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界优质教案(第一课时)
《老山界》优秀教案汇总
《老山界》优秀教案汇总2篇《老山界》优秀教案汇总(一)第一课时教案教案名称:探究《老山界》的核心主题及文学特点适用年级:初中八年级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和把握《老山界》的核心主题;2. 能够分析《老山界》的文学特点;3. 能够运用文学理论解读《老山界》。
教学重难点:1. 掌握《老山界》的核心主题;2. 理解并分析《老山界》的文学特点。
教学准备:1. 《老山界》的全文材料;2. 黑板、粉笔。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询问学生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引发学生对主题的思考。
步骤二:核心主题探究(15分钟)1. 学生阅读《老山界》第一节,体会其中描写人与自然关系的片段,并找出文中的关键词汇。
2. 学生分组讨论并整理,归纳出《老山界》的核心主题。
3. 学生展示并互相交流各自的归纳结果,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老山界》的核心主题。
步骤三:文学特点分析(20分钟)1. 学生阅读《老山界》的全文,重点关注作者的叙述方式和描写技巧。
2. 学生分组讨论并整理,归纳出《老山界》的文学特点。
3. 学生展示并互相交流各自的归纳结果,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老山界》的文学特点。
步骤四:文学理论解读(15分钟)1. 教师向学生介绍常见的几种文学理论,如主题主导理论、意象主导理论等。
2. 学生根据已经掌握的《老山界》的核心主题和文学特点,应用适当的文学理论进行解读。
步骤五: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进行小结,并布置阅读《老山界》的作业,要求学生自主思考并写下自己对于《老山界》的理解。
教学延伸: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其他与人与自然关系相关的文学作品,拓展对主题的理解,并进行文学鉴赏和写作。
第二课时教案教案名称:论述《老山界》中人与自然的关系适用年级:初中八年级教学目标:1. 能够分析《老山界》中人与自然的关系;2. 能够提出自己对《老山界》中人与自然关系的看法。
教学重难点:1. 理解并分析《老山界》中人与自然的关系;2. 能够自主提出自己对《老山界》中人与自然关系的看法。
《老山界》教学案例(优秀4篇)
《老山界》教学案例(优秀4篇)《老山界》教案篇一目的要求知识与能力:能说出课文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材料的特点,写出并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了解课文内容,说出文章主旨。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并学习红军不怕艰难险阻的英雄气概和乐观主义精神。
重点难点重点:了解课文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材料的特点。
难点: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感受红军不怕艰难险阻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方法朗读、讨论、交流、总结教具多媒体课件学情分析教学步骤一、激情导入(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热情)二万五千里长征中英勇的红军战士克服了重重困难,越过了万水千山,胜利到达陕北。
红军翻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就是老山界。
这座山高三十里,悬崖峭壁,十分险峻,可我们的红军战士却勇敢地翻过去了。
大家想听听这段故事吗?那就请亲身经历过这次翻山战斗的一位老红军给我们讲讲吧。
二、检查预习(了解预习情况,掌握字词)1、同学们在课前早已预习了文本,想要表现的心情一定非常迫切了吧!来,展示一下吧!二次备课教学步骤(指名学生回答,其他同学补充)惊惶(huáng)、篱笆(líba)、缀(zhuì)、酣然入梦(hān)咀嚼(jǔjué)、矗立(chù)、蜷(quán)、骨碌(gūlu)呜咽(yè)、打着颤(zhàn)、马匹(p?)、澎湃(péngpài)(以上环节旨在督促学生养成认真预习的好习惯)三、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用一句话概括故事内容。
明确:红军长征途中翻越老山界。
2、写文章首先得有条有理、顺序清楚。
聪明的你是否已经发现文章的顺序了呢?一起讨论一下吧!(学生跳读、勾画,意在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讨论、明确:全文除首尾两段外,中间一大部分就是按照翻越老山界的时间和空间顺序来写的。
时间变化:“下午才动身——天色晚了——天黑了才到山脚——满天都是星光——半夜里——黎明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两点多钟——直到宿营地”。
初中语文七下第二单元《老山界》第一课时教案.docx初中语文七下第二单元《老山界》第一课时教案
老山界(第1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本文所写事件的历史背景,把握文本主要内容。
2.梳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把握文章的叙事线索。
3.初步感受红军坚强的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学习重难点】重点:梳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把握文章的叙事线索。
初步感受红军坚强的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难点:把握文章的叙事线索;初步感受红军坚强的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学习方法】阅读法探究法【学习过程】新课导入播放视频新课学习一、预习反馈(一)作者简介陆定一(1906—1996),江苏无锡人,中国共产党宣传战线的领导人。
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6年毕业于上海南洋大学,后任共青团中央宣传部长,共青团驻少共国际代表。
长征时,在红军第一方面军“红章”纵队政治部宣传部工作,后任红军政治部宣传部长。
见过后,任中共第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第十一届中央委员,第十二届、十三届中顾委常委。
(二)写作背景1934年10月,中央革命根据地(江西)的中国工农红军开始长征,主力8万6千多人连续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于12月间越过广西东北角的老山界,又以超乎寻常的勇毅,突破乌江、金沙江、大渡河三道天堑,爬雪山,过草地,于1935年10月,胜利到达陕北,完成了史无前例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老山界是当年红军长征途中翻越的第一座大山。
其主峰海拔2141.5米,为华南第一高峰,素有“五岭极顶,华南之颠”之美誉。
本文写的是红军于1934年冬翻越这座难爬的高山——老山界的情景。
(三)读读写写歇.歇脚(xiē)惊惶.(huáng) 苛.捐杂税(kē) 缴.(jiǎo) 攀.谈(pān)酣.然入梦(hān) 蜷.(quán) 呜咽.(yè)惊惶:惊慌。
攀谈:闲谈。
奇观:雄伟美丽而又罕见的景象或出奇少见的事情。
矗立:高耸地立着。
细切:形容声音细微急促。
呜咽:(流水、丝竹等)发出凄切的声音。
澎湃:形容波浪互相撞击。
老山界优质教案(第一课时)
《老山界》教学详案第一课时一、深情导入毛泽东的诗《七律·长征》中,讲到了雄伟险峻的五岭,五岭里面有一座山岭叫越城岭,这座山悬崖峭壁,十分险峻,是五岭中最险的一座山,也是红军翻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它也被称为老山界。
红军战士是怎样翻越这座难翻的山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听听亲身经历过这次翻山战斗的一位老红军的讲述吧。
二、初读感知(一)检查预习1.给加点的字注音并准确地熟读三遍。
欺侮(wǔ) 骨(gū)碌澎湃(péng pài)呜咽(yè) 点缀(zhuì) 盛(chéng)饭蜷缩(quán) 咀嚼( jué) 苛(kē)捐杂税酣( hān)然入梦落là)得很远2.根据下列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A.形容波涛互相撞击。
(澎湃)B.极陡峭不能攀援的山崖。
(峭壁)C.罕见的美好景象。
(奇景)D.甜美、畅快地入睡。
(酣然入梦)3.写出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手法。
A.我们顶着天啦!(夸张)B.路上有几处景致很好,浓密的树林里,银子似的泉水流下山去,清得透底。
(比喻)C.远远地还听见敌人飞机的叹息,大概是在叹息自己的命运:为什么不到抗日的战线上去显显身手呢?(比拟、反问)(二)放朗读录音,学生速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要求用一句话概括故事内容。
提示:我们概括事件时,一定要抓住事件的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读完课文,请你先找出本文记叙的六要素。
时间:从第一天的下午到次日的下午地点:长征路上老山界的山脚下和老山界的整个山路中人物:红军某部的干部和战士起因:红军总部决定翻越老山界(1)经过:红军战士历经艰险翻山(2-32)结果:红军取得了翻山的胜利(33)4.请同学把这六要素用最简洁的一句话概括出来。
明确:红军在长征途中翻越老山界。
三、合作探究1.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作者以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为顺序记叙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
老山界教案 《老山界》教案优秀4篇
老山界教案《老山界》教案优秀4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这里的4篇《老山界》教案是作者小编为您分享的老山界教案的相关范文,欢迎查看参考。
《老山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热爱长征的革命传统。
2、理解一些词语的含义,赏析精彩的语段。
[重点难点]1、重点:学习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记叙事件、安排层次的方法。
2、难点:理解生动描写对表达中心的意思的作用。
[教学时数]二课时一课时一、导入1、导语二万五千里长征,历时一年,震惊中外。
英勇的红军战士克服了重重困难,越过了万水千山,胜利到达陕北。
同学们,你们知道红军翻过的一座难走的山是哪一座吗?那就是老山界。
这座山高三十里,悬崖峭壁,十分险峻,可我们的红军战士却勇敢地翻过去了。
大家想听听这段故事吗?那就请亲身经历过这次翻山战斗的一位老红军给我们讲述吧。
二、在学生预习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感知文章,要求用一句话概括故事内容。
讨论、明确:红军长征途中翻越老山界。
三、探究学习㈠明确顺序安排1、写文章首先得有条有理、顺序清楚。
本文以什么为顺序呢?(时间变化、地点转移)2、要求学生在文中找出表明时间、地点的词句。
㈡了解事件经过。
填表说明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
时间地点人物活动一天(上午傍晚天黑夜黑半夜)第二天(黎明以后下午)㈢理清结构层次。
1、提问:记叙一件事,文章结构一般如何安排?交代起因,记叙经过,说明结局。
分三部分:交代决定翻越老山界(一自然段);记叙翻越老山界的经过(2—33段);说明老山界比起其它“小得很”(34段)。
一、作者以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为顺序记叙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
但翻越老山界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其“难”表现在哪些方面呢?㈠引导学生细读课文,全面思考。
走路难、睡觉难、吃饭难、处境难㈡对于这些困难,课文是怎样描述的?(要求学生跳读、勾划、概括)。
《老山界(第一课时)》教案
《老山界(第一课时)》教案基础过关全练1.下列词语的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瑶.民(yáo) 督促峭.壁(qiào) 惊惶B.咀嚼.(jiáo) 灌输欺侮.(wǔ) 道谦C.歇.脚(xiē) 闪砾呜咽.(yàn) 搀扶D.攀.谈(pān) 悬涯矗.立(zhù) 聚集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这个小山村的夜里,总有一些不可捉摸....的声响。
B.在旧社会,沉重的苛捐杂税....压得百姓们喘不过气来。
C.同学们劳动了一天,天一黑就都酣然入梦....了。
D.小明是我们的班长,他每天都要处理很多班级事务,真是鞠躬尽瘁....啊!....,死而后已3.下列语句有语病的一项是( )A.1934年冬,中央红军在突破敌人的湘江封锁线后,翻越了“长征中所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老山界。
B.红军一路上跨越千山万水,历尽艰辛。
C.红军战士坚强的意志,是保证长征胜利与否的关键。
D.同学们看完电影《四渡赤水》后,纷纷表示要学习红军战士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
4.下列句子中引号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中央苏区红军的第五次反“围剿”作战在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指挥下失败了。
B.回头向来路望去,那些小山都成了“矮子”。
C.我们已经超过自己的纵队,跑到“红星”纵队的尾巴上。
D.队伍挤得紧紧的,站累了,就在路旁坐下来,等前头喊着“走,走,走”,就站起来再走。
能力提升全练5.(2023山东枣庄峄城荀子学校月考,16—18)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1)—(3)题。
(10分)老山界(节选)陆定一①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
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
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
②大家都知道这座山是怎样地陡了,不由浑身紧张,前后呼喊起来,都想努一把力,好快些翻过山去。
第6课《老山界》第一课时(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七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_1
第6课《老山界》第一课时(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七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第6课《老山界》教学设计第一课时1.梳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把握文章的叙事线索。
2.感受红军战士不怕艰难险阻的顽强意志和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第1课时(共2课时)◆活动一:导入新课背诵《七律·长征》毛主席的诗《七律·长征》中,讲到了雄伟险峻的“五岭”,其中有一座山岭叫做越城岭,这座山高三十里,悬崖峭壁,十分险峻,是“五岭”中最险的一座山,也是红军翻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它被称为老山界,红军战士是怎样翻越这座“难”翻的山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听听一位亲身经历过这次翻山战斗的老红军的讲述吧。
◆活动二:理清脉络1.默读课文,疏通字词障碍。
惊惶(huáng) 军阀(fá) 缴租(jiǎo) 蜷身(quán) 点缀(zhuì)搀扶(chān) 呜咽(wūyè) 咀嚼(jǔjué) 澎湃(péng pài) 酣然入梦(hān)呜咽:低声哭泣或形容(流水、丝竹等)凄切的声音。
酣然入梦:畅快地入睡。
苛捐杂税:指繁重的捐税。
2.默读课文,拟副标题。
师:文章的题目是“老山界”,这是一座山的名字,而通过阅读,同学们知道文章并不是要介绍这座山。
请默读课文,为这篇文章拟写一个副标题,以概括文章内容。
提示:副标题的功能是对主标题加以解释说明,如第一单元《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一文的标题就是由主标题和副标题组成的。
(生默读课文后交流讨论)预设:从课文中提炼重要信息可知,本文讲述了红军长征中翻越老山界的经过。
因此可拟的副标题有:①记红军成功翻越老山界;②红军长征途中翻越老山界;③记红军翻越长征中第一座难走的山。
3.根据课文内容,划分文章层次,找出文章线索。
明确:本文以时间的变化、地点的转换为线索。
第一部分(第1段):交代决定翻越老山界。
第二部分(第2-32段):记叙翻越老山界的经过。
6《老山界》(第一课时)一等奖创新教案
6《老山界》(第一课时)一等奖创新教案老山界学习目标:1.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感受长征的革命传统。
2.学习课文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文章层次的特点。
3.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赏析精彩的语段。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和课文的思想内容,感受长征的革命传统。
难点:学习本文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的写作特色。
教学课时:2第一课时教学流程:一、开篇激趣,导入课题。
1.教师运用多媒体播放毛泽东的《长征》诗,学生静听。
2.教师概述,导入课题。
师述:二万五千里长征,历时一年,震惊中外。
英勇的红军战士克服了重重困难,越过了万水千山,胜利到达陕北。
那么,你们知道红军翻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是哪一座吗?那就是老山界。
这座山高三十里,悬崖峭壁,十分险峻,可我们的红军战士却勇敢地翻过去了。
大家想听听这段故事吗?那就请亲身经历过这次翻山战斗的一位老红军给我们讲述吧。
3.教师板书课题:老山界二、预习课文,基础积累。
(一)简介作者。
陆定一(1906-1996),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
江苏无锡人。
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6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
1927年起担任共青团中央宣传部长、共青团驻少共国际代表。
长征时,在红军第一方面军“红章"纵队政治宣传部工作,后任红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长。
建国后,是中共第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第十一届中央委员,第十二届、十三届中顾委常委。
(二)资料助读。
老山界,名瑶山,又名越城岭,老山界是土名,在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桂林市境内和湖南省边境上。
五岭之一。
古称始安岭、临源岭、全义岭。
东北西南走向。
长约200千米。
为花岗岩断块山。
南面主峰猫儿山,号称“华南第一峰”,最高海拔2142米,北面主峰真宝顶,海拔2123米。
(三)字词积累。
1.学生听读课文,画出课文中的生字生词。
(教师运用多媒体播放朗读录音。
)2.学生自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或结合课下注解理解生字读音。
3.教师运用多媒体出示相关生字读音(以生字表为主),以供参考。
《老山界》教案(优秀3篇)-最新
《老山界》教案(优秀3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的为您带来的3篇《《老山界》教案》,我们不妨阅读一下,看看是否能有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读以致用篇一运用你的“妙笔”将你所观察到的一处景物,试着从多种角度、用多种修辞方法,尽量细腻而准确地写出来,看看能否“生花”?教学过程篇二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同学们,红军长征路上有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
“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正是红军精神的真实写照。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研读《老山界》一文,进一步感悟革命先辈的坚强意志和乐观主义精神。
(板书课题)【二】出示学习目标1、了解文章叙述的顺序。
2、通过圈画词语来学习课文按照时间变化和地点转换安排结构的方法。
3、感受红军在翻越老山界中遇到的困难及表现出来坚强意志和乐观主义精神。
【三】、自主学习1、检查预习注意划线字的注音和写法蜷缩()呜咽()点缀()澎湃()咀嚼()篱笆()酣然入梦()苛捐杂税()2、自由朗读,注意读准字音、正确停顿、读出语气语调。
3交流文中表示时间和地点的词句,感受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
预设:下午----天色晚了----天黑了----半夜-----黎明---下午两点山沟瑶民家山脚(山腰)(山腰)山顶宿营地4交流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预设:红军克服种种困难翻越老山界的经过。
5、从红军翻山过程中你感受到红军战士身上怎样的精神或品质?预设:乐观精神、坚强意志【四】合作探究:1、既然老山界是红军长征途中所经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那么红军在翻山过程中遇到的一个困难就是“走路难”。
走路难:①路有怎样的特点?找出文中对应的句子。
②红军又是怎样克服的'?预设:①陡。
(第18、25节)②第13-17节。
【打趣鼓劲】;第26节【小心登山】走路难:陡打趣鼓劲,小心登山2、小组讨论:依照上面的例子,思考红军在翻越老山界过程中还遇到哪些困难?如何克服的?睡觉难和吃饭难,按照学生的回答的顺序进行,采用追问的方式进行。
6.《老山界》教学设计(第一课时)3.21
6.《老山界》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2、关于背景。
1934年10月初,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中国工农红军突破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五次“围剿”,北上抗日,在长达一年的时间里,战胜了无数艰难险阻,粉碎了反动派的围追堵截,长驱二万余里,纵横11个省,于1935年10 月,胜利到达抗日根据地一一陕北,与陕北红军会合,完成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老山界是红军长征中所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又叫越城岭。
三、学习字词
四、整体感知
1、出示自读提纲
(1)《老山界》记叙红军翻越老山界的故事,它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按时间顺序记叙的,请你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语。
⑵老山界是红军长征翻越的第一座难走的山。
“难" 表达在哪几方面?请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答复。
⑶面对困难,红军战士以什么态度面对,是如何克服
的,表达了红军战士的什么精神?
2、讨论明确
(1)时间顺序:
“下午才动身一一天色己晚了一一天黑了才到山脚一一满天都是星光一一半夜里一一黎明的时候一一到了山顶,己经是下午两点多钟一一直到宿营地二
(2)“难”表达在:
①山路险峻,悬崖峭壁一一走路难
②要在一尺多宽的陡峭山路上睡觉一一睡觉难
③饥饿——吃饭难
④伤病员多,敌人追击一一处境难
⑶表现了红军战士不怕艰难险阻的顽强意志和革命乐自读
课文
点勾
介绍
提出
学习文学
常识
理解文章
根本内容。
《老山界》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可编辑修改word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长征之歌《老山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责任学校绿汁中学责任教师文波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老ft界》是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单元长征之歌主题中的第三篇课文,是一篇革命回忆录,生动地叙述了红军翻越老ft界的全过程,写出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的工农红军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坚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回忆录一方面描写了老ft 界的悬崖峭壁ft高路险,另一方面无时不表现出红军的乐观主义精神及革命主义精神。
使读者在感受老ft界的险阻的同时,又为红军不畏艰难的气概所折服。
2、教学目标分析根据新课标要求,教材内容以及初二学生的特点,本课的三维目标为:知识与能力目标:①、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②、让学生掌握课文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材料的特点;③、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过程与方法目标:①、学习本课用景物描写烘托人物的写法;②、能通过品评文章中的关键词语,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③、学会用不同写法交代记叙文的要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感悟红军长征的艰苦和乐观的精神;②、培养学生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3、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①、让学生掌握课文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材料的特点;②、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学习本课用景物描写烘托人物的写法4、突破重难点的方法:诵读法、自学指导法、合作探究法二、【教学方法】创设情境读研结合合作讨论三、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导学案四、课时安排二课时五、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二、自学展示,解疑合探(10—15 分钟)(一)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自读,汇报学习成果:1、课文讲了红军翻越老ft界的过程。
2、以时间的变化合地点的转移为顺序。
3、在文中找出表格要求填的内容。
(二)研读、理解课文(1)合作探究下列问题:认真阅读这篇课文,小组合作学习探究下列问题:1、文末说“老ft界是我们长征中所过的第一座难走的ft”,其“难”表现在哪些方面,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词句填表。
老山界第1课时精品教案
《老山界》教学方案第1课时【教学目标】1.抓住文章的叙事线索,梳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
2.结合具体的叙述和描写,体会红军战士的崇高品质。
【教学重点】抓住文章的叙事线索,梳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的叙述和描写,体会红军战士的崇高品质。
【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导入:请你朗读《七律·长征》,说说这首诗写出了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七律·长征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预设:这首诗以精练之笔高度概括了红军夺关杀敌的战斗历程,以及战胜的种种艰难险阻,赞美了红军战士不屈不挠、英勇顽强的大无畏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过渡:毛主席在这首诗歌中提到了雄伟险峻的“五岭”,这“五岭”就是大庾岭、骑田岭、萌渚岭、都庞岭、越城岭。
越城岭的土名就是“老山界”,是红军长征途中翻越的第一座难走的山。
今天,我们就去看看那座高高的老山界,看看它是怎样被红军战士当作“细浪”征服的。
设计意图:毛泽东的《七律·长征》,学生在六年级时已经学习过。
以此导入,可以将学生带入本课所展示的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产生共鸣。
二、夯实基础1.作者简介陆定一(1906—1996),生于江苏无锡,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宣传思想阵线杰出的领导人。
长征时,在红军第一方面军“红章”纵队政治宣传部工作,后任红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部长。
建国后,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中央书记处书记、文化部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
2.写作背景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
主力八万六千多人连续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于12月间越过广西东北角的老山界,又以超乎寻常的勇毅,突破乌江、金沙江、大渡河三道天险,爬雪山,过草地,先后击溃敌军多个团和无数地主武装的围追堵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山界》教学详案
第一课时
一、深情导入
毛泽东的诗《七律·长征》中,讲到了雄伟险峻的五岭,五岭里面有一座山岭叫越城岭,这座山悬崖峭壁,十分险峻,是五岭中最险的一座山,也是红军翻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它也被称为老山界。
红军战士是怎样翻越这座难翻的山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听听亲身经历过这次翻山战斗的一位老红军的讲述吧。
二、初读感知
(一)检查预习
1.给加点的字注音并准确地熟读三遍。
欺侮(wǔ) 骨(gū)碌澎湃(péng pài)
呜咽(yè) 点缀(zhuì) 盛(chéng)饭
蜷缩(quán) 咀嚼( jué) 苛(kē)捐杂税
酣( hān)然入梦落là)得很远
2.根据下列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A.形容波涛互相撞击。
(澎湃)
B.极陡峭不能攀援的山崖。
(峭壁)
C.罕见的美好景象。
(奇景)
D.甜美、畅快地入睡。
(酣然入梦)
3.写出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手法。
A.我们顶着天啦!(夸张)
B.路上有几处景致很好,浓密的树林里,银子似的泉水流下山去,清得透底。
(比喻)
C.远远地还听见敌人飞机的叹息,大概是在叹息自己的命运:为什么不到抗日的战线上去显显身手呢?(比拟、反问)
(二)放朗读录音,学生速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要求用一句话概括故事内容。
提示:我们概括事件时,一定要抓住事件的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读完课文,请你先找出本文记叙的六要素。
时间:从第一天的下午到次日的下午
地点:长征路上老山界的山脚下和老山界的整个山路中
人物:红军某部的干部和战士
起因:红军总部决定翻越老山界(1)
经过:红军战士历经艰险翻山(2-32)
结果:红军取得了翻山的胜利(33)
4.请同学把这六要素用最简洁的一句话概括出来。
明确:红军在长征途中翻越老山界。
三、合作探究
1.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作者以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为顺序记叙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
同时我们也了解了老山界是一座难翻的山,从红军翻山过程中你感受到红军战士身上怎样的精神或品质?
答案:乐观精神、坚强意志。
2.既然老山界是红军长征途中所经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那么红军在翻山过程巾遇到的一个困难就是“走路难”。
小组讨论:(1)路有怎样的特点?红军又是怎样克服的?
走路难:陡克服:打趣鼓劲,小心登山
(2)红军在翻越老山界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如何克服的?
睡觉难:路窄、不平、寒气逼人酣然入梦,观赏夜景
(3)文中遇到了哪些吃饭难问题?红军又是如何克服的?
吃饭难:粮食少、肚子饿、工具简单克服:鼓足勇气,巧妙应变
(4)除了走路、睡觉、吃饭等客观因素外,是否还有别的因素导致翻山出现困难?文中哪些人也会为红军翻越老山界带来困难?红军又是如何克服的?
处境难:伤病员、敌人克服:搀扶前行,嘲笑敌机
四、达标检测
1.下列各组均有一个错别字,请在错字下面画线,并在括号内订正。
A.悬涯峭壁野马奔驰
酣然入梦浑身紧张(崖)
B.不可捉摸故弄玄虚
刺入饥骨苛捐杂税(肌)
C.杀生成仁勇敢无畏
大显身手季风邪气(身)
D.美好景致大义凛然
波涛澎拜扶危济困(湃)
2.借助语境,推断下面加点词的意义。
①我们决定要爬一座三十里高的瑶山。
指上山的路程。
②我们已经超过自己的纵队,跑到“红星”纵队的尾巴上。
末端。
3.填写词语。
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
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
五、板书设计
走路难:打趣鼓劲,小心登山
睡觉难:酣然入梦,观赏夜景艰苦奋斗的
坚强意志
老山界吃饭难:鼓足勇气,巧妙应变革命乐观
主义精神
处境难:搀扶前行,嘲笑敌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