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语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主体性地位

浅谈语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在语文教学中,能否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是评价语文课好坏与否的重要标准。
如何做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有以下几个步骤:1.让学生读语文实践能力中很重要的能力就是朗读能力。
语文教学中,如果离开朗读,就会变得死气沉沉,没有生气。
从朗读课文中,学生可以得到信息,并由大脑加以整理归纳,从而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在诗歌与文言文教学中,特别要强调“读”的作用。
在现代诗歌的教学中,让学生反复朗读。
通过读,学生试着体会诗人的感情,体味诗歌的意境美,把握诗歌的音韵美所在。
2.让学生想语文课并不是简单的语文知识的传授,而是在这种传授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健全学生的人格。
语文课在传授语文知识的同时,更要掌握语文学习方法,做到举一反三。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要在有限的语文教学中,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就必须让学生学会思考。
3.让学生讲语文教学中的能力培养很重要的一项就是学生说话的能力。
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直接关系到其交际能力的提高。
科学研究表明:“多讲话使人灵感涌现和增加创造力,从而变得聪明。
”实验证明,当人在说话的时候,人的大脑是最活跃的,视觉、听觉、语言神经中枢完全被调动,使大脑神经元活动变得复杂,从而增强脑的活动能力,脑神经系统得到加强和完善。
语文教学要让学生敢说、能说、会说。
4.让学生交流在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交流“得”,程度好的学生带动较差的学生,从而使每个人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些都说明,在交流讨论中,人人都会有所得。
在充分交流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拓展课文,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把握。
老师在提出问题时,要指导学生把自己的理解与大家共享,然后再综合各小组的交流情况进行归纳小结。
5.让学生演让学生演是开发学生创造能力的方法之一。
这种“演”可以使学生增强对课文的理解。
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创造,才有可能“演”。
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摘要:新课程改革对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它需要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充分关注和肯定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学会有效合作与互相激励,还要善于体验和感悟生活,只有这样,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个性才会更鲜明,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才会更高涨,我们期待的有效课堂才不是一句空话。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学生主体性发挥课堂教学要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这是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更是“高质量轻负担”的要求。
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果,让教者轻松、学者轻松,是老师和学生共同追求的最高境界。
但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对知识理解上的困惑越来越多,教者又何其不是?如此,课堂教学效果自然也就受到很大影响。
分析那些高效的语文课堂,再比较我们眼下一些无奈的语文课堂,我更深刻地体会到,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最关键的是要帮助学生找回作为课堂学习主人的那份自信。
一、教学中应大胆去求知新课标提出,教学就是要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知的能力,并使学习成为一种思维活动。
因此,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教师必须要具有科学精神和怀疑精神。
在现行教科书短时间内不可能把这些语言问题修正的情况下,语文教师应该本着客观科学的精神,在充分尊重教科书权威性的前提下,应将这些问题以探究性的讨论或思考的方式向学生提出来,创设开放式的课堂,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的智力发展进入自由王国。
学生是聪明的,何不放任他们去天马行空地想象呢?想象会开出灿烂的花朵,照亮每个人的眼睛!应该让学生们去想象、去发挥、去施展自己的能力,这样才能有更多的理解。
应该尽可能地挖掘每个孩子的内在潜能,促进其自由发展。
而教育的任务恰恰应该是把人的各种各样的能量发掘出来,而不能像可口可乐的生产线,把产品造成一个模样。
二、课堂上应与同学一起学习合作学习为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提供了现实可能性。
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体会到了无穷的乐趣,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语文教学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问题 。
法, 自己质疑 , 相互解疑 , 进行 合作学 习的时间和空间 , 把 学习
的主动权还给 学生 。 学生在 自我探究的过程 中 , 教师 的“ 导” 主
教 学过程应该是 学生 “ 自我发展 , 自我完善 ” 的变化 过程 , 学生 积极主动地参 与学 习活动 ,教师 必须 保证在教学 中给他 只有 通过学生 自身的积极参与 、 内化 、 吸 收才能实现 。教学这 们更多 的活动空 间和 时间 ,以利于 学生在 学习活动 中理解有
一
本质 属性决定 了学 生是教学活 动的主体 ,学生能 否主动地 关 的语 文知识 , 充分发挥他 们的探究精神 , 增 强他们 的领 悟和
中心 , 学生获得 知识并非 只是 简单的接受 , 而应该体 会 、 领悟 、 人 的基本原 则 ,可以初步感受 在竞争 中生存带来 的压力 与乐
创造地学 习 , 通过有 目的 的观 察 、 理解 、 信 息交流 等活 动 , 主动 趣 。 丰 富 自己的经 验 , 从而 获得知 识 , 因此 , 教 师应 尊重 学生在 学 3 . 3 主 动参 与语感训练 。 我 国著 名的语文教育 家夏丐尊先生
1 转变观 念 。 确 定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认清教 师主 导作用 和学 生主体 作用
的 实 质
要 体现 在导 向 、 导思 、 导法, 使学 生的主体 作用 与教师 的主 导
在课堂教 学中 , 教师 的主导作 用主要体现为 “ 引导” , 即教 作 用相 互影 响 , 互为交 融。 师要 充分调动 学生的积极性 , 激发 学生 内在 的学习动力 , 指导 3 营造 课堂气氛 , 调动学 生主动参与 , 使学 生乐 学
语文教学中教师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新教育资料

语文教学中教师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师生双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取决于教师的修养和学生的兴趣。
因此,教师要对语文教材做到游刃有余。
如果教师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在语文课堂教学上肯定会紧紧巴巴,这样教师只能根据书本仅有的知识进行教学,那样学生也就不可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那么,在新时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呢?我总结农村中学几年的经验认为,合格的语文教师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确定明确科学的教学目标教师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关键因素取决于语文教学目标。
因为它不仅仅是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的起点,也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归宿,尤其是语文课堂教学优化设计的依据。
因此,教师如果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索,那么就必须要有明确、科学的教学目标,而不是笼统、空泛的,多而繁杂的教学目标。
由于教无定法,但有定规,所以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大纲,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科学的教学目标。
定好自己的教学目标以后,教师要向着自己的教育方向迈进,大胆地去做一些事情,坚持自己的想法,坚持去做自己想做但是不敢做的事情,最终实现自己的教学任务。
二、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语文学习环境,多启发学生,让他们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语文课堂教学当中。
同时,教师还要在语文学习中多加引导,经常肯定学生取得的成绩。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一定要想尽各种办法创设语言学习环境。
如在校园的每个地方,教师都要让学生感受到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
教师还要在课堂教学中尽力创造一个和谐、融洽的语文学习气氛,让学生真正地感到一种亲和力。
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一种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这样学生可以比较自由地跟教师交流,学生才能够专心地投入到语文学习当中,成为学习的主人。
所以,教师不仅要更多地给学生舞台,还要对他们学习的进步哪怕是一点点都应该给予肯定与鼓舞,使每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心情,增加他们学习的自信心,这样一定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语文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i' 1
珑
2 1年 第 l期 ( 02 5 总第 13 ) 8期
语文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陈东 华 建湖 县芦 沟 中学 ,江 苏
农村 中学长期 以来 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 语文 教学过程只是执行教案的过程 , 教学 目标死板 , 教学形式单
一
盐城
24 0 2 70
间 的 多 向交 际 , 帮助 学 生 自主 地 学 、 自觉地 学 , 多 地 发 挥 更 学 生 的主 体 作用 。
观众与听众。这样 的教学导致 了学生绝对 的服从心理、 惰 性心理 、 因循守旧的保守心理等 。 久而 久之 , 学生丧 失学习 兴趣 , 被动学 习, 使教学难 以起到较好 的效果。因此 , 改变
严密性, 而忽视 了它的生活性、 趣味性 、 时代性。一堂课上
下 来 , 师往 往 只关 心 “ 有 没有 完成 教 学计 划 ”而 并不 关 教 我 , 心 学 生 掌 握 多少 。 教师 的教和 学生 的学在 课 堂 上 最 理想 的 进 程 是 完 成教 案 。于 是我 们 见 到这 样 的景象 : 死” “ 的教 案
传统 的教师主宰的课堂教学模式 , 有意识地在语文课堂教
学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 使课堂教学 成为师生之 间互动的、 向的、 双 交往的、 可以协商的教与学
的过程。
一
、
教 学 目标 要体 现 学 生 的 主体 性
传统教学确立的教学 目标偏重知识的完整性、 系统性、
伙伴式 的关系。教学 内容的来源不局 限于教材, 更不局限 于教师 , 渠道可以更多 , 范围可 以更广 。 目本身将趋 向于 题 开放题 , 条件不确定, 方法 多样化, 答案不唯一 。这样可 以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 因素 , 实现学生 自身知识 的更新与能
新课标下发挥学生主体性在语文教学中的培养_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精神的平等与愉悦,感受到我们心灵沟通的欢乐,这不正是语文课堂上的
人之所以为万物之灵,在于他有发达的意识和自我意识。自主的选择
人文性的最好表达吗?去年 5 月, 我执教了一节县课堂开放周活动的公 生活,根据自己的意愿去进展自己,这是大自然给予人的特权,也是人的
பைடு நூலகம்
开课《课外阅读指导:看不见的爱》。一开始,课堂表现十分活跃,学生 天性。首先把学生看作是人,然后才看作是学生。也就是说,学生在学校
行。"什么是平等?平等,首先表如今教师要把自己放在和学生平等的地 复述给她几句表扬、鼓舞的话,这样产生的效果确定与之前大相径庭。
位,"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只有把自己看成是学生的伙伴,
一个小小的"弯腰",一句真诚的鼓舞,一个灿烂的微笑,都可能转变
做学生的知心伴侣,与学生同悲同喜,才可能投入情感,才可能真正为学 学生的一生。课堂上,教师要擅长倾听,倾听学生智慧花开的声音:有大
教育家杜威曾说过:"学习是基于真实世界〔真实情感〕中的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问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三维目标,强调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发挥学生主体参加学习活动 过程,有所感悟,有所领悟,从而使他们明白道理。本人在语文新课程标 准下,就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培育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明显语文是一门非概念思维的学科,注重的是情感的体验、感悟。" 情感"在语文教学中有特殊的作用,它是连接教师、文本、学生的纽带和 桥梁,是培育学生感悟能力的"催化剂"。
怎么去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花,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呢?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注重培育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课堂上本人为孩子 们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互动空间,就在那一刻,师生心灵相通,互帮互学, 投入热情、投入独特、投入整个生命,一起共享感悟和理解,形成真正的 学习交互主体;就在那一刻师生共同体验到语文学习的欢乐;就在那一刻, 师生共同参加了课程的制造,实现了真正的沟通与对话。让自主学习充盈
语文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浅谈语文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摘要: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尽最大努力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地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主要来自于教师的调动,教师只有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激起学生的情感,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励起学生的干劲,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才能使之处于“我要学”的最佳学习状态。
1.优化课堂氛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要彻底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把学生当作是和自己平等的人来看待。
只有尊重学生,信任和关心学生,才能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才能建立起朋友式的师生关系。
这就要求教师的语言要亲切、自然,要富有感染力,教师要用灿烂的微笑为学生送去阳光、雨露,为学生营造一份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这样才能使学生产生情感的迁移,使之“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
”在这样的氛围下,学生才能无拘无束地学习,才敢大胆地思考,大胆地去创新,学会的才敢说一说,不懂的才敢问一问,有不同的意见才敢争一争、议一议,也才能真正体现出主人的姿态。
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调动多种感官参与。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学习时参与的感官越多,越能充分发挥大脑左右两半球的协同能力,思维活动效率越高,学习效果越好,加之小学生自控能力差,注意的持久性短,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教师要想维持学生长久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利用电教媒体极好的表现力,变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利用它极好的重现力和参与特性,将学生带到教学活动中,使他们与教学过程融为一体。
如在学习《北京亮起来了》一文时,当学生听着录音,又看到屏幕上显现出来的画面时,个个都瞪大了惊奇、欣喜的眼睛,看完后,当我问大家谁能说一说北京留给你什么印象时,他们争先恐后,跃跃欲试,课堂气氛相当活跃。
二、更新教学理念,尊重学生人格,进行民主教学。
民主教学是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一个重要前提。
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主体性

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中国的语文课堂长期以来一直沿袭着教师主导的状态,教师一人主导着课堂的进行,而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唯命是从,由于时间有限,教师无法顾及到每一个学生,使得他们无法自由地发挥自己,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受到了严重的抑制。
因此针对这一弊端,近年来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的理念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推崇,那么,语文课堂教学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特点,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呢?笔者对此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亲和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现代素质教学中,老师要改变自己的角色,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者,而应放低自己,融入到学生中,做学生的朋友。
尤其是在课堂活动开始时,首先要有一个良好的开端,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要以真诚的语言、真挚的情感创设情境,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使他们产生主体意识。
教师首先要和学生一起设定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和任务、教学过程,唤起学生的主人意识。
当学生意识到自己既是学习活动中的一员,更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时,他们自然就会把自己的学习行为与整个课堂教学活动联系起来,把课堂教学看成是自己应积极参与的活动。
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了,参与课堂的热情提高了,就会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由被动变主动,面对种种困难和障碍时就会想方设法努力去克服,从而实现目标。
教师要改变传统的以分数对学生分类的意识,要真正地解放学生,不用考试和作业让学生在老师制定的框架下一成不变地学习,课堂要做到内活而不乱,活而有序。
另外,在平时,教师还要多使用肯定和奖励的评价方法,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让学生发现自己学习上取得的进步,获得学习预期的满足,促进学生继续努力向前,使课堂真正“活”起来。
这样也有利于融洽师生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吸收消化,从而保证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教学方式创新新课程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发展的主体,现代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关注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保护好学生在探求新知过程中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自主中求知,在合作中获取,在探究中发展。
高中语文教学应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教 学研 宓
21 年 0 月 02 1
高 中语 文教学应发挥学生 的主体性
李 芳
( 台市第五 中学, 邢 河北
【 摘
要】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 文教 学 求学生成 为课 堂的 要
建了师生 的和谐关 系, 还使学生的一些新奇而富有创造性 的
主体 , 有效教学则是 大力推进素质教 育、 全面提 高教 学质量的 重要措施。 深化教 学改革就要打破 以讲授 、 灌输 为主线的教 学 套路 , 构建以 学生为主体、 师生互动 、 自主探 究创新的教 学模 式, 这样 才能培养出适应现代化建设要求的创造性人 才。 本文
主 体 性 的 一 些认 识 。
【 关键词 】 新课程标 准; 学生主体性 ; 平等民主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 出“ 学生是语文学 习的主人 。语文教 学应激发学生 的学 习兴趣 , 注重培养学生 的 自主学习意识和
缺的 “ 菜肴 ”在教学 环节 中无视教 材的特点 和具体 的要 求 , , 千篇一律开展“ 轰轰烈烈” 的课堂讨论 , 以突 出“ 议论纷纷” 的 课堂气氛 ; 更有甚者 , 发展到了“ 一讨( ) 论 到底 ” 的局面 , 这实
观点不时在课堂中涌现 出来 。 2精心选择讨论 的问题 , 当把握讨论的时机 。 . 恰 课堂讨论 突出 了学生的主体性 ,强调 了学 生的共同参与和合作交流 ,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和创新 能力。鉴于此 , 在不少语 文教学公开课 中 , 课堂讨论被一些语文教师作为一道不 可或
是笔者根据 多年的教学经验 对如何让 学生在语 文课 堂发挥其
习惯 , 为学生创设 良好 的 自主学 习情境 , 重学生 的个 体差 尊 异 ,鼓励学生选择 自己的学 习方式 。” 随着新课改 的全面展 开, 课堂 上学生主体性 的发挥越来 越受重视 , 一些全新 的教
语文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论文]
![语文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9b55eb54312b3169a451a48a.png)
语文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实践中应该从三方面来进行:即更新教育理念,转变师生角色;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培养学习兴趣;激励学生质疑,启迪学生思维。
语文教学学习兴趣主体性一、更新教育理念,转变师生角色学生的知识大部分是在课堂上获得的,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
教师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摆正自己与学生的关系,放下架子,创造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以民主、平等的态度面向全体学生,用真情实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让课堂成为学生表演的大舞台,教师只起点拨引导的作用。
中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他们敢不敢问,愿不愿问,善不善问,取决于我们教师教学的成功与否。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培养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没有浓厚的兴趣是学不好语文的。
因为有兴趣,学生就会产生积极的学习热情。
为满足好奇心,学生就要看要听要问要想,思维也被激活。
教师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就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要善于通过各种手段,找准教学切入口,诱发学生的求知欲。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新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应创设多种多样的教学情境,运用情境引入、启发式谈话引入等,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用外部刺激引起学生直接的学习兴趣。
如在教学《庐山云雾》这篇课文时,我运用制作的课件,创设出庐山云雾瞬息万变、多姿多彩、奥妙无穷的情境,并配上优美的音乐,展示给学生欣赏。
一上课就把学生引入美的境界,使学生对庐山云雾,半是仙境,半是人间的美景,产生了无限的好奇,浓厚的兴趣。
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我运用奇妙方法唤起学生美的体验,设计各种训练,品味美的意蕴。
同学们积极开动脑筋,在品味文章遣词造句之精要、欣赏庐山云雾之美时,说出了自己的见解,主动与老师交流,与同学争论,整堂课气氛活跃,朗读课文时更是抑扬顿挫,有声有色,语言积累水到渠成,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实践证明,创设多种教学情境,可以调动学生的情感,激活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萌发强烈的探究欲望,在自信心和自主意识的驱动下,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在广阔的时空中,展示个性、寻求发展、获得成功。
语文教学应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论文

语文教学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摘要】课堂气氛,自主学习,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主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与形成。
【关键词】语文教学,主体性教学的目的是让掌握知识,提高能力,教学中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1.营创生动活泼、民主的课堂气氛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心境可以使人联想活跃,思维敏捷,激情勃发,高涨的激情能有效地调动智力因素,释放巨大的学习潜能,极大地激发创新敏感性。
教师要沉下身子,放下架子,把课堂变成学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意见。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主动地动脑、动手、动耳、动口中、亲身体验、亲自探索。
当学生出现错误和偏差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发现错误所在;当学生紧张、压抑时,教师要给予充分的鼓励;当学生思维受阻时,教师要给予适时的“点拔”。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感受到老师既是良师,又是益友。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有效学习方式,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讨论、争辩,有利于不同的“思想火花”碰撞,最容易产生独特的观点和方法,最容易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
2.1 要鼓励学生质疑,让学生大胆提出问题,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古人说:“学贵知疑心,小疑则小时,大疑则大进”。
有疑问才是学习的内驱力。
教师要积极引导、启发想象,鼓励他们最想、最疑、最问。
教师要鼓励学生讲自己的东西,鼓励学生讲别人没有讲过的东西。
2.2 要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
学生一旦掌握了学习方法,就能自己打开知识宝贵的大门。
改进课堂教学,不但要帮助学生“学会”,更要指导学生“会学”。
①教学生预习。
初读课文时,按“导读”提示自学,在预习中划出重点词句,寻找出不理解之处,进行质疑。
在预习中学生的质疑能力能营创新的学习氛围,为课堂深入学习做好铺垫。
②明确教学目标。
在学习每一篇课文之前,要将教学目标告诉每个学生,让他们心中有数,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
发挥学生主体性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发挥学生主体性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我们的语文教学,要让学生走上自主学习之路,要在教学中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自主学习是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能通过自己的思考、探索、实践等活动去获取知识,并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获得积极情感体验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努力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动力,有助于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积极、开放、活跃的思维能力。
1、学生主体性的层次分层主体性意识是要使学生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体验到语文学习的愉悦,把对语文学习活动的兴趣转换成对掌握语文知识内在规律性的探索,把语文学习的感性认识转化为主动学习的理性认识,并把这种活动与自己的学习生活结合起来,内化为自己学习的动力。
学生主体性主要包含以下三个层次。
活动的主体性: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拥有自主权、言说权和活动权,教师由原来的“知识的权威”变成“平等对话的首席”,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
交往的主体性:主要表现为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以及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关系,是多主体间的交互关系,通过协商、沟通、对话等形式,实现平等的“参与—合作”关系。
发展的主体性:学生在课堂教学要活动,通过学习、交流、探索而获得知识和能力的发展。
2、充分发挥教师的组织引导作用,帮助学生实现主体性在自主学习中,我们不能单纯强调学生主体性而脱离师生关系,片面地谈“学生主体性”。
教师既不能像过去那样“垄断”课堂,一人“唱”到底,也不能淡出课堂,放任自流,做课堂教学的旁观者。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真正实现,是以教师更深入地介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前提的,教师的作用在于帮助学生实现主体性。
具体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2.1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为实现学生的主体性提供恰当平台教师在准备教学内容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结合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立足于整个教学单元,让学生对学习的目标、方法和过程以及课文的重点难点有整体的初步认识。
在语文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在语文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所谓主体性,就是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人所表现出来的主动性、自学性、探索性。
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因此,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全面主动、生动活泼地得到发展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也是当代学校教育改革的主题。
学习语言,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发挥了,学生的语言能力也就提高了。
试想如果一个学生没有自主学习的要求和兴趣,他是不可能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的。
因此语文教学的关键在于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语文学习的过程就是从无疑到有疑,再质疑、释疑的过程。
学贵有疑,设疑激趣,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从学生的角度去设疑,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兴趣和欲望,营造一种和谐、民主、平等、宽松的氛围。
带动学生思考活动进一步深入。
比如在学习苏轼的《江城子》中有这样一句“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学生在理解的时候大都理解为词人因为爱妻亡故,且坟墓在千里之外,所以不能向她倾诉。
此时老师可以提示学生,我们能不能从生者和死者两个方面来理解?学生在相互交流之后能得出,也可以指是亡妻独眠地底,孤独凄清,无法向丈夫诉说,和前面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中的“两”是相互对应的结论。
因此抓住契机,适时点拨,鼓励他们大胆设想,始终处于积极状态,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在轻松、愉快、充满知识魅力的氛围中获取知识,掌握技能,成为自主的求知者,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二、营造氛围,创建民主陶行知先生曾明确指出: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
”只有在民主的氛围中,创造力才能得到开发,只有民主和谐的环境,才能使学生的创造精神得到充分发挥,使学生的思维最大限度地活跃起来,积极主动参与教学。
教学中,教师不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不硬将学生的思维纳入自己的思维轨道,尽量将所讲内容浓缩到最简,留出时间让学生自由地思考自己的不惑,讨论解决的方法。
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从而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在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语文教学要加强语言文字训练,导入新课时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落脚点也在这里。
当前,有些教师的课堂教学存在着程式化的倾向,好像语言文字训练只是新授、巩固阶段的事,导入部分则不用担此责任而且也难担此责任。
其实,只要把握教材特点,精心设计安排,导入新课阶段同样能把学生主体的语言文字训练落实到位。
请看一位教师教学古诗《山行》的导入设计:第一步:教师在黑板上出示了《宿新市徐公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梅花》这三首古诗的题目,要学生背诵这三首古诗。
第二步:在学生背诵古诗的基础上,教师要学生进一步思考回答:这三首古诗分别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你是从哪些词句中看出来的?学生沉思片刻后纷纷举手回答。
(生答略)第三步:教师出示《山行》全诗,范读以后,要学生想一想:《山行》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是从哪些词句中看出来的?学生带着这两个问题读古诗,很快便理解了全诗的大概意思。
以上教例中,教师没有过多叙述,而是把大部分时间都让给学生用来背诵。
理解、复习古诗,并要求他们用自己的语言完整地表达自己的理解。
在导入新课这一环节中,学生不仅受到背诵、理解、语言表达等多项语言文字的训练,还通过相似学习内容的迁移,落实了学法指导。
自学时,学生由于有前三首古诗的理解作铺垫,通过“寒山”、“霜叶红于二月花”等词句,很快判明《山行》这首诗写的是深秋季节的景色。
这样,语言文字训练具有相当的力度,学生的主体活动也得到明显的优化,达到了“课伊始,练已精”的境界。
总之,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变学生被动学习为学生主动参与;变以教师的“讲授”为主为教师指导学生自己学习为主;变以学生“洗耳恭听”为主为学生积极思维为主;变“师—生”的单向交流为“师—生”、“生—生”的多向交流,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大 家知道 ,农 村 中学 素质 教 育的条件 比较 差 , 究 其原 因 , 有 以下 几 种 : 国家投入不 够 、 课 程资源 匮乏 、 师资力量 薄弱 、 教 育 观 念 陈 旧等 ,致 使 农 村 素 质 教育 的质量 偏低 。但 是新课 程 理 论要 求我 们 : 课 堂 教 学 必 须 以学生 为主体 ,充分 调动学生
从如下几个方面人手 :
巧 设疑 问。 使 学 生 学 习 内容 问题 化
一
常 言道 : 教有教法 , 教无 定 法 , 贵在 得法 。 说 的是 教 法 问题 。 其 实对 学 生 来 说 , 学无 定 法 , 贵在 得 法 。 有 的人 说 教 语 文 还 不 简 单 ,不 是让 学 生 读 课 文 、说 段 意, 就 是让 学生 写 生 字 、 组词 、 背答 题 。 其 实 这 种 传 统 的教 学 方 法 在 一 定 的 时 期发 挥 过 很 大 的作 用 。但 是 实 践 证 明 这 种 教 法 已经 陈 旧 , 教学 手 段 单 调 , 不 适 应 新时期的教育了。 因为 这 种 语 文 教 学缺 乏 新 意 , 难怪 学生 的学 习积极 性不高 。其实 除了让学生练 习听 、 说、 读、 写、 背 以外 , 还可 以演 、 唱。甚至 即兴创作 , 那 才是最高境 界。 例如我在教学 《 皇帝的新装 》 时, 就让 学 生 分 角 色表 演 来 重 现 这 个 童话 故事 ,通 过 学 生 表 演, 重现皇帝“ 爱 新 装 — — 看 新装 — — 穿新 装 — — 展 新装” 等 生 动 有 趣 的故 事 情 节 , 让 学 生 去 思 考 问题 : 1 . 皇 帝穿 “ 新装 ” 开始 游行 , 老百姓 为什么不敢 说真 话? 小 孩 子 为 什 么敢 说 真 话 ? 2 . 皇帝 听 到老 百 姓 的真 话, 为什么有点儿发抖? 又为什么摆 出一副更骄傲的 神态把游行大典举行完毕?3 . 那些 大臣又是些怎样 的人 ? 这篇童话讽刺了什么 , 告诉我们什 么? 从而让 学 生 讨 论 得 出 结 论 :深 刻地 揭 露 了封 建 统 治 阶 级 荒 淫、 奢侈 、 骄横 、 愚 蠢 的反 动 本 质 , 同时 也 启 发 人 们 要 敢于说真话 , 做一个正直 、 无 私 的人 。在 这 次 教 学 活 动 中, 拓 展 了学 生 的 思 维 , 提 高 了学 生 的各 种 能 力 , 让学生的主体性得 以充分发挥。
课堂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课堂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认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
学习中,主体性发挥的愈充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愈强烈;学法愈主动,愈灵活,并富于创造性,学习效果也就愈佳。
但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一般不是自发产生的,而主要是由教师培养出来的。
因此,教师要珍视自己的主导作用,不断研究,改进教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
那么,在课堂上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呢?一、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传统的教育思想认为,教学过程就是传授知识的过程,课堂上老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被动地听,很少有提出疑问或异议的。
长此下去,学生不敢想,不敢说,只会随声附和,缺乏独立性和批判性,不利于创造性思维和自主能力的培养。
要改变这种状况,首先教师要从自我做起,把学生当做课堂的主人,尊重学生人格,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氛围。
在课堂中,教师要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把激励的话语不断地传送给每个学生,让学生在老师的鼓励声中愉快、轻松的学习。
对学生理解不正确的地方用婉转的语言指出,特别是不讽刺、挖苦后进学生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建立自信,产生兴趣,发展个性。
二、激发学生对学习任务产生需要在学习中,学生只有自觉自愿地渴求知识才能主动地探索求知。
因此,在教学前,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制定教学目标,当教学任务成为师生共同的愿望时,学生将会产生一种自主学习的责任感和愉快感,在学习中将会积极参与,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师还可以巧妙地设计导入、提问、评价等教学环节,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产生任务需要。
例如,教学《海底世界》一课时,我先让学生描述一下看到大海的景色,在学生发言后,我说:“你们所说的都是海面上的景色,那么海底是个怎样的世界呢?你想知道吗?”学生们个个迫不及待地说:“想!”“那么,这节课我们就跟随潜水员一起到海底去游览一番。
”学生带着求知的欲望去学习课文,将会感到学习的快乐,所学的知识也就会深深地留在他的脑海里。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摘要:实行新课改后,小学语文教学需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体性,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
作者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在研究新课改理念的基础上,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实际,提出了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主体性教学策略实行新课改后,小学语文教学需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体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
那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呢?我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在此谈谈体会和建议。
一、加强教学中的“引”和“导”,让学生主动学习第斯多惠说:“科学的知识是不应该传授给学生的,而应当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独立地掌握它们。
”斯宾塞指出:“应该引导儿童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多些。
”发现事物的“新联系”是创造性思维最本质的特征。
在课堂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主动求索,把新信息和已知信息结合起来,纳入已有的认知体系,并寻找出某些联系,从而产生新的组合,就会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例如,一位老师教《鸟的天堂》,揭题后,老师让学生据题发问,学生问:“天堂”是什么意思?鸟的天堂是怎样的?为什么称它为鸟的天堂?老师又启发学生:能否据此发现提问的一般方法?学生思考后回答:提问就是问“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的问题。
老师要求学生用这种方法自己去文中探索、发现并提出问题。
学生兴趣盎然,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
在这一教学过程中,老师的作用始终体现在“导”,体现在“引”上;学生则完全在主动探索,在寻求发现或利用旧知引出新知,构建新联系;或从已有的知识储备中发现规律,解决问题。
这种课文让学生读,问题让学生提,疑难让学生议,见解让学生讲,规律让学生找,在民主、融洽、活跃的课堂氛围中进行的阅读实践活动,给学生的思维发展提供了自由的空间,收效无疑非同一般。
如此凭借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学生的学全在能逐渐自求得之”,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但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满足了他们的成功欲,而且在他们不断的“新发现”中激活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语文教学中怎样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语文教学中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新课程认为“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成为这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
”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指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以及相关的教育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它要求教师必须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的教学观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并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让学生通过积极的智能活动获得知识,培养情感,发展智能,促使他们生动和谐地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凸现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地探究知识,提高能力,发展智力,充分发掘非智力心理因素,让语文课堂教学焕发课堂的生命活力,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改变陈旧的教学观、学生观和师生观叶圣陶曾说:“教师要真诚地认识到自己是为学生服务的,既然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那就必须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就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叶老的话就要教师要充分重视为学习者设计教学,教学设计要以是否帮助学生学习为出发点,要以学习者为本,帮助学习者提高,课堂上要把学生当作主人,明确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充满活力的人。
教学设计要贯穿整个教学活动,尤其要重视教学中设计和教学后总结,教师要从实际出发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地进行反思,以期望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最佳发挥。
著名德国民主家第斯多德说过:“如果使学生习惯于简单地接受或被动地,任何都是坏的;如果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任何方法都是好的。
”这一论断明确地指出了在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在教育教学中,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人。
赞可夫曾经说过:“如果教师让每一个学生都具有的那些不相同的智慧、情感、性格等特点都表现出来,就会在学生的上取得很大的成效。
”因此教师必须注重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与完善,必须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教师应以个性观念指导、服务于整个教学过程。
学生个体有独立的人格,他们有着自己的思想、生活、学习方式,并能够独立交流,教师应予以尊重、信任、指导,让其自己“自由”发展,教师必须处理好自己与学生的关系,正确认识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处; 觉得 爱美 之心 , 皆 有 之 , 蒂 尔 德 也 有 着 诚 实 和 吃 苦 耐 人 玛
劳 的美 德 。 于 学 生 的不 同 回答 , 至 与 教 师 、 对 甚 教参 不 同 . 只 但 要 能讲 出道 理 , 师 就 要予 以保 护 , 教 困为 学 生 的创 造性 思 维 是 难 能可 贵 的 . 师 的责 任 是 鼓 励 、 助 、 持 。 教 帮 扶 常新 , 是 因为 笔 墨 中饱 蘸 着 作 者 的 思 想 感 情 , 动 而 辞 发 . 就 情 甚至 凝 聚 着 心血 和 生 命 。 教 学 时 我 们就 要 充 分 注 意 和 运 用 这 个 特 点 , 过 讲 读 的 训 练 , 无 声 的 文 字 变 为有 声 的 语 言 . 通 把 生 动 地 再 现作 者 的 思想 感 情 , 文 章 如 出 我之 口 , m我 之 心 使 如 4思 。学 习 内容 能激 发 学 习 兴趣 , 学生 智 力 活 动本 身 能 . 而 激 发 学生 更 浓 的兴 趣 。 中学 生 的学 习兴 趣 中 , 用性 和肤 浅 在 实
■鬣
语 文 教 学 应 充 分 发 挥 学 生 的 主 体 性
杨 晓 峰
( 台 市安 丰 中学 , 苏 东 台 东 江
摘 要 :在 语 文教 学 中教 师要 尊 重 学 生 , 造 民主 平 等 营 的 教 学氛 围, 用灵 活 的教 法 , 导 学 生采 用 最优 的学 习方 法 , 采 指 给 足 时 间 . 高 自主 学 习的 质 量 , 分 发 挥 学 生 的 主 体 性 . 提 充 培
一
、
一
参 中 的标 准 答 案 , 教 版 高 中 课 文 《 雨 》 的周 朴 同 对鲁 侍 苏 雷 巾
萍 的 怀念 是 虚 假 和 伪 善 的 。 义 如《 链 》 项 的主 题 是 批 评 小 资 产 阶级 妇女 的虚 荣 心 ,但 有 的学 生 觉 得 周 朴 园 的爱 也 有 真 诚 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42 ) 2 2 1
二 、 用 灵 活 的 教 法 采
养 学 生 良好 的 学 习 习惯 , 面提 高 学 生 的语 文素 养 , 学 生的 全 为 终 身 学 习奠 定 良好 的 基 础 。 关 键词 : 文教 学 主 体 性 自主 学 习能 力 语 语 文 教 材 作 为 传授 知识 、 养 能 力 的媒 体 , 如 叶 圣 陶先 培 正 生 在《 谈语 文 教 本》 一文 中所 指 的 :语 文 教 本 只是 些 例子 。” “
“ 文 教本 不 是个 终 点 语 文教 本 人手 , 语 从 目的却 在 阅读 种 种 的 书 。 意 思是 说 , 师 在 课堂 教 学 中 讲授 课文 只 是 为 了起 到举 一 ” 教 反 三的 作用 , 给 学 生 的是 得 出结 论 的 过程 与 方 法 。提 高 自主 教 学 习能力 , 提高 语 文 素养 , 够 达 到终 身 阅 读 、 能 终身 学 习 的培 养 目标 . 不 是告 诉 学生 所 滑杈威 结 论 。然 而 受 应试 教 育 和 以教 而 师 为 中心 的帅 道尊 严 传 统观 念 影 响 , 语文 教 学 的现 状 堪忧 。应 试 教 育 多 年来 形 成 的 惯 性 是 教 师 教结 论 , 生 背结 论 , 试 考 学 考 结 论 。在 语 文课 堂 教学 中教 师 从头 讲 到 尾 , 于每 一 项 内容 都 对 条 分 缕析 , 不厌 其 烦 , 一 篇 篇 文 质兼 美 的文 章 分 析 得 支 离破 把 碎 , 该学 生做 的 , 师 全 部包 办 代 替 , 生满 耳 所 听 、 本所 应 老 学 满 记 的全 是教 师 和 教 参 的观 点 。更 有 甚 者还 要 求学 生 背 诵 、 默写 这些 观点 , 学 生 整 天 忙 得 不 亦 乐 乎 , 正 是 可 以 说 是教 者谆 使 却 谆 , 者 恹 恹 , 结 果 必 然 是 吕叔 湘 先 生 所 说 的 “ 、 、 、 学 其 少 慢 费” 。教 师 和 学生 都 很 累 , 而教 学 效 率却 事 倍 功半 , 生 失 去埘 学 语文 学 习 的兴 趣 . 语文 望 而 生畏 . 对 甚至 发 展 到望 生厌 在 教学 过 程 中 , 生 是 学 习 的主 体 , 识 的 主体 . 学 认 发展 的 主 体 。高 中学 生 心理 上 的主体 意识 较 强 , 有相 对 的独 、性 、 具 l 主动 厂 性 和创造 性 。独 立性 具体 表现 在 : 主 、 自尊 、 A信 、 我 渊控 、 自 独 立 判断 、 自觉 自理 等 方面 ; 动性 表现 在成 就 动机 、 争意 识 、 主 竞 兴 趣 和求 知 欲 、 动参 与 等 方 面 ; 主 创造 性 表 现在 创 新 意识 、 造 性 创 思 维能力 、 手实 践 能力 等方 面 。没 有这种 主 体性 , 不能 实 现 动 就 学生 主体 性 的发展 和学生 的个性 化 。那 么 , 高 中语 文教学 中怎 在 样充 分发挥 学生 的 主体性 , 培养 学生 的 自主学 习能 力呢 ? 尊重 学 生 。 营造 民主 平 等 的教 学 氛 围 教学 过 程 是 师 生 感 情 交 流 的 过 程 , 民主 、 等 、 平 A主 和 谐 的教 学 氛 围 , 充 分发 挥 学 生 主 体 性 的必 要 条 件 语 文课 上教 是 师应 该 鼓 励学 生 主 动 读 书 , 事 , 做 回答 问 题 , 与辩 论 : 做 到 参 要 这一点 , 师首先要相信学生 , 信他们有 解决问题的能力 . 教 相 有 自己的 看法 、 解 。 见 即使 学 生 的 见解 看法 与 自 己的思 路 不 相 致 , 要 鼓 励学 生 大 胆 地 说 m 自己 的看 法 和体 验 。 也 如按 照 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