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合集下载

左室射血分数正常的心力衰竭

左室射血分数正常的心力衰竭

预后
HFNEF的预后可以说至今未明。主要原因在于研 究公布的数据不统一。早期的研究,如1980年至 1990年的研究显示HFNEF预后优于HFREF ,其中最为 代表性的为有关舒张性心衰的临床研究Framingham Heart Study随访6年的报告, HFNEF年病死率9%, 而SHF为18% 。近来的研究,如2003年以后的研究 提示HFNEF预后和收缩性心衰一样差,如Bhatia等发 现在心衰住院患者, HFNEF的1年病死率22%,SHF 为25%;在社区研究Bursi等发现,舒张性心衰6个 月的病死率和SH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均为16%。
各家报道的定义从LVEF>40%到LVEF>50%不等。 通常认为,LVEF在40%~50%的这部分患者是一个 特殊的人群,尽管他们也被称为HFNEF ,但他们存 在着收缩功能的受损,最终会发展为收缩性心衰, 故这部分人群不能单纯被称为HFNEF或舒张心衰,而 应被称为“LVEF临界的心衰” 。这部分心衰人群由 于发病机制、对治疗的反应可能与临床上EF>50%的 传统意义上的舒张性心衰存在着不同。笔者认为区 分这些概念不是一个单纯的名词游戏,对具体病例 的处理可能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很多文献通常 将LVEF正常、LVEF 临界和舒张性心衰三者做为一个
困境
由于舒张功能评价手段的上述不足和局 限,临床上认识舒张性心衰,从某种程度上 说,更多的是建立在LVEF测定、而不是舒张 功能评价基础之上的。国内外诊断舒张性心 衰的常规流程首先是确定患者为心衰,然后 超声心动图评价LVEF,如果LVEF不低,即诊 断为舒张性心衰。这种诊断流程或模式,在 实践上是可行的,但科学的局限性也是显而 易见的。
HFNEF患者心功能失代偿的原因

射血分数中间值型心力衰竭临床特征的研究进展

射血分数中间值型心力衰竭临床特征的研究进展

2021,25(3):111-114,119.实用临床医药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in Practice-111-射血分数中间值型心力衰竭临床特征的研究进展靳雪艳,郭任维,李莉(山西医科大学附属汾阳医院心血管科,山西汾阳,032220)摘要:《2016年欧洲心脏病学会急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与治疗指南》首次将射血分数中间值型心力衰竭这一亚型从射血分数33%〜50%的心力衰竭中单独提出,此后《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则正式提出了射血分数中间值型心力衰竭这一概念。

不同亚型心力衰竭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因素有很大差别,分析不同亚型心力衰竭的独特危险因素,有助于实现精准控制与治疗,提高生存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既往研究多集中于射血分数减少型心力衰竭和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对于射血分数中间值型心力衰竭则研究甚少。

现将射血分数中间值型心力衰竭的临床特征、治疗进展及预后情况综述如下,旨在减少并预防此亚型心力衰竭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关键词:心力衰竭;射血分数中间值;危险因素中图分类号:R541;R4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2353(2221)03-111-04D0I:10.7619/jcmp.22201537Research progress on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of heart failure with midange ejection fractionJIN Xueaan,GUO Reawel,LI Ll(Department of'Cardiovascular,Fenyang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Fenyang,Shanxi,032220)Abstraci:The hedn failrrn with miCranad ejectiou fractiou was flatly ani sepdiy pnposed in 2216ESC GuiOePnpc pot tOn Diagnose ant TreatmenO of Acute ant CCrono Heart Failurs,from othcn hecrt failure types with e jectiou fractiou betweec33%ani53%.Ani this caucephou was oPicialiy proposed o the Chlpc GuiOePnac poo tha Diagnose anO Treatment of Heart Failure2218.Thera am manp dioerences between the pathouenesis ani factore of dioereni subtypes of heaa failure. By analyzinn the unique risU factora of dioeredi hedm failrra subtypes,it is possibie1w ncctrateip cou-trol and treei these diseeses,improve the sumivai raie c P the qbality of life.Most previous stubies fU-ctsed ou heem failrre with ejectiou fractiou anp heem failrre with ejectiou fractiou, with littie effoie c ouceetratine on hedm with mtemnediate ejectiou fractiou.This review provinee a brOf oveoiew anoui the caaractemsticc,treatwedt anp propposiu d heem failrro with miOranpe ejectiou fractiou,se as W mdbca anp preveei the0(X010—0anp deCopment of W iu subtype of eeert fdilum anp improve the pmpnosis of patieets.Key worts:ear failrro;miOranpe ejectiou fractiou;O s U factom心力衰竭(HF)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心脏结构和/或功能异常改变,使得心室收缩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心脏射血量不能满足机体组织的需要,左心衰竭以肺循环淤血为主要特征,而右心衰竭则以体循环淤血为主要特征,患者可出现呼吸困难、体力活动受限、体液潴留等一系列表现⑴0左室射血分数(LVEF)是从容积的角度反映左室射血功能,正常值为54%-77%,为判断HF类型的重要指征之一。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诊断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诊断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诊断1. 引言1.1 心力衰竭概述心力衰竭是一种常见临床疾病,其特点是心脏无法有效泵血以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

心力衰竭可以分为收缩性心力衰竭和舒张性心力衰竭,其中收缩性心力衰竭通常指心脏无法将足够量的血液从心脏泵出,导致心脏负荷过重。

而舒张性心力衰竭则是心脏在舒张期无法充分舒张,从而导致心腔容积增加,心脏扩大。

心力衰竭的症状包括呼吸困难、乏力、水肿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造成心力衰竭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病等。

治疗心力衰竭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植入心脏起搏器或心律转复除颤器,以及心脏移植等。

尽管目前已有多种治疗心力衰竭的方法,但心力衰竭仍然是一种临床挑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来改善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1.2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介绍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是一种心血管疾病,是心力衰竭的一种类型。

它是指心脏收缩功能正常但舒张功能受损,导致心室充盈受限,最终导致心脏泵血功能下降而引起心力衰竭。

射血分数是心脏每次搏动中射出的血液占心室内总血液的百分比,正常人射血分数为55%以上,而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通常在55%以下。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通常发生在老年人和女性多于男性的人群中,其常见病因包括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肥胖等因素。

患者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乏力、水肿、心悸等症状。

诊断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通常通过心脏超声、心电图、心脏核磁共振等检查手段。

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改变生活方式、手术治疗等综合措施。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及早诊断和有效治疗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至关重要。

2. 正文2.1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发病机制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发病机制主要涉及到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导致心脏无法有效地泵血,进而引起症状和体征的出现。

这种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高血压:长期的高血压可以导致左心室肥厚和扩张,造成心肌肥厚和纤维化,从而影响心脏的舒张和收缩功能,导致心力衰竭的发生。

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诊治

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诊治

有关心力衰竭是一个综合征还是两个综合征的 争论并未结束
流行病学
2004年国内研究发现HFNEF占全部心力 衰竭住院病例的34.1%
与HFREF相比,HFNEF患者年纪更大, 女性和肥胖患者更多,高血压病和心房颤动 更常见,合并冠心病相对偏少
临床表现
症状或体征:包括劳累性呼吸困难、疲劳、肺部 啰音、肺水肿、踝部水肿和肝大
2.控制心房颤动的心率和心律
心动过速时舒张期充盈时间缩短,心搏量降 低。
①慢性心房颤动应控制心室率(Ⅰ类,C级 ); ②心房颤动转复并维持窦性心律,可能有益
(Ⅱb类,C级)。
3.应用利尿剂
可缓解肺淤血和外周水肿,但不宜过度,以 免前负荷过度降低而致低血压(Ⅰ类,C级)
4.血运重建治疗
由于心肌缺血可以损害心室的舒张功能,冠 心病患者如有症状性或可证实的心肌缺血, 应考虑冠状动脉血运重建(Ⅱa类,C级)。
(2)Ard-Ad>30ms; (3)左心房内径>4.7cm; (4)左心室室壁重量指数>122 g/m2
(女)或>149g/m2(男); (5)心房颤动
治疗
目前对HFNEF的治疗着重于病因的控制和 症状的缓解,并力求存活率的提高
1.积极控制血压
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达标血压宜低于单纯 高血压患者的标准,即收缩压<130 mmHg,舒张压<80 mmHg(Ⅰ类,A 级)。
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的诊治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李星涛
定义
名称与定义
术语与名称的演变
舒张功能不全性心力衰竭 (DHF)
2009:舒张性心衰
正常收缩功能性心力衰竭 (HF-PSF)
正常射血分数心力衰竭 (HF-PEF)
2005年ESC及美国心脏病学会(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ACC)和美国心脏病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AHA)的指南均放 弃了舒张性心力衰竭的提法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 左室射血分数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 左室射血分数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 左室射血分数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 左室射血分数1. 引言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HF)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心脏疾病,其发生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均呈上升趋势。

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作为心力衰竭患者的重要指标,对于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 左室射血分数旨在提供一套系统、科学和实用的指导,以促进我国心力衰竭的诊断和治疗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2. 左室射血分数的意义和测量方法左室射血分数是指每搏输出量与左室舒张末期容量之比,反映了心脏每搏所能排出的血液占左室总容积的比例。

该指标通常通过心脏超声检查进行测量,可为临床医生提供关于患者心功能、心肌重塑和预后评估等方面的重要信息。

3. 左室射血分数的分类和临床意义根据左室射血分数的不同范围,患者可分为心力衰竭伴收缩功能障碍(LVEF≤40%)、心衰伴保留收缩功能(LVEF>50%)和中间LVEF (40%<LVEF≤50%)三种类型。

这些分类对于指导临床治疗和评估预后意义重大。

4. 左室射血分数与心力衰竭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左室射血分数的测量在心力衰竭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起着关键作用。

心脏超声搭配左室射血分数的测量可以提供心功能状态的准确判定,并排除其他心脏疾病的影响,从而确诊心力衰竭。

5. 左室射血分数对心力衰竭治疗的指导意义根据不同的左室射血分数范围,心力衰竭的治疗策略有所差异。

对于心力衰竭伴收缩功能障碍患者,积极药物治疗和微创手术治疗是有效改善病情和预后的重要手段。

而对于心衰伴保留收缩功能患者,则需要重点管理患者的共病和症状缓解。

6. 左室射血分数的监测与预后评估左室射血分数对于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评估至关重要。

随着治疗的进行,左室射血分数可能发生改变,及时监测这些变化可以帮助医生及早调整治疗方案,提高预后。

射血分数正常的心衰

射血分数正常的心衰

左室射血分数正常的心力衰竭
Heart Failure with Normal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HFNEF
2007年, 欧洲心脏病学会心衰和心脏超声组发表了 有关左室射血分数正常的心衰诊断的专家共识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
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
瑞典
丹麦.
西班牙 葡萄牙 荷兰
(CHS) (Helsinki) (Poole) (Vasteras) (Copen.) (Asturias) (EPICA) (Rotter.)
10
55
9
51
8
68
7
46
71
左心室收缩功能降低的比 例 HF-PSF的比例
6
5
59
39
4
3
71
2
1
0
年龄段 平均年龄
66-103 75-86 70-84
Adapted from Zile MR, Brutsaert DL. Circulation. 2002;105;1387-1393.
患者 (%)
有高血压病史的HF-PSF患者比例
100
80
58
60
50
40
75 71
59 57
63 48
EF尚正常 EF降低
55 49
20
n= 59 78
37 36
射血分数正常性心衰(Normal Ejection Fraction ,HFNEF)2
收缩功能尚存的心衰 (Preserved Systolic Function ,HFPSF)1

射血分数正常的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射血分数正常的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的指标进行综合分析。舒张功能指标可以分为3 组:(1)等容舒张指标;(2)舒张期左室压力一容积 相关曲线获得的左室被动特性指标;(3)多普勒超 声心动图及核素心血池显影所获得的左室舒张期 充盈指标。全面评价心室舒张功能往往需要综合 胸片、心电机械图、组织多普勒超声、血浆B型利 钠肽(BNP)、心导管心室造影以及放射性核素心 血池扫描等多种检查结果[9]。 2007年ESC专家共识提出如下诊断标 准[3]:(1)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症状或体征;(2)正 常和轻度异常的左室舒张功能:LVEF>50%,左 室舒张末容积指数(I。VEDVI)<97 ml/m2;(3) 舒张性心功能不全的证据。 其中舒张性心功能不全的证据包括: (1)有创性检查结果是确切证据,包括左室舒 张末压>16 mmHg或平均肺毛细血管楔压>12
mmHg。
HFNEF的病因 迄今为止,对HFNEF的发病机理尚无统一
(2)无创检查评价舒张性左室功能不全的指 标:①组织多普勒:测量左室基底部(二尖瓣环)的 长轴心肌缩短速度或长轴速度(E/E’)比值>15 是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的诊断根据,如E/E’-<8则 可排除HFNEF的诊断。E/E’比值介于8~15
4.2硝酸酯类药物
mg/d)为基础的治疗方案。随访48周后的
结果显示,厄贝沙坦在逆转左室肥厚的同时能改 善左心室舒张功能r1“。 然而,迄今最大规模的随机对照试验,厄贝沙 坦治疗收缩功能保存的心力衰竭研究(I—PRE— SERVE)结果并不乐观D6]。该试验入选4 128例 年龄>60岁的心力衰竭患者,且LVEF≥45%。 治疗组应用厄贝沙坦,以滴定方法逐渐增加剂量
4.1
利尿剂 利尿剂可降低左室容量、减少肺静脉淤血和
体液储留、改善症状。研究发现,利尿剂可以明显 改善HFNEF患者的症状和1年内的生活质 量[10]。在急性期应用襻利尿剂,可以迅速减轻临 床症状;但对于慢性HFNEF患者,应采用较小剂 量的利尿剂,以免患者出现低血压。充血症状消 失后,利尿剂要逐步减量。长期应用利尿剂可引 起神经一激素活性增加,肾素活性增加,反可使 HFNEF恶化。

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诊治课件

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诊治课件

分类:根据病因和病 理生理机制,射血分 数正常心力衰竭可分 为以下几类:
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 如高血压、冠心病、 心肌病等。
右心室舒张功能障碍: 如肺动脉高压、肺心 病等。
心包疾病:如心包 炎、心包积液等。
心脏瓣膜病:如二尖 瓣狭窄、主动脉瓣狭 窄等。
其他:如甲状腺功 能亢进、贫血等。
病因和发病机制
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 诊治课件
演讲人
目录
01. 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概述 02. 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的治

03. 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的预 防
04. 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的研 究进展
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 竭概述
概念和分类
概念:射血分数正常 心力衰竭是指心脏收 缩功能正常,但舒张 功能异常,导致心输 出量减少,出现心力 衰竭症状的一种疾病。
泳等
戒烟限酒:戒 烟,限制饮酒
保持良好的心理 状态:保持乐观、 积极的心态,避 免过度紧张和焦

危险因素控制
控制高血压:保持 血压稳定,减少心
脏负担
控制血脂:降低胆固 醇和甘油三酯水平,
减少动脉硬化风险
控制血糖:保持血 糖稳定,减少糖尿
病并发症风险
控制体重:保持正常 体重,减少心脏负担
和动脉硬化风险
B 体征:心脏扩大、心音减弱等
A 症状:呼吸困难、乏力、水肿等
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 竭的治疗
药物治疗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 制剂(ACEI):降低 血压,减轻心脏负担
β受体阻滞剂:降低心 率,减轻心脏负担
利尿剂:减轻心脏负 担,降低血压
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ARB):降低血压,
减轻心脏负担
钙通道阻滞剂 (CCB):降低血压,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诊断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诊断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诊断1. 引言1.1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的定义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是一种心脏疾病,其特点是心室舒张功能受损导致心脏泵血功能下降。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常见于老年人和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

在这种类型的心力衰竭中,心脏虽然能够维持正常的收缩功能,但却无法有效地进行舒张,使心腔无法充分充盈。

这导致心脏无法将足够的血液泵出体外,导致机体组织器官供血不足,出现疲乏、胸闷、气促等症状。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心血管疾病、代谢紊乱、肺部疾病等多种因素有关。

早期诊断和干预对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至关重要,可以有效延缓病情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2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的重要性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是心力衰竭的一种亚型,与传统的收缩性心力衰竭相比,其诊断标准和治疗策略有所不同。

重要性在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在临床中的发病率逐渐增加,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长期预后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常常表现出较低的运动耐力和易疲劳等症状,严重影响到其日常生活和工作。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探讨。

针对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的诊断、治疗与预防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长期预后。

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相信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的诊断与治疗方法会不断得到更新和完善,为患者带来更好的医疗效果。

1.3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的研究背景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疾病的增加,在临床上的发病率正在逐渐增加。

尽管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其病理生理机制仍然不完全清楚。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研究人员通过对心力衰竭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逐渐认识到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与心肌肥厚、慢性低氧、细胞死亡等因素密切相关。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机制还包括心肌细胞内Ca2+离子稳态失调、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等因素。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诊断与治疗进展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诊断与治疗进展
绍左室射血分数保留心衰的最新研究进展。
关键词: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流行病学;诊断;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825.4 文献标识码:A DOI: 10.3969/j.issn.1671-3141.2017.45.023 本文引用格式:白晓悦 , 王晨霞 .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诊断与治疗进展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17(45):44-45.
1 辅助检查
1.1 血浆利钠肽 B 型利钠肽是日本学者 Sudoh 等于 1984 年从猪脑组织 中分离出并于 1988 年首先报道, 并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 领域, 特别是作为心衰程度的定量标志物, 能够较灵敏地反 应左室功能障碍、 及左室负荷。BNP 是一个由 32 个氨基酸 组成的多肽, 含一个 17 个氨基酸组成的环状结构, 是由心脏 分泌的短肽激素。在心室负荷或压力增加时由心室肌分泌, 在 心 力 衰 竭 (CHF) 时 BNP 随 之 就 会 分 泌 增 多, 是肾素血管 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天然拮抗剂。具有促进水、 钠排泄, 抑制 血管收缩肽及交感神经活性, 扩张血管等作用。近年来, 在 生物学评估指标中, BNP 已成为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断、 治疗 监测、 预后评估的金指标 [5,6]。B 型利钠肽或 N 末端 B 型利 钠肽原 (NT-proBNP) 在慢性 HFREF 和 HFPEF 中都可以增 加, 可用于因呼吸困难而疑为心衰患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可用于评估慢性心衰的严重程度和预后。BNP<35g/L, NT- pro BNP<125 ng/L 时不支持慢性心衰诊断, 其诊断敏感性和 特异性低于急性心衰时。利钠肽可用来评估慢性心衰的严 重程度和预后 (I 类, A 级 )。Kim H 等研究选取了 148 例患 有 HFPEF 且 NT-proBNP ≥ 100 pg/mL 的患者行常规超声心 动图包括 LAVI 和 E / E’比率, E/E’较高的 HFPEF 患者其

射血分数中间值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2020完整版)

射血分数中间值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2020完整版)

射血分数中间值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2020完整版)既往关于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的临床试验,纳入标准绝大多数为左室射血分数(1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50% ,甚至≤40%,后来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逐渐成为HF研究领域的焦点,而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HFrEF)和HFpEF之间存在的“灰色区域”常被忽略,被排除于HF试验之外或包含在其他组之中。

自2016年欧洲心脏病学会急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与治疗指南发布以来,许多关于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mid-range ejection fraction,HFmrEF)的试验结果相继发布,研究显示HFmrEF在心力衰竭中所占比例为10%~20%[1-5]。

发表在美国内科学年鉴杂志上的心血管病健康研究[6]表明HFmrEF患者的死亡率介于HFpEF和HFrEF之间:在HFmrEF患者中,每年每1000人中有115人死亡,而HFpEF 为87人死亡,HFrEF为154人死亡。

HFmrEF患者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虽有研究表明HFmrEF在人口学、病因学、合并症等方面均介于HFpEF和HFrEF之间,但其数量有限,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HFmrEF患者的病理生理、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以制定针对此类人群的预防治疗策略。

1 临床特点1.1 年龄和性别目前的研究表明HFmrEF患者的年龄、性别介于HFpEF和HFrEF之间[7-9]。

一项基于TIME-CHF研究的分析表明HFpEF、HFmrEF和HFrEF 患者的平均年龄分别为(80.2±7.1)、(79.0 ±6.8)、(75.5±7.5)岁(P<0.001),女性所占比例分别为64.3%、46.3%、32.6%[7],Bhambhani 等[8]的研究得到相似结论,该研究亦表明年龄、男性、收缩压、糖尿病、既往心肌梗死病史为HFmrEF的临床预测因素。

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的诊断及治疗进展康连鸣护理课件

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的诊断及治疗进展康连鸣护理课件

长期的心脏疾病或不良生活习惯可能导致 心肌损害,进而影响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 能。
心力衰竭时,神经内分泌系统被激活,导 致循环中的儿茶酚胺、醛固酮等激素水平 升高,加重心脏负担。
液体潴留
心室重塑
心力衰竭时,体液潴留可能导致肺循环和 体循环淤血,进一步加重心脏负担。
长期的心力衰竭可能导致心室重塑,使心 脏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影响心脏的收 缩和舒张功能。
传统诊断方法
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包 括既往心血管疾病史、症 状表现等,以初步判断是 否存在心力衰竭的可能。
体格检查
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观 察患者是否有水肿、肺部 啰音等心力衰竭的体征。
实验室检查
检测血液中的脑钠肽( BNP)或氨基末端脑钠肽 前体(NT-proBNP)水平 ,以辅助诊断。
新型诊断技术
成果。
05
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的护理与 康复
护理要点与注意事项
密切监测病情
定期记录患者的心率、血压、 呼吸等指标,以及观察患者是 否有呼吸困难、乏力、下肢水
肿等症状。
保证休息
指导患者合理安排休息时间, 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 眠。
控制饮食
限制盐和水的摄入,避免食用 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保 持清淡饮食。
指导患者定期到医院复查,以便及时 发现和处理病情变化。
06
展望与未来研究方向
研究前景展望
01
人工智能与护理结合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其在护理领域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如智能护
理机器人、远程监测等,能够提高护理效率和患者满意度。
02
个性化护理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对健康需求的提高,个性化护理将成为未来
研究的热点,针对不同患者的需求和特点,制定护理学与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将进一步加强,通

正常射血分数心力衰竭HFPEF诊断和治疗进展名师编辑PPT课件

正常射血分数心力衰竭HFPEF诊断和治疗进展名师编辑PPT课件
HF-PEF的主要病因和诱发因素
老年人,女性 ▲ 心房颤动 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 ▲ 肺部感染 糖尿病 ▲ 肾功能不全 冠心病心肌缺血 ▲ 贫血 肥胖 限制性和浸润性心肌病
渤泛光东镁饶炕火禹籽到椒荧堂檀洞郑语移笛藐歧滥韶淳肮砂午淫慨朱篮正常射血分数心力衰竭(HF-PEF)诊断和治疗进展正常射血分数心力衰竭(HF-PEF)诊断和治疗进展
弛删槛知慌终玻蹦钓垄偶呵氰啸糙劳蚊管棚赋托相囱炊堡理都遂蕉驮戴编正常射血分数心力衰竭(HF-PEF)诊断和治疗进展正常射血分数心力衰竭(HF-PEF)诊断和治疗进展
舒张性心功能不全发病率及预后
真茫祥粟磷殊仑谎笋沮郝正刘掸篡刚制怠岁渣半劣诵灾霓求杰闹行求融捻正常射血分数心力衰竭(HF-PEF)诊断和治疗进展正常射血分数心力衰竭(HF-PEF)诊断和治疗进展
入瓦择帛述拙钦寿景埋萧波凿混史腾驹豺沦块颓墩哎惺润坐蒋挎剔筒乒蒙正常射血分数心力衰竭(HF-PEF)诊断和治疗进展正常射血分数心力衰竭(HF-PEF)诊断和治疗进展
个默保糜泰需摧挣钧卷畏咋逃作酪煎趟棋鲤谨入硅辽哉鞋华我过兹牢毙党正常射血分数心力衰竭(HF-PEF)诊断和治疗进展正常射血分数心力衰竭(HF-PEF)诊断和治疗进展
HF-PEF患者有高血压的比例
大多数HF-PEF患者有高血压 大多数既往或目前有LVH
1. Senni M et al. Circulation. 1998;98:2282-2289. 4. Owan TE et al. N Engl J Med. 2006;355:251-259 2. Vasan RS et al. J Am Coll Card. 1999;33:1948-1955. 5. Bhatia RS et al. N Engl J Med. 2006;355:260-269 3. Gottdiener JS et al. Ann Intern Med. 2002;137:631-639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诊断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诊断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诊断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简称HF)是指心脏不能满足机体对心排血量和/或组织灌注的需要,导致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的综合征。

在HF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简称EF)被广泛用于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评估预后以及指导治疗。

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相当复杂,涉及到多个生理和病理因素。

常见的心力衰竭发病机制有以下几个方面:1. 心肌收缩力降低:心肌收缩力降低是造成心力衰竭的重要原因之一。

它可以由很多因素引起,如冠心病、高血压、心肌梗死等。

这些因素导致心肌的功能障碍,减少心脏收缩时的收缩力,从而影响心脏的泵血功能。

2. 心肌扩张性功能障碍:心肌受到长期过度负荷刺激时,会发生心肌细胞的增生和肥大,这是一种代偿性反应。

然而,长期过度负荷会导致心肌肥厚,使心肌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受损,进一步导致心力衰竭发生。

3. 心脏瓣膜病变:心脏瓣膜的异常功能也是心力衰竭的常见原因之一。

心脏瓣膜病变包括瓣膜狭窄和瓣膜关闭不全两种情况,都会导致血液在心脏内回流,使心脏负荷增加,最终导致心力衰竭。

4. 心律失常:心律失常也是心力衰竭的一种重要原因。

心律失常会造成心室舒缩不协调,影响心脏泵血功能。

而且一些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还会导致心室内血液淤积,增加心脏负荷,从而诱发或加重心力衰竭。

5. 其他因素:如肺血栓栓塞症、肺动脉高压、甲状腺功能亢进、药物毒性等,也可能引起心力衰竭。

诊断心力衰竭主要依据病史、临床表现和一系列实验室和辅助检查结果。

以下是常用的诊断方法:1. 病史和体格检查:详细了解病情的发展过程、症状的出现时间、严重程度等。

体格检查可发现心脏杂音、肺水肿等体征。

2. 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简称ECG):ECG可以显示心脏的电活动,发现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等异常。

3. 胸部X线检查:能显示心脏和肺部的形态和结构变化,如心脏扩大、肺充血等。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诊断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诊断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诊断心力衰竭是一种由于心脏无法有效泵血而导致的病症。

射血分数是用来衡量心脏泵血功能的重要参数,通常表示为左心室在每次心跳时从室内泵出的血液量与充盈室的总血液容量之比。

正常的射血分数范围为55%到70%。

然而,当射血分数低于40%时,就被认为是心力衰竭的表示之一。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大多数专家认为,这种类型的心力衰竭主要与病变心肌和容量负荷过重有关。

病变心肌可能是由于心肌炎、缺血性心脏病或其他心脏病因引起的。

这些疾病导致心脏肌肉的退化或损伤,降低了其泵血功能。

另一方面,容量负荷过重可能是由于高血压引起的。

在这种情况下,心脏需要以更快的速度泵血以应对高压情况,这可能导致其泵血功能下降。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的诊断通常依赖于患者的症状和体征,以及心脏测试结果。

最常进行的心脏测试包括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核磁共振成像和心脏造影。

这些测试能够提供关于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的详细信息。

例如,当射血分数是低于40%时,可能存在左心室扩张或壁厚度增加等结构改变。

另外,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如呼吸困难、水肿和疲劳等,也应该被纳入诊断考虑范围内。

治疗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改变饮食习惯、锻炼和手术等手段。

药物治疗通常包括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β受体阻滞剂等。

这些药物能够帮助降低血压、减少心脏负担并改善心脏功能。

除药物治疗外,患者还应该改变饮食习惯以降低体重、减少钠的摄入量以及进行适当的锻炼。

在一些情况下,手术治疗,如心脏转流手术或心脏支架植入等,也可以用于治疗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

总的来说,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是一种常见的病症,其发病机制和诊断方法需要进一步研究。

针对该病症的治疗方法应该是多手段的,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

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科学研究和医学实践,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脂血症 糖尿病 高血压 左室 肥厚
舒张功能不 良
心梗
收缩功能 不良
心力衰竭 (收缩性与舒张性)
左室结构和功能 正常
左室重构
无症状左室功 能不良
症状性心力衰竭

年 /月 Levy et al. JAMA, 275:1557, 1996
发病机制和主要病理生理
(一) 左心室向心性重构
10 9 8
55 51 68 46
左心室收缩功能降低 左心室收缩功能保留
CHF患病率 (%)
7
6 5 4 3 2 1
71
59 39 71
0
年龄段 平均年龄 66-103 78 75-86 – 70-84 76 75 75 50 – >40 60 >25 68 55-95 65
Petrie M, McMurray J. Lancet. 2001;358:423-434. Hogg K et al. J Am Coll Card. 2004;43:317-327.
HF-PEF患病趋势
Owan TE et al. N Engl J Med. 2006;355:251-259.
HF-PEF的主要病因 和诱发因素
病因: 老年人

诱发因素:

摄盐量过多 心房纤颤 高血压恶化 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 肺部感染 肾功能不全 贫血
定义和概念

指心脏射血分数正常或接近正常(>0.50 or 0.45) 但有症状或体征和临床表现的心力衰竭 HF-PEF (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 并非一种特异性的诊断或 综合征。它是由多种病(排除非心源性因素)引 起的一组症候群 HFPEF一般等同于舒张性心力衰竭


正常射血分数心力衰竭(HF-PEF) 术语的演变
舒张功能不全性心力衰竭 (DHF) 正常收缩功能性心力衰竭 (HF-PSF) 正常或保存射血分数心力衰竭 (HF-PEF)
HF-PEF 特点

有充血性心力衰竭典型的表现(肺循环和体 循环淤血)


收缩功能正常或仅有轻微减低
静息时伴异常的舒张性功能不全
正常射血分数心力衰竭 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女性,72岁 因喘憋,不能平卧1天入院 高血压38年,糖尿病12年,PCI术后2年 UCG:LV56,LA46,LVEF 50%
什么是心力衰竭?

定义心力衰竭并非易事
与“贫血”或“肾功能衰竭”一样,心力衰 竭也是一种综合征,存在许多病因
大多数定义强调了心脏的泵功能,但心力衰 竭并不仅仅是泵功能受损 心力衰竭有多种类型(急性肺水肿、右心衰竭、 心室收缩功能正常的心力衰竭等),并非单一 性疾病
78
0
Olmsted
1
3 7
36
170
6 0
2167 2429
880 1570
Framingham2
CHS3
Owan4
Bhatia5
n =CHF患者总人数

大多数HF-PEF患者有高血压 大多数既往或目前有LVH
1. Senni M et al. Circulation. 1998;98:2282-2289. 2. Vasan RS et al. J Am Coll Card. 1999;33:1948-1955. 3. Gottdiener JS et al. Ann Intern Med. 2002;137:631-639. 4. Owan TE et al. N Engl J Med. 2006;355:251-259 5. Bhatia RS et al. N Engl J Med. 2006;355:260-269
女性 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
糖尿病
冠心病心肌缺血 肥胖
钙拮抗剂(CCBsCCBs)、噻唑烷二酮类


限制性和浸润性心肌病

医源性容量负荷过重
HF-PEF患者有高血压的比例
100 80 58
患者 (%)
EF尚正常 75 71 59 50 57 63 55 48 49 EF降低
60 40 20
n= 59
A期 如:高血压 心绞痛
―收缩性心力衰竭”
―舒张性心力衰竭”
B、C、D期
左室扩张呈球形 左室收缩功能障碍 二尖瓣返流
心腔大小正常,向心性左室肥 厚舒张功能不全 左房扩大

定义和病因 临床表现

诊断要点和治疗建议 循证医学证据

定义和病因

临床表现
诊断要点和治疗建议 循证医学证据
1. Senni M et al. Circulation. 1998;98:2282-2289. 2. Vasan RS et al. J Am Coll Card. 1999;33:1948-1955. 3. Gottdiener JS et al. Ann Intern Med. 2002;137:631-639. 4. Masoudi FA et al. J Am Coll Card. 2003;41-217-223. 5. Owan TE et al. N Engl J Med. 2006;355:251-259. 6. Bhatia RS et al. N Engl J Med. 2006;355:260-269.
心力衰竭患者中 HF-PEF的比例
100 80 78
Patients (%)
60 43 40 20 0
51
EF 50%
EF 50%
EF 45%
47 35
EF 50%
EF 50%
31
EF > 50%
Bhatia6 (n=2,802)
Olmstead1 Framingham2 CHS3 NHF Project4 Owan5 (n=137) (n=73) (n=269) (n=19,710) (n=4,596)
非心脏瓣膜病
由于这些患者通常表现为典型的心力衰竭症 状,因此应当将其归类到心衰C期

孤立的舒张功能不全少见,通常伴有不同程 度的收缩功能不全
心力衰竭患病率
美国 (CHS) 芬兰 (Helsinki) 英国 (Poole) 丹麦. 瑞典 (Vasteras) (Copen.) 西班牙 (Asturias) 葡萄牙 (EPICA) 荷兰 (Rotter.)
血管-心室僵硬度增加 扩张储备功能降低 左心室舒张 功能障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