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符号学的观点对语言符号学的深度分析

合集下载

从符号学的角度解读语言和非言语交际的差异性

从符号学的角度解读语言和非言语交际的差异性

从符号学的角度解读语言和非言语交际的差异性刘桂莲(铜仁学院外语系)从符号学的视觉下分析跨文化交际,是一种较为科学且贴近英语教学本身的方法。

因此,要解决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问题,就应该回归语言和非言语作为一种符号本身的形式和内涵来进行探讨,才能对语言和非言语交际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所产生的差异性进行科学严谨地分析,才能有效地将这一理论运用到英语教学过程,避免因这种差异性而导致文化冲突的发生,使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有所提高。

符号跨文化交际语言非言语差异性人类在面临着文化交流活动的多样化和新奇化的同时,也面临着由于环境地域差异、宗教文化差异、价值观念差异,心理因素差异、社会规范差异等原因导致跨文化交际中产生的种种障碍。

所以,本文主要从符号学的角度出发,探讨语言和非言语交际的内涵、特点以及在不同文化中产生的差异性,以促进高校英语跨文化交际教学,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概念阐述1.关于符号学(1)奠基者。

费尔迪南德索绪尔(Ferd i nand de Sauaau re,1857 ~1913年)。

索绪尔是杰出的现代语言学奠基人和结构主义哲学的先驱者之一。

他指出:!语言是一个表示观念的符号系统,每个符号都有它的能指#(s i g n ifi an t)和所指#(s i g n ifie)两重性质。

能指即语言的声音印象,所指即概念。

他认为,语言符号联系的不是事物和名称,而是概念和声音印象,所以语言符号纯粹是心理的。

这一观念导致了符号学(se m i oti cs)的创建。

(2)发展者。

几乎与索绪尔同期,美国哲学家、逻辑学家、自然科学家查尔士皮尔士(Charl es S.P ei rce,1839~1914年)也独立提出了符号学理论,丰富和发展了符号学的理论。

他指出,人类的一切思想和经验都是符号活动,符号活动包括计数符号的运作,都是逻辑运动,符号的传播者和受传者依据一定的共同体或社会的规范对符号所作的解释或认知,赋予符号以生命,并以符号为工具发展了人类自身智慧。

符号学与意义的研究

符号学与意义的研究

符号学与意义的研究符号学是一门研究符号和其所带的意义的学科。

符号由语言、图像、动作等形式组成,在人类社会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通过对符号的研究,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人类思维和文化的本质。

本文将探讨符号学对意义的研究,以及它对我们的认知和价值观的影响。

一、符号的定义和分类符号是一种用以代表某种概念或意义的事物。

它可以通过语言、图像、数字等形式来传递信息。

符号的分类很多,常见的有语言符号、数学符号、图像符号等。

这些符号不仅仅是表面上的符号,它们背后所代表的意义不仅仅是表面上的字面意义,还有更为深层次的涵义。

二、符号学的起源和发展符号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

当时的哲学家们开始思考符号的本质和意义。

在后来的年代里,符号学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涉及语言学、心理学、人类学等多个领域。

三、符号的意义与语言语言是符号学研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

语言是人类沟通和表达思想的主要工具。

但是,语言行为不仅仅是简单的信息传递,而是一个复杂的符号系统。

语言符号不仅仅有字面意义,还有隐含的文化和社会意义。

例如,英语中的“dog”(狗)一词,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可能会有不同的含义和象征。

四、符号的意义与文化符号与文化是紧密相连的。

每个文化都有自己独特的符号系统,这些符号反映了该文化的价值观和社会结构。

符号学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五、符号与认知符号在人类认知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人类通过符号来概括、分类和理解世界。

符号的使用让我们能够将复杂的现实世界转化为可理解和处理的概念。

符号学的研究帮助我们了解人类思维的本质,从而提高我们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

六、符号的意义与个体在符号学的研究中,我们也可以探讨符号对个体的意义。

不同的符号对于不同的个体可能有不同的意义和情感价值。

例如,对于人来说,国旗是一种象征和符号,对于不同国家的人可能有不同的情感和意义。

七、符号学的应用价值符号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它也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索绪尔语言符号学与皮尔斯符号学两大理论系统的要点 兼论对语言符号任意性的置疑和对索绪尔的挑战

索绪尔语言符号学与皮尔斯符号学两大理论系统的要点  兼论对语言符号任意性的置疑和对索绪尔的挑战

五、结论:
本次演示通过对索绪尔语言符号学和皮尔斯符号学两大理论系统的阐述、比 较和分析,揭示了这两种理论之间的异同和。尽管这两种理论在某些方面存在差 异,但它们都符号与对象之间的关系以及符号意义的发生机制。对语言符号任意 性的质疑和对索绪尔的挑战也提醒我们重新审视语言符号的本质和功能。总之, 索绪尔和皮尔斯的理论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学术资源,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语言 的本质和运作机制。
三、对语言符号任意性的质疑和 对索绪尔的挑战:
近年来,一些学者对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虽然语 言符号在某些方面是任意的,但在其他方面却有一定的理据。例如,一些语言学 家指出,语言符号与其所指对象之间的关系受到历史、文化、社会等多种因素的 影响,因此这种关系并非完全任意的。此外,一些哲学家和语言学家也提出了对 索绪尔理论的其他挑战,如语言的模糊性、多义性和歧义性问题等等。这些挑战 促使我们重新审视语言符号的本质和功能。
谢谢观看
参考内容
索绪尔语言符号学与皮尔斯符号 学:理论、挑战与比较
本次演示将深入探讨索绪尔语言符号学和皮尔斯符号学这两大理论系统的要 点,全面分析对语言符号任意性的质疑以及对索绪尔理论的挑战,并通过对比分 析,揭示这两种理论系统的内在与差异。
一、索绪尔语言符号学:
索绪尔是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语言符号学理论对后世影响深远。 索绪尔认为,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是由任意性符号构成的。这些符号的意义不 是自然而然的,而是由语言社区的约定所决定的。同时,索绪尔强调语言的任意 性原则,即语言符号与所指对象之间没有必然的,而是完全由语言社区的共识所 决定。
四、对比分析:
索绪尔和皮尔斯的理论在很多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首先,索绪尔强调语言 的任意性和社会性,而皮尔斯更注重符号与对象之间的逻辑关系和文化因素。其 次,索绪尔语言符号系统的整体性和系统性,而皮尔斯则更加重视对单个符号的 意义生成机制进行深入分析。

符号及其形式-索绪尔符号语言学

符号及其形式-索绪尔符号语言学

符号及其形式——浅析索绪尔论语言符号北京大学艺术学院(MFA)艺术硕士姓名:高明云符号及其形式——浅析索绪尔论语言符号摘要:本文通过对索绪尔符号学说中的能指与所指的概念和思想意义做了阐述,索绪尔建立的符号学是作为一种对人类社会使用符号的法则进行验就的学科,它与传统语言学对语言和言语的历史演变有一定的区别,在确认能指和所指概念的总概括性特点后,本文理论阐述用符号的任意性的方法进行分析。

能指与所指因为具有总概括一切形式和内容的能力而成为具有形式化的符号语言要素,因此有他构造的符号学具有突破传统语言学和哲学的概念框架,将人类语言性和非语言性的思想交流活动作为整体的符号对象进行苗雪和处理的能力。

关键词:索绪尔;符号学;能指;所指;任意性;建筑实践引 言费尔迪南·德·索绪尔 Ferdinand de Saussure (1857—1913)瑞士语言学家,是一位在语言学领域占据突出地位的学者,著作有《普通语言学教程》(1916年),在人类语言学领域开创了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被誉为“现代语言学之父”。

其理论不仅影响到语言学领域罗曼·雅各布逊、古斯塔夫·纪饶姆、乔姆斯等人,更导致了西方现代语言学的建立于发展,而且直接成为西方结构主义---- 符号学运动的思想基础。

对人类学、哲学、心理学和文艺批评等领域研究有深远的影响和帮助。

《普通语言学教程》对二十世纪的语言学产生了及其深远的影响,并成为结构主义符号学的发端。

一、符号语言学的概论索绪尔指出:“我们可以设想有一门研究生会生活中符号生命的科学……语言学不好是这门一般科学的一部分①。

在有些人看来,语言归结到它的基本原则,就是一种分类命名集,即一份跟同样多的事物相当的名词术语表③。

假定有现成的、先于词而存在的概念,它没有告诉我们名称按本质是:声音还是心理的。

如:‘arbor ’与‘树’可以从这一方面考虑,也可以从那一方面思考,最终会是使人想到名称和事物的联系是一种非常简单的作业,约定俗成的习惯为:一种以木质味主题的叶本植物。

多模式话语的社会符号学分析

多模式话语的社会符号学分析

多模式话语的社会符号学分析一、本文概述《多模式话语的社会符号学分析》这篇文章旨在深入探讨多模式话语在社会交流中的重要性及其在社会符号学框架下的解读。

多模式话语,即超越单一语言文本,融入图像、声音、动作等多种符号元素的交流方式,在现代社会中占据了日益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从社会符号学的角度出发,分析多模式话语如何构建、传达和解读社会意义,并探讨其在不同社会语境中的应用和影响。

本文将首先介绍多模式话语的基本概念,包括其定义、特点和分类。

随后,将详细阐述社会符号学的相关理论,包括符号的构成、意义和解读过程。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分析多模式话语在社会交流中的实际运用,如广告、影视、社交媒体等,探讨其如何通过这些平台传递信息和价值观。

本文还将关注多模式话语在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分析其在促进文化理解和融合方面的潜力。

本文将总结多模式话语在社会符号学分析中的价值,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探讨,读者将更深入地理解多模式话语在社会交流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在社会符号学的指导下更好地解读和运用多模式话语。

二、多模式话语的基本概念多模式话语(Multimodal Discourse)是一个涉及语言学、符号学、传播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概念。

它指的是在交流过程中,除了语言本身(即口头或书面的文字)之外,还包括其他各种符号和模态,如面部表情、手势、姿态、空间布局、颜色、音乐、图像等。

这些模态共同构成了交流的完整意义,使得信息传递和理解更加丰富和多元。

在多模式话语中,语言和其他模态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的。

它们共同构建了一个复杂的意义网络,使得交流过程更加动态和多样。

例如,在演讲中,演讲者的语言、面部表情、手势和姿态等都会共同传递信息,影响听众的理解和感受。

多模式话语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全面地理解交流过程,揭示不同模态在信息传递中的作用和价值。

同时,它也可以为教学设计、广告策划、媒体传播等领域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帮助我们更好地设计和实施有效的交流活动。

浅谈索绪尔的语言符号性质观

浅谈索绪尔的语言符号性质观

浅谈索绪尔的语言符号性质观自从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和美国逻辑学家皮尔斯提出“符号的科学”这一概念后,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已经渗透在各个学科。

语言学也被纳入符号学研究之列,称之为语言符号学。

作为语言符号学奠基人——索绪尔对语言符号学的看法和观点更是对现代语言符号学研究奠定了夯实的理论依据。

文章就其眼中的语言符号性质进行阐述。

标签:语言符号学;索绪尔;语言符号性质1. 引言俗话说:“鸟有鸟语,人有人言。

”语言是人类所独有的。

动物虽然也有自己的“语言”,也能相互“说话”,但英国哲学家罗素(B. Russell)这样说过:“一只狗无论叫得多么起劲,它也无法告诉你,它的父母虽然穷但却很诚实。

”语言是人类进行交际的工具。

语言是一个指导人们说话的操作系统和指挥系统,语言本身就是一个特殊的符号系统。

对语言的实质的解释和阐述有很多说法,索绪尔在他的《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指出,语言是符号学的一个分支。

语言是一个表达观念的符号系统。

在此符号系统中,各个要素之间是彼此关联、互相联系的,而不是绝对孤立存在、毫不相干的。

他说:“语言问题主要就是符号学问题……”。

语言作为一种符号(sign)有其特有的特征与性质。

语言一方面是阐释符号学的元语言工具,另一方面,而且更重要的是它本身的性质与特点就反映着符号学精深的内涵,体现着符号学的科学价值。

2. 索绪尔的语言符号观要发现语言的真正本质,首先必须知道它跟其它一切同类的符号系统有什么共同点。

在有些人看来,语言不外是一种分类命名集,即一份跟同样多的事物相当的名词术语表。

但这种观点有其局限性,它假定有现成的、先于词而存在的概念。

索绪尔既是现代语言学之父,又是现代符号学的先驱。

他是第一个认识到语言学要想在众多科学中拥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回答一些具体的理论问题的语言学家。

同时,索绪尔本人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方法,而这些方法成为后来所有语言学理论的基础或出发点。

索绪尔不仅奠立了现代语言学,而且还奠立了符号学(semiology),使语言学成为符号学的一个特殊而又最重要的分支。

罗兰·巴特的符号学理论探析

罗兰·巴特的符号学理论探析

硕士电子版论文保密级别内部学位级别文学硕士论文提交日期:2002年5月论文答辩日期:2002年6月论文中文题名:罗兰・巴特的符号学理论探析论文英文题名:The Exploration of Roland Barthes’sSemiotics Theory 作者及所在单位:张青岭吉林大学文学院指导教师及所在单位:张德厚吉林大学文学院教授分类标识:B83—064中文主题标识:罗兰・巴特 符号学 神话 英文主题标识:Roland Barthes Semiotics Myth 中文文摘:前言在英语中,符号学有两种称谓:semiology 和 semiotics。

前者由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提出:“我们可以设想有一门研究社会中符号生命的科学;它将构成社会心理学的一部分,因而也是普通心理学的一部分;我们管它叫符号学。

它将告诉我们符号是由什么构成的,受什么规律支配。

……语言学不过是这门一般科学的一部分,将来符号学发现的规律也可以应用于语言学,所以后者将属于全部人文事实中的一个非常确定的领域。

”[1] 后者为美国学者皮尔士(Peirce)创立,“我认为我已表明,逻辑学在一般意义上只是符号学的别名,是符号的带有必然性的或形式的学说”。

[2](在符号学的发展中,二人的思想已交汇。

)国内将二者均译作符号学。

[3]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之前,符号学只是一种设想,后来,人类学家、文学批评家和其他研究者受到语言学家的影响,设法从其观点中受益,于是发展了索绪尔早先假定的符号学科学。

[4] 关于符号学的定义,目前学界尚无定论,一般认为,符号学是从现代语言学模式引申而出的,关于人类符号活动的一般规律的总的学科(或研究领域),它主要研究意义的产生、传达和诠释过程。

六十年代以后,符号学又有了新的发展,几乎覆盖了人文科学的各个领域。

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是结构主义符号学最早的拥护者,1977年,他也是以“文学符号学”家的身份登上法兰西学院的讲台的,虽然巴特在就职演讲中强调说,他个人的符号学与他曾促进过的那门符号学科相比,是颇带随意性的,如果说不是正相对立的话。

从符号学角度看跨文化中的语言和非语言交际

从符号学角度看跨文化中的语言和非语言交际

从符号学角度看跨文化中的语言和非语言交际摘要人类生存的世界是一个符号的世界,人类之所以用符号来交流,正是因为符号的基本功能——交际。

人类用符号交流信息的过程也就是传达和表达的过程。

符号又分为语言的和非语言的,在跨文化交际中,语言和非言语交际符号的意义有所差别。

本文着重分析了这些交际符号的类别、差异,以帮助外语学习者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关键词符号跨文化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中图分类号:h0-05 文献标识码:a1 关于符号学的概念阐述符号学是一门诞生于20 世纪初的新兴学科,它在各个学科的研究中都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随着世界交流的日益增强,跨文化交际越来越重要,跨文化交际研究的跨学科发展,使得符号学这一崭新的学科与之结合,从而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我们知道,人类生存的世界是一个符号的世界,人类的生活也与符号息息相关。

根据索绪尔的表述,所谓符号,“就是一种可以通过视觉,听觉等所感知的对象,肢体把这种对象与某种事物联系,使得一定的对象代表一定的事物,当这种规定被一个人类集体所认同,并成为这个集体的公共约定时,这个对象就成为代表这个事物的符号。

”人类之所以用符号来交流,正是因为符号的基本功能——交际。

人类用符号交流信息的过程也就是传达和表达的过程。

2 语言和非语言交际符号跨文化交际,它既包括本族语言使用者与非本族语使用者之间的交际,也包括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存在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使用语言或非语言交际的一种行为。

人类用符号交流信息的过程也就是传达和表达的过程,从符号学的角度说,也就是编码(encoding)和解(decoding)码的过程。

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的双方可能是不同民族,不同种族,不同国家的人或群体,交际的双方享有不同的社会规约、交际准则、生活阅历等,所以交际双方很可能不能够对交际符号顺利解码,从而造成跨文化交际的冲突。

因此有必要了解受特定的文化所影响的交际符号的意义。

语言学家倾向于把交际符号划分为语言交际符号和非语言交际符号。

汉语言文学的符号学与解读

汉语言文学的符号学与解读

汉语言文学的符号学与解读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语言和文学犹如璀璨的星辰,照亮了我们认知世界和表达自我的道路。

而汉语言文学,作为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更是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审美价值。

其中,符号学作为一门研究符号及其意义的学科,为我们解读汉语言文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符号学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但真正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发展起来是在 20 世纪。

符号学认为,任何能够传达意义的事物都可以被视为符号。

语言,无疑是人类最主要、最复杂的符号系统之一。

在汉语言文学中,每一个汉字、每一个词汇、每一个句子,都可以看作是具有特定意义的符号。

以汉字为例,汉字是一种象形文字,其形态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意义。

比如“日”字,它的形状就像一个太阳,让人一眼就能联想到光明、温暖和时间的流逝。

而“山”字,仿佛是一座山峰的轮廓,给人以雄伟、高大的感觉。

这种通过字形来传达意义的方式,是汉语言文学符号学的一个重要特点。

词汇也是汉语言文学中的重要符号。

许多词汇不仅仅具有表面的意义,还承载着文化、历史和情感等多重内涵。

比如“团圆”这个词,在中国文化中,它代表着家庭的和睦、亲情的凝聚,是人们在节日里最渴望实现的愿望。

再比如“知音”,它不仅仅是指懂得音乐的人,更是象征着在精神层面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深厚情谊。

句子作为语言表达的基本单位,其符号学意义更是丰富多样。

不同的句式、语气和修辞,都能传达出不同的情感和意图。

比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一个“绿”字,不仅描绘出春天的生机勃勃,还让整个句子充满了灵动的美感。

而“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则通过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抽象的“愁”具象化为滔滔不绝的江水,让人更深刻地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愁苦。

在汉语言文学中,符号的意义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会随着语境和文化背景的变化而产生差异。

比如“红色”,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它代表着吉祥、喜庆;但在西方文化中,红色可能更多地与危险、警告相关联。

同样,“龙”在中国文化中是一种象征着权威、吉祥的神秘生物;而在西方文化中,“龙”往往被描绘成邪恶的怪物。

[体验性,符号学,语言学习]从语言符号学角度谈语言学习的体验性

[体验性,符号学,语言学习]从语言符号学角度谈语言学习的体验性

从语言符号学角度谈语言学习的体验性语文课程的根本任务就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但目前的语文教学依然如吕叔湘先生在1978年所批评的那样“到头来却是大多数人过不了关”。

其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对语言的体验性特点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从而造成语言体验性学习的缺失和疏漏,这应当引起我们的警觉。

一、语言学习需要“体验”尽管语言的起源有“感叹说”“劳动喊声说”“摹声说”“唱歌说”等不同说法,但不管是哪一种说法,都与人们的生活体验密不可分。

这就告诉我们,语言不是独立于人的生活、生命之外的,而是糅合了思维认识、情感体验、现实世界等诸多因素的结果。

就汉语言文字来说,其最大特点就是以形表义、以象见意,它是有形象、有画面的,不仅描摹了自然万物的真实状态,更融合了人对自然万物的理解和想象,表现出一种蕴含情感、情绪的生命“意象”。

这种“意象”的把握,是“理解”难以承受的。

倘若只有“理解”,我们获得的仅是文字意义,触摸不到语言的律动,感受不到语言的音韵,欣赏不到语言的色彩,享受不到语言的情趣,语言学习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所以,语言学习仅靠“理解”是远远不够的,还得借助“体验”,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他们已有的经验和情感,进而感悟蕴含于字里行间的鲜活的情绪联想和引申意义。

二、语言体验的课堂操作1.重视表象的生成,在想象中体验。

汉语言文字虽然只是一种抽象的符号,但却像一支熊熊燃烧的火把,能够照亮人们心中的想象之路。

因此重视发挥想象对促进学生语言体验的独特功能,显得非常重要。

尤其是当学习内容远离学生的生活或学生从没有过相应的经验的时候,更要重视表象的生成,引导学生通过看图、播放视频、现场模拟、调动生活背景等途径,把语言想象成画面,感受到语言的具体、形象、生动。

比如唐代诗人王维的《鸟鸣涧》可谓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杰作。

其中“月出惊山鸟”一句,虽字数寥寥,且又通俗易懂,平白如话,却意象生动,内涵丰富,耐人寻味,充满着迷人的画面美、意境美和动态美:一钩弯弯的月儿不甘寂寞地游走在蓝蓝的天幕之上,把如水的月光泻在沟沟壑壑、坡坡峰峰,一下子把早就栖息窝巢静待入眠的鸟鹊给搅得躁动不安起来。

浅析语言符号学

浅析语言符号学

浅析语言符号学一、语言符号学概述在人们眼中物理世界无疑是变化莫测的,不能轻易的被探索和窥视,但是符号系统的出现使人们能够更好的去了解和探索这个物理世界,人类也凭借符号系统在世界面前终将也不再一无所知了,而符号系统则成为人们了解物理世界的一种重要媒介。

自从有了符号系统作为人们沟通世界的桥梁,人在与外部世界的交流过程中,也不再单单的处在被动地位,而是化被动为主动,积极谋求共建和谐社会。

之所以符号系统能够帮助人们挣脱本身固有情景的思维桎梏,以自身实践去探索现实世界,虽然有时候这个认知过程是比较缓慢的。

但最终会做出理智的反应和客观的认知,这是因为人们通过符号学对外界的认知,既可以总结过往的认知经验,又可以展开合理的想象,借助符号学感性和理性相结合的特质,对过往那些心头悸动无法言说的,飘忽不定不能准确描述的、稍纵即逝的情感和想法都能一一表达出来。

如果没有符号学为我们传递信息,人们之间都会是形单影只的个体,我们千辛万苦实践得来的结果和认知也无法及时的传递出去,所以符号最大的作用在于信息的传递。

俗话说的好,众人同心,其利断金,人们有共同的目标,才能互相传递和共享信息和认知,而且有共同认知,共同目标的人们,一般是由所处的社会环境所决定的,符号则是他们相互之间传递消息的最终媒介。

古罗马哲学家Augustine,S说:符号是一种能让人类想到在它加诸感觉的印象之外的某种东西。

我们可以把符号学定义为研究符号及其意指活动的学科。

这个定义从跨学科的角度解释了符号学的性质。

理论而言,符号可以分为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两大类。

语言符号学是研究语言符号以及用符号学的思想和方法研究语言学的学科。

其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符号两大部分。

通常具有随意性、线条性、组合性、传播性、形式与内容的非对称性、跳跃性、社会性等特征。

语言是用于记录文化的符号体系,是文化的主要载体。

语言符号不同于非语言符号等其它符号,由于语言和符号具有可听化、可视化等被感知的特点,在跨文化交际中,它们是信息传递的基本形式。

对索绪尔有关语言符号任意性的再思考

对索绪尔有关语言符号任意性的再思考

对索绪尔有关语言符号任意性的再思考浅谈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中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瑞士语言学家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是现代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奠基人,是现代语言学之父,他把语言学塑造成为一门影响巨大的独立学科。

在《普通语言学教程》这本书中索绪尔首次提出了符号学这一概念:“我们可以设想有一门研究社会生活中符号生命的科学……我们管它叫符号学。

它将告诉我们符号是由什么构成的,受什么规律支配。

因为这门科学还不存在,我们说不出它将会是什么样子,但是他有存在的权利,它的地位是预先确定了的。

语言学不过是这门一般科学的一部分,将来符号学发现的规律也可以应用于语言学,所以后者将属于全部人文事实中一个非常确定的领域。

”而语言符号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它的任意性。

索绪尔把这一特性称为“第一原则”。

我们接下来就重点认识语言符号任意性这一特点。

一、语言符号任意性的内涵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写道:“符号的任意原则没有人反对。

但是发现真理往往比为这真理派定一个适当的地位来得容易。

上面所说的这个原则支配着整个语言的语言学,它的后果是不胜枚举的。

诚然,这些后果不是一下子就能看得同样清楚的;人们经过许多周折才发现它们,同时也发现了这个原则是头等重要的。

顺便指出:等到符号学将来建立起来的时侯,它将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那些以完全自然的符号为基础的表达方式──例如哑剧──是否属于它管辖范围。

假定它接纳这些自然的符号,它的主要对象仍然是以符号任意性为基础的全体系统。

事实上,一个社会所接受的任何表达手段,原则上都是以集体习惯,或者同样可以说,以约定俗成为基础的。

例如那些往往带有某种自然表情的礼节符号(试想一想汉人从前用三跪九叩拜见他们的皇帝)也仍然是依照一种规矩给定下来的。

强制使用礼节符号的正是这种规矩,而不是符号的内在价值。

所以我们可以说,完全任意的符号比其它符号更能实现符号方式的理想;这就是为什么语言这种最复杂、最广泛的表达系统,同时也是最富有特点的表达系统。

汉语言文学的符号学分析

汉语言文学的符号学分析

汉语言文学的符号学分析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语言文字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我们认知世界、表达思想和传递情感的道路。

汉语言文学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人文内涵。

而当我们运用符号学的视角来审视汉语言文学时,一个全新的、充满魅力的世界便展现在眼前。

符号学,作为一门研究符号及其意义的学科,为我们理解汉语言文学提供了独特的工具和视角。

在汉语言文学中,每一个汉字、每一个词语、每一句话都可以被视为一个符号,它们不仅仅是声音和形状的组合,更是承载着特定意义和文化内涵的载体。

先从汉字说起,汉字作为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符号单元,其形态和结构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信息。

例如,“日”字的形状就像一个太阳,让人一眼就能联想到它所代表的天体;“山”字则宛如起伏的山峰,形象地表达了其含义。

这种通过字形来表意的特点,使得汉字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和象征性。

而且,许多汉字还通过偏旁部首的组合来表达意义,如“江”“河”“湖”“海”等字都带有“氵”,表明它们与水有关。

词语作为由汉字组成的符号集合,其意义更加复杂多样。

有些词语是通过形象的比喻来构建意义的,比如“光阴似箭”,用“箭”的快速飞行来比喻时间的流逝之快;“热锅上的蚂蚁”则生动地描绘出焦急、不知所措的状态。

还有一些词语是通过引申义来丰富内涵的,比如“包袱”原本指包裹物品的布包,后来引申为精神上的负担。

句子在汉语言文学中是传递完整思想和情感的符号单位。

不同的句式和语气可以表达出截然不同的意义。

比如陈述句“他今天去了学校”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而疑问句“他今天去学校了吗?”则是在询问情况,带有不确定性;感叹句“他今天居然去学校了!”则表达了惊讶或其他强烈的情感。

汉语言文学中的修辞手法,也是符号学分析的重要对象。

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都是对语言符号的巧妙运用,以增强表达效果。

比喻让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可感,如“月亮像一个大银盘挂在天上”;拟人赋予非人类的事物以人的特征和行为,“小鸟在枝头欢快地歌唱”,使描写更加生动活泼;夸张则通过夸大或缩小事物的特征来突出强调,“飞流直下三千尺”,让人对瀑布的壮观有了更深刻的印象;排比则通过句式的整齐和节奏的明快,增强语言的气势和感染力,“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语言符号学

语言符号学

语言符号学语言符号学是一门课程,主要研究人类语言的构成、含义和使用规律,以及语言与认知、文化之间的关系。

简单来说,它是研究语言的科学。

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语言符号学的相关内容。

首先,语言符号学的核心内容是符号。

符号是指一组有固定意义的语音或文字,能够表示某个特定的事物、概念或情感。

比如,“苹果”这个词就是一个符号,它代表着某个特定的水果,让人们在交流中能够具有共同的理解和意义。

事实上,符号是人类沟通的基础,没有符号,人们之间的交流将无从谈起。

进一步来说,符号的意义是由共识形成的。

同样的语音或文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其所表示的事物或意义也会有所不同。

例如,“apple”在英语中表示“苹果”,但是在许多其他语言中是没有类似的发音和含义的。

因此,在语言交流中,人们需要遵循一定的共识和规则,才能够达成共同的意义和理解。

此外,在语言符号学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概念——语用学。

语用学是指语言使用的研究。

在实际交流中,语言往往不仅仅是单纯的词语组合,而是包含了更多的语境信息和情感色彩。

比如,在说“昨天天气真好”的时候,如果是在寒冷的冬天,那么这句话就带有更多的情感色彩,表示的意义也不仅仅是客观的天气描述。

语用学就是研究这种语言使用中更深层次的含义和规律。

最后,要说一下语言符号学的应用领域。

由于语言在人际交往、文化传播、知识传递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语言符号学在许多应用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比如,在教育、广告、传媒等领域,语言符号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语言使用的规律和传达意义,提高交流效果。

此外,语言符号学还可以应用于语言技术的开发和机器翻译等领域。

总之,语言符号学是一个充满深度和广度的学科,研究的是人类语言交流的本质和规律,具有较高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掌握语言符号学的相关知识,有助于人们更加深入地理解语言的本质和使用规律,提高沟通效果,促进跨文化交流。

在视听语言中引入符号学观点的意义

在视听语言中引入符号学观点的意义

在视听语言中引入符号学观点的意义重要意义:
1. 帮助学生理解视听语言的本质。

视听语言作为一种符号系统,其本质是使用图像和声音等符号来表达意义和传达信息。

引入符号学观点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这一本质,理解视听语言符号与意义之间的对应关系。

2. 促进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符号学观点可以引导学生去思考视听语言背后的意图和影响,理解其中的意识形态因素,培养对视听语言的批判性分析能力。

这有助于学生成为更加独立和主动的观察者和思考者。

3.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当学生理解视听语言的符号机制后,可以在创作中更加自由地运用和组合不同的视听符号,表达自己的思想和创意。

这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4. 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

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视听语言所使用的符号体系和表达方式存在差异。

引入符号学观点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这些差异,理解不同文化下的视听语言,这有助于在跨文化交际中减少误解,达到更好的交流效果。

5. 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符号学理论可以设计更加系统和富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建立更加完整和准确的视听语言理解体系。

这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视听语言教材的作用,提高教学效果。

符号学原理与推演读后感

符号学原理与推演读后感

符号学原理与推演读后感这本书刚拿到手的时候,我心里直犯嘀咕,“符号学”,听着就特别高深莫测,感觉像是那种只有超级学霸才能搞得懂的东西。

不过呢,一翻开书,就像是打开了一个充满新奇小玩意儿的魔法盒子。

书里讲的符号学原理,就像是在揭示我们日常生活里隐藏的密码。

比如说,我们平常看到的那些广告啊,这里面就有超级多的符号学奥秘。

那些花花绿绿的海报,上面的图案、文字、颜色,全都是符号呢。

像红色在很多广告里就代表着热情、活力,商家用这个颜色,就是想让我们看到这个颜色就觉得他们的产品充满活力。

这就好像是商家在跟我们玩一个小小的心理游戏,用这些符号来悄悄影响我们的想法。

这可真是太有意思啦,感觉自己以前看广告就是在傻看,完全没发现背后这么多的弯弯绕绕。

再说说这个符号的表意,真是复杂又奇妙。

一个小小的符号,它可能有好几种意思呢。

就像我们平时用的表情符号, 这个笑脸,有时候就是单纯表示开心,可有时候呢,可能是一种有点小得意,或者是在缓和气氛的意思。

这就和书里说的符号的多义性很像啦。

而且呀,不同的人对同一个符号的理解可能还不一样呢。

就像我觉得某个表情包特别搞笑,但是我爸妈可能就完全不理解,还觉得莫名其妙。

这就说明符号的意义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会根据使用者和接收者的不同而变化。

书里对符号学原理的推演部分,就像是一场超级酷炫的思维大冒险。

它把那些原理应用到各种各样的领域,从文化到艺术,从语言到社会现象。

我就感觉自己像是跟着作者在各个不同的世界里穿梭。

在文化领域里,各个民族的文化符号那是千差万别。

我们中国的龙,那是吉祥、威严的象征,可是在西方的一些文化里,龙可能就代表着邪恶。

这就体现了符号在不同文化语境下的巨大差异。

这也让我明白了,我们在跨文化交流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些符号的不同含义,不然可能就会闹大笑话啦。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也有好多时候是迷迷糊糊的。

那些特别专业的术语,什么能指、所指之类的,就像一群调皮的小精灵,在我脑袋里转来转去,让我晕头转向。

符号学及其在语言学上的重要意义

符号学及其在语言学上的重要意义

符号学及其在语言学上的重要意义符号学及其在语言学上的重要意义来源:英语毕业论文 /doc/391072457.html/语言无疑是迄今为止人类所创造的最伟大的产物。

作为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的一种工具,无论人们怎样评价它的重要性也不为过。

但显而易见的是,语言并不是人类唯一的交流方式,甚至也不是无所不能的交流方式,人们还借助于别的手段进行交流思想和情感的活动。

语言表达的过程总是伴随着非语言的表现活动(如手势、面部表情、眼神、姿式等等),即使在我们缄口不语的时候,许多非语言的信息(红绿信号灯、交通工具的喇叭声,表示各种各样的意义的铃声、广告宣传画等等)也纷纷涌向我们。

人是各种信息的发送者和接受者,而人并不是用语言作为信息交流的唯一的工具;在大众传播媒介十分发达的当代社会,这个事实就更加显而易见了。

因此,必须建立一门新的科学,这门科学的研究范围包容了人类交流的一切方式。

这门科学就是符号学,索绪尔称它为semiology,而西皮士则称它为semiotics,研究的是符号的构成、作为一切符号结构的基础的一般规则、各种符号系统的特殊性以及符号在人类交流和思维活动中的作用。

本文将先对符号学的发展历史进行考察,然后介绍符号学的主要思想和基本概念,最后讨论符号学作为一个新的思维视角在语言学上的重要意义。

一、符号学发展的历史回顾符号活动在人类的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人们在很早以前就注意到了这一点。

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出现是19世纪以后的事,在语言学、修辞学和逻辑学的发展中,都可以找到它的早期历史。

(一)古希腊阶段“符号学”这个名称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的医学。

医生通过症状来诊断,被看作是运用符号学(Semeion)的一个实例。

斯多噶学派把符号学看成是哲学的基本组成,认为它具有与物理学和伦理学同样的重要性,并且认为逻辑学和知识论都是符号学的组成部分。

斯多噶学派认为,有一些指号(Sign)能够告诉我们有关处在观察的界限之外的事物的知识;伊壁鸠鲁派哲学家主张,虽然指号是通过经验获得它们的意义的,有些指号(诸如“原子”和“虚空”)却能够表示某些不能直接观察的东西。

从符号学看镜头语言的“能指”与“所指”

从符号学看镜头语言的“能指”与“所指”

从符号学看镜头语言的“能指”与“所指”影视艺术是视听的艺术,而镜头语言的编码并不同于日常语言的编码原则。

在日常语言系统中,我们需要通过一个约定的词来代表某个物体,而这个词是一定要通过刻意的学习才能理解和接受其语意。

但是镜头语言则不同,作为“现实的渐近线”,其可以动用人们先天的和后天积累的感知经验便可理解,无需任何学习,这就使得视听语言在跨文化传播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

本文试图从符号学的角度切入,在研究影视作品的镜头语言构建基础上,探讨其创作者是如何利用这些看似简单的符号,将其观点融入到片子之中的。

标签:符号学视听语言所指能指一、符号学基本概念释义“能指”和“所指”是符号学中的一对核心概念。

索绪尔认为“符号是一个双面实体,而‘能指’和‘所指’就像一枚钱币的两面,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符号。

”做为符号的物质表达面,“能指”是接受者与传播者之间的第一层介质。

任何符号都需要通过这样一个可见可感的介质才能进行信息传递。

而“所指”则是指构成符号的精神层面,也就是内容面。

任何符号都会通过“能指”传递出来一个高于其物质面的深层含义,也就是精神层面。

否则,发送者向接受者传达的东西就会空洞无物、没有意义或无法理解。

比如我们在观赏一部影片的时候,不仅接收的是各种活动的影像、音乐、音响,而更多的是透过这些视听语言看到它讲述了什么故事,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思想以及哲理,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心理上的满足。

那么通过镜头语言传递出来的故事、意义以及思想,就是电影中大符号系统中的“所指”部分。

如果说,“能指”是拍了什么的话,那么“所指”就是如何被拍出来的。

进一步来阐释“所指”的概念,我们日常说话声音的高低、语速的快慢、语言的节奏都隐含着我们说话时的感情、态度和价值判断。

即我们所用来传情达意的语言内容是能指,而我们使用语言的方式以及语言的引申义则构成了所指。

具体到影视艺术中,所指包含了景别、拍摄角度、光线色彩、摄影造型等等一系列的选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符号学的观点对语言符号学的深度分析作者:袁芳来源:《科教导刊》2010年第20期摘要符号学作为国际上的热点学科,其研究已经成为一种国际性热潮。

符号学理论已经逐渐成为包括当代哲学在内的多种学科领域的核心理论之一,也为语言学和符号学的结合提供了强有力的现实基础。

本文首先从历史的角度阐述了符号学的形成过程,研究领域,主要流派以及其研究成果。

在此基础上引入语言学,通过对一系列相关研究的梳理和概括,总结出语言学与符号学的相互关系及其内在联系,为语言学和符号学的结合提供理论框架,进一步阐述了在语言学与符号学的发展过程中相互影响,产生了一个新的学科体系——语言符号学,进而对语言符号学的应用加以评析。

语言符号学不仅为语言学和符号学的研究打开了新的局面,实现其全方位的完善和发展,而且为语言学向领先科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符号符号学语言学语言符号学中图分类号:H03文献标识码:A0 引言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各学科体系趋于完善,尤其是在进入新世纪之后,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的研究已经逐渐取代了单一学科的研究成为科学研究的主流方向。

与此同时边缘学科的重要性日趋显现,成为各国科学家研究的热点问题。

通过前人的研究总结,语言学(linguistic)和符号学(semiotics)这两门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

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认为,语言是一种表达概念的符号系统,语言的问题主要是符号学的问题,语言研究只有与符号学相联系才更为科学。

符号学系统是一种交流的系统,它不仅仅只包括人类的语言,还包括手势语、音乐、艺术,甚至人们所穿的衣服。

人类的语言同样也具有一种交流的功能,所以将语言同其他的一些交流系统进行比较,同符号学进行比较是很有必要的,把符号学的思想语用到语言研究之中,有利于开阔语言研究者和学习者的视野,帮助我们更好的学习。

1 前人关于符号学的观点纵观历史,我们不难发现许多学者都发表了关于符号学的文章,比如说希腊著名哲学家Plato 和Aristotle。

总之,符号学还是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

20世纪,科学家们将符号学的研究推向了高潮。

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认为语言一种符号系统,能够表达意义,任何一种符号它都是由能指(signifier)和所指(signified)组成。

语言的研究其实就是研究符号之间的关系。

同时,他还指出语言是所有符号系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语言为语言学所做出的贡献也是最多,最重要的。

他以语言符号为例,从语言的本身出发,创建了自己的符号理论学。

语言符号的所指和能指的结合决定了语言符号是任意的,语言符号是线条性的。

虽然符号学的思想首先是由索绪尔提出来的,但是在其刚刚发展之日并没有与语言学完全结合起来,也没有对符号学做更深入的研究,但是他的思想还是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学者。

与此同时,美国哲学家Peirce.C.Sander 为符号学勾勒出大体的框架。

他给符号做出了一下的定义:Something which stands to somebody for something in some respect or capacity.他认为任何符号都是representamen, the object and the interpretant之间的互动。

同时他还将符号分为三类:icon, index and symbol. Peirce认为交际的过程就是一个传送符号的过程。

比如说,人们在描述青蛙这个动物的时候,他可以通过一张画有青蛙的图片(icon),指着青蛙的这个动作(index)或者是用话语来说出青蛙(symbol)来实现。

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来,当我们在接受一个新事物或者获得一个新的知识的时候,当说话人提高的符号系统越多越复杂的时候,我们就能更好的接受一个新的事物,更多的获得知识。

在后来的研究中,Morris Charles在他的著作Foundation of the Theory of Signs中将符号分为三类,分别是:sign vehicle, a represent of a sign and an interpretant. 笔者认为这个分类与Peirce.C.Sander的分类很相似,都是强调了符号在交流中的作用。

美国语言学家Nida Eugene将符号学的理论同翻译相结合,并强调世界就是一个充满符号的世界,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最重要最频繁的活动就是理解和找到符号的意义。

2 语言作为符号系统的一部分2.1 语言符号的形式语言通常只有两种形式,口头上的和书面上的,但是对于天生聋哑人来说,他们可以通过手势语来交流。

例如我们上面提到的例子它的两种形式分别是[dg]和dog。

但是各个国家的语言符号是不相同的,另外一方面,在面对面交谈时,口头上的语言符号显得更合适。

书面形式的语言符号使书写人和读者之间产生了距离,而口头上的语言符号能够变换语音语调,停顿,重读从而达到不同的信息传递效果,因为这种语言符号是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的一种互动。

从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两种不同形式语言符号的区别就在于信息传播者和信息接收者之间是否存在着互动性。

2.2 语言学与符号学之间的范畴界定很长时间以来,语言学和符号学的范畴界定问题一直是学者和专家们争论的焦点。

总的来说,可归纳为以下三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语言学隶属于符号学;另一种观点认为语言学包含着符号学;第三种观点认为语言学和符号学之间是平行关系。

持有第二种观点的学者也占一定的数量,他们在赞成索绪尔提出的构建符号学设想的同时还对现有符号学理论做了一些补充研究。

但是关于两者之间的范畴界定问题,却存在着差异。

他们认为符号学只是语言学的一部分。

只有这样符号学才不会局限于“只是讨论信息转达的一种代码” 根据法国著名的语言学家,符号学家,文艺批评家Barthes的解释,“除人类的自然语言以外,我们至今还没有发现任何其他复杂的符号系统。

我们现在必须面对颠倒索绪尔观点的可能性,语言学不是普通符号科学的一部分,甚至不是其中的主要部分;相反,符号学是语言学的一部分”(丁尔素,2000:17)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持第二种观点的学者认为语言是进行符号学分析的唯一工具,虽然符号学建立之初可能是语言以外的其他成分,但是它始终是通过语言这一环节来经行研究,换句话来说是把语言当作分析其他类型符号的模式和途径。

但是显然这种观点具有它自己的局限性,因为非语言符号对语言符号的依赖并不等于语言学应该包含着符号学。

第三中观点认为语言学和符号学之间是一种独立的关系。

法国著名符号学家P.Guiraud在他的《符号学》一书中阐明了自己的观点:符号学是研究符号系统的科学:各种语言、代码、信号组合等等。

根据这一定义,语言是符号学的一部分。

然而,人们一般都承认语言具有某种特殊和独立的地位,这使得我们能够将符号学定义为对非语言符号系统的研究。

(P.Guiraud, 1975:1)一些学者还是倾向于将两者放在一起研究,认为两者还是有一定的联系。

所以并不能将它们看做是互不相干,因为他们也有“交叉点”。

3 语言符号的两个重要的特性3.1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任意性是语言的核心特征,指符号的形式或者声音与意义之间没有理据或逻辑关系。

我国语言学家胡壮麟在北京大学学报上面发表了一篇《关于语言相似性和任意性之争的反思》文中指出:任意论者所谈的符号是语言符号,而象似论者所谈的符号具有包括语言符号在内的元符号性质,就语言而言,前者着重语音和口述语言,后者还兼及文字和书面语言,就象似性而言,前者承认为数较少的高度的拟声性,后者扩展至拟象性、隐喻和有理据性。

(胡壮麟,2009)从以上的分析我们一方面得出所谓的象似性,其所谈的问题与索绪尔的观点不是一个维度的问题。

索绪尔论述的是语言符号的本质,是构成语言符号的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关系问题。

另一方面可以看出任意性是有不同程度的(matter of degree)3.2 能指的线性特征线性特征十分明显,但是它经常被语言学家们所忽视,它无疑是最基本的。

索绪尔将它表述为:The signifier, being auditory, is unfolded solely in time from which it gets th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 (1) it represents a span, and (2) the span is measurable in a single dimension, it is a line. (Saussure,1986)视觉能指能同时提供多为类组,相比之下,听觉能指可自由支配的只有时间上的一条线。

这些要素是一个接一个得呈现,并形成一个链条。

用文字表示出来后,这一特征就更显而易见了,书写符号的空间线性代替了时间的连续性。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SHE + CAN + GO (in language, coming one after another)4 结语语言符号学是一门交叉学科,是研究语言符号以及用符号学的思想观点来研究语言学问题的学科。

从上述观点来看,符号学的出现和发展与社会、文化息息相关,也是世界文化融合的必然结果。

现代语言学是符号学获得理论构架和研究方法的主要依据,也正是相关研究使符号学借助于叙述主体的陈述来掌握意义成为可能。

同时,语言学、逻辑学、翻译理论和文学研究都对符号学程度不同地有所借鉴。

语言符号学不仅为语言学和符号学的研究打开了新的局面,实现其全方位的完善和发展,而且为语言学向领先科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1]Halliday,M.A.K. Language as a Social Semiotic[M] .London: Edward Aenold,1978 :32.[2]Daniel, Chandler. Semiotics for Beginner .[3]Dinda, L.Gorlee. Semiotics and The Problem of Translation: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Semiotics of Charles S. Pierce Amsterdam: Editions Rodopi,1994.[4]杜琳.语言功能的符号学理据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7(7).[5]付甜甜,童晓云.论任意性与象似性在语言符号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7).[6]胡壮麟.对语言象似性和任意性之争的反思[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