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门答腊岛(印尼)成矿带的岩浆作用和源区及其对比

合集下载

17 岩浆及岩浆作用2

17 岩浆及岩浆作用2
二元论 列文生-列信格等岩石学家随后提出:世上存在 两种岩浆,即玄武岩浆与花岗岩浆,其它岩浆是由这两种 岩浆派生出来的。 多元论 近年来,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研究发现,自然界 中存在着多种类型的原生岩浆。原生岩浆的类型常与岩浆 的来源、母岩的化学成分等多种因素有关。
*
*
岩浆的演化
同一种类的原生岩浆在其运移和冷凝过程中因

流动成因的面理和线理的主要特点:
原生破裂构造
侵入体在岩浆冷凝阶段发生的脆性变形而形成的破裂称原 生破裂。 L节理(层节理) 平行流面。常与岩体围岩的接触面一 致; S节理(纵节理) 平行于流线,垂直流面,一般产状较 陡; Q节理(横节理) 垂直流面和流线; D节理(斜节理) 与流面流线都斜交; 边缘张节理 发育在岩体的边缘,向中心倾斜,呈雁列式 排列,由中部岩浆上升对边缘剪切形成; 边缘逆断层 位于岩体边缘,向中心倾斜,由岩体内部向 外逆冲,常呈叠瓦状组合。
火山岩产状
火山活动的空间分布
*
环太平洋带 322座活火山分布于此带中,岩 浆多为中-酸性。 阿尔卑斯-喜马拉雅火山带 分布于此带中。 近百座活火山
*
*
大洋中脊带 约60余座活火山分布于此带中, 其中45座在大西洋洋中脊上。喷出熔浆多为 基性。
侵入活动的空间分布
从目前所发现的侵入体来看,侵入活动主要 分布于两个带:
*
岩浆的粘度 由超基性-酸性,岩浆的粘度由低到高,同时岩 浆中挥发分含量的高低也影响着岩浆的作用分为侵入作
用和喷出作用两种基本类型:
侵入作用 岩浆从地下深处运移到地下浅处,并
冷凝成岩的过称为侵入作用。
喷出作用 岩浆从地下深处向上运并喷出地表,
最后冷凝成岩的过程称为喷出作用。

印尼苏门答腊岛苏利特河铜矿地质特征

印尼苏门答腊岛苏利特河铜矿地质特征

印尼苏门答腊岛苏利特河铜矿地质特征向文帅;高小卫;程湘【摘要】印尼苏门答腊岛西部的苏利特河铜矿床代表了侏罗纪-早白垩世岩浆弧相关的铜金成矿期次。

为了总结其特征并指导该区找矿实践,本文对其地质背景、岩相学和主量及微量元素特征进行了研究。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该矿床矽卡岩主量元素与岩浆岩相比,其 CaO 含量增多,SiO2、Al2O3、K2O 以及 Na2O 含量降低;在 FAM 图解和 FeOt-MgO-Al2O3图解中,矿化矽卡岩落在变质闪长斑岩附近,但是二者的 REE 配分模式不尽相同:闪长斑岩岩体具有更高的Σw(REE)含量和 Eu 正异常,而矽卡岩普遍表现为 Eu 负异常。

综合主量元素地球化学和年代学的证据,苏利特河矿床时代可能为早侏罗世以后,属于造山后和碰撞后阶段的板内岩浆活动的产物。

%Sulit Air copper deposit belongs to the Jurassic- early Cretaceous magma arc related copper-gold metallogenic period of Sumatra, Indonesia. In order to summari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deposit and to guide the prospecting in this area, this article study the geology, petrology and geochemistry of Sulit Air. Geochemistry characteristic shows that the skarn rocks have more CaO and less Al2O3, K2O, Na2O content than the igneous rock;In the FAM diagram and FeOt-MgO-Al2O3 diagram, the skarn rock dropped near the igneous rocks area. Howev-er, the REE pattern of those two rocks are different, the Σw (REE) of igneous rock is higher than skarn rock; the skarn rocks have negative europium anomalies rather than positive anomalies in the igneous rock. In conclusion, the age of Sulit Air deposit is later than early-Jurassic and itsore-forming setting belongs to the post-orogenic and post-collisional volcanism.【期刊名称】《华南地质与矿产》【年(卷),期】2014(000)004【总页数】7页(P361-367)【关键词】苏利特河铜矿;矽卡岩;稀土元素;苏门答腊岛【作者】向文帅;高小卫;程湘【作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武汉 430205;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武汉 430205;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武汉43020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41印度尼西亚作为我国大陆周边距离较近且环境较好的国家之一,其矿产开发及投资前景良好。

印尼苏拉威西岛红土型镍矿的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印尼苏拉威西岛红土型镍矿的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从世界范围内来 看 , 表生红土型镍矿床无一例外 的 S i O 高值区问分布在矿化剖面中下部, 顶部含量极低 , 显
样分 析可 出现较 高 品位 的样 品 , 该层 是 矿 区主要 的含
矿层 。

气候 因素是红 土化 作用 的表 生营 力 , 它可促 生 N i
离 子从母 岩矿物 中活化释放 和迁移 。T o n t o w e a 矿 区全
腐岩带是超基性岩风化剖面下部处于半风化状态 年 高温 多雨 , 且濒 临海 岸线 , 降水 中盐 度较 高 , 更有 利 于 对基 岩 的腐蚀 和破 坏 , 有 利 于 该地 区可 能发 生 的充 的产物 , 以其矿物组 分和结构 、 构造部 分保 留原 岩特 性
沟谷过 度发 育 的区域 不利 于矿 体 基岩带处 在腐岩带之 下 , 与上层 呈渐变过 渡关系 , 谷水 系 的发 育格局 , 主要 南蛇纹石化 的橄 榄岩组 成 , 暗绿色 一 灰黑色 , 中粒 的保存。大地构造环境最终促使矿床的形成和保留 , o n t o w e a 矿床地处 印尼苏拉 威西岛东部蛇绿 岩带 , 该区 结构 , 块状构造 , 岩石节理发育, 靠近腐岩带部分沿节 T 域 长期处 于 抬升 背景 的风化 剖 面 中 , 地貌 发展 和地 形 理面 可见 到淡绿 色 硅酸镍 矿 薄膜 。
表生环境后 , 受 氧化作 用 、 水 解作用 、 碳酸化作用等表生
红土镍矿床是特殊地质和特定地表环境共 同 耦 合作 作用 的影 响 , 造成红 土化过程 中元素迁移行为产生差异
用的产物, 它的形成条件与岩f 生 基础 、 大地构造环境 、 气 ( 图2 ) 。C o 、 N i 高值 区 间分 布在矿 化剖 面 中下部 , 剖面 候背景 、 地形地貌 、 地下水条件等 内外生 因素密切相关 。 顶部和底部均为低值 , N i 在腐岩层达到最大富集; M 、

初论苏门答腊(印尼)的岩浆一构造旋回及其板块构造背景

初论苏门答腊(印尼)的岩浆一构造旋回及其板块构造背景

Ab s t r a c t :T h i s p a p e r a i ms ma i n l y t o t r y t o s u b d i v i d e t h e i g n e o u s r o c k s i n t o 4 ma g ma - - t e c t o n i c c y c l e s o r ma g - -
D e c . , 2 01 3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7 — 3 7 0 1 . 2 0 1 3 . 0 4 .0 0 1
初论 苏 门答腊 ( 印尼 ) 的岩 浆一 构造旋 回及 其板块构造背景
高小卫 , 吴秀荣 , 杨振 强
中图分类法 : P 5 4 2 + .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 0 0 7 . 3 7 0 1 ( 2 0 1 3 ) 0 4 — 2 5 9 . 1 2
Ga o X W. Wu X R a n d Y a n g Z Q. A p r i ma r y d i s c u s s o n ma g ma - t e c t o n i c c y c l e s a n d t h e i r p l a t e — t e c - t o n i c s e t t i n g i n S u ma t r a . Ge o l o g y a n d Mi n e r a l Re s o u r c e s o f S o u t h C h i n  ̄ , 2 0 1 3 , 2 9 ( 4 ) : 2 5 9 — 2 7 0 .
摘要 : 本文将 晚古生代 以来 苏门答腊火成 岩划分 出四个 岩浆 一 构造旋 回或 岩浆 活动期次 ( 海西期 、 印支期 、 燕 山期 和喜山

苏门答腊岛铁矿资料001

苏门答腊岛铁矿资料001

苏门答腊岛,巴当省巴散曼区铁矿勘查概况前言《印度尼西亚矿产资源股份有限公司》拥有矿区所有权,该矿位于苏门答腊巴当省,巴散曼区。

从雅加达- 巴东1.5小时的飞机路程,巴东- Pasaman Bangis)有346公里。

矿区拥有面积882.40公顷。

该矿居海边1公里如下图片1所示。

图片1图片2图片2,Bangis县政府办事处、乡村受托人及铺设道路状况。

一、区域地质区域地理:苏门答腊岛是位于巽他陆架(巽板),这里是一个欧亚板块延东南亚大陆与印度洋地壳接壤的西南边缘;爪哇海沟;苏门达腊西海岸(图3)向下俯冲发生在苏门答腊的第三系,引发在武吉弧岩浆的RESEN。

俯冲初,中二叠世在构造形成基础上,岩浆弧的路径延伸苏门答腊从东北到西南。

另包括三叠纪,白垩纪岩浆集层。

区域地质调查范围,包括有第四纪石炭二叠系年龄的岩石组成。

在苏门答腊暴露前,第三系岩可分为3个tektono组地层即:Tapanuli组地层、Peusangan组地层、Woyla组地层。

一般来说,Tapanuli组,为石炭二叠系覆盖西线,即使泥盆累积可能性最大。

batusabak 组地层站的比例最大,以其为主。

行成绿色片岩相变质岩石,。

第三woyla组为侵入岩、火山岩和沉积岩组成,演变为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和闪长岩。

图3,Tataan构造和印度尼西亚群岛的结构图4,Orogenesa山脉第三纪区域地貌:区域地貌褶皱结构,深受构造环境影响,是从俯冲印度洋板块衍生在欧亚大陆地壳和花岗火成岩侵入澳大利亚。

该领域已经由海水、雨水及河道流,自然景观所致形成高低不等的山体。

区域内的主要河流是巴塘贪婪,海拔高度介于0-175米。

在这方面可分为5种形态,即:地平面形形态。

崎岖不平的地形形态。

倾斜崎岖不平的地形形态。

丘陵形态。

陡峭的山体形态。

图5,矿点(KP)的开发区域斜坡地图区域地层最古老的岩石暴露有石英岩、石灰石岩。

有侵入岩,火山岩和沉积岩据称始新世第四纪。

这个地区的地层包括:变质岩、黑云母花岗岩、火山岩、泥沙冲积层。

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北马露姑群岛红土型镍矿的成矿地质规律研究

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北马露姑群岛红土型镍矿的成矿地质规律研究

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北马露姑群岛红土型镍矿的成矿地质规律研究苏拉威西岛-北马露姑群岛是印度尼西亚南部的一个重要矿产区,其中红土型镍矿被认为是该区的重要资源。

本文旨在研究苏拉威西岛-北马露姑群岛红土型镍矿的成矿地质规律。

首先,该区的红土型镍矿主要分布在南纬0°-3°之间的低山丘陵地区。

这些矿床的形成与岩浆作用有关,其中在新元古代晚期至中生代早期,火山岩和花岗岩的侵入产生了一系列的岩浆和热液,这些热液在地下流动时,与含镍的岩石反应,最终形成了红土型镍矿。

其次,该区红土型镍矿的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基性岩石的分解和氧化作用,如辉长岩、辉绿岩、橄榄岩等。

在这些基性岩石分解的过程中,相应地释放出了大量的镍元素,这些元素在地下随着水流的运移,最终被沉积成不同规模的矿床。

此外,该区域复杂的地质构造也对红土型镍矿床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这一地区同样经历了一系列强烈的地壳运动,其中包括北马露姑海脊、帕洛波和桑加山等断裂,这些断裂地带形成的裂隙和缝隙,成为了热液流动的重要通道和水力环境。

这些特殊的地质构造环境为热液流动和聚集提供了条件,加速了镍元素的聚积和矿物化过程。

最后,该区今后的红土型镍矿开采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方面,当前的红土型镍矿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区,采矿对环境的影响较大,如果开采不当,将可能对周边的水土资源和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破坏。

另一方面,该区域的红土型镍矿矿床比较分散,开采难度和成本相对较高,需要面临着技术和资金的不小挑战。

综上所述,苏拉威西岛-北马露姑群岛红土型镍矿的成矿地质规律是比较复杂的,其中包括岩浆作用、基性岩石的分解、地质构造等多个因素的作用。

在今后的开采过程中,需要科学合理地应对各种挑战,确保开采过程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尽量减少,在同时促进矿产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经济发展。

以下是关于苏拉威西岛-北马露姑群岛红土型镍矿的相关数据:1.矿床分布范围:该区红土型镍矿主要分布在南纬0°-3°之间的低山丘陵地区。

岩浆成因与成矿作用关系研究

岩浆成因与成矿作用关系研究

岩浆成因与成矿作用关系研究岩浆成因与成矿作用的关系一直是地球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岩浆,是指地壳或上地幔部分熔化并上升冷却后形成的一种岩浆状态的物质。

成矿作用,是指地壳中矿物或矿石的形成过程。

岩浆成因与成矿作用的关系研究不仅对于资源勘探和地质灾害预测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对我们对地球深部内部过程的理解提供了有力支撑。

岩浆的成因可以分为构造,岩石岩浆的起源和演化等多个方面来进行研究。

构造岩浆成因通常是由于地壳构造活动引起的,如板块运动、地壳变形等。

地壳构造活动导致了地壳内部的高温高压环境,使得岩石熔融并形成岩浆。

岩石岩浆的起源和演化则是通过对岩浆形成过程中的物质来源和运输路径进行研究来揭示的。

岩浆形成过程中的物质来源包括地幔、壳源物质等,而运输路径则包括地壳、地幔等。

岩浆成因与成矿作用的关系是一种相互影响与制约的关系。

岩浆的形成对成矿作用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岩浆的生成为矿物提供了合适的条件。

岩浆熔融的过程中,岩浆中的物质以流体状态存在,并且在地球内部经过一系列地质过程的作用下,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矿物。

这些矿物在地壳运动、变形等岩石岩浆演化过程中被携带,并在特定条件下沉积、结晶形成矿床。

其次,岩浆中的矿物为成矿作用提供了矿源。

岩浆中的矿物,在地壳岩浆演化过程中,由于流体运移、温度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可以分离出来并沉积下来,形成矿床。

成矿作用对岩浆的形成和演化也有着一定的影响。

成矿作用可以改变岩浆的物质组成和性质。

例如,成矿作用可以使岩浆中的物质发生结晶分异,形成不同矿物的分带、分带矿化等。

成矿作用还可以通过改变岩浆运动路径和速度等方式,使岩浆流体中的金属元素等重质物质沉积并聚集,形成矿床。

此外,成矿作用对于岩浆的演化也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成矿作用过程中的热、物质交换等反应,可以促进岩浆的冷却、固化过程,从而影响岩浆矿物相、结构等特征。

岩浆成因与成矿作用关系的研究不但对于资源勘探具有重要意义,还对于科学地理论提供了支持。

(完整版)印度尼西亚构造地质(中文版)

(完整版)印度尼西亚构造地质(中文版)

印度尼西亚地质罗伯特·霍尔伦敦皇家霍洛威大学印度尼西亚位于欧亚大陆的东南边缘,地质情况复杂。

其邻接构造活跃地区,特点是由于俯冲作用造成的地震和火山作用频繁。

西印尼主要是由大陆地壳支撑,而在东印尼地区,更多的是弧形地壳和蛇绿岩层,和一些年轻海洋盆地。

3亿年前,冈瓦纳大陆超大陆块与欧亚俯冲边缘相撞,裂开的地层片段重组形成了印尼群岛。

现代印尼地质明显是新生代时在此边缘俯冲与碰撞的结果。

现代地质构造背景印尼是由超过18000个岛屿组成的巨大群岛,从北纬6度到南纬11度穿过赤道,从东经95度到141度,延伸超过5000公里(图1和2)。

其位于三大主要板块的交界处:欧亚大陆,印度-澳大利亚,和太平洋-菲律宾海(图1)。

在印尼西部,位于欧亚和印度板块边界上的是巽他海沟(Sunda Trench)。

位于苏门答腊岛与此海沟平行的是右行走滑的苏门答腊断层,在海沟和与海沟平行处的进一步向北运动,将斜板收敛分割成普通收敛,形成了此断层。

苏门答腊岛的大部分主动变形位于巽他海沟和苏门答腊断层之间。

与此相反,爪哇岛东部,主动变形发生于宽可达2000公里的一复杂缝合带中,包括一些小板块和多重俯冲地带;板块边界(图1)为一些海沟和另一个主要走滑带,左行索龙(Sorong)断层,从新几内亚延伸到苏拉威西岛。

全球定位系统测量显示印尼板块间有很高的相对移动速度,一般超过了每年几厘米。

火山和地震活动通过地震带和火山带(图1)大体上可很好地界定俯冲地带,地震带深可达600km(图3)。

自从公元1500年,印尼至少有95座火山爆发过,大部分位于下降的岩石圈板块之上100公里到120公里之间。

火山爆发指数(VEI)超过4的巨大爆发次数记录有32次;其中19次是过去200年间爆发的,包括1815年的Tambora火山爆发(VEI=7)和1883年的Krakatau火山爆发(VEI=6)。

位于松巴哇岛(Sumbawa)的Tambora火山,因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而广为人知,其1815年的爆发造成了北半球的“无夏之年”,致使庄稼歉收,导致饥荒和人口流动。

岩浆成矿作用及其矿石 2

岩浆成矿作用及其矿石 2

岩浆成矿作用及其矿石2008-8-6 17:01:15 中国选矿技术网浏览865 次收藏我来说两句岩浆是自然形成于地下深处的一种黏度较大的熔融体,其成分以硅酸盐为主,并含有重金属和挥发组分等物质。

极少数的岩浆为碳酸盐熔融体。

地下深处的岩浆在动力作用下,在向地壳上部运移和定位的过程中,发生各种分异现象,而使某些组分富集成矿的作用,称为岩浆成矿作用。

按照岩浆分异的性质和作用的特点,可将岩浆成矿作用分为结晶分异作用、熔离作用及爆发作用三种基本类型。

一、结晶分异作用及其矿石(一)结晶分异作用岩浆在冷凝过程中,不同的组分会按照一定的顺序先后结晶出来。

结晶顺序一般是按照矿物的晶格能、键性和生成热降低的方向进行的。

结晶分异作用就是指矿物按顺序进行结晶,并在重力和动力影响下发生分异和聚集的过程。

结晶分异作用成矿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有用矿物较早地从熔浆中结晶出来。

与其同时结晶或稍晚结晶的矿物是橄榄石、辉石、基性斜长石等硅酸盐矿物。

这些已结晶的矿物在重力作用以及岩浆内部对流作用的影响下,密度大的往下沉,密度小的往上浮。

从而,在岩浆下部或底部形成有用矿物和暗色硅酸盐矿物的富集带。

如有用矿物的含量达到了工业要求,即成为矿石(图1)。

岩浆发生结晶分异时,分异程度除了取决于矿物的密度外,还与晶出矿物的颗粒大小有关。

尤其是各种矿物的密度差异不大时,颗粒大小就起决定性作用,通常大颗粒比小颗粒易沉降。

此外,岩浆结晶过程中,若地壳构造活动强烈,侵入体规模较小,岩浆冷凝较快,则先结晶的有用矿物在岩浆流动过程中,形成不规则的条带状异离体,停积在岩浆流速减缓和流动受阻的地段富集成矿。

这种岩浆在流动过程中产生矿物成分的分异和聚集的作用,称为流动分异作用。

图1 结晶分异作用示意图a—岩浆开始结晶;b—早结晶的铁镁质矿物和金属矿物(黑色)向下沉,随后结晶的硅酸盐矿物(白色)位于上部;c—不同密度的矿物按重力关系占据各自的位置,含矿残浆向下集中; d—底部形成矿体,含矿残浆(点状图案)受动力作用形成贯入矿体上述岩浆结晶分异作用强调了有用矿物先结晶这一特点,形成的矿床称为早期岩浆矿床。

苏门答腊岛(印尼)岩浆旋回中的成矿作用

苏门答腊岛(印尼)岩浆旋回中的成矿作用

摘 要: 本文阐述了东苏 门答腊地体和西苏 门答腊地体 白海西期岩浆旋 回以来 各 自的金 属矿产分布特征 。 海西期东苏 门答腊
地体 以裂 陷盆地 的层控型铅 . 锌矿为主 , 而矽卡 岩型 A g 、 c u 和P b . z n 矿化产于西苏 门 答 腊地体 。印支期 s n 矿成矿作用主
( 中国地 质调查局 武汉地质调 查中心 , 武汉 4 3 0 2 0 5 )
( Wu h a n C e n t e r o f C h i n a G e o l o g i c a l S u  ̄e y , Wu h a n 4 3 0 2 0 5 , Hu b e i , C h i n a )
De c . .2 01 3
d o i : 1 0 . 3 9 6 9  ̄ . i s s n . 1 0 0 7 — 3 7 0 1 . 2 0 1 3 . 0 4 . 0 0 5
苏 门答腊 岛( 印尼 ) 岩 浆旋 回中的成矿作用
高小卫 , 杨振 强 , 吴秀 荣
G AO X a o — We i . Y A N G Z h e n - Q i a n g . WU X i u - R o n g
d e p o s i t s a r e d o mi n a n t i n s e d i me n t o l o g i c a l b a s i n s i n E a s t S u ma t r a Te r r a n e wi t h i n He r c y n i a n c y c l e , a n d t h e Ag , Cu a n d P b — Z n mi n e r a l i z a t i o n s o f s k a m— t y p e o c c u r i n We s t S u ma t r a T e r r a n e . T h e I n d o s i n i a n c y c l e ’ S t i n . mi n e r -

苏门答腊岛(印尼)成矿带的岩浆作用和源区及其对比

苏门答腊岛(印尼)成矿带的岩浆作用和源区及其对比

苏门答腊岛(印尼)成矿带的岩浆作用和源区及其对比高小卫;吴秀荣;杨振强【摘要】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mineral distribution, igneous rock types and their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within two mineralization zones (i.e. Cu-Au- and Sn-mineralization zones). Based on the litho-chemical data taken from our research project, the authors summary the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ore-bearing igneous par-ent rock and discuses the magmatic origin and source area in Cu-Au-mineralization zone. Meanwhile, a compari-son of rock types of magma and geochemistry-tectonic setting for Sn-mineralization zones in Sumatra Island to the adjacent Terrains is made here.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indicate that the ore-bearing parent rocks of Cu-Au mineralization zones in the West Sumatra Terrain are adakitic granitoids (SI-Type) were formed in the tectonic setting of volcano-arc in active continental margin(ACM)and the igneous matter came from partly melting of sub-ducted ocean-slab plus weakly melting-assimilation within mantle wedge(MASH),Whereas the ore-bearing ig-neous parent rock in tin mineralization zones within the‘tin island’of East Sumatra Terrain as well as“Sibumasu Terrain”are peraluminum granitoids(S-Type) belonging to tectonic setting of backed arc basin or rift within con-tinent after collision zone and were derived from the re-melting of crust and igneous fraction crystal. The geo-chemical data show that the East Sumatra Terrain and the West Sumatra Terrain may have the same deep igneous source area.%本文介绍了苏门答腊岛上两个成矿带(即铜-金矿成矿带和锡矿成矿带)的矿产分布,岩浆岩的岩石类型和地球化学特征。

苏门答腊岛(印尼)巴东地区含矿火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

苏门答腊岛(印尼)巴东地区含矿火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

苏门答腊岛(印尼)巴东地区含矿火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朱章显;杨振强;胡鹏【摘要】本文介绍位于印尼苏门答腊岛中部巴东地区辛卡拉克湖以东及其东南的狭长地带含矿火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应用岩浆岩地球化学作图软件处理了研究区内40多个含矿火山-侵入岩的岩石化学分析数据,展示其地球化学-构造环境判别图,目的在于解释其构造环境,并与邻近地区侵入-火山岩的构造环境进行对比。

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火山-侵入岩样品落在陆缘岛弧及陆缘火山弧和活动大陆边缘范围内。

含矿火山凝灰质岩、凝灰质硅质岩和石英脉岩则远离海沟,比较接近大陆板内拉张带初始裂谷环境(弧后盆地)。

新发现的埃达克质火山凝灰岩质页岩和埃达克质石英脉岩与区內的埃达克质花岗岩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

%Based on the geochemical data of more than 40 samples in ore-bearing igneous (magrnatic) rocks whthin Padang area ,Sumatra (Indonesia) ,this paper plots and demostrate some of the geochemical-tectonic setting discrimination diagrams by using the geochemical software of igneous petrology ,in order to explain the tectonic environments of igneous rocks in this area ,also to compare them to volcanic tectonic environments in adjacent area in west Sumatra nearby .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the volcanic-intrusive rocks formed in margin arc of continent or volcanic arc of continent and active continent margin ,whereas are ore-bearingtuff ,tuffaceous rocks and quartz gangues are formed in a tension zone or initial rift environment within-continental plate ( back-arc basin ) near trough .The new finding adakitic tuffaceous rocks and adakitic quartzgangues similar to adakitic granite are formed in arc of active continental margin .【期刊名称】《中国矿业》【年(卷),期】2014(000)008【总页数】9页(P92-99,109)【关键词】巴东-明古鲁地区;地球化学特征;岩浆构造环境和成因【作者】朱章显;杨振强;胡鹏【作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湖北武汉430223;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湖北武汉430223;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湖北武汉4302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88.1;P595苏门答腊岛巴东-明古鲁地区(下称:研究区)位于印尼苏门答腊岛中部,古生代以来的火山-岩浆活动十分强烈,近代活火山也很发育,是印度-澳大利亚板块俯冲于巽他陆架之下的结果(图1)。

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LOGAS砂金矿床地质特征

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LOGAS砂金矿床地质特征

1997年第4期 矿产与地质第11卷1997年8月M I NER AL R ESO U R CES A N D G EO L O GY总第60期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LOGAS 砂金矿床地质特征冯连顺(广东有色地质矿产研究所,广州510080)摘 要 印度尼西亚砂金资源丰富。

LO GA S 金矿床是印尼重要砂金矿床之一。

它位于苏门答腊金银溅金属成矿带的宽坦河流域的准平原化河谷堆积地带。

砂金矿受水系,中低山地形地貌格局和金物质来源的控制,赋存在特定的Q at 河流阶地和Q tpu 层位砂砾层中,层位稳定,矿床埋深5~12m ,砂金品位0.131~0.235g /m 3。

关键词 砂金矿床,地质特征,地貌,层位,印度尼西亚印度尼西亚金矿资源丰富,金矿主要分布在苏门答腊—爪哇溅金属成矿带、加里曼丹金成矿带,即板块过渡带和地台区。

Log as 金矿是个重要的砂金矿田,由多个矿区组成。

1 砂金矿床自然地理环境及开发历史Logas 砂金矿位于印尼苏门答腊廖内省Ihnlus 县Singne 区Log as 村。

矿区处于60~200m 低丘陵地带,山脊间谷溪树枝状流入Kampar kir 和Lndaiag ilil ;气候属热带气候,2~9月为雨季,降雨量1~18m m ,气温19.8~34.8℃,湿度57%~99%,有利砂金矿床的形成。

据记载,早在30年代,荷兰公司就曾在该地区采金,据BENGKALIS 公司在塞基奇河支流采金1060kg 、铂2.564kg (1942年~1945年)。

1954年后印尼政府组织开采。

1989年Log as 矿属美利高公司全权拥用,组织对878、765、868、870等区段勘探和生产,取得一定效益。

2 区域地质(1)该区域位于印度板块俯冲与欧亚大陆板块碰撞的过渡带,于苏门答腊岛的中部区域。

一级构造属中生代巽他陆核,其源南半球古大陆分裂北移的产物。

二级构造,则属巽他新生代2321996年5月10日收稿。

初论苏门答腊(印尼)的岩浆—构造旋回及其板块构造背景

初论苏门答腊(印尼)的岩浆—构造旋回及其板块构造背景

初论苏门答腊(印尼)的岩浆—构造旋回及其板块构造背景高小卫;吴秀荣;杨振强【摘要】本文将晚古生代以来苏门答腊火成岩划分出四个岩浆-构造旋回或岩浆活动期次(海西期、印支期、燕山期和喜山期),并讨论其板块构造背景.结果表明:分布于西苏门答腊地体海西期酸性侵入岩属于碰撞后地壳的火山弧Ⅰ-型花岗岩带,其火山岩为大陆拉张带(初始裂谷)中的安山-玄武岩系列,而分布在东苏门答腊地体的大多数酸性侵入岩具有S-型花岗岩的性质.印支期西苏门答腊地体侵入岩为Ⅰ-型花岗岩,属于火山弧花岗岩.印支期碰撞后板内岩浆活动带(廖内群岛—班加岛—勿里洞岛)的侵入岩以含锡S-型花岗岩为特色.燕山期以后的深成岩—火山岩活动的岩石类型和分布特征,受大陆拉张带(初始裂谷)及其相邻的洋岛的控制.燕山早期细碧岩属于陆缘裂谷火山岩.喜山期火山岩属于陆缘火山弧,其中橄榄玄粗岩落在洋岛玄武岩与洋中脊玄武岩(MORB)交界线附近.【期刊名称】《华南地质与矿产》【年(卷),期】2013(029)004【总页数】12页(P259-270)【关键词】岩浆-构造旋回;板块构造背景;苏门答腊【作者】高小卫;吴秀荣;杨振强【作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武汉430205;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武汉430205;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武汉43020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42+.4印度尼西亚是一个火山岛弧,自古生代以来岩浆活动频繁。

苏门答腊岛位于印度尼西亚的西部,构造上被划分为东苏门答腊地块和西苏门答腊地块。

侵入—火山岩岩浆是苏门答腊斑岩型铜、金和热液型锡、铅锌矿床的含矿母岩。

因此,研究苏门答腊岩浆-构造旋回及其板块构造环境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潜在的经济价值。

本文是国际合作研究项目的初步成果,目的在于应用岩浆-构造多旋回观点,对本区的板块构造背景作进一步探讨,建立比较完整的岩浆-构造演化史,以便对成矿规律进行总结。

1.1 地体划分依据和展布苏门答腊岛的构造格架是由一系列的微板块组成的构造体系。

印尼苏拉威西岛红土型镍矿的成矿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印尼苏拉威西岛红土型镍矿的成矿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付伟L 2,牛虎杰’,陈远荣‘,陈南春1,胡云沪1,张志伟1,李小龙1
1.桂林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541004 2.中山大学地球环境与地球资源研究中心,510275
捅要:“红士型”镍矿是当前全球镍资源开发利用的重点类型,科学研究意义重大。Kolonodale
矿床是东南亚红.十型镍矿带上的一处典型矿床,发育在印度尼西噩苏拉威两岛。矿床产在超基性岩 石风化壳中,野外成矿地质特征以红士化剖面内出现垂向分带最典型,自上而下可见紫色铁帽带、 黄色枯土带、灰绿色镍矿带和绿色基岩带等岩性序列。综合分析认为,母岩基础、气候背景、构造 体系,地形地貌等构成了红士型镍矿床发育的主要控矿要素,氧化作用、水解作用、碳酸作用等对 镍元素在表生环境卜的活化迁移起重要作用。该类矿床的成矿过程可概括性地理解为物理风化破碎、 蛇纹石化蚀变、黏十风化、红士风化、硅镁镍矿沉淀等五个成矿阶段。
关键词:“红士型”镍矿、硅镁镍矿、印尼 一、红土型镍矿的研究背景
镍矿石主要来自两种矿床类型:硫化物型和红十型,其中硫化物璀镍占总储量28%,而红十型 镍约占72%(E1ias,2002)。硫化物型镍矿床品位高、杂质少和易选冶,一直以来是镍产量的主要 来源。但是,当前国际上人多数硫化物型镍矿山(加拿大的萨德伯里、俄罗斯的诺列尔斯克、澳犬 利弧的坎博尔达、南1|的里腾斯堡)己面临矿山开采难度加大和保有储量急剧减少的危机。在硫化 物型镍矿床面临严重储量危机的形势F,全球镍行业已将资源开发利用的重点转移到红+型镍矿床 上(G1eeson et a1.。2003:千瑞江等,2008)。 长期以来,国内外地学界对红十型镍矿的研究并不重视,与硫化物型镍矿形成巨人反著。其原 冈是:一方面该类型矿床的开发利J}lJ程度低,制约了地质研究和找矿勘探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行业 内对表生成冈矿床研究存在一定偏见,认为其成矿机理简单,缺乏理论深度。但是,近年来以澳人 利哑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学者在该领域频频开展重大项目,在涉及红十型镍矿的矿石矿物学、矿床成 冈机理以及勘探技术方法等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E1ias,2002:Gleeson et a1.,2003; a1.,2006)。需要指出的是,当前对红十型镍矿的研究成果多来白撕澳、新喀 里多尼哑、巴两等少数地区。相比之下,在我国周边的东南Ⅱ红十型镍矿的研究报道并不多见。

苏门答腊_印度尼西亚_的火山岩及其地球化学_构造环境判别pdf

苏门答腊_印度尼西亚_的火山岩及其地球化学_构造环境判别pdf
46 ~ 8 Ma BAT13A BAT15 CUT45 )*# +,)*# 56.5 0.716 21.1 6.43 57.33 0.758 19.18 6.32 50.16 0.71 18.26 9.18 8.88 2.6 0.26 75246 ’(# % 67.92 0.47 16.1 3.79 0.18 4.53 4.76 75218 ’(# 79.75 1 12.42 0.75 0.4 0.01 4.11 266 75247 ’(# 57.54 0.7 14.42 5.83 0.48 4.12 2.24 344 100 286 5 169 43 5 WOY3 -.# 77.71 0.167 14.65 1.14 1.78 4.05 2.898 2.81 3.35 1.425 0.23 5.19 3.641 ×10 693 107 274 15 376 39 18 386.2 82.4 282.9 3.8 151 28.8 10.2 222.1 37.3 311.5 2 101 23.7 3 1 63.3 2.1 243.2 1.3 5.2 18.9 0.2 551.6 103.2 96.9 13.2 137 24.4 8.7 > R1448 50 0.77 18.23 3.09 4.8 6.07 2.48 0.13 ? R67 65.03 0.32 17.03 1.67 1.7 2.51 4.03 1.49 @ R21 60.02 0.53 18.49 2.00 2.70 2.26 6.16 4.03 A R36 59.36 0.67 16.87 2.92 3.7 2.96 2.47 2.69 R36 59.36 0.67 16.87 2.92 3.7 2.96 2.47 2.69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岩浆成矿作用及其矿石 2

岩浆成矿作用及其矿石 2

岩浆成矿作用及其矿石2008-8-6 17:01:15 中国选矿技术网浏览865 次收藏我来说两句岩浆是自然形成于地下深处的一种黏度较大的熔融体,其成分以硅酸盐为主,并含有重金属和挥发组分等物质。

极少数的岩浆为碳酸盐熔融体。

地下深处的岩浆在动力作用下,在向地壳上部运移和定位的过程中,发生各种分异现象,而使某些组分富集成矿的作用,称为岩浆成矿作用。

按照岩浆分异的性质和作用的特点,可将岩浆成矿作用分为结晶分异作用、熔离作用及爆发作用三种基本类型。

一、结晶分异作用及其矿石(一)结晶分异作用岩浆在冷凝过程中,不同的组分会按照一定的顺序先后结晶出来。

结晶顺序一般是按照矿物的晶格能、键性和生成热降低的方向进行的。

结晶分异作用就是指矿物按顺序进行结晶,并在重力和动力影响下发生分异和聚集的过程。

结晶分异作用成矿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有用矿物较早地从熔浆中结晶出来。

与其同时结晶或稍晚结晶的矿物是橄榄石、辉石、基性斜长石等硅酸盐矿物。

这些已结晶的矿物在重力作用以及岩浆内部对流作用的影响下,密度大的往下沉,密度小的往上浮。

从而,在岩浆下部或底部形成有用矿物和暗色硅酸盐矿物的富集带。

如有用矿物的含量达到了工业要求,即成为矿石(图1)。

岩浆发生结晶分异时,分异程度除了取决于矿物的密度外,还与晶出矿物的颗粒大小有关。

尤其是各种矿物的密度差异不大时,颗粒大小就起决定性作用,通常大颗粒比小颗粒易沉降。

此外,岩浆结晶过程中,若地壳构造活动强烈,侵入体规模较小,岩浆冷凝较快,则先结晶的有用矿物在岩浆流动过程中,形成不规则的条带状异离体,停积在岩浆流速减缓和流动受阻的地段富集成矿。

这种岩浆在流动过程中产生矿物成分的分异和聚集的作用,称为流动分异作用。

图1 结晶分异作用示意图a—岩浆开始结晶;b—早结晶的铁镁质矿物和金属矿物(黑色)向下沉,随后结晶的硅酸盐矿物(白色)位于上部;c—不同密度的矿物按重力关系占据各自的位置,含矿残浆向下集中; d—底部形成矿体,含矿残浆(点状图案)受动力作用形成贯入矿体上述岩浆结晶分异作用强调了有用矿物先结晶这一特点,形成的矿床称为早期岩浆矿床。

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Sarudik地区A型花岗岩锆石U-Pb年龄及其构造意义

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Sarudik地区A型花岗岩锆石U-Pb年龄及其构造意义

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Sarudik地区A型花岗岩锆石U-Pb年龄及其构造意义张海坤;胡鹏;曹亮;Armin Tampubolon;刘阿睢;程湘【摘要】苏门答腊岛位于印度尼西亚西缘,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印度-澳大利亚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的前缘地区,实武牙复式花岗岩体是该岛规模较大的花岗岩体,至今仍缺少高精度年代学研究,制约了对其岩石成因和区域构造演化的深入认识.本文对Sarudik地区实武牙岩体黑云母二长花岗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年龄测定,获得其年龄值为225.3±0.8Ma,表明成岩时代为晚三叠世.前人岩石地球化学研究指示其为A1型花岗岩,结合苏门答腊岛区域地质研究结果,晚三叠世实武牙地区总体处于陆内伸展环境,实武牙复式岩体Sarudik地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是中-晚三叠世苏门答腊岛局部地壳伸展减薄、岩浆上侵的产物.%Sumatra is located in the most west of Indonesia and is subject to the subduction of the India-Australia Plate beneath the Eurasian Plate .Sibolga ,one of the largest granites in Sumatra ,still lacks high-precision geochronologicalresearch ,which prevents the advance of knowledge in its petrogenesis and tectonic evolution .Biotite monzogranite from Sarudik area ,Sumatra was assigned to granite of A1 type by previous geochemical research .The present study conducted LA-ICP-MS Zircon U-Pb age analysis on the identical granite ,yielding an age of 225 .3 ± 0 .8 Ma and indicating its formation in late Triassic .Combined with the results from previous study ,it is proposed that Sibolga and adjacent areas were dominated by within-plate tectonic environment during late Triassic period ,which coincides with the results from regionally geological studies .It is further concludedthat late Triassic A1-type granite in study area is associated with locally crust extending and thinning throughout Sumatra during mid-late Triassic .【期刊名称】《中国矿业》【年(卷),期】2017(026)011【总页数】8页(P171-178)【关键词】LA-ICP-MS;锆石U-Pb年龄;A型花岗岩;实武牙;苏门答腊岛【作者】张海坤;胡鹏;曹亮;Armin Tampubolon;刘阿睢;程湘【作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 ,湖北武汉430205;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 ,湖北武汉430205;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 ,湖北武汉430205;印度尼西亚地质局 ,万隆40254;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 ,湖北武汉430205;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 ,湖北武汉43020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97+.3花岗岩是大陆地壳形成、演化、增生、改造和壳-幔相互作用等地球动力学过程的重要产物,具有重要的年代学意义,并记录有丰富的深部作用信息,被认为是揭示区域构造演化历史的“有效探针”[1]。

02岩浆及岩浆作用

02岩浆及岩浆作用
获取密度的方法:实验方法直接测定;或利用实验结果拟 合的密度公式进行计算。
2. 岩浆的粘度(η)(viscosity)
岩浆的粘度(η):剪切应力σ与应变速率de/dt的比值 (σ / de/dt)。反映流体流动的难易程度。
粘度的单位:Pa· s(帕斯卡· 秒),1 Pa· s相当于20℃时水 粘度的1000倍。
起源较浅的低温酸性岩浆往往形成中深成花岗岩体而来源较深的高温过热酸性岩浆则可喷出地表形成熔各类熔岩喷出温度的估算值引自carmichael1974夏威夷拉斑玄武岩11501225墨西哥玄武安山岩10201110刚果霞石岩980刚果白榴玄武岩1095新西兰辉石流纹岩860890熔岩熔接凝灰岩735780加里福尼亚流纹质熔岩790780冰岛900925新不列颠南西太平洋安山质浮岩940990英安质熔岩浮岩925880挥发分
流 体 水 甘油 沥青 橄榄玄武 岩 粘度(Pa· s) 1×10-3 1×100 1×107 3×102 温度(℃) 20 20 20 1200 流体 安山玄武 岩 钠长石 黑曜岩 SiO2玻璃 粘度(Pa· s) 3×103 4×103 1×1011 1×1011 温度(℃) 1200 1400 800 1300
3 岩浆的温度
直接测定的现代火山岩浆的温度:
基性玄武岩岩浆:1100-1250 ℃ 安山质岩浆:900-1100 ℃
流纹质岩浆:700-900 ℃
1)从基性岩岩浆到酸性岩浆,温度降低; 2)不同岩浆源区,要求的部分熔融温度有很大的差异; 3)岩浆的温度对岩浆的活动性有很大的影响。 起源较浅的低温酸性岩浆往往形成中深成花岗岩体, 而来源较深的高温(过热)酸性岩浆则可喷出地表形成熔 岩。
二.岩浆的形成与运移
1 岩浆的形成 2 岩浆的分凝 3 岩浆的上升与侵位

苏门答腊岛铁矿资料001

苏门答腊岛铁矿资料001

苏门答腊岛,巴当省巴散曼区铁矿勘查概况前言《印度尼西亚矿产资源股份有限公司》拥有矿区所有权,该矿位于苏门答腊巴当省,巴散曼区。

从雅加达- 巴东1.5小时的飞机路程,巴东- Pasaman Bangis)有346公里。

矿区拥有面积882.40公顷。

该矿居海边1公里如下图片1所示。

图片1图片2图片2,Bangis县政府办事处、乡村受托人及铺设道路状况。

一、区域地质区域地理:苏门答腊岛是位于巽他陆架(巽板),这里是一个欧亚板块延东南亚大陆与印度洋地壳接壤的西南边缘;爪哇海沟;苏门达腊西海岸(图3)向下俯冲发生在苏门答腊的第三系,引发在武吉弧岩浆的RESEN。

俯冲初,中二叠世在构造形成基础上,岩浆弧的路径延伸苏门答腊从东北到西南。

另包括三叠纪,白垩纪岩浆集层。

区域地质调查范围,包括有第四纪石炭二叠系年龄的岩石组成。

在苏门答腊暴露前,第三系岩可分为3个tektono组地层即:Tapanuli组地层、Peusangan组地层、Woyla组地层。

一般来说,Tapanuli组,为石炭二叠系覆盖西线,即使泥盆累积可能性最大。

batusabak 组地层站的比例最大,以其为主。

行成绿色片岩相变质岩石,。

第三woyla组为侵入岩、火山岩和沉积岩组成,演变为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和闪长岩。

图3,Tataan构造和印度尼西亚群岛的结构图4,Orogenesa山脉第三纪区域地貌:区域地貌褶皱结构,深受构造环境影响,是从俯冲印度洋板块衍生在欧亚大陆地壳和花岗火成岩侵入澳大利亚。

该领域已经由海水、雨水及河道流,自然景观所致形成高低不等的山体。

区域内的主要河流是巴塘贪婪,海拔高度介于0-175米。

在这方面可分为5种形态,即:地平面形形态。

崎岖不平的地形形态。

倾斜崎岖不平的地形形态。

丘陵形态。

陡峭的山体形态。

图5,矿点(KP)的开发区域斜坡地图区域地层最古老的岩石暴露有石英岩、石灰石岩。

有侵入岩,火山岩和沉积岩据称始新世第四纪。

这个地区的地层包括:变质岩、黑云母花岗岩、火山岩、泥沙冲积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即铜 - 金矿 成矿带 和锡矿 成 矿带) 摘要: 本文 介 绍了 苏 门答腊岛上 两个 成 矿带 的矿产分布, 岩 浆 岩的岩 石 类型和地球化学 特征。 根 据本 研究课题 在巴 东地区岩石 化学资 料, 本文 总结 了 铜 - 金矿 成 矿带 含 矿 母 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探讨 其 岩 浆 岩成 西 因和源 区 。 同时 , 将 其锡矿 成矿带岩 浆 岩的岩 石类型和地球化学 - 大 地构造环境 与其相 邻 地体 进行对比。 研究结 果 表明 : 形 成 于 活动 大陆 边缘 (ACM) 其岩 苏 门答腊 地体 的 铜 - 金矿成 矿带的 含 矿母 岩 为 SI- 型埃达克质 花岗 岩, 火山 弧 构造环境, (MASH) ‘ 锡岛’ 和 “暹缅 浆 物质主 要来 源 于俯冲 洋壳 板片 局 部熔融 叠加 上 弱的地 幔楔熔融 - 混染 作用 。而 东苏 门答腊 地 体 (S- 型) 物质源区来自 马 苏” 地体 的 锡矿带 含 矿 母 岩 为 过 铝 质 花岗 岩类, 其 形 成构造环境 为 碰 撞 带 的 弧 后 盆 地和 陆 内 裂 谷 , 地 壳重 熔 和岩 浆分异 。 地球化学 资 料表明, 该两 地体 具 有共 同 的深 部 岩浆源 区。 铜 - 金成 矿带; 关键词: 岩 浆作用 和 源区; 锡成 矿带; SI- 型花岗 岩; S- 型 花岗岩 ; 苏 门答腊岛 中图分类法: P5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3701(2015)02-136-15
第 31 卷 第 2 期 2015 年 6 月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of South China 华 南 地 质 与 矿 产
华 南 地 质 与 矿 产
Hale Waihona Puke Vol.31, No.2, 136-150 Jun., 2015 2015 年
doi:10.3969/j.issn.1007-3701.2015.02.003
岩性87sr86sri西花岗岩省锡成矿带西花岗岩省是与主要山脉花岗岩带相邻的另一条锡矿带位于中南半岛的中西部泰国的西北尼西亚境内值得怀疑因为上述锡岛花岗岩也是铜金矿成矿带西苏门答腊地体的岩浆岩地球化学分析资料证明分布于北苏门答腊省基性火山岩和活动大陆边缘陆缘火山弧花岗侵入岩的主量元素sio246286857mgo93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mineral distribution, igneous rock types and their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within two mineralization zones (i.e. Cu-Au- and Sn-mineralization zones). Based on the litho-chemical data taken from our research project, the authors summary the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ore-bearing igneous parent rock and discuses the magmatic origin and source area in Cu-Au-mineralization zone. Meanwhile, a comparison of rock types of magma and geochemistry-tectonic setting for Sn-mineralization zones in Sumatra Island to the adjacent Terrains is made here.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indicate that the ore-bearing parent rocks of Cu-Au mineralization zones in the West Sumatra Terrain are adakitic granitoids (SI-Type) were formed in the tectonic setting of volcano-arc in active continental margin (ACM) and the igneous matter came from partly melting of subducted ocean-slab plus weakly melting-assimilation within mantle wedge (MASH) ,Whereas the ore-bearing igneous parent rock in tin mineralization zones within the ‘tin island’ of East Sumatra Terrain as well as “Sibumasu Terrain” are peraluminum granitoids(S-Type) belonging to tectonic setting of backed arc basin or rift within continent after collision zone and were derived from the re-melting of crust and igneous fraction crystal. The geochemical data show that the East Sumatra Terrain and the West Sumatra Terrain may have the same deep igneous source area.
Gao X W, Wu X R and Yang Z Q. Magmatism and provenances of mineralization zones in Sumatra (Indonesia)and their comparisons to adjacent terrains. , 2015, 31(2):136-150.
苏门答腊岛 (印尼) 成矿带的岩浆作用和源区及其对比
吴秀荣, 高小卫, 杨振强
GAO Xiao-Wei, WU Xiu-Rong, YANG Zhen-Qiang
武汉 430205) (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 (Wuhan Center of China Geological Survey, Wuhan 430205, Chin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