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态的名词词组与动态的动宾或主谓词组_英汉句法对比与翻译

合集下载

英汉动态与静态的差异与词性转化

英汉动态与静态的差异与词性转化

二﹑英译汉时静态向动态的转换

例 10: Other investigators with a depth-psychological orientation emphasize the similarities between the fantastic events in myths and fairy tales and those in adult dreams and daydreams—the fulfillment of wishes, the winning out over all competitors, the desrtuction of enemies—and conclude that one attraction of this literature is expression of than which is normally prevented from coming to awareness.
二﹑英译汉时静态向动态的转换


例 9: An increase in the December 2006 passenger volume by 13.3 percent versus the same month last year meant that the total for the full year ( 19.2 million passengers) was 7.6 percent higher than in 2005. 2006年12月的旅客人数较前一年同期增加了 13.3%。 这说明全年的旅客总数(1920万人) 较2005年增加了7.6%。
一﹑英汉动态与静态的差异概述

英语中还使用动词表示方向或方位,所以 一些表示表示方向或方位的英语副词对应 的汉语却是动词,如:over ﹑down ﹑up ﹑ in ﹑ out ﹑away ﹑off等对应的汉语是“结 束” ﹑“下来” ﹑“上去” ﹑“在家” ﹑“出去” ﹑“离开” ﹑“出发”等。

英汉静态与动态对比

英汉静态与动态对比

Our son has been a disappointment to us. 我们的儿子令我们失望。 Any delay in the delivery of the products will disturb our plan. 产品不按时送到就会打乱我们的计划。
The sight of the books sends my memory back three years ago.
及紧缩句,如“我们下雨也去”, 有的句子几乎全句都是动词,如“打得赢就 打,打不赢就走,不怕没办法”。
此外, 汉语中一些动词往往可以用重叠或重复来 表达短暂动作或者尝试的意思, 例如: 要吃有吃, 要穿有穿。 说是说了, 没有结果; 做是做了, 没有成功。
另外, 汉语的动词还可以组合起来使用, 例如:
The two factory are two kilometers apart.
艰难的岁月终于过去了。
Hard times were over at last.
该电路有两个电子管或两个晶体管,每当一个接通,另一个就断 开。 The circuit includes a pair of tubes or transistors;
A. 由动词的派生词名词(或含有动作意义的 名词)转译为动词
An acquaintance of world history is helpful to the study of translation.
读一点世界史,对学习翻译是有帮助的。
A view of Mt. E-mei can be obtained from here.
In terms of economic strength India is far behind.

英汉动态与静态的差异与词性转化剖析

英汉动态与静态的差异与词性转化剖析
国际工作中成功的范例越来越多,这些范 例令人鼓舞,包括分发教材﹑开展师资教 育。

二﹑英译汉时静态向动态的转换


例 8: The arrival of non-French companied in France and the loss of considerable market share to foreign companies that do provide superior service is the major reason for this turnaround in opinion. 一些外国公司进入法国,相当一部分市场 份额流失到一些确实能提供优质服务的国 外公司,成为这种观念转变的主要原因。
翻译中的动静差异
(E-C,C-E)
一﹑英汉动态与静态的差异概述
英汉在词性的一个重要
差别在于,英语中名词 占优势,汉语中动词占 优势。
一﹑英汉动态与静态的差异概述

首先,名词化是英语常见的现象,名词可 以用来表达原来属于动词(或形容词)所 表达的概念,如用抽象名词来表达动作﹑ 行为﹑变化﹑状态﹑品质﹑情感等概念。 名词的优势在于可以使表达较简洁,造句 较灵活,行文较为自然,便于表达较为复 杂的思想内容。
二﹑英译汉时静态向动态的转换

例 7: Increasingly, encouraging examples of successful international efforts can be found, including the distribution of education materials and development of teacher education.
一﹑英汉动态与静态的差异概述

汉英静态与动态比较

汉英静态与动态比较

“名词+介词”的优势常见于英语里大量的弱式短语。这类短语往往削弱或淡化(dilute)原来 所要表达的动词、形容词和其他词语的意义,使叙述曲折迂回(circumlocution),所以增 强了静态感 如: give rise to (arouse) make contact with (meet) arrive at a conclusion (decide) bring to a conclusion (finish) undertake a study of (study) afford an opportunity to (allow) carry out experiments (allow)
英语里表示心理或心理感觉的形容词以及其他形容词也常常与弱式动词构成系表结构,表 达相当于动词的意义。 A postman is not afraid of dogs. He was unawwre of my presence. John seems content just to sit in front of the television all night. 英语还常用副词来表达动词的意义。 I am afraid Mr. Brown is out, but he'll be in soon. He will be home in half an hour. Down with the old and up with the new.
1.名词化(Norminalization)是英语常见的现象
名词化主要指用名词来表达原来属于动词(或形容词)所表达的概念,如用抽象名词来表 达动作、行为、状态、品质、情感等概念。 这种名词优势往往可以使表达比较简洁,造句比较灵活,行文比较自然,也便于表达较为 复杂的思想内容。 例:医生迅速到达,并非常仔细地检查了病人,因此病人很快就康复了。 ① The doctor arrived extremely quickly and examined the patient uncommonly carefully; the result was that he recovered very speedily. ② The doctor's extremely quick arrival and uncommonly careful examination of the patient about his very speedy recovery.

英汉对比研究 静态与动态

英汉对比研究 静态与动态

一算 试了一试 A着A着(A了A了):看着看着 走着走着 老了老

了 完了完了 AABB式:说说笑笑 来来往往 吃吃喝喝 摇摇

晃晃 吵吵闹闹 ABAB式:讨论讨论 学习学习 休息休息 热闹

热闹 走动走动 ABAC式:无依无靠 有始有终 任劳任怨 没完

没了 敢作敢为
汉语还有大量对偶复意的动词词组,如:
静态与动态 禅茶一味 道在其中 Static vs.Dynamic
走开! Stay away! 别管我! Leave me alone! 他吃素,不吃荤 He is a vegetarian.
她们飞上了蓝天(报纸标题) Women Pilots in China 周阿斗寻父记(文章标题) A Reunion of Father and Son 你老是看钟等着下课啊! Oh! You're a clock-watcher!
佛罗里达东海岸有一场热带风暴。
A tropical storm lashed the east coast of Florida.
一场热带风暴袭击了佛罗里达东海岸。
It was the finding of the committee that
there had been bribes paid by company manager
He is at his books.(=He is reading books)
He has someone behind him. (=Someone supports him)
The machine is in operartion. (=The machine is working.)
Is this train for Chicago? (=Is this train going to Chicago?)

英汉静态与动态对比

英汉静态与动态对比

英语中,名词化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
英语名词化简单说来即英语偏重使用名词,即所谓“名词 优势于动词”(preponderance of nouns over verbs) 。 英语趋向于用名词来表达原来属于动词 (或形容词) 所表 达的概念。
She succeeded in this match , so she felt encouraged (这次比赛她获胜了,因而很受鼓舞) . 从英语修辞效果上看,它更多是用以下简单句结 构表达: Her success in this match served as great encouragement to her.
他对总统声明为保持其职位而决心奋斗表示钦佩。
英汉对比之静态与动态(Static vs Dynamic)
在汉语里,动词使用频率高,呈现一种动态特征。 而在英语里,名词和介词使用频率高,呈现一种静态。
从语法上看, 英语句子是以动词为中心的。但动词的 使用频率明显低于汉语句子。周志培对三个翻译材料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 点》及英译文、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中国欢迎宴会 上的讲话及汉译文、美国罗斯福总统第四任就职演说 及汉译文) 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英语动词在这三个 材料中所占比率分别为14 %、11 %和15 % , 而汉语 动词所占的比率为则33 %、24 %和25 %。
In terms of economic strength India is far behind.
英语在表示方位或状态的时经常使用out﹑on﹑ over﹑ off ﹑back﹑ up ﹑apart 等副词,而汉语在表示这些状态时往往会 使用动词。所以,汉语一些表示方向或方位的状态动词要转译为 英语的副词。例: 这两个工厂相隔两公里。

英汉语言“动静”翻译对比研究

英汉语言“动静”翻译对比研究

英汉语言“动静”翻译对比研究摘要:众所周知,翻译是是文化沟通的桥梁,通过翻译我们可以借鉴世界上先进的成果,博采众多为我所用。

正是由于不同语言之间的翻译,世界各国人民都可以足不出户,了解其他民族的风土人情、思想情感,不再受到疆域的限制。

我们在进行英汉翻译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英汉两种语言存在众多差异,有时候很难达到交际的目的。

其实我们在语内交际的过程中,不论是英语还是汉语,两种语言内的词类经常发生转换,然而我们在进行语际翻译翻译的过程中,这种词类的转换更加普遍。

就语言习惯上来说,汉语多用动词,英语较少使用动词。

英语更注重静态词语的使用,名词、介词、形容词、副词都可以来表达动态含义。

我们在翻译过程中,要注意英汉动词的使用,必要时进行相关的词类转换。

因此,了解英汉两种语言的特点,熟悉两种语言的操作模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进行翻译研究。

本文从英汉“动静”差异入手,分析了两者差异及其差异产生的原因,采取一些“动静”语际转换策略和翻译技巧,以符合两种语言的表达习惯和句式结构。

关键词:动静差异;英汉对比;翻译1.英汉语动静差异的原因对比英汉两种语言,中西方思维方式之间存在诸多不同,这些不同是导致英汉语言动静差异的根本原因。

总体而言中西方差异主要体现在具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差异及主客体思维的差异。

[2]1.1.抽象思维和具象思维正如我国著名翻译家傅雷所说,“东方人与西方人之思想方式有基本分歧,我人重综合,重归纳,重含蓄;西方人重分析,细微曲折,挖掘唯恐不尽,描写唯恐不周。

[1]在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下,汉民族思维表现出直观性和整体性的特征,常被定位为具象思维;受西方实验科学的影响,西方思维“注重分析性和精确性,注重形式逻辑”,属于抽象思维[3]。

正因如此,英语中有大量呈“静态”的抽象名词和使语法结构更为严谨的弱化动词、虚化动词及介词,这些词在汉语中很难找到完全对应的表达,所以转换成汉语时常被转化为呈“动态”的动作动词。

汉英静态与动态比较

汉英静态与动态比较
如: There was a tropical storm off the east coast of Florida. 佛罗里达东海岸有一场热带风暴。
A tropical storm lashed the east coast of Florida. 一场热带风暴袭击了佛罗里达东海岸。 除了be之外,have, become,grow, feel, go, come, get, do等也是英语常用的弱式动词
4. 名词优势造成介词优势
介词前置于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由于英语多用名词,必然也要多用介词,所以产生了介词 优势。介词优势和名词优势的结合,使英语的静态倾向更为显著。
英语常用介词短语取代动词短语,即以“静”代“动” 如: He is at his books.(He is reading books.)
英语里表示心理或心理感觉的形容词以及其他形容词也常常与弱式动词构成系表结构,表 达相当于动词的意义。
A postman is not afraid of dogs. He was unawwre of my presence. John seems content just to sit in front of the television all night.
说是的说是,说非的说非,莫衷一是。 Some say "yes"and others "no"; I don't know whom to follow.
学问,学问,要学要问;边学边问,才有学问。 Acquisition of knowledge entails learning and seeking for explanation.
“名词+介词”的优势常见于英语里大量的弱式短语。这类短语往往削弱或淡化(dilute)原来 所要表达的动词、形容词和其他词语的意义,使叙述曲折迂回(circumlocution),所以增 强了静态感

论汉英语言动态静态之差异

论汉英语言动态静态之差异

论汉英语言动态静态之差异作者:何梦丽来源:《校园英语·下旬》2017年第09期【摘要】英汉两种语言在句法结构上存在很大差异,一个重要方面表现为英语是静态型语言,汉语是动态型语言。

也就是说,英语句子的基本意义常用静态方式表达,很多时候仅用名词、介词、形容词及其短语;而动词在汉语句子表达中占有重要地位。

翻译时应充分考虑两种语言的特点,掌握其转换规律。

本文首先分析汉英语言动静态差异的成因,然后以莫言的演讲《讲故事的人》及其英译为例,主要从词汇角度探讨译作在语言表达上所体现出来的差异。

【关键词】汉英对比句法结构静态与动态翻译一、前言英汉两种语言属于不同的语系,由于其产生的历史、文化、社会等背景的不同,在表达习惯上存在一定差异。

英语强调静态表达法,多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

而汉语则充满各种动态表述,句子往往以动词为核心,支撑整个句子框架。

翻译时,应考虑英汉静动态优势的差异,注意形态转换,使译文地道传神,在表达出原文内容的同时也符合目的语规范。

分析文本选自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后受邀在瑞典学院发表的演讲《讲故事的人》(Storyteller),作者以独特的方式展示了自己的成长经历、文学创作之路及制度与个人的种种问题。

译本选自“英文巴士”网站,文字精妙地道,传情达意,很好地体现了两种语言动静态之差异。

二、汉英语言动静态差异成因1.哲学观差异。

语言和哲学观密不可分,哲学观差异是语言差异的基础,语言形式上的差异是哲学观差异的体现。

方东美指出,西方重“存有”的静止的自立性,东方重“存有”的动态流行性。

西方哲学强调“二元对立”,重点在“自然”。

体现到语言上,就是注重语言形式和结构的完整性和逻辑性。

而哲学上“存有”的“动态流行”特征使得汉语重意合,动词处于明显的优势地位,多用具体词,常出现主语缺省,缺省部分的意义可根据整体语境“悟”出来。

2.思维方式的差异。

首先,英民族是个偏向于抽象思维的民族,重视理性知识,多依靠实证分析、逻辑推理得出科学客观的结论。

英汉静动态的对比和翻译

英汉静动态的对比和翻译

英汉语言静动态的对比研究摘要:就英汉两种语言来看:英语是一种偏向于以静态角度叙述的语言,其动作意义常借助于动词以外的词类表达,句中少用动词。

汉语则是偏向于以动态角度叙述的语言,多用动词,动词可以充当很多成分。

本文结合语言和翻译两面,对英语呈静态、汉语呈动态这一现象进行了对比分析。

并说明进行英汉互译时可以利用静态与动态相互转换来实现最佳的翻译效果。

关键词:静态;动态;对比;翻译A Contrastive Study of Static and Dynamic in Englishand ChineseAbstract:Static and dynamic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research subjects in contrastive linguistics. It is generally agreed that English is a static prominent language while Chinese is a dynamic prominent language. English makes more use of nouns, adjectives, and prepositions; As a result, it is more static. Conversely, Chinese often employs verbs, adverbs, verbal phrases, repetition and reduplication of verbs; accordingly, it is more dynamic. This paper makes a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static and dynamic in English and Chinese in terms of language and translation.Key Words:stative;dynamic; contrast; translation一、前言英语和汉语分属印欧语系和汉藏语系,思维方式有所不同,语言表达方式也不相同。

英汉静态与动态对比

英汉静态与动态对比


5.动词的弱化与虚化

英语里最常用又最有用的动词正是 动作意味最弱的动词--be,其八种形 式 (be,am,is,are,was,were,being,be en) 都缺乏动态感由 it 或 there 与 be 构成的句式,其静态意味更加明显。

There was a tropical storm off the east coast of Florida?
=Is this train going to Chicago?

这趟火车是开往芝加哥的吗?

介词与名词结合,组成介词短语。成 串的介词短语又常常与弱化动词 (be,seem,look等)和“乏味的名词” (ponderous nouns)连用: In view of the fact that Mr.Jones is not very well, i am taking the opportunity of replying on hia behalf.


约翰整夜坐在电视机前似乎就满足了。

(副词)英语还常用副词来表达动词 的意义,如:

I am afarid Mr.Brown is out,but he will be in soon. 恐怕布朗先生出去了,但是他很快会 回来的。
He will be home in half an hour. 他将在半小时内到家。 Down with the old and up with the new.破旧立新。Over!!!



汉语动词可以充当助动词,置于主要 动词的前后,形成动词连用。前置助 动词(能愿动词)主要有:要、会、 能、想、可能等;后置助动词(趋向动 词)主要有:来、去、起来、下去、 等。 He has come (gone) to borrow books.他来(去)借书 他借书来(去)了。

英汉静动态的对比和翻译

英汉静动态的对比和翻译

英汉语言静动态的对比研究摘要:就英汉两种语言来看:英语是一种偏向于以静态角度叙述的语言,其动作意义常借助于动词以外的词类表达,句中少用动词。

汉语则是偏向于以动态角度叙述的语言,多用动词,动词可以充当很多成分。

本文结合语言和翻译两面,对英语呈静态、汉语呈动态这一现象进行了对比分析。

并说明进行英汉互译时可以利用静态与动态相互转换来实现最佳的翻译效果。

关键词:静态;动态;对比;翻译A Contrastive Study of Static and Dynamic in Englishand ChineseAbstract:Static and dynamic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research subjects in contrastive linguistics. It is generally agreed that English is a static prominent language while Chinese is a dynamic prominent language. English makes more use of nouns, adjectives, and prepositions; As a result, it is more static. Conversely, Chinese often employs verbs, adverbs, verbal phrases, repetition and reduplication of verbs; accordingly, it is more dynamic. This paper makes a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static and dynamic in English and Chinese in terms of language and translation.Key Words:stative;dynamic; contrast; translation一、前言英语和汉语分属印欧语系和汉藏语系,思维方式有所不同,语言表达方式也不相同。

汉英动静态语言的对比与翻译

汉英动静态语言的对比与翻译
支 不 停 地 抽 。
2 . 名词 优 势 造 成 介词 优 势 , 如:
h e T c a r wo nd u hr t o u g h t h e v i i i a g e a n d u p a n a r r o w v a l l e y, f o U o wi n g a ha t w- s wo l l e n s t r e a m.

首先 , 英 语 倾 向 于用 抽 象 名 词 来 表 示 动 作 、 行为等 。 如:
Th e d o c t o r ’ S e x t r e me l y q u i c k a r r i v a l a n d u n c o mmo n l y c a r e f u l e x a mi n a t i o n o f t he p a i t e n t b r o u g h t a b o u t h i s v e r y s p e e d y r e c o v e y . r
地道、 传神 。

s e t o u t . Thr e o t r f o ur o ys b r a n t o he t s t e r n, s ei z e d t he po l e s t o
p u n t b a c k s e v ra e l y a r d s .a nd h e a d d e he t b 0 a t a r o n d.C u u r s i n g he t
语言 ; 而 英语 名 词 、 介词 和 形 容词 十 分 丰 富 , 是一 种 静态 语 言 。 但 为 英 语 的静 态倾 向表 现 什 么 英语 以名 词 ( 和介词、 形容词) 占优 势 而 汉语 以动词 占优 势 呢? 首 先 从语 言 学 的角度 来 说 , 英 语是 屈 折语 , 而 汉语 是 非屈 折语 。 1 . 英 语 的一 个 显著 特点 就 是词 缀 丰 富 。 英语 中丰 富的 词缀 使 有 些动词和形容词很容易派生为名词 , 从而名词化成为英语常见的 因此 英 语 动 词 在 使 用 时 受 到 很大 的 限制 , 英 语每 个 句 子 只 能 有 一 个 谓 语动 词 , 或者 最 多 是几 个 动 词 并列 作 为谓 语 , 而为 了表达 各 种 现象 。

汉英翻译中动态与静态的转换

汉英翻译中动态与静态的转换

汉英翻译中动态与静态的转换作者:唐文丽来源:《读与写·教育教学版》2018年第11期摘要:本文在对比语言学研究成果基础上,通过教学实例,讨论了汉语的动词优势和英语的名词优势对于汉译英的启示。

翻译教学中培养学生具有动态与静态相互转换的意识,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翻译水平。

关键词:翻译教学动态静态转换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11-0003-011 引言在汉英翻译教学实践中,常常会碰到学生用汉语的语法规则和思维方式去组织英语语言,导致翻译得不够地道,译文汉语腔太重。

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将汉英对比研究领域的成果引入到翻译课堂中,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两种语言在词汇、句法和语篇等各个层面上的差异,同时掌握相关的翻译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翻译水平。

2 汉语的“动态”与英语的“静态”关于汉英两种语言的差异,连淑能在其著作《英汉对比研究》中分十个专题进行了详尽的论述,其中之一就提到了汉语的“动态”与英语的“静态”特征。

他指出,汉语倾向于多用动词,因而叙述呈动态;英语倾向于多用名词和介词短语,因而叙述呈静态[1]P104。

因此,汉译英时,汉语句子的主要动词译成英语句子的谓语,其他动词则要转换成其他词类才能使用,如名词、形容词和介词,从而使整个叙述呈现静态。

由于汉英之间存在着这种动态和静态的差别,在具体翻译时就不能盲目地跟着原文走,把动词译为动词,名词译为名词,形容词译为形容词……如果生搬硬套,译出来的句子往往会比较生硬,犹如把“没刀砍不了柴”说成“刀的缺失使砍柴变得不可行”一样。

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形成转换意识无疑是非常重要的,根据译入语各自的特点进行适当调整,使译文尽量符合译入语的表达习惯。

下面我们将选取一些译例,进一步阐述汉英互译中动态和静态互相转换的现象。

3 汉译英动态向静态的转换方法例1.姑娘们会在这天晚上向天上的织女祈求自己能够心灵手巧、获得美满姻缘。

浅析在英汉语言对比与翻译中静态与动态的表现

浅析在英汉语言对比与翻译中静态与动态的表现

浅析在英汉语言对比与翻译中静态与动态的表现英汉两种语言,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英语属于印欧语系,分属不同语系,两种语言存在诸多不同。

英汉翻译离不开对这两种语言进行对比,对于翻译实践来说,明白英汉两种语言各自的特点是翻译的前提,它对翻译的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着重从英汉语言静态与动态的特点进行对比,从而更好地理解英汉语言特点和加强翻译实践能力。

标签:英汉语言对比;翻译;静态;动态1.英语的静态倾向表现1.1 名词化英语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语言,其显著特点是词缀丰富。

英语中丰富的词缀使得有些动词和形容词很容易派生为名词形式,从而使得名词化成为英语常见的现象。

且名词与动词之间的相互转化也是英语的独特之处。

以下实例选自第十六届“韩素音青年翻译奖” 英译汉参赛原文Necessary Fictions 的第一段:英语静态:The play thus moves on two levels.On one,it is the story of a judicial murder for money,an indictment of materialism. 汉语动态:该剧在两个层面上展开:一方面,它讲述了一个看似合法、实为有悖公理的图财害命的故事。

抨击了物质享乐主义。

1.2 名词表示施事者代替动词英语常用含有行为和动作意义的普通名词代替动词,很多由动词派生的名词既表示施事者又保留原来动词的意义。

例如基于动词词干的- er /-or 派生名词,- er /-or 派生名词化使原来动态的表达方法转换为静态的表达方法。

以下实例选自第二段以及参考译文《必要的虚构》(王宏译、徐青根审定,2004)英语:He is“Head master of College,and lover of t he noblest Muse.”He sponsors the town’s Youth Club and describes himself as “a humanist,a lover of the ancient Greeks,an admirer of Plato.”He is a true believer in all those liberal and rational values that Western culture has inherited from antiquity. 汉语:作为“居伦学校的校长、最尊贵的缪斯女神的仰慕者”,他资助了该城的青年俱乐部,并自诩“崇尚人文主义、热爱古希腊人、仰慕柏拉图”。

英汉语言对比静态与动态

英汉语言对比静态与动态

At the opposite pole, verbs can be equally naturally characterized as " dynamic": they are fitted ( by their capacity to show tense and aspect, for example) to indicate action, activity and temporary or changing conditions.

• • • • •
Stative English
1.Nominalization 2.Agentive nouns in place of verbs. 3.Preparation- Prominent 4.Verbs-weaken 5.Ajectives and adverbs in place of verbs
3.1 Preparation phrases in place of verb phrases 1)他们立刻出动去追击敌人。 They immediately set out in pursuit of the enemy.
2)有人给他撑腰。
He has someone behind him.
3)他在读书。
2. To use Agentive Nouns in place of Verbs
• 1) 他能吃能睡 • He is a good eater and a good sleeper • 2) 他既不抽烟,也不喝酒。 • He was a nonsmoker and a teetotaler.
• • • • • • • •
carry out experiments ( experiment) conduct an investigation into (investigate) of a kindly nature (kind) of an unusual character ( unusual) beyond the shadow of a doubt ( certain) due to the fact that ( because) on two separate occasions ( twice) in view of the foregoing circumstances ( therefore)

英语与汉语——静态与动态的转换翻译

英语与汉语——静态与动态的转换翻译

从词类运用和遣词造句的方法来看,英语和汉语有一个显著的差异:英语呈静态,汉语呈动态。

也就是说,英语中有一种少用动词,或用其他手段表示动作意义的自然倾向;而汉语动词十分丰富,应用广泛而自由。

这是因为汉语动词没有人称与数的限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时态、语态、语气的变化,没有谓语动词谓语动词的区别,所以使用频率非常高。

英语的静态特征主要表现在句法方式和词汇方式两方面:句法方式是指用非谓语动词(分词、不定式、动名词);词汇方式是指用动词的同源名词、同源形容词、副词及介词短语等等。

英译汉——化静为动(在译文中强化汉语的动态色彩)1. 英语名词与汉语的动词的转换名词是英语的优势词,在英语中大量被使用,特别是常用抽象名词来表达各种动作概念。

由于英语名词具有很强的表意功能,很多汉语中的动词功能在英语中是用名词来行使的。

而动词是汉语的优势词,在汉语中随处可见,动词可以充当句子的多种成分,没有太多的限制。

因此在进行英汉互译时,有大量的英语名词可以对应成汉语的动词。

例(1) The sight and sound of our jet plane filled me with special longing.译文:看到我国的喷气式飞机,听见隆隆的飞机声,令我特别神往。

例(2) She has a great taste for music.译文:她十分爱好音乐。

例(1)中的sight 和sound两个名词充当句子的主语,在翻译时对应成两个动词“看到”和“听到”。

例(2)中的“taste”本是名词词性,在汉语中对应成动词词性。

两例十分典型地体现出英汉静态与动态的语言特征。

2. 英语形容词与汉语动词的转换在进行英译汉时,英语中的形容词也常常译成汉语的动词,其中最为典型的是“系表结构”中用来表达情感、思维、知觉等意义的形容词,常常被译成相应的动词。

同理,汉语中用来表达这种意义的动词也可以译成英语的这种结构。

请看一下几例。

例(5) We are very grateful to you for meeting us at the airport.译文:我们非常感谢你来机场接我们。

动态与静态谈汉译英中汉语动词的处理

动态与静态谈汉译英中汉语动词的处理

“动态”与“静态”———谈汉译英中汉语动词的处理包彩霞(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北京 100024) 摘 要:汉语是“动态”的语言,主要体现在汉语有一种多用动词的习惯;英语是“静态”的语言,主要体现在英语有少用(限定式)动词而用其它手段表示动作意义的倾向。

本文从“动态”与“静态”这一英、汉修辞差异入手,探讨了汉译英中动词处理的一些具体方法,如动词省译,动词转换成名词、介词、副词、形容词,动词译成非限定动词、独立主格结构,以及动词译成并列谓语等手段。

关键词:动态 静态 动词 名词 转换 省译 动词是表示人或事物动作、行为、发展、变化的词,是最复杂、最活跃的一种词类。

英、汉两种语言对动词的概括意义是一样的,但动词的数量及使用频率与方式却并不一样。

从总体修辞效果来看,英语呈“静态”,汉语呈“动态”,亦即“英语有一种少用(谓语)动词、或用其它手段表示动作意义的自然倾向;而汉语则有一种多用动词的固有习惯。

”(袁昌明,1989:63)英语在理论上以动词为中心,而实际上是名词、介词占优势;汉语理论上以名词为重点,而实际上是动词占有很大优势。

(潘文国,1997:379)英语的“静态”特征主要表现在句法方式和词汇方式上:前种情况如用非限定动词(Non-finite Verb),省略动词以及将动词名词化;后种情况如用动词的同源名词、同源形容词、副词及介词等。

而汉语的动词无屈折式形态变化,若要表示动作意义,只能采用动词本身(袁,1989:63),英语中使用非限定动词、名词、介词等的地方,汉语经常是直接用动词。

英语每个句子中只能使用一个限定式动词(Finite Verb),唯一例外形式是并列句动词谓语;而汉语中却存在着“连动式”和“兼语式”,如“他到了火车站发现火车已经开走了”,及紧缩句,如“我们下雨也去”,有的句子几乎全句都是动词,如“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不怕没办法”。

英语的限定动词只能做谓语,而汉语中的动词(包括动宾词组、主谓词组等)无处不在,不仅做谓语,也可做主语,如“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宾语,如“鲁迅主张打落水狗”,定语,如“讨论的问题很重要”,状语,如“一定要批判地继承我国的文学艺术遗产”和补语,如“小溪旁那些女人们听得笑起来了”。

汉译英(谓语的确定和否定翻译)

汉译英(谓语的确定和否定翻译)

我常去北京。 I often go to Beijing. 他常去上海。 He often goes to Shanghai. 他昨天去了常州。 He went to Changzhou yesterday. 从这三个例子看出,汉语的谓语无形态变化, 而英语的谓语有变化。
英译时谓语的确定
1 谓语确定应充分、贴切传达愿意; 中国经济将融入世界经济大潮。 The economy of China will merge into the tide of the world economy. The economy of China will converge with that of the world. 中央政府不干预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事务。 The central government has refrained from intervening in the affairs of the HKSAR. The central government has never intervened in the affairs of the HKSAR.
4、名词优势造成介词优势
He is at his books. 他在读书。 The machine is in operation. 机器正在运转。
英汉语言宏观对比
5、用形容词或副词表达动词的意义 You are ignorant of the duties you undertake in marrying.
你完全不懂你在婚姻方面应承担的责任。
He is out. 他出去了。
英汉语言宏观对比
汉语的动态倾向表现在:
1、动词连用(连动式和兼语式句子) 他想办法摆脱了困境。(连动式) He thought his way out of the dilemma. 我们请她唱歌。(兼语式) We asked her to sing. 2、动词(词组)可以充当汉语句子的各种成分 他们喜欢乘火车旅行。(连动式词组做宾语) They enjoy traveling by trai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