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版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修订组负责人解读新课标
对2017版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解读
对2017版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解读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发展,新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也得以制定和实施。
2017版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全面更新和改革,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数学素养和创新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本文将基于新课程标准对其进行一番解读,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新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2017版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在课程设置上做出了一些重大调整。
新课程标准将高中数学分为必修部分和选修部分,共分为四个学期,包括“函数、极限与导数”、“数列和数学归纳法”、“微分与积分”、“平面向量和立体几何”、“概率与数理统计”、“数学建模”等板块。
此次调整充分考虑了数学学科的内在逻辑和学生的个性特点,更好地体现了数学学科的系统性和发展性,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多彩的知识和技能。
新课程标准在教学目标上也有了明显的调整和提高。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能够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他们的数学综合能力。
这一点与以往的课程标准相比,更加注重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标准强调了数学教学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为学生提供不同层次的数学教育和学习方案。
这种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更好地考虑到学生的差异化需求,使得每个学生在学习中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
新课程标准还注重了数学教学和现实生活的联系。
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更加注重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了数学在各个行业和领域的应用。
这种注重实际应用的教学方式,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动力,使得学生更加喜欢和热爱数学。
新课程标准在评价体系上也做出了一些调整。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不仅要考查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要考查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
对2017版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解读
对2017版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解读2017版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是我国教育部于2017年发布的一项新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旨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以下是对这一标准的解读。
一、课程目标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的实用性和实践性,旨在培养学生基本的数学思维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它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数学概念和技巧进行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具备数学建模和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学素养。
二、知识体系新课程标准重点强调对基础知识的全面理解和系统运用,注重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整体把握。
它将数学知识划分为数学思维基础、数与代数、函数与方程、几何与向量、统计与概率五个基本领域,要求学生在这五个领域中完善数学体系,使其对数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新课程标准提倡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它要求教师通过给学生提出具体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师需要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组织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五、评价方式新课程标准强调评价的多样性和综合性。
它要求采用多种形式的评价方法,包括考试、作业、实践活动、研究报告等,评价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评价结果应该是全面的,能够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六、对学生的影响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
它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数学基础知识和良好的数学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学生需要主动学习和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2017版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是一项重要的教育改革,旨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重视数学思维的培养和实际问题的解决,它促使学生在数学学科中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拓宽了学生的数学视野,提高了数学学科的实用性和实践性。
它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对2017版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解读
对2017版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解读2017版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是国家教育部制定的针对高中数学教学的新一代教学标准。
该标准重点关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数学运算和推理能力。
以下是对该标准的解读。
一、标准的背景和目的2017版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是在新时期背景下制定的,旨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生的发展需求,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新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标准的基本内容和特点1. 整体性和系统性:该标准以整体性和系统性为特点,将数学知识、数学方法、数学技能和学术素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注重知识与技能的整体运用。
2. 规范性和梯度性:该标准对数学学科的基本能力要求进行了规范,明确了学生在不同学段、不同学科的学习目标和能力要求,形成了一个逐级递进的梯度体系。
3. 探究性和实践性:该标准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探究和实践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新能力,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引入新的内容:该标准引入了一些新的数学内容,如数学建模、统计与概率等,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他们能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三、标准的教学要求和实施策略1.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和能力,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2. 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实践: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建模、数学实验、数学讨论和数学探究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3. 注重数学思维的培养: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推理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思路。
4. 培养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包括数学观念的形成、数学方法的掌握和数学技能的运用,使学生具备扎实的数学基础。
四、对标准的评价和展望2017版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适应了新时期的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对2017版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解读
对2017版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解读2017版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是为了适应新时代、新要求,推进高中数学教育改革而制定的。
本文将对2017版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进行解读,分析其重要性和特点。
2017版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在内容上进行了更新和调整。
新标准充分考虑了数学学科的内在逻辑和发展规律,保持了数学学科的学科性和逻辑性,突出了数学学科的应用性和趣味性。
新标准还增加了数学的应用能力培养,加强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和数学与其它学科的交叉应用,增强了数学的实践性和启发性。
这样的调整和更新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培养数学思维,提高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2017版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在方法上进行了创新和改进。
新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新标准还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课堂互动为特点的教学模式,倡导问题导向的学习,注重学生的思维与方法的培养。
这种方法的创新和改进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能力。
2017版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在评价与考核上进行了改革和完善。
新标准提出了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包括综合评价、能力评价和过程评价等。
这种评价方法的改革和完善将有助于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水平,提高评价和考核的准确性和公正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2017版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要适应新标准的要求,更新教学思想,提高教学能力。
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还要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配备适当的教学资源,提供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和培养数学思维。
2017版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解读,从内容、方法、评价与考核以及教师等方面对新标准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新标准的推出对于推进高中数学教育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对2017版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解读
对2017版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解读一、背景2017版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是根据新时代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的需求而制定的,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二、主要内容1.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包括数学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数学的应用能力。
2.知识体系新课程标准明确了数学的知识体系,以数的性质、函数、数列和逻辑推理为核心,形成了一套系统完备的数学知识。
3.知识要求新课程标准提出了数学知识的详细要求,包括具体知识点、知识体系的扩展和深化,以及数学应用的能力培养。
4.学科目标新课程标准明确了高中数学教学的学科目标,即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教学要求新课程标准对教学要求进行了明确,包括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和评价方式的确定。
三、解读1.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2017版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旨在通过数学教学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这也是新时代发展的需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2.强调数学的应用能力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的应用能力培养,不仅关注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加注重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样的教学方法也更符合学生实际需求,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效果。
3.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新课程标准提出了灵活运用教学方法的要求,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和运用适合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这样的教学方法更符合学生的发展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4.评价方式的改变新课程标准对评价方式进行了调整,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评价。
这样的评价方式更加全面客观,能够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水平。
四、结论2017版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是为了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求而制定的,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对2017版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解读
对2017版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解读2017版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是全国中小学数学教育的新指导标准,它在原有数学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了数学的重要性,充分体现了教育改革的新思路和新要求。
首先,新课程标准强调了数学教育的学科特点。
数学是一门涵盖广泛的科学,它应用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等领域,对人类的现代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传统教育中,人们经常将数学称为一门抽象的学科,但是,新的课程标准却提示我们,数学是一门需要感性理解和实践的学科,需要通过实际体验和思考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因此,教育者需要改变原有传统的教学方式,从理解和应用学科特点的角度出发,更加注重以学生为中心的探究式教学。
其次,数学教育的重点内容发生了变化。
传统上,数学教育注重学习知识和技能,但是新的课程标准却把重点放在了能力培养上。
这种能力培养不仅包括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如逻辑推理、创新思维、应用能力等。
这需要教育者改变教学方式,采用授课和引导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在探究和体验中逐步提高各方面的能力。
第三,数学教育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被强调。
从培养人才的角度出发,新课程标准对数学教育的社会价值进行了重新界定。
当代社会对数学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人才培养需要与社会需求相契合,前瞻性地进行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改进。
新的数学教育标准中,重点介绍了现代数学的应用和新领域,帮助学生接触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并通过学习掌握数学知识,培养其创新性思维和应用能力,为学生的将来作好人才储备。
总之,2017版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出现,将促使全国各地高中数学教育向更高质量、更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
教育者需要认真地思考如何贯彻新标准、实现新理念,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更为优质、全面的支持和指导。
对2017版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解读
对2017版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解读【摘要】2017版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引入为高中数学教学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本文从背景介绍和目的意义入手,介绍了新课程标准的重要性。
接着对新课程标准的内容进行概述,重点分析了其中的重点领域。
教学方法和策略方面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同时也强调了评价体系的重要性。
在培养目标实现方面,文章指出如何通过新课程标准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结尾部分总结了2017版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启示,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解读,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新课程标准,促进高中数学教学的持续优化和发展。
【关键词】2017版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解读、引言、背景介绍、目的和意义、正文、内容概述、重点领域分析、教学方法和策略、评价体系建设、培养目标实现、结论、启示、未来发展方向。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过去的教学实践中,高中数学课程往往被认为是内容繁杂、应试导向强烈的科目,学生普遍缺乏对数学知识的深刻理解和实际运用能力。
新课程标准的出台意味着对传统教学模式和内容设置的全面革新,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实际应用能力。
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教学理念和实践经验,结合当前社会的需求和发展趋势,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制订不仅是教育改革的需要,更是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这一背景下,对于我们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来说,深入理解与实践新课程标准,将对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推动学生全面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1.2 目的和意义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颁布是为了适应当前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需要。
其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和竞争。
通过这一新的教学标准,也旨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意义在于引领和推动数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通过这一新的教学标准,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对2017版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解读
对2017版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解读2017版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是根据新的教育理念和发展需求,对高中数学教学内容进行修订和更新的标准。
本文对这一新课程标准进行解读,从整体结构、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整体结构新课程标准采用了模块化教学的方式,共分为必修1、必修2、必修3和选修1、选修2、选修3共6个模块,每个模块包括若干个单元,每个单元都具有一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二、教学理念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育的综合性和应用性。
通过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应用数学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
知识与技能目标主要包括数学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数学语言的运用等。
数学思想方法目标强调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数学建模能力和数学证明能力的培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探究精神,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
四、教学内容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数与代数、函数与方程、几何与变换、统计与概率四个部分。
数与代数部分包括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程与不等式等内容;函数与方程部分包括函数的概念、函数的性质、函数的应用等内容;几何与变换部分包括图形的性质、几何变换等内容;统计与概率部分包括统计的基本概念和技巧、概率的基础知识和应用等内容。
五、教学方法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遵循问题驱动的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探究精神。
教师应该通过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和发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2017版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解读体现了新的教育理念和发展需求,在教学内容、目标和方法上都进行了改革和更新。
这一标准的实施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2017版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修订组负责人解读新课标
2017版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修订组负责人解读新课标整体把握课程抓住数学本质发展核心素养——访普通高中数学课标修订组负责人王尚志问:促进每个学生终身发展,数学课程承担着怎样的独特价值和贡献?王尚志:数学不仅是自然科学的重要基础,而且在社会科学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数学的应用已渗透到现代社会及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数学不仅是运算和推理的工具,还是表达和交流的语言。
数学承载着思想和文化,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人们获取数据和处理数据的能力都得到很大的提升,伴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人们常常需要对网络、文本、声音、图像等反映的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这使数学的研究领域与应用领域得到极大拓展。
学生的终身发展离不开良好的思维品质,特别是理性思维和科学精神,而数学在形成人的理性思维、科学精神和促进个人智力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学生的终身发展还离不开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这方面,数学课程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们在课程目标设置中,把“提高从数学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简称“ 四能”)”、“不断提高实践能力,提升创新意识”作为课程目标。
其中,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意识的核心,分析和解决问题是实践能力的表现。
我们把“数学建模、数据分析”作为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把“数学建模活动与数学探究活动”作为一条贯穿课程始终的内容主线;在评价考试建议中,要求保证“一定数量的应用问题”,“重点考查学生的思维过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等;通过这一系列具体措施,让促进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素养的发展实实在在落在数学课程中。
数学对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也起着积极的作用。
比如:通过数学的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数学能帮助学生探寻事物的变化规律,增强社会责任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
对2017版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解读
对2017版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解读高中数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阶段,也是整个数学学科的关键阶段。
2017版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出台,对于我国高中数学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新课程标准的出台,不仅对于教育教学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数学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将对2017版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进行解读,希望能够对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学生有所帮助。
一、新课程标准的背景和意义2017年,我国教育部发布了《普通高级中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2017年版)》,这是对2003年版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改革和完善。
新课程标准的出台,是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适应当前社会发展、学生需求和教育改革的需要。
新课程标准的出台,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
新课程标准的意义在于,它对教育教学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课程标准突出了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要求教育教学工作者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还要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对教育教学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更加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提倡灵活的教学方法和多样化的评价方式。
二、新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和改革方向1. 主要内容新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课程理念、课程结构和教学要求。
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数学思维能力、数学方法能力、数学实践能力和数学情感态度。
课程理念强调“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和“强基固本、拓展延伸、提高素质”。
课程结构包括基础篇、拓展篇和选修篇。
教学要求强调“主题丰富、内容充实、方法新颖、评价多样”。
2. 改革方向新课程标准的改革方向主要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
课程目标突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
课程内容突出了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和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新修订《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核心素养版)》的解读与思考精选全文
二、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
(一)课程性质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门科学; ◆数学承载着思想和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基础,并且在社会科学中发挥越来
越大的作用; ◆数学的应用已渗透到现代社会及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高中数学课程具有基础性、选择性和发展性; ◆高中数学课程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创造条件。
四、课程结构
(一)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
(二)内容变化
• 删减部分:算法、流程图;参数方程与极坐标;绝对值不 等式、柯西不等式以及排序不等式等;线性规划;微积 分;四种命题及其关系、三个逻辑联结词;几何概率模 型;推理和证明;数学归纳法作为了选学内容,不作考 试要求。
• 增加部分:数学应用(数学建模活动与数学探究活动); 数据相关性;选修课程(为学生发展数学兴趣提供选择, 为大学自主招生提供参考,本部分不作为全国统一高考 内容)。
(二)基本理念
1.学生发展为本,立德树人,提升素养
高中数学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 务,培育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提升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高中数学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都能获得良 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优化课程结构,突出主线,精选内容
数学课程体现社会发展的需求、数学学科的特征和学生 的认知规律,发展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 学业质量是学生自主学习与评价、教师教学活动与评价、 教材编写的指导性要求,也是相应考试命题的依据。
(二)学业质量水平
• 数学学业质量水平是六个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水平的综合 表现。
• 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三个水平”(质量描述)和“四 个方面”(情境与问题,知识与技能,思维与表达,交 流与反思)
对2017版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解读
对2017版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解读
2017版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对于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对这一标准进行解读。
一、课程设置
2017版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将高中数学分为数学分析、几何与代数、数理方法三个部分。
数学分析包括函数与极限、导数与微分、积分与定积分等内容,几何与代数包括向量与几何、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平面解析几何、复数及其几何等内容,数理方法包括概率与数理统计、数学建模与思维方法等内容。
这种分科篇章式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了更为清晰的知识框架,有利于学生形成全面的数学学科思维,更好地掌握数学的基本概念、方法与技能,构建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
二、素质培养
2017版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着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和应用能力。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数学思维能力:鼓励学生有创造性的思考和总结,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探究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注重发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应用能力:强调在数学学科中知行合一,尤其是将数学运用到实际问题中,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样的教学理念,有利于形成全面发展的人才,更好地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
三、教育内涵
2017版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也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素质。
将数学与现实联系起来,强调数学的社会价值和人文价值。
通过拓展学生的数学实践和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
总之,2017版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不仅重视理论知识的掌握,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核心能力,使学生成为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对2017版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解读
对2017版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解读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是国家教育部制定的,针对目前中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现状,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和升级。
这个新课程标准涉及到了很多方面,包括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等。
本篇文章就来对这些方面做一个简单的解读。
一、课程目标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了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包括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数学知识和数学文化等方面。
同时,这个新课程标准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包括数学分析、数学建模和数学推理等方面。
总体来说,这个新课程标准希望通过学习高中数学,让学生具备较为全面的数学素养和数学能力,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数学基础。
二、教学内容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对教学内容做了较大程度的调整,包括增删、调整等方面。
新课程标准所涉及到的教学内容大致分为数学分析、数学代数、数学几何和数学统计等四个方面。
同时,在每个方面的要求和内容也有所调整,比如在数学分析方面,强调了对函数的连续性、可导性和极值定理等方面的掌握;在数学代数方面,强调了对复数和矩阵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注重通过探究式教学、研究式学习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
同时,还注重了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比如小组合作学习、课堂实践操作、网上学习等等。
总体来说,新课程标准希望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力,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四、考核方式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注重了学业水平考试、素质评价和综合实践活动等多种考核方式的运用。
除了单纯的学习成绩评价外,新课程标准还注重通过多方面的素质评价,了解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表现,为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提供更加全面的参考。
综上所述,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出台,对于解决当前中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在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相信这个新课程标准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让学生们更好地学习数学,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对2017版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解读
对2017版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解读2017版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是教育部为适应社会发展变化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对高中数学课程进行修订和更新的一项重要文件。
下面是对该标准的解读。
一、标准的背景和意义高中数学是学生终身学习数学的基础和桥梁。
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数学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大。
2017版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出台,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这次修订的目的是通过调整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能力,打好数学基础,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使他们能够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并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标准的核心理念和指导思想2017版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强调数学与实际问题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注重数学与其他学科的有机结合、重视数学思维的培养和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要将数学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还要注重数学与其他学科的有机结合,促进跨学科能力的培养。
三、标准的主要特点1. 知识的全面性和系统性: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数学知识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通过引入新的知识点和内容,增加数学的可应用性和实用性,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2. 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以采用案例教学、问题导入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
3. 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新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除了传授知识外,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设计情境性的学习任务和项目,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他们能够熟练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标准的具体要求1. 知识内容的调整和更新:新课程标准调整了高中数学的知识内容和难度。
新增了一些内容,包括数学建模、统计与概率、几何与形象等方面的知识。
对2017版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解读
对2017版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解读2017年,我国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正式发布,这标志着高中数学教育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新课程标准突出了学生的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充分反映了人才培养目标和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
本文将对2017版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进行解读,希望能够对广大教师和学生有所帮助。
一、课程理念2017版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做到人人尽其才”。
这一理念体现了个性化教学的要求,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差异性进行灵活的教学安排,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
这也意味着教师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学习能力,而不仅仅是灌输知识。
二、知识结构新课程标准对数学知识结构进行了重新规划和调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脉络鲜明,突出重点。
新课程标准规定了数学的核心内容,明确了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要求,使得教学更加有针对性,学生的学习更加系统和有条理。
2. 知识的纵向与横向扩展。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要能够灵活运用知识进行横向扩展和纵向延伸,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和解决问题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方法1. 注重启发式教学。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通过启发性教学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2. 强调探究性学习。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和实践来理解数学概念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多媒体辅助教学。
新课程标准强调利用多媒体和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兴趣。
四、评价方式1. 多元化评价方式。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不仅要通过测试和考试来评价学生的学业水平,还要通过作业、实验、研究性学习等方式来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2. 注重过程评价。
新课程标准强调对学生学习的过程进行评价,重视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思维过程,而不是只关注学生的得分和成绩。
对2017版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解读
对2017版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解读
2017版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对于数学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对该标准进行解读,包括课程理念、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
新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数学建模能力。
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不仅要熟悉计算和应用基础知识,
还要掌握数学的基本概念和思维方式,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创造力。
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分
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能够将数学应用于现
实世界中。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课程结构。
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部分,为学生提供了更
多的选择空间。
必修课程内容包括数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为学生打下数学学科的基础。
选修课程则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方向和深入学习的机会,帮助学生培养自己的兴趣和特长。
选修课程内容涵盖了数学的各个领域,包括数学分析、数论、几何和概率统计等。
通
过选修课程,学生可以选择他们感兴趣的数学领域进行深入学习。
新课程标准明确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新课程强调数学教育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教
学内容既包括基本概念和技能的教学,也包括问题解决和实践应用的教学。
教学方法上,
新课程标准提倡探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法。
学生要参与到问题的探索和解决中,通过
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
对2017版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解读
对2017版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解读2017版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是我国教育部颁布的一项指导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文件。
该标准的出台旨在进一步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新能力,适应现代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该标准对高中数学教学的目标进行了明确界定。
标准指出,数学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数学素养和数学创新意识。
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方面,标准强调应重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推理思维、运算思维和问题解决思维能力。
在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方面,标准要求学生具备数学知识体系、数学应用能力、数学实践能力和数学文化意识。
标准还要求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即培养学生的数学发现、数学探究和数学思辨的能力。
为实现上述目标,2017版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五个方面的基本要求。
强调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
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际问题的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标准要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推理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方法和技巧。
标准要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计算和证明方法,培养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标准要求教师加强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的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数学文化意识。
标准要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对数学本质和数学价值的认识,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在教材内容方面,2017版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三个层次的教学内容,即必修教学内容、选修教学内容和实践活动。
必修教学内容包括数与代数、函数与方程、几何与变换、统计与概率四个模块,选修教学内容则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设置了不同的选修方向。
实践活动则强调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017版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对高中数学教学进行了全面的指导和改革,明确了教学目标和要求,重视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注重数学方法和技巧的培养,强调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以及数学兴趣和数学文化意识的培养。
对2017版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解读
对2017版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解读【摘要】这篇文章将从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对2017版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进行解读。
在将介绍背景信息和课程标准的目的。
正文部分将分析课程目标、解读课程内容、探讨教学方法、说明评估方式并提出师资培训建议。
结论部分将总结新课程标准的意义,并展望未来发展。
这篇文章旨在帮助读者更深入了解新课程标准,指导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质量,促进高中数学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解读、引言、背景介绍、目的说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评估方式、师资培训、结论、意义、发展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一、引言在新课程标准中,强调了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新课程标准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
通过对2017年版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解读,可以更好地了解课程的设置目的和意义,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有效的教学指导和学习方向。
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希望能够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更加丰富和多样化的教育资源,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提升。
1.2 目的说明目的说明:2017版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制定旨在更新和优化现有的数学教育内容,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学科能力。
通过引入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和经济的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新课程标准也旨在促进学生的科技素养,培养他们处理现实问题和应对未来挑战的能力。
通过对数学知识的结构调整和内容更新,新课程标准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动力。
新课程标准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数学人才,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和挑战。
2. 正文2.1 课程目标分析2017版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了数学课程的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详细分析课程目标,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数学,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动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版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修订组负责人解读新课标2017版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修订组负责人解读新课标整体把握课程抓住数学本质发展核心素养——访普通高中数学课标修订组负责人王尚志问:促进每个学生终身发展,数学课程承担着怎样的独特价值和贡献?王尚志:数学不仅是自然科学的重要基础,而且在社会科学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数学的应用已渗透到现代社会及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数学不仅是运算和推理的工具,还是表达和交流的语言。
数学承载着思想和文化,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人们获取数据和处理数据的能力都得到很大的提升,伴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人们常常需要对网络、文本、声音、图像等反映的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这使数学的研究领域与应用领域得到极大拓展。
学生的终身发展离不开良好的思维品质,特别是理性思维和科学精神,而数学在形成人的理性思维、科学精神和促进个人智力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学生的终身发展还离不开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这方面,数学课程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们在课程目标设置中,把“提高从数学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简称“ 四能”)”、“不断提高实践能力,提升创新意识”作为课程目标。
其中,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意识的核心,分析和解决问题是实践能力的表现。
我们把“数学建模、数据分析”作为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把“数学建模活动与数学探究活动”作为一条贯穿课程始终的内容主线;在评价考试建议中,要求保证“一定数量的应用问题”,“重点考查学生的思维过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等;通过这一系列具体措施,让促进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素养的发展实实在在落在数学课程中。
数学对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也起着积极的作用。
比如:通过数学的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数学能帮助学生探寻事物的变化规律,增强社会责任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
此外,普通高中数学课程还可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创造条件。
数学教学中不仅关注如何帮助学生学会知识、技能、思想、方法,更关注如何引导学生会学习、会思考、会应用,这是学生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的基本保证。
问: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如何凝练出来的?请您从我国数学课程发展的角度谈谈。
王尚志:中国课程发展经历了从知识立意到能力立意,从能力立意到素养立意的过程。
数学课程体现得尤为明显,1963年5月出版的《全日制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草案)》在课程目标中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数学三大能力,即计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2003年出版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目标中,把三大能力拓展为五大能力,即空间想象、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增加了抽象概括和数据处理能力。
修订组研究了世界上主要国家关于“能力”“素养”的内涵,结合中国的文化特点、课程发展,这次提出六个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
这是又一次拓展,它们涵盖了实验稿提出的五大能力,增加了数学建模,同时把“能力”内涵进行了拓展,强调了“思维品质”在学科核心素养中的作用,形成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问: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有怎样的关系?王尚志:课程目标首先要求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简称“四基”);其次,在应用数学的过程中提高从数学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简称“四能”);进而在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这两个过程中发展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等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最后,能够会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会用数学思维思考世界,会用数学语言表达世界(简称“三会”)。
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是课程目标的集中体现,“三会”是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外在表现。
通过普通高中数学课程的学习,我们不仅希望学生能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更希望学生能树立敢于质疑、善于思考、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不断提高实践能力,提升创新意识,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
可以看出,在整个数学课程标准中,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处于中心地位。
问:为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修订后的标准在课程结构上,特别是选修部分做了哪些具体设计?王尚志:高中课程设置了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种课程类型,突出了普通高中课程具有选择性的基本特征。
实验稿提供了丰富的选择内容,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例如:选择性与大学教育脱节、没有评价机制、没有发挥选择性应有的作用等。
新标准重新思考了选修课程的课程定位、设置原则、课程结构,把选修课程分为A、B、C、D、E五类。
A课程是供有志于学习数理类学生选择的课程;B课程是供有志于学习经济、社会类和部分理工类学生选择的课程;C课程是供有志于学习人文类学生选择的课程;D课程是供有志于学习体育、艺术(包括音乐、美术)类学生等选择的课程;E课程是学校根据自身的需求开发或选用的课程,也可以是社会团体为中学生开发的课程。
包括拓展视野、日常生活、地方特色的数学课程,还包括大学数学的先修课程等。
这些课程为学生确定发展方向提供引导,为学生展示数学才能提供平台,为学生发展数学兴趣提供选择,为大学自主招生提供参考。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志向和大学专业的要求选择学习其中的某些课程。
问:和实验稿相比,普通高中数学课程不再强化模块化的内容结构,请问是如何考虑的?王尚志:实验稿的课程内容采取了模块化的内容结构,这种设置没能很好地反映数学学科的规律。
修订组认真地分析了国内外高中数学课程的内容结构,分析了大学不同专业的数学课程内容,结合本次修订的核心思想——“基于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整合数学课程。
在新标准中,我们采用了“主线-主题-核心内容”的课程内容结构,设置了函数、几何与代数、统计与概率、数学建模活动与数学探究活动四条主线,并把四条主线贯穿在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课程中。
其中,把“数学建模活动与数学探究活动”作为主线是又一个突破,完善了实验稿“数学建模活动与数学探究活动”内容的不足,给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设置了专门的课时,设计了评价方式,并要求把完成的结果放入综合评价档案袋中。
这些设计体现了新标准对数学实践和创新意识的重视。
问:发挥课程标准对考试评价的引领作用至关重要,为此,新标准中对评价考试提出怎样的建议?王尚志:在实验稿实施过程中,数学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一线教师最强烈的意见是课程标准与考试脱节,本次修订根据中央和教育部的要求,把新标准作为教育改革的“龙头”和学生发展的“路线图”,作为指导教学、评价的依据。
首先,研制提出了数学学业质量要求。
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普通高中数学课程相应阶段的学习之后,对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表现的总体描述,是应该达到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是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水平与课程内容的有机结合。
学业质量要求是学生自主学习与评价、教师教学活动与评价、教材编写的指导性要求,也是相应考试命题的依据。
我们将数学学业质量分为三个水平:数学学业质量水平1是高中毕业应当达到的要求,也是高中毕业的数学学业水平考试的命题依据;数学学业质量水平2是高考的要求,也是数学高考的命题依据;数学学业质量水平3是基于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课程的某些内容对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提出的要求,可以作为大学自主招生的参考。
高等院校招生评价,特别是自主招生评价,除了高考的成绩外,建议还要参考学生参加社会活动的评价、学生完成的研究报告或者小论文、选修中各类课程的成绩、大学先修课的成绩等等。
新标准对于高考和学业水平考试也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例如:命题时,应有一定数量的应用问题,还应包括开放性问题和探究性问题,重点考查学生的思维过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问题情境的设计应自然、合理。
开放性问题和探究性问题的评分应遵循满意原则和加分原则,达到测试的基本要求视为满意,有所拓展或创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加分。
要关注试卷的整体性,处理好考试时间和题量的关系,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逐步做到在不增加题量的前提下延长考试时间,或在不延长考试时间的前提下减少题量。
逐步减少选择题、填空题的题量;适度增加试题的思维量;关注内容与难度的分布、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比重与水平的分布;努力提高试卷的信度、效度和公平性。
问:新标准在引导初高中过渡上有怎样的体现?王尚志:学段间的过渡问题是教育中客观存在的问题,反映了不同学段学生的心理特征,在某种意义下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解决初高中过渡问题时只考虑知识层面,采取的主要方法是补课。
修订组认为在初高中过渡过程中,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学习心理、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于是修订组从心理、习惯、方法等多角度关注初高中过渡问题,在新标准中设置了“预备知识”。
以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内容为载体,结合集合、常用逻辑用语、相等关系与不等关系、从函数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二次不等式等内容的学习,为普通高中数学课程的学习做学习心理、学习方式和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准备,帮助学生完成初高中数学学习的过渡。
问:作为修订组负责人之一,您认为落实新标准需要突破的重点在哪儿?王尚志:新标准颁布之后,最重要的任务是实施,要把其倡导的理念落实在日常教学中,落实在考试评价中,落实在教师专业发展中,落实在学校建设和发展中。
在落实数学课程标准的过程中,我们认为有三个需要重点突破的问题。
第一,开展基于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
希望教师能从一节一节课跳出来,进行主题式教学(深度学习)设计和实施,因此,新标准特别强调“把握数学本质”“注重主题(单元)教学”“重视情境创设和问题提出”。
第二,实施基于核心素养的考试评价。
要考查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就要重视日常评价与考试评价相结合,重视过程,评价形式多样化,评价主体多元化;在考试命题时,要有一定量的开放题,并重视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
第三,关于“数学建模活动与数学探究活动”的实施和考试评价。
很多教师对数学建模活动的理解停留在大学期间学习的数学建模,从主观上觉得很难,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实施“数学建模活动”教学的积极性,需要加强对“数学建模活动”的培训,更新教师观念。
考试中如何考“数学建模活动与数学探究活动”是对整个数学教育界提出的挑战。
文章与图片来源于《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第1期,转载需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