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体育教案--幼儿园中班体育活动:过小桥
中班体育教案《过小桥》

教师先示范平衡木行走的动作要领, 然后引导幼儿在平衡木上行走,注意 保持身体平衡,鼓励幼儿大胆尝试。
技巧指导:保持身体平衡
技巧介绍
保持身体平衡是行走平衡木的关键。教师需要指导幼儿在行 走过程中调整呼吸、保持身体重心稳定、控制步伐大小等技 巧。
辅助练习
教师可以安排一些辅助练习,如单脚站立、闭目行走等,帮 助幼儿更好地掌握保持身体平衡的技巧。
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热爱 ,增强自信心和勇气,培养团队合 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课程安排与时间
课程时间
本次课程计划用时45分钟。
课程安排
首先进行热身活动(5分钟),然后进行平衡技巧讲解与示范(10分钟),接着 进行分组过桥比赛(20分钟),最后进行课程总结与放松活动(10分钟)。
02
热身活动与运动技能
游戏目的
通过游戏的形式激发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锻炼幼儿的奔跑能力、平衡感和团队协作 能力。
游戏安全
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要确保每个幼儿都能遵守游戏规则和安全要求,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分享交流:过桥经验分享
01
分享内容
邀请部分幼儿分享自己在过桥过程中的经验和感受,包括遇到的困难、
如何克服以及取得的进步等。
教学目的
通过本次课程,使幼儿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基本的平衡技巧,提高身 体协调性和灵活性,培养自信心和勇敢精神。
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目标
了解平衡的基本原理和技巧,认 识不同种类的桥梁结构。
能力目标
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平衡动作,如 走直线、单脚站立等;能够在团队 中互相协作,共同完成过桥任务。
情感目标
保持平衡
在过桥时要保持身体平衡,不 要摇晃或做出危险的动作。
幼儿园中班体育游戏活动教案《走小桥》

幼儿园中班体育游戏活动教案《走小桥》I. 活动名称:走小桥II. 目的及意义:1. 提高幼儿的身体协调性和平衡感。
2.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
3. 增强幼儿的注意力和反应能力。
4. 通过体育游戏活动,为幼儿提供锻炼机会,促进身体健康发展。
III. 活动对象:中班幼儿IV. 活动内容:1. 由于室内空间有限,本环节采用户外开展。
2. 活动人数应控制在10人以内。
3. 师生分为两组,每组5人。
4. 在操场上划出一条宽约50厘米的线,称之为“小桥”。
5. 将每组的5名幼儿依次排成一排,由第一个幼儿“走小桥”,然后跑到队伍后面,插入队伍排在最后。
6. 接下来第二个幼儿“走小桥”,依次完成,直到每个幼儿都完成一次。
7. 完成后,比较先完成任务的组,并进行颁奖仪式。
V. 活动过程安排:1. 为了安全考虑,承认的最高时限为5分钟。
2. 预计活动总时长为30分钟。
3. 活动时间分为以下3段:第一段:说明游戏规则(5分钟)a. 介绍游戏规则,分组以及队伍内的排队顺序,决定比赛开始的暂停时间;b. 每个幼儿都要听清楚,准备好开始游戏。
第二段:活动过程(15分钟)a. 每组的第一个幼儿从自己的组的起点开始走,穿过“小桥”,并沿着指定的路径跑到队伍后面,把自己插在队尾。
b. 当前面的幼儿完成穿过小桥的过程时,下一个人才开始穿过小桥。
c. 活动过程中,如果有幼儿跌倒,应及时停止比赛,检查受伤情况,对受伤幼儿进行急救处理。
d. 每组完成活动任务用时最短的组,被认为是胜利者,进行颁奖仪式。
第三段:总结归纳(10分钟)a. 让幼儿谈谈游戏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
b. 从幼儿的体验中,总结出本活动的意义和教育意义,以及对幼儿的培养的重要性。
VI. 注意事项:1. 为了保证活动的安全,活动期间应派出1-2名教师进行监督和协助。
2. 幼儿活动期间,应穿着适合运动的服装和鞋子。
3. 在竞技过程中,禁止幼儿进行恶意对抗和人身攻击,以确保比赛的公平和公正。
幼儿园中班体育游戏活动教案《走小桥》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体育游戏活动教案《走小桥》含反思教案名称:走小桥适用年龄:幼儿园中班活动形式:体育游戏活动目标:提高幼儿的平衡能力和步伐控制能力,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互相帮助的精神。
活动准备:1.准备一条约2米长的塑胶带,作为小桥。
2.在教室或操场上划出一条直线,作为比赛的起点和终点。
3.为每个幼儿准备一张提示卡片,上面写着“小桥”。
活动过程:1.介绍活动目标:今天我们要玩一个有趣的体育游戏,叫做“走小桥”。
通过这个游戏,我们可以让大家锻炼平衡能力,提高步伐控制能力,还可以学会团队合作,互相帮助。
2.解释游戏规则:我们先把小桥放在起点线上,大家依次排队,手里拿着提示卡片。
当轮到自己时,拿出卡片,然后踩着小桥慢慢走向终点线。
如果成功到达终点线,就可以把卡片放到终点卡片框里,然后回到队伍中。
最后,我们看哪个队的卡片数量最多,那个队就是胜利者。
3.示范操作:老师表演如何走过小桥,提醒幼儿要注意保持平衡,缓慢迈步,不要急躁。
同时,引导幼儿注意观察老师的示范,掌握正确的动作和技巧。
4.分队进行游戏:将幼儿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排成一列,站在起点线旁边。
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作为第一个走过小桥的队员。
其他队员在终点线处等待。
开始游戏后,每个队依次走过小桥,并将卡片放到终点卡片框里。
5.游戏结束:当所有队员都走过小桥时,游戏结束。
统计每个队的卡片数量,表扬胜利的队伍,并给予奖励。
活动反思:通过这次游戏活动,幼儿们积极参与,充分锻炼了身体的平衡能力和步伐控制能力。
他们通过走过小桥的过程,学会了如何保持平衡,如何缓慢迈步。
同时,这个游戏也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互相帮助的精神。
在游戏中,队友们会为自己的队员加油助威,互相鼓励。
这不仅增强了他们的集体凝聚力,还培养了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
另外,通过这次游戏活动,幼儿们也学会了竞争和合作的平衡。
他们在追求自己成功的同时,也要与队友们合作,共同为队伍争胜。
这对于孩子们来说是一次很好的学习和成长机会。
示范幼儿园中班体育教案教学设计:过小桥

示范幼儿园中班体育教案教学设计:过小桥一、教学内容:过小桥二、教学目标:1.能够掌握基本的过小桥动作技巧;2.培养幼儿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3.提高幼儿的勇气和自信心。
三、教学重点:1.过小桥的动作;2.让幼儿学会如何跨过小桥。
四、教学难点:1.培养幼儿的勇气和自信心;2.让幼儿学习如何保持平衡。
五、教学过程:1.热身活动:幼儿双脚并拢,伸直手臂。
随着音乐往前走几步,然后向左转,经过群体,向右转回到原来的位置;然后再换一条路线,向右走。
该活动旨在帮助幼儿放松身体,热身。
2.个别教学:教师将过小桥的材料摆放在地上,让幼儿学会如何跨过去。
教师手持幼儿,通过一个通道教幼儿如何跨过小桥。
这样可以让幼儿先熟悉小桥的感觉,帮助他们增强自信心。
3.教学具体动作:让幼儿自己站在小桥的一侧,向前跨一步,用脚踏住桥的中央。
教师会扶着幼儿的肩膀,帮助幼儿保持平衡,并鼓励他们自己走过小桥。
4.活动手段:在成功经过小桥之后,教师可以用各种语言和手势表达赞赏之意,以鼓励幼儿保持积极的态度。
5.回顾总结:让幼儿讨论他们怎样通过小桥,并帮他们反思哪些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练习,为下一次操作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教师可以进行表扬和鼓励,使幼儿感到自豪和成功,从而激发他们的兴趣和积极性。
2.通过对幼儿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教师应能够得到幼儿的积极反馈,以更好地调整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
七、教学后记:本节课是一个简单而有趣的课程,使幼儿了解到并学习了如何跨越小桥,增强了其自信心和勇气。
同时,在课程的设计和执行过程中,我也意识到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都是可行的,幼儿教育的效果也是可量化的。
中班体育教案《走小桥》

中班体育教案《走小桥》一、教学目标:1. 学习走小桥的基本动作,提高幼儿的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
2. 培养幼儿勇敢、自信的品质。
3. 培养幼儿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学习走小桥的基本动作:双脚并拢向前跳、单脚向前跳、蹲下走、侧身走等。
2. 游戏:走小桥比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习走小桥的基本动作,提高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
2. 教学难点:单脚向前跳和蹲下走的平衡与协调。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小桥(可用积木、木板等材料制作),平衡木,圈圈等。
2. 场地:宽敞的户外活动场地或室内活动场地。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a. 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热身运动,如跳绳、捉迷藏等。
b. 引导幼儿进行简单的跑步,活动身体。
2. 基本动作学习(10分钟):a. 教师示范走小桥的基本动作,如双脚并拢向前跳、单脚向前跳、蹲下走、侧身走等。
b. 幼儿跟随教师学习,教师逐一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c. 幼儿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 游戏环节(10分钟):a. 教师组织走小桥比赛,幼儿分组进行。
b. 比赛过程中,教师观察幼儿的表现,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c. 比赛结束后,教师总结幼儿的表现,给予表扬和鼓励。
4. 放松活动(5分钟):a. 教师带领幼儿做放松运动,如深呼吸、肌肉拉伸等。
b. 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和收获。
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安全,避免幼儿发生摔倒、碰撞等意外情况。
2. 对于动作不规范的幼儿,教师要耐心指导,给予鼓励,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3. 在游戏环节,教师要关注每个幼儿的表现,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4. 活动结束后,教师要进行总结,强调幼儿在活动中的优秀表现,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
六、教学延伸:1. 家庭作业:教师布置走小桥的基本动作练习,让幼儿在家与家长一起完成。
七、教学评价:1. 评价内容:幼儿走小桥的基本动作、平衡能力、协调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
中班体育游戏活动教案《走小桥》

中班体育游戏活动教案《走小桥》教案《走小桥》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的动作灵活性和平衡能力。
2.引导幼儿学习团队合作和互助精神。
教学准备:1.场地:室内或室外平坦的场地。
2.道具:教具或家具,如小椅子、锥桶等,作为小桥。
教学过程:1.热身准备:- 带领幼儿做放松准备活动,如摇摆手臂、扭转腰部等。
- 引导幼儿进行简单的动态拉伸活动,如踮脚尖、伸展腿部等。
2.游戏规则简介:- 确定起点和终点,并在中间设置教具或家具作为“小桥”。
- 将幼儿分为两个小组,分别站在起点。
- 游戏的目标是让每个小组的成员轮流通过“小桥”到达终点,并尽快完成任务。
3.教学过程:- 第一个小组的第一位幼儿站在起点,等待指令。
- 给予指令后,第一位幼儿小心翼翼地通过“小桥”,保持平衡完成任务。
- 第一位幼儿到达终点后,第二位幼儿开始,继续进行游戏,直到所有成员完成任务。
- 第二个小组按照同样的方式进行游戏。
4.游戏结束:- 所有幼儿完成任务后,教师可以根据时间和幼儿表现进行积分和评价,鼓励幼儿互相表扬。
- 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做放松活动,如深呼吸、伸展等。
教学延伸:1.增加难度:调整“小桥”的高度和宽度,增加幼儿的挑战性。
2.变化游戏形式:将游戏进行时间限制,看哪个小组能够在限定时间内完成任务。
3.拓展游戏规则:增加幼儿间的互动,可以在“小桥”上设置障碍物,要求幼儿跳过或绕过障碍物。
教学评价:1.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包括动作灵活性、平衡能力、团队合作和互助精神等。
2.与幼儿进行讨论,了解他们对游戏的喜好和自我评价,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和表现。
教学后记:本教案适合中班幼儿开展体育游戏活动,通过“走小桥”游戏,培养幼儿的动作灵活性和平衡能力,同时也能锻炼幼儿的团队合作和互助精神。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幼儿互相鼓励、互相帮助,在游戏结束后及时进行评价和反思,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中班体育过小桥教案

一、教学目标:1. 学习过小桥的基本动作,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2.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勇敢、自信的品质。
3. 增强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体验运动带来的快乐。
二、教学内容:1. 学习过小桥的基本动作:走、跑、跳、跨。
2. 团队协作:两两一组,相互搀扶过小桥。
3. 游戏:过小桥比赛,增加趣味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过小桥的基本动作,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2. 教学难点: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以及勇敢、自信的品质。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小桥、绳子、圈圈等。
2. 场地:宽敞的户外活动场地。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热身运动,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让幼儿充分活动身体,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2. 教学基本动作(10分钟):1. 教师示范过小桥的基本动作,讲解动作要领。
2. 幼儿跟随教师学习过小桥的基本动作,教师逐一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3. 幼儿进行单独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 团队协作(10分钟):1. 教师将幼儿分成两两一组,进行团队协作过小桥的练习。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3. 邀请优秀小组进行展示,鼓励其他小组学习。
4. 游戏环节(10分钟):1. 教师组织过小桥比赛,增加趣味性。
2. 幼儿积极参与,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3. 比赛结束后,给予获胜的小组表扬和鼓励。
5. 放松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放松运动,如肌肉拉伸、深呼吸等,让幼儿缓解疲劳。
6. 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让幼儿认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勇敢和自信品质。
教师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指出幼儿在过小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下次活动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过小桥过程中的动作是否规范、协调。
2. 关注幼儿在团队协作中的表现,如是否能够相互搀扶、默契配合。
3. 注重幼儿在游戏环节的参与程度,以及他们在比赛中的表现。
中班体育过小桥教案

中班体育过小桥教案一、教学目标:1. 学习过小桥的基本动作和技巧,提高幼儿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2.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勇敢、自信的品质。
3. 增强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体验过小桥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习过小桥的基本动作和技巧,提高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难点:掌握过小桥的平衡和稳定性,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小桥、障碍物、标志物等。
2. 场地:宽敞的户外活动场地。
3. 音乐:轻快的背景音乐。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进行简单的热身活动,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让幼儿充分活动身体,提高注意力。
2. 教学基本动作(5分钟):教师示范过小桥的基本动作,如跳跃、跨步、平衡等,引导幼儿模仿并掌握要领。
3. 实践操作(5分钟):幼儿分组进行过小桥的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4. 游戏环节(5分钟):幼儿进行过小桥比赛,设置障碍物和标志物,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和挑战性。
5. 放松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放松活动,如深呼吸、肌肉拉伸等,让幼儿缓解疲劳。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幼儿在过小桥过程中的表现,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提高幼儿的自信心。
2. 在游戏环节,教师要注意调整难度,确保幼儿在安全的前提下挑战自我。
3. 针对不同幼儿的特点,教师可适当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满足他们的个性化需求。
六、教学评价:1. 动作技巧:评价幼儿是否能够正确地完成跳跃、跨步和平衡等基本动作。
2. 团队合作:观察幼儿在小组活动中是否能够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任务。
3. 情绪表现:评估幼儿在活动中的情绪状态,是否积极、自信且乐于参与。
4. 安全性:检查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是否能够遵守规则,注意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七、教学拓展:1. 邀请专业的体育教练来园进行过小桥技能的讲解和演示。
2. 组织幼儿参观体育比赛,如马拉松、体操等,让幼儿了解运动员的精神和训练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中班体育活
动:过小桥
活动目标:
1、能大胆尝试各种平衡器具的运动,发展平衡能力。
2、培养初步的合作意识和竞争能力。
活动准备:
1、平衡木、平衡台、竹梯、搓板等各种独木桥若干。
2、各种积木、布包、沙包、塑料盆、桶等玩具分布在场地的周围。
3、录音机、磁带、干毛巾(供幼儿擦汗用)
4、场地布置:见图
活动过程:
(一).扮演角色、活动身体
教师引导幼儿在音乐伴随下做自己喜爱的各种小动物的模仿动作。
(二).熟悉器材、探索玩法
1、教师引导:今天我们小动物来玩"过小桥"的游戏,大家先来搭桥吧。
教师带领幼儿将场边的器械搬到场中间搭成各种桥(允许按幼儿的意愿搭桥)。
2、教师引导:场地上有各种小桥,大家选自己喜欢的小桥去走走玩玩,看谁走得又快又稳。
3、幼儿分散活动,老师观察指导。
鼓励幼儿大胆走过平衡木,提醒幼儿找人空的小桥走,不要碰撞同伴。
(三).交流分享、重点练习
1、请幼儿相互讲讲走了哪些小桥?用了哪些方法?怎样过小桥又稳又安全?
2、请多名幼儿演示,大家评议。
3、引出持物走独木桥方法
(1).教师引导:小动物们,下面我们来做"过桥表演"的游戏好吗?过桥时你们可以拿场地边上的各种玩具做各种动作,看谁能勇敢地走过独木桥,能表演各种动作。
(2).教师做动作演示:一手侧平举一手扶着头顶上的塑料盆走过独木桥。
(3).幼儿分散、自由地选择辅助材料并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走过独木桥。
(4).教师观察,及时发现大胆勇敢及动作方法多的幼儿。
(5).请幼儿轮流演示,师生评议。
(四).放松身体、整理收拾器材
1、幼儿模仿小动物吃青草,并适当休息、擦汗。
2、表扬勇敢大胆、积极参与活动的幼儿。
3、师生共同收拾整理活动器具。