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 3.4 探究光的折射规律课件 (新版)粤教沪版

合集下载

(粤沪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4《探究光的折射定律》导学案(含答案)

(粤沪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4《探究光的折射定律》导学案(含答案)

(粤沪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4《探究光的折射定律》导学案(含答案)一、情景引入清澈见底、看起来不过齐腰深的池水,不会游泳的小明,一跳下去就淹过了脖子,下水的他就惊慌失措,幸好有同学相救,才脱离危险。

为什么小明在岸上看池水会比实际的浅呢?真的眼睛骗了自己?二、教材研究问题1——光真的会折射吗?观察课文中图3—37把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面时,一部分光发生了反射返回到空气中,而另一部分光则进入水中传播,且传播方向(填“有”或“没有”)改变。

这种光由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叫做光的。

光的折射现象在我们生活当中会见到很多,例如:插入水中的筷子向弯折;清辙的河水感觉到变;初升的太阳;海市蜃景等。

你知道的还有哪些是折射现象?。

认识光的折射当中的几个概念,如图所示。

两种介质的界面MM、、法线、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入射角、折射角。

问题2——光的折射有什么规律?实验器材:激光棒、白纸、三角板、铅笔、玻璃砖或有机玻璃块实验步骤:用铅笔在白纸上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线MM、和NN、,如下图1所示。

○2把玻璃砖的一边压在MM、线上,把上方看作是空气,下方是玻璃砖。

如图2所示。

○3用激光束从O点紧贴白纸斜射入玻璃砖,观察光射入玻璃砖的情况,并用铅笔把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位置作记号A和C。

如图3所示。

○4移去玻璃砖,描出线AO和OC,并标出光线的传播的方向,如图4所示。

○5重复实验步骤,增大(或减小)入射角的大小,观察折射光线的变化,并作出记号。

如图5所示。

○6重复实验步骤,让激光束从玻璃砖射入空气,沿CO方向入射,观察出射光线的位置。

并作出光路图。

如图6所示。

○7重复实验步骤,让激光束沿NO方向入射,观察折射情况,并作出光路图。

如图7所示。

图1 图2 图3图4 图5 图6图7分析论证:从图4中可以得到:;从图4和图5中可以得到:;从图6中可以得到:;从图4和图6中可以得到:;从图7中可以得到:;。

粤沪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4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教案

粤沪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4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教案

教案:粤沪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4 探究光的折射规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粤沪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四节《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1. 了解光的折射现象,知道光线在折射时的方向变化。

2. 掌握折射定律,理解折射率的概念。

3. 能够运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光的折射现象,能够观察和分析折射光线的方向变化。

2. 使学生掌握折射定律,理解折射率的概念,能够运用折射定律进行计算。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光的折射定律的理解和运用,折射率的计算。

2. 教学重点:光的折射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折射定律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透明玻璃棒、水、激光笔、白纸、直尺。

2. 学具:实验报告册、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激光笔射入透明玻璃棒时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光的折射现象。

2. 知识讲解:讲解光的折射现象,介绍折射定律,讲解折射率的概念。

3. 实验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光线在折射时的方向变化,测量折射角和入射角,计算折射率。

4. 例题讲解:讲解折射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眼镜的度数计算等。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折射定律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通过不同介质的光线的折射角等。

6. 板书设计:板书光的折射定律,折射率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7. 作业设计:(1)请描述激光笔射入透明玻璃棒时的现象。

(2)根据实验数据,计算透明玻璃棒的折射率。

(3)运用光的折射定律解释眼镜的度数计算。

8.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让学生反思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讨论光的折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拓展对光的传播和反射的学习。

六、板书设计光的折射定律:入射角 i = arctan(sin(i)/n)折射角 r = arctan(sin(r)/n)折射率 n = sin(i)/sin(r)七、作业设计1. 描述激光笔射入透明玻璃棒时的现象。

最新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沪科粤教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最新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沪科粤教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最新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沪科 粤教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目

0002页 0050页 0140页 0175页 0210页 0245页 0299页 0374页 0424页 0474页 0500页 0526页 0576页 0633页 0747页
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 1.2 测量长度和时间 1.4 尝试科学探究 2.1 我们怎样听见声音 2.3 我们怎样区分声音(续) 第三章 光和眼睛 3.2 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3.4 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3.6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第四章 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 4.2 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 4.4 升华和凝华 第五章 我们周围的物质 5.2 探究物质的密度 5.4 认识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
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
最新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沪科 粤教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பைடு நூலகம்

2024年秋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3.4 光的折射规律(课件)

2024年秋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3.4  光的折射规律(课件)
O• B
A
A'
二、光的折射规律
实验记录:
法线
入射光线
i
O
光的折射:光由一种介质
r
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
播方向会发生偏折的现象。
空气 界面 水(其他介质) 折射光线
二、光的折射规律
实验记录:
空气—水 ∠i
∠r 水—空气 ∠i
∠r
1
1
2
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
3
二、光的折射规律
二、光的折射规律
光的折射定律: ①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②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 ③当光线从空气射入其它介质时,折射光线靠近法线; ( 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④当光从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 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⑤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课堂小结
光的 折射
折射现象: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 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
折射规律
空气中的角大
在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课堂练习
1.下列所示光路图中能反映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的是 (C )
空气 玻璃
空气 玻璃
A
B
空气 玻璃
C
空气 玻璃
D
课堂练习
2.在湖边看平静湖水中的“鱼在云中游”, 则( B ) A、“鱼”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云”是光的折 射形成的虚像 B、“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云”是光的反 射形成的虚像 C、“鱼”和“云”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D、“鱼”和“云”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二、光的折射规律
铅笔为什么会弯折?
法线
二、光的折射规律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沪科粤教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沪科粤教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沪科粤教 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096页 0142页 0188页 0223页 0258页 0312页 0387页 0437页 0487页 0537页 0587页 0637页 0680页 0770页
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 1.2 测量长度和时间 1.4 尝试科学探究 2.1 我们怎样听见声音 2.3 我们怎样区分声音(续) 第三章 光和眼睛 3.2 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3.4 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3.6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第四章 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 4.2 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 4.4 升华和凝华 第五章 我们周围的物质 5.2 探究物质的密度 5.4 认识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
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沪科粤教 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1.1 希望你喜爱物理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沪科粤教 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1.2 测量长度和时间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沪科粤教 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3.4 光的折射规律++课件-+2024-2025学年物理沪粤版八年级上册

3.4 光的折射规律++课件-+2024-2025学年物理沪粤版八年级上册
学考精练·物理·八年级上册·配粤教沪科版
第三章 光和眼睛
3.4 光的折射规律
-返回目录-
学习目标
自主学习
课堂导学
1
学习目标
2
自主学习
学考精练·物理·八年级上册·配粤教沪科版
目录
3
课堂导学
-返回目录-
学习目标
自主学习
课堂导学
学习目标
让学习变的简单
学考精练·物理·八年级上册·配粤教沪科版
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光的折射现象及特点,认识到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 可逆。 2.能举例说明并解释一些生活和自然界中光的折射现象。 3.能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判断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或作出光的折射光路图。
明在A处也能看到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折射现象;根据光路可
逆可知,用激光笔对着“硬币”照射时,光线会照到硬币上,故C正确, D错误。
-返回目录-
学考精练·物理·八年级上册·配粤教沪科版
答案: C。 点评:本题考查了光的折射规律及现象,人看水中的硬币,是硬币反 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这是易错点!
-返回目录-
学考精练·物理·八年级上册·配粤教沪科版
解答: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可知,光的传播路径是从空气中斜射到水中, 折射光线靠近法线;光的传播路径是从水中斜射到空气中,折射光线 远离法线,故AB错误。当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时,来自硬币的光线 会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从而发生折射,当折射光线进入人眼时,人眼 逆着折射光线看去,看到的便是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虚像;所以小
-返回目录-
学考精练·物理·八年级上册·配粤教沪科版
知识点三 光的折射作图 例3 在图中画出光线AO从空气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并标 出折射角(γ)。- Nhomakorabea回目录-

2024年秋季新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件 3.4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2024年秋季新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件 3.4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感悟新知
知2-讲
(3)归纳得出光的折射规律 ①光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三者在同一平面
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 ②折射角随入射角的改变而改变: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
也增大,入射角减小时,折射角也减小。
感悟新知
③光从空气斜向射到水或玻璃表面时,折射 光线向靠近法线的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 射角。(如图4 甲所示,以空气和水为例) ④光从水或玻璃斜向射到空气中时,折射光 线向远离法线的方向偏折。 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如图4 乙所示, 以空气和水为例) ⑤光垂直射到水或玻璃的表面时, 在水或玻璃中的传播方向不改变。
感悟新知
知1-讲
(2)若图中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入射角为60°,则折射 角可能为 ( B )
A. 0° B.45° C.60° D.90°
感悟新知
思路导引:
知1-讲
感悟新知
1.从概念出发,识别线和角
知1-讲
1. 先找入射点;
2. 根据法线的定义,过入射点作出与分界面垂直的虚线
即为法线;
3. 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规律确定反射光线、折射光
知2-讲
感悟新知
【温馨提示】在折射现象中,光路也是可逆的。
知2-讲
感悟新知
知2-讲
2. 光的折射与光的反射比较
光的折射
光的反射
不 ①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在不同介质 ①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在同一 同 中;②折射角与对应的入射角一般 介质中;②反射角始终与入射 点 不等,只有光垂直入射时γ =α =0° 角相等
相 ①光传播到透明介质表面时,一般会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 同 ②折射光线、反射光线都与法线和对应的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③ 点 折射光线、反射光线都与对应的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④折

粤教沪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4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同步测试(含解析)

粤教沪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4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同步测试(含解析)

3.4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同步测试一、单选题1.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A. 透过草叶上的露珠看到了被放大的叶脉B. 从不同方向都看到了桌面上的苹果C. 在台灯下写字时,纸面上出现了手的影子D. 房间的墙壁上装有大的平面镜,增大了视觉空间2.人看到水池里鱼的像,它的形成是由于()A. 光的色散B. 光的反射C. 光的直线传播D. 光的折射3.一束光线穿过玻璃三棱镜的四幅光路图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A. B.C. D.4.在下列四幅图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 银幕上的手影B. 老虎在水中的倒影C. 用钢叉向水中叉鱼D. 看到地上的书5.如图所示的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 树荫下的光斑B. 手影C. 月亮的“倒影”D. 笔“折断”了6.筷子放在盛有水的碗里,侧面看去筷子发生弯折,这是由于光的()A. 折射现象B. 反射现象C. 漫反射现象D. 镜面反射现象7.如图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A. 照镜子B. 使用放大镜C. 阳光下的影子D. 水中的倒影8.小明在一只空碗中放一枚硬币,后退到某处眼睛刚好看不到它.另一位同学慢慢往碗中倒水时,小明在该处又看到硬币.这种现象可以用下列哪个光路图来解释?()A. B.C. D.9.如图所示是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A. B.C. D.二、填空题10.如图,OA、OB和OC是射到空气和玻璃界面上的入射线、反射线和折射线三条光线,则________是法线,反射角为________度,折射角为________度。

11.课堂上老师给同学们变了一个小魔术:起初茶碗看起来是空的,但是慢慢往碗内倒水时,会发现碗中原来还藏着一枚硬币,这种现象是由于 ________造成的,人眼看到的硬币比真实的硬币位置要 ________(选填“高”或“低”)12.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将光从空气分别射入水和玻璃,测得数据如下表:空气中的入射角i0°30°45°60°水中的折射角r0°22°32°40°玻璃中的折射角β0°17°24°30°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肯定能得出一些规律,比如: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跟着增大。

3.4光的折射规律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沪粤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

3.4光的折射规律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沪粤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
介绍与光的折射规律相关的拓展知识,如光的全反射现象、光纤通信原理等,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情感升华:
结合光的折射规律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学科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鼓励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和体会,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六)课堂小结(预计用时:2分钟)
教学评价与反馈
2. 小组讨论成果展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合作精神、沟通能力和对光的折射规律的理解程度。
3. 随堂测试:通过随堂测试,检查学生对光的折射规律知识的掌握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4. 实验操作:观察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动手能力、实验技巧和对光的折射规律的理解程度。
5. 教师评价与反馈: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小组讨论成果展示、随堂测试和实验操作,给予及时的评价和反馈,鼓励学生积极学习,纠正错误,提高学习效果。
- 小组讨论区:布置桌椅,便于学生分组讨论和交流。在墙上张贴与本节课相关的知识点,引导学生随时查阅。
5. 课堂互动工具:
- 准备白板、白板笔,用于记录学生的观点和解答问题。
- 准备答题器或卡片,用于课堂提问和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6. 课后学习资源:
- 提供课后学习资料,如习题库、科普文章等,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和巩固知识。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沪粤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教材,明确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
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如小组讨论、实验操作等,提高学生学习光的折射规律的积极性。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
提出问题或设置悬念,如“光在介质之间传播时会发生什么现象?”,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3.4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教案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3.4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教案

教案:沪粤版八年级物理 3.4 探究光的折射规律一、教学内容1. 光的折射现象:介绍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线会发生方向的改变,即折射现象。

2. 折射定律:介绍斯涅尔定律,即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正弦比是一个常数,用数学公式表示为:n1sinθ1 = n2sinθ2。

3. 折射规律的应用:探讨折射现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眼镜、放大镜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光的折射现象,知道折射定律,并掌握折射规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分享实验成果。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光的折射现象的理解和折射定律的运用。

2.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掌握光的折射规律,并能在实际问题中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透明玻璃棒、水、酒精、白纸、直尺、放大镜等。

2.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实验盒,内含透明玻璃棒、水、酒精、白纸、直尺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窗户玻璃上的阳光,引导学生思考光在通过玻璃时会发生什么现象。

2. 讲解光的折射现象:介绍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线会发生方向的改变,即折射现象。

3. 实验探究: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光从空气进入水、酒精等介质时的折射现象,记录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大小。

4. 分析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根据实验数据,探讨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的关系,得出折射定律。

5. 应用拓展:介绍折射规律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眼镜、放大镜等。

六、板书设计1. 光的折射现象2. 折射定律:n1sinθ1 = n2sinθ23. 折射规律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光的折射现象。

2. 根据折射定律,计算光从空气进入水、酒精等介质时的折射角。

3. 举例说明折射规律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掌握了光的折射规律,并在实际问题中运用。

教科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4. 光的折射(共64张PPT)

教科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4. 光的折射(共64张PPT)

你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应怎么办呢?
进行实验 你们准备设计一个什么样的实验来验证? 用刚才演示光的折射现象的装置就可以 研究光的折射规律
光的折射规律
(1)折射光线、入射光线、 法
A
线在同一平面 (三线共面)
(2)折射光线,入射光线
在法线两侧. (两线分居)
(3)空气中的角度(光线与
法线的夹角)大。(空气中的角大)
泳的小明跳下去就出现了危险,幸好有同学及
时相救.小明在岸上看池水比实际浅的原因是
()
C
A.从池底射出的光在水面处发生反射
B.小明的眼睛产生的错觉
C.从池底射出的光在水面处发生折射
D.从空气射入水中的光在水面处发生折射
10. 人们游览襄阳公园时所看到的现象中,由 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C )
A.水中的“白云” 子
N
i O
r N'
空气 玻璃
B
(4)光垂直射到水或玻璃表面时,在水和玻璃中的 传播方向不变。(垂直入射方向不变) (5) 如果让光线逆着原来的折射光线射到界面上,光线 就会逆着原来的入射光线发生折射.在折射现象中,光
路是可逆的.(光路可逆)
(6)折射角随入射角的改变而改变。入射角变大,折 射角变大;入射角变小,折射角变小
A
B
C
D
19.如图,枯井中的青蛙位于井底O点“坐 井观天”, 当雨水达到井口时青蛙通过井 口观察范围是( )
A
B
C
D
20.小军和小刚一起做“探究光的折射现象及特
点”的实验,当他们将一束光线从空气中以某
入射角射入玻璃砖时,测得折射角为40°。请
在图中画出折射光线并标出折射角。当他们逐

2024年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同步课件第3章第三节光的折射

2024年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同步课件第3章第三节光的折射
知2-讲
2. 光的折射规律:光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 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 侧,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随入射角的减小而 减小。
3. 光路可逆:在折射现象中,让光逆着折射光的方向从透 明物质斜射入空气时,会发现斜射入空气的光将逆着原 入射光的方向传播,这表明,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什么时候能在塑料板F上看到折射光。
感悟新知
知2-讲
③探究折射角和入射角大小关系的方法:在②的基础
上,当塑料板上同时出现入射光和折射光时,读出入射角
和折射角的度数;多次改
变入射光照射的角 度,并读出入射角
表一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 实验次数 入射角α 折射角β
1
和折射角的度数,
2
并记录在表一中。
3
感悟新知
感悟新知
2. 光的折射模型图 (1)构建光的折射模型图(如图1)
知1-讲
感悟新知
(2)基本概念
知1-讲
① 分界面:两种物质的交界处。
②入射光线:投射到分界面的光线。
③入射点:入射光线与分界面的交点。
④折射光线:远离分界面的光线。
⑤法线:过入射点与分界面垂直的直线(用虚线表示)。
⑥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知1-讲
类比反射模型概念,掌握折射模型概念:
(1)相同的概念:①入射光线;②入射点;③法线;④入射角。
(2)不同的概念:
折射 分界面 折射光线 折射角
反射 反射面 反射光线 反射角
感悟新知
知1-讲
深入思考 辨别光的折射和反射、直线传播的现象的关键点。
思考总结
光现象 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反射 光的折射
关键点 光路不变,同种均匀物质 光路改变,同种均匀物质 光路改变,两种物质(或同种不均匀物质)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3.4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3.4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3.4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光的折射现象,理解光的折射概念。

2、掌握光的折射规律,学会独立自主探究光的折射实验。

3、学会应用光的折射规律解析生活中光的折射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展示生活中光的折射现象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通过实验探究提高学生对光的折射的认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独立自主探究学习习惯,形成严谨的科学探究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是对光的折射现象的认识以及对光的折射规律的探究,难点是利用光的折射规律对光的折射现象进行解释。

教学方法:实验法、探究法、讲授法、演示法教学器材:多媒体、水槽、筷子、激光笔、玻璃砖、尺子教学过程:【新课引入】创设情境,观察实验,感悟新知。

把铅笔放在厚玻璃后面,会发生有趣的现象,铅笔好像“错位”了。

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引出光的折射现象。

【新课教学】一、光的折射现象通过观察小实验,了解光的折射现象,引出光折射的定义,并对定义进行分析阐述,让学生学会抓关键字,理解光的折射概念。

光的折射:光由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集体齐读光的折射概念,加强记忆与理解。

通过光的折射概念,我们可以理解要发生光的折射至少要有两种..介质..而不是发生..的。

光的折射发生位置是在介质内部..而且介质是透明在两种介质的表面。

学生们理解光的折射概念后,紧接着进行练习来检测一下他们对光的折射理解程度。

学一学、练一练:1、下列情景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D)2、下列选项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D )通过简单练习,让学生学会区分光的折射现象,并培养学生做题分析的良好习惯,抓住题意,找出关键字,猜想考点等等。

活动探究:A、把筷子放到碗里,然后往碗里加水,观看实验现象。

发现加满水后筷子“折断”了,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B 、把硬币放到碗底调节角度让视线刚好看不到硬币,然后,往碗里逐渐加水,你会慢慢的看见了硬币,感觉硬币“变浅”了?通过观察实验了解为什么加满水后又可以看见硬币呢?了解光的折射给我们眼睛带来错误的视觉判断,并知道这些现象是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八年级物理上册3.2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教案粤教沪版[1]

八年级物理上册3.2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教案粤教沪版[1]

八年级物理上册3.2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教案(新版)粤教沪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八年级物理上册3.2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教案(新版)粤教沪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八年级物理上册3.2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教案(新版)粤教沪版的全部内容。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光的反射,通过探究得出光的反射定律,知道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2)知道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过程与方法】组织学生通过演示光的反射及实验探究、光路可逆性、镜面反射和没反射,让学生认识光的反射现象及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大量生动有趣的实例和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积极向上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并掌握光的反射定律。

【难点】应用反射定律和镜面反射、漫反射知识解释实际问题及相关现象。

课时安排1课时教与学互动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导语一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个实验现象:用激光笔照射放在桌上的平面镜,让同学们寻找光斑。

(激活课堂气氛,引出课题)导语二师:出示自行车的尾灯,让同学们仔细观察内部结构,会发现它是由很多块光滑的塑料板组成,而且每块塑料板都互相垂直。

同学们想过这种特殊结构的作用吗?(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做一做】在桌上放一块平面镜,让激光笔或手电筒的一束光斜射到镜面上.【议一议】出现什么现象?这能说明了什么?【点拨】当激光笔或手电筒的光束斜射到镜面上时,在天花板上或墙壁上会出现了一个明亮的光斑,这个光斑是光反射的结果.这种现象说明光照射到平面镜上,由平面镜把光反射到墙壁上而留下了光斑,这就是光的反射现象.【小结归纳】光射到物体表面上时,有一部分光会被物体表面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点拨】师:光照射到任何物体表面都要发生反射现象。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光的折射》PPT课件(2篇)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光的折射》PPT课件(2篇)
4.垂直射入时,传播方向不变
用光的折射解释有关现象
水中的鱼 看上去比 实际的位 置要浅.
课堂小测
1.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要____,这是由于光 从________射入________时发生的_______ 造成的,看到的是实际池底的______像.
2.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 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路线,
活动2:把一支铅笔放入盛有部分水的杯子中,观察水中的 铅 笔。 活动3:向两个完全相同杯子的底部各放一枚硬币,向其中 一 只杯子倒水,从水面上方观察比较两杯中硬币的不同。
(1)活动1中,光线的方向在水面处
(选填“不变”

“偏折”),并且光线
(选填“会”或“不会”)进

水中。
(2)活动2中,铅笔在水中的部分会向
折射光线

A








入射角
法线 N
折射角
空气
O
入射光线

C N`
光的折射规律
1.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且 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总是分居在法线两侧
2.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
3.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折 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水(或其它透明介质)射向 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其中________是入射光线, ________是反射光线, ________是折射光线,反射 角为________,折射角为 ________,光进入玻璃后偏 折角度的大小是________.
3.如图所示,OB是一束光线由
空气射到水面后的反射光线,在 图中画出入射光线,标出入射角 的度数,并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 方向.

3.4++光的折射规律-+2024-2025学年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3.4++光的折射规律-+2024-2025学年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3.4 光的折射规律下列光现象中,不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如图甲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一部分光射进水中,另一部分光返回到空气中.小星构建了如图乙所示的模型,其中,NN'叫,∠为折射角.某小组选对择了图甲中激光笔、水、水槽、可折转的光屏(带刻度)等器材,用于完成探究“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折射规律”实验.(1)在图乙中,使用可折转的光屏,是为了观察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2)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入射点为O点,不断改变入射角,读出刻度盘上对应的折射角,将实验结果画在图丙中,其中1 和1′、2和2'、3和3'、4和4'分别表示各次入射光线和对应的折射光线的位置.由此可得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且折射角(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时,折射角等于度.(3)图丙中当激光从水中沿4'方向射入O 点时,折射光线将会沿着(填“1”“2”“3”或“4”)的方向射出,说明折射现象中光路是的.当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折射角大于入射角B.折射角小于入射角C.折射角等于入射角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人在水面下看到岸边景物的正确光路是( )图中OA'是入射光线AO 的折射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BO 的折射光线OB'的大致位置.一束单色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情境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O是入射光,OA是反射光B. AO 是入射光,OC是折射光C.∠AOM 是入射角,∠BON是反射角D.光若沿CO 入射,将沿OA 和OB射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小胡同学在画图时忘了标记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方向,如图所示.请你判断,图中空气和玻璃的分界面是(用字母表示),分界面的(填“上”“下”“左”或“右”)侧是玻璃,折射光线是,入射角等于度.在天宫课堂中,航天员王亚平将空气注入水球,形成的气泡球与水球的球心都在O点,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入水球的光路如图所示,其中球心O与入射点O₁的连线为法线.则进入气泡球的折射光线可能为( )A.①B.②C.③D.④如图是两个并排而且深度相同的水池,一个未装水,一个装水.在两池的中央各竖立着一支长度相同且比池深略高的标杆.当阳光斜照时会在池底形成杆的影子,由于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会发生(填“反射”或“折射”),则装水的池中标杆的影子(填“较长”或“较短”).现在,一些大厦都用许多大块的镀膜玻璃做外墙(俗称“玻璃幕墙”),这种外墙既能透射光线也能反射光线(如图1所示).(1)从外面看玻璃幕墙相当于平面镜,光线照射在光滑的玻璃幕墙上时会发生(填“镜面”或“漫”)反射.(2)如图2 所示A、B、C三幅图中,哪幅图能真实反映太阳光通过玻璃幕墙进入室内的传播途径? 答: (填“A”“B”或“C”).(3)小明想进一步探究光的折射规律,通过网络查询到光在几种不同均匀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如表所示.介质玻璃冰水酒精空气光速//(10⁸m·s⁻¹) 1.87 2.29 2.25 2.26 3.00①通过分析表格数据,(填“能“或“不能”)得出结论:光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小,在气体中传播速度最大.②图3 是光在几种均匀介质中传播的光路图,结合表格数据,可得出结论: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在界面处会发生,在传播速度较小的介质内,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填“较大”或“较小”).③如图4 所示,一束光经过A点,要射中B点,则入射点应在O点的(填“左侧”或“右侧”).如图是一束光从空气射入水中的部分光路图,请你画出入射光线及反射光线的大致方向.如图所示,在平静的湖边有一盏路灯标记为S,潜水爱好者在水下E 处看到路灯的像为S'.请画出水下E 处的人看到路灯S 的光路图.如图是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请画出射向平面镜的入射光线和进入空气中的折射光线.如图所示,不透明圆管是一根方向固定且不易形变的直管,将它固定在铁架台上,将小鱼模型固定在水中.(1)人眼从A 处透过直管看向水里,调整直管方向,直到从直管看到水中的“鱼”,这是鱼的(填“实”或“虚”)像.(2)用一根足够长的铁丝(鱼叉)沿直管叉向看到的“鱼”,插到鱼;改用激光笔从A点沿着直管对着看到的“鱼”照射,光照到鱼身上.(两空均填“能”或“不能”)(3)保持光照,接着从鱼缸侧面观察,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以上现象说明,鱼的像在实际鱼的(填“上”或“下”)方.佳佳老师演示过实验后,在电子白板上呈现了一张湖边警示牌和它在水中“倒影”的图片,如图所示.该“倒影”是由光的(填“反射”或“折射”)形成的像.细心的小星发现“倒影”没有牌子本身明亮,这是因为来自警示牌的光射到水面时,一部分光(填“反射”或“折射”)进入了水中,使得从水面(填“反射”或“折射”)回来的光减少.小星说:“这湖水看起来不深呀,为啥还写着‘水深危险’呢?”通过第4题的学习,说明一下理由:我们看到的水底比它的实际位置要(填“浅”或“深”),其实是由于形成的像,所以不能在不知情的野外水域下水.小明给弟弟变了个魔术.他将装有一枚硬币的杯子放在弟弟面前,如图所示,弟弟在A处看不到硬币,这是因为光沿传播.小明向杯中缓缓注水后,弟弟能看到硬币了,这是由光的产生的现象.弟弟看到的是硬币的(填“实”或“虚”)像.《梦溪笔谈》是北宋一部涉及古代中国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及社会历史现象的综合性笔记体著作,该书被评价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作者沈括在书中记载了海市蜃楼的大自然奇观,如图是海市蜃楼形成的原理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于光的直线传播,楼阁C发出的光沿直线传播到A 点观察处B.由于光的反射,楼阁B 在C 处形成楼阁虚像C.由于光的折射,楼阁B 在C 处形成楼阁虚像D.此现象说明光在空气中不能沿直线传播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给我们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其实诗人观察到的落日并非太阳的实际位置(如图所示),而是太阳光经过不均匀的大气层发生了(填“反射”或“折射”)所成的像,太阳实际在图中(填“甲”或“乙”)的位置,人眼所看到的太阳是(填“实”或“虚”)像.如图所示,学校新建成一个喷水池,在池底的中央安装了一S只射灯.池内无水时,射灯发出的一束光线照在池壁上,在S点形成一个亮斑,如图所示,现往池内注水,水面升至a位置时,站在池旁的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P点,P点应在S点的(填“上”或“下”)方,如果水面上升至b位置,那么射灯发出的光照在,人眼看到亮斑的位置Q点在(均填“S点上方”“S点”或“S点下方”).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光纤的奥秘光纤电缆是21 世纪最重要的发明之一.发明光纤电缆的,就是被誉为“光纤之父”的是华人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高锟.光纤电缆利用玻璃清澈、透明的性质,使用光来传送信号.光可以从弯曲的玻璃光纤的一端传到另一端,而不会“溜”出玻璃光纤,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光从玻璃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如图1甲).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如图1 乙).如果让一束激光从某种玻璃中射向空气(如图2 所示),保持入射点不动,改变入射角(每次增加0.2°),当入射角增大到41.8°时,折射光线消失,只存在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发生这种现象时的入射角叫做这种物质的临界角.当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只发生反射,不发生折射,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全反射(如图1丙).这样光就在玻璃中传播,而不会“溜”出玻璃光纤(如图3).它只有在折射时折射角是大于入射角的现象中才可能发生.一般弯曲的光学纤维(简称光纤),只要它的玻璃芯的透明度高、均匀,并且芯与外皮层之间的分界面光滑,就是一根好光导管.光纤,为目前的信息高速公路奠定了基础,数以万计的光学纤维构成的光学纤维束,它不仅能传导光能,也能将图像从一端传到另一端.能传光的纤维束称传光束,同时能传图像的纤维束称传像束.(1)完成上文中的空格.(2)上述玻璃的临界角是.(3)折射光线消失后反射光线的亮度会增强,其原因是折射光消失后,入射光几乎全部变为.(4)当光从空气射向玻璃时,(填“会”或“不会”)发生光的全反射现象.(5)一个三棱镜由上述玻璃构成,让一束光垂直于玻璃三棱镜的一个面射入(如图4所示),请在图中完成这束入射光的光路图.。

3.4 光的折射规律(课件)沪粤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

3.4 光的折射规律(课件)沪粤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

光的折射与光的反射的异同
不同点:
光的折射:①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在不同介质中;②折射
角与对应的入射角一般不相等,只有光垂直入射时,
r=i=0°。
光的反射:①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在同一介质中;②反射
角始终与入射角相等。
感悟新知
知2-讲
相同点:
①折射光线、反射光线都与法线和对应的入射光线在同一
平面内;②折射光线、反射光线都与对应的入射光线分别
太阳光在大气中传播路径是弯曲的就是这个原因。如:
海市蜃楼。
感悟新知
2. 光的折射模型图 (1)构建光的折射模型图(图1)
知1-讲
感悟新知
(2)基本概念
知1-讲
① 分界面:两种介质的交界处。
②入射光线:投射到分界面的光线。
③入射点:入射光线与分界面的交点。
④折射光线:光进入另一种介质后的光线。
⑤ 法线:过入射点与分界面垂直的直线(用虚线表示)。
第三章 光和眼睛
3.4 光的折射规律
感悟新知
知识点 1 光的折射现象
知1-讲
【提出问题】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在传播过
程中遇到障碍物的表面会发生反射。如果障碍物不透明,
则所有的光都将反射回原介质。如果障碍物透明,结果将
会怎样?
【获取与处理信息】使光从一种透明介质射向另一种透明
介质,实验现象如下所述:
就可以看到它,是由于光D
感悟新知
知1-练
1.[中考·丹东] 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B )
感悟新知
知识点 2 光的折射规律
知2-讲
【提出问题】光斜射向两种介质的分界面时会发生折射, 且改变入射光的方向,折射光的方向也随之改变。那么, 光在折射时,是否遵循一个特定的规律呢?

初中物理光的反射定律与折射定律PPT课件

初中物理光的反射定律与折射定律PPT课件

A.逐渐减小
B.不变
C.逐渐增大,但总小于入射角
D.逐渐增大,可能大于入射角
2.光线从一种透明物质进入另一种透明物质时,下列
说法错误的是 A.光线的传播方向一定发生改变;
(A )
B.光线的传播方向不一定会发生改变
C.当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

D.当光线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2、暑假的一天,小红同学在池溏边散步,她朝平静的
池水看去,映入眼帘的有:碧绿的荷叶、天空中的白
云、金红色的鲤鱼,池边的景色等,其中是由于光的
折射现象的是
C
A.碧绿的荷叶
B.天空中的白云
C.金红色的鲤鱼
D.池边的景色
第48页/共52页
练习
1.一束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入射角逐渐增大,
则折射角 ( C)
探究小孔成像的性质
物体通过小孔成的像是 倒立 的(倒立或正立) 、 实像(实像或虚像);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 状 无关,像的大小和 物距、相距 有关。 考考你 你能根据小孔成像,计算太阳的直径吗?
第11页/共52页
1.打雷时,为什么先见闪电后闻雷声?
闪电和打雷同时发生,但 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快。
2.短距离赛跑时,计时员为什么见到发 令枪冒烟时就计时,而不是听到枪声才 计时?
因为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快得多, 计时员见到发令枪冒烟时计时要比 听到枪声时计时准确一些。
第12页/共52页
练习:
1、下列物体中是光源的是( BC )
A、月亮
B、萤火虫
C、夜晚的星星
D、太阳照射下闪闪发亮的抛光金属 E、镜子
2、排纵队时,如果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 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队就排直了,这可以 用 光在同种物质中沿直线传播 来解释。

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3章光和眼睛课件 (共15张PPT)

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3章光和眼睛课件 (共15张PPT)

本课 小结
1、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 2、作光的反射光路图。 3、实像与虚像的区别。 4、光的折射规律。 5、眼睛及其视物原理。
拓展 练习
1.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实例的是D ( ) A.在有雾的天气里,看到从汽车头灯里射出的光束
B.电影院里放映机射向银幕的光束
C.透过云雾缝隙的太阳光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B.光的折射
C.光的色散
D.光沿直线传播
解析 因为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当地球运行到太阳和 月球之间时,太阳射向月球的光线被地球部分遮挡,就会形成月偏食;太阳 射向月球的光线被地球全部遮挡,就会形成月全食。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 。
难点 突破
2、作光的反射光路图 根据光的反射规律作光路图的方法是: ①由入射光线和反射面确定入射点,入射点一般用字母0表示。 ②由入射点和反射面确定法线,法线用虚线画出。 ③由入射光线和法线确定入射角,入射角一般用字母∠i、∠a或∠1 表示。 ④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确定反射角,反射角一般用字母∠γ、∠β或∠2 表示。 ⑤由法线和反射角确定反射光线.光线用实线画出,注意入射光 线和反射光线的箭头方向。
深海中游戈的烛光鱼等;人造光源,如室内照明用的白炽灯、
建筑物上的霓虹灯、发光的二极管等。
(3)根据形态可分为点光源、线光源、面光源。
(4)不能发光的物体是靠反射其他物体照到其表面的光而 被我们看到的。
难点 突破
典例精析:
例1.今年的4月4日晚,海口很多人都看到了月全食景观,形成月全食现象的
主要原D因是( ) A.光的反射
5、眼睛及其视物原理 (1)眼(又称眼睛,目)是一个可以感知光线的器官.最简单 的眼睛结构可以探测周围环境的明暗,更复杂的眼睛结构可以提 供视觉.复眼通常在节肢动物(例如昆虫)中发现,通常有很多 简单的小眼面组成,并产生一个影像(不是通常想象的多影 像).在很多脊椎动物和一些软体动物中,眼睛通过把光投射到 对光敏感的视网膜成像,在那里,光线被接受并转化成信号并通 过视神经传递到脑部.通常眼睛是球状的,当中充满透明的凝胶 状的物质,有一个聚焦用的晶状体,通常还有一个可以控制进入 眼睛光线多少的虹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