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 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短文两篇:小雨点、雨后 教学设计(湘教版三年级下册)

短文两篇:小雨点、雨后 教学设计(湘教版三年级下册)

短文两篇:小雨点、雨后教学设计(湘教版三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认识“遮、淅”抖、溅、逐、谐、斑、斓;辨析多音字“没”。

2.有感情地朗读《小雨点》、《雨后》,摘抄自己喜欢的语句。

3.学习写拟人句。

4.学习短文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认识生字。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写拟人句。

难点:学习短文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批注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平时注意观察过下雨吗?谁能说一说下雨过程中和雨后的情景。

2.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描写雨中和雨后景象的。

在这节课,我们着重学习描写雨中景象的短文《小雨点》。

(板书课题)二、明确学习目标。

1.认识“遮、淅”抖、溅、逐、谐、斑、斓;辨析多音字“没”。

2.有感情地朗读《小雨点》、《雨后》,摘抄自己喜欢的语句。

3.学习写拟人句。

4.学习短文的写作方法。

二、学生自主学习课文《小雨点》。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文中带有注音的生字,再把句子读通顺。

2.同桌互读课文,互相检查,纠正字音读错的字或读破句的地方。

3.结合学习目标自主理解课文内容。

4.摘抄自己喜欢的词语。

5、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

三、合作探究,理解课文。

重点探究课文的写作方法。

四、展示交流。

1.小组内展示自学成果。

2.全班展示探究成果。

五、疑难点拨。

1.多媒体显示第一幅插图,看看图上有哪些内容?(一个小男孩正站在窗前望着窗外的雨点发呆,树枝随风摆动,数不清的小雨点随风飘洒)2.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图中展现的是什么季节的雨?然后说说生活中遇到这样的雨是怎样的?3.朗读感悟,欣赏体验(1)学生齐读第1自然段,说说下雨前大自然是什么样的?(乌云突起,遮住了天空,淹没了太阳,明朗的天空变得阴沉起来)(2)比较句子。

(多媒体出示)蓝蓝的天空,被飞来的乌云遮住了。

蓝蓝的天空,忽然被飞来的乌云遮住了。

1)指名读这两句话。

2)说说这两句有什么不同。

(第二句比第一句多了“忽然”一词,表明乌云来得又快又急)3)再读这两句话,读出第二句强调的地方。

雨后教学设计范文

雨后教学设计范文

雨后教学设计范文引言细雨纷纷,湿透了空气,灌溉了大地,为这个炎热的夏天带来了一份凉爽和宁静。

在这样的天气里,我们一起探讨一下:如果遇上雨天,怎样的教学设计才是最好的呢?一、理性思考,合理调整在雨天教学中,教师应该理性思考,切实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

预知天气预报,教师应当提前调整教学计划,适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目标。

尽量减少学生在雨中的出行,在课堂安排活动,避免将学生带出教室,尽量采取课内活动,提高学生的课堂效率。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形成合力在雨天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让学生体验多彩多姿的雨天世界,让雨天成为教学的一个亮点。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有关雨天的音乐、图片、视频等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

三、创设虚拟环境,拓展视野在雨天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一种虚拟环境,引导学生在虚拟环境中探索,开阔视野,增加学生的知识。

例如,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让学生在课堂上模拟雨天环境,让学生感受雨水滴在脸上的感觉,让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下学习国外的雨天文化、雨天旅游计划等内容。

四、互动交流,促进合作在雨天教学中,教师应当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互动交流中互相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配合。

例如,利用教学游戏,让学生组成小组,在游戏中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让学生通过游戏学习知识,从而加深学生的理解,促进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合作精神。

五、注重心理教育,提高情商在雨天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学生的心理教育,提高学生的情商。

例如,利用课堂讲座,向学生讲解雨天的知识、文化和旅游,让学生感受到一种心灵之旅,增加学生的阅历和情感韵味。

结语在雨天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理性思考,合理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利用多媒体技术,形成合力,创设虚拟环境,拓展视野,互动交流,促进合作,注重心理教育,提高情商。

只有这样,才能让雨天教学既安全又有趣,既有效又有意义,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成长,不断进步。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雨后》教学设计六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雨后》教学设计六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雨后》教学设计六一、教学目标1.能够初步理解《雨后》这首诗歌的内容,感受到雨后的清新和自然之美。

2.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雨后的景象,并能用适当的语言表达对雨后的感受。

3.能够通过朗读诵读课本中的诗歌和听老师朗读的方式,提高身体语言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雨后》这首诗歌的内容和情感–掌握如何用合适的语言表达感受–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朗读能力2.教学难点:–如何用语言表述自己对雨后的感受–如何让学生通过阅读诗歌和朗读提高语言和身体表达能力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教师在黑板上写下“雨”,引导学生谈谈自己遇到雨天的场景。

(学生在谈论时,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出学生说的内容。

2.学生和教师一起体验下课文讲述的雨后景象,例如:“我们来小桥下听雨声,一滴一滴点进小溪;雨水淋湿黄叶,绿叶色泽更鲜艳……”教师利用课本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

阅读诗歌1.开始阅读诗歌,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读诗歌,随着读诗歌,教师可以充分挖掘生动形象的语言,帮助学生理解和感受雨后的景象。

2.让学生在小组中谈论自己的感受,并讨论哪些词语或语句让自己感受更深。

轻松朗读1.让学生脱发鞋移动凳子打造诗人的姿势,通过模仿身体语言和音节节奏来达到朗读的效果,幸运的童鞋当选课文主朗读人,大声朗读整个课文。

2.教师反馈无压力、利用身体语言来帮助朗读的效果更好、走进故事等表现技巧。

操作文本1.学生独立将《雨后》这首诗歌的表现意境落实到纸上。

每位学生独立画出学习中觉得最感动的场景,轻松地练习描摹。

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把自己画的内容进行回顾和批判,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正。

2.教学:“雨后”,例如:“觉醒后的小草在微风中摇曳,带着雨露上朝”,让学生自己表达对这个场景的感受,尝试用合适的语言诠释出个人的感受。

四、教学评价本节课教学用到了多种方法——听、读、表达、体验、绘画、回顾等,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朗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年级教案《雨后》教学设计

三年级教案《雨后》教学设计

三年级教案《雨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雨后》的基本内容,掌握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感悟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雨后景象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正确书写。

2. 诗歌意境的理解。

教学准备:1. 课文《雨后》的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外的雨后景象,询问学生对雨后的感受。

2.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见过的最美的雨后景象。

二、学习课文(15分钟)1. 朗读课文《雨后》,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 讲解生字词,让学生跟读,并解释词语的含义。

3.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解释雨后的景象。

三、讨论与思考(10分钟)1. 让学生分组讨论,思考课文中表现了哪些雨后的景象。

2. 邀请各组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

四、作业布置(5分钟)1.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的雨后景象,并用诗歌的形式表达出来。

五、总结(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2. 强调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用法。

六、课堂活动(10分钟)1. 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一个雨后的场景。

2. 每个小组选择代表,进行场景展示,并简要解释其设计理念。

七、写作练习(15分钟)1. 让学生根据自己对雨后景象的观察和感受,写一首小诗。

2. 引导学生注意诗歌的韵律和节奏,鼓励他们发挥创意。

八、课堂分享(10分钟)1.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写的诗歌,让其他学生欣赏和评论。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给予肯定和建议。

九、家庭作业(5分钟)1. 让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找寻更多关于雨后景象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2. 鼓励学生与家长一起讨论,写下他们的观察和感受。

《雨后》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雨后》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雨后》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本文是关于《雨后》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实际导入新课。

1、师:在炎热的夏天,大家都酷热难耐,忽然乌云密布,雷声大作,下起了大雨。

一场大雨过后,太阳又露出了笑脸,嫩绿的树梢闪着金光,花儿们经过雨露的滋润更加美丽,刚才还在躲雨的人们走了出来。

孩子们,如果这时你也和你的小伙伴走了出来,你们会到哪儿去?想做些什么呢?2、师:谁能用一句话来说说自己雨后玩水的感受?看看这些孩子是怎样玩的,他们玩得多开心呀!(课件展示)3、揭题。

师:也是在一次大雨过后,著名作家冰心奶奶看到一群孩子尽情地玩耍,觉得非常有趣,就把孩子们玩耍的情景写成了一首诗,题目叫《雨后》。

(课件出示,并板书)齐读课题两遍。

师:说不定,诗里所写的就有你们的影子哦,大家想不想听听课文呢?二、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录音朗读课文。

请同学们认真听,听的时候,注意生字的读音。

她读得美吗?同学们想不想也读得这样美?要想读得这样美,就得先认识课文里的生字。

2、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小朋友们,老师昨天布置了预习,要求大家把黑色的生字用圆圈圈起来,都圈好了吗?同桌的同学互相检查一下。

现在我们就来拼一拼这些生字,注意读准平舌翘舌。

(自由拼读)(2)交流识字成果。

认读生字(出示课件)。

全班齐读生字词(要求会认的),要求读准字音。

孩子们真聪明,学得真快!同学们还想不想认识其他生字朋友呢?(3)翻到课后的描描写写。

昨天布置预习时还要求大家把音节写在旁边。

不知有没有写好?同桌再检查。

拼读(自由拼读,全班拼读)。

读得真准!我们要怎样来记住它们的样子呢?同桌同学互相讨论一下。

看看哪些孩子的方法最多、最容易记。

(3)反馈。

(相机出示生字课件)(4)齐读生字词。

(5)检测:看音节写词语。

三、品读课文,深入感悟。

小朋友们,刚才我们认识的新朋友都在课文里,现在翻开课文,看你还认识他们吗?1、先默读全文,划出你所喜欢的那一节诗歌,大声朗读出来。

二年级下语文教学设计雨后_北京课改版

二年级下语文教学设计雨后_北京课改版

二年级下语文教学设计雨后_北京课改版教材分析:《雨后》是一篇反映孩提生活,富有童趣的诗歌。

诗中运用极其细腻的笔触,描画了一对小兄妹雨后踩水嬉戏的有味情形,准确而又传神地刻画了兄妹俩不同的个性特点及喜雨爱水的心理特点。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8个生字,会认9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兴”,明白得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技能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情感目标: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受雨后小孩们的欢乐。

教学重点:识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能够按照老师的要求自主学习,朗读、认字,读出愉悦的心情。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本课9个生字,学会8个生字,明白得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课文要紧内容。

教学重难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正确书写“绿、洋、样”三个生字。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刚刚与春小姐辞别,夏姐姐就悄悄地向我们走来。

你瞧,刚才依旧晴空万里,一转眼,天空下起了一场暴雨。

雨过天晴,空气中充满着阵阵清新,嫩绿的树梢闪着金光,我们迫不及待地冲出了家门,现在此刻你会做些什么呢?谈谈自己的趣事,和自己喜爱做的事,由此引入课文。

2.大伙儿都曾有过玩水的欢乐,闻名作家冰心奶奶把小朋友玩水的轻巧情形写成了一首诗,说不定,诗中还有我们的影子呢!大伙儿想不想读一读呀?(板书:13雨后)二、初读课文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词:(1)出示生字词(不带拼音):树梢赤脚用劲妹妹糟糕发射兴奋短粗辫子咬着嘴唇(2)自由读,遇到可不能读的到课文里去找。

(3)指名分行带读,相机板书易错字的读音,如:使(shǐ)劲(jìn) 兴(xīng)奋(fèn)(4)读给同桌听(5)同桌互相交流,你差不多明白了哪个词语的意思。

教师相机点拨。

(6)开火车读、齐读词语。

3.把词语带入课文中去读,把句子读通、读顺。

西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雨后

西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雨后

西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雨后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雨后》,让学生感受雨后的自然景象,感悟雷雨的力量,感受天空万物的生机,培养学生细心观察、感知、感悟的能力;能朗读课文,理解文意,口头表达并书写主要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描述、解释等方式提高学生思维的抽象性、概括性和发散性,协助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语文兴趣。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感受课文中所描述的美好自然景象,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爱护生态的意识,增强学生的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的感受。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口头表达与书写主要内容,感悟雨后的美好景象,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习惯;难点:通过描述、解释等方式提高学生思维的抽象性、概括性和发散性,协助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一、预习导入(5分钟)1.呈现“雨后”的图片,激发学生对“雨后”的联想和预测。

2.让学生回忆上一节课学过的《清明》,比较“清明”和“雨后”的不同感受,从而引出本节课的话题。

二、阅读理解(30分钟)1.仿照现代诗形式给孩子们播放《雨后》的读音,让孩子们先独立阅读课文,留下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第一遍师生一遍轮流朗读,帮助学生把握课文的韵律和语气。

2.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提问“雨后”中出现的自然现象有哪些?让同学们很快说出雨后出现的自然景象,如朵朵茶色的蘑菇伞、娇艳的花蕊、绿油油的草地等。

3.找同学复述刚才所说的自然现象,让学生在回顾中进一步吸收,并与同学一起探讨发现,归纳总结,形成全景感知。

4.引导学生体味节选词语的真实性,以及语言运用的生动形象。

同时带领学生联想自己所熟悉的场景,让学生加以发挥,想象自己的经历,充分发挥自身的生活经验和想象力。

三、口语表达(10分钟)1.选两位同学读课文,同时要求他们边读边把自己想到的画面呈现出来。

让其他的学生感受到音乐和语言的和谐度。

2.随后让学生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雨后的情景,在儿童的语言中发现美好的图景,提高他们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雨后》教案设计

《雨后》教案设计

《雨后》教案设计一. 教学目标1.理解和解读诗歌《雨后》。

2.掌握诗歌朗诵技巧。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想象力。

4.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 教学内容1.诗歌欣赏:《雨后》。

2.课堂朗诵:学生朗诵《雨后》。

3.诗歌赏析和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诗歌赏析和讨论。

三. 教学准备1.诗歌《雨后》印刷件。

2.PPT演示文稿。

3.录音设备。

四. 教学步骤步骤1:诗歌欣赏1.老师首先介绍《雨后》这首诗歌的背景和作者,引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2.老师朗读诗歌《雨后》,让学生聆听,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意境。

3.老师要求学生默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

步骤2:课堂朗诵1.学生分组,每组选取一名代表进行班级课堂朗诵。

2.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选择适当的朗诵方式和表达方式。

3.每组学生进行朗诵,其他组员进行评价和点评。

步骤3:诗歌赏析和讨论1.学生分组,每组选取一名组长,其他组员作为辅助。

2.组长带领组员一起进行诗歌赏析和讨论:解读诗歌的意义、感受和作者的用词技巧。

3.组长记录组员的意见和发言,并整理成文。

步骤4:诗歌分享和展示1.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向全班分享和展示他们的诗歌赏析和讨论成果。

2.学生可以选择朗诵诗歌、讲解诗歌的意义或展示自己的创作等形式。

3.全班学生进行观摩和评论。

五. 教学评价1.通过学生的朗诵表现、课堂讨论和分享展示等方式进行评价。

2.评价学生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六. 拓展延伸1.邀请文学爱好者或诗人到班级进行讲座或指导课程。

2.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的诗歌朗诵比赛或诗歌创作活动。

七. 总结反思通过本次诗歌教学活动,《雨后》这首诗歌得到了深入的理解和欣赏。

学生通过朗读、赏析和讨论,不仅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还培养了审美情趣和想象力。

同时,学生也通过诗歌欣赏活动感受到了文学的魅力和表达之美。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继续推广诗歌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雨后——席慕容教学设计及理论分析

雨后——席慕容教学设计及理论分析

《雨后》教学设计怀远县徐湾低级中学金伟伟教学目标:1.培育学生在朗诵中品味诗歌语言,感受诗歌形象的能力2.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梳理线索,置身诗境,赏析本诗含蓄、隽永、景情理浑然天成的诗情画意3.仿写训练,训练学生学习诗歌意象递进式组合写作方式,培育学生创新思维能力重难点:体味诗歌意境,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教学方式:1.朗诵法。

2.教师指导,学生探讨。

教学进程:一、导入新课1.检查预习:让学生展示预习功效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2.朗诵欣赏一读:读准字音、节拍扫除文字障碍,师范读,学生自由读。

二读:读懂意思小组读后归纳,交流,展示二、熟读成诵,感受景物之美三读:熟读成诵,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梳理思路,描画诗歌显现的画面,感受景物之美。

三、朗诵鉴赏,品情感之美四读:读出感悟,展示想象。

学生谈自己对诗中诗人形象的熟悉,师生及时评价。

五读:品味感悟联系自己的人生经历,谈自己的感悟。

四、朗诵品味,悟哲理之美引导学生领悟生命的进程意义,存在的价值等,诗中包含的哲理。

五、课堂小结:这是一首朦胧诗,明为写自然界中的“雨后”,实际是写人的心灵经受生活洗礼,加倍干净,人生无坦途,没有一帆风顺的人生,在生命探访的旅程中,咱们不免经历坎坎,挫折和悲酸。

但咱们要勇于迎接暴风雨的洗礼,要有经受挫折的勇气,只有这样“心灵”才会更为“干净”。

《雨后》教学模式的理论分析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初中学生正值诗意的年龄,因此教会他们读点、写点现代诗,有着强烈的针对性和现实的必要性等意义。

我以为诗歌的教学,最能培育孩子们的创造能力,最能展现他们生命的原貌,最能让他们体验诗歌语言意境的美感,最能帮忙他们成立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所以教授席慕蓉的现代诗《雨后》,对我来讲,实在是一件激动不已的事情,因为恍如看到知音——终有专家同仁关注于此了!于是,放手让孩子们尽情地读诗,课堂里如久旱迎来了甘雨!师生终于可以暂时逃避到精神王国,不用报记那些为了应付考试而该死的笔记了。

《雨后》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

《雨后》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

( ) 读字 词 二 认
1谁 愿 意 当 小 老 师 领 着 大 家 来 .
复 习 以上 词 语 ( 名读 、 读 、 的 广场 上 和 小 朋友 们 尽 情 地踩 水 , 指 抽
读读 这些 词语 ? ( 绿 、 跤 、 傲 、 齐 读 ) 嫩 摔 骄
你 的心 情是 ( 兴 ) 的这 份 高兴 , 高 你 样 , 请 同学们 一边想 象 , 边 把 就 一
男 女生读 )
三 、 指 导 学 生 感 受 快 乐 并 有 感
情 地 朗 读 课 文
同 桌 间 分 小 节 读 课 文 ,做 到 正 确 、 利 , 读 边 想 整 首 小 诗 给 你 带 流 边 来 了怎 样 的 感 受 ? 学 生 回 答 ( 书 : 乐 ) 板 快 。 从 课 文 的 哪 些 语 句 中 ,你 感 受
了这种 快乐 ? 学生 小声地 读课 文 , 请
边 读 边 画 出相 关 内 容 。
后 ) 读 课题 。 齐
二 、 查 识 字 、 书 情 况 检 读
出示 :唇 ” “ 儿 ” 它 们” 课 “ 和
找 到 后 在 小 组 内 进 行 交 流 。 师 (
检 查 。
( ) 一 小 节 的第 二 句 话 。 ( 1第 抓 问 : 什 么像 神 仙 就 很 快 乐 呢 ? 为 ( 忧 无 虑 、 由 自在 ) 这 样 美 丽 无 自 在
( 自学 , 巡 视 指 导 ) 桌 间 互 相 儿 话 音 人 物 形 象 就 更 可 爱 了 !再 找 住 了 “ 仙 ” “ 乐 ” 个 词 ) 生 师 同 神 和 快 两
《 夜喜 雨》清 明 》 古诗 。 ) 春 《 等
师 : 们 真 棒 , 师 从 你 们 的 背 你 老 诵 当 中感 受 到 了 雨 带 给 大 地 的变 化 , 佛 也 闻到 了 雨 后 清 新 的 空 气 。 仿

《在天晴了的时候》教学设计

《在天晴了的时候》教学设计

《在天晴了的时候》教学设计《在天晴了的时候》教学设计《在天晴了的时候》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认识“炫、垢”等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3.通过学习课文,激发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试着用诗的形式,写写自己看到过的雨后天晴的景象。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出示雨后景色的图片,学生欣赏。

2.同学们,看了这些图片后,你有什么感受?3.你在雨过天晴后,最想做的是什么?4.诗人戴望舒以“在天晴了的时候”为题,写下了一首优美的小诗。

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诗中,感受一下雨后的清新与美丽。

二、初读诗歌,检查预习。

1.了解作者。

戴望舒(1905—1950),现代诗人,代表作有《雨巷》,并因此作被称为“雨巷诗人”。

2.读诗歌,找出诗中遇到的不理解的词句,做上记号。

同学互相帮助,可以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解决不理解的词句。

3.同桌互读。

三、再读诗歌,理解内容。

1.自由朗读诗歌,找出诗中描写的景物。

(泥路、小草、小白菊、凤蝶儿等。

)2.泥路、小草、小白菊、凤蝶儿是什么样子的?请用文中的词语来说说。

(凉爽又温柔)的泥路(洗净了尘垢、炫耀着新绿)的小草(不再胆怯)的小白菊(自在闲游)的凤蝶儿3.这首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清新的雨过天晴图,泥路、小草、小白菊,还有凤蝶儿,这一切都是多么美好的景物啊!默读诗歌,想一想:你最喜欢哪一样景物?为什么?(1)泥路:凉爽又温柔。

走在这样凉爽又温柔的泥路上,呼吸着野外的新鲜空气,你想说些什么呢?指导朗读:注意读出事物的特点。

(2)小草:洗净了尘垢、炫耀着新绿。

小草没有了往日的尘垢,炫耀着清新的绿色,看起来是那样的生机勃勃,听一听,小草在说些什么呢?指导朗读:想象小草炫耀新绿的样子。

(3)小白菊:不再胆怯。

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试试寒,试试暖,然后一瓣瓣地绽透。

指导朗读:想象小白菊慢慢绽放的样子。

(4)凤蝶儿:自在闲游。

指导朗读:想象凤蝶儿自在闲游的样子。

语文S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雨后》教学设计

语文S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雨后》教学设计

语文(S)教学设计教课板材:语文(S)二年级下册文:9 雨后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这是一篇由现代著名女作家冰心写的儿童诗歌,表现了雨后儿童们欢愉的心情。

新课程标准力求把课堂变成学生自主、讨论、探究的场所,让学生对生活中的人或事能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把课堂教学引向生活的天地,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本课教学设计上以读为本贯穿全课。

要求读的正确、流利、有感情,并将说话训练、理解与想象穿插其中。

环环紧扣、层层递进,达到能读、会读和读好的目的。

教学目标:1.认识“赤、溅、妹、滑、跤、淋、裤、糟、糕、辫、唇、裙、摔、痛”14个生字,会写“赤、仙、拍、洋、妹、神、脚、哥” 8个字及以下词语:赤脚、神仙、海洋、妹妹、哥哥。

2.认识课文中的部分生字,体会夏天雨后游玩嬉戏的欢快心情。

3.鼓励同学们由熟练朗诵到试着背诵,积累语言。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1教学难点:能够按照老师的要求自主学习,读出愉悦的心情。

课前准备:1. 生字词卡片。

2. 儿歌《水花花、泥花花》歌曲。

3. 多媒体课件(夏天雷雨前后的场面,并配有刮风、下雨、打雷的声音。

)4. 幻灯片(单个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书写;文中相关的句子)教学过程:23(二)书写时你想提醒小朋友注意什么?(展示课件第5 屏)边说边出示相应的田字格生字。

(三)师生书空交流笔顺。

(四)在书上描红。

(五)在本子上练写。

(六)同桌互评。

教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唤起学生的注意力,增强他们主动识写生字的能力。

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一)抽读生字卡片。

(二)抽读词语卡片。

二、朗读感悟,走进文本(一)流利朗读1. 自由读。

(老师可相机评价)2. 合作读,互相读读比比。

(标准是是否熟练,声音是否大)3. 比赛读,请人代替老师和大家比赛读。

4. 师生接龙读。

5. 过渡:咱们一起读了,老师真快乐,大家快乐吗?请大家闭上眼睛,听听歌里的小朋友快乐吗?(展示课件第六屏)(二)感情朗读1. 学生自由读第一小节。

新部编人教四年级下语文12《在天晴了的时候》优质公开课教案

新部编人教四年级下语文12《在天晴了的时候》优质公开课教案

新部编人教四年级下语文12《在天晴了的时候》优质公开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在天晴了的时候》这篇课文是一篇描绘雨后景象的诗歌,通过形象的描绘,展现了雨后的美丽和生机。

课文语言优美,富有节奏感,适合四年级学生朗读和体会。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雨后景象的美,以及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诗歌的节奏和韵律有一定的感知。

但是,对于雨后景象的描绘和诗歌意境的理解还需要通过具体的引导和启发。

此外,学生对于语言的表达和审美能力的培养还需要通过实际的操作和实践来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雨后的景象。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雨后景象的美丽,培养对自然美的热爱和欣赏。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雨后的景象。

2.难点:学生能够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兴趣;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和体验;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文本和相关的教学资料。

2.多媒体教学设备。

3.教学卡片和图片。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雨后的景象图片,引导学生回忆和描述雨后的景象,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的韵律和节奏。

然后,教师通过讲解和提问,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理解雨后的景象。

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通过讨论,表达自己对雨后景象的感受,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巩固(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和回答,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巩固所学知识。

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和创造,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见过的最美的景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雨后》教学反思与分析

《雨后》教学反思与分析

Title: 《雨后》教学反思与分析介绍本文是对在教学过程中使用《雨后》这一素材的教学反思与分析。

《雨后》是一首经典的歌曲,也是一种常用的教学素材,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情感共鸣。

通过对教学过程中使用《雨后》的效果进行反思与分析,可以总结出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技巧,以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教学目标在使用《雨后》这一教学素材进行教学时,需要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通过本次教学,旨在达成以下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欣赏《雨后》这首歌曲,培养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2.帮助学生理解歌曲中表达的情感,培养他们的情感认知和表达能力;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集体合唱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4.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他们的音乐学习动力。

教学准备在准备教学过程中使用《雨后》这一素材时,需要做以下准备:1.准备音乐播放设备和音乐资源,确保能够顺利播放《雨后》这一歌曲;2.了解《雨后》这首歌曲的背景和创作意图,以便能够更好地进行教学介绍和分析;3.准备歌曲歌词的复印件或电子版,以供学生参考和跟唱;4.设计与歌曲相关的课堂活动和讨论问题,以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互动。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在引入歌曲之前,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你们喜欢听音乐吗?最近有没有听到过一首特别好听的歌曲?”接着,可以播放《雨后》的前奏部分,让学生聆听,并记录下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Step 2:分析歌曲在让学生熟悉歌曲之前,可以先对歌曲进行简要的分析,包括歌曲的曲调、歌词的意义等等。

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情感表达和主题。

Step 3:学唱歌曲在学习唱歌部分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整体教唱或分部教唱的方式。

首先播放歌曲的原唱版本,让学生跟随原唱部分进行唱歌练习。

然后,可以将歌曲分为不同的部分,让学生分组合唱。

Step 4:情感互动通过歌曲《雨后》中表达的情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互动。

可以提问学生:“你们在听歌曲的过程中,有没有触发一些情感或回忆?”或者是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对歌曲情感的理解和感受。

雨后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雨后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雨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体会夏天雨后游玩嬉戏的欢快心情。

3、鼓励同学们由熟练朗诵到试着背诵,积累语言。

二、教学重点、难点: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诗歌优美的旋律中体会小主人公复杂的心理活动。

三、教学准备:字卡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上节课我们读了《雨后》这首诗,学习了生字,初步感受了孩子们玩水嬉戏的情景。

今天让我们再次去体会其中的快乐吧!(读课题)2、首先回顾一下这些词语:(树梢赤脚使劲糟糕兴奋妹妹发射短粗咬着水花儿唇儿裙儿)过渡:今天老师要把你们带到雨后的广场上去玩一玩,请大家闭上眼,随着老师的朗读静静地去想象: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景象?(师读第一节)(二)学习第一节:1、雨后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能把你看到的绘声绘色地读出来吗?2、要是你在这里最想干什么呢?理解:“神仙”是怎样的快乐呀?(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指名快乐地读一读。

3、雨后的广场正是孩子们玩乐的好场所,孩子们在这里尽情地快乐。

让我们齐读第一节。

过渡:在这一群快乐得像像神仙似的孩子们中间,有两个玩得特别起劲的,他们是——小哥哥和小妹妹。

让我们先来看看小哥哥是怎么玩的吧!(三)学习第二、三节:1、指名读2、3节:这两节都是写小哥哥的,他是怎么玩水的?你使劲地踩踩水,什么感觉?2、“使劲”可以换成什么词?(用劲、带劲、起劲)(分组读这两句)3、小哥哥玩得这么开心,可也没忘了身后的小妹妹。

(指名读3、4行):你高声地喊是什么意思?你说得真亲切看出了你对妹妹的关心;你这么急促地喊是为了怕妹妹摔倒吗?这是个多么关心妹妹的小哥哥呀!4、他竭尽全力地踩水,也许是用力太大,身体不稳,所以刚招呼妹妹别滑倒,自己就滑了一跤,有趣吗?自己读读吧。

5、摔倒后的小哥哥是怎么表现的呢?(指名读第三节)有疑问吗?(理解“糟糕”、“兴奋”、“骄傲”的矛盾心理)能这样痛快地玩水,哪怕是摔一跤,也觉得是快乐的。

《雨后》教案范文

《雨后》教案范文

《雨后》教案范文课程目标:1.了解并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雨后》故事;2.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探索精神;3.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比较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通过阅读理解《雨后》故事的主要内容;2.学生能够通过分析比较中西方文化差异,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3.学生能够通过小组讨论和演练,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阅读理解《雨后》故事;2.教学难点:通过比较中西方文化差异,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教学准备:1.多媒体设备;2.《雨后》故事的文本;3.比较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素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向学生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雨后》故事,并简要概括故事的内容;2.提问:你们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解吗?你们知道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是什么吗?二、阅读故事(10分钟)1.展示《雨后》故事的文本,让学生自主阅读;2.学生自主思考和归纳故事的主要内容;3.请学生交流和讨论他们对故事的理解。

三、比较文化差异(15分钟)1.展示比较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素材,如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等;2.小组讨论:请学生分组讨论并列举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例子;3.展示学生讨论的结果,并引导学生分析这些差异背后的文化特点。

四、小组演练(20分钟)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演练,让学生选取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例子进行表演;2.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造出有趣的表演形式;3.学生观看其他小组的表演,并进行点评和评价。

五、总结(10分钟)1.整理和梳理教学内容,回顾本节课的重点;3.鼓励学生开展更多的研究和探索,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了解。

六、作业布置(5分钟)1.给学生布置阅读和比较文化差异的作业:请学生在家自主阅读《雨后》故事,并对比较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素材进行更深入的研究;2.提醒学生及时完成作业,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区文化活动,增加对传统文化的体验和理解。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雨后》故事有了一定的了解,并能通过比较中西方文化差异,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雨后教学设计

雨后教学设计

二下十三单元《雨后》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通过学习课文,会写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学生独立识字、自由阅读,在阅读中积累语言,激发内心愉快情感。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兄妹纯洁烂漫,天真乐观的个性,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难点】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是重点。

2.能够按照老师的要求自主学习,读出愉悦的心情是难点。

三、【设计思路】《雨后》是一篇充满童真童趣的诗作。

作者冰心以极其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对小兄妹雨后踩水嬉戏的有趣图景。

诗歌源自生活,富有生活情趣。

因此,教学中,创设情境,唤起学生玩水踩水的生活体验,从而融入到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中,并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来感受兄妹俩踩水时的兴奋与快乐,体验与水共乐、与泥共舞的情趣。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五、【教学方法】讲授法、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六、【教学课时】一课时七、【教学过程】(一)欣赏儿歌导入揭题1.师:孩子们,喜欢听儿歌吗?今天,马老师也特意带来了一首好听的儿歌,名字叫《小伞花》,让我们来一起来欣赏吧!【PPT 2 】怎么样?好听吗?《小伞花》唱的是什么?对呀,放学啦,三个可爱的孩子撑着美丽的小伞花漫步在雨中,多开心啊!2.那雨后的景色是怎样的?谁来说说。

嗯,句子说得真完整。

哦,你是个感情细腻的孩子!来看一组优美的图片吧【PPT 3-22雨的印记】小雨淅淅沥沥从天而降,让美丽的人间充满了诗意。

娇嫩的小芽儿张开了臂膀,贪婪地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

花儿依旧挺立身姿,叶子也随风轻轻摇晃。

雨后,空气特别清新,瞧!一道美丽的彩虹挂在空中!池塘里水满了,明晃晃的。

碧绿的荷叶上,晶莹的水珠滚来滚去。

青蛙在大声地唱歌,蜻蜓也自由地畅想。

沾满露珠的花瓣娇美鲜艳,执着地绽放,吐露着芬芳,而那嫩绿的叶子也因雨水的冲刷显得更加明亮。

最快乐的要数戏水的孩子,他们一溜烟儿地跑出家门,冲进水的世界,尽情地玩耍起来。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17课古诗三首《饮湖上初晴雨后》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17课古诗三首《饮湖上初晴雨后》教案教学设计

古诗三首《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1教学目标1、学习《饮湖上初晴后雨》,理解古诗的内容。

2、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中所描绘的意境。

3、背诵《饮湖上初晴后雨》。

教学重点:品味诗句,背诵诗句。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情感。

教学过程一、引一引1、今天老师要带去游览西湖。

(边介绍边出示课件,带领学生领略西湖的美丽风光)西湖美吗?从你们专注的眼神,惊异的表情,老师已经感受到了。

面对西湖的山光水色,我们只感到语言的贫乏,可古时候的诗人们,却能用寥寥数语勾勒出西湖的美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最有名的一篇------《饮湖上初晴后雨》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回忆学习这首古诗的方法。

课件出示:知诗人---读诗句----解诗题----明诗意----悟诗情-----背诗篇4、那么,这节课我们利用这种学习方法,再来学习一首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

二、出示学习目标1、学习《饮湖上初晴后雨》,理解古诗的内容。

2、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中所描绘的意境。

3、背诵《饮湖上初晴后雨》。

三、自我探究,感知古诗的内容。

1、请同学们参考出示的学习方法,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跟小伙伴一起学古诗。

2、遇到有困难的地方请做好记号,还要准备派代表发言。

3、给学生充分时间自学。

四、吟诵品读,深入感悟1、知诗人:(1)请两个小组各派一名代表,汇报自己小组了解到的诗人资料。

比一比哪个组说的更详细,资料更有价值。

(2)课件出示: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

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唐宋八大家”之一。

擅长行书、楷书,能画竹和枯木怪石。

2、读诗句:(1)苏轼的这首《饮湖上初晴后雨》也是很有名的。

要读好诗,首先要把生字给读对,请两位同学来辨认这两个字:“亦”、“妆”。

把音读准,再说说自己怎么记住它的。

“亦”:yi整体认读音节,独体字,笔顺是先中间,后两边。

“妆”:后鼻音ang要读准音,左右结构,部首是“女字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雨后》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雨后》是冰心一篇反映孩提生活富有情趣的诗歌。

诗歌运用及其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对小兄妹雨后踩水嬉
戏的有趣情景,准确而又传神的刻画了兄妹俩不同的个
性特点以及喜爱水的心理特征。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诗歌,初步背诵诗歌。

2、学会本科7个生字,会识1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语,认识两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

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春夏秋冬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
老师最喜欢的季节是夏天,喜欢夏天的荷花,夏天的知了,最
喜欢的是夏天的雨,夏天的雨下的可大了,小时候只要一下雨,我就专往有水洼的地方走,赤着脚踩水玩,踩得甭提有多开心
了。

冰心奶奶也跟老师一样非常喜欢夏天,还写了一首非常美
的儿童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这首诗——《雨后》
二、品读诗歌,感悟情感
学习第一小节
1、过渡:雨可真美,雨后更是无比的快乐雨过天晴,我们来到雨
后的广场(教师有感情的朗读第一小节)孩子们请对着大屏幕
美美地、欢快地朗读一翻吧(学生自由读第一小节)感受广场
的美和欢快。

学习二三小节
2、孩子们,在雨后的广场上有一个小哥哥玩的可开心了,让我们
读读二三节诗,看看小哥哥玩的怎么样?(学生自读诗歌二三
小节)
学生回答:小哥哥玩的很高兴,玩的很快乐
叫一两个学生再读二三小节(让学生闭上眼睛感受画面),你
们都看到什么了?
学生回答:看到小哥哥很使劲地踩着水,把水花溅起很高很高
小哥哥玩的高兴的同时还没忘记关心自己的妹妹,他是怎样喊
的呢?同学们来喊出来(学生集体大声读“他喊,妹,小心,滑”)再叫几个学生带着关爱读出这句诗
师:谢谢你们让我感受到了被人关爱的快乐,同学们小妹妹就
在这里,对着我喊出来。

(妹,小心,滑)说着,小哥哥自己就滑
了一跤。

想不想看看小哥哥摔倒后的样子啊?让我们来读读第三小
节(学生自由读)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看到小哥哥满裤子是泥,却很快乐和开心
师:为什么小哥哥摔倒了还是那么兴奋呢?
生:因为他玩的很快乐。

学习第四小节
小哥哥的快乐感染了我们也感染了他的小妹妹,我们来读读看(学生自由读第四小节)
师:小妹妹和哥哥一样同样非常快乐,她和哥哥的动作一样吗?哪位同学能够把小妹妹的动作读出来。

(叫学生站起来读)谁来把
小妹妹的动作表演出来呢?
师:小妹妹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呢?
生:心里却希望自己也摔这么痛快的一跤。

师:小妹妹为什么也想摔跤呢?
生:因为她心里很快乐,她也想和哥哥一样痛痛快快的摔一跤,把自己的快乐表现出来。

三、检查背诵情况
四、作业布置:雨后你们是怎样玩的呢?你的心情又是什么样的,
我们仿照《雨后》这首诗把它写出来,下节课我们来分享一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