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三单元第1节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表格教学设计与反思语文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三单元第1节《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优质课件(共61张PPT)
固沟工程 _打坝_建_库 营造护林网
地段
效果
塬面
合理利用水土
提高劳动生产 效率
拦截、涵蓄坡
缓坡地段 面径流,发
展林果业生产
拦泥蓄水 沟谷 地段 防止沟谷继续
扩展
保塬
护坡
固沟
修筑梯田
修挡土坝
修建水平梯田为什么能减少水土流失?
坡 面 水 流
坡 面 水
流
改变坡面水流路线、降低水流速度; 促进泥沙就地沉积。
黄土高原的 水土流失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水土流失 生的治理
工程措施:修梯田修拦土坝
改造自然 生物措施:植树种草
控制人口
改造人类
活动
合理安排生产活动:退耕还林、还草
课堂练习
1.引起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最直接非自然因素是 C
A.降水集中于秋季且多暴雨 B.黄土质地疏松且垂直节理发育 C.不合理开发造成地表黄土裸露,失去植被保护 D.地表崎岖不平、千沟万壑
修梯田
工
程
措
施
修拦 土坝
植树种草
生 物 措 施
沙棘是黄土高 原综合治理的 突破口
放羊娃 的故事
“你为什么放羊?” “赚钱呗。” “赚钱干什么?” “娶老婆。” “娶老婆干什么?” “生娃。” “生娃干什么?” “放羊。”
……
控制人口增长
提高人口素质
水土流失及 其危害
黄土高原的范围 黄土高原的成因 主要的黄土地貌景观
黄土峁
黄土地貌
地表形态
黄土塬 地表平坦的黄土高地,坡度1°~3°
黄土墚 长条形的黄土高地,坡度多在1°~5°
黄土峁 孤立的黄土丘,峁顶面积不大,呈明显的穹起
2019-2020年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三单元第1节《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课件(共55张PPT)
地理位置 的过渡性
黄土的湿陷特性
苍蝇不叮无缝蛋,流水专蚀有心土
黄土高原的气候特点
延安气候资料图
太原气候资料图
黄土高原的植被状况
天草街 色小 遥雨 看润 近如 却酥 无,草也色曾遥烟看柳近满却皇无都 最谁是 持一 盘年 古春 开好 天处 斧,绝花胜鸟烟鱼柳虫满一皇并都除
• 建设窑洞有什么意义?
黄土具有直立特性
• 黄土高原为什么多窑洞? 黄土干燥时较坚实, 能保持直立陡壁。
• 建设窑洞有什么意义? 节约土地和建筑成本。
宿迁的 运河与废黄 河
废黄河地势高、水域 浅,已经淤积成草滩;
大运河地势低,水深 大,仍然肩负航运和输 水的历史重任。
我国南方山地的“红色沙漠” ——水土流失的结果
• 一、释疑难 • 对课堂上老师讲到的内容自己想不通卡壳的问题,应该在课堂上标出来,下课时,在老师还未离开教室的时候,要主动请老师讲解清楚。如果老师已
经离开教室,也可以向同学请教,及时消除疑难问题。做到当堂知识,当堂解决。 • 二、补笔记 • 上课时,如果有些东西没有记下来,不要因为惦记着漏了的笔记而影响记下面的内容,可以在笔记本上留下一定的空间。下课后,再从头到尾阅读一
难点探究2:黄土是如何形成的?
黄土的形成——风力沉积
中亚
蒙古
音乐欣赏
• 羊(啦)肚子手巾(呦)三道道蓝, (咱们)见(啦)面(那)容易(哎呀)拉话话难。 • 一个在那山上(呦)一个在(呀)沟, (咱们)拉不上(那)话儿(哎呀)招一 招(呦)手。
难点探究3: • 民歌反映了黄土高原什么样的地貌特征? • 这种地貌特征是如何形成的?
我国云贵高原的“白色岩漠” ——水土流失的结 果
2019-2020年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三单元第一节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共53张PPT)
2.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中,生物措施的功能是( B )。
A.改善生产条件
B.蓄水保土
C.创建旅游景点
D.利用光热
3.治理水土流失的工程措施有
①打坝建库
②平整土地
④修水平梯田
第一节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以黄土高原为例
歌词:羊(啦)肚子手巾(呦)三道道蓝,(咱们)见(啦) 面(那)容易(哎哟)拉话话难。一个在那山上(呦)一个在 (呀)沟,(咱们)拉不上(那)话儿(哎呀)招一招(呦) 手……
云南省凤庆县第一中学
常忠诚 2013年7月10日
学习目标
1.了解黄土高原的地貌特点、水土流失的 危害及其成因;
二、水土流失的成因
准备资料: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
读右图: 1、A、B、C、D四处水土流失的 严重程度有何差异?为什么?
B>D>A>C
2、根据上述分析总结,影响 水土流失的因素有哪些?
降水强度 地面坡度 地表植被 地表物质构成
地貌、气候、土壤、植被、
大到暴雨
A
泥B沙质土地
小到中雨
C
粘
D 质地
面
1.自然原因
(1)位置: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 特殊 。它处于从 平原 向 山地高原 过渡、从 湿润区 向 干旱区 过渡、从 森林 向 草原 过渡、 从 农业区 向 牧业区 过渡的地区,各种地理要素 相互交错 , 生态环境比较 脆弱 。
牧业区
干旱草区原
农业区 森湿林润区
针对性练习
关于黄土高原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⑤抽引水灌溉
鲁教版必修三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第三单元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第一节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第1课时)学习目标:1、读图黄土高原的位置及范围,掌握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
2、以黄土高原为例,学会分析水土流失的成因,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并积极参与。
【自主学习】知识点一、水土流失及其危害1、黄土高原的概况位置:位于我国_______,_______地区和海河上游地区。
范围:_____以西,____以东,____以南,____以北的广大区域。
地表特征:大部分被厚层____覆盖,____发育,地表____,千沟万壑。
2、水土流失的危害(1)对当地:使____变薄,____流失,____下降,____降低。
造成当地____恶化,直接或间接诱发和加剧____的发生。
(2)对黄河下游地区:黄河____剧增,大量泥沙沉积在下游____,使黄河下游成为____,严重威胁两岸地区人民的____。
知识点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1、自然原因:2、人为原因:【合作探究】材料:我国南方红壤丘陵区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和珠江中下游及福建、浙江、海南、台湾等省。
长江流域以南的红壤丘陵地水土流失面积达67.48万km2。
裸露的红壤丘陵,被人们称为“红色荒漠”。
这些地区,人多耕地少,山大坡陡,雨量充沛,特别是暴雨多,植被一旦遭到破坏,在高雨量的冲击下,很容易产生严重的水土流失,使土壤肥力下降,造成大幅度减产。
仅长江上游35.2万km2水土流失区的土壤流失量就达15.6亿吨。
由于长江流失的泥沙颗粒粗,只有1/3细泥沙进入干流,2/3的粗砂、石砾淤积在上游水库、支流和中小河道,给防洪和水库灌溉、供水、发电带来很大危害。
1、南方红壤丘陵区的水土流失产生哪些危害?2、讨论分析南方红壤丘陵区水土流失形成的原因有哪些?【检测反馈】1、 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是( )读“某地形区景观图”,回答2~3题。
2、下列关于该地形区千沟万壑的现代地表的解释,正确的是 ( ) A.主要是风力堆积作用的结果 B.完全是人为原因造成的 C.是由于流水侵蚀造成的D.黄土土质疏松是最重要的原因3、本区不合理的耕作制度是 ( ) A.轮作 B.轮休 C.轮荒 D.轮牧读“黄土高原部分区域地形图”,回答4~5题。
2019-2020年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三单元第1节《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优质课件(共24张
腐质层位于土壤表层,富含有机物
土壤养分流失
耕地质量下降
农作物单产降低
2 大量泥沙汇入黄河 下游河床淤积形成地上河 威胁两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灾害
3 造成生态恶化
滑坡、农泥业石减流产、,沙“尘越穷暴越垦,越垦越穷”,
直接、……
加剧生态恶化
间接诱发和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
水土流失的治理:
——黄土高原地区具体的治理措施
1 工程措施
固沟、护坡、保塬
2 农业技术施
平整土地、栽培种植、田间管理 增施肥料、轮耕套种、选育良种 发展地膜及喷灌和滴灌技术
3 生物措施
提高植被覆盖率 • 退耕还林、还草 • 植树种草
谢谢观赏
WPS Office
Make Presentation much more fun
巫 山
雪 峰 山
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原因:
1 自然原因
生态环境脆弱
平原→山地高原 湿润区→干旱区 森林→草原 农业区→牧业区
昆 仑
阿 尔金山 脉
山脉
祁 连
山
脉
横 断 山 脉
大 兴 安 岭
太 行 山 脉
巫 山
雪 峰 山
黄土质地特殊
干燥时较坚实,遇水易被侵蚀
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原因:
1 自然原因
生态环境脆弱
平原→山地高原 湿润区→干旱区 森林→草原 农业区→牧业区
昆 仑
阿 尔金山 脉
山脉
祁 连
山
脉
横 断 山 脉
大 兴 安 岭
太 行 山 脉
巫 山
雪 峰 山
黄土质地特殊
干燥时较坚实,遇水易被侵蚀
2019-2020年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3.1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课件(共63张PPT)
科学施肥、选育良种、地膜覆盖、轮作套种
3.生物措施
种植乔木 种植灌木 种植草本植物
具体措施 ----------工程措施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工程措施(打坝淤地)
打坝淤地有何作用? 淤地坝
1、拦蓄泥沙,防止 泥沙流入下游河中。
2、坝上泥沙淤积成 “坝地”,土层深 厚,土质良好。
1.黄土高原主要位于黄河的( B) A.上游 B.中上游 C.下游 D.中下游
2.黄土高原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D) A.水稻 B.油菜 C.甘蔗 D.小米 3.黄土高原农作物的熟制主要是( D) A.一年三熟 B.一年一熟 C. 随时播种,四季都有收获 D.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4.黄土高原是目前全国最大的煤炭能源基 地,此地产煤最多的省是 (D)
1.“轮荒”耕作引起的后果是 2、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方针是 3.保持水土的根本措施是
编后语
• 常常可见到这样的同学,他们在下课前几分钟就开始看表、收拾课本文具,下课铃一响,就迫不及待地“逃离”教室。实际上,每节课刚下课时的几分 钟是我们对上课内容查漏补缺的好时机。善于学习的同学往往懂得抓好课后的“黄金两分钟”。那么,课后的“黄金时间”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乌鞘岭
长城
日 月 山
太 行 山
秦岭
感知黄土高原
地表特征:沟谷发育,地表破碎;
;
千沟万壑
黄土高原基本地貌
黄土塬
黄土梁 不同的类型显示了黄土地区被侵 蚀的不同程度
黄土峁
黄土塬
黄土塬是黄土高原或黄土平原被沟谷切割后存留下来的高原面或平 原面。塬面平坦、塬坡较陡,周边为沟谷环绕。塬面积较大,一般 在100平方千米以上。是良好的耕作区。
2019-2020年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三单元第1节《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优质课件(共40张
每年进入黄河的泥沙相当于尼罗河、密西西比河、亚 马孙河和长江4条大河输沙量的总和。
结合材料,你能发现什么?
思考:从这组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呢?
A
B
水土流失之成因篇
结论:3.土质疏松的区域更容易发生水土流 失。
黄土高 当地黄土质地特殊,由粉砂质
原水土 土状沉积物组成,干燥时较坚
流失原 因:
实,遇水容易分散,极易受流 水的侵蚀
直立性
窑洞
地理位置过渡性
400毫米
地形:
山地高原
降水: 植被:
半干旱区 草原
农业生产类型:
长城
太
行
山
秦
岭
水土流失之成因篇
什么是水土流失?
•——在水力、重力、风力等 外营力和人为因素综合作用 下,水土资源以及土地生产 力遭受的破坏及损失,包括 土地表层侵蚀及水的损失。
水土流失探究活动
准备 活动 所需 的材 料
小组活动一
第一组:同样的一场大雨落在下列 三种不同坡度的区域,水土流失哪 个最严重,哪个最少?
思考:从这组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呢?
A
B
C
水土流失之成因篇
结论:1.在坡度较大的区域容易发生水土流 失。
黄土高 位于我国第二级阶梯,地势较高, 原水土 地形起伏较大,加剧水土流失,并 流失的 会引发次生地质灾害(滑坡、塌陷、 原因: 泥石流)
小组活动二
第二组:同样坡度的两个区域,A、 B代表不同雨的强度,那么哪一个 区域水土流失严重?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三单元第1节《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优质课件(共32张PPT)
生态环境问题
荒漠化
湿地萎缩
森林破坏
生物多样性减少
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
考纲要求 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
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
学习目标
结合相关材料,分析 区域环境问题,并能提出
防治措施。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以黄土高原为例
105°E
110°E
长城
宁
日青
月 山
海
甘肃 夏
陕 西
40°N
山 西
1.该地应为我国的 ( B )
A.青藏高原 B.黄土高原 C.华北平原 D.内蒙古高原
2.该区深厚的地表覆盖物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
c 的.其形成原因是 ( )
A.地表长期风化的结果 B.流水的冲积作用造成的 C.风力的沉积结果 D.内力作用的结果
c 3.引起本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气象灾害 B.地质灾害 C.垦荒 D.砍材取薪
7.露天采矿或其他工程建设的主要危害是(D)
A.浪费资源 B.增加开采难度 C.污染环境 D.形成水土流失新的物源和触发机制
c 8.关于黄土高原的过渡性不正确的是 ( )
A.从平原向山地高原过渡 B.从沿海向内陆过渡 C.从森林向荒漠过渡 D.从农业向牧业过渡
求增加
面积
农作物 产量下 降
破坏植被, 开垦荒地砍 伐森林
陡坡毁林开垦
采矿
修路
黄土高原上的窑洞
破坏植被
营造宫殿
总结归纳一: 水土流失的原因
三、水土流失的治理
小流域综合治理
方针:保塬 护坡 固沟
地方法,在较陡的梁峁坡面和
支离破碎的沟坡上沿等高线自上而下的挖半月型坑,呈品字形 排列,形如鱼鳞,故称鱼鳞坑。鱼鳞坑具有一定蓄水能力,在 坑内栽树,可保土保水保肥。可将树植在坑中。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三单元第1节《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说课稿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下面我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说课一、课标要求: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方面的原因,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的措施从本节教材来讲,是以黄土高原为例,分析水土流失的原因,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的措施。
课标除水土流失外还提到荒漠化、森林、湿地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等环境问题,说明不同区域典型环境问题不同。
因此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灵活运用水土流失的分析方法去分析其他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二、教材及学情分析本节课承接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地关系的内容,是在总论基础上的案例分析。
同时又是第二章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的第一节课,体现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案例的典型性,对后面学生由浅入深学习其它案例知识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教材首先概括了区域可持续发展内涵以及各种环境问题,突出水土流失问题并描述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严重性;其次教材重点从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治理三方面对水土流失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在课后的案例研究中教材又对洞庭湖湿地的恢复和可持续发展做了阐述。
课本这样的安排体现了本节课重点应让学生掌握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治理措施,另一方面为学生因地制宜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提供了方法和理论依据。
学情:学习本节课的优势:重点班学生学习主动性较强、思维活跃;通过前面的学习对可持续发展、区域差异、环境问题等知识有了一点了解,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分析能力。
因此教学时我给学生布置一些网络查找,实践调查,相互合作才能完成的任务,课堂上设计了一些问题、图片、资料等引导学生独立分析,目的是充分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能力积累,增强学生的地理探究能力为本节教学服务。
学习本节课的不足是:学生的区域地理知识基础较差;实践经验少对某些治理措施难以理解。
充分利用课本上“黄土高原范围和地形图”以及自制的一些“黄土高原景观图片”引导学生熟悉黄土高原环境特征并掌握区域环境的描述方法。
2019精选教育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3.1《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课件(共27张PPT).ppt
思考:黄土高原上存在如此严重的 水土流失问题,原因是什么呢?现 在开始分组讨论!
提示: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既有自 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其中人为 原因是现代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位置特征:东—太行山 西—乌鞘岭
南—秦岭
北—长城
经纬度位置—— 350N〜400N ;1050E〜1140E
1.地形类型:地形区 黄土高原
2.地势:地势高低、起伏变化 地势较高,由西
3.地表形态: 千沟万壑
北向东南倾斜
4.地貌类型: 黄土地貌
水文特征:
1.补给: 以降水为主要补给 2.径流量:总量、汛期等 水量较小,汛期在夏季 3.含沙量:含沙量高 且年际变化大
4.结冰期: 有结冰期 5.水能:落差大,水能较丰富
2、根据上述分析总结, 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 有哪些?
降水强度、
分析水土流失
大到暴雨
A
B 质土地
沙
泥
地面坡度、 地表植被、
小到中雨
地表物质构成等因素
都能影响到水土流失 量的大小
D 地面
C
质
砾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
1. 地貌形态的不稳定与黄土易侵蚀性 2. 降水集中,多暴雨 3. 植被稀少
过 度 放 牧
黄土特性: 直立性, 土质疏松
地质构造 ——山地和盆地相间分布,地形坡 度大,坡面物质不稳定;多地震
植被
——植被覆盖率低,削减降雨和径流的 能力降低
读右表,说说植被对 减少水土流失起着什 么样的作用?
植被减少使相同降水 条件下河流径流量加 大,侵蚀加剧,“水” 的流失和“土”的流 失量大大增加。
中图版 地理 必修三 第二章 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三单元第1节《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优质课件(共25张PPT)
水土流失
• 什么是水土流失——在水力、重力、风 力等外营力和人为因素综合作用下,水 土资源以及土地生产力遭受的破坏及损 失,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及水的损失。
黄土高原的范围
乌 鞘 岭
第一组试验:同样的一场大雨落在下列三 种不同坡度的区域,三个区域都没有植被 的保护,水土流失哪个最严重,哪个最少? 规律是什么?
A. 地势低平
B. 地势坦荡
C. 沟谷发育
D.波状起伏
谢谢观赏
第二组试验:同样坡度的两个区域, A是和风细雨,B是暴雨倾盆,那么 哪一个区域水土流失严重?
第三组试验:同样的坡度、同样是暴 雨倾盆,区域A是松散的泥沙,区域B 是粘性较好的粘土,哪一个水土流失 严重呢?
第四组试验:坡度一样,地表土质都比较松 散,都是暴雨倾盆,但是A表面植被繁茂,B 表面植被已经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但是幸 运的是还保留了一部分植被,C表面的植被 已经被破坏殆尽。哪一个水土流失最严重, 哪一个几乎没有水土流失?
(一)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
1、黄土的特性 由粉砂颗粒组成, 无层理,垂直节理 发育,土质疏松, 抗侵蚀能力低
2、降水集中, 多暴雨
冲涮作用明显
3、地质构造 ——山地和盆地相间分布,地形坡 度大,坡面物质不稳定;多地震
4、植被 ——植被覆盖率低,削减降雨和径流的 能力降低
读右表,说说植被对 减少水土流失起着什 么样的作用?
地质构造
植被
黄
自 土人
然 高为
原
原 水
原
因
土因
流
失
开垦陡坡 毁坏树木
过度放牧 和采樵
滥用土地
水土流失的危害—— 淤积江河湖库、加剧洪涝灾害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三单元第1节《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优质课件)(共23张PPT)
黄土窑洞
做一做:
阅读图示, 填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内容。
破坏植被 农业单产不稳不高 人均耕地减少
毁林开荒
需要更多劳动力
阅读P54-55,回答下列问题。
一、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分为哪三大方面?
二、工程措施包含几种工程,分别适用在什么地形?
三、农业技术措施包含哪些具体措施? 四、治理水土流失的根本措施是什么?
工程措施
淤地坝
小水库
陡坡—营造防护林
缓坡——水平梯田
平整土地
黄土塬
总结:
沟谷——固沟工程:修建淤地坝、小水库、营 造防护林 缓坡——护坡工程:封坡育林育草和修筑水平 梯田 塬面——保塬工程:平整土地,营造护林网
一、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分为哪三大方面?
二、工程措施包含几种工程,分别适用在什么地形?
第三单元 第一节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以黄土高原为例
黄土高原
千沟万壑
想一想:
自然原因:
பைடு நூலகம்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有那些?
交错 1、位置具有 过渡 性特征,导致各种地理要素相互 , 自然环境比较 脆弱 。
2、黄土质地特殊,由 粉砂质土状 沉积物组成,遇水容易 分散 。 3、降水季节分配不均,集中 夏季 ,且多 暴雨 。 地质灾害 频繁地区, 滑坡 、 塌陷 4、 加剧水土流失。
、
泥石流 等时有发生,
人为原因: 不合理的 土地利用 和破坏 植被 。 营造
轮荒耕作制度 采矿、修路等工程建设 毁林 开荒
宫殿、 伐木 烧薪
看一看:
观察图示,想一想,反映了黄土高原 位置的具有什么过渡性?
地理鲁教版必修三优化课件:第三单元 第一节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2017·试题调研)下图中黑色柱状部分代表不同省区土壤侵蚀强度大于500吨/平方 千米的侵蚀面积。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简述图中甲省土壤侵蚀面积较大的原因。 (2)说明水土流失带来的危害。 (3)提出减轻甲省水土流失应该采取的措施。
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的省区轮廓和黄河以东的地理位置,得到甲省是山西 省,山西绝大部分地区位于黄土高原,根据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结合黄土高原 地形、气候、植被、土壤和人类活动情况得到山西土壤侵蚀面积较大的原因。第 (2)题,根据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结合水土流失对土壤、植被、河流等的影响 回答水土流失的危害。第(3)题,结合山西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回答山西治理 水土流失应该采取的措施;注意工程措施短期效益明显,生物措施具有长期效 益,两者配合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答案] (1)黄土土质疏松,夏季多暴雨 毁林开荒 (2)修建梯田 植树造林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整体性
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分析 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考查一般有两种类型,即成因与措施,有时考查其一,有时 两方面综合考查。 (1)分析成因首先要看清题意,是“自然原因”还是“人为原因”,还是没有限 定,综合分析。综合分析某生态问题成因,一般应按以下思路展开: ①自然原因:地形原因(海拔、起伏状况、封闭状况等)、气候原因(热量条件、降 水条件、风力风向等)、土壤条件(土壤组成、肥力、质地等)、植被原因(疏密状 况、季节变化等)、河流原因(流量大小、侵蚀强度或沉积强度等)。
提高肥力,保持水
耕作区
术措施 选育良种、地膜覆盖、
土,发展生产
喷灌和滴灌 、科学施肥
措施
地段
作用
退耕还林还草
不适宜耕种的地区 恢复地表植被
增加土壤有机质和
生物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三单元第1节《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表格教学设计与反思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三单元第1节《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表格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重点、难点及措施教学重点:①分析荒漠化产生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了解其危害及治理保护措施。
②体验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以及要素与区域人类活动、区域生态问题的关联。
教学难点:学生对地理环境各要素与区域生态问题之间的体验不足,导致迁移运用能力差。
措施:本节课重组、加工教材,让学生深度体验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关联以及要素与区域人类活动、区域生态环境问题之间的关联,归纳分析该类问题的思维体系就成为本节课核心问题设定的出发点。
基于此,再结合课堂要生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所以,采用讲故事的方式,用小切口的案例进行核心问题教学,以小见大。
以教师引导“分析材料:地理位置→气候→其他自然地理要素→人类活动”为脚手架,步步推进。
使学生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掌握分析此类问题的基本思路以及各地理要素之间的紧密关联。
最后,选择了非洲撒赫勒地区案例,让学生将前面总结出的分析问题的思路和从材料里提取信息的方法运用到分析新案例的生态环境问题,检验学生体会到区域发展与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关联及迁移运用能力。
学习者分析学生在必修1中学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一些原理,初步掌握了自然地理环境要素分析的一般方法,学习必修3第一章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也为这一节的学习奠定了基础,通过高中一年多的学习,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这些知识和能力的储备,为本节内容的学习提供了保证。
对文科生而言地理是高考科目学生相对重视,具备一定的学习积极性,但是,由于他们对区域地理知识是在初中的时候学习的,学习层次较低,遗忘较多,所以对于基础知识还需要系统的落实,并在此基础上注重地理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活动设计活动目标媒体资源使用及分析提出问题1.进入问题情境;2.对阿拉善地区有初步印象;3.明确本节课的核心教学问题:结合材料,分析阿拉善地区荒漠化的原因,并提1.讲故事:阿拉善羊穿上了衣服。
2019年地理新三维同步鲁教必修三讲义:第三单元 第一节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姓名,年级:时间:第一节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一、水土流失及其危害1.黄土高原的概况(1)位置:地处我国内陆腹地,黄河中上游与海河上游地区。
(2)范围:太行山脉以西、日月山以东、长城以南、秦岭以北。
(3)地貌特征:沟谷发育,地表破碎。
2.危害(1)对耕地的影响:使耕地土层变薄,土壤养分流失,耕地质量下降,单产降低.(2)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直接或间接地诱发和加剧了自然灾害。
(3)对黄河的影响:使黄河泥沙含量剧增;大量泥沙淤积在下游河床,使黄河下游成为“地上悬河”。
[易错提醒]黄土高原的范围和黄土分布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其中黄土分布区的范围要比黄土高原大得多,黄土高原只是黄土分布区中在我国分布最为集中、典型的区域。
二、水土流失的成因1.自然原因(1)地理位置过渡性:黄土高原地理位置十分特殊,它处于各种地理要素的相互交错地带,生态环境脆弱。
(2)土壤质地特殊性:黄土土质疏松,直立性强,但遇水容易分散,极易受到流水侵蚀。
(3)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性:降水多集中于夏季,且多暴雨。
(4)地质灾害频繁性:滑坡、泥石流、塌陷等加剧了水土流失。
2.人为原因(1)不合理的土地利用。
(2)破坏植被.(3)人口过快增长。
[温馨提示] 黄土高原的过渡性特征即从平原向山地高原过渡,从季风区向非季风区过渡,从森林向草原过渡,从种植业向畜牧业过渡,这些过渡性特征使得该地区自然条件不稳定,脆弱的生态环境是该地区发生严重水土流失的另一个重要基础。
三、水土流失的治理1.基本理论(1)从合理利用土地着手错误!(2)以水土保持为中心错误!错误!错误!2.具体措施(1)工程措施:固沟工程、护坡工程和保塬工程。
(2)农业技术措施:①管理措施:平整土地、栽培种植、田间管理、增施肥料、轮作套种。
②技术措施:选育良种、发展地膜、喷灌和滴灌技术、科学施肥。
③目的:提高土壤肥力、保持水土和发展生产。
(3)生物措施:[温馨提示]人为原因是现代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而人口的过度增长又是导致人地关系紧张的关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重点、难点及措施
教学重点:①分析荒漠化产生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了解其危害及治理保护措施。②体验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以及要素与区域人类活动、区域生态问题的关联。
教学难点:学生对地理环境各要素与区域生态问题之间的体验不足,导致迁移运用能力差。
措施:本节课重组、加工教材,让学生深度体验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关联以及要素与区域人类活动、区域生态环境问题之间的关联,归纳分析该类问题的思维体系就成为本节课核心问题设定的出发点。基于此,再结合课堂要生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所以,采用讲故事的方式,用小切口的案例进行核心问题教学,以小见大。以教师引导“分析材料:地理位置→气候→其他自然地理要素→人类活动”为脚手架,步使学生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掌握分析此类问题的基本思路以及各地理要素之步推进。间的紧密关联。最后,选择了非洲撒赫勒地区案例,让学生将前面总结出的分析问题检验学生体会的思路和从材料里提取信息的方法运用到分析新案例的生态环境问题,到区域发展与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关联及迁移运用能力。
学习者分析
学生在必修1中学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一些原理,初步掌握了自然地理环境要素分析的一般方法,学习必修3第一章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也为这一节的学习奠定了基础,通过高中一年多的学习,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这些知识和能力的储备,为本节内容的学习提供了保证。对文科生而言地理是高考科目学生相对重视,具备一定的学习积极性,但是,由于他们对区域地理知识是在初中的时候学习的,学习层次较低,遗忘较多,所以对于基础知识还需要系统的落实,并在此基础上注重地理能力的培养。
1.通过照片景观让学生分析当地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然后从整体的角度分析王军贤所在地然区的自地理环境。学生能够调动已2.有的关于地理环境要素分析的缄默知识,用于分析阿拉善地区自然地理背景,在明确自然地理背景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人为原因,初步体验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关联,加强自然地
智慧课堂提问1.骤步能功具体为:点击提问→答作择分组选讨组适合小(论)或是全班作要所选择答→形题的问提问或择题如式选是主观题,如选选题→择主观择拍照答题(学作上质生在纸答,然后拍照上传答案)或是批注答题(学生可平的在自己以简行上进板机单的批注勾画)→习题→发布点击学生姓名,该入可以进既情题详学生答查下面击→点
教学过程
页1第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活动设计
活动目标
媒体资源使用及分析
提出问题
进入问题情境;1. 2.对阿拉善地区有初步印象;明确本节课的核3.心教学问题:结合材料,分析阿拉事:1.上了衣服。提出羊为什么要穿衣?服找用Goggle Earth2.配以当地的到阿拉善,荒漠景观。提出该地可能存在什么生态问题?提出核心教学问3.分析阿题:结合材料,拉善地区荒漠化的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
用方式和产业结构?据材料任务三:(3)5.分析阿拉善荒漠化的的人为原因。归纳荒漠化产生实为寻找地理的原因,背景与现象之间的关联。针对阿拉善活动二:6.提地区荒漠化的原因,出防治措施。注意原板书讨论结果,因与措施一一对应。理案个治一给出人人参例:蚂蚁森林,与。播放验证草方格沙7.思考障固沙实验视频。草方格固沙的原理是什么?同样的原理还可以采用什么方式固沙?Global land
解决问题
学生相互讨论,1.交流协作:观察描述阿拉善的海陆位置和地形。根据阿拉善地区2.地理位置和地形,推测其气候特征。小组合作讨论阿3.拉善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原因,并平板呈现结果,小组代表阐述理由。在阐述理由时尤其注意气候与水文、植被、土壤、外力作用等之间的关联性。推测阿拉善的土4.地利用方式和产业结构。
Global用5.(全球地表覆cover盖)呈现不同时间尺度阿拉善地区荒漠化的状况,反应治理成效。
附件3
优秀课例课堂教学设计与反思
学科
地理
年级
高二年级
教师
陈娟
所在学校
成都市第十二中学
版本、册数
课目名称
鲁教版必修3第三章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阿拉善地区为例》
教学目标
①通过观察分析地区地理环境,分析阿拉善地区荒漠化产生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了解其危害及治理保护措施。②通过对阿拉善地区荒漠化的分析,掌握分析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一般方法。
8.用(全球地表覆盖)cover呈现不同时间尺度阿拉善地区荒漠化的改善状况。呈9.进一步以小见大,现全国沙化的状况。
理环境是一个整体性的意识,并形成一套通过自身体验得出的分析此类问题的方法。再通过相互补充,完善知识、方法。3.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出谋策划,既培养了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渗透了环境意识教育,弘扬了正能量。播放方格实验视4.频验证荒漠化防治效果。land
以穿衣服的羊创1.设情景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热情。在逻辑处理上,2.把羊穿衣服的原因与荒漠化的危害进行了互换,使原因探究与措施分析联系得更为顺畅。从曾经的“水草丰美”,到如今的“沙逼人退”。通过图片的今昔对比,激起学生对问题产生原因强烈的探究欲望。明确本节课主要3.要解决的问题。
课平板PPT1.件:展示教学内容及素材,营造问题情境;2. Google:直观呈Earth现不同时空尺度的遥感影像图,更震撼、更真实、更科学。
页2第
解决问题
5.小组合作讨论阿拉善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原因,并平板呈现结果,小组代表阐述理由。学生独立思考、6.回答荒漠化的防治措施。观看视频,思考7.的固方草格沙原理,提出其他类似的固沙措施。年和20198.找出年阿拉善地区2019植被的改善,体会治沙成效。感受荒漠化这一9.生态问题的严重性、普遍性。
探究荒漠化的活动一:原因观察描1.任务一:(1)述阿拉善的海陆位置和地形。据材料2任务二:()2.进一步分析阿拉善荒(气候特征以及其漠化自然地理他地理要素)背景。协助学生3.教师引导、讨论并针对问题发言、板书学生发言关键字。一个地方的自4.承转:然特征往往深刻的影响着了它的人文特征。推测阿拉善的土地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