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的主阵地 ,是 创新 型人才培养的主渠道 。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利用 和改进 ,可 以保证 创新 心理素质培养 的普遍性与实效性。在高年级学生 中,可以围 绕其以后的职业生涯规划 和人生规划来加 以辅导 ,并结合毕业 实习与毕 业设计来开展职业指 导 、应聘心理素质 的培养 、择业心理 的培 养等具体 内容 ,使之完成 自我体验 和自我教育 。对于低年级学生 ,可 以把心理健 康教育和新生的专 业进行有机 的结合 ,将相关专业发展前景 、专业优势 以 及 人 才 需 求 状 况 对新 生 进 行 指 导 。 只有 把 良好 的心 理 素 质 的 培 养 贯 穿 于 整 个 大 学 的 整个 环 节 ,只有 把 大 学 生 的 内在 潜 质 都 激 发 出 来 ,培 养 其 主 动 地 创新 意 识 ,才 能最 大 限度 的培 养 出创 新 型 人 才 。 ( 二 )引导学生 自我尊重,发挥 学生创新精神 被 人 尊 重 的 需 求 每 个 人 都 存 在 , 自我 尊 重 是 个 体 发 展 的基 础 力 量 , 也是一种强大的心理资源 ,每个人都有需要他人认可 。心理健 康教育要 从 不 同层 面 对 学 生 进 行 自我 尊 重 式 的 引 导 ,通 过 心理 健 康课 程 或 者 心 理 辅导等方式 向学生传授更多 自我尊重调节 的策 略。高校应该 积极并广泛 的组织各类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 ,增加校 园文化 的内涵建设 ,为创新精 神 的培养提供 良好的氛围 。同时 ,还可 以邀请校 内外 名师 、专家和 知名 创业人士组织讲座和讨论 ,通过了解成功人士成长经历 和进一步沟通交 流 ,让学生认识到人想要满足 自我实现的需求 ,实际就 是人的潜能 和创 造力发挥的过程 机 制
势,学会批评性创造性 的思考 问题 。第二 ,激发创新思 维。心理健康 教 育可 以启发大学生 的直觉思维 、发散思维 、联想思维等 思维活动 ,使 其 能够有一定 的 自主能动性 ,自发 的学 习和l T作 ,养 成科学 的思维 习惯 , 激发其创造性 思维 。第 三 ,培养求 同求异思维 。心理健康 教育是在尊 重 事实的基础 上进行 的心理健康教育 活动 和创新思维训 练活动 。其功 能是 引导大学生围绕某一 现实社 会 问题 从不 同侧 面 、不 同角度 进行 分析 思 考 ,提出不同看法 ,然后 通过讨 论形成 统一认识 培养其求 同求 异思维 。
( 一 ) 创 新 思 维 的 启 发 功 能
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心理辅导 、技能训练等方式 ,将理论 教育 、实践 教育融为一体 ,来促进人 的创新思维的发展 。主要表现 在 :第一 ,克服 群体思维束缚 。心理健康教育可 以引导大学生独立思考 的能力 ,摆脱从
众 心 理 ,坚 持 事物 的发 展 规 律 ,一 切 以实 际为 出发 点 ,并 且 打 破 思 维 定
( 二 ) 灵 活 的创 新 思 维
的思想 ,行为 ,跟上时代和社会发展要 求。 三 、创 新 型 人 才 心 理 健 康 教 育 的 内 容 和 形式
( 一 ) 完善 心 理 健 康课 堂 教 育
创新思维是 “ 非 凡的 、不 同寻常的景象 ,观点和方法来观察和 思考 问题 ,提出不同的解 决问题 的方法 ,程序 ,或重 新安排现有 的知识 ,技 术 ,经验等 ,为了获得创 造性 思维 ,从 而实 现人 的主体 创造 性思 维 ” 。 在以下三个方面具体体现 :第一 ,新颖性 的整体 思维活动 ;第 二,思维 的灵活性 ;第三 ,解决问题的唯一性。创 造性 思维是创 新人才 的创 新能 力 的 核 心 ,是 整 个 社 会 的 创 新 和 发 展 的 基 础 。
( 三 ) 对 创 新人 格 的 稳 定性
创造性人格特质是创新 ,研究过程的动态特性的个 体的心理 活动特 点 ,指 出自我实现变量如态度 ,动机 ,价值观等人格 ,自我意识 和 自我 控制等 ,可 以预测高 创造性 智力 特殊学 生的 心理健 康水 平” 。这 表明 , 创新人才的心理素质是人们从事创新活动的个性心理特征 ,包 含了各种 复杂 的心理 因素 ,是在这基础上诞生的人 ,通过生活实践 ,在后天发展 和创新活动 中逐渐形成的 ,提 出了一种稳定的心理质量 。 二 、心 理 健 康 教 育 在 创 新 型 人 才 培 养 中的 功 能
创 新 型 人 才 培 养 理 念 下 的 大 学 生 心 理 健 康 教 育 研 究
安书江 韩继伟 孟令一
摘 要 :建设创新 型国家的核心是提 高 自主创新能力 ,培养创新型人 才是 其最基 础的战略 支撑。 高等 院校要肩 负起创新教 育 的重任 , 需要培养 更多的创新型人 才。当前 ,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 已成为高等教 育的 当务之 急。研 究发现 ,创新型人 才培养与心 理健 康教育之 间有 着密切 的联 系,本 文从创新型人 才的心理构成 出发 ,系统 阐述 了心理健康教育在创新型人 才培养 中的功能 ,并提 出了基 于大 学生心理 健康 教 育 的创 新 型人 才 培 育 方 案 。 关键词 :创新人 才;大学生;心理健康
~
、
创 新 型 人 才 的 心理 构 成
会 适 应 能 力 。人 际 关 系 和 社 会 适 应 能 力 以 及人 和 社 会 的 协 调 度 ,使 闩己
( 一 ) 创 新 意 识 强
斯坦伯格发现 ,他 耶鲁大 学的一位 心理学家 。 ”动 机和兴趣 的性格 的人从 事创造性活动的驱动力 。在创新活动 中,创新是创 造新事物或新 概念的想像 ,意向和愿望 ,包 括创造 的兴趣 ,仓 造动机 、创造情感等 因 素。 ” 因此 ,创新是创新思维和创新 意识 的前提 ,人 的意识是 一种积极 的 生 产 方 式 ,这 种 出 发 点 也 是 人 的 创 造 活 动 的 动 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