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诗词五首 -春望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文言文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文言文9、三峡【作者】郦道元【朝代】南北朝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子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此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此间,清荣峻茂,良多兴趣。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译文: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巅峰,完好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叠叠的绝壁峭壁,遮挡了天空和太阳。
若不是在正午子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等到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丘的时候,下行或上行的船只都被阻截了,不能够通航。
有时皇帝的命令重要急传达,这时只要清早从白帝城出发,夜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 回旋的清波。
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光景的影子。
极高的山岳上生长着好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山岳之间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确实兴趣无量。
在秋天,每到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清早,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冷清和沉静,经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连续不停,特别凄凉独到,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沉痛委宛,许久才消失。
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0、 ( 一) 酬报中书书【作者】陶弘景【朝代】南北朝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巅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沈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译文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赏赞叹的。
宏伟的山岳耸入云端,光亮的溪流清明见底。
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翠绿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经常存。
清早的薄雾将要消失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4课《诗词五首》课件 语文版
苏轼
天上的明月什么时候有的?举起酒杯我问青天。不
知月亮上,今晚是何年何月,何种情景?我想乘长风到月 宫上去看个究竟,但有担心经不住月宫上的寒冷。月下起 舞,只有冷清的影子相随,怎么比得上温暖的人间呢。
月光转移,照遍了华美的楼阁,又低低的透进雕花
的门窗里,照着不能安眠的人。月亮啊,你不应该有什么 憾事,为什么总是趁着人们离别的时候才月圆呢?人生总 有悲欢离合之事,这样的事情自古以来就难十全十美。只 希望别离后的人能各自珍重,长期珍摄,可远隔千里,共 浴月光,同赏皎月。
词一开篇接连两个发问,其一,天上的明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 有的?其二,不知月亮上,“今夕是何年”?这样的问题李白也曾 问过:“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相比之下,苏轼这 一问,问得更加痴迷。很明显,词人因思亲情切而生寂寞之感,不 由把酒问月,并想象着月宫今夕的情景;但他想到月宫的清寒,又 不免迟疑起来,于是,诗人转而安慰自己:在天上起舞,只有冷清 的影子相随,怎么比得上留在温暖的人间呢?词中隐约透露出再现 实中苦闷难谴,欲求解脱的情绪。
这里,圆与方、动与静、横与竖、大与小、高与低、 远与近、轻与重、明与暗、升与沉、景与情等多样、对立 的因素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既不杂乱,又不单调;既丰富, 又单纯;既活泼,又有秩序,造成一种和谐的美。
杜牧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京兆万年人,太和三年进 士及第。由于性情刚强、直陈利弊,得罪当权,所以不为 重用,使他有怀才不遇的感觉,于是浪迹于江湖,饮酒赋 诗以自谴。他做诗技巧甚高,文字鲜明华丽,却又充满了 对人生的感慨,在晚唐中自成一格,为了别于杜甫,世称 “小杜”。
《无题》
李商隐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人。 唐代后期,在统治集团内部党派激烈的斗争中,李在政治上受到压 抑,郁郁不得志,成了牛、李党争的牺牲品。46岁时死在荥阳。李 诗有的抒发自己政治上失意的痛苦心情,有的反映晚唐的政治生活, 有的是托古讽今的咏史之作,还有一类描写爱情生活的无题诗,最 为后代读者喜爱。这类诗中,尤以写相思、写失意的作品最为凄婉 迷离、优美动人。有《李山义诗集》。
九年级语文上册 24《诗词五首》精彩语段练习 语文版
诗词五首精彩语段练习一、读《使至塞上》完成下面练习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⑴“蓬草”在古代诗文中一般比喻什么?诗中的“征蓬”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答:⑵颈联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说说这两个字为什么用得好。
答:⑶尾联用典故流露了向往建功立业的心情。
这个典故隐含在哪两个字中?答:⑷颈联是写景名句,依据这首诗,描述一下王维看到的景色以及当时的心情。
答:⑸对这首诗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第一句交代此行的目的,第二句是说附属国直到居延(地名)以外,点明边塞的辽阔,路途的遥远。
B.三、四两句,写眼前景物,并以“蓬”“雁”自比。
从景物特征看,作者是秋天出塞的。
C.五、六两句继续写诗人在沙漠中看到的典型景物。
“长河”指黄河。
D.最后两句写诗人在边疆的萧关见到了候骑(侦察兵),得知都护正带兵在燕然前线。
参考答案:⑴“蓬草”随风飞转,古代文学中常用它比喻漂泊不定的行踪。
王维用“征蓬”自喻,流露了身不由己的感觉,他为自己受排挤离开朝廷感到十分忧愤。
⑵燕然⑶“直”和“圆”准确地描写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深切的感受。
“直”字荒凉孤独中透着挺拔雄伟,“圆”字苍茫壮阔中显现柔和温暖。
⑷“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近人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
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
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
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用一个“长”字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
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
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诗词五首古诗词原文及翻译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诗词五首古诗词原文及翻译-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诗词五首》古诗词原文及翻译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诗词五首》古诗词原文及翻译24.诗词五首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译文: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
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
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译文:金杯里装的名酒,每斗要价十千;玉盘中盛的精美菜肴,收费万钱。
胸中郁闷啊,我停杯投箸吃不下;拔剑环顾四周,我心里委实茫然。
想渡黄河,冰雪堵塞了这条大川;要登太行,莽莽的风雪早已封山。
象吕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又象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
世上行路呵多么艰难,多么艰难;眼前歧路这么多,我该向北向南?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译文:敌兵滚滚而来,犹如黑云翻卷,想要摧倒城墙;我军严待以来,阳光照耀铠甲,一片金光闪烁。
秋色里,响亮军号震天动地;黑夜间战士鲜血凝成暗紫。
红旗半卷,援军赶赴易水;夜寒霜重,鼓声郁闷低沉。
只为报答君王恩遇,手携宝剑,视死如归。
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第24课 《诗词曲五首》之《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教案)九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24.诗词五首《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教材解读】《诗词曲五首》是本册教材第六单元的最后一课。
从文体上看,本文包含诗词曲五首,品类较全;从内容上看,这些诗词曲,都以征战生活为题材,表达了爱国和爱乡的主题;从艺术风格上看,他们或叙述,或描写,或情景交融,或抒情议论相结合,手法多样,风格各异,堪称是诗、词、曲中的经典之作。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写登临北固亭的感触,重在抒情与议论。
【教学目标】1.查找资料,学习有关诗词曲的知识,了解作者及其作品的特点,并背诵这几首诗词曲。
2.反复阅读,体会诗词曲的用词,从情感、修辞、手法等不同角度进行赏析。
3.精读,深入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创造美好生活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阅读作品,把握诗词曲的特点;反复阅读作品,以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品味语言,体会诗词曲的思想感情。
难点: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创造美好生活的审美情趣。
【教法与学法】教法:1.启发法。
结合阅读和课后习题,启发学生理解诗句、诗意、诗情。
2.范读法。
通过教师范读,引导学生学会并热爱朗读诗词曲。
3.多媒体辅助法。
运用多媒体课件,呈现直观的画面或视频资料,增强诗情画意的直观性,激发学生进行阅读和思考。
学法:1.批注法。
反复阅读、多做批注,写出自己的理解与感悟,写下自己的联想和补充。
2.合作法。
小组成员共同赏析语言,把握情感,理解主旨。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文中诗词曲作者的背景资料,图片资料、问题资料、多媒体课件等。
学生:熟读课文,解决生字词,积累诗词曲中含义深刻的语句,感知其主要内容和特点。
【课时安排】1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知道下面几句诗词的作者是谁吗?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南宋·辛弃疾二、题目解析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南乡子”是词牌名。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4课《诗词五首》课件语文版
来自《点拨》
《使至塞上》:唐开元二十五年,河西节度副使崔 希逸战胜吐蕃,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前往 边塞宣慰,这首诗即是途中所写。
《泊秦淮》:南京是六朝古都,秦淮河两岸酒家 林立,是当时豪门贵族、官僚士大夫享乐游宴的场所。 唐王朝的都城虽不在南京,然而秦淮河两岸的景象一 如既往。诗人夜泊秦淮河,借眼前景,抒现实忧,写 下了这首七言绝句。
这课的五首诗词都是名家名篇,文字出神入化, 意境引人入胜.有令人震撼的场面描绘,有稍纵即逝 的感慨感悟,也有不同寻常的经历追寻,让我们继续 沿着我国古典诗词的长河漫游,领会独具风格的诗 词魅力和韵味。
24 诗词五首
古 典 诗 歌
1. 学习目标
2. 作者简介
3. 背景透视 4. 文体知识
5. 相关资料
来自《点拨》
杜牧(803—852),唐 代著名诗人。字牧之,与李 商隐并称“小李杜”。其诗 风豪放疏朗,尤善七言绝 句,其所作《阿房宫赋》开 宋代文赋的先河。著有《樊 川文集》。
来自《点拨》
李商隐(约813—约 858),唐代诗人。字义 山,号玉溪生。他的诗作 文学价值很高,其诗构思 新奇,风格独特,尤其是 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 恻,为人传诵。有《李义 山诗集》。
部分来自《点拨》
(五)名句积累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4.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5.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6.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 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自然的风格。 《诗词五首》课文朗读。
来自《点拨》
《无题》:李商隐的作品中,最为人传诵的是他 的爱情诗,这类诗或名“无题”,或取篇中两字为题, 以“无题”名诗是李商隐的一大创造。据说以“无题” 命名主要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是因为诗中所写的男 女情爱,在那个时代不便向人明言,二是因李商隐一 生在党争的夹缝中求生存,对朋党倾轧深感忧惧,故 凡有政治感触,多托以男女情事,为避嫌疑,干脆题 为“无题”。
2024年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24诗词五首第二课时-课件
24 诗词五首
第二课时
情境导入
课件PPT
漫步在古诗苑中,那丰富多彩的感情、博大精 深的思想、深邃幽杳的意境、精练优美的语言…… 深深地吸引着我们。每一首诗,就是一幅色彩鲜明 的画,就是一支美妙动听的歌,就是一颗执著跳动 的心,就是奔涌的热血,就是一张棱角分明的脸庞 。这节课让我们继续欣赏古诗词,感受“这边风景 独好”!
主题概括
课件PPT
本诗借对赤壁之战的评述抒发对历史的感慨, 表现出非凡的见识,曲折地反映出作者报国无门的 抑郁不平和激愤之情。
结构图示
课件PPT
兴感之由→折戟→非凡的见识
赤壁
借物咏叹
借题发挥→东风→豪爽的气度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 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无数的船儿在舞动着风帆。梦魂仿佛回到了天庭, 天帝殷切地问我:你打算到何处去?
我告诉天帝,自己的前途茫茫,人又老了,空 有一肚子才学,却毫无用处。九万里长空大鹏鸟正 展翅高飞。风啊!千万别停息,快快将这一叶轻舟 直接送往蓬莱三岛去。
课文解析 精研细读
课件PPT
1.“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中 “嗟”“谩”二字值得品味,请根据这两个字的意 蕴,说说这两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生难字词
课件PPT
【星河】银河。 【帝所】天帝居住的地方。 【天语】天帝的话语。 【殷勤】情意恳切。 【报】回答。 【嗟】叹息,慨叹。 【谩】同“漫”,空,徒然。 【举】高飞。 【蓬舟】如飞蓬般轻快的船。 【三山】神话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海上仙山。
课文解析 整体感知
参考译文: 满天晨雾云涛,水天相接,天河正在转动,像
开头两句写天、云涛、晓雾、星河、千帆,景 象极为壮丽;“接”“连”二字把四垂的天幕、汹 涌的云涛、弥漫的大雾自然地组合在一起,展现出 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相接的图画,描绘出一种瑰 奇雄伟的境界。下阕的“九万里风鹏正举”三句虚 实结合,形象愈益壮伟,境界愈益恢弘。词作中对 于开阔壮美的境界富于浪漫主义的想象,表现出作 者内心一种刚健昂扬的气概,词风豪放。
人教语文八年级上24 诗词五首(渔家傲)
知识链接
词
一种诗的别体,萌芽于南朝,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新 的文学样式。到了宋代,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进入到词 的全盛时期。词最初称为“曲词”或者“曲子词”,别称 有:近体乐府、长短句、曲子、曲词、乐章、琴趣、诗余 等,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 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上都 有规定。词一般都分两段(叫做上下片或上下阕),极少 有不分段或分两阕(片)以上的。一首词有的只分一段, 称为单调;有的分两段,称双调;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称 三叠或四叠。分片是由于乐谱的规定,是因为音乐已经唱 完了一遍。片与片之间的关系,在音乐上是暂时休止而非 全曲终了。一首词分成数片,就是由几段音乐合成完整的 一曲。 一般按字数将词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种,58字
婉约派
我国古代词人,大致可以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两派,因明人张延有“少游多婉约,子瞻多豪放” 之说而得名。婉约派以柳永、李清照为代表,形成“词人之词”之正宗,风格委婉、绮丽。内容上以情感 为题材;语言清新、含蓄 ,情思曲折而真切。
检查预习
梦魂(Βιβλιοθήκη ) h ú殷n勤()
嗟(
)
日暮(
)
jiē
谩(
)
鉴赏评价
李清照的词以婉约见长,这首《渔家傲》却显得 豪放,有男儿气概。你是如何看待的?
此词写梦中海天溟蒙的景象及与天帝的问答,隐寓对社会 现实的不满与失望,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作者把真实 的生活感受融入梦境,以浪漫主义的艺术构思,梦游的方式, 奇妙的设想,倾述隐衷,寄托情思。全词打破了上片写景下 片抒情或情景交错的惯常格局,以故事性情节为主干,以人 神对话为内容,实现了梦幻与生活、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结合, 用典巧妙,景象壮阔,气势磅礴,音调豪迈,充分显示了作 者性情中豪放不羁的一面。
【拓展】八年级语文下册第6单元24诗词五首课后拓展训练新版语文版
【关键字】拓展24 诗词五首名校讲坛1.文言知识归纳(1)通假字那里去辨甚么真共假(“那”同“哪”)(2)词类活用出门东向看(名词作状语,往东)2.主题解说《十五从军征》这是一首汉代乐府民歌,通过描写久经征战的老兵还家后凄凉和悲苦的处境,揭露了封建兵役制度对人民的残酷奴役和迫害。
《诉衷情》这首词是作者晚年隐居山阴农村后写的,通过今昔对比,抒发壮志未酬、岁月虚度、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愤之情,反映了作者晚年悲愤不已,念念不忘国事的愁苦心情。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词人借景抒怀,借古讽今。
通过对三国时期政治人物孙权的赞扬,讽刺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表现了作者收复中原、统一中国的强烈愿望。
《满江红》是作者在中秋节的述怀之作,反映了她在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中,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苦闷彷徨和雄心壮志的开阔胸怀。
《朝天子·咏喇叭》这首散曲表面是吟咏喇叭,实际上是借物咏怀,讽刺和揭露了明代宦官狐假虎威、残害百姓的罪恶行径,表达了人民的痛恨情绪。
3.难点攻克《诉衷情》这首词中作者描写了怎样的生活场景?这些场景中哪些词句最能触动你的内心?试说一说其中的情感。
提示一:词中描写的生活场景是:①回忆当年在梁州参加对敌战斗的场景;②睡梦中再现旧日战斗,醒来看到的战袍却早被尘土所封的场景;③晚年无力抗敌,独自悲伤的场景。
提示二:“万里”“匹马”突出了词人当年作战时的英勇气势,“觅封侯”暗用班超投笔从戎的典故表达了他报国的雄心壮志。
“断”“暗”中借用苏秦说秦王的典故来表明自己不得封侯、徒劳无功的境况,流露出词人报国之志随时光的流逝难以实现的沉痛之情。
“未”“先”“空”三个字说明敌寇依旧,而自己已经无力报国,“心有余而力不足”,包含了作者满腔的爱国深情和无奈的悲愤之情。
4.结构图解十作者十五少年从军对比五感慨八十皓首得归夸张从家兔入狗窦征军中雉飞梁上者荒冢累累抒征惨庭生旅谷悲泪沾衣裳情景井生旅葵伤爱国情诉衷情—诉壮志难酬的悲愤登望神州、北固楼、京上片写景千古事、长江流南口——感慨兴衰、赞美乡北子固孙权、讽刺当朝亭下片怀古万兜鍪、战未休、谁有敌手、孙仲谋怀朝喇叭曲小天借物虚张声势子锁哪腔大宦军愁——吹翻残害官咏抒情喇民怕——吹伤人民叭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对的一组是( )A.舂谷(chōng) 羹饭(gēng) 篱下(lí)B.戍边(wù) 貂裘(qiú) 冢累累(lěi)C.两鬓(bīnɡ) 雉鸡(zhì) 贻笑大方(yì)D.狗窦(dóu) 兜鍪(mòu) 侬(nònɡ)2.下列句子停顿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B.当年万里觅封/侯C.官船来往/乱如麻D.只吹的/水尽/鹅飞罢3.下列诗歌有关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诉衷情》——陆游——北宋B.《十五从军征》——《乐府诗集》——郭茂倩选编C.《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稼轩长短句》——辛弃疾D.《朝天子·咏喇叭》——明代散曲——王磐4.根据课文填空。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24课《诗词五首》教案
1.教学重点
(1)五首诗词的背景知识及作者简介:这是本节课的基础内容,教师需着重讲解每首诗词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生平事迹,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诗词的内涵。
举例:《雨霖铃·寒蝉凄切》是柳永在离别之际所作,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不舍和离愁别绪。了解这一背景有助于学生把握诗词的情感。
(2)诗词的韵律、意境和修辞手法:这是本节课的核心知识,教师需详细讲解每首诗词的韵律特点、意境描绘和修辞手法运用。
举例:《赤壁赋》的意境宏大,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对诗词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诗词五首》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有过因为离别、孤独或其他情感而感慨万千的时刻?”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诗词情感表达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古人是如何通过诗词来表达情感的。
(2)修辞手法的识别与应用:修辞手法是诗词创作的精髓,但学生在识别和应用方面存在一定难度。教师应通过实例分析、练习等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各种修辞手法。
举例:《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的“酒一杯”运用了夸张手法,教师可让学生尝试在其他诗词中找出类似用法,加深理解。
(3)诗词的个性化解读: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审美观和思维特点,如何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解读是教学难点之一。教师应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学会尊重和欣赏他人的解读。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24课《诗词五首》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24课《诗词五首》包括以下五首经典诗词:《雨霖铃·寒蝉凄切》、《钱塘湖春行》、《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和《赤壁赋》。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以下两个方面展开:
语文九年级上语文版第24课诗词五首ppt课件
背景资料:
唐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河西 节度使副使崔希逸战胜吐蕃,唐玄宗命 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使凉州(治所 在今甘肃武威),察访军情。这实际上 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这首诗作于出塞 途中,写出塞时的沿途景色。
使至塞上
——五言律诗
王维
单车\欲\问边, 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 都护\在\燕然。
勾勒出一幅极其雄浑、阔大、壮美的大漠中黄 昏落日图,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
从侧面烘托了守边将土凄凉艰苦的生活环境,借以 反映了他们不畏艰苦,积极保卫边疆的爱国主义精神。
尾联叙事——战事繁忙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在萧关遇到巡逻侦察的骑兵, 告知我,都护仍在遥远的燕然前线。
写到达边塞的情景,借候骑之口, 点明都护崔希逸远在燕然前线,用以 概括守边将士繁重紧张的战斗生活, 赞美了他们以身许国的爱国热情。
点出出使的季节——春天。
颈联绘景—— 塞外风光
千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古 浩瀚的沙漠上一股烽烟升起又高又直, 名 站在滔滔的黄河边远望一轮落日大而浑圆。
“大”写诗人开阔的胸襟。沙漠浩瀚无边。
句 “孤”边塞荒凉,烽火台燃起的浓烟格外醒目而单调。
“长”写出了诗人对横贯沙漠的黄河的真实感觉。
“圆”大漠观落日的特殊感受,亲切温暧,微带苍茫 。
“夜泊秦淮近酒家”
•点名“夜泊”,交待写诗的时间、地点;以 “近酒家”三字引出下文“商女”的出场。
卖唱为生的歌女,
商女不知亡国恨, 却不懂得亡国之憾, 隔江犹唱后庭花。 在秦淮河的对岸,
却还在唱着《玉树 后庭花》。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诗词五首》古诗词原文及翻译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诗词五首》古诗词原文及翻译24.诗词五首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译文: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
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
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行路难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译文:金杯里装的名酒,每斗要价十千;玉盘中盛的精美菜肴,收费万钱。
胸中郁闷啊,我停杯投箸吃不下;拔剑环顾四周,我心里委实茫然。
想渡黄河,冰雪堵塞了这条大川;要登太行,莽莽的风雪早已封山。
象吕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又象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
世上行路呵多么艰难,多么艰难;眼前歧路这么多,我该向北向南?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译文:敌兵滚滚而来,犹如黑云翻卷,想要摧倒城墙;我军严待以来,阳光照耀铠甲,一片金光闪烁。
秋色里,响亮军号震天动地;黑夜间战士鲜血凝成暗紫。
红旗半卷,援军赶赴易水;夜寒霜重,鼓声郁闷低沉。
只为报答君王恩遇,手携宝剑,视死如归。
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译文:一支折断了的铁戟沉没在水底的沙中还没有销蚀掉,经过自己又磨又洗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留之物。
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渔家傲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
【小初高学习]2018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4《诗词五首》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诗词五首》教学设计《饮酒》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培养鉴赏古诗的能力。
2.研读品味,体悟诗的表现手法。
3.反复阅读,领会作者意志和情趣。
教学重难点1.整体把握和感悟诗的表现手法。
2.语感的培养和诗歌表现手法的学习。
教学准备1.多媒体:据陶潜《饮酒》(其五)作的诗意画2.关于《饮酒》的乐曲和配乐一、导入:屏显:问世间酒为何物?中国是诗的故乡,诗人离不开酒,诗中不能没有酒,从历代诗人雅士所留传的浩瀚的酒诗酒词中,无不使人们感受到浓郁的民族酒文化以及诗人那种炽烈的情感,从而引起共鸣。
酒文化渊源流传,诗文化更博大精深,你能举出诗文中哪些人嗜酒?(李白、欧阳、陶渊明等)再问:他们嗜酒的背后心理是否都一样?以此引出陶渊明嗜酒,酒后写了一组诗:《饮酒》屏显: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偶有名酒,无夕不饮。
顾影独尽,忽焉复醉。
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
纸墨遂多,辞无诠次。
聊命故人书之,以为欢笑尔。
陶渊明饮酒后吐真情,我们再次走进陶渊明的诗歌,触摸他深邃的思想二、初读诗歌:全班自由朗读2次。
①师:那么作为酒诗人之一的陶渊明的《饮酒》到底想缘什么情言什么志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上陶渊明的生平简介后同桌听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的基础上读出感情来。
下面我请一位同学来读,要求读准字音。
②学生同桌间一听一读,老师巡回,并予以朗读技巧的个别指点。
师:再请一位,要求提高。
注意节奏、语气。
什么节奏?什么语气?③师:接下来老师要求更高一些,我们来译读诗歌。
什么是译读呢?就是以诗译诗,译出来的现代文也尽量要有诗歌的韵味。
比如(前四句)……下面请同学来试试看。
学生男女各出一名代表,老师是第三打擂手。
三人分别朗读。
然后学生评判哪位朗读时情感把握与再现最佳,并说明理由。
三、品读《饮酒》1、这首诗歌是诗人在什么情况下写的,找出诗句回答?当他生活在热闹的人间时,诗歌告诉我们他拥有什么?而没有拥有的是什么?屏显:的菊花的南山的山气的飞鸟②学生找出答案后,老师要求他们根据诗句,展开描写。
语文版九年级上24诗词五首试题集
《使至塞上》中心:这首诗叙述了作者出使塞外的艰苦行程,描绘了塞外奇特壮美的风光,歌颂了河西军队的声威,同时也表达了诗人抑郁、孤寂的思想感情。
1.这首五言诗写诗人(奉命赴边慰问边塞守军)的情景,三、四句诗人写自己像(蓬草)一样随风而去出临(汉塞),像(归雁)一样进入(胡天)。
2.最能体现作者内心感情的诗句是(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3.表明边关局势紧张的诗句是(都护在燕然)4、“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运用了(比喻、对偶)等修辞手法。
5.在《使至塞上》中,描写落日时分边关所见,以其写景壮观,气势流畅,被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6.由王维《使至塞上》中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可以使人联想到范仲淹《渔家傲》中同是写边塞景象的句子(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7.《使至塞上》:诗中写塞外奇特美丽风光的千古名句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8.以比喻表达诗人惆怅、抑郁心情的语句(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9、本诗从体裁看是(五言侓诗),从内容看,文学史上称之为(边塞)诗;诗中既言事,又写景,更在叙事写景中表明内心情感的句子(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10、以传神之笔刻画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1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表现了(雄浑、阔大、壮美)的意境,古诗词中有很多类似的名句,例如(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12、这首诗写的是(春)季之景,可以从(归雁入胡天)一句看出。
13.颔联用“征蓬、归雁”比喻(诗人自己),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抑郁)的感情。
14.苏轼评价王维诗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就是一幅美妙的图画。
请说说这幅画的美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①这幅图画具有美。
②美的具体表现:(考生能选一个角度答题,赏析合理,即给3分,否则酌情扣分)示例一:①图画的构图美。
语文版八年级下册24课《诗词五首》教案
24. 诗词五首【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使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并能默写这五首诗词和曲。
体会蕴涵在诗词中的感情和思想。
2、领会诗的意境和语言形式特点。
指导学生把握古代诗词的多种体裁。
过程与方法:布置预习,让学生先大致预习一遍,记下其中的难点,然后进入讲解。
方法可采用点播法、诵读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领略诗的优美意境、语言美。
2、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对古代优秀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1、让学生反复诵读五篇作品,在诵读中体会文章的意境和语言风格。
2、理解诗歌的独特表达手法。
通过多读多背,培养和增强学生对古诗词的语感和悟性。
【教学难点】1、领会古代作者的思想感情。
2、诗歌本身所具有的高度概括性也是影响理解的一个重要因素。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对作者生平及作品背景要有相当了解。
学生准备:预习这五篇作品,准确认读文中字词,初步感受作者感情。
并在疑难之处作标记。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1、给下面生字注音:冢()狗窦.()雉.()羹.饭()貂裘..()戍梁州()兜鍪()莽红尘()2、了解作者生平及作品背景,并写在语文书上。
3、通过查找资料,小组合作了解诗词内容并能翻译二、课堂教学第一课时学习《十五从军行》《诉衷情》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古代诗歌是我国传统的文化瑰宝,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它不仅记录了那个历史时期的社会风情,而且记载着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情绪和心理记忆。
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踏进诗歌艺术的殿堂,去寻觅属于我们的那份真心感动。
激发学生兴趣。
二、自读古诗,整体感知。
1.初读诗歌,扫除字词障碍。
引导学生回顾划分古代诗歌朗读停顿的一般技巧。
2.流利地朗读这两首诗歌。
3.指名朗读,师生共同评议。
朗读诗歌,揣摩停顿,小组探讨难读诗句的停顿。
培养学生自读古代诗歌的能力。
三、把握内容,体味情感。
学习《十五从军征》1.齐读诗歌。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点拨:这首诗通过一个老兵的自述,揭露了当时兵役制度的黑暗,抒发了对现实的不满和控诉。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4课《诗词五首》课文复习
【知识储备】1.字词积累问边:到边疆去察看。
属国:汉代时称那些已归附的少数民族地区。
胡天:指西北地区。
商女:以卖唱为生的乐妓。
百花残:百花凋零。
晓镜:早晨照镜子。
无多路:没有多远。
殷勤:热情而周到。
探看:探望,慰问。
把酒:举起酒杯。
把,举,拿着。
宫阙:宫殿,古时帝王宫殿门前有反阙,所以称宫殿为宫阙。
琼楼玉宇:指神话中月宫里的亭台楼阁。
婵娟:形容月色明媚,这里指代明月。
2.作家作品王维(701-761),一作(698-759)唐代杰出画家、诗人。
字摩诘,原籍太原祁(今山西祁县境)人。
后迁居蒲州(今山西永济),遂为河东人。
工诗善书,尤以画名,开元进士,官至尚书右丞,故人称“王右丞”。
其作品魄力雄大,一变古来的钩斫画法,创渲谈的破墨法。
宋苏东坡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杜牧(803-约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属县)人。
晚唐诗人。
入仕后累官至迁膳部员外郎。
朋党之争时,被李德裕排挤,而后复为用。
入朝,官至中书舍人。
《全唐诗》编其诗入卷。
他关心国事,反对藩镇割据,拥护中央集权,主张抵御入侵之敌,反对腐化,同情人民。
他曾写《原十六了》、《罪言》等军事论文,分析藩镇割据之病源及边防战守之事,其意透彻,但无人问津。
他喜欢兵法,注释过《孙子》,他的诗文亦受兵法影响,意气纵横,抑扬跌宕。
他的《答庄充书》说“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是用兵法来比喻创作。
他的诗与李商隐齐名。
其政治诗如长篇《感怀诗》共五十三韵,是学杜甫的《北征》和《咏怀五百字》。
反映现实的律诗如《河湟》、《早雁》等都蕴含着深沉的对时政批评之讽。
艺术上最有特色的是写景抒情的七绝,咏史诗《过华清宫绝句》、《赤壁》等颇多感慨,《江南春》、《泊秦淮》、《山行》等,意义深婉,风格飘逸。
由于国热已如江河日下,故这些诗常流露感伤情调。
其《阿房宫赋》也为人称道且标志着文赋体之形成。
生平祥见《新唐书》卷一六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望》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春望》选自人教2011课标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诗词五首》的第二首。
此诗为杜甫安史之乱时期,被叛军所俘,深陷长安时所作。
诗人眼见山河依旧而国破家散,春回大地却满城荒凉,不禁触景生情,集中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深沉含蓄,感人至深。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经过初中以来的诗歌阅读,已经掌握了一些品读诗歌的方法,分小组自主学习能力初步形成,朗读诗歌的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教学目标:
1、了解诗人和诗歌的写作背景。
2、从诗歌的意象和诗人的形象入手,感悟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激发学生诵读古诗的兴趣。
4、培养审美情趣,陶冶情操。
教学重点:
品读感悟诗歌所表达的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教学难点:
从诗歌的意象和诗人的形象入手,感悟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情感。
教法学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迁移阅读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介绍杜甫
2、出示杜甫诗作《春夜喜雨》:写这首诗的时候,诗人定居四川成都,过着较为安定的生活,诗中描绘了春夜雨景,表达了喜悦的心情;学生带着喜悦的心情朗读诗歌。
3、杜甫还有一首写在春天的诗《春望》,同样是在春天,诗人又望到怎样的景
象?又是一番怎样的心情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品读《春望》。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指名学生试读。
2、感知诗歌内容
①诗题为《春望》,那诗人在春天望到了哪些景物呢?
②哪两个景物揭示了当时的社会背景?
“烽火”、“国破”。
指名学生介绍安史之乱。
③在创作这首诗的时候,战乱中的诗人又有怎样的个人境遇呢?指名学生介绍写作背景。
④诗人在春天举目四望,哪些诗句又在描写诗人的形象?试着描绘一下诗人当时的样子。
三、品读悟情1、学生齐读诗歌
2、在诗中,诗人往往通过景和物来寄寓情感,诗人还通过诗人形象来传达情感。
接下来:小组合作,选取诗中对景、物以及人的描写,体会其中的情感。
①小组合作探讨,品读悟情。
②班级内交流感悟,教师适时点拨。
3、情境朗读:
面对残破的国土,他悲痛万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看到连绵的战火,他忧国思亲: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经历国破和家散,他愁苦不堪: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4、归纳感情:从诗中的国破之景、家书之物以及愁苦之人的描写,
我们感受到诗人对国家的担忧,对时局的感伤,对亲人的思念,对自己的悲叹。
这就是忧国、伤时、思亲、悲己的感情。
四、赛读创读
1、教师感情朗读诗歌。
2、学生小组练读:同学们带着感情在小组内练习朗读,然后在班级展示,可以推荐一名同学读,也可以小组合作读。
3、班级赛读展示。
4、师生合作创读。
五、类文阅读
1、听读杜甫的诗作《登高》
2、这是诗人晚年漂泊异乡,在秋天的重阳节登高时所写。
课后同学们试着用同样的方法,从诗中的景,物以及人的形象中去体会诗人的情感。
3、齐读《登高》。
课堂结束,我们对诗歌的品读仍将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