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精准医学与中医辨证施治之关系

合集下载

2021西医中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与中医诊断的关系范文3

2021西医中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与中医诊断的关系范文3

2021西医中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与中医诊断的关系范文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中医, 中医是中国瑰宝, 该研究将祖先在诊治方面的经验做了一系列的总结, 进而形成其特有的诊断方法。

西医治疗中, 对于疾病的诊断更多表现为依靠先进的医疗设备和实验室数据, 像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表、指标检验数据等等, 对于患者做系统全面的检查, 诊断疾病本质。

这就能看出二者存在的不同, 但是二者最终的目的还是相同的, 就是治病救人。

该文就是西医中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与中医诊断的关系做简要分析。

关键词: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中医诊断; 关系; 我国一种传统的医学技术就是中医,其又被称为经验医学, 其是依照经验开进行的治疗活动, 从医学学术的角度分析, 我国中医在治疗疾病时, 有四大法宝, 分别是望、闻、问、切, 对于患者病情的探求可以从医生以往经验和原有医学经验知识来获得, 然后才能分析出患者疾病的病机, 分析患者五脏六腑、气血津液、经络关节的变化, 判断出邪正有着怎样具体消失和增长的情况, 才能得出疾病的具体名称, 将疾病归纳到一类, 做下一步治疗。

但是, 随着社会的进步, 科学技术的发展, 医学诊断水平的提高, 人们意识的改变, 在中医诊断中, 使用了一些临床医学检验技术, 下面内容我们就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和中医诊断之间的关系做简要分析和探讨。

1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和中医诊断的简要分析 中医诊断时运用方法主要分为了4个方面,分别是望、闻、问、切, 而中医治疗中核心内容就是辩证论治, 但是还应该总结以往的经验, 对未知疾病做不断探索, 并开展一些专项的研究, 才能更好地保证中医治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而反观临床医学检验技术, 其是一种医学诊断的现代科学, 在科学技术的基础上, 运用现代医学器械、化学和物理的方式、科学设备与仪器, 诊治各种疾病, 具体的就像检测血糖、检查贫血、血型的鉴定等等。

实践运用临床医学检验技术时, 检验医师必须拥有物理基础、实验基础、光学仪器、化学试剂等方面的知识, 只有拥有了这些专业知识后, 才能让其就职上岗。

论中医药疗效与辨证论治的必然联系

论中医药疗效与辨证论治的必然联系

论中医药疗效与辨证论治的必然联系中图分类号:r22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6-0286-02历史悠久的祖国中医药学,凸显着现代医学模式的优势。

她源于长期的实践,不断的积累、修正、充实、完善,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我们尊古训,扬长避短,使之更有利于传承和发展。

辨证施治,整体观念,是贯穿中医学各学科的灵魂,她源于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又指导着临床实践,二者缜密而不可分割。

中医诊病依四诊八纲为本,不唯脉象臆断,临证勿受西医诊治之影响,以四诊为依据,去伪存真,证、病结合,权衡偏颇,择方谴药。

实践证明了辨证论治实用价值所在。

云中医不效者,究其何故?不辨阴阳虚实,弃中医根本——辨证论治于不顾的结果。

中医药发展,不但要吸取现代科学技术成果为己所用,更重要的是重视提高中医药经典理论的地位,用中医理论去指导中医实践,首先要牢固自身根本不动摇。

巩固加强经典著作的学习与运用,扎实基本功训练,训诂纳新,完善自我,不断提高中医药临床效果。

而不以辨证论治思想去指导使用中药,以西医的病名套用中医的治疗,是弃本逐末,终致国医于歧途。

言致此,不禁以笔者临证实案明之,共勉同道。

案例1. 患者王某,女,36岁,教师,于2011年5月13日初诊,自诉一月前外感后即感尿频、尿急、尿痛,当地医院诊为尿路感染,曾用西药对症处理,并服用中药如下:防已10g,生黄芪15g,牡丹皮15g,泽泻15g,穿心莲15g,生地15g,炒黄芩10g,木通6g,山栀子6g,竹叶10g,生甘草10g.症状好转却未能治愈,遂来我院诊治,刻下,仍有尿路刺激症,并兼头晕肢困,腹胀纳呆呃逆,脉细舌淡苔白腻,乃为中州饮停之象,拟炒白术60g,白茯苓60g,肉桂5g,生甘草10g,共为细末,分20份,每日一份,早晚两次吞服;并将以上汤剂减去生地、栀子继服,3日后复诊,食欲渐增,诸症大为改观。

嘱汤剂停用,散剂继服。

经旬,尿检正常,诸症如释。

浅谈精准医学

浅谈精准医学

浅谈精准医学15临本六班苏然宇2015年1月20日,奥巴马发表了一段讲话,综述了精准医学的发展的必要性,引起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那么什么是精准医学呢?根据奥巴马的讲话,可以把精准医学概括为基于每个人个体的基因差异与环境差异而进行的个体化治疗,而其实这就是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延续,通过对每个患者的基因的不同找到病因对症下药从而使医学更加精细的手段。

而在中国,这种概念的提出应该追溯到1000年以前传统中医的“辨证施治”“同症异治”“异症同治”,他们之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而在“2015年精准医学论坛”中,我国的科学家也提出了对精准医学的认识:结合现代科技手段与传统医学方法,科学认知人体机能和疾病本身,以最有效最经济最安全的医疗服务,获取个体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这两种认知最大的区别在于其范围的不同,我国认为美国的精准医学其实与个体化治疗几乎一样,并且基因治疗只是精准医学的其中一个方面,而现代化的精准医学应该包含着更多的内容。

而精准医学的必要性可以从20世纪80年代的NTT(治疗的病例数)可已看出,通过调查和实验发现药物的治疗与预防效率很低。

比如2000人服用阿司匹林来预防心脏病,而其中仅有1人成功预防,即治疗的病例数为2000;地中海饮食可以预防心脏病,结果61人中仅有1人在吃地中海食物4~5年才成功预防。

这些都看出明明是针对某种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仅仅在某些人身上有效果,根本原因在于每个人基因的差异性使某种药物只对部分人群有效。

这也就证明了精准医学提出的必要性。

精准医学的理论的提出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但是这种新型治疗方式的推广还是遇到了很多难题。

在美国:1.基因组的测序速度和经费问题,人类基因组计划耗时13年,花费30亿美元,但是第三代基因测序仅仅耗时2周,1000美元。

2.测序容易分析难,海量基因中找到致病基因是件很难的事,而最近一款软件“丘吉尔医生”的出现已经把基因的查找从几周时间缩短为90分钟。

3最难的是社会问题,因为每个人特定的基因组涉及到了医疗隐私问题。

“精准医学”与中医辨证论治的相关性思考

“精准医学”与中医辨证论治的相关性思考

和困惑 , 同时 因其主观 因素的参与 , 在与现代 医学 次重大理念革命 。 的较 量 中 , 被 扣上 了“ 经验 医学 ” 、 “ 伪科 学 ” 的帽 子 , 2 “ 精 准 医学” 的概 念及 意义 2 0 1 5年 1月 2 0 日, 美 国总 统 奥 巴 马在 白宫 宣 使中医的发展备受质疑。
摘要ຫໍສະໝຸດ 2 0 1 5 年初 , 随着奥 巴马提 出“ 精 准 医学” 计 划, “ 精 准 医学” 成 了世界 范围 内的健 康热词 , 被赋 予
了人 类一个实现全新 医学突破的伟 大机会 , 得到 世界 范 围内高度 关注。本 文结 合“ 精 准 医学” 理 念 的内
涵, 探讨 其与 中医辨证论治观 点的高度相 关性 , 以及寄希 望于两者之 间相 互渗透 , 最终形成人类 医学。
基金项 目: “ 泰山学 者” 建设 工程 专项经 费资 助( t s 2 0 1 1 0 8 1 9 ) ; 山东 省 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 日( 2 0 1 3 — 0 7 5 ) ; 山东 中医药 大学 附属 医院院
级课题( 2 0 1 3 )
3 “ 精 准 医学” 的理 念体现 了中 医辨证论 治 的思想 3 . 1 “ 因人 制 宜” 与 “因地 制 宜” “ 精 准 医学 ” 的
1 “ 精准 医学” 产 生 的背景
的革命 。
“ 精 准 医学 ” 的理 念精 髓 是 以患 者 为 中 心 、 以临
2 0世纪临床医学取得了重大进 步 , 从 以往的 以
以临床与基础结合为思路( p h e n o m e — g e — 个人经验及直觉为基 础的传统个性化治疗 , 进化到 床为导 向, n o m e ) , 建立个人生物信息港 , 实施跨学科 、 跨领域、 基 于基础 及 临 床 科 研 数 据 的 循 证 医 学 。循 证 医 学 形成疾病 资信 网络 ( k n o w l e d g e n e t ・ 瞬时风靡全世界 , 寻找证据 、 开展 基础及 临床研 究 跨地域 的合作 , o r k o f d i s e a s e ) , 以驱动因子 ( m o l e c u l a r d r i v e r ) 为线 成为医学工 作者 的时尚性 追求。以循 证 医学 为基 w 依据疾病 的本质及机理 础的各种专家共识 、 指南横 空 出世 , 成为指导 临床 索科学地分类及诊断疾病 , 针对驱动因子发展治疗手段及设计 的金 标 准 , 循 证 医学 成 为 医 学 界 能够 发 出声 音 的 金 科学评估病情 , 治疗方案 , 超越传统 的个性 化治疗及现代的循证 医 标准。 实现基于分子靶 向的精准 医学 , 预 防及治 随着 时 间 的推移 , 循 证 医 学 的先 天不 足 逐 渐 显 学模式 , 愈疾病 ] , 从而实现 1 9 4 7年世界卫生组织所定义的 露。2 1 世纪, 医学界发 现基 于对疾病模糊 的诊 断、 “ 健康” ——躯体 、 精神及社会功能的良好状态。

从精准医学角度对中西医结合的思考

从精准医学角度对中西医结合的思考

从精准医学角度对中西医结合的思考精准医学是现代医学发展的新方向,不但强调对基因、蛋白质组学等尖端科学的深入研究,同时也强调了对现有信息的重新整合和分析,这是一种将群体化医学和个体化医学整合的新的医学模式,而中医的辨证论证和这种思想是一致的,整合现代医学和中国传统医学,无疑是一种很好的尝试。

标签:精准医学;医学思维模式;中西医结合[Abstract] The precision medicine is the new direction of modern medical development,which not only emphasizes the deeply research of top science of genes and proteins but also emphasizes the reintegration and analysis of current information,which is a new medical model of integration of group medicine and individual medicine,but the TCM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is consistent with the ideal,and the integration of modern medicine and traditional medicine is undoubtedly a good trial.[Key words] Precise medicine;Medical thinking model;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精準医学的概念由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在2015年1月的国情咨文中正式提出并于当月正式启动[1],并引发了各国的密切关注和迅速跟进。

中医药精准医疗的思考与探索

中医药精准医疗的思考与探索

中医药精准医疗的思考与探索发表时间:2018-01-18T15:11:30.600Z 来源:《健康世界》2017年24期作者:李月勤[导读] 中医精准化未来发展的策略是中医的优势与弱势互补,实现模糊与精准、整体与局部、宏观与微观的结合。

河南省平舆县中医院 463400摘要:"精准医学"是人类医学共同追求的目标,也是中医未来发展的方向。

中医辨证论治和整体观是中医的优势,但是过分强调辨证论治则存在治疗上靶向性不足的问题。

提出中医精准化的发展方向是在个体化辨治基础上对群体化规律的探索,主要内容包括基于现代疾病诊断,提高辨病论治精准性;针对临床指标和症状,提高治疗的精准性;基于方药量效关系研究基础上方量、药量的精准化应用等具体内容。

中医精准化未来发展的策略是中医的优势与弱势互补,实现模糊与精准、整体与局部、宏观与微观的结合。

关键词:中医药;精准医疗;思考;探索奥巴马总统提出的 “精准医学”的概念,是人类医学追求的共同目标。

中医辨证论治和整体观的个体化的医疗理念给精准医学提供了思维上的启迪。

医学发展到今天,现代科学技术、基因组学、蛋白组学、代谢组学等各种组学技术为解密人体的生理病理规律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医处于时代的科技洪流之中,必须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前提下,利用现代医学已经取得的成果和现代科学技术,弥补中医在群体化治疗规律探索上的不足,为中医的精准化发展提供助力。

1中医药精准医疗的提出传统中医认为,证的形成主要与个体体质差异有关,是随着病程发展、病情演变而不断变化着的,是疾病的本质,而中医药的“辨证施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等观念与精准医学的理念不谋而合。

然而,传统中医诊法主要是通过医生的“望闻问切”,并结合经验辨析来判断病证,其诊断结果缺乏客观评价标准,缺乏对各类信息的客观记录,极大地影响诊断的可信度和可重复性。

有鉴于此,如何在中医药客观化的基础上理解看待并发展中医药精准医疗是我们面临的新挑战,也是中医药发展的新机遇。

中医学的辨证论治与精准医学的比较

中医学的辨证论治与精准医学的比较

中医学的辨证论治与精准医学的比较吴品萱;王鑫杏;刘燕;周雪明;钱旭;陈家旭【摘要】最初的传统医学形式存在于多种文化中,西方的传统医学经过多重变革、演变成现在的医学体系,而中国的传统医学却一直保存并获得不断发展.自精准医学这一新生的医学概念产生以来,因其研究模糊了疾病的界限和定义,所以可能出现很多类似于中医辨证论治体系中“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的情况.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特色,是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精髓,而精准医学则与中医学辨证论治的思想存在异曲同工之妙.【期刊名称】《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年(卷),期】2016(018)008【总页数】5页(P1219-1223)【关键词】辨证论治;个体化医疗;精准医学【作者】吴品萱;王鑫杏;刘燕;周雪明;钱旭;陈家旭【作者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北京 100029;河南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郑州 450008;河南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郑州 450008;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黑龙江 150040;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北京 100029;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北京 10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1人类不断提出对疾病认识的新见解,逐渐改变了对疾病原有的诊断、治疗及临床决策,也让学者思考是否需要一个分子和细胞生物学新角度的疾病学分类。

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于2011年11月2日提出“走向精准医学”的说法。

精准医学中定义疾病除了根据传统的症状和体征之外,还根据疾病的分子机制及其他因素[1]。

精准医学更准确地指导对疾病的个体化诊疗,与中医学辨证论治和因人、因时、因地“三因制宜”的思想有类似之处。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诊治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学理论及临床治疗的主要特色[2]。

辨证论治作为中医理论的核心,是联系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医学的重要桥梁,是病理与药理之间相互联系的纽带。

同病异治、异病同治是中医治疗疾病的特点,它充分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之精华[3]。

中医辨证施治与西医精准医学的结合研究

中医辨证施治与西医精准医学的结合研究

中医辨证施治与西医精准医学的结合研究中医辨证施治与西医精准医学的结合研究一直是医学界的热门话题。

中医辨证施治强调整体观念,通过辨证施治方法,从身心、环境、生活方式等多方面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而西医精准医学则依靠先进的科技手段和大数据分析,精确地确定病因病机并进行个体化治疗。

两者的结合有望为临床医学带来更加精准有效的治疗方式。

一、中医辨证施治的特点及优势中医辨证施治作为中医学的核心理论和临床实践方法,具有以下特点和优势。

1. 系统性:中医辨证施治包括望、问、切、闻四诊,通过全面、系统地观察、询问、检查和辨证分析等手段,能够全面掌握患者的身体状况以及病变发展情况。

2. 个体化:中医辨证施治强调个体化治疗,不同患者的病情是因人而异的,中医医师会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和环境等因素进行差异化的辨证施治。

3. 综合性:中医辨证施治注重综合分析,将患者的身体、心理、生活方式等多个方面因素纳入考虑,寻找病因。

二、西医精准医学的特点及优势精准医学是西医学中的一个新兴领域,主要特点如下:1. 个体化:精准医学依托大数据和先进的分析技术,根据患者的基因组、代谢组等多种信息,进行个体化的病因病机解析和治疗方案设计。

2. 高效性:精准医学依靠先进的诊断技术和精确的分析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确定疾病的类型和治疗方案,从而提高治疗效率。

3. 目标导向:精准医学关注治疗效果,通过精确的病因分析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能够更加准确地预测治疗结果,并提供个体化的干预策略。

三、中西医结合的发展趋势与意义中医辨证施治和西医精准医学各自具有一定的优势,两者的结合将带来更加精准、个体化的医学模式。

1. 综合性治疗:中西医结合可以综合运用中医辨证施治和西医精准医学的优势,充分考虑患者的整体状况和病因病机,进行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2. 病情监控:中西医结合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实时监测,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的精确性和效果。

中医辩证施治精准诊断有效治疗

中医辩证施治精准诊断有效治疗

中医辩证施治精准诊断有效治疗中医辩证施治:精准诊断,有效治疗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辩证施治理论与实践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中医辩证施治强调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环境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精准诊断和有效治疗。

本文将探讨中医辩证施治的原理和应用,以及其在临床实践中的价值。

一、中医辩证施治的原理中医辩证施治的核心理念是“辨证施治”。

辩证是指中医医生通过综合分析患者的病情、病因和病理,确定其体质与环境等因素,以达到准确诊断的目的。

施治是指根据辩证结果,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展治疗,以获得有效疗效。

辩证施治强调了个体化治疗,不同患者可能出现同样的病症,但治疗方案却因人而异,这是因为每个患者的体质和环境各异,需要个体化的施治。

中医辩证施治的原理还包括了“顺应自然”的理念。

中医认为人体与自然界相互关联,人体在受到外界影响时会出现相应的变化,因此治疗应当顺应自然,与疾病的发展规律相一致。

根据中医的五运六气理论,我们可以根据季节、气候和地理环境等因素调整治疗方法,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二、中医辩证施治的应用中医辩证施治的应用非常广泛。

首先,中医辩证施治可以用于预防疾病的发生。

通过辨证施治,中医可以判断出一个人是否患有潜在的疾病倾向,并在早期采取相应的调理和治疗措施,以避免疾病的发展。

其次,中医辨证施治在治疗常见病和多发病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比如,中医辩证施治在感冒、胃炎、高血压等疾病的治疗上具有显著的疗效,并且可以减少对西药的依赖。

此外,中医辩证施治还可以应用于慢性病的治疗。

许多慢性病难以根治,但通过中医辩证施治可以缓解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例如,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慢性疼痛病症,中医辩证施治可以通过针灸、推拿等手段缓解患者的疼痛,并提供适宜的饮食和生活方式建议,以达到长期治疗的效果。

三、中医辩证施治的价值中医辩证施治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首先,中医辩证施治能够提供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中医辨证施治方法精确诊断有效疗效

中医辨证施治方法精确诊断有效疗效

中医辨证施治方法精确诊断有效疗效中医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有着丰富的理论体系和独特的辨证施治方法。

中医辨证施治方法以其精确诊断和有效疗效而闻名于世,成为中医学的核心特色。

本文将就中医辨证施治方法的准确性和疗效进行探讨。

一、辨证论治的理论基础中医辨证施治方法是建立在中医学理论基础上的,其核心观念是人体内外环境的动态平衡。

“天人合一”和“阴阳五行”是中医理论的基础,中医辨证施治方法正是基于这些理论来进行辨证论治的。

通过辨别疾病产生的原因、病机和病情的不同变化,可以准确地判断疾病的性质和所属范畴,从而制定出相应的治疗方案。

二、望闻问切四诊法中医辨证施治方法主要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四个方面。

望诊是通过观察病人的面色、舌苔、脉象等来判断疾病的病情及轻重缓急;闻诊是通过倾听病人的声音、咳嗽、呼吸等来判断其疾病的性质和所属范畴;问诊是通过询问病人的症状、病史、饮食习惯等来了解其疾病的病机和发病原因;切诊是通过对病人脉搏的触诊来判断其疾病的虚实寒热等情况。

这四个诊断方法结合起来,可以揭示疾病的全貌和疾病所在,为制定准确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三、辨证施治方法的特点1、个体化治疗:中医崇尚“因人而异”,中医辨证施治方法注重根据病人的体质、病情和环境因素等个体化特征来进行治疗。

同样的疾病,在不同的人身上可能有不同的病机,进而需要针对性地选取治疗方法。

这种个体化的治疗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疗效。

2、综合治疗:辨证施治方法的另一个特点是综合治疗。

中医辨证施治方法一般不仅仅依赖于一种疗法,而是多种疗法的综合运用。

比如,对于一种疾病,可以采取中药治疗、针灸疗法、推拿疗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以达到最佳疗效。

3、疾病的防治:中医辨证施治方法不仅注重治病,同时重视疾病的防治。

中医认为,人体的健康与疾病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而防病比治病更为重要。

中医辨证施治方法通过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增强抵抗力,锻炼身体,改善生活习惯等方面进行疾病的防治,以达到长期的健康效果。

谈辨证论治的规范性和精准性

谈辨证论治的规范性和精准性

谈辨证论治的规范性和精准性陈士奎中国中医科学院自《伤寒杂病论》创立病证结合诊断、病证结合治疗及辨证论治方法(论)以来,历代医家均高度评价其学术和临床实用价值,认为“辨证论治是中医药学的理论精髓”,甚至说辨证论治“奥妙无穷”。

其实传统的中医辨证论治就是中医学临床为了“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必先五胜”而“审查病机”(《素问·至真要大论》),创造的针对病因病机防治疾病的独特方法之一。

也就是说,《黄帝内经》时代即认识到只有辨明疾病的病因病机,针对病因病机进行治疗,才能取得最佳疗效,却没有寻找到探求病因病机的最佳方法。

“辨证”则是《伤寒杂病论》为寻求病因病机创造的一种方法。

即辨证的过程就是辨病因病机的过程,正如后世医家常概括的“辨证求因”或“审证求因”。

辨证论治便是辨证求因、谨守病机,针对病因病机治疗。

尤其是辨证论治贯穿着中医理、法、方、药丝丝入扣的严谨临床思维,强调“辨证”是“论治”的前提,辨证的精准性(对病因病机认识精准性),决定着论治的有效性。

然而,要达到辨证论治的精准和有效,首先要辨证论治规范化;而规范化的关键又在于运用中医理论概念的准确和规范。

典型举例2005年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新世纪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关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辨证论治”之“脑虚瘀热证”论述道:证候:病情危笃,身灼热,肢厥,神昏谵语,或昏愦不语,或痰壅气粗,舌謇,舌鲜绛,脉细数。

治法:清心开窍。

方药:清宫汤送服或鼻饲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

头痛严重者,加全蝎、蜈蚣、白蒺藜;癫痫样抽搐者,加钩藤、制南星、石菖蒲。

2012年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新世纪第二版)关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辨证论治”之“脑虚瘀热证”论述道:症状:病情危笃,身灼热,肢厥,神昏谵语,或昏愦不语,或痰壅气粗,舌謇,舌鲜绛,脉细数。

治法:清心开窍。

中医药如何助力医疗卫生体系精准服务

中医药如何助力医疗卫生体系精准服务

中医药如何助力医疗卫生体系精准服务在当今社会,医疗卫生体系的精准服务成为了人们追求健康生活的重要保障。

而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凭借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助力医疗卫生体系精准服务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中医药的个性化诊疗理念是其助力精准服务的重要基石。

中医强调“因人而异”“辨证论治”,即根据每个患者的体质、症状、病因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制定出专属的治疗方案。

这种个性化的诊疗方式能够更精准地针对患者的个体差异,提高治疗效果。

比如,同样是感冒,中医会根据患者是风寒感冒、风热感冒还是暑湿感冒等不同类型,采用不同的方剂和治疗方法。

中医药在预防疾病方面也具有显著优势,为医疗卫生体系的精准服务增添助力。

中医倡导“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

未病先防强调通过调整生活方式、饮食起居、情志调养等,增强人体自身的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例如,根据不同季节和个人体质,提供相应的养生建议,如春季养肝、夏季养心等。

既病防变则是在疾病发生初期,就采取措施防止病情恶化。

中医通过观察疾病的传变规律,提前干预,实现精准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展。

中医药的丰富治疗手段为医疗卫生体系的精准服务提供了更多选择。

除了中药方剂,还有针灸、推拿、拔罐、艾灸等多种非药物疗法。

这些疗法各具特色,能够针对不同的病症和患者需求进行精准治疗。

针灸通过刺激穴位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和脏腑功能;推拿则可以缓解肌肉紧张、促进血液循环;拔罐能够祛湿散寒、疏通经络。

对于一些慢性疼痛、功能性疾病以及康复期的患者,这些非药物疗法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中医药在慢性病管理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助于医疗卫生体系实现精准服务。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成为了影响人们健康的主要问题。

中医药在慢性病的治疗中注重整体调理,通过改善患者的体质和内环境,减轻症状,延缓病情进展。

同时,中药的副作用相对较小,长期使用的安全性较高。

中医外科如何在精准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中医外科如何在精准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中医外科如何在精准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当今医疗领域,精准医疗的理念正日益深入人心。

精准医疗强调基于个体的基因、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因素,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方案。

而中医外科,作为中医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这一浪潮中展现出了独特的价值和潜力。

中医外科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积累。

从古代的疮疡治疗到现代的各种外科疾病诊治,中医外科始终秉持着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原则。

这种独特的理论体系为其在精准医疗中发挥作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医外科的整体观念强调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局部的病变与全身的气血、脏腑功能密切相关。

在面对外科疾病时,中医不仅仅关注局部的症状和体征,更会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体质、情志状态以及生活环境等因素。

例如,对于体表的痈疽疮疡,中医认为其发病不仅与局部的热毒壅滞有关,还可能与患者体内的气血亏虚、脏腑功能失调等有关。

因此,在治疗时,会采用内外兼治的方法,既在局部进行清热解毒、消肿排脓的处理,又通过内服中药调理全身的气血和脏腑功能,以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这种整体观念与精准医疗中强调综合考虑个体的多方面因素是相契合的。

辨证论治是中医外科的核心方法之一。

通过对患者症状、舌象、脉象等的综合分析,判断疾病的病因、病机和证型,从而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同样是痈疽疮疡,由于患者的体质和病情不同,可能会分为热毒炽盛型、气血两虚型、肝郁气滞型等不同的证型。

对于热毒炽盛型,治疗重点在于清热解毒;对于气血两虚型,则需要益气养血、托毒生肌。

这种因人而异的治疗策略,正是精准医疗所追求的个性化治疗的体现。

在精准诊断方面,中医外科也有其独特的方法和优势。

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在外科疾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形态、皮损的颜色、形态、分泌物等,闻患者的气味,询问患者的症状、病史、生活习惯等,以及切脉来判断患者的病情。

例如,通过观察痈疽疮疡的红肿范围、脓液的颜色和质地,可以初步判断病情的发展阶段和邪正盛衰;通过切脉可以了解患者的气血运行情况。

中医药如何实现精准医疗

中医药如何实现精准医疗

中医药如何实现精准医疗在当今医疗领域,精准医疗成为了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

精准医疗强调根据个体的基因、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因素,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医疗服务。

那么,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如何在这一潮流中发挥自身优势,实现精准医疗呢?要理解中医药实现精准医疗,首先得明确中医药的核心理论和特点。

中医药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脏腑、经络、气血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辨证论治则是通过对患者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等的综合分析,判断其病因、病机,从而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在精准医疗的背景下,中医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精准诊断。

传统的中医诊断方法包括望、闻、问、切四诊。

在现代科技的支持下,这些诊断方法可以更加精准和量化。

例如,利用现代影像学技术,如 CT、MRI 等,可以对望诊进行补充,更清晰地了解体内脏腑的形态和结构变化;通过脉象仪等设备,可以将脉象客观化、数字化,为诊断提供更准确的依据。

同时,结合现代医学的检验指标,如血常规、生化检查等,能够更全面地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

二是精准用药。

中药方剂种类繁多,每一种方剂都有其特定的适应症和用药规律。

在精准医疗理念的指导下,可以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包括体质、病情、遗传因素等,对中药方剂进行优化和调整。

例如,对于同一种疾病,由于患者体质的不同,可能需要在方剂中增加或减少某些药物的用量,或者更换某些药物。

此外,还可以借助现代药物分析技术,对中药的有效成分进行提取和鉴定,明确其作用机制,为精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三是个性化治疗方案。

中医药治疗方法丰富多样,除了中药内服,还有针灸、推拿、拔罐、艾灸等外治法。

针对不同的患者,可以根据其病情、偏好和身体状况,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法。

比如,对于一些惧怕服药的患者,可以采用针灸等非药物疗法;对于一些慢性病患者,可以采用中药内服与外治法相结合的方式,提高治疗效果。

四是预防和康复的精准化。

中医一直强调“治未病”,即预防疾病的发生。

中医行业中的中医诊断与辨证施治

中医行业中的中医诊断与辨证施治

中医行业中的中医诊断与辨证施治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广泛的临床应用。

其中,中医诊断与辨证施治作为中医独特的医学方法,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中医诊断和辨证两个方面对中医行业中的中医诊断与辨证施治进行论述。

一、中医诊断中医诊断是中医师根据患者的病情表现和体征,通过望、闻、问、切等方法进行的诊断。

中医诊断的核心是辨别病因与病机,并确定适宜的治疗方案。

在中医诊断中,医师会通过望诊来观察患者的外貌、面色、舌象等,通过闻诊来嗅闻患者的气味,通过询问来了解患者的症状和病史,通过切诊来触摸定位患者的脉象。

通过综合分析这些信息,中医师能够得出较为准确的诊断结果。

二、辨证施治中医辨证施治是根据中医的辨证理论,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体征,确定治疗方案并进行治疗。

中医认为,疾病的产生是由于机体的阴阳失调以及脏腑功能紊乱所引起的。

在辨证施治中,中医师会结合患者的辨证类型,如寒热、虚实、表里、气血等进行病因病机的辨析,并根据辨证类型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如草药配方、针灸、推拿、艾灸等。

三、中医诊断与辨证施治的优势中医诊断与辨证施治具有独特的优势,这也是中医不同于西医的重要特点之一。

首先,中医通过望闻问切等技法,可以全面观察患者的病情,了解病情的综合特征,不仅可以诊断疾病,还可以判定疾病的病因病机,为治疗提供了依据。

其次,中医注重辨证施治,即因人的不同而治疗不同,能够个体化地为患者选择治疗方法,并充分考虑患者的心理、生活方式等因素,提高治疗效果。

此外,中医还能够提前发现潜在疾病,对疾病进行早期干预,减少了疾病的发展。

四、中医诊断与辨证施治的应用案例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医诊断与辨证施治的实际应用情况,以下将举两个应用案例进行说明。

案例一:一名患者出现头痛、头晕、失眠等症状,就诊于中医诊所。

中医师通过望诊发现患者面色萎黄、舌质淡,通过闻诊发现患者有体臭气味,通过询问了解到患者有情绪不稳定等症状,通过切诊发现脉象偏细弱,据此可以初步判断该患者属于气虚血弱的辨证类型。

中医辨证施治个性化治疗的智慧

中医辨证施治个性化治疗的智慧

中医辨证施治个性化治疗的智慧中医是中华民族宝贵的传统医学,凭借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疗效显著的治疗方法,在千百年来对人类健康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而中医辨证施治个性化治疗,更是展现了中医智慧的重要方面。

通过对病情进行全面细致的辨证分析和针对个体的精准施治,中医个性化治疗在现代医学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认可。

本文将介绍中医辨证施治的智慧,并探讨其在个性化治疗中的重要性。

一、中医辨证的智慧中医辨证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之一,是中医疗效显著的重要原因。

中医辨证依托中医学的独特理论,通过观察病人的症状、望闻问切等方法,分析疾病的病因、病机,从而确定治疗方案。

而这种辨证的智慧在于它能够全面准确地了解病情,避免仅仅看表面症状而忽视了病因和病机的情况。

通过辨别证候,中医医师能够针对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从根本上使患者痊愈。

二、中医施治的智慧中医施治是中医辨证的延伸和实践,重要的是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和草药方剂。

中医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包括针灸、艾灸、推拿等,这些方法都是中医智慧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针灸以针刺穴位调节经络,艾灸通过艾炙热熏蒸穴位来治疗疾病,推拿则是通过按摩和手法来调理身体。

这些方法各有特色,在中医辨证治疗中根据病情和个体特点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同样重要的是中药方剂的选择。

中药方剂是中医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使用特定的中药组合,可以治疗各种疾病。

中药方剂的制定需要依据中医理论和对患者个体病情的全面了解。

不同患者面对相同病症,中医医师会根据个人情况来制定不同的方剂,实现个性化的治疗效果。

三、个性化治疗的重要性个性化治疗是当今医学领域的热点话题,也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

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病情各不相同,因此同一种治疗方法并不适用于所有人。

而中医辨证施治个性化治疗正是能够充分考虑到患者的个体差异,实现精准治疗的重要方法。

个性化治疗的核心在于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家族病史等方面的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中医行业工作中的中医诊断与辨证施治

中医行业工作中的中医诊断与辨证施治

中医行业工作中的中医诊断与辨证施治中医是我国传统的医学体系,通过中医诊断和辨证施治来帮助病人恢复健康。

中医诊断是中医师通过观察、问诊、切脉等手段,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和分析,然后根据辨证施治的原则,制定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介绍中医行业工作中的中医诊断与辨证施治。

一、中医诊断的重要性中医诊断是中医治疗的基础,准确的诊断可以帮助中医师找到病因,判断病情,从而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

中医诊断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四个方面。

望诊是通过观察病人的面色、舌苔、脉象等来了解病情;闻诊是通过闻气味来判断病人的病情;问诊是通过与病人交谈来了解病情和病史;切诊是通过切脉来判断病情。

这些诊断手段相互配合,可以全面、准确地分析病情,为辨证施治提供依据。

二、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中医辨证施治是根据中医理论,通过辨别病因、病机和病位,然后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中医辨证施治有八纲辨证和五脏辨证两种方法。

八纲辨证是根据病情的寒热、表里、虚实和数度等特征进行辨别,从而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五脏辨证是根据五脏的功能和相互关系,分析病人的脏腑状况,然后制定治疗方案。

中医辨证施治的目的是通过调整病人的阴阳平衡,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三、中医行业工作中的实践应用在中医行业的工作中,中医诊断与辨证施治是中医师必备的技能。

中医师首先要通过观察病人的症状和体征进行诊断,然后根据辨证的结果制定治疗方案。

中医师在实践中运用中医的理论和经验,结合病人的个体差异和病情特点,进行个性化的诊断和治疗。

例如,对于肺炎患者,中医师会注重辨证分型,根据患者的症状、舌苔、脉象等进行判断,然后针对不同的辨证类型使用相应的方剂和疗法。

四、中医诊断与辨证施治的优势中医诊断与辨证施治有其独特的优势。

首先,中医注重整体观察和辨证,不仅考虑病人的主要症状,还考虑到身体其他方面的变化,从而全面了解病情。

其次,中医注重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体质、生活习惯和环境等因素,制定适合该患者的治疗方案。

精准医疗=中医个体化治疗?

精准医疗=中医个体化治疗?

精准医疗=中医个体化治疗?论中医个体化治疗与精准医疗作者:周玉梅,陈琳,柏琳,蔡定均,庄艺,周洁,梁繁荣当代医学模式正由疾病医学向健康医学转化,由此提出了强调预测性、预防性和个体化治疗的3P医学模式,是医学发展的终极目的和最高阶段。

2015年1月20日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的“精准医疗”(Precision Medicine,PM)计划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得到广大研究者及医生的拥护。

精准医疗实现的基础即是个体化治疗,而我国古代医籍中提出的辨证论治、三因制宜等临证治疗原则均反映了“个体化”思想。

精准医疗的核心不是治疗,而是“精准”,中医“个体化”的目标也是为了达到精而准的有效防治,那么中医是怎样实现个体化医疗,其个体化思想与现代医学的“精准医疗”有怎样的关系?我们通过分析现代中医临证诊疗特点,主要从精准预防、精准治疗两个方面对此进行论述。

1 “治未病”与精准预防随着疾病谱的改变,医学模式已由生物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环境-精神相结合模式转变,现代医学的理念由治愈疾病向预防疾病和提高健康方向做出调整,“治未病”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出来。

“治未病”一词最早出自《黄帝内经》,是中医学重要的防治思想,《灵枢·顺逆》曰:“上工,刺其未生者也。

其次,刺其未盛者也。

其次,刺其已衰者也,……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可见“治未病”是中医治病的重要原则。

“治未病”的基本原则包括未病先防、将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主要在于养护正气或祛邪于未发、未传之时。

由于人与人之间存在个体差异,而体质是决定个体健康与疾病的基础与条件,根据体质特征寻找发病规律,进而指导临床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与当今医学发展趋势是一致的。

因此,辨识体质对中医“治未病”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不同体质类型的人体内阴阳、气血盛衰状态和倾向不同,对致病因素的反应及发病的阈值也各不相同。

因此,在受到某种致病因素刺激后,是否发病以及是否能够自行向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体质特征及其类型。

从肿瘤精准医疗创新性临床试验探讨中医辨证论治科学性

从肿瘤精准医疗创新性临床试验探讨中医辨证论治科学性

从肿瘤精准医疗创新性临床试验探讨中医辨证论治科学性关键词:篮子试验;雨伞试验;辨证论治;肿瘤;证候;基因2022年,我国将基因组学发展列入“十三五”规划,在科技部发布的国家重点研发中,“精准医学研究”被列为2022年优先启动的重点专项之一,并正式进入实施阶段[1]。

精准医疗是指与患者分子生物病理学特征相匹配的个体化诊断和治疗策略,而个体化诊疗是其实现的基础。

“精准医疗”这一理念在中医临床实践中已有体现,辨证论治、三因制宜等临证治疗原则均反映了肿瘤精准医疗“个体化”思想。

兹就肿瘤精准医疗背景下正在开展的创新性临床试验,探讨新时期中医辨证论治的科学性。

1 肿瘤精准医疗及创新性临床试验肿瘤是一复杂和多样性疾病,在分子遗传上具有很大异质性,即使相同病理类型的癌症患者,可能对抗癌药物反应迥异,因此,肿瘤学科是实施和加强精准医疗的最佳选择领域之一。

肿瘤的精准医疗就是通过检测癌症患者的基因信息,利用DNA测序技术确认导致患者患病的基因或受检者是否携带有肿瘤易感基因以诊断或治疗患者的疾病[2-4],主要着重于癌症的预防、诊断及治疗(即分子靶向治疗)。

分子靶向治疗的基本原则是“辨靶论治”,即选择与肿瘤细胞信号传导或其他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的基因、分子、受體作为治疗靶点,用特异性小分子抑制剂或单克隆抗体阻断或抑制其生理功能。

对肿瘤细胞起到“调控”或“稳定”的作用,逐步纠正肿瘤破坏的机体微环境,抑制或逆转肿瘤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随着DNA测序技术的发展及对靶基因认识的不断深入,研究人员开始探索是否可以按靶基因划分肿瘤类别以便于进行靶向治疗,即具有相同靶基因的不同的肿瘤能否采用相同或相似的靶向治疗方案。

为此,目前国内外均已开展多项创新性临床试验。

美国癌症研究学会(AmericanAssociationforCancerResearch,AACR)在2022年的癌症进展方面特别指出,针对精准癌医学的创新性临床试验可分成两大类:一类称为篮子试验(baskettrial),一类称为雨伞试验(umbrellatrial)[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中医学, 2017, 6(1), 19-23 Published Online February 2017 in Hans. /journal/tcm https:///10.12677/tcm.2017.61004文章引用: 杜晓萌, 钱先. 浅谈精准医学与中医辨证施治之关系[J]. 中医学, 2017, 6(1): 19-23.Brief Talk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ecision Medical and Treatment Based 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Xiaomeng Du, Xian Qian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anjing JiangsuReceived: Feb. 7th , 2017; accepted: Feb. 20th , 2017; published: Feb. 24th, 2017Abstract Precision medical, a mew noun, including many kinds of meanings, has inherited and developed frommodern medicine. It is also differen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 treasure of Chinese culture, is inheriting and developing by people. Combining differentiation of syndrome and dis-ease, TCM has accumulated thousands of years of experience as a treasure of Chinese culture. TCM has two fundamental features: Concept of holism and treatment based 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s a whole, precision medical and treatment based 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re inex-tricably linked. KeywordsPrecision Medic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Based 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Relationship浅谈精准医学与中医辨证施治之关系杜晓萌,钱 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 南京收稿日期:2017年2月7日;录用日期:2017年2月20日;发布日期:2017年2月24日摘 要精准医学,一个新生代的名词,是现代医学的继承与发展,涵盖了多方面的内容,意义也是与众不同;*通讯作者。

杜晓萌,钱先中医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其精华被继承并发展着,作为古老中华的宝库,中医在辨病辨证的治疗方面积累了数千年的宝贵经验;中医的两大基本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证施治;精准医学和辨证施治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关键词精准医学,中医,辨证施治,关系Copyright © 2017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licenses/by/4.0/1. 引言社会的飞速发展,使得医学也不断地前进,人们对于医学的要求不再局限于一成不变的治疗模式,而对于其精准程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与此同时精准医学便诞生了:精准医学必然要求精准,讲求的是通过个体化的医疗来实现个性化的治疗方案;精准医学不仅是循证医学的继承与发展,更是人们对于新时代个体医学的展望,浓缩着人们的情感与期待。

2. 精准医学的背景精准医学最早是由美国总统奥巴马在2015年1月20日提出来的,在同年的1月30日开始正式启动,美国的最初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疾病的形成机制,进而为实现“精确施药”铺平道路,并希望以此“引领一个医学新时代”[1]。

美国所提出的精准医学[1],是以个体化医疗为基础,随着基因组测序技术快速进步以及生物信息与大数据科学的交叉应用而发展起来的新型医学概念,本质上是通过基因组、蛋白质组等组学技术和医学前沿技术,对于大样本人群与特定疾病类型进行生物标志物的分析与鉴定、验证与应用,从而精确寻找到疾病产生原因和治疗的靶点,并对一种疾病不同状态和过程进行精确亚分类,最终实现对于疾病和特定患者进行个性化精确治疗的目的,提高疾病预防与诊治的效益。

简言之精准医学就是要根据每名患者的个人特征,量体裁衣式地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3. 精准医学的概念“精准医学”主要有两方面的涵义[2]:一是常规意义上对“精准”的理解:精确、准确,对于以治病救人为宗旨的医学来说,就是“精准”地诊断,“精准”地了解药物作用,“精准”地运用药物,以达到“精准”的治疗效果;二是“精准”的目标,不是对所有人制定统一的目标,而是以真实地掌握个体化的状态为“精准”的诊断目标,以制定最恰当的个体化的治疗方案,纠正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的病理状态为“精准”的调控目标。

精准医学的理想标准[3]包括五个方面:根据个体病患在分子生物学水平上的异常状况确定靶点、靶点是独一无二的、治疗有明显效果、不产生明显的副作用、效价比经济合理。

精准医疗包括四要素[4]:精确、准时、共享、个体化。

4. 中医的辨证施治中医学是一门起源于中国地域的研究人类生命过程以及同疾病作斗争的学科,中医学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中医学十分注重“天人相应”,“形神合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两大基本杜晓萌,钱先特点就是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

辨证施治,就是指在整体观念的指导下,分析四诊收集的临床资料,探求致病原因,针对病因制定治法,它包括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例如:同为感冒,风寒束表证和风热束表证因病因、病机的不同,治法和方药也不同,此为同病异治;而对于胁痛和咯血,病机若都为肝胆火盛证,都可以用龙胆泻肝汤治疗,此为异病同治。

辨证施治作为中医学的精髓,一直在中医学的发展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它十分注重个体的诊断,并给予相对应的治疗。

5. 精准医学和辨证施治的关系5.1. 精准医学和辨证施治的联系精准医学的短期目标是为癌症找到更多更好的治疗手段,长期目标则是为实现多种疾病的个性化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这与传统中医学的辨证论治理念是一脉相承的。

中医学的理论本身就具有精准的成分,中医学走向“精准”是技术层面升级客观地依症状、体征辨证,准确地依证用药遣方,辨证论治,在中医界,是自古以来,中医学家们一直恪守的行医准则,也是中医学区别于西方医学最重要的特征[2]。

精准医学的理念与中医“同病异治”的理念是相通的,即病是相同的,但因为病人的不同,带来了治疗的不同。

清代名医徐灵胎提出:“天下有同此一病,而治此则效,治彼则不效,且不唯无效,而反有大害者,何也?则以病同而人异也。

”治疗要考虑“病同而人异”,这体现了个体化的思想[5]。

精准医疗与辨证施治都强调个体差异是个性化医疗的基础:辨证施治强调个体差异,每个人(或患者)的阴阳气血、脏腑经络、体质不同,病因、病机、发展转归不同,因而需要个性化治疗,因人而异,因病而异,因证而异,因时而异。

不能一刀切,一个方子包治所有患者;精准医疗也强调个体差异,每个人(或患者)的基因组、蛋白质组、代谢组学等内在因素及外在影响不同,因而需要个性化预防方案和治疗方案。

此外,精准医疗与辨证施治都强调个性化医疗:异病同治,是个性化医疗的基本规律。

辨证施治强调同病异治,是因为同一疾病在不同人体上,可有不同的“证”,因而需要有不同的治法。

反之,异病同治是因为不同疾病可有相同的“证”,需要异病同治。

其实质是“同证同治”、“异证异治”,“证”是辨证施治、个体化医疗的基础[6]。

5.2. 精准医学和辨证施治的区别纵观中医从古到今,一直是一个脉枕、一把草药、一根针,未引入任何先进的检测仪器,对中药药性的了解,也是局限于传统的四气五味、性味归经和略显粗浅的功用主治描述。

从这一点来说,中医学又远不够“精准”[2]。

精准医疗也强调同病异治,是因为相同疾病的不同个体,其基因组、蛋白质组、代谢组学等内在因素及外在影响不同,因而对不同患者需要同病异治。

而不同患者的不同疾病可有相似的基因组等内因、外因因素,因而可以异病同治。

其实质是同“基”同治,异“基”异治,辨“基”(基因组、蛋白质组、代谢组学等的简称)施治。

“基”是个性化医疗的基础。

因此,两者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原则相同,一个是辨“证”施治,另一个是辨“基”施治。

原则相同,方法手段不同[6]。

辨证施治是中医学的精华与核心,是中医学的生命力所在。

因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中医辨证方法手段不够先进,精细准确的程度受限。

当望、闻、问、切四诊手段收集不到临床信息时,在无症可辨时,临床上很难作出证候分析,有一定的不清晰性及随机性,易受假象干扰,易受主观因素的影响。

辨证施治理论结构不够精确,有较大的随意性,这成为辨证施治的主要不确定、不规范因素;缺乏对微观层次的认识和辨证方法;属经验医学范畴,有一定的局限性;精准医疗则是以基因组、蛋白质组、代谢组学等内在因素及外在影响为主,以辨“基”施治为主。

充分运用现代科学的理论、方法、手段,直接观测人体内在的、本质的变化。

以客观、定量的方法作为精准医疗的基础,以微观分析为主。

其精细准确程杜晓萌,钱先度优于同病异治,异病同治,是个性化医疗的基本规律。

于传统方法,体现了古为今用、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科学发展规律。

两者指导思想相似,方法、手段、精准程度不同。

所以两者不能划等号[6]。

6. 中医精准医学的雏形中国传统医学中就蕴含着精准医学的理念,在辨证治疗过程中体现了个体化医学,如中医学在诊断疾病中强调辨证,强调个体特质对疾病的影响;在治疗疾病时又有“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的区别;考虑到环境、季节以及个体的差异性,在治疗时结合“因地制宜”、“因时治宜”、“因人治宜”[7]。

东汉时期,张仲景的理论中已蕴含了早期精准医学的思想,他在治疗肺痈病时就已经对其进行分阶段的精准辨证,并明确了肺痈发病中的三个病理过程:表证期、酿脓期、溃脓期,并针对不同的时期分别采取宣肺解表、清肺化痰、祛瘀排脓的治疗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