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寓言四则》课件3
合集下载
优秀课件人教版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课件-24寓言四则 (共51张PPT)
![优秀课件人教版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课件-24寓言四则 (共5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4e8ead7e9b6648d7c1c7467c.png)
精析:“家无井”,必须“出溉汲”,因而“常一人居
外”,生活多有不便,故“穿井”后有“得一人”之说。 交代故事的起因。 有闻而传之者:“ 丁氏穿井得 一人。” 翻译:有人听了就传给其他人:“丁家打井时从井里发
现了一个人。”
精析:传话的人把这句话听成了丁家打井时挖出了一个 人。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翻译:居住在国都中的人都在讲述这件事,使宋国的国
全文仅一百五六十字,除雕像者的最后一句答话
外,大部分文字都着墨于赫耳墨斯的自命不凡,最后用
雕像者的“假如你买那两个,这个算添头,白送”的答
话,轻轻一笔,如烘云托月,点出了自命不凡的实际价 值,而作者讽喻之意亦暗寓其中。全文错落有致,构思 精巧。 蚊子和狮子
1.拟人手法,生动形象。
寓言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动物以人的感情、 性格,用动物之间的关系来概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显
9.如何理解“杞人”和“晓之者”的“大喜”? “杞人”和“晓之者”的“大喜”含义不同。“杞人 大喜”,喜的是再也不用担心天地崩坠,“晓之者亦舍然 大喜”,喜的是终于让杞人放下包袱,为开导成功而喜。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通过自命不凡的赫耳墨斯在雕
像店自取其辱的故事,讽刺了那些爱慕虚荣、妄自尊大
下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8.联系《杞人忧天》全文,说说“晓之者”是如何开导
杞人的。 面对杞人毫无理由的担忧,“晓之者”联系杞人的 生活,如“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来劝说杞人, 不但如此,他还采用假设的方法,退一万步讲,“只使
坠,亦不能有所中伤”,让杞人放宽心,不必忧虑。另
外,反问句式的运用,也让开导显得委婉含蓄,拉近了 与被开导者的距离,增强了开导者的说服力。
原文精解析 穿井得一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翻译:宋国有一户姓丁的人家,家里没有水井,需要出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30课《寓言四则》PPT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30课《寓言四则》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67934097e21af45b307a89a.png)
面说的 。 ▲如果从积极方面作解释,那就可以引申
为:听意见只听正确的,而不要看这意见
是什么人提出的,对人不能持偏见。
《淮南子》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西
作
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苏非、李尚、伍被 者
等著。《淮南子》以道家思想为核心,同 与
时又兼容各家思想,内容博杂丰富,几乎 囊括了先秦诸子百家思想的精华。
4、被盗后宋人对他们的态度有何不同? ▲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1、宋人为何对两个提出相同建议的人产
生不同的态度呢?
探
因为身份不同(跟主人的亲疏关系不
究
同)所以遭到不同对待。 2、这则寓言有何寓意?
寓
▲向别人进言,要注意自己跟听言者的 意
关系,如果关系疏远,即便说的意见正
确,效果也不见得好——这是从消极方
作 者 与 作
书中记载了大量脍炙人口的 品
寓言故事,最著名的有“自相矛
盾”、“守株待兔”、“讳疾忌
医”、“滥竽充数”、“买椟还
珠”、“老马识途”等等。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疏
宋国有个富人,因下大雨,墙坍塌下来。
通
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 他儿子说:“如果不(赶紧)修筑好,一定
文
会有盗贼进来。”
意
韩非,战国末期韩国人,著名 思想家,法家创始人。
作 者 与
他出身贵族,屡次上书向韩王 作 进谏,改革政治,实行富国强兵的 品
政策,均未被采纳。后来,得到秦
始皇的赏识,在秦国任客卿。不久
便被他的同学李斯等人谗言所陷,
下狱后被逼自杀,死时47岁。
《韩非子》一书笔锋犀利, 说理透辟,常用寓言故事阐明事 理,富有说服力。
第22课《寓言四则》课件(共68张PPT)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22课《寓言四则》课件(共68张PPT)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53f98962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84.png)
• 6.寓言生动刻画出了一个怎样的赫耳墨斯形象?课文的 寓意是什么?
• 生动刻画出一个妄自尊大、爱慕虚荣者的形象。寓 言讽刺了那些爱慕虚荣、妄自尊大的人,告诉人们要有 自知之明,不能妄自尊大。
• 7.请用成语或四字短语概括本文寓意。 • 自命不凡 不自量力 目空一切 盲目自大
赫 耳
三问 宙斯的像 赫拉的像 自己的像
主题
墨 斯 和 雕 像 者
三答 一个银元 还要贵一点 添头,白送
爱适 慕得 虚其 荣反
希望更尊重
讽刺
爱慕虚荣、妄自尊大的人
结果算添头
1.如何看待赫耳墨斯的雕像成为“添头”? 提示:雕像的价格由什么决定?值钱就是尊重吗?这三神在人间谁的雕 像更受欢迎?如果赫耳墨斯以神的身份出现,雕像者还会说添头吗? 2. 学习《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这则寓言以后,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①人要有自知之明,正确地看待自己的地位和价值。 ②生活中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越是过高地看待自己,失望往往越大。 ③轻视别人的人往往也会遭到别人的轻视,尊重别人的人才会得到别人 的尊重。 ④人的价值不是由地位的高低决定的,而是看你为社会做了多少贡献。 ⑤不被人重视的人不等于没有价值。
4.赫耳墨斯询问自己的雕像价格时是什么心理,这种心理反映他的什么 性格特点?
心理:他觉得自己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 性格特点:自命不凡、妄自尊大。 5. 雕像者“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添头,白送。”这句话具有怎 样的讽刺意味? 当赫耳墨斯自信满满的认为人们会更尊重他的时候,偏偏得到了一个一 文不值的难堪回答,希望和结果的巨大反差使寓言极具讽刺意味。
1.词语理解
庇护: 袒护,保护。 添头: 指买东西时商家为促销而额外赠送给顾客的东西。 爱慕虚荣: 喜欢表面上的荣耀、光彩。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 寓言四则 优秀课件ppt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 寓言四则 优秀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abf94aa1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6f.png)
讲述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知道、听说
有人听说了这件事,并传播开来说:“丁家挖井挖到了一
个人。”国都里的人都在讲述这件事,使宋国的国君知道了这
件事。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
派
向
应答,回答
“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
劳力
在
若此,不若无闻也。
宋国国君派人向丁家询问,丁家回答:“(家里打了井,
他为什么挑了宙斯和赫拉的雕像来问价,请说 出他此刻的心理?
先问宙斯雕像的价格,大有跟最高的神一比高低的想法; 知道价钱不高后,他十分满意。问赫拉雕像的价钱之后,他更 觉得自己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
墨斯三次问话,神态、语气一样吗?为什么要“笑 着问道”,这“笑”有什么含义?
一个简单的“笑”,传神地写出了赫耳墨斯微妙的内 心世界:嘲笑宙斯雕像价格低,讥笑宙斯不如赫拉,暗想 商人会把自己的身价抬得很高,这正是他虚荣心的具体表 现。
2解释:(1)若: 你
(2)躇: 踏
(3)跐: 踩
(4)终日:整天
(5)行止: 行动,活动 (6)奈何: 为何,为什 么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 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
那个人又说:“地陷下去怎么办?” 开导他的人说:“地不过是堆积的土块 罢了,填满了各方的虚空之处,没有一个地 方是没有土块的。你踏步行走,整天都在地 上活动,怎么还担心地会陷下去呢?”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那个杞国人放心了,非常高兴,开导他 的人也放心了,非常高兴。
天地崩坠,身亡所寄 天,积气耳,亡处亡气
日月星宿,亦积气中
地,积块耳,充塞四虚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知道、听说
有人听说了这件事,并传播开来说:“丁家挖井挖到了一
个人。”国都里的人都在讲述这件事,使宋国的国君知道了这
件事。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
派
向
应答,回答
“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
劳力
在
若此,不若无闻也。
宋国国君派人向丁家询问,丁家回答:“(家里打了井,
他为什么挑了宙斯和赫拉的雕像来问价,请说 出他此刻的心理?
先问宙斯雕像的价格,大有跟最高的神一比高低的想法; 知道价钱不高后,他十分满意。问赫拉雕像的价钱之后,他更 觉得自己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
墨斯三次问话,神态、语气一样吗?为什么要“笑 着问道”,这“笑”有什么含义?
一个简单的“笑”,传神地写出了赫耳墨斯微妙的内 心世界:嘲笑宙斯雕像价格低,讥笑宙斯不如赫拉,暗想 商人会把自己的身价抬得很高,这正是他虚荣心的具体表 现。
2解释:(1)若: 你
(2)躇: 踏
(3)跐: 踩
(4)终日:整天
(5)行止: 行动,活动 (6)奈何: 为何,为什 么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 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
那个人又说:“地陷下去怎么办?” 开导他的人说:“地不过是堆积的土块 罢了,填满了各方的虚空之处,没有一个地 方是没有土块的。你踏步行走,整天都在地 上活动,怎么还担心地会陷下去呢?”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那个杞国人放心了,非常高兴,开导他 的人也放心了,非常高兴。
天地崩坠,身亡所寄 天,积气耳,亡处亡气
日月星宿,亦积气中
地,积块耳,充塞四虚
七年级上册《寓言四则》优秀课件
![七年级上册《寓言四则》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892cbd2bed5b9f3f80f1c5f.png)
伊索 寓言
七年级上册《寓言四则》优秀课件
任何时候都要谦虚
谨慎,只有保持清醒的 头脑,才能永远立于不 败之地。
七年级上册《寓言四则》优秀课件
一、劝喻性 二、讽谏性
语惯借故深意 言于小事刻思“ 简运喻之的。寓 洁用大中道寓” 锋拟,,理言是 利人借借寓,“ 。的古此于通寄
手喻喻简常托 法今彼单是” ,,,的把的
自学检测
七年级上册《寓言四则》优秀课件
先问宙斯雕像的价格, 大有跟最高的神一比高低的 想法;知道价钱不高后,他 十分满意。问赫拉雕像的价 钱之后,他更觉得自己是商 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 尊重些。
七年级上册《寓言四则》优秀课件
墨斯三次问话,神态、语气一样 吗?为什么要“笑着问道”,这“ 笑”有什么含义?
爱慕虚荣的人反而不被别人重视。
七年级上册《寓言四则》优秀课件
蚊子和狮子
七年级上册《寓言四则》优秀课件
蚊子为什么能打败狮子?
七年级上册《寓言四则》优秀课件
蚊子为什么会败给蜘蛛?
七年级上册《寓言四则》优秀课件
《蚊子和狮子》
扬长避短 蚊子:冲、咬 胜 狮子:抓 蚊子:吹、唱骄傲自满 蜘蛛:粘
败
骄兵必败
宙斯还和许多女神生下了不少
儿女,如火神赫费斯托、正义和艺 术的保护者、太阳神阿波罗,月神 和狩猎之神阿尔迪美斯,旅行和商 业神赫尔墨斯,美神阿芙洛神,战 神阿雷斯,智慧之神雅典娜。
七年级上册《寓言四则》优秀课件
赫拉是希腊神话 中的天后,主神宙斯 的妻子。罗马神话中 称为朱诺,掌管婚姻 和生育,是妇女的保 护神。
七年级上册《寓言四则》优秀课件
伊索,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家。他原是 萨摩斯岛雅德蒙家的奴隶,后来被德尔斐人杀 害。他死后德尔斐流行瘟疫,德尔斐人出钱赔 偿他的生命,这笔钱被老雅德蒙的同名孙子领 去。传说雅德蒙给他自由以后,他经常出入吕 底亚国王克洛伊索斯的宫廷。 13世纪发现的一 部《伊索传》的抄本中,他被描绘得丑陋不堪, 从这部传记产生了很多有关他的流行故事。公 元前5世纪末,“伊索”这个名字已为希腊人所 熟知,希腊寓言开始都归在他的名下。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2课《寓言四则》课件(共52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2课《寓言四则》课件(共52页)](https://img.taocdn.com/s3/m/1bec0189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3d.png)
● 这时,狐狸见老虎迟疑着不敢吃它,知道他对自己的那一番说词已经有几分相信了,于是便更加 神气十足的挺起胸膛,然后指着老虎的鼻子说:‘怎么,难道你不相信我说的话吗?那么你现在就 跟我来,走在我后面,看看所有野兽见了我,是不是都吓的魂不附体,抱头鼠窜。’老虎觉得这
寓意
● 狡猾的狐狸凭借老虎的威风,在森林中 吓唬别人。但是,狡猾的手法绝不能使 狐狸改变虚弱的本质。把戏一旦被戳穿, 它非但会受到群兽的围攻,还将被受骗 的老虎吞吃。引申说明仗势欺人的坏蛋, 虽然能够嚣张一时,但最终绝不会有好 的下场。现人们用它来比喻依仗别人的 势力欺压人,也讽刺了那些仗着别人威 势,招摇撞骗的人;又嘲讽了被人利用而 不自知的昏庸之人。一切狡猾,奸诈的 人,总是喜欢吹牛皮,说谎话,靠欺骗 过日子。这种人虽借外力能逞雄一时, 而其本质却是最虚弱不过,不堪一击的。
疏通文意
无,没有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倒塌地会陷落,自己无处容身,以至于整 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
告知,开导
聚积的气体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
另外又有一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担心而担心,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积 聚的气体罢了
你
行动,活动
● 就在这危急的时刻,来了一位拄着拐杖的老人。东郭先生像见到救星一样,赶忙拉住老人,把刚才产生的事情讲了一遍, 要老人给评评理。狼也走过来,为自己辩解着:“您别听他胡说八道,他刚才把我塞进口袋里,害得我在里面闷得喘不上 气来,这样的人我不该把他吃掉吗?”老人想了想,说:“你们都认为自己有理,我也不好判定谁是谁非。这样吧,你们 把刚才的情形再做一遍让我看看。”狼觉得老人说的话有道理,就又钻进了东郭先生的口袋里,东郭先生又把袋口系紧了。 老人立刻举起拐杖狠狠地朝狼打去。这下,东郭先生终于明白了,他感谢老人救了他的命。
寓意
● 狡猾的狐狸凭借老虎的威风,在森林中 吓唬别人。但是,狡猾的手法绝不能使 狐狸改变虚弱的本质。把戏一旦被戳穿, 它非但会受到群兽的围攻,还将被受骗 的老虎吞吃。引申说明仗势欺人的坏蛋, 虽然能够嚣张一时,但最终绝不会有好 的下场。现人们用它来比喻依仗别人的 势力欺压人,也讽刺了那些仗着别人威 势,招摇撞骗的人;又嘲讽了被人利用而 不自知的昏庸之人。一切狡猾,奸诈的 人,总是喜欢吹牛皮,说谎话,靠欺骗 过日子。这种人虽借外力能逞雄一时, 而其本质却是最虚弱不过,不堪一击的。
疏通文意
无,没有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倒塌地会陷落,自己无处容身,以至于整 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
告知,开导
聚积的气体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
另外又有一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担心而担心,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积 聚的气体罢了
你
行动,活动
● 就在这危急的时刻,来了一位拄着拐杖的老人。东郭先生像见到救星一样,赶忙拉住老人,把刚才产生的事情讲了一遍, 要老人给评评理。狼也走过来,为自己辩解着:“您别听他胡说八道,他刚才把我塞进口袋里,害得我在里面闷得喘不上 气来,这样的人我不该把他吃掉吗?”老人想了想,说:“你们都认为自己有理,我也不好判定谁是谁非。这样吧,你们 把刚才的情形再做一遍让我看看。”狼觉得老人说的话有道理,就又钻进了东郭先生的口袋里,东郭先生又把袋口系紧了。 老人立刻举起拐杖狠狠地朝狼打去。这下,东郭先生终于明白了,他感谢老人救了他的命。
七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上册)第22课《寓言四则——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课件(共23张PPT)
![七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上册)第22课《寓言四则——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课件(共2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7caa4ae2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70.png)
状语后置+否定判断句: 非……也
非于井中得一人也
精研细品
1.理清行文思路,把握情节
开端
(第1、2句)
发展、高潮
(第3、4句)
宋国姓丁的人家将因打井而得到一个空 闲的人力趣说为“穿井得一人”。
国人以讹传讹,国君询问真相。
真相
(第5句)
收束全文,用议论点明文章主旨。
精研细品
2.分析人物形象
01
丁氏
从说“穿井得一人”,可以看出 丁氏风趣幽默,同时表意不清。
整体感知
听读课文,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 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 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 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合作探究
你是如何看待杞人的行为的?“晓之 者”的话你赞成吗?
示例:在今天看来,“杞人忧天”并非无稽之谈,从新的宇宙观 及环保的观点来说,他的观点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同时,寓言中 那位“晓之者”对天、地、星、月的解释也是不科学的,只能 代表当时的认识水平,但他那种关心他人的精神和耐心诱导的 做法,还是值得称赞的。
谢谢
4.现实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情况?如有,我们应该怎样去对待?
在现实生活中对待传闻都应采取调查研究的审慎的态度、去伪存真的求实精神, 不要轻信,不能盲从,不能以讹传讹。
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寓言四则》优质ppt教学课件
![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寓言四则》优质ppt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2b50a8a01f69e31423294ab.png)
深入探究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中赫耳墨斯的三次问话 有什么不同?
三次问话安排巧妙,同样的问题,虽变化不大, 但问法不同,这就避免了语句的重复;同时,问话 的次序与内容也成功地突出了赫耳墨斯爱慕虚荣、 自命不凡的性格。
赫耳墨斯上来就问宙斯的雕像值多少钱,大有与 最高的神一比高低之意。
得知宙斯雕像的价钱不高,他很满意,因而笑问 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一个“笑”字,传神地刻画出 其自以为是的丑恶嘴脸。
像。 不如。
◆古今异义
及其家穿井(
古义:待,等到 今义:连词,和;比得上
)
国人道之(
古义:指居住在国都中的人 今义:指本国的人
)
◆一词多义
有闻而传之者( 动词,听到 )
闻 闻之于宋君( 使知道
)
求闻之若此(名词,传闻、消息 )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得一人之使( 助词,的 )
之
闻之于宋君( 状元成才路 代词,这件事 )
省略句: 常一人居外(省略介词“于”,应为“常一人 居(于)外”) 告人曰(省略主语,应为“(丁氏)告人曰”)
课文解读
1.试简要分析第一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交代故事背景,同时 也交代了丁氏说“吾穿井 得一人”的原因,推动故 事情节发展。
2.你认为产生误传的关键一词是什么? 为什么?
关键一词是“人”。因为“人”可指 人,也可指劳动力。丁状元成家才路 本意是(打井后) 节省一个劳动力,话语表述不清,导致传
蚊子和狮子
《伊索寓言》
学习目标
1. 反复朗诵课文,复述寓言,理解寓言的寓意。 (重点)
2. 体会拟人手法的作用,揣摩寓言故事中巧妙、 合理的想象。(难点)
3. 理解骄兵必败的道理,做到在任何时候都谨慎 行事,不得意忘形。(重点)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寓言四则》ppt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寓言四则》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ee15d273c1ec5da51e27059.png)
《伊索寓言》 相传为公元前六世纪, 被释放的古希腊奴隶伊 索所著,搜集有古希腊 民间故事,并加入印度、 阿拉伯及基督教故事, 共三百五十七篇。大部 分为动物寓言。
赫耳墨斯
和
雕像者
宙斯
宙斯是希腊神话中众神之王。 希腊神话说他居住在奥林匹斯山, 以雷电为武器,维持着天地间的秩 序,公牛和鹰是他的标志。
赫 耳 墨 斯
问宙斯像 一个银圆
雕
问赫拉像 还要贵一点
像
者
问自己像 算饶头白送
更尊重
讽刺
算饶头
盲目自大、 爱慕虚荣者
这样改动情节后寓意有没有变化?为什么?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尊重,就 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他看见宙 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 “一个银元。”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 的雕像值多少钱?”雕像者说:“还要贵一 点。”赫耳墨斯听后,默不作声,悄然离去。
“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爱慕虚荣的性
2.格他为什么挑了宙斯和赫拉的雕像来问价,请说 出他此刻的心理?
想与地位最高的神一比高低,非常的自负。
3.赫耳墨斯三次问话,神态、语气一样吗?为什么 要“笑着问道”,这“笑”有什么含义?
第一问是探询;
第二问时“笑”写出他满意又得意的心态;
第三问时他已经有把握胜过所有的神,显得很狂妄。
讽刺那些取得一点成绩而得意忘形的人。
告诫我们取得一点成绩决不能骄傲自满。
读了这则寓言, 你还懂得了哪些道 理?
要战胜对方必须知己 知彼,要善于以己之 长攻敌所短;面对强 手和困难,应毫不退 缩,勇往直前。
狐狸和葡萄
饥饿的狐狸看见葡萄架上挂着 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口水直流, 想要摘下来吃,但又摘不到。看了 一会儿,无可奈何地走了。他边走 边安慰自己说:“这葡萄没有熟, 肯定是酸的。”
赫耳墨斯
和
雕像者
宙斯
宙斯是希腊神话中众神之王。 希腊神话说他居住在奥林匹斯山, 以雷电为武器,维持着天地间的秩 序,公牛和鹰是他的标志。
赫 耳 墨 斯
问宙斯像 一个银圆
雕
问赫拉像 还要贵一点
像
者
问自己像 算饶头白送
更尊重
讽刺
算饶头
盲目自大、 爱慕虚荣者
这样改动情节后寓意有没有变化?为什么?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尊重,就 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他看见宙 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 “一个银元。”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 的雕像值多少钱?”雕像者说:“还要贵一 点。”赫耳墨斯听后,默不作声,悄然离去。
“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爱慕虚荣的性
2.格他为什么挑了宙斯和赫拉的雕像来问价,请说 出他此刻的心理?
想与地位最高的神一比高低,非常的自负。
3.赫耳墨斯三次问话,神态、语气一样吗?为什么 要“笑着问道”,这“笑”有什么含义?
第一问是探询;
第二问时“笑”写出他满意又得意的心态;
第三问时他已经有把握胜过所有的神,显得很狂妄。
讽刺那些取得一点成绩而得意忘形的人。
告诫我们取得一点成绩决不能骄傲自满。
读了这则寓言, 你还懂得了哪些道 理?
要战胜对方必须知己 知彼,要善于以己之 长攻敌所短;面对强 手和困难,应毫不退 缩,勇往直前。
狐狸和葡萄
饥饿的狐狸看见葡萄架上挂着 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口水直流, 想要摘下来吃,但又摘不到。看了 一会儿,无可奈何地走了。他边走 边安慰自己说:“这葡萄没有熟, 肯定是酸的。”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寓言四则 课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寓言四则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52b48c0aef8941ea76e0563.png)
22 寓言四则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两则寓言的故事情节和寓意。 2.初步学习编写寓言,进一步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3.联系生活实际感悟寓言,培养健全人格。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是带有讽喻和讽刺的 故事。其篇幅大多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 拟人化的生物或非生物。在创作上常常采用夸张和 拟人等表现手法。
谈论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使听见
有人听到这话,传播说:“丁家打井打出了一个人。 ”都城的人都谈论这件事,这件事被宋君听见了。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
派
向
回答
“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劳动力
在
宋国国君派人去问姓丁的。丁家的人回答说:“ 得到一个人的劳力,并不是从井中挖出一个人来呀。 ” 早知道是这个结果,还不如不问。
蚊子和狮子
1、这则寓言的故事部分主要写了哪些情节? 蚊子战胜了狮子,后被蜘蛛网粘住。2、分析蚊子成功来自失败的原因?蚊子:冲、咬
扬长避短 胜
蚊子:吹、唱
骄傲自满 败
狮子:抓 蜘蛛:粘
3、除此之外,你还懂得了哪些道理?
要战胜对方必须知己知彼,要善于以己之长攻敌所短; 面对强手和困难,应毫不退缩,勇往直前,不要轻敌 。
寓意:贪婪是许多灾祸 的根源。
狗与野兔
一猎狗从兔窝中追出 一只野兔来,追了好久, 便停下来不追了。一个牧 童看见猎狗停住,便嘲笑 地说:“你们两个反而是 小的跑得较快。”猎狗回 答说:“你可知道我们的 目标是不同的!我只是为 了一顿饱餐而跑,但它却 为了性命而跑呢!”
寓意:需要的目标不同,努 力的程度也不一样。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从井里打水浇地
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两则寓言的故事情节和寓意。 2.初步学习编写寓言,进一步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3.联系生活实际感悟寓言,培养健全人格。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是带有讽喻和讽刺的 故事。其篇幅大多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 拟人化的生物或非生物。在创作上常常采用夸张和 拟人等表现手法。
谈论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使听见
有人听到这话,传播说:“丁家打井打出了一个人。 ”都城的人都谈论这件事,这件事被宋君听见了。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
派
向
回答
“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劳动力
在
宋国国君派人去问姓丁的。丁家的人回答说:“ 得到一个人的劳力,并不是从井中挖出一个人来呀。 ” 早知道是这个结果,还不如不问。
蚊子和狮子
1、这则寓言的故事部分主要写了哪些情节? 蚊子战胜了狮子,后被蜘蛛网粘住。2、分析蚊子成功来自失败的原因?蚊子:冲、咬
扬长避短 胜
蚊子:吹、唱
骄傲自满 败
狮子:抓 蜘蛛:粘
3、除此之外,你还懂得了哪些道理?
要战胜对方必须知己知彼,要善于以己之长攻敌所短; 面对强手和困难,应毫不退缩,勇往直前,不要轻敌 。
寓意:贪婪是许多灾祸 的根源。
狗与野兔
一猎狗从兔窝中追出 一只野兔来,追了好久, 便停下来不追了。一个牧 童看见猎狗停住,便嘲笑 地说:“你们两个反而是 小的跑得较快。”猎狗回 答说:“你可知道我们的 目标是不同的!我只是为 了一顿饱餐而跑,但它却 为了性命而跑呢!”
寓意:需要的目标不同,努 力的程度也不一样。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从井里打水浇地
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推荐阅读《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克雷洛夫寓言》 《伊索寓言》等。
13
板书设计
赫耳墨斯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问宙斯雕像
一个银元
问赫拉雕像
还要贵一点
问自己雕像
算饶头白送
更尊重———算饶头
讽刺盲目自大者雕像者14来自板书设计蚊子和狮子
蚊子——狮子
蚊子——蜘蛛网
层次:宣战、交战 被俘、叹息
(弱)飞—冲—战胜 (强)飞—粘—被吃
吹喇 叭,唱凯歌————被粘住,被消灭
骄兵必败
15
第二课时
16
17
穿井得一人
《吕氏春秋》,又称 《吕览》,先秦杂家代表著 作。战国末秦相吕不韦集合 门客共同编写而成。全书二 十六卷,分为十二纪、八览、 六论,共一百六十篇。
18
整体感知
疏通文意
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在此基础上,小
组合作学习。
寓言四则
第一课时
2
3
新课导入
伊索(约前620-前560年), 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与 克雷洛夫、拉·封丹和莱辛并称世 界四大寓言家。
4
新课导入
《伊索寓言》相传为公元前 六世纪,被释放的古希腊奴隶 伊索所著,搜集所有古希腊民 间故事,并加入印度、阿拉伯 及基督教故事,共三百五十七 篇。
9
局部探究
改动后:蚊子和狮子 蚊子径直朝狮子飞过去,趁狮子没有准备,张嘴就 咬,而且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毛的地方。狮子气得用 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也没抓到蚊子。蚊子战胜 了狮子,就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了。
10
总结拓展
自编寓言练习: a.嘴和眼睛的对话; b.树和斧子; c.筷子和勺子; d.画笔和颜料; e.蜜蜂与花朵止猫和老鼠。
26
板书设计
杞人忧天
《列子》
天,积气——奈何忧崩坠乎?
地,积块——奈何忧其坏?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27
谢谢观看!
19
整体感知
1.挖井能够挖出一个大活人来,这本来就是一件荒唐 的事情,如此荒诞之事竟能广泛传播,你从中获得了怎 样的启示?
2.生活中面对无根据的谣言,你会怎么做?未获得 真知灼见,避免道听途说,你应该怎么做?(学生小组 讨论,并交流认识。)
20
杞人忧天
列子,列御寇,相传是 战国时的道家人物,郑国人。 战国前期思想家,是老子和 庄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思想 代表人物。
24
总结拓展
短文:大公鸡是那么的漂亮神气,你看它:红色的 大冠子,红光发亮带有金色的羽毛,走路挺胸昂头。 啼鸣时,总爱站在高处,引颈高歌……
请发挥想象,编写一个寓言故事,中心是揭示公 鸡骄傲的害处,使读者受到教育。
注意要符合寓言的特点,题目自拟。
25
板书设计 穿井得一人
《吕氏春秋》
得一空闲劳动力————挖到一活人 (以讹传讹) 谣言止于智者
21
整体感知
《杞人忧天》课文朗读
22
整体感知
疏通文意
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在此基础上,小组
合作学习。
23
局部探究 小组合作
将故事以课本剧的形式进行表演。要求一组现代文, 一组用古文。(一人旁白,一人饰演杞人,一人饰演 友人,一人总结寓意心得。)
学生表演,并在表演中理解字词句的翻译,及人 物形象特点,寓言的寓意。
5
整体感知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课文朗读
6
整体感知
《蚊子和狮子》课文朗读
7
局部探究
出示 (改动后的《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 子》),学生讨论,这样改动情节后寓意有没有变化?为 什么?
8
局部探究
改动后: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尊重,就化作 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他看见宙斯的雕像, 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一个银元。”赫耳 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雕像者说: “还要贵一点。”赫耳墨斯听后,默不作声,悄然离 去。
11
总结拓展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寓言故事的一般特点,学习 了通过分析情节,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寓意,并且实习 了创作简单的寓言故事。请大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 仔细观察生活,分析生活,还可以多读一些寓言故事, 正确认识生活。
12
布置作业
1.利用课堂上老师出示的题目,也可以自己命题编 写一则寓言,运用夸张和拟人手法,想象合理;300字左 右即可。
13
板书设计
赫耳墨斯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问宙斯雕像
一个银元
问赫拉雕像
还要贵一点
问自己雕像
算饶头白送
更尊重———算饶头
讽刺盲目自大者雕像者14来自板书设计蚊子和狮子
蚊子——狮子
蚊子——蜘蛛网
层次:宣战、交战 被俘、叹息
(弱)飞—冲—战胜 (强)飞—粘—被吃
吹喇 叭,唱凯歌————被粘住,被消灭
骄兵必败
15
第二课时
16
17
穿井得一人
《吕氏春秋》,又称 《吕览》,先秦杂家代表著 作。战国末秦相吕不韦集合 门客共同编写而成。全书二 十六卷,分为十二纪、八览、 六论,共一百六十篇。
18
整体感知
疏通文意
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在此基础上,小
组合作学习。
寓言四则
第一课时
2
3
新课导入
伊索(约前620-前560年), 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与 克雷洛夫、拉·封丹和莱辛并称世 界四大寓言家。
4
新课导入
《伊索寓言》相传为公元前 六世纪,被释放的古希腊奴隶 伊索所著,搜集所有古希腊民 间故事,并加入印度、阿拉伯 及基督教故事,共三百五十七 篇。
9
局部探究
改动后:蚊子和狮子 蚊子径直朝狮子飞过去,趁狮子没有准备,张嘴就 咬,而且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毛的地方。狮子气得用 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也没抓到蚊子。蚊子战胜 了狮子,就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了。
10
总结拓展
自编寓言练习: a.嘴和眼睛的对话; b.树和斧子; c.筷子和勺子; d.画笔和颜料; e.蜜蜂与花朵止猫和老鼠。
26
板书设计
杞人忧天
《列子》
天,积气——奈何忧崩坠乎?
地,积块——奈何忧其坏?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27
谢谢观看!
19
整体感知
1.挖井能够挖出一个大活人来,这本来就是一件荒唐 的事情,如此荒诞之事竟能广泛传播,你从中获得了怎 样的启示?
2.生活中面对无根据的谣言,你会怎么做?未获得 真知灼见,避免道听途说,你应该怎么做?(学生小组 讨论,并交流认识。)
20
杞人忧天
列子,列御寇,相传是 战国时的道家人物,郑国人。 战国前期思想家,是老子和 庄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思想 代表人物。
24
总结拓展
短文:大公鸡是那么的漂亮神气,你看它:红色的 大冠子,红光发亮带有金色的羽毛,走路挺胸昂头。 啼鸣时,总爱站在高处,引颈高歌……
请发挥想象,编写一个寓言故事,中心是揭示公 鸡骄傲的害处,使读者受到教育。
注意要符合寓言的特点,题目自拟。
25
板书设计 穿井得一人
《吕氏春秋》
得一空闲劳动力————挖到一活人 (以讹传讹) 谣言止于智者
21
整体感知
《杞人忧天》课文朗读
22
整体感知
疏通文意
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在此基础上,小组
合作学习。
23
局部探究 小组合作
将故事以课本剧的形式进行表演。要求一组现代文, 一组用古文。(一人旁白,一人饰演杞人,一人饰演 友人,一人总结寓意心得。)
学生表演,并在表演中理解字词句的翻译,及人 物形象特点,寓言的寓意。
5
整体感知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课文朗读
6
整体感知
《蚊子和狮子》课文朗读
7
局部探究
出示 (改动后的《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 子》),学生讨论,这样改动情节后寓意有没有变化?为 什么?
8
局部探究
改动后: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尊重,就化作 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他看见宙斯的雕像, 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一个银元。”赫耳 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雕像者说: “还要贵一点。”赫耳墨斯听后,默不作声,悄然离 去。
11
总结拓展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寓言故事的一般特点,学习 了通过分析情节,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寓意,并且实习 了创作简单的寓言故事。请大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 仔细观察生活,分析生活,还可以多读一些寓言故事, 正确认识生活。
12
布置作业
1.利用课堂上老师出示的题目,也可以自己命题编 写一则寓言,运用夸张和拟人手法,想象合理;300字左 右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