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石潭记》的写景艺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小石潭记》的写景艺术
作者:曾小红
来源:《文学教育》2010年第06期
内容摘要:《小石潭记》是一篇语言精美、含义丰富、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游记,其中的写景艺术值得我们借鉴。

本文从写景的角度、写景的技巧和写景的方法三个方面入手,拟对其写景艺术作一番探讨。

关键词:《小石潭记》写景艺术角度技巧方法
《小石潭记》是一篇语言精美、含义丰富、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游记。

文章的写景艺术值得我们咀嚼和借鉴。

本文就从写景的角度、写景的技巧和写景的方法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探究。

一.写景的角度
1.绘声。

如“如鸣佩环”是绘声,绘出了流水清脆悦耳的特点,令人心醉,引人入胜。

2.绘色。

如“青树翠蔓”是采用近义的色彩词直接着色。

“青”与“翠”皆有“绿”意,交互使用,避免重复,表现了树木的青翠葱郁。

3.绘形。

如“卷石以为底……为岩”是绘石形,或整或零、或高或低、或仄或平,多姿多态;再如“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是绘木形,或盖或绕、或摇或连、或长或短,变化万千,显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又如“斗折蛇行”是绘水形,“犬牙差互”是绘岸形,曲曲折折,交互错杂,形象生动。

4.绘影。

如“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是绘鱼影,反衬潭水清澈透亮,日光艳丽明朗。

5.绘光。

如“明灭可见”绘出了溪水流动中忽而明亮耀眼,忽而又光彩全无的景象,犹如飘动的火焰,忽明忽灭。

6.绘神。

如“似与游者相乐”绘出了游鱼活泼可爱、自由闲适的神韵;“悄怆幽邃”绘出了作者凄凉悲苦的神韵。

二.写景的技巧
1.点面结合。

如写石,先写全石,然后写突出水面的坻、屿、嵁和岩,由面到点,有序地体现了作者的感知。

2.远近交错。

在描写景物中先写近的清水、怪石、绿树和乐鱼,后写远的岸势和水源。

远近交错调动了人的视觉,给人以强烈的镜头感。

3.正侧结合。

作者正面写游鱼如在空中无所依,侧面写鱼影倒映潭底。

正面写鱼,侧面写水,明写鱼,暗写水。

以潭鱼的生动活泼,反衬潭水清澈透明。

4.动静交错。

“清澈的潭水”、“千姿百态的山石”、“影布石上”、“怡然不动”和“斗折”是写静;“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傲尔远逝,往来翕忽”和“蛇行”是写动。

景物动静交错,妙趣横生,给人鲜明生动的印象。

5.虚实相生,以实写虚。

“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是实写鱼游,虚写水清,以实衬虚,描画清丽。

6.情景交融。

作者借写小石潭环境的幽美和静穆,景中含情,情中写景,含蓄地渗透着作者贬居生活孤凄悲凉的心境,真实地抒发了作者怨愤抑郁的心情。

三.写景的方法
1.移步换景,依次展示。

在全文中,作者采用的是“移步换景”的写法,在移动变换中引导我们看到不同的景物,很像一部山水风光影片,具有极强的动态画面感。

作者开篇就描绘了小石潭的竹林、水声、水潭、水清、石头和树木,寥寥数语,景物如画。

接着作者写了潭中水的清澈、游鱼的数量以及它们的投影和情态。

这几笔,明写鱼,暗写水,鱼水交融,情味无穷。

再次,作者描绘了曲折的溪身,交错的岸势。

写远景半藏半露,饶有画意,富有诗情。

最后作者移坐潭上,写了小石潭幽深的竹林,凄清的氛围。

由此可见,作者移步换景,一步一景,向读者依次展示了小石潭的绝佳风景,让人流连忘返。

2.定点特写,细腻描绘。

在第二自然中作者用特写的方法,直接把镜头对准潭中的鱼,先后描绘了鱼的数量、鱼的游姿、鱼的影子、鱼的静态、鱼的动态和鱼的神韵。

景物动静交错、虚实相生,把游鱼活泼可爱、自由闲适的形神姿态刻画得生动传神,惟妙惟肖。

另外,作者以对鱼的特写,反衬水的澄澈透明,令人拍案叫绝。

总之,凭着深厚的写景艺术,作者把小石潭写得情真意切,栩栩如生,美不胜收。

为我们再现了一个神奇超妙的世外仙境,成为我国古代山水游记中的精品。

曾小红,广东省韶关市南雄珠玑中学教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