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教版绿色行动信息窗二
青岛版五四制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1
![青岛版五四制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81562447a417866fb84a8ea8.png)
青岛版五四制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1单元南极小客人来到南极100以内数的认识来到南极例2及自主练习信息窗二观察贼鸥信息窗二观察贼鸥南极小客人我学会了吗第二单元下雨了——学看钟表下雨了学看钟表综合练习课我学会了吗?第三单元农夫与牧童农夫的一天方位牧童与牛认识图形综合练习课我学会了吗?第四单元绿色行动信息窗一校园护绿校园护绿100以内数的减法信息窗二保护环境两位数加一位数练习信息窗三绿色行动两位数减一位数练习绿色家园信息窗四0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综合练习我学会了吗小熊做客实践活动奇妙的回形针五、小小存钱罐信息窗一认识人民币人民币的认识练习信息窗二人民币的计算人民币的认识练习第六单元大海边大海边信息窗一大海边100以内数的加减练习大海边两位数减两位数大海边两位数的减法练习大海边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练习参观水族馆——10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两位数加两位数加法的练习两位数减两位数减法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减法的练习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混合练习大海边信息窗五大海边混合运算练习大海边混合运算练习大海边回顾整理大海边回顾整理大海边回顾整理实践活动:小小信息员第七单元阿福的新衣信息窗一厘米的认识信息窗二厘米和米的关系综合练习课我学会了吗第八单元我们的鞋码课外实践我学会了吗第九单元儿童乐园中心板块对全册知识的回顾和整理左上角板块学看时间内容的回顾与整理左下角板块统计内容的回顾与整理左下角板块统计右上角板块厘米、米的认识右下角板块复习元、角、分方位与图形内容的回顾与整理数学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分为九个单元:由“情景串”引出“问题串”。
构建开放型的具有一定思维跨度的“板块式”编排方式,为教与学留有尽可能大的思维空间。
把解决问题与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融为一个过程。
突出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
倡导探索合作交流式的新型学习方式,本教材采用了“小单元”“板块式”设计,强化基本教学思想方法的运用,扩大教与学的空间。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情景图寻找数的信息,认识一百以内的数,恰当让学生体会用数表示。
青岛版数学二下信息窗2参观养鸭场WORD教案
![青岛版数学二下信息窗2参观养鸭场WORD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2763b9a7cd184254b3535f0.png)
信息窗2 参观养鸭场教学目标1. 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带有小括号的两步计算的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 通过交流合作,体验混合运算计算方法的多样化、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3. 在经历探索混合运算顺序的过程中,进行有条理地思考,充分感受解决数学问题的乐趣及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
教学重、难点提出并解决大小括号的两步计算的混合运算的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活动一:激情导入师:上节课我们跟小红到了她姥姥家,小红跟表哥一起到他们家的养鸭场去参观了,大家想不想跟他们一同去看看啊?活动二:解读信息窗多媒体出示信息窗图。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信息图,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吗?学生一般会根据“白鸭原有305只,卖出了95只”,提出:“现在白鸭还剩下多少只?”或者根据“原来有600个鸭蛋,已经卖了200个”,提出:“现在还剩下多少个鸭蛋?”师可引导学生先解决这样简单的一步计算的问题。
1. 指导解决关于鸭子的一系列问题。
在解决完“现在白鸭还剩下多少只?”305-95=210(只)之后,进一步启发:表哥说我家养了398只花鸭,你能不能根据两种鸭子提出一个新的问题?学生就可能提出:“现在花鸭和白鸭一共有多少只?”或“现在花鸭比白鸭多多少只?”这一类的数学问题。
师把“现在花鸭比白鸭多多少只?”板书在黑板上。
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讨论。
小组讨论,师巡视指导。
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想一想、说一说、算一算,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和算法。
师:哪个小组愿意展示一下你们的算法?全班交流,各个小组派代表表达自己组内的见解,可能出现的方法有:(1)要求花鸭比白鸭多多少只,必须先求出现在的白鸭还剩下多少只,所以先算:305-95=210(只)再算: 398-210=188(只)(2)还可以这样算:398-(305-95)如果有的小组这样算:“398-305-95”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必须加上小括号,才能保证先把白鸭现在的只数求出来,也才能跟花鸭的只数进行比较。
最新整理绿色行动青岛版教案.doc
![最新整理绿色行动青岛版教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b5cc1ca87c1cfad6195fa786.png)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教案下册绿色行动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2―25页,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一)。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加法的含义,掌握100以内两位数加减法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口算。
2、经历解决问题、探索、交流算法的过程,体现算法的多样化,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推理能力。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提出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在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增强环保意识。
进一步培养合作意识,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大家都知道1月1日是元旦,六月一日是“儿童节”,谁知道3月12日是什么节日?(植树节)。
在植树节快要到来的时候,我们在校园里开展一次绿色行动,好不好?(贴课题:“绿色行动”齐读课题。
)在绿色行动中,我们应该为校园的美丽做些什么呢?(交流:植树、浇树、浇花、栽花……)除了小朋友想的这些,我们还可以参考一下其他学校小朋友的做法,来帮助我们确定绿色行动的活动方案。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二、看图提出问题:1、去年的植树节,红星小学的一年级的小朋友都做了些什么呢?(课件:出示情境图)瞧,这些小伙伴们干得多带劲儿!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他们都在干什么?2、请大家快读一读,从里面你了解到哪些信息?(交流)3、小朋友们发现了这么多的数学信息,真了不起!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1)一共要挂多少个牌子?(2)一共有多少棵花?(3)挂牌的比浇花的多多少人?(4)挂牌的和浇花的一共有多少人?……(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问题。
)三、解决问题,学习新知。
1、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这些问题,哪些问题可以用加法来解决?(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在问题上做记号)这节课我们就先来解决这些问题,通过解决问题来研究百以内数的加法。
(板书课题)2、解决第一个问题。
(1)谁来解答第一个问题?(根据回答板书:3+26)(2)还可以怎么列算式?(板书:26+3)(3)在你的面前有小棒还有计数器,你可以借助他们摆一摆或者拨一拨用你喜欢的方法来计算。
一年级数学下册 绿色行动1教案 青岛版五年制
![一年级数学下册 绿色行动1教案 青岛版五年制](https://img.taocdn.com/s3/m/dc37897ba417866fb84a8e2c.png)
绿色行动——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一)[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认识,掌握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和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减法口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单元的学习,是进一步学习10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及多位数加减发的重要基础。
本单元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口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
[教学目标]1.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掌握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几(少几)”的意义,并能解决有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经历提出问题、探索、交流方法的过程,体会算法多样化,形成初步的抽象、概括、推理能力。
3.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形成初步的应用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和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几?(少几)”问题是本单元的重点。
其中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和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口算是难点。
[课时安排]12课时信息窗1——校园护绿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100以内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重、难点]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口算方法是重点。
[教具准备]挂图、磁性小棒、学具盒[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3月12日是什么日子吗?(这一天是植树节)春天来了,让我们一起看看小伙伴们是怎样做的吧。
二、新授(一)观察情境图认真看图,说说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在给小树挂什么牌?“小草在睡觉,行人莫打扰”的警示牌告诉了我们什么?根据图中的内容,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归纳板书)(二)学习第一个红点标示的问题——(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方法)1.“一共要挂多少个牌子?”(1)根据这个问题,你能找出哪些与问题有关的信息?(2)你认为可以怎样列算式?算式各部分表示什么意思?(3)你能用学具摆出来吗?同位俩互相合作,在全班进行交流。
2024年《信息窗2搭帐篷》优秀教案
![2024年《信息窗2搭帐篷》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accfdb6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e9.png)
2024年《信息窗2搭帐篷》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教材《信息技术》第二单元“信息窗”中的第二章“搭帐篷”,具体内容包括:1. 了解帐篷的组成部分及功能;2. 学习使用画图软件绘制帐篷;3. 掌握利用软件功能对帐篷进行简单修饰。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画图软件的基本操作,能独立绘制并修饰帐篷;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提高户外活动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画图软件的基本操作,绘制和修饰帐篷;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画图软件的功能进行帐篷的细节处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计算机、投影仪、白板;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户外活动中搭帐篷的场景,引导学生关注帐篷的组成部分和功能;2. 新课导入:讲解画图软件的基本操作,引导学生学习绘制帐篷;4. 例题讲解:针对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和示范;5.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帐篷的绘制和修饰;6. 小组讨论:组内交流绘制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互相学习;8.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信息窗2——搭帐篷》2. 内容:(1)帐篷的组成部分及功能;(2)画图软件的基本操作;(3)帐篷的绘制与修饰。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绘制并修饰一个自己喜欢的帐篷;2. 答案:根据个人喜好和创意完成,无固定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尝试绘制其他户外用品,如睡袋、背包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操作与例题讲解;3. 作业设计;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1. 教学重点:画图软件的基本操作,绘制和修饰帐篷。
这是因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掌握画图软件的基本操作是完成帐篷绘制的基础,对于学生后续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绿色行动_信息窗四
![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绿色行动_信息窗四](https://img.taocdn.com/s3/m/9111382b5901020207409cde.png)
解决问题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
二年级比一年级多展出多少幅画?
30 - 9 =
达标练习
20-6=
40-8= 30-7= 50-8=
60-5= 80-4= 90-5= 60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7= 30-8= 50-9= 70-3= 40-2=
二年级比三年级少来了多少个人?
24 -
8 =
达标练习
60-6= 23-4= 50-2= 54-8=
得数大于60的在 这里集合。
得数小于40的 在这里集合。
40-3
69-8
70-9
33-7
45-6
70-5= 64-6= 80-2= 35-6=
算算我能行
76-4= 72
32-5= 27
57-3= 54 67-5= 62
十位上的数不变 不退位减法
46-9= 37 57-8= 49
十位上的数少一 退位减法
作业
37页自主练习1、2、3、4、 5。
37-9
42-4
64-7
73-8
31-3 63-6 43-5 71-6
一年级和二年级一共展出多少幅画?
一年级和二年级一共展出多少幅画? 一年级和二年级一共展出多少幅画?
二年级和三年级共来了多少人?
谁能提个用减法解决的问题?
二年级比一年级多展出多少幅画?
三年级比二年级多展出多少幅画?
三年级比一年级多展出多少幅画?
二年级比三年级少来了多少个人?
绿色行动
--信息窗四
复习
13-7= 6 15-6= 9 17-8= 9
78-8= 70 45-30=15 97-7= 90
绿色行动教案设计(青岛版一年级下册)
![绿色行动教案设计(青岛版一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7d019cc8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5a.png)
绿色行动教案设计(青岛版一年级下册)四--“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2―25页,信息窗1--校园护绿。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加法的含义,掌握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口算。
2、经历解决问题、探索、交流算法的过程,体现算法的多样化,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推理能力。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提出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在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增强环保意识。
进一步培养合作意识,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春天来到了。
校园里的小树刚刚醒来,她们穿上了鲜亮的绿衣裳;小草也从土里偷偷里钻出来了;花坛里鲜花盛开!校园里真是美极了!为了保护好这美丽的校园,我们要开展一次绿色行动。
二、新课学习活动一师:小朋友,你想参加“校园护绿”行动吗?你知道行动中要做些什么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挂牌、浇花。
活动二教师出示情景图,引导学生观察图师:根据情景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学生可能提出很多问题,教师对学生加以表扬,对提出的问题加以总结,然后从易到难,根据本节教学目标加以解决。
如:一共要挂多少个牌子?先引导学生列出算式:26+3=□(个)再引导学生探讨算法,学生可能有多种算法,只要合理就要加以表扬。
小练习: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一算这两道题吗?21+8=4+53=师:小朋友们真了不起,一道题竟能想出这么多的计算方法,你能把你最喜欢的计算方法介绍给大家吗?你为什么喜欢这种算法?(针对学生表现情况,即时表扬或奖励)“一共要挂多少个牌子?”这个问题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已经解决了,这些问题你还想解决哪个?生:我想知道“一共有多少棵花?”。
师:怎样才能知道“一共有多少棵花?”呢?列出算式:23+20=□(棵)或20+23=□(棵)师:你知道怎样计算吗?请把你的计算方法在小组内交流交流!(生交流,师适时进行指导)师:谁愿意把你的计算方法说给大家听?(1) 23+20=43 (2)十个十个的数23、33、43……小练习:小朋友,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一算这两道题吗?45+30=10+36=谁愿意把你的计算结果说给大家听?你是怎样算的?教师引导学生完成下列问题:挂牌的比浇花的多多少人?引导学生用摆小木棒的方法加以比较,再列出算式计算浇花的比挂牌的少多少人?谁愿意把你的计算结果说给大家听?你是怎样算的?活动三小结: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黑板上这两道题,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发现:两位数加一位数是个位相加;两位数加整十数是十位相加)。
知识拓展:青岛版小学数学第二册教案第四单元绿色行动(一)
![知识拓展:青岛版小学数学第二册教案第四单元绿色行动(一)](https://img.taocdn.com/s3/m/20f7f766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3e.png)
知识拓展:青岛版小学数学第二册教案第四单元绿色行动(一))近年来,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绿色环保已经成为了全球关注的话题。
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教育部门也开始着手将绿色环保的理念传递给学生。
在小学数学第二册的第四单元教案中,青岛版设计了绿色行动(一)这个主题,旨在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更加热爱地球,更加关注环境保护。
绿色行动(一)的主要内容为环保理念和环保活动两个部分。
环保理念在环保理念这个环节,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环保的重要性,以及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来深入了解环保的实际意义。
老师应该向学生讲解环保的概念和环保的意义,比如说“垃圾分类是环保的具体实践”、“绿色出行可以减少空气污染”、“水资源是珍贵的,需要节约使用”等等。
老师应该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向学生传递这些环保理念,让学生真正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去爱护这个星球。
老师应该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可以通过实践活动深入了解环保理念的实际应用价值。
比如说,在垃圾分类的环节,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小区的垃圾分类垃圾室中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具体了解垃圾分类的具体做法,并且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到,垃圾分类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
同样,在绿色出行环节,老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去骑自行车或步行方式前往某个目的地,通过亲身体验,让学生体验到绿色出行的优点,更好地懂得节能减的意义。
环保活动在环保活动的部分,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真正的实践活动,来表达对于地球的热爱,体现社会责任感。
环保活动可以围绕各个生活场景来展开,例如小区、学校、家庭等等。
在学校中,可以开展“绿色行动日”的活动,让学生通过合作、互助等行动,来进行垃圾分类、水、电、气用量的调查统计等实践活动。
同时在学校门口安装环保宣传牌,并开展环保宣传周,每周为学生们提供环保生活的有关常识或新闻宣传。
在小区中,可以开展“小手拉大手,共建绿色家园”环保活动,在社区道路沿线、垃圾桶后设计环保主题海报、标语。
另外,还可以组织学生们参观环保科技馆、环保电影等等,让学生们从多个维度了解环保意义。
青岛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绿色行动》
![青岛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绿色行动》](https://img.taocdn.com/s3/m/8f7cc01d10a6f524ccbf8599.png)
21+8=4+53=
3、解决第二个问题
(1)小朋友们算的可真快!我们再来解决一下第二个问题,是什么问题?(生读)
(2)赶紧寻找有关信息!好,谁来解答?(根据回答板书:24+20)
(3)仔细观察,这次的算式和前面的算式比较比较你能有什么发现?9发现前面的算式是加一位数,这次的算式是加整十数)
还有哪位小考官要上台亮题?(生纷纷举手)好!那就用你出的题考考你的同桌。
四、巩固新知。
1、你们太棒了,老师真佩服你们!那参观完红星小学植树节的活动情况,我们班的绿色行动该做些什么呢?(给小树挂牌、浇水、栽树、挖坑……)
(1)挂牌:学校要给一些小树挂牌,现在已经做好了32个牌子,还有6个没有做好,你能知道我们一共要给多少棵小树挂牌子吗?
本单元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口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和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几(少几)”问题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其中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和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口算是教学的难点。
本单元共设计了四个信息窗(课件)。
本课讲的是信息窗一解决的是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口算以及比多、比少问题的解决。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情境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发现信息,我通过让学生观察主题图讲数学故事,要求在数学故事里要提出数学问题,并且尽量多地让学生讲数学故事,重复也不要紧,主要是为了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口语表达能力。然后从学生们提出的众多问题中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个或几个问题来解决,从而让学生明确算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绿色行动中,我们应该为校园的美丽做些什么呢?(交流:植树、浇树、浇花、栽花……)
除了小朋友想的这些,我们还可以参考一下其他学校小朋友的做法,来帮助我们确定绿色行动的活动方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一年级数学下册 第六单元大海边教案 青岛版五年制
![一年级数学下册 第六单元大海边教案 青岛版五年制](https://img.taocdn.com/s3/m/15a69de6aeaad1f346933f7b.png)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教案下册第六单元大海边一、素材解读1、素材的选取。
从人文的角度来讲,人们对大海有许多赞美的描述,如大海有宽阔的胸怀等,也正因如此,当人们来描述一个人具有宽广的胸怀时,通常用“象大海一样”来形容,古今中外,从古到今,有数不清的文学作品来赞美大海。
从科学的角度来讲,“生命起源于海洋”是小朋友们经常听到的语言。
有关赞美大海、描述大海的文学作品都是儿童喜欢的,如动画片、漫画、小人书等。
对小朋友来讲,他们向往神秘的大海,对大海充满了感情,急切地想了解大海。
教材以这样的背景为基础,呈现了一组发生在大海边的故事,通过对故事中数学信息的梳理与分析来学习数学知识,较好地实现了情景串——故事串——问题串之间的连贯,具有人文性与数学性的特征。
2、本单元的情景串。
本单元有5个信息窗。
依次是:赶海——摆贝壳——参观水族馆——参观标本馆——买纪念品二、单元知识分析1、知识基础。
20以内数的加减法。
100以内数的认识。
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一):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进位);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口算(退位)。
2、教材的地位。
有三点:100以内数计算的继续学习阶段与结束阶段;是千以内数计算的重要基础;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重要基础。
3、知识构成。
共设有5个信息窗,每个信息窗的学习内容如下:信息窗1:学习100以内数的不进位加法(口算和笔算)信息窗2:学习100以内数的不退位减法(口算和笔算)信息窗3:学习10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笔算)信息窗4:学习10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笔算)信息窗5:认识小括号,学习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三、单元教材解读(一)信息窗1的解读1、情景图的解读。
情景图呈现的是海水退去以后小朋友们捡拾各种海产品的情形,也既“赶海”的情形。
小朋友们向往大海,常常是从大海中的小鱼、小虾等开始的,用“赶海”的情形来呈现素材,自然地引出了这些小动物,同时也能把大海物产的丰富自然地引出。
一年级下数学教案-保护环境(信息窗2)-青岛版
![一年级下数学教案-保护环境(信息窗2)-青岛版](https://img.taocdn.com/s3/m/3c81924abd64783e09122b83.png)
信息窗2:保护环境【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26页。
【教材简析】本课是在前面学习了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基础上,继续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口算方法。
这是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和难点。
教学中利用教材中的情境,要重点解决学生在列出算式的基础上理解算理,引导学生直观操作,经历摆一摆,想一想,说一说的探索过程,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
本课也是后面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和多位数相加的基础,所以让学生正确快速的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中探索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口算方法。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主动参与新知识的学习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1、谈话:环保小组的同学们不仅在学校里搞护绿活动,他们还来到了校外,来到公园里。
用自己的行动保护环境。
(点击课件,出现上个信息窗的情境图,然后出现这节课的情境图。
)板书课题:保护环境2、提问:你们想参加他们的活动吗?我们一起去看看。
【设计意图:延续上节课的情境,让学生感到我们的知识是密切相连的。
同时也帮助学生构建一个完整的情境串,从而把相对独立而又有一定逻辑联系的问题,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问题串”,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用谈话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
】二、探究新知:(一)看情境图,找信息:1、提问:从这幅图中你找到了哪些数学信息?(课件逐一播放四个小朋友的话。
)找出的信息:小红:“我捡了7个塑料袋”小强:“我捡了25个塑料袋”小明:“我捡了9节电池,22个易拉罐。
”小东:“我捡了16节电池,8个易拉罐。
”(将信息逐一贴到黑板上)2、提问: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学生可能出现的答案:小红和小强一共捡了多少个塑料袋?小明和小东一共捡了多少节电池?小明和小东一共捡了多少个易拉罐?(将问题贴在黑板上)【设计意图:先让学生细致观察情境图,找到有用的信息,并提出问题。
青岛版一级数学下册《绿色行动》信息窗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解析
![青岛版一级数学下册《绿色行动》信息窗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1073991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5e.png)
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
正过来。
√
64+8=72
45-5 =35 40
7+73=80 √
8+48 =55 56
36+8=45 44
82-60=22 √
3+58=60 61
39-7 =33 32
54 + 6789
0123 =6
SUCCESS
THANK YOU
2024/10/16
7+6=13 20+13=33
百十 个
45+6=51 想: 先5算( 6) 加 (11
再40算( 11) 加51(
) 得( )得(
7+637=0 想: 先7算( 3) 加 (10
再60算( 10) 加70(
) 得( )得(
), )。
), )。
想一想: 我们二班已经挂了22个牌子,还有8个没挂。
学校里打 篮球的有 26人。
踢足球的比打 篮球的多8人。
踢足球的有多少人? 26+8=34(人)
小亮
小明
小红
(1)小亮和小红一共有多少张画片? 24+6=30(张) (2)小亮和小明一共有多少张画片? 24+9=33(张)
(3)他们三个人一共有多少张画片? 24+6+9=39(张)
26+8
40
45+8
45
4+36
81
9+36
34
73+8
53
25元
4元
38元
9元 16元
你喜欢哪三件玩具呀?如果要买这三 件玩具,你能算出一共要多少钱吗?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口算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口算](https://img.taocdn.com/s3/m/a3eff253b84ae45c3a358c31.png)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口算执教:莱阳市文峰学校钟雪丹教学内容:青岛版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信息窗2,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口算。
教学目标:1.结合绿色行动的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加法的含义,掌握100以内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口算。
2.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探索交流算法的过程,体现算法的多样化,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推理和动手实践能力。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提出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口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口算。
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口算的算理。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计数器教学过程:一.课前交流,增强环保意识。
你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你喜欢春天吗?为什么呀?春天确实是个很美的季节,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张春天的图片,我们一起欣赏一下好吗?当你置身在这么美丽的景色中,你想对大家说点什么?我们自身应该做点什么呢?对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这节课我们继续在我们的绿色行动中学习一些新的知识好吗?【设计意图:用春天美丽的景色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同时渗透了环保教育。
】二.复习铺垫,促进迁移。
师:我们先来做几道口算,算出得数后要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出示课件:口算我最棒。
36+3=() 5+42=() 23+60=() 36+20=()先算()先算()先算()先算()再算()再算()再算()再算()【设计意图:复习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和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利用迁移来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
】三.创设情境,梳理信息。
1.这是上节课我们学习的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信息窗2,出示情境图,认真观察情境图,看图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对给小树挂牌,保护花草树木,人人有责,我们也要做个保护花草树木的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