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口鱼类及河口渔业共93页文档
金沙江金沙水电站栖息地保护
![金沙江金沙水电站栖息地保护](https://img.taocdn.com/s3/m/010c086b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7e.png)
⾦沙江⾦沙⽔电站栖息地保护1.1.1栖息地保护⾦沙江⽯⿎镇~雅砻江河⼝为中游段,该河段为窄宽相间河⾕段,地势起伏剧烈,⽔流湍急,滩潭交替,缓急相间,属典型的峡⾕激流⽣境。
就⾦沙江流域鱼类分布的特点看,中游以虎跳峡为界,上游属典型的⾼原鱼类区系,以裂腹鱼、⾼原鳅为典型代表;虎跳峡为东部江河鱼类分布的上限,中游以下江段既有⾼原鱼类向下延伸分布,也有东部江河鱼类分布,为⾼原鱼类和江河鱼类交错分布的过渡⽔域,以江河平原鱼类为主,共记载鱼类149种,其中长江上游特有鱼类52种。
⾦沙江中游河段主要⽀流包括⼩中甸河、⽔落河、五郎河、漾⼸江、落漏河、达旦河、马过河、鱼泡江、万马河、塘坝河等,以⽔量、⽔质、地形地貌、河床河势、⽔⽂情势、鱼类资源、河流的开发状况等为指标进⾏⽐选,鱼泡江是鱼类资源最丰富的⽀流。
因此,在规划环评阶段,推荐漾⼸江、渔泡江、塘坝河为⾦沙江中游河段鱼类重要栖息地加以严格保护,并进⾏长期的⽔质、鱼类和⽔⽣⽣物等⽣态环境监测。
本阶段,主要对评价范围内主要⽀流作进⼀步查勘,提出栖息地保护范围和⽅案。
1.1.1.1⽀流⽐选(1)⽀流概况⾦沙⽔电站评价区观⾳岩到雅砻江河⼝有塘坝河、把关河、⼤河(仁和沟)、摩挲河等⽀流,观⾳岩坝址到雅砻江河⼝各⽀流基本情况详见表错误!⽂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字。
-1。
表错误!⽂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字。
-1 主要⽀流特征表塘坝河巴关河⼤河摩挲河根据现场查勘,4条⽀流中的摩挲河、把关河、⼤河流经攀枝花城区地带,⼈为⼲扰强度⼤,已基本不具备河流⾃然风貌,修复难度很⼤。
其中⼤河流域⼲流上建有跃进、平地、胜利等⽔库,⽀流⼤⽵河上建有沙坝⽥⼩型⽔库,流域⽔资源开发利⽤程度⾼,受以上⼏座⽔库的调蓄及取⽔影响,下游河段流量很⼩。
此外,⼤河流域流经攀枝花市主城区仁和区,为打造⼤河两岸景观,在河流流经仁和区河段已修筑多座橡胶坝,坝⾼在2.5m左右,⼈为⼲扰强度⼤。
巴关河、摩挲河流域⾯积⼩,河道流程较短,来⽔量较⼩,河道落差极⼤,为季节性河流,鱼类⽣境状况较差。
我国渔业的现状和发展
![我国渔业的现状和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f6e0af6bb84ae45c3b358cfe.png)
中国的渔业资源
• 但渔业统计和市场销售约200种。 • 按渔业资源栖息水层、海域范围和习性可
分为:
•
• • • • •
中上层渔业资源 底层或近底层渔业资源 河口渔业资源 溯河产卵洄游鱼类资源 降河产卵洄游鱼类资源 高度洄游种类资源
中国的渔业资源
• 根据FAO的统计,全球捕捞约为800种,按渔获
• • • • • • •
建立全球和区域性渔业情报网络。 • 全球性:GLOBFISH • 区 域 性 : INFOFISH ( 亚 太 地 区 ) , INFOPESCA ( 拉 美 和 加 勒 比 海 ) , INFOPECHE(非洲),INFOSAMAK(阿拉伯 国家),EASTFISH(东欧国家),INFOYU (中国)
周年月平均温 度等 5-11 月为明水 期,其月平均 水温 7-24°C
周年月平均温 度等 长江流域 南温带和亚热 月平均水温 6 带之间 °-29°C, 降水 丰富,气候温 和。 珠江流域 亚热带 月平均水温 13°-30°C, 降 水特别丰富。 新疆、青藏高 高原地区 水温差别很大 原
流域
位置
1-10 小规模 渔业 银鲳、三疣梭子 蟹、曼氏无针乌
•
贼约280多种
中国的渔业资源
• 等级 实际渔 渔业 捕获 • 获量(万吨) 规模 对象 • IV级 0.1-1 地方性 黄姑鱼、鮸鱼、 • 渔业 口虾蛄等300多种 • V级 •
<0.1 兼捕性 黑鲷、大菱鲆、 渔业 龙虾等150多种
中国的渔业资源
三.中国渔业的自然资源
• 1、海洋渔业的自然环境 了 • 中国周边海域从北纬41°-约北纬6°,
与此跨35个纬度。东西从鸭绿江口到东兴 约16个经度。 • 径流量1.5亿立方米。 • 总面积482.7平方公里,大陆架面积140万 平方公里。
海钓常见鱼类图解
![海钓常见鱼类图解](https://img.taocdn.com/s3/m/65fc7f1c0b4e767f5acfceb9.png)
习性黑立/牛屎立。
在我国的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都有分布,在四大海区中的岛屿,岩礁和港湾相对多一些。
黑鲷鱼属清洗暖温性底栖鱼类。
它喜欢栖息在岩礁或者沙泥底质的海区。
一般不作长距离洄游。
以小型鱼类,虾类,贝类和环节动物为食饵。
体重体长一般为12-30CM,最大重量4KG钓场近岸岩礁周边、港湾、码头防波堤,河流出口处,内湾沙泥地,养鱼排,养殖场等钓法手竿拖动底钓法,矶竿浮漂钓法,投竿远投底钓法饵料沙蚕,虾肉,海蛎肉,小活虾,小活螃蟹,双壳蟹肉,鲎膏,鱿鱼膏面团,鸡肠等。
钓期1-12,旺季:5-10鲻鱼又名:乌支、普通鲻、大头鲻、九棍、葵龙、田鱼、乌头、乌鲻、脂鱼、白眼、丁鱼、黑耳鲻。
鲈形目(Perciformes)鲻科(Mugilidae)多种有经济价值的群栖性鱼类的统称。
与名为red mullet的绯鲤科(Mullidae)山羊鱼(goatfish)无亲缘关系。
近100种,遍及所有温、热带区水域,一般生活於咸水或半咸水中,常见於沿岸浅水带,以挖取泥沙中的微小动植物和其他食物为生。
体色银白,长30~90公分(1~3呎),鳞大,体粗壮,呈雪茄烟状;尾鳍分*;背鳍二个,第一背鳍有四根硬棘。
多数鲻具强大砂囊状的胃,其肠长,能消化大量植物性食物。
普通鲻(Mugil cephalus,即条纹鲻)因生长迅速,是见於世界各地的著名鱼类。
体延长,前部近圆筒形,后部侧扁,一般体长2 0~40厘米,体重500~1500克、全身被圆鳞,眼大、眼睑发达、牙细小成绒毛状,生于上下颌的边缘、背鳍两个,臀鳍有8根鳍条,尾鳍深*形。
体、背、头部呈青灰色,腹部白色、鲻鱼外型与梭鱼相似,主要区别是鲻鱼肥短,梭鱼细长;鲻鱼眼圈大而内膜与中间带黑色,梭鱼眼圈小而眼晶液体呈红色体重体长一般为20-40CM,大者可达80CM,重达5KG钓场河口附近,内湾,码头附近。
钓法远投竿远抛钓法,矶浮钓法,伐钓、阿达利钓法。
饵料小活虾,沙蚕,面粉团,面包。
长江渔业资源
![长江渔业资源](https://img.taocdn.com/s3/m/cc4d5b472b160b4e767fcf18.png)
长江流域的鱼类资源及其保护曹文宣(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武汉 430072)长江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海拔6621m)西南侧,全长6300余km,比黄河长800余km,在世界大河中长度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和南美洲的亚马逊河,为世界第三大河。
长江流域面积180×104km2,约占我国陆地总面积的1/5。
长江是中国水量最丰富的河流,水资源总量9616×108m3,约占全国河流径流总量的36%,为黄河的20倍,在世界上仅次于赤道雨林地带的亚马逊河和刚果河(扎伊尔河),居第三位。
长江自西向东穿越青藏高原、横断山区、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变化很大,气候差异显著,支流及附属水体众多,形成了多样的生境,孕育了丰富的鱼类资源。
长江鱼类物种多样性具有种类丰富、资源波动大、特有性高、经济物种多和分布区域差异大等特点,是我国淡水渔业的摇篮、鱼类基因的宝库、经济鱼类的原种基地、生物多样性的典型代表。
长江水系现有鱼类400余种(亚种),其中纯淡水鱼类350种左右,淡水鱼类之多居全国各水系之首。
例如,珠江水系纯淡水性鱼类239种,黄河水系仅150种。
长江水系有11种河海洄游性鱼类,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鲥鱼(Macrura reevesi)等9种为溯河洄游性鱼类,鳗鲡(Anguilla japonica)与松江鲈(Trachidermus fasciatus)则为降河洄游性。
此外,长江水系中还生活着40余种咸淡水鱼类,它们对盐度的适应性较强,主要生活在沿海及河口区域。
长江鱼类分别隶属16目39科161属,以骨鳔类(Ostariophysans)为主,计310种(亚种),占77.3%;其中,鲤形目(Cypriniformes)鱼类269种,鲇形目(Siluriformes)鱼类41种。
鲤形目的4个科在长江中都有代表性种类,亚口鱼科(Catostomidae)有1种、鳅科(Cobitidae)56种、鲤科(Cyprinidae)196种,平鳍鳅科(Homalopteridae)16种。
我国主要鱼类资源
![我国主要鱼类资源](https://img.taocdn.com/s3/m/fef293cd011ca300a7c39063.png)
俗称:红眼棒、野草鱼、醉角眼、红眼鳟、红眼鲮
▪ 蒙古红鲌(E.mongolicus)
俗称:红梢子,尖头红梢子。 英文名:Mongolian culter
体长,侧扁,头部背面平直,头后背部稍隆起。吻稍突出,口端位, 下颌稍突出,口裂稍斜。腹鳍基甚至肛门有腹棱,背鳍具光滑的硬 刺;尾鳍分叉深,两叶末端尖,下叶稍长于上叶。体背部及头部呈 浅棕色,腹部银白,背鳍灰色,胸鳍、腹鳍、臀鳍及尾鳍上叶均为 浅黄色,尾鳍下叶为桔红色。
▪ 团头鲂(M.ambiycephala Yih)
俗称:团头鳊,平胸鳊。 英文名:Bluntnose black bream , Wuchangfish , Bluntsnout bream
体高,甚侧扁,呈菱形,头 后背部隆起,体长为体高的 2.0-2.3倍。头小,吻圆钝, 口端位,口裂宽,上下颌等 长,上下颌的角质层较薄; 胸部平坦,腹部仅自腹鳍基 部至肛门,具有皮质腹棱。 背鳍具光滑硬刺,其长度较 头长为小;臀鳍长,尾柄高 而短。体背部青灰色,两侧 银灰色,体侧每个鳞片基部 灰黑,边缘黑色素稀少,使 整个体侧呈现出一行行紫黑 色条纹,腹部银白,各鳍条 灰黑色。
▪ 东北雅罗鱼(Leuciscus waleckii)瓦氏雅罗鱼
体长而侧扁,腹部圆。口端位,口裂倾斜,上、下颌等长,唇薄, 无角质缘。头长小于体高。背鳍起点至吻端距离与至尾鳍基距离相 等。鳞中等大,腹部鳞片较体侧鳞小。侧线完全。 喜栖于河口、小河汉及山涧溪流。江河解冻后即成群溯游产卵。常 见个体长170毫米,最长可达370毫米。由于其繁殖力强,资源较丰 富,为我国北方主要经济鱼类之一。分布于黑龙江、鸭绿江、辽河 及黄河等水系。
淡水鱼类图谱
![淡水鱼类图谱](https://img.taocdn.com/s3/m/63a95ee7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50.png)
中国淡水鱼类图谱中国淡水鱼的种类不同时期,不同着作中统计结果差异较大;据最近出版的中国脊椎动物大全和正在编印的中国动物志粗略统计,分布在中国的淡水包括沿海河口的鱼类共有1050种,分属于18目52科294属;其中纯淡水鱼类967种,海河洄游性鱼类15种,河口性鱼类68种;在这一千另五十种鱼类中,大体可分属下列四大类:1、圆口类:这一类鱼是最原始的鱼形脊椎动物;鱼口没有真正的上下颚,口器形成吸盘,过着寄生或半寄生生活;身上没有真正的脊椎,祗有脊索;从进化的时期而论,圆口类首先发见于中奥陶纪,在志留纪及下泥盆纪最为发达,至下泥盆纪则渐趋绝灭,仅有少数种类遗留至今;在我国淡水中,仅七鳃鳗属的3个种生活于东北地区黑龙江至辽河诸河流中;2、软骨鱼类:软骨鱼类从上泥盆纪发现,至石炭纪最为发达,随着再继续进化以成为现代的鲨类与鳐类;此类鱼全身骨胳均为软骨,鳞片为细小盾鳞,肠内有螺旋瓣;这是一群低等的真正鱼类,现生软骨鱼类几乎都是生活在海洋中,仅有极个别种类生活于淡水中,其中赤魟除大量生活于海洋外,有一小群体定居于我国广西南宁至龙州的西江水系左江中,从其进化史看,赤魟为海产鱼类;据古地质考证,广西原为海洋,由于地壳的造山运动,均在新生代上第三纪上新世末期,当海水退出广西而被"陆封"定居于内陆水体中;3、软骨硬鳞鱼类:此类鱼属硬骨鱼类,但骨胳系统为软骨性;体表鳞片表现为骨质菱形的原始鳞片,尾鳍为歪形,肠内具螺旋瓣;原始软骨硬鳞鱼类出现于泥盆纪,在地球上生存了相当长时间,到中生代大部分种类绝灭;现生的鲟鱼类出现于白垩纪,现在生存的种类不多,仅分布于高纬度的北冰洋区,我国淡水中生活着白鲟科的一种和鲟科2属8种;4、真骨鱼类:这是现生的普通习见、真正的鱼类,为现代最蘩盛的鱼类,中国的一千另五十种淡水鱼类中,除少数种13种外,几乎都属真骨鱼类;中国的淡水鱼类以鲤形目为主,尤其是鲤科鱼类约占总数的一半;其中鲱形目1科3属5种,鲑形目6科17属32种,鳗鲡目1科1属2种,鲤形目6科170属740种,鲇形目10种27属110种,鳉形目2科3属4种,颌针鱼目1科1属4种,鳕形目1科1属1种,刺形目1科2属2种,鲻形目1科3属7种,合鳃鱼目1科1属1种,鲈形目12科51属110种,鲉形目1科4属8种,鲽形目3科3属5种,鲀形目1科2属6种,总数为15目49科1037种;真骨鱼类出现于侏罗纪,在白垩纪时,古代真骨鱼类进化为现代真骨鱼类其形态结构起了较大变化;头骨的上下颌普遍缩短,高级类型的上颌骨特化为没有牙齿的骨棒,牙齿集中到前颌骨上,尾鳍变成了完全对称尾或称正形尾,内骨骼高度骨化,奇鳍和偶鳍均表现出各式各样的形状,腹鳍也常常由腹部移到紧挨头部,鳞片变得很薄,呈圆形;真骨鱼类的内外结构均具备了完善的水生适应构造,从白垩纪开始,沿着许多的辐射适应的路线发展,使它们成为地球表面一切水域的生活者;我国的主要淡水鱼种类和分布情况我国的主要淡水鱼种类和分布情况我国是世界上淡水水面较多国家之一,淡水面积约为三亿亩,其中可供养鱼的水面约7500万亩,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温带或亚热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于鱼类生长,又有草、鲢、鳙、青、鲮、鲤、鲫、团头鲂等优良鱼类的养殖技术,所以是当今世界淡水养殖业最为发达的国家,无论养殖的面积和总产量都居世界领先地位;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地理和自然环境各异,各地区鱼类品种,格局特色,按照气候的区域分类,鱼类的分布情形是:东南区:其中包括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福建、台湾和海南岛等地;这些地区主要生长喜暖性鱼类,品种繁多,代表鱼类有鲮鱼、卷口鱼、中华鲅鱼、东坡鱼、花鳅鱼、腊光长鳅、沙鳅、扁头平鳅、爬岩鳅、平鳍鳅、小吻鱼、长鳍鳍鲇、胡子鲇、鳗鲡、黄鳝、斗鱼、攀鲈等;主要养殖鱼类为青、草、鲢、鳙、鲮、团投鲂、胡子鲇、罗非鱼等南方品种;江河平原区:其中包括长江中下游、黄河下游及辽河下游;这里除了江河流域,有众多的湖泊,是我国淡水鱼类的主产区,天然水产鱼类众多而盛名,有青、草、鲢、鳙、鲤、鲫、鲇、鳊、鳡、团头鲂、乌鲡、鳗鲡等;太湖的银鱼、长江的的鲟鱼、鲋鱼、鲚鱼产量很大;养殖的鱼种有青、草、鲢、鳙、鲤、鲫、团头鲂、罗非鱼以及一些鲤鱼的杂交品种;北部区:这里主产冷水鱼类,天然水体盛产鲟鱼属、狗鱼属、哲罗鲑属等鱼类,如大马哈鱼、狗鱼、香鱼、雪鱼、拟赤捎鱼、八目鳗等是这里的特有而具代表性的鱼类;人工养殖除青、草、鲢、鳙、鲤、鲫和团头鲂,还饲养红鳟鱼;西北高原区:包括新疆、西藏北部、内蒙、青海、甘肃、陕西、山西等地;这是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天然水体盛产中华弓鱼、黄爪鱼、裸鲤等,其他还有条鳅、江鳅等鱼类;主要养殖仍与各地相同;努澜区:其中包括西藏南部、四川、云南西部;怒江、澜沧江、金沙江、雅鲁藏布江都流经这里,使东南区和西北高原区的鱼类,通过江流共存于此,如鲮鱼,中华鲅鱼、东坡鱼、平鳍鳅、沙鳅、条鳅、须瞅、鲈鱼、黄缮、乌鳢、中华弓鱼等形成东南区、西北区鱼类群系混合的特点;主要养殖仍是青、草、鲢、鳙、鲤、鲫、团头鲂以及近年大量繁殖的鲤鱼杂交品种等;1、“沉香鱼”――华鲮华鲮Sinilabeo rendahli属鲤形目,鲤科,野鲮亚科,华鲮属;俗称:青龙棒,桃花棒,野鲮鱼,青衣子;体长,略呈棒状,尾柄高而宽厚;吻钝圆而突出,口下位,横裂;上唇前部光滑,为游离的吻皮所遮盖,两侧则有细小的乳突;下唇游离部分的内缘有许多小乳状突,下唇与下颌分离,其间有一深沟相隔,上颌为上唇所包;有1对短颌须,吻须常退化;侧线鳞45-47个;体背及体侧青黑色,鳞片紫绿色夹有红色,并具金属光泽;腹部微黄,各鳍灰黑色; 华鲮栖息于水流较急的河流及山涧溪流中,为底栖性鱼类,喜集群生活;常出没于岩石间隙中,在石砾底的基质上觅食,利用下颌锐利的角质边缘刮取着生藻类,也食高等植物的枝叶、碎屑等;入冬以后,华鲮则数十尾甚至上百尾集群在深水洞穴越冬,很少外出活动;2龄即可性成熟;亲鱼于4-6月集群进入支流产卵,产卵场为石砾底质的急流浅滩滩尾;分布于长江上游干流及各大支流中,尤以川东盆地水流湍急、水质清澈的山涧溪流为多;生长较缓慢,一般个体为1-2公斤,最大个体可达5公斤,在产地产量较高,是四川省常见食用鱼类;其肉质坚实脆嫩、十分鲜美、富含油脂,与青鱼相似,被视为珍贵食品;花鲮的缘近种有11种,其中洞庭华鲮Sinilabeo tungting , 俗称:龙鱼、龙狗鱼、青鱼,分布于湖北长江荆江河段、湖南洞庭湖、沅江水系;桂华鲮Sinilabeo decorus , 俗称:青衣,分布于珠江水系的西江和北江;它们的形态差异仅在于侧线鳞数为39-44个,而其生活习性及经济价值均与华鲮相似;但生殖季节稍早,珠江流域为3-4月;据说,在广西新和公社沉香潭出产的这种鱼具有沉香味,故又得名“沉香鱼”;华鲮及其相近种,除去内脏和鲮的肌肉称之为“竹鱼”;其鲜鱼肉入药,具有益气和中、除湿的功效,主治久病体虚、腰腿疼痛等症;2、多鳞白甲鱼多鳞白甲鱼Onychostoma macrolepis原名多鳞颜颌鱼,属鲤形目,鲤科,鲃亚科,白甲鱼属;俗称:钱鱼、梢白甲、赤鳞鱼;英文名:Largescale shoveljaw fish ;体长,稍侧扁,背稍隆起,腹部圆;头短,吻钝,口下位,横裂,口角伸至头腹面的侧缘;下颌边缘具锐利角质;须2对,上颌须极细小,口角须也很短;背鳍无硬刺,外缘稍内凹;胸部鳞片较小,埋于皮下;体背黑褐色,腹部灰白;体侧每个鳞片的基部具有新月形黑斑,背鳍和尾鳍灰黑色,其它各鳍灰黄色,外缘金黄色,背鳍和臀鳍都有一条桔红色斑纹;栖息在河道为砾石底质,水清澈低温,流速较大,海拔高程为300-1500米的河流中,常借助河道中溶岩裂缝与溶洞的泉水发育,秋后入泉越冬;4月中旬出泉,出泉多集中于夜半三更,头部朝内,尾部向外,集群而出,一般在8-10日内出完;雄性性成熟一般在3龄以上,雌性为4-5龄,怀卵量为万粒,生殖季节于5月下旬至7月下旬;以水生无脊椎动物及着生在砾石表层的藻类为食,取食时用下颌猛铲,进而将体翻转,把食物掰入口中;取食后的石块,可见白斑点点;分布于嘉陵江水系和汉水水系的中上游,淮河上游,渭河水系,伊河,洛河,海河上游的滹沱河和山东泰山;多鳞铲颌鱼肉嫩味鲜,有滋补明目下乳之功效,为山溪鱼产中之上品;在产区种群数量较大,特别是在陕西南部山区为优势种群;4月中旬当鱼群出泉时,数量很大,一些较大的鱼泉最多可达万斤以上,一般多为几千斤,小鱼苗也在百斤以上,是当地群众喜食的山区特产;今后如能对其天然资源加以保护,同时解决人工繁殖等技术问题,它将是山区渔业中一种很有前途的养殖鱼类;3、四川白甲鱼四川白甲鱼Onychostoma angustistomata属鲤形目,鲤科,鲃亚科,白甲鱼属;俗称:小口白甲,尖嘴白甲,腊棕;体长,侧扁,尾柄细长,腹部圆,背鳍起点为体的最高点;头短;吻圆钝,稍隆起,吻端有小的白色斑点,在眶前骨分界处有明显的斜沟;口宽,下位,横裂,口角稍向后弯;上颌后端达到鼻孔后缘的下方;下颌具有锐利的角质前缘;上唇薄而光滑,为吻皮所盖;须2对,吻须极短小,颌须稍长,约为眼径的1/2-2/3;背鳍硬刺后缘具锯齿,末端柔软,背鳍外缘成凹形;背部青灰色,腹部微黄,背鳍上有黑色斑纹,尾鳍下叶鲜红,其它各鳍亦略带红色;生活习性与白甲鱼相近,均为底栖性鱼类,喜生活于清澈而具有砾石的流水中;早春成群溯河而上,秋冬下退,至深水多乱石的江底越冬;常以具锐利的下颌角质边缘在岩石及其它物体上刮取食物;食物以着生藻类及沉积的腐植物质为主,通常个体大的产卵期要早些;亲鱼待性成熟后,即上溯至多砾石及沙滩的急流处产卵,卵常粘附着在水底砂石上进行孵化;生殖期间雄鱼吻部、胸鳍、臀鳍上具粗大的白色珠星,偶鳍及臀鳍呈鲜红色;雌鱼吻部珠星不明显;四川白甲鱼分布于长江上游干支流,尤以金沙江、嘉陵江、岷江、大渡河和雅砻江中下游等水系为多见;四川白甲鱼为长江上游一带中型的食用鱼,其产量虽不如白甲鱼,但其肉质更佳,为产区人们日常喜食的鱼类之一;可以驯化作为池塘养殖对象,在水库中加以繁殖更是优良品种;4、南方白甲鱼白甲鱼Onychostoma sima属鲤形目,鲤科,鲃亚科,白甲鱼属;俗称:白甲,爪流子; 体纺锤形,侧扁,背部在背鳍前方隆起,腹部圆,尾柄细长;头短而宽,吻钝圆而突出,在眶前骨分界处有明显的斜沟走向口角;口下位;下颌具锐利的角质前缘;唇后沟仅限于口角;须退化,仅在全长10厘米以下的幼鱼有2对须或1对须;背鳍外缘略内凹,具有1根后缘有锯齿的粗壮硬刺,其尖端柔软;尾鳍深叉形;鳞中等大,胸腹部鳞片较小;背鳍和臀鳍基部具有鳞鞘,腹鳍基部有狭长的腋鳞;背部青黑色,腹部灰白色,侧线以上的鳞片有明显的灰黑色边缘;背鳍和尾鳍灰黑色,其它各鳍灰白色; 白甲鱼大多栖息于水流较湍急、底质多砾石的江段中,喜游弋于水的底层;每年雨水节前后成群溯河上游,立秋前后则顺水而下,冬季在江河干流的深水处乱石堆中越冬;常以锋利的角质下颌铲食岩石上的着生藻类,兼食少量的摇蚊幼虫、寡毛类和高等植物的碎片;摄食强度最大是在3-4月份,冬季和生殖季节一般都很少或停止摄食;3冬龄达到性成熟,产卵期较长,长江流域为4-6月,珠江流域为2-3月;产卵场多为砾石及沙滩的急流处,卵附着在水底砾石上进行孵化; 白甲鱼分布于长江中、上游干支流和珠江、元江水系; 白甲鱼是长江上游及珠江流域的主要经济鱼类之一;生长速度较快,1-3龄较显着,3冬龄鱼平均为37.1厘米,平均体重达1.14公斤,3冬龄以后增长较缓慢;常见个体为-2公斤,最大个体达6.5公斤;它在产区的捕获物中所占比重较大,肉细嫩,味鲜美,在市场中,除长吻鮠、鲶、铜鱼外,与鲤、倒刺鲃等同居于大众所喜食之鱼类;此鱼很有可能发展成山谷水库的饲养对象;5、假鳡鱼――似鳡似鳡Luciocyprinus langsoni属鲤形目,鲤科,鲃亚科,似鳡属;俗称:棍子鱼,真线鳡,墨线鳡,红尾鳡,竿鮈,鳡条鱼,香花鳡,棒子鱼,竿条鱼; 体细长,稍侧扁,头长大与体高;吻尖,口大,端位,口裂宽敞且平直;上下颌等长,其末端向后延伸达眼前缘的下方;下颌前端内侧有一坚硬突起;无须,眼大,鳃裂大,鳞甚细小,侧线鳞100个左右,侧线完全;背鳍无硬刺;胸鳍、腹鳍、臀鳍均短;尾鳍长,深分叉,末端尖;体银白色,背部灰黑;侧线及侧线以上2-3行鳞片上有黑点,相互连成一纵黑色宽带纹; 主要生活在有一定流速的江河、湖泊中,为中上层鱼类;似鳡是游泳健将,性凶猛,到处游弋袭击其它鱼类;体长16厘米以下的幼鱼,则多数栖息于支流水流比较缓慢的湖湾或静水水体中;无集群现象;每年涨水时逆江而上,退水时顺江而下;成鱼是最凶猛的鱼类之一,常在水的中上层游弋,一遇到适口的鱼类便向前猛冲而猎捕之;由于其上下颌骨都很肥厚,而且下颌前端内部有小突起,致使所捕获的鱼很难逃脱;幼鱼以浮游甲壳动物和其它鱼苗为主食,而全长35厘米以上的个体几乎完全依一些小型鱼类为食;4龄达性成熟,生殖季节在3-5月;产卵场以有急流水为主要的条件,一般喜在沙滩处产卵;生长速度快,1冬龄鱼体长15厘米,2冬龄鱼体长24厘米,3冬龄鱼体长36厘米,4冬龄鱼体长45厘米,5冬龄鱼体长54厘米,6冬龄鱼体长60厘米、体重公斤;最大个体可超过15公斤; 似鳡分布于广西,贵州南部以及云南东部的南盘江水系;肉质细嫩,味佳,为产区的大型经济鱼类;6、西南大型凶猛鱼类――鲈鲤鲈鲤Percocypris pingi属鲤形目,鲤科,鲃亚科,鲈鲤属;俗称:花鱼,青脖; 体略侧扁,头较大,前端较尖,头背面平而宽,头后背部隆起;口亚上位,斜裂,下颌突出;须2对,吻须略短于颌须;鳃裂大,两侧鳃膜联于鳃峡处极接近;背鳍刺弱,后缘具细齿;鳞较小,胸、腹部鳞更小,浅埋皮下,侧线略下弯;体背面青灰色,侧面及腹部白色;体侧鳞绝大部分有一黑色边缘,因此联成体侧整齐的直条纹,头、背部有分散的小黑点;背鳍、胸鳍、尾鳍微黑; 幼鱼多在支流或干流的沿岸,成鱼则在敞水区水体的中上层游弋;行动迅速,为凶猛性鱼类,专门猎食小型鱼类;3冬龄鱼达性成熟,生殖期约在6月间,产卵地点都在上游的急流水中;鲈鲤主要分布于宜昌以上的长江上游的干支流中,西江流域、南盘江等水系;鲈鲤的另一个亚种――花鲈鲤 regani俗称:花鱼;分布于云南省南盘江水系和抚仙湖;花鲈鲤的形态区别在于:体侧有许多分散的黑色斑点,不组成直行条纹,腹鳍末端至臀鳍起点间的距离小于吻长; 鲈鲤是产区的大型经济鱼类,长江上游产量相当大,常见体重公斤,最大达15公斤;肉可供药用,有祛痰、止血、镇静的功效;主治急、慢性支气管炎,胃溃疡出血,咯血,衄血,子宫出血,癫痫失眠,月经过多等症;7、乌江青波鱼――中华倒刺鲃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 sinensis属鲤形目,鲤科,鲃亚科,倒刺鲃属;俗称:青波,乌鳞,青板; 体长而侧扁,头锥形,吻钝,口亚下位,呈马蹄形;须2对,颌须末端可达眼径后缘;背鳍起点前有一向前平卧的倒刺,隐埋于皮肤下,背鳍具一后缘有锯齿的硬刺;背鳍后缘微凹,背鳍起点位于腹鳍起点之前上方,距吻端比距尾鳍基为近;体背青黑,腹部灰白,各鳍青灰色,后缘为黑色;幼鱼尾鳍基有一黑斑,成鱼不明显; 中华倒刺鲃为一种底栖性鱼类,性活泼,喜欢成群栖息于底层多为乱石的流水中;冬季在干流和支流的深坑岩穴中越冬,3月份开始游向支流生长;3龄性成熟,亲鱼于4-6月间水位上涨时,即到水大而湍急的江段产卵,卵随水漂浮孵化;它是以水生高等植物为主要食物的杂食性鱼类;丝状藻类、昆虫幼虫、淡水壳菜等均为其摄食对象; 中华倒刺鲃分布于长江上游的干、支流里,中游里也偶而见之;2冬龄以后生长较快,最大个体可达25公斤,产量大,肉质肥美富油脂,为四川、贵州等地的重要经济鱼类; 分布于海南岛、珠江、元江等水系的倒刺鲃 ,俗称:青竹鲩,形态特征与中华倒刺鲃颇相似;主要区别为倒刺鲃的背鳍起点位置在腹鳍起点之后上方,距吻端比距尾鳍基为远;两种的生活习性与经济意义相同;倒刺鲃的最大个体可达4公斤,为产地常见食用经济鱼类; 中华倒刺鲃、倒刺鲃、光倒刺鲃等鱼的肌肉鲜美,均有一定药效,有壮阳补中之功效,主治腰膝酸软;8、青棍鱼光倒刺鲃光倒刺鲃Spinibarbus hollandi属鲤形目,鲤科,鲃亚科,倒刺鲃属;俗称:青棍、坑坚、光眼鱼、黄娟、粗鳞鱼;体长,稍呈圆筒形,尾柄侧扁;吻钝,口稍下位,呈马蹄形;须2对,吻须较短,颌须末端超过眼后缘;背鳍起点前有一向前平卧的倒刺,隐埋于皮肤内;背鳍无硬刺;鳞大,侧鳞基底具黑斑;体背部茶黄色,腹部灰白,背鳍边缘黑色,其它各鳍桔红色;一般栖息于底质多乱石而水流较湍急的江河中的中下层,尤喜在水色清澈的水域中生活,它属于杂食性鱼类,以水生植物为主,兼食水生昆虫及其幼虫,也取食一些坠入水中的陆生昆虫和虾等;4-5月间在水流缓慢、水草较多处产粘性卵;分布于长江、钱塘江、闽江、九龙江、珠江、元江、台湾岛及海南岛等诸水系;分布广,食性杂,宜驯养;生长快,个体大,1龄鱼重150克,2龄可达500克,3冬龄的鱼已能长到400毫米左右,最大个体可达20公斤;在华南、西南的年产量极为可观,是产区的一种重要经济鱼类;光倒刺鲃体厚肉肥,味鲜嫩,颇受当地群众欢迎;其肉鲜食,有壮阳补中的功效,主治腰膝酸软等症;9、南游莫望武昌鱼――团头鲂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属鲤形目,鲤科,鲌亚科,鲂属;俗称:团头鳊,平胸鳊;英文名:Bluntnose black bream , Wuchangfish , Bluntsnout bream ;体高,甚侧扁,呈菱形,头后背部隆起,体长为体高的倍;头小,吻圆钝,口端位,口裂宽,上下颌等长,上下颌的角质层较薄;胸部平坦,腹部仅自腹鳍基部至肛门,具有皮质腹棱;背鳍具光滑硬刺,其长度较头长为小;臀鳍长,具27-32根分枝鳍条,尾柄高而短;体背部青灰色,两侧银灰色,体侧每个鳞片基部灰黑,边缘黑色素稀少,使整个体侧呈现出一行行紫黑色条纹,腹部银白,各鳍条灰黑色;团头鲂多见于湖泊,比较适于静水性生活;平时栖息于底质为淤泥、并生长有沉水植物的敞水区的中、下层中;幼鱼主要以枝角类和其它甲壳动物为食;成鱼摄食水生植物,以苦草和轮叶黑藻为主,还食少量浮游动物;4月开始大量摄食,6-10月为肥育期,摄食强度最大,冬季11月起停食;2龄可达性成熟,5-6月间,成鱼集群于流水场所进行繁殖;产卵场一般需要具有一定的流水,有茂密的水草,底质为软泥多沙,水深-1.5米,水温20-28℃;怀卵量一般为万粒;受精卵在水温为25℃时,经两昼夜可孵化;冬季集群在深水处的泥坑中越冬;团头鲂仅分布于长江中、下游附属中型湖泊;生长速度较快,当年鱼体长可达120-230毫米,最大个体可达3公斤左右,因其为草食性,且能在静水中繁殖,目前已在全国各地人工养殖;团头鲂肉质细嫩、腴美,脂肪丰富,胜于长春鳊和三角鲂;每百克可食部分含蛋白质20.8克,脂肪15.8克,碳水化合物0.9克,热量229千卡,钙155毫克,磷195毫克,铁毫克,堪称上等鱼类;习称的“武昌鱼”本是鳊、鲂的统称;在湖北省梁子湖通长江的入口处,有一小镇樊口,古时称为武昌县;这里江湖相通,不少鱼群自由出入于江湖之间,湖中的天然食料丰富,是鱼类的重要肥育场所;樊口所产的“鳊鱼”以团头鲂为主,此鱼肉嫩脂多,尤为肥美,故古时有“鳊鱼产樊口者甲天下”的说法,到了武昌的人也必一品武昌鱼的滋味;武昌鱼是历代诗人的赞颂对象,有“南游莫望武昌鱼”,“九州横驰鲂有家”等佳句传世;一千七百多年前的三国末期,吴主孙皓想从建业迁都武昌,百姓苦于逆流朝奉,朝内部分大臣纷纷阻止其迁都,左丞相为劝阻吴主迁都而授意,编了一首民谣:“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从此,武昌鱼的称谓便流传下来;10、岂其食鱼,必河之鲂鲂Megalobrama skolkovii属鲤形目,鲤科,鲌亚科,鲂属;俗称:三角鳊,乌鳊,平胸鳊;英文名:Black bream ; 体高,甚侧扁,呈菱形,头后背部隆起;头小,口端位;上下颌前缘均具发达的角质层;腹棱仅自腹鳍基部至肛门;背鳍具光滑硬刺,其长度显着大于头长;尾柄长大于或等于尾柄高;体背部青灰色,两侧浅灰色带有浅绿色泽,腹部银白,每个鳞片后部较深,各鳍呈青灰色; 鲂在流水或静水水体中都有;尤喜栖息于底质为淤泥或石砾、而有沉水植物和淡水壳菜的敞水区;在生殖季节,成熟亲鱼群集于有流水的场所进行繁殖;到初春就游至江河港汊和附属水体的沿岸觅食;鲂属杂食性鱼类,幼鱼以淡水壳菜为主食,其次是昆虫和软体动物的幼体;成鱼以水生植物为主食,其次是淡水壳菜;性成熟个体为3龄,体重约1公斤左右;产卵场要求水流有显着的流动; 分布广,黑龙江、鸭绿江、辽河、黄河、淮河、长江中下游、钱塘江、闽江等水系均产; 生长较快,个体较大,最大个体可达5公斤左右,在天然水域中有一定的产量;肉味鲜美,质细嫩,含脂量高;每百可食部分含蛋白质18.5克,脂肪-8.0克,碳水化合物0.2克,热量134千卡,钙76毫克,磷211毫克,铁毫克;自古以来,颇受人民大众欢迎,视其为上等食用鱼类;早在二千年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很喜爱吃这种鱼,如诗经中便有“岂其食鱼,必河之鲂”的诗句;鲂、团头鲂和鳊的形态特征均极相似,古代统称之为“鲂”或“鳊”;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道:“鲂,方也;鳊,扁也”;可见鲂和鳊是根据它们的外形而得名的; 去鳞、去内脏、洗净的鲂,鲜用,具有调胃健脾之功效,主治消化不良、胸腹胀满等症;11、西北高原鱼类――厚唇裸重唇鱼厚唇裸重唇鱼Gymnodiptychus pachycheilus属鲤形目,鲤科,裂腹鱼亚科,裸重唇鱼属;俗称:重唇花鱼,麻鱼,石花鱼; 体呈长筒形,稍侧扁,尾柄细圆;头锥形,吻突出,吻皮止于上唇中部;口下位,马蹄形;下颌无锐利的角质边缘;唇很发达,下唇左右叶在前方互相连接,后边未连接部分各自向内翻卷,两下唇叶前部具不发达的横膜,无中叶;唇后沟连续;口角须1对,较粗短,末端约达眼后缘的下方;体表绝大部分裸露,除臀鳍两侧各有1列大型臀鳍外,仅在胸鳍基部上方的肩带后方有2-4行不规则的鳞片;侧线平直,背鳍无硬刺;体和头部黄褐色或灰褐色,较均匀地分布着黑褐色斑点,在侧线下方也有少数斑点;腹鳍呈灰白或黄灰色;。
渔业发展知识点总结归纳
![渔业发展知识点总结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bc128589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75.png)
渔业发展知识点总结归纳渔业是指在水域中进行捕捞、养殖和加工水产品的生产活动。
随着人口的增长以及对食品的需求增加,渔业的发展日益受到重视。
下面将对渔业发展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以便更好地了解渔业的现状和前景。
一、渔业资源1. 海洋渔业资源海洋是丰富的渔业资源宝库,海水中富含各种鱼类、贝类、虾类等。
不同海域的温度、盐度和营养物质不同,因此海洋渔业资源的分布和种类各有特点。
2. 内陆渔业资源内陆水域是另一个重要的渔业资源来源,湖泊、江河、水库等内陆水域中生活着各种鱼类、蟹类、贝类等水产品资源。
不同的内陆水域具有不同的渔业资源特点,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对于满足人们的食品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3. 养殖渔业资源养殖渔业资源是指通过人工饲养和管理的方式获取的水产品资源,包括鱼类、虾类、蟹类等。
养殖渔业资源的优势在于可以控制生产环境、提高养殖效率,是满足大众食品需求的重要途径。
二、渔业生产1. 捕捞渔业捕捞渔业是指在自然水域中进行捕捞水产品的活动。
捕捞渔业包括传统的渔船捕捞和现代化的渔业船捕捞,渔业船捕捞通常采用各种捕捞工具和设备,如拖网、围网、刺网等。
2. 养殖渔业养殖渔业是指通过人工饲养和管理的方式进行水产品养殖的活动。
养殖渔业可以依据不同的水域条件和水产种类选择合适的养殖方式,如网箱养殖、池塘养殖、污泥养殖等。
3. 渔业加工渔业加工是将捕捞或养殖获得的水产品进行加工处理,包括鱼类的剖成、冷冻、腌制、干燥等,以及虾类和贝类的去壳、脱水、烹饪等。
渔业加工对水产品进行处理,延长了其保质期和可食性,同时也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
三、渔业管理1. 渔业资源保护渔业资源保护是保护海洋和内陆水域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水产品资源的生长繁衍环境,减少过度捕捞和污染对渔业资源的影响,确保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 渔业法规政策渔业法规政策是指国家和地方为了管理和控制渔业发展所制定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包括渔业资源开发、捕捞和养殖管理、渔业市场管理、渔业企业管理等方面的规定。
长江河口湿地鱼类群落的生态学特征
![长江河口湿地鱼类群落的生态学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501ce43c31126edb6f1a1027.png)
长江河口湿地鱼类群落的生态学特征【摘要】:2004年9月~2007年9月笔者在长江河口(N30°30′~32°00′;E121°00′~122°30′)采用潮滩插网(主要采集潮间带鱼类)、深水张网、鳗苗网、大型浮游生物网、阿氏网等多种网具进行了104次湿地鱼类(—6m以浅水域)现场调查;首次较为全面地研究了长江河口湿地鱼类群落结构和主要生态特征。
主要内容有:(1)归纳分析了长江河口湿地鱼类的物种组成及其主要生态特征;(2)运用如nMDS、等级聚类、ANOSIM、优势度曲线等生物统计学方法对获得的231份样本分析了潮间带和潮下带鱼类群落组成的时空变化及不同高程下潮间带鱼类的群落结构差异;(3)探讨了长江河口湿地鱼卵、仔稚鱼种类和丰度的空间分布和季节变化趋势,以及潮滩湿地作为鱼类产卵场和哺育场的重要性;(4)根据长江口历年鳗苗捕捞统计资料及现场调研数据,分析了鳗苗捕捞活动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及对湿地鱼类的影响。
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长江河口湿地鱼类群落区系特征(1)本研究发现长江河口湿地鱼类有123种,隶属18目、46科、98属,全部为硬骨鱼类。
其中,海鲢(Elopssaurus)和印度小公鱼(Sardinellasindensis)为本区域的新记录种,分别位于北支中段水域(2005年10月)和口门区(2006年9月)。
长江河口南支水域共发现鱼类80种,北支有57种,口门区有70种。
同时,研究结果认为长江河口湿地鱼类是河流淡水鱼类区系和海洋鱼类区系的过渡类型。
(2)潮间带鱼类共记录有93种,隶属15目、33科,约占总调查种数的75%,充分说明潮间带湿地是河口地区鱼类重要的栖息生境。
(3)本研究共记录到口门区潮下带鱼类42种,隶属21科。
以偶然进入河口湿地的海洋鱼类最多,有17种;其次为河口定居种和季节性进入河口湿地的海洋鱼类,均为10种;而淡水类型和过河口性鱼类很少,均为1种。
渔业与河口湿地保护
![渔业与河口湿地保护](https://img.taocdn.com/s3/m/1e63518d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a6.png)
制定生态补偿政 策,鼓励企业和 个人参与河口湿 地保护
加强生态监测和 评估,确保生态 补偿的有效性和 可持续性
加强宣传教育, 提高公众对河口 湿地保护的认识 和参与度
河口湿地的恢复与修复
恢复自然水文: 恢复河流的自然 流动,防止水流 停滞
植被修复:种植 适宜的植被,提 高湿地的生物多 样性
污染治理:减少 污染物排放,保 护水质
望
01
添加章节标题
02
渔业与河口湿地保护的重要性
生态平衡的维护
渔业与河口湿地是生态系统的 重要组成部分
维护生态平衡可以保护生物多 样性,防止物种灭绝
维护生态平衡可以保持生态系 统的稳定,防止自然灾害的发 生
维护生态平衡可以促进经济发 展,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水生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水生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维持 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
调
河口湿地对渔业的影响
提供丰富的饵料 和栖息地
调节水质,改善 渔业环境
保护生物多样性 ,维持渔业资源 的可持续利用
促进渔业资源的 繁殖和生长
渔业与河口湿地的共生关系
渔业资源:河口湿 地提供了丰富的渔 业资源,如鱼类、 虾类、贝类等
湿地保护:渔业活 动可以促进河口湿 地的保护,如禁止 过度捕捞、保护湿 地生态环境等
04
渔业与河口湿地的保护措施
法律法规的制定与执行
制定相关法律法 规,如《渔业 法》、《环境保 护法》等
加强执法力度, 打击非法捕捞和 破坏湿地的行为
建立监测机制, 定期对渔业和湿 地进行监测和评 估
加强宣传教育, 提高公众对渔业 和湿地保护的意 识
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建立生态补偿基 金,用于支持河 口湿地保护和修 复
河口区自然资源
![河口区自然资源](https://img.taocdn.com/s3/m/34ae04f6d15abe23482f4d58.png)
自然资源【土地资源】全区土地总面积3208186亩(2138.79平方公里),其中,农用地1229145.2亩,占土地总面积的38.3%;建设用地296716亩,占土地总面积的9.2%;未利用地1682324.8亩,占土地总面积的52.4%。
农用地中,耕地569990.1亩,园地19210.6亩,林地98929.7亩,牧草地231942.9亩,其它农用地309071.9亩;建设用地中,居民点工矿152367.6亩,交通运输用地33128.3亩,水利设施用地111220.1亩;未利用地中,未利用土地730448.7亩,其它土地951876.1亩。
【矿产资源】境内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卤水、贝壳、地热等矿产资源,其中石油、天然气含量遍布全区。
我区的地热资源主要分布在渤海湾南新户、太平、义和、孤岛以及五号桩地区,埋深1300~2000米,热储温度在50~90℃。
我区地热水化学类型为cl-na型,地热水矿化度10~20克/升,富含偏硅酸、溴、碘、锶、锂等有益化学组份,可用于医疗和保健。
目前,全区现有利用地热资源企业5家,地热井11口,井口水温70℃左右。
其中,河口城区2口、仙河镇5口、孤岛镇3口、济军生产基地1口。
【水资源】河口区地处黄泛平原渤海之滨,淡水资源溃乏。
由于区域内主要河道皆为季节性河流,汇流面积小,且径流量主要集中于汛期降水,加之河流源短流急,以及因盐碱土地的盐化,地表水的含盐量较高,故地表径流难以利用。
同样,地下水矿化度高,多为苦咸水,也难以利用。
黄河水是唯一可供利用的(客水)淡水资源。
引用黄河水主要依托辖区内的王庄灌区和东水源灌区,多年平均引水量8000万立方米。
根据多年年实测降雨资料分析,河口区多年平均降雨量为554.6毫米,多年平均径流深57.2毫米,地表径流1.22亿立方米。
【树种资源】河口区属于暖温带落叶阔叶区域,暖温带北部落叶栎林亚地带,黄、海河平原栽培植被区。
河口区常见的栽培或野生木本植物80余种或变种类型,隶属35科以上。
中国海洋及河口鱼类系统检索内容介绍
![中国海洋及河口鱼类系统检索内容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d3f7e0a9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6c.png)
中国海洋及河口鱼类系统检索内容介绍中国海洋及河口鱼类系统检索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它涵盖了大量的海洋及河口鱼类物种信息和分类体系。
在这个领域,研究者们通过系统地对海洋及河口鱼类进行分类、研究和检索,以便更好地理解和保护这些生物资源。
首先,中国海洋及河口鱼类系统检索包括对海洋及河口鱼类的分类和命名。
通过对鱼类的形态特征、生态习性、地理分布等方面的研究,可以更准确地确定鱼类的分类位置和名称,这对于鱼类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中国已经对海洋及河口鱼类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类和命名,建立了一套相对完备的鱼类分类体系。
其次,中国海洋及河口鱼类系统检索还包括对鱼类资源的分布与丰度的研究。
海洋及河口是丰富的鱼类资源的栖息地,不同的地区有着各自独特的鱼类种类和数量。
通过对这些资源的研究,可以为相关的渔业开发和保护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同时,也可以评估和监测鱼类资源的变化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防止资源的过度开发和过度捕捞。
此外,中国海洋及河口鱼类系统检索还包括对鱼类生态习性和生物学特征的研究。
不同种类的鱼类在海洋及河口中有着各自独特的生活习性和生物学特征,这些特征对于鱼类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对鱼类的生态习性和生物学特征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鱼类的生活习性和繁殖习性,为鱼类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最后,中国海洋及河口鱼类系统检索还包括对鱼类资源的保护和管理的研究。
鱼类资源是人类重要的食物来源,也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其进行有效的保护和管理至关重要。
通过对鱼类资源的研究,可以制定科学的渔业管理政策和措施,以防止过度捕捞和生态破坏,保护海洋及河口鱼类资源的持续利用。
总之,中国海洋及河口鱼类系统检索是一个涉及多个领域的综合性研究课题,它对于鱼类资源的保护、利用和管理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海洋资源的日益枯竭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中国海洋及河口鱼类系统检索的研究也愈发显得重要和紧迫。
河口生态系统与渔业资源保护研究
![河口生态系统与渔业资源保护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bb8718e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4a.png)
河口生态系统与渔业资源保护研究河口是河流与海洋相接的地带,河流水流速度减缓,河水与海水混合,形成一个独特而复杂的环境。
河口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具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之一。
然而,近年来,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河口生态系统面临着严重的威胁,特别是对渔业资源的保护造成了严重影响。
河口生态系统是许多生物种类的栖息地,包括鱼类、贝类、鸟类等。
这些生物种类在河口地区完成繁殖、成长和迁徙。
在河口地区,水质、营养物质和生境特征等因素的变化对鱼类产卵和仔鱼的成活率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渔业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因此,保护河口生态系统对于维护渔业资源的健康至关重要。
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保护河口生态系统中的渔业资源,并确保可持续利用。
第一步是加强水资源的管理。
河口地区的水质直接影响到鱼类和其他生物种类的生存和繁殖。
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包括限制附近工业和农业活动对水质的污染,控制水流速度和水位的变化等。
同时,监测水质的变化和对河口生态系统健康的影响也是必要的,这可以通过建立观测站和实施定期调查来实现。
第二步是保护和恢复河口生态系统的生境。
河口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和渔业资源的数量与质量密切相关。
因此,保护和恢复河口的滩涂、河道和河口湿地等生境是保护渔业资源的重要措施。
这可以通过禁止填海造地、加强生境保护区的管理和监测等措施来实现。
此外,引入适宜的物种也可以促进河口生态系统的恢复。
例如,一些具有生态特征的植物和动物可以用于河口湿地的植被修复,从而促进渔业资源的再生。
第三步是加强渔业资源的管理和监测。
河口地区的渔业资源是许多人民的重要经济来源。
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渔业资源管理制度是必要的。
这包括限制渔业活动的强度和规模,禁止非法捕捞和使用破坏性渔具等。
此外,建立渔业资源的监测机制也是必要的,以了解渔业资源的变化和发展趋势。
这可以通过建立渔业资源监测站和开展定期的渔业资源调查等措施来实现。
在保护河口生态系统的过程中,改善公众的环境意识和参与度非常重要。
中国海洋及河口鱼类系统检索内容介绍
![中国海洋及河口鱼类系统检索内容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4aa1fe49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cd.png)
中国海洋及河口鱼类系统检索内容介绍摘要:一、引言二、中国海洋及河口鱼类系统检索的主要内容1.鱼类种类的详细介绍2.鱼类分类特征的描述3.鱼类形态特征、习性、分布和经济价值的描述4.图解方式的创新应用三、中国海洋及河口鱼类系统检索的价值1.对鱼类研究的促进2.对海峡两岸鱼类研究交流的促进四、总结正文:一、引言鱼类是生物界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物种,其在海洋、河口等水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国拥有丰富的海洋及河口鱼类资源,为了更好地了解和保护这些鱼类资源,一本名为《中国海洋及河口鱼类系统检索》的书籍应运而生。
二、中国海洋及河口鱼类系统检索的主要内容《中国海洋及河口鱼类系统检索》一书系统收集了我国各海区和河口鱼类48 目313 科1321 属3711 种,对鱼类各目、科进行了分类特征描述。
此外,每种鱼的形态特征、习性、分布、经济价值等也都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述。
本书创新地采用了图解的方式进行描述,使读者可以更便捷地对鱼类进行识别鉴定。
不仅对鱼类各目、科进行了分类特征描述,还对每种鱼的形态特征、习性、分布、经济价值等进行了详细介绍,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鱼类。
此外,本书对海峡两岸鱼类名称(括号中为台湾所用名称)予以对照统一,进一步促进了海峡两岸鱼类研究的交流互通。
三、中国海洋及河口鱼类系统检索的价值《中国海洋及河口鱼类系统检索》一书的出版,不仅对鱼类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也促进了海峡两岸鱼类研究的交流互通,对保护我国丰富的鱼类资源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综上所述,《中国海洋及河口鱼类系统检索》是一本具有重要价值的鱼类研究参考书籍,对鱼类研究者和爱好者都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四、总结《中国海洋及河口鱼类系统检索》一书详细地介绍了我国各海区和河口鱼类的种类、分类特征、形态特征、习性、分布和经济价值,采用图解方式进行描述,创新性地促进了鱼类研究的发展。
【实用】河口生态系PPT文档
![【实用】河口生态系PPT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497241ec90c69ec3d4bb75bc.png)
♣ 水筆仔是一種生長在熱帶和亞熱帶的紅樹林種,台灣的水筆仔分布在最北邊,而台北也有熱帶的樹種和生態系。
18號 : 查資料、帶生態球的瓶子
類所利用。所以河口之食物網極複雜, 雖然我沒有在這組做很大的貢獻但是我也有在旁邊偷偷的學唷!
也具有攔沙、防洪、固堤、淨化水質、學術研究、教育及休閒等功能。
口地帶受潮水來回,以及河川水量變化的影響,鹽度起伏很
其基本結構與陸域或典型的海洋生態系 因此紅樹林不僅可以提供魚、蝦、貝類等生物豐富的食物來源及棲息場所,也構成一個高度生產力的生態系,所以保育紅樹林不僅可
產以殘碎物的形式進入食物網中;殘碎 沒想到只要整組團結起來就可以做那麼快,真厲害!
♧ 紅樹林具有多種經濟用途,其樹皮可用為單寧及染料的萃取,木材可供為建材、性材、家具用材及薪炭材,早期淡水民眾即常砍伐
水筆仔為薪炭材。
物先為分解者─細菌及黴菌─所分解, 動物方面則有沙蠶、招潮蟹、貝類、彈塗魚及水鳥等。
以維持海岸河口生態,平衡發展其高生產力,更為世界保護了候鳥及珍貴稀有動物的棲息地。
htm<加上 ←資料來源
不盡相同。
←資料來源
河口生態系食物鏈之圖片
↑資料來源
紅樹林簡介
♥紅樹林著生地區:紅樹林為生長在熱帶及亞熱帶地區 之沿海潮間帶泥濘地的木本植物。 ♥主要品種:在臺灣主要的優勢種為北部地區的水筆仔、 屏東的海茄苳,而五梨跤和欖李則為較希有之族群; 其他尚有土沉香及溪口植物棋盤腳、黃槿等。 ♥特殊型態:包括胎生苗 (海茄苳沒有胎生苗) 、呼吸 根、厚質葉及排鹽構造,根系淺而廣等,以適應此種 環境。胎生苗具有間細組織,可以隨海流飄落「他鄉」 生根。 ♥功能:紅樹林生態系為高度生產力的生態系,不僅是 是魚蝦及貝類的食物來源與棲息地;也具有攔沙、防 洪、固堤、淨化水質、學術研究、教育及休閒等功能。 我們可以將紅樹林之功能分為生態、環境保護、學術 教育及經濟功能。
天津滨海地区大水面河口鱼类增养殖技术
![天津滨海地区大水面河口鱼类增养殖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4b25170c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6f.png)
畜 牧 兽 医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0年第8期天津滨海地区大水面河口鱼类增养殖技术刘清龙(天津市滨海新区太平镇政府农业服务中心,天津市 300282)摘要:天津滨海地区大水面有几千公顷,主要分布在流经天津地区几条国家级河道入海口附近两侧,仅太平镇就有约4 000 hm2,该地区河口主要鱼类有对虾、鲈鱼、梭鱼等。
充分开发利用这些大水面进行河口鱼类增养殖,有很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关键词:大水面;河口鱼类;增养殖技术0 引言太平镇范围内有河口附近约4 000 hm2大水面,主要位于国家级水道子牙新河、北排河、沧浪渠下游,紧邻渤海,一般增养殖水面在70~140 hm2。
通过几年对这些水面进行增养殖,取得了一定的经验。
1 蓄水前准备工作每年鱼虾养成出池后,排干积水,封闸晒池,清淤整池修坝,安装过滤网,清池除害,以上工作一般在鱼虾出池后11月份至第二年的3月下旬。
2 蓄水培育基础饲饵料消除敌害生物后。
在4月中下旬开始进水,水深达40~60 cm,培养生物类群(主要有褐苔、浮游生物、底栖动物等),根据对池水进行的化学分析的数据,确定施肥种类和数量。
投苗前施发酵后的有机肥150 kg/667m2,施化肥50 kg/667m2,过磷酸钙1 kg/667m2。
虾苗入池后,可以根据水色,每2~3天追肥1次,每次2 kg/667m2,直至达到要求水色,以后降低用量,以维持所需饵料密度。
如果基础饵料培养不好,也可投放些卤虫卵,让其自行孵化,为虾苗提供足够的饵料。
3 投放种苗主要养殖对虾有南美对虾和班节对虾,一般5月份开始投放,投放量为(0.8 cm/尾)1万~1.5万尾/667m2。
6月份投放梭鱼(规格2 g/尾)150尾/667m2,鲈鱼(2 g/尾)10尾/667m2,罗非鱼(5 g/尾)20尾/667m2。
投放鱼种要比投放虾苗晚至少1个月,并且是当年鱼苗,主要是避免鱼吃虾。
4 养成管理虾苗入池后,管理工作开始。
2第一章 内陆水体的渔业性状及资源条件
![2第一章 内陆水体的渔业性状及资源条件](https://img.taocdn.com/s3/m/dd1f04e381c758f5f61f67d6.png)
§1-1 河
• • • • • • • • • • • • • •
流
一、河流、水系、流域 1、河流:陆地上经常有水流动的泄水凹槽称为河流。 ①内流河:流入内陆湖泊或消失于沙漠之中的河流:塔里木河。 ②外流河:最后流入海洋的河流,例如:长江、黄河。 2、水系与流域 ①干流:凡直接流入海洋或内陆湖泊或消失于沙漠的河流称干流。俗称主河 。支流:流入干流的河流称支流。直接流入干流的称一级支流,入一级支流 的称二级支流…… ②水系:一条干流和沿途接纳的所有支流组成的一个河流系统称水系或河系 ,如:长江水系,珠江水系、黑龙江水系等。 ③流域:凡一个水系的地面集水区便称为该水系的流域。 ④流域面积:以分水岭为界确定的集水面积称为流域面积。 3、河床与河谷:容纳河水流动的低洼部分叫河床或河槽;河床往上延伸的无 水洼地称河谷。常呈“V”型。 河床大小:①根本河床/基本河床:明显 ②泛滥河床/洪水河床:不明显 河床类型:①山区:谷窄,岸不规则,坡度大,阶梯状,水急。 ②平原河床:床宽,坡度小,水缓,泥沙沉积量大。
四、中国的湖泊分区:
• 面积大于1km2的湖泊有2800多个,共8万 km2 ,共分为青藏高原(37549 km2, 46.6%)、东部平原(22161km2,27.5% )蒙古新疆(15875km2,19.7%)、东北 平原(3722km2,4.6%)、云贵高原( 1185km2,1.4%)五大湖泊区系:其中咸 水湖占总面积55%,淡水湖占45%,淡水 湖泊集中的地区,∑S为23471km2。约占 全国湖泊面积31%。
四、河流的生物性状
• • • • • 1.大型植物:少,缓流时,沉水植物 2.附生藻类:硅藻、丝状藻类等。 3.浮游生物:少 4.底栖生物:中间少,岸边多 5.游泳生物: 喜流性生物
长江河口湿地鱼类的种类组成及多样性分析_张衡
![长江河口湿地鱼类的种类组成及多样性分析_张衡](https://img.taocdn.com/s3/m/ff368b342f60ddccda38a07a.png)
将每个站点每次调查所获得的材料作为一个 样本, 分别计算长江口南支、北支和口门区鱼类标 本的出现频率, 出现频率大于或等于30%的认为是 常见种, 低于10%认为是偶见种。
长 江 河 口 及 邻 近 海 区 (即 121°00'–124°00'E; 30°30'–32°00'N)的 鱼 类 种 类 组 成 已 有 较 多 研 究 (湖北省水生生物研究所鱼类研究室, 1976; 王幼 槐和倪勇, 1984; 张国祥和张雪生, 1985; 陈吉余 等, 1988; 长江水系渔业资源调查协作组, 1990; 杨伟祥等, 1990;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 研究所和上海市水产研究所, 1990; 唐文乔等, 2003; 钟俊生等, 2005, 2007; 刘凯等, 2005; 徐 宏发和赵云龙, 2005; 庄平等, 2006; 倪勇和伍汉 霖, 2006; 王云龙等, 2006; Jin et al., 2007; 倪勇 和陈亚瞿, 2007; 刘磊等, 2008; 蒋日进等, 2008)。 但这些研究都未涉及整个长江河口湿地水域鱼类 的种类及其生态特征。近几十年来, 长江河口湿 地由于一系列人为活动(过度捕捞、围垦、大型 桥梁工程、水域污染等)的影响, 鱼类种类组成及 多样性已发生较大变化(庄平等, 2006), 究竟还有 哪些物种在长江河口生存以及优势程度如何还不 甚清楚。为此, 有必要对现今长江河口湿地水域 的鱼类组成和资源现状进行全面地调查和了解, 特别是在近二十年来长江口鱼类资源每况愈下, 一些濒危、保护物种难以再现的大背景下, 如淞 江 鲈 (Trachidermus fasciatus) 和 鲥 (Tenualosa reevesii)等, 开展此方面的研究显得十分紧迫和 重要。
全区海洋与渔业发展情况汇报
![全区海洋与渔业发展情况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a025499465ce05087632137a.png)
全区海洋与渔业发展情况汇报近年来,河口区海洋与渔业工作紧紧围绕全区经济发展大局,加快推进“一港一区”建设,深入实施“科技兴渔”战略,依托“海生·河口”渔业科技精准对接,实施海洋渔业科技提升行动,推进产业科学化发展,大力实施海上粮仓建设,海洋渔业经济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
一、海洋与渔业发展情况(一)海洋渔业情况。
河口区位于渤海湾南岸,东、北两面临海,海域面积2262平方公里,自然海岸线长214.21公里,约占全市海岸线总长的一半。
近年来,我区水产增养殖向着名优、健康、生态方向发展,截至目前,全区养殖面积达到56万亩,其中浅海贝类增护养总面积达20万亩,海参养殖面积10万亩,对虾养殖面积20万亩,淡水养殖面积6万亩。
全区已有“入海口文蛤”等22个水产品通过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及产品认证,建成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5处(华春、通和、嘉农、卓远、华利),省级现代渔业园区4处(华春、通和、汇泰、嘉农)。
发展育苗水体达40万立方米。
2017年全区渔业总产量达到15.07万吨,实现渔业第一产值20.5亿元。
(二)百万亩生态渔业区建设情况。
渔业区位于河口北部,规划范围东起挑河、西至潮河,南起生态河、北至-10米等深线,总规划面积100万亩(浅海50万亩、滩涂50万亩)。
目前,区政府已投入基础设施配套资金1.1亿元,建成到了52.3公里,拉动30余家企业投资近30亿元,建成标准化池塘20余万亩。
2017年,总投资5.7亿元,占地2000亩的70MW曙光汇泰“渔光互补”发电项目实现并网发电,年可实现产值1.2亿元,大大提高了海域利用率,提升了经济效益。
(三)中心渔港建设情况。
为满足我区辖区内作业渔船停泊需求,2008年启动河口区中心渔港建设,现已累计完成投资2.65亿元,建成80万平方米内港池、800米码头,1900米港池北坝、2450米护岸衬砌,完成北防砂堤3300米、南防砂堤2680米续建工程。
道路、供水、供电、加油等相关配套逐渐完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们的前面,而不在 我们的 后面。
•
7、心急吃不了热汤圆。
•
8、你可以很有个性,但某些时候请收 敛。
•
9、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蹩脚 的工人 总是说 工具不 好)。
•
10、只要下定决心克服恐惧,便几乎 能克服 任何恐 惧。因 为,请 记住, 除了在 脑海中 ,恐惧 无处藏 身。-- 戴尔. 卡耐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